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资调查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台帐设置及使用不规范,未能明确反映借款人有关情况的整改情况
存在问题:检查中发现,个别信用社没有设置台帐或台帐与借据不符。
对支农再贷款台帐登记、发放和归还情况,只是逐户登记金额和日期,未能真实反映出各个借款人的详细使用状况。
整改情况:要求各信用社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对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实施细则》有关规定操作,利用每月1号会计例会时间,加强对再贷款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实现统一的帐务处理方法,明确反映借款人再贷款的使用及归还情况,真实反映再贷款的使用进度,达到支农再贷款帐务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二、对再贷款使用投向不准,存在贷款用于非农业,贷户身份为非农户现象的整改情况
存在问题:检查中发现,个别农村信用社再贷款投向非农业,此类现象不符合《中国人民银行郑州中心支行再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四章第三十一条“再贷款应集中用于发放农户贷款,重点解决农民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及农副产品加工业、储运业和农村消费信贷等方面合理资金需求”的要求。
整改情况:接到《通报》以后,联社对再贷款使用投向不准的信用社,及时下发了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涉及问题的信用社在200X年12月底之前整改完毕,并给予了通报批评。对问题较为突出的顺店社,要求该社尽快出台整改意见报联社计划信贷科,联社将视情况作进一步处理并监督整改,确保支农再贷款投向的合规性。
三、贷款存在逾期,致使支农再贷款形成风险的整改情况
存在问题:部分贷款存在逾期现象,个别信用社为完成年度其他各项工作任务,在支农再贷款方面疏于管理,使部分贷款没有换据或没有及时收回。
整改情况:对贷款出现逾期的现象,已专项向领导作出了汇报,现已协调资产科出台了以下意见:一是对200X年以来新发放形成不良的贷款必须收回,否则按照禹农信联〔200X〕142号文件规定严肃处理。二是要对2006年以来新发放贷款到期必须收回,发现1笔形成不良的,信用社主任就地免职。三是对于账面中隐含的大量不良贷款,要求各信用社必须迅速行动,该换据的换据,该的,争取在年底前解决这部分问题。
四、对再贷款发放使用中存在垒大户现象的整改情况
存在问题:在检查中发现,个别信用社为逃避监督,简化贷款审批手续,把大额贷款化整为零垒大户,增加了支农再贷款的风险。
整改情况:这种现象的发生,主要是以前年度信息系统不对称及监督管理不完善等原因造成。今后,联社业务科将严格把关,审查一笔贷款,先通过“信贷咨询系统”查询把关,无质疑的,再建议审批备案。对一户多笔、垒大户等以逃避联社审批为目的发放的贷款,联社业务科在加强监督的同时,将积极协调稽核部门进行后续稽核,凡出现此类情况的信用社,一经发现,将给予严肃处理并督促整改。
五、贷款发放手续不完善的整改情况
存在问题:检查中发现,个别信用社发放支农款时手续不规范。
如借款合同中还款计划没有正常登记,缺乏对贷户的还款约束;调查报告流于形式;借款用途与调查报告用途不符;借据与合同要素不全等。
一、我县"三农"工作的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绩
我县有农业人口47.3万人(按户籍划分),占全县总人口77.6%,其中,农村劳动力27.7万人,占全县总人口45.4%。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全县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农村社会继续保持稳定。
--农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2003年,我县农民人均纯收入2875元,比1994年增长1799元,增长63.6%;比2002年增长168元,增长6.2%。在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家庭经营种植业收入852元,占29.6%;养殖业收入464元,占21.1%;工资性纯收入为1040元,占36.2%;其他收入519元,占18.1%。截止2003年底,全县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4.4万人,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2.1%,农民外出务工收入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年生活总消费人均2050元。近两年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用于食品的消费减少10.8个百分点,衣着、居住、家用设备用品等其余各项消费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农民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不少农民在场镇购房和自建砖混楼房,90%的农户用上了机井水或自来水,电视机在农村已基本普及,闭路网络不断延伸,农民正向小康迈进。
--农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3年全县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42万亩,农业总产值6.87亿元,粮食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比例由1997年的79:21调整为57:43,粮食与经济作物的产值比由1997年的40:60调整为28:72。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种植和畜禽养殖已成为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四大主导产业,其产值达到38308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8%。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壮大,全县共有各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固定资产总额18619万元,产值56922万元,实现销售收入49948万元。龙头企业带动农户16767户,农民从中获得收入7540余万元。全县有种养殖专业大户1700多户,专业市场4个。农村土地有序流转,去年土地流转总面积达80856亩,流转率为19.2%。
山东省齐河县、滕州市――化肥涨价影响农民购肥投肥积极性
农业部赴山东调查组在齐河县和滕州市发现,持续上涨的农资价格,无形增加了农民种粮生产成本,粗略估算仅小麦追肥一项,就增加生产成本10元左右。因此,建议国家严格控制化肥等农资价格过快增长,否则将可能影响农民购肥和投肥积极性,从而影响粮食产量。
农资价格总体看,大宗肥料产品价格高位运行,与去年同期比涨幅较大。尿素比去年同期增长8%左右,复混肥料同比增长8%左右,磷酸二铵同比增长8%左右。
与去年同期比,种子价格呈现大幅上涨趋势。齐河县玉米同比增长10%-30%;滕州市同比增长13%-18%。滕州市马铃薯同比增长40%左右。
农资供应全省春耕备耕化肥储备比较充足,基本能够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齐河县目前已储备优质化肥3万多吨,种子400多吨,农药100多吨,农膜150多吨,能够满足本区域农民需求。据滕州市调度,全市农资供应充足,不存在肥料市场脱销的可能。
市场反应今年化肥销售市场启动相对较晚。从经销商备货看,大部分经销商持观望态度。价格不断上涨,使大多数农民都要等到施肥最后一刻才购买。对齐河县205户农户化肥购买情况调查表明,截至2月25日,只有34%的农户购买了化肥;在已经购买的农户中,70%的农户购买数量较去年同期减少。
相关建议一是重拳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确保农民用上放心农资产品。二是个别地区盲目施肥现象仍然严重,需要引导和帮助农民科学施肥。
河北省平山县、藁城市――农民担心肥力不够影响粮食产量
农业部调查组在河北平山县、藁城市实地调查并了解成安县、涉县、沙河市等地情况发现,农民普遍感觉化肥价格上涨偏快偏高,部分抵消了粮价上涨和直补带来的收入。
农资价格玉米种子目前零售价为4-5元/斤,与今年1月份、去年底相比基本无变化,与去年同期相比小幅上涨,增幅5%-8%不等。
当地化肥主要用尿素、复合肥、二铵。2月份尿素市面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10%-15%;复合肥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超过15%;二铵与去年同期相比涨幅为20%左右。
农资供应据调查,当地县城种子、化肥均已储备,农资经销网点均有存货,存量相对较为充裕,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今年种子、化肥供应量与去年同比大部分持平。
市场反应目前农资市场供求和价格上涨尚未对今年河北农业生产带来明显不利影响,调查组在所调查的县城未发现种子、化肥等农资产品短缺现象,亦未发现农民因价格上涨而削减或放弃种植。与去年相比,农民春耕备肥进度未有明显变化。据统计,平山县、藁城市、沙河市均有50%-60%的农户已购置化肥预备春耕。
问题反映据农民反映,市面上部分化肥与销售商宣传的不一样。质量与标识不符,真的和假的、杂质的一起掺着卖,花了钱不要紧,就怕是肥力不够影响产量。
相关建议一是加强化肥质量监控,严厉打击掺杂使假等坑农、害农行为。二是适度调控化肥价格,共同保障企业盈利和农民增收。三是确保化肥供应顺畅,建立多种渠道进货备货,加大基层生产资料门市储备量。
辽宁省昌图县、铁岭县――农资涨价过快导致春耕资金缺口
农业部调查组在辽宁省昌图县、铁岭县农资市场发现,农资价格过快上涨,给农民、农资生产企业和经销商都带来了不利影响。
农资价格昌图县、铁岭县今年农资价格普遍上涨。以昌图县为例,与去年同期相比,化肥价格涨幅在20%左右。玉米种子每斤7-7.5元,比去年同期高出1.5元;水稻种子每斤4.5-5元,比去年同期高出0.5元。
农资供应昌图县、铁岭县农资货源充足、品种齐全,可以满足春耕需要。目前,昌图县供销系统化肥已到货4.9万吨,全县化肥已下摆到户35%;农药已到货60吨,全县已下摆到户15%;种子基本备足,玉米种子已下摆到户48.5%,水稻种子已下摆到户55%。铁岭县春耕农资备实量已达到80%,下摆到户达到27%。
市场反应农资价格过快上涨,一是农资市场销售不旺。尽管农资市场供应充足,但由于价格上涨幅度较大,不少农民还在观望,期盼农资价格回落。二是加大春耕资金缺口。随着农资价格上涨,春耕资金需求相应增加。今年铁岭县春耕所需资金约4.9亿元,还有1.6亿元缺口。三是增加农业生产成本。农资涨价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对农民的相关补贴,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据昌图县、铁岭县反映,因农资价格上涨,今年每亩粮食生产成本将增加50元左右。
相关建议一是从农资生产源头抓起,控制原料价格过快上涨。二是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农资生产经销企业做好淡季储存。三是增加农资综合补贴额度,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四是加强农资市场监管,确保农民买到放心农资。
吉林省双辽市、公主岭市――生产企业要健全产品可追溯制度
农业部调查组在吉林省双辽、公主岭两市实地调查发现,农资总体供应数量充足,价格普遍上涨,市场秩序有所好转。
农资价格 据20个玉米品种调查统计,平均零售价比去年同期增长22%。水稻种子价格有较大幅度上涨,据13个品种统计,平均零售价比去年上涨了36%。
除钾肥外化肥价格普遍上涨,据两市54个化肥品种统计,化肥平均零售价比去年同期上涨11%。由于化肥上涨,农民种植玉米成本每公顷平均增加300元。
农资供应据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初步统计,现有种子完全能够满足市场需要。目前正值购种旺季,种子入户率已达60%。
化肥供需基本平衡,可以满足春耕需要。双辽市2011年化肥需要量12.7万吨,目前已入户3.8万吨。公主岭市预计需要化肥16.3万吨,目前已入户9.3万吨。
市场反应近几年,按照农业部部署,吉林省先后组织开展了农资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和种子执法年活动,农资市场进一步规范,经销商普遍提供送货上门服务。农民十分谨慎,团购现象普遍。
相关建议一是针对农资产品直接进村入户新情况,要求农资生产企业健全销售产品可追溯制度,执法部门监管重点要下移,采取从农户“倒”查的方式。二是加强监测预警,做好地区间调运和品种间调剂。三是建立农资综合补贴动态调节机制,根据农资上涨情况,适当提高补贴标准。四是建立完善主要农资储备制度,建议在东北地区提早投放淡季商业储备化肥,做好动用国家和省级储备种子的准备,确保用种需求。
四川省广汉市――建议出台对种粮大户的专项补贴
农业部四川调查组发现,产粮大县广汉市目前农资供应充足,但价格均呈上涨势头,农民希望国家对生产环节加大补贴,降低粮食生产成本。
农资价格种子价格从全县看,目前水稻种子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了20%-50%。
在广汉市金土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了解到,目前复合肥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5%,碳铵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0%,尿素批发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16%。
农资供应广汉市有四川隆平高科种业和广汉大地种业两大制种公司,今年水稻种子总量供需比较平衡,目前已有80%的农户购买了水稻种子,但部分品种有缺口。
目前,由于集中使用化肥的农时季节未到,农民购买化肥的数量尚未有明显增加。经走访发现,按照常年的用肥需求,广汉市各化肥经营单位都囤储了充足的肥料。
市场反应总的来看,农资价格上涨对广汉市生产者的种粮积极性影响有限。分散种植的农民认为,种粮主要是自己吃,虽然农资价格上涨了,该买还得买,该用还得用。
相关建议一是加大农资综合补贴的力度,减轻生产者的负担。二是适当调高粮食保护收购价格。三是加大对种粮大户的补贴力度。种粮大户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种粮土地,但政府的粮食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都补给原土地所有者了,建议出台针对种粮大户的专项补贴政策,可按其承包土地数量给予补贴。
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明确今年粮食生产蔬菜种植计划
农业部调查组在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和孝感市孝南区发现,两区县对粮食生产抓得紧,对蔬菜生产抓得实,牢固树立了粮食生产保增长、蔬菜生产保供给的目标任务。
农资价格种子和肥料价格普遍呈上扬趋势,其中种子同比约上涨20%,肥料同比上涨约15%。
农资供应调查组对2个农资批发市场和48家农资经营门店以及81个农户进行了走访调查,总体上看,两区县春耕种子、化肥储备充足,市场销售平稳。
市场反应农民和农资经营户普遍反映,今年开春以来,农资价格上涨过快,经营者进货价格和农民生产成本明显增加,给春耕生产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部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一)扎实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按照市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和工作方案要求,我社党组、社委会高度重视,坚持把开展好学习实践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纳入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党组书记、主任冯永福同志为组长,副主任、机关支部书记张立春同志,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唐天均同志为副组长,相关股室人员为成员的市供销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党组书记为市供销社学习实践活动的第一责任人。切实制定实施方案,突出学习重点,扎实开展调研,使学习活动不断深入人心、有序推进。一是认真制定学习实践活动方案。结合供销社工作实际,制定了《万源市供销社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意见》和《万源市供销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调研阶段实施方案》,确定了以“ 弘扬精神、推进科学发展、致力服务‘三农’、振兴合作经济”为活动主题。明确了学习活动的人员范围、方法步骤及组织领导,对学习活动三个阶段、六个环节在时间安排、主要任务时间排列表作了周密计划、科学安排,确保高起点动作,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完成学习任务。二是全面发动,打好思想基础。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先后召开学习实践活动动员大会和辅导报告会,制作了学习宣传园地,做到了“活动主题”和“学习心得体会”上墙,编发活动简报8期,学习心得体会14篇,大力激发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参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三是开展大讨论,达成共识。通过召开专题讨论会、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和以中心发言引导全体干部职工参与大讨论,形成了“服务‘三农’是供销社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和目标、统筹城乡发展是供销社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的共识。四是结合实际,深入开展调研。由主要领导带队,先后深入到企业、农资及烟花爆竹配送中心和基层网点调查,同一线员工座谈,深入研究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及服务“三农”工作,就全市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基本情况、主要做法及成效、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形成了专题调查报告。五是学习实践并举,扎实推进。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通过召开支部生活会和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设置意见箱、举报电话,广泛(公开)征求意见和建议,收到合理化建议10余条,找准了供销社领导班子、领导成员及干部职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在分析存在问题主客观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确立了供销社把握“五势”,抢抓机遇,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和立足“六个基点”,提升实力,加快发展的新举措。即应势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用势把握机遇推进发展、造势创造机遇争取发展、借势赢得机遇共同发展、蓄势寻找机遇伺机发展;以项目建设为基点、提升供销社商业服务设施水平,以网络提升为基点、打造城乡一体化现代流通体系,以深化服务为基点、拓宽经营服务领域,以调整结构为基点、发展支柱型行业,以增强实力为基点、打造带动力较强的社有企业,以激发活力为基点、创新体制机制。使学习活动进一步深入人心,扎实推进,对决策和推动部门各项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1 2 3 4 5 6 (二)立足服务,推进企业发展。今年来,党组、社委坚持以服务“三农”为中心,奋力打造为农民增收、为农业增效、为农村社区服务的网络体系,大力开拓业务,实现扩销增效。先后20余人次深入到所属企业、车间、场镇农贸市场和农资配送网点,现场研究企业运行机制,开拓业务,提高效益和推进发展等工作举措,力求克服开拓业务、推进发展中的重重困难,进一步增强企业持续发展能力。
1.全力支农,保证农资供应。全系统以强化为农服务为目标,以巩固和发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店存活率为重点,大力开展商品配送到户、技术服务到户、质量承诺到户的“三到户”活动;大力抓好化肥、农药等重要农资商品储备工作,确保农业生产需要。上半年,巩固发展农资农家店96个,网络覆盖36个乡镇、 60个行政村;先后储备各种化肥、农药5500余吨;同时,实行农资“五统一”(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商品价格、统一规范服务),保障农业生产用肥和农民安全、方便消费。供应各种化学肥料4465吨;调供“水稻、玉米、油菜”三杂种子65吨;农药销售51万元。农资商品配送率达80%以上。供销社兴达农资公司做到抓实农资主产品推广、科学配方施肥、科技服务示范。在企业资金十分短缺的情况下,集中人力、财力,全力保证农资储备和供应。大力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和引导农户科技示范。以乡、村96个农资农家店为依托,积极引导村民根据不同的农作物进行测土配方,大力推广高浓度肥料和配方施肥,先后无偿印发500余份农业技术宣传资料,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农民免费服务,确保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农民增产增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1 2 3 4 5 6 2. 大力服务专业社,助农增产增收。在加快农村合作经济发展中,供销社始终把落脚点放在服务上,做到服务农民专业社、服务农户专业化生产和助农减灾增收工作“ 三到位”。今年,皮窝乡赵家河大蒜生产专业合作社和黄钟镇马家沟村200余农户,成片规范种植优质大蒜240亩,为运用科学技术,切实抓好田间生产管理,保证蒜类蔬菜增产增收,我社主要负责人挂帅,县、基层企业齐心协力,机关干部职工全心服务专业社发展和蔬菜基地建设工作。先后带领南虹公司负责人和聘请农技部门技术员30余人、次深入农户指导大蒜生产,开展技术咨询。根据不同地段土壤、气候和大蒜长势情况,为农户开展大蒜田间管理和夺取高产全面“处方”,确保助农增收工作取得实效。同时帮助专业社购回德国产蒜类蔬菜专用“银法利乳剂”和“真菌细杀星”农药,无偿为专业社农户开展了200余亩大蒜生产疫病统防统治工作。
3.着力开拓业务,实现扩销增效。各企业力求结合实际,找准突破口,千方百计在助农增收、增强企业竞争力上狠下功夫。南虹公司、兴发公司立足长远,广辟企业发展新途径,着力抓好果蔬保鲜加工、冻库配套建设和着力提高鞭炮生产工艺、节能降耗增效工作。先后到到江西考察论证按标准化生产、提供优质蒜苗产品及鞭炮生产工艺先进技术,引进了种植业可行性项目和鞭炮生产先进工艺,为帮助专业社提高商品生产率、推销特色农产品和促进企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上半年实现市场交易额605万元,烟花爆竹生产、销售收入590万元。同时申报完成蔬菜冷藏物流产业链和农资配送中心建设的项目储备工作。
1 2 1 2 3 二、下半年主要工作措施1 2 3 4 5 6促进农村市场日益繁荣。
(二)重抓为农服务工程。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实现助农增收、企业增效。重点抓好商品基地发展和果蔬加工、贮藏保鲜和化肥淡季储备工作。进一步完善为农服务体系,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实现农、商利益最大化。
(一)市民食品安全知晓率情况从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关于《上海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程度调查报告(2016 年度)》反映的情况看:
1. 2016 年市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程度得分为80.2 分。
2. 市民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出售病死牲畜肉”(45.0%)、“变质食品”(44.6%)和“蔬菜中农药残留”(40.9%)。
3. 市民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方面和监管措施。市民认为最应该加强重点监管的环节列前三位的分别是“环境污染的整治”(67. 8%)、“生产、加工环节的监管”(63.4%)和“种植养殖环节的监管”(50.6%);市民认为最有效的监管措施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加强监督执法”(70.7%)、“严厉查处违法者”(56.9%)和“曝光典型案件”(39.9%)。
4. 市民对参与食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意愿较高。市民非常关注食品安全,选择“很关注”和“关注”的达到94.1%。市民认为营造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有效措施前三位的分别是“对举报食品安全问题的个人给予奖励”(61. 7%)、“V泛公布食品安全问题的举报渠道”(58.8%)、“建立举报追溯和责任机制”(52.0%)。在向有关部门投诉的市民中,拨打“12331”(71.1%)进行投诉的比例最高,其次分别为“12345”(15.4%)、“12315”(12.2%)。市民最希望了解的食品安全知识列前四位的分别是“食品营养”(57.9%)、“食品选购”(46. 0%)、“食品储存”(43. 3%)和“食品添加剂”(42. 7%)。
(二)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情况
据国家统计局上海调查总队关于《2016 年度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调查报告》,该总队参照第六次人口普查各区人口比例的结构,采取入户调查的方式,采用市民评议调查和舆情大数据分析综合测算,调查结果显示:上海市民食品安全满意度为72.3 分。
1. 市民对食品安全总体状况的认同和感受度较高, 选择“很安全”、“比较安全”的占83.5%,同比上升15.6 个百分点;安全感受度得分为80.1 分,仅有1.4% 的被访市民选择“不安全”。
2. 对于“未来一年内上海市食品安全形势”的预期,市民大多看好,其中市民认为“很好”、“较好”的,两者合计达84.7%。
3. 市民普遍认可各级政府对食品安全的重视,选择“很重视”、“比较重视”的,两者合计达82%。
4. 市民高度支持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 支持度高达99.8 分。
七、2016 年食品安全主要监管措施
(一)做好食品安全地方立法在地方修法过程中,增加了食用农产品、网络食品经营、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等内容,规定从市场准入到全程追溯、事中事后监管的新要求。
(二)组织制定和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于 2016 年7 月1 日正式,形成了10 项预期性和6 项约束性的指标体系。
(三)全面启动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2016 年3 月,上海市食药安委印发《上海市2016 年国家食品安全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意见》;7 ~ 8 月,国务院食安办对上海市创建工作开展了现场中期绩效评估,给予了较高的评价;12 月,完成上海市16 个区上海市食品安全城区的创建中期绩效评估。上海市食药安办还起草制定《上海市建设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行动方案》,明确了重点推进的九方面35 项工作任务,并配套制订了《上海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评价标准》,形成八方面90 项评价指标。
(四)完善基层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的综合协调;加强食品安全职业化、专业化监管队伍建设;加强基层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出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规定》及《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通用文书样式》,制定《市场监督管理所通用管理规范》。
(五)完善无缝衔接的监管机制
1. 加强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及畜禽屠宰监管
上海市农委开展65 个绿叶菜绿色防控集成技术示范基地建设,减少农药使用数量达到30% ~ 50%。开展生猪屠宰“扫雷”行动以及兽用抗菌药、“瘦肉精”、生鲜乳违禁物质等系列专项整治行动。上海市粮食局开展粮油加工企业原粮质量安全专项抽查、库存粮食(油脂)质量卫生抽查及地方储备粮轮换入库质量抽查。
2. 加强食品生产、流通和餐饮服务监管
上海市食药监局对生产企业由原来的按品种单元发证调整为“一企一证”,对流通和餐饮服务环节实施“两证合一”。通过移动监管APP 现场录入检查结果,对高风险食品生产企业实施实时视频监控措施。加强超市卖场临近保质期、现制现售食品和过期、回收食品的监管,督促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加强重点食品快速检测。进一步推进餐饮企业实施“食品安全ABC 规范化管理”、明厨亮灶。
3. 加强进出口和国境口岸食品安全监管
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进一步完善以风险评估和信息化手段为基础的进口食品口岸监管制度。研究制定了上海自贸区进口食品分类监管试行工作规范并积安全独家极开展试点工作。
4. 加强食品相关产品安全监管
上海市质量技监局对15 类非发证食品相关产品制定统一评价细则,对125 家非发证食品相关产品企业开展安全评价工作。开展一次性塑料餐饮具等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品牌提升等专项行动,以及食品相关产品危害因素调查分析工作。
5. 进一步加强餐厨废弃油脂综合治理
推进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颁布并实施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B10 团体标准,已在上海市105 部公交车上使用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混合燃料。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餐厨废弃油脂制生物柴油收运处置应急扶持办法》。
(六)着力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
1. 开展无证食品生产经营综合治理结合城市网格化管理与“五违四必”区域环境综合整治。据统计,2016 年全市共整治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22 289 户次,其中取缔、关停、歇业20 122 户,督促办证并获许可证3 916 户,督促登记备案纳管1 767 户,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户数较2015 年底下降46.6%。
2. 开展网络食品经营管理 《上海市网络餐饮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建立十家主要网络订餐平台参与的联席会议制度。全年督促各平台清理上海市网上无证餐饮单位6万余户次。“饿了么”、“大众点评网”、“百度外卖”等五家平台已实现与监管部门的信息对接,2 万余户次餐饮单位的监督公示脸谱信息已上线。查处上海市网络订餐平台违法案件13 起。
3. 集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开展“农村食品安全专项治理”、“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食用植物油塑化剂专项监督检查”等18 项专项整治。
(七)严厉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
上海市食药安办、上海市食药监局会同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制《上海市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实施细则》。上海市食药监局会同上海市公安局联合制定实施《上海市食品药品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考评细则(试行)》等。
(八)完善食品安全技术支撑体系
1. 推进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工作 上海市卫生计生委推进上海市地方标准清理;修订《上海市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办法》,并组织开展相关培训。上海市食品安全企业标准备案实行全程网上办理,2016年共备案企业标准436 份。
2. 加强信息化监管 组织建设“食药监管大数据平台”APP,基本完成上海市食品安全监管和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一户一档”。
3. 加强检验检测能力建设 目前93% 的街镇基层监管所已设立食品安全快检室,配置58 项计69 种方法的常规快速检测装备。同时,发挥第三方检测机构的作用。
(九)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加强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1. 推进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工作制定《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品种目录》,明确九大类20 个重点监管品种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生产经营单位上传食品安全追溯信息。已建成“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系统”追溯平台,全年注册企业总数2.38 万家,上传
数据7 695 万余条。共开展各类培训近300 场,培训各类企业近1 万余家。
2. 积极推进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修订实施《上海市食品药品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与相关责任人员重点监管名单管理办法》。已向上海市法人库和上海市公共信用信息平台推送行政许可、处罚类监管信用信息5万余条,累计推送39.7万余条。
3. 深化探索食品安全责任保险机制
目前上海市16 个区已全部开展食品安全责任保险试点,共有2 200 余户食品生产经营企业投保食品安全责任险,保险金额达90. 7亿元。
4. 发挥食品安全示范企业示范引领作用 评选出93 家“2015-2016 年度上海市食品安全示范企业”。
(十)加强社会监督与公众宣传
1. 认真落实上海市人大执法检查和上海市政协建议整改
2016 年4~6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指出了关于无证无照食品生产经营现象屡禁不止、网络食品经营活动良莠不齐、部分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仍显欠缺等四方面问题,上海市食药安办会同相关部门认真落实整改,并将整改情况向市人大作专题汇报反馈。
2. 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与政协提案
2016 年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办理食品类代表建议12 件(主办4 件,会办8 件)、政协提案10 件(主k7 件,会办3 件)。在主办的11 件中,10 件予以采纳,1 件留作参考。代表委员总体满意。
3. 建立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制度
制定上海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管理办法,首批聘请50 名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市政协委员担任上海市食品安全社会监督员。
4. 创新食品安全
一.前言
经过一学期对《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的学习,我对思想和我国当代的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了一个更细致和系统的认识,在学院的要求下,这学期我带着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回到家乡,对家乡XXX农民的收入进行实地调研,最后整理总结形成了此报告。
二.XXX的基本情况
XXX的农业在三大产业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根据邻水统计年鉴,20XX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88. 6亿元,比上年增长14. 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3.3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5. 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30.2亿元。可以看出,农业在XXX的经济中依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为邻水的地形是属于三山夹两槽,所以地形上并不是很适合工业的发展,由于温热多雨的亚热带季风,使得农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气候条件。20XX年,全县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全年粮食总产量46. 4万吨,增长2.7%;油菜籽产量2. 18万吨,增长19. 5%;花生产量1. 19万吨,增长5%;烟叶产量760吨,减7.2%;麻类作物产量500吨,减20. 3%;园林水果产量7.96万吨,增长9.5%;蔬菜产量43. 6万吨,增长17. 5%。农产品中,XXX作为脐橙之乡,脐橙是最大的特战,2005年至20XX年XXX平均每年新增脐橙种植面积2万余亩;20XX年柑橘总面积达20万亩,其中优质脐橙面积15.6万亩,占柑橘总面积的78%;脐橙种植面积较2005年的10.5万亩增加5.1万亩,增长48.6%;今年新建成柑橘标准化示范基地5个,面积5000余亩,打造精品果园20个,无公害柑橘生产面积达10万亩。
这些产量与数据在农民的收入中占据了大部分,在接下来的报告中我将用数据说明。
三.农民收入基本情况
总的情况:20XX年全XXX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562元,比上年净增364.8元,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462)100元。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家乡XXX的农民收入摆脱了从1991年到2001年长达10年的停滞增长局面,实现了快速增长,农民收入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按农民收入的来源来划分的话,农民收入在多元化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
(一)家庭经营性收入虽然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所占比重呈逐年下降趋势。2007年XXX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的62%,20XX年下降到60%,2003年下降到53%,2008年下降到 59 %,2009年下降到 58.5 %,2010年下降到 54 %,2011年下降到48.08%,20XX年为48.26%,在家庭经营内部,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2011年的77.97%上升到20XX年的 79.64%,上升了1.67个百分点,而二、三产业在家庭经营中所占的比重由2003年的 22.03 %下降到2008年的20.36 %。农民家庭经营主要依靠种植业和养殖业,其收入的减缓或下滑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减。但XXX的农民收入依旧有自己的乡镇特色,主要表现在两河乡的大桥村、观音镇的倒朝门村、御临镇的滑滩村的优质脐橙,新镇乡的优质稻,九龙镇黄泥村的再生稻,城北镇罗解村山区反季节蔬菜等,已成为当地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骨干增收项目。总得来说,XXX20XX年农民人均农业收入985.44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8.16%。
(二)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为农民增收贡献最大。2008年农民获得的工资性收入人均570.1元,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5.36%,到20XX年工资性收入人均1473.81元,人均增加930.71元,增长1.58倍,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43%,为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为63.41%,为贡献率中最高。农民收入的增长部分主要靠非农产业、靠外出打工,而不是靠种地和二、三产业。
(三)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所占比重不大,但具有内在潜力。从县农民收入构成情况看,近年来农民财产性、转移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有所下降。20XX年,全县农民人均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为91.89元、48.45元,两项之和占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32 %。
(四)农民从一系列惠农政策中得到更多的实惠。20XX年国家继续加大了政策扶农助农力度,增加粮食直补款和农资综合补贴标准,扩大农机具补贴范围,启动农村低保,进一步深化农业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使农民从一系列多予政策中得到更多的实惠。20XX年农民人均获得转移性收入228.05元,比上年增加74.40元,增长48.42%。
(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XXX2011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471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43.3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以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为3.06:1;20XX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322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500元, 城乡居民收入比约为3.78:1。而20XX年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542元,增长17.7%,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38元,增长16.3%,若把社会保障水平等因素考虑在内,城乡实际收入差距更大。
四.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
关于XXX农民增收问题的原因分析只我根据自己在暑假实践中和自己在农村生活近20年来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不一定就是我完全正确,但也能反应一些事实。
(1)乡镇经济发展缓慢。乡镇经济仍是制约XXX快速发展的短腿,乡镇经济总量和居民收入与全国县域平均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不及全省平均水平。20XX年XXX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5.5%, 20XX年全县XX个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乡镇经济发展明显滞后。乡镇企业的情况如下,邻水柑桔开发有限公司、顺翔米业、邻水奥派思食品等农产品加工企业25 家等产业化龙头企业,但存在着分布不均的现象。不过乡镇企业对于经济的带动作用明显,比如在邻水柑桔开发有限公司带动下,柑桔产业基地已发展到43乡镇、面积达26.5万亩。在顺翔米业公司的带动下,全县已有40个乡镇的农户种植优质稻30余万亩,仅此一项农户年均增收450元以上。
(2)土地难以实现规模经营。目前,经营承包土地仍是农户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对经营个体而言,其规模较小而且很分散,要靠它长久地、大幅度地增加农民收入难度很大。XXX现有耕地179.05万亩,人均占有1.8亩。由于土地经营规模小,生产手段落后,加之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农民要想在有限的耕地上致富难度很大。即使今后随着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但这种超小型的土地规模和小而全的经营方式,难以支撑持久地、大幅度农民收入的增加。
(3)农村二、三产业比重偏小。家庭经营所得仍是XXX农民收入的基本来源。在家庭经营内部,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2001年的 79.46%上升到20XX年的79.64%,上升了0.18个百分点,而二、三产业在家庭经营中所占的比重由2001年的20.54%下降到20XX年的20.36%,这几年农民家庭收入结构变化不大,农民没有从二、三产业的发展中得到相应的收入。农业收入的增加或下滑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减,这在一些山区乡镇尤为突出。
(4)农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调查数据显示,20XX年XXX农村居民用于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人均757.09元,增长21.4%。其中,第一产业生产费用支出人均667.35元,比上年多支出104.14元,增幅为18.5%,比来自家庭经营一产纯收入的增幅要高出8.2个百分点。从支出构成看,人均购买农用生产资料支出534.7元,增长14.6 %;农业其他生产服务支出132.51元,增长15.1%。另据调查,20XX年粮食生产成本较往年明显提高,主要是农资价格上涨和雇工成本提高所致,两者合计致使每亩种粮成本增加70-80元左右。尽管各级乡镇政府相继出台了增加农业补贴等各项惠农政策措施,但是农资价格的持续高位运行,从一定程度上冲抵了惠农政策效应,直接影响了全年农民纯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
(5)农村劳动力资源素质不高。据统计,。XXX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15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6%,每万名劳动力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仅为13人,其中初中文化程度44.2万人,占54%,初中以下46.8万人,占30%,受过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不到10%,这与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很不适应。随着青壮年劳动力不断外出,目前,留守在农村的从业人员以多数老人和妇女为主。他们缺少就业必需的技能、技术,素质较低,技能单一,经营管理能力较低,一方面难以接受新农业科技知识,制约了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适应不了当前非农产业的发展要求,多为从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及低层次的服务行业,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新兴第三产业,所以也制约了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及农民增收进程。
(一)切实采取措施,全力应对物价上涨。
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供求关系变化及影响,我市猪肉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市民日常早餐价格也一路走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对此,我局快速反应,积极应对,充分发挥价格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采取多项措施,在加强对猪肉等食品价格的监管、调控和保持全市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是结合实际,迅速行动,认真贯彻中央、省、市关于稳定物价的一系列部署。特别是全国、省、市“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以后,我局采取了6项措施认真加以贯彻落实,并于8月8日在修文县召开了全市物价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对全市下一阶段应对物价高位运行态势进行了安排部署。
二是运用价格调节基金,加大对低收入群体的生活补贴。我局向市政府建议动用459万元价格调节基金对低收入群体进行了价格补贴。对大中专院校贫困学生的补助问题会同教育部门已经拿出了具体方案,现已报市政府。10月份,我局按照上级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城市低保对象不低于20元,三无人员不低于30元,农村低保、五保对象不低于10元的补助标准,对全市城市低保、三无人员和农村低保、五保对象共15万多人动用价调基金698万元进行补助。
三是加大市场监测力度,做好价格监测预警工作。抽调工作人员成立监测小组,坚持价格监测日报制度,每日对全市猪肉及相关食品的价格进行监测,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加强对监测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为市委、市政府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此外,8月份迅速拟定了《*市价格异常波动应急工作预案》,并经市政府审定通过,现已正式实施。
四是迅速开展价格监督检查,严厉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加强对猪肉和以猪肉作为原料的食品制品的价格,以及涉及猪肉等产品的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的专项检查,坚决制止乱收费行为。组织召开行业协会、经营者参加的价格提醒告诫会,严禁趁机囤积居奇、哄抬肉价、造谣惑众行为。8月份以来,我局先后对南明区市场服务中心超标准收取摊位物业管理费、*市社会客运第一服务站车票乱涨价、花溪区砂石场串通涨价等价格违法行为进行了处罚和整治,在罚款的基础上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并责令其改正。
五是做好成本调查,摸清市场价格情况。一方面做好早餐成本调查,从5月份以来,对市民普遍食用的牛肉粉、肠旺面等早餐的成本构成、毛利情况进行了3次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并于9月7日向社会公布了我市主要早餐成本。另一方面针对猪肉价格高位运行的情况,我局会同农业局、商务局等部门对生猪养殖、屠宰、流通等各个环节进行跟踪调查,深入调查猪肉价格成本构成情况,并形成调查报告报市委、市政府。
六是严格控制提价项目的出台。为配合国家调控政策的实施,4月以来我局按照上级规定没有再出台相关的政策性提价项目,避免了政策性调价与市场价格涨价的“双碰头”。
七是加大价格管理工作宣传力度,正确疏导市民“心理涨价”。今年以来,我局进一步加强了舆论引导和宣传工作,通过*电视台、《*日报》、《*晚报》等新闻媒体,及时将物价涨幅趋势、采取的措施,以及市场检查情况告知广大人民群众,同时利用我局价格信息网络平台,引导社会客观看待猪肉等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理性对待市场价格变化,防止恶意炒作,扰乱市场正常秩序。
通过以上措施,使我市物价总水平得到一定的控制。1-10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4.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在全省9个地州市中心城市中排名最后一位,为拉低贵州省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做出了一定贡献。
(二)在应对物价上涨的同时,认真做好日常价格管理工作。
一是理顺价格关系,做好价格改革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发改委、省物价关于药品价格调整工作,先后4次对800多个降价品种在市属各家医院及各大药房得到落实,同时顺利完成了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工作。5月份,组织召开了由社会各界、消费者代表参加的“*市供水价格调整听证会”,并按程序将听证会情况上报给省物价局。经省政府批准调价方案后,我局下发了《关于调整*市供水价格的通知》,文件明确了此次调价的幅度、对困难群众的优惠措施等,还要求供水企业加强企业内部管理。为规范商品房交易价格行为,维护房地产市场价格秩序,我局拟定了《*市新建商品住房价格管理办法》,并已报市政府。
二是清理收费项目,规范收费行为。认真贯彻《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收费的通知》精神,及时下发通知要求相关部门取消了2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对我市221家行政事业性收费单位的收费情况进行了年度审验,年审率达100%。同时,对部分群众反映强烈的单位,会同市财政局到单位查账、查票据等方式,切实加大审核力度。对在审核中发现有乱收费行为的,我局已责令其清退、改正。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取消电影费项目及标准,并要求高中阶段学校按规定收取择校费后,一律不得再向择校生收取学费。此外,我局对*市房地产中介服务收费进行了规范,1至9月还制定了30个小区、楼宇的物业管理收费标准,促进了物业管理的健康发展。
三是加强市场检查,整顿价格秩序。4月中旬对全市农资销售价格执行情况和涉农收费情况进行了检查。开展3.15咨询活动。3月中旬,我局参加了由市消协组织的3.15投诉咨询活动。活动期间共接待消费者投诉咨询83人次,登记受理15人次,现场处理5人次,发放价格宣传资料1200余份。做好元旦、春节、五一、十一黄金周期间的市场检查工作。节日期间,分别对价格欺诈、春运票价、公话收费、明码标价、农贸市场、景区等的价格行为进行了检查。制止了各种违法和扰乱市场的行为,维护了节日、省市“两会”期间的正常价格秩序,保证了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四是做好价格调节基金征收管理工作,加大支农惠农力度。由于今年以来大部分煤矿停产的影响,1至9月共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450万元。征收价格调节基金8228.05万元。1至9月,已经从价格调节基金中支出支农资金2964.8万元,实际拨付753.8万元,用于扶持我市花卉、蔬菜基地等的建设,真正体现价调基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宗旨。
五是开展“价格服务进万家”活动,做好价格法律法规的宣传。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颁布10周年,大力宣传价格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价格法律意识,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价格环境。6月3日,在全市范围开展了“价格服务进万家,构建和谐*”大型宣传活动。此次活动共发放宣传资料20000余份,现场解答群众咨询价格问题200余人次。
关键词:CPI;食品价格指数;VAR;内在原因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CPI)是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指数。CPI的采价对象既有城乡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各类消费品也包括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多种服务项目如水电、文通、教育、医疗等。CPI各类商品和服务权数的确定主要根据居民家庭用于各种商品或服务的开支在所有消费商品或服务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来计算。一般来说,CPI能够较全面地反映消费市场价格的变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一个国家和地区的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水平以及宏观经济运行状况。
食品类价格指数是CPI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以食品类商品为采价对象,反映居民购买食品类商品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幅度的指数。在我国CPI的编制中,食品类商品占32.3%,权重几近三分之一。
一、我国近几年CPI与食品价格走势
在经历了长达一年多(2001年11月至2002年12月)的通货紧缩后,我国物价终于在2003年1月实现了正增长。在之后较长的一段时期里(至2006年11月),我国物价上涨都被控制在一个较为理想的区间之内,2%以下,虽也有波动,但起伏不大。而自2006年12月,CPI便突破了2%,并一路上扬,终在2007年3月突破3%的预警线,之后便以更快的速度增长。
我国的食品价格指数同样在呈现了一年的负增长后,终于在2002年12月实现了0.5%的正增长。但有别与CPI,食品价格指数却经历了几次较大的起伏,在2003年2月和2004年7月分别涨到了8.6%和14.6%的高点,但之后又与2005年6月回落至2.1%,并在随后的一年多的时期内实现稳定低增长。2006年12月,食品价格指数再次突破警戒线,随后持续上扬,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2月,食品价格净增长23.3%。图1显示了自2001年至2007年我国CPI和食品价格指数变动情况。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CPI与食品价格指数几乎是成正向相关的关系,其实CPI自身的编制原理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占CPI三分之一的食品价格的上涨必然会带动CPI的上涨,反之也必然成立。但两者之间究竟存在多大的相关性,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证分析。
二、CPI与食品价格指数的VAR模型实证研究
(一)数据的选取与分析
本文选取2001年1月至2008年2月的月度CPI和食品价格指数(生成两时间序列CPI、FOOD)进行分析。为避免数据的剧烈波动,先对个序列做对数处理(得时间序列ICPI与IFOOD)。
(二)理论基础
在VAR模型里,ICPI与IFOOD存在如下关系:
其中,C1t、C2t为截距项,α1s、α2s、β1s、β2s为系数,ε1t、ε2t为服从正态分布的独立同分布误差项。
(三)模型的选取
在VAR模型的选取中,关键是确定模型的滞后阶数。此处可用统计量LR、信息准则SC和AIC来确定,比较结果见表1:
由表1计算结果可知,滞后阶数为1的VAR模型最佳。
(四)模型的建立与估计
建立VAR模型并对参数进行估计,结果见表2:
写成矩阵形式如下:
由参数估计结果,CPI与食品价格指数间的相关系数为0.380874,且显著,可以得出CPI与食品价格指数间存在一定的正向相关性,且相关系数与食品价格占CPI的权数32.3%接近。
(五)模型的稳定性与残差检验
VAR模型的本质是自回归模型,要求数据满足平稳性,而VAR模型平稳等价于系数矩阵特征根都位于单位圆内部。经检验模型系数矩阵特征根小于一位于单位圆内,满足平稳性。对残差矩阵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残差满足独立性。
(六)预测
用已有数据对对未来进行预测,可得2008年3月的CPI及食品价格指数预测值,分别为8.6761%和23.742%,与2月数据比较,两者都有上涨。所以由模型可以预测我CPI与食品价格可能还有一段时间的上扬。
(七)Granger因果预测
为进一步探求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用Granger因果预测对两序列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
9.50E-10表明应该拒绝IFOOD不是ICPI格兰杰成因的原假设,即IFOOD是ICPI的格兰杰成因;反之,0.3511表明应该接受原假设,所以ICPI不是IFOOD的格兰杰成因。所以CPI与食品价格指数存在着相关性,且应该把CPI看作被解释变量,把食品价格指数看作解释变量。
三、CPI上涨的内在原因分析
通过以上的实证分析,已经可以确定,CPI的上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食品价格上涨导致的。综合各方面的考虑,以下几点共同带动了食品价格持续走高:
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暴雪使南方地区的农作物种植受到了很大影响,油菜等各类蔬菜产量急剧下降,严重的供不应求导致了粮食价格飞涨。
受粮食减产、库存下降等因素的推动,2006年以来国际粮食价格全线上涨,小麦、稻谷、玉米等农作物的价格、涨幅均达到近年来的最高水平。2006年世界粮食减产2.7%,而世界粮食总需求却增加了1%,导致世界粮食库存连续三年下降,1999年谷物库存率为31.6%,2006年则下降至15.5%。国际粮食市场供需形势的变化,使我国进口粮价上涨。
由于原油等能源价格居高不下,各国政府加大对替代能源的研究开发,生物乙醇、生物柴油的高速发展,导致对作为其原料的玉米、棕榈油、食糖等粮食作物的需求急剧增长,并推动这些粮食品种的价格大幅上涨。
为了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及其利益,我国对粮食实行最低收购价,进行“托市收购”。近几年我国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逐步上升,造成粮食生产成本抬高,政府有意推动粮食价格的实际上涨(即粮食相对于其他消费品的价格上涨)作为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贫富差距的一项政策手段。
正是在上述国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200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粮价出现了新一轮上涨,并带动猪肉、鸡蛋、食用油等食品价格快速上升。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的监测数据显示,2007年5月前三周,我国大中城市的猪肉平均批发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43.1%,鸡蛋零售价格较去年同期上涨31.6%,而作为猪肉替代品的家禽和牛羊肉等价格也有不同幅度的上扬。国家发改委的调查报告也显示,5月份36个大中城市的食品上涨较快,其中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0.5%,鸡蛋价格环比上涨5.6%。
四、结论
近几年非食品价格基本保持稳定,主要是以粮食为代表的食品价格上涨推动了本轮物价上升,而且这从中长期来看,我国粮食供求矛盾依然突出,只能努力保持粮食供求紧的平衡状态。
在需求方面,随着人口总量的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和养殖业对粮食的需求是不断上升的,而且替代能源的用粮需求也在快速增加。因此,粮食需求是刚性、稳定增长的。
在供给方面,粮食生产则要受到气候、水资源、耕地面积、技术、资金等多方面的制约,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并不高,抗击自然灾害的能力也不强,所以,进一步增产的难度和压力都较大。
受此影响,肉禽及其制品、水产品、蛋类等主要副食品的价格也将保持稳中渐升的态势,消费者将面临较为长久的食品价格高涨时期。所以,无论是从实证方面做出预测还是从基本面进行分析,我们都可以预测CPI也将继续面临上涨的巨大压力。
参考文献:
1、程春艳,唐震斌.当前粮食供需失衡下CPI 运行态势预测[J].商业时代,2007(25).
2、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Philip Hans Franses.商业和经济预测中的时间序列模型[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