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花的学校教案

花的学校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花的学校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花的学校教案范文第1篇

一、逐步抓实了常规教学的过程管理

一是落实了教育组提出的领导干部和教师的十项工作内容与要求,建立健全了教师每学期一侧的工作留踪记录手册。每位教师把自己一年来按工作任务、教学进度,把自己完成的各项任务,逐项几时归档留踪,是自己工作的每一环节都留下了踏实的脚印。

二是学校检查及时,做到了至少每月落实常规检查一次。包括备课、课堂教学、单元考试情况、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综合实践活动情况、练习、作业和预习情况。

三是定期组织各年级的阅读活动,促学生阅读习惯的形成。做到了两周搞一次合班阅读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有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展示热情。

四是抓实了单元过关考试,使教师在教学、辅导上有的放矢。通过单元过关测试和过关分析,教师能够很好的把握学生对本单元学习情况,对哪些学生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哪些学生能勉强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哪些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底码清楚,并能采取相应的措施,落实辅导,减少掉队学生。更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

五是抓实了课堂后记,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执教能力。通过教师观看自己的课堂教学实录和教师评课交流,让教师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优缺点,写出自己的课堂教学后记,从而达到改进缺点,发扬优点,不断提高。

二、抓实了教研的针对性,进一步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

1、本学年我校听课实行了听、评、教学面对面。也就是在教师讲完课的同时,听课人就在课堂上与被听课教师,在课堂现场,对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直面交流,包括教学环节的设计,板书设计,练习设计、课堂用语、教态以及教学方法的运用等。加深了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方法手段认识的进一步提升,使教师的受益得到提高,青年教师的执教能力得到了提高。

2、教师的课堂教学与空课、网上优秀课实现有机对接。本学期我校除及时收看县空中课堂播放外,学校从网上下载名师名课,统一存放学校名课库,由教师利用业余时间随时观看,同时也解决了小学校教师同时听课难于解决的问题。学校要求教师看后学习其精华,应用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之中,并且要求教师每学期上一节自己满意的与空课对接的模仿课,从而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能力与素质。

3、学校要求五年以下教龄的新教师,要参考成教案、网上优秀教案,写出自己的教学教案和教学后记,促使教师研究教材,吃透教材和运用教材。学校检查教案的同时还要教师说说某一课教案设计的理由,这样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和教材的开发、运用能力。

4、新老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共同提高。本学年,骨干教师分别与新教师结为教学对子。做到了定期和随时听课,这样也解决教师听课前的有意准备,突出了常态课的特点,也更有利于解决常态课的问题。

5、中老年教师着重解决了,备课希勒糊涂的现象。对中老年教师使用的成教案、网上优秀教案进行月检查,均做到了“圈、点、勾、画,加批注、加修改。是老教师的老牛干山的做法得到了遏制。

三、养成教育效果显著,学习习惯得到培养。

一是加强了阅读课和课外阅读的活动,学校每两周组织一次一至六年级穿插合班阅读展示。通过阅读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了阅读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

二是各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围绕教材内容,以教材为中心,增强了本资.料来源于文秘范文 学生的兴趣,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效性。

三是加强了课堂常规教育。学校统一按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了各年级的课堂常规,各科教师严格按课堂常规要求学生,促习惯的养成,为学习习惯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四、抓实了学校、班级的文化氛围的不知,改善了教师、学生的办公、学习环境,同时也发挥了隐性教育的功能,是学生处处能见到行为的提醒、警示。本年度,布置了橱窗,展板,楼道和教室,增强了育人功能。

五、落实了两课、两操、一活动,培养了学生做事有条理,讲效率的精神。一年来,我校的广播体操、眼保健操和课外活动从不间断,只要能做就坚持做。并定期组织广播体操、眼保健操比赛,是学生在得到锻炼的同时,增强了集体主义荣誉感和责任感,同时也培养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加强了音、体素质的培养,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打出了学校的知名度。

小篮球和艺术队坚持常年训练,学校小篮球连续几年在全县篮球比赛中获得好名次;艺术汇演连续几年获得县级奖励。实现了学校有歌声、天天操场有运动,使学生在学校生活,有规律、有秩序。

七、存在的不足

1、在美术学科上由于师资缺少。学生的美术素质得不到培养和发展,只是学生在此方面的欠缺。

2、学校的各项检查工作有时出现,走马观花的现象,存在抓得不实、不透的现象。

3、后进生的辅导还欠力度,辅导措施有不到位的现象。

4、个别班级还有不管理不到位现象,学校检查就搞,不检查就拖。在一些教师中还存在懒惰思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克服缺点,发扬优点,使各项工作抓实、抓深入,把工作做好,是Xx小学的各项工作再创佳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花的学校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国家精品课程;年轻教师;成长;促进

[作者简介]谢泳涓,贺州学院外语系讲师,硕士,广西贺州542800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4―0185―03

一、对国家精品课程的再认识

精品课程是教育部2003年开始一直到现在仍在进行的一项工作,是指教育部在全国高等学校(包括高职高专院校)中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它设立有全国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网,目的是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有关数据显示,2003年度国家精品课程共151门,2004年共300门,2005年共299门,2006年共374门。

2003年4月8日教育部下达了《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正式启动精品课程建设。同年5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正式实施精品课程建设。教育部提出利用5年的时间(2003~2007年)建设150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目前精品课程称号分为三个层次:校级(院级)精品课程、省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课程应在省级(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及有关专家组织)精品课程基础上产生,省级精品课程应在校级(院级)精品课程中产生。取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的途径有两条:一是首先获得校级(院级)精品课程,然后再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精品课程称号,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推荐优秀课程,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二是先获得校级(院级)精品课程,再由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及有关专家组织(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向教育部直接推荐。因此,精品课程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建设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均设立了精品课程委员会,各高校也从2003年起开始评选精品课程。精品课程在全国范围内,从教育部到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到各高校都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

二、对高校年轻教师的再认识

年轻教师,如果仅从字面意义上理解,一般是指相对教学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和中年教师而言的、年龄较小的、大学本科或研究生刚毕业的、没有教学经历的教师。但作者认为,除了普遍的观点之外,另一种年轻教师是指年纪不轻,而且已经参加工作多年,但是对当前从事的教学工作来说,却是全新的,如在一些地方院校比较常见的现象――从中学、中专等教学领域或其他非教学领域进入到高校教学领域从事高校教学工作的,这些教师都应该归人高校年轻教师的行列。笔者所要分析的高校年轻教师的内涵包括这两种意义上的年轻教师。

年轻教师作为一个高校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他们要尽快掌握教育规律,掌握一定的教育学与教学理论,能够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及现代教育技术,胜任本学科教学工作,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年轻教师的成长体现在理论上的成长和技能上的成长,即在校期间所学的宽广转变为所从事学科的纵深,这是理论上的成长;而技能上的成长体现在驾驭课堂教学过程以及对教学设备设施等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方面。

三、国家精品课程的作用

按照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精神,国家精品课程是要利用现代化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将精品课程的相关内容上网并免费开放,以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以网络的形式进行教学,可以同时受益很多人,不受传统的“老带新”的人力、时间、地点等的限制,充分体现了网络所特有的优点。因此,国家精品课程是高校年轻教师成长的催化剂,它体现为国家精品课程在课堂教学上的示范作用、远离教师成长“近亲繁殖”、一门课程的系统阐述及教案编写三个方面。

1.课堂教学上的示范作用

对于年轻教师来说,上课是最重要的一个知识技能“输出”环节,也是评价一位教师综合素质、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采取现场听别的教师授课来提高和完善年轻教师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受听课者与授课者时间地点的限制,而国家精品课程就很好地给年轻教师一个学习、提高和完善课堂教学驾驭能力的榜样,可以把与自己所上课程相同或相近的国家精品课程下载,然后自己或者与同事反复观摩、学习、讨论和推敲,并与自己的课堂教学相比,看看哪个地方是可以借鉴的,哪些方法可以用在自己的课堂上,从而达到快速提高课堂教学驾驭能力的目的。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外语学科来说,课堂教学的示范作用不仅体现在中国教师的教学上,更重要的是还体现在以英语为母语的外国教师的课堂教学上。在一些地方高校特别是一些新升格的高校中,外教的资源相对来说还不能满足实际教学需要,因此,外教的课集中在口语和听力两门课上是不可否认的事实。而对于外语的学习来说,外教的课集中在口语和听力上也是无可厚非的,是正确的安排,但是仅仅停留在口语和听力两门课上则显得过于单薄,对学生及教师的成长都不是最有利的,这也实属无奈之举。但是,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综合性的课程如《综合英语教程》(目前这套教材在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被选择度可以说是最广的,仅以此为例),在精品课程网上,除了有申请学校中国教师的示范课外,我们还可以找到申请学校外教示范课录像资源,而且不仅仅是一个教师的课堂示范,而是不少于三个教师的课堂示范。

另外,同一门课程一般来说不止一个学校获得国家精品课程,也就是说,我们的年轻教师有更多版本的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资源,这对广大年轻教师而言是不可多得的不可错过的学习资源。

2.远离教师成长“近亲繁殖”

在高校中,有一种被称为“老带新”的年轻教师成长途径,通常是指由一名或多名同学科的教学经验较丰富、专业技术职称较高、学历较高的教师指导一名或多名年轻教师,指导者通常先设计明确的年轻教师发展需求、规划专业、成长途径等目标,然后制定指导的计划,安排活动,包括对这门课程的系统理解、这门课的教学设计、每单元课程的设

计、教案的编写、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堂教学的驾驭以及对课堂突发事件的应对等等,要求指导教师开放课堂教学,支持年轻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观察(即听课),帮助年轻教师解决实际教学上的困难,分析年轻教师存在的问题,掌握年轻教师成长的情况,及时调整指导方向。因此,这种“老带新”就是一种典型的教师成长近亲繁殖。

显然,“老带新”有利于提高年轻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和更好地驾驭课堂教学,然而,要很好地执行“老带新”导师带教计划,需要这批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职称较高、学历较高的教员花费大量的时间,这常常转移了直接课堂教学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也就是会直接影响这些导师们的课堂教学。而且,目前我国高校特别是地方高校和新升格高校中长期的“老带新”活动,很多是同层级的横向支援,明显缺少了纵向的专业引领。横向互动常常会自囿于同水平的反复,因而更需要专家等高一层次的人员指导与带领。这个要求对于师资相对薄弱的地方高校和新升格高校而言,在它们的仍是那种面对面的“老带新”方式中是很难实现的。这种“近亲繁殖”会促使学术基因单一化,对于滋生新的教学思想和理念是不利的,容易削弱校园内的教学创造力和学术创造力。

国家精品课程就能很好地让年轻教师专长远离“老带新”造成的“近亲繁殖”。从取得国家级精品课程称号的途径来看,一是首先获得校级(院级)精品课程,然后再取得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精品课程称号,再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向教育部推荐优秀课程,教育部组织专家进行评审;二是先获得校级(院级)精品课程,再由各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简称教指委)及有关专家组织(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军事教学指导委员会)向教育部直接推荐。可以看出,国家精品课程的获得是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中由下而上经过层层筛选、然后在推荐名单中评选、评选后在网站上公示,最后才会被确定为国家精品课程,并分高职高专层次课程和本科层次课程。

总之,结合“老带新”的直接指导和对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的利用,在国家精品课程引领下的高校年轻教师将比以往更加快速地成长。

3.对一门课程的阐述及教案编写

对一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进行教学。由于国家精品课程确定所要求的多程序和高规格,因此也注定了这些国家精品课程的学术权威性,从2003年到2006年(公示中的)国家精品课程来看,对一门课程的阐述,可以说是全面、详细、综合,代表了高学术的一门课堂教学课程。如一门外语的精品课程,基本上都包括这门课程的简介、示范教学与课堂实录、学术讲座与研究报告、教学参考与活动资源、教师介绍、教学模式、教学大纲、专家师生评论、师生交流园地、评估和考试、课堂活动任务与指导、课文录音MP3、网络工具下载、与本门课紧密相关的网络资源链接等等。这些涉及了现实教学中对教材的理解、课堂教学设计、课后的研究与讨论等等可能出现的任一教学环节。经过对2003~2006年国家精品课程的研究,发现不少国家精品课程的课程负责人就是该门课程所用教材的编写者,由于教材编写及修订是一个系统的庞大的工程,编写者在这本教材上花的时间和研究要比其他研究者多得多,也应该深得多,因此对此课程的阐述也比别的研究者要全面、翔实、综合。

对一门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地进行教学,教案的编写更加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因为教案的编写是对课程理解的细化和清晰化。国家精品课程对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案的编写。虽说教案没有完全统一的模式和规格,但是它有几个基本的组成部分:即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安排、课后作业布置、教学评价等。对教案的编写可以按教材编写的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规定,也可以按实际安排的授课时间来编写,也就是以每一次课为一单位进行编写。对于不是年轻的教师而言,教案的基本构成部分和编写就像家常便饭一样,是既熟悉又不可或缺的,但对于年轻教师而言,在校所学的(有些甚至是非师范类高校毕业生,从来就没有编写过教案)或者到了高校“老带新”的导师所讲的,与国家精品课程所展示的相比,在科学性、规范性与直观性方面是明显地存在不足的。

四、利用国家精品课程应注意三点

1.下载同一类型课程资源并反复查阅和观摩

年轻教师在利用国家精品课程来促进自己专业技术成长的过程中,不能仅是查阅及下载某个学校某个教授某一门国家精品课程,而应从完全与自己从事的课程开始查阅及下载,然后扩大到尽量多的相类似的相关的精品课程。也就是说,以一门课程为中心,然后把学校数量和课程相关性作为两个坐标轴进行扩大,从中完善自己的教学知识和提高技能,最后回到把自己的课程推向纵深发展,强调的是在下载时涉及多学校多课程,并且在查阅和观摩同一类型课程资源时要反复进行。

2.辩证地运用国家精品课程

年轻教师如果在国家精品课程网中找到一门课程与自己所上的课程完全一致,那是最好不过的,可以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对照、思考和借鉴,但是这也是要提醒年轻教师的地方,特别对于同课程同教材的情况,由于年轻教师本身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和驾驭课堂的能力与国家精品课程主持或参与教师有很大的差异,同时所面对的学生知识水平和建构知识的能力也有很大差别,因此更应该注重辩证地运用,这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

花的学校教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1、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使我校进一步树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形成我校的德育工作特色。

2、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使全体师生懂得珍惜生命,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使全体学生从小就掌握必要的生存知识,克服当代少年儿童那种娇宠依赖的不良品质,提高生活能力和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

3、通过开展“三生”教育,促进全体教师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从小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体会社会生活的幸福,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二、活动实施的背景条件

我校座落在翁源县县城中心,占地面积11142㎡,建筑面积10739㎡, 各种教育教学设施和教学场室基本能够满足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我校拥有一支业务能力比较强的教师队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副高级)1人,小学高级教师85人,中学一级教师7人。本科学历53人,专科43人。持有心理健康教育B证的教师4人,C证的41人。

我校一向来重视开展安全教育,把学校的安全管理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最重要位置。同时,近几年来通过创建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组建了一支教学能力比较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团队。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这是我们开展“三生”教育的良好基础。另外这两年通过教育创强,学校的设施设备、功能场室有了明显的改观,能够满足开展一系列德育工作的需要。校园文化建设按照我校的德育理念进行布局和更新。目前我校已经编印了3套德育校本课程:《安全教育读本》、《礼仪知识读本》、《生命教育读本》。为进一步开展“三生”教育提供了基本的教材。

目前,由于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孩子都比较少,导致小孩子被过分溺爱,孩子应该做的许多事情都由父母、爷爷奶奶代替了,造成大多数小学生动手能力差,生活能力也比较差。为此我们认识到只有通过在学校开展“三生”教育才能培养好现代化的接班人,才能真正让学生健康成长。

三、成立领导小组,组建学校德育育人的管理机构

1、健全领导机构,重视德育创新研究,保证教育活动的有效协调发展。

2、制定科学可行的“三生”教育计划(学校计划、德育计划、少先队计划、班级计划、活动计划、方案、活动小结)、教育内容、教育活动、教育评价等,保证活动有序开展,突出以渗透教育功能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地引发受教育者参与活动的兴趣。

3、加强德育校本课程的研发,课题研究的指导,做到措施到位、经费保障、及时汇报、适时指导,不断将课题研究推向科学化的境界。

四、实施内容

(一)构建主题文化 打造善美校园

通过营造校园文化教育环境,开展“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的教育,提升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1、校训摆放:在求真楼正面贴校训:全面、严格、勤奋、活泼

2、教学楼命名:原科学楼命名为求真楼,南楼命名为求知楼,北楼命名为求学楼

3、依据我县是兰花种植大县,在求学楼配以宣传兰花的文化板块,使学生能够识兰、赏兰、写兰、画兰、颂兰,从小感受兰花的高贵、温馨、香溢。在求知楼配以生命与水、生命与饮食、生命与运动、生命与挫折、生命与环境五大主题的宣传栏,使学生了解珍惜生命与保护环境、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积极参加运动等等的关系,形成健康、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4、在求知楼和求学楼的适当位置张贴图文并茂的中国传统文化《弟子规》和《三字经》,让学生接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5、在求真楼的学校墙报栏设置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少先队知识教育、德育知识、社会与科学、创建和谐校园、卫生与健康等8块教育专栏。这些墙报由五、六年级的学生动手出版,要求每个学期出版三期。在求真楼下还设置学生作业展和学生作品展。

6、学校图书角:在求真楼下开设学校图书角,为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图书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做到天天有桌椅、有书架、有图书。

7、班级文化建设: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让课室的每一个角落都具有教育的氛围,营造富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班级文化结合学校的善美主题文化设立班级目标、班名、班徽、班级口号等。各班根据班级目标培养学生珍惜生命、学会生存、幸福生活。

(二)以开展“三生”教育,推进 “政德”“师德”、“学德”建设

1、通过师德教育学习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要求全校

老师认真学习安全知识、生命教育知识,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老师们言传身教,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贯穿在教育教学工作中。 2、以“幸福生活”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立足点,在教师中开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教育活动,提高师德素质,打造优秀的教师团队。

3、落实韶关市中小学教师“十要十不准”。

4、营造一种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富有激励性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珍惜生命、爱护生活环境,勤奋向上的品格。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为促进学生幸福生活,健康成长,我校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1、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学校成立了以何新旺、赖丽萍、张海霞、曾庆成、黄清花、华琴花、陈启珍、邓丽丽、刘丽琴、张远红等十位心理健康教师为主,班主任教师为辅的心理健康教育团队。心理健康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调查、收集整理,作为向全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指导的依据。

2、全力推进心理健康教育。更新观念,高度清醒地认识到,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工作中。围绕韶关市“厚德弘善感恩励志”的德育核心理念和我校德育工作的要求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加强问题学生的结对帮教制度,落实帮教措施,建立结对帮教档案。

3、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定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交流、研讨;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开展情况纳入学校教育德育工作的年度考核之中,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观摩评比活动;设立网上心理咨询室,为学生提供咨询辅导,设立心理信箱;全体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1)集体辅导。班主任利用心理健康课,根据本班的实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为学生提供全面地帮助,主要为塑造班级集体良好的氛围和集体的良好行为,激发群体向上的精神。另外,每月一次,利用国旗下讲话,对一些共性问题,由心理辅导老师进行集体心理健康辅导。

(2)心理咨询室。心理咨询室建设的环境布置考虑到了符合心理辅导的要求,还考虑到了儿童的审美特点,让学生一进门便喜欢它。每周二~周五的最后一节课开放心理咨询室,接受以学生个体或小组为对象的咨询,由心理辅导老师负责。在心理咨询室内门外设有“心理咨询信箱”,以便个别学生羞于启齿,可以利用写信的方式进行咨询。

(3)个案教育。以智优学生、智力临界学生、模范学生、问题较多的学生作为个案对象,以本人知道或不知道两种方式研究。采用跟踪研究,合作的方式进行。

(4)博客互动。在我校网站上,心理辅导老师建立自己的博客,在博客中另开心理专题,欢迎学生、老师、家长等的咨询,拓展心理咨询的对象、时间、空间,更为便捷、互动,有一定的实效性。

5、指导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仅仅由学校实施是不够的,在更重要的意义上讲,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为家庭才是学生的来源与归属,小学生心理健康最后要归结于此。因此,学校、家长应该合力重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开放日、等多种途径,坚持不懈向家长提出各种建议,指导家长开展小学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四)开展小学生礼仪教育活动

通过开展礼仪教育,使学生掌握日常礼仪知识,养成文明礼貌的品格。

1、组织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各班每月一次礼仪教育主题班会,做到有内容、有教案、有效果。

2、组织礼仪知识竞赛:每学期组织一次礼仪知识竞赛,通过竞赛让学生更进一步掌握日常的礼仪知识,提高礼仪知识教育的效果。

3、利用黑板报、校讯通、升旗讲话等渠道开展礼仪知识教育。

(五)开展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学生自救自护能力和生存能力。

1、每月组织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掌握消防知识、交通安全知识、防溺水知识、防暴力伤害知识以及地质灾害的自救自护知识。

2、每学期进行一次安全知识检测考核。

3、每月举行一次安全应急逃生演练。

4、利用黑板报、校讯通等途径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

(六)开展生存教育,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1、经常性开展生活常识教育,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必要的生活常识,提高 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2、开展各类兴趣小组活动,为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平台,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提高。

五、活动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制定实施方案(2015年2、3月)

(1)确定目标;(2)制定实施方案、成立领导小组。

第二阶段:宣传发动阶段(2015年4月)

(1) 通过贴宣传标语、教师大会、升旗仪式、家长会、校讯通等方式加大宣传力度。

(2)创建韶关市德育特色创新与发展活动启动仪式。

(3)创“十无”校园活动启动仪式和实施阶段。

(4)道德讲堂活动的启动及实施。

(5)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

第三阶段:学习、规划、启动阶段(2015年5月)

(1)组织学习,明确活动实施的意义和具体方案;

(2)开展生命教育、礼仪教育活动。

(3)德育校本课程的研讨。

(4)校园文化建设。

(5)道德讲堂活动的实施。

(6)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家长学校优秀教案的撰写评比。

第四阶段:活动具体实施阶段(2015年6月——2015年5月)

(1)进一步明确开展“三生”教育的方法、途径,形成我校的德育特色;

(2)少先队

环保教育活动的开展; (3)开展政德、师德、学德活动;

(4)请专家到校指导工作。

(5)家长学校活动的开展;

(6)《道德讲堂》活动的深入开展;

第五阶段:年度总结(2016年6月)

(1)对教育活动进行总结,撰写活动情况报告;

(2)进行经验交流。

(3)资料的归档整理。

花的学校教案范文第4篇

一、师德方面

我遵守教师的道德规范,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身体力行,处处为学生着想。一方面,不断地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素质,积极参加市教育局的新教师培训,参加学校里继续教育和体育组老师集体备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业务水平,使学生对我的课堂感兴趣,努力提高课堂的效率;另一方面,我不断的充实着自己的学科知识,通过同行的交流、网络的学习、走进体育学科的交流圈、图书的借阅、杂志的阅读等各方面学习。从教案走向课堂,积极训练自己的学科实践能力,并将它准确的运用到课堂里,从而更好更快的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教学六认真工作

教学中认真贯彻新课程标准,规范教学常规;坚持二次备课,超前备课,课后反思;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合理运用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精讲多练为主线,探究式学习方式,创设教学情境,进行心里拓展的练习,提高四十分钟的课堂质量。课上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即时性评价和测试,通过及时反馈的形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风范。各方面都能以学校工作为重,踏踏实实的上好每一节体育课。

三、我的教学模式

体育课我采用快乐任务式教学模式,即每一节课在快乐的氛围中完成一个教学任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只有在游戏,童话,音乐幻想和创造的世界里,他的精神生活才会充实。正如体育游戏一样,它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活动,对锻炼身体、促进体力、发展智力、陶冶美的情操,培养集体主义意识和良好的思想品质具有特殊的作用。于是我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在课堂内容教学安排上尽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放松活动以身体运动配有音乐的形式进行,这样一来,不仅活跃了课堂的气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运动参与能力。

同时,课堂上我还采用了师生交换位置的方法,让学生当老师,老师做学生的练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的主人。奖励小红花的方法也是我平时多用的方法,如遵守纪律、单项测试成绩在班里前五名、具有较大的进步的同学,以发小红花的形式给予奖励,对学生给予激励和肯定。我觉得这一设计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收到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自己不断完善的过程中产生不少缺点:例如课堂的总体把握上有欠缺,但是通过听课学习,领导的指导,自己有了很大的进步;有的学生要求奖励的积极性过高,容易造成运动伤害等。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喜欢,学生不仅喜欢体育,而且还喜欢上体育课,感觉是较成功的教学模式。

四、副班主任工作

步入教学工作以来,我一直担任三年级(2)班的副班主任,积极配合班主任高老师,向她学习,与高老师共同管理班级,认真负责的做好本职工作,并且在这次运动会上,本班取得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五、学校工作

努力做好学校里的各项工作,做好自己本职,认真带好学校女子排球训练队,争取早一天参加正式排球赛,打出好成绩。两操和课外活动我尽力配合其他老师,一起把年级的体育工作做好,提高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并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组织做好阳光体育的工作,积极配合体育组老师,做好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工作,认真做好学校冬季三项的选拔工作,做好学校运动会的举办工作。做到边工作,边学习,积极提高自己各项工作的能力。

在这近一年里,我认真参加学校里的各项学习与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的“教学之星”的评比,积极准备上级领导的调研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说课,上课,听课,评课等活动,向其他学科的老师学习,向同科老教师学习,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引导学生学习的能力。充分做好体育教学的汇报工作,给领导一个满意的汇报。

六、科研方面

花的学校教案范文第5篇

首先汇报一下我们的做法。

集体备课要突出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就要抓好深度教研,要求教师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最科学的教法和材料,为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做好充分准备。

(一)、历史集体备课的基本流程:

1、个人初备(备课前一定要准备好),在个人初备阶段,每位教师既要认真学习和研读《历史新课标》、考试大纲、教材、及相关的材料,也要深入了解学生,通过问卷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熟悉学情,以便有目的地展开教学。

每位教师都要写出备课提纲,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并提出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好教法、学法,精选好每课的练习题。大家都要尽力提出有特色的教学设计,以便资源共享;针对重难点提出疑问,以便集思广益,解决问题。

2、集体讨论阶段,每学期开学初第一次集体备课时,全组教师首先要对本学期的课程进行整体安排,制定出整个学期和各个单元的教学计划。在集体备课时,大家应沿着“整体——部分——整体”的思路,以“说课”的形式比较各个备课方案,扬长避短,统一思想,达成共识。

3、修改完善,优化教案(二次备课)

集体备课时,由主备人说,教师们共同探讨,相互补充,使教案内容更加充实和完善,但也不要过分地强调统一,要有个性、有特色、有创新。

根据集体讨论的结果,每位教师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教案进行细化,完善,使之成为一份完整而实用的教案。

备课的整个过程应包含准备、分析、编写教案、优化教案和总结五个阶段。课后交流则是备课总结阶段的主要内容。授课后,教师们要进行交流,对每位备课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估,肯定优点并指出不足,促进每位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和进步。

(二)、历史集体备课的重点研讨内容:

1、备教法、学法。每个班级有每个班级的不同风格,要针对不同的班级确定好不同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2、备重点、难点:按照新课标要求把握。

3、备自主学习:课堂上让学生自学什么,合作探究什么,怎样学,达到什么效果,要认真研究。怎样搞好自习课自主学习(任课教师要一起研讨,安排好自习课上的学习任务、学生的组织、让学生怎样学统一意见)?使自习课的自主学习在课代表、小组长的组织下能达到课堂上自学效果甚至更好。

4、备练习题:让学生思考、检测的问题,不论课堂上还是课下的,都一定要精选,要有针对性和实效性,问题整合度高,能体现中考题出题方向,带着目的去检测,通过集体研讨形成共识,通过检测,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提升。

5、备试卷讲评:详细研究统计各题得分情况,计算各题得分率,通过错题再现找失误原因,回扣课本来整合知识,真题再现模拟训练,总结展现做题技巧,链接中考提升能力等等。

6、备分层作业:要体现分层布置,要精选好,要适度适中,有布置有检查。

7、备课堂中有可能出现的意外问题。

(三)、历史集体备课的基本要求:

1、按时到位,切实保证备课时间和效率。

2、各年级各学科教师,必须按照集体备课计划,按时进行集体备课。

3、集体备课时,我们都应对导学案进行增删使用,做到课堂简约、朴实和高效。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4、备课组长要针对研讨的重点做好记录,备课结束后及时上交教导处存档。

5、集体研讨后,针对自己的不足,进一步修改完善,形成最终定稿教案。

其实,集体备课也不仅仅是一门课的备课,比如我们历史,牵扯到很多科目,如语文,政治,物理,美术,音乐等等,可以在碰到一些问题不明白时,咨询其他课的老师,这也是一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在我们学习第二次科技革命时,我们历史老师就发动机的有关问题咨询了物理老师,就塑料知识咨询了化学老师,了解了学生哪些问题是会的,哪些问陌生的,这样在讲课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其次,说一下我们对集体备课的反思:

集体备课的开展,提高成绩是一个收获,另一个大的收获是把大家从烦琐、应付性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了由过去的“劳苦型”到“创新型”的转变。备课真正做到了“备”而不是以前的“写”,更注重了“研”与“探”,使教研氛围浓厚,增加了学术气息,掌握教改动态,引进教育理念;教师可以通过与同伴交流,提升业务素养。另外也有时间进行业务学习和进修,并开展各项科研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其优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集思广益,可采他山之石。

人的精力有限,人的知识有限,人的能力有限,有一位专家说得好:“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还是一个苹果;但是观点的交流就不一样,你有一个观点,我有一个观点,大家一交流就是两个观点,甚至是更多更好的观点。”另外,“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集体备课让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学习,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让大家都有收获,共同成长。

2、资源共享,凝聚集体智慧。

过去的“闭门造车”和“孤军奋战”的备课形式,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潮流。而集体备课恰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从而带动青年教师的专业迅速成长。同时,通过分工合作,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学水平、业务水平、本科专长和教学经验等。

3、团队协作、营造愉悦备课氛围。

哪一位教师准备优质课评比,这一年级教研组的老师会一起备课。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包罗万象,从整体的教学设计到具体的细节处理、板书设计、标点符号、普通话音准等等,分工明确,每个人盯住一个方面,具体到每个环节用多长时间,板书设计、语言过渡、提问题、回答问题,评价与反思„„老师们的相互帮助,出去讲的是一个老师,靠的却是大家的力量

4省时减压,提高教学效果。

以往,老师独立备课,花的时间多,任务重,压力大。而使用集体备课可以大大的缩短时间,减轻教师忙于备课的压力,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上课,有足够的时间去反思、去反复修改。

5、助力成长,提高工作积极性

每一次集体备课都有一个中心发言人,作为一个人,都希望把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呈现给大家。在发言之前,他(她)都会翻阅大量的资料,准备时间几个小时甚至更多,做好充足的准备,集体备课让老师们都积极地参与,去走进教材、研读课本,最后走出教材,久而久之,集体备课让每一位教师的业务水平、工作积极性大大提高。

从哲学上说,有一利即有一弊。集体备课尽管有上面许多的好处,但在实际的教学中也发现有其弊端,其主要表现如下:

(1)集体备课可能让某些教师形成惰性

为了减轻教师的负担,也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广大教师的集体智慧,近些年许多学校除了加强集体备课,还有的学校按章节分配任务,再集中研讨。这些做法突出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也带来一些弊病。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十分详尽,包括教学环节设计,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甚至连板书和课堂检测、课后作业都安排妥当。有些教师存在“等、靠”思想等等,学科带头人或中心发言人提供教学资源,靠他人的经验应付教学,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主张和创新,因此就出现这样的现象:少数人备,多数人用,加重了一些人的负担,又养成另一些人的惰性,不利于教师专业发展。

(2) 集体备课处理不好会限制教师自主性和创造力

花的学校教案范文第6篇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国家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及时地呈现在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的面前,这些资源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以跨越时空的非凡表现力,将学校课堂教学引入了全新的境界。但我们有些农村老师在远程资源的应用上出现一些误区不容忽视,下面我浅谈几点看法:

误区一:对远程教育资源过分依赖,不深钻教材

1、部分教师进多媒体教室上课,以完成规定的节数任务为目的,忽视了应用资源质的要求。还有的教师以多媒体教学为时尚,一味追求信息化,对其它常规媒体不屑一顾,摒弃传统的教学方式,走向另一个极端。

2、丰富的远程教育资源,使教师产生了惰性,忽视了备课中的理论学习以及对教法、学法和教材的研究。忽视了课堂常规教学环节和新课程理念下的自主、合作、探究。

误区二:照搬硬套,强拼硬凑,不能根据实际需要作有效的选择,盲目“拿来”

在使用远程教育资源的教师中,常有一些人怕麻烦,不愿意根据自己的学生实际设计教案,不愿意对远程教育课件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为图方便,不仅照搬远程教育资源中的教案,而且原封不动地使用远程教育课件,因此,上课时教师总要想方设法把思路引到远程教育教案的思路上来,引到远程教育课件的既定流程上来,整堂课以“远程教育资源+教师”为中心,强化了教师的主动性和学生的被动性,反而忽视了新课程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更违背了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误区三:滥用多媒体,把教室变成了演播厅

很多教师将多媒体的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不从学生实际和课堂实际需要出发,滥用多媒体,从开始上课到下课始终都在使用课件,致使课件占据了教学的主导,整堂课成了课件的演示课,看到的只是声像音画的不断变换和展示,而看不到教师的引导。学生成了观众,而教师则成了课件的操作者,成了“鼠标”,结果本末倒置,致使课堂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1、多媒体课件制作追求花、华、画,代替讲解与交流。

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时,颜色五花八门,漂亮的图片层出不穷,甚至加一些不必要的动画,力图新奇,课件有了这些固然会让学生喜闻乐见。殊不知,小学生的好奇心是天生的,注意力也容易被花的、动的东西吸引,例如思考题本来是让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的,但是那变幻莫测的颜色和生动有趣的卡通会让学生分散注意力;一道练习题却被亮丽的图片簇拥着,是做练习还是观察图片?更有甚者一节课下来,学生印象最深的就只有那闪烁的小动画和精美的图片,又怎么会记得新学的知识?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更是难以实现。

2、多媒体演示代替了实际操作

只有经过操作的经验才能记忆深刻。而我们的教师现在因为有了多媒体资源,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把本应该让学生动手操作的环节都改由多媒体演示。这其实是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不利于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我听过一位老师在教学一年级《认识物体》这一课时,从新课的导入——小朋友搭积木的情景、新授内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练习题的出示、到最后的“数一数”、包括作业的布置等,都采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长时间处于被刺激状态,造成学习疲劳,降低了学习效果,失去了多媒体技术应有的价值。假如让学生直接通过搭积木的实际操作来“认识物体”、亲身体验,肯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面是我在远程教育资源应用方面的几点心得,仅供大家参考:

1、巧妙整合多媒体课件

在远程教育资源中绝大多数课程都有配套的PPT课件和丰富的音频视频资源。资源固然很丰富,可是它是面向全国的。不仅每个学生存在差异,就是不同的地区与地区之间,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学生的学习习惯、认知水平以及思维模式都是教师备课应该考虑到的决定性因素。所以下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笔者建议教师在使用远教资源时应该结合教材、学生的实际等诸方面因素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整合,有选择的取舍、更改,使之成为适合自己的课件。真正实现课件为我所用,为课堂所用,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2、做好课件与板书有机结合

许多教师以为有了多媒体课件,就可以代替粉笔,不用板书,把所有的内容在多媒体课件上呈现。我们不能因为应用教育技术而否定板书的作用,两者要有机结合,为课堂教学服务。比如在讲解重点、突破难点教学内容时进行板书,并且在关键的地方可以圈圈点点,或用不同颜色的粉笔书写和绘画,它能突出教学重点、关键,解决教学难点。也可在课堂生成时随机板书,当学生的答案教师没有充分预计到,不能在多媒体中体现,这时就可以用板书来辅助了。

3、强化多媒体演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多媒体演示时,学生只是作为一个观众,是游离于知识之外,是一个旁观者,是教师用多媒体手段把知识“演”给学生看,学生没有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我们应该让学生动手操作,让每个学生人人成为参与者,成为学习的探究者、学习的主人。例如,我在教学三年级数学《什么是周长》时,先用课件显示多个图形,让学生在比较中给图形分类,揭示封闭图形与非封闭图形。这样,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了媒体的直观演示,让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观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知道了什么是周长。接下来我就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拿出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叶片描出一周的长度,在描的过程中体会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里面部分不是周长,从而更好地理解了周长的含义,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4、把握课堂生成与预设相结合

花的学校教案范文第7篇

一、源自一种呼声――智慧课堂减负增效

作为一名小学品德教师,我学习新课标,钻研省编新教材。就《品德与生活》修订版新教材而言,它遵循儿童生活逻辑,遵循新课程标准,“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三条主线和四个方面”构建课程的基本框架。新教材,新教法,新期待。修订版新教材从“我”出发,伴随着儿童生活圈由近及远的变化和不断扩大的范畴,形成了“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自然、“我”和社会这样层层递进的格局,进而设置了儿童的四个生活场域――家庭场域、学校场域、自然场域、社会场域,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现场,教学内容具体生动,教学方式别开生面。认真学好、用好2014年《品德与生活》修订版教材,并在小学品生课堂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是时代所赋予的社会发展主旋律和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正在进行的“课程统整”研究就是有效途径。小学品德教研组紧密围绕“让每位学生有所发展”教育理念,在“智慧课堂,减负增效;和谐课堂,多元发展”星湾教学总体策略指导下,全面落实“减负增效”,不断完善自身教学行为,大力追求有效教学、高效课堂,大力倡导“效率在课上,功夫在课前”的观念,“课程统整”成了教研组工作的关键词。

二、源自一种追求――不断学习师生共长

小学品德学科《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的研制过程,是教研组一线教师为完成下一学期的教学任务而进行的对全学期教学目标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等的通盘统筹与谋划过程,是对一学期自己的教学工作的系统设计,所形成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是对自己一学期教学工作的一个纲领性指导性的文件。有方向,有决心,更关键的是要踏实地付诸行动,围绕课程统整指南积极地进行探索。

在小学品德教研组的具体实践中我们发现,面对新形势、新课标、新教材,一线教师要特别注重处理好以下五组关系:统整与课标的关系――深入研究课标,找准定位;统整与教材的关系――深入研究教材,不偏不倚;统整与学生的关系――深入研究学生,适宜为上;统整与教师的关系――深入备好自己,积极钻研;统整与教案的关系――深入备好教案,一课一得。立足新课标、新教材,处理好以上五组关系之余,小学品德教研组还注重实施“三维统整”、落实“三个打破”。尤其在低年级段的品德与生活教学中,“三维统整”即“教材统整、培养目标统整、教与学的方法统整”;“三个打破”即“打破教材壁垒、打破时空限制、打破单元界限”。这样的做法,能更好地整合学校校本特色,更好地整合德育教育资源,更好地提高品生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源自一种行动――统整实现走心课堂

花的学校教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学生 思想政治课 教学模式

高校思想政治课难上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一种共识,原因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参与意识不强,实效性不佳。探索一种适合各类型高校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方式是思想政治课教师的神圣职责。本人根据自己所在师范类高校性质结合实际情况构建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走上讲台。

一、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模式的具体做法

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任务分配。作为教师第一次课主要是讲本课程序言。可依据课程性质对绪论做或长多短的上课与介绍。然后对学生说出本门课程要求。根据班级学生数量进行任务分配。一般一个小组讲一节内容。组的大小以班级学生多少而定,一般3到5人。让班干配合学生自主进行各章节内容分配。

第二,讲课小组组建。成功的教学来自几个方面,一是表达能力强,二是有一定的思想,三是课件和教案较好。只有这样,才能打动学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小组组建一定要合理配置,以一个小组配置一个表述能力强的学生、一个课件和教案做得较好的学生为当。学生会根据各自特点合作完成小组任务。

第三,小组备课要求。教师要在学生备课过程中进行指导,跟学生一起讨论当次课的重点难点,找出最适合当次课的教学方式方法,指导其去了解所教内容的学术前沿。在这里以学生自主讨论为主,教师起主导和引导作用。要求学生的教案尽可能细化到所讲内容的每句话,这使得初次走上讲台的学生不至于到时因怯场没话可讲而处于冷场状态。教师在学生上课前要看学生课件和教案2到3次,直到达到要求。同时要求学生自己进行2次左右试讲,以把握讲课状态和进度。

第四,对非本节课上课小组要求。这个主要是要求他们了解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其相关理论的发展现状,以便到时候可以进行生生交流和师生交流。课堂交流讨论在教学中非常重要,是学生学习以及领会与否的直接体现。

第五,教师任务。学生走上讲台上课并不意味着教师在课堂上无所事事,相反,它对教师能力和投入程度要求非常高。要把握课堂情况,了解学生反应,关注学生上课的优缺点。在每次课学生上完后,应留有师生讨论以及教师点评时间。教师在学生上完课后,在属于自己的时间里,要其他学生对上课学生进行点评,找出当次课的优点和不足,找出该讲而没有讲的地方,然后教师进行相关点评和补充。

二、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模式所遵循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要取得良好效果,必须是学生自愿投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才能感觉到学习的乐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模式不是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授受式教学,而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自我学习,自我理解,自我讲授,是学生主动追求知识的过程。人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也有一种自我实现的欲望。学生走上讲台上课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把学习与自身经验和需要结合起来,能够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兴趣,激发其自我实现的欲望。这一教学模式也充分体现了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和相信学生的“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是学生的自我价值和能力的体现,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2. 创造性原则。创造心理学告诉我们,教育应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要善于激发创造动机,训练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创造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实现自我独特性的过程,以个人所具有的经验为基础。创造力培养需要一种宽容的环境,允许其充分发挥乃至犯错。让学生走上讲台,是一个使学生主体性得到充分释放的过程,这需要学生去把握知识,理解知识,甚至需要学生去发展知识。在这个过程中能充分地激发和发挥其创造性。1998 年,博耶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重建本科生教育:美国研究型大学发展蓝图》的研究报告,明确提出“探索、调查、发现是大学的核心。大学里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是发现者、学习者”,建立以研究为基础的教学模式[1]。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的过程就是发挥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也是学生去探索、学习、研究的过程,是学生体现自身思维能力的过程,是以自身独特方式去理解进而传授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的一种自我实现。马斯洛(A.H.Maslow)认为,“自我实现”(self-actualizing)是人类的一种本能需要,创造性是自我实现者的显著标志。对此马斯洛说:“自我实现和自我实现创造性,看来也几乎是同义的,或者说自我实现创造性是自我实现的绝对必要的方面,或是它的规定性的特征。”[2]

3.开放性原则。个体生活经验对课程的介入意味着学校课程不再体现为一个封闭、僵化和确定的体系,相反,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生成和不确定的体系。在这种课程观影响下的教学,教师和学生已不是过去被动的“实施者”和“接受者”,而开始主动地创造与开发,在课程生活中感受和体悟个体生命价值与意义。

4.合作性原则。小组要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需要通力合作,备课、找资料、写教案、做课件和试讲的整个过程,他们需要合作,也必须合作,另外,学生与教师也必须密切配合,学生有把握不住的地方要时常向老师请教,教师也需要时时去指导学生备课与试讲,这样更能培养合作精神。这也是一种集体教育形式,是学生之间集体教育,也是教师对学生集体教育。“集体教育是根据团体成员的心理发展特征和规律,运用一定的班级、小组和团体活动,营造充满信任和相互帮助的和谐氛围,引导团体成员完成体验、互动、反思与分享的活动。”[3]

5.互动性原则。让学生自己走上讲台,首先体现了师生互动,在布置任务时的互动,在备课时的互动,在教学中教师点评时的互动。其次体现了生生互动。学生小组需要在整个备课、上课过程中进行互动与配合,而且在教学中要与其他学生进行互动。其他学生在小组讲课完成后对其进行点评,指出其长处和弱点,这也是互动。

三、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模式能够在师范类高校实施的原因

1.符合师范生需要。师范生毕业后大都去学校任教。他们有发挥、体现和提高自身师范生技能的需要,上台讲课是师范生综合技能的集中体现。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和满足其上课的需要。这是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模式能够推行的心理需求前提。

2.师范生具有上台讲课的基本技能。这一教学模式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用结合原则。师范类学生本来就是要出去上课的,进行教学很正常。师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了师范生技能的知识与技巧,他们平时也注意师范技能培养,使得他们具备了基本的上课素养。这是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模式能够在师范类学校推行的技能前提。

3.师范类高校教师具有掌控让学生走上讲台的技能。师范类高校教师具备较高教学能力,尤其在教学仪态和语言上有一定优势,对教学方式把握比较到位,对教学理念的理解和掌控能力较强,能对学生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教态语言都做出点评与规正,在理论的把握上,也能指出其理解不到位甚或失误的地方。这是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模式能在师范类学校推行的师资素养前提。

四、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模式能够在师范类高校实施的意义

1.锻炼学生实际上课能力。师范生是为培养未来教师的专门性人才。但一般情况下,师范生教育与其他大学生没多大区别,在学习过程中不一定有很好的教学经验。现在其他的大学生只要考取教师资格证就具备当教师的资格,如果师范生的教学能力没有高出其他类型大学生一筹,理论方面却有可能比相关专业大学生低,在往后就业中会处于不利地位。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教学,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在往后学习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培养和完善,提高学生实际上课能力。

2.能更深入地形成师范生信仰。学生在进行自我教学过程中需充分理解相关知识。是科学,学生只有真正把握它才能理解其科学性。更是一种意识形态,但是一种科学的意识形态,它不是因为信仰而理解,是因为理解而信仰。学生在自己上课中真正理解后就容易信服其科学性,进而信仰它。也有利于他们在往后的教学中自觉地以作为指导思想去教育学生。

3.符合研究性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的需要。研究性教学是21世纪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要求把研究至于学习之中甚至之上。让学生走上讲台必然要求学生去进行相关内容研究,培养其全方位思维能力和研究能力。也符合思想政治课实践性教学要求。现在思想政治课一般要求进行一定教学时数的实践性教学,一般以校外调研为主,或是以写研究性论文为主。其实让学生走上讲台,就是一种实践性教学,是学生自己实践教学。

4.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效果。兴趣和效果是与成就感直接相关的。让学生走上讲台进行教学活动,能够直接激发学生表现欲。学生在心里其实总有这个老师上课不好,那个老师上课不好的想法,心里可能在想要是自己去上课肯定比老师好。给予他们去上课的机会后,他们往往具有较高的积极性。为了表现自己最好的一面,让其他同学和老师看到自己的长处,他们往往会非常认真地准备和进行教学,使其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另外学生也乐于在同一门课中有不同的人以不同表现方式上课。在看到同学上课时也愿意配合并认真关注。在同学之间也有一种比拼心理,这样会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有利于激发他们的教学积极性,促进教学和学习效果。

五、让学生走上讲台教学模式需要注意的方面

第一,激发学生积极性。有的学生会认为是教师偷懒不想上课,而产生对教师的看法,这可能会使得学生在准备和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产生应付式的想法和做法,导致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所以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心态,说明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他们上课的积极性。

第二,师生沟通与合作。如果教师以一种甩手掌柜的方式放任学生去做,可能会事与愿违。有的学生可能会以一种应付式的态度去进行,把上课变成一种任务,草草了事,是一种时间浪费和对其他学生的不负责。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教师必须把握学生对他们所上课的知识的理解度,对上课方式选择妥当与否,是否完成了上课所应该完全的课件和教案。

第三,教师素质。让学生走上讲台表面上解放了教师,其实对教师的时间、能力和耐心的要求更高。首先,上课时间教师到场跟教师自己上课是一样的。为了了解学生备课的进度需要与学生保持联系和交流,这其实比教师上课花的时间还多。而且很可能学生第一次上课,有的学生表现并不如意,教师的掌控就非常重要。因为可能点评时一句不客气的话就会伤害上课学生甚至其他学生。教师要进行点评和补充,这要求教师在学生上课时要认真听课,这对教师来说有时会很难受,这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自控能力。

第四,教师点评要积极。教师点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既起到补充学生可能对重点难点讲解不够透彻的不足,也起到对学生的一种提醒和激励作用。教师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这里。因此,教师点评要做到恰如其分,即确实是学生没有关注到或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要指出并补充。但仅仅这样还不够,教师心里要清楚,学生毕竟是学生,上课不理想是正常的。因此,我们指出其不足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多表扬其优点,给学生以信心,也给后面上课的学生以信心。点评中尽量不要用批评性或消极性语言,而是要多表扬,以增进其改进不足争取更进一步的想法,增强学生积极性。“因为任何理性教育,形象的感染,都是外部的客体,都只有通过主体的心理过程才能起到这样或那样的作用。”[4]教师点评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兴趣与信心,进而决定了这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

注释:

[1]赵树凯,龚彦忠.研究型大学本科教育研究性教学初探[J].高等理科教育,2007(2):105-107.

[2]A .H.马斯洛.存在心理学探索[M].李文,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132.)

[3]吉菁.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要注意做好几个“结合”[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6):97-99.

[4]王礼湛.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89: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