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公益诉讼工作要点

公益诉讼工作要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公益诉讼工作要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公益诉讼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进一步增强法律援助服务能力

1.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认真贯彻执行蚌政办〔2015〕1号文件,扩大法律援助事项,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调整至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5倍,并将军人军属、计生特困家庭、聘不起律师的申诉人等纳入法律援助对象范围。

2.提高法律援助经费保障水平。实行法律援助经费科目单列,专款专用。按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相关政策,推进政府购买法律援助服务项目的实施。

3.提升公共服务沟通协作能力。充分发挥单位群团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加强与工会、妇联、残联等相关单位部门的协调配合,建立法律援助工作日常沟通协作机制。贯彻省高级人民法院、省司法厅《关于司法救助与法律援助相互衔接的若干规定的通知》,落实互免审查机制和告知义务。做好社会救助与法律援助等各项民生保障制度的有序衔接,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案件数量与质量

4.保持办案量稳定增长。以上年办案总量为基数,实现案件数量稳步增长,每万人获得法律援助案件数量达到14件(此人口数按照户籍人口为基数计算)。各工作站每月办理或转交有效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4件,各律师事务所律师全年平均每人办理援助案件不少于20件,法律服务工作者每人全年办理援助案件不少于3件,其中乡镇工作站全年办理的诉讼类案件要占案件总数的50%以上,每月通报调度一次,全年的任务数要在11月底完成。

5.继续优化案件结构。进一步提高刑事法律援助案件量比重,稳定律师事务所律师办案量、诉讼类案件量比重。具体指标是:刑事案件数占法律援助案件总数比重不低于19%、诉讼类案件数占已结法律援助案件总数的比重不低于55%、律师事务所律师承办案件数占法律援助案件总数比重不低于35%。

6.加强案件质量监督。贯彻落实《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监督管理办法》(试行),设立案件质量监督人员,全程监督案件办理及结案归档,初评案件质量等次。建立健全案件回访、旁听庭审等工作制度,对民事、非诉案件逐件进行回访,扩大回访覆盖面,旁听庭审案件不低于开庭审理案件的5%,实现办案质量流程控制的规范化和长效化,提高法律援助案件结案率,规范案卷归档,开展案件质量评查,探索同行评估办法,建立办案质量和办案补贴发放挂钩制度。

7.加大刑事法律援助工作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关于做好刑事诉讼法律援助工作的具体意见》,完善刑事法律援助工作机制的衔接,进一步发挥看守所工作站的作用,规范在县看守所派驻律师志愿者值班制度,进一步发挥在法院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加强与公安和法院、检察院的协调配合,做好被害人、申诉人法律援助工作。注重刑事法律援助案件质量,严格把握承办案件律师的资质条件,指派具有三年以上执业经历的律师办理无期徒刑、死刑案件,指派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律师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引导资深律师办理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乡镇工作站全年转交有效的刑事法律援助案件不少于3件。

三、进一步深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

8.巩固完善便民服务窗口、站点的公共法律服务功能。积极参与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建设,发挥法律援助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基础性和前导性作用。借助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工作站点建设,创新服务方式方法,发挥工作站点方便、快捷服务困难群众的功能。实现法律援助档案二级达标。

9.深化信息化应用。以便民为导向,加强信息化深入应用,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对咨询和案件申请实行即办即录,按规定上传相关材料。法律援助中心实现网上审查、审批和指派,普及电子印章的使用。完善在线服务功能,及时处理网上法律援助咨询、申请。

10.充分发挥“12348”法律服务热线平台功能作用。按照省厅《“12348”法律援助服务热线项目建设指导意见》,完善系统的配套功能建设,安排专业人员解答热线咨询和日常运行管理,确保热线畅通使用和功能稳定,充分发挥“12348”平台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中的作用。做好“12348”热线的数据统计和舆情分析,按季度报送,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参考。

11、切实发挥基层站、点作用。落实《省法律援助工作站管理办法》要求,对基层站、点统一标牌标识,公开公示内容和工作制度,明确专兼职工作人员,开展咨询、办案业务,建立工作报告制度。开展联系点建设检查活动,重点检查联络员配备及其对法律援助知晓程度、法律援助明白人队伍建设、法律援助常识宣传及帮助联系申请法律援助等情况。将工作站、点建设融入美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

四、进一步提高法律援助管理水平

12.加大投诉案件查处力度。按照《法律援助投诉处理办法》规定,向社会公示投诉地址、电话、传真、电子邮箱及投诉事项范围、投诉处理程序等信息,建立台账,及时受理和查处。投诉处理情况每半年一次报告上一级管理部门。投诉查处情况纳入工作考核内容。

13.加强法律援助经费的监督管理。认真落实法律援助经费使用管理相关规定,建立法律援助经费使用收支台账,明确、细化法律援助经费支出项目,法律援助经费专款专用,办案经费支出占业务经费支出总额比例不低于70%。

14.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采取招录公务人员、实施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招聘公益岗位人员、聘用法律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等多种形式,充实法律援助机构力量。强化培训,提高法律援助机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安排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到法律援助中心实习,所有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均需在法律援助中心进行不少于2个月的实习活动。法律援助实务纳入申请律师执业人员考核内容,在执业起点培养律师的社会公益意识。

五、进一步加强改进法律援助宣传

公益诉讼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我局围绕县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了《县城市管理局2013年工作要点》、《县城市管理局2013年工作绩效考评方案》,明确了主要工作和目标要求,并对各项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细化了考核内容及考核评分标准,贯彻“从严治队”的方针和“制度管人”的原则,以制度抓管理,以督查促落实,实施规范化管理,使全局人员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确保队伍高效运作。

二、强化宣传,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1.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3月份,我局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宣传月为契机,在3月13日组织执法队员开展了法律宣传咨询活动,通过发放资料、展板展示、现场咨询等形式,宣传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提升市民守法护法意识,规范市民行为,使市民自觉维护城市文明形象,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活动当天,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6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2人。

2.加强业务培训和法制教育。为切实增强城管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3月7日,县城管局举办了法律知识培训班,邀请了县委党校赵乘斌主任和县司法局曾令达主任进行授课,重点讲解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培训,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市容整治,提升城市品位

元月份,为营造洁净、文明的市容环境迎接新春,开展了迎新春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出台了《迎新春城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深入开展市容整治。

1.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整治城区卫生死角,重点解决小街小巷污水横流和垃圾乱倒问题,组织开展了全民卫生日活动,清扫垃圾,清除杂草和杂物,清理水沟。

2.交通秩序整治。对不按规定停放的机动、非机动车辆,采取处罚、贴示和拖离等办法,进行纠正、查处,使城区内人车各行其道,交通秩序安全畅通,各类车辆停放规范。共查处纠正违章停放车辆59起。

3.市场秩序整治。加大对、、、等集贸市场的监管,拆除不按要求设置的避雨、遮阳设施,确保市场整洁、有序。共拆除乱搭乱建棚架23起。

4.占道经营、堆放、搭建整治。集中治理违章占道经营、店外加工、店外维修和占道洗车等行为,实现座店经营;治理不到指定场所消纳建筑垃圾而随意倾倒(堆放)建筑垃圾的行为;整治店面装修无序无遮挡,滞留及乱倒垃圾行为;拆除占用公共场所违章搭建行为。共驱散各类流动摊点34起,规范店外经营26起,铲除占道堆放建筑垃圾、建筑材料600余方。

5.整治户外广告。整治户外广告、楼(屋)顶广告、墙体广告等户外广告牌和沿街店面招牌,依法拆除破旧损坏、擅自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清除各类占道落地招牌,全面提升城市立面品位档次。共清理破损户外广告30余处。

6.认真营造节日氛围。投入34.74万元,在城区主干道路灯、行道树及大型公益广告牌、各出口路醒目位置悬挂灯笼及新春贺语,在市政公园、城北广场设置花卉造景。

四、加强重点建设,市政公用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1.公园建设。已完成东入口景观工程综合管理用房内外部装饰工作的98%,已完成停车场硬化、苗木的种植、长廊的内外部装饰工作及文化景观墙垫层浇筑等,其他附属设施进入收尾阶段,园路工程已基本完成相关土地征收工作,3月26日已开工建设。

2.城区排水管网工程。东路及西路排水管网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涌进入招投标阶段,其他河涌的排水管网工程正在开展测量和施工图设计。

3.园林绿化提升改造。西岸樱花广场改造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了地形改造、整地工作,进入苗木种植阶段;

金茂小游园顺利开工,正在进行整地、放线工作;投入50万元正在实施街、岳家庄大道、宾馆门口、沙子头和江东大道等16个区域行道树移植补栽工作。

4.垃圾中转站建设。石圳中转站一层楼面已浇筑,二层楼柱铁在捆扎;新罗南路中转站选址已确定并已启动征地工作;迎宾大道中转站选址待确定。

5.街道整治。已完成小区通道硬化及长安大道北段改造工程的设计和编制预算工作;江东庙路、长安大道、新桥西路、东江源剧院侧四条道路改造的施工图正在设计中,预计在6月底可开工建设。

6.部分城区亮化工程。已完成新罗大桥至城北大桥一河两岸夜色景观亮化工程;已完成城北大桥至新罗大桥东边的路灯基础浇筑工作;已完成东江源大桥以上延伸至长举大桥一河两岸、市政公园环湖周边及人才公寓夜色景观亮化工程方案;正在编制城区重要路段主要节点增亮工程及老城区路灯节能改造工程实施方案。

7.高速公路连接线亮化绿化工程。己完成高速公路连接线绿化工程的设计图纸、方案并已进入公开招投标程序。亮化工程施工单位已进驻现场,路灯基础正在浇筑。

五、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抓手,加大城区绿化建设,提高绿化管护水平。

1.积极组织实施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活动,确保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严格对照《省园林县城》标准要求,出台并下发了《2013年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28项创建工作任务全部落实了相关责任单位,并已完成省级园林县城申报工作。

2.围绕目标任务,扎实有效地开展城市绿化建设工作。城区枯死树木的移植补栽、西岸樱花广场改造工程及金茂小游园绿化提升改造工程紧张有序地推进。

3.落实管护责任,绿化管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已接管的园林绿化管护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制定了园林绿化管护实施细则,提高管护水平。

4.加大执法力度,城市园林绿化监察工作不断完善。严肃查处损绿毁绿事件,有力地保护绿化建设成果,维护绿化建设的完整性。坚持每日巡查制度,重点检查道路、公园等绿化情况,严禁乱挂乱拉现象,把违规违章行为制止于萌芽状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其他各项工作

1.“三送”工作。为深入推进我县“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双向全覆盖常态化,2月26日,3月28日,我局全体干部职工两次冒雨深入丹溪乡丹溪村、双溪村“三送”工作点,联系走访农户500多户,嘘寒问暖走近村民,深入了解村民的家庭生活状况,并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工作,做到责任到人、一抓到底,挨家挨户挂好上联系牌。当了解到两个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水陂水圳冲毁严重及丹溪村旺地至圩镇约两公里村道未硬化,村民出行及不方便时,我局及时赠送20吨水泥用于两个村兴建水陂水圳,并及时联系了县交通部门申报了今年的村道建设项目,贴心为村民排忧解难。

2.认真做好两节两会期间值班和维稳工作。从严落实相关制度,加强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的值班值勤,确保了全系统平安无事。

七、存在的问题

今年一季度,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城市管理工作水平稳步提升,但在看到成绩的同也应理智地看到我们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弱点和问题。一是城市管理手段还不能适应城管工作的复杂性,部分责任部门往往以突击性的整治来弥补长效性、持续性管理的不足,在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上还缺乏有效的手段。二是群众的城管意识还跟不上我县的城市化进程,部分市民尤其是由农民刚转变过来的居民缺乏相应的城市文明意识和环境卫生意识。

公益诉讼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一、明确目标任务,为全年工作开好局、起好步

我局围绕县委工作要点、政府工作报告,制定了《县城市管理局2013年工作要点》、《县城市管理局2013年工作绩效考评方案》,明确了主要工作和目标要求,并对各项工作实行百分制考核,细化了考核内容及考核评分标准,贯彻“从严治队”的方针和“制度管人”的原则,以制度抓管理,以督查促落实,实施规范化管理,使全局人员人人有压力,个个有动力,确保队伍高效运作。

二、强化宣传教育,注重培训,提高素质

1.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着力抓好对工作职能和政策法规的宣传,印发宣传资料、出动宣传车、制作城市管理漫画展板、录制语音宣传资料等形式进行宣传,进一步营造了城管执法的良好氛围。上半年,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2000余份,出动宣传车15辆次,开展法律宣传咨询活动2次,现场解答群众咨询18人。

2.加强业务培训和法制教育。为切实增强城管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依法行政能力,3月份,县城管局举办了法律知识培训班,邀请了县委党校赵乘斌主任和县司法局曾令达主任进行授课,重点讲解了《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行政诉讼法》、《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通过培训,提高了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水平和业务能力,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

三、加大市容整治,提升城市品位

(一)积极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

元月份,为营造洁净、文明的市容环境,开展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出台了《城乡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深入开展市容整治。

1.环境卫生整治。集中整治城区卫生死角,重点解决小街小巷污水横流和垃圾乱倒问题,组织开展了全民卫生日活动,清扫垃圾,清除杂草和杂物,清理水沟。

2.交通秩序整治。对不按规定停放的机动、非机动车辆,采取处罚、贴示和拖离等办法,进行纠正、查处,使城区内人车各行其道,交通秩序安全畅通,各类车辆停放规范。共查处纠正违章停放车辆59起。

3.市场秩序整治。加大对、、、等集贸市场的监管,拆除不按要求设置的避雨、遮阳设施,确保市场整洁、有序。共拆除乱搭乱建棚架23起。

4.占道经营、堆放、搭建整治。集中治理违章占道经营、店外加工、店外维修和占道洗车等行为,实现座店经营;治理不到指定场所消纳建筑垃圾而随意倾倒(堆放)建筑垃圾的行为;整治店面装修无序无遮挡,滞留及乱倒垃圾行为;拆除占用公共场所违章搭建行为。共驱散各类流动摊点34起,规范店外经营26起,铲除占道堆放建筑垃圾、建筑材料600余方。

5.整治户外广告。整治户外广告、楼(屋)顶广告、墙体广告等户外广告牌和沿街店面招牌,依法拆除破旧损坏、擅自设置的各类户外广告,清除各类占道落地招牌,全面提升城市立面品位档次。共清理破损户外广告30余处。

6.认真营造节日氛围。投入34.74万元,在城区主干道路灯、行道树及大型公益广告牌、各出口路醒目位置悬挂灯笼及新春贺语,在市政公园、城北广场设置花卉造景。

(二)大力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

4月份,自省、市部署开展城市管理年活动以来,我县积极响应,认真落实,迅速组织动员各部门、各单位投入活动,掀起热潮。

1.强化领导,坚持高位推进。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市管理年活动,制定出台了《县城市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县委副书记为组长,县政府副县长为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财政局、城管局、交管大队、城建局、国土局、房管局、卫生局、交通运输局、环保局、水利局、教育局、食药监局、城司、爱卫办、工商局、公路分局、电信公司、移动公司、联通公司、供水公司、供电公司、镇、文峰乡等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管理年活动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职责分工,切实做到领导高位推进,部门协同联动。

2.明确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城市管理年活动确定了“开展六项整治,推进两项建设”的工作任务,即:整治优化道路交通环境、整治违章占道经营、整治环境卫生、整治临街立面市容、整治市政园林设施、整治县城出入口道路环境,加快数字化城管建设和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并将“六项整治、两项建设”工作任务细化分解成67个小任务,明确了每项任务的牵头单位、责任单位,做到“千斤担子人人挑”,确保每项工作任务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

3.精心实施,扎实推进工作。围绕城市管理年活动的目标任务,我局周密安排,精心组织,紧迫推进各项工作。一是大力开展市容环境整治活动。重点整治卫生死角、占道经营、乱停乱放、余土抛洒、广告乱设等影响市容环境的行为,截止目前,共下达整改通知200余份,取缔占道经营58户,拆除陈旧破损、不符合设置标准广告牌34块,清洗粉刷“牛皮癣”50余处,铲除建筑余土、建筑垃圾800余方,查处纠正乱停乱放车辆300余辆次,县城市容环境卫生秩序明显好转。二是稳步推进数字城管建设,编制了数字城管项目建议书。三是积极开展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充分发挥创园主力军作用,对目标任务进行细化、量化,完成了创建资料,制作了影像资料,组织了城市绿化遥感测定。5月份,省建设厅组织专家来我县帮扶指导,通过看现场、听汇报等形式,实地考察我县的市政建设和园林建设情况,观看我县创建省级园林县城汇报录像,听取创园工作情况汇报,得到了专家组的好评,专家组还对我县进一步做好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四、加强重点建设,市政公用项目建设进展顺利

县城管局重点项目建设按照《2013年县重点项目建设及土地房屋征收工作实施意见》(寻字〔2013〕2号)和《县重点项目建设及土地房屋征收工作“百日攻坚”活动实施方案》(寻办发电〔2013〕24号)文件要求,发扬“白+黑”、“5+2”、“雨+晴”的作战精神,对所有项目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倒排工期,排出推进时间表,抢时间、赶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1.黄岗山公园建设。公园东入口己全面完成入口广场、管理用房、橘文化主题雕塑安装、儿童游乐园、停车场和绿化工程建设;园路建设12条园路已开挖,5#、6#、7#、10#、11#路路基基本整完,4#路高位水池已装好模板、钢筋已绑扎完成,5#路挡土墙正在施工,12#路中的四角亭正在施工;山顶橘文化广场已启动山顶橘文化广场施工图设计和其他准备工作。

2.城区排水管网工程。滨河西路、滨河东路及支路排水管网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并通过初验;涌(三二五村河树背至马蹄河)已完成招投标,并已开工建设;中山路管网改造工程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并进入招投标前期阶段;综合市场、小水村、石屋丼、石圳村周边排水管网工程图纸正在设计之中;青水山下涌(流田径至马蹄河)、教师村涌(中学门口到马蹄河)、新东大道管网工程(新东大道至长桥大道)正在设计论证之中;城区截污干管改造工程已完成施工图,进入审核预算招投标阶段。

3.园林绿化提升改造。滨河西岸樱花广场改造工程已完成所有建设内容,进入收尾阶段;小游园改造工程已完成施工范围土方回填,管道预埋、排水井,园路完成工程量的80%,对雨亭完成工程量的85%,绿化部分完成90%;投入50万元完成了街、岳家庄大道、宾馆门口、沙子头和江东大道等16个区域行道树移植补栽工作。

4.垃圾中转站建设。石圳中转站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砌筑墙体,并已确定垃圾压缩设备供应商;新罗南路中转站选址已确定并已启动征地工作;迎宾大道中转站选址待确定。

5.街道整治。已完成纪念馆周边硬化、并已确定建设施工单位,6月中旬开工建设;西路、大道北段改造工程基本完成图纸及预算审核工作,进入招投标工作;人行道改造已报政府审批。

6.部分城区亮化工程。已完成城北大桥至新罗大桥东岸增亮工程,现已正常使用;已完成新罗大桥至城北大桥一河两岸夜色景观亮化工程;已完成城区重要路段主要节点增亮工程及老城区路灯节能改造工程实施方案;已完成东江源大桥以上延伸至长举大桥一河两岸、市政公园环湖周边及人才公寓夜色景观亮化工程方案设计。

7.高速公路连接线亮化绿化工程。已完成高速公路连接线1500米绿化种植;已完成高速路连接线6.4公里段亮化工程基础浇筑,路灯灯杆已生产完毕,灯头正在紧张生产。

五、以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为抓手,加大城区绿化建设,提高绿化管护水平。

1.积极组织实施省级园林县城创建活动,确保省级园林县城创建工作有序推进,严格对照《省园林县城》标准要求,出台并下发了《2013年创建省级园林县城实施方案》,28项创建工作任务全部落实了相关责任单位,并已完成省级园林县城申报工作。

2.围绕目标任务,扎实有效地开展城市绿化建设工作。城区枯死树木的移植补栽、滨河西岸樱花广场改造工程及小游园绿化提升改造工程紧张有序地推进。

3.落实管护责任,绿化管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对已接管的园林绿化管护全部实行市场化运作,制定了园林绿化管护实施细则,提高管护水平。

4.加大执法力度,城市园林绿化监察工作不断完善。严肃查处损绿毁绿事件,有力地保护绿化建设成果,维护绿化建设的完整性。坚持每日巡查制度,重点检查道路、公园等绿化情况,严禁乱挂乱拉现象,把违规违章行为制止于萌芽状态,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其他各项工作

1.“三送”工作。一是全覆盖,常态化。为深入推进我县“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双向全覆盖常态化,2月26日,3月28日,我局全体干部职工两次冒雨深入丹溪乡丹溪村、双溪村“三送”工作点,联系走访农户500多户,嘘寒问暖走近村民,深入了解村民的家庭生活状况,并做好相关信息的采集工作,做到责任到人、一抓到底,挨家挨户挂好上联系牌。二是筹资金,办实事。当了解到两个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水陂水圳冲毁严重及丹溪村旺地至圩镇约两公里村道未硬化,村民出行及不方便时,我局及时赠送20吨水泥用于两个村兴建水陂水圳,筹集1万元并及时联系了县交通部门申报了今年的村道建设项目,贴心为村民排忧解难。三是完善96333台账建设。调集4名相关业务熟悉、电脑技术全面的人员,将信息采集表中700多户的资料录入电子档,并逐一认真核对。

2.校园周边管理。围绕“学生安心、家长放心、群众满意”的工作目标,开展校园周边环境整治。一是制定了《2013年高考、中考期间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方案》,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力度,维护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秩序。二是配合环保、文化、公安部门加强“禁噪”管理。三是实行“错时管理”。安排人员加强早、中、晚三个时段的巡查力度,及时取缔流动摊点在学校占道经营等问题,特别是在高考、中考期间,安排执法人员蹲守考点执勤,确保高考、中考期间城区各考点周边市容秩序良好。

3.认真做好两节两会期间值班和维稳工作。从严落实相关制度,加强元旦、春节、“两会”、清明和端午期间的值班值勤,确保了全系统平安无事。

七、存在的问题

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通力协作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下,我县城市管理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城市管理工作水平稳步提升,但在看到成绩的同也应理智地看到我们在城市管理工作中的弱点和问题。一是城市管理手段还不能适应城管工作的复杂性,部分责任部门往往以突击性的整治来弥补长效性、持续性管理的不足,在落实长效管理机制上还缺乏有效的手段。二是群众的城管意识还跟不上我县的城市化进程,部分市民尤其是由农民刚转变过来的居民缺乏相应的城市文明意识和环境卫生意识。

公益诉讼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2006年上半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

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根据区委、区政府和成都市司法局下达的工作目标,,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我局着眼于为区委、区政府的大局服务,着力于充分发挥工作职能和工作优势,稳步而有序地开展工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完成了2006年上半年工作目标阶段性任务。现对2006年上半年工作目标完成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全面启动“五五”普法、扎实推进依法治区工作

今年是“五五”普法的启动年,也是实施区委、区政府《2004-2008年依法治区工作规划》的第三年,按照市治市办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1.认真组织开展“五五”普法宣传月活动,为启动“五五”普法打好基础。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会同区委宣传部、区司法局在全区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五五”普法宣传月活动。区司法局专门制作了“五五”普法宣传录音磁带,印制了“五五”普法宣传小册子三千余册向全区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发放。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内,全区有400余名法制宣传员参与宣传,出动宣传车68台次,悬挂张贴法制宣传标语300多条,向群众发放各类法制宣传书籍、资料二万余册(份),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230多人次,形成了强大的宣传声势,为我区全面启动“五五”普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等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春节期间和春耕大忙前的农闲时节,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广泛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在活动中,除重点宣传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外,还大力宣传了与广大农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上街宣传、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送法进村入户以及法制黑板报、宣传标语、宣传车等方式,加大了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了农民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重要意义的认识。

3.围绕成都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积极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保护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我区把知识产权保护法律知识纳入了法制宣传的重要内容,利用“世界知识产权日”的宣传,采取发放宣传资料、现场咨询、音像宣传以及宣传橱窗、宣传展板、挂图展示等多种方式,多方面、全方位的介绍了专利、商标、版权等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知识。

4.积极组织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活动。

今年元旦、春节期间,组织全区30余家区级执法部门的近百名法制宣传员,奔赴全区各乡镇(街道)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活动,我局在送法下乡活动中,除组织司法行政干警、律师、法律工作者到农村向群众宣传法律知识、提供法律服务外,还同区书法家协会联系,先后两次组织书法家协会会员到城厢镇和祥福镇,为当地农民群众义务书写法制春联,受到了农民群众的热烈欢迎。

按照市依法治市办的统一安排,3月下旬,从区级机关和乡镇抽调一百余名法制宣传员,组建了11支法制宣传小分队,举行了隆重的“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活动启动仪式,并分赴全区11个乡镇(街道)开展法制宣传活动。4月11日,我区法院、检察院、司法局等12个单位的法制宣传员,又会同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国税局等单位法制宣传员,在我区怡湖公园广场前共同组织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活动,活动中,除向过往群众发放法制宣传资料、提供法律咨询外,还向大弯街道的石家碾社区、革新村以及红阳街道的玉带社区、红锋村的一千户家庭赠送了一千册“五五”普法法律知识手册,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5.积极组织开展机关工作人员的学法用法活动。今年是“五五”普法的开局之年,也是《公务员法》的实施之年,区依法治区领导小组对全区各级干部学习《“五五”普法干部读本》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通过个人自学、集中学习、举办法制培训和讲座等多种形式积极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学习法律知识,把《公务员法》纳入了区委中心学习组的学习内容,在全区机关干部中组织开展了《公务员法》竞赛活动。

6.加强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我区各中小学校结合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制度的落实,积极拓展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的新途径,采取形式新颖、寓教于乐的法制宣传教育形式,认真组织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三月初,有关部门分别在祥福中学、蜀星中学和实验小学召开了全区初中、高中、小学阶段的法制教育研讨会,认真总结“四五”普法期间全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成功经验,查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向各中小学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中小学生法制教育的内容、要求和保障措施,在蜀星中学召开的全区学校法制教育工作现场会上,对全区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进行了再动员和再部署,为进一步落实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依法治理工作

1.以区委办、区政府办的名义向全区各乡镇(街道)、区级各部门及区级各人民团体印发了《××*区2006年度依法治区工作要点》。

2.将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区的2006年度依法治市工作目标任务进行了分解落实,并纳入区委、区政府的一级工作目标。

3.4月26日,我区召开了依法治区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我区去年依法治区的工作情况,表彰了2005年度完成依法治区工作目标任务成绩突出的先进集体,安排和部署了2006年度全区的普法、依法治区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4.深入开展热点、难点的依法治理工作。在认真排查、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排查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落实治理措施。目前,一些热点、难点的治理已初见成效,大部分热点、难点的治理工作将按计划在年底完成。

二、拓展和规范法律服务,促进法律服务业有序发展

(一)公证工作

1.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提供公证法律服务

充分发挥公证预防纠纷,减少诉讼,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职能作用,引导当事人借助公证手段调节经济关系和民事关系。上半年,办理经济类公证280件,民事公证193件。为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快产业发展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公证法律服务,办理此类公证1031件。积极疏导和化解了征地拆迁中的各种矛盾纠纷,帮助当事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防止的出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服务。

2.以提高公证质量为中心,强化监督管理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严格公证质量管理,严肃公证质量检查。认真抓好现场监督、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文书的质量。进一步健全和落实了质量管理措施,将公证质量与个人收益挂钩,以制度促管理,以管理促质量,以质量促效益,公证处分别于季度末、半年对公证质量进行了自查,公证错证率为零。

实行重大疑难公证案件集体研究制度。公证处对出现的重大疑难公证案件,以及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公证案件,进行集体研究讨论,对重大公证案件及时上报,确保了公证质量。

3.加强公证队伍建设

认真抓好公证队伍建设,将“坚持信念、精通业务、维护公正、恪守诚信”作为新时期公证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4月27日,召开公证岗位培训活动动员会,传达相关会议精神,部署了全区公证岗位培训活动。要求公证员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增强职业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遵纪守法,严于律己,维护公证良好的社会形象。

(二)律师工作

1.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强有力的法律服务

认真组织律师为“产业发展年”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务,我局成立了“成都市××*区司法局律师服务产业发展年工作指导小组”,出台了《组织律师认真做好“产业发展年”法律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挑选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执业经验丰富的律师组成了“产业发展年”律师服务团,为我区重大产业化项目、城乡基础设施项目、招商引资项目和工业集中发展区建设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

加强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的作用,参与政府管理和决策过程,把律师的执业活动同政府的社会管理工作结合起来,为政府提供法律服务,提高政府管理行为的法律水准,促进政府依法行政。顾问律师主动介入到党委政府的法律事务决策阶段,依据法律和事实,敢于讲真话,敢于负责任。上半年,协助政府起草、修改、审查合同18份,参与全区重大决策、研究会议15次,参与全区重大纠纷处理10件,提出法律意见、建议58条。

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指导律师在执业过程中积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引导群众依法正确行使诉求,减少不和谐因素,推动律师参与法庭调解和社区调解活动,引导律师积极参与处理涉法和,协助区领导参与接待,维护社会稳定大局。深入开展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服务的各项工作,维护社会公平和正义。

充分发挥律师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保障作用。加强律师的诉讼和辩护工作,积极与相关部门协调,改善律师参与诉讼的环境和条件,激发律师从事辩护、业务的积极性。积极开展以诚信为民为主题的社会公益活动,组织律师深入到人和乡壁山村对两户特困残疾人进行了走访慰问,并与两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签订了对口法律援助协议,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为建设诚信友爱的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3.围绕“坚持信念、精通业务、维护公正、恪守诚信”的总要求,继续加强律师队伍建设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突出政治教育,培养和树立律师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培养律师正确的价值观、义利观,培养更多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科学的执业方式、良好的职业道德、健康的生活情趣的律师。

强化职业道德教育,积极引导律师树立服务为民、诚信为本的执业理念。从加强教育、严格管理、完善监督、强化自律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了学习教育机制、行业准入机制、自律机制、监督惩戒机制、保障机制和评价机制。

建立和完善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律师事务所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统一收案收费制度、当事人签约须知制、财务管理制度、依法纳税制度、律师事务所重大法律事务向司法行政机关报告制度、律师办案质量监控体系、当事人利益冲突审查机制等。

组织指导律师做好关于人大代表视察法院庭审相关工作。我局律师工作部门主动与人大和司法部门衔接,协助有关工作,及时审查律师工作的相关材料,指导律师事务所做好庭审工作。在4月19日人大代表视察法院的庭审工作中,我区的律师辩护工作受到了人大代表的充分肯定。

上半年各律师事务所担任法律顾问43家,刑事诉讼辩护及22件,民事案件诉讼26件,经济案件诉讼8件,非诉讼法律事务13件,法律事务文书36件,解答法律咨询434人次。

(三)法律援助工作

1.广泛宣传,发动全社会倾注对法律援助事业的奉献和爱心

通过区政府网站法律援助栏目全面、真实、客观地宣传我区法律援助工作,解答法律咨询,做到专人负责、定期更新、扩大社会影响,同时,加强与媒体协调,对全区有影响或重大疑难的典型法律援助案件予以了宣传报道。组织各相关科室和法律服务机构认真开展了第十六次“全国助残日”活动,大力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氛围。活动期间,设立了10个助残日宣传咨询服务点,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本次助残日的主题活动的重要意义进行了广泛宣传,并就残疾人法律维权等方面开展了咨询服务,免费解答法律咨询120人次,免费代书18份。

开展走访慰问活动。5月19日,局机关相关科室、区法律援助中心、律师事务所负责人在局党组书记××*的带领下,深入到人和乡壁山村对2户特困残疾人进行了走访慰问,认真了解导致贫困情况,为下一步开展好重点帮扶工作打好基础。当日,法律援助中心组织指导达和、西蜀律师事务所与两户贫困残疾人家庭签订了对口法律援助协议,并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今年以来,区法律援助中心共为11名贫困残疾人提供了法律援助,免收费金额达5万余元。为两户贫困残疾人家庭提供对口法律援助。

2.认真落实为民办实事目标,对应提供法律援助的农民工援助率达到100%

成立了由区司法局、区法律援助中心、区总工会法律援助工作站有关人员、律师、公证员、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等组成的农民工法律援助应急服务队,妥善处理农民工法律援助突发事件。

依托148法律服务热线,设立农民工法律援助受理、咨询、投诉热线电话。简化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申请、审查、受理程序,对农民工法律援助实行了24小时内受理制。进一步健全城乡一体化法律援助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救助站工作人员的培训与工作衔接力度,简化法律援助受理、审查、指派程序,扩大受援范围,提高援助效率。

认真开展“平安成都”、“平安××*”法律援助进社区、进农村活动,依托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进一步健全农村法律援助网络,充分发挥律师、公证员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的作用,为社区居民和农村群众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援助。

上半年,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3件,受理3件,对应提供法律援助的农民工援助率达到100%。

3.强化措施,不断提高办案质量

建立了法律援助案件办案人员信用等级制度;进一步健全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跟踪服务卡制度,向法院、当事人征求办案质量意见。

加强办案质量监督检查,我局上半年对各法律服务机构办理的法律援助案件进行质量大检查,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

今年上半年共办理法律援助案件44件,其中刑事法律援助案件23件,民事法律援助21件。

(四)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1.认真推进农村法律服务工作,全面完成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建立,强力推进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工作。

切实强化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三农”服务的意识,努力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规范经营、劳务输出和农民增收增产提供优质便捷的法律服务。上半年,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法律咨询27人次,诉讼案件3件。

农村乡镇(街办)法律服务工作站建成率达100%,并切实发挥作用。在去年建立8个规范化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的基础上,今年又在人和、姚渡、祥福3个乡镇建立了规范化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至此,全区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覆盖面达100%。

2.以基层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为重点,发挥好法律参谋和助手的作用,积极拓展新的法律服务领域

基层法律服务所和法律服务工作者认真为党委政府、人民群众和中小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积极拓展法律服务领域,进一步规范法律服务队伍。上半年,各基层法律服务所为基层政府、村居委会、企业、以及其他组织共43家担任法律顾问。

结合各乡镇、街道实际,指导基层法律服务所开辟非诉讼领域业务,形成特色法律服务,上半年非诉讼法律事务18件,调解纠纷22件。

三、巩固基层,强化基础,积极推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

(一)人民调解工作

我局以全省企业人民调解工作××*现场会为契机,认真贯彻落实市司法局《关于转发省司法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推动全区企业人民调解工作健康快速有序发展。各企业调委会进一步规范,巨石集团、成都桥梁厂等6家企业规范了人民调解标识,攀成钢、川化集团、王牌厂等调委会把加强企业人民调解工作列入重要日程,成都桥梁厂等结合实际情况,及时对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整,不断加强组织、队伍建设,为企业生产和稳定作出了积极努力。

针对我区去年开展的村级管理体制改革的实际情况,区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区司法局联合对全区村级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规范化建设开展调研工作,以区委办、区政府办名义转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全区96个村委会、25个社区和11个乡镇(街道)调委会全部设立,人民调解组织的覆盖面达到了100%。

组织开展了春节、“两会”和春耕大忙期间民间纠纷的专项治理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集中调处矛盾纠纷,为维护春节、“两会”和春耕大忙期间的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

上半年,全区共受理各类民间纠纷471件,调解率100%,成功457件,成功率97%。防止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15件38人,防止群体性上访27件685人,制止群体性械斗5件64人。

(二)安置帮教工作

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工作规范化、管理信息化”的要求,突出抓好了衔接、安置、帮教三个重点环节,进一步健全机构,落实措施。将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纳入了综治工作和依法治乡镇(街道)工作目标,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开展了刑释解教人员落户就业和社会保障的调研工作,为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落户就业和社会保障打下基础。针对刑释解教人员就业难的问题,经努力争取,区政府11届第65次常务会议研究明确了将刑释解教人员就业纳入职业补助范围,进一步推进了我区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就业问题。

上半年,回归社会的127名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率达到了86.6%,帮教率达到100%,回归不满5年的刑释解教人员1477人中重新违法犯罪28人,重新违法犯罪率1.9%。

(三)积极推进片区司法所建设,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我局在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中,加强了组织建设,各乡镇(街道)明确了司法助理员,按照司法部、省司法厅、市司法局有关创建规范化司法所的精神,启动了建立片区司法所的工作,对片区司法所的办公用房、人员问题与有关部门进行了协商,为下一步国债资金的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各乡镇(街道)司法助理员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开展工作,共参与调解疑难复杂民间纠纷57件,宣讲法律231件,为基层政府提出司法建议28条,协助基层政府处理社会矛盾纠纷14件,成功14件,防止群体性上访18件,防止群体性械斗4件,有力地维护了当地社会政治稳定。

(四)积极开展社区矫正调研工作

5月中旬,我局会同区公安分局、区检察院,深入各乡镇、街道和辖区派出所,对全区社会服刑人员进行了一次集中排查清理,掌握了基本情况。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有关对策和建议,为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打下了基础。

四、综合工作

(一)大力实施“责任风暴”、扎实推进“治庸计划”。按照区委《关于在全区掀起“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加强执行力建设的意见》文件要求,我局成立了开展“责任风暴”、实施“治庸计划”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意见。通过开展此项工作,切实加大责任落实和干警管理力度,在全局干警中强化责任意识、加强责任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对不作为、乱作为、不会作为的干警进行治理,在全局完善起干警奖惩激励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形成干警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良好氛围,提高司法行政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行力。

(二)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为契机,全面深化“创一流”工作。按照区委政法委及市司法局的要求,我局将此项工作同完成年度各项工作有机结合,用正确的执法理念指导工作,着力抓好“创一流”工作的落实。通过开展具有司法行政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使司法行政队伍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为推进我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作出积极的贡献。

(三)积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我局于5月25日邀请了区委党校常务副校长吴忠良进行了题为《知荣辱、重修养、

抓落实》的专题讲座,使全局干警受到了一次深刻的荣辱观教育。局党组结合我局工作实际提出了“三个要”(要带头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以荣辱观教育活动为载体,构建和谐司法局;要开创五种意识)以提高全局干警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一步推动司法行政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四)深入推进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经过多次征求意见和修订,形成了区司法局《关于2006年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了《行政效能投诉处分工作制度》,制定颁布了《工作制度》、《会议制度》、《干警谈话制度》,进一步完善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五)积极参与推进创建全国文明城市重点工作。上半年,全区乡镇(街办)全部建立了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覆盖率达100%,全面完成了今年的为民办实事目标。以法律服务工作站为平台,积极开展法制宣传、法律援助和送法下乡、送法进社区工作;通过开展文明窗口创建活动,深入抓好窗口“改进服务,便民利民”活动,落实社会服务承诺制、行政执法公示制,全面提升司法行政机关形象。

(六)认真开展‘解放思想、大干苦干’大讨论活动。我局结合“责任风暴”、“治庸计划”,通过开展大讨论活动,努力营造适应全区经济发展的政务环境、政策环境、服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和社会环境,开创我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局面。

(七)全面落实市、区为民办实事目标。一是在乡镇建立农村法律服务服务工作站,覆盖率达100%。截止五月底,人和、姚渡、祥福3个乡镇已建立了规范化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至此,全区乡镇(街道)建立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覆盖面达100%。二是对应提供法律援助的农民工援助率达到100%。上半年,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2件,受理2件,已结案1件,另1件于6月14日开庭审理,对应提供法律援助的农民工援助率达到100%。三是开展计划生育“三结合”摸底工作,并与三户“三结合”户签订了帮扶责任书。

(八)其它工作:一是认真开展第二届修志工作,我局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全局的目标进行考核,将14个篇目下达到了各科室。各科室按照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要求,已着手清理本科室涉及的文件、图片、表格等资料,并认真制作资料卡。二是积极完成领导干部实名制推荐就业目标,截止目前已推荐就业7名,另外两名于年底前完成。三是为提高全区司法行政系统应对突发事件管理能力,确保全系统的安全稳定,规范全系统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制订下发了《成都市××*区司法行政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四是开展干部队伍思想状况调研工作,完成了市局下达的调研任务。

五、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继续做好“五五”普法的启动工作。

(二)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等中心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和“民主法制示范社区”的创建活动。

(三)围绕成都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等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加大全民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力度。

(四)进一步加强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建设,督导各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认真开展好各项工作。

(五)进一步做好公证机构的改革工作。

(六)进一步做好法律援助工作,认真落实为民办实事目标,对应提供法律援助的农民工援助率达到100%。

(七)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和区委区政府支持,加紧片区司法所筹建工作。

(八)启动社区矫正试点工作。年底至少启动1-2个试点,积极探索社区矫正工作方法和思路。

公益诉讼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全力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规范蜜饯企业生产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以局长任组长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组建了食品生产监督管理股,配备专职食品稽查人员,明确由局长亲自主管食品安全工作,一名副局长分管食品安全工作。通过党组会和监管区工作人员会议,统一监管人员思想,要以对质监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履行专项整治工作中的各自岗位职责,做到监管到位,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

(二)强化日常监管、落实区域监管责任制

按照区域监管工作要求部署,结合县的产业特点,县局将全县划分为七个监管区,重新确定监管人员、监管职责,要求每个人在做好各自业务工作的同时,承担区域监管工作任务。每个区域明确2-4名监管责任人,定期开展巡查工作,巡查人员根据企业提供的《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情况自查表》和《自查报告》情况,对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填写《核查表》。对企业轻微的违法行为,责令限期改正。对严重违法行为立案查处,依靠政府彻底关闭取缔,实行高压打击态势。

(三)规范企业生产行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

为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定》等法律法规,县局进一步采取措施帮助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生产工艺过程,提高生产经营管理水平,真正落实企业的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一是健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县局制定了规范食品生产企业产前、产中、售后生产经营行为的十八项管理制度,规范生产经营行为。

二是详细记录生产过程。在所有食品企业建立了统一格式、统一印制的食品原辅料购进台帐、食品生产加工台帐、食品销售台帐、食品添加剂备案台帐、关键控制点记录等共26个台帐记录,对生产经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三是建立企业质量档案。在对所有获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建立纸制档案的基础上,又按照网格化监管工作的要求,将全县所有生产企业的基本信息录入计算机,更好地实现动态管理,为质监部门分析信息、监管巡查、重点整治、帮扶指导等项工作提供了有力依据。

四是加强对企业的帮扶培训工作。帮助42家食品企业积极改建、扩建,提供合理工艺布局流程设计和相关知识咨询等服务。同时组织全县企业化验员参加省食品化验理论培训160人,取得上岗证,并由县食品中心开展实验操作培训。帮助食品企业制作了130块公开承诺牌,分发给企业,悬挂在厂区明显位置。

(四)广泛调研制定详细整治方案

县质监局根据我全食品生产企业的实际和生产许可工作的相关要求,征求多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全县食品整治意见草案。县政府经过常务会议研究,本着“扩建改造、整合重组、扶优扶强、淘汰落后、壮大产业、强农惠民、严格标准、确保安全”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县蜜饯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行动方案》,从投资要求、规模要求、其他要求三方面,对蜜饯企业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为整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推进园区化建设,引导食品企业改造提升

按照政府方案要求,县质监局把北区工业园区内的51家企业整合重组做为重点难点,把其他乡镇的70家企业改造提升做为重点。本着突破重点、攻克难点的原则,把整治工作由向园区推进。

在企业的扩建改造过程中,一是以县政府的名义召开了动员会议,将政府的行动方案印发到每个企业;二是先后两次组织企业代表30余人到怡达等四家食品企业参观学习,促使企业更新观念,增强质量意识,提高整治的主动性;三是加大执法力度,对不符合要求的21家企业予以关闭,对个别拒绝检查整改的企业向政府报告,予以断电;四是对积极改造提升的企业,由县局派出技术人员给予指导帮扶,加快改造进度。

在镇北区工业园区蜜饯企业整合重组中,本着推动蜜饯园区化建设,做好规范指导履职尽责的原则,积极努力,发挥应有作用。县质监局、镇政府、北区村三家组成两个工作组,多次入户调查摸底、征求意见,针对园区的实际情况,确定将现有企业整合为29家的可行规划,目前已有14家企业牵头整合。

(六)不断加强对食品企业的监管

今年全局共出动执法人员1904人次,通过定期不定期监督检查,检查食品加工单位668家次,查处食品案件68个,移交公安部门食品案件2个,对企业粘贴接受检查告知函15份,向有关单位发协查函45件,下达整改通知书55份,下达停产处罚决定书68份,申请政府强制停产企业9家。全县正在改造提升企业44家,整合重组30家,已关闭取缔企业21家。

(七)开展专项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行为

全年开展了乳制品清缴销毁、食品添加剂“打非治滥”、“瘦肉精”、“地沟油”、饮料、白酒等专项整治检查活动。检查可能使用含乳原料的糕点加工小作坊16家,可能加工使用“地沟油”加工小作坊5家,生产加工企业442家次(其中工业企业14家),没有发现问题乳粉,没发现食品质量违法行为。县内一家肉制品生产企业、3家白酒生产企业处于停产状态,一家面粉生产企业因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未延续,已注销。

严查特种设备隐患,确保企业安全生产

(一)做好特种设备日常监管。严格对263家使用单位进行监督检查。通过现场检查509台特种设备、查看台账、档案及时掌握在用特种设备安全状况,实现对特种设备的有效监管,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发现纠正安全隐患116起,发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22份,设备注册登记率96.99%,检验率70.77%,重大隐患整改督查率达到100%,立案查处特种设备案件15起。

(二)开展气瓶充装专项治理。组织召开全县液化气站和检验站经营人员综合治理动员会,进一步明确企业安全主体责任,治理目的和要求,在县电视台滚动播出关于15年报废气瓶及禁止使用“螺丝瓶”的温馨提示,向社会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出动执法人员对液化气充装站进行隐患排查,对存在问题企业责令整改。查处两起充装“螺丝瓶”案件,报废14672只不合格液化石油气钢瓶,检验液化石油气钢瓶5099只。

(三)加强宣传培训,落实特种设备使用单位主体责任

今年,从确保特种设备使用操作规范的目的出发,加强对有关人员的培训,举办了36家企业、67名特种设备人员参加的两期培训班,并分别召开电梯维保单位、气瓶充装站单位负责人培训会议,围绕“加强安全管理,严格操作规程”的主题,宣贯了《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通过对特种设备事故案例分析,相关法规的解读,培养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责任。年内还分别举办了客运索道、电梯、液化石油气充装站应急演练,通过实际演练,增强特种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忧患意识,达到有效防范遏制特种设备事故的发生,训练及及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做好质监基础工作,服务全县经济建设

(一)加强标准化工作

按照承质监函[2011]55号通知要求,积极开展企业标准的清理工作,完成县千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的《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组织申报工作,上报省局立项。目前共办理业务2115个,其中新办291个,年检581个,换证195个,证面变更167个,挂失10个,废置18个,其他业务853个。新办条码注册4个,续展46个,续展率95%以上。

(二)依法检定计量器具,确保量值传递准确

1、“关注民生、计量惠民”工作,已免费为各乡镇级医疗机构检定血压计80多台,市场贸易结算使用的电子计价秤200多台。检定计量器具2500多台件。

2、积极协调市计量所对民用“水表、电能表、热量表、煤气表使用前进行首次检定工作。检定热量表1850套。

3、为3家公正计量站重新申报准备材料。

(三)加大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力度。对全县化肥、农药、农膜、农机等农资产品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组织了区域性经销建材市场和建筑工程单位专项检查活动。对辖区内生产加工企业、食品加工小作坊、产品经销单位进行了监督检查。共出动执法人员2600余人次,检查生产经销企业700余家(次),查处案件85件,结案率100%,无复议、诉讼案件。共销毁不合格果丹皮800KG。

(四)重视质量管理工作

1、积极帮扶2家企业做好名牌产品复评审资料准备工作。

2、制定食品质量安全抽检计划。制定了《2011年食品质量安全抽检计划》,并按要求将《2011年食品质量安全抽检计划》上报政府及相关承检机构,及时向社会公布。全县共列入检验计划的企业145家,154个产品,497个检验批次。共完成质量抽检399批次,合格率98%。

3、严格生产许可制度。全县获工业生产许可证企业8家,参加年审企业6家,其中两眼镜店企业正在申请换证。全县获证食品企业143家,许可证年审28家,换证审核6家,5家顺利通过验收,1家验收未通过,现正积极组织整改。共巡查企业861家次、巡查人次1754人次、立案查处企业14家、案件14起、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168份,有效地控制了产品质量事故的发生。

4、体系认证摸底工作。检查县内获得绿色食品、无公害农产品、GMP、HACCP,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认证摸底建立获证企业信息档案、获证企业共12家。

加强技术机构建设,提升检验检测水平

(一)完成实验室复评审。通过加大投入,充实和更新技术机构装备、改进环境设施,配齐配强技术人员。5月完成了实验室复评审,确保全县蜜饯果脯、果蔬类罐头、糕点、饮料、白酒等114种产品的全项检验。

(二)适应需要,谋划发展。为提高产品质量,确保产品质量安全,已向省局申报了“开展山楂制品风险检测,建立山楂制品独立新标准”的科研计划书。上半年投资20多万元,购置了微波消解仪、生物安全柜、生化培养箱、真空干燥箱、拍打式均质器、脂肪测定仪等仪器设备。使检验大型仪器设备增至58台(套),设备资产达200余万元。通过增加、更新检验设备装置,改进了检验工作流程,增加了技术含量,提高了承检能力。现在能承担监督抽样检验、委托检验、仲裁检验、新产品的鉴定检验、地方和企业标准制修订过程中的产品检验、风险监测等类别的检验业务,为全县食品质量安全提供了技术支撑。

(三)加大对计量实验室改造提升力度。根据省局《计量检定实验室建设实施方案》、《达标验收细则》要求,我们责成专门人员进行计量实验室标准化改造提升。

一是重新调整办公用房,增加计量实验室面积至290平方米,投资18万多元,按照《县级法定计量机构实验室建设达标验收细则》标准,建设成独立封闭式的计量实验室,保证实验室噪音、震动、温湿度等环境符合检定规程要求;二是更新计量检定标准装置。投资81万元,新上一台大型检衡车和相应的标准砝码、压力表、氧气表、真空表检定标准装置以及高精度天平和检定工具。增加了温室检定项目、压力检测项目,使原来各检定项目符合国家法规要求,汽车衡检定可由原来的0—100吨增加到0—150吨。

通过大投入,改变了计量实验室不足,检测设备缺乏的现状,基本满足全县计量检定工作需要,计量检定项目将增加至13项,为计量检定工作的发展蓄足了后劲。

加强机关管理和党风廉政建设

1、加强常规管理,规范工作流程

按着各股室职能,确定质量目标,责任到部门,定岗定责,细化责权,明确各项工作流程、严格按工作流程办事,建立了责任追究制度。要求职工将每天工作情况记录在工作日志中,严禁工作日饮酒,上班时间乱串办公室、聊天、上网玩游戏等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迟到早退,各股所每月将职工考勤情况,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报办公室存档。从年初开始每周六、日和每天晚上都安排专人值班,与门卫人员形成24小时双岗值班制度,确保应急情况及时处理。

2、营造文化氛围,培育质监精神

努力将机关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与营造质监文化氛围相结合。继续在全局开展“一言一行树形象活动”,树立职工“局兴我荣,局衰我耻”的意识,牢固树立全局一盘棋思想,使无私奉献成为职工的自觉行动,规范职工日常工作和生活用语,做到首问负责,服务热情,和谐工作。在局门口书写“和谐奋进、履职尽责”激励职工,在办公大楼大厅设立监督台,悬挂文明用语及忌语,在二、三、四楼设立格言警句文化走廊,悬挂名言、廉政警句、格言牌匾70余块;在大小会议室将质监精神、质监形象、职业道德、奋斗目标等张贴上墙,时刻警示职工不忘自己是质监人,要树好形象,明确每名职工岗位职责和“十个严禁”要求,工作时间每名职工必须佩戴胸牌上岗,接受办事人员监督,初步形成工作文化环境。

3、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

积极做好所包贫困村、后进党支部、文明生态村、新民居示范村的帮扶、支持工作。帮扶镇龙窝村现金20000元,北区村20000元,水泥10吨,双林村水泥50吨,杨树湾村水泥10吨,六道河镇小关门村水泥20吨,南天门乡牛圈子村水泥20吨,平安堡镇克梨木村水泥10吨,大杖子乡东化鱼沟村水泥15吨,合计帮扶资金40000元,水泥135吨。

4、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规范依法行政行为

成立风廉政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2011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实施方案》,把全年党风廉政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逐级落到实处。各股所长与主管领导签订了廉政承诺书,并公开。

局领导自觉遵守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监督,严以律己,廉洁从政。对于重大问题的决策,局党组充分发扬民主,大事集体研究决定,对人事、劳资、财务等项政务工作定期进行公开,接受职工监督,建立行政权力廉政风险等级防范措施目录。规范了行政执法收费处罚、许可行为。

推行阳光政务。将行政权力项目,在县政府信息公开网站和局机关利用电子显示屏、固定展板进行公开,让行政相对人对行政权力运行程序一目了然。每个房间门口设置工作人员的监督牌,公开电话及出勤情况,为行政相对人提供方便。工作人员经常放弃休息,随叫随到完成临时安排的工作和为企业及时检定计量器具,检验产品。

存在问题

(一)两个安全监管任务繁重。全县食品企业多,在用特种设备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多,监管人员少,工作有时疲于应付。

(二)监管装备亟待加强。监管车辆、通讯手段、照相、录像等办案装备亟待配置加强。

(三)抽检经费严重缺乏。据不完全测算,每年需要生产领域正常监管、抽检经费189.9756万元。因为检验经费严重不足,不能对全县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进行有效监管整治。

2012年工作谋划

2012年继续围绕全局年度工作要点,真抓实干、履职尽责、确保全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一)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确保全县食品质量安全

1、加大对食品企业整改力度,力争提升改造目标任务完成

按照《县蜜饯生产加工企业专项整治实施方案》要求,联合镇政府、北区管委会、北区村委会继续深入北区食品加工企业,与企业负责人进行整合事宜座谈,帮扶企业解决整合工作中的质量技术方面的问题,并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解决其他相关问题,力争北区工业园区整合工作有实质性地推进。与此同时指导好全县其他食品企业改造提升工作,确保通过上级考核评估。

2、加大检查力度,督促企业依法依规生产

(1)严格按市场准入要求检查企业,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对达不到要求的企业不准生产,消灭无证生产。

(2)加大对企业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检查力度。督促企业落实食品添加剂登记注册制度,督促企业严格执行有关标准和质量安全控制要求,对所有食品生产企业进行一次标准宣贯培训。严格执行进货查验销售台账制度,严肃查处无照经营和违法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对该向公安机关移交的涉嫌食品安全犯罪案件,做好移交工作。

(3)继续开展“打非治滥”专项工作

开展一次对全县蜜饯生产加工企业食品添加剂使用情况专项检查。

(4)开展“地沟油”专项整治活动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对全县食品加工企业用油情况进行专项检查。按企业排查,建立档案。对发现问题的企业严厉打击。

(二)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确保特种设备安全使用

1、继续加大对全县特种设备日常监管力度

重点对雾灵山客运索道,县城及周边宾馆、饭店、学校、医院等特种设备检查。组织专业人员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2、深化气瓶充装站和检验站治理

督促落实气瓶“两站”安全主体责任,对违规充装、检验以及各项安全条件不能满足要求的单位加大惩治力度,一律依法限期整改,对不能整改的一律关闭取缔,督促企业完成液化石油气“螺丝瓶”的报废工作。

(三)继续加强标准计量认证等基础工作

1、加大“质量兴县”工作力度。准备制定《县质量兴县工作实施方案》,报政府审批。

2、加大对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完成对食品企业标准清理工作,对有关企业实施强制性标准进行检查。

3、继续组织符合条件的企业进行名牌、优质产品的申报工作。

4、加强3C认证企业和9000体系认证企业的管理工作。

5、加强车检线监管工作。

6、继续实施计量惠民和节能减排工作,协调有关部门强化民用水表、电能表、热量表、煤气表的强制检定工作。

7、建立市场计量诚信,加强市场贸易计量器具强制检定工作。

8、加强计量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增加计量检定标准装置。计划更新压力(真空表、压力表、压力传感器等)检定标准装置。

计划新建立温场校准标准装置(用于校准试验用干燥箱、恒温培养箱、水浴锅、水泥养护箱、高温炉等),以适应县域经济发展需要,确保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四)加强技术机构建设,为依法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1、购置美国进口的液相色谱仪

为加强省山楂制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的建设,提升全县食品检验能力,2012年准备投资200万元(省、县多方筹资)购进美国生产的液相色谱仪,使全县蜜饯果脯、果蔬类罐头、糕点、饮料、白酒等114种产品能够达到全项检验,提高检验质量和水平。同时向县政府争取每年最低将78.5万元(县财政局核算数额)食品抽检经费和食品生产企业监管整治经费。

2、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筹建北区食品检验中心

为更好地推动全县蜜饯企业园区化建设,促进北区果品加工企业改造提升,发扬光大蜜饯传统产业,提高蜜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协助政府有关部门筹建北区食品检验中心,并准备为这一项目提供150万元的检验检测设备。

(五)加强机关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