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实训通用总结

实训通用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实训通用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实训通用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生办厂;教师指导;企业化运行

中途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未来社会需要大量的创新创业人才。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大力支持并多次在各高校开展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根据大学生创新创业初期条件,结合小型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低、社会劳动力容纳量大的特点,选择以培养创办小型企业为目标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本项目以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学生团队为主体,建立一个“广科机械加工厂”。为保证学生在项目训练中能获得预定的能力,制定工厂管理制度,模拟企业运作方式,将学生团队成员按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岗位进行分工,通过学生自己对本工厂产品设计制造以及生产经营的实施过程,使团队每个成员得到训练。

一、团队特色

学生团队方面:参与本项目的学生是通过自愿报名、任课老师和辅导员共同考查,指导组全体教师共同研究确定的。学生成员成绩优秀,基础知识扎实,求知欲强,对模具设计及制造或者机械零件加工有浓厚兴趣,对学习高新技术有着执着的追求。

教师团队方面:指导教师均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有的直接来自机械企业生产一线,设计制造经验丰富,是一支“双师”型队伍;其中指导教师团队负责人兼具高级工程师和副教授职称,是一位曾经多年从事机械工业企业生产的中型国有企业厂长。

二、现有基本条件

(一)学院及系部领导高度关注并全力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到学生团队成员挑选、指导教师队伍组成、实训基地的保证、训练耗材的供应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

(二)机械系现有一座1550平方米机械加工实训车间,内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线切割、电火花及通用机械加工设备70多台,价值700百多万元,有由10人组成的实训教学团队及完整的组织机构。

(三)有一个经验丰富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团队成员专业知识及技能结构合理,有富于创新,乐于奉献、甘为人梯的精神。

三、项目特色及创新点

(一)立足现有条件,以本系机械加工实训车间为平台,挑选一批优秀学生,组织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指导教师团队,以模具设计制造、通用机械零件加工全过程为载体,组建一个 “机械加工厂”。

(二)本训练项目是借助一个虚拟的工厂组织机构,搭载机械系“机械加工实训车间”真实实体进行实际运行。在项目训练中,每个同学根据预定的角色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在老师的“全指导、半指导、零指导”进程中,分别获得模具设计、零件制造、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等技术技能,为走上社会创新创业打下坚实基础。

(三)本项目具有“三实一虚”特点。即训练平台(机械系实训车间)真实;团队(学生和老师)真实;训练内容(外来生产业务加工)真实;组织机构(广科机械加工厂)虚拟。

四、项目运行方式

(一)运行目标

以机械系“机械加工实训车间”为真实平台,在虚拟的“广科机械加工厂”组织机构中,对学生团队每个成员加以训练,使他们分别获得模具设计、零件制造、生产经营、质量管理等多种技术技能及素养,为未来独立创新创业打下基础。

(二)团队成员分工

1.工作岗位设置。按照机械加工厂生产经营特点,将训练岗位设置为: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通用机械零件加工(含制造工艺设计和加工实操)、生产经营策划、质量管理、物资供应、财务管理7个岗位。

2.学生团队分工

将学生团队5个成员按前述设置的7个岗位进行分工:其中3人分别担任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通用机械零件加工(含制造工艺设计和加工实操);另外2人分别担任生产经营策划和财务管理、物资供应和质量管理。

3.实训指导教师分工

将5位指导教师按前述7个岗位的指导要求进行分工并落实到人,形成文字文件后再在两个团队全体成员会议上宣布,在项目运行中执行。

五、项目实施计划

(一)前期准备工作

前期以对学生进行培训为主,学习安全生产基本规程和加工厂的管理制度,熟悉生产环境和实训车间,了解客户下单签订合同与组织生产的流程。因加工厂条件所限,客户可由教师扮演,预定生产加工两套难度适中的塑料件模具产品,模拟与学生签订加工合同,此部分工作主要由市场部人员负责。其中对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的专业知识,如:客户提品特性,所需材料的性能,产品大致设计方案,加工工艺,产品价格估算等,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为下一阶段的训练做准备。

(二)项目训练阶段

借助机械系机械设计与加工既有平台,按照学生担任的岗位角色,进行岗位技术技能强化训练。

1.产品设计阶段

主要由工程部人员负责,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工艺设计和模具设计,出具模具图纸,确定后续加工工艺方案,估算价格等。

2.备料,进行模具制造,加工模具零件,装配试模等。

3.产品设计汇总,总结解决设计问题。

六、训练方法

按照“全指导、半指导、零指导的”渐进式训练方式开展工作。初期,学生在教师的全面指导下进行工作;中期,学生自己工作,遇到问题时,老师给予指导;后期,学生自己独立开展工作并进行总结,老师给予评价。

七、训练内容

(一)技术类

1.根据用户提供的产品图纸技术要求,进行模具设计;编制外购件、外协件、标准件清单;

2.按照模具零件图的设计要求,编制生产工艺文件;编制生产准备清单,包括工具、量具、刀具及其它外购物资清单;

3.根据用户提供的零件图纸技术要求,编制生产工艺文件;编制生产准备清单,包括工具、量具、刀具及其它外购物资清单;

(二)生产类

1.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生产工艺文件,按照用户提出的时间要求,编制生产计划安排表;

2.根据生产部门的计划安排,按照机械加工工艺文件内容,组织实施生产。

(三)管理类

1.根据技术部门的物资清单,清点厂内现有物资,缺额所需立即购买,保证按时按量供应生产性物资。

2.按照财务管理相关规定,准确及时收付工厂资金。

3.对生产过程及出厂产品进行严格质量检查;

4.对外经营业务策划和实施。

八、项目进度安排

(一)储建阶段

按照《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管理办法》组建学生团队和指导教师团队,撰写项目申报材料并按规定程序申报;项目获批后,与机械系机械加工实训车间共同商定车间及机床设备使用事项;宣告“广科机械加工厂”成立。

(二)训练准备阶段

对学生团队成员进行培训,学习安全生产基本规程,熟悉场地和生产环境。购置训练材料,做好训练准备。

(三)项目训练阶段

1.全指导式训练。借助机械系机械加工实训车间既有平台,按照学生担任的岗位角色,进行岗位技术技能强化训练。

2.半指导式训练。通过学生自己及其它方式对外承接简单模具设计制造和机械零件加工业务。以学生为主体,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对外业务制造工作。

3.零指导式训练。由指导老师设定项目,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最后由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工作质量进行测评,学生自己作出总结。

(四)项目总结验收阶段

1.项目组成员将前期训练及实践进行总结,撰写总结报告;

2.将在项目训练中设计的图纸、机械加工工艺文件等技术资料整理成册;

3.撰写发表项目成果论文;

4.向学校相关部门办理“广科机械加工厂”物资及财务交接手续;

5.组织项目验收。

九、结语

开展本项目的研究,就是要积极探索和实践,将我校以“广科机械加工厂”的活动形式的创新设计教育教学活动推广到全专业,扩大受益面,稳定并扩大创新设计教导教师队伍,同时借助实践基地的建设,为开展这种具有特色的教学模式提供物质基础和保障,大力加强机械类专业的实践教学,以创新作品的设计、制作及其竞赛活动,切实加强对我校工科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并将教改教研的成果进一步上升到新的理论高度,以期形成地方院校中富有特色的机械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实训通用总结范文第2篇

(一)会计工作者熟练掌握EXCEL操作是核算成本会计工作的要求。

企业的主要任务是进行生产加工,会计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进行成本核算,利用计算模型来分配要素费用、帮助归集和分配生产成本及制造费用,成品和产品之间生产成本的分配以及计算单位成本。重点是很多企业有自己的分配方式,并且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了属于自己计算模型。这就意味着在外购买的通用型软件可以发挥作用的空间十分小。而会计人才如果熟练掌握EX-CEL的设计,就可以结合企业的计算模型进行会计成本计算。这就要求从业者必须熟练掌握EXCEL设计。

(二)成本会计工作者需要不断培养自己的逻辑思考能力。

会计工作者要有较强的逻辑思考力是其职责所需,从业者必须准确地计算出产品成本,并向企业传达有效且精准的信息,要做到这些就需要从业者选择正确的计算方法,对生产费用进行科学的归集和分配。利用EXCEL设计成本会计的实训活动需要从业者有清晰的思维、细腻的心思、严谨的态度。而通过这一类的实训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逻辑思考能力,使其能在未来的会计工作中担以重任。

(三)为企业在成本会计核算方面的相关软件操作上排忧解难。

中小型企业的特点是生产规模较小,资金、资源有限,人才相对缺乏。在会计成本方面,中小型企业一般有自己的生产方式及特点,有自身的计算公式,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计算成本的准确性及收集信息的可靠性。但是其特点导致了企业没有能力在非公用设备上花费过多的资金,无力购买专用的软件设备,通用的软件设备又不能满足其需求,这就要求会计从业者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自身具备应用EXCEL软件的能力,才能保证会计成本计算的准确性。要加强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

(四)增强会计相关专业的学生的竞争能力。

近几年,会计专业的学生日益增多,毕业生找相关工作的压力逐渐加大。要加强自身的竞争能力就需要在日常的学习中牢牢地掌握理论知识,同时在各种活动中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及计算机操作能力。由此,足以说明基于EXCEL应用条件下设计会计成本的实训教学活动的重要性。

二、在中小型企业开展与成本会计相关的应用EXCEL软件设计的实训教学活动

(一)根据企业成本会计的实际情况设定目标。

目前,中小型企业多会计成本有两个具体的标准即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综合素质,同时要求成本会计要掌握一定的EXCEL操作应用能力。就理论来说,中小型企业的成本会计虽然需要兼具多种职能,但其主要职能就是核算成本和成本控制绩效。因此核算成本和成本控制绩效是中小型企业开展应用EXCEL设计会计成本实训教学活动的主要目标。

(二)预测加活动者在实训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且给出相对应的措施。

在实训教学活动中往往会出现很多阻碍活动继续进行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的心理障碍。因此在活动进行前,老师要预测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障碍并提供相应的措施。如此活动才能够更加顺利的进行并取得好的效果。在实训中学生最容易出现的就是厌学心理和畏难心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进行分组。会计实训中,科学合理的分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防止其产生厌学心理,也可以提高组员的协调性,对未来与同事和谐相处有一定的帮助。因此,实训小组应该有合理的人数及搭配,使得效率最大化。

2、积极鼓励学生加强其自信心。自信心可以刺激一个人潜在的积极性与创造力。因此,在实训中,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表现是适时给予表扬,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3、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因此,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性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给自卑的学生鼓励,也可采取“奋发式挫折原理”,刺激成绩较差者,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实训教学活动难点及内容的设计。

没有难点会使学生产生轻敌心理,没有亮点则会使学生提不起兴趣,因此实训活动内容的设计必须有难点和亮点。

1、难点设计。设计难点时可以采取先难后易的方式,逐步让学生掌握EXCEL的应用技巧从而进行会计成本的计算。

2、内容设计。明确设计的初衷应用EXCEL设计会计成本即仅仅抓住“设计企业核算成本工作的实训活动的内容”

(四)活动后吸取教训,总结经验。

认真对待活动中的错误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总结好的经验以运用到以后的实训活动中。

三、实训案例分析

(一)实训主体简介。

某高校2011级会计专业学生40名,文科理科生各半。该班学生平时成绩中等偏上,学习过基本的EX-CEL软件知识。为加强专业与EXCEL软件结合力,其班主任在其会计成本实训中添加了应用EXCEL软件设计会计成本实训活动,6学时,分2次完成。

(二)实训教学课堂。

1、提出教学目的。根据课时以及企业对成本会计的实际能力的需要,把“进行简易的EXCEL软件设计分析掌握制造费用控制成效”作为教学目标。

2、设计实训难点并实行。对制造效果的费用级EXCEL软件设计进行分析;设计的软件要求具有一定的美感。

3、预设学生活动中出现的心理难题并帮助其进行解决,该活动中学生主要出现的心理难题是以下几点:厌学心理、畏缩心理、自卑心理。故提出以下方案且进行监督实施:

(1)科学分组,文理搭配,取长补短,消除厌学和畏缩心理,

(2)及时表扬和适当的刺激,增加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消除自卑感,增强自信心。

(三)分析教学活动的成果。

由于对本次活进行了精心的准备,所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体表现如下:

1、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了其实践能力。一方面,学生通过本次活动看到了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同时可以向自己的组员学习,取长补短,而且在本次活动中可以吸取经验教训,为以后的会计工作打下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了团体协作能力,提高了自身的竞争力。

2、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本次会计称本的实训教学活动,学生终于有机会运用自己所学习到的书本知识,并且增加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不再单纯地觉得这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职业。

实训通用总结范文第3篇

数控机床

课程体系

论文摘要:本文根据当前社会需隶的数控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对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庆.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优化,构建了理论教学为引导,实验教学为补充,实训教学为提高的“教学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采用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来改变师资队伍的结构.

1前言

数控技术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数控技术的应用是提高制造业的产品质里和劳动生产率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加人世贸组织后,中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为了增强竞争能力.中国制造业开始广泛使用先进的数控技术。这迫切需要既能利用计算机进行机械产品的辅助设计,又能应用数控技术进行制造的人才,作为培养具备机械设计制造基础知识与应用能力,能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制造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如何适应发展的需要,根据社会对数控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行余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课程的教学改革,这是我们必须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z数控人才的需求和知识结构

当前社会需求的数控人才主要有三种类型:,>0蓝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承担数控机床的具体操作及日常简单维护工作的技术工人,z>0灰领层’数控技术人才:承担数控编程的工艺员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3)“金领层,数控技术人才:具备井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绘合知识,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广。133229.COm这三种类型的数控人才所要求的知识结构也各不相同,“蓝领型.:以传统的机械制造技术为墓础,掌握“数控机床原理及应用基础’和“数控加工编程技术’,掌握"cad/cam’软件.‘灰领型编程工艺员,:应具有良好的数学基础,熟悉产品的三维设计,产品的加工工艺:“灰领型维修人员,:以机、电、光和液(气)控制技术为基础,掌握数控机床维护与维修的技术和技能。“金领型”:有较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全面地掌握数控设备的相关原理与技术,具备数控设备研制与开发能力,掌握网络技术,有较高的外语水平。

3构建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宽口径课程体系

根据“金属切削机床与数控机床.在系列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社会需求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了重组和优化。课程采取理论教学为引导,实验教学为补充,实训教学为提高的“教学一体化”模式.

(1)通用机床突出重点,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通用机床部分,我们重点讲授车床、铣床和滚齿机的传动原理,传动系统的分析和主要结构.磨床和其它类型通用机床部分通过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自学然后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弄清磨床和其它类型通用机床与车床、铁床和滚齿机在结构上的主要差别,进而熟悉通用机房的工艺范围,为制订零件的加工工艺和机床的维护,维修和产品的开发奠定一定的基础。

(z)数控机床突出实践性

在数控机床理论教学中不过于强调系统性和完整性,重在其应用。简要地讲述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介绍数控机床主传动系统、进给传动系统典型结构及附件,着重讲述数控加工工艺设计,cnc车床及其车削中心、cnc铰铁床及其加工中心,cnc线切割机床的手工编程技术及其操作,采用多煤体或录像进行教学,最大限度的展示生产一线的环境,将数控机床图片、所使用的刀具图片,机床附件、加工过程等展示给学生,将抽象的枯燥的概念和技术要领用形象生动的过程模拟来表现,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和形象,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为了培养学生对数控设备的检修、调试、故隆分析能力和数控加工现场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保养与维修作为一个专题来学习,借助大盘现实案例教学来阐述常见故障产生的原因及排除方法,或采用现场教学等灵活的方式进行。

(3)课程设计,加强综合性

课程设计是理论教学中重要的一个实践性环节,其目的是对所学知识的一个概括和应用,是对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一个综合评价,为了真正使同学们具备编制数控机床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具备选择工艺参数、编制数控机床加工程序的能力,具备操纵、调试和维护数控机床的能力,我们要求学生利用一周时间先进行程序编制工作,然后上机操作,亲自进行程序的输入,调试、运行,把课堂学习的知识在模书墩作软件上加以验证,使实际操作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课程设计完成后要求每人上交一份总结报告,包含工艺过程分析(路线安排+程序原点+工装十切削用量)、数控程序清单及设计心得等内容。

(4)依托职业学校资源,加强实训教学

工科专业学生理应姓“工’,应面向工程,面向生产,面向经济建设实际,因此,所培养的人除了具备应有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应有的实践能力包括必要的操作技能,既生产技能与实验技能,这是工科专业学生所必需的工程素质。而实践教学及基地建设往往对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提出严格要求,受财力、人力等办学条件方面的限制,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数控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一般比高职数控专业相对要薄弱一些,我们充分利用职业学校资源进行实践教学.通过与安徽省蚌埠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合作,做到资源共享,开展实训教学。各训练项目按照相应的职业资格标准实施,通过考核评定成绩,实训教学结束时组织学生参与加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组织的考核,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取得相应的课程成绩和学分。

实训通用总结范文第4篇

一、2+1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运行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构建及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初步探索阶段(1999~2005年)

安徽工业经济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创建于1999年(1999-09~2005-07为旅游与酒店管理,酒店管理方向;2005-07后改为旅游管理和酒店管理两个专业),同年招收该专业专科生,该专业自创建之日起,就面向基层,面向安徽及长三角地区,按照“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的教学目标,培养酒店企业第一线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高级服务人才。经过近六年的努力,我们酒店管理专业“2+1”教学改革取得了一些成绩,2005年酒店管理专业被教育厅遴选为“省级教育教改示范专业”,在安徽省及长三角地区内同专业中享有一定的影响。2003年在全院率先推行“2+1”教学改革,先后与浙江开元旅业集团、雅戈尔富宫大酒店、北京龙泉宾馆、北京海博大酒店、苏州山水度假村、宁波凯洲大酒店、余姚太平洋大酒店等单位签订实习协议,建立合作关系。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专业自身要求及酒店行业特征需求,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步定为“2+1”模式,即两年在校理论知识的学习,第三年进行顶岗实习。这种完整的课程学习阶段+顶岗实习的2+1模式操作较为简单,学生有一个整体学习和实习的过程,深受酒店欢迎,但也存在着理论课程的学习与工作需要结合不太紧密,学生工作实习对课程学习的反馈不够及时,工作和学习相互促进作用欠缺等问题。同时,我们通过对酒店企业和市场调研发现,酒店业有淡旺季的经营规律,旅游旺季酒店服务人员非常紧缺,甚至影响酒店正常经营,这就需要酒店管理专业能够根据这些行业特点来寻求建立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我们对原有的2+1模式进行了调整。

(二)逐步完善阶段(2006~2009年)

在参考国内外先进办学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我们积极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形成了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以院“三个结合”为特色的“1234”高等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即:以高职学生为主体对象,以职业素质和应用技术能力培养为主线(一条主线),以人文素质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二个基础),坚持走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结合,培养过程与工作相结合,培养方案与双证书相结合(三个结合)的道路,以最大限度拓展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专业延伸力为目标(四种能力),实现受教育者德智体和职业能力诸方面的全面和谐发展。企业参与了育人的全过程;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知识教育与能力、素质训练的同步性;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为基础,根据旅游业发展的状况,酒店管理专业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2+1”人才培养模式。

经过6年的教改总结,我们“2+1”内涵理解从时间发展到空间,即时间上的“2年在校学习,1年在企业实习”的模式,发展到了空间上的“2年在校学习2种技能(服务技能和单项通用技能)1年在企业学习1种技能(社会能力或市场能力)”的“2+1”新内涵。为了更好地凸现高职的专业特色,我们积极实施“请进来、走出去”的专业办学方略,加强与企业联姻,共建实习基地,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校外合作范围,建立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机制,企业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形成订单式教育,我们与全国饭店业集团20强的浙江开元旅业集团共建“开元名都”班,共同培养该专业的学生。2007年我系与浙江开元旅业集团旗下———宁海开元新世纪大酒店签订共同合作的“产学合作”项目,探索订单式人才培养,将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

(三)趋于成熟阶段(2010~2011年)

在不断总结酒店管理专业“2+1”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内涵,我们构建了“4-4能力递进式”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本模式以任务驱动为主线,分4个阶段完成4种能力递进式培养,每个阶段理论学习和实训交替进行:

第一段“单项通用技能”,以培养酒店企业的服务意识为任务:第1、2学期在校学习基础课程和企业课程,在校内实训室和市内实训基地进行酒店应知应会、社交礼仪和参观认知实习,培养学生的单项通用能力;

第二段“服务技能”,以培养学生的酒店各岗位的服务操作技能和专业技能为任务:第3学期和第4学期的前15周在校学习专业技术理论课程和企业课程,掌握专业必须理论知识;在校内仿真实训室和市内实训基地进行专项技能实训,按酒店岗位群进行服务技能、标准和流程实训,增强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

第三段“经营管理能力”,以培养学生各岗位经营管理能力为任务:第4学期的后5周和第5学期的前5周,学习企业课程,在市内实训基地和校内仿真实训室按照酒店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安排学生在各岗位轮岗实践;

第四段“综合能力”,以培养学生综合岗位技能及职业能力为任务:第5学期和第6学期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参加企业兼职教师授课的企业课程,由企业评定课程成绩,按酒店岗位群的需要在酒店进行顶岗实习,在企业真实的环境下工作,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岗位能力锻炼,在实践中对所学理论进行总结与提升。

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新构想

根据酒店行业对人才的需求特点和规律,我们深入探索适合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酒店管理专业在实践教学中面临企业成建制实习生需求量少,岗位实习定制化要求高的特点。酒店一般很难同时接受大量实习学生,也很难在学校进行订单班培养。同时,酒店业有着淡旺季的经营规律,忙时嫌人缺,闲时嫌人多,难以形成长期、固定的工学结合。这就需要酒店管理专业能够根据这些行业特点来寻求建立自己的模式。

(一)人才培养模式新构建

针对高职学院酒店管理专业的具体特点,总结以往经验,我们在2011级酒店管理专业人才方案的修订中,不断加大实习模式的创新力度,提出1+0.5+1+0.5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学生先以一年的时间学习必修的公共基础、职业基础及职业技术等课程,这段时间以校方为主进行理论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的训练;第三学期到酒店进行专业课程的实习,这段时间以酒店为主进行顶岗实训和现场管理;经过半年实习之后,再将学生进行回炉教育,进行职业拓展课程的学习,从而完成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最后一个学期进行毕业实习,学生再次返回酒店顶岗工作。通过在学校和酒店之间理论学习和顶岗实习的交叉进行,将强化专业教学方案中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为学生的未来就业打下良好的就业基础。

(二)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保障

1.学院应建立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

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施新型培养模式的一个重要保障。在与酒店尝试合作的初级阶段,主动出击联系实习单位,在选择考察中坚持三个原则:一是安全程度高;二是专业水平、管理水平、文化氛围好,三是育人环境良好。这样学生实习期间既可以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服务技能,也可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同时,我们要认真考察和选择酒店,选择有一套比较完备的针对实习生的培训与日常管理体系的高星级酒店来保证学生在酒店的培训与顶岗实习的质量;再次,与酒店签订顶岗实习协议依法加强对学生参加酒店培训与顶岗实习的保护工作。

2.科学设置专业课程

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要科学,教学方法要革新,要能为把学生培养成高星级酒店中基层管理及高级技能型服务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1+0.5+1+0.5形形式把三年学制分为四段,有两学年在校系统学习,学生在这四个学期学什么,怎么学大有文章可作。到底开设那些课程,要紧紧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和酒店对服务人才的需求科学地设置课程,加大开设形体训练、酒店服务礼仪、酒店口语、酒店英语等基础课程的力度;强化餐饮服务与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等职业基础课程课程的实践教学;突出学生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开设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督导管理、主题宴会设计等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面向实际,讲究实效;在教学方法上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设施,广泛推行案例教学、情景教学、小组讨论等。

3.强化顶岗实习管理

实训通用总结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中职学校;实训基地建设;实践;管理

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加强实践性教学、开展实习实训的有力保障。新形势下,在中职类学校建设一批具有较高设备水平的综合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将有力推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发展方式的转变,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中重学历、轻技能及“纸上谈兵”的尴尬局面,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1实训基地的主要功能

1.1实践教学功能

校内实训基地不同于实验室、实习场地,是介于两者之间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功能是实现课堂无法完成的技能操作,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规范的基本技能操作训练。实训基地应该能够让学生进行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学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能体现具体工作过程中的各项基本要素,并反映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结构完整的工作过程,真实具体;学生借此获得“工作过程实战经验”。例如中职类学校中的钢筋翻样加工课程,应能够使学生通过实训学习获得钢筋翻样、加工、安装等多项操作技能。

1.2技术服务功能

校内实训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开展专业技术应用、开发研究,努力实现产学研相结合。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就业岗位需求的变化,开发新的职业技术技能培训项目与培训内容,推动和促进职业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

2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与运行环境

2.1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

校内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设计实训基地建设的实践应满足以下要求:具有明确完整的学习工作任务,能显现直接具体的工作成果;具有独立的工作过程,并适合学习与其相关的职业技能;具备理论实践相结合的特点;提供学生独立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常见问题的能力;完成工作任务后,师生共同总结评价工作过程。

2.2实训基地建设的运行环境

校内实训基地是实施实践教学环节的主要场所,主要是对学生进行专业岗位基本技术技能的训练、模拟操作训练和综合技能训练,同时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实际生产。学生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模拟操作训练主要在实训室进行,综合技能训练和实践能力培养主要在实习场地进行。在新形势下,中职学校创设实训基地建设,应满足:实现学习与工作的有机结合;根据需要可以让学生单独或者以小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有较大的活动时间和空间;既像车间工厂,可以工作和生产,又像教室会议室,可以学习和讨论。

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真实的职业环境,即其需要尽可能贴近生产、技术、管理、服务第一线,努力体现真实的职业环境,让学生在一个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按照未来专业岗位对基本技术技能的要求,得到实际操作训练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二是高技术含量,校内实训基地专业的设置需要紧跟行业和企业发展前沿的综合性生产训练项目,瞄准实际操作人才缺乏的高技术含量和新技术行业的职业岗位,使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学到和掌握本专业领域先进的技术本领,使投入具有前瞻性、持久性。三是开放性好,在环境和总体设计上要具有社会开放性。不仅可以为校内学生提供基本技能实训场所,而且能承担各级各类职业技能的培训任务,为社会提供多方位服务,成为对外交流的窗口和对外服务的基地。四是通用性强,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尽可能使所建设的实训基地适用性强,能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相关专业尽可能通用。

3实训基地建设的管理

在新形势下,需要建立健全以实训中心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主要有:成立实训中心,采用集中管理模式。学校各类实验室、实训室都归属教务科管理,由教务科统筹安排实训教学计划,使教学资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了资源优化配置与共享;实训基地的建设规划由教务科会同各教研室制定教务科集中资金进行重点建设;实训基地同时面向社会有偿服务。这些均使实训基地从单~的实训向技术开发和推广拓展,实现了教学、生产、面向社会培训体系的有机结合。二是建立规章制度.使实训教学、仪器物资、安全等各项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操作规程;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率和低消耗,实行使用登记,耗材项目管理,维护、保养工作责任制;只要有学生在实训活动,就必须有实训教师或管理人员在场。由于措施得力,执行到位,实训教学正常有序,设各维护低费用,长期保持安全零事故

实训通用总结范文第6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秘书的作用原来越重要,秘书职位也变得越来越规范和专业。目前很多秘书都是通过高专或者高职的秘书专业培养出来的,《秘书实务》虽然已经开设课程,但是从开设的情况和学生上课的情况,《秘书实务》仍然需要更好地开发课程和探索教学方法,这样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们的技能操作水平,让准备参加文秘工作的学生可以应付各种工作的需求挑战能力。

1 秘书职位的基本现状

(1)目前很多高职和高专对秘书职位的理解有很大出入,并且很多在校学生生源中对文秘知识的基础掌握比较薄弱,水平有高有低,再加上有一部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不高,自制能力也比较差。

(2)关于《秘书实务》这本书有很大优势作用,它的实用操作性很强,但是有部分教师只会按照书本上的知识来照本宣科来给学生们讲解,输入大量的理论知识,只会让学生感到教学课堂枯燥无味,无心学习,造成了学生们的积极性不高,学习性不强。在这种教学状况下,会导致很多在高教和高专上学的学生们实践操作能力比较差,毕业后长时间不能独自一人独立上岗,致使用人单位带给学生们较大的压力。所以,必须要加重视秘书实务的重要性,加强高职高专文秘专业技能的实务操作训练,开发出对学生有较大帮助的使用课程,运用的新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的技能水平不断提高。

2 秘书职位的改革方向

抓住重点来加强文秘职位对现在工作岗位的需求和作用,突出学习文秘工作需求的主要技能,不断培训文秘实务的实训训练,要将在教材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运用,充分利用在《秘书实务》中学到的教学方法,把知识带到现实,用理论转化实际操作。从而做到让学生学以所知,学以致用。

(1)主要以《秘书务实》课程作为实训操作来进行教学的转变,通过各型企业所需求的秘书岗位来相结合进行实训训练,按照文秘职位的岗位作用来创建新的教学方式,并且用实训课程来作为教学的主要路线,通过实训操作和技能知识来相结合,达到所需要的学习效果。并将《秘书实务》课程内容进行分类,以"基础知识"、"办文"、"办会"、"办事"来总结秘书职位的基本要求。并且还设置了九大项目,分别为:会议管理、接待工作、文书处理、办公室管理、信息管理、常用办公操作、秘书职业礼仪、沟通和协调、商务活动和旅行。围绕这九个项目可以更清楚的了解文秘的作用和工作需求。

(2)可以通过实践教学来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一起使用,可以使用《秘书实务》课程中的情景案例教学法和角色表演法,这样都可以对实训课堂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然在使用这些教学案例时,我们应该使用并引用比较真实的企业案例,通过情景设置的方式来进行实践训练,这样才能达到学习的真实性,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角色位置,然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工作中所需要进行的任务和感受到文秘岗位的工作氛围,这样既可以使学习得到很大的提升,也可以为以后刚开始工作减少很多的排斥。

(3)可以运用"工学结合"模式,在校内建设秘书岗位内外的实训基地,让学生轻松的实现学习的理论知识可以轻松入岗,关于《秘书实务》课程实施,我们可以建立教学需求实训场所,如果只是依靠课堂上的操作很难达到需要的效果,所以学校应建立学生所需求的合作实习单位,在学生实习的过程中做好简单的接听电话,打印文稿、接待访客、会议安排的简单工作,等实习结束后按照要求写实习报告等,这样学生可以不用再增加找工作的烦恼,又可以快速的学习到岗位的要求和技能。所以,学习《秘书实务》课程必须要拓展校内外的资源,这样才能符合职业实训的要求。

(4)高职院校要充分的了解和利用现有的资源,可以采用"一书多证,多证多能"的教育模式,通过国家对文秘职业资格的鉴定标准来取得相关证书的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即将毕业的学生拿到多种的通用证书,比如英语A级四级证,普通话证书,计算机证书,还有各种比赛证书等,和职业先关的证书,比如秘书,公关员等职业证书。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实训通用总结范文第7篇

一、提升电子电工实验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措施分析

1从硬件设施建设方面进行改善(1)加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化的实验室建设是提高电工电子实验实训课程教学质量的基础,学校要每年保证对专用实验室的投入,及时更新老旧仪表等实验器材,尽量跟上现代社会的发展节奏。同时要注意开放使用,健全实验室的使用制度,不是为相关单位来访参观、示范评估做样子,而是真正将实验室用于实处,以学生学习为本,以实验实训教学需求为本。为此。我们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本着从实际需要出发,保证学生的技能培养,对不同的实验室做不同的规划。一些专业最基础、最核心课程的技能训练,例如维修电工实验室,我们确保每个学生独立一个岗位,保证两个班可以同时开出,设有2间实验室。PLC综合技术实验室、智能楼宇实验室、机电一体化设备实验室、现代电工等实验室。我们把利用率、先进性、有效性放在前面,PLC综合技术实验室,涵盖了PLC基础技术、特种电机、变频器、触摸屏、基本工业网络技术;对于PLC基本技能我们就配备了每2人一台的设备;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带着学生制作一些小的教具,完善实训条件,适应教学。在实验室管理上,我们有完善的实验室及设备管理制度,保证学生实验实训的开出,确保了一体化课程的开展,保证了实验实训100%开出率。(2)建设统一社会实践基地中专学校学生走出校门后,大多数直接进入生产一线,学校要根据这一特点,通过与企业互动合作等多种方式,对口培养学生,建立统一的、长期的、固定的学生校外实践基地。既能够让学生感受到毕业后的工作环境和状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又能够避免学生分散实习带来的问题。创新校企合作机制,搭建由企业、行业协会、学院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安排学生实习、推荐学生就业等。加强与合作企业的沟通、协调,拓展合作领域,充分发挥校企资源优势,开展共建三个基地:“学生实习与就业基地”、“校外教师实践基地”、“产、学、研”基地等“三个基地”,使校企合作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从主观能动方面进行优化(1)合理调整课时和授课重点的比例要按照电工电子课程的教学要求,合理调整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课时设置,尽可能向实践部分倾斜,在创建国家级示范校的过程中,和天津职业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进行课改探索:将理论与实训课程比例调整为50%和50%,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搭建模块的学生培养课程体系和完善了专门化方向,课程体系分为基础素质模块(含选修课)、专业通用模块、专门化方向模块。在满足电气电子专业学生的专业通用能力培养的同时,确定了以核心课为主线的课程系统。全校师生重视实验和实训教学,促使学生提高操作技能,提高课程教学质量。(2)打造专业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是非常关键的,实验室需要配备足够的专业的老师进行管理,提升“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提升理论课程教师专业技能素养,注重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建设了一支适应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双师素质高、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3)优化教学方式方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施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一是根据专业性质制定实验实训项目,探索学生选课模式,设立大纲规定的指定实验实训课程和学生自选实验实训课程,避免一刀切带来的不利影响;二是设立多媒体教学和电子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方式,比如手工焊接授课之前,通过多媒体简单直观讲解电烙铁握法、焊接五步法等,让学生充分了解,同时也能留出充足的动手操作时间,大力推动“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引进实验实训;三是采取引导、启发性教学模式,对于学生不知道如何进行操作的问题,要做好示范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自信,也要加强监督,允许学生犯错误,但是要防止错误扩大。例如,在制作波形发生器之前,先分析常见的波形,引导学生思考;同时,引导学生自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充分发挥思维能力,大胆想象,并勇于动手尝试,激发学生的创造力。(4)科学调整考核机制考核是检测学生学习成果的手段,更是指引学生学习方向的直接标志,优质的考核机制能够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价,也能够提升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对于电工电子实验实训课程的考核中,实践部分的比重要大于理论部分的比重,在考核方式的设定上,要符合教育大纲要求和社会用人标准,更要突出实验和实训的成果检测。例如,通过给学生设置任务,要求达到某种结果,让学生自行设计、选择元件和实施操作,根据最终结果进行评判打分。学生掌握了考核的方式和程序,也就明确了目标和方向,有选择的进行学习提升。(5)提升学生自控能力中专学生的自控能力较弱,往往容易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而影响学习效果。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的调节能力,通过加护式的后仰摔、抗挫折训练等方式,或者在实践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矫正,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帮助他们在学习中能够克制由好奇心理引发的干扰,专心听取老师讲解。实验实训引进车间班组“6S”管理: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T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等内容。各种区域清晰明了,通道明确、畅通,不会到处随意摆放物品,一目了然的实习实验场所,使实验实训场所物品摆放有序,既能减少实验耗材的浪费,保障安全,提升学习效率,又学生自我形象,提升学生荣誉与归属感,促使学生主动产生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意愿,提升学生的自控能力。同时使我校实习实验中无形具有管理育人、环境育人的功效。

二、结束语

电工电子实验实训课程在中专电工电子教学中的作用日益突出,它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帮助学生科学的进行探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是永恒的话题,是与时俱进的。提升课程质量需要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自身,甚至整个社会共同努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积极探索和总结,创造新的教学方法,不断为社会培养出适应社会使用的技能型人才。

作者:梁亨单位:广东省中山市中等专业学校

实训通用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报关;国际货运;人才培训

重视报关人才培养,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特别是非常重视专业技能单设实训即毕业综合实践环节,把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为核心内容。通过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具备相应的通用技能包括计算机应用能力,英语应用能力等。

一、职业专业技能培训

1、专业技能课程训练

对一些实务性强的课程实行课程的课内实训,即要求课程的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配套。目前大多数的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如:报关实务、单证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等都设置了相应的课内实训。另外还有一些课程即将完成实训的配套建设如:集装箱运输实务、国际多式联运、国际货运专业英语等。

2、专业技能单设实训

应该对学生掌握的知识进行强化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操作熟练程度,让学生了解报关和货运企业运营的各个关键环节,工作流程,使其在毕业后能够很快适应工作。目前开出的专业技能单设实训项目有:货运操作实训、报关实训、报检实训、进出口模拟实训。

二.加强社会实践能力

1、假期社会实践

学生们利用寒暑假的时间,通过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使学生们的了解了社会、巩固了所学的知识、提高了思想觉悟。

2、毕业实习实践

毕业实习的大部分时间是学生在企业里进行的。学生们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进行实习。为将来真正参加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3、独自完成毕业论文

在收集资料和实践的基础上写出毕业论文或总结并进行答辩。目的在于使学生巩固、加深所学知识,并能综合起来实际应用,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本专业工作的能力。

三、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成效

为适应报关与国际货运课程教学的特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重视采用先进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及专业教学软件。至今为止,绝大部分的专业课程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并要求老师们在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方面改革传统的手段,进行探索与革新。

1、教学模式、课程体系改革,加强实践教学比例

实践教学体系划分为四大部分,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实训、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其中课内实践课主要是专业技能实训。专业技能实训又分为专业技能课程训练和专业技能单设实训。

2、以应用为目的,对基础理论进行了处理。

高职教育中的理论基础以够用为度,所以人才培养方案在原有基础上对部分理论课程进行了调整。如:把<<会计学原理>><<经济应用数学>>由职业基础课改为限定选修课。并对<<西方经济学>>的课程的上课方式和授课内容进行了改革,使之更适合高职学生。

3、加强实践教学

对一些实务性强的课程实行课程的课内实训,即要求课程的教学要求理论教学与实训教学相配套。目前大多数的职业基础课和职业技术课,都设置了相应的课内实训。另外还有一些课程即将完成实训的配套建设。

4、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

教学方法的改革体现思想是以学生为中心和主体,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能力培养为目的。要求教师在在传递教学内容的过程中,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

四、现代教学手段改革概况

在教学中,为了让教学内容生动、活泼、信息量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效果,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积极进行现代教学手段改革,采用了投影、录像、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多种体现代教学手段。

为了激励学生勤奋学习,端正学生学风,学校制订了学生奖励条件、奖学金评定办法等,利用多种途径激励学生学习,建立优良的学风。

1、完善的学生激励政策

每个学期开学时候,对上学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表现突出同学进行表彰,并且按时以奖学金的形式放发。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给予奖励,以激励全校学生努力学习,争创先进。

为了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本专业用学分制的绩点和平均学分绩点来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质量。

2、学风建设卓有成效

为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进行全体动员,在各班级落实。通过不断努力,学生精神风貌良好,学习态度端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氛围较为浓厚。

1、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

为了提高学风建设,学院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时建立、健全学生管理制度,为学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学院相继修改了《学生手册》、《学生学籍管理制度》等。

2、发挥班主任、学生干部重要作用

强调班主任在学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教育管理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班级学风建设与班主任工作考核挂钩,为学风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努力提高学生干部的综合素质,发挥学生干部模范带头作用。

3、加强学生考勤制度

通过严格学生上课考勤制度与强化晚自修出勤考核、管理制度,让学生养成自觉学习的习惯。广大同学能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自觉学习,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4、加强新生学风建设引导,开展各种学风建设活动

对新进校的学生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参观先进行业先进技术,举行讲座如现代物流知识讲座,国际货运行业知识讲座,等深受学生们的欢迎,拓宽同学们的专业视野,增强同学们的专业兴趣,推进学风建设。

5、组织课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