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陀螺教案

陀螺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陀螺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陀螺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体育 教学 拓展 意义

体育教学内容是指根据体育课程目标从各种直接和间接经验中选择出来的体育教学素材。从2001年9月始,新体育课程标准在全国试行。新体育课程标准没有规定统一的教学内容和统一的大纲,表明国家认同不同地域学校体育课程资源的丰富多样性,鼓励把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资源创新成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校的体育教学资源创新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面对农村学校的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紧缺、体育教学内容匮乏的现状,农村学校结合自身客观条件来充分拓展体育教学内容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学校结合现有设施和本土可行性,试将民俗体育作为教学的拓展,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一、拓展的民俗体育种类

民俗体育活动包罗万象,适用于中学体育教学的项目种类繁多,且具有简易、多样、有趣的特性,如踢毽子、抽陀螺、跳绳、跳橡筋、民俗游戏、滚铁环、放风筝、小篮球、走高跷……均适合中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也适合在小场地内开展。我们选编的民俗体育活动,不仅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就连学生家长都有亲切感――许多项目都是他们曾经玩过的,并且有些家长还会制作陀螺、毽子、高跷、飞镖、风筝等民俗体育器材。因此在农村中学开展民俗体育运动,不仅可以充实学校体育的教育体系,丰富学生课间、课余生活。更能有效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其身心健康水平,还能弘扬民俗体育人文精神,从小培养学生健身的兴趣和意识,达到全民参与、每生受益的终极目标。

我校根据各年段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兴趣爱好的不同,把民俗体育内容分三个阶段:低段――跳橡筋、民俗游戏、跳绳、抽陀螺;中段――踢毽子、滚铁环、走低跷、小篮球;高段――放风筝、走高跷、飞镖、小篮球。

各阶段具体拓展内容选编如下:

(一)民俗游戏:(1)背子游戏(2)打弹子游戏(3)跷跷板游戏(4)摇船游戏(5)踏柱过河(6)造房子(7)拍背游戏(8)拔河游戏(9)木头人(10)切西瓜。

(二)抽陀螺:(1)刷陀螺(2)斗陀螺(3)圈内抽打陀螺(4)赶进门。

(三)跳橡筋:(1)小剪刀(2)大剪刀(3)九九开花(4)挂灯灯(5)悯农(6)变魔术(7)妞妞。

(四)跳绳:跳短绳、带人跳、跳长绳。

(五)踢毽子:(1)盘踢:百分踢、搞踢、定位踢、十样锦;(2)拐踢:加盘踢、加打踢、对踢、打井、还欠;(3)选学内容:磕踢、绷踢。

(六)滚铁环:(1)滚直线(2)滚曲线(3)滚四角(4)巧过独木桥(5)滚铁环接力赛(6)滚铁环走――停――跑(7)滚大铁环(8)自由滚铁环。

(七)小篮球:(1)玩球操;(2)基本功:运球、传接球、投篮;(3)篮球游戏:你传我抢、三角形传接球、四角传球、打球游戏、运球比快、追赶球、运传切组合游戏、三人制篮球赛。

(八)走高、低跷:(1)走直线(2)走曲线(3)走圆形(4)走八字曲线(5)踩高跷过障碍(6)走蛇形(7)走花形(8)走迷宫(9)走高跷接力赛(10)跟踪走高跷。

(九)放风筝:风筝制作、放风筝。

(十)飞镖:飞镖和镖盘的简易制作、飞镖比赛。

二、将拓展的民俗体育内容融入体育教学环节

(一)融入体育课堂教学

根据各年段年龄特点拓展不同的民俗体育内容,每周用一节体育课设为民俗体育教学。由教师在课内主教。倡导在课间活动天天练,各班建立民俗体育锻炼上墙表。每周布置一次民俗体育家庭作业,每周教师根据教学进度,适量适度布置一些家庭锻炼任务,包括跟父母的互动任务,了解完成情况。在体育课堂中,倡导“能者为师”的教学氛围,任何人的新创意、新想法、新形式都有可能成为下一节民俗体育课中的学习内容。教师的民俗体育教案机动性、灵活性很强,而学生在课堂练习时也可以随时调整学习内容、方法、形式,形成一种活泼轻松、互帮互学的生成式的课堂效果。

(二)融入大课间活动

把大课间活动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年段,错开锻炼时间,广播操后以班为单位分散进行,以民俗体育课进度中的内容为锻炼项目,班主任督促、体育组巡视、领导检查打分三步同行。另外还设立大课间活动展示台和辅导站,为学有余力者提供舞台,也为学有困难者提供帮助。教师全员参与,可根据自己的喜好加入不同的班级锻炼队伍,可教学生,也可向学生请教,锻炼时间等同于学生锻炼时间。

(三)融入学校体育竞赛

开展班际民俗体育比赛,不同教学时段开设不同比赛。如低段先开设抽陀螺比赛,后是跳绳比赛和双人跳绳比赛,到下一学期根据进度再进行跳长绳比赛,层层深入,使学生大面积参与。

每学期开设一次民俗体育运动会。设立多个民俗体育运动项目,学生自主报名,先个人比赛再团体比赛,计入班级总分,设立多个奖项。

三、民俗体育融入中学体育教学的意义

(一)完善学校体育体系

将民俗体育融入学校体育中,其实就是把学区内散落的可利用的民俗体育资源集中整编的过程,使之成为学校体育原有课程体系的补充,使体育活动内容更为广泛多彩,也真正体现了本土化。

(二)教学观念和行为的转变

1 改变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学校体育以“体育保健+民俗体育”的模式进行着,教师由于教育观念的转变,因而也有意识地改变了以往的体育教学方式,将更多的现代化学习手段和方法引入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从而提高了效率,使学生终身受用。

2 改变了传统的学生观。教学过程中都有新发现,那些平时被视为“低素质”、“学有困难”的学生也似乎并不像原先那样“一点体育潜力都无法可挖”了。这就给学生们获得新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良好的氛围,真正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三)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通过一年的教学,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兴趣得到提高。学生喜欢民俗体育课,对学习民俗体育项目有强烈的兴趣,这种兴趣表现在课内、课间、课外甚至校外。民俗体育课内,学生活动积极,并且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肯与老师交流,能跟同伴一起玩各种民俗体育项目,并且有互相讨论共同创造新玩法的良好学风;课间课外,学生们三五成群,或围在一起踢毽子,或一起跳橡筋。气氛热烈且安全有序。

2 身体素质不断增强。通过实践,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高。通过几次测试对比,发现各阶段学生素质提高表现不一:低段学生表现在跳跃、协调能力方面提高特别明显,部分学生从手脚不协调、身体动作迟钝、僵硬发展到动作舒展、协调;中段学生在平衡、协调、反应以及控制器具的能力方面有较强提高;高段学生表现在控球能力明显好转,对小篮球的基本技术和简单的战术有明确的了解。

3 健身意识、锻炼习惯得到培养。开展民俗体育以来,学生课间、课外、校外的体育锻炼机会多了,学生持有的器具简单方便,活动场所也不用很大,因此学生只要有空就会三五成群进行民俗体育活动。校园内形成了有益、健康的锻炼氛围,无意间也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锻炼意识和习惯。

陀螺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交流 教育思想 学校管理

Empty one's purse to teach and try to be the messenger of the culture education

------ Report on exchanging the teachers’ work in Xuhui high school in Shanghai

Li QiangKuang Guanpeng

【Abstract】On Oct. 10, 2008, three teachers, Zhang Xiaozhong, Shen Yuehua and Pan Renyong, working for Xuhui high school in Shanghai before, have gone to the trouble of travelling a long distance and reached Chengmai High School in Hainan in the end for Hainan’s education. In the recent three yeas, they have put themselves out of the way to work and have emptied their purse to come here with a result that the advanced culture has been brought to Hainan and new element has been injected into Chengmai and Hainan’s education.

【Keywords】Education communicationEducational ideaSchool management

2008年10月10日上午,省委省政府隆重举行了“热烈欢迎上海市支援海南基础教育的中学校长、老师们”的欢迎招待会,标志着琼沪两地对口教育交流新的举措正式实施。由于县委县政府的积极争取,澄迈教育得到上海徐汇区的教育帮教,来澄迈中学帮教的学校是沪上名校――上海徐汇中学,帮教的老师是徐汇中学校长助理张小忠老师、数学教研组的沈跃华老师和生物教研组的潘仁勇老师。

1.爱岗敬业,一心扑在工作上。“碧海连天远,琼崖尽是春。”海南四时如春,他们无暇欣赏海南秀美的风光,近三个月来,他们一心扑在工作上,尽显沪上名师本色。

1.1积极深入课堂听课,做好听课后的评课反馈工作。张老师仅在澄迈中学听课节数达65节以上,张老师的听课、评课,注意个别交流与教研组集中反馈相结合,既有理念的引领,又有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评课具体细致评到位,使教师真正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据生物组介绍,课堂教学方面,潘老师积极深入课堂,认真听我组各位教师的课,并且与上课教师就课堂教学的开展深入讨论,悉心指导。在对我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肯定的同时,也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到目前为止,潘老师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就深入课堂听了59节课,并就其教学内容多次找相关老师探讨问题。

据数学组介绍,沈老师非常重视课堂教学,多次听取了高一和高二两个年级的每一位老师的课,了解了老师和学生的具体实际后,与上课教师就课堂教学进行深入的探讨,悉心指导,提出宝贵的意见。沈老师听课节数不少于60节。

1.2关心教研组、备课组建设,重点进行集体备课指导。三位老师多次主动参与备课组活动,指导开展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先后在高一、高二年级进行了一次完整的集体备课过程,从主讲人选定课题到组员分头备课、主讲人说课,组员补充、主讲人整合他人意见再备课、主讲人上课、集体评课,进行全程的指导。张老师强调说,集体备课是提高备课质量、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是缩小备课组差异、提高整体实力的有效途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培养合作团队精神的有效途径。

1.3做好学科的示范引领作用。张老师先后对十篇文章作了说课,针对教师诗歌教学和现代文教学上的困惑,上了诗歌的整合教学课《说愁》、李煜《虞美人》和现代文深度多元解读教材课《老王》。为有效引导教师用新课程的理念备好课,写好教案,提供三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印发给语文老师,参考借鉴。

张老师配合县的师德师风建设,根据教师发展的需求,通过报告的形式来促进校长、教师队伍建设,先后作了6场报告。为尽力做好辐射工作,张老师先后下乡到石浮中学、加乐中学、澄迈二中、澄迈三中、老城中学进行指导;参与澄迈县的骨干教师引领月活动,结合对骨干教师引领课的评课,对全县语文教师进行如何听课、评课的讲座。潘老师、沈老师也给各自科组老师上了示范课。

1.4做好“带徒”工作。“学然后知不足,跟师傅学习虽然辛苦些,但很值得。”张老师带的徒弟叶芸芸老师、徐文静老师是这样说的。张老师总是认真地从教学的第一个环节讲起,不放过上课教师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每一句话。张老师认为:教师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对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出现的问题要适时、有效地帮助和引导,并通过交流、讨论、合作学习加以解决,这样进行组织和调动,使学生全体参与到活动中,而适时的评价、肯定,又鼓励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根据潘老师要求,生物组安排潘老师带的徒弟是蔡英祥、陈财两位老师,潘老师经常和徒弟讨论具体某课的教学内容,指导他们撰写教案,认真听他们的课,课后进行评析并提出指正意见。受潘老师点拨,他们受益匪浅,教学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2.办教育要有鲜明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引领行动。他们认为学校教育的成败、办学水平的高低,关键要看学校、校长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三位老师带来了他们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

2.1教师要有崇高的敬业精神。据上海“留学”老师反馈的信息,上海老师的敬业精神让人钦佩,他们感叹上海的消费水平是海南的五倍,但老师的待遇不及海南的五倍,敬业精神却是海南老师的许多倍。“留学”上海的老师说,一些学校不要求老师坐班,但老师们都自觉坐班,早上七点准时到校,一直忙到天黑,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就像一个陀螺不停地围着教学转。

2.2要有鲜明的教育办学理念。理念铸就辉煌。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就没有正确的教育行为,也就没有教学质量可言。学校拥有先进的理念,并能将这些先进的文化理念转化为师生自觉的行为,这是学校发展的关键。

2.3切实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理念。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质量是学校的生命,质量的提升根本在课堂,理念的落实最终发生在课堂,因此要围绕课堂这一中心,扎实抓好教学五环节,切实提高教学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三位老师给我们提出了有效教学的途径。

3.加强队伍建设,实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

3.1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理念。要把教师的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要增强教师竞争意识、忧患意识。

要建立每周的政治学习制度,提高思想道德修养。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请进来走出去,是一种办法。要重点抓好备课组长、教研组长队伍建设;班主任、年级组长队伍的建设;中层干部队伍建设;年轻教师队伍建设等。

3.2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能。精细化管理就是落实管理责任,将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人人都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有人管,时时有人管,事事见管理。

管理的关键在落实。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从细节抓起,从小事抓起,从小处入手,把细节做好,把小事做细,把细事做精。把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平凡的事情做精就是不平凡。用心、精心做好每一件事。领导、老师都要树立强烈的管理意识。要实行“谁分管的谁负责”、“谁的岗位谁负责”、“谁的班级谁负责”、“谁的课堂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学生的管理、班主任年级组长的管理、备课组教研组长的管理、课堂的管理,都应细化、强化。

陀螺教案范文第3篇

一、注重备课的有效性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和保证,也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和大纲,突出讲授内容的重点、难点。其次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去揣摩学生,用学生的眼光审视课堂教学,找出学生的兴奋点,备出学生感兴趣的课。“教案”要慢慢转向“学案”、“导学案”。备课要注重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尽可能按照学生的思维变化,充分预设课堂,预设学生,尽可能按照学生的思维模式设计教学过程。同时备课过程能让教师在备课中有学习,在学习中有探索,在探索中有发现,在发现中有创新。因此,备课时我们一定要转变传统观念,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跳出认知技能的框框,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二、注重师生间的交流

课堂呼唤师生民主平等,教师要走到学生中去,俯下身来,与学生面对面。如在教学苏教版二年级上册《可能性》时,老师精心设计三个不同的摸球游戏,一个袋子里全是黄球;一个袋子里有蓝球、有红球:一个袋子里有黄球、有红球。让学生猜一猜、摸一摸,说一说等活动,理解第一个袋子里一定是黄球,第二个袋子里不可能有黄球,第三个袋子里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在师生互动中,理解“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的含义。真正体现出“教师不是中心,而是配角;不是师长,而是朋友;不是呵斥,而是激励”的全新的数学课堂教学的境界。

三、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学以致用是数学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有些数学知识完全可以在生活中感知,让学生学会从生活实践中解决数学问题。如教学《平移和旋转》,这节课按排了关于物体的两种简单的运动方式的知识内容。为了让学生感受什么是“平移”,带领学生寻找生活中的例子,如打气筒打气;国旗冉冉升起;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拉桌子的抽屉等都属于平移,让他们体会生活中的平移现象,明白平移就是直直地移动,方向不发生这改变。讲“旋转”时,让生想像自行车车轮的转动;手中玩的陀螺、风车、钟上时针的走动。告诉他们这些运动是旋转,明白旋转是物体或图形围绕一个点或一个轴转动。同时通过教师的讲解,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给生活带来的方便,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训练与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仅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发展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思维品质。从这个意义上出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如在教学《多边形的面积》时,有这么一题,你能算出下面图形的面积吗?

学生各抒己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会就出现了几种不同的解法。如:

生甲:我把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列式为:

12×10=120(平方厘米)

(15-12)×(10-4)÷2=9(平方厘米)

120+9=129(平方厘米)

生乙:我把图形分成了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梯形。

列式为:

12×4=48平方厘米)

(12+15)×(10-4)÷2=81(平方厘米)

48+81=129(平方厘米)

生丙:我把图形分成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列式为:

(4+10)×12÷2=84(平方厘米)

15×(10-4)÷2=45(平方厘米)

84+45=129(平方厘米)

生丁:我把图形看成一个长方形,然后去掉小梯形面积就行了。

列式为:

15×10=150(平方厘米)

(4+10)×(15-12)÷2=21(平方厘米)

150-21=129(平方厘米)

对于多种解法,教师及时给予肯定,让学生的自信心得到证明,这样既让课堂气氛活跃,同时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五、注重教学反思

陀螺教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科学实验 课前准备 探究 有效

素质教育实施中实验教学在小学科学课的学习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常常以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学生步入奇妙的科学殿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实验教学也不例外,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教师的精心准备必不可少。

1 科学教师自身的素养

1.1 教师的科学知识准备

教师作为探究活动的促进者,学生的引导者,对于提高课堂探究的有效性有很大的影响。在课余时间,教师应该认真解读《科学课程标准》,多听取专家教师的讲座,努力使自己的想法和标准的理念想接近。并且要读懂课本知识,对于所要探究的内容应该理解透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引导、组织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才能解决学生的提问,把学生错误的探究方法引导回正确的思路上。每位教师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提问。所以我们老师至少要有一桶水的储备才能应对学生这一碗水的需要。

1.2 教师的理念转变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探究活动的过程必须由学生自己完成,而不是通过老师的控制,教师的作用是促进;课堂必须有纪律,但不是用教师的权威来压制,学生的纪律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习惯有很大关系;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确定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2 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

课堂教学的目标既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或者说,它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并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教师、在写教案时,思考怎么组织教学之前,首先必须弄清楚为什么要教这些内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将获得什么,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使学生的哪些方面得到发展与提高。

2.1 要研究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把握教学目标的适切性

从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共8册教材,每册教材中的每个章节都是相互联系,层层深入进行编写的,因此作为一个小学科学教师备课前先要熟读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读懂每一册教材和教师用书,理清教材编写的目的,然后从整体上进行一个单元/主题的备课,这样一个单元/主题之中的每一课时之间就不会出现“各自为营”的现象。

2.2 要分析具体的学生、内容与可得到的资源,挖掘内容或资源对学生的发展意义与价值

教师要了解学生原有知识基础、动手实验能力、心理需求基础等,然后将教学内容建立在此基础上再适应提高。可根据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来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学目标的确定需要针对具体的内容或活动、可得到的资源以及目标所指向的学生进行研究与分析,以便于挖掘教学内容潜在的教育意义。

2.3 要清楚预设目标与生成目标的关系,正确把握教学有效性

在课程与教学设计过程中,教师考虑最多的是预期的学习结果,预期的学习结果是教学设计时关注的重点,是课堂教学过程的决定因素,是教学效益中可评价的那一部分。

3 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

科学课上要用到种种材料,这是科学课的一大特点。准备实验材料是课前准备的一个重要环节,合理选择和使用材料能使科学探究事半功倍。

3.1 选择具有生活性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在真实中学习

案例:在教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一课时,教师上课前与学生共同准备了如下材料:

(1)各种食品外包装(包括昨天生产的面包外包装和已过期的食品包装)

(2)四种牛奶:纸包装:5-7天;塑料瓶:28天,铁罐:15个月;真空包装的食物、含防腐剂的食物、盐腌食物,这些具有代表性的材料为学生的分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有对象可以观察;从不同的包装上收集大量的信息,有内容可以思考;不同食物的保质期,可以推断影响保质期的因素,有差异冲突的内容可以争论。

3.2 选择具有趣味性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在愉悦中学习

案例:《物体的运动方式》在这节课中教师为学生提供了溜溜球、小风车、小汽车、竹蜻蜓、陀螺、汽球、会发出音乐会跳舞的小布娃娃等。这节课让学生从玩中初步感知物体的运动方式,生动有趣,让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

3.3 选择具有直观性的实验材料,让学生在探究中学习

教学《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是不能和成人相比拟的。因此,教师所提供给学生的实验材料应尽可能体现现象的直观性。

3.4 发动和鼓励学生自带实验材料,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收集信息是现代人一项基本能力,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中学会选择对自己有用的材料是科学探究的基础。因此,实验教学中,教师千万不要“好心”地剥夺学生的权力,独立完成搜集材料的任务,而应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实验材料。在很多实验中,都可以采取学生自己先准备,教师再“填空”配合的方法,让学生在课前以小组的形式自己搜集器材。在上课时展示,我们将发现学生准备的材料不仅齐全,而且种类会很多。实验过程中,课堂气氛也会因为有学生自己所收集的材料而更热烈,学生思维也会更活跃,探索热情很容易高涨。

4 注意安全教育预防意外发生

陀螺教案范文第5篇

(一)主题背景挖掘

学前教育应该以“大自然,大社会”作为活教材。我的家乡如东是一个靠近海边的美丽小县城,这儿有丰富的海产品,其中文蛤、紫菜的品质和产量均为全国第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使得我们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而且还有丰富的文化积淀,蕴含着无穷的教育价值。这些深厚久远的文化成为乡土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良田沃土。作为一名如东籍学前教育专业的委培生,我想大胆去尝试,去探索,希望能寻找到合适的乡土化教育模式,让家乡的孩子们扎进贝壳的世界之中,从小领略、认识乡土资源,并深深地融进他们心灵深处,绽放朵朵鲜花,所以我设计了宝“贝”计划这个主题活动。

(二)主题开发理念

尊重和接纳每一个幼儿的发现和解释,是我的宗旨。不需要孩子掌握大量的有关贝壳的知识,而是要让他们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乐趣,让每个幼儿有成功的体验。比如,孩子制作的贝壳名片有的仅有两三句话,但却不影响他们在制作过程中的乐趣,只要真诚地接纳和认可就行了,并给予每一个幼儿以激励性的评价,相信孩子在多次活动中会做得更好。同时,在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一起找贝壳、查资料,不仅只是丰富了孩子的知识经验,更多的是让孩子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父母给予的支持与帮助,这也是孩子自信的源泉。

二、主题目标

1.通过调查、搜集、讨论等多种方式,了解贝壳的名称、花纹及基本特性。

2.利用图片等多种形式,感受贝壳的形状和色彩美,尝试用“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进行创编。

3.在玩一玩贝壳活动中,感知数的组成。

4.尝试用不同材料、不同技术对贝壳进行美术创意活动。

三、供选择的教育活动

四、区域活动

区域活动可谓是主题活动的“左膀右臂”,生动有效地开展区域活动,能最大程度地挖掘主题活动所隐藏的教育潜力。在游戏性、趣味性的宗旨引领下,宝“贝”计划的一个个区域游戏应运而生。

1.数学区―贝壳棋

小小的贝壳化身为“棋子”,下“对称棋”的双方可谓棋逢对手,其乐无穷。“贝壳三联通”是我从孩子们爱下棋的兴趣出发,设计的一个新游戏,两人一组,以文蛤作棋子,猜拳决定谁先下,先在棋盘的横线、纵线或斜线上形成连续三个的一方就获胜了。在玩熟练后,游戏很快又升级为“贝壳四联通”,为五子棋游戏的开展埋下了伏笔。

2.科学区―海螺去旅行

用回形针穿过海螺,放在图片的上面,再用磁铁放在图片的下面,边说儿歌边玩起来:“一海螺去旅行,穿过树林,翻过大山,来到花园。”有时,他们还会尝试用回形针穿过两个甚至更多的海螺,看看磁铁的力量到底有多大。

3.美工区―贝壳项链

在贝壳上进行涂画,然后用渔丝线串成皇冠、项链等,这是女孩子们最喜欢的游戏。

4.益智区―贝壳走迷宫

“贝壳走迷宫”呢,就是运用迷宫的原理,只是主人公变成了贝壳,孩子们越玩越聪明,渐渐地他们知道如果一条路不通,就在这个地方做标记。

五、主题环境

1.主题墙背景

主题墙的每一处,每一角都散发着浓浓的艺术气息,贝壳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

2.亲子作品展

每一个小小的贝壳无不蕴含着家长和幼儿的智慧。孩子们一有空就会围绕在展区前,交谈着谁的作品最美,自己最喜欢哪一幅作品。一时间,美人、美境相映成趣。

六、特色课堂

天空蔚蓝,大家的心情也如同黄海上空的海鸥一样欢快,看着身后的海水,还卷着浪头呢!涵涵说这是海水发怒了,小雅捡起一串海草,闻了闻,说全是海苔的味道,顿时天空上方到处都回荡着笑声,就在笑声中我们的海边亲子一日游正式开始啦!

当我们来到入口处才发现潮水正涨着呢,不好进行活动,问了工作人员得知11点才退潮,所以我们决定先野餐,竟然发现了一所闲置的小屋,又能遮太阳又能挡风,真是一个野餐的好地方呀!吃饱喝足我们再来到海边时,潮水已经退下,大海真的太神奇了,刚才还是波涛滚滚,现在就一片滩涂了。脱下鞋子,我们坐上拖拉机向大海深处冲去,极目远眺,海天一色,帆影点点,给人一种置身天堂般的感受。不要说孩子们了,就连大朋友也是异常兴奋呀!精彩的亲子游戏马上就在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舞厅上演。

活动一:取水争霸赛

三个家庭为一小组,各小组到海边指定位置纵队排好(距海边约10米)。每小组队前放一个塑料水桶,幼儿是小水杯。每个队员依次拿工具去海边取水,倒入木桶,四分钟时间,看哪一队木桶里的水最多,多者胜。

活动二:沙滩贝壳画

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活动,在柔软的沙滩上可以肆意绘画,没有任何的框框限制,一家三口天马行空地想象。各种带有漂亮花纹的贝壳、石子和海草都可以用来装饰这刚刚诞生的伟大画作。

活动三:贝壳飞镖比赛

运用飞镖的原理,在沙滩上画几个同心圆,站在统一起点,将贝壳扔过去,越接近靶心分数越高。(考虑到孩子手臂力量小,所以爸爸妈妈和孩子站的位置和目标的距离是会有差别的。)

活动四:自由下水嬉戏

有的堆城堡;有的放风筝;有的采文蛤……

今天最有趣的活动马上登场――海上迪斯科,孩子们两脚分开,晃动腰部,我看看你,你学学我,海水漫过脚面,一个个金光闪闪的贝壳便露了出来,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最后我们拍了张全家福,对着大海每个人都露出了最灿烂的笑容,一天的活动画上圆满的句号。

七、主要活动教案

活动一:各种各样的贝壳(科学)

活动目标:

1.喜欢贝壳,知道贝壳是多种多样的。

2.通过看一看、摸一摸等多种形式,了解贝类的基本特征,并做好记录。

3.了解贝壳的营养价值,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魔法袋、贝壳、图片、记录表、课件。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魔法袋里摸一摸,猜一猜。

说说贝壳的样子?猜一猜它的名称。

2.幼儿分组观察贝壳。

我们看看这些小宝贝长得什么样子,身上有生长线或各色放射线,摸一摸有什么感觉。

请把你们看到的贝壳的形状、颜色、花纹用笔把它记录下来,并相互交流。

展示幼儿的贝壳记录表,分享交流。

教师小结:原来每一种贝壳的形状、颜色、花纹都不一样。有的摸上去光滑,有的摸上去很粗糙。

3.欣赏课件,了解贝类生活的环境。

全世界的贝类有12万种,它是自然界生物中仅次于昆虫类的第二大族类。海洋、湖泊、小溪里到处都有贝类的踪迹,而且它们色彩缤纷,其斑纹更是千姿百态,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一下这些美丽的贝类吧。

(播放课件)

说一说你刚才看到了哪些贝类?

你们知道贝类生活在哪里吗?

它们吃什么?

4.了解贝类的营养,养成不挑食的好习惯。

你们吃过哪些贝类,知道它们的营养价值吗?

活动二:花花绿绿的贝壳(语言)

活动目标:

1.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贝壳的形状美和色彩美。

2.尝试用“有的像,有的像”的句式进行创编。

3.体验角色表演的意境美。

活动准备:

课件《花花绿绿的贝壳》、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贝壳实物和贝壳图片。

活动过程:

1.实物导入,引起幼儿的兴趣。

(1)引导幼儿看一看、摸一摸,把海螺放在耳边听听,多角度地感受贝壳的形状美和色彩美。

(2)说一说你最喜欢的贝壳是什么样子的?

2.欣赏、学习散文诗。

营造氛围,播放课件,欣赏散文诗。

引导幼儿讨论:散文诗里描写了什么?看看这些贝壳像什么?听听有什么声音?为什么说“梦也染得花花绿绿的”?

3.幼儿扮演小贝壳,伴随音乐,师幼共同表演散文诗。

4.观看图片激发创编的灵感。

我们再来仔细看看,海滩上的贝壳还像什么呢?

请你和好朋友说一说,这些贝壳都像什么?

大家想得真好!诗里有句话真好听:“有的像,有的像,好看极了!”请你们也来试一试!

5.幼儿扮演小贝壳,完整朗诵散文诗,并用幼儿创编的部分诗句进行替换。

活动延伸:

用贝壳与辅助材料进行组合造型。

活动三:玩贝壳(数学)

活动目标:

1.在玩玩记记中感知6的分合方法。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活动准备:

一个大贝壳、许多小贝壳、记录。

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

小布熊给大家带来了一个神奇的口袋,猜猜里面装的是什么?请一名幼儿上来摸并说说贝壳正面和背面有什么不同。

神奇的口袋里有很多贝壳,你想怎么玩?

2.撒贝壳,学习6的分成。

小布熊的手里有6个贝壳,它小手一抖,哗啦哗啦,小贝壳被撒了一地,小朋友仔细看看,掉在地上的贝壳是什么样子的?你们帮小布熊记录一下,花纹壳的几个,白壳的几个?那6可以分成几和几?

小布熊的朋友妮妮最喜欢花纹贝壳,甜甜最喜欢白贝壳,还可以怎么分呢?请小朋友们帮帮忙。

3.幼儿操作,并记录操作结果。

(1)请个别幼儿说出“6”的五种分法的记录结果,老师做记录。

(2)请幼儿观察记录表,在6的五种分法中,有哪两种的分法是差不多的,相同在哪里,不同在哪里?

(3)咱们来想个办法改变记录的顺序,使得五种分法不遗漏。

4.游戏活动:猜贝壳。

现在小布熊要来和大家玩游戏了,它将贝壳分别藏在两只手上,看到这边手上有几个,那你们猜猜另外一只手上有几个呢?

八、主题活动反思

活动进行了一周时间,从幼儿的生活中寻找主题的教育内容,以孩子的关注点为教育的切入点,充分发挥了幼儿的自主性,几乎每天都让我们收获无数惊喜。

一重惊喜:孩子的快乐使活动美妙纷呈

形态万千、颜色各异的贝壳激发了幼儿探究的热情。在教室里,孩子们可以观、可以摸、可以与之对话,活动的操作性、审美的愉悦性和环境的广阔性融为一体,促进了儿童主动发展。在区域活动中,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快乐的笑容,每当游戏结束时,孩子们都恋恋不舍,说:“老师,我明天还要玩!”

早晨,刚进入教室的涵涵走到玩具柜前拿起一个贝壳,在桌上转起来,他兴奋地叫道:“我的贝壳变陀螺了。”声音引来了其他的孩子,他们也想试一试。严蕊琪马上伸手,想拿涵涵手中的贝壳。涵涵可不干了,将自己的贝壳用手捂住,说:“柜子里还有,你们自己找。”严蕊琪拿了一个较大的贝壳,试了试,也成功了。吴昊提议:“比一比谁的陀螺转的时间长。”涵涵一听,说:“好,比就比。”结果,涵涵的贝壳陀螺转的时间最长,他得意地说:“我的贝壳下面比较厚,站得稳。”就这样,几个孩子就各自拿着一个贝壳,玩了很长时间。

二重惊喜:家长的支持使活动流光溢彩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活动中,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家长不仅送来了各种贝壳,在完成调查表的过程中告诉孩子们关于贝壳的小秘密,还来园和孩子们进行亲子制作。他们有的用贝ぷ隽似亮的手链、项链,有的制作了气派的王冠,还有的做成风铃。活动不仅提高了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像力,更加体现了浓浓的亲子之情。看着一张张微笑的表情,就能感受到他们发自内心的愉悦。

三重惊喜:教师的幸福使活动意义非凡

因为活动的内容没有参考的教材,游戏都是自编的。所以,在活动开展期间,我和班上另外两位老师每天下班前都会很自然地交流当天的活动情况,谈谈今天开设的游戏活动,有哪些是孩子喜欢玩的,而哪些游戏的材料需要改进。我们将活动过程中的喜悦一同分享、问题一起解决。有困惑是很正常的,这时候,我们还向其他老师和领导请教。

陀螺教案范文第6篇

一所学校,12名学生,其中有9名留守儿童,3个年级一个“家”;

老师因学生快乐而幸福,学生因老师幸福而快乐,幸福和快乐撑起了这所高山之巅的十二人学堂。

一、坚守高山学堂37载,因学生快乐而幸福

9月12日,我前往竹山县宝丰镇马场教学点采访,上山的路并不轻松,仿佛“车行山峰上,人在画中游”。到了公路尽头,下车步行,在崎岖的小路上走了十多分钟,云雾深处传来一阵阵的读书声,开始有些隐隐约约,听不分明,随后越来越清晰,演变成琅琅的读书声。“到了!好远!”马场教学点,比我想象得更遥远。

据马场教学点教师吴华忠介绍,学校位于竹山县宝丰镇西北方向,海拔高达1200多米,距离中心集镇25公里。由于地理环境恶劣,大部分村民都已外迁,现在这里只有三百余人居住。学校现在有12名学生,其中有9名留守儿童,学前班、一年级、二年级共三个班,每个班只有4名学生。为了和学生家长及教育主管部门保持联系,吴老师在办公室门外专门钉一个钉子,把手机挂在上面,这样才有稳定的手机信号。

提起执教当年,吴华忠老师一脸自豪。21岁正值大好的青春年华,吴老师开始步入深山马场村执教的生涯。那时,他也是小山村里唯一的“秀才”。当时,他发现上级接二连三派来的一些教师都走光了,没有哪位愿意留在这偏僻的山村执教。孩子们怎么能失学?于是,他毛遂自荐要留在深山当一名民办教师。

当时,在家人朋友不理解的情形下,吴华忠卷起席子到马场村小报到。第一次走上讲台,看着下面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他便坚定了自己的选择,发誓要为家乡的教育努力工作,争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为山村孩子的成长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马场教学点是全镇最偏远的一所村小,当时是典型的不通车、不通水、不通电的“三不通”学校,只有两间教室,一间办公室,一间厨房,一间教师宿舍,全是破烂不堪的瓦房和泥墙。房子里,到处是老鼠洞,就连白天上课,老鼠也在教室里窜来窜去,好像跟你捉迷藏。屋顶就像“满天星”,每到下雨的时节,屋外下大雨,屋内下小雨,学生上课只能在漏雨的教室里搬来挪去。

吴老师用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钱和想方设法筹集的钱买来水泥、沙子、石灰、瓦片等材料,用了一个半月,才把房子检修好,还把墙体粉刷一新,并将课桌椅、办公设备进行了一番修缮。那时是大集体,他教书每月工资仅为5元,补贴点工分而已。多年来,他放弃了许多次招工、参军、外出务工以及调出深山的机会,坚守耕耘山村课堂。后来,他通过考试转为公办教师,有了教师资格证,他的几位山外同事约他“雁南飞”,都被他婉言谢绝。

吴老师在他的教学札记中这样写道:“当教师虽然没有令人羡慕的权力和财富,没有显赫的名声和荣誉,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但我却坚信:做教师发不了‘钱财’,但培养出了‘人才’。当看到自己的学生成为国家栋梁;当读着学生那一封封来信,看着一张张贺卡时……你不觉得教师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富有的人吗?当我们的青春年华在学生的身上闪光,我们的热血在学生身上沸腾,我们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有了这些,我们还需要什么,我们还有什么不满足吗?”

二、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娃,“阳光教育”打造幸福学堂

吴老师37年在马场,执教不改初衷,默默耕耘在深山,为山村下一代传授知识,这种坚守一般人难以做到。别看学校现在只有12名学生,可教学任务极为繁重:一名教师单独完成学前班至二年级的各门课程,每学期备教案十多门课程;更有上不完的课程,上完一年级的课,接着上二年级的课,讲完语文,又讲数学,喉咙常喊哑;忙家访充分了解学生情况,写家访日记丝毫不马虎;根据班级特点自己确定十星级学生评选标准,评星、授星不走过场。

为解决山区儿童因信息闭塞、见识有限、理解困难等诸多问题,吴老师研制了50多件复式教具用于复式班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由直观到抽象、由抽象到实践的学习方法,有效地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他还常常牺牲节假日走出深山,到集镇购买各种教研资料,了解外面教学信息。

据宝丰镇中心学校校长贺荣祝介绍,吴老师给三个年级的12个孩子同时上课,没有丝毫表演成分。黑板被吴老师分成了三部分,中间部分写了几个二年级的生词,左边部分是一年级的生字,最左边的小黑板画的是拼音的格子,而右边的黑板空着。黑板上的板书工整、美观。

课一开始,吴老师布置一年级的孩子复习学过的生字词组;二年级的孩子读书,找出相关词语;学前班的孩子做认识拼音游戏。这边二年级的朗读结束,一年级的学生也在黑板上组好了词回到座位……这是吴老师多级复式教学中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他总结叫“多级合作,以高导低。”这合作有时是同年级的优困组合,有时是不同年级的高低组合。他很注意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研究了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教学理念,并把它渗透到自己的教学中去。

吴老师深爱着山里的孩子,娃娃们灿烂的笑容成为他心中最美的风景。他教语文、数学、音乐、美术……样样拿得起来,他教态亲切和蔼,辅导非常耐心。他被村民们称作“阳光老教师”,整天喜笑颜开,跟他在一起,任何人都会被他的乐观所感染。

学校没有体育设施,吴老师就发挥地方传统体育和游戏优势,拔河、踢毽子、打陀螺、滚铁环、掰手腕、老鹰捉小鸡、猫捉老鼠……老师乐呵呵,学生笑哈哈。他也是个心细的老师,接送孩子更是无微不至,雨天,他护送孩子过河,河水涨了,就一个个地背过去。对于安全工作,吴老师总是当成头等的大事,他在马场教学点的37年里,学校没有发生任何的安全事故,他总是不厌其烦地告诫学生注意安全。

学校四周都是大山,山里孩子生存和学习的艰难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可山里人对文化科学知识的渴望是迫切的。吴老师教过一位名叫邵海(化名)的学生,孩子的父亲曾噙着眼泪告诉吴老师:“我一字不识,长年累月在田地里滚爬,可连一家人的口都糊不饱,总是受穷。没有文化的苦头我们这辈子算是吃够了,我虽然穷,但借钱我也要让我的孩子读书!”

吴老师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自己,就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自己的身上,他深知在这里当老师的责任。于是他早已下定决心,这里条件再艰苦,也要留下来。37年来,其他教师来了又走了,只有他还坚守在这里。因为他心里还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

学生吴某的妈妈离婚出走了,是一个没人照顾的孩子,由于缺乏家庭教育,他沾染了许多不良习气。特别是刚进校时,经常在上学路上摘别人的果子吃,糟蹋农民的庄稼。吴老师没有嫌弃他,为使他进步,吴老师经常在学习上鼓励他,辅导他,让他树立信心,安心学习,取得好成绩。生活上细心关照,他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克服了不良习惯,最后成了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2012年教师节,吴老师再次收到孩子们自己创作的《我的亲人――吴老师》等十多张简笔画,备受感动。

陀螺教案范文第7篇

结合,却留下了食言的承诺

贾樟柯出生在山西汾阳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中学教师,母亲是个售货员。贾樟柯连考了三年,1993年终于考上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那时他组织了“青年电影实验小组”,还大张旗鼓地印了T恤衫,准备轰轰烈烈开展他的导演梦。他的热情吸引了一个女同学的注意。

这个女同学就是朱炯。朱炯是摄影系的高才生,精通法语,许多作品曾获得国内外大奖。一次在欣赏朱炯的摄影作品时,贾樟柯说:“我们两个似乎都在表现觉醒和困惑中的人。”他的话让朱炯微微一震,心想:“这个小伙子眼光很锐利!”

一天,贾樟柯突然找到了朱炯,“我很欣赏你的摄影表现手法,我现在想拍一个短片,能否请你担任摄影?”朱炯欣然答应。于是,朱炯的摄影机在天安门广场凝视着人群,在嘈杂的音乐声中,来来往往的生命忙碌地穿梭着。这次的合作让两人发现双方如此默契,话题一下子多了起来。贾樟柯在这个已留校任教的女老师面前像个孩子一样地畅谈自己的理想,他兴奋的声音淹没了多日以来的疲惫。

1996年12月,贾樟柯的第一部作品《小山回家》再次在朱炯的合作下得以完成,这部用纪实手法,全部采用非职业演员的“颠覆性”作品获得了香立短片及录像比赛故事片金奖,这个成绩给了贾樟柯无比的鼓励。“祝贺你!”朱炯伸出了手。此刻的贾樟柯由于过度兴奋并未去迎那只真诚的手,而是一时语噎,用很深情的目光来回馈这份礼物。长久的注视中,两人相爱了……

朱炯是一个很低调的人,同时她又有强烈的事业追求,贾樟柯的很多艺术灵感都来自这个才华横溢的女友。那时贾樟柯拍的每一部作品都是凑钱拍的,所以恋爱时他也很窘迫,善解人意的朱炯从没有提过什么要求。一次,贾樟柯约会来晚了,满脸愁容。朱炯了解到他想拍一部新影片,但愁找不到好一点的摄影机,租器材显然开销太大。朱炯当时没说什么,三天后告诉男友摄影机借到了。原来朱炯找了一位女同学去跟摄影系借器材,人家不肯,两人就一起去磨,磨了三天,对方最终答应可以在下班时间使用。

那时,贾樟柯每天都期望见到朱炯,他觉得对方身上有一种魔力,能带给他好消息,新创意,还有亲切的思念。在细水长流的相处中,贾樟柯感觉到了她是一位极有修养,又让人感觉温暖和振奋的女人。

一天,朱炯笑着问贾樟柯:“我们恋爱五年了,除了电影,你不想对我说些别的什么吗?”贾樟柯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热切的期盼,心中一动,是的,该是结婚的时候了。就这样,一贫如洗的贾樟柯在这一年迎娶了朱炯。婚礼太简单了,简直有些寒酸,直到多年以后,许多老友才知道贾大导演还有位北京电影学院当副教授的妻子。

虽然经济不富裕,但年轻的贾樟柯却有着无穷的情趣和创意。经常在妻子下班的时候,他躲在窗外某一个隐蔽的角落,待妻子进屋时便会发现一枝接一枝的小苍兰从窗口飞进来,它们还像着了魔法一样瞬间摆成了一个漂亮的心字。朱炯捡起细看,原来是自己的毛衣针上面缠上了洁白的苍兰,小花随处可摘,显然不需多少金钱,但创意却令人感动。“一共22枝,纪念我们结婚二个月。”贾樟柯略带顽皮的嘴角轻轻微笑。朱炯很惊喜,她喜欢丈夫的这种小玩笑,但她是个内热的女人,“谢谢你这么有心,我不要物质的丰裕,情趣的偶尔点缀真的让我很开心。”

结婚初始,贾樟柯一直坚持要送给妻子一枚戒指,朱炯拒绝了,说:“哪天你拍片子,片尾写上献给我就可以了。”朱炯的话随性率真,彰显个性,贾樟柯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可是随后发生的事,让贾樟柯食言了,并成为一直来的遗憾。

离开,只为修整美好的未来

2000年,贾樟柯被法国政府授予文学艺术界最高荣誉――文学艺术骑士勋章。贾樟柯游刃有余地穿梭在法国和德国,把他新锐、真实的电影理念传达给世界电影人,那阵子法国和德国无疑成了他的“暖身大晒场”,人们看到了一位个性、深刻、亲切、自信的新生代中国导演,他那些捕捉真实百姓生活的电影博得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然而在地球的另一边,朱炯却有着无尽的孤独,她一遍遍地看着丈夫新拍摄的《站台》,片首那行表达贾樟柯真挚心声的“献给我的父亲”的小字,让她突然有了哽咽的感觉。调整好情绪后,这位晓理体贴的女人拨通了贾樟柯父亲的电话。“爸爸,这是小贾特意拍来送给你的,希望你喜欢……”挂上电话,朱炯有着淡淡的失落,“丈夫答应自己的影片什么时候能兑现呢?”她对着镜子有些茫然,寂静的黑夜中是时钟一秒一秒的滴答。子夜的房间是那么的静谧,静得可以听到家里钧瓷裂开的清脆声音,曾经这种声音是让新婚的两人那么兴奋,而如今却是如此的孤独。但是这位骨子里充斥着坚毅和追求的女教师每每用自己的方式驱走孤寂,翻身起床,展开教案,接着投入到自己的教学课程中,重复一个又一个寂寞的夜晚。

光环形成后的两人生活犹如无法重合轨迹的陀螺,你转过来,他转过去,经常是贾樟柯忙了通宵赶回来休息,而朱炯却收拾完毕赶着去上课。妻子抱怨贾樟柯:“你为什么非要晚上工作呢?”贾樟柯说;“晚上安静啊!人的思维这时候最清醒最兴奋。”朱炯不再说话,她知道电影是丈夫的生命。

结婚二周年那天,朱炯特意买了一束盛开的玫瑰,她精心地插在了花瓶里。身后的时钟一点一点敲打着她的心扉,她盼望今晚丈夫可以早回。但是朱炯再次失望了,当贾樟柯拖着疲惫的身影回家时,已经累的不想说话,他甚至没有看到花瓶里新换的鲜花。

“我的一个好友恋爱了七年却突然分手了,我觉得挺伤心的,是不是这世界上没有真正能靠得住的人?”在一次夫妻难得的晚饭时间,朱炯却抛出了这样一个伤感的话题。“我前几天还看见她呢,我觉得她有说有笑啊!”贾樟柯并未洞察妻子的恐惧和忧郁,朱炯很失望地起身离开了。在望着妻子背影的那一刻,贾樟柯突然觉得她怎么从当初的勇敢自信变成了如今的敏感寡欢,然而电影承载了他太多的梦想,他需要毫无杂念的全心投入,家和妻子被他忽略了。

终于两人不合拍的暗流在一个暖暖的冬日爆发了。那天说好了去朱炯父母家吃饭,所有人都到齐了,可贾樟柯却在他的办公室里接受采访,而且怕干扰的他还把手机关了。成名后他几乎大部分时间都被媒体所占有,从烟灰缸里那一排整齐的烟头可以看出他已经非常疲惫。但是只要聊起电影,贾樟柯就会变得耐心和兴奋。夜色重重地笼罩下来,墨一般神秘,贾樟柯也收到了妻子的短信。“做事业的人不能以家为半径,而要以自己为半径,我们俩都应有自己的生活,我决定去留学。”贾樟柯意识到妻子生气了,一个劲儿地道歉,“我马上过去,等我!”可是待他完全面对妻子的时候,他才发现对方不是赌气的决定。贾樟柯有些慌乱,“你真的决定了?”“对!未曾哭过长夜的人不足以语人生。”朱炯说了一句英国思想家卡莱尔的名言。贾樟柯一时有些迷茫,不明白妻子此时的心境。

二个月后,朱炯用惊人的速度办完了所有烦琐的手续,她的平静让贾樟柯暗暗吃惊。在机场送行时,贾樟柯说了一段出自肺腑的话:“如果你觉得那里可以带给你自信和力量,我愿意支持,对不起,我没法停止对事业的奔跑,我忽略了你。”他心里明白妻子也离不开事业,她不想在平淡和孤单的相守中让自己褪尽光泽,毕竟她曾经是那么的光彩照人。朱炯没有说话,用力地眨着眼,力图没让眼泪掉下来。

沉醉,在那海鸥翩飞的季节

朱炯在法国开始了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涯。而地球的那一端,贾樟柯却感受到了无尽的孤独,这孤独似乎和二年前朱炯的孤独有异曲同工之处。

也许是没人料理自己的衣食起居,贾樟柯反而改变了自己的晚归习惯,但是生活因朱炯的离开全部乱了套。家里有4部电话,可是贾樟柯竟不知道怎么交话费,直到停机了他才想起来给妻子打电话。日子在无味在递进,他一个人泡面,一个交水电费,一个去对付屋内的水箱漏水,当贾樟柯辗转一家家银行,从排队到等待,才发现以前忽略了妻子太多的付出。

北京和巴黎的时差是7小时,每晚的12点贾樟柯都坚持不睡,那时朱炯刚下课回家,他期望两人能有所交流和沟通。可是初来乍到,朱炯的时间被各种各样的适应所吞没,贾樟柯孤独地呆在网上,心里有着无尽的失落,他甚至怀念起以前妻子做好饭两人一起共处的那些甜美点滴。

有一次,贾樟柯要使用电视连接DV进行自己的影片观摩,可是他怎么也找不到连接线。由于当晚必须拿出影片的意见,贾樟柯硬着头皮给妻子打了越洋电话,那时正是朱炯的上课时间。“在书房右手的第三个抽屉里,我正忙着呢,挂了。”这个电话短促匆忙,甚至没有一点温暖缠绵的味道,贾樟柯心里有了阵阵凉意。但是这个电话也让他想起自己以前也是这么对待妻子的问候的,如今时空对调,他们的位置发生转换,所以体味也更加深刻。贾樟柯深深地自责:“我太过分了。”

认识到这一切后,贾樟柯一直想做改变,随后大家可以看到他的很多影片里都夹杂了这样的镜头:丈夫很忙,妻子从默默的关心到默默的伤心以至最后的生气与愤怒,漫长黢黑的走廊,似乎没有尽头,街道旁的路灯孤独瘦长,人影一个个消失在街头,灯光一盏盏出现在孤寂凄清的夜色里。这些支离的镜头一点点叙说着贾樟柯的内心改变,他把自己拍好的镜头一次次寄给大洋彼岸的妻子,他希望对方能看到他细微的转变。

春节前,贾樟柯收到了妻子的一幅摄影图片。画面上是一群海鸥,它们挥翅远行,俯冲滑翔,时远时近,而在远处的悬崖上有它们的家,那个温暖、陡峭又不容易被发现的天堂。所有的海鸥在每天出发前,都会先以家为半径绕飞一圈,然后直冲云霄,开始它们自由美好的幸福之旅。朱炯的照片抓住了这刹那的美,海鸥在蓝天下排列出的那个动态的圆像极了一个吻,聪明的贾樟柯一下子读懂了作品的内涵。他想起了自己曾经用毛衣针和小苍兰献给妻子那个“花吻”;他想起当年妻子为了给自己找美国著名硬帝尼古拉斯凯奇的获奖影碟,硬是在录象厅外的寒风中冻了3个小时;他想起朱炯每次看《站台》时从羡慕逐渐变为失望的眼神;他想起两人每次交流到开心处的高声歌唱,贾樟柯的心一点点温暖了起来,他知道这个家还是那个令两人牵肠挂肚的圆点,疲惫的两人为了各自的事业忙碌打拼,而心底最温柔的地方还是对家的眷恋。

大年三十他特意早早收工回家,开始打扫卫生。当他看到被自己吸烟吸穿洞的床单时,非常惭愧。朱炯曾多次让他改掉这个坏习惯,可贾樟柯不已为然,如今认识到疏忽的他想方设法补偿。终于在午夜12点前,他托人买回了新床罩,当看到家里被自己收拾得干净明亮后,贾樟柯的嘴角展露了笑意。之后,他找出了一个废酒瓶,洗刷干净后,他往里面装进了许多纸条,这些纸条上面写的都是自己想对朱炯说的话,一天天积累下来,足足装满了半瓶。这些带有他体温的纸条承载了他太多的眷恋、愧疚和真诚的祝愿,他要等待,等待朱炯回来的那一天,自己与她一起品位文字里的情感。

夫妻虽被距离拉远,却在不时的交谈与沟通中靠近内心,这种别样的感觉带给了贾樟柯无尽的动力。他的《三峡好人》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大奖,手捧金狮他一度哽咽。“我获奖了,你高兴吗?”这个电话贾樟柯用了最短的语言,但是心情却是说不出的激动和复杂。“高兴,祝贺你!”朱炯的声音很平静,但这平静背后贾樟柯感受到自己瞬间被火热所包围,“我曾经说过你是比较特别的一个人,以后也一定能拍出不一样的好片子来……”

放下电话,贾樟柯百感交集。在做后期宣传的时候,他接到了远在法国的妻子的电话,“我想做个摄影展,你能帮我拿点意见吗?”“当然!”就这样,贾樟柯飞到了妻子身边,他看到了一个说着流利法语,讲究生活细节、丰满自信、光彩照人的妻子,他们长久的注视着,然后再次开始了美好又缠绵的交流,这一刻他们期待已久。

在法国的一周时间里,两人一起吃法国大餐,去塞纳河晒太阳,朱炯用她的镜头记录着两人难得的温馨时光。“看到这个女人了吗?这么阳光的笑脸。”朱炯拿着一张自己新拍的照片让贾樟柯看。“她是个乳癌患者,切除了一侧,但是她爱美,贫寒的她自己缝制胸罩。在那个干瘪的左侧她用了绿豆来填充,她说她热爱生活,她说她想和别人一样快乐的生活。”朱炯的话和她照片里的故事,把贾樟柯的思绪拉到了他们十年前那些热恋的回忆里。的确,在相恋的日子里,贾樟柯每天都在听女友讲述自己照片里的故事,她是那么有激情,两人的交流是那么的投入和深情。而此时这种感觉又回来了,这种久违的感觉在穿越了重洋后再次回到了他的身边,贾樟柯坐在草地上突然感觉自己被雾气蒙住了双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