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紫藤萝瀑布教案

紫藤萝瀑布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第1篇

一、电子白板的特质

电子白板的优势在于白板的交互性,这种特质正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着极大的方便,为建立以聋生学习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聋生的主体作用奠定了技术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子白板技术制作的课件,很好地实现了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这些互动性,比如聋生利用感应笔在电子白板上书写、画线、擦除,更改、补充笔者原先的课件内容等,实现了从“规则性”到“生成性”的跃迁。

二、电子白板对教师“教”的影响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帮助所有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平等、有效、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提供适合残障学生学习的信息化终端设备和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在信息化环境下,如何针对聋生的认知规律,探索适切的教育良方?如何利用多媒体资源彰显信息化环境下教与学的优势?是摆在特殊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电子白板系统里有大量的学科素材,为资源型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支撑。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根据自己设计的教学目标,选择资源库中适当的素材形成教案,即利用电子白板技术自我生成数字化教案,这一过程非常便捷。另外,还根据实际需要直接在电子白板上搜寻网络课程资源。比如在讲述《云南的歌会》这一课文时,对学有余力的聋生而言,仅讲述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需求,电子白板的交互性此时可大显身手。通过网络搜集图文并茂的少数民族的各种歌会,并呈现在聋生面前,课堂内容瞬间丰富了。聋生身在课堂却能放眼世界,认知容量得以扩充,教学内容、学习质量都得到了优化。另外,在课堂上,当笔者将这些课件用电子白板进行全新演绎的时候,由于电子白板提供的视界形象逼真,聋生的感触是:由新奇到兴趣,继而理解知识、构建知识。电子白板教学所获得的教学效果,远远超过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三、电子白板对聋生“学”的影响

1.吸引聋生的注意力,提升聋生的理解力

聋生由于听觉受损,注意力容易分散,思维狭隘,直观形象的思维占优势。而电子白板有众多的视觉效果,如色彩、隐藏、动画、聚光灯等多种功能,能很好地实现聋生学习中的视觉补偿原则,极大地吸引聋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建构知识。“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与唤醒!”在聋生语文课上,大多数教师都是滔滔不绝地讲,而学生在被动接受,教师讲得津津有味,聋生听得昏昏欲睡。其实聋生都有表达自己观点的欲望,而电子白板的教学手段新颖,简单的改变就会吸引聋生的注意力,激活聋生的认知,调动聋生的思维活跃性,只有思维不再沉寂,聋生的学习才会有效。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语文上册《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时,该文主要讲了费城7月里的一个闷热的日子,“我”跟随小伙伴攀爬悬崖,在悬崖上下不来(冒险),最后在爸爸的引导下,“走一步,再走一步”,最终成功爬下了悬崖(脱险)。文中说到:“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限于聋生的知识水平和生活体验,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理解是较为困难的。笔者很好地利用了电子白板的聚光灯功能,首先把伏在悬崖上的图片素材置于黑暗中,然后让聋生用聚光灯找。大家兴趣盎然,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黑暗中急切地寻找着冒险的“我”,聋生探求知识的欲望在聚光灯功能中得以激发,同时在画面的欣赏、深切的感受中,对“我”当时在悬崖上的那种孤独无助、极度恐惧的心情感同身受。也就是说,文本的意义聋生自行发现、自行建构了起来,达到了读者和作者情感上的共鸣。聋生这种直观的操作,融行为和视觉于一体,不仅从中学到了知识,表现了自我,获得了成功,而且对培养其注意力、提高他们的理解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促进聋生自主学习,促使课堂活跃、高效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收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大力倡导的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环境下电子白板的出现,可以让聋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当中,大大提高聋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同时,以电子白板为中心的互动课堂,提高了聋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聋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使课堂变得更加轻松愉快。例如,在欣赏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文时,多数聋生对紫藤萝比较陌生,笔者首先利用电子白板的拖放功能把美丽的紫藤萝呈现给聋生。聋生七嘴八舌地议论着紫藤萝的颜色、叶子、花朵等,兴趣已被激起,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也已经营造,聋生的想象力被激活。接着,笔者让聋生探讨宗璞的写作特点。聋生借助信息环境下的电子白板,主动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自主阅读,自行感悟,通过对词句、意境的鉴赏以及对宗璞相关作品的阅读,进行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一场富有活力和创意的对话及时展开,每个聋生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做出了自己的判断,体验了成功的喜悦。通过聋生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这样的动态过程,完成了意义建构,教师随机点拨,总结出宗璞一贯的风格:主题追求积极含蓄,感情流露婉曲有致,景物描写精美,文字表达简练;她重在对客观景物作精细、真切的描摹,品味景物最积极的内在精神。当聋生感受到作者这样一种风格之后,自然而然就能体会作者花费大量笔墨对紫藤萝瀑布进行描摹的深刻含义了。法国作家萨特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聋生在学习中交流和探讨,积极主动地发现、建构意义,甚至创造意义,而不是消极地接受、索取。

四、结束语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说过:“真正的教育是用一棵树来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去推动另一朵云,用一个灵魂去唤醒另一个灵魂。”作为聋校的教师,鉴于聋生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应积极运用电子白板,打造出“万物于眼前,观古今于须臾”的境界,引领聋生愉快地前行,卓有成效地培养聋生的创造能力,为聋生的终身幸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王敏.网络环境下多媒体有效教学的探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2):28-29.

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第2篇

一、改革单一的课堂结构,加强教学过程的多样化和创造性。

选择优化的学习方案。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一节课45分钟,对于学生来说,要自始至终保持高度注意和紧张思维是很困难的。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他们的注意力至多可以保持20分钟。超过这个时间,注意便会不由自主地离开客体。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任务的安排时,要注意学生的这个具体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要讲究课堂组织策略,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参与。

适合于学生表演的课文,可以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担当其中的角色进行表演,用这种方式诠释课文内容和情感。例如学习文言文《唐雎不辱使命》时,教师除讲解内容外,可安排片段的表演,也可针对文章的寓意安排讨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对课文形成深层次的探究。对于内涵丰富的课文,可用辩论的方式探究其思想内涵。教师在课堂上着意营造适宜的时机,使学生的思维交流与碰撞,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潜心探索,从而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做到自我认识、自我检查、自我监控,使思维更加明晰完善,思维结果更臻成熟。在教学《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时,我采用辩论的形式,双方围绕"中国人有没有失掉自信力"展开辩论,学生辩论得非常激烈,既调动了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又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驳论文的写法。语文课上有了思维、情感、言行的"互动",语文学习就会充满生机,确保课堂始终保持在热烈、活泼的气氛中,充满灵气与活力。

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

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于1968年研究了教师的期待和情绪态度对教学效率的影响。他们把从一个班中随机抽取的学生名单交给本班的老师并告诉他,经过测验表明这些学生将来会有优异的发展。8个月后,研究者对全班学生的成绩和行为发展情况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名单中的学生成绩进步比其他学生快,而且求知欲旺盛,适应性强,与教师的感情也好,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因此,教师合理的期望能够使学生产生自我效能感,从而积极地参与课堂的学习,促进师生的良性互动。教师对学生要有乐观的态度,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及时地鼓励学生。

在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时本想引导学生总结人物特点时,一个后进生突然说小弗朗士不是一个好学生,韩麦尔先生不是一位好老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的目光一下子投向这位同学,我稍微镇定了一下,先充分肯定他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精神,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位同学的问题展开讨论。学生似乎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情绪激昂,讨论也非常热烈。在讨论之后,基本形成了这样一个观点:小弗朗士曾经不是一个好学生,但在知道了祖国的土地被强行割让后,爱国心促使他悔过自新,真正认识到祖国语言的伟大;韩麦尔先生曾经是一个不负责任的教师,但他是爱国的,爱学生的,爱自己祖国语言的。

一个不太"和谐的声音"打破了我的教学预设,而成为这堂课的亮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试想,如果当时我认为,这是后进生的问题,不予采纳,后果可以想象:既伤害了学生,又失去了引发学生思考、互动的机会,教学效果也就不可能好。

三、营造温馨的互动氛围。让师生在教学中体验生命的价值。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实现课堂交往互动的首要条件。建立一种和谐、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特别是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善待和宽容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不足,使学生在获取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形成健康的人格;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以一种自由、轻松、开放的精神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形成生机勃勃、气象万千的思维活动的广阔天地,呈现出浮想联翩、精神焕发和创意生成的智慧的沃土。

在教学《紫藤萝瀑布》时,我从"作者为什么''停住脚步…这一问题出发引发学生思考、讨论,然后由小组讨论紫藤萝是怎样的一种植物,最后紧扣"开头,''我''是停住脚步,最后为什么又加快脚步?作者由停住脚步到加快脚步,这个短暂的过程,经历了一段怎样的心路历程呢?"进行挖掘,生生之间、小组之间展开互动,并结合多种形式的诵读。在此基础上,我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宗璞的人生经历,由此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真正感悟人生的哲理,进而深刻理解文章隐含的主题思想。

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第3篇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习兴趣,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

现代信息技术以其鲜明的图像、生动的形象和灵活多变的特点,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使教学形象化,使学生具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把学生带进与教学内容相应的气氛中,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使学生对所要学习的课题产生深厚的兴趣,保持高昂的学习情绪。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手段,利用丰富的媒体表现力,呈现形象直观的教学内容,寓教于乐,使学生在娱乐的氛围中和新颖别致的形式中得到新知识,提高新能力,把枯燥的学习过程变成轻松愉快的学习活动,把学生的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表现有机地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学的轻松,学的快乐,越学越爱学。如教学朱自清的《春》一课时,把景物和感受制作成一幅幅清新、多姿、生机盎然的春景图,教学时展示给同学们,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运用信息技术去启发、引导学生,学生由被动地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究,教师角色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从而促进语文教学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教学过程的整体优化为目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其直观、生动、逼真的画面,为学生提供最佳的视听效果,激起学生的新鲜感,引导和帮助学生阅读理解,增强教学内容的感染力,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让学生始终在愉悦中阅读、欣赏、质疑课文,全身心投入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境界中,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乏味,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自如,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有利于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能力和技能培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唤起他们创造动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大大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拓宽了学生视野

运用计算机网络可以很方便很快捷的搜索到大量的备课资料,如新的教学理念,各科教案,教学设计,练习题设计和丰富的教学资料等等。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形式多样。而这些由计算机网络提供的多媒体的文本、动画、影视等视频信息与解说、音乐等音频信息,要经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需要的适当筛选、组合和艺术加工,才能促进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增强教学效果。这些学习材料和教学信息是教学文本内容的补充和延伸,大大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了教学信息量,拓宽了学生的视野。

紫藤萝瀑布教案范文第4篇

一、转换教师角色,树立全新教学观念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权威与控制者,严格地控制着教学的进程,不允许学生出现与教师预定的教案相违背的行为,教师就是课堂教学的全部,学生只要记好教师所讲解的知识点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观念势必导致学生主体地位的缺失,使课堂教学成为教师一个人的课堂,学生处于次要地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要真正走进新课改,践行新课改,首先就必须转换教师角色,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念来指导教学实践,使课堂教学焕然一新。

(一)由权威者转向组织者

要真正实现新课改所提倡的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主动探究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教师就必须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学习位置上,由课堂教学的权威者转向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为学生的主动参与提供机会、创造条件,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教学中来,鼓励学生超越教材、突破常规,在教师的相机诱导下进行创造性学习。

(二)由传道者转向研究者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传统教学中对教师角色的定位。新的教育形势下赋予了教学更多新的内涵,我们所需要的不是单纯的传道型教师,而是研究型教师。不是以教材为中心,将教材上现成的结论型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要依托教材,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研究,将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贯彻落实,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

(三)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大的语文教育观,强调学校与社区与生活的互助,重视挖掘社区教育资源,也就是生活即教育。只会传授教材上的知识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由封闭型转向开放型,要加强与外界的沟通,真正实现学校教育、终身教育与社区生活的“一体化”。

二、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能力

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前提是实现教师教学方法的根本变革。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灌输式教学,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主动思考、自主学习、讨论与交流的机会,以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让学生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一)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是当前教育教学中最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增强学生团队意识、竞争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上当学生个体无法解决问题时就会产生合作的欲望,此时开展合作学习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加强指导,对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全面掌握,发现问题及时给予必要的指导,使合作学习在教师的点拨与引导下有效开展。当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要进行科学的小组分配。小组的分配可以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按一定的比例进行分配,也可以采取就近原则,让同桌或前后桌展开合作学习。

(二)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行为,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在动态中探索求知,用研究创新的方法进行主动学习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提问,以富有探索性与艺术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的对教学内容的关注,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对新知产生积极的心理期待与感情效应,使学生在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驱动下,带着高涨的学习热情与振奋的内心状态参与到积极的探究活动中来,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运用先进教学手段,构建活力课堂

现代社会是一个科技社会,科技的影响日益突出。现代教学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实现课堂教学的现代化。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在:“教学中要充分运用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构建充满活力的课堂教学,使学生的学习更有趣味性,更高效。”

(一)增强教学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所在。多媒体使得传统单调、枯燥的教学有了更多鲜艳的色彩、动听的声音,更能够愉悦学生的眼睛与耳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进入语文学习的最佳状态。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我将课文制作成漫画,运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并配以背景音乐,这样的展示极具趣味性,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给予了学生强烈的感官刺激,使学生对课文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更积极、更主动、更能动。

(二)增强教学的形象性

初中生以具体形象为主,正处于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阶段,他们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是形象直观的事物。文字有着无穷的魅力,在简短的文字背后包含着作者深厚的情感、优美的意境,而这些往往是语言所不能描绘的。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文字转化成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情境,使学生置身其中,进而领悟到文字的魅力。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我收集相关资料,制作了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将静止的文字用直观形象的图片表现出来,这样更符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与认知规律,学生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

(三)增强教学的密度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受教学条件的限制,许多教师往往无法将更多的信息呈现于课堂。有了多媒体,这一问题迎刃而解。首先,多媒体有着巨大的网络平台,信息量巨大,教师可以从网络上查找更多的教学信息,极大地丰富教学内容。其次,多媒体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展现的信息生动立体地再现于课堂。这扩大了知识容量,增强了教学的密度,对于学生视野的开拓、认知的丰富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