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第1篇

但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被教师压制了,特别是学生的回答与教师的意图相差很远的时候。如在《从百草园三味书屋》的教学中,教师问:“你对三味书屋的陈设、布局有何感受?”教师的本意是要学生认识在三味书屋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是单调、枯燥的,进而认识到它束缚了儿童身心的发展,达到对封建教育批判的目的。可是有一个学生满怀自信地举起手回答:“这种陈设很高雅。”立即引起学生哄堂大笑,教师表现出大为不满的表情,并用自己的答案给予纠正。其实学生的回答不无道理,在他的心目中,这样的陈设很简朴,朴素也是一种美,当然认为它高雅。

学生提出的问题,不论高深,还是古怪;学生的回答,不管是不够全面,还是错误,都不要“一棒子打下去”,不要打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相反,要尊重学生,鼓励学生,要引导他们积极思考,这要求教师实行教学民主,要具备教育机智,不能把课堂教学看成是教案的翻版,它应是教师的创造性劳动。

教师设计问题,要贴近学生的思维,要注意问题的弹性。所谓“贴近学生的思维”,就是教师的设问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实际、生活实际、思想实际。如果把满堂都问得哑口无言,或者都能齐声地回答,这个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就没有意义了。例如,《端午的鸭蛋》一文讲到作者对家乡思念的方式,初中学生对“方式”的理解有一定的局限,可改问:“作者通过叙写哪些事情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学生很快就能找出系百索子、做香角子、吃咸鸭蛋等这些思乡的方式。

所谓“问题的弹性”,就是答案的多项性。要少设计唯一答案的问题,不设计答案是“是、不是;对、不对”之类的判别答案的问题。以对《项链》中路瓦栽夫人的人物形象分析为例。假如路瓦栽夫人没有丢失项链,她会怎样呢?她能爬上上流社会而过上幸福生活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具有多项性,她既有爬上上流社会过上幸福生活的可能,也有可能成为上流社会那些达官贵人的。对《项链》的结尾,还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佛来思节夫人说那挂项链是假的,路瓦栽夫人会怎样做呢?这个问题更给学生带来了想象的空间。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只要持之有故、言之有理即可,大可不必强求答案的统一。

上例中所设计的问题就都具有弹性,学生的经历不同,思想不同,性格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回答。教师的总结要能够结合社会实际,挖掘德育的内容,同时不随意否定哪一种说法,这样才能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从思维和语言的自身规律看,重视思维训练要与语言训练相结合。叶圣陶先生说:“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维的正确。”要在语言文字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思维,把语文教学落到实处。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应学习准确地形容和准确地表述动作,不仅要让学生认识到“碧绿、光滑、高大、紫红、低唱、弹琴”等词语用得好,还要让他们认识到为什么好。笔者采用的方法是:去掉或者调换这些词语对比着读,首先让学生感受到这些词语写得好,再分析好在哪里,如“碧绿”能否换为“苍翠、淡绿、浓绿”?不能,因为它写出了菜的颜色、长势和嫩的质感。再如“弹琴”能否换为“拉二胡”呢?不能,因为蟋蟀声音很有节奏,符合弹琴的特点。当然,学生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同时又能够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也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

通过对词语本义的理解,到懂得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进而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文章的中心。读有字之书,明无字之理,书中最宝贵的东西往往是在字里行间,要能体味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落花时节又逢君”,其中“落花时节”并非单是相逢的时间;“斜风细雨不须归”也并非仅是因为“鳜鱼肥”。抓语言文字的训练,要自词而句,自句而段,自段而篇,使思维呈现逐步深化的过程。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 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 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09-01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独特体验、激发阅读兴趣、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并重视每一位阅读个体,张扬学生阅读个性,正确审视学生的每一处体验,从而引领学生阅读走向正轨。因此,本文则分析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1 激趣教学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动力,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多数学生好动、爱玩,若只要求阅读数量,而不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久之,学生易对阅读产生厌烦心理,影响阅读的有效性,更不能够较好的实现对话。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首先应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以“趣味”为抓手,采取措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打开对话通道。如:可运用教材激趣、结合生活实际激趣、利用故事激趣等,以运用教材激趣、运用多媒体激趣为例,即是在学生学习教材课文的过程中,通过有意地介绍与课文相关的背景、知识等,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如:学习《紫藤萝瀑布》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播放瀑布录像,通过多媒体中展示瀑布,可让学生联想到“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当吸引学生的眼球后,教师可话锋立转,转移到今天所学的课文上。播放紫藤萝录像,将紫藤萝与瀑布做对比,让学生感受紫藤萝盛开时的景象,让学生感受到作者为什么将其称之为“紫藤萝瀑布”。通过创设利于本课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无尽的遐想,进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其朗读的欲望。又如: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内容时,可采用多媒体播放《童年》的开头歌曲,并向全班学生说道“听到这首歌是否能够想起自己的童年呢,那时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对于大作家鲁迅先生而言也不例外,也有值得自己回忆的童年,今天就跟寻着鲁迅先生的步伐,走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感受陆先生多姿多彩的童年世界”。通过新课导入完成后,让学生自己介绍作者,并予以指导,从作者籍贯、代表作及作品风格等几个方面予以阐述。通过此种方法,能够激发学生探讨的欲望。

2 个性教学

教师在中学生心中的地位是神圣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于学生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用行动示范,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激情。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读一些中外名著,并将优秀的作品推荐给学生,与学生分享,既能丰富自身的知识,还能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让学生积极投入到阅读中。在课余时间,还可与学生共读一本书,在阅读后师生都写下自己的读后感,并在班级内进行互评,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阅读激情,还能有效地拉近师生关系。在为学生推荐阅读物时,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年龄、认知水平、兴趣等方面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图书。可选择通俗易懂的科幻类、故事类图书,同时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等不同,推荐图书时,也应注意学生间的个性差异,因人而异地推荐课外读物。此外,为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课外阅读,教师还应注意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如可在班级中设立“读书角”,教师可带捐书,并动员学生将个人图书放在“图书角”中,由班干部进行借阅管理,解决学生课外阅读中书源不足问题,并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参与其中。

3 情智教学

我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夫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若没有了情感,也就没有了文章,更没有语文。文章是人赋予情感表现的产物,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怎能离得开情感。通过情感教学能够使课堂情意浓浓、情趣盎然,让学生乐此不疲、爱不释手。人一旦离开情,好比一潭死水,毫无生机可言。但在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世界,就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语文是思想交流的重要工具,在思想交流中传递智慧,并碰撞智慧,进而产生智慧。因此,语文教学就是在语言文字的学习中发展智慧、传递智慧。而只是并不等于智慧,知识知识外在的,需要个体内在而生成。孙双金教师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引导学生,熟读深思,要求学生学会及善于质疑,进而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思考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能够标新立异。即孔子所说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强调通过语文教学让学生思考及聪明起来。此外,语文中包含了作家的情感,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人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情,脑中有智,手中有法。这样一来,课堂中也就不会出现只见书本、不见生命;只见教案,不见学生的问题,从而使得语文课堂犹如柳暗花明、茅塞顿开、峰回路转、豁然开朗。如:学习《多一些宽容时》内容时,可将一副对联交给学生,上联为:无私、无欲、无怨、无悔,才有大将风度。这副对联是从课文内容中总结出来的。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的内容来概括出其他内容,并补充下联内容。有的学生经过探讨,得到下联:互谅、互让、互敬、互爱,方显宰相胸襟。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文中所选取的作品是学生学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因此,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通过不断实践、总结、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加强语文阅读有效性探究,不断提高语文阅读水平。

参考文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基本特点 基本模式 实践

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一下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把学生培养信息时代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基本特点

1、教学手段的先进性。大量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模式,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入教学领域,改变了原有的填鸭式满堂灌,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大提高。学生可以自己查找有关资料,与计算机进行即问即答。对能力不同的学生能够因材施教,实行个别化学习。而且通过CAI课件教学,可以通过仿真和模拟所创造的情境进行仿真学习,使学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形成一种真实感,从而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教学模式的多样化。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改变了教育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个别化学习,可以对提供的问题,练习题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将从课堂上的主角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学生成为知识的获得者与建构者,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末来的教学模式将是融入了全球性的个别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和集体学习为一体的新型、多样的学习方式。

3、教学内容的丰富性。现代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教科书将被视听教材及各种学习软件所代替,“教材”应改名为“学材”,要教东西更多,但很多以前必须课堂讲授的东西,已逐步转为由学生参与或自主学习中获得,课堂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为主。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的基本模式

1、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与其他教学媒体有机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形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通过投影、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的演示来配合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新颖,易于师生感情交流,及时反馈、引导,从而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多媒体课堂演示教学既使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得以发扬,又弥补了传统教学媒体的不足,使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现代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相得益彰。这一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因此,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准备、教学技能等对教学效果有重大影响,在使用时,要认真研究如下问题:怎样设计教师的课堂活动,使教师真正发挥“主导”作用;怎样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设计学生的参与活动,使学生成为课堂学习中真正的“主体”;如何根据多媒体的特点,设计有助于学生思考、探索的助教型课件和电子教案。

2、多媒体自主化学习教学模式。是指多媒体网络教室或者开放式CAI教室,利用系统的多媒体CAI课件个别地、通过人机交互方式进行系统学习的形式。这种方式的学习过程具有如下特点:学生接受多媒体信息的刺激;学生以人机交互方式参与学习;学生在超媒体结构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学生主要依赖教学系统本身的指导和导航系统进行学习;学生依靠自我评价和反馈信息控制学习的进程。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模式中,控制学习过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为学生编制学习软件,或者通过教学软件的设计来间接控制教学过程。

3、计算机情境虚拟教学模式。是指用虚拟(Virtual Reality)技术,在计算机上建立虚拟教室、虚拟情境,使学生在一种身临其境下进行学习、训练的形式。 传递虚拟可用于真实实验无法实现或者表现不清楚的教学中,最大的优势是让学生如临其境,融入其中去感受、体验现实生活。这现实生活虽不是用实实在在的实物构成,但却可见、可模、可动,甚至可吃,起到十足的仿真效果。仿真实验课件入机交互界面接近真实实验,学生可以操作任何东西,而不必担心损坏该物。

三、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以上对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特点、基本模式的认识和分析,我在语文教学中能转变观念,强化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意识,认真学习多媒体技术,自觉采用幻灯、投影仪、VCD、CIA课件、鹏博士、维美学堂等教学设备和软件进行辅助教学,不断实践。

1、对于“多媒体演示教学模式”的应用。中学生的注意力极易不集中,上课时一味地讲,难于将学生吸引住。我抓住学生对VCD光盘表功出极大兴趣这种情况,在教学时,讲解完一个内容后,就放与这个内容相关或相同的VCD光盘给学生看,加深学生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它。CAI课件是近几年教学中涌现的最为先进的现代教学辅助手段,具有超文本的特点,可以上下、前后、左右交叉链接。CAI课件具有极丰富的表现力,生动地丰富地再现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艺术特色,从而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扩大了学生认知的时空,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新的途径。

2、对于“计算机情境虚拟教学模式”的应用。如上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设计情境虚拟教学课件,将夏秋的景物为背景,旁白美女蛇的故事,让学生进入鲁迅笔下的“我”的乐园,接着显示冬天百草园的景致,让学生自己设计出拍雪人和捕鸟的情景场面,这样在情景虚拟中进行了个别化学习,其乐无穷,学生越做越有意思。

3、对于“因特网远程教育教学模式”的应用

这种应用主要取决于Internet的普及程度,比如大部分家庭上了Internet,那么,老师可在网上答疑,信息,或通过BBS与学生进行讨论。电子邮件则提供了非实时的交互,不受时空限制进行交流。现在,不少高等院校,高级中学已建成局域网,对学生来说,可适当鼓励他们上网浏览,学习。老师也可以把作业、辅导、解答等放在网上,让学生下载。或用电子邮件传送作业,解答疑难等。“网上教育”应是末来教育发展极为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技术》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1998年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第4篇

温州近几年公开课呈现这样的趋势:“传统教学以老师的‘教案’而‘复现’课堂的情景,逐步被以‘学习任务单’呈现的‘任务驱动’的新课堂所取代。”许多学校更是自上而下,引导教师将“学习任务单”作为日常的教学手段,推进“任务单”导学课。“通过学习任务单,教师依据课程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的教学活动。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在这样的教改浪潮中,老师们都身卷其中。不断听到本校、外校语文老师的感想甚至抱怨后,我渐渐产生了一些疑虑:

1.课前、课中、课后的问题全部前置,课堂思维火花的碰撞何处安放?

2.任务单内容繁多,老师能每天据此调整甚至设置课堂教学?

3.任务单本意是实现“高质减负”,但为何只出现在公开课?

4.如何避免学生用过就丢。

5.过于仔细的问题前置是否消解真实阅读?

6.是否有过度预习的嫌疑,是否会导致课堂的“虚假繁荣”?

二、具体设计实践体验

结合我自己的阅读体验,以及学生的实际学情,我设计了极简任务学习本。

(一)课前微解

课文学习应符合学生日常真实阅读的规律。我们看完文章或书后,浮现脑海的一是作品写了什么(主题),二是有哪里看不懂或者为什么这里这么写(问题),三是某些地方写得特别好(亮点),而这些恰是应让学生形成阅读习惯的。作为初中生,基础字是难以避免,每课预习任务如下:(1)字词积累:抄写课后“读一读,写一写”,摘录文中陌生或值得积累的词语。(2)主题微解:以“课文写了……(事),想告诉我们……(情感或道理)”句式进行概括,可有其他表达。(3)提问微点:从字词句段、人物形象、写作手法、行文布局等各个方面提问,着眼细处,依据课文会有微调。

(二)课堂微修

即使上午第一节课,也可以结合学生的预习亮点和问题,在课堂中以PPT或口头形式进行讲解。答案和建议直接记在课本上,便于学生复习和保存。课堂中善用《课时特训》,减轻课后作业负担,所有内容在听写时进行考查。我认为课堂是对学生自读体验的一次修饰、修正、修改。

(三)课后微距

现在教育理念认为课堂是理解的开始,不是解读的终结。同时,立足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我希望课后学生能做到“微距”,比之预习所得,有所深入,有所拓宽。因此,极简任务学习单的课后任务包括:

1.回答自己的预习问题。

2.进行二次提问:比课前问题更有深度或者广度。

3.完成老师课后布置的深度提问或者拓展练习。比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最后一段中“我”是怎样的心情?教学《社戏》时,可联系资料“胖绅士”再进行深入理解,学会联系而非孤立地理解文章。比如,《爸爸的花儿落了》:父亲对花的喜爱,无形中教会了女儿什么?是“情趣”“对生活的喜爱”。

三、已现问题改进方向

我以分数代替等级,每周五算分,周末发私信告知家长,遇节假日,学生可以相应分数减免作业。学习本的形势应当与课文特点、教学目的、课型变化乃至奖惩制度相结合。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多媒体 语文课堂教学 趣味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三年前,当我投入到新课程教学中时,“一堂语文课怎样讲才有趣味?”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心际,成了我在语文实践教学中不断探究的问题。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课堂教学关键在于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高效催化剂。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考虑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以便调动他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的趣味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首先,趣味的课堂应该从别致新颖的导入开始。导入新课是组织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好的导入能先声夺人、扣人心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新课导入的方式很多,教师应根据需要灵活运用。我的新课导入方法有:故事导入、谈话导入、比喻导入、意境导入、引用导入、演示导入,等等。如上《浪之歌》一课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浪花拍打海岸的声音,让学生展开充分想象,化自己为一朵浪花,唱出自己心中的歌。然后再学习纪伯伦的文章,就会化抽象为具体了。灵活巧妙地选择新课导入法,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趣味性。

其次,趣味的课堂因灵活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而异彩纷呈。寓语文课堂教学于乐,方法异常多,如启发想象、比较异同、分角色朗读表演,还可借助播放器、录像机、实物、挂图、PPT等多种媒体,把抽象的文字变成直观的刺激。如教学诗歌、精美散文时,我采用吟诵的手段,有时配上相应音乐,让琅琅书声代替老师无休止的讲解和大量的所谓的“知识点”练习。吟诵,不求声音宏大,但求读得清爽自然,不求普通话标准(标准当然好),但求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该激昂处给它激昂,该委婉处给它委婉,该悲凉处给它悲哀,使文中之意皆出我之口,文中之情皆出于我之心。吟诵体会,不仅包括心灵的感受,还包括身体的感受。如吟诵杜甫的《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时,读者会真切地感受到诗人面对自然景象受到强烈震撼而产生的一种强力度的外向冲动的躯体反应,同时产生如同作者一样的外向冲动,从而体会诗人壮阔的胸襟和豪放的气魄。让学生小组合作吟诵诗词散文,兴趣盎然,热情投入,品尝到合作的喜悦。如教学小品文《苏州园村》时,事先考虑到去过苏州看过园林的学生不多,理解起来有难度,所以先从实地拍回录像,又上网查阅资料,按课文思路认真做好整洁美观的PPT。课堂教学中,利用PPT辅助教学,非常直观生动,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掌握了课文知识,语文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如《陈涉世家》、《出师表》等文言文教学,学生学得乏味,针对这点,我在教学内容上稍加改变,如与历史典故学习相结合,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立即得到提高,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再次,课堂精妙之处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加以直观理解,从而加深认识。让学生参与课堂表演,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学《蚊子和狮子》、《皇帝的新装》、《变色龙》、《威尼斯商人》时,让学生编演课本剧,表演惟妙惟肖,形象逼真,给师生留下了深刻而难忘的印象。还有语文课中许多精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片段,也可以让学生积极表演,激发兴趣。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先生朗读时的动作、神情、语调,《孔乙己》中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大钱”等片段,都可以让学生仔细揣摩、表演,加深体会。开展辩论、知识竞赛,能激发学生思维过程中的亢奋感,使其注意力更集中,聪明才智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同时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如教学《杨修之死》时,让学生就“曹操该不该杀杨修”这一论题展开辩论,在辩论中分析与把握曹操与杨修的性格特征。

最后,在课堂教学中,有时不妨将师生角色互换,让学生尝试当“小老师”,使学生产生浓厚兴趣。我经常有意注错音、写错字等,请学生当小老师进行批改,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每学期我都要开放两篇课文,请学生为全班同学上课。学生积极承担教学任务,组成智囊团集体备课,备课前还做问卷调查;写出详细教案,制成精美的PPT;课堂教学有板有眼,导入、转接、总结、作业都齐备,还有小组讨论等,课堂气氛活跃。“小老师”的课堂教学虽然稚嫩,有漏洞,但学生的学习热情绝对是高涨的,因为讲台上下已形成了一个互动互助的“海洋”。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无疑是帮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法宝。让多媒体助语文教师更好、更出色地完成语文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反思;意义;运用;方法

心理学认为:反思是人的一种积极地心理感知活动,就是活动的主体对自己过去的行为进行反省与评价,因而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进自己发扬优点与长处,弥补缺点与不足,达到不断提升自我的目的。教师对教学反思的主要特征是: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为新的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计划和合理的行动依据。语文教师如何进行反思性教学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努力:

一、要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增强反思的动机与能力

教育教学理论来源于教学实践,同时又能指导教学实践。教师反思的对象是自己的教学实践,而反思的参照系就是先进的教育理论。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又怎能进行反思性教学呢?我曾设计了一节小学一年级的识字教学观摩课。注意运用一系列的生活场景,如通过认读教师或学生自己的名字、商标名称等,创设识字的生活场景,将这节识字教学课融入到生活场景中,从而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获得专家学者的好评。我这样考虑是受益于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理论。

进行系统的教育理论学习外,还要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丰富教师的语文素养,这也是一个反思型教师必须要做到的。因为,古语云“学然后知不足,行然后知困”。学是促进自我反思内化动因。

二、要不断反思教学行为,矫正自己教学实践中的偏差

反思自己的行为,应该包括反思自己的教学态度、行为、方法和学生的学习过程,最终达到教师会教,学生会学的目的。

(一)对教学态度、行为的反思。

为了更好地调控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自然要对自己的已有态度、行为习惯进行重新审视和考察,检讨自己的教学言行。教学是教师组织和指导学生认知、达成教学目标的师生共同活动。在这一活动中,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行为的合理与否。对教学行为的反思一般包括:教学行为是否明确;教师的课堂活动是否围绕教学目标来进行的;教师能否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否在教学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等。

(二)对教学策略的反思。

抓住教学策略的反思,就是抓住了理论如何联系实际的反思,抓住了教学方法的运用如何适应教学改革发展的反思。如语文教学,可以反思这些方面: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教学策略,积累知识、培养语感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质量的教学策略等。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都强调要背诵某些诗文,但收效不大。我认为可以采用“复背”的教学策略,通过反复背诵熟记一批优秀诗文,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具体做法可以这样:一是复背的材料要精选;二是复背的前提是理解;三是把复背的过程纳入课堂;四是集中时间进行复背训练;五是开展背诵竞赛,寓“背”于乐,及时做好复背情况的反馈。从学生的收获来看,选取抓好复背的教学策略,的确有利于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读写能力,最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高尚情操。

(三)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的反思。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育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通过这种反思,使教师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节奏和教学行为。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我们要求找出和分析“雪中捕鸟”一段的动词,这时,师生一问一答,课堂气氛表面上很热烈,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这是因为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发挥教育机智,而是僵化地照搬教案,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课堂上的问答也只是限于几个学生,对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理念理解得不透。后来,我让学生分组进行情景表演,有的学生朗诵,有的学生表演动作,有的学生摆设小道具,有的学生参与评价等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学生既体验了语文学习的快乐,又学习了语文知识。

三、要加强对教学计划、教学评价与课前课后的反思

反思性教学不仅仅要反思课堂教学行为,也要反思课前的教学计划与课后的教学评价。教学计划相对而言是教学的起点,教学计划是教学目标落实到教学中的具体设想,是选择教学策略、完成教学任务的依据。教师要反思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包括一节课、一个单元、一个学期或更长远的教学计划,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是否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以及怎样具体实施计划等等。例如,教师进行反思《挖荠菜》一文教学计划,就会发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当今社会的富裕生活状况等,学生可能会对作者那种怀念荠菜的特殊感情不理解,学生甚至可能会谈及代沟问题,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就有必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者的特殊感情,从而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技术 素质教育作用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活动。实践证明,教育方式和内容的变化无不与信息处理技术息息相关,每一次信息技术的大突破,都对教育产生巨大的影响。近年来,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高速公路的出现,使传统教育模式受到巨大冲击,教育领域正因此发生着巨变。而由于遥距通信、电子技术网和互联多媒体等奇观,也就是新的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它们在素质教育中的应用,则构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现代化教育技术。现代化教育技术推动了素质教育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现代化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创新精神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持久动力,没有创新的民族是难以自立于世界之林的。创新对个人整体素质和人格和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互相性、运行独立性等。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些优势,把现代化教育技术作为认识工具,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形成敏锐观察、积极求导、丰富联想、综合融化、知识建构等良好的思维习惯。训练学生应用实践能力包括信息获取、处理、分析、表达和交流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现代化技术工具创造作品。

1.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指导观察、引导思考、提高学生的求导、洞察能力。要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就必须让学生面临对他们个人有意义的或有关的问题。现代化教育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一些对学生来说是现实的,同时又与所教的课程相关问题,这些问题与情境包含有多种形式,包括事实性、意境性、示范性、原理性和探究性情境。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创设生动的社会文化、自然情境的目的,不仅仅是告知学生这是什么,而是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比较、分辨、理解它有什么特点,帮助学生思考什么。

2.利用交互界面技术,建立交互作用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培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授《功》这一节中,我们运用各种交互,把学生带进了良好的情境中,教学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3.利用超文本技术,建立联想式信息组织结构,提供多种多样的自主学习资源,培养学生联想思维,扩展和深化知识。新型教学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教师应关注促进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在组织安排教学过程时,不是把大量的时间用于组织和讲解教案上,而是应放在为学生提供学习所需要的各种资源上,把精力放在简化利用资源时必需经历的实际步骤上。

4.利用参数处理技术,建立动态仿真实验环境,或者通过学生交互操作,进行模拟实验,通过输入不同的参数,观察不同的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学习科学探究的能力。例如,在讲授《透镜二次成像》,移动蜡烛的位置,这时像的大小、方向、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探究,总结出了成像规律。

5.利用局域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组织协商讨论和合作学习,开展专题研究,探索发展规律。例如,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网络这类系统,通过资源共享方式,使全体学生共同观察一个典型事物,通过教师的调控,教师可以看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师生之间可以互相通话,教师及时学生给予指导。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分组讨论,彼此之间进行交流,表达观点,对同学的学习结果进行分行、评价。

6.利用因特网技术,搜索网上资源,扩大视野通信、交流,提高表达、交流信息作用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利用信息处理工具、平台,创造特色作品。

二、现代化教育技术有利于在学校教育中实现“三个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1.有利于全面发展。全面发展是使学生德、智、体、美各方面素质都能获得正常、健全、和谐的发展,学生的脑力与体力、做人与做事、继承与创新、学习与实践同样不可偏废。现代化教育技术中可以利用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声音等把多种媒体组合在一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讲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教师,利用各种图片,有鲁迅像、三味书屋和视频文件充分调动学生的各自感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把艺术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得到了知识同时又得到全面的发展。

2.有利于全体发展。全体发展就是要求教师关怀每一个学生,使“好学生”、“中等生”和所谓的“差生”,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得到新的提高。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充分的面向全体,利用多媒体技术,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一步一步的加深。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自行浏览想了解的知识,从而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机会,制定丰富而灵活的教育计划,以适合不同天资禀赋的学生。通过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让每一颗金子都闪闪发光。

3.有利于个性发展。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学生自身发展的落脚点和最终体现。有个性才能体现创造性,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就是要承认并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形成每个学生的独创性。因此,我们可以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来发展学生的个性。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有所选择,可以让更多的孩子能够表现,可以让更多的孩子拥有健康的心态,健全的性格和自信的人生。

三、现代化教育技术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四种本领”

1.有利于学会认识。学习是获取人类知识、经验、文化的手段,一个人从出生到生命的终结须臾也离不开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学生学会运用认知工具求知,学会发现问题,学会探究知识,学会建构知识,也就是要学会继续学习的本领;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培养学生的认知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发现、探究和意义建构的途径获取知识,培养继续学习的能力。

2.有利于学会做事。既要学会实践,更要学会创造。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建造可供学生参与和环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习者通过与环境的交互作用,通过实践,通过做来获得知识和能力。

3.有利于学会合作。杨振宁博士指出,进入信息社会以来,没有人们的共同参与、相互合作,任何重大发明都是不可能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要在学习中培养,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创设合作学习的情境,切实为学生养成合作意识与发展协作能力搭建舞台。在课堂上利用网络技术,更多地提供互相交流、共同协作的机会。在活动中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更多地体验互相帮助,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

4.有利于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自身发展。现代化教育技术,不仅用于传授知识,还注重能力和高尚情操的培养和发展性教学,建立“知识──能力──情操”三维的教学目标。

总之,现代化教育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现代化教育技术正在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创造人才中发挥作用。在现代化教育思想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将在素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编《开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文件汇编》,团结出版社,20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编写组编《素质教育观念学习提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7

[3]肖文娥、石国兴、王德林主编《素质教育概论》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