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话题作文素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本文主要阐述了对初中学生进行话题作文指导的方法,要写好话题作文,要从三个方面加以重视:分析理解题意,确定新颖题目,选择合理题材。
【关键词】
初中学生 话题作文 指导
近年来,话题作文作为一种新颖的作文形式,越来越广泛地流行起来,尤其是初中作文中,更是迅速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形式,故越来越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话题作文有其独特的优势,让其发展得越来越快、越来越好。由于它的自由、灵活、创新,深深吸引着学生的兴趣;由于其广阔的思维空间,让许多学生有了任意发挥的可能。话题作文的限制小,使学生的作文有充分选择素材的机会,不至于无话可说,故学生也就对作文产生一定的好感,不再太畏惧话题作文,认为话题作文相对于其他形式作文,更容易被接受。话题作文就好比是给了鱼儿广阔的大海,鱼儿在大海里自由遨游;好比给了鸟儿宽广的天空,鸟儿在天空里展翅翱翔。当然再广阔的大海、再宽广的天空,也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地毫无目的地自由活动,如果游得太远、飞得太高,也会失去需要的氧气和养料,而不能适应环境。故也要受到限制的。话题作文中的限制就是不能脱离话题的范围,这就要好好准确把握题意,进行认真审题。笔者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总结出话题作文指导的四个有效的步骤。
1.分析理解题意
话题作文前要认真分析理解题意,也就是对话题进行分析研究,有的话题作文先提供一定的材料,然后给出话题,进行作文。这种情况,学生就应该先认真阅读材料,通过反复阅读深刻理解话题的内涵,经过认真分析、解读后,对话题有了深入的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作文。话题作文虽然说不限制文章的体裁,并不是没有体裁,不谈体裁、无章法可言,体裁的确定也要进行认真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自己擅长的。这样便于下面的写作。如以“山”为话题的作文,通过分析、思考,可以确立如下的中心:(1)装点大地的青山――给人欣赏,带来快乐;(2)高大雄伟的山――坚忍不拔;(3)愚公移山――锲而不舍;(4)光秃秃的山――环保意识,爱护家园;(5)高耸入云的山――如入神境,令人遐想、神往。作文之前可以从中选择一个中心,重点进行写作,而不要面面俱到,广而不精、宽而不深。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才能表现透彻,深入精髓。
2.确定新颖题目
作文题目的选择,非常重要,它好比眼睛,读者阅读之前,首先看到的文章的题目。引人入胜的题目,就直接与读者有了心灵的沟通,就像一对恋人一见钟情。如果题目新颖独特、有创意,一下子就吸引住读者、紧扣读者的心,那么就会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吸引读者继续阅读下去。如果题目老、旧、一般,那么读者会很不愿意地阅读,没有任何兴致继续阅读。试想如果是这种状态,读者是阅卷教师,那你的作文就会被大打折扣,评分自然不会太高的。如何来确定好的题目呢,要注意几点:(1)题目要精练;(2)题目要新奇;(3)题目忌讳太长;(4)题目着眼点要小;(5)题目要含蓄;(6)题目忌讳用话题。如何才能做到以上几点,选择好作文的题目呢?
2.1添
“添”的意思是在原来的话题上进行添加,可以在话题前、后、中间进行加词,如以“雨”为话题的作文,就可以使用“春雨”“秋雨”“家乡的雨”“雨的家族”“听雨”等为作文题目。
2.2拼
“拼”的意思是从几个题目中的一些重要的成分,拼揍到一起构成新的题目,可以拼意义,可以拼词语,可以拼使用方法。如“课桌・划痕”,还可在此基础上,再拼出“课桌・划痕・成长”。这就更加富于深意了。
2.3挑
“挑”的意思是从给定的材料中挑出几个有用的关键词或短语,构成作文题目。如有一给话题作文的材料意思大致是这样的:一位圣人教育子孙,说,在人的心中,一直进行着一场激战,是两只狼的较量,一只狼是恶的,一只狼是善的,有每个人心中都会存在同样的激战。有一个孩子问:哪只狼胜了?圣人说:你给它食物的那只。请以材料为话题,完成作文。可以从材料中挑选出一些词组成题目,如“善・恶・较量”或“善・恶”等,这样的题目比较有新意,而且能吸引人的眼球。
2.4想
“想”的意思是根据话题,进行大胆想象、自由想象,给学生的思维添上翅膀,任其自由翱翔,这可以产生新颖的题目。如以“环保”为话题的作文,可以“千年后的哀叹”“新世纪之灾”“100年后的新闻”等为题目。
2.5引
“引”的意思是引用,引申,可以引用古代的与话题有关的名言、对联、诗词、歌曲等稍加修改而成题目,或者在原来话题意思的基础上引申出新的意思,作为作文题目。如把“海上日出”改为“江上日出”“雾中日出”;把“命运交响曲”改为“上学交响曲”“假期生活交响曲”等。这样的题目给人熟悉而又很有趣的感觉,比较新颖,值得一读。
3.选择合理题材
一、“话题”就是作文“题目”
例如七年级下册教科书(人教版)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作文,八年级上册教科书(人教版)以“爱”为话题作文。学生多直接拟定题目《成长的烦恼》《爱》或《XX的爱》,这样千人一面的作文题目,很大程度上局限了学生的思维,使本来有广泛选材自由的话题作文变成了狭窄的命题作文,于是出现了”新鞋走老路”,千人一面的局面。
二、“改头换面”迎合“话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还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许多学生掌握了一套快速应对话题作文的技巧,他们牢记一个典型事例,可以套进任何一个话题作文中,以不变应万变。例如有的学生牢记这样一个题材:“我”考试没取得好成绩,很悲观失望,天空也为我阴沉、哭泣,后来听到爸爸或妈妈的一番鼓励,于是重新对学习、对生活充满信心。那么,在以“爱”为话题的作文中,他写了这件事,歌颂妈妈对“我”的爱;在以“成长的烦恼”为话题的作文中,他写了这件事感谢妈妈帮我解除了“成长中的烦恼”;在以“改变”为话题的作文中,他同样写这件事,感激妈妈让自己从此“改变”;在以“美”为话题的作文中,他仍然会写到这件事,只不过在文章结尾来段写景抒情“啊,这时我望望窗外,雨停了,天空出现了一道美丽的彩虹。好美啊!”至于“妈妈半夜冒着大雨送我上医院”“老师给我补课,累得满头大汗”这样的事例,更是许多学生用来开启“话题作文”的万能钥匙。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
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他们的选材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妈妈的爱、老师的爱”这一框框,能抓住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主题,题材明显广泛多了。
话题作文中,话题的设置要具有开放性。话题只是提供一个说话的素材,即规定了表达的中心内容,不能有明显的观点,要能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话题作文只需提供写作的中心,不能有结构、文体、语言等限制,像“我最喜欢的小动物”“妈妈的爱”这样具体可感的内容,不能作为话题来写。话题内容要使学生选择的自由度大,要给学生的写作空间大,发挥的余地大,比如,“成长”就可以作为写作的话题。学生看到“成长”二字,能想到成长中的酸甜苦辣,能想到成长带给我们的改变,能想到对成长的憧憬。总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自己最擅长、最适合发挥的材料和文体,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
二、要把握好话题的“度”
话题作文虽然题材非常宽泛,但并不是没有边限,如何准确地把握“话题”的度,如何准确选材十分关键。写话题作文必须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在学生初次接触话题作文时,一定要指导他们把握好这个度,切忌牵强附会,要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如以“路”为话题的作文,学生可以写马路、山路、崎岖的路、平坦的路、人生的路、路标……只要不脱离路这一中心,学生就可以发挥想象,尽情构思。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选择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作为切入点,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所选择的话题的角度写细、写深、写透。
三、认真体验,寻找有价值的写作素材
这里的体验不仅仅是参与其中便可,还要在活动中认真体验观察,寻找有价值的写作素材,把话题体验作文写好、写活。“体验”既要有“领悟”“体味”的心理感受,又要有“践行”“实践”身体上的行动。因此,在活动体验中,教师要让学生投入其中,做到全程参与、全心参与、多器官参与,通过身体的感触和内心的领悟,获取写作灵感。体验不但要注重参与性和丰富性,还要注重深刻性。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往高处站,往深里想。体验观察不能止于表面,要看到事物的内在和本质,由浅及深、由近及远、由点及面、由此及彼,将体验向深处挖掘,从细微处发现深刻的道理,寻找有价值的写作素材。在诸多从活动获取的信息中,多中选优,优中择深,如此,才能写出活动的价值,话题的深邃,也才是体验式写作,而非记述活动的流水账。
四、注重生活体验,打开写作源头
要想让学生把话题体验作文写好,就要引导学生从教室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打开写作的源头活水,拓宽学生的习作领域。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去汲取生活中的写作之源,丰富情感体验,为作文注入活力。所以,教师选择的话题不必高大上,沁润日常生活的烟火气,唤起所有学生的生活体验和生活经验,才能让他们有处下笔,有物可写,有感而发,才能打开学生思维的闸门,让他们文如泉涌,写出佳作。比如,围绕在千家万户餐桌上都出现过的“饺子”为话题,同学们就可以找出很多写作的点,因为熟悉,所以写得容易,形象描绘得立体可感。由此可见,丰富多彩的生活体验,会给学生的写作带来无穷无尽的灵感,让学生体会到写作的快乐,才是学生写作的真正源泉和导师。
《语文课程标准》呼唤作文贴近学生的生活――生活化,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学生化。那么什么是学生生活呢?学生生活包括学生的本能生活和社会生活。学生的本能生活与成人生活有着本质的区别,学生的本能生活是学生的自我生活,是用学生的特有语言、情感、思维、行为表现出来的。在写作教学中,学生的自我生活应成为写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应鼓励学生多写“我自己的生活”,自由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进行习作训练,关注自我的成长与发展,写自我成长史作文。我们应该让学生以家庭生活、校园生活、群体生活委题材,写在其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最受感动的内容。“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想提高初中学生的写作水平,就应该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并善于从生活中总结出经验与感悟,这样才能写出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与个性特征。鼓励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的作文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抒发一个人情感的文章,因此,想让学生对作文保持兴趣,教师就要鼓励他们从自己熟悉的现实生活出发,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艺术源于现实,如果没有现实生活的积累,而是写自己完全没有任何感受的文章,那么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件困难的事情。即使写出来了,这样的文章也只是徒有形式,而没有真实的感情,感动不了读者。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掌握作文的诀窍,教师需要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从中发现美,找回自己的写作兴趣。想要写好现实生活,首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教师可以教授他们学会观察事物的方法:在观察事物时做到充分利用五官,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同时运用,保证它们的完全开放,然后把这些感觉到的形象加以综合分析,找出自己特别感兴趣的方面,加以细致描写,这样就可以作为写作素材,将观察到的生活放进作文中。
二、趋向主题化的写作
什么是主题化的写作呢?主题,或称专题、课题、话题,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话题作文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话题作文的出现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写作的广阔空间,考场作文的命题形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中考话题作文的命题,能把学生从写作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让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和谐地发展,在写出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中充分展示个性,彰显才情。而所谓的“话题作文”,就是拟定一个话题,规定一个相对广泛的写作范围,开启学生思考,激活学生联想、想象、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不限文体或尽量减少文体限制,给学生更大的写作自由的一种新型的命题形式。
同学们可在同一个话题中心下,叙述各自不同的生活经历,表达各自不同的生活体验,抑或发表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和见解等等,甚至可以虚构故事,描述想象和联想。话题作文既不限定文章的选材立意,也不受限于表达方式或体裁的运用,从而最大限度地为考生提供了写作的自由性。其主要形式有:(1)“命题”式。(2)“导语”式。(3)“材料”式。(4)“图画”式。
三、跨学科的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虽没有明确提出跨学科写作的写作教学目标,但也能从中看到倡导写作走进学生各科的学习生活及他们的社会生活的语句。新课标中提出了“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而学生的实际、学生的现实、学生的生活主要就是指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这也就带有跨学科写作的写作教学理念。
从教学论的角度看,数学、自然、历史、地理、劳动、体育、音乐、美术、社会等学科的学习活动室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写作的重要智力背景和素材。跨学科的写作就是寓写作训练于其它学科教学中,让写作成为各科学习的一部分。
首先,可以创造条件与其他学科合作开展各种综合性写作活动。如与艺术学科合作创作和演出短剧、相声,编写摄影作品和美术作品的文字解说;与社会自然学科开展观察、参观、考察、调查、访问、读书、宣传等活动,撰写观察日记、考察报告、调查报告、访问录、读书笔记、宣传广告等。其次,在写作课上创设其它学科的课堂教学情境,进行观察、思维和表达训练。如在写作课上组织学生画画、听音乐、做实验等,然后让学生捕捉亲身的经验和瞬间的感受,以不同的立意角度去创作自己的小作文。
四、呼唤创新精神的写作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重视自由表达,放开各种束缚,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写有创意的内容是《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在国际上达成了这样一个共识: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的关键所在。
在中学写作教学中要运用学生的创造性想象指导学生写作,利用写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如通过编故事、续故事、写科幻作文、写童话等等富有创造性想象因素的作文训练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想象。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对语言和文字材料的敏感度。如果学生对于一些写作素材是毫无想法的,那么这样进行的写作就没有什么新意和内容,也不会受到读者的好评。只有让学生保持对文字的敏感度,那么他们才能在接触文字材料时产生灵感,能运用材料进行创作,进而有所创新。
一 了解话题作文的构成
话题作文由话题材料、提示语、话题和写作要求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材料帮助我们明确写作意图;话题确定写作中心;提示语提供写作思路;写作要求是规范化的要求。
二 审题要准确,作文要切题
1.先审话题
要看清话题,避免脱离命题范围,分析话题的构成,抓住关键语素、修饰语,明确话题范围;要吃透材料,根据命题意图,确立观点,抓住关键字词句,挖掘材料隐含的信息;要盯紧提示语,理清命题思路导向。
2.审提示语
提示语是命题者对所给材料的阐发,目的是帮助考生正确理解材料内容,引发考生展开想象与联想,构思文章。
3.审提示要求
要逐条看清命题要求,不要看到一点就写,应按照命题者的要求去写。审题的过程,就是考生与命题者交流对话的过程。懂别人的话,是交流的基础。准确把握命题人的意图,正确理解题意,是写好考场作文的前提。考生面对话题作文,要反复研读所给的材料,实现与命题人的心理交流,尽管这种交流是不见面的。在考场作文的交流中,考生首先是一个应对者,被要求按命题者的意图来作文,也就是说,考生是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明白这一点,就应该学会“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学会“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不能丝毫不顾命题者的意图,那就纯粹成了自言自语,不能形成有效的交流。要认真审题,按要求作答,不另起炉灶,不转移话题。
以2002年的高考作文题为例。既然命题人说:“也许不是人人都会碰上这种生死的抉择,但是每个人却常常遇到、见到、听到一些触动心灵,需要选择的事情。”考生大可不必非要说:“我就没有遇到、见到、听到这样的事情。”这就不是善意的对话了。用一句俗话来说,就是抬杠。考场作文千万不能设想去指挥命题人,让命题人顺从考生的意思。
当然有的考生写得文不对题,属于临场的失控。例如,2004年的高考作文要求以“相信自己与听取他人意见”为话题。有的考生开头一段写的是:“我们既要相信自己又要听取他人的意见,对他人的意见,既不能全听,又不能不听,要有所选择。”接下来,内容又抛开了原话题,大谈“选择”,讲“人生会面临很多的选择,选择不同的人生道路,就会有不同的结果……”。显然这是中途转移了话题。
考生要从命题人所给的提示性材料中,找准话题的切入点(即沙里淘金),然后找准自己的感触点。生活就像一个洋葱,一层层地剥,总有一层会让人流出眼泪来的。找准切入点,写出自己的感触,写出自己内心感触最深,最想说的话。化虚为实,化一为万;拓宽思路,多角度观察和立意;化概念为万象,然后万中取一。只要从生活中选取一点、一事、一种现象,写深写透,给人以启悟就行了。写作视野要开阔,由家庭、学校扩展为思考生活,探讨人生,以及崇尚美德,探寻知识。作文要求不仅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还应对社会有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展现独特的创新能力
“世上没有联想,社会将会怎样?”这句话强调联想和想象的重要作用。事实上,中学生的想象力,由于受知识、阅历水平限制较少,反而显得广阔而瑰丽。这种想象力本身就具有魅力,往往是逻辑缜密的成年人的语言所无法比拟的。走进生活,用心体会,与生活真诚对话,就会有独特的发现。例如,“冰雪融化后会变成什么?”学生最动人的回答是:“冰雪融化后就会变成春天”。话题作文早就把联想和想象、创新作为立足点、着眼点。话题作文着意引导学生把目光从封闭的课堂投向广阔的社会,诱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抽丝剥茧地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引领考生学会思考,运用自己的文化积淀,正确地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四 突出个性,写出真情
作文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写出个性。无论从题目、体裁,还是构思立意或者语言的审美角度,作文总是要求作者写出个性,真正能体现文如其人,如见其面。个性与真情实感相融,有个性的文章,总能给人一种生活的真实感。
五 注重锤炼精美的语言
古人对语言的锤炼,可谓苦心孤诣,如“推敲”典故的由来。我们虽不能做到“著一字而闹翻整个心情”,但也要做到精心于语言的锤炼。话题作文的命题原则是淡化文体,不设置审题障碍,并追求作文试题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倡导个性作文及有创意的作文,分值为60分。这意味着作文的成败将决定语文学科的成绩。在考场作文中,写记叙文最大的误区便是以叙述代替描写。有些作文素材较好,角度也较新,整体结构都不错,但就是因为缺乏生动传神的描写而被判低分,非常可惜。
写好话题作文,还需要考生厚积而薄发,平时多积累、多练笔,才能水到渠成写好话题作文。
六 挖掘话题内涵,选准切入点,拉近与阅卷者的心理距离,做好预设交流
考生还有一层交流,即是与阅卷教师的对话。考生与阅卷教师的交流更直接,更关键。如果考生的作文不能有效地把自己的思想传达给阅卷教师,阅卷教师不明白考生的意思,那么,这样的作文就失去了它的意义。许多考生的失误,就在于不能很快地有效地跟阅卷教师进行交流。说起话来答非所问、不着边际,让人不知所云;或者吞吞吐吐、闪烁其词,让人如坠雾中;甚至使阅卷教师感觉该考生总在回避,不情愿与别人交流,致使交流产生障碍,这些当然不会得高分。
七 考生在写作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1.要单刀直入,不绕弯兜圈
高考作文的字数有限,要求阅卷教师在很短的时间内,对作出评判。这就需要考生的话题作文最好简洁明快,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自己的意思传达出来。可是有同学总想把作文写得与众不同,一门心思想在开头给人耍个花样,希望能送阅卷教师一个惊喜,认为这样才能吸引住人。于是费尽心思,在开头大做文章,倒叙、铺垫、悬念,欲擒故纵,啰里啰嗦,就是不入正题。结果常常弄巧成拙,不仅没能使作文更加生动有趣,反而让人在短时间内很难把握文章主旨,令人不胜其烦。
一、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
1.以纲为纲,体现课标精神。新课标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近年来的中考作文命题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了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写作和有创意的表达。体现课标精神也是2007年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因此,吃透课标精神,是备考2007年中考作文的第一要务。
2.以考生为本,体现人文关怀。纵观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无论是话题作文、命题作文,还是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都体现着以考生为本的精神。降低了审题难度,使每位考生都有话可说。2006年选题作文占了主流,让不同层次不同爱好的考生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而在材料提示或备选填充的标题中,要求考生以“我手写我心”,彰显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这一命题原则将贯穿于2007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之中,应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3.融合借鉴,凸现地方特色。中考作文的命题总是相互借鉴的。一是借鉴其他省市或地区的命题形式;二是借鉴高考作文的命题经验。在继承中借鉴,在借鉴中出新,是中考作文命题的又一大特点,也是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的又一趋势。同时,各地的作文试题也更加具有地方特色。一是试题体现了本地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考生群体的实际水平;二是试题内容反映了本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情况。所以,借鉴创新、凸现特色将成为命题又一趋势。由于各省市在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不均衡,使得各省市的作文命题对考生能力的检测上各有侧重。一般地说大中城市,经济文化相对发达的省市重在考查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如“生活中的发现”这个题目就有广度有深度,并有一定哲理内蕴,显然是检测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能力的。考题“现代科技带来的______”这个题目可以折射出科技文化氛围,可以检测学生的是非判断能力、联想和想象能力。一些经验相对落后,文化欠发达的省市,中考作文命题还是较为传统,把检测的重点仍放在一般的阅读了解能力、构思能力、观察能力等方面,如“我的课余生活”这个题目就是课文后单元作文训练题的照搬,“朋友”“假如我是______”仍就是传统的题目,缺乏时代气息,但也是不能小视的。
二、话题作文作为重点应引起考生注意
话题作文一经问世,便备受青睐。中高考对它情有独钟。几年一直占据作文命题排行榜的首位。语文老师对它恩宠有加,唯“话题”是从,不敢稍有怠慢。学生更是口中念的、心里想的、笔下写的都是“话题”,话题作文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那是缘于难以抗拒的“诱惑”。
话题作文较之以往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无疑是一个“美丽的诱惑”,其最诱人之处在于它的人性化设计。因此,考生在考前重点地研究话题作文的写作方式方法、得分技巧,多读范文,多加练习,以期能够重点突破,是很有必要的。
三、命题内容的预测和练习
从近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我们明显地感到,紧密联系社会、生活,体现鲜明的时代特点将是中考作文命题的必然趋势。因此,考生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重练习,准备素材。
原则上讲,高考作文命题会有意回避时事热点,这样做,既有避免猜题押宝的意图,也有出于杜绝假话、空话、套话的考虑。但根据对近几年高考作文试题命题方向的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高考作文命题专家越来越倾向于在试题中暗含时事热点,以引起学生对社会、人生的关注,进而考查学生由表及里或透过现象看本质地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例如2008年高考全国卷Ⅰ的“汶川大地震”材料作文、四川卷的“坚强”话题作文,2009年高考天津卷的“我说90后”话题作文、江西卷的“兽首拍卖”材料作文、辽宁卷的“名人代言”材料作文,2010年高考全国卷Ⅱ的“浅阅读”材料作文、江苏卷的“绿色生活”命题作文,2011年高考全国卷的“最诚信的彩票店业主”材料作文、新课标卷的“中国崛起”材料作文、北京卷的“鹿特丹世乒赛后的讨论”材料作文等,都是紧扣时代脉搏,直击时事热点的试题。
既然已经知道高考作文命题专家的这一倾向,那大家该如何应对呢?方法其实很简单,多关注社会生活,多关注时事热点。然而对于正在题海中奋战的高三学生而言,这看似简单的方法却成为了一种奢望,毕竟大家的备考时间太紧,备考科目太多,精力有限,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收集整理近期发生的热点时事。于是《课堂内外·创新作文》的编辑们,急大家之所急,想大家之所想,特邀全国一线名师、高考作文命题研究专家精心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2年高考作文备考时值得特别关注的时事热点,并附上多角度的热点事件解读与个性化的热点事件评论,通过这本《2011年5月-2012年4月高考作文备考热点大全》呈现给大家。
本书中的时事热点都来源于2011年5月-2012年4月发生的国际国内热点事件,并且这些热点事件材料本身即是一则则新鲜实用的写作素材,在遇到其他作文题时,也可以拿来为大家所用。在排版、设计中,我们将这些时事热点按照月份排列,既能使大家清晰地了解从2011年5月-2012年4月国内外所发生的热点事件,又能使大家有条理、有规律地轻松进行高考作文复习备考。
这样一本最热备考话题与最新写作素材二合一的图书在市面上绝无仅有,是《课堂内外·创新作文》专门为大家打造的高考作文备考利器,只要大家能掌握书中的内容,在面对时事热点时就能理解更透彻,观点更独到,在写作高考作文时就能胸有成竹、游刃有余,成为考场之王。
关键词: 书面表达题 历时研究 体校学生 备考策略 体校书面表达教学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赛事对运动员的文化素质和英语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运动员亟待通过中专阶段的知识积累和升华进入高一级学府接受高等教育。面向运动员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单独招生考试(下文简称体育单招)为运动员提供了一个通向大学的好机会。
英语是体育单招考试中最重要的科目之一。其中,书面表达题是一种较全面地考查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题型。它不仅考查考生的词汇、语法、篇章结构,还考查考生的分析、观察、逻辑思维和表达等多方面能力[1]。大部分运动员的英语学习时间较普通中学短,而且外出集训和比赛使得学习缺乏连贯性。久而久之,他们的英语学习基础薄弱,热情受挫,在英语语言运用和输出上产生短板。书面表达是大部分体校生的弱项,部分教师也对书面表达刻意回避,在考试中甚至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书面表达难以实现零的突破。
本文在历时分析2007-2013年体育单招考试英语书面表达题的基础上,结合体育运动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特殊性,有针对性地提出备考策略,以供一线教师和考生参考。
二、真题历时研究
本文对2007-2013年体育单招英语书面表达题进行了汇编整理,从体裁格式和情境主题两方面进行了历时比较及分析。
1.体裁格式
体裁方面,2007-2013年的书面表达侧重考查应用文,只有2009年考查议论文。书面表达的体裁通常分为应用文、说明文、记叙文和议论文,其中应用文主要包括留言、通知、书信、简历、申请信等形式。
表1
由表1可见,体育单招书面表达题命题的大趋势是应用文的非正式书信。考查过程中对书信的格式不做要求,命题时都给出了称呼和署名。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应能根据所给中文情境和英文提示词语,写出语法正确、意思连贯的短文,并使用一定的句型、词汇,清楚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2]。这就大大降低了题目的难度,考生可以通过对该书信的针对性练习提高书面表达成绩。
2.情境主题
情景主题方面,2007-2013年设定的情境任务具有真实性和交际性。
表2
真实性是指命题设定的情景主题贴近运动员考生的日常训练和生活,现实感较强,学生较容易下笔。如:2008年设定的任务是写邮件向外国教练说明自己航班延误的情况,2011年是邀请美国外教参加学校的篮球比赛(见表2),主要考查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英语的能力。
作为一种交流的工具,英语无疑是有交际性的、有对象的。2007―2013年的主题设定具有交际性,涉及与外国教练的交往、与外国朋友的文化交流。学生在写作时有明确的交际对象,需要按要求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如:2007年的书面表达题设定的交际对象是外国朋友,交际任务是写信告诉朋友来北京过圣诞节的具体活动安排。2012年的交际对象是外国网球明星朋友,交际任务是感谢与邀请(见表2)。
三、体校生现状调查分析
体校生半天文化学习半天专项训练的实际情况,使得文化学习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更科学细致地了解体校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本课题组以南京市体育运动学校6个中专班的12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在书面表达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笔者从以下五方面进行分析:
1.写作短板
调查内容:英语写作短板调查。
结果统计:A.看不懂题目要求15人/12%。
B.词汇量少56人/47%。
C.语法、句型不懂29/24%。
D.表达不地道12人/10%。
E.不懂文章结构框架8人/7%。
根据调查结果,71%的学生在写作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词汇、语法和句型。体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导致词汇量不足,句型结构混乱,语法应用困难。12%的学生由于语文语言文化知识掌握不足,不能完全理解题目的要求。如:写书信时分不清写信人和收信人。10%的学生意识到自己的表达和思维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写作时按照中文要点生搬硬套地翻译,表达不地道。7%的学生跳出了词汇、词汇和句型范围,意识到了语篇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2.写作习惯
调查内容:英语写作习惯调查。
结果统计:A.先写提纲,再完成文章(10人/8%)。
B.中文构思,再翻译(35人/29%)。
C.直接下笔写(37人/31%)。
D.没有感觉,放弃(38人/32%)。
从调查结果看,31%的学生提笔就直接写,不考虑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导致文章逻辑混乱。29%的学生先在头脑中用中文构思,再逐句翻译,虽然有内容可写,但往往卡在几个生词上,越写越写不下去。8%的学生审完题后列出提纲,根据提纲写作文,这是一种良好的写作习惯,需要在平时作文教学中训练,在正式考试中也要注意时间安排。32%的学生选择完全放弃写作,这样就流失了10分,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学生多加练习,树立信心。
3.提高途径
调查内容:英语写作习惯调查。
结果统计:A.单元话题作文练习(22人/18%)。
B.学习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37人/31%)。
C.背诵范文(40人/33%)。
D.阅读英语刊物(21人/18%)。
调查结果显示,33%的学生通过背诵范文应对写作,这对于基础稍差的体校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如:近年书信考查得较多,学生可以记忆一些书信中常用的短语和句子,如:“Thank you very much for writing to me.”“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等。31%的学生在学习课文时通过老师的分析,掌握了课文的结构和写作方法,并运用于写作中。18%的学生在每单元的话题作文练习中认真对待,在老师的指导和修改下逐步提高写作能力。还有18%的学生通过阅读英语刊物提高写作能力,这一部分学生从兴趣出发,在兴趣和求知欲的刺激下,完成从输入到输出的过程。
4.语块积累
调查内容:单元话题作文练习前对本单元的重点词汇、短语、句型的掌握情况调查。
结果统计:A.完全掌握(6人/5%)。
B.部分掌握(50人/42%)。
C.根本没掌握(64人/53%)。
统计结果显示,47%的学生能在话题作文练习前掌握板单元话题中的重点短语、句型并应用于写作练习中。但是53%的学生缺乏积累和运用话题语块的意识。教师在单元话题作文练习前要注重学生短语、句型的落实,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语块积累和运用意识。
5.话题作文
调查内容:教材中的单元话题作文跟体育单招考试紧密程度认知调查。
结果统计:A.紧密(37人/31%)。
B.毫无关系(17人/14%)。
C.不清楚(66人/55%)。
根据结果统计,69%的学生不够重视平时的话题作文练习,更不了解体育单招考试对作文的要求。31%的学生注意到了单元话题作文的重要性。例如:书信从2010年考到了2013年,单元话题作文练习中涉及了感谢信、邀请信、求职信、投诉信等。因此,师生要重视教材,加强平时的单元话题作文练习。
四、书面表达备考策略
通过对2007年―2013年书面表达题的历时研究,结合体校生英语书面表达的实际情况,笔者立足教学实践,为一线教师和运动员考生提出以下备考策略,以供参考:
1.重视教材资源
英语教材各单元围绕特定主题,听说读写环环相扣,为学生提供了最基础、最丰富的语块资源。教材可以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素材:大量词汇、典型句型、写作文化、写作语感、语篇思维等[3]。笔者以现行《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教材・英语》(以下简称《英语》)为例,分析教材资源对于提高体校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的重要意义。
这套《英语》教材的课程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4]。以学生在校生活、职业生活和社会生活为主题内容,凸显了真实性和交际性,符合近年单招考试书面表达的命题特点和趋势。教材每单元围绕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分别设置以下七个板块:
导入(Warm-up)板块通过情景对话、看图讨论、问卷调查、图文连线等多种形式,有效激活学生的认知图式,使学生展开头脑风暴,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与单元主题相联系,为写作积累素材。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相关经历,引导学生完成从思维图式到口头表达再到书面表达的转化,思中促写。
听说(Listening and speaking)板块以对话和独白形式呈现,整合听和说两项活动,遵循从输入到输出的语言规律。听说过程中强化特定情境下的表达方式和习惯用语,让学生形成语块,以听促说,以说导写。
读写(Reading and writing)板块把阅读和写作组合在一起,先读后写。阅读部分的课文信息量大、语言点集中。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同时,课文从词汇、短语、语法、句型、篇章结构和文化态度等方面,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语块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凸显语言细节,而且要把握整体结构,引导学生做一些语篇练习。如:根据课文写提纲,找文章和段落的主题句,把握篇章思维结构,从最简单的连词成句到连句成段、连段成篇。针对课文展开仿写、改写、复述、续写等书面练习,循序渐进,从熟悉的语篇入手,树立信心,读中学写。
语言综合运用(Language in use)包括语音、语法和词汇三部分,将语言知识生活化,在用中学、学中用,这种活学活用的能力在书面表达中尤为重要。只有给语言点加上语境标识,才能有效实现用中促写。
生活技能(Life skills)和拓展阅读(Further reading)实现了语言的生活拓展与文化拓展,使逐渐形成的语块情境化、交际化,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写作拓展了素材。在总结(Wrap up)板块,教师可以紧扣单元话题布置创新性的单元话题作文,结合该单元语块积累,强化情境语块的应用。
综上所述,师生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积累丰富的语块资源,并使其情境化,思中促写,以说导写,读中学写,用中促写,全方位强化书面表达能力。
2.输入优秀范文
针对优秀范文的语篇分析和背诵可以使写作任务具体化,有效提高体校考生的书面表达应试能力。范文教学是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5]。教师选取体育单招书面表达近年真题和模拟题的优秀范文,引导学生分析书信的篇章结构,总结情境语块。
如:书信的开头常用的习惯用语:
表示感谢:Thank you very much for your gift/writing to me.
表示高兴:I’m glad/ happy/pleased to receive your letter/ know that...
表示欢迎:Welcome to...
表示抱歉:I’m sorry that...
表示意图:I’m writing to tell you that...
在信的结尾,同样有一些“万金油”句子,如:
表示期待:I’m looking forward to hearing from you/your reply/seeing you soon.
表示邀请:If you have time,I would like you to come to...
表示祝愿:Best wishes./Please give my regards to.../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
对于由于外出集训、比赛而学习连贯性不强的体校考生来说,积累情境语块、背诵默写优秀范文不失为一种提高书面表达应试能力的好办法。
3.面对面评改
教师对书面表达的批改和评价也是写作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部分体校生英语书面表达能力不强,缺乏自我修正的能力,出现的错误各不相同。因此,教师需要采取面对面评改的形式,从欣赏和评判的双面角度有效评价学生的作文。对学生写得好的句子给予当面表扬,对于书面表达中运用到单元语块积累的句子划出并进一步强化。划出语法和拼写上的错误,联系所学知识点,启发学生当场订正。这样既能鼓励学生,提高其自信心和兴趣,又能查缺补漏,强化语言点和词汇。每次书面表达练习经过评改和订正后,挑选篇章结构完整、语块运用恰当、语法词汇正确的作为范文,张贴在班级英语学习角供班级参考、背诵。
五、结语
英语书面表达旨在考查学生的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它不能孤立于日常的听说读写和单元话题作文练习。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并非一蹴而就,这就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引导考生把握好教材资源,积累丰富的情境化语块,输入优秀范文,从欣赏和评判的角度有效评改学生书面表达练习,鼓励运动员通过书面输出进行文化交流,切实提高考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参考文献:
[1]董曼霞,高晓莹,杨志强.高考英语全国卷书面表达题历时分析与研究(1989~2011)[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10):47-52.
[2]王晓露,王少辉.全国体育单招文化课辅导教程.英语[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
[3]鲁玉霞.论教材对于高中英语写作的重要性[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2(5):132,133.
[4]王守仁,袁春艳.江苏省职业学校文化课教材.英语(基础模块.上册)[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