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驻村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驻村工作交流发言材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驻村工作交流发言材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驻村工作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1篇

新移动通讯产业、新生物医药产业、新能源产业,中关村电子城科技园把上述三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概括为“三新”产业,并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在“三新”产业的带动下,今年1至8月,电子城科技园实现总收入720.5亿元,同比增长49.5%;实缴税费35.8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利润78.4亿元,同比增长27.6%,主要经济指标持续高位运行,总体运行趋势不断向好。新移动通讯、新生物医药、新能源产业成为拉动园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

“三新”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9月16日,第四届“锐动金秋”政企联谊会在电子城科技园隆重召开。在这场扩大朝阳区高新技术产业品牌影响力,交流企业经验,听取企业建议,探讨战略合作问题,共谋电子城发展大计的盛会上,“三新”产业联盟揭牌仪式成为整场活动的亮点。北京电子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王岩、中关村管委会委员于凤英、朝阳区委书记陈刚、区长程连元等领导,共同为“三新”产业联盟揭牌。

记者了解到,这三个联盟分别是由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北京通信信息协会、大唐电信、鼎桥通信、世纪互联等25家单位倡议发起成立的“电子城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联盟”,由万东医疗、双鹤药业、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等15家单位倡议发起成立的“新生物医药产业联盟”,和由西门子、ABB、恒基伟业、七星集团等13家企业倡议发起成立的“新能源产业联盟”组成。

中国移动北京公司副总经理范云军代表“电子城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联盟”企业发言。他谈到,该联盟的设立主要是为进一步汇集区域内外移动通信产业的信息、技术、人才、设备及试验环境等创新资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范云军说:“电子城新一代移动通信产业联盟是以企业为主体,由移动通信产业相关的基础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提供商、服务提供商以及协会学会、科研院所等机构自愿组成,本着有利于加强行业内外的信息交流和技术合作、有利于提升联盟成员自主创新能力和抵御市场风险能力、有利于优化产业资源配置和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原则,通过丰富和开展产业联盟各类活动,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交流与成果共享,研讨产业面临的共性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联盟的成立将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化区域招商引资、招才引智,培育移动通信产业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关村管委会委员于凤英在揭牌仪式的讲话中谈到,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经过多年发展,已初步形成产业联盟、企业、科研机构等开放、协同、共赢的创新机制和创新环境,形成了中国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结构最完整的区域开放式协同创新体系。作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城科技园始终围绕着示范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目标,着力推进新一代移动通信、新生物医药、新能源“三新”产业,带动园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三新”产业联盟的成立将加速这一进程。

电子城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电子城科技园延续自年初以来的良好走势,高新技术产业持续高位运行。今年1至8月,电子城科技园实现总收入720.5亿元,同比增长49.5%;实缴税费35.8亿元,同比增长36.1%;实现利润78.4亿元,同比增长27.6%。大企业集团支撑作用显著,工业企业增长势头明显,电子城功能区对朝阳区乃至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贡献作用持续增强。

作为朝阳三大功能区之一,电子城不断吸引关键技术、创业投资、高端人才、研发机构等创新要素入驻,引导高端要素和高端产业聚集。仅今年上半年,就有七星华创、华锐风电等19个项目入驻电子城,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区级财政同比增长17.9%。在电子城、CBD、奥运三大功能区的强力支撑下,上半年,朝阳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2.5亿元,同比增长15.4%,财政收入125.3亿元,同比增长28.6%,总量继续位居全市首位。

加大“三新”产业扶持力度

目前,电子城科技园内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已达1150家之多,众多企业之所以选择入驻电子城,与朝阳区政府和电子城管委会为企业提供的优质服务、日益优化的投资环境密不可分。

2007年,电子城科技园“四园合一”正式划归朝阳区管理,经历了体制机制的改变后,重新组建的管委会着手统筹园区内的有效资源、明确电子城的发展目标、加深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了解,并于第二年成立高新技术企业协会。今年,“锐动金秋”联谊活动已连续举办第四届,高新企业对这种政企联谊的方式非常认可,认为政府搭建了一个沟通、协调、服务的良好平台。

为加速电子城科技园区产业聚集,朝阳区坚持政策保障发展的思路,按照“统筹、覆盖、择优,创新、长效”的原则,于去年修定了《朝阳区高技术产业与现代制造业发展专项资金暂行办法》和实施细则,在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上下功夫,加大对“三新”产业的扶持。与此同时,园区聘请专家为“三新”产业发展出谋划策,并率先引入专家评估机制,坚持绩效考评制度,严把“进口、出口、审核”三关,对114家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3000万专项资金的拉动、带动作用。

今年年初开始,电子城管委会继续完善综合服务平台,加强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园区进一步畅通行政审批绿色通道,坚持会商制度,实现资源共享,解决企业发展中的难题,并协调税务部门就简化高新技术企业税务减免程序进行沟通,为企业提供便利。

驻村工作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2篇

组织工作

(一)加强组织人事队伍自身建设,着力提升组工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今年9-10月份在市委组织部的统一安排下,部门全体同志以饱满的热情、端正的学风,克服了工学矛盾,通过集中听报告、网上自主学等形式,学习了李林森同志的先进事迹,还学习了组工业务知识、政治理论、经济知识、历史人文等专题,拓宽了思路,丰富了知识,提高了素质,锻炼了党性,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加强了自身能力建设,努力按照“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来规范组织人事干部的日常行为,提升组工干部履行岗位职责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二)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协助党委做好干部的选拔、培养、考核、监督、任免和调整。协助市委组织部做好3位副县级干部非领导职务提任工作,协助进行了民主推荐、民意测评、考察等程序,完成了各种材料的准备和上报工作。有计划地输送优秀年轻干部参加市中青班学习、外出挂职锻炼。选派干部驻村担任农村支部副书记工作。

积极改进中层以下干部考核办法。制订了《市委党校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试行)》,做好干部考核的组织实施工作,更加全面地了解教职工的实际情况,为干部聘任、交流、晋升提供依据。

全年完成了28名干部的提拔、考察、公示、任免、备案、归档工作;1-3月份完成了对职工年度考核、评优奖励、归档、上报备案工作 。

(三)增强青年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力度。积极为青年职工搭建成长平台,5月份举办了一期青年教综合能力工培训班通过校领导和优秀教师的言传身教,使青年教工的各项能力都有了新的提高;7月份举办了一期青年教工教学大奖赛,通过以赛促训的方式,着力提高青年教工的业务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人事中层干部工作总结与计划

(四)继续抓好处级以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根据组织部通知要求组织督促处级以上干部开展网上学习及撰写学习心得,制定干部在职自学考核方案,建立处级干部教育培训档案,完成我校处级干部自学考核工作。根据市委干部教育领导小组关于开展干部自主选学培训工作的通知精神,先后两次组织班子成员和处级干部填报xx年干部自主选学培训课程和培训订单课程的申报工作。根据市委宣传部、组织部《关于认真组织参加全省领导干部理论知识网上测试活动的通知》精神,组织全校处级以上干部完成网上测试(采取专人答题方式),并按要求及时上报主题报告。

驻村工作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3篇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民创业暨园区建设现场推进会,主要目的是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全市一季度重点工作点评会精神,全面总结今年以来,尤其是3月26日现场推进会以来的全民创业及园区建设情况,围绕“决战决胜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全面加快基本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全力攻坚克难,确保全民创业、园区建设工作实现新突破。刚才,我们参观了白蒲镇工业集中区标准厂房建设现场和郭园镇的全民创业项目建设现场,听取了这两个镇的交流发言和石庄、如城2镇的表态发言,相信大家一定有所触动和启发。现在,我就进一步强化全民创业和园区建设讲三点意见。

一、工作有突破,问题仍突出,切实增强推动两项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季度现场推进会以来,各镇区持续加大全民创业、引进市外民资和园区建设三大重点工作的组织推进力度,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较一季度末有了新的突破,阶段性成效明显。

1、创业富民工程持续推进。以返乡能人、本地能人大户、村组干部和大学生村官为主要创业群体的创业队伍不断壮大,全民创业持续升温。一是创业总量持续攀高。截止5月25日,全市累计分别净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私营企业注册资本3341个、1296家、73.99亿元,分别占年度目标的66.82%、64.8%、74%,提前实现“过半目标”,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合计数达到106122个,百户创业率较年初增长2个百分点。搬经镇注重全民创业宣传,“想民营、议民营、干民营”的氛围浓烈,全民创业总量持续上升。二是创业方式不断拓宽。部分镇区紧密结合地方特色,创新传统创业方式,不断扩大创业就业群体,创业效益提升明显。丁堰镇研究探索出将企业的生产线向村、向户延伸,让农民在家中上班的“双来双登”模式,既解决了企业用工难题,又增加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人均收入,受到企业、村(社区)和农民的热烈欢迎。雪岸镇研究探索出“网络+实体超市+经纪人+信息点”模式,搭建了一个“省钱+赚钱”、“就业+创业”的科技创业富民新平台。江安镇充分吸取联络村食品板块集约集聚发展经验,在鄂埭村规划羊毛衫民营小区,引导羊毛衫产业走集约集聚发展之路。

2、市外民资引进稳步推进。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会两节”活动部署,各镇区持续加大市外民资招引的组织推进和跟踪服务力度,一批项目陆续注册落户。一是引进总量超去年同期。截止5月25日,全市累计引进市外民资项目179个,注册市外民资39.76亿元,占全年目标的39.76%,总量完成超过去年同期2.5亿元。林梓镇组织开展“访能人、引项目”、“全民招商突击月”等系列活动,组织镇招商办人员及村(居)书记深入苏州、无锡、、江阴等地,对有实施产业转移意向企业进行调研摸底,制定个性化的招商方案,力争在承接产业转移上取得突破。丁堰、白蒲、郭园、袁桥等镇进一步加大民资招引的奖惩力度,实行严格的全员招商和全程招商,在手信息多,项目转化快,为全市总量完成挑了重担。二是重大项目有突破。179个项目中,注册5000万元以上项目16个,其中亿元项目4个,较一季度有所突破,其中长江镇(港区)的振南置业、申佳化工、润谷化工注册资本均在亿元以上,经济开发区(柴湾镇)成功注册了宏标太阳能、裕宝电子等9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一般镇中,郭园镇成功注册全亿实业、瑞海船舶等2个5000万元以上项目。

3、园区建设难中有进。一季度现场推进会后,大多数镇区的园区建设有了实质性进展,就指标完成而言,整体好于一季度。一是搬迁整理全面展开。截止5月20日,全市园区累计搬迁4171户、整理土地10801亩,提前完成年度搬迁整理目标任务,20个镇区均有不同程度突破:其中长江镇(港区)、软件园(桃园镇)、如城镇等主体功能区的搬迁力度、速度、成效尤其突出,一般镇中的九华、磨头、下原、郭园等镇搬迁区域集中,范围大、进展快;长江镇(港区)、经济开发区(柴湾镇)、磨头、下原、林梓、丁堰等镇区拓展搬迁思路,对废弃厂房、闲置学校、废弃办公场所进行集中盘活整理,为实现“腾龙换鸟”提供了可靠保障。二是标准厂房建设大多有突破。从面上来看,截止目前,有17个镇区的标准厂房建设有了实际形象进度,全市实际开工建设标准厂房202900平方米,较一季度末新增75000平方米。长江镇(港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总投资2亿元、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的科技产业加速器正加速建设,一期5幢厂房已建成投用,首批企业入驻办公,一个国家级的科技产业加速器初具雏形。白蒲、磨头等镇在建标准厂房单体规模大、规划层次高、工程进展较快,为我们今天的现场会提供了极好的典型示范;江安镇紧密结合羊毛衫织造这个村级特色产业板块,成功招引能人返乡投资标准厂房建设,目前20000平方米标准厂房已经竣工,对外招租形势较好,这种标准厂房建设的思路和速度,足可以启迪我们某些具有特色产业板块的镇区深入研究、学习借鉴。郭园、东陈、袁桥、九华、高明、郭园等镇多措并举拓宽标准厂房建设思路,或利用经济薄弱村扶持政策,或引导有闲置土地的企业建设标准厂房出租,各项努力富有成效。

在肯定已有成绩的同时,对照市委、市政府决战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新增创业项目运行质态有待关注,部分镇为确保年度目标的完成,在组织推进中重注册登记、轻服务跟踪,创业项目的后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没能彻底全部纳入服务范畴,对创业项目的“全程服务、保姆式服务”还没充分体现。5月份,全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净增数分别比4月份下降455个、160家,除搬经镇外,其余19个镇区均有不同程度的“不增反降”现象,全民创业的波动式发展有抬头倾向。二是引进市外民资总量有脱幅、单体规模偏小、落地转化慢。对照5月份的序时要求,全市脱幅1.9个百分点,四大主体功能区以及雪岸、东陈、吴窑、磨头、石庄、江安共10个镇区存在序时脱幅,其中如城镇脱幅序时要求15.8个百分点,严重影响了全市总量。对照“每个亿元必须引进注册8个千万元或5000万元1个加千万元以上3个工业项目”考核要求,部分镇还有差距。据最新反馈信息,截止4月底,我市所引进民资单体规模1785万元,在6县市区中排名第三,远低于平均规模2058万元,我市争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形势非常严峻。截止4月底,全市招引千万元以上市外民资工业项目92个,开工33个,开工率35.87%,雪岸、林梓、吴窑、石庄、郭园,以及四大主体功能区均未有开工项目申报,开工项目投资完成额为零。此外,新兴产业项目偏少、虚拟增资、突击注册现象在部分镇仍然存在且比较突出。三是园区建设的组织推进力度仍然偏小。就搬迁整理、标准厂房、基础设施及功能配套等三大具体重点工作来讲,搬迁整理的组织推进力度、建设成效都较鲜明,而市委市政府寄予厚望的标准厂房建设,无论其组织推进力度还是建设实效都不很尽如人意,全市平均脱幅序时27.1个百分点,没有一个镇区达到序时目标要求。主体功能区虽然有实绩,但还不够突出,从在建工程和待建工程来看,完成全年计划还缺乏可靠保证。一般镇中,除少数几个镇差强人意外,普遍不很理想,下原、丁堰、石庄等三个镇甚至至今为零,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形势不容乐观,有的镇缺乏创新意识和大胆实践,至今还没有一个清晰可行的标准厂房建设规划和实施计划;有的镇计划早就制定,但缺乏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敢于担当的勇气,拘泥于客观条件,计划一直未能得到认真实施;有的镇有在建工程,但却属于小打小闹、零零散散,缺乏规模和集中,整体进展不很明显;有的镇热衷于移花接木,将一些企业自建自用厂房或是去年建设的厂房重新包装申报,企图以假乱真,缺乏工作严肃性。

以上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予以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围绕重点,猛攻难点,扎实推动两项工作大突破

要以争创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县(市)、打造转型升级坚实载体为既定目标,围绕民资招商、全民创业及园区建设等三大重点,围绕“过半争先”时点和目标要求,找准抓手,快速突破,全面掀起新一轮的重点工作推进。

1、围绕量质并举抓好全民创业。当前,全民创业工程要坚持“总量扩张”与“质态提升”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一是持续壮大创业总量。要紧盯四大创业群体,通过四个一批方式,力争再新增一批创业项目。四大创业群体包括各类能人(返乡能人、本地能人大户)、村组干部、大学生村官、大专院校毕业生,要通过大力宣传和服务来感召他们、激励他们、保障他们返乡创业、居家创业,重点要结合6月份科技·人才洽谈会举办契机,加大对返乡能人的招引,加大对大专院校毕业生的宣传引导,鼓励他们投身创业工程。四个“一批”就是依托“千企连百村、共建新农村”工程带动一批;通过做大特色经济板块和村级民营经济催生一批;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新增一批;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鼓励、引导农村各类能人通过土地流转和股份合作方式发展一批。要强化全民创业预警机制的贯彻执行,市工商部门要及时年检信息,协助镇区组织创业者做好6月份的年检工作,各镇区要及时主动与工商部门对接,确保全民创业总量持续稳定增长。二是大力强化创业引导。总体而言,我们提倡创业者因地制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但作为引导者,我们更要最大限度的去引导创业者从事更高层次、更大规模、更多回报的优质创业项目,努力提升创业项目的含金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利润回报率。对一些“低门槛低回报”、“占用资源多而利润回报少”的低层次、重复性创业项目,我们要坚持从创业宣传、项目登记两个环节说不;对初始创业者和二次创业者,我们要因势利导,努力为其指引适合他们的创业项目;要像雪岸、丁堰、江安那样,不断创新创业方式,拓宽创业空间,提升创业效益。三是不断优化创业服务。要切实改变现存的重视注册登记、轻视服务协调现象,真正做到“扶上马、送一程”,为全民创业的总量扩张和质态提升提供服务保障。要建立健全镇区范围内的全民创业台账,实行项目挂钩服务机制,建立起镇村两级干部与创业项目的紧密联系,以常态化机制推动镇区干部深入创业项目一线,及时准确地掌握项目运行现状,努力协助创业者及时解决项目发展壮大过程中的各类难题;要加大对各类全民创业项目的引导与监控,尤其要加大对现有纺织、服装、机械、食品等传统创业项目的转型升级引导,鼓励其采用新技术、采用新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2、围绕又好又快猛攻民资招引。当前,要从民资项目的质量提升和迅速转化两方面强推民资招商,以又好又快的招引及建设实绩为加速我市转型升级进程提供新的项目支撑。一是要强化挑商选资。坚持宁缺毋滥原则,实改变“拣到篮里就是菜”的粗放式招商思维和做法,围绕我市产业转型升级实际需求,围绕国家产业政策导向,大力招引海洋工程、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科技和新医药、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项目;要突出产业链招商,推动主导产业延伸型招商、新兴产业扩张型招商和传统产业提升型招商。主功能区要围绕主导产业、龙头企业,放大载体优势,重点突破行业100强和上市公司招引。各镇要围绕特色产业,加快突破产业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和科技含量高、税收贡献大的好项目、大项目。二要整合招商力量。要科学整合所属镇区内的一切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招商资源,大力建设一支以主要领导为核心、以专业招商人员和驻点招商人员为主体、以各类能人、企业家为重要补充的招商团队。镇长作为民资招商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部署、亲自抓落实,做到把主要精力放在招引项目上,把骨干力量放到招引项目上;市发改、招商部门要协助做好这支队伍的招商技能培训和提升,深入研究宏观环境、资本流动规律、投资者的心态、自身发展优势等四方面的内容,引导招商人员准确把握引资重点,提高招商的精准性和成功率。三要做好项目落地转化。要完善项目跟踪机制,坚持定期会商,适时邀请市相关部门进行信息会商,加强项目信息研判、项目质量研究以及相关政策把握,在此基础上制定跟踪落实的具体方案,确保每个项目信息都能做到有序有效跟踪;完善项目服务推进机制,在不违背相关政策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各种政策,切实把招商引资与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升级、优化产业布局结合起来,快速立项审批并开工建设,努力缩短项目落地周期;各镇区要建立签约项目库,对历年已签约未注册、已注册未开工项目进行全面排查,最大限度挖掘项目源,推动项目快转化。

3、围绕能力提升狠抓园区建设。要从满足项目快速落地需求和满足项目持续扩张需要出发,持续加大园区建设的组织推进力度,努力提升园区项目承载能力,夯实夯强转型升级载体。一是加快推进以搬迁整理为核心的基础设施建设。全市上下要以主体功能区的搬迁力度和速度为对照,进一步强化“没有搬迁就没有发展”理念,对照上半年完成全年搬迁整理目标这样一个时点要求,做到组织再强化、任务再明确,倒轧时点,挂图作战,全力以赴搬迁整理。要做实做细搬迁工作的各个环节,加大宣传力度,最大限度争取群众支持,确保做到和谐搬迁、阳光搬迁。要对照园区规划要求,特别是“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持续加大道路、管网、路灯、绿化的投入,高标准拉开园区框架,切实提升园区形象,尤其要确保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天然气管道全覆盖。二是加快推进以标准厂房为核心的功能配套建设。当前,标准厂房多少和质量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地区竞争优势强弱的一个重要因素,各地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这项工程,要围绕建设标准高、资金来源广、建设速度快、使用效率高等四个方面来精心组织,强势推进。要结合本地产业特色和园区发展规划,聘请专业机构制定科学的标准厂房建设规划,并广泛征求业内人士意见,力争规划一步到位,适度超前;要想方设法化解标准厂房建设资金瓶颈,大力开展标准厂房建设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动员各类社会资本参与标准厂房建设;要充分做好各项要素保障,力争规划、建设、出租各项工作环环紧扣,一气呵成,以快人一拍的建设实效构筑新一轮的竞争和发展优势。要以园区功能配套高端化、信息化为导向,高标准推进物流、研发、检测、培训等各类生产性平台建设以及便利中心、人才(职工)公寓等生活性平台建设。三是加快推进以区域合作为核心的体制机制创新。要把改变政府包办开发模式为合作共建模式,作为今后一段时期园区建设的重要努力方向和工作内容,以园区共建、园区一级开发为主要突破口,重点瞄准苏南、浙江、上海等地区,大力开展一些实质性的探索和行动,尤其要跟踪落实好与昆山、江阴、张家港、嘉定等地的南北合作协议,力争在共建特色专业园区、整建制承接产业梯次转移上取得重大进展。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公司化运作,放手园区开发,让各公司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调动园区建设活力。

三、强化领导,全力推进,确保两大工作圆满“双过半”

客观分析,今年的经济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度和压力,引进市外民资、园区建设更是难题中的难题,面临这些严峻的考验,需要我们持续解放思想,不断攻坚克难,坚定信心,全力以赴,以强有力的组织推进为两大工作突破提供思想、作风和组织保障。

1、强化认识、扎实举措。全民创业与园区建设是两项常抓常新的工作,事关我市富民强市进程,事关我市能否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能否占有先机,事关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实现,具有长期性、复杂性特点,各位必须对此有清醒认识,在经济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尤其要深刻认识到强推两项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做到不为定势所困,不为视野所限,不为成绩所累,坚决打破到顶论、困难论、水分论等思想观念的束缚,坚定不移地抓好两项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细化实施环节,按照序时进度,锁定目标,分解任务,强势推进,做到项项抓实,环环相扣,步步紧跟。

2、整体联动、合力攻坚。今天到会的镇区及相关部门,是两项工作的主要推动者和参与者,在座各位要切实增强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紧扣年初目标任务,发挥综合优势,各司其责、各负其责,分进合击,全力以赴。各镇镇长是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为直接责任人,要在指标完成、瓶颈化解、难点突破上找差距、传压力、快推进,在抓落实、会落实、快落实上下功夫,主动深入工作一线,及时发现问题、选准突破口,抓住关节点,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确保完成和超额完成“双过半”任务。市发改、工商、统计、科技、质监、招商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要进一步提升服务大局、服务发展的能力水平,在科技创新、品牌创建、项目服务、统计核查和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协调方面,亲力亲为、探索实践,高效做好鼓劲、转型、解困文章,促进重点难点工作的快突破、大突破。

驻村工作交流发言材料范文第4篇

这次全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会议非常重要,主要任务是深入传达学习贯彻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会议精神,总结交流全市县域经济发展经验,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动员全市上下迅速行动起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努力实现全市县域经济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目标。市委、市政府对这次会议十分重视,市委常委会作了专题研究部署。刚才,张市长传达了全省会议精神;等一下,各县(区)和金巢经济开发区将就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进行发言,张市长还要就有关工作作具体部署,希望大家按照会议精神,认真抓好贯彻落实,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全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为实现富民强市目标而不懈努力。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全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会议,是在全省上下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是省委、省政府加快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步伐的重大举措和战略部署。在我的记忆中,专门召开全省性的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会议,而且规格之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都是空前的。这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充分表明了省委、省政府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坚强决心。会议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为主题,抓住了江西加快发展的主要矛盾,切中了我省科学发展的要害,充分反映了省委、省政府对江西崛起跨越规律认识的深化。特别是苏书记和吴省长的重要讲话,精辟地分析了我省县域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深刻地阐述了壮大县域经济与推动全省进位赶超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辩证关系,科学地总结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基本经验,进一步明确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奋斗目标,对促进全省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作了具体部署,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创新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对于指导我省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我省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敏锐性,深刻领会省委、省政府的战略意图,把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更大的力度,更新的理念,更实的举措,推动我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充分认识市情,进一步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使命感。大家知道,我市是一个撤销地区建制而设立的城市,长期以来,作为传统的农业地区参与国家产业分工和生产力布局,过去发展的基础和资源全部在县(市),地本级主要是行使政治领导和经济规划、调控的权力。2000年撤地设市后,市本级经济从无到有。近几年来,随着市中心城区发展功能的增强,市本级经济快速发展,2000-2009年市本级财政收入年均递增15.2%,特别是实施赶超发展战略以来,年均递增达18.9%,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也逐步增强。但就总体而言,我市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仍然是县域推动型。据统计,去年我市11个县(区)经济总量占全市的81.8%,财政总收入占全市的78.5%,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市的80.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85%在县(区)。这表明,县域经济不仅是市域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市赶超发展、提速进位的潜力所在。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对我们这样一个后发城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定要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全力以赴推动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充分认识优势,进一步坚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信心。近几年来,我们大力实施赶超发展战略和项目带动战略,全市经济社会呈现出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清劲足、进位赶超的大好局面和良好氛围。去年我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等主要指标的增幅在全省排位都前移了5-6位,有6项指标增幅居全省第一位;今年以来,我市继续保持了赶超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6.6%、增幅居全省第三位。1-4月,财政总收入增长53.5%,地方财政收入增长52.2%,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4%,增幅居全省第二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7%,增幅居全省第五位。1-5月财政收入增幅都在50%以上。在发展速度不断加快的同时,我们的总量也在不断扩大,比如财政总收入在前两年超过景德镇、鹰潭的基础上,去年又超过萍乡,地方财政收入超过新余。与此同时,的对外形象不断提升。今年,我市被命名为“江西省园林城市”;在去年荣获“2009浙商投资潜力城市”称号的基础上,又荣获“2010年度苏商投资中国首选城市”、“最具投资环境城市”荣誉大奖,是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城市。在继去年9个全省性现场会在我市召开后,今年又有全省选派乡镇干部到村任职工作现场会、全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工作现场会等5个全省性现场会先后在我市召开。尤其让我们倍感振奋的是,今年苏书记、吴省长、王宪魁副书记、凌成兴常务副省长和洪礼和、熊盛文副省长等省领导先后多次对我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予以充分肯定,特别是苏书记在一个星期内先后两次对我市工作作出重要批示,4月18日,苏书记在省林业厅介绍工作的材料上批示:多位省级领导下基层调研后讲,市工作干得实、变化大。看来,金杯银杯不如干部群众的口碑。4月25日,又在我市上报的一季度工作情况汇报上批示:真是令人高兴。吴省长在香港招商期间专门出席我市重大项目推介会,对的工作成效、发展态势、投资环境给予了充分肯定,使参会的全体同志和客商备受鼓舞。现在讲到,全省上下都是一片称赞,感到的发展速度之快、城乡面貌变化之大是不可想像的,给了我们很多的鼓励和鞭策。这几年随着整体形象的提升,全省在我们这里召开的现场会多了,省四套班子的领导来的多了,省厅局的领导来的多了,外市外地来考察工作的多了,许多投资商也慕名而来,正在成为一片投资的热土,整个发展充满了生机和活力。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市四套班子和全市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协作,更得益于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来,我们始终坚持把做大做强县域经济作为重中之重,紧抓不放、常抓不懈,全市县域经济步入了提速进位的快车道,呈现出四个明显特点: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张,发展速度明显加快。2006年以来,我市各县(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的增速不断加快,总量不断扩张,在全省排位不断前移。从生产总值看,有6个县(区)绝对值排位实现前移,前移最多的县上升了5位。从财政总收入看,全市11个县(区)财政总收入全部实现了三年翻一番,有6个县实现了两年翻一番;有10个县(区)排位实现前移,前移最多的县上升19位。从地方财政收入看,11个县(区)排位普遍前移了10位以上,其中前移最多的县上升19位,有两个县实现三年翻两番。二是项目建设快速推进,发展后劲明显增强。近三年,全市11个县(区)共引进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630多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60多个;实施城市建设项目1015个,开工750多个。三是工业经济快速壮大,产业特色明显提升。县(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全面实现了三年翻番;所有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三年翻一番,其中金巢经济开发区去年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金溪香料、宜黄塑料、崇仁机电、黎川日用陶瓷等省级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发展壮大。四是城乡面貌大为改观,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各县(区)加大城镇建设投入力度,普遍实施了“十个一”工程,快速拉开了县城框架,不断完善了城市功能;实施了新农村建设点2000多个,改善了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变了农村面貌,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们一定要因势利导,扬优成势,进一步坚定信心,抢抓机遇,推动县域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

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要充分认识差距,进一步增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紧迫感。纵向比,我市县域经济有发展、有变化、有进步,已经成为推进赶超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横向比,无论从整体水平、经济规模,还是从发展总量、发展质量、人均水平来看,都还存在很大差距,加快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仍然任重道远。去年,我市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为8.8%,而GDP只占全省的6.6%,这是不协调的,各县(区)财政总收入只占全省县级财政总收入的7%;GDP总量除临川排在全省第6位、东乡排在第41位外,其他9个县的GDP都排在全省50位以后,还有3个县排在90位以后;财政总收入在全省排名最高的临川排27位、东乡28位,其余县均排在50位以后,还有2个县排在90位以后;全省财政总收入过10亿元的县有14个,宜春就有两个,一个丰城,一个樟树,我市没有一个;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县(区)工业园区有10个,我市也没有一个。这些充分说明,我们基础差、底子薄,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主要矛盾是发展、发展、再发展。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发展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我们要尽快缩短。为此,我们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危机感,始终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没有比别人快的速度,超常规发展、跨越式发展只会成为一句空话,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加快发展速度、扩张经济总量是当前我市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市本级要加快发展速度,县域经济同样要加快发展速度。今天这个会议规模很大,各县(区)党政班子成员、人大常委会主任、政协主席以及乡镇党委书记,市委各部门、市直各单位副县级以上领导都参加了,之所以要召开这个高规格、大规模的会议,是因为县域经济非常重要,希望通过这个会议,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进一步营造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形成全市上下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

二、牢牢把握重点,全力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步伐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败。省委苏书记深刻指出:一个地方只要思路对,敢作为,善作为,就一定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克服各类不利因素,在短时间内实现超常规发展。我们一定要全面领会苏书记的这一科学论断,进一步完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坚持把壮大县域经济作为赶超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着力点,按照“赶超发展、提速进位、争创一流”的目标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发有为,全力推动县域经济大发展、大突破、大跨越。今后三年内,全市所有县(区)要确保财政收入翻一番,力争经济总量翻一番;所有县(区)要实现在全省位次前移,力争有2个县(区)进入“全省10强县市”行列。具体工作中,要始终牢牢把握“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工业强县、统筹城乡”四个重点。

一要始终坚持项目带动,不断夯实县域经济发展基础。回顾这几年我市发展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我们之所以能有今天赶超发展的大好局面、良好势头,最根本的是大力实施了项目带动战略,快速推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正是基于这样的基本事实,我们反复强调,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无项目不发展。这次全省会议又指出,全力以赴推进项目建设,保持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是各级干部领导经济工作的一个基本思路和重要原则,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不能有丝毫的动摇。为此,我们一定要把项目带动贯穿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全过程,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始终按照“四重、三向”的要求,持之以恒抓项目,坚定不移抓固定资产投资。要在持续性和有效性两个方面下工夫,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千方百计实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不低于40%,力争超过50%。要从实际出发,突出抓好“五个一批”项目,即:争取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改善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发展的保障能力;引进一批重大工业项目,加大工业投入,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新建一批重点城建项目,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改造一批具有市场优势的产业项目,推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向优势产业集中;培育一批科技型、劳动密集型和农副产品加工型项目,鼓励和推动全民创业,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

二要始终坚持产业支撑,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须建立在强大的产业支撑之上。缺乏产业支撑,县域经济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加快发展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全省许多县域经济发展快的县(区)经验表明:一个地方要想发展得好、发展得快,必须有自己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这就启示我们,发展县域经济,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根据各自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发展基础和发展条件,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整合资源,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努力做到兴一个产业、活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目前,我市初步形成了纺织服装、医药、食品、化工建材、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等6大优势产业,金溪香料、宜黄塑料、崇仁机电、黎川日用陶瓷和南丰蜜桔、广昌白莲、临川西瓜、崇仁麻鸡、资溪旅游等也都具有一定的特色。但这些产业规模还不大,产业链还不长,支撑力还不强,没有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支柱产业,我们要围绕这些产业加强招商引资,加大政策支持,不断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培育产业群,打造成支撑工业经济发展的脊梁。各县(区)要按照分工协作、错位发展的原则,重点围绕1—2个优势产业,加强产业招商,加快产业聚集,加速产业链的形成,把特色做优、做大、做强,不断壮大块状经济,使县域经济特色更加鲜明、产业支撑力更强。

三要始终坚持工业强县,不断壮大县域经济总量。近年来,在推进赶超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的落后在工业,差距在工业,希望和潜力也在工业。市本级如此,县区经济更是如此。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是实现我市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和关键环节。苏书记强调:全省除少数县因保护风景名胜和生态环境的需要、不宜发展工业外,其它地方都要始终坚持以工业化为核心不动摇,以工业的超常规发展促进县域经济超常规发展。全市各级要认真实施好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现代工业新城的意见》,坚持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汇集,政策向工业倾斜,不断增强工业经济实力,加快壮大县域经济总量,以工业的超常规发展带动县域经济的提速进位。工业园区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县域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发动机,我们一定要坚持决战园区不动摇,全力加快园区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强极。要大力提升园区承载力,这是园区建设、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扎实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功能,提升园区档次,千方百计解决好园区用地紧张、项目等地的问题。尤其要更加珍惜和用好园区的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园区土地,切实增强园区的项目承载能力。一方面,要解决土地指标的问题,形成土地等项目,而不能项目等土地。项目等土地,很多项目就会走掉。一个项目定下来,土地还要等几个月甚至半年,这个项目就不一定能落地。另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园区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园区的功能。项目签定后,没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经营就不可能正常运转。所以园区建设要着力破解土地、基础设施建设等难题,不断增强承载能力。关于项目用地问题,我想再强调两点:第一,我们要集约、节约用地,千方百计提高投资密度,亩均投资额至少要在100万元以上。对那些圈而不建、投资额大大低于合同约定的企业和项目,要采取断然措施,坚决予以清理。第二,要多种途径、多种渠道积极向上争取土地指标,着力包装一批大项目,争取挤进省里重大项目的盘子。省里土地指标有30%的机动数,只要我们有大项目、好项目,就可以争取机动指标。必须指出,这些机动指标,有的地方争得多,有的地方争得少,有的地方没有争到。这几年的实践表明,能否争取更多的用地指标,某种程度上要靠运作,靠主动有效的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包装好大项目向上申报,然后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去跟踪问效、锲而不舍、抓住不放。要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鼓励和支持现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靠大联强、资产重组、合作共建等方式,提升产业层次,扩大企业规模,着力培植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亿元、税收过5000万元的“小巨人”企业。要大力扩张园区经济总量,充分利用园区的聚集功能,推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做大园区规模和总量。今后三年,全市工业园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要超1000亿元;着力打造一批主营业务收入过100亿元的工业园区,其中金巢经济开发区要力争达到300亿元,临川(抚北)、东乡、崇仁3个园区要力争达到200亿元,南城、金溪、黎川都要确保达到100亿元以上。这是对我们县工业园区的目标要求,大家要按照这些目标要求去做好规划、引好项目、抓好落实。

四要始终坚持统筹城乡,不断丰富县域经济发展内涵。县域经济处于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联结点,处于“城尾乡头”的位置,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战场在县(区)。各地要切实增强系统观念、统筹意识,在做大做强县本级经济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集体经济,以县城的发展带动乡村的发展,以乡村的发展支撑县域的发展,努力实现富县、富乡、富村、富民。要牢固树立“大产业、大文化、大绿化、大水面、大空间”的理念,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这是一个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建设经营城市的理念。大产业,就是一个城市的发展和繁荣要有产业支撑。现代经济是城市经济,城市经济要有支柱产业,否则就是空壳。要大力发展包括工业、三产在内的城市经济,以产业发展引领城市发展。大文化,就是要把临川文化元素融入城市建设,体现文化内涵,使人一走进就感受到才子之乡、文化之邦的浓厚氛围。大绿化,就是要把森林引入城市,变园林为森林,保持一流的空气和水质,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使我们在城里有在郊外的感觉。大水面,就是在城市中要有更多的人工湖、人工河,打造更多的水体、水系、亲水平台,以水体现灵气,以水经营城市,以水提升品位,以水改善人居。大空间,就是在城市建设中不能密密麻麻建房子,还要有广场、公园、绿地等老百姓休闲的空间。就县城而言,就是要始终坚持“五大”理念,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美县城,增强吸引力、承载力和辐射力,吸引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吸引更多的外商进城投资兴业。要在高起点规划、建设、管理好县城的同时,着力抓好乡镇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尤其要加大乡镇集镇环境整治力度,提升城镇建设对外形象,切实加快城镇化进程。要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大力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大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改变农村面貌,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

我想,抓工作就是要善于抓重点,抓主要矛盾,牵住牛鼻子,只有这样,才能见成效。实践证明,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工业强县、统筹城乡这四个方面就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这四个重点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只有紧紧抓住这四个重点,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县域经济才能快速发展。

三、强化保障措施,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各级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营造宽松的环境,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要努力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这次全省会议强调,要进一步为县域经济发展松绑放权,按照“能减就减,能放都放”的原则,在不违背国家政策规定的前提下,凡是能够下放给县(区)的经济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部下放到县(区),凡是县(区)能做的事情全部交给县(区),让各县(区)有更大的空间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我们要坚决响应省委、省政府的号召,以减少管理层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为宗旨,为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市直各部门各单位要面向基层,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简化办事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对来自县(区)的项目优先审批、加快审批,坚决杜绝“中梗阻”现象发生。执法执罚单位要坚持从严治政,切实规范收费罚款行为,决不能下达罚款指标。中央、省驻抚单位要坚持重心下移,以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切实提高服务水平。我深深感到,这几年中央、省驻抚单位的工作总体上是很不错的,在正确处理条条块块关系、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方面,绝大多数单位做得很好,受到地方的欢迎,得到地方干部群众的称赞,为地方的赶超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重要贡献。这几年赶超发展能有这么好的势头,中央、省驻抚单位功不可没,应该感谢大家。但是我们的发展在加速,对中央、省驻抚单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地方的发展与我们各个部门的发展是融为一体、相互促进的,地方发展了,我们的各个部门就有发展,地方没有发展,各个部门同样寸步难行。所以,我们在这个地方工作,就要以加快地方发展为己任,进一步增强服务地方发展的意识,加大支持力度,做一个人民欢迎、不舍得你走的好领导。同时,要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切实减轻县乡干部负担,让他们集中精力干事创业。我们每一个部门都要换位思考,下面的工作不容易、难度很大,在市里工作的同志要关心、理解和支持县(区)工作。各个部门都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优化为县(区)服务的环境。有些审批能放下去都要放下去,要淡化权力、强化服务,加快办事节奏,提高办事效率。每一个部门都是环境,这个部门的服务工作做好了,就为我们的发展营造了好的环境,如果没有做好,就成了障碍。所以每个部门都要融入到发展的大环境中去想事情、办实事、作决策,一切都要有利于赶超发展,一切都要有利于服务基层。纪委监察等有关部门要铁心硬手,保持高压态势,严肃查处破坏环境的人和事,不断优化发展环境。

二要大力弘扬真抓实干的作风。县乡一级是工作的一线、落实的一线,直接面对具体问题,直接面对广大群众,干部的事业心、责任感、真抓实干的作风、操作落实的本领显得尤其重要。广大基层干部要始终做到对工作有热情、对事业有激情、对群众有感情,以一个地方的发展变化和广大群众的口碑,来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要有争创一流的斗志,不于平庸,不满足于现状,开拓进取,敢于同强的比、跟快的赛、与勇的争、向高的攀,积极创优争先。最近,省政府通报了去年工作的目标考评结果,我市东乡的工业、金溪的社会建设、黎川的固定资产投资、南丰的农业产业化受到省里表彰。这很不容易,因此我们在全市进行了通报表扬,还有不少市直部门和单位也在全省获了奖,这些争创一流的榜样标兵都应当鼓励和表扬。我们就是要大力表扬先进,使各地各部门的工作不仅要在全市有位置有影响,而且要在全省有位置有影响。只有全市各县(区)、各部门的各项工作都争创一流、争先进位,才能不断提升的整体水平。要有雷厉风行的作风,对定下的事,立说立行,快结快办,狠抓落实,不达目标不收兵。要有操作落实的本领,善于准确把握上级精神,找准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点,注重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大力提升执行力、操作力和破解难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