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折纸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由于唱游具有音乐性、动态性、趣味性,因而最符合幼儿年龄、身体、心理的特点,能及时满足幼儿在玩中学习,在游戏中接受知识信息的愿望。幼师学生在实习教学中较好地运用了唱游形式,她们不仅将唱游融于音乐、舞蹈、体育、游戏等学科教学中,而且在进行幼儿语言、计算、常识、科学、美术等在常人眼里被认为与唱游并无多大关系的学科教学时,她们也尝试地借用唱游这一形式开展教学,惊喜地发现教学效果是意想不到的好。比如:2006级幼师班的一位同学在上小班美工课——《折哈巴狗》,教学目的是教幼儿简单的折纸技能和彩色笔涂画眼、鼻、嘴。这位同学按照《幼儿美术教学法》认真备课,做教学设计,结果在课堂上无论她怎样教折法,凭口讲解、示范,幼儿读枯燥的折纸毫无兴趣。讲解、示范数遍,幼儿仍无法完成作业。这时她无意中想到了唱游的律动,编成了一首歌曲:“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两眼黑黝黝,想吃肉骨头”。教幼儿们边常边跳。时而两手举在头上做狗耳朵状蹲下,时而两手圈着眼睛作舔舌状,音乐节奏、动作、吐词协调有致。这样一下子幼儿的情绪高涨,哈巴狗的形象在幼儿心中顿变可爱,然后再教幼儿折纸,兴趣倍增,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幼儿们做完了作业,又一次边唱边跳:“一只哈巴狗,蹲在大门口”。自由下课。这节课上下来幼儿们感受了音乐,又学会了折纸和涂画。
在中班上计算课——《点数1——10》也是如此。她运用唱游中的歌舞表演《十个朋友出来走》,使幼儿们对抽象的1——10数字概念有了形象的认识。幼儿们边唱边跳,精力集中,然后以好奇的目光观察小黑板上的三只兔子,很快找到了每只兔子欠缺部分,并踊跃上台给兔子添上尾巴、添上耳朵、添上眼睛,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标的,实现了教学目标。像这样巧用唱游于幼儿每一学科的例子不胜枚举,我对这个幼师班14位同学在铜仁市实验幼儿园实习教学中进行抽样调查,从统计表可见:唱游不仅是幼儿音乐教学的最有效的形式,在幼儿综合教学中,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程序中或是用于开始部分,诱导幼儿;或是用于基本内容部分让学生接受信息;或是调节课堂气氛;或是用于结束部分,巩固和复习一课学习的内容;或是贯穿一节课的始终等等,已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每门学科的教学效果。这一结论只是在一种教学实践中得到的,也许有人认为有些偏激。认为幼儿每一门学科,每一课时选用教学方法都为一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任务。广泛运用唱游形式会有使幼儿精力分散、教学重点偏离的嫌疑。其实不然,人的大脑并不是单一地接受信息,它的存储系统非常复杂,潜力很大。它是靠联系皮层,按照不同的记忆库相似的信息连接起来,每一部位能够以综合方式共同协作。比如唱游中的歌表演,用于计算机教学时,幼儿们的左半脑在理解歌词,右半脑在感受旋律。歌词理解的过程与教学信息相联系,将与旋律一道进入大脑存储系统。这一教学方式不但比单一的只用左半脑或右半脑接受一种知识信息增加知识量,而且记得更牢,印象深刻。因为唱游是幼儿音乐、舞蹈艺术的综合体现,是感情最集中、最激动的表现形式。它融入幼儿每一学科的教学,是调动幼儿大脑的情感中心,大脑感情中心是很紧密地与长期记忆存储系统相连。这样带有高密度情感因素的知识信息,最容易记住。纵观现在使用的每一门类的教材,多是为了幼儿容易接受而采用儿歌、游戏等简单易学的形式编写的。从内容上看与幼师生学习的《新编唱游辅导教材》有着密切联系,这正是唱游的教学形式融入幼儿每一门学科可行性的前提。
2、唱游突出表现了幼师的教学个性
教育改革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素质教育的成果体现在受教育者的工作质量上。幼师生走向工作岗位,面临的是幼儿教学。而唱游在开展幼儿综合素质教学中的运用,最能体现幼师生的各方面素质。那么,幼师生唱游教学就要围绕唱游的实用功能而改变教学目的、教学重点。从实习教学这一实践活动,可以看到唱游与幼师教学的其它科目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较实用的一门学科。如果说其它文化学科是在于强化幼师生内在文化课素质,那么唱游作为一门技能,在于表现得实用的素质。所以按照幼师唱游教材中谈到的教学方法,单一的灌输唱游中的律动、音乐游戏、歌表演、儿童舞蹈等内容显然不妥。更重要的是讲解、示范唱游如何结合幼儿特点开展教学,也就是说要传授给幼师生唱游教法、运用方法、幼儿学习唱游的方法。这一教学目的,教学重点转变的原因还在于幼师生在接受唱游这门学科学习时,是在三年制师范教育的第三个学年开始的。她们在师范一、二年级已经较为系统地学习音乐、舞蹈,具有了相当地音乐、舞蹈基础。如果单一地灌输唱游内容,等同于教幼儿,而不是教幼师生,反而抑制了幼师生在唱游学科的创造意识。现行师范唱游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是为了培养幼儿,儿童的音乐感而编写的。教学对象改变了,教学目的也随之改变。否则就抓不住幼师生唱游教学的特性。
3、唱游教学要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展开
根据幼师生现有的综合素质,在此基础上拓宽、强化唱游技能素质的教学模式表现在:
3.1发挥幼师生的主观能动性,多做唱游试讲教学。教师在进行唱游教学前依据唱游教材备课,写出有关唱游内容的规范教案。同时要求每个幼师生预习并设计教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选择一、两个学生按照预习设计教案的程度,大胆表演、试讲。然后,老师及时讲评,并按照教材内容做准确的唱游示范表演,让学生们改正自己的错误,并反复训练,再出示唱游的规范教案,供学生学习。
设计意图:
剪纸,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在喜庆的节日里剪贴,既装点了我们的环境,又给我们的生活营造了浓浓的热闹喜庆的氛围。
活动目标:
1、了解中国传统的剪纸艺术,学习雪花的折纸方法,尝试剪出各种形状的雪花。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体验剪纸的乐趣。
活动准备:
各种颜色的正方形蜡光纸、剪刀、已剪好的雪花范例、透明胶、视频
活动过程:
一、欣赏视频,感受贴窗花的喜庆气氛。
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贴窗花,知道窗花能装饰环境,渲染节日气氛。
二、欣赏剪纸 “小雪花”,感受它的颜色美、形状美、对称美。
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好多的小雪花,大家想看吗?
师:这些剪纸里藏着好多的秘密,请你们仔细的观察,看看谁能发现小秘密?(引导幼儿发现雪花有六个花瓣,花瓣的图案一样,花纹也一样,这就叫对称)通过找秘密来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小朋友真聪明,找出了秘密,接下来让我们用自己的小手把这些秘密用剪刀剪出来好吗?
三、学习剪雪花。
(一)、教师示范剪雪花。
1、纸片变变变。教师讲解雪花对折的方法,让幼儿注意观察正方形变三角形后的多次对折(虚线处为折叠线),这是本环节的难点处,教师要巡回指导。
2、动手画。折好后,在开口处画上小城墙,沿画线剪下来,最后把 城墙的顶剪开就好了。
3、打开雪花。雪花剪好后,放在桌子上,轻轻的将其打开,此处的线条细,要小心,别折断了。一片漂亮的雪花就剪好了。
(二)、幼儿操作。
师:你们想自己试一试吗?想和小剪刀一起把你们刚才发现小雪花的秘密剪出来吗?
1、教师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注意观察幼儿的折法是否正确,提醒幼儿边角对整齐,沿虚线处折。
2、引导幼儿在开口处画城墙,别把中间剪断。
3、帮助个别能力差的孩子。
4、提醒幼儿使用剪刀注意安全。
我们常说教研的目的是促进有效的教育教学,而判断是否为有效的教学的标准就是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最终的着眼点应落在学生的主体性上。因此,让老师们充分体验做学生的感受和需求。让昔日讲台上的精英们做回学生,这种换位的方式引发了我许多新的思考一一再做学生的思考。
思考一: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与要切实关注学生认知层次及结构。在我们教师备课时,有一个环节就是备学生,了解和掌握学情,这是老师们自己都认为注意到的。但我们通过听课作为学生角色来体验教师的设计,其实我们未必都能做得很好。我们往往会感受到教师的设计和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入很大。因此我们今后教学工作中,要不仅真正了解这个年级应有普遍的认知基础,还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认知的梯度层次,还要了解学生的情感态度,了解情况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为了学生的发展。
思考二:关注教学目标的确定及达成。在教师书写教案时,都要写出教学目标,那么如何判断学生是否通过学习真正切实地达到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在书写教案的教学目标时,动词的使用一定是可操作可考评的动词。比如“理解”,那么学生达到什么程度算是理解了呢?用哪种方式去衡量,才能说明目标达成了呢?因此,我们一定要不断探索,准确把握教学目标的要求,写出明确的具有可操作、可衡量的动词加以衡量。
思考三:关注学生的性别差异对学生思维方式、学习效果的影响。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会发现一种现象,有的老师所得带的学生中男生的成绩普遍非常突出,有的老师带的学生中确是女生成绩更优秀;而且我们还会看到现在中考、高考等考试的三甲中,女生占很大比例,且女状元居多,仿佛现今优秀的孩子中女孩居多。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有人解释为女孩子听话,学得扎实,所以成绩好。我不否认听话、踏实,对学习产生的积极影响,但这其中是否还有什么其他因素呢?当然这其中有学生个体的差异,但我认为最主要的是老师的教学思维方式更适合男生发展和培养还是适合女生的问题。既然有这种差异,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就要考虑男女性别的差异,备课时各有侧重。
思考四: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体验差异性。我们可以来做一个实验:就是老师发指令,学生来折纸。老师发的是同一种指令,可是最终折纸的结果呢确是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活动的结果让我们很吃惊!就一个简单的指令怎么会产生这么大的理解差异呢?再比如,我们在教学中经常反复强调一个问题或注意事项,当你认为大家都应掌握的时候,你却发现又有人理解出现偏差了,这又是为什么呢?这就让我对学生角色有了新的思考。平日里我们当老师的总以为自己讲的足够清楚,认为学生就应该反应到位,其实不然。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各自不同的学习品质,也就有了不同的学习体验。而学习的品质不同,学习的效果就不尽相同。教师要关注这个问题。那么什么是学习品质呢?学习品质是影响一个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主要因素,拥有优良学习品质的学生往往比学习品质有缺陷的学生成绩要好许多。学习品质由三方面构成,即学习能力、学习行为、学习态度。三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所以在中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尤为关键。
突然,洪晨倏地醒了。她看了一下钟,哦,才4点钟,天还没亮,夜空依然黑漆漆的。可洪晨却睡不着了……
没法子,洪晨只好摸黑起床,该送些啥好呢?贺卡?哦,不!很多人都送贺卡的。那,一幅油画呢?咳!没时间啦!花?!天哪!这么多学生送花,也太俗了点吧!那送些啥呢?!不能俗又得在短时间内把送给老师的礼物给做好。送啥呢?!
哎!对啦!自己不是会折纸么,那,折个心形的纸送给老师得啦!最好在里边写上对老师的祝福和对老师的歉意--自己没能买礼物送给她。
哦,不行不行。一张信纸,挺寒掺的。嘿嘿,再折几束花得了!
对!就这么办!虽然,量比较大,可凭自己好的文采,自己熟练的技艺,大概不多时就会完成这次的 “杰作”吧!
洪晨的心一下子欢悦起来,她立马把睡衣换下来,穿上校服,跑到自己的课桌前。
她要干啥?!
哈!原来她要裁纸呢!
她想把自己亲手做的送给老师。
她边做边想:虽然自己做的会没有外面买的鲜花那么中看,但是,自己亲手做的毕竟有意义些。
的确,她的手艺确实很好,不多时就把花给做好了。这是俩束很漂亮的,共62朵。62朵花代表着全班同学对老师的祝福。其中一束黄的,代表女同学;一束蓝的;代表男同学。
呵!真有创意!
啊!快快快!快写信!洪晨急急忙忙地把课桌稍微清理了一下,把稿纸铺好,便开始给老师写信啦!
……
这时,已是早上6点30分了。洪晨立马穿好鞋子,小心翼翼地把代表着全班同学给老师的花轻轻地放入书包里,便冲出门去。(哎,谁叫自己在北京呢,路上还得乘好半天的车。)
她走到教室口,朝里一看,老师还没来检查早读,那去办公室看看吧!洪晨想。她到了办公室,从门缝往里看,啊,老师正在批阅作业呢!来到班上先把作业收好,就马上来办公室给同学们批阅作业,待会好腾出时间给我们写好教案。
多么好的老师呵!
想到这,洪晨感到眼睛有点不舒服,鼻子涩涩的。突然,她听到办公室里椅子挪动的声音。随后又听到脚步声……怎么办!怎么办!
一个激灵,洪晨疾速地闪到办公室窗台下。过了一会儿,洪晨听到门被老师轻轻叩上的声音--老师走了,她肯定又要去检查同学们的早读情况了。
洪晨站起身来,她看到了地球仪把大脑袋在摇啊摇,好像在庆祝老师节日快乐似的;呵,台历正忙着换衣服呢!他穿上了名为9月10日教师节的“新”衣服;而老花镜呢,则静静地躺在“床上”--教科书上,在笑眯眯地望着她呢……
洪晨轻轻的把俩束含意深刻的插入了老师的笔筒里。
她心想,老师,我虽不是您最出色的学生,但在您的节日里,我依然要把这份礼物献给您!
一、导入
1、采访
a你和同桌一起坐多久了?想不想换个同桌?
大组为单位,在大组内换座位。(如果分布不均,就全班换)
b发现了什么?男生、女生分开坐。(板书:男生 女生)
2、小游戏(找不同大PK)
找不同:每组请两位同学面对面站着,相互对视10秒,记住对方的样子后,接着相互背对着对方,对自己稍加做些改变或修饰,然后再重新面对面对视,看谁先找出对方和之前有哪些不同,先说出对方三点不同之处者获胜。
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发现了对方的不同。大家在平时的学生生活中有没有发现男生和女生在对待同一件事上有没有什么地方不同呢?(通过交流引出主题)
二、主题活动《男生、女生大不同》
1、调查表
4人一组或6人一组(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完成调查表。
2、小组代表报告。(没有上台的孩子认真听,别人说过的就不重复说)
3、小结
你们的观点都是完全客观的吗?是不是情绪占了好大一部分啊?虽然大家有的评价带有情绪,不完全客观,但是这也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存在很多的不同。不仅是男生女生不同,其实世界上的每个人都不同,就如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说的一样: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我们生来本不同,但我们愿意去了解彼此,接纳、尊重对方,和睦相处,让友谊之花开满人生的四季。(齐读感受)
我相信每一个人都渴望被接纳、被尊重,希望与人和睦相处,希望人生处处开满友谊之花,你们愿意去了解彼此,接纳、尊重对方,和睦相处,让友谊之花开满人生的四季吗?
4、游戏
我相信除了刚才同学们写出来的,还有很多你们发现的优点、闪光点,只是刚才吐槽去了,没有写下来,接下来我们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真心话 大冒险
游戏规则:1.在纸的上方写上自己的名字。
2.对折纸,分男女生收上来。
3.打乱后发下去,在纸上写出赞美这个同学的三句话。
4.对同学读出赞美的话。
5、换回位置
三、总结
一、教学设计要“细”
教学设计是教学活动的中心环节,成功的教学始于科学的高水平的教学设计。一堂优质高效的学具应用课更是如此。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实施者、组织者,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研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教学活动过程,要在一些细微处作详尽的设计。
1、重新审势教材,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
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培养目标的要求而提供给学生的集有大量信息的典型材料。它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是教师在教学中加工、运用的最基本资源。教师既要以教材指导教学,又要对其灵活处理,把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活动因素挖掘出来,依据一定的教学目的,确定活动材料,设计实施方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自主参与的学具操作活动,启发学生动手、动脑,帮助学生理解,消化为自己的知识。例如: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一节教学重点。先让学生实际操作小棒,求“87-52”,再用小棒求“87-59”,通过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当个位不够减时,要从十位退一的道理,明白什么时候需要拆开10根一捆的小棒,拆一捆就意味着十位怎样变化等,学生从而明白从十位退一以后,个位数和十位数的变化,这样,实际问题解决了,减法法则也理解了。
2、分析学生现状,把握教学的活动过程。
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要进行卓有成效的教学,必须把握学习者的现有状况,如学生特点、认识水平、兴趣、动机等。小学生好奇心很强,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生动活泼的形式、鲜明的目标非常敏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交流中学习、体验知识的发现或再现。小学生好动,选择运用学具教学很灵活。学具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第一次使用前,最好让学生熟悉整本书和整袋学具,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等他们的新鲜感满足了,再按预先的设计,取用什么学具,放在桌上可以避免学生开小差,乱成一团,操作学具时,教师要明确目标和要求,防止学生的操作活动游离于教学目的之外。
其次,要充分预测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制约因素,确定应变措施。例如认识人民币一节,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能抛开学生的生活经历。现在的孩子大都从两、三岁就自己买简单食品,到六七岁认识的人民币就不止一元内的钱,还认识五元、十无、一百元的钱,而且到商店买东西后找他多少钱都很清楚。所以,教学这一章节时,不要把目标要求定得很低,应该接近或超出学生的认识水平。如:1分、2分、5分的硬币不常用,而1角、5角、1元的硬币倒挺常用。至于元、角、分之间的进率几乎不用教。学生各自摆弄手里大小不一、币值不等、颜色各异、图案新鲜的硬币、纸币,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究竟能发现什么?经教师启发,学生确实发现了不少问题,像5分的硬币为什么比一角的硬币大?5角的硬币为什么是黄色的?它们都是什么材料的等等,能解答的同学之间、师生之间可以探讨,而有些问题可让学生带着问题问家长或到银行请教有关工作人员。
像这样的情形,如果教师不能灵活应变,受教材和教案的制约,就达不到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标。
3、抓住重点难点,设计教学的活动次序。
教学的重点知识是教材中最重要的内容,能够集中反映教材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像基本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
教学的难点是学生难于理解的内容。难于理解的根源是知识内涵的综合性较强,抽象程度高,学生缺乏这方面的体验。
在教学的重点难点处,教师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运用生动、直观、形象的学具材料,设计有梯度的操作活动,指导学生操作、感知、抽象、概括,让知识顺着学生的手指流入心田,化作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节,就要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此,可先分实物,如月饼、苹果等,再分圆形、长方形纸片,再涂色,折纸,分线段等,这些活动的材料让学生认识可分的“一个整体”;再从认识 ,指出 ,给出 涂色,折纸折出 、 ,给线段分份,并指出共几份,其中一份是几分之几,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使学生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分数的正确表象,认识像这些数都是分数。
二、组织实施要“巧”
教学设计的成功与否的标志是:在教学实践中是否取得了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教师把精心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是对教学设计的再加工。在组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引起,集中和维持学生的注意,营造和谐的环境氛围,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意境、讲解、演示、指导学生操作,对学生给予关注和期望、挖掘和展现集体和谐美等,以他自己的方式对教学进行组织和调控。他们独特的组织方式即是“巧”。
1、创设情境,适时、适量、适度地操作学具。
教学过程中,巧妙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使学生有强烈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适度启发诱导,学生能自主地进入学习意境,亲自动手动脑,解决问题。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的片断。
(投影显示)
1.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学生灵感,感受生活。
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
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图案。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纸作品 剪刀 彩色纸片
[教学过程]
一、作品赏析。
1、谈话:同学们,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张普通的纸,就是它们创造出了中国民间文化——剪纸,又叫窗花。这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有1000多年的历史,风格独特,深受国内外人士所喜爱。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出自古代与现代艺人之手的部分代表作品。
2、板书:奇妙的剪纸
3、利用课件与实物投影仪展示教师和学生共同准备的剪纸作品。
4、你最喜欢哪一幅剪纸?(学生对喜爱的作品进行谈话交流。)
5、教师对部分作品进行解说(主要针对古老的吉祥图案)。剪纸艺术是生活化的艺术,尤其体现在古代。剪纸都应用于生活的哪些方面?(服装、瓷器、皮影、居家装饰等)
【评: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对剪纸艺术有初步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作品分类。
1、观察分析
①谈话:今天,大家一起看到了这么多的剪纸作品,其实在民间艺人创作中是有区别的。那么你们能进行分类吗?
②小组讨论。
学生总结分类。学生分类可能很多,只要合理就要予以肯定。比如:分为人物、动物、花草、文字等类别或以颜色而分类。
③小结:
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从创作内容上看可以分为这几类,我们还可以从创作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有的剪纸图案是由一组或几组完全相同的图案组合而成的,大家来看有哪些?
④学生从作品中找出部分符合要求的剪纸图案。
【评:剪纸作品既可以根据图案内容分类,也可以根据图案是否对称分类,目的是为下面的教学做铺垫。】
2、研究方法
①引导观察:你们再来看现在这些作品,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当学生回答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可以请其他同学进行对折检验。)②教师拿出其中以一次对折形式剪成的枫叶图案。
提问:这张剪纸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是轴对称图形时,教师将其对折重合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给学生看。)
③提问:同学们,这样漂亮的图案,你知道是怎样剪成的吗?
引导学生根据刚才的展示,发现这个作品是对折后画样剪成的。
④谈话:大家今天想不想做一名巧手小艺人,用剪刀来创作漂亮的图案?组织学生拿出工具:剪刀和几张纸片。(提醒学生使用剪刀时注意事项)
【评:利用所学数学知识来验证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指导学生总结出剪纸与轴对称图形的密切联系。】
三、作品创作。
(一)尝试创作(一次对折剪纸)
1、课件出示“枫叶图案”。演示对折后的形状,然后演示未剪的正方形对折纸样摞在一起进行比较。
①提问:大家请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根据对比回答出剪去多余的部分,教师按学生的要求完成剪纸,将其贴在黑板上。
③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制作:
a、一次对折 b、沿外边画轮廓线c、剪去轮廓线以外的部分④同桌进行交流。评析。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引导:为什么有的同学剪出的图案漂亮,而有的同学稍有不足呢?大家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
3、学生总结:a、对折要整齐b、画样要美观c、用剪要
(二)二次创作
1、课件出示62页下方的剪纸步骤。
①要求:请同学拿出一张正方形纸片,按照屏幕上的顺序动手试一试,看谁做的好。
②教师巡视指导,请完成较好的同学帮助其他同学。
③组内同学进行交流,选出优秀作品贴在黑板上。
过渡提问:还有其它的折法进行剪纸吗?(学生可能会提出沿对角线折或两次对折。)
2、课件出示课本63页沿对角线折法。
①学生完成作品。
②展示后谈话:我们还可以怎样折?还可以折成几折来剪?
③引导:我们通过学习剪纸,发现了很多方法,但基本都是每次只剪出一幅图案。想一想,能不能一次剪出多幅图案呢?
3、课件演示63页长方形纸剪花边——叠剪图案。
①学生按顺序完成。
②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展评。
【评:通过尝试创作使学生明确剪纸的基本方法与注意事项。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以直观指导,主动向学生质疑,促使学生思考与发现,形成
认识,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另外,借助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思索的心理状态,非常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能力的培养。】
(三)独立创作。
1、出示课件。谈话:剪纸的分类大体可以分成三大类。第一类——阳刻,就是剪去轮廓线之外的空白部分,保留轮廓线;第二类——阴刻,就是剪去轮廓线保留其他部分;第三类——阴阳混刻。
2、要求:可以用对折的形式创作,也可以不用对折进行创作。对纸张的样式也不受限制。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幅或两幅作品。
3、学生创作。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
4、展评作品。
【评:教师简要介绍剪纸艺术的创作分类,学生结合欣赏重新认识剪
纸艺术的灵活多变,为独立创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间,充分运用合作交流,使得学生的想象力得到进一步拓展,知识得到延伸。】
四、全课总结。
1、启发:同学们的作品样式繁多,却很美观,这些作品与我们前面完成的作品有什么区别吗?
教师指导学生发现规律:凡是对折后完成的剪纸作品,都是轴对称图形,不对折而完成的图形却不是。
2、引导: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折痕就是图形(图案)的中心轴,折痕的两侧是完全对称相同的。
【评:使学生知道数学来源于生活,是从生活中提炼出的规律性的知识。】
五、课后作业。
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原理,制作完成一组“可爱的动物”的花边,装饰班里的墙报。
课题:《鱼的剪纸》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认识剪纸语言的审美特征,用发展的眼光、开放的思维学习剪纸技法并能注意运用最适合的剪纸技法表现作品。制作有特点的剪纸作品。 过程与方法:激励学生在探究剪纸语言特点的过程中,积极、主动、灵活地使用剪纸技法制作作品。
教学重点:
体验剪纸艺术的独特美感,制作有自己想法的剪纸作品。
教学难点:学生对不同剪纸技法产生的效果的感受和实际的使用。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范画、刻刀、垫板。
学具准备:
中韩两国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美术课程性质大同小异,都是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教学的。稍有不同的是,韩国儿童美术课程更侧重实践部分,而中国儿童美术课程在理论课时安排上更显优势。幼儿美术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要根据幼儿各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能力,了解现实的课堂教学情况和教育机构对教师的要求等。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艾斯纳提出,既要重视儿童美术学习的过程,也要重视儿童美术学习的结果,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主张,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儿童美术教育过度关注美术作品本身和美术活动结果,从而忽视儿童创作过程的问题。作为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解决好这一问题,应了解儿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表达需求。例如,处于涂鸦期、前图式期的幼儿,可以侧重于保护幼儿艺术天性,提高幼儿创作的兴趣,尊重幼儿大胆想象、情感释放以及自我表达的本能;处于图式期、写实萌芽期的儿童,过度让儿童自由散漫、无基本技能支撑的创作,显然是不可取的。作为教育机构,幼儿创作结果失真的展示与宣传,也不利于儿童在美术教育方面的自然发展。因此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加强了课程价值取向;韩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性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儿童发展取向。韩国在美术与儿童的两者之间,注重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艺术素养的人作为最终目标,将儿童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韩国儿童美术教育在理念上强调通过儿童创作来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把艺术作为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作为一个目标。韩国重视儿童美术发展的价值,尤其在幼儿涂鸦期得到体现,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由前图式期向图式期的过渡,长期处于无技能指导和支撑的自发状态,对其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中韩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内容的比较
儿童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内容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1)中国学前儿童教育以学科取向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在活动内容设计上是偏重于技能训练的,以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为主要依据来设计该课程。其优点是:能够使幼儿相对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能够使教育者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幼儿作品得到一定标准的评价。其缺点是:可能会导致幼儿创作兴趣大跌,导致幼儿脱离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过度技能的训练还导致幼儿逐渐丧失艺术创造力。学科取向的不足现象已经被多数教育者所知晓,从而积极采取相应、有效的方法加以弥补。混合取向的美术教学活动是目前我国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取向,能够取长补短。
(2)韩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以儿童发展取向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韩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在内容设计上充分满足幼儿创作的兴趣,让儿童成为创作的真正主人,主张把一定学科的知识转化为儿童当下的生活经验,使儿童获得全方面的发展。但过分注重美术活动中的偶发创作,过分放纵幼儿,让美术活动极具游戏性,其实会丧失儿童应有发展机会,造成有效资源的浪费。笔者在韩国走访了多所幼儿园,跟韩国相关的教育者也进行了相应的研讨,探究韩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特点:突出专业性质,专业课程集中细致;了解多元化教育的理念,强调授者的功能;强调学生制作手工作品,定期进行手工作品展示活动;课程设置突出心理教育,如美术欣赏与心理教育、游戏与心理指导。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内容上也有着诸多的相同点:一是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内容都具有理论和实践两大部分,在理论课程设置上都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如儿童美术及其教育、儿童美术的发展、教师与儿童美术教育、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等。二是在实践课程设置上都包括作品欣赏和实践操作两个方面,实践操作又分为绘画和手工两大类。中韩两国在实践课程方面是有很大区别的。首先,我国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儿童美术实践课程内容,主要以技能训练形式呈现课程内容,对教材的大量临摹和再现,刻板的涂色等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偏重于技能专业化教学。绘画内容一般包括简笔画、水粉画、版画、国画、装饰画等,手工包括泥工和纸工等。其中简笔画教学被称作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生经过反复训练,基本能够达到应物象形,却失去了美术的创造力;水粉画教学,能够使学生了解水粉基本的表现技法,但不能转化到实际的幼儿美术教学中;版画教学过于重视传统知识和技能,没能与幼儿实际能力相联系;儿童水墨画教学,注重本民族绘画的传播与训练,这是值得肯定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装饰画教学,过于注重临摹和再现,儿童创作力得不到体现。其次,韩国儿童美术实践课程内容一般以主题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以贴近幼儿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的主题呈现课程内容,把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喜爱、对美好事物的初步感受和欣赏、对各种基本操作方法和表现技能的探索学习等方面的内容,根据课题的需要,自然地渗透到每一次具体的活动当中。手工操作的类型很多,如撕贴、剪贴、染纸、折纸、厚纸制作等纸工,以及泥工、综合材料制作等手工类型。这样,每一次美术活动都与他们的生活和兴趣紧密相连,同时包含一定的美术技能。这些操作类型以及其中涉及的技能技巧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由易到难的顺序,作循序渐进式安排。同时,根据主题活动的需要,同一类绘画或手工类型的操作又可以在不同学期反复出现。幼儿在这种感受、创作的过程中,可以慢慢地积累相关知识,获得有关技能,得到艺术感受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生活化和情感性贯穿于每一个主题中,激发儿童的创作欲望,保持儿童对美术活动的兴趣。
三、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组织与实施比较
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都非常注重课程的组织与实施。在课程组织中都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安排多样的操作实践,如加强儿童美术课程教案的编写,安排学生去幼儿园熟悉幼儿园美术教学的过程,参观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布置等。首先中韩两国幼儿园教育教学都非常重视教学计划的制定。中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韩国《幼儿教育法》等都有所体现,各自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幼儿园的实际水平、教师的条件,制定出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韩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教学计划分为半年计划和课时计划,有效保证了教师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对幼儿进行美术教学,克服了美术教学工作的盲目性、随意性和偶然性。其次,韩国非常重视儿童美术课程教案的编写。课前教学设计的好坏,对一节课的成败起到关键的作用。教案是教学活动设计的体现,是重要的教学准备。教案因人而异,但都应写得明确、具体、实用。教案包括课程名称、教学纲要、教学准备、教学过程这几个方面。除此之外,韩国在儿童美术课程教学过程和课程评价方式上也有自己的特色,如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参观,了解幼儿园的节日装饰和日常环境布置,熟悉幼儿园美术教学过程,增加学生对美术运用的感性认识。从而把课堂学习过程直接与就业上岗工作、学校课堂教育教学与幼儿园实际工作紧密联系起来。在课程评价上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如学生自评、师生共评、作品展评、作业批改等,在这一点上与中国类似。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