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夜校培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同志们:
大家好!
公文是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各部门相关人员的日常公文写作与应用能力,切实提升公文写作的规范化水平,经院党组研究同意,特举办此次公文写作夜校培训。
今天,我们非常荣幸地邀请到原*同志为我们进行公文写作夜校培训。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老师不辞艰辛,在百忙之中来为我们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老师学识渊博,从事文秘工作数十年,积累了非常丰富的公文写作知识和工作经验。可以这样说,这次培训将对我们提升公文写作水平,促进工作发展有积极地推动作用,机会十分难得。在座的都是各部门的写作骨干,希望大家能够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自觉遵守培训制度,严格课堂纪律,尊重老师,专心听讲,认真做好笔记,深刻学习领会,积极讨论交流,达到培训预期目的与效果。
……
9月份来古城支行以来,本着“不负组织重托,全力干好工作”的态度,认真学习基层业务,学习经营和管理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三个月时间,与同事一道,存款由x元发展到x元,贷款三个月时间营销笔,存贷款客户数提高了户。现将情况简单汇报如下:
一是三项举措加强学习。一是积极参加行内组织的各种考试,提高业务水平,为经营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二是在提高自己的同时,加强员工培训,利用每天晨夕会,和每周例会,每月总结会,学习新业务,研究新办法,集思广益,共同提升。经过学习,我支行王少杰由柜员调整为会计主管,李倩网络学习全省排名靠前,其他员工也在行内考试中成绩优异,这成为业务发展的坚实基础。三是向其他先进支行学习,运用拿来主义,提升自己。
二是五个对接提升业绩。一是与辖内村庄对接,做好整村授信,三个月的时间将我辖内村庄全部进行对接,通过金融夜校,打好群众基础,筑牢农村市场,为接下来的掐尖营销做好准备。二是地处商业区,与圣豪商场对接,联合推广了“商场贷”,共发放10户,175万元。三是与对公账户负责人和会计对接,抓住重要矛盾,通过风水讲座,和上门拜访等形式,维护好大客户。四是与沿街个体工商户对接,进行扫街。通过早市送馒头,发放礼品券,月月送等活动吸引客户,广泛散网重点捕鱼,提高我行业务范围和业务发展的覆盖面。五是与农金员对接,充分发挥农金员人熟地熟的优势,发挥农村主阵地作用,通过激励政策提高农金员揽储和贷款营销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措施,存款三个月增长了万元,贷款增长了客户。
三是十大活动搞活氛围。一是月月送提高客户粘性,二是早市送馒头让客户来我行认门,三是风水讲座为高端客户提供增值服务,四是金融夜校拉近与老百姓的距离,五是中秋国庆双十一元旦活动让客户知道农商行的活动和政策与时俱进,六是农金员摘标提高工作积极性,七是外拓小分队让员工走出去,让客户认识我们,八是整村授信批量获客,快速提升业绩,九是重点客户重点走访,关键时点不会慌张,十是规范化服务一直坚持,这是银行工作的基础和保证。
成绩属于过去,冬日攻坚我支行完成的并不太理想,工作中仍存在大量的遗憾和不足,比如执行力差,工作主动性差,缺乏工作激情等,下一步,我支行将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积极性,扬长避短,力争业绩持续提升,为商行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关键词农广校;农民教育培训;重要性;培训模式 -01
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民教育培训是基础。农民教育培训,只有为农村培养、造就一大批 “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才能为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证[1-2]。作为长期从事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农广校,具有了解农村、熟悉农业、贴近农民的显著优势,在农民教育培训中正发挥着主力军的作用。近年来,辉南县农广校以组织实施“三项工程”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三进村”为重点,在挖掘、整合农民教育培训资源并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不断创新培训工作机制,有力地促进了辉南县农民教育培训的快速发展。
1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1.1农民教育培训事关社会经济发展全局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建设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实现小康社会,最终要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当前,农村劳动者科技素质较低,严重制约农业的发展,导致农民收入长期增长缓慢。大力开展与普及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培养出大批的掌握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知识的农业人才,才能实现农业的增产增效和农民的增收致富。因此,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农民教育培训工作、大力培养新型农民、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对农业生产和农村发展的重要性。而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更是摆在农广校全体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首要任务。
1.2农民教育培训已成为劳动者掌握新科学技术并通过培训进行吸收和消化的关键途径
新农业科学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推广需要农广校对劳动者进行培训和教育,其目的主要是帮助他们用新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来武装头脑,更新传统生产观念,提高他们接受新信息、新技术和新事物的能力,提高劳动效率和增加他们的收入,加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广校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起着主导作用,肩负着了解需求、传递知识、推广技能、接受反馈、答疑解惑等重要责任。近年来,辉南县农广校对农民开展的科技教育培训工作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先后实施了旨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几大培训工程,如:绿色证书培训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阳光工程培训工程、实用技术培训“三进村”。这几大工程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对于提高当地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仍存在一系列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受经费、农民时间、硬件设备等条件所限,培训时间相对较短,以1~4个月的培训居多。这些培训虽然可以使部分农民“有了点文化、懂了点技术,会了点经营”,但是这种肤浅的认识与政策中所隐含的深层次内涵相去甚远。其实质是一种治标不治本的行为,并未从根本上培养农民自发学习的能力,引导其树立主动学习的意识。
2创新培训模式,精心组织实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
(1)要采取普遍培训与个别培训相结合,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应该设定不同的培训模式,并着力强化种植养殖大户、科技示范户、科技带头人等人员的培训。在技术推广与应用、生产管理与经营方面起到辐射带动作用。形成示范户带动辐射户,辐射户影响一般户,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的良好局面。增强农民主动学科技、用科技的欲望,主动参与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来[3]。
(2)培训时间要科学合理、灵活安排。要顺应农时、季节特点,在不同的农时季节,深入乡村、农户和田间地头巡回培训。如:农民冬闲、夏季挂锄时进行集中办大班培训,农忙时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开展现场生产实践指导工作,拓宽受训者的范围,尤其应着重对农民进行“反复性”地培训。
(3)进行科学调查摸底,培训内容必须符合实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农村的现状是什么,农民迫切需要什么样的培训,只有抓住了这些,才能根据调研情况,针对不同村、不同产业具体制定有效的培训,实施培训,指导计划,并按照所从事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所需,设置培训、指导内容,做到有的放矢,才能不使培训流于形式,确保实效。
(4)聘请专家与本校教师相结合的培训、指导方式。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进村入田”进行理论培训和现场生产实践指导,逐渐形成专家与教师、农民三方互动的培训模式。教师将广大农民对于养殖种植技术、病虫防治管理技术、传统耕作制度改革、农产品安全检验、植保技术等相关技术问题予以汇总,然后定期聘请专家有针对性地予以解答,满足广大农民对种养等技术的需求[4]。
(5)印发技术资料与发放技术光盘相结合。一方面,将专家教授技术讲座刻录成光盘,发至示范村,组织科技培训示范户和辐射户集中播放;另一方面,将技术资料发放到示范户,做到村村有技术光盘、户户有技术明白纸。
(6)材和乡土教材相结合。组织教师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自编乡土教材、通俗易懂的实用科技小册子、光盘,并达到“四性一强”,即科学性、实用性、实效性、专业性,地域性强。使学员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农民容易掌握,也使培训内容更加贴近农民和农业生产实际。
(7)电波入户与媒体资源相结合。一是充分利用卫星小站,开办媒体专栏,扩大教育培训的覆盖面。辉南县农广校通过县电视台《乡音乡情》和广播电台《快乐农家》开办专题培训栏目,将中央校的农业节目送入千家万户。二是通过各乡镇有线电视插转台,村级的“大喇叭”,村科技书屋、农民夜校等播放设施,转放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栏目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致富早班车”栏目,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受众面大、覆盖范围广、传播快捷的独特功能,努力提高广播电视为“三农”服务的能力和效果。三是结合农民培训深入基层,利用农广校的电教设备播放农村实用技术,以及中央七台播放的农业科技节目,扩大农业科技知识的普及面,提高农民培训的效果。
(8)结合村级文化大院建设,扶持建设村科技书屋和农民夜校,方便农民借阅和学习,激发和引导农民学习文化科技知识的热情,繁荣农村经济。
3小结
开展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无论在培训内容上还是在培训形式上,只有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切实符合农民需要、贴近农民生产实际、贴近农民,才能开展得扎实有效,有特色,事半功倍。培训中还要随时捕捉亮点,总结典型经验,不走弯路,确保培训、指导工作有条不紊地向前发展。农民培训关系到千家万户,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农广校的责任,任重道远,要常常办,时时新。
4参考文献
[1] 方喆洙.浅谈县级职业高中、农广中专搞好农民培训工作的思考[J].商情,2009(29):80.
[2] 曾增河.参与式新型农民培训模式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8(20):314.
关键词:先锋号;实践;问题;思考
中图分类号:D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项目部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创建“工人先锋号”能充分发挥活动的示范、引领、带动和激励作用,让各种竞赛成为职工“学、比、赶、帮、创”的平台,使班组、职工凭借这个平台充分发挥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但在创建过程中也发现了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
一、项目部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主要做法
1、强化领导,提高认识。思想是基础,组织是保障。项目上下达成共识,“工人先锋号”不仅是劳动竞赛的载体,也是项目文化、班组安全建设和职工技术创新的载体,更是职工身边的榜样。在组织建设上,项目部工会成立以工会主席担任组长的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项目部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实施方案》,出台了《项目部“工人先锋号”创建活动细则》。
2、抓好基础,提供保障。项目部把创建活动当作一项管理工作来抓,以各项基本工作保障创建活动的有序进行。把提升职工素质做为第一要务,抓职工素质达标工作和拜师学技。强化对协作单位职工的培训,发挥职工夜校的作用,在日常交底会、安全会等会议上增加培训内容。坚持科学民主的管理,创建活动与创建“和谐项目部”活动互为支持。不断深化职工“三金活动”、合理化建议、劳动竞赛等活动,进一步增强项目部的竞争力。对“工人先锋号”活动实行动态管理,认真做好监督检查,推动活动健康发展。
3、融入中心,抓好竞赛。创建活动是为项目部的生产经营服务,而第一要务就是组织劳动竞赛活动。创建中加强宣传动员,召开动员或者专题大会,制定竞赛方案,加强过程检查督导,以赛工作态度、赛安全质量、赛施工进度、赛现场管理、赛效益指标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大家见困难就上、见第一就争、见红旗就扛,争先恐后,多拉快跑,强攻硬上,有力推动了施工生产,促进了项目各项任务的完成。
4、立足创建,有机结合。创建活动是项目部各项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必须与其他工作结合起来,才能增强生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首先把创建活动与施工生产相结合,使创建活动成为工会服务项目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抓手;把创建活动与构建和谐项目部结合起来,及时解决职工群众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把创建活动与基层工会工作结合起来,发挥工会组织依托和创建活动促进工会建设的作用。
二、项目部开展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结合项目部管理的实际情况,在总结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的基础上,发现还存在以下问题:
1、创建活动的参与程度不够。职工是创建的主体,他们的参与度、支持率决定创建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尽管进行了高频率、大范围、强有力地宣传,但创建的理念尚未广泛形成,职工参与创建的意识不明显。
2、创建活动的创新力度不强。创建工作的载体创新不足,诸如宣传载体、信息载体、教育载体、竞赛载体等,基本上沿用老一套,有的仅仅换个花样,缺少机制、运行方式的创新,有的是对别人的成功模式和经验生搬硬套。
3、创建活动的主体素质不高。参与创建活动的人员有多个层次,素质和能力普遍不高,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较大偏差。特别是协作单位人员的文化水平偏低,教育难度较高,且流动性较大,降低了创建活动参与人员的整体素质。
三、提高创建“工人先锋号”活动水平的思考
通过对以上存在问题的分析,笔者认为,要促进“工人先锋号”的创建工作,就必须软、硬结合,增强吸引力和控制力,加强职工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必须老、旧同台,增加新载体,改良旧形式,让创建活动常建常新;就必须学、培必举,提高自学的主动性,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全面提高职工的素质。
1、软、硬结合,在引领上下功夫,让全员主动参与进去。
在软方式上,要强化认识引领。认识的程度决定着创建工作的力度。要通过各种宣传和教育途径,让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加强“工人先锋号”创建工作是新形势下激发职工工作热情和创造活力、展示工人先进性的一种有效形式,是有利职工、有利项目部的共同事业。将会在项目文化下引伸出创建文化,让创建意识根植于全体职工心中。在硬方式上,要强化制度引领。一是创建工作摆得上位置,要把创建工作带上位置,摆上日程,切实把创建工作与日常工作统一考虑规划,统一安排部署,统一检查落实,统一考核验收。将制订出创建工作的操作管理流程图。二是创建工作经得起考核。要制定严密科学的考核方案,细化每一项考核程序,加强创建“工人先锋号”的各项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习培训制度、生活制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激励制度等,确保“工人先锋号”创建工作长期得到巩固。
2、老、旧同台,在创新上下功夫,让载体有效融入进去。
新时期,我们要继续发挥传统的创建方式和载体,围绕增强企业创新能力,深入开展“三金”活动、拜师学技、职工素质达标、立功竞赛和“五比一创”劳动竞赛等活动,大力开展职工技术创新、素质提高和劳动竞赛等活动,鼓励职工在实践中发挥聪明才智,让更多职工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在传统载体,要善于进行改进和提高,如今年劳动竞赛的内容根据实际情况由“五比一创”改为“六比二创”。对于拜师学技活动,将组织年轻技术工人拜师老工人,年轻技术人员再回炉重新拜师扩展本领的活动。
新时期,我们要把创建活动融入新的元素。有活动才有活力。 “工人先锋号”创建工作要想活力常在、出成效,更需要新载体、新活动。因此,要致力于用好载体激励,增强创建工作的活力。在创建载体上,我们将根据不同的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细化,谋划发展目标,如现代管理型的管理人员,科技创新型的技术人员,安全生产型的施工人员,优质服务的后勤人员等。在人员素质提升和典引示范上,继续推行季度优秀员工评比活动,评比管理之星、沟通之星、学习之星和工作之星。同时,要开展一些富有特色和吸引力的文体、文化活动,为创建活动搭建平台。
3、学、培必举,在提高上下功夫,让培训根植工作之中。
为认真贯彻落实县政府三次全会精神,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圆满完成市下达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任务。县政府决定召开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总结前阶段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对下阶段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进一步分析形势,明确目标,强化措施,扎实工作,加快推进全县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前阶段工作简要回顾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各级各有关部门积极协调,紧密配合,坚持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手段来抓,不断健全网络,加强引导,强化培训,大力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截至4月底,全县已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0538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91.3%,实现务工工资性收入2.89亿元、务工纯收入1.45亿元。总结前阶段工作,取得的成绩主要有:
(一)措施有力,返乡农民工安置工作有效开展。一是对返乡农民工进行摸底调查,研究和掌握农民工返乡原因及进出情况,对正常返乡和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进行分类造册,实施返乡农民工动态监测管理,并实行零报告制度,定期报告返乡农民工动态情况。二是积极对返乡农民工进行创业培训,切实帮助解决农民工最迫切、最需要的问题,针对返乡农民工技能单一的实际,在摸清返乡农民工底数的基础上,突出以提高返乡农民工专业技能为重点,对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援助。同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返乡农民工“特别”培训计划,大力开展技能型人才储备培训,为返乡农民工实现再就业做好“充电”服务。三是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自主创业。协调金融部门将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到有意愿自主创业的农民工手中,逐步把开展创业培训等扶持政策向农村延伸,协调相关部门优先为返乡创业农民工办理相关证件,简化办证手续,及时帮助解决农民工创业中遇到的困难。目前,全县因金融危机返乡农民工达18200人,已实现就业13335人。
(二)拓展培训项目,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实施“阳光工程”培训、示范基地培训和大面扶贫培训项目,采用“流动课堂”、“夜校培训”等方式,扎实开展农村劳动力引导性培训和基本技能培训。截至4月底,全县共开展培训85期6045人,实现培训后转移3900人,其中:开展引导性培训62期4558人,开展以电工、电焊工、缝纫工、钢筋工、砌筑工等专业技能培训23期1487人。
(三)加强市场对接,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与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积极为农民工转移就业牵线搭桥,做好市内外务工人员创业情况调查统计,采取内外输出结合的方式,合理有序引导农民工转移就业。自去年10月以来,共为我县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及县内企业输送农民工4380人。截止今年4月底,全县新增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21790人,其中因受金融危机影响返乡农民工重新安置转移12950人,尚有4865人待逐步培训后转移。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县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中存在困难和问题。一是返乡农民工安置问题不容忽视,若不能及时再就业,部分返乡农民工家庭将出现返贫。据统计,我县返乡还未实现再就业的农民工有4865人,若不能实现再就业,年内将有4500个左右农村家庭户均减少收入10000元以上。二是农村劳动力素质偏低,劳动技能单一,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从事劳动强度大而收入低的行业。三是组织化输出程度还需进一步提高,农民工盲目无序流动的局面还需进一步扭转。四是部分乡镇对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重视不够,工作流于形式,应对农民工返乡工作有针对性的分析研究和抓落实不够,培训补助资金的使用渠道不明确等情况普遍存在。这些问题将严重影响今年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务必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分析形势,正视困难,切实增强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尽管今年劳务输出面临很大困难,但我们也要看到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一是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劳务输出是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实现全年农民增收目标起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工作,有利于我们调动和整合各类资源。二是培训力度不断加大。以“阳光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工夜校培训试点、“科技入户”工程等项目为载体,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素质。三是国家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施扩大内需项目加大固定资产投资的政策,我们要紧紧抓住实施国家扩大内需项目需要大量农民工参与建设这一大好机遇,抓好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与劳务输出工作的对接,有效促进扩大农民工就业。
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推进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城镇化的的根本途径;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保证。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对返乡农民工人数增加,劳动力转移输出压力大等困难,我们的思想不能松懈,措施要更加扎实,充分看到危机中的机遇,把劳务输出作为我县农民增收的重点项目抓紧抓实,坚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农民工创业“两手抓”。各级各部门必须加强领导,明确目标,落实责任,把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向非农产业流动,培养一支合格的劳务大军,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
三、明确目标,强化措施,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既要全面部署、整体推进,更要突出重点、狠抓关键,总的要求就是要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能人带动”的原则,按照培训服务齐抓、需求供给对接、就业创业并举的思路,加强培训,规范管理,搞好服务,提高劳务输出的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民增加收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我县2009年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总体目标是:全年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8.82万人;实现务工工资收入8.1亿元以上,净收入3.43亿元;完成大面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1.6万人,高田乡务工人员夜校培训4900人。围绕以上目标,重点抓好7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为切实抓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做大培强我县劳务经济产业,真正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来抓,在今天的会上,县政府将与各乡镇签定目标责任书。同时,各乡镇和县直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领导,按照张县长4月24日在县政府三次全会上对全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工作的安排部署,结合今天会议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强化工作措施,落实人员责任,认真抓实各项工作,确保年度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强化宣传,营造氛围。与周边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相比,我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起步较晚,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运作体系,广大农村群众对该项工作的认知度不高。各乡镇要深入搞好宣传发动,扩大宣传声势,开辟宣传专栏,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培训、劳务输出、务工信息、维权保障等方面的宣传报道,认真抓好相关宣传资料的制作和发放,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宣传,在宣传中抓好服务,营造密切关注农民工的良好氛围。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合作,密切配合,紧紧围绕让农民“出去有路、就业有岗、务工有为、回乡有成”的思路,认真做好输出前、输出中和输出后的各项服务工作,真正把劳务输出做成一项“富民工程、德政工程”。
(三)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力就业能力。要进一步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能力,一是要认真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各类培训项目,制定培训计划和方案,合理设置培训课程,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进一步突出开展市场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二是要加强与各大企业、用人单位联系,建立长期的劳务合同关系,大力组织定单培训,同时要开展政策、法律法规知识、安全常识和公民道德规范等引导性培训,增强农民工遵纪守法意识,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要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培训。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职教中心要联合建成培训系统,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充分利用现有培训机构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积极探索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培训模式,把培训班延伸到乡村,促进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就业,努力做到培训一人,合格一人,转移就业一人,确保技能培训时间达20天以上,培训后转移就业率达85%以上,培训发证率达60%以上。同时,实施劳动力培训必须做到“两个公示”,一是要把实施的农村劳动力培训项目公示到村组一级,二是要把每期培训的时间、地点、内容、资金使用情况等公示到村组一级。
(四)加大市场开发力度,促进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由于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起步较晚,劳务市场机制发育不健全,尚未形成良好的基础和优势,目前还有许多农民工属单枪匹马、零星分散地盲目外出,远远适应不了劳务市场对农民工大批量的集中需求,因此,加强区域内外的劳务市场对接,努力开辟劳务用工市场,积极引导组织农民有序转移输出,是提高转移质量和打造劳务品牌的必然途径。一是要通过参加各种劳务洽谈会搞好对接,进一步拓宽沿海发达地区劳务市场,积极同输出地的用工企业进行沟通联系,认真考察用工岗位,确立合作意向,有组织地输送农村劳动力,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有组织输出任务。二是要依托务工能人、劳务中介机构、劳务经纪人开辟县外用工市场,充分发挥其信息灵通、联络面广的优势,使其成为政府组织的有利补充,在组织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三是县人力资源办要制定出具体的组织化输出方案,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县人力资源办、劳动就业局、县职教中心、各乡镇人力资源办等相关部门要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自职能作用,建成一套完善的组织输出系统,认真搞好农民工的转移输出服务,真正达到“输出一个、带动一批,输出一批、带动一方”的效果。
(五)抓好维权服务,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目前,农民工权益受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县人力资源办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农民工维权救助工作。一是要在维权重点上实现突破,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完善劳动合同,规范劳动合作行为,坚持做到“四不转移”:即用人单位合法资质不全不予转移,劳动强度过大不予转移,工资收入没保证不予转移,国家规定的工伤等保险不缴不予转移。要规范中介市场,严厉打击黑中介坑害农民工的行为。二是要在维权环境上形成声势。要积极协调各职能部门有计划开展专题咨询活动,借助新闻媒介广泛宣传农民工对社会所做的贡献,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关注、关爱农民工的良好氛围。要通过多种方式,积极向农民工普及维权知识,强化维权意识,努力形成在参与中维权、在帮扶中维权、在舆论监督中维权的强大声势。三是在维权工作上形成合力,加强与劳动、教育等部门的联系与合作,要加强跨地区越部门合作,在维权过程中协调沟通,做到农民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有人听、有人管、有人为之伸张正义。要充分发挥好农民工法律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发挥好驻外农民工服务站及联络点的作用,使之成为农民工转移的桥梁和纽带,切实维护所在地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六)抓好基础建设,完善工作机制。一是要规范台帐管理,加强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各乡镇要在健全台帐的基础上,认真抓好农村人力资源数据库建设,搞好动态追踪管理,进一步摸清本地农村劳动力资源情况,及农村富余劳动力资源总量、求职愿望、外出务工人员输出数量、务工地点等基本情况。县人力资源办要充分利用县人力资源开发网,随时收集和劳务用工信息,加强对外劳务市场对接,努力搭建劳务信息平台。县、乡两级人力资源办要认真做好培训台帐及转移就业台帐的管理,切实做到帐实相符。二是完善制度管理,建立健全农民工服务体系。要建立完善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农村人力资源调查制度、农村劳动力培训管理制度、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制度、农村劳动力维权救助制度、情系农民工活动制度等。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手段,提高服务能力,形成一套工作运行高效、督促检查有力、信息反馈灵敏、上下步调一致、左右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要及时成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建立健全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加大技能鉴定工作力度,使更多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民工获得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三是严格资金管理。各培训项目资金要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办法的规定,用好管好培训资金,杜绝出现违法违纪行为,确保培训资金使用安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出最大效益。
要发挥人文环境的育人作用,深化“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使员工主动围绕公司发展目标进行有组织的学习,互相沟通和交流。在公司中营造以人为本的团队学习氛围,为员工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充分实现员工自身价值。通过相互诚信的人文关怀,提升员工的思想境界和素质修养。当今的竞争主要不是拼体力、拼资源、拼资本,更重要的是比知识、比智力、比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建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参与建设学习型社会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学习力是提升生存力、创新力、竞争力,从而实现企业和员工个人价值的前提和基础”,“为员工提供学习培训机会是企业给员工的最大福利”,沙市供电公司积极组织包括职工夜校在内的各种学习,职工每月都有至少2个晚上可享受到这样的“充电”福利。沙市供电公司非常重视学习型企业创建工作,把它作为改善干部职工心智模式、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增强应对生产经营各项工作挑战的能力和提升优质服务水平的一项重大措施,作为解决工学矛盾、加强技能培训、提高综合素质的一条有效途径,要求把职工夜校学习作为一项制度来落实,注重实效。根据行业要求,夜校学习内容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有关电力法律法规、企业中心工作重点、营销优质服务、专业技术业务学习及岗位培训、结合工会“职工兴趣小组”开展有关专题讲座。同时,学习型家庭、学习型班组等也在积极创建中。在学习型企业的创建中,其运用手段应该引起重视。现代企业应当积极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例如公司自主研发的“报装工程信息网”,该网站包括报装工程进度管理、工程简报、通报考核、信息动态、下载中心等栏目,是公司运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报装工程动态进行有效管理的有效尝试,网站的建成,实现了报装工程动态信息的透明性、准确性和及时性,将在实现信息资源集成与共享的同时,有力的促进服务效率与服务质量的提升,是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创新之举。
二、以“负距离”服务理念深入推进服务文化建设
任何新举措的出台必然有着相应的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群众对电力供应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不仅要用上连续可靠的电,还要享受到更优质满意的服务,当前全社会广泛开展的民主行风评议工作也对电力行风提出了进一步要求。我所在的公司主动自加压力,适时提出“负距离”全新供电服务理念。“负距离”服务并不是一个具体的服务模式,而是一种定位。供电企业优质服务活动开展了十年之久,但过去对服务的定位,始终停留在供电设备产权分界点以前。而“负距离”服务则是淡化这个概念而为用户提供的服务,从空间上将服务延伸至产权分界点以后,时间上体现出服务的主动性和超前性,心理上尽可能缩短与用户之间的距离。“负距离”服务淡化产权分界点前后的区别,强调供用电服务的一体化;在强调服务优秀的同时,也强调适度的利润回报;强调服务的市场化;以客户为中心,强调服务需求的客观性。公司从三个方面践行该服务理念。一是作为国有公益型供电企业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能力所及范围内努力做到“三个不计”,即不计成本,将每个服务环节细化,签订责任状;不计电力设备产权界限,优质服务无终点;不计时间,不论上下班,加班加点,对客户有求必应。二是“三管齐下”抓优质服务,即“人管”、“制度管”、“文化管”。三是“三个底线”毫不放松,即安全生产底线、资产经营底线、队伍稳定底线。此外,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也是电力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不断完善优质服务、规章制度及工作措施的同时,针对政府、社会与客户对供电企业关注的问题,不断深化优质服务内涵,建立系统、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和长效考核机制,力求让政府放心,使群众满意。
三、建立“爱心、平安”为主题的安全平安文化
开展“爱心活动”、实施“平安工程”,是国家电网公司确定的工作重点,也是电力企业的工作主线,电力企业要在全面完成各项经营指标的同时,扎实推进以“爱心、平安”为主题的安全平安文化,建立该项工作长效机制。
1•是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通过各种形式,定期研究和解决活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领导和协调,指导活动深入开展。加强对各基层单位活动的组织和督导,同时将爱心平安活动融入农电管理,延伸到供电营业所、农电工。
2•是以“爱心活动”和“平安工程”为载体,切实强化安全生产工作公司以“珍惜生命,杜绝事故”为主题,开展“四个百分之百”进行施工现场安全稽查,制止施工现场违章行为,防止人身伤亡事故和人员责任事故。
3•是深化载体活动,努力培育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组织各种兴趣活动小组,让职工在活动中体验爱心,享受平安,受到教育和启发,树立起爱心理念和平安理念。如在员工中广泛开展各类体育邀请赛、亲子活动、撰写读书心得与摄影展等活动。
4•是坚持文化提升,建设“爱心”和“平安”文化对内大力倡导“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的公司文化,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化解矛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推进和谐企业建设。对外通过践行“负距离”服务,落实“三个十条”,兑现服务承诺,全面落实“阳光电力”服务文化,同时强化新闻宣传,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不断提高供电公司的社会形象。
四、探索电力企业持续发展的管理文化
企业发展的根本在于管理,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能指导企业走上快速稳定发展的道路。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企业即人、企业为人、企业靠人的人本理念,发挥企业文化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等功能,用远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机制激励人,用环境培育人。二要重在建设,要制定切实可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方案,选择好突破口,借助必要的载体和抓手,把企业精神、价值观、经营理念变成具体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内部管控体系和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用符合文化理念的管理机制引导、规范企业和员工行为。三要突出特色,个性特色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生命力。把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很好地结合起来,总结出自己的优良传统和经营风格,在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概括和视觉形象设计上体现出鲜明的个性,形成富有行业特点和独具魅力的企业文化。沙市公司作为县级供电企业,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并实践“负零一二三”的企业经营理念。“负”即实行“负距离”提升服务的理念,突出优质服务无止境。树立“大服务”观念,推行领导为员工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生产为经营服务,经营为多经服务,建立优质服务长效机制;营造“七心级”供电服务品牌,即业务咨询称心、业扩报装顺心、安全用电舒心、缴纳电费省心、故障抢修放心、特殊照顾贴心、个温心。“零”即实行“零事故”目标、提升安全的理念,突出人身安全和电网安全。充分利用“检电共建”预防职务犯罪的平台,切实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宣传平安理念,树立平安观,实现安全的可控、能控、在控,建立闭环管理的安全机制。
“一”即实行“以线损管理为纲”的理念,全面提升各项指标。进一步规范企业的精细化管理,以抓好线损指标为突破口,落实线损“四分”管理责任,加强营销精细化管理,量化营销考核指标,实施工作绩效考核,全面完成营销指标。
200*年上半年,酒店团委在酒店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团委全体委员的努力下和酒店各部门的支持、帮助下,较好地完成了200*年上半年的各项工作计划,现就200*年上半年的各项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开展各式各样的竞赛活动
酒店团委与酒店总办联合,在酒店内开展了多种竞赛活动,如“ISO风暴竞赛”及“安全生产知识大奖赛”等,组织了大量青年参加,同时,通过比赛也提高了其业务技能及安全生产的意识,为酒店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及竞赛氛围。
二、与大板桥团委联合开展献爱心活动
继200*年底与大板桥团委联合开展了一次献爱心活动后,又于今年端午节及儿童节交界之际,再次在酒店内发起了一场献爱心活动,酒店青年积极募捐,为沙井小学筹到了大量的学习用品及书籍,并在儿童节前一天组织了部分优秀团员青年代表带着募捐物品及棕子去到沙井小学,
三、大力开展青年创新创效活动
以提高酒店的经济效益为中心,鼓励青年为酒店的发展出谋划策,提供合理化建议,参与酒店的各项经营创新活动。通过酒店青年提出的合理化建议改进酒店的服务质量,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体现行业水平,引导青年把企业的改革发展与自身的成长成才统一起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四、营造青年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为提高青年文化艺术修养,酒店团委积极倡导各级团组织,以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为依托,开展评书、荐书等活动,着眼于青年员工素质的提升,用学习的意识和精神引导青年员工成长成才,带动更多的青年“爱读书、读好书”,勤于实践,敏于思考,使青年员工成为学习的模范,成为建设学习型酒店的骨干。
五、组织多种渠道的学习途径
酒店团委与人力资源部配合,酒店的青年提供多种渠道的学习途径,如夜校、自考等,并对参加学习的青年给予一定的照顾,做好其后勤保障,决不因为工作而耽误学习,为酒店储备了大量的青年人才。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
酒店团委与培训部联合,针对青年员工的特定对其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尤其是针对社会主义荣辱观培养展开的组织青年员工观看“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事迹宣传片,并撰写心得体会,在酒店青年员工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用先进人物的事迹激励、引导青年成长成才,用典型的力量带动和影响更多的青年员工积极投身到酒店的生产和建设中去。通过一系列的培训,在全酒店范围内营造了一种崇尚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良好氛围,使“2005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真正成为青年员工心目中的一面旗帜,激励更多的青年员工更快成长成才。
七、做好青年志愿的组织工作
酒店团委组织了大量的青年员工参与到团区委组织的“青年志愿者”行动中去,通过让其亲身参与到活动中去,自觉养成良好的公益意识,并带动周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其中去,为“青年志愿者”活动注入更多的“血液”,展现了我酒店青年员工关注社会、奉献社会的青春风采。
八、做好“市级青年文明号”的复核工作
青年文明号既是对酒店工作和服务社会的一种肯定和鼓励,又是对酒店青年的一种要求和鞭策。酒店市级“青年文明号”自创建以来,形成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为顺利通过青年文明号的复核工作,酒店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针对青年文明号的复核要求开展各项工作,为青年文明号的复核工作提高了组织保证。在复核工作开始后,酒店团委积极配合检查组要求,提供各项资料,最终顺利通过复核。今后酒店还将继续以青年文明号的要求和标准来衡量和指导工作,使酒店的服务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使整体服务环境得到提升。
通过2006年上半年的努力,我酒店共青团的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团的工作中还存在着许多的困难和问题:
一、在新形势下,团组织服务青年的方法和手段不多,对青年员工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强。
二、一些团干部的创新意识、责任意识不强,工作的创新性和主动性有待加强。团员的先进模范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团员的先进性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
三、如何更好地开展团的工作,发挥团组织的作用的探索不够。
一、建设系统青年干部队伍现状及培养做法
青年干部队伍现状。建设系统将40岁以下干部界定为年轻干部,重点加以培养。目前,建设系统共有干部职工60人,其中青年干部26人。按年龄结构划分,30岁以下青年干部5人,占全系统人数的8.3%;30岁至40岁青年干部21人,占全系统人数的35%。按学历层次划分,本科学历11名,占全系统人数的18.3%;大专学历12名,占全系统人数的20%;中专学历3名,占全系统人数的5%。按职务构成划分,中层干部13人,占全系统人数的21.6%;后备干部2人,占全系统人数的3.3%。按政治面貌划分,党员11人,占全系统人数的18.3%;团员6人,占全系统人数的10%;一般青年干部9人,占全系统人数的15%。
青年干部培养做法。一是科学管理,优化结构。严格按照《干部任用管理条例》规定,对中层干部进行竞争上岗,通过民主推荐、自荐、民主测评等程序,部分青年干部脱颖而出,走上了中层干部岗位,优化了单位中层干部的年龄结构,让更多的青年干部得到了多岗位的锻炼。二是强化学习培训,扩大交流。在建设系统开办青年夜校,将每周三定位青年干部学习日,做到学习计划具体、学习时间充裕、学习内容丰富、学习方式科学,着力为青年干部成长营造良好氛围。定期组织青年干部外出学习,先后选派3名青年干部参加省业务培训班学习,2名青年干部到县委办、政府办跟班学习,1名青年干部到新农村建设试点村挂职锻炼学习,4名青年干部到县委党校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9名青年干部进行股室岗位间交流。通过学习交流,青年干部的视野进一步开拓,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进一步提高,最终有2名青年干部被提拔到乡镇和县委有关部门任职。三是集中推荐,充实力量。根据县委组织部要求,积极做好副科及副科以上后备干部的推荐和培养工作,经过民主推荐、党政班子集体讨论,推荐3名副科级干部进班子,4名优秀青年成为后备干部培养对象。
二、青年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
青年干部作为一个起点文化素质较高、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的群体,是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主力军。在青年干部培养过程中,制约青年干部成长的因素主要有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
外部问题及原因:
(一)培养方式不科学,缺少针对性。目前,对青年干部的培养主要分为自身素质培养和组织培养。调查发现,80%以上的青年认为成才的关键是靠自身素质,但有50%以上的青年认为成才关键是靠组织培养。因此,单位组织有针对性地、合理的安排培养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二)岗位交流不够多,发展空间有限。青年干部培养和岗位交流不够。部分青年干部认为自己的工作岗位适合自己,不愿意交流;部分青年干部认为有必要进行岗位交流,但交流机会较少,特别是对重要岗位和大家都不愿去的岗位要加强岗位轮换的力度,为青年干部的尽快成长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调动青年干部的积极性。
(三)群团组织的作用发挥不明显。群团组织在青年干部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从建设系统实际情况来看,机关党支部、团支部、工会、妇代会等群团组织的班子中,青年干部所占比例不高,青年干部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活动、创新地开展工作的积极性不高。
自身问题及原因:
(一)对未来信心不足。一些青年干部定位不准确、目标不清晰、志向不远大,对未来缺乏信心,工作缺少动力。特别是目前各个单位年轻干部少,劳动的强度相对不稳定,使得青年干部工作忙时疲于应付,闲时就无所事事,造成青年干部责任心不强,缺乏求真务实的进取精神。
(二)学习主动性不强。有的青年干部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学习看作是一种负担,而不是当作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有的对理论学习不重视,又不注重在实践中加以总结运用,在运用理论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能力显得比较薄弱;有的忙于事务和不必要的应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理解不深,把握不准,缺乏青年干部应有的学习热情。
(三)工作经历不丰富。不少青年干部的工作经历比较单一,从学校直接到机关,缺少实践岗位锻炼。部分青年干部进机关后安于现状,缺乏工作热情、进取精神、创新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遇事不沉着,无法挑重担。因此,大多数青年干部需要下派到基层和安排到重要岗位上进行锻炼,丰富工作经历。
三、加强青年干部培养的几点建议
(一)营造氛围,为青年干部的成长创造良好环境。
1、优化环境。要充分认清青年干部培养的重要性,正确看待青年干部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握青年干部的自身特点和成长规律。坚持做到研究干部工作时,有培养管理青年干部的内容;培训干部和选送学员时,注重青年干部的数量;在推荐后备干部时,以青年干部为主。加强督促检查,推动青年干部培养工作的协调发展。
2、建立激励机制。建立青年人才队伍考评制度,做到“考、评、奖、提”四位一体,鼓励“小步快跑”,逐步在中层干部中增加40岁以下青年干部的比重。对于在局内工作期间通过创作或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的青年干部,经过一定程序的价值认定,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对表现优秀且专业能力较强的青年干部,可在局内岗位轮换时优先考虑,并作为青年业务骨干加以培养;对理论功底深厚、在局内做出突出贡献且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的青年干部,可列为后备干部选拔对象。
(二)加强培养,为青年干部积累经验提供平台。
1、注重多岗位锻炼。一是实行轮岗锻炼。要求40岁以下青年干部必须具有本单位3个以上的岗位锻炼经历(每个岗位工作时间不得少于1年)。本单位岗位锻炼包括专业工作岗位和综合工作岗位锻炼。二是实行跟班锻炼。制定青年干部跟班学习方案,坚持每年选调优秀青年干部到其它部门跟班学习,培养青年干部的实际工作能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提高从政治、全局高度思考、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水平。三是实行挂职锻炼。坚持每年选派一名年轻干部到新农村试点村或者行业企业挂职锻炼一年,促进青年干部积累经验,提高政策水平,增强宏观思维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四是实行重要岗位锻炼。有意识有目地安排青年干部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并委以重任,具体负责调查项目的组织协调和调查方案的组织实施,培养其组织能力。
2、注重多渠道培训。一是实行“请进来、走出去”培训。聘请专家学者为青年干部进行领导科学、政治、经济等方面的高层次讲座,为青年干部提高素质铺路搭桥;有计划地选派基础较好、有发展潜力的青年干部到高等院校学习深造,鼓励青年干部积极参加各类高等教育,出台相应实施办法在时间和费用上予以帮助;组织优秀青年干部到发达地区学习经验、更新观念、开拓视野、增强发展经济意识,激发青年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利用青年夜校平台,合理设置课程,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开展法律法规、网络、计算机应用、电子政务等方面知识的学习和培训,不断拓宽青年干部知识面,提升青年干部综合业务能力。三是强化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培训。要求青年干部每年进行不少于5天的政治理论脱产培训,加强对青年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事业心责任感。
(三)健全机制,为青年干部施展才能提供保障。
1、建立青年干部信息库。建立青年干部信息库,对青年干部实行动态管理、跟踪记实,详细记录学习、培训、提拔、奖惩等情况,有利于组织及时了解和考核优秀干部,增强指导管理青年干部队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