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光污染调查报告

光污染调查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光污染调查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光污染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摘要:研究表明,在城市的生产和生活中,向自然界排放的各种污染物,超过了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遗留在自然界,并导致自然环境各种因素的性质和功能发生变异,破坏生态平衡,给人类的身体、生产和生活带来危害。本文列出了七大污染源,给我们敲响了保护环境的警钟。 关键词:环境污染 光污染 水污染 大气污染我们生活在城市,每天呼吸在看似洁净的大气,走在看似很洁净的大街上,匆忙生活。但是,现在让我们认识一下周边的城市环境污染。 一、光污染 随着城市的发展,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城市繁华的街道上,高楼大厦穿着高大明亮、富丽豪华的玻璃“外套”,即“玻璃幕墙”。然而,在这美观的背后却隐藏着许多意想不到的隐患。夏天,玻璃幕墙把强烈的阳光反射入附近的居民楼房里,增加了室内的温度,影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有些玻璃幕墙是半圆形的,反射光有时聚集在一起,温度很高,易引起火灾。同时镜面玻璃的反射系数比绿地、森林、以及毛面砖石装修建筑物大10倍以上,大大超过了人眼可接受的范围。因此,玻璃幕墙的反射光会伤害人眼球的角膜和虹膜,引起视力下降,增加白内障的发病率。

而且,光污染令全球五分之一的人群看不到银河。据美国一份最新的调查研究显示,夜晚的华灯造成的光污染已使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对银河系视而不见。这份调查报告的作者之一埃尔维奇说:“许多人已经失去了夜空,而正是我们的灯火使夜空失色”。他认为,现在世界上约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光污染里。

二、噪声污染 噪声污染是指所产生的环境噪声超过国家规定的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并干扰他人正常生活、工作和学习的现象。从噪声源强剖析,交通噪声级别最高,其次是施工噪声和家产噪声。噪声级为30~40分贝是对为正常环境;超过50分贝就会影响就寝和歇息。因为歇息不适,正常心理受到影响;70分贝以上会造成心烦意乱,精神不集中,影响做事效率,乃至产生事故,90分贝以上的噪声环境会主要影响听力和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 三、水污染 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主要由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而造成的,它包括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和生活污染源三大部分。 城市水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全国有监测的1200多条河流中,目前850多条受到污染,90%以上的城市水域也遭到污染。日趋加剧的水污染,已对人类的生存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成为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据世界权威机构调查,在发展中国家,各类疾病有8%是因为饮用了不卫生的水而传播的,每年因饮用不卫生水至少造成全球2000万人死亡。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四、大气污染 近年监测的522个城市中,39.7%的城市处于中度或重度污染。颗粒物仍是影响中国环境空气质量的首要污染物。除燃煤外,工业粉尘、地面扬尘、建筑工地尘、土壤风蚀尘等都对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有较大影响,特别是可吸入颗粒物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大,目前大多数城市人口长期生活在可吸入颗粒物超标的环境空气中。近年来,城市机动车持有量快速增加,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大城市空气污染的重要来源,其中氮氧化物排放量已占总量的50%,一氧化碳占85%。 五、电磁波污染 电磁波污染是指天然的和人为的各种电磁波的干扰及有害的电磁辐射。由于广播、电视、微波技术的发展,射频设备功率成倍增加,地面上的电磁辐射大幅度增加,已达到直接威胁人体健康的程度。伴随着科技文明的迅速发展,各种电子生活用品愈加普及起来,电磁波污染也就变得无处不在,由此而引发出的种种病症,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并对其危害加强防范。 六、固体废弃物污染 固体废弃物就是一般所说的垃圾,是人类新陈代谢排泄物和消费品消费后的废弃物品。目前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市政维护和管理中产生的垃圾,以及工业生产排出的固体废弃物,数量急剧增加,成分日益复杂。世界各国的垃圾以高于其经济增长速度2~3倍的平均速度增长。垃圾若不及时清除,必然污染空气,对土壤、水体都会造成严重污染。从而导致蚊蝇滋生、细菌繁殖,使疾病迅速传播,危害人体健康。 七、土壤污染 土壤的污染源包括烂施化肥农药,工业废水和废渣以及生活污水和垃圾等。我国的土壤污染问题已经相当严重,并且对水环境质量和农产品质量构成明显的威胁。但是目前对土壤污染问题并没有像大气污染和水污染那样重视。近年来,我国在“三废”处理、污灌控制、低毒新农药应用等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是预期在近期内土壤污染问题,尤其是在城郊和乡镇企业密集区和化肥、农药用量较大的地区仍将呈逐渐加重的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正在逐渐提高,而我们生存环境中的污染也在逐渐加重,特别是我们生活的城市,城市环境污染已经成为全世界共同研究的课题,希望我们广大教师能够带动学生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自己所能做的贡献。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可以再次看到久违的碧水蓝天。

光污染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如何将课堂教学和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呢?

下面结合“城市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解决途径”一课的教学实例,谈一谈关于地理研究性学习与课堂学习有机结合的尝试。

1.课题选择

(1)提出问题。研究性学习是以课题为学习对象,以课题的研究为学习过程的一种学习方式,所以研究性学习的前提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其目的并非让学生去追求研究成果,而是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更好的理解应用知识,同时培养他们质疑、求异、批判和创造的思维品质,得到积极的情绪和情感的主观体验,形成尊重事实、坚持真理以及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科学精神。所以研究的课题一定是学生关注的,感兴趣的,是他们自己提出的。通过课堂基础知识学习,同学们提出了以下问题:

1.当前,我们所居住的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主要存在哪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什么问题?

2.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噪声污染等污染,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有害影响?

3.我们居住的城市在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和失业方面的问题严重吗?

4.除以课本中提到的,还有哪些城市问题应值得我们高度的重视呢?

5.城市化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的问题呢?

6.解决城市化问题,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应该采取哪些有力的措施呢?

7.既然城市化会给我们带来这么多的问题,为什么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标志正在我国东部许多城市积极的推进呢?

(2)问题评价

学生提出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三类:1-4这四个问题主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5、7这两个问题主要解决“为什么”的问题,问题6主要解决“怎么办”的问题。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学生了解问题是有层次和结构的,不同层次的问题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解决。解决“是什么”的问题,主要通过资料的收集、整理和概括的途径,可以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作业布置给学生,并组织他们分头完成,解决“为什么”的问题,主要依靠比较、分析和验证等更高级的研究途径和手段;解决“怎么办”的问题,是在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问题的基础上的进一步的探究。一般来说,研究性课题是这个层面上的问题经过大脑思维的提炼与转化的结果,因而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对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作用十分突出。

(3)课题确定

探究的课题需要符合可行性、安全性、兴趣性等要求。学生通过查阅资料结合自己的兴趣确立了“城市热污染”、“城市绿地”、“住宅小区服务设施”、“城市水资源利用”、“城市光污染”等几个研究方向,而课本中“城市环境质量下降问题”的内容仅涉及到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的知识。从兴趣出发的探究更能够激发学习兴趣,激励学生主动地建构知识,拓宽思路,发展能力。

2.课题设计

学生制定课题研究的行动计划,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构想进行具体安排,绘制出实现研究目标的具体、明确、科学可行的实施蓝图。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方面对同一问题进行思考、探究,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研究计划和方法。例如,同学们根据所选择课题的特点设计出实地调查、人物专访(专业人士、当事人)、走访专业部门、问卷调查、查阅资料等一系列的研究方法,这些方法是课堂教学所无法实施的。

3.课题实施

这一阶段,同学们走出校门,围绕所选择的课题,采用多种方法,对相关材料的进行收集和整理工作。如:“城市热污染调查小组”的同学,为了摸清唐山市热污染的现状,首先走访了唐山市气象台,获得了唐山市20多年来的气温观测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得出唐山市年平均气温、夏季平均气温、高温天数,都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是,这种现象是完全由热污染负责还是与全球气候变暖有关呢?他们查阅了大量专业材料,综合分析得出;唐山气温升高与全球变暖的大趋势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是最主要原因,城市居民在生产、生活中排放出来的废热也就是热污染才是城市气候变暖的主要罪魁祸首。那么热污染的来源何在呢?同学们查阅有关资料并走访了唐山市环保局,确定了工业生产过程、汽车尾气、空调散热等几个方面,然后有针对性的对唐山钢铁公司、交警指挥中心车辆管理处、唐山市的各大家电商场和居民小区,实施了实地考察,并通过问卷调查、实地测量等各种方式掌握了大量翔实可靠的资料。热污染有何危害呢?同学们通过邀请专家讲座,查阅资料,走访医院等方式,了解到热污染对水体、气候、人体健康、地球环境等几方面造成的影响,从而深刻认识到热污染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环境问题。那么如何解决热污染问题呢?同学们上网查阅了大量国内外相关资料,积极思考,提出了许多具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法。

4.结题答辩

光污染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物理;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社会责任感

我国人口多、资源有限、资源浪费严重,资源短缺与环境污染已严重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经济的振兴。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与物理相关的环保课题,在向学生传授物理知识的同时,渗透节约和环保意识。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物理知识技能,又能培养学生的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节约与环保意识的渗透

课堂是教师教学开展的主阵地,学生主要是通过课堂获得知识、接受教育的,学生将来的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等都与课堂教学有关。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向学生有效渗透各种节约环保意识。例如,在教学“浮力”一课时,将鸡蛋放入水中,在清水中加盐使沉在水下的鸡蛋上浮,从而让学生猜想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后教师可以将盐水保留并贴上标签,准备以后用在探究晶体的凝固点与盐的浓度关系和测量液体的密度实验中,这样,可以节约盐和水。在“探究声音的特性”教学中,研究声音的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上课前要让学生将门窗全部关上,防止上课时带来声污染,影响校园秩序。在探究液体能否传声的实验结束后,水不要直接倒掉,而是收集起来洗手、浇花,让学生知道要珍惜每一滴水,为水循环的教学提供素材,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电学实验中,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学习电路连接的基本方式时用到的小灯泡经常会烧坏,很多教师会把它们扔掉,其实可以很好地回收利用。小灯泡的金属部分加热电阻阻值改变,是一个很好的热敏电阻,也可为探究电阻大小与温度关系的实验提供免费的“宝贝”。玻璃泡可用来探究玻璃的导电性以及半导体特点的教学。这样,可以不用买导线、玻璃,节约时间和金钱。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独立个体,引领他们体验到节约的乐趣,并深入挖掘,把课堂变为养成学生节约习惯的乐园,让学生乐于在课堂中参与,在课后大胆实践。

二、在实验中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它不能脱离实验而独立发展,而实验教学作为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科学探究手段,对学生物理学习以及物理思想的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教师要利用好每一次实验的机会,为学生渗透节约和环保意识。例如,在乙醚的压缩体积液化实验中要做好密封工作,防止泄露,以免造成空气污染。在电学实验中,废旧的电池、导线、体温计摔碎后的水银容易产生固体污染。在学习光学内容时,光在传播能量的同时也会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光污染。激光灯不能对着同学,尤其是同学的眼睛。在做平面镜成像、小孔成像、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要用大量的实验器材如蜡烛、火柴等,会造成很多资源浪费和气体污染。如果改用LED灯,既能让资源重复利用,又没有空气污染,更重要的是亮度颜色可调节,做到效果好、成本低。在探究音调与空气柱长短的实验中,会剩余很多短吸管。用完的吸管不必扔掉,可用来做流体的流速与压强关系的实验和自制温度计的实验,这样既节约又省了很多麻烦,不必再去剪吸管花费功夫。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从实验中得来的这种教育作用较之于学生掌握一些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对于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和环保素养具有重大意义。

三、在课后活动中积极拓展

物理是一项渗透到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学科,课外活动要比物理课堂教学具备更大的灵活性和更多的选择性。学生的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对课堂学习是一个很好的补充。例如,在“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组成小组进行社会实践活动,设计方案、编写调查报告、进行科普宣传,尝试使用清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在“水循环”一节中,开展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的科普调查活动。让学生到工厂、农村、酒店等,走向社会、深入生活,感受水的重要,积累节约水的好方法,让节能环保变成终身的生活方式。在电磁波与现代通信的讲解中教会学生如何使用电子产品、穿防辐射服、手机接通后再放耳边不容易对身体产生伤害,将科学防辐射污染当成一种好习惯来培养。鼓励学生利用废旧物品进行小制作并展览,让学生有成就感。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以保护地球环境为主题的创意大赛,让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设计并制作出新颖独特的太阳能电动车、风能发电机等等,使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能力和创造实践能力。物理课外活动能很好地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可以通过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物理教学的内涵,使物理教学活动更完备,增长学生的见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四、结束语

总之,物理教材涉及节约意识的内容,教师不能视之为可讲可不讲,更不能认为是政治课或其他学科的事,而是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和延伸,把物理知识的学习和节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环境保护教育作为一项德育目标去实施,使得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社会、走进自然,使得节约意识在学生心中扎根生长。

参考文献:

[1]叶晴莹,林钦,陈水源.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J].物理教学探讨,2013(02).

光污染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措施

一 建筑施工存在的问题

1.1 建筑施工引起的环境污染

建筑工程中的环境污染主要有噪音污染、泥浆污染、灰尘固体悬浮物污染、基坑开挖时对周围环境的危害、光污染和固体废弃物产生的污染、施工过程中电弧焊和闪光对焊工作时发出的弧光、玻璃幕墙引起的反光等道路污染, 无论怎么小心在运输建筑材料时总免不了把建筑材料掉落在公路上, 或轻或重地影响着城市面貌,对附近居民造成不同程度的不便。

建筑施工中造成的污染,不仅关系到城市的面貌和人们的生活,还直接影响到建筑企业的自身利益。国家已建立相关法规,对施工中造成严重污染的施工单位或个人进行相应处罚。例如:建筑施工作业产生的噪声或者其边界噪声超过国家规定标准造成环境噪声污染的,依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第三十六条:责令改正,限期治理,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罚款、第三十七条:责令限期改正,处以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违反作业时限,拒不改正的,可以封存产生噪声污染的器材或者设备。

建筑施工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还直接影响到施工作业人员的健康问题。建筑施工中产生的噪音、粉尘、电弧闪光等,直接影响到施工作业人员的听觉、嗅觉、视觉,严重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1.2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问题

建筑生产活动多为露天高空作业,不安全因素较多,有些工作危险性较大,是事故多发性行业。近几年来,建筑施工中的多发性事故不断发生,据统计,因高处坠落、触电、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占事故总数的8 5 %以上。

建筑市场管理不完善。当前,建筑市场时常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重质量、轻安全、最低价中标和包死价工程,从而使得安全文明施工的资金投入不足或完全没有安全文明施工经费。因此,一些公司在中标后,将工程分包给有关的专业队伍,甚至有一些建筑商为了拿到工程不惜恶意压低价格,用于安全生产的经费被忽略。在中标后无法拿出多余的经费购置安全生产的必要设备、器材和工具等,因此就导致了施工现场的混乱, 增加了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工人自身缺乏自我防护意识, 建筑企业缺乏用于安全教育培训的资金。在建筑企业的施

工中经常可以看到经营人员多是随时随地招收的农民工, 这些人的安全技术素质普遍较低, 安全意识也普遍比较缺乏。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建筑企业节约了用于安全教育培训的资金, 甚至有的企业连最基本的“三级安全教育”都没有进行。而在进行施工的人员中这些缺乏安全意识的工人占多数, 从伤亡事故的统计情况来看, 事故伤亡者也多属于此类。

安全监督的力度不够。在目前的安全监督工作中,仍不免存在着某些形式主义。有些安全监督人员只着重于外在的一些安全表象, 但是在实际的安全监督过程中, 安监部门不但要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 还应与安全管理的资料相对照, 这样才能更深入地了解施工现场的安全情况。而且, 应该强调的是, 安全监督部门在施工过程的跟踪检查与管理过程中,应重视隐患治理, 决不能打感情分、关系分, 否则就无法达到预先诊断、超前控制的目的。

1.3 建筑施工方面的质量问题

当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从总体上讲是逐年不断提高,但由于一些施工企业的技术素质低,质量管理差,懂技术管理的人员少 ,施工规范落实不到位。还有因建设单位过分压低造价, 施工企业难以承受, 造成一系列的工程质量问题。例如:

地基问题引起房屋沉降,造成墙体开裂 下水道堵塞、断裂等。墙体的材料及施工方法选择不当。引起墙体开裂及粉刷起壳。屋面女儿墙因屋面热胀冷缩因素,在混凝土圈梁和砖墙交界处.呈现不规则的水平方向裂缝。尤其是在房屋的四大角出现严重裂缝。墙面涂料、屋面防水材料、防盗门等选定的生产厂家及其产品质量达不到房屋设计要求。砌体结构存在锚拉筋长度不足, 砌体砂浆强度不均匀或强度较低的情况。

外墙窗周壁渗水;外墙面抹灰起壳裂缝引起渗水;圈梁底、构造柱边缝渗水;阳台里口外墙面渗水;阳台之间隔板处墙体渗水;固定落水管的管卡脚处墙面渗水;女儿墙渗水等。

砼工程存在的吸模涨模的现象,浇筑砼时操作不当使砼结构出现蜂窝,楼板经常出现裂缝。地面顺楼板方向裂缝及预制楼板缝处渗漏。房屋顶板改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开裂造成渗漏。

建筑材料把关不严,次品劣质产品等时有出现。

1.4 建筑施工中的管理问题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内部管理存在问题。如管理职责不落实,资源配置不充分。大部分质量管理上的不合格项和实物质量不合格的出现都与职责不落实密切相关。对分承包队伍的评价选择和管理不能满足实现质量目标的需要。对劳务分承包队伍的评价大多只停留在其所持证件的验证,忽视对其实际质量保证能力的评价、考察。预防、纠正措施的机制形同虚设。

在传统施工管理体系中,施工管理在施工的技术、经济、组织管理三者关系方面,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工作主要集中在施工技术方面,很少注意到施工全过程的管理,并把设计和施工过程的管理与使用过程的管理严格区分开来,这种管理体系缺乏系统的观点,因此也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就是因为现在的施工单位大部分是以包代管,管理制度相当不完善,导致出现安全问题,所以有的管理专家常说,很多的问题都是管理的问题。

二 解决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措施

1.1 提倡绿色施工

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或技术,可以称为绿色施工技术或可持续施工技术。它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

绿色施工技术对于工程施工而言,并不是很新的思维途径,降低施工噪音、减少施工扰民、减少材料的损耗等在大多数施工现场都会引起重视。而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重点在于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工程施工中去,实施绿色施工,以便在建造过程中对环境、资源造成尽可能小的影响。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

实施绿色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环境污染,实施科学管理,保证施工质量等。建筑施工具有周期长、资源和能源消耗量大、废弃物产生多等特点。要实现绿色生产就必须首先认真分析施工生产中的污染源,采取有效措施,消减污染,满足环境需求。在此基础上,结合资源和能源的节约,最终构筑完善的现代绿色施工体系。

1.2 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制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的颁布与实施,使我国建筑行业走上了法治化轨道。企业也是一样,各项管理制度就是企业法,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以制度管安全,规范劳动者的行为,才能使安全管理达到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只有采用科学管理,依靠技术进步,才能保证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

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基础的一部分,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是国家各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在企业的延伸和细化。因此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科学性、可行性和现实性。根据国家的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企业应建立以下几项安全管理基本制度。

1、建立健全安全生责任制,并要分级的制定和细化,如企业、项目、班组都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按其职责分工,确定各自的安全责任,并组织实施和考评,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

2、制定安全教育制度,即是企业对职工进行安全法律、法规、规范、标准、安全知识和操作规程培训教育制定规定。安全教育制度内容应规定:定期和不定期安全教育的时间、应受教育的人员、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对危险性较大的特殊工种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每年还必须进行一次安全操作规程的训练和再教育,对采用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和变换工种的人员,进行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3、制定安全检查制度,规定安全检查负责人、检查时间、检查内容和检查方式。它包括经常性的检查、专业性的检查、季节性的检查和专项性的检查,以及群众性的检查等。

4、制定各工种安全操作规程,消除和控制劳动过程中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伤亡事故。安全操作规程的内容应根据国家和行业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各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同时根据现场使用的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制定出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并监督其实施。

5、制定安全生产奖罚办法,不断提高劳动者进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防止和纠正违反法律、法规和劳动纪律的行为。安全生产奖罚办法必须规定了奖罚的目的、条件、种类、数额、实施程序等。

6、制定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规范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的标准化、定型化。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的内容包括:施工现场一般安全规定、安全技术管理、脚手架工程安全管理。电梯井操作平台安全管理、马道搭设安全管理、大模板拆装存放安全管理,水平安全网支搭拆除安全管理、井字架龙门架安全管理、孔洞临边防护安全管理,拆除工程安全管理,防护棚支搭安全管理等。

7、制定机械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大型设备应到上级有关部门备案,遵守国家和行业有关规定,设专人负责定期进行安全检查、保养。

8、制定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外电的防护、地下电缆的保护、设备的接地与接零保护、配电箱的设置及安全管理规定(总箱、分箱、开关箱),现场照明、配电线路、电器装置、变配电装置、用电档案的管理等。

9、制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规范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查明事故原因,吸取教训,采取改进措施,防止事故重复发生。制定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制度的内容:主要是企业内部生产安全事故的报告程序、内容和要求;同时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的情况成立事故调查组;生产安全事故的调查程序、调查组人员的组成、调查组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事故调查报告的时间、内容、要求;以及对事故责任人的处理和采取防止同类事故发生的措施等。

另外还有制定劳动防险用品管理制度、建立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其它的制度等。

1.3 加大管理力度,实现多管齐下

管理建筑施工的时候一定要跳出侧重于技术管理,忽视经济管理和组织管理的怪圈,要注意多管齐下,要技术、经济、组织三者齐头并进。还要注意要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不要仅仅以包代管,更不要管理紧紧地依靠在包工头手里。还有特别要注意安全监督问题,每每我们都会看到因为安全管理疏漏而导致的悲剧。

1.4 严把质量关,做好验收工作

工程项目正在朝着大型化、规模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项目的复杂度较之以往呈指数级倍增, 在建设投资力度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工程项目的质量、进度需要通过更严格的监控和管理,才能得到保证。施工项目质量的优劣,不但关系到工程的适用性,而且还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安定。因此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施工项目管理的头等大事

建筑施工的目的就是为了建出质量高的建筑成品出来。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严把质量关,防止偷工减料,另外还要注意监理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验收单位在验收的过程中千万不可马虎、大意,一定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标准,认真验收好每个分部工程及分项工程,发现问题及时地与施工单位进行协商。建筑施工是建筑得以实现的唯一途径,解决建筑施工问题不仅仅是建筑施工者们的问题,也是所有人为共同关心的问题。

结束语        在环境保护日益重要的今天,传统的施工方式、施工管理制度已经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倡导绿色施工,完善施工管理中的环境保护,开展施工期环境监理。施工人员要坚持从施工产生的污染源头开始,消除和减少施工污染。

参考文献:

[1]杜荣军 《建筑施工安全手册》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7

光污染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绿色施工;输变电;运用

在施工过程中,建设者们要本着环评与验收相结合、具体项目环评与长远工作协调相结合的原则,认真执行环保法规和标准,依法履行环保手续,积极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和验收工作。为了协调好建设项目与周边居民的关系,要认真做好新改扩建项目增容减污、增产节能,并积极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研究,不断强化资源节约意识,做好环保配套工程。

1.全过程管理是根本

对环境保护工作必须做到全过程管理,要正确把握环保投入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环境保护与工程建设同步实施。

环保工作要从工程建设入场开始,为此,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建设公司对投标商的环境保护准入资质严格把关。在评标工作中,要对投标商在工程建设中拟采用环保措施进行评审,把因工程建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

健全的环保管理体系是环境保护的重要保证。为此,建设公司要建立和健全了与施工现场相适应的环保管理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分管工程项目的副总经理是工程项目环保工作的责任人,要配备专(兼)职环境管理专业人员,负责环保管理规章制度的编制与执行,并贯彻落实环保措施。

施工者环保意识的提高源自于环保教育培训工作的开展。工程建设项目部把环境保护教育培训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计划,适时开展全员环保法律、法规知识学习和环保竞赛活动;组织全员学习本工程项目环评报告及环评批复文件内容,了解环境敏感点情况;教育参建人员严格按照环评要求和有关标准建设,落实环保措施,大力倡导绿色施工;提高一线作业人员自觉执行环保措施意识,防止和尽量减少造成诸如噪声扰民、植被破坏等环保问题,同时做好与当地群众的沟通工作。

加强对重要环境风险因素的控制,是建设者们的重要经验。根据制定的建设项目风险评估标准,建设者在项目开工前通过环境因素辨识,评价、确定重要环境因素,制定专项重要环境因素控制方案,工程建设中,加强对施工方案的审查,制定“环保实施细则”,严格环保方案监督落实。随着工程建设进度,及时调整重要环境风险因素控制计划,实施动态管理。

2.环保机制是保障

定期检查机制、环保投诉应对机制、环保验收管理机制,多种有效机制的建立为输变电工程环保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

按照“没有记录就等于没有发生”、“安监人员行使环保监督职责”的原则,建设要公司广泛开展环保监督检查,对施工现场存在的环境危险因素和环保措施没有落实等情况,果断实施警告、制止乃至叫停。一是开展以“精细梳理、过程控制”为主题的机动式检查,就环境保护工作“查细节、摆问题、找原因、补措施、求实效”;二是结合安全大检查活动,或结合工程建设进度,定期与不定期开展环保监督检查。

对于工程的环保验收,建设公司要按照“稳妥推进、试点先行、分批打捆”的原则开展工作。首先,梳理环保验收管理流程。先行试点,摸索环保验收工作程序,把住关键环节,通过不断改进,形成一套系统的环保验收管理办法和工作流程。其次,加强工程验收管理。要在工程项目竣工验收中,解决直接影响环保验收的工程建设问题,如拆迁遗留问题、影响生态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噪音问题等,及时消缺整改,闭环管理,严把工程竣工验收关,为顺利通过环保验收创造条件。再次,超前做好环保验收工作。在投运前3到6个月,委托开展环保验收调查,并及时签订合同书;提前组织项目竣工环保验收调查报告书编制单位深入现场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出现问题及时解决;在现场验收之前,提前与工程所在地方环保部门进行沟通,尽早解决地方环保部门提出的问题,避免影响环保验收整体安排。

3.绿色施工的具体运用

3.1环境保护

(1)施工区和生活区选址尽量分开,尽可能减少施工过程对生活区的影响;

(2)食堂设置在工地下风向,食堂产生的油烟经处理后排放,避免直排;

(3)现场生活生产垃圾集中收集,对于有机易腐败的垃圾设立封闭式垃圾箱,专门处置;

(4)施工现场设置沉淀池、隔油池以及化粪池(过滤池),条件允许情况下对不同废水、污水采用专门管道疏导、收集和排放,现场污水、废水能进行达标处理的处理后排放或回用,对施工现场排出的水体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要求;

(5)高噪音设备以及易产生光污染的施工区域尽量设置在对附近居民以及现场生活区影响小的位置,使用低噪、低振的施工机具,做好相应光线遮挡措施和隔离降噪措施,现场噪声不得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规定;

(6)合理设置现场入口,减少机械、人员到达工作地点的运行距离;现场进行硬化及必要绿化,做好密网覆盖、洒水等措施避免出现扬尘。

3.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1)现场临时道路选线设计与永久道路相结合,尽量在永久道路位置布置施工临时道路,施工时基层材料以永久道路标准施工,永久道路建设时只进行面层施工,以后进行面层施工,避免重复建设,提高材料利用效率;

(2)施工单位应根据施工进度、库存等情况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3)加强现场材料贮存管理,做到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装卸方法得当、制度健全,责任落实,防止材料损坏和遗洒;

(4)采用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围栏等再利用材料的循环周转和使用次数;

(5)优化工程的孔洞预留、铁件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做到一次到位,避免二次施工;

(6)采用低损耗、高性能新材料(设备),如低耗能变压器、新型导线、线路金具、高强钢杆塔等,既节约施工用材料,方便施工,同时也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

3.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施工现场输水管线严格按相关工艺标准,施工并定期维护,避免管线渗漏;

(2)生活区水龙头采用节水型产品,避免采用传统旋转式龙头;冲厕、道路清洗、绿化等优先采用施工过程产生水体、雨水、河水等非市政水源以及处理后的再生水;

(3)根据用水点位置对施工用水输送线路选择以及阀门预留位置进行设计;

(4)安排污水收集和处理设备布置场地,布置处理后再利用水体的输水管网。

3.4节能与能源利用

(1)施工现场临时房屋采用保温型材料建设,如夹芯彩钢板;

(2)施工现场照明设备采用节能型,如节能灯具,感应开关;

(3)现场采暖及空调采用节能型产品,如变频技术空调,采用具有环保标志以及相应认证的产品;

(4)现场采暖及空调设备与服务空间大小相搭配,根据设备的推荐使用空间大小进行配置,避免浪费;

(5)针对现场的耗能设备建立节能使用制度,如离开办公室超过十分钟就要将灯具和采暖空调设备关闭,气温低于30℃高于18℃不能启用空调,夏季空调设置温度不能低于26℃,现场安排专人负责照明灯的打开和熄灭,杜绝长明灯的发生;

(6)对现场可以使用的绿色能源,如风能、地热、太阳能等进行可应用性评估,尽可能采用的绿色能源;

(7)配电箱以及电路布设应充分考虑线路损耗,对线路进行优化,避免沿线损耗大;

(8)材料堆场以及加工厂尽可能布置在塔吊等垂直运输设备的作业范围内,并考虑靠近施工道路,减少场地内材料及构件的二次搬运。

3.5节地与施工用地

(1)输变电工程在设计规划时应采用紧凑型、紧缩型、单位土地面积高输变率方案,如变电站可采用全地下型和半地下型结构,输电线路可采用同塔双回及多回线路方案,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

(2)施工后应恢复施工过程中破坏的植被,或者种植适应当地生长的植物,减少地貌植被损坏造成的土壤侵蚀。

4.结语

输变电工程实施绿色施工,关键要依靠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参建单位,加强绿色施工的技术和管理创新,把绿色施工理念真正贯穿到施工全过程,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和丰富,积累技术和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