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考试技巧总结

考试技巧总结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考试技巧总结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第1篇

(一)整体总结

首先,建议大家先对自己的期中考试整体情况做一个总结。想必同学们对自己的成绩都有一定的期望值,至少有一定的期待。那么,这次考试,是否达到了你的期望,是否是你这段时间学习状况的真实反映。建议同学们问自己几个问题:

1,名次、成绩是上升还是下滑?

2,如果上升,是因为题目适合你(有些同学遇到比较难的题目成绩会比较好,有些反之),还是同水平的同学出现了失误,还是自己的水平真实上升了。

3,如果下滑,问题又出在哪里(下文将进行更详细论述)。

(二)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的总结是期中考试总结最重要的一环。这里有两种情况很可怕,一是根本不进行总结,那么你下次可能还掉在相同的陷阱里。第二种情况是就题论题进行总结,这样的结果是你下次可能掉在一个相似的陷阱里。

那么,如何正确进行知识点的总结?

首先,同学们拿到卷子后,应对自己答这份卷子的情况进行一个全面的回想。请同学们细细浏览卷子中的每道题。注意,此时你关注的,不应只是错题。而是包括你答起来不流畅的题,思维有障碍的题,以及凭运气做对的题。这些题都是你的软肋。

其次,同学们应着重对这部分知识进行复习。这里应该注意的是,千万不要就题论题。如果只是这道题做错了,改正了。那这样的总结只是让你多会做一道题而已,下次类似的题变一变形,可能又错了。殊不知,一道题错了,可能是你相关的知识体系就没有搞清楚。

所以,同学们应该做的是,由点及面,对这部分题涉及的知识做一个更深、更广的复习。英语错了一道考察冠词的单选题,那你是不是对冠词这部分知识就没掌握好?物理一道大题的受力分析又错了,好好想想你的受力分析是不是一直就存在问题?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话,为什么不以这次期中考试为契机,把这部分知识疏漏处赶紧补上呢?如果又是应付了事,下次一定还会出问题。要拖到什么时候呢?

(三)考试技巧总结

考试技巧的总结上,初三的同学应尤其注意。请同学们再次回顾整个考试过程,这次你的回顾重点是在考试技巧上。请同学回想,也问自己几个问题。

1,这次考试你的策略是什么?时间安排是否合理,有没有出现先紧后松或先松后紧的现象?

2,有没有出现填错答题卡,或者一些很明显的低级失误?如果有,你要怎么能让自己记住这个血的教训?

3,具体到每门学科。英语是否没有时间看完整个阅读?听力是否因为纠结前面的内容而影响了听后面的内容?数学是否因为专注后面的某道很难的大题而没有检查,导致丢了一些不该丢的分。等等。

通过考试技巧的总结,想必同学们自己就能明白,在这次考试中,如果你能怎样安排时间,安排答题顺序,就能取得更好的成绩。把你总结的记下来,这都是你最宝贵的经验。高三和初三的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每一次考试当成是最终考场上的真实演练。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第2篇

一“教学做合一”的内涵

“教学做合一”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的重要内容。其涵义是:“教的方法要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其内涵如下:

第一,“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件事(或一项活动)的三个方面,一件事(或一项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者之间联系密切。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这是“教学做合一”的基本观点,是教学理论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第二,“做”亦是“行”;“行”乃“知之始”。陶行知指出:教学做要合一。既然以做为中心,那么颠倒过去的教学理念,强调“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认为:有行的勇气,才有知的收获。可见,陶行知的“知”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强调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

二“教学做合一”在B级英语辅导训练选修课中的运用

1“教学做合一”在教学内容设计上的运用

“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中所指教学方法的运用需要一个教学的载体,即教学内容,亦陶行知先生所指的“事”。作为高职英语B级辅导训练选修课程,没有固定的教材,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和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按照教育部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大纲》的要求,采用“以能力为本、考试为导”的课程设计原则,紧密结合高职高专实际教学的需要,针对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的题型,将本课程设计成听力、词汇语法、阅读、翻译与作文五大模块。每一模块教学内容,根据“行———知”知识构建,将教学内容分为:考试大纲要求学习———真题训练———试题分析———做题技巧总结———真题训练等环节。这些环节的安排,让学生在做题中掌握各个模块大纲考试的要求、试题的考点、试题的解题技巧、并在做题中深化和应用解题技巧,提高考试应试技巧,提高应试能力和通过率。

2“教学做合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一个活动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就是教。比如种田这件事是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水是在水里做的事,便须在水里学,在水里教。再进一步,关于种稻的讲解,不是为讲解而讲解,乃是为种稻而讲解;关于种稻的看书,不是为看书而看书,乃是为种稻而看书;想把种稻教得好,要讲什么话就讲什么话,要看什么书就看什么书。我们不能说种稻是做,看书是学,讲解是教。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这是种稻的教学做合一。”陶行知先生的这段阐述,说明了围绕做事,先生讲解活动、学生学习等一切活动,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在B级英语辅导训练选修课中,我们围绕高职英语B级应试要求,采用真题强化训练、试题考点分析、解题技巧总结等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做中获得做题实战经验,分析中把握考试内容动态,在讨论中获取解题技巧,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技能。

第一,真题强化训练,获取实战经验。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要在水中学游泳、在田里学种田。我们需要在模拟真题强化训练中练习如何考试。目前我们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英语基础薄弱,学习方法欠佳,对英语重视程度不够等原因,造成很难通过英语B级考试。然而,从心理和生理角度来说,考前的强化训练,是可以达到四两拔半斤的效果的。为此,在选修课程中,将真题强化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课堂上安排2-3次真题模拟训练和单个项目真题训练(听力、语法词汇、阅读、翻译、写作)。课后要求学生自测,教师进行检查。这种点、面结合的实战训练,有效地帮助学生剖析自己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选择复习资料,突击提高个人英语语言知识、技能和语言在日常工作情景中的应用。同时,通过点、面的实战训练,帮助学生感知考试试题的题型构成、各项目所占比例、时间分配等,并根据个人情况,合理、有效地进行答题,提高考试成绩和做好考试的心理、生理准备,最终获取考试实战经验。

第二,分析考点,掌握考试规律。“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教”,教人做事,学人做事首先要知道所做事情的主要规律(步骤),如学骑自行车,骑车的规律(步骤)就包括上车、下车、骑车过程中直走、转弯等,掌握它的主要规律,就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技巧的训练和总结,提高做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B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也是一样,有其固定的考试项目、考试内容等,师生在教学活动中,需要互相讨论,分析考点,总结规律。为了做好考题整体和项目的考点分析,我们采取以下措施:(1)考试整体考点分析。授课的前3学时,安排学生做一套真题,并结合所做真题与学生讨论学习考试大纲,掌握考试大纲的考试目的、考试形式、考试范围、词汇要求、时间和分数构成等。这样,学生对考试题型、词汇要求、时间安排等有一个整体认识。(2)项目考点分析。项目集中训练模块中,我们要求学生先抽做两套相关项目的真题,然后从考试大纲要求、考点统计等方面师生共同讨论分析考点。比如词汇、语法结构模块,学生抽出两套题,做词汇语法结构模块练习,然后结合教学大纲对这一模块的要求,提问、讨论词汇语法结构考试的题型、测试内容、分数和时间比,对该模块进行整体性的分析。接下来,针对该项目的考试题型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进行深层次的讨论、分析、归纳,得出单项选择题的考点为:词汇选择题63%,语法选择题37%。词汇选择题主要包括动词和动词短语、介词和介词短语、名词、形容词、副词;语法选择题包括时态语态、从句中连接词辨析等。用词的正确形式填空题的主要考点:词形转换占40%,形容词(原级、比较级、最高级)占10%,动词的时态语态占20%,非谓语动词占30%。我们通过实战训练、感知讨论、数据统计等分析活动,从整体、项目分析归纳考点,为做事技能的获取奠定了基础。

3点拨技巧,提高应试能力

要想通过考试,英语语言水平是关键。然而,作为高职高专的学生,英语语言水平普遍偏差,这种状况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这时进行解题技巧的点拨就变得尤为重要。答题技巧的点拨,一般在某一类型题目实战训练和考点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讨论或边做边讨论的方式进行解题技巧的点拨,技巧点拨后,要求学生运用解题技巧进行解题。通过这种边做、边思、边论的方法获取解题技巧,同时运用技巧提高解题的准确率,拔高英语水平,提升应试技能。例如,我们在对听力部分Section B简短对话考点进行分析后,将考点锁定为细节题和推理题。然后通过师生讨论分析最后总结出以下的应试技巧。

细节题的解题技巧:(1)浏览选项,预测考查细节。(2)仔细听录音,注重第一人开启的话题和第二人的回答,抓住关键词。(3)根据所听到的信息,快速做出判断,选出选项。(近年来,细节题的考试一般都能在选项中直接找到答案,像这样的题,可以听到什么选什么。)

推理题的应试技巧:(1)浏览选项,预测是否是时间或地点或人物关系推测题。(2)抓住关键词,进行话题、语境推理。(3)如果是人物关系判断题,注重称呼和语体(正式或非正式)判断。(4)注重相同词义,不同词汇的应用。(5)根据推理,做出判断,选择正确答案。

高职B级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越来越得到高职院校的重视,作为考前强化训练和辅导的课程,我们一定要落实好“教学做合一”,让学生在“做中学”、“做中思”,通过考前强化训练、考点分析和技巧总结等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应试技巧,指导学生顺利通过B级英语考试,达到“做事”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中物理;应试技巧;考试结果

一、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学生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即“发现问题―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解决问题―总结回顾”,其中所说的“回顾”,即总结解题思路及方法,是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化认识,它较之前几个程序显得更为重要,它能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将学生的认知结构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好的开端为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解题的开端即审题,审题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着解题的成功与否。在物理考试结束以后,学生常会抱怨题目看错了。众所周知,将题“看错”通常都是在审题时出现判断失误。所以,物理教师必须不断解放思想,加强对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同时对于审题过程中出现的失误要引导学生积极反思。在进行反思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对题目的关键词语是否进行了准确把握,能否挖掘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对于物理现象中的临界状态是否进行了考虑,是否排除了不必要的干扰因素等。在学生做完题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析结果是否正确、合理,是否有其他的解题方法,能否简化解题过程,如何将题目拓展延伸,这种解题思路能否举一反三,假如借助示意图是否可以使物理过程更清晰地呈现等。

二、在错题和课堂之外反思能力的培养

学生的自我提问往往蕴含着自我反思的过程,学生在进行自我提问时,可以拟定具体的提问单。物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循序渐进,逐步进行自我反思,学生在具备了较强的自我反思能力以后,则可以简化反思过程,摆脱提问单。

错题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每个学生不可多得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每天记录错题和难题,并找出出错的原因、解题的要点以及正确的解题思路,学生在错题集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回顾,尤其是在考试前进行重温回顾,能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认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知识,提升学生的考试成绩。

在学习之余,物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建立科学的反思档案,要求学生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建立自我评价体系,提升学习效果。学生在反思的过程中,能对自己的学习起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且能将旧有的知识与学习的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能够科学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同时,学生在反思学习态度的过程中,能及时了解自己是否主动学习,是否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保持坚持不懈的态度,是否长期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三、在考试中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考试为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提供了依据,同时能从根本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期中或者期末复习阶段进行考试,能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而且能引导师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得失情况。

1.要反思复习过程

学生在进行复习的时候,要认真反思自己是否准备充分,有没有做好各项工作,是否对教材内容进行总结,对于已学知识是否认真复习,有没有重点复习易错题,有没有发现在学习阶段被忽略的知识点,使用的复习方法是否有效等。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能够为考试提供依据,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2.要对应试的技巧进行反思

学生对应试技巧进行反思,能直接帮助学生提高卷面成绩。对应试技巧的反思包括:学生接到考卷的第一反应,对于班级、姓名等个人信息是否填写无误,在答题之前是否对卷面有一个整体感知,有没有了解考卷的题量及题型,对于难题应该如何处理以及是否认真检查已完成的考卷等。这些都能从一定程度上增强学生的反思能力。

3.要对考试结果进行反思

学生对考试结果进行反思能帮助学生认识其真实水平,同时帮助学生找出缺陷和不足,找出出现问题的根源。不论是考试时心理状态不稳定、复习方法不正确、审题失误、应试技巧错误、身体状况不佳还是知识点掌握不全面,这些都会影响考试结果。同时,对考试结果进行反思,能帮助学生积极调整学习方法,加强对重点题型的掌握,以便下次考试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加强引导,逐步提升学生的反思能力和水平。作为高中物理教师,要及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各项问题,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和思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及学生不断进行反思,能进一步强化新旧知识的联系,实现知识的迁移。对于学生来说,积极进行反思是一种积极探索的精神态度,集中表现为学生创造力的提升,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积极进行反思能进一步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使学生不断适应新课标的要求。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第4篇

一、帮助学生探索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首要表现,也是其他学习能力的基础保障。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和技巧的不同,决定学生学习效率的高底,这方面的能力的开发训练,我认为主要是通过以下方法来达到。

(一)教给学生系统地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历史的每一部分内容并不是彼此孤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历史学科知识结构体系。在课堂教学中我特别重视教学生构建知识结构,教他们把零散的知识纳入知识结构体系中,以便更好地掌握。

(二)帮助学生探索识记具体知识点、概念的便捷途径。知识获取的迅捷性、记忆的持久性和再认再现的准确性,是学习效率的首要体现。每一个知识点、概念都有其不同的记忆方法,发现并掌握其规律,合理加工处理知识信息,探究便捷的记忆技巧,有利于提高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效率,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技巧,供学生借鉴。

二、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能更好地运用,历史学科的知识的运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解答各类历史试题或与历史相联系的综合试题,这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最普遍手段,高考更是突显了这一点,我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答题能力的培养。

(一)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各类考题、练习题。在考试成为检测学生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今天,做题的技巧成为学生学习能力一个重要方面,而进行各种题型的练习、考试训练,则是培养这方面能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应通过练习、考试和讲评的不断重复和提高,使学生逐步形成适应命题考试的能力。这方面的能力训练始终是教学工作的重点,具体的做法是教给学生做题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在历史学科高考试卷中材料分析题是一个难点,因而我在教学中强调做材料题的三部曲:读、找、答。“读”是做好材料题的基础,要求粗读后细读,注意具体材料具体分析、带问题阅读尽快获得有效知识信息,还要注意提示性文字和材料出处等。“找”是解题的关键。主要是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相似点、找出材料与设问的相关点体会命题意图、找出不同材料题的不同要求等。“答”是解题的落脚点,注意按问作答克服思维定势,坚持论从史出,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正确观点,认真书写等。

(二)指导学生学会归纳和总结,并不断得到提高。我们的学生参加高考之前,他们要做好多的材料题,因而要学会归纳和总结。在归纳中可以使学生对历史知识得到了巩固,在总结中也可以使学生找出自己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归纳和总结中能使学生找出做材料题的一般规律,了解答题的一些基本要求,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分析解答各类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研究性、创造性学习能力。

1、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一些能力训练题。比如我在上《》这一节课时,先由学生分组设计相关问题,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在老师授课中可以大家一起来讨论,最后由老师归纳总结。这样我们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创新能力,同时又能活跃课堂氛围。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英语 任务型阅读 解题技巧

【中图分类号】G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2)12(a)-0047-01

任务型阅读是根据任务型教学设计的一种比较新颖的题目,主要是学生读完一段阅读材料之后独立的完成一项任务或者是问题。它区别于传统的阅读,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总结能力等要求都比较高。本文主要根据其题型具体的介绍了任务型阅读的相关解题技巧,以此更好的增加学生的阅读能力,减少难度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

1 任务型阅读的概念

任务型阅读是针对任务型教学设计的,主要考察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它区别于传统的阅读形式。任务型阅读主要是学生根据提供的阅读材料进行归纳总结,独立的完成一项任务或者一个问题。任务型阅读的新颖主要表现在它的出题形式,比如要求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填空,这些主要考察学生的综合英语学习素质。任务型阅读相对来说是一项比较难的、创新性的试题。

2 任务型阅读的命题特点

任务型阅读多是短文和结构图表或者是方框图表,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理解之后按照要求填写答案。任务型阅读一般突出体现文章结构和层次,从文章的主题到各个细节或者不同的论据,任务型阅读大部分会比较清楚的以表格的形式展示文章的框架;同时任务型阅读强调学生捕捉和组织信息的能力,考察学生对于信息的综合加工和处理能力,不仅体现在阅读上,还体现在表格信息的对比和理解中。

3 任务型阅读的解题技巧

最近几年,江苏的高考试题型中出现了表格图框或者填空等形式的任务型阅读题型。这种类型的题目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比较高,要求学生有较高的理解、总结等能力,同时任务型阅读比较难把握,学生学习比较费劲并且考试丢分比较多,任务型阅读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思维,打破传统的学习思维,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任务型阅读主要要求学生在读完阅读之后,相关的内容整合然后用简短的单词或者词语填空,对于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要求最高。学生不容易把握,难度比较大,并且也比较容易丢分。

任务型阅读是一项难题。学生必须在通篇阅读的情况下,自己组织语言来完成。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总结概况能力。这种类型的试题,学生既要快速浏览同时也要精读,针对表格中的空缺的部分或者要求总结主旨大意的题型,带着任务去进行阅读,在读的过程中,可以把细节的部分勾画出来,这样可以方便同类句子的整合,同时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来进行填空,有些时候会出现字数的限制,学生首先要按照题目要求来进行填写,对于与填写有关的部分进行整合,读的过程中勾画出来,可以不遗漏一些细节部门。下边具体的介绍了这一类题型的解题技巧。

3.1扫读

在做表格类型的考题时,学生要学会扫读图表的技巧。图表类型的题目,大部分要求学生根据文章中的内容组织语言来填写答案。学生需要弄明白题目的要求,到文章中去寻找、总结答案。学生在做题中,要首先分析表格的结构,然后按照要求对照着要求去文章中寻找答案,并且对信息进行加工。扫读技巧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考试细目,同时能够不脱离文章的信息,或者有些学生可以一边阅读一边勾画出相关的信息,最后进行概括总结,这样不会遗漏信息。

3.2略读

任务型阅读一般是学生根据文章的理解自己组织答案来填写,或者要求学生总结文章的主旨大意。学生必须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阅读都要逐句理解然后在开始做题,略读对于任务型阅读是非常重要的技巧。

学生在做题时,首先要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这就需要学生快速浏览全文,明白文章的主旨大意,对于文章有初步的了解。同时在浏览的过程中,要重点注意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以及文章每段的第一句话,一般文章的主要意思都会集中在这几部分。除此之外,学生还要注意文章的结构,快速阅读要基本了解文章的主要意思和结构,基本了解作者的观点,对于文章有了初步的了解,才能够更好的做好考试题。

3.3精读

任务型阅读需要学生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容,学生不能只是略读总结答案,对于部分的考题是考察细节或者学生对于某句话的理解意思,这就需要学生必须在略读的情况下再进行精读寻找关键的词语、段落,或者从文章中进行概括,同时仔细的斟酌,确保是最恰当的形式。学生在平时的阅读练习中,要注重精读能力的培训,只有精读、深读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内涵,才能理解作者的观点,才能用合适的形式填写答案。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专门做一些文章主旨、细节要求的题型,训练中注意文章的细节,注意所填单词的结构以及形式,任何小的细节都不能出现错误。平时的阅读训练中,就要养成较好的习惯,积累单词和词汇,注意大小写等,这些都是需要文章精读中需要的一些技巧和小细节。

3.4复查

学生做完之后还要进行复查,查看自己填写的答案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自己的填写形式是否正确,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做题的准确性。学生完成之后,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和细节内容的把握来检查自己答案是否正确,形式是否准确。任务型阅读对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归纳总结能力要求比较高,许多的学生在做完之后会出现语言、结构或者单词的格式等错误,这就需要复查,对自己的答案进行检查和核实,以更好的保证做题的准确性。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第6篇

一、提前感知,自查自纠

老师们都有这样的感觉,当学生拿到答卷后,他们关注的首先是自己和同学的分数,往往开课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课堂秩序混乱,教师不能正常讲评。因此,教师应提前把试卷发到学生手中,提前让学生知道考试情况,转移学生上课时对分数的注意力,从而很快切入正题。

上课伊始,教师可对考试情况进行简单综评,再让学生对试卷进行自查自纠。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对那些因粗心、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或理解有偏差的题目进行自我纠正。学生通过自我判断、更正,一些简单的错误便可迎刃而解。

二、合作交流,互助纠错

学生自查自纠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合作交流、互助纠错。此环节主要是学生针对自己尚存疑问的试题,请教同伴或与同伴自由辩论,找出出错原因,澄清错误认识。通过同伴互助,出错和纠错的同学对所做试题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同时,通过巡回指导,对学生的疑问给予及时的点拨、指导,同时记下学生在交流时产生的而教师在阅卷时没有注意到的共性问题,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三、精讲解惑,拓展延伸

经过学生的自主纠错和互助纠错,绝大多数错误已被纠正。这时,教师就要有针对性地讲解,以扫清个别试题对学生造成的思维障碍,对一些典型试题进行拓展延伸,拓宽学生思路,使学生在答题时能举一反三。教师要想讲好、评好,让学生有所收获,必须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认真批阅学生试卷,做好讲评内容的记录。教师要认真记录下如下内容:学生出错率高的试题,典型的或具有引领作用的试题;学生在答题方法、技巧上存在的问题及其他具有共性的问题等。具体讲解时,教师要做到:(一)对出错率高的试题,要讲清讲透出错原因,并找出具体纠错办法;(二)具有典型性和引领性的试题,这些试题既有对学生知识的考查,又有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也可能代表着一定的命题方向,教师要通过范例,由浅入深分析讲解,引导学生拓展思路、纵横联系、融会贯通;(三)讲答题技巧和方法。不同题型,都有一定的答题思路、方法、技巧,如选择题,要让学生学会抓住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判断,排除干扰项,作出正确选择;材料解析题,要让学生力求读懂材料,注意材料中隐性的信息,针对问题,有的放矢。

四、回顾提炼,总结反思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英语翻译;常用技巧;现状;改进;分析

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国内的大学教育中占据了较为重要的地位,针对学生英语水平的考试主要是全国英语等级考试,考试分笔试和听力两部分,力求全面考察学生的英语能力。但是在英语翻译的教学上,大学英语尚不能够更理性的去认识,许多大学的英语注重词汇量的增加以及听力水平的提升,这使得大部分学生仅仅是擅长于看懂英语和听懂日常对话,但是在翻译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学生不能准确的把握英语所表达出的意思和内涵,这在研究生阶段进行专业外文期刊阅读时尤为明显,绝大多数的学生不能理解专业外文期刊中的语句内涵,这就充分说明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在翻译技巧方面的教育存在缺失,对此进行研究有助于更清楚的认识大学生英语翻译现状。

一、大学英语翻译常用技巧分析

大学英语翻译技巧并没有固定的方法,都是在长期的翻译过程中根据汉英语言的特点总结而来的,常用的技巧有以下几种:

1.1 转性翻译。在汉语的表达式中以动词为核心,因此汉语的描述中带有大量的动词,但是英语主要是通过名词和介词组合的方式来实现动态的表达,也就是用静态的方式进行表述。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到这点,将汉语翻译为英语时要将动词转换为名词加介词的组合,在英语翻译为汉语时应将静态的组合转换为动词,比如talktive直译是健谈的,虽然这样翻译并无错误,但是如果译为滔滔不绝就会显得更加生动,也更加贴近汉语的表述习惯。

1.2 转态翻译。在汉语的表述中以主动形式的陈述为主,而在英语的表达中则被动语态居多,所以汉语中省略主语的祈使句非常多,而英语中则不然。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结合语境灵活转换语态,主动语态与被动语态所表达出的意思相同,但是其内蕴的情感色彩是存在差异的。比如汉语讲某人已经离职,在英语中就应该表达为somebody has been fired。

1.3 增译与减译。增译指的是在翻译的时候根据语境和连贯性的需要适当添加助词或者是介词,为省略句添加主语等,为的是使翻译的文字更加通顺连贯。而减译则是在翻译时适当去掉与语境关联不紧密的部分。无论是增译还是减译,其目的都是为了增加文字的可读性,但是其前提是不能影响原文主旨的表达。

1.4 具象与抽象转换翻译。具象与抽象转换翻译主要是基于汉语的具象特征以及英语的抽象特征总结出的翻译技巧,汉语中的表达常常会利用具象的事物来表达事件,而英语则倾向于抽象表达,比如汉语中对朋友的及时帮助会用雪中送炭来表达,而翻译成英语则需要舍去具象的雪中送炭这一情景式成语,直接翻译为timely help,也就是及时的帮助,显然翻译成汉语时也需要将及时的帮助修正为雪中送炭。

二、导致大学英语翻译技巧薄弱的原因

造成大学英语翻译技巧薄弱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教师以及领导层面对翻译技能的重视程度不够,因为大学英语的教学更为注重的是日常交际能力和阅读能力的培养,但是英语翻译更多的是视为专业翻译的学习范畴,所以除了个别英语翻译专业进行大量的翻译技巧学习,大部分学生的翻译技巧并未得到培养;其次是国内现行的英语教学教材中并没有针对翻译设置独立的课程,一般的大学英语教材分为普通教材和听力读本,这就意味着学生只能学到阅读能力和听力练习,至于翻译练习仅限于课后的个别短句翻译。

3 大学英语翻译技巧的培养举措

3.1 加强翻译能力的培养。要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时间限制,大学英语课上,教师只能简单地进行基本的翻译理论和技巧的介绍和讲解。绝大多数低年级英语专业学生没有或者很少接触过翻译理论和技巧,翻译实践也少,因而,翻译理论与技巧的介绍,不要走在实践之前,而要引导学生先实践再总结相关翻译理论和技巧。

3.2 提高学生对翻译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要想尽快的提高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就需要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翻译兴趣,可以是提供丰富多彩外文读物的方式,也可以是提供社会翻译机构兼职的机会,或者是通过课堂讨论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对翻译技巧学习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中心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活动达到。首先,布置和检查预习预习是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第一环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其次,精讲多练,机会留给学生。再次,翻译形式多样化,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pair wodk,group work等,让学生在较为轻松的氛围里进行翻译。

3.3 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翻译能力鉴定考试。如果学习时能够有较为明确的目标,那么学习的动力往往就比较大,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全国性的翻译能力鉴定考试,通过考试结果明确自身的英语翻译能力级别,进而起到督促和鼓励学生进步的目的。或者是通过帮助学生定期向刊登优秀译文的刊物投稿来鼓励学生更多的学习翻译技巧,提升自身翻译能力。

3.4 丰富教学模式。改进单一的教师讲解、学生笔记的教学模式,通过设置课堂讨论或者是分组学习的方式来丰富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翻译学习兴趣。

分组教学这是针对班集体和个别学习而言的,采用小组评分的方式,鼓励学生团队合作、相互讨论,对于同一个题的翻译,分享各自的翻译技巧,再评出最好的翻译技巧,以之鼓励其他同学再接再厉。

课堂讨论这是学生和学生之问或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学习方法。这两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提高英语翻译技巧。

三、结语

虽然当前大学在英语教学中对翻译技巧的培养不够重视,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也普遍低下,但是不能因此而全盘否定英语教学模式,应在现有的教学基础上,逐渐增加英语翻译技巧的教学比重,并利用恰当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对英语翻译的兴趣,改善英语翻译教学氛围,如此才能更好的提高我国大学的英语翻译技巧教学质量,才能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

参考文献:

[1]朱年红,孟庆生.汉英语言中的重复现象对比与翻译[J].大学英语(学术版),2011,9(2):249-252.

考试技巧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高考;视阈;古典诗词;赏析;指导;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5-0204-03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在高中语文必修、选修教材中,古典诗词不仅篇目多而且数量大,在语文高考中,古典诗词鉴赏为必考内容,因此对高中生进行古诗词赏析方法的指导研究很有现实意义。

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发展独立阅读能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了解诗歌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了解作品相关的背景材料,分析和理解作品;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

3.《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认为,阅读与鉴赏的根本目的是“立人”,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角度,以“立人”为本提出阅读鉴赏目标,从教育的本质上来理解阅读鉴赏活动,侧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维度。文学作品的教学应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文学鉴赏的更高要求就是对作品做出探究性的鉴赏和理性思考。重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把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放在目标的核心位置,强调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要求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鉴赏重点在于探索作品的意蕴和艺术魅力。

4.《新课程高考语文考试大纲》明确规定古代诗文阅读为必考内容,能力层级涉及A识记、B理解、C分析综合、D鉴赏评价,每年高考试题所选古诗词不在教材里,而且作者也不一定是名家,在引导学生鉴赏古诗词时,知人论世,整体把握十分重要。结合学生实际、古词文本内容及作者经历,在古诗词专题复习及日常教学中,有序进行古诗词方法技巧的指导并扎实训练,这一定会有效提高高中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1)古典诗词赏析方法:结合高考考纲、考点及高中语文课标要求,结合古典诗歌文本,从意象意境、表达技巧、思想感情及语言风格等方面归纳总结诗歌赏析方法。

(2)指导学生:结合新高考及考纲修订情况、高考真题及训练题,引导学生利用归纳出的赏析方法,准确有效地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提高学生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有效培养、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和阅读水平。

(3)进行研究:在解读古典诗歌文本、品味名句的基础上,利用已经归纳出的赏析方法,适当研究并总结古典诗歌鉴赏的技巧和规律,有效提升学生的古典诗词鉴赏水平,滋养心灵,升华人格。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理论依据,包括: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诗歌鉴赏及美学理论,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建构主义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高中语文课标及上述理论都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而高中语文注重学生的选择性和个性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审美和探究能力,加强文学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最近,教育部也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在中学阶段,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阅读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这样能促进学生提高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2.实践意义。结合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以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和陕西省高考语文考纲对古代诗歌的能力层级要求以及对应的考点为依据,利用陕西省、宝鸡市及各地高考模拟题、近五年高考语文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并掌握鉴赏古代诗词的规律、路径和方法,有效提高学生古代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以学习小组为载体,以古代诗词佳作为媒介,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评价、质疑,以批判思维用现代观念审视古代作品,认识古代作品的现代价值及意义,真正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水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本课题研究力求从我校高三学生古诗词学习状况出发,结合我校“四步12法”高效课堂有效教学模式推进及高中语文课标和高考考纲对古典诗词鉴赏的能力要求,有序对学生进行古诗词鉴赏方法的指导与研究,通过扎实训练,切实有效提高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评价能力。课题组计划分三个阶段进行研究,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调研、论证、确定课题,申报课题,成立课题组,制订课题实施方案,撰写、提交课题开题报告,开始课题研究。根据课题组成员情况,确定我校高三理科班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文科班。在研究时,结合高三复习,引导学生以陕西高中课改前后的新课程高考语文试卷(陕西卷)为主,从古代诗歌阅读试题中找出古诗词的考点及具体考查内容。要求学生完成2009―2013年陕西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歌阅读题,师生总结考点及考查方式、内容,并对陕西课改后高考古诗词阅读的考查方向及考点分布有一定的认识和研究。

第二阶段:实施研究阶段,分解子课题,适当分工,明确任务,确定研究样本,调查分析,阶段推进,有计划、有目标,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为结题做准备。对2013年全国高考试题全面解析,结合考点具体指导训练学生。结合考纲、教材和课标对古诗词鉴赏的能力层级要求,结合训练材料,在复习时,我们引导学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境意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鉴赏古诗词,力争深刻理解诗句蕴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情趣和理趣,着力引导理科生形象化思维、生动化审美,准确诠释古诗词的意象意境,规范清楚表达诗词的意蕴,经过悉心指导和训练,利用有关文字、视频、音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切实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

结合高考考纲要求,全面归纳、梳理古诗词的考点、知识系统,从思想感情、形象(意象意境)、语言和表达技巧入手,结合模拟题强化训练,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鉴赏古诗词鉴赏方法和答题技巧,结合训练实际,制订指导方案,形成专题性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有效设计课堂,使学生阅读古诗词的能力明显提高。在考试时,对古诗词阅读的采分点认识更清楚,答题更规范,得分率有了显著提高。

结合试卷讲评,要求学生不仅要弄清古诗词的考点,而且对试题所涉及的古诗词进行鉴赏、评价,并有效积累方法,教师予以针对性指导、训练、拓展,使学生每次训练、模拟考试后,有积累、有收获,鉴赏水平明显提升,逐步做到阅读古诗词不是盲目乱解、随意发挥,而是有备而来,依照规律、方法,找准路径,提高赏析水平和答题能力。

经过师生努力,总结的方法、技巧在古诗词阅读实践中的有效运用,理科生对古代诗歌阅读更有信心了,文科生则稳定发挥。课题研究形成过程性资料和阶段性成果,有初步结论:经过强化训练,主动梳理、归纳出古诗词的知识和阅读、鉴赏的方法及技巧,学生阅读古诗词的信心大大提高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数据,提交统计分析或调查报告,得出结论,形成最终成果,撰写结题报告,提出结题申请,验收、评估、结题。

结合课堂及复习实际及时总结、反馈。对陕西省宝鸡市一模、二模、三模和西安高新三中模拟试卷中的古代诗歌阅读题具体分析,帮助学生真正把握考点,根据古诗词文本及作者,有效鉴赏诗词,仔细解读,用心答题、品味。这些方法、技巧能帮助学生提高古诗词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提高阅读品位,提升审美情趣和评价能力。这也确实为增强学生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了基础,使学生古典文学素养有了一定的提高,从内心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依托古诗词名作、经典作品,丰富人生、健全人格、放飞梦想,让古诗词陪伴自己的生命历程,与大师对话,慰藉心灵,完善自我,快乐成长。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通过梳理古诗词知识系统,归纳整理考点及能力层级要求,结合强化训练,师生合作,学生古诗词鉴赏水平和答题技巧有了很大进步。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先后积累完成了《2014年古诗词鉴赏高考试题例析》(一)―(三)、《指导鉴赏诗歌的形象(人物形象)教学设计》、《古代诗歌鉴赏指导训练》(一)―(二十二)、《2015年陕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宝鸡市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金太阳陕西专用高三语文试卷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一)―(三)、《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语文高考标准化考试练习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和《2015年西安高新三中高三语文考前适应性考试古诗阅读题鉴赏指导》等共37件成果,成效显著。这使我们深信,古诗词鉴赏不仅有规律、路径,而且合理利用高考试题、模拟题和诗词鉴赏资料,强化训练,恰当指导学生掌握方法、技巧,从而迅速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阅读水平和评价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阅读古诗词的良好习惯。同时,潜移默化地净化学生的心灵,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鉴赏能力。

以小课题研究为平台,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促进我们专业化成长,促使课题研究成果多样化,并能尽快转化为教学效益,在总结的基础上,及时反馈,得出一些结论,使课题研究顺利进入第三阶段,按时结题。

五、存在问题及改进

语文课标非常重视古诗词教学,高考考纲规定古诗文为必考内容,但课改以后,语文选修、必修及模块化受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及高考科目的影响,学生在高二就文理分科,理科生往往重理、轻文,导致古诗词积累不多,阅读水平和鉴赏能力不高,对诗词理解不到位。同时,高考古诗词阅读文本选自课外,范围很大,所选诗词为名家的二三流作品或二三流作家的代表作品,要么作品内容不熟悉,要么作品的作者及所处时代不清楚,导致学生尤其是理科生,对古诗词阅读信心不足,这给课题研究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古诗词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蕴含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我们必须传承并予以发扬光大,因此结合高考实际,我们还是努力引导学生细心品读古诗词,掌握b赏的方法、路径和技巧,经过强化训练,学生信心大增,对古诗词的理解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面对理科生古诗文基础不扎实这一实际,我们不能回避,也不想回避,而是通过深入摸底,引导学生利用抽象思维方面的优势,主动阅读、鉴赏古诗词,而不是死记鉴赏术语,不投机取巧,而是扎扎实实读懂古诗词的字面意思,尽可能理解言外之意,形象化理解诗句中的景、情、事、物和理,在诗句中体味生活的滋味和生命的灵动,从而避免枯燥和乏味,有效提高古诗词的鉴赏水平和能力。

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入,对古诗词的鉴赏渐入佳境。除了文字资料外,我们还积累了很多绘画、音频、视频素材及资源,置身于中国古诗词的艺术王国,聆听妙音美曲,欣赏优美恬静的画面,体味“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顿感诗意的人生真美。可惜,对于博客操作的不熟练,无论我们怎样插入、粘贴、链接,那些美图、美曲、视频、音频也进入不了博客,就只能在博客里保存文字,留下些许遗憾,因此以后应努力学习博客如何操作。

总之,课题研究与语文课堂教学同步,既促进小课题研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改进教学效果,又能帮助师生进步、发展和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基础教育教育司、师范司.语文课程标准研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安市普通高中新课程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语文)[Z].2008.

[4]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Z].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