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匠精神作文

工匠精神作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工匠精神作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匠精神作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工匠精神;匠心;打磨

中图分类号:J9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5-0113-02

“工匠精神”这四个字出现在了2016《政府工作报告》中,一时间,“工匠精神”成了流行热词,与多数热词不一样的是它并非新鲜,倒是由来已久。我国古代的鲁班、黄道婆都是优秀工匠的代表;近代同仁堂倡导的“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也充分体现了工匠精神。但是,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大背景下,现代工匠具有新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工匠精神也被赋予更多新的内涵。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句话明确概括了匠人精神的第一要素就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匠人精神的第二要素是求索。孔子曰:“学如不及。”求知永无止境。这不限制于某一特定范围,而适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生活中只要仔细观察,就不难可以发现那些不断研究、探索,在某一领域独辟蹊径的人。匠人精神的第三要素是坚持。人们常常把那些超越一般境界的人叫做“匠人”。“匠人”之所以超出一般,因为必须经历长期的坚持,经历种种痛苦与挫折。勇敢地直面困难,坚强地战胜苦难,才能达到匠人的境界[1]。

无论是物质产品还是精神产品,都同样需要工匠精神,需要在兴趣、求索、坚持这些要素之下达到匠人的境界。

著名导演王潮歌是当代导演行业的精英,被誉为中国最具创新精神的导演,从《印象刘三姐》到《又见五台山》《又见国乐》《又见敦煌》,她像一个老匠人一点点打磨自己的作品。

喜欢王潮歌的艺术作品,更喜欢她的自我评定:“我就是一个手艺人!”在她看来,老工匠会悉心打磨别人看不见的抽屉背面,这是老工匠对自己的尊重,也是对使用者的尊重,这就是专业精神。天下之作无不在细!电视编导的匠心实质就是专业精神[2]。

从事电视晚会创作十几年,每年历经数十场大型活动与晚会,每一次都是将自己抛下深渊,而后向上攀爬。有人喜欢将编导比喻成“裁缝”,因为编导设计活动必须根据客户要求量体裁衣、专门定制,从来不可复制。的确如此,每一次创作都是将自己掏空挖尽,一次次颠覆,一次次重新出发,过程很是痛苦,但客户满意是“匠人”最大的满足。多年实践,深刻体会到电视文艺编导的匠心主要从三方面体现:

一、匠心体现在独到的创意

2007年,丹阳首场为环卫工人举办的晚会对外招标,电视台拿出了情景剧“风雨环卫人”的原创剧本,一锤定音拿下了承办权。2010年,丹阳纪念625世界环境日,以“共建绿色 同享和谐”为主题,导演组设计了一个灵魂性的短片。用丰富的镜头、震撼的画面记录了丹阳绿满新农村的喜人景象,记者的现场报道感情充沛,语言优美,把镜头对准老百姓,用他们的真切感受表达身边发生的变化,表达他们对绿色生活的向往与热爱,满眼绿色,全新生活,幸福写在脸上,该晚会获当年江苏省综艺二等奖;2011年,天工国际30年厂庆,上级媒体闻讯而来,竞争之下,导演组创新思维,拿出了人无我有的方案,用D片、采访等多种样式讲述“天工”,讲述它三十年发展历程,讲述文稿是我们用十几个工作日走进工厂采风、座谈之后搜集了大量鲜活素材,一气呵成创作完成,该晚会获当年江苏省综艺三等奖;2013年,丹阳市云阳街道伸来橄榄枝,要电视台承办第五届社区文化节,首次合作,期许无限,让社区文化节在质量上有一个鲜明的提升,是编导创作的初心。与19个社区主任分组座谈,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社区工作的酸甜苦辣,寻找社区里的好人好事。边听边记,边记边问,一个个重要的信息就这样被发掘出来,真正走近社区主任,感受小巷总理的平凡与伟大。带着这样一份感动,我们激情创作了小品《社区主任的一天》,采制了专题片《缤纷社区 美丽云阳》,社区主任反映,小品写出了他们的心声,看一次哭一次;观众反映说,通过记者的镜头发现我们的身边有着这么多好人,社区真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场走心的晚会让我们再获江苏省综艺二等奖的殊荣。肯帝亚地板声名显赫行销海内外,十五年厂庆是他们首度集中亮相。惯于央视合作的肯帝亚老板起初对我们的能力心存疑虑,在选择省台、市台还是县市级台合作问题上举棋不定,最后我们以独有的创意赢得了机会。脚踩大地,仰望星空。我们深入企业,体验生活,拿出可行性方案,紧扣肯帝亚产品与家的联系,编排了以“地板”为道具的开场舞蹈,落幅在肯帝亚“木洋房”这样的构图,构思精巧,妙趣横生。以一线工人忙于生产不能正常休假为内容,创作了细腻感人的音乐剧“家”,感动全场,反响热烈。这些耳目一新的原创节目成为晚会的点睛之笔。我们在承接晚会活动时,力求接地气、贴近性,在此基础力求创意、力求品质。正因如此,我们才能够做一场活动交一个朋友,市场越做越大,关系牢不可破,真正实现两个效益双赢。

二、匠心体现在严谨的文字

创意是文艺的内核,文字是它的外壳。好创意不能通过好文字展现出来,就像好食材遇不到好厨师的好厨艺,也是白搭。对电视编导来说,文字是内力,台本外包,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否定。何况,电视有电视的要求,非行业中人没有创作前期的体验很难贴近,往往言不由衷,辞不达意。电视文艺台本不同于书面语言也异于口头语言,分寸拿捏尽在匠心。严谨的文字就像裁缝的针线,针针线线字字句句显功力。电视语言不像报纸文字可以细嚼慢咽、细细玩味,电视语言稍纵即逝,入心与否只在瞬间。电视语言须力戒嗦,不打疙瘩,简洁流畅,精确贴切,注重逻辑,修辞得当。非电视人撰写的台本,往往词藻华丽,殊不知,很多用词因为生僻,主持人不能朗朗上口,观众也费解其意。这并不是说电视语言就可以大白话,它的遣词造句需要最大限度地适合老百姓的口味,通俗易懂,但也要讲究对仗、色彩,讲究声音美,讲究感染力。写台本,最好是写了读,读了改,有没有感染力与冲击力,读了自然知道,而后让主持人拿到台本先通读,如果反馈说血脉偾张,说明可以了,如果没有这种感觉,说明文字没有到位,还需加工打磨。都说好作文是改出来,同样,好台本也是改出来的。改台本,最好是临睡前、走路时心情放松的状态下,把不满意的文字从脑海调度出来推敲、琢磨,反复斟酌,直到满意。要过观众那一关,先过自己这一关。

2013年,肯帝亚专门请文化界人士创作了一首诗,意在提升厂庆活动的内涵,这显然是庆典晚会中的重头戏。但,两易其稿,老板仍不满意,问题在于没有个性,并非专属,满篇大话空话。创作任务交到电视台,作为活动承办方,别无退路,无形中好比在打擂,质量高下立见分晓。电视台编导不一定是专家,比不上专业的编剧、诗人、作家,但必须是杂家、“万金油”,需要即使命!创作本无捷径,好作品一定是来源生活又高于生活。为荣誉而战!首席编导领衔执笔,详尽了解企业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把材料煮熟悟透,充分吸收,充分酝酿,诗情喷薄而出。连续创作十几小时,终于一稿通过。肯帝亚人拿到“青春肯帝亚”的诗歌文本,都说这才是肯帝亚的作品。

颁奖辞是要求比较高的电视语言。记得2012年教师节晚会需要写颁奖辞,我们首先考虑请教育界刀笔手来写,认为他们对教育的理解更深刻,但结果发现,他们的语言不像颁奖辞更像诗歌,最后还是由我们来完成。笔者认为,诗歌注重意境美,颁奖辞注重辞意美,两者都对韵律有要求,但颁奖辞对文字要求更精短,更讲究节奏,讲究字字含情、层层递进,实可谓字字珠玑。颁奖辞是白描,是简笔画,是用最短的语言勾勒形象、升华精神。颁奖辞时间往往是晚会的小,是最能点燃激情、感动观众的时刻。央视颁奖晚会的颁奖辞是编导学习的范本。编导可以从依葫芦画瓢开始练习,最终掌握规律,形成自己的风格。摸索着,实践着,“我为丹阳市十大三农人物”“庆祝第25个教师节”“首届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等颁奖晚会创作的颁奖辞均收到好评,成为晚会创优评奖的制胜法宝。文字体现着编导的匠心,是晚会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走心的文字才具感动的力量。电视文艺编导要提升能力,必须不断提高文学素养,锤炼文字能力,笔耕不辍,才能用兵一时、信手拈来。

三、匠心体现在雕琢的细节

一台晚会要完美呈现,创意、文字做足功课外,如果现场细节出问题,还是败笔。编导的责任不是完成创作就了事,应当对最终的效果负责任。几个细节不得忽略,需要在彩排时密切关注。细节之一是主持人的表达。再好的主持人毕竟不是台本的作者,在表达处理上总有与编导原意相出入的地方,需要编导及时纠正。编导在现场需要拿着台本仔细对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彩排过程经常有对台本作调整的时候,特别访谈的现场,往往需要编导在现场对先前的对话设计作调整,力求最大的顺畅。也就是说,编导的创作应该到晚会结束才终止。细节之二是现场采访的预演。现场采访,看起来即兴,但要出彩还是彩排预演为好,因为被采访对象可以有心理准备,提前组织语言,编导可以根据情况进行修正,让表达出彩,不冷场、不打断节奏。细节之三是流程衔接。流程无缝衔接,是考量晚会质量的一个标准。制作细致的流程表是前提,现场执行合理调度是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不放过任何一个环节上的疙瘩,反复演练直到顺畅。尤其要在上下场、道具、灯光音响、LED大屏的配合上即时到位、不留缝隙。

细数这些年的劳动成果,丹阳电视台有十几篇作品获江苏省优秀作品奖,其中省二等奖、中广协会奖四篇,这些成绩开创了丹阳电视文艺的先河。要说经,唯有“工匠精神”,仔细打磨每一件作品,功夫下在每一个细节。不忘匠心,方得始终。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作文范文第2篇

苏老师今年40多岁,脑门倍儿亮,肚皮滚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苏老师最大的特点是学识渊博,讲课旁征博引、幽默风趣。

有一次,我们上课时讲到纪晓岚,苏老师就给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说纪晓岚某日到某庙宇欣赏佛像。庙里的法师知道纪晓岚的学问非常人可比,尤其擅长题写联语,脍炙人口,巧妙无比,便请纪晓岚写一副楹联,准备刻在楹柱上。纪晓岚也不推辞,略思一会,便写成一联:日落香残,扫去凡心一点;炉寒火尽,须把一马牢栓。联中之意,不但合乎佛家的生活规律,而且创造了一种恬淡幽美的意境,让人回味无穷。法师和众僧徒自然高兴,不久便请来工匠,将这副楹联刻在柱子上,沾沾自喜。

半年过去,本县秀才张琏来庙里,看见柱子上的楹联,仔细端详起来,良久开口大笑起来,笑得前仰后合。张琏笑累了,望了望旁边聚集的僧人,指着楹联说:“诸位请看,这‘日落香残’,是说‘香’字去了下面的‘日’字,只剩下‘禾’字;‘扫去凡心一点’,那就是个‘几’字。上下结合,就组成‘秃’字。”众人似有所悟,这才体会到联中另有深意,催着张琏讲解下联。张琏接着说:“‘炉寒火尽’,只剩下‘户’字;‘须把一马牢栓’,即在‘户’字旁添一‘马’字,那是个‘驴’字。此上下联暗含的两个字就是——”“秃驴!”众人齐声大笑起来。

苏老师的故事让同学们笑倒一片。笑过之后,大家都觉得,汉字的魅力真是无穷啊!

在苏老师的课堂上,我们每天都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上课,就连简简单单的“起立”,也经常是变化万千,丰富多彩。例如那天上课时我们无精打采地喊了句:“老师好!”苏老师没有让我们坐下,反而说:“老师不好,同学们更糟!”“扑哧!”大家都笑了,精神状态自然得到了振奋,苏老师才让我们坐下,开始上课。还有一次,上课之后我们精神饱满声音洪亮地喊:“老师好!”苏老师笑容满面地说:“同学们更好!请坐。”说完还深深地鞠了一躬。

工匠精神作文范文第3篇

一、可写性――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可写性是指试题的内容不深奥,考生不陌生,有背景了解。试题的内容是考生熟悉的,甚至是社会热点、国家大事。

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围绕“父亲开车打电话,女儿该不该举报”话题命题。材料源于2015年5月9日《楚天都市报》的一则简讯,属于近期的社会新闻事件。乙卷围绕“三个当代风采人物,谁更具风采”话题命题,材料同样来源于现实生活,如“大国工匠”就是2015年五一节播放的系列记录片《大国工匠》的内容。

可见,作文题目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和考生的生活经历及人生体验息息相关。如果考生只忙于低头读书,陷于题海,能应付这种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题目吗?难道不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吗?据此,我们的对策是:关注生活,积累生活,思考生活,表达生活。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生活的一部分”[2]。我们也可以套仿一句名言:作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也要求学生“积极参与生活,w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

可以有选择地看电视:“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专题片等。

可以有选择地阅读报刊:《半月谈》《中国青年报》等有关时事的文章。

自然也要阅读生活,以“我”为圆心,以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为半径。对触动自己心灵的事件,对社会热点问题,要记录,要思考,要表达。

当然,“可写性”中还包含公平性。命题不会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不会违背学生认知规律,尤其是全国卷,一定会考虑到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考生实际。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有了深厚的生活积累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就不难写出洋溢时代气息的考场作文。

二、选择性――巧于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

选择性指考生对立意角度、文章内容、文体样式、表达方式等进行选择的可能性和多样性。前两个指标在试题题干上常写成“立意自定”,后两个指标在试题题干上常写成“文体自定”。

从立意角度看,2015年全国卷甲卷作文的立意就呈现出多个角度:如写给“小陈”,可以点赞,对她举报父亲的行为表示理解和赞同;可以质疑,批评她举报父亲有违伦理常情;也可以点赞质疑并存。如写给“老陈”,可以宽慰和劝导,可以批评和指责,可以批评和劝诫,可以分析和说服,也可以几点并存或任意组合。如写给警方,可以点赞,称赞他们依法执法;可以质疑、商榷或批评,指出他们执法不够人性化;也可以几点并存。也可以写给网友,写给媒体,写给社会公众。

从文体角度看,2015年全国乙卷要求自己“明确文体”。文体可自己选择。

据此,我们的策略是:充分展示自己的爱好特长。

在立意选材方面,本着熟悉而独特的原则。即立足材料,重点发掘自己独特的生活积淀和情感体验,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张扬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这样,相对于其他考生,自己便立足于高原之上了。全国乙卷最能说明这个问题,面对三个当代风采人物,最关键的是梳理三类人不同的“出彩点”,对接到与自己理想相对一致、领域相对熟悉、思考相对深入的方面,这样便可彰显自己的才情与深度。

在文体方面,有的考生长于议论,有的考生长于记叙,如若文体自选,便可扬其所长。2015年贵州一考生的作文《“摄影机”如是说》,就以叙为主,兼以抒情议论,张扬了个性,取得了与众不同的效果,被评为一类文。

选择性客观上为那些并非“全才”而在某一方面又有特长的同学提供了用武之地;如果是“通才”自然会锦上添花。

三、导向性――永远传递正能量

导向性是指试题朝着健康、积极、深刻的方向立意的意向,实际上就是试题潜在的思想性。

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作文题用“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的新闻事件,乙卷创设“风采人物”评选的情境,都是基于“立德树人”的价值取向,渗透了依法治国的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试题的教育功能得到彰显。

对此,我们复习应考的策略是:永远传递正能量。好文章是靠主旨的光彩照亮的。那些彰显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章,总给人一种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力量。而有些传递消极虚无的思想情绪、违背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的文字,其作文的等级自然是末位的。

在文章中很好地传递正能量,一要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理解中华名族传统美德的内涵。二要积累这方面的素材,并思考其中蕴含的思想。三要有意运用,考场作文一定要“以意为先”。

思想让文字更为亮丽,亮丽的文字照亮了阅卷老师的眼睛。

四、探究性――理性之花最美丽

探究性指试题要引导考生对作文内容去做深入探讨、认真研究,尤其要加强对理性思维和理性表达的引导。

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就需要考生对“女儿该不该举报父亲”事件作出科学合理的是非曲直的判断,提出公允的观点,进行理性的分析、严密的阐述及丰富的论证。乙卷让考生选择三个当代风采人物“谁更具风采”,题目中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直接反映出考生思维能力的差异,“更”字更显思辨能力。

从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评分细则”中可知:理性思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作文等次的高低。

对此,在备考中,要加大对理性思辨能力的培养。

一是在理论上武装自己,掌握人生社会的一些原理,尤其是辩证分析的思想,用联系的眼光分析问题,不说“过头话”;用发展的眼光分析问题,观点不“近视”;用全面的眼光分析问题,言理不“一根筋”。

二是多阅读一些富有理性思辨内容的材料。如故事、名言、警句等。

三是在实践中有意识锻炼。如果是写记叙文,在讲究形象生动的同时,也要追求理性:叙事类的文章,要着眼于事件所蕴含的思想;写人的文章,要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风貌的发掘;即使想象类的文章,也必须建立在理性思考的基础上。如果写议论文,论点要能体现对生命、对社会的理性认识与思考;论据要与中心论点有本质联系;论证时要注意结构的逻辑层次、事理结合、辩证说理。

理性思辨不仅是艺术问题,更是思想问题。反映了考生对客观事物的尊重,对别人的尊重。

五、防套性――带着镣铐跳舞

防套性是指防止考生拿别人或者自己的旧作稍加改动作为应试作文。

多元立意角度的文题给考生提供了充分的作答空间,但也出现了虚构和套作的问题。为此,2015年全国新课标甲卷和乙卷作文都在材料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写作欲望的基础上,增加了任务型指令。如甲卷要求考生给“女儿举报”事件相关方写信来入情入理的谈问题、讲道理。在内容及文体上都有一定的限制。乙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当代风采人物”推选标准的基础上优中选优。

这就要求考生在写作中学会“带着镣铐跳舞”。

一是仔细审题,严格按指令要求写作。如2015年新课标全国甲卷,任务是“请给小陈、老陈和其他相关方写一封信,阐述你的看法”。任务的形式是书信体,任务的内容是“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即用“信”的形式表明态度,阐述看法。书信其外,思辨其中。无论形式和内容都要满足,才算完成写作任务。

二是正确处理“限”与“不限”的辩证关系。如全国乙卷要求自己“明确文体”,这是“不限”;一旦确定了某种文体,写出的文章就必须符合这种文体的基本特征,这是“限”。如全国甲卷“选好角度”,这是“不限”;但无论选择哪个角度,都必须满足“书信其外,思辨其中”的形式和内容,这又是“限”。总之,既要按规定动作跳,又要跳得精彩。

六、难易度――在准确与别致上下功夫

难易度指高考作文试题的难度。试题的难易与试题本身是否容易理解有关。

难于理解的题目,常常表现为主旨隐含在材料中,思考的强度大,可开掘的角度多。对于这类题目,最重要的法宝就是按“焦点立意”进行写作。

所谓“焦点立意”就是核心立意,是能覆盖整个材料内涵的立意,是整个材料的中心思想。一则材料尽管角度很多,但有主有次,正如打靶,10环、9环、8环、7环给的分一样吗?“符合题意”与“基本符合题意”是有等次上的区别的。如全国甲卷的立意焦点是“法治理念”,乙卷的焦点是“人生价值”。瞄准“焦点立意”写作是“切合题意”的有效方法。

对于审题难度不大的试题,要在内容上追求深刻,在表达上追求新巧,在书写上追求美观,体现出“别致”的风采。

一般地f,全国卷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主要考查考生的基本素养。

功夫在平时,考生要努力培育自己健康的思想、良好的思辨能力、扎实的写作基本功。

参考文献:

工匠精神作文范文第4篇

作文,应该是学生展示思想、张扬个性的舞台。好的作文题目能让学生说真话,鼓励学生传达出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只有这样的作文题才能提供足够的空间,让学生有机会充分展示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充分发挥自己的语文能力。在这一点上,今年新课标Ⅱ卷的作文题值得肯定。原题如下: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看到这道作文题,不禁让人眼睛为之一亮,细细品味,却又生发出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于是,笔者想起了延续千年之久的科举考试题,感觉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精髓在今年新课标Ⅱ卷的作文题中得到了承继。请看两道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笔试”的作文题目:

①学堂之设,其旨有三,所以国民,造就人才,振兴实业。国民不能自立,必立学以教之,使皆有善良之德,忠爱之心,自养之技能,必需之知识,盖东西各国所同,日本则尤注重尚武之精神,此国民之教育也。讲求政治、法律、理财、外交诸专门,以备任使,此造就人才之教育也。分设农、工、商、矿诸学,以期富国利民,此振兴实业之教育也。三者孰为最急策。

②周礼言农政最详,诸子有农家之学。近时各国研究农务,多以人事转移气候,其要日土地,日资本,日劳力,而能善用此三者,实资智识。方今修明学制,列为专科,冀存要术之遗。试陈教农之策。

此题与今年新课标Ⅱ卷的作文命题在展现思想、张扬个性上何其相似!是偶然还是巧合?或许都不是,我们似乎也不应该用偶然或巧合来解释这两组“既陌生而又熟悉”的作文题中的一些共性的东西。

作文到底要展现什么?这似乎是一个毫无疑问的问题,但笔者始终觉得,作文应该是思想和个性的展示台,而不是技巧与模式的集散地。作文是一定要有写作者的思想的,也应该是写作者思想的展示;没有思想的作文,不管外表多么华丽,它依然只是一具空壳。作文也应是个性张扬的空间,教育的本质就应该是个性化的。但学生“个性”的丧失、思想的“缺席”仍然是时下高考作文的流行病,其重要的原因可能就是作文命题引导功能的丧失。我们现在流行的作文命题主要以学生的视角来关注社会,旨在考查学生对他人、对外部客观世界的认识,要求的是学生“向外看”“一致对外”。

思想的缺席、个性的丧失,使如今的作文实实在在地走进了一种“无我”之境,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于命题。这样的现象,今年的高考作文依然存在。

浙江卷作文题延续的是“二元思辨”型题目,围绕“文品与人品”“做人与作文”这样的主旨,采用的是正反对举的复合材料。尽管立意十分明确,但立意捆绑也非常明显;尽管是一个貌似见仁见智的思辨型的命题,但命题其实早已画好了一个圈,学生似乎只能在“文如其人”里做所谓的“自由活动”。我们甚至有这样“可怕”的怀疑,那就是学生的作文里大都会主张要“文如其人”“言为心声”,但又有多少“其文”是真正“如其人”的呢?这样说来,这道作文题就未免有点滑稽了。——这都是立意捆绑惹的祸。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抛开“八股”的消极因素,那么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只考作文,而且能够存在达千年之久,靠什么来取胜的?靠的可能就是作文里蕴含的思想和道德素养,而不单单是言语技能。尽管科举考试的道德立意、政治主题依然非常鲜明,但命题具体实在而带有开放性,在一定的框架束缚之下仍留有较大的可供学子去张扬个性、自由驰骋的空间。可以想象,如果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个性,对“教农之策”“学堂之设”的措施、宗旨等缺乏独到而精辟的见解,而仅仅像我们现在大多数学生那样空洞说教、泛泛而谈,封闭自己的思想,关闭自己的个性之门,那是很难脱颖而出的;而思想和个性的高下又能鲜明地看出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潜能。

笔者没有见到过太多的古代科举作文题目,但窥一斑可见全貌,仅从上面的几例中就可以看出,反思过去、分析当前、思考未来,是科举作文的主要内容,考查的是人的思想品格和道德素养,考查的是学子对问题和现象的自我思考,是一种“内省”,是一种“有我”之境。这其中的核心,应该就是思想,就是个性。

体现思想,张扬个性,应该是作文之“正道”。关于这一点,我们似乎还可以从欧美发达国家类似于我们高考的写作命题中找到证明,得到启示:

①感知能力是否可以来自教育?②对于活体的科学认知是否可能?③艺术是否改变我们的现实意识?④演示是否是确认现实的唯一手段?⑤人们是否可以不受磨难而满足欲望?⑥认识他人是否比认识自己更容易?⑦你认为什么思想、发明、发现或创造到目前为止对你的人生产生了最大的影响?⑧谁是你们这代的代言人?他或她传达了什么信息?你同意吗?为什么?……

反观我们的作文教学以及作文考试,长期以来似乎一直存在着这样两种极不正常的现象:一是源头上的思想捆绑,即命题者和命题本身已经为学生的思想画定了一个圈,学生只能在这个特定的圈子里做所谓的“自由活动”,学生的思想展示只能是“带着镣铐跳舞”;二是作文中的思想封闭,即学生不敢在自己的作文中表露自己的思想,不敢有自己真实的想法,因为一旦自己的思想和想法超越了命题者和命题本身设定的那个圈子,就有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于是,目前作文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就是辞藻华丽,情感虚假,思想萎缩、个性丧失……这种现状必须得到切实而彻底的改变。

作为今年适用范围最广的新课标Ⅱ卷,人们普遍认为这道作文命题风格务实,稳中求进,锐意创新。实际上,这道作文题最大的亮点在于引导学生“内省”,而不是一味“外看”,在考查学生的思想、张扬学生的个性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提示语中的“你认为”“谁更具风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等等,表面上是“三选一”的简单选择,而实际上却是在提醒学生,作文中要融入自己独到的思考和价值取向,要注入个性化、创新性的视角,旗帜鲜明地体现自己的思想。而模糊的观点、空泛的说教,思想的缺席、个性的丧失,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写出“出彩”的文章来的。

工匠精神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赣方言;民俗文化;词汇;禁忌

[中图分类号]K89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12-0028-02

方言本身是一种文化。诚如罗常培先生所说:“从方言与中国文化的系统宏观研究到具体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微观研究。”①在共同语日渐普及的情况下,搜集、整理、研究方言中的词汇对了解民俗以及真正把握各地区的文化独特性有很大帮助。而作为汉语七大方言中的一支,赣方言本身便蕴含着丰富的地方文化。

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提及的赣方言并不是广义的客赣方言,也不等同于江西话,而是狭义的、被大多数学者认可的赣方言。赣方言的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江西省中部和北部地区,其面积和人口占全省的2/3。赣方言分布区还包括湖南省东部和西南部、湖北省东南部、安徽省西南部、福建省西北部的部分地区。②而这些分布在边缘区域的赣方言,容易受到周边方言的影响和相互渗透,其特征不突出,故本文主要以分布在江西境内的赣方言作为考察和研究对象。

一、巫文化

在赣方言区,民间巫文化颇为盛行,且根深蒂固。

(一)星月崇拜

天体崇拜是人类最古老的信仰活动之一,在赣方言区至今仍盛行众多的天体崇拜习俗和观念,最为典型的便是星月崇拜。例如赣方言区的小孩称月亮为“月光爷爷”,星子、吴城等赣方言区流行着这样的儿歌:“月光爷爷,保护娃娃,娃娃长大,好做买卖,买卖赚钱,剁肉过年……”另外,人们的心中普遍存在“不能手指月亮”、“拜月”及“星子过家”等观念。赣人认为,月亮中有位月神,你如果用手指它,它便认为是一种耻辱,到夜晚便偷偷地在梦中把你的耳朵割去;你若怕它割去耳朵的话,就必须誓以至诚地向它唱道:“月光爷爷,莫怪。你拿耳朵还我,我拿刀子还你。”而到了中秋节这天晚上,在月光下摆一张供桌,供上月饼、西瓜等,点燃蜡烛、香和鞭炮,敬奉月亮,这叫“敬月光”。

(二)鬼魂文化

受佛教、道教的影响,在赣方言区,至今,人们仍普遍相信人死后会有鬼魂,于是鬼魂文化也就产生了。

旱龙舟:亦即所谓的号船,是一种纯粹攘灾、避祸的巫术活动,是赣地独有的一种端午民俗活动。《南昌府志》载:“五月五日为旱龙舟,令数十人舁之,传葩代鼓,填溢通衢,士女施钱祈福,竞以爆竹辟除不祥。”在号船队伍中,有一具与真棺大小的棺,棺之两侧各绘一条龙舟,舟上尽绘阴间魑魅鬼怪操桡竞渡之状。此棺的抬杠前端圆形截面上写“日”字,后端写“月”字,以示阴间阳界。号船实际是一种以龙舟送亡魂至阴府的仪式。

“驱魔镜”:在赣地,经常会看到人们在自家的大门前挂一面镜子,赣人相信,妖魔鬼魂害怕光,害怕看到自己,门前的镜子可以阻止邪气进入自家。这一习俗至今在赣方言区多地都能看到。

“做猫”:是一种运用巫术治病的民俗。在赣方言区,例如星子县,人们认为如果家里有人久病未好,特别是如果病人白天状态不错,晚上状态不佳,那么必是在某个地方“着了吓”,这时,家人必会去请当地擅长“做猫”的人来为病人治病。

“牵桥”、“过桥礼”、“造桥礼”:这是亡人丧葬礼俗中的一个环节,即道士在念经时,亡人的亲属,一般是儿子、媳妇、孙子和孙女等“脚下个人”穿着孝衣,手里拿着一根檀香,跟在道士身后,围绕着停放在祠堂的棺材游走,叫“牵桥”。此时道士会向女婿讨香烟,叫“过桥礼”,向孝子讨烟斗叫“造桥礼”。人们相信,唯有这样,亡人在阴间过河水才不会有阻碍。

二、建筑文化

赣人对住宅颇为重视,当一户人家要“做屋”即建房时,会请做工师傅吃饭,这叫“起手饭”;竣工时会宴请工匠、帮工吃酒席,这叫“完工酒”。这期间,还有一道更为隆重的程序,叫“上梁”或“安梁”,此程序在建房过程中是最为隆重的。上大门梁时,须择吉日,主人家要设酒宴款待工匠,同时还要摆香案祭天。造房子的人家在上梁日子里摆酒大庆亲朋好友,请砖匠坐上八位。在上梁的时辰,木匠将砍下来的梁柱抬出来放在木码上,由一老工师傅,动斧头掌彩,每一句都由帮工喝彩“上梁大吉”。

按照传统民居的样式,在房屋完工之后,会有牌头、牌坊,旧时用来纪念封建礼教中所谓忠孝节义的人物;会在大门两侧放一对石狮,除了用来驱邪,还由于“狮”与“事”谐音,因而组成了不少带有吉祥内容的题材,例如两只狮子为“事事如意”,如果再加上钱纹则喻意“财事不断”,狮子和瓶在一起则象征“事事平安”。

赣方言区的建筑多为简朴的砖木混合结构,横梁、厅堂、天井是重要结构。梁架主要结构是圆木横梁和中柱搭建而成,有些横梁是原木的,而有些却装饰得很精致,风格随时代和主人身份的不同而不同;有些建筑会有几重厅堂,各个厅堂的布置有很大差别。例如有的是待客的;有的似“家族会议室”,专门用来处理家族事务;还有“内厅堂”,外客和男人不能进去,只有受特别邀请的女客才能进去;天井的建筑位置高低不同,有浅有深,在安义罗田黄宅,分“入口天井”和“二进天井”,二进天井相对要更正式,而天井处多放两个大水缸,养着金鱼。

三、稻作文化

鄱阳湖广阔的平原酝酿了赣方言区的稻作文化。由于鄱阳湖平原盛产大米等,渔业较发达,江西也被称为“鱼米之乡”,反映在方言上与此有关的词汇颇为丰富。

鄱阳湖的淡水鱼丰富,赣方言中关于鱼的叫法大多形象生动有趣。例如由于鳙鱼的头大,便叫蚌头鱼;白鱼的嘴上翘便叫翘嘴白;作为鄱阳湖的特产,针宫鱼顾名思义是因为此鱼的最大特点是头部长有一根细长似针的嘴;而鮸鱼叫作屎肚鮸,因为此鱼肚子大,排泄物多;土鳖则被称为地脚鱼,因为鳖水陆两栖、爬行快。赣方言区关于渔业的词汇也颇具特色。如“开湖”指的是将湖中的水放干,拆除草棚、鱼网等,停止放湖,此时方允许他人进入湖中捉鱼,待渔民停止捕鱼活动后,其他人可带着小型擂鱼工具进入湖中捕捉剩余的鱼,这叫“杀治”;又如“放卡子”,这是一种捕鱼的方法,用麦子、谷子等为饵料,巧妙地安装在卡子上,于晚上放进水里,天亮前收上来,类似的还有放虾笼、放鳝笼。

赣方言中与米、面粉有关的词汇比比皆是。例如馄饨叫“清汤”,通行于整个赣方言区。吴城有北瓜羹,做法是将南瓜切片经油炒后加水煮沸,再放入事先调好的面粉糊,并加上油、盐、味精、作料等煮成的面食;星子县有菜耙、南瓜耙,前者的做法是把磨好的米粉和焯熟的荠菜和在一起,做成耙状蒸熟,这种食物一般在农历三月三做,放在灶台上,一说是用来供奉灶王爷,一说是希望蚂蚁不要上灶台。后者的做法是把南瓜切片煮熟,捣成糊状,和上磨好的米粉,做成圆圆的耙蒸熟,另外,此种食物须得在七月十五即鬼节那日做,作为用来祭拜祖宗的贡品;丰城的冻米糖较出名,相传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每年中秋一过,农村家家户户把糯米饭凉干,炒成爆花米,用米糖拌粘,切成块块,留待春节待客解茶。

四、禁忌文化

语言是人们用来进行社会交往的,但并不仅仅只是一个交流的工具,而是风俗和精神文化的一部分。例如方言中的禁忌就很能反映一个地方的禁忌文化。

旺子:供食用的猪血叫“旺子”。这是一种避讳的说法,因为“血”赣方言多点音同“歇”,而“歇”有歇业、倒闭之义,故此为了避字音而改说,采用歇业的反义词“旺”。这些方言点中“旺子”也可以指供食用的鸡血、鸭血等。

招财:猪舌头叫“招财”,也是一种字音避讳的说法。因为在赣方言里“舌”与“折”同音,折即折本,故此为讨个好彩头而改“招财”,与“折”义正好相反。它通行于赣方言区多数点。永修有同义词“口条”,黎川有同义词“纳儿”,与“招财”一样为赣方言的避讳说法。

茶:为了避讳,把中药叫“茶”,部分地区还把抓中药叫“捡茶”。此处的“茶”完全是“中药”的避讳说法,并不特指煎熬好的中药汁。当然,“茶”在赣方言里还表示喝的茶水,永修话甚至还借指煮给客人吃的带汤的点心。

福年猪:农历腊月办年事的时候,禁忌说“杀”字,于是改用一些好听的褒义词来代替。农村过年要杀猪,就叫“福年猪”。

正如罗常培先生在《语言与文化》一书中所说:“语言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多方面联系……从语言所反映出来的文化因素显然对于文化本身的透视有很大帮助。”所以说,方言总是和各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文艺生活、生产实践等各方面相互联系。

在普通话日益普及的形势下,赣方言和其他方言一样,正逐渐被“官话化”,失去自身的特色。与此同时,在现今城市化、商业化等浪潮的影响下,赣方言区的民俗文化亦与中国其他地方的民俗文化一样,正面临消失甚至破坏等诸多尴尬。笔者认为,不论是方言,还是民俗文化,都亟待保护。

①罗常培:《语言与文化》,北京出版社2004年版。

②曹廷玉:《赣方言特征词研究》,《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1年版。

[1]罗常培.语言与文化[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

[2]颜森.黎川方言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5.

[3]万建中.江西民俗文化的多元格局及其主体特色[J].南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5,(3).

工匠精神作文范文第6篇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所倡导的,可以指导或者约束企业整体行为或员工行为,被全体员工所认同的价值体系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建设要按照人的不同需求,有序和谐的进行不同层次的管理,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组织行为与人的主体性的有机结合,最终通过满足不同人的不同需求,激发起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起企业独特的核心竞争力优势。

二、儒家管理思想要义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以孔孟为最主要代表的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最为深远、传承最为广泛。探究儒家管理思想,其主要特点是:以“人”为中心,关注现实人生和社会问题,尊重人的价值,倡导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修身养性的方式实现人生和社会价值。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儒家思想以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重点研究对象,具有鲜明的人本主义特征,与现代管理学中“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多有契合。在孔子眼里,管理的本质就是关于人的学问,提出 “泛爱众而亲仁”、“君子学道则爱人”等主张。《论语》中记载,孔子在听说马厩失火时,首先关心的是人的安危,只问“伤人乎”,而“不问马”。这样的例子在孔子言行中不胜枚举。儒家管理思想中“以人为本”的原则散发着平等自由的光辉,对现代企业文化管理具有重要启发意义。

(二)“中庸忠恕”的管理方法

儒家在管理方法上提出“人治”。对于如何“治人”,孔子主张“德治”、“为政以德”、“德主刑辅”,孟子也提出“以德服人”,均反对采取暴力手段。孔子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裕?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意思是说,如果以强制和刑罚的力量去管理和禁止,员工只会口服心不服,只有以德行和礼仪教化的力量,才会得到员工真正的认同。建立在人人享有平等自由权利的基础上,孔子认为在管理上就要执中持平,秉持“中庸”之道,不偏不倚,中正平和。此外,孔子还提出“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的说法。孔子认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都是 “恕”的内容,其核心见解就是凡事要推己及人,尊重别人,懂得换位思考,“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别人宽宏大量。因此,企业管理者要采取相对柔性的管理方式,通过直达人心、人文关怀的方式营造企业良好的文化环境,取得员工的心理认同。

(三)“修己安人”的管理目标

“修己安人”是孔子管理思想的主要目标。“修己”是管理的前提与基础,“安人”则是管理的目的。孔子认为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也说“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强调通过完善个人道德修养,进而正面影响促进其他人,最终达到整体和谐发展。《大学》对此做了更完整的阐释:“古之欲明德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身”。从管理上说,在企业经营过程中,管理者尤其是高级管理者首先要对自己严格要求,从自我做起,只有管理好了自己,才能管理好别人,实现自我管理-家庭管理-国家管理-社会管理的层层推进。“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通过这种方式,在企业内部树立道德典范,以身作则,才可以有效管理和激励员工,形成一种自我管理、自我反省、自我提升的文化氛围,建立一种和谐稳固的组织关系。

三、勘察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儒家思想内核

勘察设计企业属于智力密集型服务行业,行业内多是高新技术企业,职工多从事创新性脑力劳动,具有受教育程度高、思想活跃、创造性强等特点,在文化建设中,尤其要积极从儒家管理思想汲取有益营养,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具体来说,要以人本主义和人性化管理为指导原则,注重人文关怀,激发员工内在潜能,实现组织内外部和谐,推动个人与企业同成长、共进步,从而为业主提供更好的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

(一)打造人本文化

儒家管理思想蕴藏着人性平等自由的光辉,并深深影响着国人的思想和行动。勘察设计企业员工多是脑力劳动者,思维活跃,思想自由,富有激情,关注精神体验。企业管理者要认清规律,在文化建设中把人作为第一因素进行考虑,突出人文关怀,更多关注员工精神层面的个性化需求,以更好地调动员工积极性,正如孟子所说:“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在管理方面,要认识到,管理人的行为只是表面的、浅层次的,只有管住人心才是最高境界的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都要贯彻“以人为中心”的思想。管理者要通过规范自身的行为,“道之以德”、“修己安人”,把正确的价值观念传递给组织成员头脑中去,使之内化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和文化环境。

(二)根植诚信文化

孔子特别看重“信”的作用,他指出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r,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勘察设计企业有别于一般企业,其提供的主要是设计产品和服务,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要脱颖而出,占据有利竞争位置,必须建立起诚信合法经营的意识,与业主建立起信任关系,提供值得信赖的产品和服务。勘察设计行业对质量、安全、环境等要求较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因此,尤其要注重质量文化,严格按照“三标体系”要求操作,在企业和员工中形成人人讲质量,事事讲诚信的浓郁的氛围,使提供的产品经得起检验。要以儒家管理思想为指引,加大传统文化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实施职业道德准则,主动培育职工高尚的职业道德。对于勘察设计企业员工来说,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敬业诚信的工作态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最终建立起“绿色、安全、经济、诚信”以及“终生责任”的文化理念。

(三)筑牢合作文化

勘察设计企业提供工程建设领域全过程服务,从工程前期规划咨询,到设计技术文件的完成,到最终的工程落地和投入使用,需要各专业、各单位良好沟通和通力合作,整个过程中的小差错,就可能造成“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严重后果。孔子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必须倡导“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不仅是内部员工间倾力合作,也要与业主,政府部门、相关利益方协同配合,共同完成产品和服务,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要“守土有责”,在完成自己任务的同时,为别人创造必要条件,这也是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精神。

工匠精神作文范文第7篇

一、从语文教材中学写“凤头”

所谓“凤头”,即开头要靓丽、高雅、先声夺人。“徐先生教我许多作文的技巧……他告诉我,文章的起笔最难,要突兀矫健,要开门见山,要一针见血,才能引人入胜,不必兜圈子,不必说套语。” (梁实秋《我的一位国文老师》)那么什么样的作文开头才能达到这种效果呢?语文课本为我们提供了好多范例。

1. 开门见山,直入话题

文章开篇以简洁传神的语言直奔主题。可以是直叙本事,也可以起笔点

题;可以开宗明义揭示主旨,也可以单刀直入,如此等等。由于这种写法干脆利落,入题快捷,不枝不蔓,所以应为考场作文开头的首选方法。如莫怀戚的《散步》:“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如朱自清的《背影》:“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的是他的背影。”如鲁迅的《故乡》:“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

2. 巧用修辞,连接话题

比喻的作用就在于使语言形象、生动、活泼,富有表现力。排比修辞的优

点在于句式整齐,给文章增加气势,加上优美的语言,会让读者产生愉悦感,犹如迎面吹来一股清新之风。再让修辞恰到好处的与话题相连,从而浑然一体,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3. 设计悬念,引入话题

倒叙开头,目的是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关注,激发读者的兴趣,并同时

增加文章的曲折,显示文章的布局之美。如程海的《三颗枸杞豆》:“我是一个植物学家。好多人很羡慕我,要我谈谈小时候刻苦学习的故事。其实,那时我是一个出名的‘淘气鬼’。”如萧乾的《枣核》:“ 动身访美之前,一位旧时同窗写来封航空信,再三托付我为他带几颗生枣核,东西倒不占分量,可是用途却很蹊跷。”

4. 对比烘托,突出话题

如《石榴》:“五月过了,太阳增加了他的威力,树木都把各自的伞盖伸

张了起来,不想再争妍斗艳的时候,有少数的树木却在这时开起了花来。石榴树便是这少数树木中的最可爱的一种。”郭沫若先生为了突出石榴不避炎日,毫不示弱的抗争精神,借此赞美我们民族的美好情操,文章开头写其他树用“都把”、“不想再”表现其他树的柔媚,不坚强,与石榴树形成鲜明对比,从而引出话题,同时也为赞美石榴做了铺垫。如周敦颐的《爱莲说》的开篇,用陶渊明的爱菊、世人爱牡丹来衬托我的独特爱好:爱莲。

5. 环境描写,渐入话题

如契诃夫的《变色龙》:“警官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

穿过市场的广场。他身后跟着一个火红色头发的巡警,端着一个筛子,盛满了没收来的醋栗。四下里一片沉静。广场上一个人也没有。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的敞着。面对着上帝创造的这个世界,就跟许多饥饿的嘴巴一样;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

如《美丽的西双版纳》:“在那醉人的春风中,观热带雨林,涉澜沧碧水,登傣家竹楼,拍下一张张珍贵的图片,留下一串串彩色的记忆……”这些语言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一幅神奇美丽的西双版纳风光图,令读者心驰神往!《蓝蓝的威尼斯》:“天,是蓝的,地,是蓝的,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蔚蓝的、祥和的、精致的、古典的异国风情画卷,勾起读者无尽的遐想。

二、从语文教材中学写“龙段”

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的学生在写作方面突出的几个弱点是:要么是不会围绕主题选择材料;要么是选择了材料不会对材料进行加工(剔除那些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内容);再就是材料有了,也加工了,但文章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却没了章法。这就使得我们读完这样的文章,我们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一个怎样的思想,即思路不清晰,主题不集中。就好比是做水景的工匠,把精心挑选的石头或树木之类的东西杂乱地放在一起,这些材料从单个看还是有自己的特色的,但所有有特色的东西不讲先后,不讲上下的摆放,也没有一个总的意境图案的统帅,我想这样的水景是没有人会欣p的!

要使文章主题集中,最重要的是围绕主题选择能突出主题的典型材料。这样的例子我们语文课本中就很多。例如朱自清先生在他的散文《背影》中,作者要表现父亲对儿子的浓浓父爱,作者截取了与父亲生活中的一个小画面――车站送行,父亲买橘子。看似多么平凡的一个镜头,但经过作者精心“加工”:首先是家境的穿插:“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满院狼藉”、“典当亏了空”――家境惨淡,令人凄凉。接着是刻画父亲的样子:父亲是个胖子,蹒跚地走――饱经风霜、苍老;穿着黑布小帽,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刻画了父亲的生活境遇窘迫。最后细致地描写买橘子的过程:(去)蹒跚、慢慢探身、攀、缩、微倾、努力,(回)先散放、慢慢跳下,生动地刻画父亲为我买橘子的艰难的动态过程。一个平凡却伟大,朴实却令人敬畏的父亲形象肃然出现在读者眼前,“父亲”的爱子深情既感动了作者,也拨动了读者内心的情弦,令人潸然泪下,这泪中有感动,也有怜惜!材料细小而真实,细节描写感人,主题集中。

再如,邹韬奋的《我的母亲》,作者截取我与母亲生活中的四个片段:元宵夜巡夜、讲故事泪如泉涌、我背书挨打,母亲陪我哭、深夜劳碌的身影。这些材料虽然朴实无华,但是都很典型,通过这些材料一个慈爱、善良、情感丰富、能干、奉献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由此可见,要使文章主题鲜明,那么,所选材料就要紧扣主题,要围绕主题精心加工。

文章的主干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主干部分除了要围绕中心精选材料,还要做到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哪些内容应该先写,那些材料要后写,都要仔细斟酌,原则是符合人们的认知规律、符合事物的运动轨迹、符合人们的某种行为习惯,其目的是使文章易于被人理解接受,易于把自己的思想表达出来!在这里我要力荐贾祖璋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作者从它的物质基础、物理原理、生理需要、自然选择、人工选择五个方面来揭示花儿五颜六色的原因,这已经让读者清楚了,但细细推敲,这五个方面作者还按这样的顺序来组织材料:由事物内在因素逐步转移到讲事物外部影响因素。这样的安排材料符合人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便于读者理解。

三、从语文教材中学写“豹尾”

古人云:做人、做事要善始善终。文章有一个好的开头,也应当有一个好的结尾。好的结尾自然、新颖,能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题或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效果。如何写文章的结尾呢?语文课堂学习中有不胜枚举的例子值得我们学习。本人根据教学实践,认为以下几种结尾方式相对较好:

1. 点题式

例如《往事依依》:“往事依依,金色的回忆唤起我的青春激情,催我不

断奋进。” 《本命年的回想》:“今年岁逢丙子,是我的本命年,六十‘高龄’回忆往事,颇有返老还童之感。”《我们家的男子汉》:“这就是我们家的男子汉。看着他那样的一点点长大,他的脸盘的轮廓,他的手掌上的细纹,他的身体,他的力气,他的智慧,他的性格……实在是一件最奇妙的事情了……”

2. 升华式

结尾或展开联想,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主题;或总结提高,使主题

得到升华。例,《枣核》的结尾:“改了国籍,不等于就改了民族感情;而且没有一个民族像我们这么依恋故土的。”结尾这段话,不仅写出了一个美籍华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而且高度赞美了我们中华民族巨大的民族凝聚力,升华了主题。

3.希望式

例如学生习作《秋叶随想》:“让我们走出对秋天的哀叹,走出对落叶的

惋惜,拥抱这短暂而又灿烂美丽的人生,珍惜现在所拥有的时光,把我们的足迹留给这宽广平坦的大道吧!”

4.启发式

文章结尾含蓄深刻,给读者以启发,令人沉思。例如《故乡》的结尾:“……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作者笔下的路,其含义是指人生的路。启示当时沉睡的中国人民走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道路。这个结尾不仅深化了主题,而且给人以鼓舞和信心。

5.引用式

引用警句、名言、诗句、经典著作、俗语、谚语等做文章的Y尾。例如学生习作《成功需要奋斗》的结尾:“冰心奶奶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羡它现时的明艳;而当初的芽,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在刚刚起步的时候,用我们无悔的付出,去浇灌那刚刚萌芽的种子。”作者引用了冰心的话,再融合自己的观点,使此结尾生动而富有深意。

6. 抒情议论式

《纪念白求恩》:“我和白求恩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

是因为忙,仅回过他一封信,还不知他收到没有。对于她的死,我是很悲痛的。现在大家纪念他……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再如学生习作《秋色》:“我爱这美丽的秋天。因为你带来了迷人的景色,带来了累累的硕果,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7.自然式

文章多以作者写作时的心情自然结尾。如《苏州园林》的结尾:“可以说的当然不止以上的这些,这里不再多写了。”又如《一面》中:“在前进中,我不能自已,写下了上面的话。”

当然,文章的结尾不止这些,以上的几种结尾方式只是一些常用的方式。结尾的方法丰富多彩,而且各种方法并不是单一的,只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键是要紧扣文章主旨。总之,同学们作文时能够巧用神思,“豹尾”巧摆,定能产生余音绕梁之效。

工匠精神作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

语文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基础文化能力的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发展要求初中语文教学在以学生为本的新教育理念下革新教学模式,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为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探讨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进行有效备课,整合语文课程资源

(一)有效备课

做好备课工作是实现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首先,教师要精心备教材和备学生,并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选择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并有针对性地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发展目标。在预设教学目标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重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对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具有重要作用。在初中语文学习中,很多学生对教师留的预习作业视而不见,这导致课堂听课时抓不住重点,听课效率低下。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提高其预习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在听课时更具针对性,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整合资源

语文这门学科的涉猎范围十分广泛,教师要在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的同时拓展利用课外资源,使其为语文教学服务。首先,教材是学生进行学习的最典型、最标准的范本。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利用好教材资源,根据教材要求向学生传输一定的语文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发展学生的穿心能力。其次,教师也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课外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扩大学生视野。例如,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当地的人文、风景等资源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在作文时有话可说,说真话,表真情。

二、创设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导入激趣,活跃课堂气氛

我们都知道导入环节是一堂课的开端,关系到整堂课的课堂气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进行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策略。导入语设计有讲究,要遵循简洁、有趣,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原则。太过平淡的导入无法激起学生的兴趣,太过繁琐的导入又会占用课堂太多的时间。例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或者声、色等刺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在轻松愉悦的心情下,学生的学习效率才会更高,教师教学的有效性也才能得到更好地提高。

(二)融洽师生关系,保持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中主要关系,教师要在教学中要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尽可能多地保持较长时间的注意力,使活跃的课堂气氛得以保持。学生喜欢教师才会愿意在课堂学习中投入更大的积极性,表现自我,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动多了课堂气氛自然也就活跃起来,并得以保持。同时,教师也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给学生充分的肯定、赞赏和适时的点拨,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获得新的体悟和发现。试想,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中,学生身心放松,思维也更加活跃,学习效率也更高。

三、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一)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新课标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合作精神。情境教学法是被很多语文教师所运用,并且收效较好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故事情境、活动情境、问题情境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综合能力的训练。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将课文改编成适合表演的剧本,并让学生选择其中一个角色,研究其性格特点,用自己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就会带着十足的兴趣进行预习,并且对其中的人物形象有了一定了解。在课堂学习中,学生更加胸有成竹,也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并且通过角色扮演,学生的表达交流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情境教学法是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之一。此外,活动情境教学法、问题情境教学法等也是实现初中语文有效课堂的重要方法策略。

(二)选择有效的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广泛应用到课堂中,微课就是其中的“新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围绕教学的重点或难点集中进行释疑。微课具有科学性和形象性,对教材设计是一个较好的补充,同时也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比如,在教学八年级上册《苏州园林》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角落门窗的设计等,并配上文中相应的解说词。这样生动的苏州园林动态图案有利于丰富学生的视觉,帮助学生理解苏州园林的格局,并使学生产生接近真实的感受,从而使学生体会到苏州园林的画意美,领略设计者和工匠的高超艺术。利用微课,教师可以及时挖掘课文中的矛盾因素和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巧提问题,发人深思,并利用图文并茂的讲解,及时在学生“愤”“悱”之时加以启发。总之,在新课改形式下,初中语文教学要讲究策略,通过有效备课,宽松活跃的课堂气氛的创造和教学过程的优化,引领学生有效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综合能力,使学生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玉洁.探索有效教学策略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才智,2014(14)

[2]施航飞.初中语文有效教学策略谈[J].才智,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