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人保财险工作思路

人保财险工作思路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人保财险工作思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人保财险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2011年第一季度,我局以五中全会和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的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坚持走生态文明道路,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建设幸福美好韶关”的发展战略,紧紧围绕我市发展“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的工作重点,在货币政策紧缩的大经济环境中,直面挑战,迎难而上,为我市金融工作在“十二五”期间开好局、起好步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金融市场运行平稳,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三大市场平稳运行。

——银行业。截至2011年3月末,全市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934.87亿元,比年初增加27.07亿元,增长2.98%,同比增加89.50亿元,同比增长10.59%;全市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94.36亿元,比年初增加18.30亿元,增长4.87%,同比增加52.12亿元,同比增长13.22%。存贷比42.18%,比年初提高0.75个百分点,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

——证券业。2011年一季度全市证券业金融机构交易额267.15亿元,同比增加3.99%,新增开户数3905户,同比增加38.82%,利润总额2955.2万元,同比减少26.72%。

——保险业。1-2月全市保险业金融机构总收入4.9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0.97亿元,增长16.94%。其中:人寿险保费收入4.09亿元,与去年同比增长21.73%,财产险保费收入8796万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9%。

(二)大力做好资本市场工作。

一是继续推动集团改制上市。目前该工作已全面启动,集团改制上市项目工作计划和资产重组方案已初步制定完成。二是积极协调解决仟邦企业上市所需安监、环监材料的审批工作,该公司在新加坡市场上市工作已进入冲刺阶段,我市第一家企业在海外市场上市融资工作有望在第二季度完成。三是积极推进在我市发行第一支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工作,目前该工作已获得市政府同意,我局正协调相关单位制定我市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发行方案,引导我市中小企业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四是进一步加大对资本市场的宣传培训力度,与南雄市政府联合举办了中小企业改制上市培训班,提高企业改制上市积极性。五是进一步调整上市企业后备资源库,有计划、有重点的培育优质企业上市融资。

(三)推进地方金融市场加速发展。

一是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工作全面完成。经过半年的规范整顿,我市共有10家担保公司(其中2家为政策性担保公司)获得省金融办颁发的《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融资性担保公司规范整顿工作圆满完成。截至3月末,全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保余额36441.9万元,第一季度,我市融资性担保公司共办理担保业务18笔,累计担保金额19640万元,其中政策性担保公司占全市担保公司在保余额和第一季度累计担保金额的比例分别为57.91%和87.98%,政策性融资性担保公司作用凸显。二是小额贷款公司铺开工作稳步推进。目前全市共成立小额贷款公司4家(其中3家已开业),始兴、仁化等小额贷款公司筹备工作已经启动,其余各县(市、区)都争取在年内设立1家小额贷款公司。截至3月末,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余额为8036.6万元,第一季度,累计投放资金3040万元,小额贷款公司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的作用逐步显现。三是积极推进村镇银行设立工作。我市第一家村镇银行始兴村镇银行开业筹备工作稳步进行,同时我市已向省金融办申请第二批村镇银行设立指标,进一步充实我市地方性金融机构的数量和规模,为我市经济发展提供新的融资渠道。

(四)继续发挥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资金的帮扶作用。

一季度我局继续充分利用好1000万元中小企业融资专项资金,2011年第一季度,中小企业专项扶持资金共为2户企业办理了转贷手续,累计发放金额3816万元,充分发挥了帮扶中小企业的作用。

(五)认真做好政策性农房保险的续保工作。

我局作为全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牵头单位,继续认真做好督导工作。2011年1月完成仁化县36843户农户的参保出单工作,确保仁化县政策性农房保险覆盖率继续保持在100%,为全市今年其他县(市、区)开展续保工作开了个好头。

(六)进一步做好集体林权改革金融服务工作。

加强与林改办、人保财险、农信社等部门的沟通协作,引导全市银行业保险业金融机构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等涉林贷款业务和森林保险业务,加大对林业发展的信贷投放力度的保险保障,全力配合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截至3月,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累计发放99笔林权抵押贷款(其中67笔为农户贷款),累计发放金额2.37亿元,贷款余额为2.16亿元,林权抵押面积40.3万亩;各保险公司共承保林木火灾保险面积共约81.9万亩,保费收入372.9万元,保险金额达3.6亿元。

(七)探索金融业改革发展。

为我市金融业持续发展,我局多措并举探索改革发展之路。一是加强调研学习,前往市金融局、市金融局学习政府性融资工作及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经验,并借鉴其经验,形成调研报告。二是结合韶关实际,努力争取省扶持政策,积极申报省“十二五”金融重点项目,已申报广东韶关“三农”政策性保险试点项目和广东韶关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工程项目。三是与人保财险公司积极探索开展自然灾害公众责任保险,拟通过保险保障改善民生,进一步完善灾害防范和救助体系。

二、积极创新工作思路,推动下阶段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大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努力做好“资本市场”这篇文章。把大力发展和利用资本市场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扩大直接融资规模。一是充分利用其资本市场战略合作平台,形成推进企业上市的良好机制,加大培训宣传力度,促进企业上市。二是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融资,积极探索发行准政府债券、企业债券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等。三是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积极推进产业投资基金、产权交易平台、早籼稻交割仓库设立工作。

(二)突出重点,继续发挥间接融资支持地方经济的重要作用。今年,货币政策已经由适度宽松转变为整体稳健,间接融资投放受限,银行机构要积极向上级行争取资金和政策,增加信贷有效投入,保持信贷平稳适度的增长。一是国有四大银行应继续履行970亿政银合作协议,发挥国有四大银行经济建设主力军作用。二是要因势利导,继续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引导资金流向重点行业和重点产业,限制对“三高一剩”项目的信贷投放,确保信贷资金投放结构更为合理、有效。三是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的金融机构来韶设立分支机构,继续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的设立工作,拓宽我市融资渠道。

(三)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探索开展农村政策性保险工作。联合保险公司进一步探索自然人公共责任保险、政策性水稻种植保险、计生家庭意外险、小额借款人意外险等项目,充分发挥保险的社会保障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稳定剂。

(四)抓好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夯实金融发展基础。充分借鉴郁南经验,积极推进农户信用体系建设和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一是搭建政府主导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组织架构,提高政府各个相关部门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推动此项工作在各县(市、区)顺利铺开。二是继续完善系统建设,将更多的信用信息纳入系统,并积极引导相关金融单位和政府部门应用信用信息,以应用促发展。三是积极组织开展信用知识和征信知识的宣传活动,构建诚信韶关。

人保财险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一、现代保险业功能的演变

保险源于风险,无风险即无保险。自从1347年诞生的第一张船舶保险单开始,保险就因风险保障、经济补偿这一天然职责而存在。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保险业除了经济补偿这一基本职能之外,又衍生了更多的社会经济职责与功能,主要表现为:

(一)资金融通功能随着保险业务规模的逐步扩大,通过聚集众多投保人的保费所建立的保险基金项下汇集了大量的资金,这些资金具有期限长、规模大的特点。内生的投资需求促使保险业在保证资金使用安全性的前提下,需妥善运作资金,已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故保险业又增加了资金融通功能。保险公司可在聚集资金、提供金融中介服务、繁荣资本市场、管理金融资产、投资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与功效。目前,保险公司已经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第二大机构投资者和股票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①。截至2014年底,保险资金运用余额达9.33万亿,其中债券投资3.56万亿,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为1.03万亿元。同时,一些规模较大的保险公司还开展了对商业银行的直接股权投资。如,中国人寿股份公司投资广东发展银行86.7亿元、平安保险集团投资深圳市商业银行49亿元。

(二)社会管理功能现代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是保险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之后产生的一项重要功能②。它是指通过发挥保险的内在功能与特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稳定及社会各领域的正常运转和有序发展。保险是通过经济杠杆管理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有效途径,其所提供的已经不仅仅是产品和服务,而是成为一种有利于社会安全稳定的制度安排,渗透到经济的各行各业、社会的各个领域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它在参与社会保障管理、社会风险管理、社会关系管理以及社会信用管理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保险业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的风险保障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在助推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过程中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十三五”期间,转型升级将成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词。从经济领域看,由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国土资源利用、转变发展方式等推动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必将产生新的、大量的风险,需要保险业为之提供风险保障。1.防灾防损,熨平波动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管理的基本手段。保险公司利用其自身风险管理的专业优势,对承保企业所面临的风险进行科学分析并提供合理化的风险管理建议,以尽可能减少保险事故发生的频率及损失程度,从而减少社会财富总体的损失。当被保险人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通过及时有效的灾害赔付,能帮助企业迅速恢复生产,避免生产经营出现剧烈波动,从而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特别是在一些重大灾害事故发生后,保险赔付为企业灾后重建、积极恢复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2.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目前,内需不足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居民消费不旺,关键在于人们对未来支出的预期不稳定。据统计,我国银行储蓄中以养老、防病、教育为目的的储蓄比例占40%以上。预防性储蓄总量过大,制约着居民当前的消费水平,而保险在促进储蓄向消费转化方面可发挥积极的作用。第一,增强居民的消费意愿。保险能稳定人们对未来支出的预期,减少人们生活的后顾之忧,降低全社会用于预防意外和风险事故的财富总量,从而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第二,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保险业通过开展各种信贷保险,降低银行贷款风险,促进个人消费贷款的获得,从而拉动消费的增长。目前,我国汽车消费贷款保证保险累计提供保证金额达2000多亿元,为80%的汽车消费贷款提供了保险保障;个人抵押贷款房屋综合保险累计保险金额近4万亿元,有力促进了住房消费。3.资金融通,拉动投资保险公司是资本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通过参与资本市场,能间接地支持企业融资;同时,保险业还可通过投资地方实体经济的方式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如浙江省举办“与保险机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保险资金投资项目对接洽谈会”,积极引入保险资金参与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中国人保集团投资3.9亿元,成功认购杭州银行2%的股权,开启参股银行和投资股权的全国首个试点;平安集团联合绍兴市政府投资3亿元设立平安创新投资公司,自2008年以来,累计为绍兴重点项目和知名企业提供近5亿元的融资支持。4.风险覆盖,促进出口出口信用保险是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出口支持和保障手段,能够增保障企业出口收汇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扩大贸易规模。国际金融危机致使订单条件恶化,导致我国企业出口锐减。出口信用保险能有效增强出口企业的信心,对巩固订单、稳定外需、促进出口具有显著的杠杆作用。以出口大省浙江省为例,2010年,全省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达1839.2亿元,占一半贸易出口比例将近20%,报损金额增长47%,已为企业挽回损失1.1亿元,出口信用保险对出口的支持率跃居全国主要出口省市首位。5.分散风险,支持创新科技创新在产业结构优化、企业转型升级中起支撑、引导作用,但因此也伴随着新的、巨大的风险需要保险机制予以转移化解。2006年,保监会和科技部合作开展了多个省市的科技保险创新试点工作,试点启动当年,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超过685亿元的风险保障,有效分散企业创新风险。很多试点城市创新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支持。如北京市科委成立了科技金融促进会,为保险公司和科技企业搭建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天津指定天津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心、重庆指定重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作为科技保险的专门服务机构,具体负责科技保险补贴资金申请、审查等工作。无锡市提高了财政补贴资金标准,当地科技保险业务发展迅速。科技保险的作用和机制正日益为政府和企业接受、认可,其对科技创新的保护和促进作用也日益崭露头角。6.服务中小企业,促进企业转型发展中小企业是地方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环节。利用保险机制,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帮助其自身实现转型发展,对于调整和优化地方产业机构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人保财险舟山分公司与定海农村合作银行合作开展中小企业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将保证保险纳入中小企业信贷管理体系,通过保险机构为中小企业信用进行担保,提升中小企业信用等级,从而帮助中小企业企业获得银行融资支持;宁波市则于2009年采取“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创新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首创了政府、银行、保险通力合作,解决中小企业及创业者抵押担保不足的融资模式。

(二)加快社会转型的“辅助器”与经济领域的转型升级相配套,社会领域的转型升级无疑成了安定民心、促进社会和谐进步的重要保障。社会的逐步转型、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社保体制改革深入进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这些都成了社会领域转型升级的关键词。而保险业则将在社会保障、防灾防损、公共管理等社会风险管理体系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的“三农”、社会保障体系等领域发挥积极作用。1.发展“三农保险”,助力社会主新农村建设解决好“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近年来,保险业在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针对农民的需求,加强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大大提高了服务“三农”的能力,在保障农业生产稳定、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以及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主要表现为:第一,大力开展农业保险,保障农户生产经营稳定;第二,积极推进农房保险,促进农户灾后重建家园;第三,推广农村小额人身保险,促进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第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保险,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2.丰富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和改善民生现阶段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覆盖面不宽,具有明显城乡二元分割的特性。商业保险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与政府主导的社会保险体系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形成“协同效应”,加速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体现为:第一,将市场机制引入社会保险,能提高社会保障的运行效率;第二,发挥商业保险在补充养老方面的作用,能提高社会保障的整体水平;第三,提供多样化的商业养老与健康保险产品,有利于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安全网,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

(三)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的“杠杆器”政府传统的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社会管理模式,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也存在政府责任过重、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下、管理不够灵活等问题,政府自身也容易成为矛盾的焦点。运用保险机制辅助政府履行社会管理职能以及处理公共危机事件,有利于发挥行政手段和市场手段两大优势,能以刚性的财政支出撬动巨额商业保险保障,花小钱办大事,放大政府财政资金的效用,从而有效提高政府管理效能。

三、保险业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路径分析

(一)政保合作,扩大保险业服务边界政保合作是指各级政府部门以实施和推进某些公共政策为目标,将政府或市场不能有效解决的风险保障项目,通过优惠政策、激励措施和财政购买等机制,交由商业保险公司承保或委托代办的政企合作模式。政保合作可选择具有较强正外部性、但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又容易出现市场失灵的项目,如“三农”服务领域、社会保障体系等准公共产品。政保合作的开展既充分拓展保险参与社会管理的空间,又有助于政府化解社会矛盾,降低公共危机事件处理成本③,起到多边共赢的效果。保险业应顺应地方经济发展进程,积极稳妥地参与地方政府支持的政策性业务,拓展保险在社会风险管理、社会保障管理、社会关系管理和社会信用管理方面的服务边界。

(二)改革创新,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经济领域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必然引起企业保险产品的新需求,同时针对中小企业自主创新缺乏保障等问题,也需要保险机构设计支持技术创新的产品,为企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因此,保险业要树立“创新立业”的观念,建立健全保险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创新水平,丰富保险服务方式,打造一批符合地方经济特点、贴近市场需求、具有推广价值的保险创新项目。同时,保险业要探索在区域经济范围内建立保险创新试验基地,在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市场准入等方面给予支持;建立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方向的行业创新发展模式,为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的保险支撑。

四、保险业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对策建议

(一)加强监管引导保险监管机构要加强战略规划调研,深入分析保险与地方经济发展规律,明确工作思路,找准保险业服务地方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优化区域保险主体结构,根据地方经济建设需要,合理配置保险资源,引导保险公司在经济发达地区设立保险研发中心、资金结算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后台服务机构,支持设立专业性、区域性以及有特色的保险机构;加强地方保险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通过外部引进、内部培养、系统交流等形式,充实地方保险机构人力资源,提高队伍素质。

(二)拓宽保险服务领域1.开发新险种,助推经济转型升级保险业要着眼于地方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需要,疏通保险保障、融资信贷等一揽子金融服务链条,完善配套和增值服务,进一步推动科研成果转化,为企业的科技创新和扩大再生产提供必要的支持。如拓展科技保险,力争在重大装备首台套产品等领域率先突破,提升地方企业科技改造和自主创新能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产品质量保证保险,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保险支撑,增强客户购买信心和市场推广力度,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中小企业、专业市场和集群经济等保险,服务地方产业加快实现转型升级;研究开放短期出口信用险市场,大力推广国内贸易信用险业务,支持地方企业更好地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2.促进社会建设,改善民生服务纵观国家经济发展纲要,其中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民生优先。与此相呼应,保险业要在“三农”保险、社会保障建设、公共风险管理等多方面,发挥好自身的优势,以多种渠道和模式参与社会建设,促进地方民生改善。第一,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争取国家在增加中央财政补贴险种和减免相关税收等方面加大地方农业保险的支持,完善农房保险制度,开展农村小额保险业务,探索林权抵押保险试点,服务地方新农村建设。第二,推动责任保险扩大覆盖面,重点在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和社会治安等领域取得突破,提高政府公共事务管理水平。第三,探索巨灾保险制度,争取国家巨灾风险资金补助,为自然灾害多发地区经济平稳发展提供保险保障。第四,发展商业性的补充养老和补充医疗保险业务,促进建立多层次的区域社会保障体系。

(三)拓展资金运用渠道自1995年《保险法》颁布以来,我国保险资金的运用渠道、运用额度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保险资金的投资领域正在逐步放宽,2014年1月7日,保监会明确保险资金可以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2014年2月份,保监会的《关于加强和改进保险资金运用比例监管的通知》规定了保险投资的三类比例,其中权益类资产、不动产类资产、其他金融资产、境外投资的账面余额占保险公司上季末总资产的监管比例,分别不高于30%、30%、25%、15%;2014年10月份保监会印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优先股有关事项的通知》,进一步放开保险资金投资领域,保险资金可以直接投资优先股,也可以委托符合《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规定条件的投资管理人投资优先股;2014年12月份,中国保监会印发《关于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有关事项的通知》,允许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投资基金。资金融通是保险业的重要功能,应鼓励保险资金采取多种方式,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促进保险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协调发展,增强地方金融业的创新力、集聚力和贡献力。第一,支持条件良好的保险公司在经济发达省份设立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第二,支持保险公司投资地方企业发行的企业债和公司债,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养老实体、优质医疗机构以及商业物业等不动产。第三,支持保险公司参与国有大型企业和地方金融企业重组改制,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