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推优申请书

推优申请书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推优申请书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推优申请书范文第1篇

您好!

这是我的申请书,也是我大学四年的总结书。

第一次走上讲台,是在大学开学竞选班干的时候,竟然有些胆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没有了熟悉的同学的鼓舞和支持。我是个乐观的孩子,就像我在讲台前讲的那样,“我上来的目的并不为了竞选,最主要的是让自己克服心理障碍走上台,让大家认识我。”

大学四年,我的确做到了这点,一个七十多号人的大班级里我早早地认识了每一位同学,并建立起几份难忘的友情。她和他,虽然现在碰面并不多了,但都依然在我心里,那份永恒的感情。

我不知道“优秀毕业生”的“优秀”是指什么,四年来,我是以自己拟的优秀大学生的定义一路走来。在我看来,大学就要精彩,就要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体验各种未曾体验的。我做到了,所以,在我心里,我就是一名优秀毕业生!

记得之前填过一张大学规划表,是按照前辈以及俞敏洪的讲座来填的。对于自己填的顺序并不很记得,但是俞敏洪所讲的大学那四件事儿,一直印在脑子里并且实施着。大学快要结束了,做过的也就不叫“规划表”,而是“实施表”了。大一打基础,好好上课拿奖学金;大二泡图书馆,拿考级证书;大三锻炼自己,学好专业课参加各种大赛;大四重心放工作上。

第二次在讲台上是大一推优那会儿,终于鼓起勇气走上台,却并没有引起同学们的注意。我拍了拍桌子,最后惊喜得来的不仅是入选,还有同学们的尊重和自己的开心。那时候我懂得了环境和勇气的重要。如今我已经可以算是老党员了,可以自如地在人前讲话。但是偶尔胆怯心依然会出来作祟,唯有克制,给自己小鼓励。

刚才说到俞敏洪提出的大学最重要的四件事是:学习,朋友,爱情,工作。学生当然以学业为重,自然要努力;唯独你有爱人之心,你才会有朋友,才会可能得到爱情;最后工作,工作是我如今的重心。经历过多次面试,从集团到小公司。有过很不成熟的表现,有过很天真的想法,喜欢跟面试官交流。我热爱工作,为自己的成长感到欣慰。

如果课上的讲解不算的话,那么第三次和第四次在台上都是大赛的时候,主持人大赛和创业大赛。总说自己是注重过程的人,不管结果是怎样,我只记得自己和队友们当时的风采。

要走出校门了,优不优秀就不是自己说了算,到时就是你的上司你的领导说了算,你的客户说了算。有点不舍,体验过工作之后才会懂得校园生活的幸福。记得辅导员讲过,在毕业前会组织我们再聚一次,给每个人再上讲台的机会谈谈“我的大学”。那时候我也许会说上面的话吧。总之我会把握每一次机会让自己更优秀。

这就是我的“优秀毕业生”申请书,请认真考虑我。

推优申请书范文第2篇

新学期团支书工作计划【1】

对于我们班团支部来说新的学期又是一个新的开始。经过上学期的工作积累,对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在新学期我有信心把团内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丰富团员的课余活动。我会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的支持下不断改善工作方法,做好新学期的各项工作。

在这学期中,我班支部将会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努力在各个方面以完善。

具体方案与计划如下:

1. 落实好班风,学风:

“班风正才能学风正,学风正才能成绩好”。因此,新的学期,我们18多媒体把树立良好班风放在班级建设的首位。严格遵守校规团章进行管理,协助老师督促同学们做好各项学习工作,做到不迟到,不旷课,不早退的良好习惯强化同学的集体意识,使同学形成正确的集体的观念。加强同学的学习自觉性,使班级同学在学习当中打下坚实基础。同时,要求同学之间言语,行为文明。全班同学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跟随集体的脚步一起进步,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在此之中,团员将起带头作用,团员务必为营造良好班集体,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2. 增强班集体凝聚力:

只有强烈的集体观念,有浓厚的班级情感,有坚强的团、班委和集体核心,才能凝聚成一个成熟的班集体。新的学期新的开始,我们18多媒体吸取以前的经验教训,针对本班同学纪律观念淡薄,自我要求不严的现状,督促他们调整好态度,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同时从班干部,团员入手,要求他们积极参加校、班的各项活动,大家积极配合老师下达的各项工作,在班中起带头和表率作用。

3. 提高班级同学的综合素质:

班级同学的综合素质关系到一个班集体的“兴衰”。因此作为一个优秀而又团结的班集体,我们首先要注重同学们的自身能力的培养,重视道德修养,加强同学的道德水平。除了这点,还要重视培养同学的兴趣爱好,挖掘出同学们在各个方面的潜力,把班级总体的能力发挥到极致。学习上要刻苦拼搏,互帮互助,以强补弱,带动全班同学学习能力。自修时多组织关于学习的讨论,以便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不仅增进了友谊,也促进了班集体的团结。

新学期团支书工作计划【2】

新的学期,新的工作已经展开,承接上个学期的工作,对接下来的工作做以下安排。

一、团结同学,加强班级凝聚力

作为团支书,我觉得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就是团结同学,加强班里同学的相互之间交流,自己的其他工作才能顺利展开。

二、积极宣传,增强同学对党团的认识

实时了解党团的动态和落实好组织下达的任务,使同学们对组织的了解能够更全面,是团支书的责任所在。激发同学们对世界、国家、社会的关注,让同学们更好地参与户外活动则是团支书任务。

三、调动同学的积极性

大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绝不仅仅局限于宿舍的电脑。调动大家的户外活动的积极性,首先要从宣传做起。

四、安排好固定的组织生活

在上个学期,我们将班上同学分成了若干个团学习小组,这方便了我们以后的组织生活的安排。而在这个学期,我们就要把学习小组的作用给充分地发挥出来。

落实好每月的团学习活动,征集大家对党团的认识、了解、看法、建议,作为团组织生活讨论学习的素材。此外,以小组为单位,及时学习党团的会议决策精神是非常重要的。而在这个过程中,作为团支书,就要与团组织宣传委员一起,为学习寻找素材。

五、做好推优工作

在大学生活中,推优工作是促发同学们积极性奋发向上的动力之,必须重视。特别是在推选积极分子系党课、院党课、优秀团员、优秀团干等主要的推优工作上,团支书必须把好关。做到公平、公正、公开。

六、落实好重要月份的活动安排

三月是“雷锋月”,五月份有“五四青年节”期间会有“无私评优”的工作。在雷锋月做好宣传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号召,带领同学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对增强同学们的团员意识和自豪感具有重要意义。而“五四红旗团支部”则是关乎班集体荣誉的重要评选,也是作为团支书在换个学期的工作核心。对于这个工作,我们从现在开始就应该做好材料的收集等前期准备工作。号召同学们共同努力,争取获评。

七、团结班干,处理好班级内部事情

作为班干不的一员,与其他班干部一起合作,同心协力处理好班级内存在的问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针对同学们存在的逃课、厌学、违反学校规定等情况。做到防范于未然,事后积极沟通处理。为营造良好的班风学分而努力。

推优申请书范文第3篇

一、调查设计及实施情况

为了解天津高校普通学生对大学生入党工作的认知、评价和建议,在此基础上分析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2012年10月,课题组对五所高校的普通学生发放了1000份调查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898份。我们运用SPSS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本项调查的内容共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这部分包括两个问题:“所处的年级”和“现在的身份”①。二是调查对象的入党动机。这部分包括“是否想入党”和“为什么想入党”两个问题。三是关于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认知的调查。这是本项调查的主体,共包括11个问题,其中8个问题是选择题,3个问题是填写题。选择题分别是:认为什么样的同学够入党条件?知道班级里谁是预备党员和党员吗?认为他们够条件吗?知道班级里谁是入党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吗?认为他们够条件吗?参与过班级里发展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等的活动吗?认为这样的活动做到完整、严密了吗?认为这样的活动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了吗?填写题分别是:如果您是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的话,对自己有哪些要求?您对班级里的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有哪些希望?您对做好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有哪些意见和建议?

二、大学生入党工作的有益经验

1.各高校普遍建立健全了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管理机制

具体而言,该机制由学校党委组织部具体负责,各二级学院分别负责。在二级学院普遍建立了“党建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党建办”)。“党建办”由专职辅导员老师任主任,优秀学生党员任副主任,专门负责大学生入党教育、发展学生党员以及进行党员教育工作。“党建办”之下是各学生党支部,根据学生党员人数的不同,有的支部建在班上,有的建在系里,有的按年级建立,每个支部都有具体的负责人。这样一种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管理机制,能够做到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现实表现,为大学生入党工作的有序进行提供了组织保证。

2.大学生入党工作程序总体上做到了完整严密

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的程序是:第一步,接收学生的入党申请并对申请人进行考察。一般是由班级的团支书接收入党申请书并上交学院“党建办”。“党建办”对申请书的内容和格式进行初步审查并建立档案。之后由“党建办”指定学生党员对申请人的思想、学习、生活情况进行考察。第二步,推举入党积极分子。以班级为单位,在团支书的主持下,每学期举行一次“推优大会”,推举出入党积极分子。第三步,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一是“党建办”指定“入党介绍人”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大约1年的一对一考察。二是学校和学院组织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课学习并考试,通过考察的学生即被确定为“重点发展对象”。第四步,举行发展党员前的群众座谈会。在班级团支部的组织下,每学期举行一次针对“重点发展对象”的群众座谈会。座谈会在“重点发展对象”回避的情况下进行,要求同一班级同学谈其对“重点发展对象”优缺点的认识。第五步,发展成为预备党员并继续对其进行考察。通过了群众座谈会后,“重点发展对象”即被发展为预备党员。在这一阶段,要对预备党员名单进行公示、组织员与预备党员谈话、填写入党志愿书、对预备党员继续考察。第六步,发展成为正式党员。预备期满一年且通过了考察后,即举行“转正”会议,使预备党员成为正式党员。

总体而言,当前各高校的大学生工作程序总体上做到了完整严密,且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从调研数据来看,在大二至大四对此题目进行了有效回答的670名学生中,共有75.8%的学生认为入党过程做到或基本做到了完整严密,只有6.6%的学生认为没有做到完整严密。

3.大学生入党工作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

在上述大学生入党程序中,推举入党积极分子和举行群众座谈会是两个重要环节。如何在这两个环节中做到公平、公正、公开、透明,是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的关键。调研发现,各高校都高度重视这两个环节的相关工作。

首先,推举入党积极分子的过程如下:在听取学生党员对申请人考察情况的汇报后,学院团委和“党建办”共同提出入党积极分子的候选人名单。在此基础上,每个班级以团支部为单位,在团支书的主持下,举行推举入党积极分子大会。大会先由候选人汇报自己各方面的情况,然后由团员投票产生入党积极分子。为了保证这一活动的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当前各高校普遍采取了“党建办”派人监督、当场唱票、投票人签名(仅仅作为参加投票的记录,投票中还是实行秘密投票)、投票结果公示等办法。由于名额限制,一般是每班每次推举出两名入党积极分子。由于申请人较多,所以每次推优几乎都采取差额的办法。产生条件是参会者达到班级团员数的80%以上,且得到参会者50%以上赞成票的前两名。

其次,举行群众座谈会的情况如下:座谈会由“重点发展对象”所在团支部组织,“党建办”每班下派两名党员主持并监督座谈会。座谈会上,每位团员都要发表其对“重点发展对象”的看法和评价,且形成书面材料。参加座谈会的人数一般是,大一、大二为全班团员数的50%左右,大三、大四为30%左右。如果座谈会上群众对“重点发展对象”意见较大的话,可以延期发展甚至不再发展。座谈会后,入党介绍人及时将座谈会的情况反馈给“重点发展对象”,并听取其意见。

可以看出,在大学生入党的这两个重要环节上,当前的机制基本保证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这一情况也得到了学生们的认可,调研显示,在大二、大三、大四年级中,43.1%的学生表示完全知道班里谁是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只有12.9%的学生表示没有关心这个事;56.6%的学生表示完全知道班里谁是预备党员和党员,只有7.4%的学生表示没有关心这个事;68.8%的学生表示参加过发展党员的活动,只有5.2%的学生表示既没听说过,也没参加过发展党员的活动;77.7%的学生认为入党过程做到或者基本做到了公正、公平、公开、透明,认为没有做到的学生只占5.4%。

4.发展党员的结果得到了群众普遍认可

从有效数据看,各高校大学生入党工作都得到了学生的普遍认可。例如,在对积极分子和重点发展对象的评价中,82.0%的学生认为完全够条件或者基本上够条件,只有2.2%的学生认为都不够条件。在对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评价中,82.2%的学生认为完全够条件或者基本上够条件,只有2.1%的学生认为都不够条件。

三、大学生入党工作中的问题

1.出现了部分对入党不感兴趣的“政治冷漠者”

政治冷漠是一种消极的政治参与类型,即公民对于政治问题和政治生活冷淡、不关心,甚至不参加政治生活。[1]参加政党及其活动是政治参与的重要表现,回避或者不参加政党、不参与政党活动则是政治冷漠的表现。调研发现,当前几乎每个年级都出现了相当数量对入党不感兴趣的“政治冷漠者”,且表现出二、三年级的政治冷漠者较多的特点。具体而言,一年级有13.1%的学生表示不想入党,或者无所谓;到二年级,这一比例上升到34.3%;到三年级,则进一步上升到35.1%;到四年级,可能认识到党员在就业等方面的一些优势,这一比例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28.7%的较高位置。从理论上讲,政治冷漠的原因既可能是公民对其所在的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的反感,又可能是公民对政治体系及其活动的信任,即认为不需要自己参与也会很好。但不管怎样,公民的政治冷漠不利于政府掌握实际情况。在对大学生的管理中,较高比例的政治冷漠会使管理部门“以党建带团建”的计划难以实现。

2.部分学生的入党动机有待端正

这是当前大学生入党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其主要表现:一是入党功利化,即为了达到某个功利目的而申请入党;二是本身的入党积极性不高,是在外力(家庭、身边同学等)的压力下才“被迫”申请入党。从本项调查的情况看,只有52.7%的学生明确表示自己是“为了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而申请入党的,高达36.9%的学生表示自己是“为考公务员、选调生等做准备”而申请入党,10.4%的学生认为自己申请入党是“为了实现家长的希望”,或者“看着身边的同学入党了,自己也想入”。更为严重的是,有23.2%的党员和预备党员表示自己申请入党是“为考公务员、选调生等做准备”、“为了实现家长的希望”,或者是“看着身边的同学入党了,自己也想入”。究其原因,近年来公务员、选调生、村官等的招考中,很多职位要求必须是党员才有资格报考。这就意味着,在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紧张的情况下,如果能够入党,相当于增加了就业机会,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入党功利化。

3.入党过程的某些环节还有待明确细致

第一,在入党的标准上如何处理好“德”和“才”的关系?根据有关规定,发展党员的原则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但怎么算是“成熟”则没有具体标准。这给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例如,调查中为数不少的学生认为现在的入党成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的专利,由于挂科、英语四级等方面的限制,使得一些学习成绩虽然不是非常优秀,但思想、作风等方面很好的学生被挡在了党的大门外。

第二,发展党员的数量和比例还有待进一步明确。虽然各高校每年都制订发展党员的计划,但由于专业、申请人数量等的不同,以及采取“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因此发展党员的计划数目并不是非常明确。在具体工作中,没有明确的数目和比例又往往给“协商”和“暗箱操作”留下了余地。调研中,很多学生建议应进一步增强民主性和透明性,不要内定发展对象。

第三,在入党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上如何发扬民主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当前在入党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上基本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透明,但调研中也发现,在这两个环节中,存在凭人缘、主观印象投票和评价的情况,甚至存在私下拉票,找与自己关系好的人参加群众座谈会等问题。这无疑背离了在这两个环节发扬民主的初衷,影响了大学生党员的质量,破坏了大学生入党工作的严肃性。

4.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养还有待加强

真正解决思想上的入党问题,还需要入党后的继续教育和培养。但是,大学生的入党工作往往只是关注入党过程中的教育和培养,却忽视了入党后的继续培养。这造成极少数大学生一旦成为预备党员,就感觉万事大吉,自我放松了。相对于其他新入党的群体而言,由于受到年龄、阅历等的限制,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还存在不成熟之处。因此,放松对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继续教育和培养,容易造成极少数大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行为失范。

四、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的对策

绝大多数大学生对入党寄予了很大期望,认为入党是一件光荣而神圣的事,只有非常优秀的人才能够入党。而对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学生们也都认为应该给予较为彻底的解决,这样才能始终保证党的伟大、光荣、正确。课题组针对当前大学生入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调查的基础上,提出如下对策:

1.改进党的知识教育方式,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向党靠拢,端正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

在我国的教育系统中,从小学到大学,关于党的知识的教育并不少,但却缺乏灵活多样的、实效性突出的教育。在大学这一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一方面是大学生渴望获得好的党的知识教育,另一方面又因为好的教育的缺乏而苦恼。可以说,现实中存在的一些大学生出现“政治冷漠”和入党动机不纯等问题,与党的知识教育方式落后不无关系。在调查中,很多调查对象提出应改进当前党的知识的教育方式,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自觉向党靠拢,端正少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我们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第一,摆正党的知识教育的目的。从功能来说,大学的教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对“德”的教育,一种是对“才”的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对“德”的教育重在对人心灵的触动,培养人正确的“三观”,而不在于现实的功利性目的;对“才”的教育重在增长人的技能和才干,培养其一技之长,可以有功利性目标。党的知识教育显然属于前者。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混淆了两种教育的界限,用对“才”的教育方式来进行党的知识教育,使学生为了考试、为了“入党”而去学这些知识。这实际上是背离了党的知识教育的初衷。为了改变这种状况,首先应端正党的知识教育的目的;其次应改革相应的教育方式,用讲座、实地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改革考试方式,用谈感想、做演讲、写论文等多种可选择的方式进行考察,增强学习的实效性,吸引更多的学生自觉向党靠拢。

第二,加强入党的责任教育。如果说前一个建议重在吸引学生向党靠拢的话,第二个建议则重在端正学生的入党动机。应当使每一个想入党和进入入党程序的学生都认识到,入党绝不意味着“升官发财”,绝不意味着“享福”,而是意味着更大的付出和责任。在教育中,应设计一些环节去考验学生的意志,使其真正认识到做一名党员是要付出很多的。这样,以净化想入党和进入入党程序学生的心灵,使其早日实现思想上入党。

2.从细化过程着手完善入党程序,保证学生党员质量

第一,应进一步明确学生党员的“德”、“才”标准,克服现实中存在的重“才”轻“德”问题。党员首先是品德高尚的人,这在大学生中也有普遍认识。在对“您认为什么样的同学够入党条件”一题的回答中,44.6%的学生选择“思想和学习都要特别好”,47.3%的学生选择“关键是思想好,学习一般以上就行”,二者相加达到91.9%。相反,只有1.4%和6.8%的学生选择“学习要很好,思想无所谓”和“差不多就行”。相对于“才”的考察来说,“德”的考察似乎更难进行。课题组建议,应通过经常化的考察来克服这一难题。具体而言,应每学期或每学年都进行学生“德”的考察,按照班级进行投票,评选本班品德好的学生,将平时考察结果作为入党考察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在吸收入党时才进行“德”的考察。

第二,应总结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入党的数量和比例,以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党员发展规划。在大学生入党过程中,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申请入党以及入党的数量和比例是有所不同的,而且这样的区别也是有一定规律性的。管理部门应根据有关统计数据,探寻规律性,在不违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前提下,制定出更具针对性的党员发展规划,克服发展党员过程中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第三,应做好充分动员和规范工作,切实发扬入党关键环节的民主。解决入党的两个关键环节上民主不真实的问题,关键在于做好之前的动员和活动过程中的规范工作。首先,应在两个关键环节举行之前的一定时间(至少一周以前)召开动员会,使学生都知晓此事,动员学生积极参加。其次,应在举行两个关键环节时,向学生说明活动的重大意义,要求其出以公心,认真负责地行使民利。再次,应认真对待一些学生的意见和举报,经过详细调查,严肃处理存在的问题,创造公正、公平、公开、透明的入党环境。

3.做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真正实现思想上入党

大学生党员往往是大学生政治上的表率、学习上的标兵、工作上的骨干、生活上的榜样。[2]因此,真正实现大学生党员思想上入党、培养高质量的大学生党员具有重要的意义。根据大学生党员这一特定群体,做好入党后的继续教育,本课题组的建议是:首先,党课和入党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应向预备党员延伸。在预备期内,应继续上党课和参加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还能够对想入党的学生和入党过程中的学生起到模范带头作用,真正实现“以党建带团建”。其次,应特别加强对学生预备党员和党员的责任教育,使其认识到作为一个预备党员和党员的重大责任。

总之,做好大学生入党工作意义重大,各高校在长期工作中已经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但同时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当前,应本着实事求是、精益求精、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精神,努力克服其中的问题,将这项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注 释

①身份包括共青团员、入党积极分子、重点发展对象、预备党员、党员五种情况。

参考文献

推优申请书范文第4篇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年本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考试工作的若干意见》(沪教委基[*]13号)的精神,现就*年本县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计划、报名、考试、录取及相关保障机制等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招生计划的制订和管理

1.本县*年初中毕业班学生数为8767人,今年本县计划高中阶段入学率为98%以上,普职比为5.8:4.2。

2.本县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按“办学招生数”计算,即包含本县高中学校在本县的招生数,不含外区高中学校在本县的招生数。本县择校生计划数限定为本县公办高中(不含综合高中、转制高中)计划招生数(不含择校生数)的15%,经批准个别公办普通高中学校择校生计划数不得超过学校招生计划数(不含择校生数)的20%。普通高中的班级学额数控制在50名以内。

根据今年招生计划编制的要求,结合普职比的情况,今年本县高中阶段意向性计划为

高中中专职校技校

外省市公费三限民办转制综高29061654821

963644340480288540

3.职业技术类学校的计划数包含测试入学和统考录取两部分,用于“测试入学”的分流计划,根据往年分割比例的落实情况,作出适当的安排。根据市教委的文件精神,按“全数公布、分批使用”的原则执行。

4.经市教委批准跨区县招生的崇明中学,在外区的招生计划数列入“提前录取”志愿(零志愿),在本县的招生计划不列入“零志愿”。

二、报名工作

(一)报名条件

1、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结业学生和18周岁以下(1986年9月1日以后出生)的往届初中毕业生、结业生(非高中阶段学校在读生),均可报考本市高中阶段各类学校。

2、持有本市“蓝印户口”的初中毕业生,无论是本市或外省市的,均与本市常住户口考生同等待遇,报考高中阶段各类学校。

3、持有有效期一年及以上《上海市居住证》的国内外人员,其子女是本市或外省市初中毕业的应届生,可报考本市普通高中。

4、持有市人事局颁发的《工作寄住证》人员的子女,经市政府协作办批准的市外在沪企业在沪工作人员的子女,原上山下乡知青、支疆青年及其他支边支内人员的子女,初中阶段已在本市借读的,初中毕业后申请继续借读,经县教育局批准可报考高中阶段各类学校。入学后户口不迁入学校,不改变户口性质,毕业后按“非上海市生源”相应的有关办法处理。

5、在沪投资的台湾人士子女、持《香港居民、澳门同胞、华侨、外籍华人子女来沪就读证明》者,到居住地或就读学校所在地的教育行政部门申请报考普通高中。

6、符合上海市教委《关于印发[上海市中小学接受外国学生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规定的外国初中毕业生,经区县教育局批准,可报考居住区(县)内指定的普通高中学校。没有设立指定学校的区(县),考生可持居住区(县)教育局的证明到邻近区(县)教育局申请报考。

7、上述报考对象之外的初中阶段在沪借读的非本市户口的初中毕业生,应回户籍所在地报考高中学校,如有特殊困难要求借读报考本市普通高中者,须按市教委《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的精神,向县教育局提出申请,并在申请书中承诺高中毕业后回原籍报考高等学校。县教育局按有关政策,从严掌握,严格审批。经同意可报考本县招生的普通高中(不含跨地区普通高中)。

8、本市户口初中阶段跨区县就读的考生,可回户口所在区县报考,也可在就读区县报考。在就读区县报考,与就读区县户籍考生同等对待;参加“测试入学”的考生,应在就读区县报考。

(二)“测试入学”和“升学统考”集体报名由县招办委托初中学校审核报名资格及办理手续。集体报名时间从5月8日开始。

(三)“升学统考”个别报名由县招办审核报名资格及办理手续。“升学统考”个别报名时间:6月5日(周六)、6月6日(周日)两天。

(四)上海市回民中学面向外区县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同时兼收汉族学生,列入“提前录取”志愿。

上海市久隆模范中学面向外区县招收特困家庭学生,列入“提前录取”志愿。

(五)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设置“测试入学”和“统考入学”考生志愿表,考生按自己的意愿,决定是否参加测试入学。参加测试入学的考生,可在“测试入学志愿表”中填报10个以内的志愿。不愿参加测试入学的考生,不在“测试入学”志愿栏中填写志愿。参加“统考入学”的考生,可在“统考入学”志愿栏中填写16个志愿(包括提前录取志愿),参加“测试入学”并已被录取的考生,其“统考入学”志愿自然失效。“测试入学”志愿和“统考入学”志愿分两次填报。

考生志愿表填写完毕,交县招办后,任何人不得要求更改。

志愿表中招生学校“代码”与简称必须保持对应一致;若有误差,投档时以代码为准。

(六)“统考入学”志愿表中设“提前录取志愿栏”,投档顺序为“O”志愿,供考生填报一所列入“O”志愿学校。

考生填报“O”志愿被录取者,原所填1至15志愿自动取消。考生不填报“O”志愿或填报“O”志愿未被录取,不影响其后的15个统考入学志愿的投档、录取。

(七)公办普通高中招收“择校生”,须作为一个单独志愿填报,投档时与其它志愿同样按录取总分与志愿顺序依次择优录取。考生被志愿表中“择校”志愿学校录取后,不得要求放弃该志愿而顺延至其后的公费高中或其它志愿。

三、毕业考试(测试入学)和升学考试

(一)毕业考试(测试入学)

1、*年本县初中毕业考试(测试入学)时间为5月21日(周五)、5

月22日(周六)、5月23日(周日)。

初中毕业考试(测试入学)命题由市教委教研室统一提供,由县教育行

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并做好质量分析。

2、初中毕业考试(测试入学)的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开卷)、物理、化学六门学科。

初中毕业考(测试入学)六门学科,卷面分各为100分,文化考试总分满分为600分。

体育测试作为初中毕业考试(测试入学)一门学科。成绩满分为4分。计入考试总分。*年初中毕业考试(测试入学)总分满分为604分。

考试日程:

5月21日上午8:30—10:00语文

下午1:30—2:30物理

下午3:00—4:00化学

5月22日上午8:30—10:00数学

下午1:30—2:30政治(开卷)

5月23日上午8:30—10:00英语

3、考生必须参加毕业考试,并按《上海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规定取得相应的证书。

(二)升学考试

1、*年高中阶段学校统一招生文化考试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年上海市中等学校高中阶段招生文化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组织命题。

2、*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的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政治、物理、化学六门学科。使用二期课改新教材试点区,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均实行一卷分叉,不单独命题,分值、难度与面上相等,由考生自主选择。

返沪考生的英语和政治学科今年仍单独命题,从2005年起不再单独命题。

语文、数学、外语学科卷面分各为120分;政治学科(开卷)卷面分为50分;理、化两科合卷,卷面分为120分,其中物理部分为70分,化学部分为50分。*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总分为530分。

体育测试属升学考试一门学科。成绩满分为4分,计入考试总分。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总分为534分。

3、*年高中阶段招生统一文化考试日期:6月18日(周五)、19日(周六)、20日(周日)。考试日程:

6月18日上午8:30—10:30语文

下午2:00—4:00理化

6月19日上午8:30—10:30数学

下午2:00—3:10政治

6月20日上午8:30—10:15英语

(其中8:30—8:35为听力试音时间)

四、考务工作

1、*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的考务工作,认真贯彻市教育党委、市教委、市国家保密局《关于加强教育招生考试中保密工作的暂行规定》沪教党密[2001]2号文件精神,严格按市教育考试院《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考务管理暂行规定》(沪教考院中招[2002]6号)文件精神执行,县招办在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牢固树立依法治考的观念,精心组织、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工作到位,切实加强对招考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明确岗位职责,落实监督机制,确保中考保密、规范、安全、优质运作。

2、阅卷工作由县招办负责,在县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和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具体指导下进行。阅卷过程中要加强保密教育和管理,严格执行市教育考试院制订的评分标准,无关人员不得进入阅卷场所和干扰阅卷工作正常进行。

3、升学统考考分公布后,县招办在二日内接待考生查分,按“查分不查卷”的原则由考生提出查分申请,由招生工作人员查核卷面成绩,不对答题内容进行复查。

五、录取工作

(一)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专业继续实行提前招生,具体按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艺术类专业提前招生实施办法的通知》(沪教考院中招[*]1号)文件执行。艺术类专业招生文化考试时间为5月4日。

(二)完善优秀初中毕业生(以下简称“优秀生”)免试推荐升入市、区(县)重点普通高中和市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市中职校”)全国中等职业教育示范专业(点)(以下简称“国家级示范专业”)就读制度,进一步加大招生学校的自、增加学生的自主选择机会,引导初中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建立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形成科学、规范的评价体系。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主要有:基本素养、学业成绩、个性特长、校长推荐意见等。

2、市重点普通高中招生计划数的10%以内和市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招生计划数的5%以内面向全市招收“优秀生”,经市教委审核、平衡后分别下达。县教育局依据初中学校毕业人数和办学水平将市重点普通高中和市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优秀生”计划全额分别下达至辖区各初中学校。初中学校根据市“优秀生”的有关规定,以公开、民主、自愿的程序,分别产生与下达指标等额的推荐优秀毕业生名单。

3、被推荐的市优秀生,根据下达在本县的市重点普通高中、中职校“国家级示范专业”的招生计划数,结合自己的综合情况和意愿,可自主填报2个志愿。

4、市教育考试院中招办按学生志愿顺序进行投档;招生学校按各区县、基地的推优生计划数进行自主录取,若一志愿投档数大于计划数,应根据事先公布的录取原则进行择优选择,投档数小于计划数原则上应如数录取,并按规定招收二志愿的推优生。

5、建立操作规范。根据市教委的有关规定和精神,建立全市招收优秀生工作的统一操作规范和初中学校的推荐程序;指导招生学校认真制定优秀生择优录取原则和操作办法;制定优秀生投档、录取流转程序等规定。

6、建立优秀生公示制度。市教育考试院要根据市教委的有关规定,认真做好推优生的各项公示工作。初中学校必须公示所分配到的计划数,推荐、批准名单要张榜公示3个工作日,推荐过程和结果要公平、公正、公开。高中招生学校必须事先公示择优条件和招生录取办法,要公示优秀生录取名单,接受考生和社会的监督。

7、建立诚信制度。初中学校提供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及校长特别推荐意见必须真实负责,经跟踪反馈检验予以适当的奖惩。招生学校择优录取过程必须按“规则在先、严格程序”的原则进行操作,公平、公正,诚信守诺。

8、被推荐而未能录取的市优秀生,其材料退回县招办,可向县重点高中推荐。

9、县重点普通中学推荐生工作原则上参照市重点普通高中招生录取办法进行。

(三)“测试入学”录取工作

“测试入学”录取县划定文化成绩控制线,录取原则是:按考生的毕业测试成绩和志愿顺序投档,择优录取。

(四)统考入学录取工作

1、经市教委批准跨区(县)招生提前录取(零志愿)的学校,继续实行“区(县)投档、集中录取”的办法,县中招办在市的工作日程表所规定的时间,根据考生的录取总分(统考文化总分+体育测试成绩+政策性加分,下同)和志愿,按计划数1:1.1比例实行差额送档,招生学校按事先公布的录取原则结合考生的统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意见”等自主择优录取,其余材料按规定时间退回县中招办进入下一批次投档。

2、统考1至15志愿的录取原则:按考生的录取总分和志愿顺序依次投档,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3、投档录取次序:“零志愿”学校---普通高中---中职校---征求志愿。投档方式采用“一次性投档分批录取”。投档录取过程的批次明晰,做到前一批次结清后再启动后一批次的操作,按考生的志愿顺序依次、逐个投放,体现择优原则。

4、部分区重点中学经市教委批准可跨区(县)招生,志愿不列入“0”志愿。

5、部分综合高中经批准可跨区(县)招生,录取批次与其它普通高中相同。

6、民办高中纳入统一招生计划,计划下达、报名、投档、录取均与公办高中相同,各校招生计划数的10%作为调节性计划,自主录取。不得擅自扩大调节性计划比例。

7、招生学校(专业)录取人数低于20人的学校(专业)终止本年度招生,由县中招办和招生学校负责进行调整,并做好有志愿考生的调剂工作。

8、物理、化学实验技能测试不及格的考生不能录取重点普通高中和重点中职校。

9、*年普通高中招收体育特长生,按《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体育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初中毕业体育特长生招收暂行办法)的通知》(沪教体[2002]21号)执行。有资格招收体育特长生的学校应在考前申报招生对象,体育专长生名单由基教科依据体育测试比赛成绩进行审定,审核名单报招办备案,文化考试成绩达到一定要求。招收外区县的考生,应通过考生就读区(县)中招办办理录取手续。

(五)招收外省市优秀初中毕业生工作

经市教委批准*年可招收外省市优秀初中毕业生的崇明中学,应根据市教委的有关文件精神,严肃招生纪律,遵守工作程序,把握对外宣传口径,处理好与外省市之间的关系,积极稳妥地开展“外招”的各项工作。“外招”计划列入本县“办学招生计划”。

(六)先进奖励加分和政策照顾加分

1、初中毕业生最后学年评为上海市市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加15分计入录取总分;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初中毕业生最后学年评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市级三好学生加15分计入录取总分。

2、初中毕业生最后学年评为上海市的区(县)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少先队员加10分计入录取总分。

3、烈士子女加16分计入录取总分。

4、归侨青少年、归侨子女、华侨在国内的子女、少数民族学生、台湾省籍学生加8分计入录取总分。

5、来上海定居的出国留学人员的随归子女一年及以上有效《居住证》的境外人员子女,在国外生活5年以上,在语言适应期3年以内的,加8分计入录取总分。

6、原上海城镇上山下乡知青子女,符合回沪入户条件,从外省市初中毕业后来沪报考,加12分计入录取总分。若符合其他加分条件,还可累加一项计算。

7、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军队飞行员的子女加5分计入录取总分。

(七)严格执行招生政策,保障考生合法权益。

1、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限制和代替学生选择志愿。无体检专业限制的招生学校不得自行设置体检障碍,无男女性别比例的学校和专业不得限定性别录取比例。

2、任何未经市教委批准、列入统一招生计划的学校和办学单位,不得在统一招生录取结束前招收应届初三毕业生。

3、招生学校招生宣传材料、招生简章、招生广告内容必须真实、文字表达必须准确,必须承担相应责任。

4、县中招办按学校招生计划数投档(另有规定除外),若计划数未名有两人或以上同分,则首先应选取当年校级三好学生,然后比较其统考的数学、语文、外语三科总分,再如同分,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单科考分进行录取,如个别仍无法区分,则有县中招领导小组讨论决定。

5、严格执行市制定的“最低投档控制线”。境外考生报考普通高中“指定学校”,录取时参照普通高中最低投档线。情况特殊者,经批准可适当放宽录取。

6、任何招生学校不得录取线下考生,不得招收无档案和无投放计划考生,不得跨越县中招办自行招生录取。

7、继续坚持和完善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公示制度,县中招办和招生学校必须按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年上海市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公示项目表》中所规定的项目,对考生和社会进行适时公示。

六、升学指导和信息管理工作

(一)要十分重视对毕业班学生的升学指导和择业指导。要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了解毕业班学生的升学取向趋势,以增强升学指导工作的准确性、针对性和适时性。要加强对学校负责招生的领导、毕业班教师的招生政策和升学业务培训,做到上下政策一致,宣传口径一致。

(二)继续完善中招工作的计算机网络结构,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增加通过网络联系工作、传送资料、汇集数据、通报情况的信息功能,使全市中招工作的指挥调度、动态管理、资源共享、数据汇总等效率再提高一步。

(三)严格执行市中招工作的统计口径和标准。县中招办统一按“中招数据库系统”的要求处理各类招生数据,保证招生数据的统一、准确、迅速、安全。

七、加强领导,勤政廉政。

推优申请书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风与班风建设 实际作用 建议 保障机制

学风建设是一种良好学习风气和氛围的建设,它通过集体氛围感染与熏陶,潜移默化地教育每一个学生,使学生的良好学习风气得到进一步加强,保证了优良班风的形成。优良班风具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集体认同感,学生热爱所学专业,具有共同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在平时认真学习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风气,从而更进一步地促进学风建设。

因此,加强班级建设,培育优良的班风、学风,营造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团结互助、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能够健全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进而营造出和谐的校园育人氛围显得尤为重要。

一、本课题研究的可行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一直处速发展阶段,随着90后进入大学校园,大学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转为大众教育。高校在应对外在社会经济变革、思想文化变迁,内在管理体制、人才培养目标、招生就业等方面均迈出重大改革步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班级固有的班级职能开始有所削弱,班级集体意识渐渐淡化,如何有效进行优良班风与学风的构建成为值得思考的课题,也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学风与班风建设的实际效果与意义

笔者采用实际调研的方式,以年级、班级为单元,对学生分层次进行座谈调研,将优良学风与班风建设的实际作用总结如下:

1、优良的学风与班风能够促进学生个人综合素质的提升

在对金融学1202班同学的调研中,80%的同学认为本班良好的班风对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优良班风、学风需要进行长时间的精心培育,一旦形成就可以使学生获得根本性、长效性的做事做人的科学指导,使学生受益终身。良好的班风有助于学生抵制不良风气,排除不良思想的侵扰,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产生,对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健康的生活秩序、优化学习生活环境有重要的意义,尤其对于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培养、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2、优良的学风与班风有助于实现班级学生间的资源共享

经过对班风较好班级学生的调研发现,每学期期末考试复习阶段,同学们总会自发组建学习小组,在复习资料的收集整理方面总是能够做到分工明确、互帮互助,类似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提高复习效率。由此可见,良好的班风和学风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学习方法的沟通和学习资源的共享。

3、优良的学风与班风有助于促进班级成员之间的团结,增强班级凝聚力

经调研了解到,在有优良学风与班风的集体中学习、生活的学生,会自然的有一种优越感。学风班风越好的班级,学生个体目标完善的需要就越迫切,他们会自觉地努力去维护集体的荣誉,班风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它影响着班级的每一名学生,使他们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4、优良学风与班风有助于调动成绩落后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绩差生,笔者在2012级展开调研,在优良学风与班风的引领下,一些之前沉迷于网络的绩差生能够主动放弃虚拟世界,主动按时上课,参加晚自习,同时主动参与学院、学校的文化活动,我们可以看出,优良学风与班风的构建有助于转变问题学生的不良心态,调动成绩落后学生的积极性。

5、优良的学风与班风能够带动整个年级进而带动整个学院形成良好的院风

作为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及日常管理的最小单元,班级风气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年级甚至整个学院的风气,良好的班风能够调动学生多方面的积极性,每一个学生都代表着班级特有的气质,每一个班级都代表着学院特有的精神,优良的学风与班风能够带动整个年级进而带动整个学院形成特有的院风。

三、优良学风与班风建设的建议

1、从绩差生入手开展班风学风建设

大学校园里,绩差生是一个特殊而敏感的群体,他们班级里所占比例虽小,但影响甚大,若不及时进行引导教育,会严重影响班风与学风。因此,探讨引导绩差生转化的策略并制定相应的教育方案意义重大。

(1)确立科学的人才观,用“赏识教育”铸就人才

大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学习成绩差不代表不能成为可造之才,绩差生们往往头脑灵活,活动能力强,若在学业上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引导,走上社会后他们会有更广阔的空间。对待学生,我们要充分利用“赏识教育”,以信任、尊重、理解、激励、宽容、心态对他们进行引导教育,并且在教育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他们进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点给予客观公正的肯定和赏识,让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他们在“我能行”、“我是好学生”的感觉中迈向成功。

(2)搭好家校联系帮扶平台,走“跟踪式教育”之路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补充力量,我院要求辅导员老师在每学期期末考试后与绩差生家长电话交流并发送本学期成绩单,及时反馈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发现问题请家长及时干预,使学生在问题面前能最快地得到学校及家人的帮助与指导。“走近方能走进,了解才能理解”,每年假期,辅导员们都要走近学生家中,踏上“暖心之旅”。

2、选拔德才兼备的班干部,加强班级干部培养,明确班级干部职责,建立班级干部监督考核制度,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核心纽带作用

班级学生干部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参与人,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班集体凝聚力的核心,也是和谐班风的建设者和维护者,优秀的班委决定着一个班级的生命力。

(1)做好班级干部的选拔工作

从班干部任职要求的角度看,选拔班干部尽量从以下几点考虑:有为集体服务的思想和热情;政治素质高;有良好的学习成绩;能以身作则和团结同学;具备一定的工作能力和某方面的特长。

(2)加强对班级干部的考核和培养

为了保持学生干部的先进性,笔者所在的学院拟定的班级干部考核细则,将每个岗位班级干部的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项任务上,为每个岗位班级干部的工作方向提供了详细的指导,同时,学院还制定了相应的量化考核细则,每学期考核一次,对于考核不合格的学生干部将做停职处理。对于考核优秀的班级干部优先推荐为入党积极分子,并作为每年学校优秀干部等荣誉的候选人。

当前高校对班级学生干部重使用,轻培养,指导力度严重不足。笔者所在学院培养学生干部的组织管理能力主要从以下六点入手:

①善于团结同学,打好群众基础;

②热心为同学服务,乐于奉献;

③善于做思想工作,关注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

④培养创新意识;

⑤培养和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

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3、完善年级班级评优激励机制

除了学校每学年优良学风班、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的评选之外,我院以年级为单位每学期有优秀班级的评选,对学习风气好、学习成绩好的班级给予表彰奖励。并且选出先进班级代表现场发言,进行班级建设经验介绍。当前我院应在保持现有的班级管理体系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和完善班级评优激励体制,例如在评优过程中增加公开答辩的环节,制定规范的考核量化条款,采取问答式的方式,依次逐项进行加分,综合评选出优秀班级。

4、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发挥党风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1)严把成绩关,健全学生党员发展制度

要引导学生端正入党动机,真正发展品学兼优的学生入党,将考察对象的学业情况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核,在团支部推优阶段,递交入党申请书三个月后被支部推选为入党积极分子的优秀团员,学习成绩应在班级排名前列;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阶段,考察对象除表现优秀,学习成绩排名前列,不能有重修外,还优先考虑是否通过计算机二级、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预备党员考察阶段,考察对象平均成绩、过级情况要进行公示,考试出现挂科者,将延长考查期限,继续出现挂科现象者将不予转正;在正式党员培养教育阶段,考试出现挂科现象将给与告诫处理。

(2)完善积极分子培养考察阶段的量化考核制度

笔者所在的学院在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阶段实行量化考核制度,考核细则包含学习成绩、寝室卫生、各项活动中的带头作用等项目,每学期通过班级团支部与辅导员老师共同为积极分子量化打分,对于量化考核不合格的积极分子将停止发展。事实上,此考核制度重点在于引导他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要求他们勤奋学习、刻苦钻研、积极实践,努力培养胸怀正气、志存高远、目标明确,积极进取的良好风气。

(3)发挥党员、积极分子的“种子”作用,开展党建促学风、促班风主题教育活动

学生党员可谓学生中的佼佼者,在积极分子的推荐阶段,他们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信任,带着这份信任,他们走进积极分子培养考察阶段,走进预备党员考察阶段,直至发展为正式党员。积极引导发挥党员、积极分子的“种子”作用,开展类似于“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这样的活动,要求学生党员主动接受监督,积极为学生服务,切实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

5、以优良学风为目标,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在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里,大学生由被动的“要我学”变成主动的“我要学”,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能够激励学生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明确大学学习与个人职业发展的关系,转变学习风气,不断充实包括专业知识、动手能力在内的知识基础,不断提高综合素质,以求在激烈的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与学风建设的目的是一致的,所以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助力推动学风、班风建设是一个很好的尝试。

6、以活动为载体,加强班级凝聚力建设

活动是增强提升班级凝聚力的最有效的载体,要营造良好的班风是离不开有益于学生发展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的。辅导员老师要充分参与指导,班级干部要积极发挥核心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策划,组织设计好班级活动,如主题班会、沙龙、文体活动、郊游聚餐等。另外,以班级为单位参加的学校、院系开展的各式各类集体活动,特别是体育、文艺等一些竞技活动,是增强班级凝聚力,促进班风建设极其有效的途径。

7、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班主任的“引导员”作用,丰富加强学生工作,利用与学生“亲密接触”的前沿阵地

辅导员作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人格的塑造者对班风建设起着关键作用,辅导员首先应根据学校和院系的要求,结合本班的特点,团结班干部,带领班集体制定切实可行的班风建设计划,建立班级管理制度,提出明确的班级奋斗目标。其次,辅导员作用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思想引领上,因此,辅导员、要抓好主题班会建设,有计划、目的地设计和召开主题鲜明的班会,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笔者所在的学院在新生入学一个月内设立班主任制度,班主任由高年级的优秀班级干部担任,他们对于新生班风的塑造有着几乎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新生班主任的选拔及培训过程中要严把关,重引导,使他们在新生班主任这个平台上真正发挥“引导员”的作用。

8、加强班级寝室文化建设,培养健康向上的宿舍文化

宿舍是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场所,在笔者所在学院拟定并开始实施的《班级干部职责及考核细则》中针对生活委员工作职责的描述中提到:搞好班级文明寝室建设工作,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有意义的寝室文化活动,目的在于通过特色的寝室文化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从而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四、优良学风与班风创建的保障机制

1、建立完善学院现有的激励考核机制

为了保证上述一系列的创建优良学风与班风建议能够顺利实施,笔者所在学院拟定了一套涉及三方面的监督考核制度,分别为《班级干部工作职责及考核细则》、《党员、积极分子考核细则》和《班级评比条例》,这套制度尚在试行阶段,今后将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

2、辅导员在考核制度的建立和实施过程中要发挥好引导员的作用

以上三方面的考核细则及评比条例事实上是辅导员老师与主要学生干部多次互动后建立起来的,互动的过程中,辅导员老师能够在思想上对学生干部进行及时的引导;在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辅导员老师更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干部及时发现考核制度存在的问题和漏洞,与学生干部一同修改完善制度。制度制定和实施的过程,事实上也是对学生干部的多次培训过程。

3、学生参与学院考核机制的建立,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教育就是要迫使人去思考自己。”在监督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辅导员老师充分听取学生干部的意见,当制度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和漏洞时,学生干部会对自己主动提出高标准严要求,主动完善制度;在学生干部量化考核的环节,笔者所在学院还同时对学生干部在普通同学中进行满意度调查,充分听取普通学生的意见,积极发挥每名同学的主体作用,引导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关心班级的发展,积极踊跃的为班风建设出谋划策,增强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感,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

高校班级是满足学生成长成才,促进大学生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重要组织载体,更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优良学风与班风建设,创建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是一项系统而意义重大的工程,需要学校各级领导组织的高度重视,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和制度建设,需要充分发挥辅导员、学生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的引导作用,带领班集体成员确立清晰的班级奋斗目标,完善班级管理制度,优化学风班风建设,增强班级凝聚力,大力塑造班级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有效促进和谐校园的构建,才能真正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基金项目:2014年沈阳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

参考文献:

[1]朱广生.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现状与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