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陶艺教案

陶艺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陶艺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陶艺教案范文第1篇

众所周知,美术课在高中教育阶段就是碗“豆芽菜”。虽然每班每周只安排一节课,以一个美术教师上十个班为例,也就意味着一个教案要重复上十次,而且每年都是上这本教材。这种无休止的重复,摆在每位美术教师前面的挑战就不言而喻了。上好一堂课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象“温水时里煮青蛙”慢慢地没有了激情。那么怎样来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呢?

一、夯实思想,恪尽职守

在中国,素质教育是个被掂过来倒过去折腾了无数遍的话题了。专家的目光是敏锐的,但喊出来的声音却是微弱的,即得利益者们享受惯了应试教育带给他们个人的好处,因而不会轻易放弃到手的好处。即便是艺术学科在高中也已纳入学分制,照样也会因“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不受重视。

在受应试教育压力下的应考科目老师看来美术课真好上,只要拿个瓶子之类的道具往讲台上一摆,学生一起画就是一节课了。没有考试压力,作业又好改,一周还只需要备一节课。那些老师甚至连高中美术课是与鉴赏为主都不知道。但笔者这么多年下来为了尽量做到让学生喜欢美术课可没少费心思。每年的学生满意率调查都是百分之百的满意,可不是随便打发一节课就能做到的。因此,美术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热爱,恪尽职守是十分重要的。

恪:就是谨慎、恭敬,尽则是完善,尽自己的努力严守自己的职业或岗位。美术教师应自己看重自己的岗位,不要轻易将美术课改成自习课。不要因其它应试科目老师前来“借课”就求之得。当思想开始放松时要不停地充电,让积极的心态充满力量,才能一如既往地把课上好。

二、练好内功,传递美的感受

有了一定教龄的老师对于怎样来设计一节课,并不难,难的是花心思去炼内功,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得到提高。

一个美术教师,除为人师表的师德要求之外,应有较高的专业能力,广博的知识素养,化繁为简的传授方法,还要有高品位的审美素养,要懂得“看”,懂得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如何汲取,如何向学生布道授业,解惑的手段要缜密思考。我认为练好内功,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加强对文化知识的学习,用词要中肯明确,不要模棱两可,不要讲“凭感觉”这一类的空洞的词。有些老师往往讲不清问题时候,就讲感觉,结果很多学生不懂,也不敢问,模糊一片。

(二)一些不可避免的美术术语教师应深入研究,多举例解释。比如讲到形式美的法则时(对比与和谐,变化与统一,比例与尺度,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上课时不能一笔带过,要讲透,多举例引导学生学习感受。

(三)进一步确立与终身学习与信息化发展相对应的美术教学目标,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美术的生命就在于和社会的接轨,离开了社会生活这片土壤,美术就如一朵枯萎的花朵毫无生气可言。因此,为了培养新世纪的优秀人才,落实在美术教育中的教学目标要与信息化社会发展密切联系。

( 四) 进一步扩展美术教育的内容和表现手段。简单的讲,美术课程中不能纯粹地总使用老一套内容,局限于欣赏和绘画,而可以适当导入摄影、漫画卡通、陶艺,以及计算机多媒体以及走出课堂等表现手段,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也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全面地培养学生,扩展他们的视野。

( 五) 注重美术学科与其它艺术学科(如音乐、体育)的渗透和融合,甚至可以与其它非艺术学科进行关联。这样不仅使美术学科自身发挥作用,还可以多渠道地收益不少。

( 六) 更加重视美术与日常生活的关联,美术的本义就是美好,因此创造美妙的东西、创造美好的生活是它最基本的要求,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不能分开。所以美术教育中应该贯穿一些和日常生活联系的知识,才能发挥它的本质含义和现实意义。

陶艺教案范文第2篇

一、教师团队合作精神建设

我们认为,文人相轻的传统文化、注重结果的管理文化、不同教师的地域文化等都会深深地影响着教师的团队意识,导致教师团队意识的缺失。因此,学校团队建设目标确定为打造“让学习成为习惯,研究成为风气,高绩效成为追求,精诚合作成为品位”的和谐团队。关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我们一直比较重视。除了在培养青年教师这件事上,就是在教学上、生活上、课间活动上都要求体现团队合作。我们强调要集体备课,资源共享,发挥集体智慧,新老教师配合,编写学案和教案。做到统一学案,案,统一作业,统一授课时间。从而为课堂教学提供了精编精讲的符合学情的资料。又如:全体师生每天坚持晨跑,校长亲自领跑,体育教师到场指导,班主任老师跟队压阵,五年如一日坚持不懈。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在每年体育考试中学生体育成绩一直名列全市前茅。

二、优化团队功能,增强办学活力

我们过去经常讲“人多力量大”,但事实也未必,只有当教师融入到一个个具体的团队里并释放着自己的智慧时,这样的团队力量才更大。我们根据形式多样、合理组合和有序交叉的原则组建了不同的团队,这不仅给教师们增加了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而且还给这样的团队管理赋予了团队建设的内涵。一个教师有可能是多个团队的组员,这样使得教师不会产生等级差别的感觉,也能使各团队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更好地体现团队的融洽、合作、创新和进取的精神。

三、激励团队行为,提升办学实力

1.制度激励。为了加强教师的团队建设,凝聚教师的团队精神,我们对教师的考核评价等制度作了调整,从中渗透了发扬团队精神,鼓励团队合作的思想。

2.榜样激励。著名球星乔丹说过一句名言:“一名伟大的球星最突出的能力就是让周围的队友变得更好。”我想这就说明骨干教师在教师团队建设中的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他们不仅体现在专业引领上,也体现在团队合作精神的凝聚上。

3.情感激励。在教师的团队建设中如没有有效的沟通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没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不可能建立起有效的教师团队。因此加强对话和交流是情感激励的主要途径。

四、探索发展性教学管理模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的成败在教师,只有教师教育生命焕发出鲜活的生命力,才能实现对学生生命的培养与塑造。但是,陈旧的教学管理理念、模式已经制约了教师的发展,难以统领新课改的实施。因此重建教学管理模式,使之适应课改的需求,推动学校的发展,已成为学校管理的重点工程。那么,如何构建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呢?我们通过多年来的学习、思考与探索,以课改新思想、新理念为指导思想,改革原有的教学管理机制,整合教学管理资源,深化和谐管理理念,探索一种新型的教学管理模式――发展性教学管理模式。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比武,评选学科带头人,2+1模式等。

学校领导意识到要使学校健康发展,必须让全体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培养一种团队合作的创新精神。从2004年开始,学校提出了“学校兴衰,我的责任”的爱校口号,用责任心来统一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和意志。经过五年的努力,我们已经打造了一支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创新队伍,创新贯穿于教学、教科研、校园生活、学校管理等多个方面。刚才提到的这些都是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此外,还有推门听课、换班上课等也是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在学校管理上,我们采取了以制度保证课改的顺利进行和推动各项工作的有序发展。如课堂中,生生互动,教师点拨,成为课改的着力点。学生在教师编写的学案指导下进行自学,教师在课堂上是组织者和调度者,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点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先由学生组合的四人学习小组讨论释疑,学习小组长由优生担任,负责主持本组讨论和帮扶学困生,学生讨论和帮扶亦无法解决的问题由老师进行点拨,使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堂上留有15分钟左右时间让学生自主复习巩固,当堂训练,以减轻课后作业的负担。另外,要求教师们精编习题,讲求实效。教师从成千上万个题海中精选精编习题,避免重复练习与泥沙俱下的弊端产生,教师大量的艰辛劳动换来了学生从题海中解放出来,使学生真正落实好减负。学校的这个减负措施曾在浙江省“轻负担高质量”经验介绍会上作专题发言。学校把教师执行制度的情况同教师年度考核和评聘挂钩,体现了制度的严肃性和执行制度的坚定性。例如,规定教师授课时间每堂课在25分钟以内;学生作业量由学科备课组统一,课内外作业时间每天不超过二十五分钟;教师不得私自增加作业量,不得给学生征订推荐学习资料等。如果违反了规定,教师将会受到诫勉淡话,停课学习,直到解聘合同的处罚。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具体组织者、实施者,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教师的思想。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改革依然是课程改革的重头戏。为加快教师课改理念的内化和实践的步伐,本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原则,学校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开展多层面的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1.加强数学教研组建设,提升教学品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效如何,说到底实际上就是落实到每一位教师身上,落实到每一天的教学工作之中,落实到每一堂课的教学之中。为此我们加强了数学教研组建设,强化教学基础管理作为提高教师群体素质、推动课堂教学整体优化的重要手段。

2.鼓励实践,张扬个性。课改实验,不但使教师成为教材知识传授的实施者,而且使教师在思想上和行动上成为课程的决策者。

3.开展校本研讨,深化课堂改革。学校始终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这个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校本教研活动中,努力解决在新课程改革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促进校本教研制度化,深化反思型教研活动,范围包括课堂教学反思、课题研究反思、个人成长反思。

课改后,学生的课业负担减轻了,全面素质得到提高。学生走出课堂,在实践中感受艺术生命的真谛,同当地农民画家一起创作大型历史画卷《义乌兵》,作品被义乌市委宣传部列为改革开放二十年画展作品。小画家到农村画壁画,为建设新农村大显身手。尤其陶艺制作,更是硕果累累,作品栩栩如生,令人惊叹。学生参加浙江省与全国陶艺制作大赛,有二十九人次获全国奖项,六十多人获省级奖项;学校成为义乌市首批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被授予全国“陶艺实验基地”称号。学校坚持晨跑、增强体质的做法被义乌市教育局教研室在全市中学范围内推广,作为全市“阳光体育活动”的普及活动项目。“阳光体育活动”还根据季节变换,把民间艺术踩高跷引进了大课间活动内容之中,把民间艺术与体育艺术巧妙地结合起来,既有传统艺术继承性,又有创造性,吸引了省内外不少兄弟学校与市县教育局领导前来观摩。

坚持全面发展,让学生积极参加综合实践活动,走向自然,走向社会。教育部领导、浙江省副省长等来校视察时,小记者们团团把他们围住,进行采访;老人节慰问敬老院;寒假里组织打扫公共卫生;美术兴趣小组为建设新农村画宣传壁画;学校连续四年被评为义乌市综合实践先进单位。校本研究扎实有效开展,五年来,自编教材《腾飞的后宅》、《硬笔书法》、《学校安全教育》;校刊《启航》、文学社刊《鸿儒》、英语校刊《春・泉》、文摘报《青梧》,参加了全国中学生优秀校报校刊评比,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的好成绩。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中,学校坚持把安全、卫生、文明、爱国等教育有机地渗透到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让学生在感知中感悟,在感悟中提升。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学校组织了全校师生火炬接力,宣传奥运,感悟欢乐,体现自豪,学到了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

陶艺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美术;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育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存在着彼此应付的情况,美术教学一直无法真正实现其教学价值,这是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们普遍面对的一个困境。基于新课标的理念,教师应改变教育模式,从而实现初中美术的教学目标。

一、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对于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初中美术教育没有发挥其真正的教学价值,因此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展开教学模式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其审美情趣,使初中美术教育得到真正的发展。

二、初中美术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导学案”教学方式

“导学案”是新课标理念下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具体操作过程是教师制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学习方案,并在师生的合作下共同完成。这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在于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提高学习效率。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导学案”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积极性。在初中美术教学中运用“导学案”这一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美术课程。

初中美术教育工作者在编写“导学案”时,首先要认真备课,做到对教学内容的充分了解;其次,还可以组织美术教师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加入到“导学案”的编写当中。在展开教学活动之前,教师应先把撰写好的初“导学案”分发到同学手中,并了解学生的意见,实现对教案的进一步完善。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还可以听取学生的反馈,并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做出反思和总结,为今后的美术教学活动提供参考。

(二) 师生互换角色

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强调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这就要求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感受和需求做到充分重视,让学生从被灌输者变为主动学习的探究者。因此,师生互换角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的重点是,教师要以引导者或者伙伴的关系辅助学生对美术知识展开学习探究,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营造出热烈的课堂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著名艺术家专题讲座活动,让学生自行分组并确定研究主题,并通过收集网络、书籍等资料对某个艺术家的特点、生平做出讲解。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应作过多的干预,而是应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并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做适当的指导。初中生具有很强的表现欲望,为了能够更好地讲解自己的主题,往往会认真了解知识,尽最大努力向同学们传授知识。这样一来,就很好地通过师生互换角色来学习美术知识。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

在当代的课堂上,多媒体教学的使用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教学手段也为课堂教育带来了活力。但是在很多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并不恰当,或是只运用PPT,把多媒体变成电子板书;或是舍本逐末,过于追求多媒体这一形式,把课堂变成万花筒,但是实际传达的内容并不多,学生们只记住了眼花缭乱的表现形式,没有记住要表达的实质。

在新课标下的初中美术教学,应当合理运用多媒体。首先,美术这一科目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要向学生展示大量图片,这一点通过多媒体是很容易实现的。但是多媒体投影往往会对画作的色彩产生一些改变,如果教师对画面色彩的要求较高,不妨仍采用教科书的插图向学生们进行展示。其次,教师还可以在学生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播放合适的音乐。如在欣赏一些古典画作时,播放古琴曲《鸥鹭忘机》《酒狂》等等,从而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趣味与意境。

(四)通过艺术的点评形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地位,教师的鼓励能够使学生提高对美术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树立起欣赏艺术和创作艺术的自信,使学生对美术有更大的学习热情。

教师既要运用专业眼光对学生的作品和见解做出合理的点评,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初中生的自尊心很强,如果教师的语言不当,会打消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甚至让学生丧失接触艺术的信心。学生的资质不同,表现出来的制作、欣赏水平也就不同。教师不能用“一刀切”式教学法,对所有学生都用板刻的标准加以限定,而是应因材施教。另外,初中生具有成年人少有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想法应予以积极鼓励,在美术这一领域,大胆的想象和创造往往会造就非同寻常的成果。

(五) 增加教学实践活动

在传统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只是刻板地布置作业,例如给出绘画“标准”让学生们临摹,并且监督学生完成作业,这样的教学方法会让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受到束缚。学生只能运用所学的有限经验,一旦离开课本,就没有发挥的余地。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除了一些传统的课堂活动外,教师还应该大胆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如带领学生参观陶艺作坊,参观美术展览,到户外进行写生,或者组织学生展开摄影比赛,服装搭配比赛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这一科目的独特魅力。

陶艺教案范文第4篇

掌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已成为当今一线教师重要的基本功之一。一线教师应该更新理念,提高认识,为做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努力练就扎实的基本功。

一、学习培训,练就与时俱进的信息技术能力

(一)入校培训接地气。这也是我们常说的“请进来”的培训。我校是“粤教云”实验校,为了更好地开展实验,我们邀请专家对老师们的教案进行指导,修改,然后针对课堂实验要用到ForClass支撑系统,又邀请了技术工程师到校对实验老师进行平台操作培训,对上实验课的老师,采取“一对一”请进来的指导方式,让老师们快速地熟悉操作、制作上课资源,并流畅地应用在课堂上。这项培训,有针对性,效果明显,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迅速。

(二)校本教研讲实际。当我们学校24间教室的电子白板全部安装到位后,为促进电子白板、多媒体技术和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的有机融合,同时也为了稳步推进“粤教云”实验,学校教研室结合学校实际专门制定了校本教研方案,开展了以《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为主题的专题培训,培训做到全员参与,定主题、定时间、定地点;分享、总结、考核相结合。在进行统一的全校培训和分学科学习操作后,我们组织了专题分享会,在会上,各学科派出一个优秀代表,现场操作演示交互式电子白板在该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体现,如数学学科就以“角的知识”为例展示了智能笔及图形工具的强大功能,智能笔能快速规范画出几何图形,使用多学科学库资源里的坐标轴能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对称图形,使抽象的几何图形具体化;英语学科展示了屏幕批注功能、聚光灯和激光笔的使用,并采用白板的相机模式截图进行课堂反馈;尤其是游戏练习,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分享会上,笑声、掌声不断,老师们的精彩示范,使大家进一步了解了电子白板的特性和基本操作方法,从而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现在,老师们均可以利用白板的常用功能辅助自己的课堂教学。此外,我们结合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实际,举行了由学校信息中心负责为老师们进行量身定制的培训,如微课制作培训,就是由学校信息中心副主任主讲,并把培训和校本教研相结合,这样不会额外增加老师们的负担,通过集中培训和分组练习、交流,到学期末,收到老师们自制的微课、数字故事等作品一批,学校信息中心将之分类打包上传学校服务器,这不仅提升了老师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校的教学资源。

二、课堂教学,实践扎实有效的信息技术能力

(一)课堂教学求扎实。课堂,是教师实战的舞台。一个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何,通过课堂教学可以直接预见。所以,我们通过教导处牵头,组织一批比较年轻或是敢于在这方面做出尝试的老师上融合信息技术的教学实验课。上课老师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利用粤教云公共服务平台的各种资源和ForClass等信息技术,设计教学。老师们有的在班级教室里上云服务课,有的在云教室上云互动课,一些年轻老师还自己制作APP,为学生创作特别实在的学习资源,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目前,我们已经在语文、英语、数学、美术、科学、综合实践学科进行了云互动课堂教学尝试,如语文课《落花生》;数学课《周长》;英语课《Animals》;美术课《变照片为黑白的画》;科学课《蚂蚁》;综合实践课《我为交通绘蓝图》等等。其中多位老师的课堂教学录像参加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暨广东省计算机教育软件评审分别获得二、三等奖;多位青年骨干实验老师在市、区的“一师一优课”比赛中荣获一、二等奖,一部分一等奖的课例被评槭〖队趴危科学课《蚂蚁》《果实里的新生命》和语文课《扁鹊治病》最终获得国家部优课例。

(二)展示观摩促提高。当我们新建成集录播等功能于一体的云课室后,先后组织举办了多次云实验展示和观摩活动。省内外及市、区教育系统领导、兄弟学校教师代表陆续到校观摩,学校为这些来宾展示了云服务、云互动课堂教学、实验教师经验分享、学校开展实验经验介绍等活动。

如英语三年级云互动课《Animals》课堂展示:利用粤教云平台的媒体资源和个人的本地资源设计了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整合粤教云的“个性内容分发、即时评测统计、即时展示个性作品”等特色功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有关动物的单词,如拼写和发音,学习简单的问与答的句型等。整个教学过程流畅生动,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

又如语文五年级云互动课《落花生》课堂展示:学生登录课堂后,首先点击Pad上的资源进行生字词自主学习和测评,教师根据平台即时测评统计功能实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并以此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在精读感悟环节,学生根据老师发送到Pad上的学习指引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谈感悟,紧接着利用平台的“投票”功能,升华文章主旨;在总结延伸环节,教师又结合个性内容分发和即时分享展示功能呈现学生作品,使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同时深刻感悟做人的道理。该课目标明确、环节清晰,课堂互动有效、富有语文味,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赢得了在座观摩领导和教师的热烈掌声,让大家深切体会到信息技术应用到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

在交流展示中,老师们在信息技术能力上又得到进一步的历练和提高。

三、课题研究,推动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稳步提高

陶艺教案范文第5篇

创新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有个著名教育专家在小学调研时询问“你们最喜欢什么课?”,学生异口同声,“最喜欢下课”,这个脑筋急转弯式的回答堪称黑色幽默,真切地反映了学生对学习的厌恶和反感,“流水线”、“填鸭式”的教学已经没有市场。要让学生喜欢上课,并且在课堂40分钟内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必须在改进教学方式上下功夫,用创造力提高课堂吸引力、凝聚力,提升教学效益,重点要在“三化”上做文章。

一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信息化”上求突破。在平板电脑上阅读教材、听老师用幻灯片授课、打开网络课堂自学知识,传统教学和信息技术结合,碰撞出教育改革的火花。校园网、校际网、互联网的普及为创新课堂教学提供了技术支撑,ipad、平板电脑已不再是城市小学生的奢侈品。学生打开平板电脑,登陆教室的客户端,白板投影上即时显示学生练习的信息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情景。特别对突破比较抽象的难点、把握重点效果显著。如小学六年级圆的面积、圆柱体的体积、圆锥体的体积推导是以往教学的难点内容。运用电脑显示其推导过程,形象生动,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学生自己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演示。在课堂练习上,学生随教师进入数字化校园系统题库,在线做练习,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瞬时显示,既减少了学生抄题的时间,又减少了教师作业批改的工作量,还能提供个性化的辅导,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二是坚持聚焦常态课堂精讲精炼,在“精细化”上求突破。教学精细化管理,即以有效教学为目的,以教学质量为中心,追求高的教学效益的管理。

三是积极推进课堂教学全过程优化,在“公开化”上求突破。现在学校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核除了成绩,就是检查教案、上公开课,但忽略了课题教学的不可逆性,这种“表演式”、“资料式”的检查手段往往掩盖了教学的真实性,“阳光教学”是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手段。充分运用教学平台,将不同班级、不同教师同一内容的重点授课,随机录制成视频影像,供教学研讨、家长观摩、学生学习,日积月累,取长补短,不断完善,就能形成个性鲜明、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优质教学影像资源库。互联网走进课堂,运用远程教育平台,无形间建立了一个大教研室,不同学校的教师互动互学,共享国内外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教研团队、学习团队,与“最好的老师”亲密接触,借鉴最优秀的教学案例,开阔眼界,促进不断提高。

推进家校共育,促进数学知识转化

曾几何时,“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中国家长教育子女的原动力。孩子们从幼儿园到高中,盲目攀比之风日盛,负担层层叠加,让学生苦不堪言。学校布置的作业少了,家长“加码”的分量就重。走出减负困局,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家庭、社会也要做出努力。

一是明确家长在学生教育中的主体功能,为“家教”正名。现在一提“家教”,往往认为是花钱请老师补习,参加各类培训班,这是对家教的曲解。家教的本质应该是家庭教育。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正确的教育理念、人才观念对孩子影响至深。资料显示,在教育高度发达、被誉为世界楷模的美国,因为对教育理念认同差异,有约260万学生在家上学;在美国前10名大学中,有7%来自此类学生。教育改革,首先应当从改变家长入手,让家长们明白自己的责任,把本民族优秀的教育观念继承下来,把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发杨光大。家长到位,理念到位,越减越负的局面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家长带学生参与这些生活问题的处理,形成感性认识,对学生突破这些难点会有很大的帮助。

二是发挥社区在社会管理中的教育职能,还“兴趣”原貌。。兰州市城关区依靠社区资源,建立“小学生免费兴趣班”,及时为“盲区”补位,深受家长欢迎。以前的兴趣班,往往是家长把自己的期望变成“兴趣”强加在孩子身上,带有让孩子成名成家的功利意识,与孩子真正的“兴趣”不合拍,造成孩子反感、家长被动。社区安排了厨艺、陶艺、书法绘画,乒乓球、台球、跳绳、舞蹈等等动静结合的兴趣班,从社区聘请有特长的爱心人士任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重在参与、兼顾专业。学生参与其中,乐此不疲。有的社区还成立了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小胖墩俱乐部”、“白天鹅艺术社”、“文学创作团”等小型组织,由专人指导,效果很好。

三是注重小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为“升学”释疑。对小学六年级学生的家长来说,比起减负,他们更关心“小升初”怎么办?现在作业少了,初中如何适应?家长把焦虑传递给了孩子,甚至传递给了学校。回答这些问题,一方面要求小学教师不断拓宽知识面,了解小学高年级与初中知识点的衔接。如方程的内容在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都有,只是着眼点不同,关键是在教学中要提炼出解题的核心思想,让学生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另一方面,要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分类和综合、特殊与一般、化归和转化、数形结合、运动变化等数学思想,发展学生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发现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掌握了方法、形成了能力、提升了素质,何愁升学后不能从容应对。

陶艺教案范文第6篇

朱景林,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硕士学位,研究方向:学校教学管理。

(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景德镇 333403)

摘 要: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造型》课程于2003年被评为江西省精品课程,现正将其锻造为国家精品课程。文章通过分析精品课程《陶瓷造型》的建设,目的在于了解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所在,对完善高等学校的精品课程建设以及提高教学效果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精品课程;陶瓷造型;建设

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制订的《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计划用五年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在2007年1号《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又再次强调、细化了质量工程,指出“继续推进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遴选3000门左右课程,进行重点改革和建设,力争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梯队、教材建设、教学效果等方面有较大改善,全面带动我国高等学校的课程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在这一背景下就更需要我们从思想上加强对精品课程建设的认识,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严格遵循精品课程的有关标准。本文结合景德镇陶瓷学院建设国家精品课程《陶瓷造型》的实践,就如何建设国家精品课程做一些粗浅论述。

一、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003年4月,教育部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则是一流教师队伍,也就是说,一门课程之所以能够成为精品,最关键的因素在于它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一) 知识结构、学缘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课题组现有成员共9人,其中8人拥有硕士学位,2人是在读博士,分别毕业于陶瓷学院、韩国圆光大学,有二位老师还分别在武汉理工大学、河南郑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全组成员平均年龄39.6岁,其中负责人1名,主讲教师4人,担任辅导教师4人,主讲教师均为副教授以上职称,师生比为1:20。这样就形成了一支不同学科交叉、学缘结构合理、师生比例适合的教师队伍。合理结构与梯次的教师队伍,才可能使一个课程成为可持续、不断继承和发展的课程体系,才能对课程建设形成良好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教育理念先进,锐意教研的教师队伍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课题组成员并没有完全依靠教师现有的教学经验和水平,而是积极紧跟时代的发展、观念的革新和技术的进步进行教学改革和研究。课题组成员近年共获省级教学成果5项,出版相关专著5部,发表相关论文多篇。作为课程负责人的何炳钦教授,长期从事陶瓷造型实践和理论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对其所在地域的支柱产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由此荣获“江西省学科带头人” 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课程负责人与主讲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帅,对课程建设起着领军的重要作用,他们的学术水平、教学水平与教师风范,直接影响整个教学队伍的整体力量,进而决定了课程建设的最终质量,课程组应注重对教师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的精神及活跃的教学思想的培训。

二、课程内容建设

(一)课程内容应具有科学性,能反映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

陶瓷艺术设计专业创办于1958年,是景德镇陶瓷学院最早设立的专业之一,《陶瓷造型》课程是该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国内最早开设此课程的院校之一,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素养。1984年即被批准设立“陶瓷艺术设计”硕士点,1996年先后由轻工部和江西省教育厅授予省部级重点学科,2002年被评为江西省品牌专业。2003年获院优质课程,同年通过省专家验收,被评为江西省优质课程,2006年被复评为省优质课程,同年获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所依托的陶瓷设计专业是学院最具有特色的强项专业。

本课程在陶瓷设计专业中是一门涵盖专业基础以及专业实践的课程,也是专业的灵魂课程之一,它需要综合运用艺术、机械、材料、制图等课程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来研究造型设计的规律和方法,为后续的专业综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应突破传统模式,采用层次化、结构化和模块化的模式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突破传统模式,采用层次化、结构化、模块化的模式,将内容分为陶瓷造型基本理论与实践和陶瓷造型理论设计两个层次,并将有关内容分为7个模块,每个模块有相应的学分,每个层次按照该层次的教学目标,由相关模块组成其知识结构。

教学内容建设是精品课程建设的核心,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时代要求,以知识整合为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重在课程的内涵建设,始终保持科学性、先进性和系统性,及时反映和吸收本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整合优秀教

学成果和科学研究成果,体现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2]

(三)实践课程内容设计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课程组十分重视教学实践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目前课程组现有教育实习基地35个,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很好地满足了学生的培养要求。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在教学的初级阶段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设计基础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极为重要。我们的基本建设思路是:①重视制作技法培养,通过参观工厂、进入实验室进行实践操作,了解并掌握车模车以及各种工具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②加强实践训练,训练学生根据不同的设计图纸进行不同种类的制作训练,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应变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对设计进行改进提高。③将电脑设计绘图软件引入陶瓷造型课程设计,鼓励学生利用电脑进行设计以及图纸绘制,并且制作三维效果图,强调多方案、修改再设计的思想。通过上述教学设计思想,教学效果明显,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比较牢固,这在后续的专业综合设计中表现比较明显。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在教学方法方面以理论联系实践,先以基本理论引导学生,再辅以实践训练以加强学生的理解,最后再以思维训练教学进行提高。另外注意开展课堂交流活动,使学生所受的训练更加多样化。在教学思想上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以传授最新的设计理念为目的,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在教学方法上:

(一)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优秀作品赏析,座谈,讲评等方式进行讲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陶瓷造型课程教学,以设计理论和制作实践为主,采取课堂讲授与实际操作、市场调查、产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解决实际设计问题中将设计理念、思维方法、制作步骤等知识传授给学生,使陶瓷设计制作的枯燥理论变成活生生的课堂教学。在理论讲述时,要求老师对中国传统设计理论、方法以及国外先进的技术以及设计流派等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并引导学生应对不同的设计方案时如何进行思维的转化和提高,提高思维能力和设计能力。

(二)本课程定期开展学术讲座与研讨会,面向师生介绍国内外陶瓷造型与装饰方面的最新资讯、作品以及设计思想等;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启发式、讨论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撰写体会和小论文;印发其他辅助资料,使学生增加信息量、拓宽知识面。

(三)本课程组与景德镇多家陶瓷公司和厂家建立了实习基地,经常组织学生到教学实践基地以及瓷厂、作坊参观、交流,并参与设计和制作,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实践能力的提高。

在教学手段上:精品课程《陶瓷造型》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专门开发了与课程相关的IP课件、电子教案、幻灯片和多媒体光盘,购买了大量影象资料,以生动形象的辅助教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潜能。本课程还广泛地向法兰瓷等著名企业收集各类造型优秀的陶瓷造型作品,并建立了陈列室,以供学生进行考察、研究和分析。本课程在陶瓷造型课中采用计算机进行图纸设计与绘制,教学效果明显提高,有完整规范的图纸样板和模型示范教具,并在课后对学生优秀造型、模型作业挑选留校、存档,在后续教学中供学生参考学习。

精品课程所要求的教学方法必须是能促进学生重视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

四、课程特色与政策支持

(一)精品课程《陶瓷造型》的课程特色

1.地办学:依托千年瓷都――景德镇作为办学基地,有御窑厂、陶瓷历史博物馆、古民窑、高岭土,还有完整的陶生产体系。利用这一优势,积极开展与社会合作办学的模式,使教学与实践、设计和制作有机结合,为培养具有新技术含量和实践能力的艺术人才创造条件。

2.企业合作:积极的开展与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建立产、学、研一体的创新机制。目前我院与欧神诺、环球、箭牌、新中原等三十多个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本专业学生参与企业的设计与制作,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03年国家日用陶瓷工程中心在我院的建立更是为本专业的校企合作构建了良好的平台。

3.际合作与交流:景德镇作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艺术设计与文化交流的重要基地。这种独一无二的品牌优势,为课程组开展广泛的国际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功的举办了国际夏季进修学院中韩、中日、中美陶艺交流展。与美国、韩国、芬兰、加拿大、英国、日本等国开展广泛的学术交流活动,并开展互派学生、短期培训等交流与合作。

(二)国家精品课程《陶瓷造型》的政策支持

从政策上对精品课程建设予以支持鼓励,早在1998年我院就把陶瓷造型设计列为院重点课程建设,2005年我院制定《景德镇陶瓷学院重点建设课程项目管理条例》,切实推进教育创新,加强我院课程建设水平,进一步促进我院专业、学科建设,大力提高我院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课程建设规划分学院和院(系)两级,全院课程建设工作在分管教学工作的副院长领导下进行,并实行教务处、院(系)两级管理。对重点建设课程的立项和评估,由教务处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对已经立项的重点建设课程,教务处依据《景德镇陶瓷学院重点建设课程质量验收指标体系》进行逐项评分,目前验收指标体系已经建立。学院设立课程建设项目专向基金,用于资助课程建设。学院按照有关规定对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组核发绩效积分,对于获得“国家精品课程”称号的课程,学院将予以相应课程组1:1的配套资助经费用于课程的后续建设。

由于相关政策的倾斜,使得精品课程建设能从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多方面得到鼓励,支持,这样才能集中优势资源,打造国内外有影响、有特色的品牌学科。

五、教学条件建设

(一)教材的使用与建设

精品课程《陶瓷造型》,选用适合于新时期教学的优秀教材如《陶瓷的现代设计》、《陶瓷设计》,等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自编了一系列教材如《陶瓷模具成型》、《陶瓷模型制作》、《现代陶艺教学》、《陶瓷产品装饰设计》等,教材能及时更新。并根据教学实际,制作一定数量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辅助。另外每位主讲教师都有自编的讲义、多媒体课件,并积极准备双语(中英、中日)教材,在全国本专业领域中处于领先地位。选用的这些教材大部分是我院自编由出版社正式出版的。

(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扩充性资料使用情况

在江西省教委以及学院专业建设配套经费的支持下,本专业建立了较为丰富的中外文资料期刊室,订阅了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的著名设计期刊,购买了一批日文、英文原版设计书籍与图录。如《Artist》《African Arts》、《L’OEIL》、《PundG》、《Design》、《Art News》、Sculpture Review》、《Art in America》、《American Craft》、《Popular Ceramics》、《Tableware luternational》、《Ceramic Review》等等,为教师和学生的陶瓷造型设计扩充了学习资料。同时,在学院校园网的支持下,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获得充分的学习资料和专业设计信息。

(三)配套实验教学效果

在教学设备上,设计艺术学院有幻灯机4台,实物摄影仪6台,固定投影仪2台,手提投影仪2台,复印机2台及计算机辅助设计实验室7间,实验室面积为1100m2,模型车自2001年起增加至80台,拉胚机增至100台,砂轮机2台,烘房4间,高温窑炉5台套,烤花炉10台套,同时对新进的模型机、拉胚机进行了改良设计,使之更实用,更耐用,对现有的设备加强管理,合理分配使用。在教学过程中,有完整的图纸样板和模型示范教具,并制作了一批陶瓷造型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等,实行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学辅助设施能满足教学需要,进一步强化了现代教学手段,应用效果好。

(四)实践性教学环境

由于设计艺术学院地处中国千年瓷都――景德镇,具有得天独厚的实践环境和行业支持,随着招生数量的增加,不断扩充教学实验、实践场地,确保人均实验面积不低于国家标准。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积极与企业、作坊合作,互通有无,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推进社会与学校相结合的办学思路,把教学与实践有机结合。既能为企业解决一些产品设计问题,又能缓解目前教学设备场地的不足,使学生更好地进行社会实践,为今后走向社会创造条件。课程组为景德镇市设计制作了大型陈设陶瓷造型作品,为广州市白云区政府、南昌世贸园等地设计制作陈设陶艺造型作品,为多家企业设计了一系列的日用瓷,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课程组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组织学生参与国内外的各项比赛,并屡获大奖。

(五)网络教学环境

在学校宽带信息网络的支持下,所有办公室和学生宿舍都接通了校园网,教师与学生可以实现网上教学交流。在我院网络主页上,设有教学服务主题,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学院新近购买的南京易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天空教室网络教学课堂”已经调试使用,教师可以通过校园网的教学服务板块中的天空教室网络平台进入网页。目前,陶瓷造型课程的教学资源大部分已经上网,而且在不断更新之中,今后学校将进一步加强网络教学环境的建设,完善原有校园局域网,保证新增设备的网络联通,课程组还将建立独立的陶瓷造型设计专业网站。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丰富和扩充了师生们的学习资源,活跃了师生间的互动交流。

六、结论

课程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载体,抓好课程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精品课程是学校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志。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精品课程建设要保证目标明确、思路清晰、人选得力、规划详尽、措施有效、态度认真、工作扎实,要本着为学生服务的精神,不能只是为创建而创建。另外,在精品课程的建设过程中,学校要分析国家对精品课程的要求,查找自身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充分认识自己,避免具体工作中的盲目性和经验主义。

[参考文献]

陶艺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 乡土国际特色 满意 学校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72(2014)01-041-02

2008年与平洲高中合并,在原平洲旧址上区政府投巨资3.5亿人民币重建新桂中。学校利用两校合并、新校区建成这一历史机遇,围绕“以人为本,彰显特色,促进发展”这一目标,学校立足自身实际,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 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为具有乡土国际特色的优质学校。

一、注重学校文化建设,着力打造特色校园

1. 完善学校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和谐发展。办学理念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灵魂,是一所学校整体教育价值追求的体现。学校的办学目标、发展规划、组织管理乃至具体的教育教学策略,都应是在一定的办学理念引领下确定和实施的。学校只有确立了先进的办学理念且为校内所有成员普遍认同,才能转化为学校成员共同追求的愿景及其行为方式,才能据此有效地制订发展规划,完善学校文化,优化组织管理,设计教育教学策略,并使之协调互动而产生合力,从而提高学校整体的水平。桂城中学在推进学校的发展中,确立了“崇善立德、求真启智,尚美雅情、正心成人”的办学理念,并以这一理念为核心,构建了学校的精神文化系统,引领着全校师生的日常教育教学行为,引领着学校的和谐发展。

2. 结合乡土文化,建设人文校园。我校以校训“正心成人”为核心营造校园文化,以南海三大名人为主题构建“有为”、“天佑”、“飞鸿”三大广场,以文字与图片相结合的方式,展示这几个南海文化名人的生平和主要贡献,彰显地方传统历史文化,激励桂中学子以南海先贤为榜样而奋发努力。学校和谦厅(学术报告厅)东西两侧分别为孔苑与陶苑,展示了教育家孔子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与事迹,激励着桂中教师为教育事业而奋斗。我校还通过组织师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建设,让更多的富有创造性的师生优秀作品动静结合布局在校园之中。建筑之间,走廊,架空层的校园文化布局尽可能与建筑风格和谐协调,让每座建筑、每个墙面都有隐性教育作用,赋予硬件环境以文化内涵,提升学生成长空间的文化内涵,真正实现环境育人。

二、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党的十报告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师德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教师培训是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学校的生命力在于教师的成长。因此,我学校立足学校实际,深入探究高效校本的有效途径,从以下六方面来促进我校老师的专业发展。

1. 建立共同价值观,让教师的心“聚”起来。学校针对合并后教师欠缺凝聚力,人心涣散这一现象,在深入研究社会背景、教育改革背景、学校发展背景的基础上,组织全体教师举办“师德论坛”、“教育教学主题研讨会”、“我理想中的桂城中学”、“教育教学经验交流会”“期末学校工作研讨”等活动,丰实“正心成人”的校园文化,加强教师的凝聚力。

2.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增加教师责任感。我校通过举办“教师读书交流会”或组织全校教职工集体观看歌颂高尚师德的电影作品和专题片,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职业观和学生观,牢牢记住“敬业、勤业、精业、享业”这六个字。

3. 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在大力倡导“有质量的教育”的今天,我校的教学研究始终“聚焦在课堂”,让每一堂课都真正发挥效益。除了叫响“质量在课堂、素质在课堂、特色在课堂、名校在课堂”外,还坚持践行“精益教育,主体发展”教学理念,要求各学科组在备课组内掀每人一课活动和高效课堂教学研究的热潮,让老师们通过对高效课堂的研究,提升常态课教学的有效性,努力达到提升教学质量的目的。

4. 坚持以科研促发展,使教师成名成家。我校坚定走“以研促学、以研促教、以研促提升”的特色队伍建设之路,在教师中广泛开展与名校名师和校内名师与名师之间的“同课异构”系列活动,“精益杯”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等让教师在教学研究中成长、成名。

5. 开展“优秀备课组”系列主题活动,提高整体教师能力。两校合并,教师整体水平高低不一,差异较大,我校通过高一与高二备课组或新旧高三教师的“教研擂台”活动,“寻找集体备课好榜样”主题活动促使各教研组以研究为突破口,进一步完善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并在集体备课时要努力做到共同备课、说课研讨、形成个性化教案,从而提高整体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

6. 组建学术委员会,让研究助力课堂。为了进一步提高学校教学、科研和服务的能力,学校成立了桂城中学学术委员会,负责学校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教学指导工作,尤其是对教学评价中家长、学生意见大的教师开展帮扶。通过学术委员会对教学工作的指导促使教师关注教学效益,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构建校本课程体系,提升素质教育水平

我校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国家课程之余,本着坚守本土文化,兼容并包,立足于本土,放眼于世界的原则,充分挖掘并有效利用校内、校外的人力资源,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等形式,开办了《国学经典》《粤剧》《粤菜》《陶艺》《剪纸》《茶艺》《舞狮》等校本课程,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我们还把南海名人的元素融入到学校活动之中,每年定期举办飞鸿体育艺术节(黄飞鸿),有为读书节(康有为),天佑科技节(詹天佑),香凝女生节(何香凝),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传承这些本土历史名人的精神遗产。

为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开设了一系列信息时代课程。比如:动漫设计与制作、平面设计、校园DV制作、虚拟机器人、电视节目制作、摄影等课程。学生在这些课程中,学习掌握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作、开发、设计。其中校园电视台由学生自己采编、制作节目,取得优异的成绩。在历届中国中小学校园影视节上均收获金奖,桂城中学电视台也曾获得“全国百佳校园电视台”荣誉称号。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让学生充分接受了各种文化特别是岭南文化和国际文化的熏陶,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举办国际教育,彰显多元办学特色

未来的世界是全球化的世界,桂城中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并创造未来的人。在区委、区政府、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南海国际教育中心与桂城中学合作办学于2009年成功签约。我校国际部主要开设英国剑桥的A-LEVEL课程和IGCSE课程,A-LEVEL课程普通教育高级证书,是英国的国民教育课程,也是英国学生进入大学前的主要测试课程。IGCSE课程是普通中等教育证书,专门为中四和中五年级(相当于中国高一、高二)学生设计的国际课程体系。是学习A Level, IB和美国AP课程之前的基础课程。自2009年开设到现在,逐步发展到在校国际部学生到500人左右,外籍教师近40人的规模,成为佛山地区最大的国际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大批学生考入牛津、剑桥等英、加、澳、美世界排名前200名的国际一流大学。

陶艺教案范文第8篇

韩思菊 新疆教育学院美术学院

作者简介:陈建华,男,副教授,新疆教育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邮编:830043。

韩思菊,女,副教授,新疆教育学院美术学院,邮编:830043。

乌鲁木齐市(以下简称乌市)辖七区一县,各区县以及校际之间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差异非常大,相应地,美术教学的成效差异也很明显。为缩小各区县、各学校之间的差距,实现全市美术教育的均衡发展,我们对该市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从十个方面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建议。希望能够以管窥豹、抛砖引玉,引发专家、学者及教育主管部门对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问题的关注,并引导探索提升我国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路径。

一、乌市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现状抽样调查

由于学校地理位置的差异以及不同学校的师资水平、教师教育教研能力、教学设施、办学历史、家长素质、教学质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乌市匕区一县之间美术教育发展的水平差异较大,甚至同一个区(县)不同学校之间的差距也非常大。笔者以经济文化比较发达、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天山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教育资源相对贫乏的乌鲁木齐县,以及基本情况介于两者之间的水磨沟区作为样本库,根据以上指标从二区一县分别遴选3所层次不同的小学来进行调查分析。

(一)天山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

天山区共有小学33所,笔者对3所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情况进行了调研,下面分别以A1校、A2校、A3校代之。Al校是“天山区示范小学”,也是天山区美术教学示范与观摩基地,其办学历史已超过80年,学校规模较大,办学成果突出,社会反应良好。该校位于天山区的繁华地段——幸福路,有南北两个校区,共有民汉教学班50个,在校学生2835人,在编教职工150人。该校共有美术教师7人,学历均为本科;其中40岁以上4人,30岁以上3人;4人为小教高级职称,3人为小教一级职称。该校美术教师已经意识到教学任务中学习领域的差异对专业素质的不同要求,因此,在专业成长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分工,例如有3人专攻儿童画,2人专攻儿童版画,1人专攻书法,1人专攻陶艺。但是,从小学美术课程的四个学习领域来看,仍然表现出很大的不平衡性,例如,过分重视“造型·表现”,而轻视其他学习领域;在“造型·表现”这一学习领域中,又过于重视儿童画和儿童版画,而轻视儿童国画、水彩等内容。这说明,该校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内部结构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该校美术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交流的机会不多:最近8年只有2人参加、观摩过全国中小学美术现场课大赛,1人参加过书法培训,1人参加过陶艺培训,无人参加过“国培计划”,到目前为止仍有3人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和交流,其中就包括2名小教高级职称的教师。这至少说明四个问题:一是该校美术教师外出参加培训、交流的机会比较少,二是该校高级职称教师在专业成长方面存在一定的消极懈怠心理,三是该校在教师继续教育的执行和业绩考核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四是教育部、财政部全额拨款使广大中西部中小学教师受益的“国培计划”无法惠及该校的小学美术教师。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A2校办学历史超过50年,共有19个教学班,987名学生,45名在职教师。该校仅有1名美术教师,为本科学历,33岁。近8年来该教师共参加过3次继续教育培训(2006年、2008年、2012年),还参加过天山区组织的美术教师基本功培训(2008年),自治区美术教育年会(2012年),自治区优质小课题汇报(2013年)。从该教师8年来参加过的各种培训交流青况来看,A2校、该教师本人都非常重视专业素质的提升,但是繁重的工作有可能成为制约其专业素质提升的主要因素。根据教体艺[2014]1号文件《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开齐开足艺术课程。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开设艺术课程,确保艺术课程课时总量不低于国家课程方案规定占总课时9%的下限,鼓励有条件的学校按总课时的11%开设艺术课程”,1 9个班级每周的美术课时总量为38课时,加上第二课堂以及该教师所承担的学校宣传工作,要做好这些工作对于一个年轻的美术老师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在这种情况下,减少美术课时、降低美术教学质量、弱化第二课堂,以释放该教师的时间,可能就是不得已的做法。可见,师资短缺是该校美术教育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在这种条件下,要想提升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似乎变得遥不可及。从该校的学生规模来看,需要再引进2位美术教师才能维持正常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教学。

A3校的办学历史超过40年,地处乌市边缘,原是一所企业子弟学校,2006年7月才移交到天山区教育局,学校规模较小,现有12个教学班,学生450人,在职教师27人,代课教师17人。该校仅有1名美术教师,47岁,1993年毕业于新疆师范大学美术系,本科学历。该教师少有外出参加培训和交流的机会,近8年来只参加过1次继续教育培训(2013年)。该校除了与A2校都存在美术教师短缺的情况外,还存在学校和教师都不重视专业素质的提升,教师年龄偏大、存在职业倦怠心理,在教师继续教育的执行和业绩考核评价方面执行不严等问题。

(二)水磨沟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

B1校办学历史6年,有24个教学班,3位美术教师,年龄在26岁到33岁之间:其中2位教师的第一学历为中专,第二学历为本科。有2位教师工龄已满15年,参加过教材编写培训、“新课标”培训和水磨沟区美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3位教师都参加过“国培计划”的短期培训项目。从该校美术教师的职前学历与职后培训情况来看,该校美术教师侧重于教学能力的提升,而比较忽视美术技能、美术创作能力与教学研究能力,这与他们的职前学历教育阶段(中专)不太重视国画、油画、版画、雕塑、综合材料绘画等美术门类的技法、创作、教学科研能力有一定的关系。

B2校办学历史32年,地处乌市边缘,为民汉合校,共有26个教学班(其中汉语班20个,双语班6个)。该校共有4位美术教师,其中1人25岁,2人33岁,1人40岁;本科学历1名,专科2名,中专1名,其中1位为少数民族。该校有3位教师参加过“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2位教师参加过水磨沟区组织的美术教师教学技能培训,1位少数民族教师参加过新疆师范大学成教学院主办的为期2年的脱产双语本科(美术)培训。该校教师参加过多次自治区教科院组织的教研活动,承担过多项市级美术教研课题,其校本课程《纸版画》在水磨沟区有很大影响力。这说明,该校美术教师的数量基本可以满足学校正常的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教学,该校对美术教研活动比较重视,美术教师也有着积极的工作态度。但少数民族美术教师人数相对于双语班学生人数比例偏低,少数民族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路径过于狭窄也是制约该校美术教育质量提升的主要问题。

B3校有近70年的办学历史,为民汉合校,位于城乡接合部,有学生754人,19个教学班,教职工6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340人,有9个教学班。美术教师共有3人(2人为汉族,1人为少数民族),平均年龄30岁左右。该校美术教师除了承担基本的美术教学外,还承担其他学科的教学、学校宣传和一部分行政工作。最近8年中,只有1位教师参加过“国培计划”短期集中培训项目,该教师还参加过市、区级的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和大队辅导员的培训;还有1位教师参加过班主任培训和档案管理员的培训。从该校的学生规模来看,该校美术教师的数量可以足额开设教育部规定的美术课时和丰富的第二课堂,开展与美术相关的校园文化建设,但是该校的美术教师还要从事其他学科的教学和行政工作,因此,专职化可能是该校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三)乌鲁木齐县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现状

与学校主要集中于市区的天山区,部分学校分布于城乡接合部的水磨沟区不同,乌鲁木齐县的小学大多处于乌市周边的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在这里生活的居民以少数民族居多,且分布分散,学校的基础设施比较差,教学质量不高。

Cl校办学历史已有50年,是一_所九年一贯制农牧区半寄宿制汉语学校,自2003年3月至2004年9月期间,该校先后与当地5所学校合并。学校共有30个教学班,其中小学18个班,初中12个班;在校学生1095人,其中小学生642人,中学生453人。该校共有3位美术教师,其中1位为特岗招聘,刚刚入职,为本科学历;其他两位教师的年龄在40岁左右,从教时间都是11年。一位教师的第一学历是中专,主要担任1-5年级的美术教学任务(周课时1 8节),已取得小教高级职称;另一位教师的第二学历是火专,为政教专业,主要担任6 8年级的美术教学任务(周课时14节),已取得中教高级职称;以上这2位教师从事美术教学都是1 1年。从该校的办学规模来看,美术教师数量基本上可以维持正常的美术教学,但这3位美术老师,要么是刚入职,要么是中专,要么是由其他专业人职,如果说工作时间可以填平教学经验的不足,那么,第一学历和跨专业所欠缺的系统的专业技能、创作能力、知识结构、教研能力却很难通过职后的工作经验、短期培训等弥补,尤其是对于6年级的美术教学来说,难度更大。

C2校也是一所九年一贯制民(哈)汉合校,共有10个教学班,只有1位哈萨克族美术教师,毕业于新疆幼儿师范学校的幼教专业(中专),通过自学考试获得新疆大学哈语文大专文凭,中国汉语水平(HSK)为五级。该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教育训练,有4年教龄,期间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和交流,这说明,该教师还没有明确的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的自觉意识。从该校的属性、学段以及办学规模等指标来看,一名美术教师显然不足。该教师承担1-9年级美术课的教学任务,这就意味着要在一周之内撰写9份完全不同的教案(如果汉语班、哈语班分开授课,就意味着要撰写18份完全不同的教案),作为HSK水平只有五级、非美术专业的少数民族教师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其中的困难和压力可想而知。因为编制紧缺,该校无法再引进美术教师,学校也曾尝试通过请代课教师来解决这一问题,但因工资低、生活条件差、地处偏远等原因,而一直未能如愿。

C3校地处哈萨克民族聚居地,创建于1935年,现有学生70名,教师1 8名。由于办学资金紧张,教学环境和设施均比较落后,教室供暖不足,冬天严寒时正常教学都会受到影响。该校没有专职的美术教师,正常的美术教学活动无法开展。

(四)调查结果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可以看出,乌市天山区、水磨沟区、乌鲁木齐县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具有以下特点:1.专业素质高低基本上与所处区域的地理位置,经济地位、文化地位等因素呈正相关关系,其中起核心作用的因素是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和经费投入;2.不同区(县),甚至同一区(县)内不同学校的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差距非常大,教育均衡目标的实现任重而道远;3.各校美术教师专业背景的内部结构也存在一定的不平衡性;4.学校的综合实力、美术学科教科研成效与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高低,不一定呈现正相关关系,其核心因素是校领导的重视程度和美术教师的主观意识;5.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比较弱的学校普遍存在着办学特色不鲜明的问题;6.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与学历密切相关,这种相关性不仅表现在不同学历背后的专业技能、知识体系、人文素养的差异,还表现在教师职业意识的自觉、独立意识,以及为美术教育专业奉献终生的虔诚度等方面。

二、乌市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建议

综合分析以上9所学校的不同情况,笔者对乌市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提出以下策略建议。

1.足额配齐美术教师是提升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前提

以满工作量来计算,每位教师每周应安排14-16个课时,也就是7-8个行政班的课堂教学,以每个班45人计算,合理的生师比应该为315:1或360:1,若将第二课堂、艺术展演、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等因素计算在内,应小于这个数值。各校应该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对于美术课时量的要求,增加编制,积极引进人才。只有这样,才能极大地释放美术教师的时间,让教师有精力进行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教育理论的学习,促进专业素质、教学能力和教研能力的提升。

2.专职化是提升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关键

小学美术教师的专职化主要表现为三种类型:一种是教师职前专业为美术学(教师教育),一种是职后主要从事美术教学,还有一种是职前为非美术教育专业,职后主要从事美术教学。第一种类型主要有三种情况:①第一学历为中专美术班;②第二学历为美术教育专科或本科;③第一学历为美术学(教师教育)本科。第二种类型也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只承担美术教学;②承担美术教学和其他副科;③承担美术教学和部分行政工作。小学美术教师的专职化,既要确保教师的第一学历或第二学历为美术教育专业,又要保证美术教师将所有精力都放在美术教育这一领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位教师都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具有专业素质提升的空间和能力。

3.积极探索提升少数民族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路径

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美术教师都是通过“民考民”向方式进入大学的。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他们既要学习汉语,又要学习专业,这势必会影响其专业素质的提升;入职后少数民族教师的施教对象也只是少数民族学生,而且使用单独编写的维吾尔语或哈萨克语美术教材,教学过程、教学实效的评价都与国家通行的教育评价标准有所不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对少数民族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对此,笔者认为可实施以下策略来解决。第一,在“国培计划”中实施针对少数民族美术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的项目;第二,取消民考民、民考汉、汉考汉的区分,统一按照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的标准来招生、录取与培养大学生;第三,将双语小学当下通行的培养体制“民汉分班”改为“民汉混班”,少数民族美术教师不仅要教本民族的学生,还要教汉族的学生,将少数民族和汉族学生的美术教育置于同一个标准之下,以此来促进少数民族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

4.探索学历为中专的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升策略

乌市各小学有大量学历为中专的美术教师,他们的年龄从35到55岁不等。虽然学历不能成为衡量专业素质的唯一指标,但是中专学历的美术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美术学(教师教育)专业培养却是事实,这就导致他们在理解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育教学方法,提升专业技能、美术创作、教学科研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可通过高校与市教育局的合作,开设专门的学历班或课程班来解决这一问题。

5根据新疆小学美术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新疆美术教师素质提升的“国培计划”、继续教育(因为中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实施要求参考的是“国培计划”的标准,在此两者合并论证,继续教育不单独列出)总目标、年度目标以及评审机制

“国培计划”实施之初就对培训对象、实施宗旨做了明确的界定,2012年又颁布了“课程标准”,但是并没有颁布年度培训目标,也没有要求各省制定总目标和年度目标,甚至2015年“国培计划”的实施与否都无法确定。为了监管实施院校的培训质量,教育部每年的实施通知都对培训内容属性、施教者来源等做了严格的界定,尤其是增加了以疆外专家为主体的匿名评审环节。部分院校为了达到这一比例,以顺利通过匿名评审,在制定培养方案时不得不开设以全国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这就导致疆内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但在全国不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被忽视。于此,笔者认为:第一,全面普查新疆农村小学美术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情况,针对新疆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国培计划”、继续教育培训的总目标、年度目标;第二,在匿名评审专家组成员中,增加本省专家的人数;第三,灵活设置课程内容,增大美术专业技能、教育理论、学科理论在国培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分批次有计划地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第四,真正落实“国培计划”的主题培训,变面面俱到的课程设置模式为问题解决模式,每一次培训重点确立为深入解决一个或一类问题,而不是面面俱到,浅尝辄止。

6.启动“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名师成长计划”

虽然“国培计划”的实施宗旨中包含了“示范引领”的内容,但是从其培训对象侧重于农村骨干教师的定位来看,这并不是“国培计划”的主要功能;每五年须完成360学时的继续教育更不具备这一功能。“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名师成长计划”可有效地发挥“示范引领”的作用,进而带动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整体提升。于此,笔者提议:第一,高校与教育行政部门合作,联合启动该计划。高校负责美术专业技能、教育理论、学科理论、教研能力提升等课程,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等课程,协同帮助小学美术教师把平时的教学经验上升到教育理论层面,为一线教师的教学实践案例寻求教育理论方面的支持;第二,将“国培计划”的置换项目与“中小学美术学科教学名师成长计划”形成联动,在课程设置方面形成互补。

7积极开展市、区(县)区域美术教研活动和培训

目前小学美术教师的职后培训主要体现为国培、省培、继续教育,以及各种骨干培训。上述培训的组织单位均是教育部或省教育厅,在培训组织体系中市、区(县)教育主管部门反而处于一个权利空白的地位。教师专业素质中校园文化的建设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能力、校本教研活动的组织能力等内容均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只有将这些课程内容置于本市、区(县)的范围内才能发挥最大作用,因此,必须重视市、区(县)的教育主管部门在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中的作用。

8.通过与美协的合作来提升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技能与创作能力

美术专业技能和美术创作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结构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通过与美协联合举办活动,参加美协举办的各种美术作品展览,交流美术创作经验,可以使教师在确保专业技能、创作能力不退化的同时,形成专业能力、创作能力与教学能力、教研能力的良性互动。

9.改变一册教材由一个教师来授课的惯例,按照学习领域的差别来安排教师授课

为了体现内容的丰富性,编者在设计教材内容时,往往在同一册中安排不同学习领域的内容,而不同的学习领域需要不同的专业技能、专业知识和教学方法。传统的小学美术教育观点要求美术教师具备“一专多能”或“几专多能”就是为了适应教材的这一特点。笔者认为,“多能”必将弱化“一专”,“几专”“几能”更像是一种理想而缺乏操作的可能性,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教师专业素质的深度和高度。在做好“一专”的同时,再去强调“多能”,而不是“一专”与“多能”齐头并进,否则,什么都做不好。按照学习领域的差别来安排教师授课就是为了强化“一专”;另外,这种做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当下流行的“同课异构”和“异课同构”的教研模式。

10.将教师专业素质提升与发展学校特色结合起来

专业素质的提升既应当考虑教师个人的特殊性因素,也应当考虑学校的特色定位。笔者认为,所谓“教育均衡”,不应是教育的标准化和平均化,更应该是教育的多元化。每一所学校都应该根据学校发展规划,为每一位教师量身度身定做专业素质提升计划,使其专业发展与学校的特色建设目标相吻合,提升教师个人发展和学校发展的统一性与协调性。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应当充分考虑民族传统文化在其知识、能力结构中的重要性。

“教师即课程”,教师的专业素质决定了学科的教学水平和效果,也影响着学科的地位。乌市要实现基础美术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根本的决定性因素,为此,我们希望教育行政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以及相关高校等,都能重视这一问题,并各自发挥自身的作用和优势,形成合力,为推进全市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做出积极的努力。

注:

①本文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资助项目“新课改背景下新疆农村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XJEDU2012S42)阶段性研究成果。

②这是我国为保护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利,尊重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在高考中实行的一项针对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的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政策。符合条件的少数民族考生在高考时使用本民族语言的试卷。与民考汉相对。相应地,报考时也必须报考民考民的相关学校和专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