首页 > 文章中心 >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第1篇

情境教学方法已经有很多专家学者进行了研究,总结他们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情境教学就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目标,教师有目的的营造一种学习氛围、创设生动具体的场景,使学生产生一定情感反应,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的教学方法。信管专业主要是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模拟或者提供真实企业情境就变得尤为重要。在信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中,为实现“职业与就业的零距离对接”目标,该文提出了企业情境创设的实践教学方法。企业情境创设教学方法是指通过创设制造类和服务类企业生产制造或运营开展过程为主题的教学情境,通过诸如企业工作情境、任务情境、竞争情境、创业情境等的创造,在特定情境中担当角色,通过角色转换,加强学生对于企业多方位多角度的认识,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层层递进来模拟现实企业场景,培养学生对于不同角色的岗位专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2基于企业情境的信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为增强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针对本校信管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该文构建了基于企业情境的实践教学体系。

2.1信管专业实践教学目标

信管专业旨在培养多学科结合的,能够在经济、管理领域从事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系统的分析、设计、实现及管理维护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因此作为核心的实践环节,通过创设以企业生产任务开展过程为主体的教学情境,培养和造就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实践、重个性的信息管理应用型人才。

2.2基于企业情境的实践体系概述

针对社会需求和本校信管专业学生的就业特点,将信管专业的课程体系分为企业管理和系统开发两大领域,本实践体系旨在逐层推进学生的学业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力图为学生创设从单一模拟企业情境到综合实际企业情境的层进式情境实践教学体系。每一领域的实践体系都包括专业知识模拟情境、综合实践模拟情境和创新创业真实情境。两大领域在创新创业真实情境模块交叉融合。专业知识模拟情境的具体环节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课程竞赛,综合实践模拟情境包括专业实训、毕业设计、课外实践,创新创业真实情境包括综合类创业竞赛、企业实训、专业认证等。根据信管专业的学科特点,我们可以看到,企业管理和系统开发两大知识领域的内容都是相互融合的,尤其在创新创业真实情境中,两大领域的内容融合为一个整体。本实践体系的特色就在于从学业、就业到创业逐步为学生勾画真实企业情境,将企业情境创设体现到每一个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去,实现企业需求与学校培养的无缝对接。如图2所示。

2.3基于企业情境的实践体系内容

在专业知识模拟情境下,通过为专业课程构建模拟企业情境,使学生加强对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对于系统开发知识领域,专业知识实践主要包括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专业竞赛。例如从数据库课程设计、编程语言课程设计到管理信息系统课程设计;从程序设计大赛到软件设计大赛等。对于企业管理知识领域主要包括以案例分析为主的课程实验、通过企业考察以解决企业实际问题为主的课程设计,以及参加专业性比较强的专业竞赛。以信管专业的市场营销学课程为例,在教学实践中,每章节知识学完后可以和学生一起通过一个经典案例的分析来巩固知识,课程学习结束后在小学期的课程设计中,可以带领学生深入现实生活中的中小企业,针对某个企业的营销现状要求学生发现问题并为他们提供解决方案。在课程学习结束后,可以带领学生参加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通过兄弟院校的比拼来找差距促发展。本层次的模拟情境旨在加强学生对于各专业知识模块的掌握程度,培养学生胜任专业岗位的能力。在综合实践模拟情境下,针对两大模块可以开设系统开发综合实训和企业资源计划综合实训,力争将所学专业知识聚集在两个实训平台,并且通过使用金蝶k3创新管理平台和创业之星模拟软件,为学生提供模拟的企业情境。同时,鼓励学生组建了创新创业工作室、系统分析工作室等兴趣小组,通过教师的企业横向课题,使学生进一步接触到真实的企业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毕业设计。本层次的模拟情境旨在加强学生对于各专业知识模块的融合能力,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在创新创业真实情境模块,可以为学生联系相关的企业,为学生提供去企业实习的机会,缩减了学生步入企业后的适应时间。此外,为加强学生综合应用及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多个单项学科竞赛的基础上,参加综合性的创业竞赛,比如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创业挑战赛等,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科知识的能力,不仅能为企业解决现实问题,又能培养创新能力。此外,应鼓励学生考取专业资格的认证,缩减与企业的距离。本层次旨在为学生提供真实企业情境,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3结论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中职;机电专业;轴套类零件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6-0085-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26.053

中职二年级数控车模块的学生,已经能灵活应用各程序指令编程,积累了一些入门实训和中级实训经验,但是他们学习兴趣还不够稳定,所以需要精选教学任务,选择贴近生活的项目以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轴套类零件的编程与加工这一项目中,我们可以选用悠悠球加工。悠悠球加工是轴套类零件,成形面类零件,复合固定循环指令(G71,G73,G70),圆弧加工指令(G02,G03)。要求学生能够运用轴套类零件的工艺分析方法对“悠悠球”项目进行工艺分析,灵活运用程序指令(G71、G73、G70和 G02、G03)对零件进行编程与加工,通过分组讨论编程并制定悠悠球零件加工工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及教学流程

(一)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包括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在该项目的进行中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项目教学法主张先练后讲,先学后教,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从尝试入手,从练习开始,一步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积极性等,让学生唱“主角”,而教师转为“配角”,实现了师生角色的换位,从而有利于加强对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流程

(1)收集用户信息,寻找买家,与用户接触,进行合同分析。(2)制定合同计划,进行报价制作,发出合同。(3)实施合同,制作工艺草图,实物图,控制电路图,形成产品。(4)检查,教师指导学生完成。(5)评价,并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

二、项目教学法在轴套类零件编程与加工教学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看一看动画视频, 玩一玩溜溜球。设置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分程不同组,并对每组命名,组成员集体讨论后,小组长合理分工。其中的技术组长是负责实训过程的技术指导,管理组长则是在负责实训过程的组织分工和管理。

(一)创设情境,提出任务

播放的画面从学校到工厂到企业车间。实习生林择恩在创业园实习期间,接到一批悠悠球的订单。假如你是林择恩,请你帮他分析一下,该如何进行编程和加工呢。这一环节让学生把职业角色树立成榜样,把具体的实训项目通过思考、讨论后开发出来,开发后把实训过程作为一项具体的工作来完成。

(二)小组合作,分析任务

左边¢50x25的结构在加工中起什么作用编排零件,加工步骤刀具选择确定切削用量。活动一:小组讨论,确定工艺。播放视频,师生共同分析疑惑。教师的活动是展示零件图纸、播放零件加工视频。学生的活动:(1)分组讨论,填写工序卡。(2)小组代表阐述加工工艺。(3)阐述视频中的加工工艺安排,并与自己的预定方案进行比较。活动二:编制程序,模拟仿真。通过软件测试来进行验证。教师的活动:零件加工过程中主要用到哪些程序指令? 包括复合固定循环指令: G71、G73 和G70;圆弧加工指令:G02和G03。教师巡回指导,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如G代码错误,刀尖圆弧,半径补偿,过切和欠切。学生的活动:讨论回答以下要点:G71:外圆粗车循环指令;G73:固定形状粗车循环指令;G02:圆弧顺时针方向插补;G03:圆弧逆时针方向插补。填写程序清单后进行程序验证。这一环节中用加工仿真来检验程序,通过辨析盲点来说明问题。

(三)现场教学,任务实施

第一步:安全教育。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节约。教师用图片展示,让学生思考,指出不同图片中做得好的地方和存在的问题。切身感受7S的存在,领悟7S对自身职业素养提高的意义,可以在零件加工过程中体会7S的应用。第二步:教师示范,学生观察、记录。第三步:学生实践,竞技比武。通过竞技比武的形式,树立互相帮助,互相讨论,共同进步的团队合作意识。最后评出技能之星。这一环节中教师巡回指导并记录,任务实施环环相扣,规范逐渐养成。

(四)总结反思,评价任务

将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大众点评、教师讲评等多种评价相结合,构成多元的作品评价机制,以让学生分享成果,树立信心,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不足该如何改进,别人的优点要学习发扬。

(五)实践探索,拓展任务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创业技能大赛;高职院校;创业能力培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156

[中图分类号]G71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2

0 引 言

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上分析,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课程的设置上严重滞后,导致学生难以借助课程提升个人能力。课程内容比较单一,且课程所开设的时间不合理,在调查中,学生表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不严密,学生不能从创业维持阶段获取相应的知识技能,大部分的创业教育内容空泛,导致教学效果不佳。而创业技能大赛是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也可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实训项目。高职学生通过参与创业技能大赛,提高自己对创业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在不断的实践中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而不是通过传统的理论教学向学生传授相关专业知识。在创业技能大赛中,主办方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真实的演练场景,对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等方面都是一种磨炼,如果能够灵活地应用创业技能大赛这种教育模式,对提升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有很大的椭。

1 创业技能大赛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现状

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远远超过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很多高校毕业生都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局面。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再一次创下历史新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越来越困难。面对这种就业难的局面,很多高校毕业生独辟蹊径,开始自主创业,并在社会中掀起一股创业的热潮。有关报告显示,有65%的学生认为在校期间参与创业是应得到学校支持的,有75%的学生都存在着想要自己创业的意识,对创业的热情比较高涨。由此可见,创业意识已经在高校中得到了普及。

2 创业技能大赛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意义

目前,我国针对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有很多,其中不乏有一些值得借鉴和吸取的成果。但是,对于利用创业技能大赛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研究却不全面,没有经过系统化、整体化的研究,是教育理论中比较薄弱的环节。实际上,创业技能大赛能够在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上发挥重要的作用,能够为高职学生的创业建立良好的舆论导向,进一步提升社会对高职学生创业的扶持力度,为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与环境。通过创业技能大赛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能够实现高职学生主动就业、创造性就业、提高就业率等基本目标,对推动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3 创业技能大赛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存在的问题

3.1 忽视了对普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

很多高职院校迫切地希望能够在创业技能大赛中取得名次,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生报名。于是学校在创业技能大赛期间给教师下指标、定任务,将有限的资源全部投入到创业技能大赛的准备上,教师也将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指导参加比赛的学生身上,忽视了对普通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技能大赛不应该是针对个别人的,如果将比赛项目局限于少数学生突击联系中,就失去了开展创业技能大赛真正的意义,过于看重创业技能大赛的功利性不利于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每名学生都应获得平等的机会,通过实践学习选拔优秀的学生代表。

3.2 过于重视政府部门举办的创业技能大赛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在参加创业技能大赛时,普遍存在着一种现象,即过于重视政府部门举办的创业技能大赛,轻视行业部门举办的创业技能大赛,认为只有政府举办的创业技能大赛是有用的,而社会企业举办的创业技能大赛是无用的。社会对利用创业技能大赛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做法并不是非常重视,政府部门对创业技能大赛的扶持力度也不是非常到位,因此,创业技能大赛与社会企业之间的联系并不密切,不管是在资金上还是场地方面,都无法获得基本的保障。

3.3 学生社团和协会的参与性不高

高职院校的学生社团和协会是指由各院系爱好学习和实践的优秀学生组建的机构,社团成员和协会成员会定期组织各种活动,使每一名社员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与普通院校存在一定的差距,没有将创业技能大赛列入教学目标中,对创业技能大赛的重视程度比较低,学生社团和协会对创业技能大赛的参与性不高,并且没有专业的指导教师负责指导。而且高职院校在参加创业技能大赛时,并没有对学生社团和协会的人员进行规范化、常态化的管理,很多协会成员并没有掌握与创业技能大赛的相关知识,无法为创业技能大赛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4 利用创业技能大赛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主要措施

4.1 将竞赛融入到高职学生的日常教学中

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到创业技能大赛在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中的重要性,并将技能竞赛作为日常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教学改革―技术应用与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之间的良性互动,在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同时,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为例,辽宁水利职业学院对利用创业技能大赛培养学生创业能力的计划非常重视,已经连续8年举办“希望之星杯”技能竞赛系列活动,每一次活动的召开都给高职院校的学生带来不一样的经验,对提升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4.2 利用学生社团和协会组织创业技能大赛

高职院校应该让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学校、社团组织的技能竞赛,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社团和协会的课余生活,另一方面还能为高职学生提供一个轻松、自由的竞赛环境,对提高学生创业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如高职院校的营销协会可以负责市场营销大赛的报名和组织工作,会计协会负责与会计技能大赛相关的培训和组织工作,物业协会负责商务礼仪大赛的培训和组织工作,物流协会负责物流职业技能大赛的培训和组织工作等。

4.3 明确举办创业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

要想充分发挥创业技能大赛在高职院校中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必须要明确举办创业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举办创业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获得名次,赢得荣誉,而是让学生通过参加比赛学习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相比于比赛结果来说,比赛过程才是更值得关注的部分。在参加创业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学生会团结在一起解决比赛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合作能力和创业能力等各方面的技能,对促进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5 结 语

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计划当中。尤其是面对现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局面,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更是刻不容缓。创业技能大赛是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的重要方式,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实训项目。现代高职院校应深刻认识到创业技能大赛在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中的重要性,将竞赛的概念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利用学生社团和协会组织创业技能大赛,明确举办创业技能大赛的最终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创业技能大赛在培养高职学生创业能力中的促进作用。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丽,于晓红.职业技能竞赛对高职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促进研究[J].价值工程,2014(13).

[2]王立前.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养的途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2.

[3]田阳.高职学生创业能力提升研究――以天津职大眼视光工程学院为例[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5.

[4]张程.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以C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5]石峰.高职大学生创业教育问题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2.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第4篇

(一)边缘性和综合性。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边缘学科,广泛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现代科学技术成果。现代企业管理是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主要介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不同于其他专门的管理学,该课程是从多门管理课程中概括、抽象、提炼出一般企业管理共同的东西,形成系统的企业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综合涵盖了广泛的内容,包括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经营管理、企业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企业财务、生产过程组织、质量管理、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企业物流管理等,与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其他的很多专业课程如管理学原理、战略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基础、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生产运作管理和物流管理等都存在一定的交叉。因此,单一的理论教学方法很难满足该课程学习的需要,必须借助亲验式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与企业管理的实际密切联系起来。

(二)实践性。现代企业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进行企业管理的理论学习,就是要将系统化和规范化的企业管理理论运用到指导企业管理的实践中,提高管理效率,为企业创造效益。另外,现代企业管理受到企业众多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很难找到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管理模式,所以采用权变的管理思维,在具体的实践环境中提高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能力,是该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因此,靠枯燥的理论、空洞的说教、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或者仅仅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中加入案例分析和讨论,而很少有与企业的直接接触,将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亲验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中的具体运用

企业管理活动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权变性的特点,要想让学生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企业管理的各种原理和方法,单靠空洞、单向的理论知识讲授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借助多种教学手段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手段,通过设计能让学生参与其中的实践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主动思考,从而直观形象地了解企业管理的基本知识,掌握企业管理的专业技能,为学生今后进入真实岗位积累前期经验,培养实战思维和能力。笔者总结了亲验式教学模式在现代企业管理课程教学中运用的五种主要形式,具体如下。

(一)参观企业。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参观,让学生到现场体验和学习真实的企业是如何经营运作的。亲眼所见和亲身的感受能让学生对企业氛围和企业环境等有直接的感性认识,通过企业的介绍,学生也能对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等有所了解,一些可直接观测的企业活动如生产运作流程和质量控制管理等,也能将课本上的理论真实动态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是一种开放式、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方式。案例教学要经过事先周密的策划和准备,使用特定的案例并指导学生提前阅读,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或争论,形成反复的互动与交流。案例教学一般要结合一定的理论,通过各种信息、知识、经验、观点的碰撞来达到启示理论和启迪思维的目的,能很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种教学方法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学生可以从案例中认知抽象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在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的同时,能够学到理论知识的运用技能,扩展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讨论,鼓励学生从企业的角度,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尝试解决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要做好案例分析,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有效的课堂组织和正确的总结和评价。因此,选择合适的案例、作出正确的分析引导、自由而有序地讨论组织、恰当的学生观点评价和正确的总结,都是用好案例分析法的重要保证,这也对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能力要求。

(三)情景模拟。情景模拟是指模拟现实工作情境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赋予参与者一定的角色,由参与者在设定的角色下对问题进行应对和处理,并对参与者的表现作出评价的方法。情景模拟让学生置身于仿真的情景中,使学生获得面临实际问题的切身体会,角色的设定使学生必须从岗位要求的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使得学生加深对实际岗位的理解,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模拟之后对参与者表现的评价和总结,更能使学生认识并改进自身的不足,提高职业能力,积累职业经验,增强职业信心。使用情景模拟法,应注意围绕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模拟情景,并且提前帮助学生理解设定的角色,组织和配合学生的现场演练,鼓励学生用职业的身份和创新的思维尝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模拟结束后鼓励学生自评、互评和自由讨论,最后教师进行总结,肯定亮点,指出不足,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招聘部分,市场营销管理中的客户管理、促销技术等内容可适用此法。

(四)沙盘实训。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团队,接手一个同一经营起点的制造型企业,连续从事6个会计年度的经营活动。通过直观的企业沙盘,模拟企业实际运行活动,内容涉及企业内部的产品研发、生产组织、采购组织、市场开发、销售、融资、财务核算等每一个运行细节,所有公司在同一个市场中竞争,让学生在竞赛游戏般的企业模拟经营中,体验完整的企业经营过程,感悟正确的经营思路和管理理念。在实训中,学生们将遇到企业经营中常出现的各种典型问题以及市场中变幻莫测的各种情况。他们需要一起发现机遇,分析问题,制定决策,并且加以执行。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训练是一种更加系统真实和有效的实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在沙盘实操中的表现,能有效地反映和锻炼参与学生的自信心、计划能力、沟通能力、分析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压力承受能力等。沙盘模拟经营可以是物理沙盘也可以是电子模拟沙盘,一般要求有一定的实习场地。如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比较常用的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有“ITMC企业经营管理沙盘”、“用人之道”、“销售之星”和“创业之星”等系列经营模拟软件,并通过组织专业技能比赛的形式强化学生对沙盘的运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第5篇

进一步推进我市创业带动就业工作,为贯彻落实国家、省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决策部署。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111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推动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城市的通知》人社部发〔〕87号)和《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首批省级创业型城市名单的通知》皖就办〔〕8号)要求,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精神为指导,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把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政府促进、社会支持、市场导向、自主创业的基本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激活创业主体,完善创业政策,降低创业门槛,优化创业环境,放宽创业领域,保护创业成果,形成全民关注创业、积极创业的浓厚氛围,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发展,进一步推进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建设。

二)把我市建成创业环境优良、创业能人辈出、创业服务配套、社会充分就业的省级创业型示范城市;初步形成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组织领导、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目标考核五大体系;全民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创业活力和效率等5项创建评估指标上达到全省领先水平。工作目标:通过两年()努力。

利用2年时间,具体目标是从年起到年。使我市市场主体数量明显增加,每年新发展个体工商户7000户以上,新发展私营企业800家以上;每年再就业培训4000人、农民工1万人,创业培训2000人,创业成功率达到50%,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6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9%以内。

二、创业导向和创业主体

一)围绕“四大基地”和“十大工程”建设,创业导向:充分发挥我市地域和产业优势。重点围绕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近期发展重点,主要建立以旅游服务业、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纺织服装加工业、生物技术及新医药产业、电子信息及软件产业、机械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新材料产业为主体的创业导向体系,通过创业政策扶持,形成更具地方特色的产业特点,通过创业使企业得以扩张、技术得以进步、产业更加优化、就业更加充分。

二)重点鼓励和引导以下各类人员创业:创业主体:全市倡导全民创业。

自谋职业、自主创业。1.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积极引导失业人员利用已经掌握的专业技术和创业技能。

建设创业型新农村”理念,2.鼓励农民致富创业。树立“培育创业型新农民。围绕游客和市民需求,鼓励农民发展一批集餐饮住宿、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乡村饭店旅馆;结合农事季节和农特产品加工,鼓励农民发展农耕文化和观赏性、参与性较强的农家乐”体验项目。鼓励农民开展规模种植、养殖和农副产品流通及深加工等形式的创业活动;引导和帮助被征地农民转变观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

投资创业,3.鼓励返乡农民工创业。积极引导他利用资金、技术和经营理念等方面的优势和专长。带头致富。

引导和鼓励他从事个体经营,4.鼓励高校毕业生积极创业。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的才能和智慧。创办经济实体,创业中实现自身价值。

积极引导退役军人由安置就业向市场创业转变,5.鼓励转业退役军人再创新业。大力开发使用军、地两用人才。通过政策扶持实现自主创业。

兼职从事研究开发和科技成果转化工作,6.鼓励科技人员兼职创业。鼓励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担任技术顾问、技术指导,或参与技术攻关、新产品开发,允许技术作为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为家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7.鼓励优秀人才来黄创业。鼓励吸引市外各类优秀人才带着项目来黄投资创业。鼓励籍在外人士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回黄创业。

利用自身资本积累,8.鼓励民营企业二次创业。鼓励民营企业树立创业新理念。符合我市产业规划的新领域和新行业进行二次创业。鼓励民营企业树立创大业理念,通过扩大投资、技术改造、合资合作、重组嫁接等方式,做大做强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充分挖掘残疾人自我开发、自我创造的潜能,9.鼓励残疾人自立创业。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支持残疾人自觉地投入到创业活动中,通过创业走上富裕之路。

三、全市创建工作从年开始启动,具体工作步骤根据市创建工作的目标和任务。至年底结束:

一)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准备阶段(年1月—5月)建立健全创建工作领导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和专项规划;研究制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意见,出台相关政策,指导全市创业工作的开展。市有关部门出台创建工作实施细则,各区县制订具体的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完善工作措施,并于年5月前将实施细则和工作方案报送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采取多种形式,宣传发动阶段(年5月—7月)召开全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动员大会。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全民创业的积极意义和创业优惠政策,宣传成功创业典型经验,全社会倡导转变就业思路、人人争相创业的新观念,大力培养勇于创业、乐于创业、善于创业的新时代创业精神,使创业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动追求和自觉行动。

三)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政策支持体系、创业培训体系、创业服务体系和工作考核体系等“五大体系”建设,全面实施阶段(年6月—年7月)全面启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实施方案。稳步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对照各项创建城市的要求,推进创建工作取得实效。主要工作:各级各部门研究制定完善扶持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开展面向全体城乡劳动者的创业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完善创业服务机制,开展针对性、个性化的创业服务;创新创业融资机制,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力度。开展创建创业型城市系列主题活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推进返乡农民工“回归”工程,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牵头,经信委、工商联等部门配合,组织开展“创业金点子”创业项目征集、项目推介活动;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教育部门和共青团配合,结合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举办实施“创业进校园”活动;由共青团牵头,教育部门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配合,组织开展“青春与创业”活动;由妇联牵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配合开展“巾帼创业”活动;由工会牵头,经信委等部门配合,开展帮助困难职工创业的职工创业”行动;由宣传部门牵头,有关部门共同配合,开展创业促就业宣传等活动。

四)找出不足,总结验收阶段(年8月—12月)对创建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全面总结。积极调整和完善各项政策措施,巩固创建成果。召开全市创建工作表彰大会,评选表彰“创业之星”等一批成功创业典型,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对创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评估,并通过社会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创业群体抽样调查等方式,全面做好全民创业活动指数、创业活动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活动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创业环境满意度、创业活力和效率等各项创建指标的统计分析,迎接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市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的验收评估。

四、创建措施

一)形成推动创建机制,建立组织领导体系。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要负责人为副组长的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1.建立政府推动的领导机制。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为组长。市委宣传部、市人社局、监察局、财政局、人民银行、发改委、经信委、农委、教育局、科技局、国土局、住建委、城乡规划局、商务局、国税局、地税局、工商局、统计局、总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相关部门分管负责同志为成员,统一领导创建创业型城市的各项工作,负责研究制定创建工作总体方案和各阶段工作安排,统筹协调,督促有关部门制定完善促进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统一标准,评价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各区、县政府要相应成立机构,乡镇(街道)社区(行政村)要明确专人负责,形成纵向到底的政府推动创业的领导机制。

明确专人负责,2.建立部门联动的协调机制。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形成部门联动、共同扶持创业的协调机制。

负责创建创业型城市的日常事务工作,3.建立专门运作的工作机制。市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设秘书、指导、督查、宣传等四个工作小组。形成推进创建工作专门运作的工作机制。

二)鼓励引导全民创业认真落实鼓励、支持全民创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本着“能放则放、能宽则宽、切实可行、操作性强”原则,进一步研究制定扶持创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并力求有新的突破。

1.工商政策

凡法律法规未禁止的行业和领域,1放宽准入领域。按照“非禁即入”原则。一律向各类创业人员开放。对国家限制的行业和领域,只要符合规定的条件和标准,鼓励各类创业人员进入。鼓励和支持各类创业人员通过参股、联合、并购、独资方式,参与各个领域的投资建设。

凭居民身份证及前置审批许可等材料直接申办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允许企业跨行业经营,2放宽登记条件。允许具备生产经营条件的创业者。尊重企业对经营范围的表述;凡企业申请登记的经营范围涉及前置行政审批而暂不能提交审批文件、证件的工商机关可在该经营范围后标明“筹备”字样,颁发筹备期营业执照。创业企业设立连锁经营门店的可持总部的连锁经营文件和登记材料,直接到经营场所所在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申请办理登记手续。

注册资本(金)达到3万元以上的均可投资设立有限责任公司;单位和个人投资10万元以上的可设立一人有限公司;允许公司注册资本(金)两年内分期缴付,3放宽注册资本(金)限制。符合法律规定的投资主体。其中投资公司注册资本五年内分期缴付;分期出资设立的公司,全体股东首期出资合计达到20%即可;出资人可以货币出资,也可以实物、工业产权、非专利技术、出让土地使用权、高新技术成果等非货币形式出资,非货币形式出资比例最高可占到注册资本的70%创业者申办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的一律不受出资金额限制。

或提交住所(经营场所)所在地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的证明文件,4放宽企业经营场所登记条件。只要创业者承诺遵守法律法规并经有利害关系业主同意。允许非生产类、无污染、不扰民的企业将商住房和住宅作为企业场所;创业者在各类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园区内申办企业及个体工商户,如确实无法提交房屋或土地使用证明文件或县以上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批准文件的可依据园区管委会出具的房屋或土地归属证明文件,登记企业及个体工商户住所(经营场所)

2.税收政策

可依税法规定减按20%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自年1月1日至年12月31日,1对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3万元(含3万元)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创业企业经认定、审核符合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可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个人增值税应税销售额未达到规定起征点的免征增值税。

对农业生产者销售的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本社成员生产的农业产品,3创业人员下乡创办、领办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从事特色种养业的享受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其中。视同农业生产者销售自产农产品免征增值税。对企业从事农、林、牧、渔项目的所得,可按国家税收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

可按规定享受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对各类企业招用残疾人达到规定人数和比例的由主管税务机关按实际安置残疾人的人数,4残疾人自主创业。按照国家有关政策给予税收优惠。

3.财政政策

主要用于开展创业培训、组织创业实训、开展创业服务和购买创业成果等。1建立创业扶持基金。

各级政府给予奖励。2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成功创业者。

提高小额担保贷款放贷比率。建立担保基金正常增长机制,3增加小额担保贷款基金。并根据国家就业政策和各类创业人员贷款需要,增加担保基金额度,最大限度地保证申请者“应贷尽贷”放贷比率提高到1:5符合贴息项目的由财政全额贴息。

4.金融政策

当年新建、扩建、改建项目,1大力支持创业项目。优先安排贷款资金。建立政府、银行、企业协调联席会议制度,推进政府、银行与企业的沟通联系,搭建政、银、企交流合作平台,有效解决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的资金需求。支持符合条件的创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产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

简化贷款程序,2加大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降低贷款门槛。提高审批效率。建立机制灵活、资本金充裕、运行规范安全的小额贷款公司,拓宽民间融资渠道,规范发展民间借贷,形成全民创业的多元化融资格局。

整合扩大政策性担保公司的担保资本金规模,3建立完善全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扩大担保业务和担保规模,为创业主体提供融资担保服务。

经社区和担保机构共同评估认可后,4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降低小额担保贷款反担保门槛。创业人员或其亲友的房屋(两证齐全)汽车、机器设备(有购置发票)大件耐用消费品或有价证券。均可作为抵(质)押品。第三人反担保的对象,由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扩大到经营良好、收入稳定的各类企业员工、社会团体工作人员;也可以采取创业人员之间“联保”或由经营正常的企业为创业人员提供反担保的办法。对无反担保人或抵(质)押品的可以产权、股权、应收账款、商标、专利等动产和无形资产进行反担保。提高小额贷款额度。经办金融机构对个人新发放的小额担保贷款的最高额度一般掌握在5万元左右。对就业困难人员合伙经营或组织起来就业的可以根据人数和经营项目的具体情况进一步扩大贷款规模,贷款最高额度一般掌握在50万元左右。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当年新招用符合小额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100人的企业达到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财政部门审核认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经办金融机构根据企业实际招用人数合理确定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最高不超过人民币2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完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政策。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上述个人贷款均作为微利项目。上述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期确需延长的可申请不超过1年的展期一次。微利项目的利息(含因利率上浮3个百分点而增加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全额负担,展期和逾期形成的利息,财政不予贴息。对劳动密集型企业,由财政部门按贷款基准利率的50%给予贴息,贴息资金由中央财政和当地财政各负担一半,展期和逾期形成的利息,财政不贴息。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奖励机制。对信用担保机构,按其当年小额贷款担保新增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适当担保费补贴;对经办银行,允许其将贷款利率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同时按其当年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新增额的一定比例给予适当手续费补助。

5.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策

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属于就业困难人员的按每人4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1对登记失业人员自愿组织起来通过合伙经营或独自创办企业的根据合伙经营或独立创办企业的人数。

按每人15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对安置就业困难人员,2对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或各类经济实体的根据其安置的登记失业人员人数。按每人2000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补助。

确保创业培训后50%开业成功率。选择一批创业成功的典型企业作为创业实训基地,3落实创业补贴政策。根据创业培训合格率等培训效果给予不高于700元/人的创业培训补贴和不高于300元/人创业培训后续服务补贴。为创业培训班合格学员提供6个月的创业实训场地;创业者经过实训基地培训且在半年内实现创业的对实训基地给予一定的补助,用于改善实训条件。

建设具有滚动孵化功能的创业基地,4加快城市创业园(街)凤还巢”农民工创业园等创业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闲置厂房、专业化市场等适合创业的场所。为缺乏创业经验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孵化和扶持。要调动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性,发挥行业和企业的功能,建立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创业孵化基地,为创业者复制创业项目或加盟提供便利。鼓励各类资本参与创业园和创业孵化园区建设。统一创业园区扶持政策。全市就业创业园、农民工创业园等各类创业园统一扶持政策:对各类创业实体自进园之日起3年内,按规定免收属于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等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免缴物管费、卫生费等管理性费用,减半缴纳场地费,适当减免水电费,减免部分从减半缴纳的场地费中支付;各类创业实体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招用城市零就业家庭成员的给予一次性就业奖励。对自筹资金不足的可提供小额担保贷款;对3年孵化期满后出园的微型企业,符合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可提供二次小额担保贷款扶持。

报考公务员时视为基层工作经历;对自主创业专业技术人才可以申报评审市级以上(含市级)各类专家,5对年及以后毕业的从事个体经营创办经济实体的大中专毕业生3年内免费求职登记、参加创业指导、进入人才库。对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经历。创业业绩突出,可纳入人社部门管理服务范围,职称晋升中符合相应专业破格晋升条件的不受身份、学历、资历限制。

落实国家相关政策,6积极为自主择业干部提供创业平台。鼓励自主择业干部从事个体经营或者创办企业。

晋升职称时,7对引进的人才和外来我市自主创业的科技人员。可以为其破格晋升中级以上(含中级)相应的专业技术职称。

从人才资金中给予补助和奖励。8对有重大发明创造或有重大贡献的科技人员。

6.土地政策

优先安排全民创业用地计划指标。1把民营经济发展用地纳入城乡建设用地总体规划。

除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外,2创业人员在办理国有土地使用权手续时。可采取租赁方式用地;创业项目建设需占用农用地的国土资源部门优先安排用地指标,优先办理用地手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使用本经济土地创业,可办理集体建设用地征用(占地)手续。

优先供地。7.其它政策对登记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的自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鼓励各类创业主体以集体土地入股方式进行创业;鼓励高新技术企业二次创业向园区集中。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免除前置审批各项费用。创业人员办理税务登记的一律免收税务登记工本费。对发展乡村旅游开发或“农家乐”项目的有关部门在证照发放、税费征收等方面,参照国家有关促进就业的政策,给予优惠扶持。

三)不断提升全民创业能力,健全创业培训体系。

对已经创业企业者开展创业提升培训。1.扩大培训范围。将创业培训范围由下岗失业人员扩展到城乡各类劳动者。

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和配备,2.提高培训质量。改善教师素质结构。根据不同群体、不同阶段的创业需求,采取理论与案例相结合、边培训边见习的教学方法,开展创业基础技能培训和项目开发培训,不断提高创业成功率。

努力开创我市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亮点。人社、农委、科技、工会、妇联、团委、残联等部门,3.推广和创新创业培训模式。以培训促就业为目的以体现徽文化内涵和符合我市实际的特色劳务品牌为依托。要结合各自职能优势,根据不同的创业模式,提供不同的创业培训模式。

对于尚未有创业意愿的人员,1实施“创办和改善你企业”计划(英文简称SIYB依托各级公共就业培训机构。进行创业意识教育;对有创业的想法,但没有实践经验或知识的人员,重点开展创业基本知识培训,帮助明确创业目标,选择创业项目,掌握开办企业的程序、方法和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培训;对已创办企业的人员,重点开展企业管理方面的专业培训,改善其经营管理能力,帮助其进一步扩大企业规模。

组织有创业意向的高校毕业生参加创业辅导和创业培训。2实施“大学生创业助力计划”依托全省高校毕业生创业培训基地。

针对青年创业的不同阶段和不同需求,3实施“青年创业计划”依托各级团组织。构建帮助青年创业的分级培训体系,安排创业导师对创业青年进行一对一陪伴式辅导。

开展各类创业培训。4实施“职工创业、就业帮扶行动”依托各级工会“困难职工帮扶中心”对有创业愿望、创业能力的下岗失业人员和返乡农民工。

零就业家庭妇女、返乡女农民工和女大学生,5实施“巾帼创业、就业服务行动”依托各级妇联“妇女就业服务中心”家政服务中心”对有创业意愿的下岗失业妇女、农业富余妇女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

建设高素质的中小企业创业指导师资队伍,6实施“创办中小企业”计划。依托各级中小企业服务机构。针对创办中小企业的特点,开展创办中小企业产业政策、工商、税务、财务等相关知识培训,提升其自主创业能力。

对有创业意愿的城乡劳动者,7实施“1+X创业”计划。各部门结合自身优势。探索“1+X创业”培训,实现“帮一个人创业,带一群人就业”

结合农民创业带头人、星火计划带头人计划,8实施“农村致富带头工程”依托农业、科技等部门。开展农副产品生产加工,种植业和养殖业产供销等技能的培训,培养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民经纪人。

特别是服务业、传统特色产业和农业类项目,9实施“克隆引智工程”引进经济发达地区优质、新兴和具有创意的创业项目。成立加盟总部和“样板”实训基地,以“克隆”方式复制创业成功模式,创业就业相结合、教学实训一体化、加盟共赢,为创业者提供简单、实用、系统的创业辅导服务,提升创业成功率。

四)为全民创业提供服务。健全创业服务体系。

市、区县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立各级创业指导中心,1.完善“六位一体”服务体系。要依托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创业指导中心功能,规范创业服务标准,创新服务方式和手段,围绕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六个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完善“六位一体”创业帮扶机制,为各类创业主体提供“一站式”服务,并逐步将创业服务延伸至社区、村组。

组建创业辅导人员队伍,2.完善创业专家指导团。要通过聘请政府专业人士、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社会中介机构人员。根据创业者不同需求,采取会诊、出诊等方式,定期为创业者提供个性化和专业化的咨询、技术、管理等服务,帮助解决创业过程遇到各种问题,提高创业稳定率。

设立创业服务窗口,3.加强创业信息服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完善项目开发和推介制度。所属网站和相关媒体开设创业政策和项目信息等专栏,为创业人员提供创业政策咨询、投资信息、市场行情、项目推介、外经外贸和劳务供求等相关资讯服务。各地要积极采取政府开发、社会征集、个人提供、有偿设计等多种形式进行项目采集,开发一批有市场前景,特别是社区服务业方面的创业项目,建立创业项目资源库,实行微机数据库管理。建立政府支持并监管、企业与个人开发、市场运作的创业项目评估和推介制度,提高项目成功转化率。设立创业服务热线,接受创业者的咨询和投诉,提供及时有效的后续服务和跟踪指导。

做好职工的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组织各类培训机构按照用工需求开展定向、订单培训,4.提供用工服务。为创业者、新创办企业及其所吸纳的员工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指导创业企业结合生产经营需要。为创业企业提供合适人才。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为创业者提供社会保障、人事管理、教育培训、职称评定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吸引人才去新创办企业工作,扩大创业带动就业的规模。

禁止任何部门、单位干预创业企业正常经营,5.提高行政效率。全面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和企业交费登记卡制度。严格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行为。进一步清理和规范涉及创业的行政审批事项,简化立项、审批手续,公布各项行政审批、核准、备案事项和办事指南,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开辟创业“绿色通道“继续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欺诈、不正当竞争和制假贩假等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

五)保障政策措施落实,健全工作考核体系。

内容包括:创业活动指数、创业对就业的贡献率、创业对企业的贡献率、创业存活率、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培训效果、创业环境、创业满意度等反映创业带动就业统计指标体系,并将指标予以分解。建立创建工作台帐,1.健全创业工作指标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创业工作指标体系。对创建工作进行细化量化,明确各区、县,市直部门的工作重点和进度要求,并逐项分解落实。定期对各区、县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工作进行综合评价,定期督查,及时通报,表扬先进,鞭策落后,保证各项任务按时保质完成。

实施信息化动态管理。按月统计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建立创建工作统计制度。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及时掌握创建工作进度,并分析创建工作存在问题,为领导小组决策和调度工作提供依据。各区、县及市直各有关部门每季向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创建工作和政策落实情况,市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通报,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对市场主体活跃、创业环境优良、民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数量增长快、个体和民营经济财政贡献率高,以及在建设创业型城市中服务优质高效、创业主体评价好的部门、单位给予表扬;对创建工作进展缓慢、政策落实不到位、群众投诉较多的予以通报批评。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民办高校;市场营销;实践型教学方法

市场营销是属于一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目前社会对市场营销专业的需求,越来越重视实际运作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在市场营销教学中把知识复合,能力培养作为重中之重,尤其是要强调市场营销的实践型特点。然而我们目前的教学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的限制,没能很好地体现市场营销专业的这一特点。

一. 民办高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基础理论知识薄弱,学生对理论学习又缺乏兴趣;他们的理论功底,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都不是很扎实。在逻辑方面,分析问题和归纳解决营销问题的能力较差,他们当中的大部分都没有经过市场营销的是实践。但是,如果和公立学校的学生比较起来,他们虽然基础知识差一些,但动手能力较强,参与实际营销活动的热情却非常高,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大部分学生性格开朗,活泼好动。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实践型教学方法的应用就显得尤为必要和重要。

二. 实践型教学方法设置

(一)课堂实践

1. 改革课堂教学方式

在营销实践环节中,,离不开课堂实践,我们应改进目前的教学方法,采用双向沟通式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其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中。在课堂实践中可以使用的方法有:

(1)课堂陈述。课堂陈述主要是围绕教学内容的展开。我们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主题,给学生一定时间,课后搜集资料,归纳要点制作PPT文件,然后再课堂上进行展示,陈述完毕后,教师用一定的时间进行总结,找出其优点,补充其不足,使其陈述问题,总结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这也为学生毕业后走上就业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2)角色模拟教学。如模拟推销,模拟商务谈判等,具体运用时,教师应先通过理论教学让学生熟悉掌握该部分内容,然后让学生扮演相应角色进行具体操作。例如:在讲授完现代推销技术后,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推销活动,先设定好背景,然后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设定的场景中进行推销模拟。也可以让学生提前准备好产品,用真实的身份在教室这个真实的环境进行演练。事后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教师再进行指导。这些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而且有利于学生实际操作及技能和应变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3)案例分析。案例教学法的优点:一,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二。有利于培养高层次实用人才。案例是实际问题的真实描写,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案例,得出结论,就可以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使知识直接转化为能力。三,案例的真实性实战的模拟性,可以激活学生充当决策者位置的意识,从而仔细鉴别相关数据资料,提高处理问题和理解相关理论问题的能力。

2. 改革考试考核方式

考试考核方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检验,特别是检验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以及提高学生对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的重要性认识。市场营销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我们目前的考试考核方式大都表现为单一的理论考试,不能体现课程特点,专业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感觉市场营销专业以及所设课程很虚,没有实实在在能够看见的东西。

(1)模拟情景考核。对于商务谈判,商务礼仪等课程,可以先设计一个情景,让学生根据所涉及的情境以及所学的理论知识,来处理情境中出现的情况。教师根据学生处理的方法和技巧进行打分。

(2)实战考核。对于像现代推销技术这样实战性很强的课程,可以采取组织实际推销的方式来考核,可以采取统一批发产品来向消费者推销, 以推销业绩来评定每位学生的成绩,也可以走出学校,到学校的实习基地,和营销实践一线的推销员一起,采取师傅带徒弟的方法,经过一定的时间,再结合真实的业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起监督机制,防止弄虚作假,虚报业绩的现象,同时应注意安全。最好有辅导员跟着,也好解决他们在工作中遇到的思想问题。

(3)课程设计考核,对于向市场调查与预测,公共关系,广告学,电子商务等课程可以采用课程设计的方式进行考核。市场调查课程由教师规定一个产品及市场范围,然后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地调查,最后,提交市场调查报告的方式来考核。公共关系,广告学可以通过撰写调查报告的形式来考核。电子商务通过在网络上进行实际的交易的操作过程和结果来考核。

这些考核方式的改革,在很大程度上突出了市场营销专业的专业特点和课程特色,启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改变一些学生对营销专业的认识。这样,他们会觉得有兴趣,所学的知识感觉有用,如果就在书本上学,他们实际的市场营销能力就不会得到提高。这样的考核,也很受学生的欢迎,学生的积极性也高。

(二)校内实践

1. 组织或参加专业技能比赛

专业教师可亲自参与和指导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吗,突出学生专业能力的实际应用,如指导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电子商务大赛,大学生策划大赛等。另外,我们也可以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一些赛事,如策划大赛,推销大赛,礼仪之星大赛等。

2. 活跃校内跳蚤市场,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在学校支持下,在校内划定场地活跃学生跳蚤市场,我校在这方面已经做了有意的工作。同时鼓励学生在校内及周边地区自主创业,在这方面,我们学校做得相当不错,我校有专门的跳蚤市场,学校专门安排了时间可以在这里互通有无,也可以盈利。所以说,这一方面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与配合。通过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为全校师生提供了服务。

3. 实验室实训

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实训设备进行营销活动实践。如:我校已建立的营销模拟实验室,ERP实验室。在教学过程中,营销专业可与国际贸易,物流,会计等专业合作组成模拟团队进行企业模拟运作实验。每个企业模拟团队一般有6—8人组成,各个团队一般设CEO,CFO市场总监,生产主管,会计主管出纳和审计主管等职位。通过实训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运作的整个流程,为以后更好地适应具体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三)校外实践

1. 认知实践

在第一学期末组织学生到工商企业,大型商贸中心现场观摩。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企业的真实状况。

2. 专业调研

针对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组织学生进行市场调研。营销一定是在具体的行业里做具体产品的营销。所以在校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参与专业调研,一方面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对自己对想进入的行业的认识。

3. 顶岗实习

由学校组织,牵头联系具备条件的公司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利用暑期到企业的具体岗位上顶岗实习,参与锻炼。例如,我校今年就组织了学生去苏州丁刚实习,当然不是全部,是由学生自己自愿报名,在暑期去三个月,学生也有一定的收入,结果有几百个学生报名,三个月过后,回来的学生都很满意。学生也可以自己联系公司,然后进入公司在不同岗位上进行锻炼,这样对公司就有了大致了解,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

4. 毕业实习

毕业实习环节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实习时间最长的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在毕业实习环节学生进入企业进行真正的营销实践,学生在这一阶段接触到了世纪的营销活动,学到的实践性知识最多。

参考文献: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字:经济管理类大学生; 创新教育; 创新文化

Discussion of the cultural formation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Abstract: In this paper, on the basis set forth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culture of innovation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nnovative education. Analyzed the misunderstanding and causes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udents in creative education. Introduced the formation process of the culture of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Innovative Education of our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students. Designed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peers, promote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ducation and innovation activities, the innovative ability and sense of innovation can be improved,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quality,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to adapt to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national innovation strategy

Keywords: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ve education; culture of innovation

党的十报告中指出建立创新型国家,高等学校必须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适应创新型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而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中必须重视创新文化教育和创新文化的形成。

一、国内外创新文化的形成及创新教育的概况

最早研究创新理论的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熊彼特,在1921年出版的《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并给创新的定义是发明的第一次商业化应用。近代最早开展创新文化教育的是美国,1936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首先将创新教育课程引入职工的教育,使职工的创新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目前美国几乎每所大学都开设了创新教育课程,还出现了50多个专门性的研究机构和一些基金会。除大学外,继美国通用电气公司之后,美国许多公司如IBM公司、无线电公司、道氏化学公司等也设立了自己的创新训练部门。

创新文化教育发源于美国,很快传向世界,在日本、德国、英国、前苏联和俄罗斯等国也非常重视创新教育和创新的研究。1984年后,日本实行新的大学教育改革方案,重视和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参与科研活动,搞小发明、小创造,并制定了“实用新案”以法律措施对创新活动予以保护,使日本成为发明大国,专利申请雄居世界第一。

前苏联也一直比较重视创新文化教育,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创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60年代逐步普及,建立了各种形式的创造发明学校,创新教育的对象从大学生、中学生到工人、工程师和科学家,开设的创新教育课程有发明学、创造心理学、专利学、发明史等,成立了全国与地方性的学术组织,提出了TRIZ理论,形成了现明方法学体系,为参与创新创造发明活动的毕业生提供就业门路,促进了创新教育的发展和创新文化机制的形成。

在我国最早提出创新教育思想的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他发表了《创造宣言》。改革开放之初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推进创新教育,1979年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许立言教授首次在该校开设创新教育课程,此后中国矿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湖南长沙轻工业学院陆续将创新课程列为大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或公共必修课程。中央电视台在2010年后也开设了“我爱发明”的专题栏目,对形成全民创新文化氛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许多学者从不方面、不同领域、不同角度对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如何将创新文化教育引入到大学生本科教育中,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也是众多教育工作者探讨的热点课题。马云阔在《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一文中,分析了目前我国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社会需求和经济管理类的特点,提出了创新工商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有关原则、所采取的途径和方法。胡延松在《地方高校经济管理类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一文中,对现行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为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必须密切关注市场需求,按照知识经济发展趋势和工商管理教育发展规律的要求,对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王翔在《应用性工商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整合创新研究》一文在分析经济管理类课程关联性的基础上,提出了课程整合的创新性思路和措施。从以上国内外研究情况可知,对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施和研究各国都非常重视,并制定出各自的政策加以鼓励和支持,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层面。

二、目前国内高校中的教育工作者对开展创新教育的认识误区及成因分析

虽然上述国内外有关大学生创新教育的实施和研究层出不穷,但针对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文化形成及创新教育的实施的实践经验总结却很匮乏,并且在很多问题的认识上也存在相当多的误区,目前国内高校中的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创新教育时普遍存在的认识误区有:

1.认为文科类学生不像理科类学生,没有掌握生产经营方面的专业技术,难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文科类学生不像理工科类学生,如机电、计算机等专业比较好搞小发明、小创造和小改革,有天生的专业优势,文科类学生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难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

2.认为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已经初步形成,创新教育主要在中小学生开展,大学生没有必要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

3.认为创新教育与专业学习相比,专业学习更重要,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会影响学生的专业学习。

4.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要有专门的经费,没有经费的支持也难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

以上的观念主要是对大学生的特点和创新的认识不足。主要体现在:

1.通过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更易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特别是经济管理类学生,接受了管理理论的系统学习,管理技能和团队合作的意识更强,有利于开展创新创业的活动,其组织能力和协调方面有其优势。在者创新正如关士续教授指出:“技术创新实际上是一个技术社会学和技术经济的概念,它不是指技术本身要进行创新,而是指将技术成果引入生产过程中,其结果是由重要生产要素组成的生产函数发生转移。”所以说重要的是具有将技术成果引入生产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不等同于技术能力,所以无论是什么学科、什么专业都可以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不同的专业有各自的特点和长处,可以因势利导,扬长避短。

2.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无论年龄大小,在人身的不同阶段,从事不同职业都可以进行创新活动;大学生的知识积累比中、小学生多,其头脑中的表象积累得多,想象力会更加丰富,想象的资源更多,更利于进行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新活动的开展。

3.创新教育与专业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可以将创新教育有机的融合到我们的专业学习之中,通过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会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例如对营销专业的学生开展“利用Excel开发商管理系统的活动”,要想开发出这个系统就必须对系统开发的基本知识有所掌握,要用到《管理信息系统》这门课程的知识;在系统分析中对商管理的业务过程要搞清楚,那就得用到《分销渠道管理》这门课程的知识,这些都激起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而最后要利用Excel开发这个系统,就必须掌握Excel操作技能,尤其是利用Excel制作商管理中申请表、商档案表、产品明细表这些基础表格。以及利用Excel中的IF、VLOOKUP、RANK函数构造公式,实现对供货情况及商的回款情况记录和统计,最终利用公式计算各商的返利比例及返利金额,并根据年终的商的表现调整级别给予激励。通过创新教育,参加创新活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更愿意积极思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其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变为“主动式的学习”,促进了专业课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经济管理类学生也促进了其对技术层面的关注和学习。

4.我们认为开展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要与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相结合,不能将两者割裂开来,应将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贯穿整个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并不需要专门的、大额的经费支撑,关键是注重校园形成创新的文化氛围,训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启迪创新心智,开发创新潜能,学习创新方法,掌握创新技能,提升创新素质。针对经济管理类学生实践类课程少于理工科学科的特点,适当增加其实践教学环节,例如对《网络营销》这门课程由讲授54学时改为讲授36学时、实验18学时外加课程实训1周。 “微博营销”实训中,除了让学生分析现有的微博营销的成功案例及模式外,让学生思考未来微博营销会出现哪些收费的推广方式,正如搜索引擎营销也经历了从免费到付费的历程。从而实现了专业课程的实践内容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相融合。

三、创新文化形成过程及创新教育实践成果分析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它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二是如何营造一种有利于创新的文化氛围和机制。

开展校园创新文化的建设和创新文化教育,要以提升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要通过环境氛围的营造、创新文化教育机制的建立,创新实践活动的开展,实现从观念引导到行动实现的过程,这一过程就是创新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建设的过程。创新能力是在前人发现或发明的基础上,由创新者以已知信息、经验和知识为基础,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重新组合,产生出具有新颖性、有社会和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可以通过实施创新文化教育和创新活动的开展得以培养和提升。

我们在教学的实践中,针对三本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特点出发,对经济管理类如何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进行了初步的探讨,通过加强教学的改革,加强创新文化的教育,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文化教育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科技活动”三者有机融合的方法。我院通过对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和组织中得出经济管理类大学生的特点及创新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1.在经济管理理论方面,通过专业的学习有自己的专业所长,关注社会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社会的热点问题善于思考,虽不具有专业技术的优势,但在创新活动中不易受专业技术理论和认识的束缚,思维更大胆,更活跃,更富有发散思维的能力。针对这些特点我们注重教学的顶层设计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加强教学内容和课程的改革。将创新学、创新教育、创新的方法、TRIZ理论及应用教程等创新教育类课程拿入到我们的教学体系中,将大学生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注重专业课程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强调教师要介绍本专业课程的理论发展历史、前沿动态和最新发展趋势,让学生接受本专业的新概念和新思想,激发创新潜能。在专业课程的讲授中,让学生自己独立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管理信息系统》课程的讲授中,介绍了某种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思路后,让学生针对该方法提出自己的改进设想,并给与正确的引导。

2.想象力十分丰富,但缺乏创新性想象,难以产生出具有实施意义的方案和方法。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注重实验、实训、实习等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中,适当增加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实验、实训、实习环节中有些内容按项目提出问题后,让学生组成团队,互相讨论解决的方法。如在《统计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中,让学生分组自拟题目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小组内成员思考后可以相互讨论确定题目,分工开展工作,设计出自己认为合理的统计指标体系,由小组代表发言讲述自己的设计思路,制定出相应的评分标准,由学生组成的评议组给予评分。再如在毕业论文设计中,改变以往由教师出题,学生选题的做法,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和兴趣,结合自己毕业实习的单位和岗位拟定研究题目与指导教师商定。通过将实践教学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学生的积极性,专业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也得到了提升,2012年有多篇论文获得了省级优秀学士论文奖。

3.富有灵感,但不善于把握。主要表现在对灵感的出现无准备,或没有察觉,使灵感从身边溜走,失去了创新的机会。通过创新教育课程的学习和训练,可以使学生提高把握创新灵感的能力,养成关注灵感生产的机会。教学中注重大学生课外活动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将大学生课外活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通过大学生挑战杯、ERP经营决策竞赛、用友杯技能竞等第二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相合。如在大学生挑战杯活动的开展中,引入创新教育,介绍创新的方法和技能,将所学的方法运用到大学生挑战杯活动中。

4.喜欢团队作战,一般不擅长单兵作战。经济管理类学生比理工科类学生更愿意一起开展讨论,研究问题,发表个人见解,积极思考,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但一般不擅长单兵作战,进行深入独立的思考。针对此特点我们注重在创新活动中,根据学生的意愿组织团队,对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跟踪指导,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分工合作,有意识训练个人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团队的协作和配合。

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通过多年的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果。鉴于篇幅问题,仅罗列出目前我院开展课外科技活动的骄人成果如下:

1.2011年全国大学生“挑战杯”湖北省课外科技作品大赛获省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2项;

2.2011年“用友杯”全国大学生SCM电子沙盘模拟竞技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三等奖;

3.2012年ITMC全国大学生企业经营模拟大赛湖北省总决赛获二等奖;

4.2012年“用友杯”全国大学生ERP电子沙盘模拟竞技大赛全国总决赛获二等奖;

5.2012年“金蝶杯” 全国大学生“创业之星”企业模拟经营大赛华中区一等奖2项。

通过创新教育和创新活动的开展,我专业学生赢得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好评,近四年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为98.47%。在创新教育活动的示范和带动下,促进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以及我院学生人文素质、职业素质的全面提升。

我们在经管类大学生创新文化的形成及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中总结出创新文化的形成及创新教育实施要点如下:

一遵循高等教育的规律,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活动呈现出综合化、交叉化的趋势,新的发现往往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之间产生,学生的知识必须有足够的覆盖面。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改变整齐划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个性化,将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作为教学的关键点,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做好多元化人才培养的细节。

二加强创新教育的基地建设,给学生营造一个训练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注重学生的实践技能的提高,如果没有一定的实践技能是无法进行创新活动的。近年学院投入3000多万元,建立了各类实验室,工商管理类专业建立了ERP物理沙盘和电子沙盘实验室、经济管理类综合实验室、企业经营决策实验室、经济管理类创新创业活动中心,购置相应的硬件设备和各款实验软件,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校内实验实训平台。

三探讨产学研的结合,为学生提高专业技能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平台。我们组织学生署期到企业中实习,利用企业的设备、企业人员和环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在此过程中,经济管理类建立了稳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如武汉钢铁集团、中商集团、捷利物流公司等多处实训实习基地。在实习过程中,关注企业和行业的发展,参与企业项目研究与探讨,使年青教师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四注重创新环境和氛围的形成,营造一个能够培养创新人才,又有利于创新行为的环境是很重要的,根据国外学者对世界创新能力强的公司调查研究发现,惠普、富士通、苹果等公司管理层会竭尽全力让员工过得舒适,给他们额外的休假创造一个舒适环境和氛围。

我院在创新环境和氛围的形成方面取得的成绩有努力打造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创新教育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首先要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建立民主、平等、合作型的新型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挥营造自由、合谐的心理环境,充分尊重和信任每一个学生,不随意批评、否定学生想法和建议,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念,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相互讨论、质疑、争辩的乐园,让学生变被动接受式教育变为主动式的学习。

对于经济管理类大学生创新文化的形成与创新教育的思索,我们仅就三本院校学生的特点予以了实践,并总结了上述经验,对于其他教育高等院校比如211、985等院校大学生创新文化的形成和创新教育的实施尚未涉足,文中的实践经验也有待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结合一切实际情况不断与时俱进。

创业之星实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7)02-0067-04

、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而理工科大学生作为科技创新的生力军,其面临的首要任务和问题便是如何在科技与经济上实现创新。在科技生产领域中,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对产业与科技的整体水平有重要影响,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跃度的提升,对于促进我国济的蓬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在对理工科大学生教育的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将创新创业教育放在关键位置,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有效转变为生产力,搭建平台,破解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题。

一、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现状

理工科大学生在创业阶段所需要的能力、知识量以及技术较高,创业胜任力更加强调远景形成与价值实现的统一状况,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就要求理工科大学生应具备挖掘市场机遇、整合各类资源、抵抗风险等能力,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新精神与创业思想。

(一)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中的积极因子

我国就加强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提出了许多举措,多数高校为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建设,探索并建立了校地、校企等协同创新创业育人机制,积极援引社会各方资源投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而且建立并完善了创新创业保障机制。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提升对于解决大学生就业、激发社会创新精神、改变产业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关键在于形成其独到的方式。我国不断加强相关平台的建设,聚集广大的资源,不断完善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政策。例如,同济大学打出“组合拳”,以思想引领、顶层设计、持续推动激发师生创新创业热情,不断整合校内外资源,建立健全大学生创业支撑体系,形成了产学研联动的良好局面。

(二)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中的消极因子

当今时代我国的资本市场对于创新创业的支持尚不足够,较多的相关项目缺乏资金来源或资金不足,对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造成了不良影响。除此之外,理工科高校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不浓,其创业技能还有待提高,能够实现成功创业的理工科大学生少之又少,这些因素的存在,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创业激情。外部环境并不能够满足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需求,他们所需要的资源匮乏,同时,缺乏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创业氛围。

(三)影响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主要因子

1.高校创业教育方面的影响

各高校为学生创业提供条件,但从学校到教师在创业活动开展过程中的投入还不够。经过调研发现,其原因是教师主要将工作放在科研活动领域,在对教学计划内容设计过程中并没有完全融入对学生创业能力的培养,无法通过课堂教学来提升大学生创业的实践能力,其根源在于大学生创新创业难免受到传统高校教育体系的制约[1]。同时,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课程缺乏常规性,创业教育缺乏整合性,教育模式较单一,评价机制较陈旧,师资力量较薄弱,与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社团活跃度不高,由此引发了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胜任力不足、创业理念不牢固、创业行动止步不前等问题。

2.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条件方面的影响

根据我们在京津冀地区针对创业大学生进行的“创业瓶颈”专题调研中的一道题目:阻碍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因素集中体现下列哪些方面?(多项选择),统计结果表明:缺乏社会关系(占40%)、资金不足(占33%)、缺乏人才和技术(占33%)、经验不足(占30%)。除此之外,由于创业条件限制,没有固定创业实训基地,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实体难以得到保护。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社会联动机制尚未形成,更多是停留在组织比赛,在调动社会资源方面还需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精神的培育还远远不够,因此难以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创业氛围。创业奖励机制和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因此难以激发理工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社会对理工科大学生的认可度较低,对于他们创业起到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家长方面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加希望他们能够得到收入具有一定保障的工作,多数家长认为创业是没有保障的,不支持子女创业。目前,我国的创业政策还不成熟,创业服务与保障体系仍不完善。由此可见,社会、政府与市场对于创业人群的保障工作还没有到位,对于大学生仍需提供持续的服务与支持,对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环境仍有待进一步改善[2]。

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的原因

(一)创业教育有待提升

“双创”时代的来临,加速了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进展,但因为中国“填鸭式”教育体制的影响,部分高校对于创业大体上还停留在纸上谈兵,只是将一些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并不会给予他们实践的机会,使他们对于创业的理解仅仅是滞留在理论上。与此同时,教师也并没有实际经验,也只是将书本上的知识或者一些名人的案例传授给学生,而当学生选择创业时,多数的毕业生会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放弃,只是因为他们前期准备不足,后期不知如何跟进。造成这钟局面的原因,往往就是因为他们并没有接受到系统的创业教育。

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背景使其更容易成为科技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但是在对理工科学生进行创业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缺陷,特别是在教学水平方面明显不足,使得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激情不高,创业能力不足,创业成功率低[3]。

(二)资金支持有待加强

资金来源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家扶植,一种是社会融资。就国家扶植来说,尽管国家对于创业持支持态度,但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投入的资金与实际其所需相差较多。并且大学生在申请创业扶持资金时是有很多限制条件的,对于大额资金的申请程序比较复杂,因此大多数学生不想去申请。而对于社会融资来说,理工科大学生人脉关系网小,融资渠道少,所以更多的人从初期就放弃了创业的想法。

(三)系统创业平台有待建设

在当下的大数据时代,更多信息是由网络来传播,对于创业也是如此。虽然当前国家出台众多相关政策,但是需注意的是不同平台所呈现的创业信息是不同的,再加上现阶段平台中所的信息没有进行合理的归类,导致理工科大学生无法很好地总结相关信息,这对于初期创业是十分不利的。多数国内高校尚未建立有关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智库,理工科大学生因而接触不到高精尖的创业教育。虽然供给侧改革的推出为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开展指引了前进的方向,能够更好地适应当下理工大学生所面临的需求,但相应政策仍需加以完善。

(四)L效政策机制有待完善

现有的各种创业信息与政策更加侧重于创业初期的支持,也就是所谓的教育阶段。而创业的过程是持续的,对于理工科大学生来说每个阶段都应该有不一样的支持,所以政府,甚至各高校,应该给予想要创业的理工科大学生连续的政策扶植,作他们坚强的后盾。

三、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探寻

(一)树立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意识,提升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素质

1.分层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高校应该开设关于创业的必修课,在大学期间让理工科大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与创业相关的知识。与此同时,在培养过程中应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档次,针对于不同档次的学生执行不同水平的教学计划。在MEA层次,可开展“创新与创业管理”硕士专业课程教育,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目前,接受不同等级与层次的创新创业培训与教育学生的数量已经超过3万名,并且部分学生毕业后已经成为中小企业的创始人,甚至有少数学生开设的公司投资规模达到亿元。

2.多模块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在对理工科学生理论模块教学的过程中,可采用“专业+创业”的模式,这对于更好地将创新创业融入到现有的课程体系具有积极的意义[4]。在技能培养模块,工科院校的工科实验大楼将会对创业师生全天开放,利用多个ERP实验室和“创业之星”“创业之旅”实训室,鼓励工科大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磨炼意志,增长才干。通过实践训练的方式,能够大幅度地对理工科学生的创业能力与创业意识进行提升。与此同时,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业活跃度的提升,还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举办相应活动,在提升学生创业能力、扩展学生视野的同时,能够实现对他们创业胜任力的提升。

3.全方位搭建双创实践育人平台

高校有必要通过创建创业就业指导中心的方式,对当前高校所拥有的实践活动进行管理。与此同时,还应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线下需要创设模拟训练平台、教学区、孵化园区等,而在线上则需要创设创联云平台,全方位地为理工科学生搭建双创实践育人平台,这对于学生实践能力水平与创业精神具有重要意义[5]。

(二)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跃度,推进多元化创业教育

1.加强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活跃度

理工科大学生作为科技创新创业的主力军,高校应根据具体情况,促进科技创新与创业的有机融合,整合资源,对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智库体系和机制进行构建,构建学生、高校、政府、智库等密切相关的智库系统,针对理工科大学生不同的创业情况,提供最优质的解决方案,发挥理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智库的真正作用。除此之外,还要在全社会建立健全创新创业培训体系,完善创业培训内容,加强对创新创业培训机构的资质认定和培训市场的监督管理,合理设计培训内容,全面提升理工科大学生的素质和创业能力。

2.对理工科大学生采取多元化的创业教育

灵活多样的创业教育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对此,工科高校创业教育未来的转型发展应聚焦在以下四个纬度:其一,需要将基础性的创业知识作为核心,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其二,需要以地方经济转型需求为重要方向,尽可能地提升大学生就业质量;其三,需要构建鼓励创业的文化;其四,需要构建符合高校具体情况的教育体系[6]。

(三)构建考核激励机制,鼓励理工科大学生创业

政府要加强创业者的政策优惠以及经济扶持力度,指导创业企业能够有机会做大、做好、做强。遵循市场游戏规则坚决淘汰业绩较差的理工科大学生创业企业,把因为个人原因导致企业经营不善的人拉黑,当其第二次申请创业资助时,要对其开展调查评估。同时考核体系要涵盖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率以及企业对理工科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度,使各方面的创业热情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在对当前社会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后,能够看出社会为理工科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创业机会。而学生应该积极把握住当前良好的机遇,在提升自身创业胜任力的过程中,还需要树立良好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世界观,同时在创业前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实践获取相应的经验。

四、完善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提升路径的影响

(一)在经济方面起较大的作用

充分实现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有两条重要的途径:第一,运用“知识过滤”手段,实行潜移默化的传播,从而能够更轻松地实现知识溢出,进而引发良性竞争,这样将有助于新鲜创业结构的涌现与发展。第二,与理工科大学生创业有关的相关政策涉及范围广,灵活性高,如涵盖了国际、全国、区域和创业者等四个层次的政策。通过全方面的、精准的、因地制宜的分析,从而得到相关的结论,进而推出一系列的政策,这些都将会对理工科高校大学生创业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且能够长期有效地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

(二)在大W生创业动力方面有较大的影响

首先,在大学生创业资本的贷款业务领域中,国家与政府可以通过授予一定信用贷款额度,或者在贷款利率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其次,在大学生创业公司的注册方面,需要简化相关手续并适当减免部分费用。再次,在从业税费减免方面,针对不同的理工科大学生创业形式,应适当减少相应税收。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有利于激励越来越多的高校理工科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激发他们的创业积极性,这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相关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中国产业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在创业资本贷款方面,可以提供一定额度的信用贷款,适当减少贷款手续,适度提高优惠利率。

只有联合政府、社会、企业、高校等多方力量构建协调联动机制,才能有效提升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活跃度,不断壮大科技创新创业的主力军,让科技创新的活力在“双创”时代竞相迸发,推动科技成果转化。

参考文献:

[1]余瑞玲.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8(3):32-35.

[2]张兆强,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讨[C].KAB创业教育年会暨首届大学生创业教育论坛论文集,2009:175-177.

[3]陆地.高校理工科学生创业教育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0.

[4]顾骅珊,王浩鸿.地方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4):55-58.

[5]余维发,张春雨,何永勇,等.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方法和途径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28-31.

[6]邢晓.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路径探究[J].文教资料,2012(5):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