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士工作安排

护士工作安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护士工作安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护士工作安排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护士;出路;护理专家

护理工作本身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结合,脑力劳动需要护士有知识、有技能;体力劳动要求护士要有体力、有精力。大龄护士技术熟练、见多识广,家庭负担也比年轻护士少,但在视力、体力和精力等方面都逐渐有些力不从心。医院管理者应该遵循人的生理演变客观规律,适当地安排好老护士的工作。如果安排得当,能充分发挥老护士的重要作用,反之,会造成人才的浪费,严重挫伤这个群体的工作积极性,也会导致护士就业及工作的不稳定,甚至影响到护理专业的发展。

现实中“老”龄护士大多有两个去向。一是在工作中表现出色的可能被提拔为护士长,从事护理管理工作,这样的安排固然是对护理工作的肯定,但有时其从事的专业并没有护士长的空缺,只能调到其他的专业去做护士长,这样既要放弃自己已经积累了丰富经验的专业,又要面临对新的专业的重新学习;二是他们中的部分人对夜班工作感到吃力,逐渐分散到一些如门诊或供应室等没有夜班、但专业性也比较低的岗位上。但这样的岗位也是有限的,所以对年龄大的护士如何

作者单位:100013北京市和平里医院消化老年科

安排是一个一直困扰护理界的老问题了。

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护理业缺乏“从一般到专业,从专业到专家”的职业阶梯,护士评完中级职称后,只有不足1/10能走上护士长或行政管理岗位,很多护士一辈子都在打针、发药等简单机械的劳动岗位上转圈子。

护士工作安排范文第2篇

一、活动目的

纪念国际护士节,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关爱生命、无私奉献的职业宗旨,使护士在平凡工作岗位上,以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护理技术和规范的护理标准,为全市患者提供优质服务,充分激发我市广大护理工作者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热情,表彰奖励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模范人物,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推动全市护理事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

二、活动主题

以“营造优良执业环境,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主题。

三、活动内容

1、召开纪念国际护士节暨护理先进表彰大会。评选表彰市“优秀护士长”、“优秀护士”、“荣誉护士”(见附件2),开展“优秀护理征文”、“红十字博爱天使”评选表彰活动(见另文)。

2、开展“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学术交流会” (由市护士学会承办)和“护理学术讲座活动月”等活动。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各安排1-2个护理学术讲座,讲座内容不限,讲课老师、地点各单位自定(座位不少于100人),有学分。请各单位按附表要求将讲座相关内容报市卫生局医政科,以便统筹协调。

3、组织护理代表入军营开展“国防日”活动。(五)开展“志愿护理服务”活动。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国际护士节期间各医疗机构自行在全市范围开展“志愿护理服务”暨纪念国际护士节活动。各单位可以结合实际,组织医院护士以志愿者身份进入社区、护理院等基层单位,为社区居民提供慢性病护理和康复护理服务,以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发放健康宣传材料、回访出院患者等形式,大力开展活动,为社区居民送温暖、送便利、送关爱、送扶助。通过开展“志愿护理服务”活动,在护理行业秉承南丁格尔救死扶伤、关爱生命、无私奉献的职业宗旨,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树立志愿服务意识,提高全社会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关注度和参与度,促进社会文明和谐。

4、开展“护理专家进基层活动”及“中医专家进社区、农村义诊活动”。与医疗卫生下乡活动及“健康快车进农村活动”、“医疗专家进基层”相结合,定期派出护理、中医专家下基层,帮扶对口基层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机构,做好“传、帮、带”工作。

四、时间安排

1、4月20日前,各单位按照标准和要求完成“优秀护士长”、“优秀护士”、“荣誉护士”、“红十字博爱天使”的推荐、评选、公示和报送工作。

2、4月30日前,市卫生工委、市卫生局完成“优秀护士长”、“优秀护士”、“荣誉护士”、“红十字博爱天使”、“优秀护理征文”的审核和评选工作。

3、4月20日前,各单位完成护理学术讲座安排表(附表7)及各医疗卫生单位护理人员统计表(附表8),送至市卫生局医政科;需由市卫生局统筹安排的,将视实际情况组织安排。

4、纪念国际护士节暨护理先进表彰大会拟于护士节前夕召开,具体另行通知。

六、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区卫生局、各医疗卫生机构要高度重视纪念活动,按照统一要求,做好具体安排,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活动顺利开展。为保证纪念活动顺利开展,市卫生局成立庆祝国际护士节活动领导小组,各单位也要成立相应组织,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2、抓住契机,营造氛围。各区卫生局、各医疗卫生机构要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按照《护士条例》和《护士守则》的规定,全面履行护士义务,切实加强临床护理工作,落实基础护理,改善临床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促进我市护理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护士工作安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地震;野战医院;护理管理

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省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大地震。震后,第四军医大学立即组织了七支抗震救灾医疗队,分别奔赴四川安县、绵阳及江油,迅速展开施救任务。我院三支医疗队组成的野战医院驻扎在安县中学操场,完成了大量伤员的救治及转运工作。截止2008年6月10日,共救治伤员2655例,危重伤员442例,实施手术773台,无一例死亡,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无差错、事故的发生。

现将此次野战医院的护理工作管理经验总结如下.

1出发前准备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当地震波冲击到西安后,我院就立即成立了抗震救灾应急指挥部,并连夜召集野战医疗队成员作参战前动员,所有医疗队队员全部进入战备状态,随时做好入川救灾准备。做到快速反应,积极准备,火速集结。

1.1赴川医疗队护理人员选拔抽组3支赴川医疗队护理人员时,在人员构成上充分考虑年龄、专业、技术等因素,在年龄上以青年为主,以中年为辅;在专业上,每组必须配置创伤外科、重症监护、手术室、儿科、妇产科的护士,做到不同专业的护士均衡

配置;在选拔每个队员时主要从专业知识是否扎实、技术水平是否娴熟、身体素质是否过关、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能否快速反应等方面去考察护士。3支医疗队的护理人员共30人,分别来自全院十余个科室,其中,军人护士26人,聘用护士4人;护士长15人,护士15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5人,护师12人,护士2人。

1.2医用物资准备针对地震灾害的特点备齐各类医用物资,医疗物资装箱后要统一标识,并建立携带医疗物资的档案,在出发前仔细检查携带的物资种类和数目。

2野战医院的展开

本次抗震救灾中,野战医院共展开远程会诊车1辆,X线检查车2辆,手术车2辆,生化检验帐篷1个,清创帐篷1个,病房帐篷5个,分别为抢救1室、抢救2室、重症室、观察1室、观察2室。共施行手术773台次,包括颅脑、剖腹探查、四肢骨折内固定、清创等;救治伤员2655例,年龄8个月~108岁,损伤部位:颅脑136例,颌面58例,颈部38例,胸部113例,腹部108例,腰椎180例,骨盆部65例,脊柱70例,肢体1288例,软组织542例,其他57例(急性阑尾炎、胆囊炎、发热、虚脱),其中,90%均为复合伤。

3组织与管理

3.1医疗物资管理(1)医疗物资运达目的地后,物资卸车时应由护理组长根据用途负责归类并确定摆放的位置,大件物品从器械、敷料开始,到小件物品的输液吊篮、砂轮等,做到物品放置清楚,取用顺手,节省时间。(2)对使用携带的一次性纸箱医疗物资应注意防潮(或使用塑料箱),可放置在帐篷的中央,在多雨情况下开展工作时可以减少浪费。(3)按照医疗物资的档案和统一编号进行使用登记。(4)在野战条件下物资补充有困难时,可以考虑就地取材、完善救护条件和物资不足的缺陷,做到及时供应保障救护工作的正常进行。抢救室内的治疗台,是几个课桌铺着中单拼成的;供套用的是放输液器的无菌袋子;捆扎箱子用的绳子,我们用来做成吊篮;饮料瓶做成男女伤员用的小便器及盛装废弃的医疗锐器,如各种穿刺针头及注射针头等。

3.2护理人力资源管理

3.2.1建立护理质控中心组在到灾区目的地的24h内,迅速将15名护士长组织起来,部署护理救治任务,并从中挑选4~5名高年资护士长组成战地护理质量监控中心组,针对不断变化的灾情和伤员的情况,商讨、应对随时出现的突况,解决工作中出现的质量缺陷等问题。

3.2.2分工到组,责任到人护理工作由一名总护士长全面负责,对护士按岗位不同分为伤员分检组、手术组、抢救组、重症组、观察组,各组由一名高年资护士长负责,统一在总护士长的指挥及调配下,迅速展开伤情分检、手术、紧急救护、重症护理、伤情平稳转归等五大部分,各组护士相对固定于相对应的病房,每个病房安置7~8名伤员。

3.2.2.1分检组安排一名责任心强的高年资护士配合医生,对所有入院前的伤员给予检查、分类,填写伤票后分别送往相应的帐篷。

3.2.2.2手术组手术组固定3人,其工作由手术室一名护士长负责,对手术车和手术清创室的工作及班次进行统一安排,实行24h弹性工作制度。

3.2.2.3抢救组根据工作能力选拔一名技术全面的护士长负责抢救室的工作安排,抢救室是所有急危重伤员的必经之地,要求抢救组的护士应技术娴熟,反应灵敏,能熟练掌握各种医疗仪器的操作方法,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实施各项抢救措施。该组每个班次安排3名护士上班。

3.2.2.4重症组该室的工作由一名高年资护士长负责,重症室的伤员大部分都是手术后病情危重者,入选该组的护士必须要有强烈的责任心和认真细心的工作态度,能随时随地对病情做到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该组每个班次安排1~2名护士上班。

3.2.2.5观察组该组由一名护士长负责,入住伤员多为经过抢救治疗后伤情稳定或轻伤患者,经过短期的进一步治疗,可以向后方转送或作出院处理。该组每个班次白天安排1名护士上班,晚上伤员的治疗全部结束以后,可以安排1名护士监管2个病房。

3.3规章制度管理地震灾区工作与平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因时、因地制定并建立符合地震灾区特点的规章制度。

3.3.1护理文书简单化根据地震中受伤伤员的特点,制定简单、能突出重点的项目,每完成一项治疗和护理,只需要在对应项目上打勾即可,可以节省出时间,全力救护伤员。

3.3.2各种操作标准化应制定出地震发生后救治伤员的多种抢救预案,根据伤员的伤情选择救治方案,使战地病历、医嘱、病情交接统一,可以使每一班次的医、护人员快速熟悉伤员及伤情,防止发生差错,同时也可简化手续,为救治赢取时间。

3.3.3工作程序制度化了解灾区的环境特点,建立符合灾情现场的规章制度,使护士工作有章可循,忙而不乱,疏而不漏。

3.3.4工作时间弹性化由于护理人员少,伤员多,救治任务重,每天每个班次的工作时间都超出了10个小时,有时需要大批量抢救伤员时,上、下夜班的护士要全部参加病房抢救,连续数日几乎无法安排正常的上下夜班休息,为了解决护士们的休息问题,我们利用大批伤员被运送到来前的空档时间或在伤员病情平稳时段安排大家轮换休息;为了解决护士人手不足,我们就从志愿者当中挑选一批高素质人员、给予简单护理知识培训后上岗作为护理员使用。新晨

护士工作安排范文第4篇

作者单位:225300泰州市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护理部

洪花:女,本科,主管护师

通信作者:周丽娟

摘要目的:探讨新护士岗前培训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针对我院2012年度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2013年度对理论培训课程(内容、课时)、技能培训(方法、考核形式)做了相应调整改革,同时增加护理礼仪服务规范相关知识(理论与实际演练结合)。结果:2013年度岗前培训后,新护士的理论与技能成绩与2012年度相比有了进一步提高,新护士对改革后的培训方法满意度提高。结论:改革后的岗前培训方法更加贴近临床,有利于提高护士综合素质,使新护士能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

关键词 岗前培训;方法;改革;效果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6.056

对新护士的岗前培训是新护士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培养新护士实际工作能力、促进新护士职业道德形成的重要过程。由于临床护理工作需要,新护士必须尽快完成从学生到专业护理工作者的角色转变,从而适应繁杂的临床护理工作和护患沟通等人际关系[1]。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12年我院参加工作的新护士56名,均为女性;年龄21~24岁;学历:大专38名,本科18名;应届毕业生55名,往届毕业生1名;实施传统方法进行岗前培训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调整改革。我院2013年参加工作的新护士60名,均为女性;年龄21~35岁;学历:大专38名,本科22名;应届毕业生57名,往届毕业生3名;实施改革后的培训方法进行培训。实施前后新护士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理论课程2012年度理论课安排内容:(1)怎样愉快地度过你的护理生涯。(2)护理文件书写。(3)健康教育方法与技巧。(4)护理安全教育。(5)消毒隔离制度、不良事件报告制度、抢救制度。(6)常用临床标本的采集与注意事项。(7)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物品药品器材设备管理制度。(8)患者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护理。(9)常用的消毒隔离方法与职业暴露防护。(10)分级护理制度、优质护理服务、相关知识。每节课安排2个课时,每半天安排两节课内容,共计2.5 d时间完成。2013年度理论课程安排内容:除2012年安排的课程外,增加了“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岗位管理与继续教育相关规定”“护士服务礼仪规范”(理论+培训演练);每节课安排4个课时,每半天安排一节课内容,共计7 d完成。

1.2.2技能操作培训2012年度安排操作项目19项,共分为8组,分别是:(1)手卫生、无菌操作、穿脱隔离衣。(2)护理、翻身拍背、约束带使用。(3)床上擦浴、床上洗头。(4)鼻饲法、吸痰法。(5) 静脉输液、肌肉注射、皮内注射。(6) 导尿法、灌肠法、给氧。(7) 生命体征测量及记录、急救技术。(8) 铺床、口腔护理。每组安排7名学员一起学习(共计56人一批);每小组每个项目组老师讲解加练习,共计1 d时间;技能培训方式采取全脱产式学习;采取拉网式培训,所有项目培训结束护理部抽取项目统一考核。2013年度在2012年度基础上增加了3个项目,分别是:“心电监护”“出入院护理”“平车轮椅的使用”,将22项操作分为9组,每组安排5名学员一起学习(共计45人一批,分2批进行);每小组每个项目组老师讲解加练习,共计1.5 d时间;培训采取技能培训与临床工作相结合的方式,即每2 d的技能培训中有半天在临床(上午半天)上班;每组项目每组考核过关,不合格者利用周末补考,所有项目培训结束护理部组织抽考。

1.2.3成绩交流平台及规范服务礼仪护理部还将2013年度新护士建立1个QQ群,由1名干事担任新护士的班主任同时兼任群主,负责在每节课后将PPT上传至QQ群内共享,并组织大家学习讨论。针对“护士服务礼仪规范”课,4名培训老师利用1个下午的时间,将培训人员分成两大组,分别进行日常礼仪(站姿、坐姿、走姿、蹲姿等)、工作礼仪(接待新病人、接听电话、接待来访、护送出院等)的培训演练。

1.3评价方法培训结束,对新护士进行了理论与技能成绩的考核,将两个年度的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应用护理部设计的新护士对岗前培训满意度调查表,在岗前培训结束后对满意度进行调查。从总体满意度和对培训形式满意度以及培训内容、流程设置、时间恰当性方面评价。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9.0软件,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2012年度与2013年度新护士理论与技能考核成绩比较(表1)

3讨论

3.1对岗前培训改革提高了理论考试成绩理论课增加的课程内容,经满意度调查表发现,所增加的课程内容均为新护士认为收获较大的课程;由于课时的增加,更利于老师将课程内容讲精讲透,易于新护士消化吸收,时间充分了,教师与学员间的互动增加了,尤其结合了临床上案例的讲解,使学员记忆深刻。通过案例教学法,改变讲授式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状态[2]。整个理论课程时间安排延长,便于新护士对于所学知识的消化吸收,从而更好地掌握,提高了理论考试成绩。

3.2改革提高了技能考试成绩技能培训增加了“心电监护”“出入院护理”“平车轮椅的使用”这3个项目均为临床常见项目,使得培训内容更加完善、实用;每小组人数由7名减少为5名,并且增加了培训练习时间,在每组培训项目数量与培训老师不变的基础上,学员的练习次数与时间相对宽裕了,练习效果较理想;培训方法的改变采用与临床实际工作相结合,不仅使得新护士将所学的操作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好好体会感受,并且结合临床实际将模拟的操作在实践中运用,加深了印象。而且新护士的加入也减轻临床上上午治疗多所导致人力不足的压力;每组培训结束就进行考核,人人过关,提高了练习的效率,从而提高了技能考试成绩。

3.3提供了交流讨论的平台新护士QQ群的建立,及时将理论课的PPT上传共享,避免由于只顾记笔记而忽略听课或来不及记录的现象,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一个交流讨论的平台。此外,QQ群的讨论不受时间、空间和人员的限制,师生均可以就感兴趣和疑惑的问题进行讨论,同时网络的氛围较为轻松,讨论氛围的逐渐浓厚,使更多的新护士参与进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3]。

理论课与实际演练相结合,使新护士对于日常工作应表现的一种状态有了新的认识。礼仪培训,使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充满自信心、自尊心、责任心。护士优美的仪表、端正的态度、亲切的语言、优雅的举止,使患者心理得到满足和慰籍,使双方产生情感共鸣,最终促使护患关系更加紧密[3]。调查问卷的发放,让我们了解了新护士对于课程的满意与需求情况,掌握大家的学习情况,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以及所学知识的价值,新护士还有待于在今后的临床实践过程中进一步体会。

培训方法的改进,使新护士们能更快更好的掌握一些基本的护理理论与临床护理操作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基本的职业礼仪规范。培养护士的行为能力,使新护士“思”“学”“识”“辩”的能力落实到行动上[4-5]。结果表明,新护士只有通过有目的、有措施、有针对性的系统培训,才能迅速地胜任临床护理岗位。

参考文献

[1]陈超.新护士岗前培训的内容及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4):342-343.

[2]贾海霞,夏婷,曹腾飞,等.利用QQ群的PBL教学法在普外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109-110.

[3]谭颖芬,林丽芬,李蓉.护士礼仪培训及效果观察[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6):56-57.

[4]吴菊芬,华姣,谢小颖,等.多元化培训路径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28-29.

[5]包梅.护理技能培训探讨[J].吉林医学,2011,32(14):2926.

护士工作安排范文第5篇

【关键词】巡班 输液时 呼叫器 作用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219-02

医用无线呼叫系统对于加强护士站与病房的联系,提高护理水平具有很大帮助[1]。但是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逐渐突显出它的缺点。

我科是骨外科,住院病人较多,平均每月住院病人数达到150人左右,平均每月输液的人数是1400人次左右,而我们的护士只有10人(护士长除外)每日的工作量非常大,特别是每天早上的输液工作,更是呼叫铃声不断,经调查病人在输液时使用呼叫器的频率是最高的(见表)。为了更好的安排每日的工作,变被动为主动,减少忙乱现象,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我科于2008年8月至今试行了巡班工作,收到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实施方法 由护士长每日安排一个护士专职上巡班,巡班的工作程序是:上班后先核对每个病人液体的总瓶数,并在瓶子明显的地方用记号笔标注瓶数,如3-1,3-2,3-3,(第一个3表示病人输液总瓶数,第二个数字表示输到第几瓶)协助早班护士再次核对当日输液并配好第一批液体。巡班护士将第一批液体逐个核对床号、姓名、液体质量挂于输液架上并排气,其他两头班护士则负责随后给病人输液。巡班护士则穿梭于病房间巡视病人输液情况及时更换吊瓶,直至输液完毕及拔针,及时填写输液巡视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处理。

巡班护士下午的工作是准备明日输液的液体,口服药,清点药物及时请领。

通过调查我科35例住院病人呼叫原因列表如下:

连续调查两周,每天3个不同时期,每次一小时,时间9月上旬。

2 巡班的优、缺点

2.1 优点

2.1.1 多次核对,有效杜绝差错 巡班护士挂液体时认真核对床号、姓名、液体质量并排气,另一护士穿刺输液时再次核对床号、姓名、液体质量,改变了以往由一名护士核对床号、姓名、液体质量后直接穿刺输液,有效杜绝差错的发生。

2.1.2 专人负责,及时巡视 通过巡视及时发现病人输液情况并更换输液瓶,有效杜绝因更换输液瓶不及时导致输液管内有空气,发生空气栓塞的情况。

2.1.3 主动巡视,变被动为主动 巡班护士主动巡视,可及时发现输液肿胀,因药物原因造成的不适及输液反应等情况,予以处理。病人很少使用呼叫器,病房环境安静。

2.1.4 巡班护士负责病人所有液体的更换,做到心中有数,有效减少因工作忙乱,疏忽而接错液体拔错针的现象发生。

2.1.5 自设立巡班后两头班的护士可以从输液的繁忙中解脱出来,有序的安排日常工作,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

2.2 缺点

2.2.1 刚设立巡班时由于没有经验,配合不好,导致出现几例拔错针现象,经过研究调整后再无类似现象发生。

2.2 巡班的另一缺点是要有充足的人力资源,人员不够的情况下无法设立巡班。

3 效果

呼叫器管理是病区护理管理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但它占用了护士的许多工作时间,研究表明患者频繁使用呼叫器影响病区护理工作[2]。经设立巡班后呼叫器使用频率明显下降,病区安静、整齐,病房工作忙而有序,井井有条,实现了病人输液安全性和呼叫的及时性,方便性,减少了医护人员医疗差错,减轻了医护人员工作量,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4 讨论

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极大体现在护士能否及时主动满足患者的需求,减少患者使用呼叫器有助于提高病区护理管理水平,患者的满意度和安全性[3]。及时巡视病房,主动进行护理干预,帮助解决患者困难是提高病区护理管理、患者满意度的重要因素。

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充分利用有限的人力资源,是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的关键[4]。目前输液是为病人进行治疗的主要手段,在许多医院护士早上大部分工作都是忙于给病人输液,接液体,占去大部分的时间,导致工作忙乱,病情观察不及时,无法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且病房由于呼叫器的声音显得吵杂,不肃静。我科自实施巡班制后护士从繁忙的输液工作解脱出来,热情接待新入院病人,及时观察病情,完成除输液外的各种治疗工作。巡班护士主动巡视,及时更换输液瓶,处理输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病人使用呼叫器的情况减少降低病房噪音,改善了工作环境,使护理工作紧张、有序的进行,减少了护理纠纷,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也提高了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王红美,杨建英,杨竞群,龚志强; 护理呼叫器的改良 [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2001年06期; 28-29.

[2]梁锦业; 护理管理之我见 [J];中医药导报; 2005年03期; 55-56

护士工作安排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外采护士;压力源;对策

1现状与问题

血站采血护士常年工作在采供血工作的第一线,其工作性质及特点决定了外采护士的工作压力,护理工作是充满高压力的工作,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1]。外采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外采护士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对她们提出的要求等因素,对护士身心造成诸多不容忽视的影响。

1.1外采工作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青岛市中心血站的采供血工作,主要依靠一个固定采血点及3辆流动采血车在街头固定采血点、单位、大专院校等协助完成。外采工作中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如工作时间、工作量等。

1.1.1工作时间的不确定性

根据单位及大专院校自主时间而确定上班时间,如单位由于下夜班职工、早班献血而提前上班,大专院校利用中午、下午没课时而延迟下班。为充分利用夏秋季昼长夜短的特点,避开炎热酷署,延长采血时间为晚上九点。

1.1.2工作量的不确定性

遇到血库库存量低于常规,在短时间内必须组织大量献血源献血,导致工作量加大,外采护士超负荷工作。

1.1.3天气气候、交通的不确定性

外采工作的流动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容易受到许多异常情况的影响如酷署严寒,台风、暴雨、浓雾、交通阻塞、意外、人身损害、易感染等。

1.1.4献血反应的不确定性

献血者个体差异如心理紧张、空腹、晕针晕血导致献血反应速发性、迟发性、群发性的出现,出现献血者意外伤害,导致外采护士心理负担过重。

1.1.5工作环境的不确定性

由于受单位及大专院校区域的限制,体检、检验及信息录入等岗位多被安排在走廊、饭厅、图书馆、会议室等,由于场所温度、湿度、光线、风力等造成检验结果判断错误,工作地点远程距离献血车,导致对献血者观察不充分,易造成献血者意外损伤。

1.2压力源种类对外采护士身体的影响 ,见表1。

表1压力源种类对外采护士身体的影响

1.3外采护士的目前状态

1.3.1外采护士的身体状况

在上述压力源长期作用下,外采护士个体已没有能量来抵御压力源,最终导致个体免疫力下降。相继出现焦虑、头痛、情绪不稳、颈、腰椎间盘突出、胃病、慢性腹泻等症状。

1.3.2外采护士的职称及目前学习情况

献血服务科14名护士全是女性,年龄23~54周岁,平均年龄33.7岁,已婚11人,聘任主管护师3人,占全科护士的21.4%。全日制护理本科1人,占全科护士的7.1%,大专1人,占全科护士的7.1%,中专12人,占全科护士的85.7%。工作年限21年以上5人,目前在读2人,占40%;工作年限11~20年2人,目前在读2人,占100%;工作年限10年以下7人,目前在读5人,占71.4%;全科14人,目前在读10人,占全科护士的71.4%。特别是中专学历护士大多为合同制护士,从事护理工作多年,大多为护理低级职称,经历结婚、怀孕、生子,随时有被单位解聘的可能。科内护士工作年限、聘任情况。目前第二学历在读情况统计如下,见表2。

2对策

2.1加强自身素质培养

外采护士应加强心理素质和健康人格的培养,提高应激环境中的心理承受能力。掌握自我心理调节技巧,乐观地看待工作生活中的影响和干扰, 培养健康的性格和信念,增加集体荣誉感及人际交际能力。

2.2合理宣泄消极情绪

科主任要经常与外采护士进行有效的交流,倾听护士的心理感受和工作中的压力,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要善于发现和解决外采护士个人情绪的变化,协助分析原因并尽快解决。

2.3重视外采护士的培养

血站定期对外采护士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和课题讨论,创造外采护士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以满足个人的求知欲和适应工作的需求。经常对外采护士进行的业务技术操作训练及考核,如静脉穿刺技术、献血反应的观察及处理等,使每位护士能够得心应手。

2.4调动外采护士工作积极性

科主任要不断更新护理理念,不断探索和完善护理管理的措施和方法,综合利用各种激励资源,如改善工作条件、鼓励个人发展、适当提高待遇等。

2.5合理安排护理工作人员

科主任采取科学的排班方式,根据工作量及时调整护理人员工作,实行弹性排班及听班制。工作繁忙如单位及大专院院校集中采血、周未和节假日献血者较多时,临时安排外采护士加班,平时可适当缩减人员,调整安排休息,调节神经的弛张度,以保证外采护士足够的休息和睡眠。

2.6营造融洽的工作环境及良好人际关系

科主任应充分地相信、理解外采护士,一视同仁,在有关切身利益关系问题上公平合理,关心外采护士的生活及其健康和婚姻,做护士的知心朋友[5]。及时与血站领导积极沟通,采取措施尽可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如休息区增加微波炉加热职工饭菜,高温时赠送降署饮品等,在工作安排特别是夜班排班时要充分考虑护士的人身安全问题。

2.7注重护理职业防护

上岗前外采护士必须进行医院感染、职业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的岗前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岗。为外采护士配备必需的防护用具,采取措施尽量减少职业危害,如紫外线对眼的损害、消毒剂的普遍应用对护士手、眼等的危害、针刺伤等。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防漏、耐刺、密封的环保型锐器收集箱;医疗垃圾严格分类管理,减少流通污染环节。

参考文献

[1]李小妹,刘彦君. 护士工作压力源及工作疲溃感的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1):645.

[2]殷磊. 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6-37.

[3]王翠丽. 护士职业倦怠相关因素及心理干预研究进展.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4):47-48.

护士工作安排范文第7篇

【关键词】护理管理;公平

公平是指按照一定的社会标准、正当的秩序合理地待人处事,是制度、系统、重要活动的重要道德品质。公平正义是每一个现代社会孜孜以求的理想和目标,尤其在当今社会,和谐氛围显得尤为重要。护理管理工作非常琐碎,而且护士主要是女性为主,受其生理和心理特性的影响,对事、对人较为敏感,气量小、喜议论、好猜疑[1],如何体现其公平性,营造一个和谐的团队氛围?本文就护士最敏感的话题——排班、休假、考核、奖金分配等问题谈谈几点体会,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急诊科女性护士14人,平均年龄30.6岁,其中主管护师5人,护师4人,护士5人。14人中有10人为正式在编护士,4人为聘用护士。

2方法

2.1排班模式化

2.1.1 倒班班次格式化: 护士长根据参加倒班人数,找出排班规律,经全科护士同意后将其格式化、标准化。例如6人倒班,一周(7天)为一循环周期,其格式为:行政班、主班、中班、小晚班、大晚班、休息、休息。若7人倒班,则遇周一及周日进晚班者只要上一个晚班即可,其余格式不变。

2.1.2倒班人员名单顺序规范化: 一般情况下倒班人员名单顺序不轻易变更,遇其中护士要临时休假,在倒班总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假期在一周以内,护士长安排其他护士代替其值班;假期超过一周,则安排其他护士顶其位置参与倒班,待她假期结束,仍回到原来的位置参与倒班。若增加倒班总人数,则将新增加人员的名字放于原倒班人员名单之最后。依次类推。

2.1.3 节假日排班预约制: 节假日正式排班前,就节假日值班情况护士求全科护士的上班、休假意愿,在不违反“节假日休息制度”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她们的要求,并允许她们相互换班。但正式排班表确定后原则上不允许换班。

2.2 休假制度化

2.2.1 制定补休规定: 允许护士留存补休,但一年之内累计补休时间不超过3天。规定补休时间:前提是科室不缺人手,护士长能安排,不影响科室护理工作;原则上晚班不能补休,白天补休要提前与护士长打招呼取得同意。

2.2.2 制定节假日休息制度: 护士长排班时规定:遇节假日当天值晚班者,本轮晚班结束后安排其连续休息,直到其休完法定假期或不愿休息(留存补休)。

2.2.3 公休假期抽签制: 每年的1月、2月、12月不安排公休,护士长根据科室公休人数及假期长短安排公休月份,做好签,由有资质休假人员随机抽取,。允许相互调休,原则是两人的假期时间长短相当。相互确认无误后由护士长登记在案,随后执行。

2.3 考核细则标准化: 根据科室工作特点,在全体护士的共同参与下,护士长拟订详细的护士量化考核细则,并将其标准化,严格遵照执行。

2.4奖金分配——制度标准化、金额透明化: 科室制定切实可行的标准化的奖金分配制度,并根据这一标准测算出每一位护士的奖金数额,绘制成表,护士各自签名领取。

3结果

自2005年至2008年连续3年,急诊科护理差错发生率为0,护患纠纷发生率为0,患者满意率90%以上;全科14人除正常休假(如婚假、产假、人流假、公休假、探亲假)外,出勤率均为100%。

4讨论

4.1 临床护理人员少,工作量大,护士长的排班是每一位护士最关心的问题,因此排班模式化,避免了护士长排人情班,约束了护士长的排班权利。

4.2 制定合理的休假制度,是护士长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同时规范了护士长的管理行为。

4.3 护士长执行考核的公正性程度不高,直接影响护士工作积极性的调动[2]。因此,将考核细则标准化,避免了护士长考核时戴有色眼镜看人,做到有理有据,公平公正。

4.4 奖金也称奖励工资,其目的在于对员工进行激励,促使其继续保持良好的工作势头,

4.5奖金分配制度标准化、透明化,限制了护士长奖金分配的随意性,保障了分配制度的公平性,使每一位护士能坦然接受分配结果。

4.6护理管理的公平性满足了护士的“尊重需要”,为“自我实现需要”奠定了基础,有利于充分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质量。

排班模式化、休假制度化、考核细则标准化、奖金分配——标准制度化、金额透明化,是护理管理公平性的具体体现,经临床实践证明,能有效地增强护士长的凝聚力,提高科室护理质量,值得提倡。参考文献

护士工作安排范文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 1 调查对象 本研究以护理工作工作压力相对大的重症监护室 ICU 室护士以及监护室内患者或家属为调查对象,ICU 室护士调查人数 32 例; ICU 室患者( 家属) 60 例。分别对护士及患者行满意度调查。

1. 2 调查时间 调查时间分别选取护士配置方法改进前后的3 个月的时间段,即调查改进前的2013 年3月至5 月和改进后的2013 年7 月至9 月。

1. 3 调查方法 均按开放床位 14 张,床位使用率90% 计算。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排班方法配置护士,对患者和护士满意度进行改进前后比较( 护士人数均不变)

1. 3. 1 改进前: 采取传统的排班模式,即三班轮班制。根据护理工作的不同内容确定每班次护士的工作( 即有治疗护士、办公室护士、护理班护士,主班护士责任班护士等) 。

1. 3. 2 改进后: 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按床位把护士分成护理小组。每组根据护士的知识基础、工作经验、思维水平及技能来分层配置护士( 仍是三班轮班制) 。护士与管理小组、床位直接对应。实施管床组长,管床护士两级管理制度。由护理组长负责本组全面工作,保证床位分配到人,责任到人。优势是,值班护士直接面对患者的人数比原来要少,小组之间根据病人的病情,工作量可相互支援。

1. 4 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 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护士配置方法进前后护士满意度比较 改进后护士满意度显著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39. 409,P 0. 01) 。

2. 2 护士配置方法改进前后患者( 家属) 满意度比较改进后患者及家属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 2=65. 185,P 0. 01) ,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护理工作具有较高的技术性,艺术性,服务性,是一种高风险行业。随着新的护理模式的展开,护士工作压力具有潜在增大的趋势,那么做为护理管理者在管理中如何注意缓解护士的压力,实施护理管理策略,保证护理质量提供优质化护理,使护士成为有效的护理人员,是摆在国内护理管理者面前重要的课题。

3. 1 采用传统排班方式,会给护士带来更大工作压力重症监护室的护理工作量与病房不同,病房的护理工作量大都集中在白天,而重症监护室的患者是危重的,它的护理工作内容及量应该是非常均匀的。按照传统排班,夜间只安排值班护士,那么夜间护士工作负荷将会增大很多,造成护士身心疲惫,体力与精力不能及时恢复调整,导致 ICU 室护士流动性非常强。最新研究表明,一个护士过早地离开了一个岗位,不仅损失了她的岗前培训成本,而且因为减少了劳动力对医院也是一笔损失。所以改进后我们采取弹性排班,即安排夜间两班倒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弹性设置主管护师带班制,做到人尽其才。这有利于延长富有经验的护士在 ICU 室工作时限,同时体现他们的工作价值,提高护士满意度,留住护理人才,同时把高年资护士从低层的间接护理及非护理技术性工作中解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