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投资管理工作思路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2004年,新木采油厂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抓住一个中心、夯实两个基础、突出三个重点、优化四个结构、实施五个工程、实现六个新水平”的工作思路,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扎实工作,在全厂干部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全年完成原油生产任务43.51万吨,吨油操作成本控制在276元/吨,实现利润28678万元,投资资本回报率达到18%,各项指标都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一、以油田开发为龙头,发展四项配套技术,不断拓展经营管理工作的潜力与空间
新木采油厂投入开发近30年,如何有效地缓解各类开发矛盾,充分挖掘油藏潜力,实现油田的可持续开发,是经营管理工作面临的首要课题。2004年,我们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对技术攻关的投入力度,加强对各类适用技术的总结和完善,形成了与新木油田发展相适应的油藏描述技术、有效注水技术、措施增产技术和采油工程技术,这些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了我厂原油产量和开发水平的同步提升,拓展了经营管理和企业发展的空间。
(一)应用油藏描述技术实现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
一是继续加大对油藏描述工作的投入力度。我们不仅始终保持有5名大学本科生专门从事油藏描述工作,还要求动态管理人员逐渐的向该领域渗透,引进了DSS、DISCOVER两个软件,先后派出6名同志到外油田和国外学习先进的油藏描述技术和方法。
二是扎实开展油藏描述工作。在油藏工程处的统一指导和帮助下,今年的油藏研究实现了从统计性描述到认识性描述的过渡,我们根据新木油田的主要开发矛盾和生产实际的需要, 充分应用DISCOVER、DSS等两个软件,开展了木125等7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区块的油藏精细描述工作。目前,已经完成了16个区块的油藏描述工作,绘制了400多张地质分析图件,建立了900多口井4.67万条记录的静态数据库。通过精细油藏描述工作,重新认识了构造、油水界面、油藏类型、储层的空间分布以及剩余油分布规律。
三是积极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油藏描述成果指导注水工作,完善地下井网,含水上升率始终控制在1.0%以内,老区可采储量增加139万吨,采收率增加3%以上。应用油藏描述成果指导措施挖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压裂选井选层随着开发时间的增加越来越少的局面,提高了措施经济有效率,自2002年以来,直接应用油藏描述成果开展措施挖潜58井次,平均单井增产由“九五”期间的116.1吨达到了216吨,创历史最好水平。应用油藏描述成果指导产能建设,提高了老区的动用程度。在老区11个区块规划效益井位275口,实施246口,新建产能15.27万吨。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木125区块的产能建设工作,我们经过反复研究论证,提出了40口新井,在此基础上,随着完钻井数的逐渐增加,对区块储层的认识不断加深,产能建设规模扩大到最终的69口井。不仅扩大了产能建设规模。同时节约了今后可能再次扩边调整所涉及到的一些费用。更为重要的是在产能建设方面,我厂由过去的只能跟着放井位转变到目前能够完全按照油田公司对老区产能建设的要求,独立承担从井位的论证部署到完钻投产各个环节的工作,为做好今后产能建设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二)应用有效注水技术夯实油田稳产基础
我们在油藏研究不断深入的前提下,找准开发矛盾,有针对性的优化注水技术政策和方案,通过积极有效的工作,地层压力稳中有升,有效注水合格率达到80.21%,动态分注率达到71%,油田自然递减控制在9.2%,综合递减控制在4.9%。
(三)优化措施增产技术提高经济有效率
我们坚持以压裂为主导措施,努力提高措施经济有效率,做好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科学选井选层,提高方案水平,二是精心工艺技术研究,优化施工参数,三是按照“一个中心、八个精心”的原则,强化措施全过程管理。
(四)精细采油工程技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
在优化采油工程技术方面我们重点做了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提高机采系统效率,坚持开展基础研究工作,优化有杆泵系统参数,开展区块综合治理,油井泵效由2003年的39.2%提高到40.2%,提高一个百分点;二是延长油水井免修期,加大了作业质量监督力度,精细清防蜡管理,实行作业费承包,完善井下工具管理,油井免修期达到506天,水井免修期达到1229天。
二、以成本控制为重点,突出四项专业管理,不断优化经营管理工作的程序与标准
在大力实施低成本战略的过程中,我们不断强化财务管理、物资管理、投资管理和法律事务管理,完善管理制度,优化业务流程,明确工作程序,强化过程控制,从而确保经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管理的标准和质量显著提高。
在投资管理上,我们确定了“完善一个流程,做好二个控制”的工作思路,设立产能建设项目经理部,形成了“三部多组、阶段分开、矩阵管理”的项目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做到了“五个强化”。一是强化投资项目的规范运作,我们针对以往投资项目运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新木采油厂投资项目业务流程》,在简化管理的同时,增强各业务部门之间衔接能力。应用项目管理软件“project”对木十站建设项目进行倒推管理,对制约项目的原因进行总结,并计划将今年的项目管理中运用该软件。二是强化投资项目计划管理,坚持每月召开一次计划会,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和工序配合;三是强化投资项目的设计管理工作,“不合理的方案设计是最大的浪费”,因此,我们积极参与方案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优化,及时对设计变更进行控制,并严格履行设计变更程序;四是强化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重点做好项目施工阶段和竣工阶段的验收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加强部门间的配合,做好协调工作。监理、现场管理人员、相关技术人员必须及时到现场,发挥监理的现场管理职能,及时填写监理日报、周报、月报,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五是强化投资项目的预、决算管理,建立了投资项目管理数据库,将产能建设项目全部拆分到单体,既有利于投资控制,方便决算审查,又可以在决算完成后直接生成决算审核报告。而且该数据库还为决算完成后的转资工作提供了便利。2004年,我厂共计批复投资26549万元,完成投资25093万元,决算投资23843万元,较好的完成了投资项目管理工作。
在财务管理上,我们坚持以降低成本为主线,不断完善各项财务内控制度,各项财务指标控制在预算之内。一是建立了横向职能部室责任共担的指标考核体系,以此来调动各职能部室和基层单位控制成本的积极性。二是借助财务信息平台,建立动态财务信息管理系统和财务预警机制,从制度上避免成本超支情况的发生。
在物资管理上,做好三个控制。一是以定额体系为标准进行物资管理控制,既满足了生产需要,又避免了库存积压;二是加强了物资采购控制,自采物资价格下降4%;三是加强了物资质量控制,为选购更好的产品提供依据。2004年,我厂在增加89口井的情况下,材料费与去年持平。
在法律事务管理上,严格要求各部门认真履行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和市场管理的有关制度,坚决按程序办事,各部门的相关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程序意识明显增强,业务管理更加规范,全年未发生一起法律纠纷案件。
三、以节能降本为手段,开展四项创效工程,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工作的效益与效率
为了实现节能降耗、降本增效,我们开展了节约用电工程、节约自用油工程、资产重组工程和单井、区块效益评价工程,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实施节约用电工程,与2003年相比,节电514.39万度;实施节约自用油工程,通过优化锅炉燃烧、以气代油等措施节约自用油2009吨;实施资产重组工程,作为“15544”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通过转变生产经营方式、盘活闲置资产、油气资产复活、报废资产处理利用、不良资产改造等五项措施,创效1321万元;实施区块、单井效益评价工程,优化油井生产和成本分配结构,使区块、单井效益得到明显提高。
四、以人力资源为保障,强化四项基本建设,不断增强经营管理工作的动力与活力
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不断强化员工素质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企业文化建设和安全生产建设,全力以赴为员工营造一个“健康发展、安全和谐”的工作氛围,激发全体员工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强化员工队伍素质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共有43人参加公司骨干培训班,其中有38人获得星级员工称号;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继续推行干部公开竞聘上岗。在今年4月份举行的公开招聘中,共有63名员工报名参加,有12名同志通过考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走上了干部管理岗位;强化企业文化建设,用发展的成果凝聚人,用发展的目标激励人,调动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智慧潜能,焕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精神;强化安全生产建设,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检查和安全教育,深入进行风险评估,积极治理各类隐患,实现了连续四年无重大生产责任事故及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五、以基层管理为基础,注重四项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工作的水平与质量
我们始终将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列为年度一项重点工作,更新管理思想、转变工作思路,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努力提高基层基础管理水平。创新基层基础管理的模式,推行程序化管理,使管理者、操作者有序的进行生产管理工作;创新基层基础管理检查方式,在“查、摆、改、创”活动中,我们提出了以自检为主的模式,并实行了“汇报不考核”制度,提高了基层自检的质量;创新基层技术革新管理模式,将小改小革活动的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创新成果层出不穷;创新基层基础管理体系,结合新木采油厂实际制定了具有长期指导作用的《新木采油厂加强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努力实现从“被动式”的管理向“制度化”管理的转变。
2005年,吉林油田分公司要实现年产原油550万吨的历史新跨越。按照公司的总体部署,新木采油厂要完成43.96万吨原油生产任务。完成这一目标,是公司实现历史性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新木采油厂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们责无旁贷,唯有下定决心,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开拓创新,为保持新木采油厂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司明年550万吨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出积极的贡献。
按照公司的要求,围绕2005年的产量目标和其他各项业绩指标,结合我厂的具体情况,经过厂党政班子研究决定,2005年的工作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坚定两个目标、抓住三条主线、强化四个保障、实现五个提高。
——围绕一个中心:实现新木采油厂可持续发展。
——坚定两个目标:一是坚决完成2005年产量目标,二是坚决完成公司下达的利润指标。
——抓住三条主线:在全年的工作运行中要紧紧抓住资源运营、生产运营、资本运营三条主线。
——强化四个保障:就是强化技术保障、人才保障、管理保障、环境保障,为完成各项业绩指标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实现五个提高: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基层基础管理水平、提高油田稳产水平、提高经营创效能力、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围绕2005年的工作思路和工作目标,我们重点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
一、持续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做好四项工作,实现新木油田稳产
(一)做好精细油藏描述工作。一方面以储层认识及剩余油分布认识为基础,优化老区开发方案,充分挖掘油藏潜力,为老区稳产提供保障;另一方面在精细油藏描述的基础上积极吸收勘探成果,寻找新层新块,围绕高产探井及控制井部署开发井,及时扩大新区规模,为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提高可采储量奠定基础。具体做好以下工作:应用油藏描述寻找新层新块;开展裂缝研究;开展剩余油研究;分区块油藏描述,重点做好木126、128、83、35等重点区块的油藏描述工作。
(二)做好有效注水工作。要在油藏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前提下,通过完善注水政策研究,科学制定注水方案,完善地下注采井网,合理优化注采结构,加强注水管理等工作,进一步夯实油田稳产基础,改善油田水驱开发效果。全年计划转注12口井,开展周期注水100个井组,有效注水合格率力争达到80% ,动态分注率达到72%,水井免修期力争达到3年。
(三)做好措施增产工作。用好公司的政策,科学优化措施结构,计划压裂60井次,重点做好木125区块大砂比压裂及新层动用的试验及推广工作;计划在146、152、147等高渗区块继续进行10井次复合射孔;以近井地带解堵为主要内容计划开展酸化解堵20井次;开展木G块调剖和混注井调剖20井次;机械解堵20井次;降压增注8口井。细化措施方案,引进先进工艺技术,优化施工参数,强化施工过程管理,提高单井措施增量。
(四)做好采油工程管理。突出做好延长油水井免修期、提高机采系统效率和木125区块螺杆泵管理等三项重点工作。
二、持续提高资本运营水平,强化两个控制,增强经营创效能力
(一)强化投资控制,提高投资项目的运行质量
做到“一个优化、两个强化”。“一个优化”就是优化工程项目业务流程。一是加强项目阶段性运行控制。二是加强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要求设计变更必须履行审批手续,现场签证必须计划科到现场。三是加强方案设计、施工组织方案审查。参与方案设计,明确设计要求及投资构成,认真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使其即能达到设计要求又能节约投资。“两个强化”,一是强化项目效益评估工作,对已经通过竣工验收的投资项目,各相关部门要根据经济评价标准,对投资项目进行科学合理的后评估评价,以检查投资效果,总结经验教训,指导下步工作;二是强化项目管理软件开发与应用,提高工作效率。
(二)强化成本控制,提高经济效益
一是财务管理。继续推行成本费用承包制度,将公司下达的费用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基层单位、班组和单井,实行“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承包制度。要继续发挥财务的控制职能,在成本管理上,突出事前控制,妥善应用财务信息平台的预警功能,为各单位、各部门制定下步计划提供准确的依据和指导。计划在操作成本中预留3% 的资金作为年度运行过程中的风险资金,对这部分特殊成本的使用将全部采用立项、预算管理模式。
二是物资管理。进一步完善物资消耗定额,依据定额来指导生产,检查管理水平,开展物资消耗定额分析工作。要建立物资采购管理信息网,实现生产建设、基本建设物资管理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化,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要坚持做到物资采购管理与使用管理相结合,对所有产品和厂商进行综合评定,为公司引进好的厂家及产品提供可靠的依据。加强甲供材的管理,配合好施工单位管好甲供材,确保物资的使用效果。加强物资的维修管理,开展基层队自修工作竞赛活动,实现降低成本的目的。
三是资产管理。建立和完善资产管理运行机制,加强资产管理基础工作,达到帐目清楚,帐物符合率100%。加强资产运营过程管理,建立资产分析评价体系,掌握设备的运行状况,强化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努力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周期。加强资产创效工作,开展资产分析活动,盘活闲置、报废资产,加强不良资产的改造工作,以达到降耗增效,特别要加强油气资产的分析评价工作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四是法律事务管理。坚持定期召开经营管理会议,进一步整合和优化业务流程,规范部门和基层的基础工作。按照公司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市场准入、招投标管理制度,认真执行《新木采油厂合同管理办法》,规范合同管理。同时设定《内部合同签订审批表》,解决对外施工合同主管领导不清楚和缓解我厂具备合同承办能力人少的问题,实现规范运作。
五是区块、单井效益评价工作。一方面在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在减少现有的低效、无效井上下功夫;另一方面,我们要在核准效益评价方法和标准的前提下,将单井效益评价工作重心下移到基层采油队,由基层单位对自己所属的油水井的效益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在效益评价的过程中,增强岗位员工的产量、效益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心,最大限度的避免无效井和低效井的发生。
六是节能降耗工作。重点做好节油、节电、节水三项工作。在节约自用油方面,继续采用开展优化锅炉燃烧、采取措施提高炉效、降低循环水用量、降低联合站脱水温度、以气代油等具体工作;在节约用电方面,要继续开展低压线路调改、抽油机安装双功率节电箱、合理匹配各中转站循环泵、调整抽油机参数、换抽、低效井间抽等具体工作。在节约用水方面,我们要继续将注水费用承包给地质所,依靠科学的方案,实现节水节电。
三、持续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强化五项管理,提升整体工作效率
(一)强化人力资源管理,提高员工素质
一是完善业绩考核机制。以解决专业化管理和业绩考核内容相重叠的问题,确保考核工作更具可操作性。二是全面实施“450”工程,在全厂操作岗位员工中树立50名操作者明星;在采油岗位员工中树立50名优秀采油工;在全体员工中树立50名革新能手;在全厂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班组长及各项工作的承包人员中树立50名创新能手。三是加强员工培训工作,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点在实际操作、事故预防和事故处理方面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实战能力和应变能力,切实提高基层岗位员工的技术素质。四是积极推进基层基础革新,进一步规范基层技术革新管理,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完善基层技术革新工作的项目管理机制,鼓励和引导岗位员工继续开展群众性小改小革活动,加强对项目的总结、评价,确保此项工作的持续开展。
(二)强化“三基”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一是推进基层技术管理工作的“六大体系”管理。全面实施以“六大管理体系”为核心内容的《新木采油厂加强基层基础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基础管理在油田生产经营管理中的促进作用,以基层基础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带动其他各项工作上水平,为完成公司下达的各项业绩指标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实现检查方式的转变。彻底改变以往那种为了迎接检查而搞突击的做法,把平时的基层基础管理工作表现列为管理检查的重要依据。将基层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工作质量、工作效率、工作态度作为检查评比打分的重要内容。检查工作以不定期检查为主,开展定期讲评,确保各项工作始终保持在高水平的运转状态。三是以班组为基本单位开展“比、学、赶、帮、超”活动。
(三)强化QHSE管理,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
一是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技能;二是加强安全检查,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三是加强风险评估,增强员工的应变能力;四是加强隐患治理,改善员工的安全生产环境;五是加强木125区块的环保工作,努力将区块建设成为公司“环保示范区”。六是全面推行QHSE管理体系。
(四)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一是始终把发展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重组改制以来,我们遏制了产量递减,原油产量即将达到44.66万吨的历史最高水平,创效能力明显增强,员工收入显著提高,呈现了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以此为基点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企业文化载体的建设。完善活动中心、俱乐部、图书室、健身房等员工活动场所设备设施,定期组织文化活动、体育比赛、文艺晚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活。
(五)强化信息管理,提高办公效率
关键词:基层项目财务管理财务监督
建筑施工企业为规范施工项目的基础管理工作,提高工程质量,保证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促进工程项目的内部管理和控制,提升项目管理的执行力,必须成立专门的业务部门对工程项目进行全方位监督管理,从而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一、当前基层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执行不力
项目建设单位对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不够重视,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更多的是有章不循,将已订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以应付有关部门的检查、审计,而不管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如何。遇到具体问题多强调灵活性,使项目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刚性和严肃性。
2、建设资金管理不严,财务管理不规范
部分建设单位领导和财务人员不熟悉新的农业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制度,不重视项目资金管理,部分资金不能专款专用,甚至改变了资金用途。项目资金管理不规范,财务人员的职能仅限于会计核算,既不参与项目前期工作,项目实施过程中又无法根据财务管理的需要主动参与监督,造成被动应付,弱化了项目财务管理的职能。
3、概预算编制和执行不规范
施工企业的基层项目没有按规定编制明细的项目预算,如不按计划批准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进行设计,相关费用的计算不符合规定;一些企业仅从自身利益出发,在基层项目立项时为争项目、抢时间,致使所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与实际情况差距较大,出现超投资、超预算、超标准现象,造成基建项目不能按时结转和交付。
4、基层项目核算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
成本核算人员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成本核算水平的高低。目前,部分工作人员工作的随意性较大,为了谋取私利,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进行操作,导致成本核算的相关数据失真,也是导致基本建设成本过高的原因之一。成本核算人员的素质较低,因此,很难灵活运用先进的成本核算方法,不能及时、准确地将消耗的物质资料进行归集,不能及时地将成本分配到各个项目的建设中去。
5、财务管理信息集成化程度低
现阶段多数基层项目使用的财务管理件所提供的财务管理信息集成化程度低,由于多数基层项目的财务数据是在业务发生后收集的,财务管理信息系统与其他管理子系统之间无法直接提取数据,普遍存在财务信息时效性差、信息收集不全面及财务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信息反馈不及时等缺陷。
二、加强基层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的对策
1、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
内部控制制度是一个单位为了实现某一经济活动目标,维护资产财产物资完整,保证财务收支合法、会计信息真实、贯彻国家财经法规和决策,保证经济活动效益而形成的一种内部自我协调、制约、检查的控制系统。基层项目的内部控制制度主要由以下几个要素构成:
①组织机构。建设单位内部机构的设置和分工,应合理解决领导层、各职能部门及各环节之间相互牵制、互相制约。
②健全的规章制度和明确的职责分工。健全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如人、财、物等管理制度,将各项经济活动划分到具体工作岗位,按照岗位确定任务、职责和权限,用制度来规范建设项目的各项经济活动和管理工作。
③完善的内部监督和检查机制。按照制定的各项制度定期和不定期对建设项目的资金管理、工程进度、工程质量等进行检查,并对现存的内控制度进行评价,达到不断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的目的。
2、严格管理基建专项资金
一方面,要确保基层资金的专款专用,严防挪用和挤占等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要配置专门的监督管理人员,负责基层资金的监督管理,确保依据效益原则安排筹资和分配,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树立多元化的资本财务理念。新形势下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强,势必会吸引大量国外企业进入,在这样的形势下,国内企业要想赢取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就要把握时机,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新时期的企业发展规划和目标,并积极的与外资企业展开多领域多层次的合作,虚心借鉴国外企业的成功模式和管理经验,促进自身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投资主体的多元化的实现。
3、加强风险管理
项目要建立了合同、劳务队伍管理和材料价控、量控、质控等方面的风险管理机制;合同的签订要进行集体评估;要依据合同和现场施工条件对项目存在的各类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和评估潜在风险并制定各类风险应对措施。
4、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21世纪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首先,培养一批成本管理和成本核算专业基层项目的财务人员,让他们认识到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还要注意“开源节流”,杜绝基层项目施工中不必要的成本支出。其次,优化项目管理人员结构,提高项目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培养一批业务精湛、年富力强的项目管理队伍,使他们在项目管理中增长才干,保证管理高效进行。基层项目的财务管理人员应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用现代化管理方法进行投资管理,探索基层项目集中支付的资金管理办法,减少采购过程中不必要的支出,紧抓基层资金归口管理,使基层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与管理体制相协调。财务管理人员还应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熟悉基层项目财务管理相关法规制度,提高对政策的执行水平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加强思想作风建设,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把财务管理工作逐步向对投资全过程的决策、控制、核算和监督转换。
三、结束语
现在的建筑市场比较开放,施工企业众多,竞争非常激烈,所以施工企业要切实加强对基层项目的监督管理,随时纠正基层项目的管偏差,向管理要效益,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谢聿兴.论提升财务管理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作用[J].现代商业, 2011,(08)
[2]李健.施工企业如何加强资金管理[J].当代经济(下半月), 2008,(09)
一、基建财务的思想转变
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基建财务人员往往忙于日常报销、合同付款等核算工作,无暇关注管理,加上财务知识与生产工艺的差异性,导致财务人员在处理会计信息和分析数据的同时淡化了财务在企业管理中应发挥的作用。
随着财务信息化管理的逐步发展,财务会计的编制会计分录、分类账、总账和会计报表等将可以通过财务信息化模型运算来完成,力求最低的人力财务成本。管理会计就是立足于成本管理,通过利用会计信息化数据的采集、分析,进行预测、决策、计划、预报等环节提供有关未来信息实施管理职能,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把财务管理中的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向生产的广度和深度渗透,通过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对员工行为的约束,让财务管理工作合法、合规、有效地开展,从而确保管理目标的实现。例如通过财务评价模型实现投资成本预测、管理,介入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项目经营目标、控制工程经济过程、考核评价工程建设效益的全过程;通过货币的时间价值、原始投资回收率、投资利润率、年平均投资报酬率以及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净现值等指标,进行财务可行性评估。
由记账、报账型财务(单一业务型)向管理型财务(综合业务型)转变。这就需要财务人员应当走出办公室,深入社会、深入现场,了解基本建设程序和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熟悉生产过程,积极参与基建工作的各个阶段和各个环节,在提高财务人员的综合管理水平的同时,真正体现财务在基本建设过程中的参与管理与监督作用。如:基建财务人员参与招投标考察,合同谈判和签订工作;参加工程管理部门的工程例会,了解工程变更等重大事项的决策过程,参加工程的竣工验收;同时基建财务应及时宣讲有关财务管理要求;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基建财务人员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产生产设备的认识和了解,对工程竣工后移交生产做好资产清册。
通过参与基建工程中的综合业务工作,基建财务将突破传统财务工作的局限性,扩展财务工作的内容,加强财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可以拓宽基建财务的知识面,培养基建财务的综合业务知识,很好地实现履行强化和提高财务的核算和监督职能。
二、基建财务的工作管理
基建投资过程分别表现为实物的运动过程和资金的运动过程,基建工程以概算、预算为“龙头”开展工程进度建设,以资金管理为“核心”保障工程实施。虽有各自的运动规律,但又密不可分的。只有不断推动财务工作与基建投资的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发挥财务管理的当家理财作用,促进项目和谐发展。只有推进财务工作向基建投资的全过程延伸,才能变报帐式会计为基建管理型会计,只有依靠管理制度、管理程序,依靠基建、技术和财务人员的协同工作,财务工作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从“有为”走向“既有为,又有位”。
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不是孤立存在,涉及思维、理念和方法,已经远远超越了会计核算功能。财务工作是需要在会计理论与实务探索的过程中,慢慢思考、寻找工作思路、形成管理思想的艺术衍变。在工作中需要关注几个方面的问题:
——贡献价值问题。要提升财务工作价值,除了保证基建项目所需资金,真实反映工程造价外,还应通过管理会计分析为项目优化投资提供决策支持。
——管理重心问题。基建财务工作重心应是在保证资金投入、合同付款的基础上的科学理财,既确保工程进度,又节约工程成本,减少项目利息支出。
——方法效果问题。要提高财务工作效果,必须注重发挥基建财务投资政策、法规的导向作用。
——核算监控问题。营造一个整洁有序的财务管理环境,需要健全内部财务监控,针对性做好监督工作。
——发展活力问题。增强财务工作的活力,必须培育团队精诚合作精神文化。把“科学的成本控制战略”、“双增双节”理念扎根在每个管理人员的头脑中。
基建财务既要“管”,更要“理”。“管”,财务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为工程建设提供投资决策支持;“理”,基建财务管理讲求科学方法,要善于抓住“龙头”和重点,发挥货币、投资管理等政策法规导向作用,提升规章制度的执行力,增强财务管理的监督力,防止“破窗”事件发生。
三、基建财务的内控保障
基建项目需要接受社会和公司内部的审计监督,保障建设资金合法、合理使用,降低项目费用支出,有效控制工程造价,保证建设项目“质量、造价、工期”三大控制目标顺利实现。基建财务在全力落实外部社会审计监督的同时,需要加强内部会计控制,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动态控制工程建设成本。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内控保障:
一是授权与批准控制。根据项目的资金使用性质和重要性,划分一般授权和特殊授权。通过对授权批准的范围、层次、责任、程序等内容规定,使项目建设各级管理人员在项目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尽可能地减少不合规、不合理行为的发生。
二是职责分工控制。根据不相容职务相分离原则的要求,做到经济业务的审批与执行分开;经济业务的执行与检查监督分开;资产的保管与会计记录、审核账实分开。通过合理设置会计及相关工作岗位,明确职责权限,形成相互制衡机制。
三是会计系统控制。主要包括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会计记录控制,使会计凭证填制、账薄的记录和会计报表指标能正确、及时全面反映项目投资活动;建立完善会计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清晰的会计工作交接方法。
四是实物控制。切实制定、执行的工程物资及固定资产管理制度,保证项目存货、固定资产等实物资产的安全、完整。
五是内部会计报告控制。为增加内部控制的时效性和针对性,提供反映项目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的投资情况以及投资分析报告等,使参与项目的管理人员能利用会计信息,及时掌握项目投资动态,加强项目建设管理。
四、基建财务的人员保障
往往有人认为,基建财务是临时的,配不配备专职基建会计人员无关紧要,或者由其他财会人员、其他专业人员代兼基建会计。其实,“赶鸭子上架”的基建财会人员,对一般的基建业务记帐处理尚能胜任,但对于复杂的,诸如“待摊投资”摊销、竣工财务决算等难度较大的业务,往往难以胜任,更谈不上对项目可行性研究、初设中有关投资估算、财务测算、工程预算方面的有效参与。
基建业务财务管理包含许多专业知识:从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编制项目概算、工程预决算、实施项目建设到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全过程的财务活动,切实需要综合素质强、业务知识丰富的财会人员。基建财会队伍的配备和建设是在项目建设中也需要引以重视,提高认识,及时更新财务管理观念和业务知识,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
企业需要以人为本,重视抓好基建财会队伍的配备和建设,切实提高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巩固基建财务管理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首先需要财务人员自身素质过硬。财务人员需要学习和了解市场经济规律,一切从实际出发,认真研究本行业的特点和市场经济对本行业的影响,学习基本建设定额管理及建筑工程方面知识,提高对工程造价、决算额度、取费标准等相关信息的基本判断能力,把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主动服务、主动管理、主动监督、主动做好工程基建分析研究。
其次,企业选择有专业知识、有责任心的基建财会人员。对财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的培训,有计划地组织基建财会人员经常参加业务培训,到其他单位学习交流,保证企业基建财务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最后还需要利用会计信息化管理。把计算机技术用于工程基建会计数据的处理和财务分析,提高基建工程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会人员的工作效率,扩大信息量,保证会计工作质量和规范化,促进基建会计工作职能的转变。
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了,才能切实加强对基建项目全过程的财务管理。比方说,财务人员有能力参与基建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审定工作,了解整个工程及分项、分部工程的概(预)算详细情况及定额、三材的基本情况,把工程概算、会计核算、竣工决算三者有机融合在一起进行统一管理,取得财务管理的主动权,把好资金使用和监督关;财务人员有能力参与、参加招投标及合同签订的整个过程,对工程的标底、招投标情况、中标单位、中标预算等情况进行掌握,尤其是对合同的签订及合同中有关财务条款应进行仔细地分析、研究,掌握实质内容,增强履行合同的意识,学会运用合同条款,维护本单位的权益;有能力为领导出谋划策,通过各种途径筹集工程所需资金,并通过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严格控制各项费用支出,降低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
总之,尊重人的价值、挖掘人的潜力、提升人的素质,是基建财务管理在工程建设中发挥堡垒作用的基石和前提。
摘 要 新经济既加剧了市场竞争又增加了竞争对手之间的合作,加快了公司和就业的新陈代谢,极大地扩大了生产需求和消费需求,使产品生产周期短,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价格。与此相应,理财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如何合理的运用资金理财?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经济 理念 合理 理财
一、新理财理念的建立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理财理念,新经济的发展应当有与之相应的新理财理念。与此相应,理财人员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持有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即理财理念也应变革与更新。
1.人本理念。就企业的发展来看,人力资本在新经济发展中已成为企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本,企业能否成功,将在很大程度撒谎那个取决于它占有什么档次的人才。因此企业家必须树立“人本”理念,重视现有的人才,招揽紧缺的人才。现代企业管理也应该实行“人本主义”的管理模式。当今市场竞争表现为商品竞争,商品竞争的本质是技术竞争,其实质是人才的竞争。这就要求理财人员充分意识到现代经济的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人才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
2.创新理念。在新经济的发展中,由于新产业的不断涌现,产业调整与升级加速,产品更新加快,技术周期缩短,创新也成了一个企业永葆生机与活力,赢得竞争优势的源泉。适应这种创新的要求,理财人员就必须具备创新理念,善于产生先见之明。改变观念,认清市场经济下的财务管理是知识经济。
3.信息价值理念。在新经济时代,一切经济活动均需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导向。要求理财人员能够对理财信息进行更深层次的处理,注重对理财信息的实时搜集、利用和分析,进行理财决策和资金运筹,最大限度地做到实时跟踪理财项目的市场变动情况,这个过程是在整个理财中最能为会计信息用户带来价值的过程。
4.法治理念。理财过程中信息变动性和灵活性增强,各方当事人应诚实守信,合法理财。要树立理财中的法律理念。只有信仰法律的人们,才能严格遵循法律,法律权威才能因此得到确立。法律信仰是确立法律权威的精神动力和信念支持力量。
二、运用科学的财务管理方式,提高理财水平
1.加强财产物资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
资产包括现金、各种存款、应收款项、预付款项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以及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对外投资等。在资产管理上,应建立健全现金和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存货的采购、收发、保管、清查盘点等管理制度,还应着重加强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的管理,维护国有资产及其权益不受侵害,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一是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的登记、验收、使用、损坏赔偿等管理制度。二是合理调剂闲置的资产,使闲置资产最大限度地得到利用。三是加强无形资产管理,建立制约机制和激励机制,形成正常的转让渠道,防止知识产权的流失。
2.多渠道筹措资金,增强实力
一是合理制定创收分配办法,调动各部门的创收积极性。当前我国经济改革不断深入,各种新情况不断出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兼顾单位、部门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前提下,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出切合实际的经济政策,包括分配政策和奖励政策等。二是结合目前企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进行科技开发和服务,促进产、学、研的结合,以取得更多的科研协作与科技转让收入。三是加强对产业的扶持和管理,确保为单位提供稳定的利润;大力支持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项目,以形成拳头产品。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积极推进会计电算化
信息化时代对财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实现会计信息的全程电脑处理,使会计信息处理更方便、快捷,为会计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证;而且要满足不断发展的形势的需要,实现适时的远程数据传输,实行网络化管理,建立单位管理信息系统,把财务与生产、供应、销售、计划、统计等联系起来,做到任何一项变动因素出现时,单位能够及时获得全面的、最新的信息。
4.加强会计队伍建设,创新工作思路,不断提升财务人员理财能力
一名出色的财务人员必须有丰厚的理论基础和娴熟的会计技能。首先,财会人员要不断加强对科技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其次,要能周密而严谨地设计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步骤,抓住重点环节,做好上下左右的协调工作,将单位领导的理财意图变为部门的自觉行动,以推动领导决策的顺利和正确实施;再次,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对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实行检查、指导、监督和控制,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防止信息误导。作为财务工作者要从岗位做起,练内功强素质,严格认真,干好本职工作,做好账。做到“三个强化”,即:强化自律意识、强化照章办事意识、强化学习意识。在现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修、培训、参观、学习等方式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理财水平达到较高层次,深入展开财务管理的事前预算、事中控制、事后分析职能。
5.健全财务会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与监督
随着新《会计法》实施,国家又出台了《企业会计制度》和分项的企业会计准则等配套法规、规章。在新的财务会计管理体制下,国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已由直接管理转为间接管理,企业财务制度将由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法律法规自行制定。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企业实际,制定财务会计管理、资金管理、财务收支管理、存货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对外投资管理、成本核算管理、营业收入及利润分配、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财务基础工作等制度。通过制度的制定和实施,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强化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遏制财务管理混乱,防止会计信息失真,提高理财水平,使财务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三、小结
新经济发展中,市场是其基础性资源配置手段,而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我们要树立科学理财观念,谋科学理财之道,依法管财、科学理财、勤俭用财、全面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部门管理之间的界限,发挥财政投资评审和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在项目中的作用,从创新财政监管理念出发,实现规范财政投资行为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新常态;项目管理;投资评审;绩效评价
财政监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受劳动力人口下降,资源环境成本上升,全球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GDP在震荡中下行,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作为财政投资项目,在保持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持续平稳发展,满足社会文化生活需要等
方面,仍发挥着带动和引领作用。新常态下,加大财政资金在项目上的投资力度,提高投资效益是推动供给侧改革,优化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因此,加强财政投资项目的监管与控制,对管理好、使用好财政项目资金,提高财政投资项
目效益具有十分现实而重大的意义。
一、财政投资项目管理综述
(一)财政投资项目管理的概念
财政投资项目是指为促进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发展,满足社会的文化生活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部门以政府资金投资为主的项目。因此它具有与一般投资项目不同的性质,而财政投资项目管理基于这种性质,它不仅包含了对财政资金的使用和监管,还需要工程造价管
理等相关知识和技术的支撑。
(二)工程造价管理的概念
从宏观上来说,工程造价管理指政府部门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求,采用法律法规、财务和管理等措施,规范、监控项目成本的系统活动。从微观上来说,工程造价管理指参建各部门(单位)根据项目特点,依据国家规定的政策法规和市场价格信息等,针对项目策划、限
额设计、发承包、施工等各阶段意义的不同,编制和审核造价方案,其目的在改进项目拟建方案、规划设计、施工方案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项目实际费用的支出。
二、新常态下财政项目管理的特点
十以来,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财政投资项目管理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制度规范逐步完善
近年来,随着政府加大对公用事业项目的投资力度,项目投资领域由单一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拓展到交通、农田水利、土地治理、信息化建设、旅游文化、生态环保等全方位工程项目。为了适应今后项目支出管理的财务需要,节约建设资金,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
益,财政部在《预算法》、《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财政投资评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了《预算法》(2014年修正)、并出台了《中央部门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财预[2015]88号)、《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部门项目支出预算管理的通
知》(财预[2015]82号)、《关于充分发挥预算评审中心职能作用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财办预[2015]2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第81号—基本建设财务规则(2016)》、《基本建设项目建设成本管理规定》(财建[2016]504号)等文件,使财政投资项目
管理工作更具规范性、法制性和科学性。
(二)公开透明进一步提高
财政投资项目大多为服务社会发展,改善和提高大众福祉和利益的非盈利基础性设施建设项目,关系到社会、民生、文化等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正因如此,财政投资项目成为社会各层次关心的热点。2007年后我国政府预算公开制度实施以来,财政投资项目公示制度
不断取得新的突破,2014年预算法重新修订,新预算法对政府财政财务公开事项做了进一步的细化,并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此政府财政财务公开走上法制化道路。为保证财政投资项目的投资效益,在人民群众中树立清廉、高洁、注重效益的政府形象,财政投资工程项
目利用新闻媒体、网络及移动端向社会通报项目建设实施具体情况及项目建成后取得的效益。在阳光下,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和支持,同时取得人民群众及社会各阶层的信任。
(三)项目监管不断完善
根据财政部关于推进地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各级财政部门通过制度建设,技术支撑,不断完善动态监控系统,加大动态监控核查力度,动态监控工作明显提速,取得较大进展和成效。利用动态监控系统可有效的对财政投资项目进行动态跟踪监管,针
对项目申报立项、招投标、施工、资金管理、验收、后期管理等环节设立监控点,使财政项目监管重心前移,能够及时准确的掌握项目管理进行情况,对项目资金违规支出能做到及时发现、预警和纠正,增强了对项目资金监督的主动性,有利于督促项目资金使用单位严
格按照规定用途安排支出,提高支出规范性,降低了财政投资项目支出的安全风险。
三、新常态下如何进行财政投资项目管理
为有效加强财政投资项目资金的确定与控制,应强化部门协调机制,以项目投资评审为支撑,进一步健全项目绩效评价管理制度,加强创新财政监督和管理思路,促进财政投资项目管理走上新台阶。
(一)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协同监管形成合力
对财政投资项目而言,项目全寿命周期时间长,整个过程涉及发改、国土、规划、环保、财政、建设以及其他行业主管部门。为提高财政投资项目管理效果,应该理顺财政投资项目管理各部门的之间的关系,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完善决策机
制,使各部门做到沟通顺畅、信息共享,有助于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加快工程进度,保证财政资金合理高效使用。
(二)利用财政评审专业技术优势,强化项目管理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新《预算法》及《关于是充分发挥预算评审中心职能作用切实加强预算管理的通知》的新要求,财政评审工作应按要求将事前评审融入部门预算管理流程,建立健全财政项目评审机制。以项目估算评审为龙头,从源头开始控制项目成本,全面推行
工程项目从概、预算到竣工结、决算的全过程跟踪评审制度,建立“先评审,后安排项目资金,先评审,后拨付项目资金”的工作机制,开创财政项目管理新局面。一是明确(概)预算评审内容。即明确项目实施方案、规划设计是否符合国家发展、规划、环保等有关政
策法规的规定,是否具有可实施的条件;项目资金支出内容、资金的大小和建设项目的标准是否合理;项目清单子项,计量单位、数量标准是否准确。从而强化项目投资管理约束力,有利于形成项目投资事前控制标准。二是明确项目评审环节。审核重点由结算逐步向前
移到设计方案、概算等影响项目投资额的关键环节,通过对设计概算进行评审,出具概、预算评审意见作为发改部门审批项目可研及初步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对项目清单和预算控制价审核,避免高估冒算;在资金拨付环节,继续通过项目实施造价的动态监控,确保评
审结果在资金拨付过程中的作用,监督项目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合理性。三是强化评审结果应用。对已评审的项目的结果按专业、类型、标准进行归纳、整理建立数据库,通过价格信息资源共享,对类似工程或同期工程提供依据,为优化方案,节约项目资金提供技术支
持,为投资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四是转变评审观念。一方面充分发挥评审人员在工程技术、项目管理和财务核算的优势,实施项目负责人制度。其次加快专家库建设,通过向各部门、行业引进、聘请专家的方式,组建一支专业面广、业务水平高的专家队伍,夯实评审基
础。另外,按照府向社会购买服务的思路,对一些财政投资项目,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评审,进一步提高评审效能。
(三)以项目绩效评价管理为手段,促进财政项目管理科学化精细化
近年来,绩效评价工作逐步纳入财政支出考核范围,得到各项目管理部门的广泛认同。对此,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项目绩效评价工作,财政部门应尽快建立健全绩效评价监管制度,从确定绩效评价目标,设立、细化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入手,对财政投资项目从事前、
事中、事后进行评价考核,促使各项目管理部门工作思路真正转变,把财政投资项目管理的重点放在绩效考评上来。一是项目部门申报绩效评价目标。从财政投资项目绩效内容入手,按照项目基本建设情况、资金到位及使用情况及项目建成后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基
本要素申报绩效评价目标,针对申报内容,财政部门组织相关部门、专家学者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共同参与,从完整性、相关性、适当性、可行性四个方面提出审核意见,依据审核意见初步确定指标体系。对项目部门不申报控制目标或者申报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安排项目
财政资金。强化项目实施部门的责任主体意识,引导部门树立绩效观。二是确定细化指标体系。根据收集到项目资料进行分析,从项目建议书阶段至生产运营阶段构建尽量细化的指标体系。通过向专家发函或通过第三咨询机构数据库筛选指标并确定指标权重。在正式全
面开展项目绩效评价前,应先试评,根据试评结果对指标体系及相应的比重进行调整,使指标趋于完善。三是建立完善评价监督机制。在规范绩效目标管理的基础上,建立部门自评制度,每年对部门绩效自评的相关情况进行通报,财政部门对重点项目管理部门自评按比
例进行抽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要求限期整改落实,并建立健全问题的通报、公开、整改落实制度。对未公开项目绩效评价有关信息的通过互联网,新闻媒介、提供意见反馈专用电话和电子邮箱,与受益群体保持多渠道沟通。提升项目成本管理水平,
同时增强绩效评价的约束力。四是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对每年的绩效评价结果及时进行汇总,对财政资金财政使用绩效做出客观、公正的评判和判断。将项目绩效管理和与资金分配有效结合起来,作为政策调整和资金安排的依据,同时把一些可以借鉴的项目绩效评价
形成案例,做好项目支出标准体系建设基础工作,促进项目成本控制的标准化建设。
(四)创新监管新理,进一步提高监管水平
一是树立服务型监管理念。为适应新经济新式的的需要,项目监管需转变工作观念。以每年的重点监管的项目为基础,创新监管模式,从监管型向服务型转变,做到监管与服务相结合,更好的为经济发展做好服务,提高政府投资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不仅在拓宽监管渠道
,丰富监管手段,从监管实践中总结好的工作经验,更重要的深入调查研究,找出规律,提出解决监管中发现问题的对策和措施,创造性的开展监管工作。二是强化依法监管理念。项目监管工作要立足于依据法律和制度履行职责,避免随意、主观的态度,实现程序、规
范的监管形式,确保监管的过程和形成的结果客观公正。在违法违规执行的问题上,要依据清晰,标准到位。三是创新信息公开形式。完善社会公示制度,对项目投资各参建单位的工作业绩、信誉进行公开,发挥人民群众及社会各阶层的督导功能,同时建立政府问责制
度和诚信黑名单制度,进一步规范政府项目投资和项目建设市场的良性运行。
参考文献:
[1]孙允慧.评审工作转型的几点思考[J].财政评审,2014(02).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共识
我局一致认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是加快实现我县经济发展,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重要契机。发改局作为政府重要的经济综合管理部门,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应勇担重任。同时,我局领导干部就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具体要求达成了如下共识:
(一)抓学习,深化科学发展理念
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精髓,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做到科学发展观入脑进心,真学、真懂、真信、真用,进而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市、县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落实到县委政府提出的具体目标上来,力求实现思维方式向科学发展理念深化、强化。
(二)重实践,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
坚持把科学发展理念融入到发展改革的各项工作中,着力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五种能力:一是前瞻谋划能力,准确把握宏观政策,深入把握县情,提出更具超前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二是破解难题能力,灵活运用经济、行政、法律等各种手段,破解发展改革中的难题;三是开拓创新能力,善于突破常规和定势,深入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四是统筹协调能力,增强统筹思维意识,促进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五是跟踪服务能力,对重点工作实行分类指导、跟踪服务,全面提高行政服务能力和执行力。
(三)探路子,着力破解科学发展难题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找准突破口,健全发展机制,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一是健全产业导向机制,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力促我县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探索发展循环经济推进机制,促进发展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三是探索我县统筹协调发展机制,化解协调发展压力,大力促进我县各方面协调发展;四是探索要素流动机制,促进各种要素合理配置及流动,确保全社会的投资和项目建设实现稳定、快速、良性增长。
总的来说,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引导局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努力转变与科学发展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能力,着力解决发展改革工作中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为全面提升我县的经济实力、加快推进现代化建设谋新篇、创新业。
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情况
我局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的工作实践中,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情况: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观念更新的统一,提高综合能力
一是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我们把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国“两会”精神结合起来,与学习贯彻省、市、县的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学习本职业务结合起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二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我们以学习为基础,以实践作检验,不断要求领导干部转变思维方式,树立与落实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尤其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切实改变粗放式发展模式和服务模式。同时,注重加强实践锻炼,注重基层调研,不断提高研究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决策能力。
(二)扩大内需,抢抓机遇,积极探索,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
当前正逢国家扩大内需的好机遇,我县以此为契机促使全县社会经济大发展、大转变,对发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时代要求,我们着眼全局,精心谋划,以科学发展观来引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1、修编规划,引领发展思路。以制定规划为先行,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服务。编制了《××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农业、旅游业、林业、教育事业、文化建设、卫生事业等多项专项规划。目前正着手“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切实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在规划的编制中。
2、争取资金支持,增强发展动力。认真研究国家有关政策,分析投资趋向,捕捉信息,跑市进省,做了大量的项目汇报争取工作。2008年至2009年4月底,争取到列入国家扩大内需项目16个,总投资达3.07亿元,累计争取新增中央资金0.56亿,有效带动了地方机动财力、各项专项基金、银行贷款等资金,不仅将部分储蓄迅速转化为投资,而且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复苏和发展,促进了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和企业效益明显改善。
3、推进重大项目,夯实发展后劲。积极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切实做好重大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截止2009年5月,我县几个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累计完成投资3.9亿元,占总投资的48%。我县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已得到批复,目前正在办理用地手续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费收费听证筹备工作,计划年内开工建设。
4、狠抓固定资产投资,加强项目管理。2009年4月底,我县建设项目48个,其中续建项目30个、新开工项目18个,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527万元(发展改革局统计数),为年计划9.09亿元的29%。其中城镇集体和私人建设完成17689万元、农村非农投资完成373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3865万元、农村私人投资3000万元、电网建设投资完成1600万元。分析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投资项目的影响,针对部分企业投资项目融资困难,以公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配套资金无法到位的情况,积极寻求对策,切实加强项目管理。
5、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一是按照目标管事、制度管人的原则,从完善规章制度入手,进一步规范了局机关内部管理。对机关股室全面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出台了《局机关工作规则》、《财务管理制度》等。二是内部监督管理,切实加强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做到反腐倡廉关口前移。三是提高服务质量为重点,着力加强政风行风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
三、存在的突出问题和产生的主要原因
我局领导班子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从牢固树立并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及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目标要求相比,尚有差距。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思想认识上有待于进一步统一。少数职工对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开拓创新意还需加强,深层次的调研和探索有待于提高。
2、在落实科学发展观上,缺乏深入实践的自觉性,创新进取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3、干部队伍指导经济工作、协调推进项目等能力有待提高,对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有待加强。
4、还需进一步健全完善保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有关制度,且强化其执行力度。
(二)产生主要问题的原因
上述存在的主要问题,深究其因,主要在于:
1、对科学发展观的至关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客观原因造成工作业务太忙,很难挤出时间学习,认为现在人员文化程度都较高,理论一看即懂,对深入学习理论不专不精。
2、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实针对性和实际应用性不强。一是只想发展,却忽视联系实际怎样发展,缺乏科学的发展观;二是还需探究我县投资建设项目等工作与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密切内在联系,尊重运用客观科学规律,做好全面协调、统筹兼顾;如何在既要实事求是,又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促进我县的经济社会建设上下功夫。
3、对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取向认识不够,未能充分认识到坚持以人为本,必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因此,我局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人的全面素质,关心民心、民生,维护人民的合法权益,增强群体凝聚力,始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4、促使科学发展观的贯彻及与之相应工作的落实,健全、完善相关的法制和制度建设是其根本保障。但是,我们的工作管理存在相关体制不顺、制度建设不够完善,致使在一些工作环节上还存在执行力不够强,效率不够高的问题。
四、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路和措施
对应这些问题,经局领导班子反复研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制定了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力求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促进各项工作。
(一)沉心静心学习,储备充足知识
针对思想解放步伐不大的问题,要加强全面系统的学习,加深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解,不断掌握科学发展的基本内涵、精神实质,找准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及时学习和把握中央、省、市重大方针政策和县委、县政府重要战略决策;坚持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理想信念和优良传统教育;努力营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的浓厚氛围,落实学习制度,创新学习形式,加强业务和学习研讨,坚持学以致用,提高综合工作的能力;坚持开展政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操作水平,提高工作效率。今后,领导班子成员要进一步沉下心来,挤出时间带头学习,不得再因工作繁忙而放松学习和培训。
(二)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工作质量
针对工作创新进取意愿不强,搞“一团和气”,提出要改进工作作风,增强效率意识。倡导立说立行、速决速行、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做到急事急办、特事特办、能办的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办出成效。要增强对群众的感情,始终坚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要诚心诚意为群众解难题、做好事、办实事、办成事。对基层请求的事项、对群众投诉咨询的问题,要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力戒推诿扯皮、敷衍塞责。要增强对工作的激情,对承担的工作和上级交办的任务,要时不我待,不折不扣地去完成。
(三)加强能力建设,突破思维定势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发改部门创新思路,全面履行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职责,要求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拓性地做好各项工作:
1、是要突破思维定势,做到“三个解放出来”。从过去习惯于考虑促进gdp的高增长的思维惯势中解放出来,切实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过去习惯于考虑眼前和局部的思想中解放出来,切实确立以长远眼光分析谋划我县未来发展的宽广视野;从过去习惯于按部就班、被动等待的精神状态中解放出来,切实确立主动研究问题、自觉服务大局、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2、要明晰思路,实现“三个新突破”。我们要明晰新发展阶段对发改工作的新要求,创新工作方式,争取在重大问题、重点领域、重要对策的研究上有新突破;明晰市场经济条件下投资管理应该采取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实现重大项目、重点设施建设和管理上的新突破;进一步加强项目后期管理,各股室要做好各自分管项目的后评价工作;明晰新时期下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实现为民办实事上的新突破。
3、加强项目监管力度不够,多深入基层,深入项目建设单位进行指导和监督,全面掌握我县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找准在项目争取以及建设方面上存在的制约因素,吃透政策文件,多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提高驾驭宏观经济,把握微观经济的能力。
(四)强化大局意识,增强班子合力
不断开创又好又快发展新局面,实现县委政府以及全县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新目标和新任务,努力使我县经济社会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是目前摆在全县广大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项十分紧迫而艰巨的任务。这项任务能不能完成,完成得好不好,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强化大局意识、凝聚起发展合力,能否拧成一股绳、聚成一股劲。只有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执行力、创新力、凝聚力”建设,互相支持、勤于补位,强化工作责任感,增强班子的整体战斗力。才能使班子思想更加统一、能力更加提高、行动更加有力、工作更加扎实,才能进一步展示新的发改部门作风、树立新发改部门形象、创造发改新业绩。为此,我们重点做好以下六项工作:
一是完善各项制度。制度是落实责任制、促进依法行政的重要举措。我们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议事决策、岗位职责、监督、考评和责任追究等制度,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体制机制,建立岗位考评制度。
二是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建设,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公仆意识。
三是提高自身修养,宽待投资者,当好县委县政府的参谋助手,为相关部门做好服务。
四是进一步加强廉政建设,注重预防,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和监督,建设一支廉政、高效、务实的优秀发改队伍。
关键词:代建制;界面;风险分析;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4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1-0020-04
建设项目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而就一特定项目而言,采取代建制并未改变项目风险的大小,而是实现了风险在项目参与方之间的合理分担。代建制中适用面最广的是“三方代建”模式,即代建项目由委托方、使用方、代建方三方共同参与建设、共担风险。但在实践过程中,“三方代建”模式存在责任界面模糊,责任相互交叉等问题,由于代建方在“三方代建”项目中处于服务地位,使得其承担界面风险较大的现象普遍存在。本文拟在总结目前已有代建风险管理、合同界面管理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三方代建模式下代建方面临的界面风险,并就代建方如何防范界面风险展开探讨。
一、代建制风险管理及界面管理研究现状
(一)关于代建制的风险管理研究
代建制是指政府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社会化的项目管理单位,负责项目的投资管理和建设组织实施工作,项目建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的制度。代建制对政府投资项目实行相对集中的专业化管理,实现了投资、建设、管理和使用的分离,提高了政府工程的效率和透明度,提高政府投资工程的效益。2004年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代建制在各地得以广泛开展,探索了多种代建模式,如上海、广州、海南等地试点的指定模式,重庆、厦门、贵州等地试点的委托模式,以及北京武汉广州等地试点的三方代建模式等,这其中适用面最广的就是三方代建模式,在学校、医院、基础设施等政府投资工程领域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但由于《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中仅提到代建制,相关的配套政策还不健全,代建机构的法律地位还不明确,代建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大量的风险,特别是代建单位大多是工程管理咨询公司,承担风险的能力有限,如何准确识别代建项目存在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量化、建立有效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采取有限措施控制代建项目风险等是目前代建项目风险管理研究的重点。如在风险识别方面,我国学者将代建项目的风险分为外部风险和内部风险,并将内部风险细化为前期、开发阶段、实施和竣工运营阶段的风险,将外部风险分为政治经济法律等社会因素风险、自然环境风险和第三方因素风险。风险评估方面,用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对代建企业的风险进行计算,进而得到各级风险的权重。在如何控制项目风险方面也提出了合理分配各方风险责任、明确各方职责、尽快出台代建合同示范文本、培育有实力的代建公司、建立信用机制、完善履约担保制度等措施。
(二)关于界面管理与界面风险的研究现状
界面原指各种仪器、设备、部件等的接口,后被引入管理领域。工程项目界面管理主要指的是为完成同一目标,项目各参与方在信息、技术、资源和财务等要素交流方面的相互关系。目前关于工程项目界面管理的研究多集中合同管理领域,即合同界面的管理。合同界面为同一项目的合同和合同之间,在空间位置和工作内容上的具体界定,在实施时间上的协调,在特定标准上的相互技术要求和匹配条件,要求跨越合同交流与整合。工程实践证明,在大型项目环境下,许多工作的遗漏和缺陷,纠纷和索赔都发生在界面上,且往往界面上的纠纷最难处理,究其原因,在于界面责任和风险很难在合同中界定,也是在合同谈判中争论的焦点。目前解决界面管理难题的方法包括确定合理工作包,采取合理采购模式,如设计一招标一建造(DBB),设计一建造(DB)等,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减少合同界面,如DBB模式就把设计方和施工方之间的外部合同界面转化为内部的协作界面。但这些措施基于一个假设,即界面风险产生于承包方和发包方两方之间,或者承包商与分包商两方之间,对于“三方代建”模式无法全部借鉴,因为三方代建模式下的委托代建合同并非双务合同。目前尚未有“三方代建”模式下,委托方、代建方和使用方应分担界面风险的研究。本文将界面风险定义为“视授权情况,由一方或者多方承担,不具有明确风险责任主体的风险”。根据该定义,代建项目的风险可以分为各方内部的风险、外部风险和界面风险。内部风险具有明确的责任对象,一旦发生风险事件,则由相应责任方承担相应责任;如项目决策风险、代建人选择的风险、以及未按时拨付资金等就属于委托人的内部风险,另如使用人对代建项目功能描述不清,不配合代建人的工作就属于使用人的内部风险。外部风险是相对于内部风险而言的,某一方的内部风险实际上是其他方的外部风险。界面风险介于外部和内部之间,如工程报审风险,是否属于代建方的风险取决于是否授权代建单位承担项目报审的工作,另如干预风险是否产生则取决于使用人或委托人是否真正授权于代建人。综上所述,采用代建制不是为了控制风险,而是要合理的分担风险,但目前已有研究并未明确“三方代建”模式存在哪些界面风险,并未对界面风险的风险管理予以足够关注,使得风险事件发生后无人担责,相互推诿。因此,“三方代建”模式下交界面风险的识别、承担及风险防范的进一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三方代建”模式下代建方的界面风险
(一)三方代建模式下代建人的工作界面
要分析代建人与使用人和委托人之间的界面风险,首先要理解三方代建模式下代建人的工作界面。“三方代建”模式是由委托人、代建人和使用人三方组成的项目管理层,展开项目的决策、前期和建设管理工作,除此之外,代建单位还要与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和材料供货单位发生工作联系(如图1所示)。
在实际工作中,三方的权力义务一般通过签订委“三方代建”合同明确。三方代建合同中的权力义务关系并非双方合同中直线型的互负权力义务关系,而是三方互负权力和义务,形成一个闭环整体,无法拆解,本文中闭环的形态用倒三角形表示代建人处于服务地位。双向箭线代表合同关系,互负权力义务,单向虚箭线表示工作指导关系。
代建人还与其他参与方具有工作界面关系。一般情况下,代建单位与施工单位、供货单位之间是合同关系,具有明确的权利义务界面,等同于传统的承发包关系。而代建单位与监理单位、设计单位之间是否有合同关系取决于三方代建合同是否委托代建方负责设计管理、监理发包的工作。实践中,委托人、使用人为了规避风险、通常会委托代建单位签订相关合同,但同时保留与监理、设计的工作联系。代建人与承包商、材料供应商、指定分包之间的合同关系属于传统的承发包范畴,现行成熟合同范本较多,合同界面明确,界面风险不易产生,后续界面风险分析只分析代建人之与委托人、代建人之与使用人之间的界面风险,以及存在模糊交界面的代建人与设计方之间、代建人与监理方之间的界面风险。
(二)代建人与委托人、使用人之间的界面风险分析
1.代建人和委托人之间的界面风险分析
(1)征地拆迁风险。在传统的项目管理模式下,征地拆迁工作往往是业主进行管理,对于政府投资项目,则依靠政府强大的行政力量,通过诸如政策制定、调整等政府行为保证工程的进度。代建制管理模式下,如果这些工作由代建企业完成并承担,从政府行为转变为企业行为后,往往缺乏权威性和强制性,工程进展往往受到来自各方的社会阻力,从而导致工期的拖延和成本提升。
(2)工程审批风险。在工程前期存在着大量的审批手续,这些工作原先由使用人或者委托人办理。代建制模式下,代建企业可能会以使用单位的名义办理各种政府审批手续,项目报批涉及的部门众多,代建单位如果不熟悉报批流程,该项工作的委托将极大的影响项目开发时间,影响项目成本。
2.代建人和使用人之间的界面风险分析
(1)使用单位越权风险。合同不可能界定所有的权利义务,一旦存在部门利益冲突并且没有明确约定,使用单位往往会为了自身利益对代建单位的工作横加干预,这种越权行为有些时候是披着合法外衣的,比如使用单位会以技术标准要求高,别的单位无法完成等理由来指定施工方,材料供应商等,涉及的利益越大,越权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这种越权行会抹煞代建方对项目目标实现所付出的艰辛努力。
(2)配合风险。这个风险往往被忽视,实际上在传统模式下,项目的建设往往是使用单位自己的权利,现在被代建单位占去,往往从心底有抵触的情绪。遇到一些需要使用单位配合的工作,如提供设计参数(如果设计由代建单位负责的话)、招投标、竣工验收等工作,使用单位不积极合作,造成项目工作拖延,而代建单位也无法追究使用单位的责任。
(三)代建人与其他参与方之间的界面风险分析
1.代建人与设计方之间的界面风险
设计风险是否属于内部风险还是界面风险取决于是否委托。实际中有些情况下设计单位是使用单位单独委托的,因为在项目前期尚未确定代建单位的时候,设计工作已经展开了,而委托的主体只能是使用单位,在这种情况下设计产生的风险则属于使用单位的内部风险,如学校、医院项目、运动场馆等。但还有些情况则设计单位属于代建单位选择的,使用单位只负责提供设计参数和技术要求,如道路、隧道等。设计风险属于典型的界面风险,如果由代建单位负责,由于使用人是工程的最终需求者,对工程设计特别是施工图设计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提出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设计要求,或者常常随意提高某种功能需求,造成设计过程变更过多、施工图预算超设计概算,代建单位面临按图施工成本超支、不按图施工违约的困局。
2.代建人与监理方之间的界面风险
采取代建制的项目也必须依法选择监理单位。但监理单位的选择会造成监理单位的职责与代建单位的职责冲突、重复的风险。目前代建单位多通过招投标的方式选人,针对代建单位的资质方面并无特定的规定,多采用咨询、监理等方面的资质作为资格审查的标准,使得代建人履行职责时工作思路与工作方法与监理无较大差别,造成工作效率低,工作职责冲突而且相互抵触的局面。监理单位依法对项目进行监理,如果由使用单位或者委托单位作为招标人选择监理单位并支付监理费,则委托方或使用方越权的风险会通过监理表现出来。
三、“三方代建”模式下代建方的界面风险防范
1.推进代建改革的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风险共担机制
目前代建制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各地仍然是作为试点开展代建工作,尚未将其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常态化投资管理体制。制度建设的内涵丰富,主要是明确交界面的风险由谁承担,目前解决的办法大多是通过合同谈判确定的,但由于代建竞争激烈,往往存在代建单位不顾风险而承接下来,结果造成风险过大,项目目标无法实现。
2.加强代建理论研究,出台相关示范文本
目前试点的代建项目既有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案例,要从中找出成功的原因,失败的原因,使之不断的完善。比如代建模式下,监理合同由谁签订、项目报批由谁承担更好,这些都可以通过相关的案例对比研究,得出成功的、可以推广的经验。进而由政府建设管理部门出台《三方代建合同示范文本》,明确各方权利义务,则能减少交易成本,防范代建方风险过大的问题。
3.加强代建单位的资质管理
目前工程领域普遍推行企业资质认证制度,咨询企业、造价机构、施工监理企业都存在资质认证制度,代建企业的资质应该单独出来,从代建的业绩、设计、造价、咨询等专业人员配备、综合实力等方面制定标准、评定优质代建企业。因为只有优质的代建企业才会关注风险,不低价恶意投标,这从某种程度对使用人、委托人也是降低风险的举措。
4.通过市场机制选择代建单位
一、地方政府加大对投融资公司转型的支持力度
县级政府投融资公司因政策而生,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天然具有地方政府治理工具与市场经营主体的双重属性,形成了乡村振兴资金供求关系中的重要一环。目前,县级投融资客户是农发行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资金投放渠道,是农发行客户结构中的“基本盘”。据统计,安徽省分行2020年末县级政府投融资客户共476户,贷款余额1818亿元,分别占全部国有投融资客户81.5%、68%。同时,地方政府投融资客户目前也面临内外部多重压力。从外部环境看,在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大背景下,地方政府举债行为逐渐规范,原有“地方政府信用背书+财政输血式”的传统融资模式已不再适用,政府投融资公司的生存压力陡增;从内部经营看,一般的县级投融资公司资产规模小、资产负债率高,盈利能力弱、依赖政府补贴,筹资渠道有限、偿债压力大,管理制度不健全、治理结构不规范。很多地方意识到,规范发展县级投融资公司对服务乡村振兴十分必要、十分重要,政府部门正在积极探索政府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大对投融资公司转型的支持力度。
二、安东集团转型的实践
安东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东集团”)座落于皖南的东至县,该县无论是人口红利、还是经济实力在安徽省104个县(区)中并不靠前。在这种情况下,乡村振兴需要的钱从哪里来?一条重要的出路就是培育市场主体。安东集团从2017年起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适度融资、超前建设”的工作思路,通过3年多的时间,依托政府信用,立足自身发展,开发内生资源,整合外部资源,在市场化经营和实现政府战略意图之间做到有效平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为县级政府投融资公司转型发展提供了典型样本。截至2021年9月末,安东集团总资产、净资产分别为232亿元、102亿元,较成立之初分别增长95亿元、32亿元,年均增长分别29%、24%,资产负债率56%。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上缴税费分别由2017年的163万元、0.31亿元、0.15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21.98亿元,2.56亿元、1.7亿元。安东集团市场化运作、实体化运营、多元化展业成效明显,成为全县最大的纳税企业。(一)政府扶持,培育市场主体。一是建章立制,提升运营能力。东至县明确安东集团作为县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融资、建设、运营主体,将原属政府各有关部门实施的项目全部划归安东集团,主管部门在项目建设中只履行监督、指导职能,实现彻底的政企分离。科学设置经营考核指标,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国有资本收益上缴额、企业信用等级、利润总额、债务偿还履约率、税收入库等方面对其进行量化考核。二是增资减负,壮大资本实力。东至县将政府投资形成的经营性资产、国有山林场、国有湖泊等优质资源划转集团公司。同时又授予安东集团工业固废处理、天然气配输和参与城乡垃圾、城乡污水等PPP项目特许经营权,进一步充实了集团资产实力。另外,对原平台公司存量债务进行分类甄别,对重组前的所有公司承担的政府性债务进行剥离。安东集团后续不再承担政府融资职能,集团的新增举债与政府无关。三是选好团队,激发经营活力。组建时的集团高管层均从县直部门有相关工作经历的副科级以上干部中选拔。高管须辞去公职后才能上岗,既符合党政机关领导干部不得兼职的要求,又让集团高管从思想上“釜底抽薪,自断退路”。同时,根据现代企业委托制度,充分授权高管层做好日常经营管理工作。建立与考核挂钩的薪酬制度,基本年薪由企业按月等额发放,绩效薪酬与年度(任期)考核结果挂钩。(二)企业自强,参与市场竞争。一是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构建现代企业制度。围绕“一个体系,两个系列,三个层级,十一类基础类”制度体系目标,制定出台了70多项内部管理制度。成立财务中心、投资管理、资产运营等16个职能机构,现代企业组织架构基本建立。二是根据东至县资源禀赋,选择合适产业开展实体化运作。逐步确立了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新兴产业投资引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金融服务四大职能定位,经营领域涉及保安服务、港口服务、旅游开发、环境工程、自来水供应、交通、教育、建筑材料、污水处理、矿业、智慧城市、生态农业、健康产业、新能源、融资担保等多个行业,拥有全资子公司36家、控股子公司7家、参股公司9家。目前东至县已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袜业产业生产基地,拥有世界先进的全电脑数控袜机1000余台套,年产量达1亿双。(三)银行参与,适度融资发展。为了缓解项目建设资金压力、化解政府存量债务、完成政府战略目标任务,安东集团自成立以来,按照市场化方式,打通融资渠道,由原来单一依靠银行贷款,转变为多元化融资。近三年来,累计通过银行贷款、融资租赁、非标债融资等方式融通各类资金52亿元,其中农发行中长期项目贷款20亿元。如农发行支持的东至县汽车客运中心站及道路工程PPP项目。该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汽车客运中心站工程、农村道路工程、县城区路网及市政工程等三个子项,项目建成后,可形成经营性资产12亿元,在运营期内每年可获得PPP合同政府付费款1.1亿元,使得安东集团资产实力进一步壮大,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
三、路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