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学英语作文

中学英语作文

中学英语作文范文第1篇

舒伯特说过,教科书中所编的课文是语言现象的展示厅,是语法规则的剖析室,是文章体裁的示范本。初中生对于词汇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尤其是在课文背诵方面,随着各方面的积累,学生已经能够流畅自如地用简单的英语组织语句表达自己的想法。而教师在指导学生英语作文的时候,完全可以依托于教材,而且新的教材在编写过程中也很注意课文在写作当中的作用。例如,在课文以对话形式出现的时候,课后的练习题总是以议论或描述的方式要求学生重复课文,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另外,在平时的练习当中,还存在着与教材课文紧密连接的作文练习。教师可以多鼓励学生利用这类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养成改写课文的习惯,用精炼简洁的表达,化这类资源为己用。例如,在“English?D?Dthe international language”一文中,我提出了”the best way to learn English well”的作文题目,学生积极讨论,反应强烈。让写作训练与教材教学紧密结合,使得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独到的想法,并通过英语作文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但是教师也要注意不要被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所限制,应当进行适当的拓展训练,将能够接触到的作文都往学过的课文内容上引导,毕竟课文才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好、最有效的武器。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写作训练

听说读写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听说读写互为目的,互为手段。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是英语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写作也是如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写作策略的指导,从分析范文、模仿范文开始,从写作的“措词、选句、组段、谋篇”等几方面进行有效的指导,允许学生借用文章中的部分词汇和表达形式,并且指导他们准确地运用语法知识,注意单词的大小写,动词的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名词的单复数形式,形容词的比较,句子的平衡及时态呼应等,让他们在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过程中逐步学会如何写作。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是相互依赖的,说的能力有赖于听的能力,进而有助于写作。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手段,听和读是输入,只有达到足够的输入量,才能保证学生具有较好的说和写的输出能力。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当从多方面寻找对策,有目的地采用各种教学手段来加强写作训练,特别是重视听、说、读、写四技能的互补作用,开展多种多样的训练。

三、加强作文范例教学

英语范文对学生有很大的借鉴作用,它在格式、内容、语法、重点、表达习惯等方面都是非常优秀的,是学生学习和参考的典型。因此,在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选择一些优秀的英语范例,如参考书、报刊中的优秀文章,以及学生的优秀作品等,让学生分析后进行仿写。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就会不自觉地运用和借鉴范例中的优秀语句,进而使自己的写作水平有所提高。

另外,抄写和背诵范文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的方法,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形成英语语感。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背诵一些比较简单且优秀的课文,学生背的多了,积累就多了,在写作时一些精美的语句自然而然地会运用在作文中,同时可以为自己的文章增添一些“文采”。

四、立足课堂,培养英语写作语感

当下英语教学中,往往能发现很多人把英语课堂与应付考试相结合,在英语课堂上往往只注重英语知识点的讲解,很少会让学生仔细的朗读文章,品味课文中的精彩的句子,而在上写作课时,又会专门去找课外材料让学生进行恶补记忆,其实,牛津版初中英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其中也不乏精彩的句子,教师可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多多发现和记忆文中的一些美句,可将其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例如在牛津版初中英语8BUnit 6 “A charity walk”中, It is necessary for you to support and help each other before and during the event.(it’s +adj+forsb to do sth的结构)就非常适合运用到作文中去。对于Bring an umbrella if necessary. (祈使句+if形容词结构),也能让学生活学活用地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以增强语气。教师在平时要增强学生对于课文知识点的运用情况,在课堂上多让学生进行一些仿句和造句的练习,培养他们对于词汇语法的组织能力。同时,多锻炼学生朗读的能力,增强他们的语感,避免出现Chinglish,从平时的课堂训练开始培养学生英式思维和英语语感,让学生作文时有话可说。

五、拓展眼界,汲取课外写作营养

古人云:“读书破外卷,下笔如有神”。不论是中式作文还是英式作文,写作的基础必定是大量的阅读。只有积累了一定的素材,在学作文时才能娓娓道来。当然,素材的积累是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操之过急,这便要求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重视平时写作素材的灌输,避免临时抱佛脚。

中学英语作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文歌曲 英语口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0-0115-01

语言学习要掌握的四种技能――听说读写,是国内外语言学家,教育学家普遍推广,并得到语言学习者的认同。系统功能学派语言学家认为,语言和社会是密切联系的。人类在探索社会环境中学习语言,同时又通过语言来认识社会。[1]本文将口语课堂本身的教学目标和英文歌曲独特的优势相结合,将英文歌曲融入英语口语课堂,并讨论其效果。

1.兴趣促进学习

学习需要兴趣,兴趣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并持久的进行学习这项任务。“音乐的本质是科学;音乐的表现是艺术;音乐的内容是哲学;音乐的目的是教育”。 [2]保加利亚精神病疗法心理学家罗扎诺夫于上世纪中叶创立了外语教学暗示法,提出把音乐应用于英语教学的理念。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从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这个角度出发,在学习交流过程中,力求把各种无意识结合起来。[3]因此,音乐学习的引入,并非让学习音乐作为主要任务,而是通过音乐的节奏和韵律,来增强学生掌握语言节奏的能力。

2.口语能力的提高

将英语歌曲引入口语课堂有利于口语的提高。经过半个世纪的教学实验,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和教育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其中一项智能是音乐智能:乃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它允许人们能对声音的意义加以创造、沟通与理解,主要包括了对节奏、音调或旋律、音色的敏感性。[4]多元智能理论系统有力的论证了言语-语言-音乐-节奏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性。

2.1语音、语调的正迁移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学习者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对学习者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所造成影响的一种现象。语言学者段瑞玲通过研究歌手演唱英文歌曲,发现尽管歌手没有经过专业的英语学习培训,但仍可以发音准确,完美演唱英文歌曲,从而得到结论音乐培养人乐感的同时也培养了人的语感,对语音语调的学习是有促进作用的。[5]

如《繁星点点》: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 (palette/blue; and 弱读)

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 (look out)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that 弱读)

教师上口语课就可以让学生对英文歌曲进行感知、模仿,如此一来,学生在吟唱歌曲的过程中就会不自觉地学习发音,这样就可以实现语音、语调的正迁移,巧妙地使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地道的英语发音方式。

2.2词汇、句式的地道表达

英文歌曲中的英语多为口语体,为学习者提供了真实的语言输入。比起英文阅读,乐曲的歌词总体上给人通俗易懂之感,这样很好地弥补了教材上多为正式语体,复杂句式的不足。

又如 《繁星点点》:

Paint your palette blue and gray,Look out on a summer’s day(祈使句)

With eyes that know the darkness in my soul (with复合结构)

In colors on the snowy linen land (倒装)

Now I understand, What you tried to say to me, How you suffered for your sanity(排比)

不难发现,音乐的语言虽多是口语化,生活化的单词或短语,句式也偏重简单句,祈使句等,但并不影响其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句式不难但却丰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步学习到口语化地道的表达,以及增强语言理解的自信心。

2.3文化知识的融会贯通

口语学习的同时,文化学习也是必不可少,尽量避免因文化不同而造成通过沟通障碍。

英文歌曲音乐作品为我们带来了原汁原味的英语,为学习西方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读到歌手麦克林的《繁星点点》这首歌词,仿佛是梵高本人在向人民诉说自己的故事,希望能够有人去理解自己的迷茫和对世界不解的抗争。麦克林从这幅画里看到了一个最孤独的心灵跟宇宙在讲话。歌中麦克林用极尽绚烂的词藻来描绘凡高的画,旨在表现凡高那灿若向日葵般的生命。

学生在学习歌曲的同时,音乐的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就在无意识中,学生感受到了内心世界的崇高灵魂的追求。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也是无地域的。好的歌曲的选择,细心的学习,吟唱中练习了口语,也感受到了文化的氛围。

2.4记忆的强化巩固

在掌握了语音、语调、词汇、句式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记忆,否则一切都成为一纸空谈。教育心理学家韦伯在其著作《伴随着音乐的快速学习――培训手册》中提到:“音乐是通向记忆系统的‘高速公路’。”[6]从学习实践中我们也可以知道,英文歌曲之所以容易记忆是因为其一,英文歌曲有合辙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的韵律化特点;其二,学习者喜欢音乐在耳边流淌的感觉,便会不自觉地集中注意力,从而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英文歌曲是词汇、句式、文化的承载体,所以,我们如果记住了歌曲,也就已经将词汇和句式、文化融为自己知识体系的一部分了。

3.结语

第二语言的学习非一朝一夕,如何更好地有效地帮助学习者掌握第二语言,特别是口语方面的提高,是语言教学者一直探索的课题。本文在前人的基础上,认同把英文歌曲引入英语口语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够恰当地引入英文歌曲,善于设计操作方法,通过对歌词的分析,掌握口语化的地道表达,语音语调的提高,音乐背景了解有助于学生了解文化,这样英语口语课堂就真正达到了教书育人的理想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编著.《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 湖南: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p178.

[2]黄季左.音乐物理学:音乐与音响第二步期待[J].音乐与交响,1976.

[3]Lozanov, G. Suggestology and Outline of Suggestopedia [M]. New York: Gorden and Breach, preface.1978.

[4] Linda Campbell.《多元智能教与学的策略》[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5]段瑞玲. 略谈音乐素养对外语语音语调之影响[J]. 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2).

[6]李建勋.《成才主道是家庭――北大女孩培养记录》[M]. 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4.

中学英语作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读后续写

引言

写是英语教学中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虽说与听、说、读并驾齐驱,但其难度大、综合性强,对学习者的语用水平要求更高[1],因此,一直以来都是教学中的难点。英语写作有着鲜明的综合性,对学生的语用水平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这导致不少学生对写作敬而远之,一谈到“写作”就面露难色,一碰到“写作任务”就避之不及。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如何帮助学生消除这种畏难情绪,教给他们学习写作的正确方式呢?所谓“读破万卷书,下笔如有神”。笔者认为,读与写本是相辅相成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写”的能力,不妨从“读”入手,通过“以读促写”的方式,让学生“胸中有墨”“笔下有神”。在实践过程中,笔者尝试以“读后续写”的方法,将读与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鼓励学生开展多元化的阅读尝试,并在读的体验与启发下,开展更具指向性的写作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降低写作难度,提高写作效率。

一、启发读——激发学生情感体验

读后续写,顾名思义,读在前,写在后。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始写作之前,引导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在有效、丰富、多元的阅读中,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让学生对文本产生独特的见解,为后续写作奠定一定的语料与情感基础[2]。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情境扮演、故事体验、模拟对话等方式感受文本,领略字里行间的情趣,以多种形式、多种节奏的阅读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启发学生思考。例如,七年级下册Unit8Mypets这一单元的Reading部分,在教学Mygoldsh这一小语篇时,为了拉近学生与金鱼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笔者在教学前创设了“Whatisit?”的情境活动。在这一活动中,笔者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小谜语,“Ithasbigeyes.Itlivesinthewater.Itscolorisoftenorange.Itsleepswitheyesopen.”导出“金鱼”这一主人公,随后以一连串的反问句引发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为语篇的情感趣读奠定基础。“Whatcolorisit?Doyouneedtocleantheshtank?Whatdoyoufeedthem?Doyoulikewatchingthemswimaround?”在讨论中,笔者鼓励学生模仿小金鱼“bubbles”时的模样,引导他们将语篇中“Justbubbles.Bubbles.Bubbles.”的可爱之处朗读出来。这样的先读活动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达到有目的阅读的教学效果,这对于学生的后续写作实践很有帮助。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写作灵感,找到写作方向,并积累写作素材。在之后对“Mypet”的描写中,不少学生能够抓住动物的特征,如动物的毛皮颜色、声音、形态等来描写,有位学生在描写“Mycat”时,就模仿语篇“Mygoldsh”,写出了“Justmiaow.Miaow.Miaowallday.”这样的句子,憨厚可爱,充满情趣。

二、模仿写——提高学生写作技能

学生有着与生俱来的模仿天赋,他们善于观察,乐于模仿,而写作教学也应从最基础的模仿开始。在仿写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对写作技能进行指导,通过文本重构的形式,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写句子、写长句,并由句到段,逐渐写长、写丰富。值得注意的是,在进行读与写的模仿过程中,教师应避免“复制粘贴”这样的模仿任务,不能机械地要求学生抄写句子,而应把模仿放在具体的、变换的语境中,以此提高学生的跳跃性思维能力,有效培养他们的写作技能。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4Myday这一单元时,笔者考虑到在小学四年级时,学生们就对“Myday”这一教学话题进行过讨论,对话题有一定的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复习巩固旧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开展有意义的仿写活动。在“Reading”部分,语篇围绕Millie'sschooldays展开讨论,文中Millie以书信的形式向小伙伴Tommy介绍了自己的校园生活,在语篇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关于时间的信息。为了帮助学生厘清思路,笔者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找出文中的时间线索,如inthemorning,sometimes,intheafternoon,onTuesday,onWednesdayafternoon等,以及Millie在学校的主要活动,如domorningexercise,havelessons,gototheReadingClub等。在这一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画出语篇的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建构语篇的骨架,随后引导他们以迁移的方式,在动笔写作之前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

三、创造写——发挥学生写作想象

读后续写,最精彩之处就在于“续”字。在体验式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内容提出自己的独到见解,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对故事、对话、文本内容进行创造性续写,可以就故事的某一环节进行续写,也可以就故事的结尾进行创造性改编或续写。在续写活动中,教师将结合文本对学生的活动成果进行创造性评价,评价以激励性为主,尽量让学生也参与到评价中,并为学生创造作品展示的平台,支持他们以讲故事、角色扮演、对话再现、配乐诵读等多种形式,呈现写作成果,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成长,推动写作教学的进一步发展。例如,初中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7Seasons这一单元中的Reading部分以诗歌的形式出现,介绍了Apoemabouttheseasons:Seasonsoftheyear,体裁新颖,文质兼美。在这一语篇教学过程中,笔者将重点放在学生对语言美的感悟与体验上,开展了配音朗诵、诗歌创写等实践活动。再如,在语篇的拓展训练中,笔者设计了Odetotheseasons的微作文实践活动。在这个活动中,笔者结合语篇以微课的形式,指导学生如何在语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歌颂四季,表达自己对四季的情感。如在Winter的小诗中,学生就在语篇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的创编:“Winterdaysarefullofsnow,Whentreesandowersforgettogrow,Whenthesunforgettosmile,Whenthedaysbecomeshorterandshorter,Andthebirdsyfaraway.Tondawarmandsunnyday.”每位学生都是语言的创造者,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积极搭建平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他们进行个性化写作,把续写变成一件有意义、有挑战性的事,只有这样,写作教学才能既新奇又充满挑战,富有吸引力。

结语

中学英语作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英语写作;英语文化背景;教学策略

语言学家拉多曾说:“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学好语言。”英语高考说明中也要求英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情感,提高跨文化意识”。因此,要让学生学好英语,能够准确无误的运用英语传递信息,表达、交流思想情感,就必须让学生掌握和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由于受到教学观念、教学时间、教学方法多方面的影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得汉语学生因为不了解英汉文化背景的差异,在英语写作时受母语文化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写出来的英语作文完全失去英语文化内涵,却是处处留下汉语的痕迹。为此,本文将从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的层面,探究减少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英语汉化现象的教学策略。

一、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对高中英Z写作的意义

(一)规范学生英语写作方式。在教学中强化对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英语表达方式所体现的英语文化内涵,体会英语表达的语言魅力,欣赏到英语语言的严谨性和逻辑性,进而对英语表达方式产生浓厚的兴趣,规范学生英语表达方式。比如,明确了“英语中主语和谓语是绝对不能缺少的”,就不会把“天那么的蓝”写成“Sky so blue”,而是必须写为“The sky is so blue”。

(二)减少学生英语写作错误。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胡文仲认为“越深刻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及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使用这个语言”。深入、全面地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如、生活习俗、风土人情等,就会避免出现诸如把“lucky dog”理解为“幸运狗”,把“work like a horse”理解为“像马一样勤勤恳恳”等错误的出现。如“你能说英语吗?”这句话,要是请学生译成英语,十有八九会得到这样的答案:“Can you speak English?”从英语机械语法的角度来说可能不错,但不管是英国人,还是美国人,他们是绝不会这样问的,他们的问法必然是“Do yon speak English?”

(三)丰富学生英语写作内容。由于文化背景和思维习惯的不同,不同语系的语言都会形成大量的习惯用语、俗语和固定用法,了解和记忆这些习惯用语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英语写作的内容,而且可以使学生写出来的英语作文更具有“英文味”。比如,Look before you leap(三思而后行);all the best(一切顺利,万事如意);Where there’s smoke there’s fire“无风不起浪”。还如,a lot of(许多,大量);by accident(偶然);carry on(继续下去、继续开展);get along with(与……相处);the more…the more…(越……就越……)等等,学生能够在英语作文中灵活、大量地使用这些习惯用语,无疑会使学生的英语作文增色不少。

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策略

(一)加强英汉文化差异比较,准确理解、运用词汇。由于英汉语言习惯和文化习俗的不同往往产生词汇上的不同联想意义,而这种词义上的不对应和差异性往往就是造成汉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出现英语汉化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为此,只有在学生熟悉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后,理解相同字面意义的词汇在不同语言中的不同内涵,才能够得到准确地应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加强对英汉文化在称呼语、褒贬义、禁忌语、交际规范、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介绍和比较,并通过有针对性的练习,加深学生的认知和关注度,达到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的程度。比如,西方人很看重东西的所有权,是你的还是我的,有明确的界定,虽然“have”的基本意思是“有”,但不同情形下运用不同:我have 的,给你了就是give,而你得到了,就是get。

(二)加强学生课外阅读,增大文化信息输入。对于汉语学生加强英文阅读是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的重要途径。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收集、选择不同体裁、风格各异的具有英语文化特色的英语文章,引导学生关注和积累英语文化背景、风土人情、社会习俗等知识,增大学生的文化信息输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其次,要利用高中英语新教材中关于文化背景与文化差异的介绍,如在unit1:integrating skils部分中reading and writing训练就介绍了有关如何在网上交友,如何发英语征友邮件,同时包括了近几年才产生的一些时尚新鲜词汇。通过这些任务式教学,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活动中受到文化的熏陶,潜移默化地习得语言能力,提高英语写作水平。

中学英语作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文化 影响 差异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们交流思想和传递信息的中介,又是人们认知世界和描写世界的工具。埃利斯(Ellis)于1994年在他的《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一书中就曾提出,社会因素诸如年龄、性别、社会阶级、民族等对二语水平会产生直接或间接的重大影响,因而语言文化的学习始终与文化背景难以分开,中学的英语教育需要以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区分为背景。

一、中学英语教学的目标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往国际化发展,世界全球化的趋势也显示着当前英语人才将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英语教学是不是止于单词、句式的教学呢?尤其在中学英语教学这样一个明显的过度时期,在进入中学学习英语之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较为浅显,以单词和简单的句子为主要学习内容,而进入高校之后,学生则需要培养起一种在理解基础上的进行独立英语学习的能力,因此中学的英语教育处于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地位,在英语教育中除了需要教会学生更多的单词,句式,也应该让学生初步理解英语背后的一些文化背景。

二、文化因素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

第一,文化给予英语教学有举一反三的效果。语言的学习是复杂的,包含单词、句子、发音、语法等方方面面额内容,然而归根结底,语言的学习始终是立足于文化的,有了文化背景的铺垫,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如英文中“un”常常一起出现在单词的开头,如果对英语有着深刻的理解则知道“un”表示否定,因此unlucy、unhappy等词的意思就不难理解了。

第二,文化因素的加入使英语教学的内容更加生动易懂。由于中国文化与英语的文化背景有所差异,因此有时候学生对于一些英语词语的意思难以理解,难以理解就很难消化与吸收,如果在教学时加入一些文化因素的引导,让学生理解这个单词背后代表的文化,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英文中讲一个人非常幸运用“luck dog”在中国的文化中,狗并不是一个褒义词,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狗是人类忠诚的朋友,用“dog”是表示褒义,因此文化背景的引导可以使英语教学内容更加好理解。

再次,文化因素的缺失造成的影响在措词、句法结构和发音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受文化的影响,英语在发音时的口型和方式与中文各不相同,如果不对英语的文化来源有所理解,对于英语口语的学习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同时西方文化比较开发热情,夸赞直接,与中国文化有着一定的差别,这使学生在英语写作学习的过程中更需要对西方文化有一定程度的理解。

三、中外文化背景带来的差异

第一,中国文化较为中庸内敛,西方文化较为直接,这在进行英语文章阅读和写作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中 swan(天鹅)用来指才华横溢的诗人。根据希腊传说,音乐之神阿波罗的灵魂进入了一只天鹅,由此产生毕达哥拉斯寓言:所有杰出诗人的灵魂都进入天鹅体内。因此将天鹅一词代指才华横溢的诗人。另外如,中国人面对朋友的夸赞常常是以“过奖,哪里”来回应,而外国人更多的是对朋友的夸赞直接表示感谢。

第二,中文写作时喜欢采取欲扬先抑,转折等手法,但是英文文章的写作更多的是平铺直叙,因此在英语文章写作中,外国人习惯把自己的观点首先列出来,放在第一段落,把段落的主题写在段落的第一句话。而中文文章的主题要点往往处于最后一段或者段落的最后一句,如果没有文化背景的引导,学生在进行英文阅读理解的学习时难度就会增加,对文章的理解可能就不到位。

第三,中文写作惯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写作时常以气氛烘托,英文写作更多的是观点的陈述,所有的意思都在字面表达出来,在了解了英文写作这样的文化背景之下,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将更有效率。

四、促进文化背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埃利斯针对不同阶级的学生学习语言进行研究时,就发现不同阶级的学生学习外语时吸收能力各有不同,但是他也指出,这种不同并不是由不同阶级给予学生的社会生活或者态度造成的,而是不同阶级的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及语言环境导致的,因此在未来中学英语教学中需要加强文化背景的教育和引导。

第一,开展一些文化讲座。作为英语文化背景的引导,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文化讲座的开展,让一些老师对外文背景进行介绍,让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从无到有,从无知到初步了解的过程,尤其要针对文化异同和文化冲突进行讲解,教师应当利用外语课堂中发生的文化冲突实施语言文化教学。在跨文化交际中,特别是外语课堂上,学生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而对话语产生不同的解释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所以对外语教师来说,教授语言文化实质上就是创造各种各样的上下文的过程。

第二,引导学生进行一些西方文化鉴赏,让学生有机会参观一些西方文化参观。看一些西方电影,理解一些西方著作,让学生在阅读和鉴赏中反复咀嚼,理解英语句子背后的深层含义和文化背景。文化参观可以作为文化讲座的补充,在学生初步弄懂一些西方文化的基础上让学生参观一些西方文化专题,老师随行讲解。

第三,在课堂上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配合一些文化因素的讲解,学生们对语言背后的文化故事更有兴趣,给他们讲这些文化故事,可以吸引他们学习的兴趣,也会加深他们对这个知识的印象。

文化背景的教授在英语教学中至关重要,有着举一反三的作用,相信未来在英语教学中将会开辟更丰富的文化教学内容,将文化教育和英语教育密切结合,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参考文献:

中学英语作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学英语教学 英文报刊 应用策略

前言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具有一定的教学难度。对于字母的正确发音、单词的正确拼写、语法的掌握是学好中学英语最基本的要求。英文报刊作为一种中学英语教学辅助工具,使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上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英文报刊在教学中的作用及如何有效地将英文报刊应用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本文将做详细介绍。

一、中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性

英语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种交通工具,英语在其发音和语法上相差甚远。由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上,英语的教学难度比较高,这也是对教师英语水平和能力的考查。中学英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英语语感,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从而提高写作能力和英文阅读能力。由于中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缺少对英语语言环境的接触,因此,要求教师作为引导者,从基础教起,攻克难点、疑点问题,使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更加顺利,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水平,实现学生长远发展。

二、英文报刊的特点和在教学中的作用

英文报刊作为中学英语教师的辅导工具,对于英语教学的有效进行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与中文报刊不同,英文报刊有其自身的特点,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中学英语教学及学生有效地学习。

1.英文报刊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英文报刊以其特有的版块形式,涵盖不同的知识层面,包含大量的英语信息。英文报刊的板块主要有课外阅读版块和练习板块两大版块。每一期的内容随着教材内容都有更新,课外阅读版块主要刊登英文报道或是英语短文,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英语水平选择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可以遇到陌生词汇,引导学生进行查阅,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和对国外时事的了解。通过不同领域阅读材料的阅读,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外国文化,更好地学习英语。练习版块主要是针对当前教材的学习进行系统的练习,使学生摆脱传统的试卷练习,以一种新颖的练习方式进行知识的检验,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2.英文报刊对教学的辅助作用。英文报刊设计的知识面更加广泛,教师进行中学英语的教学提供了有利的帮助。初中英语教师大多对英语技能的掌握比较扎实,而对于英语背后的外国文化、习俗可能了解得比较少。而英文报刊的阅读版块,对于教师刚好适用,对于中学英语教师来讲,其语言理解难易程度完全可以接受,教师通过资料的阅读将其了解熟知的外国文化传递给学生,使学生不断受到外国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进行英语的学习。而练习版块的题型也给英语教师提供了参考,使初中英语教学更加多元化,应用上更加灵活。

三、英文报刊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英文报刊作为教学辅助用具,也有其相应的使用策略,来更好地服务于中学英语的教学,提高中学英语教学质量。

1.与教材紧密结合。任何学科的教学都不能脱离教学大纲的要求,英语教学同样。在使用英文报刊的过程中,要将其与教材内容相结合,以达到教材与英文报刊同步教学的效果,这样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紧密连接。

例如,如果教材中的学习内容为如何用英语表达自己的爱好,而英文报刊的主要内容是英语中距离的表达,两篇内容的句型、句式不同,学生学起来有难度,这就会使学生产生知识的断节,为学生英语的学习起到相反的效果。因此,在英文报刊的选用上,要更加谨慎,使英文报刊的内容型与教材紧密相关,以此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要对学生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对于中学生来说,其英语水平较低,对英语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技巧不够,英语的学习本身难度较高,因此,在对英文报刊进行选用上,教师要针对此阶段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选择。

例如,对于初一阶段的学生,基础掌握不扎实,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薄弱之处,选用练习难度较低、更注重基础练习的英文报刊。为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教师可以选用阅读资料中涉及学生兴趣爱好比较多的英文报刊,引导学生进行阅读,鼓励学生多阅读,多积累。

3.内容要多元化。对于英文报刊的内容选取上不仅要求贴和教材内容,便于学生对于知识的衔接,在内容上要更加地多元化。在不脱离教材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知识面比较广,内容比较多元化的英文报刊。对英文报刊的练习版块的题型要更加灵活,以此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四、结论

总而言之,中学英语的教学难度较大,教师要利用好英文报刊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辅助作用,使学生对英语知识能够进行更好地积累,提高英语学习能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袁洋泱.英语报刊阅读课的积极探索[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4).

中学英语作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英关文学;大学英语;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138-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67 [本刊网址]http:∥

人类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都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文学创作同样如此。反过来,文学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方式,为语言审美转化提供了背景。大学英语是大学基础学科,从学科属性来看,大学英语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系统性,仅依靠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是无法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鉴于文学与语言的相关性、共存性,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高校要将英美文学与语言教学结合起来,从文学中深入挖掘更多可以激活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内容要素,以提高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一、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

文学是语言应用的一个方面,它是较高层次的语言运用,文学要以语言为基础结构,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各种含义,语言则要借助文学展现自身的美丽。英美文学是英美文化宝库中的名著,也是英语教学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言材料宝库。文学是一门语言实用艺术,它要借助语言来塑造形象、描述社会背景,也要运用语言去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描述情感的细微变化。可以说,在文学创作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词汇,文学是文学家们对大众化语言细致筛选和艺术加工的结果。

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沿用的都是灌输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侧重于句子成分分析、语法结构讲解、英语的汉语翻译,它虽然具有量大、目的直接等特点,但是,由于缺少对英语文化背景的关注,在相关知识讲解方面缺少生动有趣的事例。所以,使得英语教学显得非常枯燥乏味,也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将英美文学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去,从文学作品中获取更多的语言资源,用近乎生活化的语言学习场景、文学阅读和文学评论丰富英语课堂教学形式,不仅可以增加大学英语教学的趣味性、针对性,还能提高学生对文学的认识,拓宽学生视野。如学生在英美文学阅读、评论过程中,接触到各种原生态的英语语言材料,掌握地道的英语表达方式,感受英语的魅力。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借助文学输入,改变传统英语教学照本宣科的教学方式,以增强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它是一种有目的的、艺术化的语言输入,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学可以为人们语言学习提供语言素材。而学习和模仿,是英语学习的最佳途径,以英美文学为媒介,学生可以对特定语言环境下的思维方式、语言表达形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毫不夸张地说,每一部文学作品中,都深藏着一个民族的性格和文化精髓。也正是有了语言,文学才能勾勒出一个个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正视英美文学与英语语言教学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英美文学阅读、文学赏析了解英语的语言结构,将学生从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使学生在接触各种真实、生动的语言素材的过程中,了解特定词汇、语法的使用规则,掌握英语运用的语言背景,进而积累更多的语言知识,提高自身语言素养和语言运用能力。以“feet of clay”这个短语为例,该短语的字面意义为“泥巴脚”,如果不了解该词汇的背景知识,学生可能会望文生义,也可能会在使用它时闹出笑话。鉴于此,教师要结合短语的文学背景与出处,讲述“feet of clay”短语的由来,阐述该短语的内涵,使学生知道该短语的正确解释是“致命弱点”,避免因为认知错误而贻笑大方。

(二)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除去知识教育之外,大学还承担着学生体育、德育、美育的重任,因此,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持续深入,如何在知识培养进程中融入人文教育,培养学生智慧、勇敢、宽容的人文精神,也成为高等教育关注的重要话题。具体到英语教学中,通过语言使教育对象了解异质语言所处的文化氛围,了解他国的民俗风情,进而提高教育对象的文化修养和独立思考能力,也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文学是透视地域文化和民族气质的钥匙,在许多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发现道德教化的影子,还能看到真善美的力量。利用文学作品进行语言教学,对于学生德育来说,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许多文学作品都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和浓厚的责任感,它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甄别能力和价值判断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其次,文学可以通过文学世界构建使个体由世界的观察者变为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体验者,学生可以在积极的学习体验中,形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提高责任感。如马克・吐温的许多作品,在针砭时弊方面都是一针见血、毫不留情。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选用马克・吐温作品中的一个章节,展示时代特点,揭露拜金主义驱使下资产投机牟利、道德沦丧的丑态,使学生在感受作品的不朽魅力的同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提高学生交际能力

语言学习主要分两个层次,一是用法,即学习者了解语言规则、语言的确切作用,一是用途,指学习者知道如何运用语言去进行有效的交际。因此,从某种程度来说,仅仅掌握了语言运用知识、运用规则是不够的,能够运用语言去交际才算是真正掌握了语言的真谛。在全球化语境下,语言交际能力在高校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科技进步,国际竞争,区间合作,都促使高校不得不改变过去那种封闭式教学模式,将国际化人才培养提上日程。所谓国际化人才,指人才不仅要具有专业的背景知识、积极的进取心、高度的敬业精神,还要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能结合国家经济政策、语言文化背景、市场经营水平等相关因素,正确、熟练使用目标语进行跨文化交际。长期以来,在大学英语学习中,受母语思维定势、文化习惯影响,许多学生在目的语交际中都会不自觉地套用母语表达手法,这在跨文化交际中,是最低级的错误,但是它却可能会给跨文化交际带来许多不良影响。英美文学是从特定视角展示、解读英美民族文化的道具,英美文学作品阅读,可以使学生找到通向英美语言文化之路的桥梁,能都帮助学生更稳更快地跨越语言障碍,最终为学生跨文化交际打好坚实的语言和文化基础。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英美文学为媒介,展示英美国家的风土人情、精神风貌、思想理念,积极通过英美文学阅读、文化交流活动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交际能力。

三、利用英美文学进行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文学教学渗透

由上述可知,英美文学是良好的英语教学资源。因此,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将英语教学与英美文学结合起来,积极进行文学、文化渗透,从英美文学作品中深挖教学资源,利用文学素材创建英语教学所需情景,以拓宽英语教学活动空间,提高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如在英语课堂开始前,教师可以英美文学人物、故事或知识进行导入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后面的教学打好基础。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选出几个片段做阅读材料扩展学生视野,并通过段落划分、中心思想分析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某位英美文学作家的写作特点写一些文章,或从一些英美文学作品中选择一个小的片段,让学生进行改写,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此外,在英语重点、难点教学中,为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减轻学生心理压力,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更多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文学知识与信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二)为学生推荐更多优秀的文学书籍

中学英语作文范文第8篇

所谓翻译,主要是对两种不同的语言进行转换,让受众能够跨越语言的障碍,了解不同语言所表达出的含义。在今天,为了加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各种翻译活动不可或缺,尤其是对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已经成为了当今译者的重要工作,但是英语文学作品必然会受到特定民族文化的影响,包括宗教文化、思维方式以及地理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中西在这些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而在进行文学作品翻译时,必然会面临着很多障碍。那么,如何正确对待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进而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恰当地翻译呢?下面笔者将就这一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英语文学作品;翻译

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为了对外来的知识进行传播,翻译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不管是在延续民族文化方面,还是促进民族文化的更新发展,翻译的地位都非常重要。季羡林曾提出过一个观点,他认为,中华文化就像一条长河,其中的水可能会或多或少,但枯竭的现象却不会出现,这是因为其会被不断注入新的水源,而这种注入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翻译。中英文学作品能够进行翻译的基础是这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共性,但另一方面,文化个性也不容忽视,在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时,就必须对中西文化的差异进行充分考虑。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主要影响

艺术感染、文化内涵等很多方面在文学作品翻译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从事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工作的人来说,除了应当熟练掌握两种不同的语言外,更应当深刻理解不同民族国家的文化,只有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词语的内蕴才能更为显著地体现出来。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文学作品翻译具有显著的影响,下面笔者将从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1.在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自古以来农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基础,在地理环境的作用下,耕作方式主要是牛耕,因而汉语文化中,与牛相关的词语非常多。而英国主要是以岛国的方式出现,在古代,耕作工具主要是马。这两种动物在两个国家的传统生产中有着重要作用,这种重要性在语言表达上也有较为清晰的体现。比如,在汉语表达中的“吹牛”,用英语表达就是“talkhorse”,汉语中的“力壮如牛”用英语表达就是“asstrongasahorse”。再者,英语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大多临近海洋,与海洋经常发生联系,因而在英语表达中,与水有关的词汇较多,例如“ableseaman”这样一个短语翻译为汉语意思为“一级水手”,其中,如果进行直译,很明显,“seaman”是海员的意思,但在英语国家中,这个词语是指一个海员具有较高的能力和水平,因而将这个短语翻译为“一级水手”较为恰当。相反,在汉语中会出现很多与山川、湖泊有关的习语,这些习语很难在英语中寻找到恰当的翻译,因而意译就是一种较为适当的办法。

2.在思维方式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思维方式的形成与民族长期的发展历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不同的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往往会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也会给文学语言交流带来一定的障碍。例如,汉语中的“红茶”和“红糖”在英语中一般被翻译为“blacktea”和“brownsugar”;而“blackcoffee”在进行汉译时,一般翻译成“(不加牛奶和糖的)清咖啡”。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不仅在词汇翻译上具有明显的影响,在句子理解中也有所体现,不充分理解英语国家的思维方式,就很难准确地翻译。除此之外,中国文化中非常强调“万物合一”,而在西方文化中,人被看做是独立的个体,可以说,中国对意更为注重,而英语则对形更为强调。中国对群体文化的重视以及西方对个人中心的强调,对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必然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例如,白先勇的《永远的尹雪艳》是非常著名的作品,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就将“Lyceum”这个词翻译为“兰心剧院”,很显然,这是译者在充分考虑中国文化背景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翻译,“兰”在中国有着非常独特的地位,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充分显示了中国的文化。

3.在宗教文化方面的差异及影响

在人类的文化中,宗教文化是其中非常突出的一方面,其主要构成部分是民族的宗教意识和信仰等。在中国,佛教、道教和儒教有着非常广泛的影响,这些具体在我国的汉语语言中也有所体现,比如“玉帝”则是从道教文化发展而来,“阎王”则是来源于佛教,除此之外,“临时抱佛脚”“借花献佛”“五体投地”等习语也是从佛教文化中发展而来的,但这些在西方文化中却没有体现。而在西方,《圣经》这一著作的地位非常重要,它不仅是基督教的重要著作,对西方文化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载体。上帝在西方人的世界中地位非常重要,不管是表达祝福还是痛苦与愤怒,都可以使用到“god”这样一个词汇。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更是有很多与《圣经》有关的典故,其中,很多典故也发展成为了习语,并得到了广泛运用,比如“Solomon”“Judah’skiss”等等。总之,《圣经》中的典故在英语文学作品中使用非常广泛,只有对其有深刻理解,才能够对文学作品进行适当翻译。

二、在中西文化差异背景下如何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翻译

在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下,要想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恰当翻译,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下面笔者将进行具体分析。

1.让中西方文化融合及交流得以加强

今天,一体化和全球化正在不断加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正在碰撞与交流中得以共生和融合,文学翻译是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需要积极主动地通过各种途径,借鉴西方国家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英语文学作品国家的文化习俗和历史背景等各方面加强了解,让彼此之间的文化交流得以增强。译者所翻译的作品,只有充分结合文化氛围和语境,才能够让文化差异导致的障碍得以消除,给读者呈现出一部兼具内涵与灵魂的文学翻译著作。

2.对文化的适应性给予足够重视

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文化适应性是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现象,由于文化观念方面的差异,经常会产生很多翻译方面的障碍。进行翻译时,绝不能将文化和语言内容分开考虑,必须将文化适应性作为翻译的重要问题。比如,杨柳作为一种树木种类很常见,一般在春天时焕发生机,因而在中国文化中,其经常被用来形容春光明媚的景象,也因此留下了一些较为优美的诗句;但对于英语国家来说,佩戴杨柳一般是代表对死者的哀悼,例如:“wearthewillow”就表示“服丧戴孝,痛失亲人”这样一种含义,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出发,必然很难理解这样一种含义,这就需要在具体翻译过程中借助直译和意译两种翻译手段。

3.对翻译策略进行恰当运用

在进行英语文学作品翻译时,针对译入语和源语之间的文化差异问题,如何进行恰当地处理,是一个非常紧迫的问题,具体来说,人们主要提出两种翻译情形:一是主张借助源语为重要导向,进行“异化”翻译;二是主张借助译入语作为主要导向,进行归化翻译,但无论是异化还是归化都是非常重要的翻译策略,在具体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作用也都不容忽视。归化通常是指在进行翻译时,要尽量以译入语为中心进行思考,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要,尽量对异域风味进行本土化翻译,使得译本符合读者的语言文化习惯,尽可能地降低读者阅读的困难。通过归化翻译,能够使得译本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也更为通俗易懂。而异化则是指在翻译时,尽可能地去尊重原文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使得译文能够充分体现出异域文化,整个译本与原文能够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是一种以原文为中心的翻译方法。由于文化上的差异,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中,不管是异化还是归化,都是翻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进行归化翻译时,要尽量不改变原文,避免文化失真的情况出现,而进行异化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避免产生一些文化错觉,从而出现理解上的错误。在英语文学作品的翻译中,对异化和归化这两种翻译策略要灵活地进行使用,掌握一定的分寸和尺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归化和异化与意译和直译是不同的,前者已经上升到了文化的高度,是一种策略,而后者只是翻译方法的体现,前者对于后者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就归化策略来说,比如:在英语文学作品中,有一些短小诗歌的表达,诗歌中往往有比较明显的押韵,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要想在翻译中也能够体现出原诗歌的押韵,对于翻译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挑战。适当的押韵可以使得整个诗歌更具有可读性,同时也更为生动并且富有音乐感。对于孩子们来说,有节奏感的诗歌能够增强他们阅读的兴趣,也更容易记住其中的内容。但是要想使得翻译具有韵律和节奏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既需要译者有很强的双语素质,同时也要充分使用归化的翻译策略。而就异化翻译策略来说,主要是指在西方的文化中所孕育产生的一些独具特色的词汇,对于这些词汇进行翻译时,通常很难在汉语中找到适当的词语予以表达,在这种情况下,就应该采用异化的翻译策略。

三、小结

总之,对文化起源和发展来说,语言是极其重要的土壤与载体,其中,翻译活动为中西文化交流构建了桥梁,对双方文化交流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中西文化方面的差异,要想对英语文学作品进行充分诠释,并且做出准确的翻译,就需要对两种不同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恰当理解,找到适当的翻译策略。可以说,不管是“归化”还是“异化”,在翻译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针对具体情况,对这两种策略进行恰当运用,能够让译文更为准确,也能够适应更多人的需要,最终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

作者:李洁 单位: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硕.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文学作品翻译的影响及翻译原则[J].英语广场,2015(12).

[2]马欢.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分析[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02).

[3]刘建芳.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4]谭颖.英语文学作品翻译中如何处理中西方文化差异[J].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4(02).

[5]辛俊武.中西文化差异与英美文学作品英汉翻译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5).

[6]王昕.中西文化差异视野下的英美文学作品之翻译[J].语文建设,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