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小手的教案

小手的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小手的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1篇

小手比一比

教学名称:数学

教学内容:小手比一比

教学目的:1、教幼儿认识1——3的数字形。2、让幼儿能用手指头表示数字1——3。

教学准备:1、卡通数字1——3。2、1——3的大数字卡以及相应图片。3、魔术口袋以及小水果。

4、小数字卡片1——3幼儿人手一套。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用歌曲引出课题

:教师唱自创歌曲:“一象铅笔细又长,二象小鸭水中游,三象耳朵听声音,我们请他们来做客。”请出数字宝宝1、2、3。那么数字宝宝是不是象歌曲里唱的那样象铅笔、小鸭和耳朵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基本部分:

1、请出数字宝宝,用数字和图片相对应,让幼儿看看数字是否象歌曲中唱的一样,加深幼儿对数字的理解和记忆。

2、游戏:我出几你念几。教师随意出示大数字卡,让幼儿念出卡片上相应的数字。

3、用手指表示数字:教师:现在请小朋友伸出你灵巧的小手,告诉我你的小手都有那些本领?(幼儿自由回答)那么你会用小手表示1、2、3吗?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表示1、2、3,同时纠正幼儿的错误手势。

4、游戏:我来说,你来比。教师说出数字,幼儿用手指来表示。同时也可以选择幼儿担任小老师。

5、游戏:看实物出手指。教师从魔术口袋中拿出相应数量的实物,让幼儿说出数字同时用手指头来表示其数量是几。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脱盲与脱贫、脱盲与致富、脱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贯彻落实《教育部等12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扫盲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2007〕22号)深入持久地开展扫盲及扫盲后继续教育。促进全乡扫盲工作依法实施并取得实效。

二、目标任务

原计划分年和年两年完成的目标任务集中一次性全部完成。青壮年文盲率降到0%扫除全乡青壮年文盲。

三、组织领导

成立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扫盲工作组织机构。行政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中小学校长具体抓落实,各村及相关站所负责人参与的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师任两教”原则,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扫盲教师队伍。

四、工作要求

落实扫盲工作队伍,一)认真做好宣传动员工作。乡政府统一安排部署。落实工作职责,加强工作领导,落实好扫盲经费。各村采取悬挂宣传标语集中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扫除青壮年文盲,提高广大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的意识。

如实保证授课教案备课资料齐全,二)认真组织扫盲教学工作。定期组织学员学习扫盲教材。作业布置到位,学员名册及签到册真实有效,有真实图片体现,扫盲工作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认真撰写好总结材料。三)认真总结扫盲成果。收集整理好相关的档案资料。

详实收集资料与图片归类装档。四)认真总结。

五、具体措施

一)教师配置

从中小学校教师中抽取若干人作兼职教师。1根据扫盲需要。

2文技校工作人1人。

3青年志愿者若干人。

二)脱盲对象

共14人。脱盲对象为15-50周岁青壮年。

三)教材内容选用

按照省颁扫盲材实施教学。

四)教学方法

依托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等现代化手段,1开发、编写采集形象的浅显易懂的远程教育资源。帮助文盲学员掌握所需知识或技能。

2采用送教上门、包教包学和“小手牵大手”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

六、具体工作步骤

安排扫盲工作议程。1成立扫盲工作领导小组和扫盲工作小组。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3篇

一、尊重生成,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教学是活生生的、富有灵性的,课堂中会有许多无法预料的现象产生,有的能成为我们教学过程中不可多得的契机,但并非所有的生成性资源都是有助于教学、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决定了课堂生成难免存在一定的偏颇、缺陷乃至失误。这些不可知的生成性资源,就像流星一样一闪而过,善于捕捉的老师就可以利用它来点缀课堂,甚至照亮整个课堂,这就是教学的艺术所在。教师应小心翼翼地呵护每个学生的发现,肯定学生具有的新奇想法和创新火花,甚至欣赏他们出现的“错误”……

二、引导生成,保证资源的有效价值

对待课堂的即时生成,教师决不能仅限于尊重。对于学生生成的富有创意但陈述不清的信息资源,教师应采用语言补充、直观辅助、重点强调等方式让全班学生清晰地感受这一生成性资源的优势所在;对于学生生成的偏离方向且存在错误的信息资源,教师则应通过追问寻错、争论辨错、反思纠错等方式引领学生回归符合学习要求的正确轨道上来。

如,某老师在教“认钟表”一课时,让学生观察钟面,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说有12个数,有长针和短针等,忽然有个学生说,我知道钟面上的时间是5点。老师很不自然地说了一声:“是吗?你真聪明!”就回避了这个问题,让他坐下了。这样仓促的应付处理很是欠妥。如果教师能大度一点,让那位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肯定会说出理由,从而再引导其他学生讨论他说的对吗,学生在讨论中,就学会了如何看钟表上的时间,这样是不是会比老师直接介绍如何看钟表上的时间效果更好呢?

三、利用生成,变革课堂的丰富形态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面对富有价值的生成资源,教师不应拘泥于预设的教学过程不能自拔,而应独具慧眼,将“弹性灵活的成分、始料未及的信息”等生成性资源即时捕捉并理智纳入课堂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从而真正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灵动的生机和跳跃的活力。

1.在动态生成中随机升降预设目标

课堂教学具有较强的现场性,学习的状态、条件随时会发生变化,当条件发生变化的时候,目标需要开放地纳入弹性灵活的成分,接纳始料未及的信息。随着课堂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教学过程中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从而即时生成目标。

2.在动态生成中合理调整教学流程

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并在倾听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调整教学节奏,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

比如,我在教学“5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请出5个小朋友在黑板上画出自己的一只小手,引导学生根据小手图自由提问,本想逐步引导学生提问1只、2只、3只、4只、5只小手分别有几个手指头,从而逐步引出5的乘法口诀的。可没想到,当一个学生首先提问“5只小手共有多少个手指头”时,另一个学生忽然站起来说:“老师,5的乘法口诀我会背。”随后,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自己也会,有的甚至还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我立马做出了一个决定,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说道:“你们真厉害,连乘法口诀都会背,不错,不错。那有不会背的小朋友吗?”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我抓住挈机说:“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他们吗?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5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这下课堂沸腾了,有的用加法算着,有的用身边的小棒数着,有的索性拿自己的手指比划,还有的干脆直接背口诀来记……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些学生“教”的方法是否可行,但这一转变就使学生由“学数学”成为“教数学”,学习热情升至极点。试想,假如我在那位学生说出实话时,立即加以呵斥、批评,或敷衍了事的话,假如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变奏”,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3.在动态生成中适时更新学习方式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而让学生“做一做”“说一说”等时髦做法在课堂上屡见不鲜。似乎哪堂课不这么做就意味着没有体现某些理念,新课改就没有落实到位似的。其实这往往只是教师的一种单纯的外在控制行为,而不是学生内在的自觉需要。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适时更新学习方式。

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教师一开始就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让学生猜是中央电视台的什么节目。猜出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这个节目每天什么时候播出呢?”有的说是7点,也有的说是晚上7点。“那么电视上究竟是怎样标出的呢?”教师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学生发现电视右角上标的是“19:00”。这时有学生说:“这是24时计时法。”于是学生兴奋了起来,他们以聊天的方式和心情说出了不少电视节目,教师也因此板书了许多电视节目播出的时间,教学显得那么自然、流畅。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4篇

赵老师平时说话很和气,每当上课时,我们所有人都会说:“老师好!”之后,老师会说:“同学们好,请坐。”说着便对我们鞠一个躬。开始讲课啦,我们大声朗读了课文以后,老师说:“大家谁知道文章一些词语的意思,和大家分享一下吧!他那和蔼的语气使我们的小手都举了起来……

赵老师的时间百分之三都不用在打扮上。浓浓的眉毛下是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是一张樱桃小嘴儿。穿衣也很朴素。

老师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给我们判作业上。整天几乎没有余下的时间。在学校里,二课后,同学在操场上玩耍打闹,老师却去开会,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老师每天晚上,或下课的时间,都用在给我们备课,或写教案。再在上课时把知识传授给我们,我们在逐渐聪明,老师却在渐渐变老。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5篇

以“放飞青春,法伴成长”为主题,开展系列宣传教育活动,不断增强法制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引导全校师生主动积极参与,大力实施“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实现“让每一位残障儿童在如皋特校平安成长、和谐发展”的教育理想。

二、活动策划:

校长室、办公室

三、活动组织:

教导处、团总支、少先队

四、活动时间:

200*年12月1日~10日

五、活动形式:

为巩固我校已经取得的法制宣传教育的成果,继续深入开展以《道路交通安全法》和《消防法》为主的法制宣传教育,在活动期间,集中开展“六个一”系列活动。

①一次国旗下讲话

围绕今年法制宣传日主题,请缪继光校长为全校师生做一次国旗下讲话,作为这次系列活动的动员令。

②一次讲座

邀请我校法制副校长、市交巡警大队教导员张永海警官来校作一次法制宣传教育讲座。

③一次主题班队会

各班围绕“放飞青春、法伴成长”这一主题,召开一次主题班队会。活动结束后向办公室提交班会、队会课的教案和活动总结或者反思。

④一次法律知识竞赛

12月4日下午第四节课,由教导处组织全体学生进行一次法律知识竞赛。

⑤一次板报评比

各班以“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为主要内容,出一期专题黑板报。教导处、团队将组织相关人员于12月9日下午进行评比。组织一次手抄报评比活动,各班组织学生围绕活动主题,创作一张手抄报,于12月10前交团队许小燕老师处,为激励广大同学积极参与,在手抄报评比时,设单项奖和组织奖,对制作精美和数量占优势的个人和班级进行奖励。

⑥一次家长学校

利用家长来校接孩子回家的时间(12月10日下午),召开一次家长会,向家长进行法制宣传,让法制宣传教育从学校走向社会,让家长与孩子一起学法、守法、用法,小手拉大手,大手带小手,共同构建平安、和谐社会。

六、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召开法制宣传领导组、工作组成员会议,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确保这次系列活动的顺利开展。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6篇

午饭后,听课的老师零零散散的离开了,三楼的多媒体教室逐渐空空荡荡,只剩下一排排整齐的桌椅和墙角边两筐残羹剩饭,向我们讲述几小时前这里的济济一堂。关灯、关电脑、关电闸,大幕落下,满意的,不满意的,全部沉淀下来,权当是收获,全部收进口袋……

这学期,我校开展了“寓言教学课内外有效衔接研究”区级展示活动。我们团队的四位老师精心准备了四节微型课,即课内寓言教学、课外寓言交流、寓言赏析、寓言创编。以寓言为平台,实现课内外有效衔接。

我负责执教第四堂寓言创编课,学生经过前三堂课的学习,是否掌握一些学习方法,是否领悟了寓言的特点,启迪了智慧,全在第四堂课集中体现出来。我自知这节课的任务之重,一面内心忐忑,一面全力以赴,沉着应战。课前,我们团队反复碰头,认真磨课。学校的特级教师也带领我们仔细研究了教案,斟酌课堂语言。我内心逐渐有了底,上好这堂课的信心越来越大。

【案例描述】

一、孩子们“懵住了”

执教当天,多媒体满满当当,中间是端坐的孩子们,教室的前后空隙和中间过道,坐满了从区里各个学校赶来听课的老师。课堂一开始,我就发现学生的状态与平时有很大的不同,虽然在课前也引导孩子们大胆的发言,声音要响亮。但孩子们仍然普遍表现出害怕、紧张,小手紧贴着桌面不敢举高,每一个回答都显得很谨慎,发言面不广,学生的思维迟迟没有打开。孩子木讷讷的样子,多少影响到了我,我勉强挤出笑容的脸颊微微发酸,在课堂上却没有更好的本领进行引领。

因为课堂情绪紧张,思维局限,孩子在课堂上的寓言创编也不尽如人意。虽是全力以赴,课堂展现却未达到我的期望值。

二、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这堂课带给我很大的启示和震撼。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具备灵活的引领和细致的安排。

我是一位认真的老师,认真有余,功力不足。课前,我认认真真的写出了我在课堂上要说的每句话,从“上课,起立”一起写到“下课”二字。教案定稿之后,我一遍一遍的熟悉教案,在心里默念,对着空教室的墙壁默默的练习,教案滚瓜烂熟的留着了我的心里。但当我在这堂课上提出第一个问题:这个集体可以是什么?紧张的孩子们的回答只纷纷围绕着一群群动物,回答过于单一。此时作为教师的我应该适时的给与我的孩子们帮助:“如果集体是河流,那个体可以是什么;如果集体是一台机器,个体又可以是什么?”课堂上,我没有抓住生成,缺少恰如其分的点评。孩子出现困难时,我“冷眼旁观”,还在思考我的教案,课一开始,局面就僵住了,学生的僵硬的思维,直接影响到他们后来在创编寓言中的发挥。

【案例反思】

事后,我对此节教研课进行了认真的反思,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紧张情绪很正常,只要教师给与及时的引领,完全可以化解。教师在课堂上要抓住课堂生成,根据学生现场的表现做出细致的安排和及时的调整,采取相应对策。

一、号准“病因”,判断“病情”

其实课堂上出现“僵局”,老师的对策是很多的。关键要及时的判断学生“懵住”的原因。一般的说,学生被“懵住”可能有以下原因:

1.问题太大;

2.问题太难;

3.问题太陌生;

4.问题太抽象;

也可能学生一时不知怎样组织语言;也许一时想不到合适的材料;或许是一时摸不清老师的意图;亦或是班级里一时缺乏引领的“头羊”。

二、对症“下药”,机智引领

1.判断清楚以后,教师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

问题太难,教师可以主动为学生做一些铺垫;问题太大,教师应及时把问题分成几个阶段;问题太抽象,教师可以适时举一些例子,使抽象的要求变成学生具体努力的方向;问题太陌生,教师可以用熟悉的生活材料帮助学生进行类比。当学生不知如何组织语言,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句式和关联词;当学生找不到合适的材料,教师应尽力帮助学生明确一下选材的标准和规范,打开学生的思路;当学生不明白老师的意图,教师要立刻把问题重复一遍,把话说得更直白;当课堂中缺乏“领头羊”,教师要智慧的运用带有指点式的方法,帮助某些有基础的同学下决心。

总而言之,学生“懵住”了,老师不能“懵住”。最忌讳的是教师空洞的批评学生,最害怕的是学生和老师都钻进了牛角尖。在这个时候,还要注意特别表扬第一个打破僵局的学生,也可以课后和学生一起笑谈、回顾当时的窘相,教给学生面临这种困境的解决方法,增长智慧。学生在课堂上的僵持,恰恰反映了教师课堂掌控力不足,引领不够,过分的责备学生是没有必要,也是不应该的。

这些道理尤为深刻的留在了我的脑海里。事后想起来,其实在学生小组讨论故事框架的时候,我就应该走到学生中旁听,及时给出实用的修改建议,我们要做到的是,最大程度的给孩子扫清障K,而不是看着学生犯错。

2.教师要抓住课堂生成,把握课堂节奏

过分的依赖教案,也影响到了我的课堂节奏。一堂优秀的课,应该是有节奏的,有的地方应该细致的磨,有的地方可以迅速的过去。这个“节奏”在我的这堂课中表现的并不明显。在集体创编寓言这一环节,我给出了“离开了集体是很危险的”道理,此时的课堂应该有停顿,给学生理解的时间,说说这个道理的意思,在学生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寓言的集体创作。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7篇

摒弃传统的教学实习模式,构建“先理论—后实习—再理论”的教学模式,将实习贯穿到整个理论教学中去。对于会计实习课教学,教师应该在某一章知识点梳理后,结合目前会计实务中的常见问题,设计几个有针对性的课题,让学生进行操作,然后将实际操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予以归纳,并结合会计专业课的基础知识进行剖析,学生加以纠正后再次进行操作,做到“实际操作中有理论,理论教学中有实习”。这样,学生不仅加深了对会计理论的理解,也提高了实际操作的技能,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几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实践性教学不应该拘泥于某一种形式。第一,实践性教学可以在课堂中进行。第二,上机操作作为一种主要形式,理论课上学到的基本知识可以在上机后得到巩固和提高。在手工帐操作完后再到计算机上完成一帐套,以体会二者的联系与区别。第三,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实践中去锻炼自己和提高自己。

二、找准“圆心”:改革课程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必须改革现有的课程。以编写教案为例,教师可以把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基础知识讲明白后,不要采用专一的会计案例,而是先把有关企业会计制度学精吃透,把某企业、事业单位实际业务为例题,写成活页式的教案。再结合现实生活中事例,比如一个小手工作坊、一个小商店、一个饮食服务店,一个家政服务团等,把他们可能有的业务归纳出来,以此为依据加入教案的编写,再编制相应的作业题,一个行当作为一个案例,从建帐体系到凭证处理,写成讲义式案例,通过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合理安排练习时间和作业布置,既传道解惑又好似就业指导。对于目前的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应按“大专业、小专门化”的目的要求,对“小专门化”中的一些共同性的基础课程,进行科学、合理、有机地综合,削枝强干,删繁就简,实行模块组合。首先,选择一种逻辑思维主线来安排课程内容,大多是以知识的系统性为主线并辅之以必要的技能训练,同时渗透能力培养。其次,将几门学科知识融合为一门新的学科或冲破学科体系的束缚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实践证明,在有机整合后实施教学,真正使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既节省了教学课时,又提高了教学效果。

三、划好“弧线”:优化教法

传统教学方法一般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其主动性和能动性未得到充分的调动,从而学习的效果不太好;笔者认为会计实习课应是以学生为中心,理实结合;边讲边练,练中有讲,讲中有练;再利用实物、模型、幻灯投影和电视录像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1.抢先下手:形象化教学

学生对于他们没有接触过的账簿、报表,毫无感性认识的内容是很难接受的,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具体的实物或模型,形象的语言、挂图、演示、多媒体等方式,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获得感性认识。

2.连续出招:启发式教学

职业学校的实习课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从而真正领会教师传授的知识,以达到实习教学的目的。我们实习指导教师的任务,不光是教学生简单的基本操作,还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会计电算化》时先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会计的基础知识,同时会根据原始凭证或经济业务编制记账凭证。假如手工编制记账凭证错误,那么采用计算机编制也肯定发生错误,所以实习教师要注意学生能力的培养。具体的实习教学中,在记账凭证编制之前,先让全班学生各自手工编制,然后找出大家存在的典型错误,再一起进行探讨,让学生自己分析优点及不足,最后教师再综合,同时提出一个最合理的编制凭证的步骤。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很好,也能培养学生的动脑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还能加深学生对收款、付款和转帐凭证的正确理解。

小手的教案范文第8篇

十几年的教学之路虽是曲曲折折,但也阳光灿烂,回想刚刚毕业的时候,我满怀兴奋与喜悦,走进了小学校园,那一刻,一切是那么新鲜,也在那一刻,我与讲台结下了难舍的缘份。

老校长非常欣赏我的年轻,到现在我还清楚地记得,他让几位老教师带带我,我想,这也许就是“拜师学艺”吧,学校给我发了一本五年级的语文课本,让我准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当晚,我失眠了,我读过鲁迅的许多小说,对这位文学大师也有所了解,可是,面对这篇小学课文,我不知如何下手,还翻开已经读过的鲁迅小说和相关文学史资料,认真地进行备课,一直到深夜,我才将课备好,似乎完成了一件史无空前的任务,轻松了许多,而后,我便像背英语单词那样一遍遍地重复熟读,直到熟读能背为止,我那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第二天,脱下旧运动服,特意穿上一身为见学生而定做的一套西服,俨然一副搞学问的样子,心想,学生一定会被我怔住的。“初生牛犊不怕虎”我胸有成竹地登上讲台,就像背演讲稿一样开始背教案,教室里一点声音都没有,我心里默默为自己的顺利开头而高兴,半节课即将过去,我惊异地发现好多孩子爬在了桌子上,没有爬的孩子眼睛移向了窗外或其他同学身上,甚至连后面的老师都在窃窃私语……整个课堂只有我是最活跃,最兴奋的,好像我有意提高了的音量对他们没有任何吸引力,我不仅讲到书中的内容,还讲到了鲁迅与中国革命,我辛苦的劳动果实便在他们无所谓的神情中伴着下课铃声凋谢了,课后,老校长安排了几位老师帮我修改教案,从他们语重心常的谈话中,我深深懂得了备课深刻的内涵,不是演讲,却胜于演讲艺术,不是个人展示会,而是师生共同的舞台……这些似懂非懂的话语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不断咀嚼、不断品味、逐渐在我脑子里清晰起来,相信,它会通向“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新天地。现在看来,最终的教案定在课堂上。备课不等于“背课”。尽管很多内容需要教师牢记,但备课的含义远比背课要广泛得多,深刻得多。

一节课,老师们看到的是精彩的教学场面,是表象。实际上教学效果好,不是因为上课老师的灵感,而是老师长期积淀的具体体现,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记得,我为了参加市电教课比赛,让我准备《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一课,我准备了非常生动有趣的动画课件,带学生去市电教馆参赛,“天有不测风云”,我走进教室的一瞬间,突然发觉自制的课件丢在了车上,多年的教学经历告诉我,冷静是成功的基础,既然事情已发生,慌张是解决了不问题的,今天,我将预设的问题丢了,我何不让孩子们从文中去找问题,我当即跑出教室,在街口买了几个柚子和小金桔回来,让孩子们自由组合,共同研究自由落体实验,这样一来,孩子们可有劲了,顿时,教室里成了比萨斜塔的生活场景,他们已不拘限于文章的限制,利用现成的材料自己设计、自我发现问题、自我解疑,他们争论时通红的小脸,睁大的眼睛,高举的小手,才是我这节课所备的最佳环节,这不是表演,而是孩子们开心、宽松地享受学习。课堂的生成应该属于隐性备课的范畴。隐性备课的是“内功”,有时是看不到的,也无法形之于文字的。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有备而来”,方能“胸有成竹”。一堂课虽不过40分钟,但要使40分钟精彩不断,不是一个月、一年就能练就的本领,而是需要教师长期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积淀。备课的意义已然超出了我们平常理解的为某一节课、某一个教学内容而设计的教学过程,而是从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和丰富教育智慧的高度来重新审视备课的意义。回顾备课的经历,我认为独立创作尤为重要,只有自己独立钻研教材,才会做到个性化理解教材;然后参考教参或借鉴名师设计补充完善;这样的备课才具实效性。另外,课后反思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时光在周而复始地运转,而我们的教学却是常教常新,校园里走进了一批批新教师,同时,银丝也爬上了老教师的发梢,我们就是这样默默准备着每一节课,每一段人生。是啊,我们在备人生的灿烂,灿烂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