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特困生申请书

特困生申请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特困生申请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特困生申请书范文第1篇

尊敬的xx领导:

我是xx中学x班的xx,我家住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家里有六口人,家中的劳动力只有父亲和母亲,可是他们一直有病在身。因为没有文化,没有本钱,只好以做苦工短工为生,十几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小时候,家中四个小孩一起读书,父母亲为了让我们都能上学,日夜劳碌奔波,但是他们那些辛苦赚来血汗钱根本不够我们几人的学费,只能想亲戚借。那时候真的太困难了,大姐初中没有毕业就辍学回家帮忙;二姐和我一起初中毕业,也想读高中,可是家里真的无法担负我们的学费,所以二姐也把上高中的机会让给了我,自己回家帮忙。

我家只有1.5亩左右的水田,每年所有收获的水稻勉强能提供家用。我家的经济来源也只有依靠那一点点八角和木薯。因此全家的年收入也只有XX元左右,除去还债、日常开支,所剩也就无几了。所以学费一直困扰着我们。但是为了将来,我必须读书,上大学。

为了完成我的学业圆我的大学梦,我很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我会努力拼搏,努力去实现我的梦想。感谢你们!

此致

敬礼

申请人:xx

大学贫困证明申请书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叫xxx,是xxxx系xxxx专业xxxx班的学生,出生在一个贫穷而又落后的小山村。家中有四口人,父母文化浅薄,在家务农,由于多年的劳累,父母两人身体状况十分差,农业收入低微,所以全年收入十分微薄,还有一个弟弟正在xxxx中学部读书,家中一年省吃俭用的钱大多都供给了我和弟弟读书。而我从小热爱美术,高中时在学校选择了美术专业。今年我圆满的完成了XX年的学业,光荣的参加了高考。当我得到了xxxx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全家人都很高兴,但我毕竟是我那个家族里难能可贵的大学生,也是我们村子里多年以后才出的大学生。但是从事美术专业的院校学费都有那么高,对于农村的家庭来说真是一个天文数字。为此家中面临着巨大的学费压力,家中实在是拿不出足够的钱来送我上大学,可是我又不想因为贫困而丧失上大学的机会,我知道这个社会如果没有知识没有文化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所以我一定要完成我的学业。故申请有关部门证实学生的家庭情况,定于特困生类型,以便学生能在校获得各种补助及助学贷款,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此致

敬礼!

特困生申请书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应用文写作;阶梯式教学;循序渐进

笔者曾见过我校不少毕业班的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写得不合乎格式的个人简历,在写实习申请书的时候缺乏标题和称谓,在写入团、入党申请书的时候忘了写结尾、敬语……因此,提高我校学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迫在眉睫。因此,如何针对学生不同时期的实际需求进行应用文写作,阶梯式教学值得探讨。

《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一书中指出,阶梯式教学法“是一种分层次进行目标管理的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方法,是给不同程度的学生铺上成长的台阶,引导其踏上‘正确定位’‘主动升级’‘积极进取’的良性‘魔力圈’。”把阶梯式教学模式运用于应用文写作当中,就是在对学生书面表达的训练和实践中,把教学活动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安排。

一、由入校初期到毕业前夕,循序渐进地教学

我们的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开始长期接受记叙文、议论文等几大文体的写作训练,形成了固化的写作思维定式。而应用文写作在文体结构、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与几大文体有着很大的区别,因此学生到了中职学校开始接触专题性的应用文写作时,教师就一定要结合实际进行教学。由于学生入校初期对彼此不熟悉,在班会课上通常要做自我介绍,并且,对班级竞选、各种社团招新等活动充满了新鲜感,对中职三年的学习生活也充满期待,并开始学习做事,所以,一年级开设的写作课就可以从竞聘稿、演讲稿、简历、海报、学习计划、各类活动策划书等新生需要用到的应用文体入手。这是初级阶段,也是第一阶梯,让学生感受到应用文写作的实用性,并对应用文产生兴趣。

当新生成为老生之后,在校中期的应用文写作教学主要针对已经度过了新鲜期的一年级下学期、二年级的学生。这段时间,学生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会用到更多的校园应用文,专业课也会用到应用文。因此,教学内容可以上一个阶梯,可以结合各类总结(个人学期总结、主题班会课总结、班级工作总结、社团工作总结)、各类申请书(入团、入党、入社团、特困生助学金、周末留校等)、各种专用书信(邀请书、证明信)、贺卡、请假条、便条、借条、会议通知、启事、调查报告、实训报告等进行教学。

学生在三年级开始面临就业实习或参加高考的抉择,这时候的应用文教学应该针对自荐信、求职信、实习申请、实习报告、个人简历、劳动合同等与学生切身利益结合的内容。目前,我校一些毕业生在一年级、二年级学过这类文体,一到毕业时就忘记了写法。因此,在三年级这个阶段可以组织模拟面试,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求职流程。

二、结合每学期的节日循序渐进地教学

每学期都有不同的节日,在学期初制订教学计划时应结合实际节日来分步教学。

例如,三月,适逢植树节、学雷锋活动月,围绕倡议书的教学内容教会学生就某一活动提出倡议和号召;五月劳动节、九月教师节,指导学生学写慰问信、贺信,培养他们热爱劳动人民、尊师爱师的情感;十月国庆节,可以教学生写关于爱国的演讲稿,并结合国庆主题出一期简报、海报等;放假前想去旅游的同学,可以让他们集思广益写一份旅游计划,设计好旅游路线图。这样的教学法,既可以为学生创设模拟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应用文体“所为何事”而作的特点,使学生深刻体会行文中所有的遣词造句、精心构思、行文格式等都应围绕完成相应事务这一目的而展开,也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从生活的点滴中获得学习应用文的乐趣。

三、教学内容应由易到难

写作,是应用文教学中的实践性环节,也是应用写作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条件,可以反映学生的文化素质、政治、思想、道德、心理等综合素质,因此是应用文写作训练的重点。但是我们的学生层次不同,他们学习应用文写作的过程好比登山,只要一个个阶梯地往上攀爬,就可以顺利地登上顶峰。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一步步、分专题地教学生。可以让学生先掌握应用文的格式,再学习内容,让学生逐步掌握标题、称谓、正文(开头、中间、结尾)、结尾敬语、落款(名称、时间)、公章等写法;先让学生模仿范文,再引导写作,进行独立创作,接着斟酌修改,最后是评价反思;先教学生写条据、专用书信这类简短的应用文,再教学生写公文。这样由易到难的教学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自己能力的提升,有进一步学习的动力,使学生最终能独立写出合乎格式的应用文。

综上所述,根据中职学生在校三年的学习与生活特点进行应用文写作渐进式教学设计,本质上凸显了应用文的工具作用,也将应用文写作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通过情境模拟、专项训练等方法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尝试到会写作的甜头,从中树立正确的写作态度,提升写作技能。在生活体验中写作,可以减少学生的畏难情绪,变被动为主动,让写作变得自然而快乐,更快地掌握写作技能,更好地走向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程鸿勋.生命发展阶梯:阶梯式学习法.北京:朝华出版社,2010(1).

特困生申请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改进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4-0027-3

一、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本认识

以前,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凭的是个人的智力和能力;然而现在,除了这些,更需要足够的财力,这个无形的障碍将家庭财力不富足的贫困生排挤出去,许多贫困生因为担负不起高额的学费而只能放弃继续深造的机会,这对家庭贫困的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个问题。高校对贫困生的教育资助是指:“奖、贷、勤、补、免”等为一体的资助制度,即奖学金、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减免学费。高校扩招并实行收费制度后,有效缓解了高校经费紧张的局面,但随之也产生了大量贫困生。为解决部分贫困大学生补偿教育成本的困难,目前高校已基本形成了依靠政府出资的“奖、贷、勤、补、免”为一体的资助制度。而“落实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成为当前实现'教育公平'的一项重大措施”。[1]

二、当前高校资助工作现状及其分析

1.高校助学贷款利用情况及问题分析

我们抽取了某高校贫困生200人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0%。据调查资料显示,有22.5%的学生利用助学贷款,77.5%的学生没有利用。除一部分学生(占41.97%)勉强有支付学费能力外,其余58.03%有利用助学贷款意愿的学生因种种原因没有利用到助学贷款。

其中对没有利用助学贷款的原因调查中,得知有28.54%的学生因为学校限制而放弃贷款,20.75%学生则因为银行限制,另有3.83%的学生认为贷款数额少而没有利用助学贷款,4.9%的学生还因为无力偿还而没有得到利用助学贷款的资格。

由以上调查可以看出,目前助学贷款在政策制定与操作实践中存在如下诸多问题:

一是政策性贷款不应全部由商业银行操作。国家助学贷款中“助学”的含义是政府提供50%的市场贷款利息补贴,但政府并未承担还款拖欠的风险,此风险都由银行承担。银行承担了许多不应承担的责任和风险,极大地降低了他们从事此项业务的积极性。

二是实行信用担保贷款,但诚信文化还未形成,无疑给助学贷款工作造成一定的消极影响。

三是借贷对象明确,但家庭经济状况调查难以实施。目前对要求贷款的贫困大学生要求出示贫困证明,但家庭经济背景的真实性难以判断。

四是还款期限及惩罚方式不合理。大学生毕业后,偿还贷款就成了他们极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再者,贫困学生如果需要贷款,除了必须填写系部下发的家庭经济情况贫困证明书以存档外,还需填写贷款申请书,审批表等表格,手续繁杂。这样由于各种手续泄露了贫困生的情况,与一些贫困生的心理是相悖的,势必会加剧他们的心理压力。

2.勤工助学现状及分析

高校勤工助学现状调查显示,42.8%的大学生参与过勤工助学,月平均收入主要在50-200元之间,占57.2%,400元以上者仅占5.2%,由此可见,勤工助学的经济资助功能非常有限。希望通过勤工助学挣钱的学生占44.3%,56.7%的学生希望通过助学增长知识和社会经验,41.6%的学生希望锻炼能力,13.9%的学生希望实践专业知识,仅有2.9%的学生参与勤工助学只是随便玩玩[2]。这些数据表明,在大学生心目中,勤工助学已不仅仅是获取报酬,资助学业的手段,更是增长知识,锻炼能力,实践专业知识的途径。

另外调查中还发现,参加校内勤工助学工作的学生相对较少,一方面由于校内勤工助学岗位有限,僧多粥少;另一方面是因为相当多的学生希望通过参与校外勤工助学以增长社会知识和经验。

通过以上调查,不难看出,现有的勤工助学体系已经存在诸多不足,无法适应贫困大学生数量和质量增长的要求。

首先,勤工助学基金来源有限。目前,各高校勤工助学基金的大部分来源是学生“三金”,这部分基金一般只够用在校内的勤工助学岗位上和补助上,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其他助学活动中,无法起到拓展作用;同时,不能引进外部的资金作为勤工助学基金,勤工助学缺乏坚实可靠的后盾。

其次,勤工助学岗位有限。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贫困生比例由10年前的13%增加到了现在的23%,原有的一些勤工助学岗位已经供不应求,相当一部分同学仍没有机会参加勤工助学活动,他们的基本生活都难以保障,更不要谈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三,现有勤工助学潜力有限。目前,高校贫困生勤工助学工作思路仍停留在简单的劳务工作上,参加勤工助学的学生大部分从事的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如帮图书馆整理书库,打扫卫生等。体力劳动花费时间过多,报酬偏低,而且这种简单的体力劳动无法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相结合,对于拥有专业知识,素质较高的大学生来说,已经缺乏挑战性和吸引力,对培养他们开拓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有限,勤工助学的深层意义也就得不到体现。

3.奖学金与助学金及减免学费等其他资助情况分析

第一,贫困生“等、靠、要”心理增长。根据调查发现,60%以上贫困生希望学校给予他们奖学金、助学金及减免学费等资助,相比这些资助,贷款只占26%,而勤工俭学则占11%[3]。贫困生希望得到直接经济补助还占多数,原因是这些资助是不需要还的,说明在贫困生当中存在着一定的“等、靠、要”心理,他们不想通过勤工俭学或贷款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第二,贫困生获得的高额资助少。由于贫困学生家庭经济较差,社会化过程较慢,因此给他们学习,生活带来了一定不利影响,较难获得奖学金,特别是奖励数额较大的省特困优秀大学生奖学金(6000元)、国家奖学金(4000元)等,因其级别高,竞争大,对贫困生来说难度则更大。很多贫困生未能获此项资助。减免学杂费仅限于5%的特困生,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贫困生需要,这与贫困面大成了一对矛盾,而且由于所减免的学费要由学校承担,给学校办学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第三,受益面还需进一步扩大。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虽然有87.3%的贫困生享受了学校的各项资助[3],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种种原因还有一部分贫困生无法获得资助,还被排除在资助之外。由于奖优、助贫、促学界线有时候不是很清楚等原因,一方面一些贫困生重复资助,而另一方面一些贫困生又未能获得资助,分配方案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

第四,只注重经济资助,而忽略了其思想心理关注,没有从根本上帮助贫困生脱贫。许多教育工作者在特别对待贫困生时更多的是关心其经济上的困难,给予的大多是物质方面的照顾。然而,处于贫困下的大学生其真正的困难往往已经超出经济与物资这个范围。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处于经济贫困带来的精神压力下,而这种压力不仅仅意味着从经济上的缓解就可以随之而消失。其实,贫困生更需要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在思想上、心理上为其减负。

三、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改进之路探究

1.优化助学贷款机制

在对贫困大学生利用不同资助项目的意愿进行调查时,普遍贫困生认为最有效的资助方式是助学贷款,所以优化助学贷款机制,在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中有重要作用。第一,加大助学贷款力度。有研究表明把助学贷款金额比例提高到占学校教育总收费的15%-20%左右,才能与调动贫困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相适应,而调查表示,助学贷款尚有25%-50%的投入余地。[4]

第二,提高资助针对性。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每年大量增加,而贫困生的比例还保持一定,这说明一些经济条件还适应教育收费的大学生也加入到贫困生行列中竞争,这往往造成一部分真正贫困的大学生不能获得助学贷款缓解经济压力,这与助学贷款制度的初衷是相违背的。所以学校应通过查阅学生个人档案、学生自报及有意识地和同学访谈询问方式确定真正的贫困生名单,排除骗取资助的非贫困生,以提高资助工作的针对性,确保受资助者是真正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

第三,为助学贷款提供风险担保。建立国家助学贷款基金和补贴制度,为助学贷款提供风险担保;建立对商业银行的利益激励和补偿机制,提高他们对从事助学贷款业务的积极性;明确责任,推动建立助学贷款银、校共同管理体制。

第四,简化贷款环节和手续,避免造成贫困生额外的心理负担。

第五,加强诚信制度建设。加快建立全国性的个人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明确责任,大学生签订主动偿还助学贷款诚信协议书,推动助学贷款工作的顺利进行。

2.推动劳务型向知识型转化,走可持续发展的勤工助学之路

高质量的勤工助学应该是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勤工助学。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勤工助学的管理制度和工作细则,但并不完善的管理手段方面,组织结构松散,各级各部门对勤工助学中心的工作反应迟钝,不能及时地反应整体的工作变化情况;加之校内勤工助学自身存在一定局限性,都影响了勤工助学职能的发挥,体现不出勤工助学工作的目的与意义。因此,高校除了做到健全机构,完善制度,加强管理外,同时需要开展创造型、智力型、管理型的勤工助学活动,在帮助学生经济困难的同时,将育人贯穿于勤工助学的始终,使之成为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学校应强化和细化勤工助学管理制度,建立规范的勤工助学指导机构,形成有专门教师负责的一支管理队伍[5]使勤工助学体制规范化、质量化,营造一个勤工助学健康发展的良性环境。

其次,建立多源基金会,寻求社会企业,大型组织的赞助,使勤工助学基金来源多元化。这就要求我们要解放思想、大胆实践,形成校内外一体的资助方式。

再次,结合大学生特点,努力开拓勤工助学岗位。高校应立足于校内岗位开发,巩固和发展校内勤工助学基地,在一定程度上能保证特困生有最基本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也需要我们积极开拓校外岗位,缓解校内岗位供不应求的局面。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知识扎实,创新能力强等优势,结合各院校特点和学生的专业特长,走向市场,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开拓高质量勤工助学岗位。这样不仅增加了工作岗位,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经济压力,实现勤工助学与专业相结合的良性循环。

再者,高校应努力推动勤工助学活动由劳务型向知识型的转变,充分发挥勤工助学岗位的济困育人功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单纯的劳务型勤工助学岗位是不够的,大学生有思想,有知识,有能力,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学校应贯彻“以学生为本”的宗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的意识和劳动观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同时,学校可以从勤工助学基金中拿出部分资金尝试以资本市场运作的形式来形成多品种投资组合模式,创建勤工助学经济实体,建立勤工助学相关产业、由学生自主经营自主管理学岗位,新创造的财务收入又可作为勤工助学基金和创办新的经济实体的资本。这样,一方面实现了勤工助学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和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又在帮助贫困生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的同时,不仅获得一份经济收入,而且还增强了他们专业实践和创造的能力。在完善勤工助学济困育人功能的同时,也为部分非经济困难生提供了全面发展,锻炼能力和施展才华的社会舞台,实现了勤工助学活动的社会化功能。

3.提高贫困生能力,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脱贫

中国有句话:授人以鱼,莫如授之以渔。相比物质需求,贫困大学生更需要能力的锻炼,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拥有能力才是真正的脱离贫困。这里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实践能力、开拓进取和敢于冒险的能力以及批判反思能力。

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贫困生也不例外,而且应更加重视他们的特殊性。所以,发挥学校能动性,消除或减弱贫困生经济负担下的思想负担,加强其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脱贫十分重要。

首先,充分发挥院校研究作用,即针对贫困生的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提供信息,收集的信息可分为社会环境(贫困生成长的宏观背景)和学生发展状况等方面,经过专业的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向各具体教育工作者提供贫困生的档案信息,辅助指导他们的正确工作。

其次,加强思想教育工作,大学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依据院校研究的信息及贫困生档案,逐个接触了解,帮助贫困生消除其因贫困带来的心理障碍,缓解贫困生的精神及经济压力,培养他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锻炼实践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最后,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就业问题,以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及对现今形势的了解程度建议性地帮助贫困大学生成功就业,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消除贫困生对社会竞争的恐惧感,使他们发挥真正的工作才能,成为社会的奉献者,从根本上帮助他们脱离贫困。

总之,高校资助工作的目的和宗旨在于缓解贫困大学生的经济压力,为贫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顺利成才创造条件。其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要充分发挥其济困助学的功能。我们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要抓住工作的重心,将资助工作落到实处,规范工作的开展,与政府、银行配合优化助学贷款制度,开拓勤工助学新思路,切实加强提高贫困生能力,帮助他们从根本上脱贫,从而实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张保庆《同心同德,再接再厉,努力促进部署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再上新水平》

[2]《杭州市大学生勤工助学现状调查研究》,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6.1

[3]林文《关于福建工程学院贫困生的调查与思考》,学习・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