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企培训总结

国企培训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国企培训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国企培训总结范文第1篇

1.考核目标不明确,考核指标不合理。目前我国的很多国企在考核中层管理人员时,没有制定明确的考核目标,把考核结果仅作为评定年终奖的参考依据,在评定管理人员工作能力、升职与否时,都没有将绩效考核作为衡量标准。除了缺乏考核目标,考核指标不合理也是国企考核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在现实中,大多数国有企业并没有制定具体的考核指标,年度考核中,往往笼统的概述中层管理人员取得的工作效果,缺乏具体的事例和数据支持,考核结果缺乏说服力。2.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绩效考核体系不健全,是国企人员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重点问题。人事部门在开展工作时,过分注重基层员工的考核,忽视了对企业中层和高层管理人员的考核,导致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监管。有的企业虽然制定了考核制度,但是考核标准不统一,内容比较抽象,可操作性不强,甚至在很多情况下考核人员是被考核人员的下属,对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名存实亡。3.考核人员素质不高。目前国企招聘缺乏有效的监管,很多企业在招聘时,虽然向社会公布了招聘信息,但是招聘的公平性得不到保证,部分内部员工往往会利用手中权力安置没有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子女或亲属进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后勤保障部等部门。同时,部分考核人员职业道德素质缺乏,为了个人晋升等利益故意制作虚假考核信息。4.考核结果用途单一。对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在国企管理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绩效考核的结果不仅反映着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也可以作为后续管理人员的参照指标。但是,目前很多国企并没有从思想上重视对中层管理人员的考核结果,没有做好反思和改进工作。

二、国企中层管理人员绩效考核的对策

1.合理确定详细的考核目标和指标。绩效考核是衡量员工对企业的贡献值的重要依据,企业在决定员工的晋升、奖惩、留任时,都需要参考考核绩效。因此,企业要确定详细的考核目标。企业内部对中层管理者的考核,与对普通员工的考核指标应当是不一样的。企业对中层管理者的要求,更多的是对他们管理能力、统筹能力以及道德素质方面的要求,在考核时要注重德、能、勤、绩四个方面的指标。2.建立健全考核机制。要做好国企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工作,需要建立健全考核机制。首先,需要建立员工信息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员工的态度、看法,掌握中层管理人员的工作动态,并定期与员工沟通;其次,制定初期、中期、整体绩效计划,定期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考核;再次,引入“中期述职报告”制度,让管理人员自我总结,找出问题并提出整改措施,同时还可以让各个参会管理人员互相学习,共同进步。3.增强考核人员素质。考核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着考核工作的成败。要增强考核人员的素质,需要加强培训,包括考核方法、内容的培训,以及考核结果总结、评估的培训;建立考核小组,小组内成员互相监督,并且每一个小组都需要有被考核者的上级管理人员。4.合理使用考核结果。在考核结束后,还要合理使用考核结果,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作用。一般来说,需要由考核负责人与被考核中层管理人员交流,分析原因,找出整改办法。在谈话中,要尽量避免给被考核人施加压力,让他们在谈话中畅所欲言,这样可以让负责人快速了解到被考核人员的心理以及存在的问题。考核完成后要计入档案,结果要严格保密。单位根据考核结果确定中层管理人员的年终奖,晋升、留任或解雇,找出问题并加强培训,做好反馈,并根据考核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工作。

总之,我国国有企业对中层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要合理确定详细的考核目标和指标、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增强考核人员素质、合理使用考核结果。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促进国有企业的长远发展。

作者:彭智瀚 单位:中国烟草总公司

参考文献

国企培训总结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跨国并购; 文化整合; 策略

近年来,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规模不断扩大。据统计,在过去20年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以年均17%的速度增长,但是却有约67%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不成功。导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失败的原因很多,其中文化整合方面的不成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有必要对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作进一步地研究。

一、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是指促使并购双方在文化上和谐相处并发挥协同效应的过程和行为。由于不同的国家、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民族文化,跨国并购面临民族文化和企业文化双重差异。文化整合常常是企业跨国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所谓“跨文化整合”,就是在两个文化背景完全不同的企业之间找到“公约数”,实施统一的人事安排、薪酬设计、行为规范、企业理念及文化建设。跨国企业文化整合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它不仅贯穿于企业并购活动的全过程,在并购结束后,仍然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进行磨合,才能使文化整合顺利完成,企业并购目标才能顺利达成,从而真正达到1+1〉2的协同效应。

二、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文化整合面临的问题

1、跨国并购面临双重文化冲突

跨国并购中面临着民族文化差异与企业文化差异的双重冲突。民族文化是企业文化差异的深层原因。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文化传统所塑造的不同民族性格,不同民族的不同思维,处理问题的不同行为方式,政治文化的不同导向,不同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基本信仰和价值观,并以此为核心所形成的行为规范、经营风格、管理制度、工作作风等。中国企业文化与国外企业文化,尤其是欧美的企业文化存在极大差异。由于中国企业与国外企业,尤其是欧美企业的成长经历和外部环境各不相同,它们在信仰、价值观、经营风格、行为规范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由此引起文化冲突。这些冲突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价值观念冲突、管理思想上的冲突、行为方式上的冲突和管理方法及决策上的冲突。

2、中国企业文化缺乏国际认同度

由于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中国企业文化与欧美企业相比,缺乏国际认同度。目前在中国企业进行海外扩张的过程中,并购的对象大多数是西方的成熟企业,这些企业所在国的员工、媒体、投资者甚至是工会仍然对中国企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和偏见。被并购企业对中国企业文化的认同度较底,而对自己的企业文化有很高的认同度。

三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策略

1、做好文化评估

在并购的前期准备过程中,主要工作是全面考察和评估跨国并购双方企业文化的背景情况、文化差异及出现冲突的可能性。文化评估应从考察并购双方原有文化入手,对双方文化进行要素分析,通过相应要素之间的比较,评估双方企业文化差异的大小,辨别两者相互冲突和重叠的领域,分析文化整合的障碍和机遇。

跨国并购的文化评估工作既包括企业文化评估,也包括民族文化评估。在评估中,要全面地了解目标企业的历史、宗旨、风格、人力资源政策等信息,从中探求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员工对并购方企业文化的认同度、员工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等情况,从而判断出各自企业的文化优劣和强弱。另外,还要对目标企业在经营理念、决策风格、行为模式和组织流程等方面进行初步的评估。此外,还要了解东道国的社会制度、法律政策、、风俗习惯等,尤其要详细了解东道国政府关于并购的法律法规、当地媒体的舆论导向、公众对于并购的态度等。

评估通常是由企业内部和外部咨询人员合作完成的。外部咨询人员的加入,能让并购方更专业、更全面地认识对方的文化特征,更快地发现双方在文化上的异同,找到整合的切入口。中国企业缺乏跨国并购经验,因此可以借助专业咨询公司来评估和解决并购中的文化问题。

2、选择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

选择合适的文化整合模式对于文化整合的成功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企业跨国并购过程中,文化整合可以采用融合、分隔、同化、引进四种模式。

融合模式是经过双向的渗透、融合,形成包含双方文化精华的混合文化,剔出两种文化中不合理的成分。分隔模式是保持有限的文化接触,保持两种文化的独立性。同化模式是并购方的企业文化取代被并购企业的文化,被并购企业文化被完全吸收进另一方。引进模式是被并购方的企业文化已经非常成熟,并购方借鉴、吸收其企业文化来改造自己的企业文化。

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模式的选择必须按照并购双方的企业文化的发展程度来决定。当中外企业的文化都处于低级阶段时,可采用融合模式。

当中外企业的文化都处于高级阶段时,可采用分隔模式。当中国企业的文化处于高级阶段而外国企业的文化处于低级阶段时,可采用同化模式。当中国企业的文化处于低级阶段而外国企业的文化处于高级阶段时,可采用引进模式。

3、进行有效地沟通

在跨国并购中,双方企业的员工都有许多疑问需要解答,这时,如果沟通交流不好,员工的疑问会转变成焦虑和压力,会影响整个并购的顺利进行。因此并购企业管理者应有意识地在双方企业间建立各种跨文化传播组织和跨文化沟通渠道,以促进沟通的顺利进行。

中国企业由于缺乏经验,在跨国并购初期都会遵循并购专家们的意见,保持与各个利益群体的沟通交流,但当并购取得一些小的成果时就开始盲目乐观,以为整合已经完成而停止或减少同员工的继续沟通。但是,沟通应是一项持久的工作。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中只有不断地同被并购方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最快地发现问题,并做好应对的准备。

4、进行跨文化培训

培训是公认的实现跨文化整合的一项基本手段。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对文化的认识、文化的敏感性训练、语言学习、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地区环境模拟等。通过培训,能使员工认识到双方企业文化的优缺点及其差异性,加大被并购企业员工对新企业的认同感,减少文化冲突发生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企业文化整合的难度,这对于双方建立相互理解和信任,推动新企业的文化整合十分重要。中国企业跨文化培训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通过公司的内部培训部门、人员或设施进行培训。另一种,公司还可以通过外包的方式,利用外部培训机构,如科研机构、咨询公司等来进行培训。

参考文献:

[1]潘爱玲.企业跨国并购后的整合管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单宝.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模式及路径选择[J].统计与决策,2008 (5).

国企培训总结范文第3篇

我国管理会计实践的国际差距

我们查阅了自1995年以来的近十种国际性会计期刊上面所登载的介绍各国管理会计实务的文章,发现许多国家采用相同或相似的管理会计方法,其中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如标准成本法、全面预算、本量利分析(CVP)、盈亏平衡分析(BEP)、内部转移价格,投资评估技术(回收期法,内含报酬率、净现值法)等在各国已获得了较为普遍的应用。相关资料表明澳大利亚99%的企业采用全面预算,86%的企业运用CVP.东欧转型经济国家波兰自20世纪90年代早期开始使用管理会计技术,至今47%的企业使用BEP分析,50%以上的企业进行成本与财务预算。

至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早期在经济发达国家所兴起的战略管理会计方法,如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价值链分析法、作业成本法即ABC、目标成本法即TC、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即LCC、结构性成本动因分析法、竞争对手成本分析法与标杆制度、产品属性成本计算等)、战略投资评价、战略业绩评价法(平衡记分卡即BSC)以及品牌价值预算与监督(brandvaluebudgetingandmonitoring)、竞争地位监督(competitivepositionmonitoring)、战略定价(strategicpricing)等,经过近十年来的理论探索和实际运用,如今已作为提高管理效率的重要方法而被各国企业普遍效仿。相关资料表明,美国在1996年已经或计划采纳ABC法的企业为74%,1994年英国达到69%,比利时达70%.1998年澳大利亚ABC使用程度达56%,BS达88%,LCC达70%.LutherandLongden在2001年进行的一项有关南非管理会计实践的调查表明,虽然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如全面预算,变动成本法等)仍然在企业发挥重要作用,但BSC,ABC,ABM(作业基础的管理),ABB(作业基础的预算)也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就我国而言,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运用已达到一定程度,如杨雄胜等(2001)的问卷调查表明,CVP的运用程度达68.5%,标准成本法达30.1%,全面预算43.8%,责任会计38.4%,敏感性分析17.8%,投资可行性分析71.2%.但也有值得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如国外行之有效的弹性预算、零基预算方法在我国企业并未普遍采用。从孟焰(2002),冯巧根(2002)等对我国企业了解和运用新兴的管理会计方法的调查结果来看,则不容乐观。除了ABC、TC在我国企业有一定的运用程度(ABC12.7%,TC21.2%)之外,其它如BSC4.3%,LCC3.3%,显示出我国企业对新兴的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仅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更令人忧虑的是我国实务界对这些新兴的管理会计方法和理念所知甚少,有的甚至完全不知。据孟焰(2002)调查,在冶金行业企业中,对ABC或ABM不了解或仅了解一些的为58.7%,BSC为91.3%.

这些数据说明,一些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如各种预算方法、本量利分析等在我国有待普及。而更为急迫的是新兴的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在我国的运用程度太低,与其他国家的差距甚大。但在全球竞争市场上,这些国家亦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如此大的管理会计实践差距,必将影响我国企业的管理效率,从而影响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我国管理会计实践改进的环境动因分析

全球市场竞争环境与我国企业的效率差距

加入WTO使我国真正全面地融入了全球经济,这一方面为我国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也使我国企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全球市场竞争环境。而我国企业若要在全球市场上站稳脚跟,并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必须要具备与世界各国企业相抗衡的竞争实力。企业效率高低是竞争实力强弱的主要标志。而据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02年对中国企业500强的调查并与世界企业500强进行比较的资料来看,我国企业效率与世界先进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2002年我国500强企业平均利润74百万美元,世界500强企业平均利润为612.18百万美元,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平均利润的12.06%.当然导致我国企业效率总体偏低的原因很多,除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规模之外,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问题亦是十分突出的,如我国的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仍然需要大力提高。当前我国企业能源利用率为32%左右,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多个百分点,另外,我国企业的管理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普遍较高,入世后单个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亦会被劳动人数总量多所抵消。因此,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是我国企业当前无法回避的挑战。如何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呢?中国企业联合会2002年所作的企业家看入世的问卷调查表明,72.5%的企业经营者认为应从学习国外先进管理理论入手,应将现代管理方法与企业自主创新相结合,注重加强管理培训以及与管理咨询机构合作。显然我国企业经营者当前切实感受到了学习和运用国外先进管理方法的重要性,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的推广和运用因而成为了企业经营者迫于环境压力的现实需求。

国有资产管理改革逐步深化与企业激励约束机制的健全

实际上,对于先进的管理会计实践,环境压力只是催生了现实需求,而企业是否最终选择花费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推广应用先进的管理会计实践还依赖于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的健全。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了新的管人、管事和管资产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并于2003年5月27日颁布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条例》。该条例明确规定了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出资人,也即委托人的职责,应当建立健全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的企业负责人(即人)选用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具体包括建立企业负责人的经营业绩考核制度,与企业负责人签订业绩合同,根据业绩合同对企业负责人进行年度考核和任期考核,并根据考核结果给予奖惩。这说明我国现代企业制度日趋完善,企业委托关系逐步明晰,企业的主要管理者现已面临提高其经营业绩的巨大压力和动力,因而改进企业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成为了经营管理者自发的、主动的追求,推广和运用现代先进管理会计方法成为了我国企业管理者的理性选择。

企业信息化建设

企业信息化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支持企业的产品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诸多环节,实现信息采集、加工和管理的系统化、网络化、集成化,信息流通的高效化和实时化,最终实现全面供应链管理和电子商务。企业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受到高度重视,十五规划和十六大报告均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作为我国的发展战略,信息化与工业化结合亦成为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色之一。为了推动我国企业的信息化建设,2000年初,国家经贸委联合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共同发起了企业信息化工程。并根据我国企业和社会环境的现实基础,提出了系统规划、分步实施的策略与三个阶段性的目标,即第一阶段建立工艺设计和生产控制信息系统,第二阶段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第三阶段建立基于互联网的企业电子商务系统。自企业信息化工程开展三年多来,由于政府的大力推动(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多层次的培训和总结推广联想、海尔等企业信息化的经验),和企业的不懈努力,迄今已取得了明显成效,至少第一、二个阶段性目标在相当一部分企业基本完成,我国企业的信息技术基础得到了迅速提高,基于信息技术的生产技术(如FMS、CIMS)也有一定的发展,以数据管理为基础的科学管理意识也大大增强。这表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为推广应用先进的管理会计理念和方法已经或正在创建良好的基础条件。

改进我国管理会计实践的建议

前述分析表明,改进我国管理会计实践,学习与推广国际上先进适用的管理会计方法已成为我国企业的现实需求和理性选择。根据我国当前创新与推广运用管理会计理念和方法的现状,我们提出如下三点建议:

政府相关部门、教育与研究机构、职业团体、管理咨询公司以及企业等各方各负其责,通力合作,快速有效地创新和推广先进的管理会计实践。政府可组织相关力量来积极推广创新的管理会计实践。教育和研究机构、管理会计职业组织和管理咨询公司可利用各自优势大力宣传和推广典型成功案例并具体指导各企业运用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企业各部门尤其是高层领导的支持和坚持至关重要。这是国外(如澳大利亚、芬兰等)成功推广先进管理会计实践的主要经验。而我国企业在创新与推广管理会计实践的过程中,尚未形成上述合力。并且企业主要依靠自主创新,较少利用理论界的知识优势,也缺乏来自其他渠道的推动和帮助。如我国铁路运输企业成功推广运用作业成本法(2001,林斌等),也主要是由铁道部14个局财务主管自主进行学习引进和研究开发。这种现状应加以改进,思路之一是成立由实务界会计师与理论界部分人员所组成的管理会计师职业组织,当前,在我国总会计师协会下设一个创新管理会计实践推广分会应该说是较为现实可行的选择。

学术界应深入企业实际,去创新管理会计实践并且探索和解决先进的管理会计方法在推广运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正在积极努力以增进对企业管理会计实践的了解,进行了我国管理会计应用与发展的典型案例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学者们虽然很好地描述和总结了现有的管理会计实践,却很少参与创新管理会计实践或者研究先进管理会计实践在推广应用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因而学术界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

国企培训总结范文第4篇

 

当前,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形式,我国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并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就需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准,以强化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因此,新时期下,如何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以提升企业管理队伍的水准,从而促进自身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企业所面临的一大挑战。由于当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进而制约了培训工作的有效性,所以有必要理清当前我国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才能“对症下药”以解决问题。

 

一、当前企业工商管理培训所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对于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当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我国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将经济效益的实现放在了首位,在开设的相关培训课程中,也只是结合经济目标实现所需来定位的,从而忽视了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尤其是对企业的工商管理人员,认为对于如何提升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素质能力来开展培训课程是没有必要的。在一些当前已经开设相关培训内容的企业中,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参与的积极性也不高,并没有真正的发挥出培训的作用。

 

(二)相关的培训内容匮乏,培训方式缺乏创新

 

从当前已经展开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企业看,其培训的内容都比较单一,只是“照本宣读”,这种本本主义的培训方式不仅无法满足工商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也无法调动工商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很多参与到培训中的工商管理人员,都将培训课程当做是工作任务,不得已才参与到其中,自身思想上的惰性也无法使其全身心的吸取培训内容,进而根本无法发挥出培训的作用。

 

(三)师资队伍力量薄弱,且考核体系不完善

 

从目前企业开展培训工作的现状看,基于对工商管理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致使其并没有建立起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很多培训讲师的专业素质水平低,并且也没有相关行业的从事经验,进而也就无法满足实际培训工作的需求。与此同时,企业也并没有建立与培训内容相关的、且完善的考核体系。对于参与培训的工商管理人员,培训师为了完成任务,通常只是简单的设置几个题目,也不对考试现场进行管理,企业对于考核的成绩也不重视,所以整个考核体系根本无法验证培训的实际效果。

 

二、强化企业工商管理培训的策略

 

(一)强化企业对于工商管理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这就要求企业要做到如下两点:首先,企业的领导层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当前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提升企业管理队伍素质能力至关重要,而工商管理人员就是其中的重点培训对象,在此基础上,强化企业整体对工商管理工作展开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其次,要全面的做好相关工作的宣传,为培训工作的开展奠定思想基础,在提高工商管理人员对于培训工作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调动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参与到其中的积极性。

 

(二)更新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方式

 

首先,在培训内容上,企业要认识到之所以展开对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培训,是为了使工商管理人员掌握当前市场经济的发展态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升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所以相关的培训内容必须结合市场经济发展的态势进行更新,以发挥出培训工作的实效性。其次,在培训方式上,一方面培新方式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相关案例的展示,进而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根本上提高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另一方面,由于参与到培训中的工商管理人员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存在着差异,因此,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要实现差异化的培训内容设定,根据需求的不同,开设不同的培训课程,这样才能使工商管理人员愿意参与到其中,并能够在培训的过程中得到成长。

 

(三)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考核体系

 

在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需要企业严格把关师资专业技能水准,应明确要求讲师从事这一职位所应具备的资历,与此同时,还需要针对市场经济变化下工商管理内容的变化,对讲师进行培训深造,以确保讲师的知识与技能符合当前工商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进而确保培训的质量。在考核体系上,需要在丰富考核内容的基础上,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确保考核内容能够有效的验证人员的学习效果。与此同时,要将这一内容纳入到企业工商管理人员年度考核以及晋升评定的内容中,以确保调动企业工商管理人员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培训中,并切实掌握培训内容,从而实现培训的目标。

 

三、总结

 

综上所述,当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形势,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需要注重对自身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企业工商管理人员作为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力度,以切实提升工商管理人员的职业素质与专业技能水准。这就要求企业要更新自身的思想观念,强化对企业工商管理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与时俱进的拓展培训内容并创新培训方式,与此同时,还应该不断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并完善相应的考核制度体系,从而在实现培训目标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进而为企业综合竞争实力的提升奠定基础。

国企培训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 审计风险 防范措施

当下,我国企业的管理环境日益复杂,尤其是企业风险越来越多。为了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早日实现企业的目标,我国各企业在风险管理时对内部审计的工作越来越关注。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既是企业自身所建立的独立评价制度,又是对企业的所有经济项目考察与评价的工作,对企业在今后的管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因素

(一)客观因素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客观因素之一是,由于我国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因此在审计工作的实施中存在很多问题。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客观因素之二是,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存在时滞性差异,会计在进行信息记录时的用时要多于经济业务的处理,少数的审计内容又是在事后审计的,二审计工作的用时又多于会计在进行记录信息时所用的时间,这样就使会计工作与审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时滞性差异,进而企业内部的审计也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客观因素之三是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特殊性,我国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属于企业中的职能部门,目的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因此,企业内部的审计部门无法自主选择工作,这就是企业内部审计的特殊性。

(二)主观因素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观因素之一是企业内部的审计技术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局限性。抽样审计造成的误差概率、审计技术的手段存在缺陷、主观分析样本的规模与范围、以及样本的表现特点总结出的总体特点,并对此现象对审计工作的内容做了相应的改进,因此,无论是主观的抽样还是客观的抽样在形式上都具有局限性,进而能够使内在的企业审计风险暴露出来。我国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观因素之二是,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致使企业的内部审计与企业的外部审计在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造成了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

二、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进行科学化管理

为了减少企业内部的审计风险,必须对其制度进行科学化管理,这也是完善我国企业风险管理的最佳途径。在企业内部建立相适应的经营制度,对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以及在进行企业内部审计管理时确保科学化的管理,这些手段都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企业内部的风险。

1、完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机制

我国的内部审计协会属于各个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中的一种自律组织,其作用是各个企业在进行审计工作时都能给予正确的评价与指导。我国企业的内部审计协会对其内容的传播都必须快速的进行,也应符合国际审计工作的要求。并且在加强审计工作的同时,也应该多注重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机制,相关的工作人员也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准,为今后企业的内部工作创造一个新格局。

2、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

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职责是,建立适合的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底稿以及审计报告等制度,在制定审计计划与方案的时候,必须确保制度内容的严密性,在建立审计工作程序中时刻关注企业的动态,在对企业内部项目进行审核时必须确保其流程的准确性,并且在企业内部风险审计工作中对其存在的风险进行正确的评估。在企业风险评估的理论中,分析并总结出经验,在企业未来的内部审计风险工作中树立良好的榜样。确保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有效的进行。财务的相关信息都符合企业的标准,企业的一切经济活动都符合我国的法律法规。为了彻底完善我国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各企业必须提高对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培养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以此促进企业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增强人员队伍的建设

1、完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建设

为了彻底完善我国企业内部人员队伍的建设,首先必须对新引进的人员进行相应的考试,确保其自身都具有专业的知识理论;其次对不同的审计工作进行科学的分配,确保最大化的使用资源;最后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审核制度,并定期对所有相关的工作者进行考察,与此同时,对积极主动,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的人员进行奖励,以此提高审计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2、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

若想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必须做到以下两点:第一,提高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并不断的进行完善,只有内部审计人员充分了解自身的职责,才能在符合国情的基础上开创新的审计手段与专业技术,依次减少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风险。第二,丰富企业审计人员的培训内容,与此同时,还要适当鼓舞审计人员与不同企业进行业务中的交流,培养审计人员的正确的工作理念,依次提高其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结束语

众所周知,企业内部审计一直存在于企业审计项目中,因此,企业的内部审计L险永远不可能为零,但是,对于企业内部的风险人们也不用很畏惧,因为,人们有时间可以充分了解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内容以及特点,并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并归纳出风险来源的因素,以此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进而提升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荣.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因素及防范措施[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6,02)(05):156-157

[2]宋易霖,李玉红.中小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商场现代化,2016,02(09):80-81

国企培训总结范文第6篇

2005年,ITIL从BS15000(英国标准协会的IT服务管理标准)升级为ISO20000,成为国际通行的IT管理标准,ITIL也在企业中逐年升温。据统计,目前全球有数万家企业实施了ITIL,其中有90%以上的使用者已经从中受益。

然而,对于管理基础薄弱的中国企业来说,要从零开始搭建起一套完善的流程体系又谈何容易?更何况,ITIL在现阶段还面临着太多认识上的误区。

首先,ITIL发源于IT服务管理相对成熟的欧洲,是根据欧洲的政府部门、商业组织以及电信、金融、能源等行业企业的需求开发而来。它只是总结IT服务管理领域的实践,将其抽象出来告诉企业“做什么”,但却没有指明“怎么做”。实际上,每个企业IT服务管理的起点和成熟度都是完全不同的,他们实施ITIL需要更加具体的方法论指导。

其次,ITIL是一套完整的IT管理框架,但它只能作为理想化的“最佳实践”供企业进行部分参考,完全照抄照搬是不现实也是不明智的。

第三,由于实施ITIL需要企业的职能架构从面向部门转为面向流程,一场组织结构的“阵痛”不可避免,势必会在短期内造成企业运营效率的下降,甚至触及到某些权力斗争的敏感地带,因此如果没有最高层至上而下的推动是肯定不会成功的。

企业ITSM实施的误区

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企业实施ITIL往往会出现以下四种误区:

一是袖手旁观型。这部分用户清楚地知道ITIL能给企业带来成本的节省和效率的提高,但他们害怕变化、担心这些变化会“伤筋动骨”,表现在行为上就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二是好大喜功型。这类用户往往对ITIL的美好前景很向往,他们把目标定得很高,但在亮出真刀真枪的时候就临阵退缩了,说一套做一套;

三是追求完美型。这些用户觉得“ITIL的流程太完美了,我们的管理也要像它那样,”结果在具体的流程设计时耗费过多的时间,使ITIL迟迟不能落地,成了名副其实的“空中楼阁”;

四是人走茶凉型。这类企业是流程执行不力的典型。“恋爱”的时候风风火火,可项目组一撤,流程就抛在脑后了,IT管理滑向习惯的轨道,最终又回到原点。

惠普ITSM模型:适合中国企业的ITSM路线图

尽管中国企业对IT服务管理越来越重视,但是对如何确定企业的现状,与标准的流程之间的差距,未来的目标等还比较欠缺。惠普IT服务管理模型可以帮助企业的IT人员迅速确定企业的现有流程,并立即就其状态、价值及其他IT关键流程的关系进行讨论。同时,这个模型显示了IT应实现的最终理想目标,并提供一个框架,以便规划实现目标的步骤。

在实施企业IT服务管理过程中,中国企业首先要确定IT部门的工作优先级。惠普的ITSM模型不仅说明了提供优质服务应该制定的IT流程,而且还能根据每个公司的不同需求,帮助IT组织确定众多流程的实施优先级。

目前,很多中国企业在设计流程时不知道哪些流程之间应该建立连接,哪些信息应该共享。以服务生命周期为导向的惠普ITSM模型可以帮助企业认清重要流程之间的联系,确定哪些流程需要建立连接,哪些信息需要共享,从而帮助企业设计和实施流程。

第二,ITIL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框架,因此要采取软硬兼施的方式,CIO可以把ITIL的操作规范与员工的绩效考核挂钩。此外,使用ITIL的人员观念培训非常重要。惠普公司在ITSM领域拥有先进的理念及应用案例,并在中国成立了惠普IT管理学院,在ITSM培训领域具有领先的优势,有实力率先在中国开展ISO/IEC 20000标准体系的培训。惠普目前已经拥有了从ISO/IEC 20000培训到咨询辅导,以及第三方认证的一整套解决方案。惠普IT管理学院在国内做最早ITIL培训,目前也是最全的ITIL培训专业机构。

国企培训总结范文第7篇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的竞争成为企业之间的竞争关键。通过科学有效的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整体素质,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决定着一个企业的成败,因此要重视管理者的培训,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培训效果的评估是培训系统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对整个培训项目的总结。

一、对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意义和特点

第一,开展对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研究的意义。

在我国,对管理人员的培训效果评估的研究发展滞后,企业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后没有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大大降低了培训效果,使企业不敢对管理人员培训过多投入。由于缺乏一套科学的管理人员培训效果评估工具,在培训经费有限的情况下,企业看不到对管理人员培训带来的实际收益价值,使很多企业减少了对其培训的投入,管理人员本身也没有意识到培训对其自身发展产生的意义,这就造成企业对管理人员的培训不重视,使企业的发展受到影响。因此,研究出一套科学的管理人员培训效果评估工具,对企业的培训前景,乃至企业整体发展战略都是有着实际意义的。

第二,对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的特点。

其一,企业在战略的高度重视。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各个方面,企业都对管理人员培训进行了大量的投入,把管理人员培训作为公司经营的一种战略,形成了完整的培训制度,设有管理人员培训机构或培训中心,并拨出专项培训经费,显示了企业对管理人员培训的高度重视。

其二,培训方式的多样化。

根据培训内容和培训对象的不同,企业采用了不同培训方式,如:在职培训、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送外培训等。并较多地使用了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等先进的教学设备和培训手段。如用有的管理者意识到国内企业与国外一流企业在培训上的差距,2008年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了干部训练营,对所有干部进行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方式上设计为互动式操作训练队干部进行培训。

其三,利用一切资源优化管理人员培训。

企业不仅通过自身的管理干部培训学院和在职培训来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还较多地借助于社会各界的力量,广泛利用社会资源来为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服务。培训师资不仅有企业内部的高层管理人员和培训讲师,同时还有来自于社会上各种高等院校的教师和专家,且十分重视他们的交流。

其四,企业把管理人员培训与其职业生涯发展相挂钩。

企业普遍重视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设计,把培训与管理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紧密结合,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提供不同的培训课程,为管理人员的成长提供帮助。如日本对企业职工的晋升顺序是“系长――课长――次长――部长――公司分长”。每名管理人员晋升前、后各有一次强制性培训学习,内容包括如何管理下属、管理章程、熟悉新的上作环境等等。

二、企业管理人员培训效果评估方法的一般过程

第一,培训前的效果评估。

其一,培训前动员会。

在培训开始之前,企业领导及培训负责人应主持召开培训前的动员会,向受训管理人员宣传培训的重要性,上个年度的培训工作总结,本年度的工作基本情况及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培训的具体安排等。培训前的动员会实际上是向调动学员的培训积极性,对培训需求的评估,也是培训效果评估的前提与基础。

其二,学员培训前的情况调查。

培训前还需要对受训管理人员进行基本的情况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管理人员受训前的绩效水平、管理水平、出勤率、工作态度等。当然,根据管理人员所受训的项目不同,所要调查的指标也会不同,如:管理人员将要针对领导方法进行培训,那么培训前将主要调查收集管理人员受训前的领导力、与下属的沟通能力、帮助下属发展提高的能力等指标的数据,用来为培训后的效果评估做比对。如果管理人员将针对项目的实施进行培训,那么培训前将要对项目管理人员的项目绩效、技能水平、职称等级等进行情况了解和调查。

第二,培训后即刻的效果评估。

培训后即刻评估就是在培训刚刚结束后或不久,对培训进行效果的评估,这个阶段主要可以评估反应层次和学习层次的培训效果。

其一,反应层的评估。

反应层评估主要是评估学员在培训结束后,对培训各个方面的态度和满意度。在这个层次,可以使用测量矩阵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来进行评估。反应层的问卷设计主要采用利克特量表的方式设计,把指标的反应等级量化,易于作答,而且易于统计分析。对于比较繁忙的管理人员来说,可以省去很多时间分析文字化的问题。但是如果这个问卷只有数字化的选择而没有文字性的评论,会降低问卷的有效性,但是使用大量文字评论会使问卷的规模扩大很多,反而会对调查效率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设计成为学员在打分之外,还有适当的书面评价,那么调查问卷的有效性就大大增强。

其二,学习层的评估。

学习层次主要评估受训者掌握培训内容的程度,表明了培训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标明培训的实际效果,且可用来预测培训的最终效果。学习层次比较典型有效的测量方法是测验。对于企业管理人员而言,根据培训项目的不同,在学习层次所使用的方法也不同。比如,如果项目管理人员接受了项目管理的培训,那么学习层次的评估方法可以使用考试获取等级认证等方式来反应学习的效果。如果管理人员接受的是沟通能力的培训,那么在培训后使用数字化的测验法不是很合理,因为沟通能力有些指标可以测验获得,但是更多的是在实践中才能进行评估的。但是可以采用访谈或者案例模拟等方法来评估管理人员的沟通能力是否有提高。

第三,培训一段时间之后的评估。

有些培训的影响不是在培训后立刻就能够看出来或者测量出来的,因此要在培训后的一段时间才进行培训效果的评估,分为行为层的评估和绩效层的评估。时间上不确定,一般在培训后3个月到1年。

其一,行为层的评估。

行为层的评估更多地考虑到学员在接受培训回到工作岗位后再工作表现上产生的变化。它实际上评估的是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迁移。根据柯克帕特利克的研究,行为上的变化可能在学员们第一次培训后的任何时间发生,也可能根本不会有行为上的变化,有的学者用“睡眠效应”(sleeper effect)来形容这种从培训到行为迁移时间上的滞后。企业管理人员的的行为层评估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主要对企业管理人员和其下属进行发放,可以得到管理人员自我评估的调查数据和下属对其行为改变的评估数据。

其二,绩效层的评估。

由于组织绩效指标的评估比较复杂,培训转化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受训者特点、培训项目的设计、管理者支持、同事支持、技术支持、转化氛围和在工作当中应用新技能的机会等。因此,本文对绩效层的评估主要是想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分析,采用的是成对样本均值检验,采用的检验指标是企业管理人员的绩效指标。由于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本身就是难点,不像其他种类员工可以以一些定量指标来进行绩效的考核,管理人员的定性指标较多,所以企业管理人员绩效层的评估必须依赖于企业的绩效考核体系,需要有管理人员的绩效结果,在企业绩效考核体系不完善的情况下,绩效层次的评估该如何进行呢?本文认为可以灵活弹性的用绩效指标中的某个指标或某几个指标来评估,前提假设是:这个或者些指标完全能够代表管理人员的绩效水平。

三、改进管理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的建议

第一,建立科学公正的绩效考评体系。

科学的培训效果评估结果应该是与绩效考评体系相挂钩的。对于培训工作,考绩不但可以发现和找出培训需求,据此制订培训措施与计划,还可以检查培训效果。在进行培训效果评时,不论采用何种评估模型,都要对受训者培训前后的绩效进行评估,因此,完善的绩效考评制度有助于培训效果评估工作效率、工作质量的提高,提高管理人员的满意度和士气,减少流动率。

第二,建立科学的评估信息系统。

评估信息系统的建立是每个企业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是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的建立可以为企业各个方面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也是企业基础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培训效果评估的信息数据收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该系统。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估信息系统也是管理人员培训效果评估的保障。

第三,重视非货币性指标的识别与分析。

不是所有的评估指标都能转换成货币价值,根据项目设计的不同,有的指标是非货币性的,尽管不能像可转换成货币价值的硬数据那样度量其价值,但对整个评估流程来说确实很关键的。管理人员的一些培训项目,诸如人际交往技能培训、团队建设、领导能力、沟通培训和管理开发培训等,非货币性收益指标比货币价值或可度量指标往往更加重要,因此在整个评估流程中应测量这些指标并将其作为报告的一部分列出来。实际上,每个培训项目除了其本身的性质、范围和内容之外,都包含不可度量的非货币性指标,重要的事有效确认并加以描述。

四、总结

国企培训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规模化敏捷;知识管理;专业案例开发

0引言

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国资委要求国有企业牢固树立和践行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创新驱动,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电力企业技术研究、技术建标及技术应用紧密融合,属于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高度依赖型企业,通过知识的运用提高决策水平和工作效率是最终实现组织经济效益最大化、技术技能创新发展、员工人身安全的关键。浙江电力在专业案例库开发的过程中,创新提出规模化敏捷的知识管理思路并率先实践,对于传统大型国有企业解决知识管理工作实施效率低、隐形知识有效利用难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规模化敏捷理论

敏捷(Agile)是2001年由17位资深软件领域专家们一起发起的针对软件开发工作价值观的倡议。作为一种软件开发理念,敏捷开发相比较于传统的软件开发模式,更强调程序员团队与业务专家之间的紧密协作、面对面的沟通(认为比书面的文档更有效)、频繁交付新的软件版本、紧凑而自我组织型的团队、能够很好地适应需求变化的代码编写和团队组织方法,被认为是能够更好应对快速变化的需求的一种软件开发能力。很明显的,敏捷开发模式的特点决定了其天然的适用于较小规模的团队,针对于大型组织、复杂系统开发需求及项目前期需要系统性规划的场景,规模化敏捷孕育而生。规模化敏捷(ScaledAgile)即在敏捷开发的基础上,专门考虑到了团队规模、系统复杂程度及项目规划要求而产生的理论。目前广泛应用的规模化敏捷开发方法论为DeanLeffingwell的基于大规模的敏捷框架(ScaledAgileFramework,“SAFe”)。SAFe从团队(Team)、计划(Program)和投资组合(Portfolio)三个层面清晰定义了一个可扩展的敏捷框架模型,它适用于大型团队的合作开发,可以帮助提高团队之间的协作性,降低团队管理的复杂性。面向企业的SAFe近年来,随着IT及互联网企业的崛起,互联网企业所运用的方法论也冲击、影响了传统的管理理论。原本属于软件开发领域的规模化敏捷理论被传统企业所吸收借鉴,希望能够增强自身适应性,变得更加效率灵活,以应对市场环境动荡、客户需求多变、初创公司调整及运营成本压缩等各类挑战,但愿景虽好,成真不易。

2大型国企规知识管理的实践现状

2.1大型国企知识管理的前沿实践

知识管理(KM,KnowledgeManagement)是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新兴管理思潮与方法,借助于当今社会的信息化特征和创新引领氛围,大型国企普遍认同知识管理理念,非常希望能够通过知识管理活动,形成个人经验累积与组织知识互为循环的组织智慧资本。目前众多大型国企都在持续开展知识管理。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辽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辽宁移动)通过实施运维知识管理体系,率先在国内做到了全面运维社会化,不仅显著地降低了成本,而且明显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辽宁移动运维知识管理体系分为九大模块:网人博志、我们的圈子、运维新创享、求知移动人、竞争情报系统、希客、共享运维、智能标签、A宝。每位员工都可以运用,每位员工都可以成为作者,通过激励体系实现共享最大化,实现了知识的推送和关联,任何知识都非独立存在,形成了辽宁移动运维知识网络。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一院)开发了基于知识社区系统的知识管理体系,充分利用以往的知识和经验辅助专业技术体系建设、促进新型号研制和新领域探索,有效支撑了航天一院的持续健康发展。航天一院知识社区系统实现了对知识库文档的与共享,支持技术人员对经验、心得、创意等各种技术话题的交流讨论,实现了系统化的知识资产量化管理和组织知识资源积分的可度量可对比,有效促进了组织个人之间的知识共享和利用。

2.2大型国企知识管理面临的难点

长期以来,大型国企在各类知识管理理论的指导下不断践行知识管理,在知识积累及运用中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纵观大型国企的知识管理现状,普遍存在重任务下达、轻知识规划,重信息系统、轻组织实施的现象,这造成了国企在知识管理中面临着以下三方面的难点和问题。一是企业知识结构不清晰,导致积累的知识不系统,难以有效应用。由于缺少站在企业全局的总体规划,缺少知识体系、知识分类、知识来源、知识内容及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规划,导致知识管理成为简单的经验案例收集提炼工作,积累的知识没有和业务支撑、岗位任职需求及人员技能提升相结合。导致企业花费了大气力,但收获到一堆价值不大的文档。二是各专业难以形成协同,导致从应用的层面看知识提取片面化,需要进一步的整合提炼。以电力企业为例,业扩报装直接面对用户,属于应用实施层面,但其业务的开展需要规划、调控、运检等专业的协同支撑,如果单纯按照专业区划进行知识管理任务安排,各专业都将形成经验竖井,不进行整合难以对业务层面提供深入支撑。三是知识管理碎片化非专业,导致企业知识库专业全但深度差,内容多但可读性应用性差。从国企现状看,运用知识管理平台鼓励员工进行知识分享和下达任务要求岗位员工兼职开展经验总结案例提炼工作是两个最主要的途径,企业知识库有内容就行,而暂未考虑知识量积累的碎片化或集中爆发、内容输出非标准化对于知识应用的影响。总的来说,大型国企知识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为知识管理而知识管理,在实施组织、知识挖掘应用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3浙江电力知识管理规模化敏捷模式研究

3.1浙江电力知识管理规模化敏捷模型

为圆满完成2018年专业案例库开发工作,浙江电力专门针对以往知识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难点和问题进行了梳理,研究了国内外企业知识管理的最佳实践,借鉴规模化敏捷开发理论,形成了浙江电力特有的知识管理规模化敏捷模型,并用于指导2018年知识管理实践工作。敏捷理论的特征是小团队与客户形成协同整体、开发迭代(需求-原型-需求)、自适应(即在不断的迭代磨合中形成适用产品),敏捷理论面临的问题是难以规模化———因为大型项目、复杂需求带来的多团队沟通成本规模化增长直接导致了迭代和自适应的无效化。规模化敏捷即通过投资组合、计划、团队三个层面的协同解决沟通问题,以支撑多团队复杂化需求下的快速迭代开发和自适应。基于此理论,浙江电力结合知识管理要求,创新构建了国网负责总体规划、省公司培训中心负责协调计划、各专业专家及外协机构负责具体实施,敏捷化看板支撑的知识管理模型,通过组织优化和方法优化解决了传统大型国企在知识管理中无整体规划、专业协同难及知识管理非专业化的难题。从投资组合层面看,国网技术学院以全局视角规划案例开发的专业范围和案例开发的知识规范要求(包括案例类型、案例内容结构、行文规范、数量要求等),解决的是业务需求与内部知识挖掘提炼对接、优势专业力量与知识管理需求匹配、知识管理成果价值保障的问题,确保了国网知识管理成本资源投入价值最大化。从开发计划层面看,省级公司与省级技术培训中心组织专业资源解读国网开发需求、协同多专业力量共同承担跨专业知识模块、分配各专业专家对应的开发能力项目,解决的是专业分工与知识结构的对接、专业细分与知识应用的矛盾、多专业协同带来的重复化开发问题,确保在国网需求(开发专业范围)下多专业专家能够融合拓展,知识提炼专业深度与应用指导价值并重。从实施团队层面看,形成了知识开发主管负责任务分配及进度计划、专家团队负责经验总结及经验提炼、外协单位负责知识规范性的三角协同团队,以任务看板为支撑工具,解决的是兼职任务与知识管理专业性要求不符、碎片化共享深度不足、知识提炼内容规范性差的问题,确保规模化的知识管理活动在实施层面确保质量、快速推进。

3.2浙江电力专业案例库开发实践过程

浙江电力2018年专业案例库开发投资组合层面工作由国网技术学院完成,开发计划及具体实施团队层面由浙江电力完成。浙江电力技培中心负责总体任务推进,整个任务从需求拓展到最终规范性审核共分为七个阶段,参与人员包括各专业部门专家及外协单位,共开发专业案例约75万字。3.2.1开发需求拓展以各专业专家为主体,解读国网案例开发需求和专业范围,由省技培中心开发主管主持、引导专家探讨各专业在应用层面的连接性,结合岗位能力项关联资源数据库,从应用场景考虑专业案例中知识点的关联和延展,鼓励相关专业在国网开发需求和专业范围的基础上,合并、拓展开发需求点,最终形成专业性与业务性并重、开发专家跨专业协作、有利于最终应用指导的开发需求拓展表。3.2.2案例开发计划在开发主管的引领下,以国网专业案例开发任务完成时间为基点,与各专业部门领导、专业专家商量任务排期,确保在不影响正常工作任务的情况下,确定各专业专家任务数量、集中开发日程及自行开发日程。形成案例开发任务清单任务表。3.2.3知识规范培训本次任务引入外协单位负责案例开发的知识规范性,整体的知识规范性由开发前培训、开发中支撑、开发后审核三个环节确保。案例开发任务后,外协单位对各专业开发专业实施了案例提炼知识规范性培训,确保各位专业对案例开发的目的、结构、内容及格式等要求理解一致。在培训期间,开发专家编写了各自负责的案例大纲,经审核确保将开发的案例内容有价值。3.2.4案例小样开发+规范性审核在任务前期实施案例小样开发和审核,一方面让开发专家直接体验了专业案例开发工作的难易及规范性要求,更好的把握后续大量的案例开发工作推进安排;另一方面能够让外协单位了解开发专家在知识规范性方面的掌握程度,以便于更好支撑后续主要工作;另外开发主管结合案例小样开发及审核时间,更为明确如何监督推进任务确保按时完成。3.2.5总体案例开发+最终审核基于小样开发经验,在知识管理协同案板的支撑下,案例开发任务调整、案例开发内容调整、案例开发不规范整改项点、案例开发进度由主管开发方、专业专家方及外协单位案三方即时共享、密切合作、协同推进,总体案例开发任务于三个月内顺利完成。

3.3浙江电力专业案例库开发敏捷特征

浙江电力2018年专业案例开发工作基于创新设计、浙江电力独有的知识管理规模化敏捷模型,从项目策划、计划编制、案例开发到规范审核全过程都体现了规模化敏捷的特征。3.3.1迭代化整个案例开发经历了三次迭代过程,一是在需求拓展和计划制定时各专业专家对案例开发任务进行了评估,并编写了案例大纲;二是根据案例大纲明确的内容框架进行了部分案例的小样编制;三是通过小样编制的过程熟悉了案例知识提炼的规范性要求,全部案例顺利得到编制。由于三次迭代,浙江电力专业案例库开发实现了计划明确、内容明确、规范明确,不仅加快了速度,也减少了计划变更和案例质量不过关带来的浪费。3.3.2自适应由于本次专业案例开发工作事前对知识提炼进行了规范性要求,各专业专家对案例开发要求并不熟悉。培训中心专门安排了外协机构进行开发前的知识规范性培训;在开发过程中,外协机构随时支撑,解答开发专家的疑问;每个阶段开发后,外协机构对案例实施了规范性审核,出具不规范项点要求专家修改。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程序,保证开发专业不断逼近规范性目标,形成了案例开发的自适应机制。3.3.3协同化通过知识管理看板的支撑,开发主管、开发专家和外协单位均共享知识数据库、任务开发清单、案例大纲、进度计划表和不规范项目点信息,控制流、执行流和审核流信息确保一致,共同推进分散在浙江全省各地市的13个任务团队分工协同,按期按量完成专业案例开发任务。

4浙江电力知识管理规模化敏捷实践创新

浙江电力借鉴常用于软件工程领域的规模化敏捷理论,结合知识管理理论和大型国企知识管理现状问题,针对性地设计了知识管理的规模化敏捷模式,在管理思路、组织实施及应用工具三方面都实现了创新,有效促进了大型国企知识管理落地实施能力的提升,为大型国企,特别是电力企业未来工作的发展提供了绝佳的实践案例和指导意义。基于专业案例开发的浙江电力知识管理敏捷实践首次引入了迭代、自适应的敏捷开发理论,同时参考了从投资组织、计划和团队三方面协同的规模化敏捷框架,创新思路形成了适合于大型国企多层次管理、多专业参与、大范围铺开的知识管理实践理论模型。浙江电力知识管理敏捷实践明确定位了开发主管、开发专家及外协审核方,在知识管理实践中创新实现了知识管理、知识提炼、知识审核三角色区分、内外部协同的组织实施方式,解决了大型国企内部兼职开发碎片化、质量差的问题。在专业案例开发的实践过程中,浙江电力创新引入了支撑多方面协同的知识管理看板工具,借助互联网手段和工具,实现了知识管理实践中管理信息流、任务信息流和审核信息流的三方共享,有效完成了异地、多团队、规范化、大规模知识管理任务。

5结语

目前,针对大型国企的知识管理研究较少,这与知识管理对于大型国企的重要意义不相匹配。本研究的贡献是提出了一种可借鉴的知识管理创新思路,能够有效解决一些国企在知识管理工作中的难点和问题。当然,作为对规模化敏捷理论与大型国企知识管理实践相结合的探索研究,本文还存在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首先,规模化敏捷理论框架与知识管理理论的融合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以更好支撑隐形知识显性化;其次,本研究以浙江电力专业案例开发为研究对象,在样本量上存在一定局限性,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弥补;第三,对于多样化的管理要求是否会对采用的知识管理模式带来影响缺乏探讨,难以明确知识管理规模化敏捷方法论所使用的管理环境,这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补充完善。

参考文献:

[1]WalkerRoyce,潘加宇.改进软件经济学———达到规模化敏捷的头10条原则[J].程序员,2009(09):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