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找春天教案

找春天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找春天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1篇

一、关注幼儿需求,生成有效教学

案例1:春天的歌

春天到了,老师带领孩子们去春游。为了安全我们要求大家坐在草地上不能乱跑。孩子们玩得很不开心。既然带孩子出来玩,我们为何不尊重他们的需求,放手让孩子去玩?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于是在一次的春游活动中,我先请孩子们在田野里找春天,发现春天的变化。“老师,春天到了,桃花开了”一个孩子跑过来说,“有的小树发芽了。”“你们快看,还有小蜜蜂呢?”贝贝叫道……他们看着、说着、议论着,显得十分的兴奋。我把孩子们眼中的春天编成了一首春天的歌,在我唱第二遍的时候,许多孩子便跟着哼唱起来。由于歌词的内容是他们理解的,所以这首歌他们学的特别快,也特别感兴趣。

以上案例告诉我们:孩子们的兴趣在短短的时间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正是由于教师在“维持秩序”与“尊重幼儿需求”之间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教师的“尊重与放手”肯定了孩子们的想法,使他们在玩中学习知识,感受大自然的变化,使春游活动得以精彩的进行。因此,作为教师必须要关注和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点,并对幼儿的独特表现作出适宜的反应。在活动中我们尝试了如下的教育策略:

1.抓住幼儿兴趣点,生为教育的资源

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比较注重从即定的教材出发,使教材成为幼儿学习的全部内容,这种脱离了幼儿的自身需要和生活经验的学习,不能帮助幼儿获得主动的学习与发展。如教师在活动中发现了幼儿想去自由玩的意愿,这时候教师没有制止幼儿的兴趣,而是及时调整教育策略,引导幼儿去找春天,使幼儿当前的兴趣点成为教育的资源,让活动得以深入的开展。

2.将教育的目标与内容融入幼儿当前的兴趣与需求之中

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中,事实上早已暗含着教育所要追求的东西。关健在于老师要善于发现幼儿兴趣需要,并将其作为教育的生长点,在满足幼儿兴趣需要的基础上,引导幼儿沿着教育目标的方向发展。如春游活动前,我们提前让幼儿了解了春天的特征,便与幼儿在春游活动中能够更好地感受春天,发现春天。活动中当老师发现孩子的兴趣点时,及时改变预设的计划,将活动改成找春天,真正让幼儿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让幼儿在充分理解和感受中着手,带着需求去探索发现春天的秘密,我们还将幼儿找到的春天编成一首歌,让幼儿获得真正主动学习的动力。

二、创设适宜环境,引领幼儿参与

案例2:认识交通工具

结合主题活动,老师在活动的前一周布置了任务,让孩子和家长回家找车子―认识车子―了解交通标志,孩子们把收集到的各种交通标志带到幼儿园,老师请孩子介绍自己找到的标志,并布置到墙面设立交通标志专栏,供大家认识。同时还请家长和孩子共同制作一辆车子,家长们别出心裁运用不同的材料为孩子做了一辆辆形象逼真的大卡车、小轿车、大巴士等,教室里成了车子的世界,孩子们自主参与了主题环境的布置,使活动顺利的开展。

从上面的案例中我们知道了幼儿园环境创设是教师、家长、孩子互相学习的一种很好形式,让幼儿以小主人的身份亲自参与的活动过程,并体验参与环境创设的成功感。幼儿园环境的教育性不仅蕴含在环境之中,而且蕴含在环境创设的过程中。过去的环境创设使幼儿的思维和行为依附于教师的思维和行为。如今,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与创设活动室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才具有意义。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幼儿的举动,聆听幼儿的心声,了解幼儿的兴趣,关注幼儿的需要,捕捉有价值的信息,适时地给予提示和帮助。如活动前,老师请幼儿和家长共同收集图片,在参与收集的过程中幼儿初步了解了各种交通标志,为开展主题活动铺垫经验。

三、设计有效提问,引导幼儿学习

案例3:萝卜屋

阅读活动开始了,老师拿出事先画好的图片,故作神秘地说:“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幼儿回答是五花八门。老师说:“你们想知道吗?”“想。”“再猜猜会是什么呢?”幼儿述说着自己的想法,老师打开了图片,原来是萝卜。“图片上有谁?”“有一只小白兔。”“猜猜小白兔为什么哭了?”

案例中的教师在活动的引题中提了5个问题,但有效提问只有1个,其余4个问题都是无效提问。像第2个问题,教师无需思考就知道幼儿的回答是想,这样的提问使得教学活动低效而无趣。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做到有效提问呢?

1.提问要难易适度。提问既不能过于简单,没有思考的要求,又不能过于太难,让幼儿难以回答,无从下手。问题的难度最好以幼儿经过思考就可以答出为准。比如:“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这些问题对于幼儿来说,既过于简单又显得多余。教师可以把简单多余的问题合并成一个问题,“图片上有谁?发生了什么事情?”从而把问题变得简洁开放,提高问题的有效性。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2篇

一、 要“活”

1. 口语交际课的教学设计要“灵活”。口语交际活动中不确定的因素和差异使教案不可能有非常讲究的预设。然而,教学又是个有目标、有计划的活动,需要有预设的方案,所以,口语交际教案要在预设和非预设之间的地带来进行设计。我们觉得口语交际课的教案可以采用板块式或框架式的结构方法,宜粗不宜细,给教学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教学设计一定要灵活。例如,口语交际《怎么保护周围的环境》就可设计成三个板块:交流课前搜集资料板块,展示一些污染环境的现象;互谈感受板块;研究对策板块,并向社会发出倡议,从而把这一节口语交际课直接推向社会。也正是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和差异,才体现出课堂教学的生命活力。

2. 要有真实的交际的情境或氛围。因为,言语的动力来自具体的情景,只有在具体的情景中,学生才能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否则,就不可能有听和说的双向互动的实践过程。心灵的接触就需要有一种真实的情境,这样才能使口语交际课堂上师生间、学生间的听、说、问、评、议贯穿于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师与生、生与生双向互动,充分体现“交际”。

例如,围绕《怎样组织秋游》这一话题,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即将要去秋游的情景,并再出示一些要去地点的风景图片及将会所遇到的困难。这样,让学生尽快进入特定场合的特定角色:要去秋游了,要作哪些准备呢?又如,《购书,谈体会》这一话题,有些学生兴许不感兴趣,我们可以把教室布置成一个书城,学生们把自己的书本贴上价格标码,然后分配角色进行一场实际的互卖互买的交际活动。这样,学生就会兴趣盎然。

有了良好积极的情感感染,课堂上不会再是一堂死水,而是“唇枪舌战”,学生在听、说、问、评、议中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表新观点提出新见解,哪怕是有一点跟别人不一样的话。这样,小学生的创新精神便伴随着积极主动的探求新知识的活动而不断的发展,再让学生把课堂上所学的、所进行的口语交际向课外更广阔的空间延伸与拓展,在情境中拓展创新,在活动中延伸。

二、 有“趣”

1. 依据教材,用活教材,提高学生交际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口语交际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内容源自于生活,实用性比较强,富有现代意识。如:教材选编了《秋游怎么组织》《购书谈体会》《怎样保护周围的环境》等内容。这些教材中提出的话题,学生有话可说,能交际、互动起来,既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又服务于生活,让学生实实在在地学到有用的口语交际基本能力。(2)教材除了实用性强的特点外,形式也多样化,富有童心童趣,趣味性强。有介绍人物的,介绍小实验的,有交流见闻、模拟借书、购物、当导游、当小记者等等。(3)教材内容的编排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不同学年段侧重点不同。低年级口语交际课侧重于训练一对一的互动交流;中年级侧重于在情境中讨论交流;高年级则安排演讲,辩论等,训练学生能根据交流的对象和场合,稍微准备后能作即席发言。总而言之,要让学生在有实际意义的交际活动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课成功的前提是学生人人参与,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关键是训练要在口语交际的情境中进行。根据每次训练要求,我们在理解教材的编排意图后,因课择法,精心设计,让学生在玩一玩、猜一猜、画一画、找一找、议一议、演一演、赛一赛等形式中进行交际说话,使学生在每次训练中都处于新奇、兴奋的积极状态中,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交际氛围,提高学生交际的兴趣。

2. 关注过程、积极评价,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口语交际”是一个多向互动的过程中,在互动中不仅要发展学生的表达能力,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和应对能力。既要专心致志地听人发言,并对稍纵即逝的语言内容作出快速反应,明白对方说话的意图,捕捉说话者的观点,并经过加工形成自己的观点,又要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这一复杂的过程中,需要教师时刻关注过程、引导、激励,使交际活动顺序进行。

(1) 肯定优秀,感受成功。口语交际教师的评价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以自己宽大的胸怀去呵护学生在交际中的细微进步。“你观察得真仔细”“你说得真棒”“你听得真认真”这样激励的语言,使学生感受到被赏识,看到自身在交际中的价值,增强交际的信心。

(2) 鼓励落后,树立信心。在交际中常有些同学沉默不语,有些同学词不达意。针对这种情况,我常讲些科学家、伟人大器晚成的故事,唤醒他们的自信心,并在交际中注意观察,有意识地提供机会,多加鼓励,树立交际的信心。

三、 要“新”

组织多维场景,创设“新颖”的互动过程选择好话题,一旦话题无法延伸,交际方式单一,学生就会失去交际的兴趣,交流就会停止。一堂有效的口语交际课不能只在一个层面上进行反复地交流,应该有一个向纵深发展和横向拓展的过程,多个交际场景安排时要考虑从简单到复杂,从两人交流到多人参与的逐步变化。多个回合的交流有助于提高交际的质量,体现语言能力的发展。

1. 创设互动情境,让学生想说。生动真实的情境能触动人的灵感,调动人的情绪,使人萌动表达欲望。生活是口语交际最好的情景。口语交际的情境,教师要尽可能地回归常态、还原生活,尽可能让学生真实、自然地进行交际,这样有利于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积极投入,提高训练质量。如“比赛刚刚开始”一课,教师可模拟搭积木比赛场景,将学生分成红、黄、蓝三对,每队选三名队员、一名评委、一名拉拉队员。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各类角色,这样的互动很有创意。

2. 实物创设情境,让学生能说。形象直观的实物展示,能很快吸引注意力,易于学生观察,容易把学生带到情境中去,使学生积极生动地加入到口语交际训练中。例如,《爱吃的水果》一课,我把“葡萄、桔子、袖子、柿子、梨、苹果”等放在水果盘中,学生的视觉、味觉、知觉一下被唤醒,很快地进入到交际的情境中。并在观察之后调动原有的知识积累,能说出自己爱吃水果的特点,使交际有序,活跃地进行。

3. 语言描绘情境,让学生了乐说。教师用富有感染性的语言为学生创设情感画面,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找到情感共鸣点,并在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基础上做到言之有情。如教《找春天》一课,上课开始,教师播放歌曲《春天在哪里》,教师随着配乐曲,通过语言形象生动地描述,把学生引入流水潺潺、绿草如茵、花红柳绿、百鸟欢歌的春天景色中,激发对春天的喜爱之情,引发口语交际的欲望。

四、 要“实。”

1. 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落实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教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训练,融口语交际训练于阅读教学与习作教学之中。教师的引导和矫正要不着痕迹,与课堂主要教学目标水融。课堂上常听到这样的话语:“请大家仔细听,这位同学读得怎样?”“请大家评一评刚才那一位同学的回答。”“你讲得很好,能不能说得再响亮一些?”这是对学生口语交际信心的激发和口语技能的强化训练。有的低年级教师在讲《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演一演,练习口语表达,理解课文内容。有的教师在教学《荷花》一课时,请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荷花的不同姿态,让学生评论荷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锻炼了学生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从关注习作教学向关注学生生活转变的更新问题上,我们努力在课堂上给学生创设宽松的、自由的交流氛围,努力让学生回忆生活情境,拨动学生感情的琴弦,学会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写好《尊敬的老师》这篇习作,引导学生寻找信息,并构思内容,由粉笔想到老师的生活节俭,由冬夜灯光,想到老师繁忙的工作,由老师的话语,想到一次严厉的批评。在相互语言交流中,学生可以找到大量的感性材料,不再为写作素材而发愁了。

2. 组织各种实践活动,强化训练,使口语交际收到实效。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真正得到培养,必须依赖于各种实践。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与各种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进行。

(1) 校园交往实践式。即学生在学校生活环境中,注重正确的师生交往。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积极主动发挥的前提。如教《应该帮助他们》一课,可先布置学生留心平常的生活见闻、影视故事或新闻报道。交际课上,先引导学生议一议所熟知的人们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再联系两幅图的内容说说如果自己在路上遇到一位需要帮助的残疾人,该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然后让学生有的扮“小女孩”或“小男孩”,有的扮“盲人姐姐”或“轮椅叔叔”,相助和被助双方畅所欲言,对答如流,在同桌互述,小组演练的基础上,进行“助残”实践活动,通过师生或小学生上台表演“帮助残疾人”,使小学生在无拘无束的动态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2) 家庭交往实践式。即学生正确地与家庭成员交际交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一种不可替代的教育资源。教学中,我们应遵循“家校共育”的原则。生活中,也可让学生选择一位自己最信任的教师或同学,就自己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状况,分别同他们作一次深入的说话,争取从他们那里得到意见和建议。然后,把两次谈话的经过、交谈的内容和对自己的触动详细地写进当天的日记。再把这日记拿回家,征求父母亲的意见,并就自己的发展方向或理想、追求同父亲或母亲商谈,达成比较一致的见解,以此达到强化口语交际训练的目的。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预设; 生成;生本;感悟;文本解读;内容理解;反馈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198-02

我国的教学历来重视知识的传承,以教材为本;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教师为本。“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生成”对应于“预设”。预设与生成是教学过程中相辅相成的矛盾统一体。预设显示了教学的计划性,生成显示了教学的灵活性。传统的课堂教学,常常只有预设而不见生成。教师期望学生按教案设想做出回答,不要“节外生枝”,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得出预定答案为止。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不应是预先设计的教学方案执行的过程,而是持续生成教学内容的过程。它应该突破“预设”的樊笼,变“预设”为“生成与建构”,引导学生在“生成”中建构属于自己的认知结构。

因而,如今的课堂不只是教师自我表现的舞台,不应以教师的教学思路和自己的设计为本,更应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更多地考虑学生是怎么学的。语文教学要走向以学生为本。为之,强化“生成”意识势在必行,减少课堂教学的“预设性”,增加课堂教学的“生成性”,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巧用语文课堂教学生成法,能让语文教学更快更好地走向生本。

1 题目生成,让文本解读走向生本

“文本解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根,是语文阅读教学的起跑线”。省小语会理事长沈大安说:“有了精彩地文本解读才有出彩的语文课堂。”他还在《浙江省第八届小学语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 》后强调文本解读要走向生本。抓住内涵丰富的“题眼”,从解题入手,探索课文思路的来龙去脉,不失为一种好办法。教师解读文本最好经历“普通读者――教师――学生”的角色转变过程。教师要根据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估计预设不同答案和对策,并准备在课堂中按学生的实际状况调整教学策略。

1.1 教学《小鹿的玫瑰花》时,我先从题目“玫瑰花”切入。

①破题推想:看了课题后,你能推想出小鹿的玫瑰花是怎么样的吗?

②扣题理解:鹿弟弟为什么惋惜地说这玫瑰你白栽了?

③回题明理:鹿弟弟后来又为什么高兴地说你的玫瑰没白栽?

通过对题目的生成,让学生走向文本,走向朗读,走向思索。最后明白故事的表层,由憧憬到失望,由惋惜到高兴,在巧合中表现出趣味。故事的深层,蕴含着美化环境的意义,以及在为他人创造幸福生活的过程中自己也体验到幸福和快乐的思想,正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1.2 教学《北京的灯亮起来了》时,我依然从题目生成,层层追问。

①读完课题后,想问什么问题?

②北京哪些地方的灯亮了?

③北京的灯亮起来后会是什么样的?

在语文课堂里,孩子对待语文学习,不应是被动的学,旁观者似的学,应该让孩子感到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生活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一次情感经历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孩子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这是学好语文的前提。题目的生成,再配以精彩鲜活的课件,可以引发学生深层的思考,可以焕发学生朗读的激情,可以教会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结构,更能让学生产生对北京夜景的喜爱,让他们满怀豪情,发自内心的赞叹:北京的夜晚,多么明亮!多么辉煌!

12. 北京亮起来了

灯光长安街:华灯高照

的的环形路:道道彩虹明亮

海世王府井:焕然一新辉煌

洋界故宫:银光闪闪

总 分 总

2 句子生成,让内容理解走向生本

句子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课文中有语言凝炼统领全文的句子。教师如果帮助学生抓住这些句子,进行读、思、说、练,就能让内容理解走向生本。如《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中,“我不是最弱小的”,不论出自谁的口,定会让人感到由衷的敬佩,因为语气中的坚定会让人动容,更何况是一位孩子的心声呢。这是幼小的主人公萨沙带着自信、坚强和自豪说出的一句话,也是作者激励我们每一个孩子挺起腰板自豪地说出一句话。这句话是文章的题眼,课文所叙述的故事最后就落脚在这句话上:我不是最弱小的,因为我可以保护比自己弱小的,因为我可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和物。

为了能让学生更佳地体会文章的内涵,我是这样生成句子的:

2.1 自由读课文,找出提出的三个问题。

①妈妈,您和托利亚都需要雨衣呀,为什么要给我呢?

②这就是说,我是最弱小的了?

③妈妈,现在我还是最弱小的吗?

2.2 仔细品读课文,对每个问题你是怎么理解的?

第一句中,通过理解的延伸感受到家人之间的亲情(父母对孩子的爱,哥哥对弟弟的爱)。第二句中体会到萨沙那颗不甘示弱的心,决心做勇敢孩子的坚定信念。最后一句让学生们看到萨沙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成为了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强者,从而回归主题:“我不是最弱小的”。

2.3 当萨沙得到妈妈的肯定自己不是最弱小时,你有什么感想吗?(主题升华)

生:学了这篇课文,我知道我们要去关心一些花草树木。

生:学了这篇文章,我懂得了会关心别人就不是最弱小的。

生:我知道被人关心很幸福,关心别人更快乐。

学生的理解也许还比较肤浅,但老师可以告诉孩子,爱是一条无形的丝带,它把我们每个人的心牢牢地拴在一起,于是我们互相关心、爱护着。有了爱,不管在生活中遇到什么风浪,我们不再害怕,生命也会变得更加坚强。当风雨来临时,我们尽可能保护比自己更弱小的,让他们不再害怕,也让这份融融的爱意温暖着我们每一个人,让一颗颗坚强的心团结在一起,共同战胜风雨,迎接更灿烂的彩虹。

用这种句子生成法来探究文本,使学生能真正达到学语文的效果。这样的生成,让内容理解走向生本,会起到“以一当十”的教学效果。

3 教程生成,让教学过程走向生本

教程是流动的而非晶体的,所以,现在大家都把教学过程称之为“流程”。课堂上,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教案。

记得上学期自己在教《父亲和鸟》时,原本是让学生先朗读课文,说说你觉得父亲对鸟怎样?从哪里看出?然后再体会为什么说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如果父亲是猎人,会怎样?突然一位学生打岔道:“父亲不是猎人,为什么那么了解鸟?”我愣了一下,马上改变了自己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先找出父亲说的几次话,再仔细读读,说说父亲了解鸟有多少。再思考父亲为什么那么了解鸟。最后重点理解第13自然段--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师:父亲除了快活还有什么?

生:父亲除了快活还有担心、紧张、伤心……

师:父亲()又对我说:“在鸟最快活的时刻,在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生:父亲(紧张)地说:

师:你为什么要填紧张?

……

……

师:父亲这么一说,你明白了什么?像这样的父亲可能会成为猎人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因为他爱鸟。

师:父亲和鸟就像()。

生:朋友。

师:是啊,父亲和鸟就像亲人、像手足、像益友、像我和爸爸妈妈一样,和谐相处。

父亲说:“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我知道父亲这时也最快活。

这样和孩子们在感性的交流与沟通中,让孩子们慢慢领悟到父亲和鸟的关系不同寻常,父亲和鸟是那么亲密无间,好似一家人,父亲简直就是一个鸟类专家;感受到原来人和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是那么美好,也领略到了人与自然是十分和谐,十分融洽;更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播下了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保护生灵的种子。。

在语文课堂教学流程留出“弹性区间”,使语文课堂成为一种意义建构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让教学走向生本便水到渠成。

4 感悟生成,让反馈评价走向生本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提倡感悟,但不是要求学生去感悟老师自己感悟到的东西,而是老师在学生能够感悟到的基础上适当点拨和提高。老师要善于“顺势而导”,而不能“拔苗助长”。

《触摸春天》一课中有一句是这样写的“安静的手指悄然合拢,竟然拢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个奇迹!睁着眼睛的蝴蝶被这个盲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了”。怎样让学生领会安静拢住了蝴蝶“真是一个奇迹”,明白蝴蝶是被女孩“神奇的灵性”抓住的呢?

依稀记得学生的感悟:

4.1 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平常你怎么捉蝴蝶?

有的学生说要先去花丛中找到蝴蝶再去捉,有的学生说要悄悄地走过去,轻轻地伸出手去捉,还有的学生说就算这样也不一定就能捉住蝴蝶,因为蝴蝶很灵敏,如果它发现有人来捉它,它肯定就飞走了,接着我就问学生,如果让你们闭上眼睛去捉蝴蝶,你们能捉住蝴蝶吗?学生闭上眼睛后,就叫开了:

“老师,我什么都看不见,怎么捉呀?”

“老师,太困难了,太难受了。”

4.2 接着我又让学生回到课文看看安静是怎么捉蝴蝶的?

文中作者细致地描写了安静穿梭在花丛中,并在一株月季花前停下,慢慢伸出双手,极其准确地伸向一朵落着花蝴蝶的月季花。从它一系列的动作中,分明让人感到这根本不是一个盲童所能做到的。因此作者说安静拢住蝴蝶真是一个奇迹。若不是有一种神奇的灵性在牵引着她,指挥着她,睁着眼睛的蝴蝶怎么会被盲女捉住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感悟到这灵性正是来自安静对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师要尊重儿童的感悟,平等地看待他们,努力去理解他们,用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们,用恰当的语言鼓励他们,能让评价真实地走向生本。

反馈评价在课堂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反馈评价要实事求是,坚持热情鼓励,耐心辅导。教师的评价语言应根据特定环境随机引发的,委婉、风趣、幽默、形象而又极富启发性,学生参与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显著。

记得薛法根老师在执教《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时,一学生在读“哇,一条他从未见过的大鲈鱼”这句话时语气平淡。薛老师随机说道:“老师现在可不能向你投来赞赏的目光,你这条鱼不大,只有两三斤。”学生哄堂大笑。在让学生齐读时,薛老师发现不齐,便用疑惑不解的语气问道:“咦,我觉得有好多鲈鱼在跳?”教室里又是一阵笑声。“读齐了,记住,只有一条鲈鱼。”学生再次朗读非常整齐。

这样妙趣横生的评价语言呵护了童心,注重了引导,讲究了趣味,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使课堂教学能感受语言的魅力,感悟文本语言,没理由不走向生本。

5 教材生成,让内容选择走向生本

儿童就该有一片童心,就该保持着童真童趣。语文课的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师需要对教材作二度开发。我们要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年段目标,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教什么、不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

在第四册第一单元学习结束后,学生对春天的特征已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但似乎意犹未尽。于是我向他们推荐了一系列关于春天的文章,《找春天》、《春》、《春风是什么颜色的》、《雨天的歌》、《春天的拜访》、《春姑娘》等,让学生自己进行筛选,选择自己喜欢的文章品读,对特别感兴趣的段落或文章还可以背下来。学生阅读的兴趣真是盎然呀!在学习这一单元的几个周末,让学生一次,两次,多次地走向自然,走向不同的地方去寻找春天,去拜访春天。记录下自己的足迹,发现春天,留住春天,讴歌春天,赞美春天。生活是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宝库。精彩纷呈的生活,我们不能让孩子们熟视无睹,应积极引导他们睁大眼睛仔细观察,竖起耳朵认真倾听,用他们的感官去发现,春天真的来了!

看,这是一个二年级小朋友在虎山公园寻找到的春天。

寻找春天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到虎山上寻找美丽的春天。

一进虎山就听到了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它们真像一个个小精灵,虎山真像一个大森林啊!那里有许多参天大树,有的枝繁叶茂,有的光秃秃的树枝上已经冒出了点点嫩芽,有绿绿的、黄黄的,还有红红的。在一个小山坡上有一大片樱花开了,非常漂亮,吸引了许多蜜蜂和蝴蝶。

来到了半山腰,这里绿草如茵,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的,美丽的金银花开满了整个山坡,绿树丛中,隐隐约约看见了一株桃树,也开满了粉红色的桃花。

顺着台阶我们一直往上爬,路边有很多野花,有红的、白的、黄的、紫的、蓝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到了山顶,我们惊喜的发现,那里有几朵火红火红的杜鹃花,有的已经开放了,像个小喇叭,有的含苞欲放。

山顶上早有了很多人,我想他们是不是很我一样也是来寻找春天的呢?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4篇

课堂问题的来源应来自文本,来自不同的人对文本的阅读体验。魏书生说过:“真正的阅读是与作者心灵的对话,读书实际上是一个文化传递,精神传递的过程,要能形成作者—教师—学生三者之间对话交流的互动交流的互动关系。但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提问中会有无价值的”伪问题“,还有有零碎”问题“串起的课堂提问,在文本外滑行的拓展以及对学生的质疑提问不加以整合,流于形式等无效的课堂提问。

面对种种现状,教师应根据自己阅读文本的体验,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提出一些能引爆学生质疑探究的问题,形成一个问题场或一个思维环境,学生依据这些问题积极思考,同时能提出新的问题,然后教师又不断深入,它既有教师的预设,又有课堂上的动态生存,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分发挥着主导作用。为此,提高课堂实效,课堂提问得重视这几方面:

(一)重价值性,课堂实效的基础

教师面对所提的问题要扣住本节课设定的目标以及文的重点、难点、疑点、特点,学习课文的“突破点”等,师生觉得研究这个问题对读懂文本、达成学习目标有用。就一堂阅读课而言,有了能形成问题情境的“问题”,还绝不是一堂好课的全部,关键还要看围绕“问题”对话交流是否深入,这需不仅要把“问题”内涵资源用足,让学生达到应有的认识高度或感动层次,不能半途而废,浅尝辄止,而且是“问题”的解决始终扣住文本,通过对语言的揣摩品味去解决,因为任何文章内容的精深之处、形式的完美之处都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问题交流如果总在文本外面滑行,那是背离了语文课特点的,不可能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这方面能力。

如阅读《孔乙己》一文设计了“小说是从哪些方面对孔乙己进行刻画的?”这个问题,尤其是对动作描写中“便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和“他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中的“摸”子刻画出孔乙己开始由拮据而穷酸进而沦落到穷困潦倒到极点的境地。这个过程中,给学生充足的质疑探究和活动的时空,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学生缜密、全面、深刻的思维品质逐渐会得到培养和发展。

(二)重启发性,课堂实效的激发点

教师对“问题”的设计要有坡度,形成思维的阶梯,既要让学生觉得必须经过思考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又要让学生觉得自己经过积极的思考能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还要注意提问的技巧,尽可能激活学生的积累和经验,激发学生进入思维状态,引爆思维。有位有经验的教师在教《论语六则》时这样设计导语:“火之光,电之光能照亮世间的道路,思想之光能照亮人们的思想。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呢?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了全世界最伟大的十位思想家,例如牛顿、哥白尼……谁知道这十位思想家中谁排在第一位?(可让学生们稍议论一会儿)他就是我们中国的孔夫子。”这么一说,学生学《论语六则》的兴趣就大了。

(三)重系统性,课堂实效的保证

课堂上教师所提的问题不只一个,这些“问题”的设计要考虑文路、编路、教路、学路的“四路”统一,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有序学习。

如在《散步》一文中,教师围绕“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又是怎样解决的?我为什么这样选择?”这个问题与学生展开对话交流,创设一种思维环境,学生在筛选信息、概括、思考、对话中生发出在“分歧”的解决过程中是什么在影响和改变着他们的选择,文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如何理解文章的最后一句话,为什么说“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等一系列问题,在试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碰撞出新的问题,从而使对话不断深入。教师把“问题”进行了整合,具有系统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造性,既有预设又有生成,既有教师的引导,又有学生个性化的阅读,“问题”真正起到了引导学生阅读的目的。

(四)重教学密度,课堂实效的关键

教学密度强的学习活动,应当引起学生良好的情绪感觉,学习成功的满足感和“健康的疲劳感”,可见教学密度适中,对学生体会紧张学习和探究的收获很大。

特级教师钱梦龙在执教《故乡》时,其导读中的智慧引领更是值得借鉴学习,导入时让学生对这篇小说用书面提出许多问题,然后教师把问题分为七类:①一般疑问②回乡途中的“我”③闰土④杨二嫂⑤宏儿和水生⑥离乡途中的“我”⑦写景,这样的分类紧紧抓住小说教学人物形象分析,整个教学也围绕这个重心环环相扣、张弛有度地铺陈开来,课堂以问题为本整体涉及,注重教学过程的生成性,围绕这些话题,通过步步诱导引领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这些人物的性格特征,揭示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学密度合适,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全员参与,这也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所在。

(五)重创新性,课堂实效的升华

创造性应体现在教师和学生双方,我们追求的课堂,应当“能点燃受教育者的心”,使学生的潜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创造的阀门一经打开,情感、文思汩汩而来。我们要警醒,学生的头脑不再是被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课堂的“问题”就是能点燃这支火把的导火线,思想的火花一旦点燃,创新的火焰就会熊熊燃烧。

名师课堂实录里教授《春》这一课时,教师导入点找准后,学生学的过程中会受益匪浅。教师先问学生对春天的感受,学生用诗词、好句来描绘出春的美好,继而师再提问学生作者对“春”又有什么独特感受(学生速读课文两分钟后),学生就在文中找到了春天是新生的娃娃、美丽的小姑娘、健壮的小伙子,教师继续追问:

1)你最喜欢它的哪一点,说说你的理由。

2)春天“新”在哪儿、“美”在哪儿、“壮”在哪儿,用原文中的内容具体说说,

3)抓住关键字词句,突出你的感受和领悟,说说喜欢的原因。

4)欣赏阅读,抓住一个角度,如选材、语言、修辞、立意等,写出文章在写法上好在哪儿。

这节课,教师大胆的放开手让学生自己找问题,自己来解决,学生能提出问题,说明他认真读书了,找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创造过程,也是给学生创设“心灵的自由”的过程,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学生在各自体验和相互启发之中,兴致十足地领略课文的“美”,使阅读成为一种愉悦而富于教益的精神生活。同时,师生通过对问题的共同探讨,心灵得以沟通,教与学得以相长。

教师的教学必须致力于学生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思考力获取知识的同时发展思考力,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是知识的传授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

(一)备好课

师者知在先,好的备课不仅是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更重要的是备教艺,备属于自己的科学的、先进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每一次研究教材、设计教学思路,每一次授课后,都会有一些新的问题、新的收获,就应该用教案的形式记录下来,留待以后作进一步的思考、完善,这就是一件非常有益于终生教学的事。

关于备课,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讲得精彩之至,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于是下课后,大家围住这个教师询问他,这节课上得这么好,你花了多少时间备课?那位历史老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一节课,至于这节课的教案,大概用了一刻钟。备课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完成,用一生的时间去备课。当我们一次次体验自己精研的课堂,一次次在反复修改中完善自己的设计时,所有的这一切累加起来——我们不就是在设计自己的人生吗 ?

(二)乐观的教育信念

坚信每个学生都有学好语文的潜能,坚信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可以调动并发挥,因而坚持不懈地、竭尽全力地启发、激发、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有利于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力求使多数学生有回答的机会,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受到训练,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做到整体优化,兼顾到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一般而言,一节课内发言的学生越多越好,同一学生发言不宜过多,照顾到不同层次、不同小组、不同位置的学生,大家发言的机会均等,适当搞一点书面答问训练,确保全体学生动脑、动手,适当穿插一点儿散读或齐读,让多数学生都有机会动口,也就较好地完成了学习任务。

(三)针对学生实情进行提问

要做到难易适度,问题的设计就要考虑学生的智能水平、生活实际和年龄的差异,尽量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防止:浅——缺乏吸引力,索然无味;偏——抓不住重点,纠缠枝节;深——高不可攀,“听”而生畏;空——内容空泛,无从下手。太易,脱口而出,无法引起思考,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利。太难,难以下手,造成心理压力,结果适得其反。要做到难易适度,还要注意问题的梯度,所谓的梯度,就是提出的问题,应做到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推进,步步深入,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天地。正如钱梦龙先生所说的那样:先问一些比较容易、有趣的问题,让学生尝到一点解决问题的乐趣,然后逐步加大难度。这样,学生就好似登山一样,过了一个山峰,又有一个更高的山峰在自己的面前,于是他们登高的兴趣会越来越浓,课堂气氛也就越来越活跃了。

(四)引导学生质疑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5篇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加以适当引导,激发学生对掌握一门外语的迫切需要性,引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一节成功的课,应该自始至终掌握主动权,教师仅是“组织者”,“促进者”,“合作者”,“咨询者”,“引导者”,最大限度的给学生提供参与机会,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体现,自然就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才会把学习当成一件乐事。

案例1:

课文life in the future,我给高二、15班按照平时教法——学单词,快读课文,精读课文,找难句子及概括段落大意,而16班的上课我要偷一回懒,让学生给我上课。当然这种方法我很久以来就想引入到英语教学中,来缓解英语学习的枯燥。不过学生们在课前要备课。一堂师生角色互换,别具一格的英语课拉开了帷幕:

Teacher: Good morning,teachers!

The students answers and laughed : Good morning ,miss Liu!

Teacher: what will we learn today?

Students:(一学生在黑板上写题目,一笔一画,颇有老师的样子。)

Teacher: who can help me review the words?

学生们跃跃欲试,举手人数达20人之多,我叫了一个平时学习成绩中等的男生,只见他迅速拿着自己的生词卡片来到讲台前,一边在黑板上写着,一边讲解着单词的用法及搭配,一边叫同学们造句子。接下来的泛读“老师”和大家共同描述了他带来的图片,并将问题写在了黑板上:

1.How will people shop in the future?

2.How will people travel in the future?

3.What school will be like in the future?

4.What will the future be like in general?

下一个环节是精读,“老师”笑眯眯的上来了,他提问了学生每段的大意,然后翻译了一些重点和难点的句子,并叫同学们划分句子结构。看到同学们的热情,我很吃惊于他们内心深处其实蕴涵着很大的潜力与活力.学生们积极讨论,有的纠正别的同学的错误,有的举手等待回答。最后一个环节这位精读老师设计了Crazy English,一教室的“李阳”疯狂式的朗读把课堂气氛推向。

案例2:

Unit 18,Lesson 69 和Lesson 70The Lost Necklace,课文本身就是极好的剧本。 在学生熟悉剧本之后,我将全班分成几个大组, 根据故事情节分角色扮演:十年前、 后的Mathilde,Jeanne,Pierre,公园里消遣的人们以及舞会上的人们,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表演。由于学生对课文内容较熟悉,表演起来信心十足。这个活动将课本内容转化为短剧表演,学生潜移默化地把英语学习衍变为一种较为自然的交流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英语能力。同时给学生创设了很好的学习英语情境,使学生形成极高的学习兴趣。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续写剧本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想象力。

案例3:

Unit 14 Freedom Fighters,这节在课是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同学们兴趣很高,那些平日里死活不肯张嘴的同学也大声读着标题Freedom Fighters,及其它的details:He was born in 1929 and graduated in 1995.because of his success,he received the Nobel Peace Prize ……

T: do you know our topic today?

S: Freedom Fighters

T: can you name some of the freedom fighters

S: Martin luther King,John Brown

T: ok,let us enjoy a famous speech “I have a dream”

听的过程中,同学中就有人在模仿Martin luther King,英语的感情体现在同学们乐滋滋的模仿声里了。再后来的英文歌曲让大家体会了英语语言的美妙。

【反 思】

(1)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作为外语教师,大家知道,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实践课,而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语言环境,因此,它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性。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兴趣学生才能愉快主动的学习,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发挥主题作用和主动精神。

(2)“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能否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则取决于教师的知识修养和教学艺术。教师要挥洒自如的上课,要上好课,首先要琢磨课文和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能引起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案。由于工作对象往往是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学生。因此,恰当变换教学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3)网络资源及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为英语教师的辅导提供在教学工作方面了很大的方便。置情设境,闻一知十,使学生乐学,这一点在英语教学中很明显。

(4)整学期的教学任务都非常重.为了把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我坚持经常翻阅《中学计算机教学》、《优秀论文集》、《青年教师优秀教案选》等书籍。还争取机会多听课,从中学习别人的长处,领悟其中的教学艺术。平时还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师。每上的一节课,我都做好充分的准备,我的信念是决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备课过程中认真分析教材,根据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案。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6篇

激情导入,初读古诗,整体感知,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诗人及此诗的资料,诵读古诗,初知大意……课按照我的预设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当我用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展开想象:“想象这位母亲在儿女外出前,借着油灯的微光为子女缝制衣服的情景。注意透过画面想象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并揣摩内心。”

思考几分钟后,有学生站起来说了自己的想象,我及时给予了肯定,并说要是能把神态、动作刻画得更细腻些,再写写人物的语言就更好了。话音刚落,一个学生却说从图上可以看出是“夜深人静”,儿子正在灯下“专心致志”地读书,母亲怎会忍心去打扰儿子呢?他这么一说立即引起了不少同学的同感。“就是,就是。我晚上做作业,妈妈给我端牛奶或削苹果进来,都是轻手轻脚地放在我旁边就悄悄出去了。”“我学习时也是这样,妈妈总在一旁陪着我,她要么看书,要么织毛衣,一言不发,除非我有问题请教她。”我觉得孩子们说得非常有道理,并意识到这是一个教育良机,便追问:“这是为什么呢?”孩子们沉思了一会儿,一个学生说:“因为妈妈们都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文中的母亲就是一个伟大的母亲。给儿子缝制衣服,为了不影响儿子看书,甚至不敢弄出一点声响。”

“说得太精彩了!”我不由得鼓掌道,“此刻,我们来写写这幅图如何?”

几分钟之后,张秋声情并茂地读道:“寒冷的冬天,夜深人静,四周一片漆黑。可此时一户人家的窗户还透出朦胧的光。尽管屋外寒气逼人,可屋子里却如春天般温暖!孟郊——这位即将出远门的诗人,正在昏暗的油灯下专心致志地看书。而她头发花白的母亲还在为他缝补衣服。母亲眼睛不好了,但她仍在一针针一线线地缝着。光线虽然很暗,但母亲却还是那样细心又耐心地缝着,缝得是那样密。她是担心儿子久久不归,在外衣服破了挨冻啊。多么伟大的母亲!她哪是在缝衣服,她是在用针线缝织母爱的网啊!”一个小学生能写出这样一段话,实在不简单。教室里掌声一片。然而我却发觉坐在第二排右边的陈琰皱着眉头。我说:“陈琰,你似乎有不同意见?”陈琰看了看后边听课的老师,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我鼓励他:“你不用顾忌,就像你平时上课那样大胆说就行。”他说:“老师,我觉得张秋刚才的描写虽然很棒,但却有一个严重的不足!”全班哗然。我问他棒在何处?不足又在何处?他说:“棒在他从图中人物的衣着看出了是冬夜,以及对人物的刻画生动逼真、富有感情。不足的是图中母亲的动作是穿针,而不是缝衣,所以应该添上一段描写穿针的话。”这个陈琰,别看他小小年纪,却常常有惊人之语,我鼓励他帮助张秋添上一段穿针的话。于是就有了下面这样一段话: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感悟 探索 磨课 培养阅读能力

新教育,意味着一种教育理想,一股教育激情,一项教育行动,追求着一种幸福的教育生活。可是在新课程改革推行的这些年中,在面对学生层出不穷的各种问题时,我似乎越来越迷惘、困惑了,我该怎样在我的英语课堂中,去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去引领我的孩子们? 上次去南京东南大学学习,怀着崇敬,怀着期盼,听过那么多优秀老师的课与报告,我感慨万千,热情喷薄。

一、感悟名师,领略精彩

初识林丽老师,感觉她的课堂活泼、灵动。时隔三年,再见林老师,一头蓬松、夸张的马尾使她看来更像一个精灵,轻盈地穿梭于《Halloween》的课堂,轻点仙棒,时时恰到好处地引导学生质疑、探索、发现、解疑。她这节课的选材取自一位外国朋友的教学资源,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更重要的是学习和了解了外国文化。授课中,林老师利用学生的兴趣点与好奇心,由guessing game引出October,mask,pumpkin lantern导入主题Halloween;然后让学生回忆自己了解的万圣节,阅读文本,说一说“What's new?” ;通过找页数,让学生有目的阅读,在每一块阅读中,采用不同的方法相应的导,告诉学生讲故事的几要素:when,where,what,who,why让学生能很快明确文章的思路;本课的朗读材料,则用rhyme的形式、时尚的节奏读出,使得学生及听课老师即使在课后仍是意犹未尽,重复朗读着、品味着。

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我似乎看到思维与思维碰撞的火花在会场激情飞扬,我听到语言与语言的交流酣畅淋漓地渲泻。我不禁感叹,原来阅读课竟然也可以这样生动有趣!倘若自己也能这样去演绎,我的课堂还会枯燥、低效吗?

二、贸然初探,脱离主旨,惨然失败

回校之后,我们便开展了一次以阅读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探讨活动。我选择了《Seasons》中的A部分,以不同色彩的四季为主线,操练句型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 …”。首先以春天为话题,引入新句型。T: Now spring is coming. It’s green and beautiful. What can we do in spring? S: I can go to the park/ride bikes/go fishing/fly kites …抓住时机,引导学生运用句型“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 in …”学生运用这一句型造出了许多句子,描述春天可以做的事情。其次,以夏天、秋天和冬天为话题,继续操练句型:They often go swimming/pick oranges/go skating…最后,引出另一个句型: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第一次试上后,我懊恼着:这就是我所想要的阅读教学课吗?整节课我都是围绕“What’s the weather like in…”这个句型展开,尽管能把四季的活动结合进去,但这仅仅是对文章的重点句型的渗透和操练,文中的阅读内容又该如何处理?林丽老师在报告中提到:教师不能把一段较长的语篇当成句型课上,使学生在创设的一个个琐碎的小情景中学完文本中的生词、句型,而对文本的处理却迟迟展开又匆匆结束,更不能在学生未充分理解文本的情况下进行一些活动。而我,恰恰犯了这样的错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发言积极,但丝毫不见阅读课的影子。所以,初稿教案的设计根本没体现出阅读课的特点。阅读课的重点在于读,而这节课中竟没有学生读的环节。作为语言学习的一项技能,语言心理学认为,阅读是从文字系统中提取信息的过程。阅读教学的目的即培养学生有效的获得书面信息的能力以及对此信息进行理解、分析、推理和评价的能力。阅读课则是培养学生有步骤、有条理、系统地学习语言材料的阅读习惯和策略。通过阅读,使学生的词汇、句型和语法等语言知识逐渐丰富和完整起来,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更为准确和深刻。

三、重理思路,二次实践,美中不足

总结了第一次试上失败的教训,我真正体会到林老师那段话的意义:阅读前必须要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再引出话题,为进一步阅读解决理解上的语言障碍。阅读中,为保证有效性,必须交待清楚阅读的任务,所设计的活动应以训练学生的阅读技能为目标,如:浏览以了解文章大意、捕捉具体信息、将信息图表化、记录要点、构画文章结构、回答各种问题等。因此,我对本课重新定位:(1)通过语境和生动语言导入。(2)提取关键信息,直观形象地呈现,帮助学生理解语篇,掌握重点语言。(3)就关键信息设问,让学生理解语篇,在文本基础上,再适当拓展。

我对原来的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第一步,以故事导入。第二,复习旧知,呈现新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 …?以四季为话题操练。第三,口头操练,从所给话题中任选一个,用所学句型说一段话。话题① A tree’s favourite season, 话题 ② You are a kite/an animal…, which season do you like best? 第四步,读读写写: (1)Listen and answer(2)Read by yourself (3) Read together (4)Read and write,给Ben 写一封信,向他介绍常州的四季。与第一次的教案相比,这一次环环相扣,过渡自然,从难点入手,逐步渗透,直至文本的呈现,水到渠成,并且注意了一些细节问题。在口语练习部分,“听后回答问题模仿演说自由练习”,训练层层递进,难度也逐步加大,同时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修改之后,我第二次进行试上,这一次较好的完成了前三个部分的教学。问题出在呈现语篇之后的“读读写写”上。设计时我就感觉这一环节无法掌控。这一环节的实际授课过程是这样的:1. 学生看大屏幕,一起读课文。2. 学生依次读课文,并注意课文中的难词和词组。由于读的时间过长,遍数过多,部分学生表现出了不耐烦的情绪。3. 全班一起读课文。这一节课的前半部分都能操练到位,但重点部分还是功亏一篑。

四、再度审视,关注细节, 臻于完美

我又一次困惑了:到底该怎样完美地呈现这一课呢?林老师主张鼓励学生将所阅读的内容与自己的经历、知识、兴趣和观点联系起来,进行综合语言训练。同事们也给出一些建议:(1)导入环节的节奏要快。(2)重点环节要实。阅读环节的教学可调整为:①学生初读文章,就提出两个简单的问题;②学生自己朗读,就对主要问题进行提问;③录音机跟读,解决学生发音困难的词;④分小组读,分角色读或者是读一读自己最喜欢季节的那一段;⑤全班齐读,也可以试着让学生背诵。(3)复习旧知识的环节要控制节奏,阅读环节要注意方法。仔细分析她们提出的阅读教学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很具体,步步为营,操作性很强。其实这就是小学阶段最主要原因的阅读教学模式――自下而上模式。这种模式能使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从较小的语言文字向较大的语言单位过渡,从低到高逐步推进,学生从字母到单词到句子,逐个击破,从而理解全文。

我第三次对教学设计进行了修改,特别是阅读环节。我分如下几个步骤进行:听课文录音,回答简单的问题;自读课文,回答稍有难度的问题;听录音并跟读;通过“猜一猜”游戏,突破重难点;作业设计为花博会开始在即,请给友人写一封邀请信,告诉他有关的天气情况。正式上课时,游戏环节有一点小遗憾,学生的注意力从新闻记者向游戏倾斜了,但从课堂的实施效果看,教学效果还是明显的。我有些喜悦的感觉。

五、学习名师,努力前行

找春天教案范文第8篇

 

一、更新教育观念 ,确立主体地位

 

心理学家罗杰斯说过:“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 应始终坚信学习者可以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这就明显告诉我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这不应成为一句空话,或是贴在墙上不起眼的标语。

 

首先,教师必须更新观念,端正教学思想,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从而确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转变学生是“收录机”、“容器”、“观众”或是配合教师演“教案剧”的配角的传统观念。“教”完全是为了“学”, “教”要服从“学”,学生才能成为真正的主角、主人。其次,要克服课堂教学中的“三多”(即教师讲得多、问得多、控制得多)和“三少”(即学生读的少、练得少、自主探究的少)的弊病。最后,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成为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艺术家,也应该成为传递治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真正主人的艺术家。因此,教师应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让自己的“启 ”达到学生的“发”,让学生在知识的内在联系上,运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 思考、理解、掌握新知。

 

二、实施教学民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活动中,实施教学民主,营造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实施自主学习的前提。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解放学生的思想,改变发言先举手,上课手背后等许多制约学生发展的传统习惯。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站起来发言,自愿到讲台前演示;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合作伙伴,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样做的结果,真正给予了学生自由,放松了学生身心 ,还给学生无拘无束的学习空间。便于学生激发灵感,发展个性。

 

 例如,教学清代诗人袁枚《所见》一课时,我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有的同学擅长朗诵,就让其朗诵。有的同学愿意说,就让其把故事描绘的景象说出来。有的同学擅长画画,就让其把故事描绘的景象画下来,给诗配画。在一节课中,学生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且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效率比平时大大提高。充分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真理。

 

     三、激发求知欲,调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鼓励提问,放手质疑 。教育家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要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任何发明、创造、改革,无不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因此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对于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学习《要下雨了》一课时,首先,我让学生针对课题提问,说出自己想知道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如:“谁知道要下雨了?”“它怎么知道要下雨了?”“真的要下雨了吗?” ……然后,让学生带着自己最想知道的问题读课文、找答案……,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内容非常充实,课堂真正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二)、展开讨论,深化理解。叶圣陶先生说:“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不是一味的听讲;在老师是指导和纠正,不是一味的讲解。”展开讨论,畅所欲言,是自主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有深度、有争议的问题,一时搞不明白,这时我就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在辩论中明析,相互启迪,共同提高。

 

以《路旁的橡树》为例,当师生学到一棵高大挺拔的橡树挡住了筑路工人向前铺路的计划时,我让学生质疑,有的学生这样说:“把橡树砍掉,因为修路计划要比一棵树重要”。有的同学当即回答:“这样一棵粗壮、结实的橡树砍掉多可惜呀!”还有的说:“修路计划不改,橡树也不砍,就让橡树长在公路中间。”这一回答,显然是不妥的。于是,我让全班同学再读书,再讨论,经过学生们的反复讨论,深入理解,终于明白:路改了可以通行,树砍了就没有了,为保护环境、确保道路畅通,做到两全其美,最好改线修路。

 

   四、课内外结合,培养自学能力  

 

“取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这句话道出了课内外 结合的重要性。课堂教学的时间、空间是有限的。如果发挥好课堂教学向课外的辐射作用。则可以使有限的时间、空间获得无限的延伸。 仍以《要下雨了》为例。课后,我布置让学生查找、搜集一些预测天气变化的其他“大自然的语言”。第二天一上课,学生们便开始汇报。有的同学汇报早晨麻雀啭鸣表示天气晴朗。有的汇报蚯蚓出洞爬出地面表示将要下雨。还有的同学汇报了蜻蜓低飞、水泥地潮湿、蚊子成团等下雨前的自然现象。这样做,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语文实践的能力。 

 

总之,二十一世纪呼唤回归自然,呼唤人的主体性。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一道新世纪的曙光,它将照亮漫漫教学。为了课堂教学焕发生命的夺目光彩,让语文成为一泓活水,成为学生爱学、会学的一门课程。教师需要的是积极引导,大胆改革课堂教学。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化作暖暖的东风,吹来素质教育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