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 数学 课改 困境 突破

新课程赋予教师很大的自主性,变课程被动的执行者为主动的创造者。但新课改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从传统教学方式中走过来的教师要适应这一系列的变化,还需要一个过程。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地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当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规律。学生在理解数学的同时也要在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发展。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理念,采取新的教学策略实施教学。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略谈三点体会。

一、数学课程的拓展延伸

可以说,课堂数学知识的延伸与拓展是一节课的升华。数学课程的拓展延伸,就是指教师在原有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适当拓展延伸一些新教学内容,不仅留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园地,还能针对学生的个别性进行补差或拔优,从而使所有学生的数学能力都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准备教学《认识图形》一课时,笔者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教学内容向课前预习拓展延伸,首先发给学生七巧板,让他们在课前一起拼一拼、摆一摆,这样学生很快就熟悉了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图形。上课时,笔者再提问学生:你们在玩七巧板的过程中有没有什么发现?这时,有个程度较差的学生举手,说她在摆房子时发现用两个小三角形可以拼出一个大三角形。笔者便让她动手看看,她很快用两个同样大的三角形,把两个短边对在一起,拼出了一个大三角形。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笔者及时对她进行了表扬。这时,学生们都非常兴奋,他们用手中的七巧板拼出了各种各样的形状:有的用两个正方形拼出了长方形,有的用两个三角形拼出了正方形,还有的用正方形和两个三角形拼出了长方形……这样,学生们不仅很快掌握了教材中的基础图形知识,而且他们在动手中自己发现了图形之间是可以转化的,从而获得了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因此,通过将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延伸,可以给学生充分思考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交流和在生活中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二、数学课堂的走向开放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和教学方式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要使数学课堂走向开放,教师应当跳出教材、教案的框架约束,不仅要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知能力,使他们的思维和心态处于开放状态,还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式学习情境,通过拓展延伸教学时空、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法,以及师生和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等各种方式,为学生营造开放的学习空间,以促进学生积极和谐地发展。

例如:在“商不变的性质”课上,笔者一开始就给大家讲述了“美猴王分桃”的故事:有一天,美猴王给小猴子们分桃子。猴王说:“给你们8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吃。”小猴们连连摇头说:“太少啦!太少啦!”美猴王又说:“那就给你们80个桃子,平均分给40只小猴,如何?”小猴们还是不满足,继续要求:“大王,再多给点行吗?”美猴王想了一想,显得很慷慨的样子说:“那好吧!给你们800个桃子,平均分给400只小猴,这下你们总该满意了吧!”小猴子们觉得占了大便宜,便高兴地笑了,美猴王也笑了。学生们听完故事也情不自禁地笑了。此时笔者提问:“你们说,小猴子笑什么呢?美猴王为什么也笑了呢?你们又笑什么呢?”学生就将几个式子列了出来:8÷4=2,80÷40=2,800÷400=2,接着,笔者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发现了“商不变性质”的奥妙。这样,就让学生在趣味十足的故事情境中获得新知,得到美好的学习体验。

三、数学目标的动态发展

传统的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教学要求是整齐统一的,而新的课程数学教学目标则考虑到了学生的差异性。因此, 教师应当根据不同学生表现出的数学学习倾向,对他们不同的学习水平、学习速度、学习能力给予不同的帮助,在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做出适合他们自身发展的“基本目标、降调目标、发展目标、超纲目标”的动态调节,以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教学“有余数除法”一课时,笔者是这样设计教学目标的:本课的基本目标是,学生认识余数,理解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的道理,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计算48÷9、64÷7等这类题目。本课的发展目标是:学生能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例如学生会解决以下几种题型:(1)老师将1-50卡片依次发给小明、小东、小红、小美、小豪,老师发到26号时,应该发到谁?(2)有45个人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8个人,最后一条船坐几个人?最少要租多少条船?本课超纲目标是:学生能综合运用有余数除法的规律,确定周期,利用除法与余数的关系解决一些有趣的数学问题。例如:会解决下题:有一列数:2、1、4、3、2、1、4、3、2、1……第174个数字是多少?这174个数相加,和是多少?这样,就在教学过程中,使不同的学生都有不同的发展。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一条漫长的道路,也是促进学生长远发展的要求。教师们应当在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不懈探索,不断加强数学课程理论的学习与领会,在继承中变革传统,在发展中更新自我,努力将自己生成的经验与智慧融入数学课程中,从而使数学课堂的教学更加完善,更富有实效。

【参考文献】

[1]郑毓信. 数学课程改革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J]. 教学月刊(小学版),2007(3).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 “实、活、新、细、曲” 下功夫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5(a)-0000-00

在小学数学教改中,广大教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开放活动。全程参与了听课、评课研讨。课堂开放课型丰富,既有新授课,也有练习课;内容多彩,既有概念形成课,也有解决问题,还有几何图形。从整体上看,很多教师都能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对课堂进行整体设计,注重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与构建过程,注重情境的创设,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但细细咀嚼品味过后,还是有许多遗憾和不足。结合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笔者认为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更应在“实、活、新、细、曲”上下功夫,着力构建有效课堂。

1“实”,就是要有实效

首先,目标的确认要实。教师要教什么,学生要学什么,学生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哪些困难,哪些问题对学生来说易如反掌,都要考虑的清清楚楚,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才能挥洒自如,恰如其分地处理突况。其次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些教师喜欢借鉴优质教案,这也无可非议,但借鉴别人教案一定要批判地用,要符合自己学生的实际水平。拔得太高容易使学生望尘莫及,丧失信心;设的太低则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激发。因此,设计教学一定要符合学生的真实水平,只有这样的教学才是最有效的。

例如,在教学“加减法简便运算”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多减要加,在练习时笔者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杨杨带了265元钱去超市,准备买一盒西洋参给爷爷补身体。到了超市,杨杨看中了一盒标价97元的西洋参胶囊,就从口袋中拿出( )张一百元付给收银员,收银员找给杨杨( )元,这时杨杨口袋里还剩( )元。要求学生除了填出上面三个空,还要用算式表示出求还剩多少元的算式来。结果学生列出了这样的算式:①265-97;②265+3;③100-3+165;④265-100+3,从而明白了为什么多减要加的道理。

上一练习教学设计得比较开放,又与学生生活相联系,有效地针对教学重难点进行了突破。使学生对于抽象的运算获得了经验上的支持,具体的经验也经过了数学化梳理和提炼,上升为理论上的简便运算。教学真有实效。

2“活”,就是教师要有一定的教育机智,能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组织教学

当学生的思维出现障碍时,教师要沉着冷静,善于疏导和化解认知矛盾,并做到了无痕迹。做到这一点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大凡老师遇到学生卡壳时,异常着急,总是用重复的方式去化解问题,到头来问题没得到解决,学生反而更糊涂了。这就需要老师进行课堂调控,设计适当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牵引学生的思维,使其处于活跃状态。只要能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积极地探索知识并试图将刚刚获得的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一节高效的课,成功的课。

例如,笔者在教学“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时,对于45-9这道题,有一位同学给出了这样一个答案:45-9=44。很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为了进一步弄清错误的根源,教师接着问:“你是怎样想的?”“因为个位5-9不够减,所以用9-5=4,再与个位上的4合起来就是44。”其他同学立刻笑了:“不对,9是减数,怎么能用95-呢?”这位同学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小脸儿通红。笔者接着说:“你观察很仔细,发现了个位5-9不够减了,那么不够减,差几?怎么办呢?”其他同学开始动脑筋,各种各样的办法出来了:①40-9=31, 31+5=36; ②15-9=6, 30+6=36; ③10-9=1,1+35=36……这时,一个同学迫不及待地说;“我想用9-5=4可以,因为5比9少4,所以再从40里去掉4就可以了。”

如果没有引导和宽容,就不会有后面的精彩与创新。

3“新”,就是课堂教学的设计一定要落实新课标的理念

现在的课堂的确都充满了新课改的气息,但总是有一种不到位的感觉。形式上新了,实质没有新,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反思原因,笔者想主要是对新理念的内涵没有真正的理解,流于表面层次。因此,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对新课标、新理念的内涵重新理解与把握,边实践边反思,边实践边领悟,并且多想想存在的问题原因会是什么。眼下,有一种现象值得注意,为了“新”,硬生生地套上一些新理念,扭曲了对新理念的认识。比如联系实际,以为用生活中的事编练习题就是了,往往忽视了学生熟不熟悉、用在这里恰不恰当,也忽视了学生感不感兴趣,缺少从学生的生活阅历联系实际。因此,对教师进行新课改理论培训还是很有必要的,只有吃透新课改的精神,恰如其分地落实到自己的课堂中,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余数比除数小》时,笔者落实新课改的精神,从学生的生活阅历联系实际,进行“有余数除法”教学。

师:国庆节马上就要到了,全班同学42人参加联欢会,如果每组5人,可以分成几组?每组6人,可以分成几组?

师:联欢会上,需要买一些饮料,如果一瓶饮料5元钱,老师手里只有26元钱,最多可以买几瓶?

电脑显示:26÷5=5(瓶)……1(元) ’

师:如果老师手里的钱能买5瓶饮料,你猜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钱? (有30元;也许32元;应该是在30 ―35元之间。)

师:国庆联欢会上,教室也要布置布置,首先要挂一些气球。按照绿、红、黄、紫4个为一组的顺序依次挂成一排气球。这样挂气球有规律吗?第21个是什么颜色的气球?你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找到答案吗?

在“有余数除法”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国庆节联欢会的情境,让学生在“分组”、“买饮料”、“挂气球”等具体的事件中实现对有余数除法数学知识的实践运用,特别是通过“如果老师手里的钱能买5瓶饮料,你猜猜老师手里有多少钱”的开放性推理,让学生在由果及因的逆向运用中强化了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进而在直观经验的辅助下,深刻理解余数与除法的关系.促进数感的形成。

4“细”,就是要在细节的思考上下功夫

“细”,就是要在细节的思考上下功夫,这是笔者近段时间以来思考最多的一个问题。清晰地记得,有一次听一位老师执教“角的度量”一课,笔者从内心为这节课叫好。但在检测学生时,笔者发现效果不像笔者想象的那祥,有的学生将量角器最下边与角的一边重合,而没有将0刻度重合,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老师已经用了大量的笔墨去渲染,为什么还出现这种情况呢?原来,这位老师的多媒体课件中,他所展示给学生的量角器0刻度就在量角器的一条直边上,笔者恍然大悟。

5“曲”,就是挑起认知冲突,创设探究情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儿童的认知是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不断完善、丰富、发展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找准新旧知识的临界点,巧妙设问,造成学生认知上的矛盾和思维上的断层。这样学生原有的认知平衡被打破了,他们急于想知道是什么、为什么,学习热情不言而喻。

新知的学习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深化的过程。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少,认知能力正在形成中,学习中往往会出认知上的一些盲点。这时,教师可适当设置陷阱,引领学生深度思考,完善对新知的正确建构。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时,笔者通过设置前后几次认知冲突,几经反复,最终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概念。

(1)猜想。几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学生不假总索地回答需要3根。是不是任意的3根小棒都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引发第一次认知冲突。

(2)操作验证。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几组小棒,通过操作发现:有的能围成三角形,有的却不能围成三角形。符合什么条件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引发第二次认知冲突。

(3)观察发现。先观察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得到“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时能围成三角形。

“我们组反对,我们组用的是3厘米、4厘米、8厘米的三根小棒,3+8>4,4+8>3,但不管怎么摆也摆不成三角形。”一学生一边演示一边争辩。

“我们组也不同意,我们组用的三根小棒分别是4厘米、5厘米、9厘米,4+9>5,5+9>4,摆出的图形,一种是4厘米与5厘米的小棒接起来和9厘米的小棒重合在一起,成一条线。另一种虽然接出三角形,但9厘米的小棒篷出一截。”另一小组的学生也不甘示弱。上面的结论该怎样订正呢?第三次认知冲突已然形成。

(4)再度观察。学生再次对能围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进行观察,终于发现:只有在“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条边时,才能围成三角形。最终得出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结论。至此,学生对三角形三边条之间的关系清楚明了了。

三次认知冲突,层层递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一次比一次加深,从而培养了其思维的深度。

记得有人说过,“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是的,任何一堂课,当你课后反思的时候,总会觉得有一些不足和遗憾,而你的教学艺术水平正是在不断解决不足和遗憾的过程中得到了提升。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说的好,“放下”、“上升”,再“放下”再“上升”。每一次“放下”都是痛苦的,每一次“上升”都是快乐的,生命因此不断走向圆满。

参考文献:

[1]周小山,严先元. 新课程的教学策略与方法.四川大学出版社,2003.11.

[2]张世明. 激活生成元素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j]. 创新教学,2011(1):6―7.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范文第3篇

那么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课标对“教为主导”作了全面的定性阐述,特别强调了教师的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际状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

那么如何发挥“学为主体”呢?《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以上所阐述的学习理念,其核心就是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有效的学习活动中来。

由此可见,教学中教师的主动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学习,应该形成“两个为主”的关系。现在的问题是有些教师把主动引导理解为主动提问,没有创设更好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甚至把主动帮助变成了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由于出现了这种情况,所以我们要倡导“以生为本”的课堂,并提出了“以学定教”的教学思想。但在推行这一教学思想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又片面地认为学生的“学”要比教师的“教”更重要。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只要认真地去解读新课标就会知道两者不能随意偏颇。《数学课程标准》在基本理念中提到:“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段话也正好说明了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说明了“教”与“学”都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浙江大学盛群力教授在《论有效教学的十大要义》一文中提到的其中一个要义就是“学教统一”。盛教授认为:“学习与教学究竟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是学重要还是教重要,是学在先还是教在先呢?这确实难以简单、笼统地下结论。一般地说,学与教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绝不能说倡导‘生本教学’就是将学生放在首要位置。学习与教学本来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虽然我们都同意现代教学是以学习者为中心,是一种‘生本教学’,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教学的作用,无视教师的存在,学习与教学、学生与教师,只有这两个方面协调平衡了,才是我们向往的境界,有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只讲一个主体,不管是以学生为主体还是以教师为主体,都是单方面甚至是片面的。”盛教授在文章中还提出了另一个要义是教学要做到“扶放有度”:“不要简单地说先学后教还是先教后学,学需要教的促进,没有教,也是可以学的,但是为了更高效地学,这就需要教了,问题是教什么、教多少、何时何地教,这就需要有一个‘扶放有度’的问题。”

现在大部分教师对以上教学理念都是非常赞同的,还努力朝着这一方向去实施。问题在于教师的解读程度存在着差异,所以部分教师在具体设计时就没有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没有把握好学生的参与度,甚至对怎样的教学才算是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怎样的教学才算是教师做到了有效引导不是很清晰,因而造成教学效率的低下。这也说明教师要把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需要一定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断学习与反思的过程,是长期实践与磨炼的过程。基于以上认识,本文想通过对几个教学案例的分析,揭示教师在设计教学素材和处理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的几个方面的缺失,并提出我们应如何去改进的一些做法,供大家教学时参考。

一、担心学生无法自主,导致教与学的失衡

教学方式的确定首先要分析学生是否能自主独立地进入学习活动,这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必须思考的因素。但部分教师在分析“引导”与“自主”的权衡上有时把握不定,甚至对有些教学内容教师认为学生独立探究有困难,就没有更多地考虑引导对策,而出现了教师的“教”重于学生的“学”。

如教学《圆的面积计算》时,因为学生在这之前的转化都是直边形,所以学生要在没有预习的前提下能自己想到把圆等分成小扇形,并把它拼成近似的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一般是不大容易做到的,而且更不会想到等分的份数越多拼出的图形就越接近长方形。教师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作这样的分析是对的。可是有些老师认为学生完全自主有困难,所以干脆就不让学生去动手探究,只让学生观察媒体的动态演示,或观察教师的教具演示来说明剪拼的推导过程。这样的教学虽然学生看得很清楚,想得也很明白,但我们总觉得学生是完全处在被动的听讲上,没有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此课作了如下改进。

教学片段一:

师:要想知道圆的面积的准确计算方法,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探究呢?(这时学生迟疑了片刻)

师:我们在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时都用了怎样的方法?

教师呈现预先设计好的投影,帮助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使学生说出:都是把它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或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图形拼成已学过的图形。

师:用两个完全一样的圆拼成已学过的图形,有可能吗?

学生同桌用两个圆片拼拼后回答:不可能。

师:那你们能把一个圆剪拼成已学过的图形吗?

通过投影的观察、想象,感知无限等分后化曲为直的思想。

以上教学片段给我们带来这样的思考:如果碰到学生完全自主有困难时,应该去研究如何调整活动方案,怎样放慢活动的速度,而不是简单地取消学生的活动机会。教师应该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在学生有一定感悟后再去呈现投影,引发进一步的想象。这样的教学才能达到更佳的学习效果。

二、固守某种教学方法,缺乏教与学的创新

所谓固守某种教法,就是大家在教同一内容时基本选定的一种方法。其原因有两个,一是这种教法确实有一定的优点,教师也认为这种教法没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二是执教者的设计思维惰性,满足现状,没有与时俱进的追求,不愿意对现成的方法作进一步思考。因此,在教与学的处理上比较平庸,缺乏教与学的创意。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见得最多的方法是让学生观察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长方形,当学生一时难以区别它们的面积大小时,教师给学生提供每格是1平方厘米的格子纸,并把这个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画在格子纸上,引导学生数出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的长度,数出长方形的长和宽的长度,再数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从中发现长方形的面积刚好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底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也刚好相等,以此得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是“底×高”,接着再引导学生操作验证。现行的一些教材也是按以上方式编写的,先让学生数格子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也确信这种教法比较成熟,似乎没有什么好改进的地方。但我们如果进一步深入思考学生数格子的过程,虽然在数面积时有许多方法可以启发学生下一步如何去探究,可是在数出数量后,只要对照数量就会得出“底×高”的结果。现在的问题是,当学生没有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之前,面对一个平行四边形要计算它的面积,学生会怎样思考呢?它的面积与什么有关呢?它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我们的学生也许会误认为是邻边相乘,不能感受到它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今天提供给学生的是数格子的素材,学生只要按要求数就可以了,这样教学,学生的好奇心、自主性会油然而生吗?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对本课的开始环节作了以下改进。

教学片段二:

让学生拿出四根塑料棒搭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6),并向学生提出:你们可以轻轻地拉一拉、玩一玩这个平行四边形。

接着提出:你们在玩这个平行四边形时感受到什么数学问题了吗?(学生先分组交流后,再反馈)

生1:平行四边形容易变形。

生2:平行四边形的形状变了,面积也变了,但周长没有变。

师:这个平行四边形变成怎样的图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生:变成长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师:是吗?大家再慢慢地拉一拉,看一看是这样的吗?

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平行四边形变到长方形时它的面积最大。

师:假如这个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分别是7厘米、5厘米,那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教师随手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借此复习“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师又提出:这些图形的面积的大小变化与什么有关呢?

教师继续让学生拉一拉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先分小组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再集体交流。

生1:与角度有关。(指的是两条邻边的夹角,教师肯定他的想法有道理)

生2:平行四边形越扁,它的面积越小。

师:平行四边形越来越扁,你能想到与平行四边形的什么有关呢?

生:与平行四边形的高有关。

师:通过这个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观察和计算,我们可以猜想到一般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接着引导操作探究,让学生任意拿出一张平行四边形纸片剪拼,探究如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形,并注意不同方法的剪拼与说理。(过程略)

以上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玩平行四边形塑料框架的过程中,围绕着教师引领的几个问题自主领悟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小与底和对应的高有关。这样的教学是顺着学生原生态的感知过程组织学习的,打破了以往的一般教法,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自主方式不够匹配影响教与学的本真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教师虽然具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可是没有较好地分析教学内容的特点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的自主学习活动与教学内容不够匹配,因此影响了教与学的本真。

比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课中要求学生学法的笔算。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没有余数的除法开始,并设计活动素材提出活动要求:用12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可以搭几个正方形?让学生动手搭一搭后,写出算式“12÷4=3”。接着往往教师就会提出:今天还要学法竖式,你们觉得除法竖式应该怎么写?请同学们试一试好吗?由于有加法、减法、乘法竖式的基础,所以学生都会想到把被除数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再在最下面写出商。当学生都写成这种形式后,教师无奈地提出:你们的想法有一定的道理,其实除法竖式不能这样写,接着教师介绍除法的竖式书写方式。由此可见,在这里要学生自主尝试写除法竖式,学生只能迁移之前的竖式形式。教师也知道学生迁移以前的竖式形式对除法竖式没有什么好处,所以马上给予否定。我觉得既然这样就不要让学生去尝试写竖式了,把学生自主学习的时机放在自己读懂除法竖式上,这样效果就会更好一些。具体教学可作如下改进。

教学片段三:

呈现问题:用12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可以搭几个正方形?

生:可以搭3个正方形。

师:你能写出除法算式吗?

生:12÷4=3。

再呈现问题:用13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生:可以搭3个正方形,还剩下1根小棒。

师:请同学们拿出13根小棒在桌上搭一搭。

学生操作后教师把它用草图画在黑板上: 。

师:把它写成除法算式怎样写呢?

这时学生独立尝试写算式:

13÷4=3(个)还剩1根

13÷4=3(个)……1(根)

师:这里的除法与以前学习的除法有点不一样,它是有余数的除法。以上两种算式写法都对,但觉得第二种更简洁一些。我们以后写有余数的除法算式时就要按照第二种方法写,请大家选择第二种再写一写。

继续呈现问题:用14根一样长的小棒,每4根搭一个正方形,结果会怎样?

师:请你继续拿出小棒摆一摆,再用除法算式表示结果。

等学生操作和表示之后,教师继续画出草图写出学生的算式:

师:有余数的除法也可以用竖式计算。请大家观察下面的竖式,并对照以上的除法算式和图,你能看懂什么?

学生先通过独立解读竖式,再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集体交流,使学生重新找出竖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说出竖式中的“12”是什么意思。在交流中注意对照直观图和横式帮助学生理解竖式各部分的含义,并在竖式中标出各部分的名称与含义。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范文第4篇

新课改要求,现阶段的教学需要基于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基于学生发展目标展开科学教学过程。由此,构建高效对话课堂,需要基于小学生的认知基础、兴趣爱好、个性差异与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思考、创新、互动与实践,在师生、生生有效对话过程中,不断掌握知识与方法,提升数学素养。

一、创设和谐氛围,奠定对话基础

有效对话课堂的构建,创设和谐氛围是基础,也是激励学生思考、表达的关键。小学低年级学生年龄小,他们想法奇特,且思维活跃。若死板、严肃的课堂氛围禁锢了他们的思想,那么对话课堂也难以开展。学生对教师噤若寒蝉,师生间就难以有语言、眼神交流,教学效率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创新思维也难以提升。由此,创设和谐氛围,借助多媒体情境、活动情境、游戏情境、生活情境等,引导学生身临其境,自主感受、思考、创造与实践,能有效奠定对话基础。

如《认识图形》教学时,教师播放课件,多媒体课件上呈现出非常多不同形状的图形。教师引导:“大家认识图片上这些图形吗?”学生们七嘴八舌的回答问题。教师再拿出实物材料,积木、书本、茶杯、纸盒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物体的形状。之后,教师表扬学生回答的非常好,接着与学生对话:“大家能结合生活中的实际物体举例说说什么是圆、长方形、正方形吗?”学生举出栅栏、棋盘、禁止吸烟与小心摔倒的标示图等,来说明自己对图形的理解。通过创设多媒体情境、实物情境,打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构建有效的对话课堂。

二、解读学生心理,激活对话过程

了解学生心理是顺利展开对话过程的关键。新课改下,需要引入全新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摒弃传统的“一言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抓住学生心理,有效解读,了解学生的顾虑、困惑与奇特想法,有效把握,科学引导与介入,如此才能更好的展开对话过程。解读学生心理,可以采取观察学生肢体动作、身体语言、眼神语言的方法,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与实践经验,有效解读,合理调控教学过程,激活对话过程。

如《有余数的除法》教学时,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每个小组分配18根铅笔,教师:“我们今天来玩分铅笔游戏,18根铅笔,分给3个、4个、5个、6个小朋友,分得的结果分别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引导学生做游戏,学生们发现,分给3个学生,每个人有6支,分成4个学生,发现分不了,分配的学生一个个充满疑惑的眼神,与小组成员讨论,是不是自己分错了。这时,教师与学生对话:“分给4个小朋友时,是不是每个人4根铅笔,还有多的,再一人一根又不够呢?”学生:“是啊,还剩下2根,每个人只能分半根了。”教师:“这就是除法的余数了。”之后,教师画出表格,填入游戏结果,展开余数与除数大小比较的教学。通过解读学生心理,激活对话过程。

三、实施有效提问,提升对话质量

提问是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表达的最佳策略。提问有引导学生思考的作用,也有提示和点拨的作用。小学低年级教学阶段,实施有效提问,能大大提升对话质量。为增加提问的有效性,就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充分准备好教案,预设教学过程中的各类情况,作出提问预想。结合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合理协调与动态调控。采取并列式、牵引式、递进式、反问式、点拨式等提问方式,针对性运用,提升对话质量。

如学习《认数》这一单元知识时,采取递进式提问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单元知识,建构知识网络。教师:“这单元学习的数字满十进1位,也就是10个低一位的数,可以构成高一位的1,如10个1就是10,10个10就是100。那么10可以由几加几组成?”学生:“1+9,2+8……”教师:“100又由几十加几十组成呢?”“对应的加减法如何计算?660-60=?660+60=?”“如果是600-60=?600+60=?呢”运用递进式方法,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掌握对应为相加减,满10进1,不够减从高位借1的知识与方法。

小学数学高效对话课堂的构建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凸显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表达、自由交流、创新思考的关键举措。新课改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需要更加关注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采取科学的方法,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时间与空间,在师生、生生对话课堂中,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投入与实践探究。通过有效对话课堂的构建与实施,强化对学生表达能力、交流能力、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奠定良好的学习基础。

【参考文献】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范文第5篇

磨课是教师进行教研活动的一种手段。它通常是以组为单位,每个年级每个学科为一组。它是一种教师凭着自己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集中组员智慧,在上公开课之前对上课思路进行反复推敲的试讲过程。通过磨课的实践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能力以及教学效果,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磨课是小学数学教师备课的延伸

备课是现在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是上好课的基础。通过备课,教师能够更加熟悉教材内容,能够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教材内容制定符合学生成长的教学方案,能够提高小学数学课堂的效率。在一般的备课过程中,大多数学校都配有教学参考资料,加上现在互联网的发达,备课的资料越来越多样化。这往往让教师失去了一些思考机会,很多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都是照搬教学参考书或者上网查询,如果没有现成的资料,他们就难以写出属于自己的教案。而磨课是以集体备课为形式,是集齐全体组员的智慧结晶,对教学内容、教学理念、教学方式进行探讨和研究。磨教材、磨教学方式、磨学生、磨反馈,这样做能够增强教师之间的互动交流,促使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真正的思考。有一位教师要上一节“整百数乘以一位数”的公开课,数学组的教师就对他的这节课进行了磨课,并对如何更好地掌握乘法知识点进行了探究。在他第一次试讲时,笔者采用比较常规的听课评课的形式,进行初步推敲;而在他进行第二次试讲时,大家从他的教案、目标、教学手段、课堂效果进行深入的讨论,各抒己见。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之间思维的火花不断地发生碰撞,这样的效果往往要比教师个人备课的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说磨课是教师备课的延伸,是上好一节数学课的基础。

二、磨课是完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

磨课,也是完善教学方法的一种方式。由于教师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就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这就是同课异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因此在组织教学内容时,可能会存在看问题片面、教学方法不够完善的问题。而通过磨课,教师之间相互交流教学方法,相互学习,取其精华,就能磨出一节好课。笔者在上公开课“有余数的除法”时,在第一次试讲的过程中,以说课的形式说给同组的教师听,经过组内讨论,认为笔者在引导环节过于繁杂,建议修改简化。第二次是在班上进行课堂试讲,组内教师听课、评课、议课,并分别对笔者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等进行了推敲。他们觉得笔者采用学生熟悉的篮球场引导学生自己理解什么是余数的环节做得非常好,并且提出应该根据学生水平的不同适当加些拓展练习的建设性意见。笔者再次修改,再次试讲,再评再改,再完善,最终整节公开课的效果非常好。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们对执教者的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探究、打“磨”,而执教者在不断修改、优化的过程中,其实也是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完善。这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过程,能够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所以,磨课是完善教学方法的有效手段。

三、磨课是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学 新课标 解决问题 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127-02

十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于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我所任教的学校位于火车站的附近,学校中绝大多数的生员都是外来工的子女,许多学生甚至没有接受过学前教育。所以,在数学能力上,特别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学生是比较薄弱的。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与弱,对数学成绩会有比较大的影响,因为在各种测试的试卷中,解决问题所占的分值比较大。相对来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一些,数学成绩就会好一些。因此,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非常重视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培养孩子读题的能力

1.教给学生正确的读题方法

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十分有限,许多的字学生还不认得,学生在独立读题上仍存在着一定的障碍。我在教授完新课,巡视学生做练习的过程中遗憾地发现,许多学生做错的根本原因便是没有读题目,或者根本读不懂题目,只能凭着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进行答题,答题结果可想而知。这就是为什么孩子们明明觉得题目很容易,自己似乎也都会做,却总是出现错误的根本症结。而只要老师把题目读上一遍,学生再进行解答,马上就会解答了。

为了养成学生认真读题的好习惯,我在教学中对学生做了以下具体的要求:

(1)在做作业或者考试时,每一道题目先认真听老师读一遍。

(2)在心里默默地记下自己不会读的字。

(3)按照老师的要求独立读上一遍。

(4)读的时候用右手食指指着题目读,读到哪里,手指就跟到哪里。

(5)读题时要做到不漏一个字,不添一个字。

这样持之以恒下去,养成良好读题的习惯,学生的读题能力就会逐步提高了。

2.放手让学生去读题

让学生养成独立读题的习惯,特别是到了小学二年级时,不要每道题读题的任务都由老师或者家长代劳,只有学生在长期的自主练习中,读题能力才会逐步提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例题4:把12个竹笋(sǔn)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由于二年级的学生还没有学过“笋”这个字,数学教科书里把它标注上拼音。在教授这节新课时,我先让学生独立拼出读音,然后读出这个字,学生一边读题一边思考,最后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从而完美地解决了问题。

二、培养孩子的审题能力

(一)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在读题与解题之间,有个非常重要的步骤,这个步骤便是――审题。审题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学生答题情况的好坏。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呢?审题的良好习惯,最关键的又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无外乎“认真”二字。如何认真?读题不是随随便便地读,而要一字一句地读,要一点一点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而不是囫囵吞枣地乱读一气。

例如,在一年级的教科书中常常出现看图解决问题,要求学生要仔细地、有序地去数一数物体的数量,多数或者少数,都会导致解题错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常提醒学生要认真看题目,要逐字逐句地往下看,要一行一行地认真读,不能添字漏字,并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根据已知条件进行思考,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逐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2.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

所谓的“关键词”就是题目中的一些能够起决定性作用的字词,若能抓住这些关键性的字词进行理解,便可以更快更有效地弄清题目的意思,这样才不会牛头不对马嘴,答非所问。有些题目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在审题时,却要分外仔细认真,才能正确地理解题意,并按要求作答。

抓住关键字词的方法有很多,在教授新课或是做练习时,我要求学生一边读题,一边动笔,圈一圈、画一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关键的字、词做上记号,或者在下面画上横线,这样便能在答题时更好地提醒自己。

例如,一年级下册的《解决问题》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有16人来踢球,现在来了9人,还有几人没来?针对这道题,我先让学生用笔画出这道题的已知条件――16人,9人,再画出具体问题――还有几人没来。接着再找出本题中的关键字词――“现在”与“还有”二词,这样,便准确地把握了这道题的题意,能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解答,使答题正确率大大提高。

三、培养孩子提出问题的能力

1.鼓励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新课标中所说的“解决问题”能力,不是简单地解答数学习题,而是涵盖了数学知识,数学技能,以及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据收集整理一》中课后有一道题:“如果组织同学们去游玩,最好安排在什么季节?为什么呢?你还能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吗?”这些的问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这能够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学习数学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2.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学生不但要会回答既定的问题,还要学会提出问题,我们的教科书中,许多的练习题,都十分注意给学生们提供众多现实的素材与丰富的信息,引导学生们主动地提出那些有价值的问题。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的《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课中的例1时,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喜爱活动的特点,创设了学校组织同学们去西湖公园春游的情境:二(2)班“有22个学生去划船,每条船最多坐4人。教师引导学生,根据这个情境,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如――“至少需要租几条船?”“5条船够吗?”等系列问题,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教师相机归纳,整合,并充分肯定学生们所提出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提问积极性。

总之,“解决实际问题”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所规定的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和重要内容。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材的特点,针对少年儿童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意识以及综合应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

21世纪,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那么我们的教育行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也在不断推进,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对教学有了很大的改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为学生提供了多样的学习方式,营造了一个活跃的学习课堂,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与此同时还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信息技术在课堂的有效应用是课程改革的重大进步。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现代信息技术的利用,能够使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上即时互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向学生展示将要学习的内容,并且掌握学生的听课情况。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电脑自主对教师发送的教学资料进行学习。例如在讲授几何画图的课时,教师可以先通过电子屏幕向学生展示一些几何图形的画法,学生认真观察老师的操作步骤并进行思考,结合小学生爱动手的心理特点,他们每个人都想跃跃欲试,在老师的带动下,学生们自主进行几何图形的创作。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任务中,每位学生都能够拥有锻炼的机会,其学习兴趣大大得到提高,并充分调动起学习的自主性。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生动形象的数学课堂

小学生的思维模式还不成熟,数学知识对于他们来说有时候还很复杂,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为学生构建一个数学学习情境,能够让他们亲自经历学习过程,增强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例如在讲解图形概念时,我把自己做的一个动画课件给学生们展示出来了,画面的形成过程生动形象的展示在学生面前,这样就会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例如,给学生讲解圆柱体的概念时,我用信息技术向学生演示了圆柱体的形成过程:一条竖直的线由上至下画出来,然后以这条线为一边画一个长方形,把长方形围绕直线转一圈,最终形成了一个圆柱体。在演示过程中,多媒体技术把本来复杂的概念演示的生动形象,学生们看也很入神,这样的教学方式比纯语言的讲述有效果的多,学生们也喜欢信息技术下的数学课。

三、利用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运用的实例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而现代信息技术能使文本、图形、图形、声音、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图文并茂,可以刺激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使学习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例如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我利用课件导入:唐僧师徒四人去取经的路上,让八戒去找西瓜解渴。悟空说:"咱们四人平分,没人吃四分之一吧。"八戒很贪吃,不高兴的说:"西瓜是我找来的,我应该多吃一点,我至少要吃六分之一或者十分之一。"其余三人听了哈哈大笑。小朋友,你们知道大家为什么笑他吗?在这个情境中,滑稽的八戒,幽默的人物对话为学生提供了身临其境的感觉,适时提出问题,自然创设出最佳的学习情境,唤起学生思考的兴趣。诱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例如:在学习"轴对称"概念是,制作一只会飞的蝴蝶,两只翅膀在运动中不断地重合张开。优美的画面伴随着优雅的音乐,使同学陶醉其中,这时抛出问题:"蝴蝶为什么这样没呀!"...这就是生活中的对称美,也是数学之美。数学来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四、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

数字化教学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教师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转化成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与协调者、数学化学习的引导者。教师要改变现有的教育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善于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冲出"以书本知识为本"的束缚,深刻认识21世纪信息技术对教育来带的冲击和挑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积极学习新课改理论,树立正确的学习观,教学观。另一方面,教师要不断的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掌握必要的计算机操作和课件制作技术;同时对网上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以最快的速度搜索自己需要的资料,学会借鉴名师的教案、课件及科研成果,同时在同事中也可以合理利用资源。

有余数的除法教案范文第8篇

“道,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数学之道,在这里指的是数学教育和教学中应遵循的客观规律。以下将试图通过具体课例,探讨小学数学之“道”。

一、课件运用之“道”

在某优质课的竞赛现场,多媒体课件正在惟妙惟肖地将教学内容演示出来,伴随着色彩鲜艳的画面和悦耳动听的声音,课件提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问题,把课堂气氛推向。突然,教室停电,课件无法播放了。教师顿时急得团团转,后续的上课教师也坐立不安。不久,故障排除,课堂得以热热闹闹地继续下去。

随着“薄改”项目顺利实施,过去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状况得到彻底改变,伴随课件生动的展示,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得到充分的激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再是棘手的事。为此,广大教师乐此不疲。然而在许多课堂中,课件仅起到“电子黑板”与“内容再现机”的作用,教师成了电脑操作员与画面解说员。部分教师过分依赖课件,每堂课用课件,每环节离不开课件,键盘、鼠标代替了粉笔,电子屏幕代替了黑板。课堂由原来的教师“满堂灌”,演变成学生“满堂看”;部分教师制作课件追求“新”“奇”“异”,大量使用动画、视频,引人入胜,整堂课学生目不暇接,注意力全被画面所吸引,但却只是简单机械地看和听,主动思维缺失;部分教师人随“机”转,整堂课按部就班地“走课件”,教师的灵活性、能动性严重缺失。课堂全是“预设”,缺少“生成”,更缺少“灵动”。

课件只是对教学进行补充、扩展和延伸,不是教学的目标。因此,教师应有正确的课件运用观,做到既不迷信和夸大课件的作用而逢课必课件,也不排斥课件的使用。要根据课型和内容进行恰当取舍,如计算和实践类课程,其重心在学生实践、操作、体验,如果过多运用课件教学,其效果未必比常规教法好。教师运用课件进行教学,也应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导学预案做到常规教法与运用课件统筹兼顾

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深思熟虑,对于用常规教法就能达到教学目的或完成教学目标的,尽量考虑用常规教法。尤其是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师生思维碰撞即时生成的场景,师生互动时的语言、神态等,用课件是无法实现的。对于可不用课件就能实现同样效果的,尽量不用课件,更不能把课件当作黑板搬家。对于运用课件能达到更好效果的,设计时应做到源自课本而又高于课本。在制定运用课件的教案时,应准备一套常规教法的备用预案,以备不时之需。

2.设计课件应适度留白

有经验的教师,在用常规教法教学时,对于一些由感性向理性、由具体向抽象转化的知识,总会在思维和方法上毫不犹豫地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时空,让学生充分地思考和理解,锻炼学生的思维。同样,在用课件时,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在课件呈现方式、内容的设计上,不要将整个思维过程一览无遗地展示出来,应给学生留有一定的余地,让学生自己探究,从而让学生的思维想象和个性特色得以充分发挥。尤其是一些人机交互的界面,不要将所有的结果、思考方法作为“标准答案”一一列举,而应创建平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利于学生求异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总之,课件设计要紧紧围绕学生学习的需要进行取舍,让课件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器,发挥出其最佳功效。

二、小组合作之“道”

在一次“有余数的除法”的观摩课上,新知学习时,教师先后7次组织合作学习,前6次是摆学具并写算式,把10个苹果分别平均分成10份、5份、2份、1份、4份、3份;第7次是观察下面的算式:11÷4=2(盘)……3(个),10÷4=2(盘)……2(个),9÷4=2(盘)……1(个),然后组内交流“发现了什么”。交流时,各组迅速进行讨论,大家七嘴八舌,场面热烈(各组基本上是组长和1―2人讨论,其他人听,时间约半分钟)。

在上例中,教师们认识到小组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但“热热闹闹做样子,踏踏实实摆姿势”却是当前很多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真实写照,实际教学中遍是“重形式,轻实质,缺实效”的合作学习。有的教师为了给课堂贴上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标签,课堂上为“合作”而合作,小组合作学习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有的教师设计的问题不恰当,要么问题过于简单,缺乏小组合作的必要和价值,要么问题过于复杂,学生合作讨论解决不了;有的教师“时机意识”不强,问题刚提出,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和尝试,就被要求进行合作学习,这“形似”的合作学习,由于学生缺乏独立思考,讨论不深刻,从而难以产生实质性的学习,是一种“神不似”的合作。如此种种,“高效课堂”“给课堂教学注入活力”就成了空话。

要克服以上种种问题,切实增强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小组合作学习要留有足够的时间

有经验的教师明白,高质量的合作学习需要有充足的时间做保证。因此,合作学习时教师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能深入地进行思辨,发表自己的见解,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甚至应为给学生合作学习正在进行的激烈讨论让路而修正自己的导学预案。因槿眉ち业奶致坳┤欢止,产生的后果是学生除了扫兴至极而心有不甘外,更甚的是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教师无意中消退了,这是得不偿失的。

2.小组合作学习问题难度要适当

学习内容是确定是否采用小组合作方式的重要依据。有的内容浅显易懂,如果安排合作学习,学生了然无趣,浪费大量的时间;而有的内容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如果教师不假思索,设计的问题使学生利用现有知识无论怎么讨论都无法解决,也就失去合作学习的价值。为此,教师应依据学生现有的知识与能力,深入钻研教学内容,设计好合作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对于一些抽象、难懂的内容,采用问题分解的方法,渐进式推进,逐步将其转化成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可以探究出结果的问题,这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更有利于学生养成积极思辨的学习品质。

3.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要适当

学生的学习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帮助者”“合作者”“指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应随合作学习的推进,灵活变换。合作学习时,教师不仅要为学生准备一份思维含金量高且有“新颖、活泼、有趣”特色的资料,还要深入到学生合作学习中去,以恰当的身份,给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遇到参与不积极或合作不默契的学生时,教师应停下来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将如何与别人沟通,如何阐述自己见解的方法教给他们,提醒他们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从中学习别人的表达方法。同时,教师要做到“三多、一机智”(多观察、多倾听、多走动,机智地将自己的期望传递给学生),及时了解合作学习的进展,只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干预,有效地监控并支持学生合作学习。

三、小学数学的教之“道”

小学数学的教之“道”,应是教师紧紧围绕“生本”理念,注重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的培养,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师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学习中国古典数学专著

中国古典数学专著是我国古代数学家们智慧的结晶,是他们经过无数次艰辛的摸索、实践和检验而结出的硕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数学算法、算理内容与数学思维。如《周髀算经》《九章算术》《几何原本》等,通过对其中的数学知识、数学原理和数学推理的悉心学习,可丰富教师的数学知识,提升教师的数学涵养,从中领悟到数学思想的博大精深,感受到数学方法的广博丰富,体悟出数学思维的深奥精微,为课堂教学夯实知识基础。

2.学习中国古典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