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1篇

语文课堂教学质量低下已不是一个新话题了,多少年前著名教育家吕叔湘就提出:“是不是应该研究研究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时至今日,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而根据近几年的中考语文科的统计来看,初中毕业生的语文水平也不容乐观。当然导致这一现状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但与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低下有直接的关系。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我想依然要从我们最基本的教学环节入手,即抓住教材、教法、练习,这样,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曙光就会可望又可及了。

一、教材精

精通教材是教师讲好一节课的基础,有此基础后,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曾记得自己上初中时,同学们都对当时的语文老师佩服至极。究其原因,回答几乎是一致的:“语文老师上课基本不用看书,但讲起来一样头头是道,同学们听得都是津津有味。”如今自己也从事了这一职业,才明白一名好教师要想做到这一点,那就必须精通教材。

而要精通教材,就要努力做到以下几个方面:对本节课所讲内容,无论结构还是主题都能了如指掌;对课文的重点难点,课后习题都必须理解准确、传授无误;能自然地引导学生理解问题和回答问题,也能恰如其分地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上课时不看教案或少看教案,也能有条不紊地讲写如流;没有语言杂乱无章、拖泥带水、错讲漏讲甚至“卡壳”现象。

对于这些目标,说起来可能容易,但真正做到这些就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必须刻苦钻研、认真投入、广泛阅读,充实自己的能量。正如戏剧中的“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一样,教师要做到教材精,也必须要做到“台上一节课,台下百夜功”。

二、教法新

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教师还要有打破教学常规的勇气,结合现代教学手段,勇于创新,用更巧妙的教法授课,丰富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那样的教学效果一定是事半功倍!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只有学生们满意的那种教学方法,才是正确的。”也就是说,在种种教法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和创新,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收到好的效果。

我校组织了多名教师到其它中学进行了参观学习,大家回来后感触颇深,深感教法新的重要性,并纷纷改进自己,在教学方法上有了很大的创新和提高。经过一年的努力,我校教师结合实际,创立了语文教学的“四中教学法”,它包括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学习,发现问题;师生互动,探究新知;运用新知,巩固自测;课堂小结,知识拓展”五个环节,这种教学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也体现“合作――探究”的新理念,深受学生的欢迎。一年来,我校已有多位语文老师运用此教法参加公开课比赛。

除此以外,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也已逐渐普及。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条件,学习电脑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网络资源的共享等,发挥它的直观、简便、生动、信息量大的优点,把初中语文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结合起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三、练习好

“光有知识是不够的,还应当运用;光有愿望是不够的,还应当行动。”这是歌德曾说过的一句名言。在语文教学中,语文练习就是检查学生课堂接受效果,反馈教学信息的重要手段,所以不应随便让学生做题,而要在“好”上下功夫,要设计好难易适中,形式新颖的练习,真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好练习,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练习的目的。要让学生明确思考的目标,设置的不是学生简单回答“是”与“不是”的题目,而是学生能愿意思考并能从中悟出道理的问题。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2篇

一、文本――对话的根本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教师是对话者之一”,“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等。虽然课堂教学中存在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文本、学生与文本、教科书编者与文本等多层面的对话,但对话的根本是文本。也就是说就课堂教学而言,不管是隐性的思想的无声交流,还是显性的语言方式的交流,都应该以文本或以文本为中心的辐射范围为对话的依据。

1学生自读走进文本

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和根本,学生是读的主体。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前和上课时给足学生自读文本的时间,让学生在略读或精读的过程中感悟和品味文本,和作者进行心灵碰撞和情感交流。教师可以教给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方法,比如写读后感、写点评。

例如,学生自读《七颗钻石》就会被小姑娘的爱心打动,会被文中神奇的想象吸引。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评点和记录这些阅读初感。总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个体与文本最直接的接触,体现了“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思想。

2师生共同探究文本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需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师生共同探究完成对文本的深入学习,应该是阅读教学的第二阶段。这一过程不是教师完成预设的教案,而是以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对话为目的。

比如学习《七颗钻石》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文章的结尾体现作者的什么用意?为什么作者列夫•托尔斯泰要为大熊星座创作这样一个起源故事?而探究《背影》一文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你认为此文成为经典的理由是什么?

3学生创造超越文本

此环节要在立足文本,精读文本,先入乎其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出乎其外,把文章读活。

比如学完《背影》课文后,只让学生讲讲自己家的亲情故事,是对文本的肤浅拓展,往往不能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而变成老生常谈的孝敬父母品德教育课。但若是设计成这样的活动:搜索日常生活中,父母最打动你的细节或动作,借鉴朱自清先生的叙事线索和详略安排,进行讲述或写作,则更能在本文学习的基础上,把学生的真情实感调动出来,并强化阅读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能力。再如学完《七颗钻石》后,可以建议学生根据自己要表达的主旨,运用想象和联想为大熊星座编写另外的起源故事。

二、提问――对话的显性形式

提问的主体是学生或者教师。学生可以把解读文本过程中的疑惑,以问题的形式向对话的“引导者”――教师提出;教师也可以以问题的形式,把学生的对话引向深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的垫脚石,是课堂教学有序开展的保证。课堂提问不在数量而在于质量。教师的问题设计应该注意横向和纵深两个层次。横向要能涵盖课文内容,纵深要形成问题序列。

比如讲授《最后一课》时这样提问:“透过课文,大家说说看,小弗朗士和韩麦尔先生分别是怎样的人?文章是怎样通过这两个主要人物体现本文的主题的?”前一个问题是就课文层面上横向展开的,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能够概括出小弗朗士是一个有贪玩、天真、自尊、爱国等性格的小男孩,以及韩麦尔在最后一课上有着自责、悲痛、爱国等复杂情感的高大的教师形象。第二个问题的目的则在于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领悟作者的创作意图,是一个纵深层次的问题。课文写了小弗朗士在战争环境下自然形成的爱国思想,以及韩麦尔自觉主动的爱国情感。以这两个人物为主人公,反映了整个地区人们的丧失母语的悲痛和深沉的爱国情感。

另外,提问还应该形成序列,当然也可能是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申。这样学生可以形成整体思维或是对文本的整体把握。

三、多媒体――对话的途径之一

多媒体容量大,形象逼真,它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对“莲文化”专题的学习,可以通过网络,找到相关的图片、诗文、莲的名称等等内容,同时教师可以列出相关的网站,建议学生课后继续探究。多媒体的辅助能更好地达到专题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和文本内外广阔的语文资源对话。《林黛玉进贾府》教学中,师生、文本边展开对话,边用多媒体介绍贾府众多人物的关系以及表现贾府内在环境的黛玉行走路线,都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直观有效。

但多媒体只是辅助手段,它只是对话的途径之一。教学中,应该以学生和文本为中心,要注意运用时机、技巧,避免学生自身的创造性形象思维遭到扼杀。

四、留白――对话的拓展

留白是创作者在创作中为了表现主旨而精心留出的“空白”。语文教材本身就含有很多的、有待学生对话补充的“空白”。如《项链》戛然而止的结尾留下了结局的空白。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阅读主体各方面的差异自然带来读者想象的不同。如朱自清《荷塘月色》中清新美丽的荷塘月色图,学生进入情境后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在作者文字的基础上勾勒出各自的诗、情、画、意融为一体的具象的荷塘。

列夫托尔斯泰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 优化 激活 生命活力

一、研究背景

传统课堂教学观认为:完成认识性任务,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或唯一任务。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过程,是教师备课的中心任务。上课是执行教案的过程,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把丰富复杂、变动不居的课堂教学过程简约化归为特殊的认识活动,把它从整体的生命活动中抽象、隔离出来,是传统课堂教学观的最根本缺陷。它既忽视了作为每个独立个体,处于不同状态的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种需要与潜在能力,又忽视了作为共同活动的师生群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双边多向、多种形式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

从根本上看,这是忽视课堂教学过程中人的因素的突出表现,它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与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发挥,进而使教学本身也成为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因素,使传统课堂教学视为最重要的认识性任务也不可能得到完全和有效的实现。

为了改变上述状态,必须从高一个层次――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它所期望的实践效应就是: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高校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是具有生命力的课堂。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的根本在于张扬教学个性。没有个性就没有人才,没有教学个性就没有课堂的生命。我认为能够焕发生命活力的课堂是和谐轻松的课堂、是激情飞扬的课堂、是创新发展的课堂、更应该是收获成功的课堂。那么,怎样教学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呢?

二、如何让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一)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焕发活力的前提。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才表现得最活跃。课堂之所以充满生命力,就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富有个性的生命体。课堂教学的价值在于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预设的、不可复制的生命历程。因此,必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微笑着,欣赏学生,做慧眼的伯乐,给其成功感;微笑着,鼓励学生,做其成长的帮手,助其信心感;微笑着,宽容学生,做大肚的弥勒,育其自责感。时时关注学生,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适时调控和引导,让师生生命的活力真正在课堂上焕发出来。

一堂课犹如一出戏。有教师的全情投入、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英语课堂必能焕发出一片生机。让英语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不仅要探索更佳的教学方法,使英语课堂成为学生施展兴趣的天地,成为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载体,成为学生表现自我的舞台;而且更要调整好自己的思维坐标,做到在课堂教学中让我们的教科书“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活”起来,让我们的教学方法“活”起来。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焕发活力的关键。

列夫・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课堂焕发活力的关键,学生的积极性一旦被激发,他们就会学得更主动,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充满激情和欢乐。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并创设富于启发性、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的学习活动。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口语话题,引导学生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交际、学会合作、学会迎接挑战、学会不断完善和超越自己。创设真实的交流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英语的最佳状态,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活英语课堂气氛的有效措施。综合英语的实践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根据不同的课型,给学生创设出闪耀着生命光彩、兴趣盎然的英语情境,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优化课堂,搭建学生活动的舞台是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焕发活力的核心内容。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课堂教学要鼓励师生互动中的即兴创造,感受学生思维的灵性。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教师是这个过程的设计师和建筑师,应搭建一个能使学生多方面成长需要的舞台,让每一个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发挥自己的潜能,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

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环节的有效性设计,是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教师是教学环节的研究者。课堂教学应是教师“带着学生走向知识”,而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课堂教学有轻重缓急、波澜起伏,让学生的情感意识随课堂气氛的升降而起落,以求得“大容量、快节奏、高效率”。课堂教学的效率最优化,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学生课后的负担,而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教与学的整体设计。讲课时,教师应采用通过多样化的方法,启发诱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并通过讨论,让学生自己完成题目设计,做到低起点、密台阶、小坡度。如果说一堂精彩的大学英语口语课是一首动听的交响乐,那么有效的课堂设计就是这首乐曲中最动人的旋律。

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源。人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人如果脱离了生活,就学不会语言;英语来源于生活,离不开生活。教师要把课堂变成一个浓缩的微型社会:把花草树木、高楼大厦都“请”进课堂,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情景中学会体味人生。每次课后,我都会给出一个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让学生分组排练,然后在课堂上让他们充分施展自己的表演才能,学生们的积极性都很高,纷纷参与到其中的角色中。只有让学生从课本走向生活,才能真正体验到英语学习的真谛和乐趣,获得成就感,激发学习欲望。

(四)主动参与,点燃学生求知的欲望是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焕发活力的主要任务。

《英语课程标准》提倡的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目标就是要把活力注入课堂。课堂的活力是由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要使课堂充满活力,必须真正突出学生主体。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启发、点拨、设疑、解惑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在教师发挥指导作用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在教师的“导演”下,让学生去参与整个教学活动。教师应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和练习,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机会和享受成功的喜悦,充分调动他们积极思维的欲望和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在活跃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分享激情的燃烧、真情的涌动和心灵的碰撞;而学生的想象得以放飞,潜能得以发掘。

教师是学生潜能的唤醒者,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回答问题,要能参与进来。在各种精彩的教学活动中,师生彼此分享思考的快乐、顿悟的惊喜和灵性的焕发;而学生的能力得以提高,体验得以深化。

三、结语

一位教育家说:“英语课堂是一扇窗,推开窗,学生发现的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语言是一个家,在这个家中最重要的是人。”著名的教育学家叶澜教授也认为:“课堂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师生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活力。”因此,我们应从生命的层次进行英语课堂教学,让英语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让英语课堂成为学生的乐园。

参考文献:

[1]高翠萍.从生活化角度设计英语教学.新课改教育研究,2007,(6).

[2]叶澜.把个体精神生命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学生.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综合卷),广东教育出版社,1999.

[3]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教育研究,19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