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我们将调查结果整理成以下五个部分。

1、 中学生上网最大的理由

(特别说明:由于一些调查题目被答卷者跳过,所以我们在按百分比计算时出现了小数点后两位数的情况,不影响数据的准确性。下同)

成因分析:过去,很多人认为,大多数中学生上网是为了摆脱学习生活中的压力,网络的虚拟世界是他们发泄的最佳场所。然而,我们的调查显示,中学生上网最大理由是方便,其次是因为好玩。造成此现象的原因是很显而易见的,网络通讯的方便快捷,网上购物的价廉物美,网上丰富的学习资源,以及网上大量的音乐,最新的新闻,都给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结论:大多数的中学生上网,是因为上网方便,但我们也须注意到,有30.23%的学生上因为好玩而上网,而这好玩,多办又指的是上网玩游戏,如何正确引导中学生正确上网,是家长和学校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2、 中学生对网上有害信息的看法。

调查显示,有64.34%的中学生认为上网不会学到有害的东西,有20%左右的同学认为上网会学到有害的东西,而15.66%的同学认为上网是否会学到有害的东西要看你是否有自制力。

成因分析:网上存在许多不良信息,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在我们的调查中却发现,64.34%的同学认为上网不会学到有害的东西。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又对近20同学进行了采访,结果和调查的结果大致相同,有14位同学认为上网不会学到有害信息。他们的理由是,虽然网上存在不良信息,但作为高中生,他们有辨别的能力。一位受访的同学表示:网上存在有害的东西,学校和社会也存在有害的东西,我们能在学校和健康成长,为什么不能在网上健康成长?大多数同学也表示,网上虽然存在有害信息,但我们不一定就会学到有害的东西。

结论:对于网上不良信息,国家和社会坚决打击固然是重要的,但中学生更应该提高过滤有害信息的能力,这样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在网上学到有害的东西。这才是治根本的办法。

3、 学生和家长所担心的问题一致。

成因分析:虚拟的网络游戏对年轻人特别是高中生,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而且,在中学生上网的各种活动中,最容易沉迷的也是游戏成瘾,这点上,中学生和家长的认识并没有分歧。

结论:中学生对家长的担心还是比较了解的。尽管如此,仍有很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学习生活甚至身心健康。网络游戏对有些中学生来说无异于:明知道他的危害,还是要去吸。可以说,网络游戏对中学生来说是几乎没有一点好处的。有的学生认为,玩网络游戏可以开发智力,但这其实是个借口,有专家报告,过度上网,特别是上网游戏或连续上网6小时以上的孩子,智商低于常人。因此,我们呼吁广大的高中学生:为了自己和家长,请不要把网络游戏作为你的心灵家园。

4、 我校中学生上网时间(平均每周)

原因分析:上网过度的同学,大多是家中有可上网的电脑,并且父母对其上网时间没有任何控制,以致出现用在网上的时间比用在学习上的时间多这一现象。

结论: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特别是高中生。花在网上的时间比用于学习的时间多,确实是一种极为不好的现象,家长虽然不该对孩子的生活进行过多的干涉,但也必须有一定的指导与限制,这样有利于避免孩子上网过度。

5、 上网是否影响中学生的社交

原因分析:认为上网聊天影响社交的理由是沉迷于自己的虚拟空间,而认为不影响社交的学生的理由则是在聊天过程中,需要聊天技巧,这实际上培养了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不影响现实社交。

结论:社会交往作为人际关系的一大组成部分,对中学生十分重要,我们可以看到,有58.14%的学生是比较自信的,认为上网聊天不会影响自己的社交。对于上网聊天是否影响中学生社交能力,恐怕也因人而异。这和中学生上网聊天的方式,内容等都有关系。

6、 中学生对网友的态度

有10.08%的学生相信网友的话,18.06%的学生不相信网友的话,而持中立态度的占70.54%

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2017年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范文一

作为新时代的生存方式,网络生活正变得普及,它让我们置身于信息的海洋,随时参与社会的变迁。而作为时代的骄子,未来社会的主人,大学生是如何运用网络,如何在寒假这段时间享受网络生活的呢?这两种新势力的碰撞又将给我们的社会带来怎样的希望与担忧呢?了解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对于更加准确的把握时代前进的方向十分重要,所以我们在此将其列为实践报告的主题,调查了寒假期间部分大学生的上网情况。现将此次实践活动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关于上网频率和用途的调查

调查显示,大多数大学生在寒假期间都会上网。上网频率一般以几天上一次网居多。上网的时间一般控制在2-5小时。看新闻、查信息、收发邮件、下载软件或资料、制作主页、跟帖灌水、交友聊天和娱乐休闲等为大学生进行的常规上网任务。据有关资料显示:前三者的比率较高,分别占到66%、67%和68%;上网目的只为完成上述内容的某个单项或双项者占24%,76%的人上网为完成上述3项以上的多重任务。人均电子邮箱2.46个,每周人均收发邮件3.34封。做过版主和建有个人主页者的比率分别为10%和15%。而在调查的大学生中,男女生的上网情况又有所不同,以下是详细数据:

男生女生上网人数情况百分率差异表

上网频率(天/次) 用途

0 1 2-6 7 30 30以上 了解信息 娱乐 学习 联络

男生 0.00% 17.65% 43.14% 23.53% 1.96% 0.00% 68.63% 80.39% 13.73% 49.02%

女生 0.00% 5.80% 47.10% 42.75% 10.14% 3.62% 68.12% 87.68% 28.99% 74.01%

平均 0.00% 8.99% 46.03% 37.57% 7.94% 2.65% 68.25% 85.71% 24.87% 64.55%

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男生上网的频率普遍比女生频繁,大都集中在1-7天一次。而在用途方面,了解信息两者大体相同,虽然女生在娱乐方面比男生还多1.29%,但在学习方面却比男生高15.26%,这似乎体现了女生的自律性更高些,而在联络方面,女生的``爱嚼舌头与``重感情是众所周知的,因此,百分率比男生高24.99%也在意料之中。此外,调查显示男生和女生中从未上过网的概率是零,而经常接触网络的占半数以上。这说明网络生活在大学生中已经得到相当的普及。

纵观平均百分率,在用途方面,据首位的不是获取信息,也不是学习,而是娱乐。这也难怪,在这个充斥着诱惑的花花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吸引人的东西,作为新一代的我们,还未经历人生百态,世事沧桑,我们所拥有的阅历还不能够使我们在诱惑面前有张有弛,有时宁愿选择娱乐,满足一时的身心放松。但这也不是说我们对娱乐的态度应该一见就嗤之以鼻,适当的娱乐是必要的,毕竟娱乐能放松一个人的身心,它的作用不是其他东西轻易能替代的。但世事万物都遵循着一条不变的道理,那就是过犹不及,娱乐不应该占主导,这就像网络并不是单单为娱乐而发明的,我们始终都得记住网络存在的意义是为了方便生活,方便信息交流。

二,关于网上联络的调查

网友个数 少于5 6到10 11到20 20以上

42% 24% 14% 21%

其中16%的人交有同性网友,交异性网友者多达65%;有大龄网友者仅占4%,而同龄网友比率高达79%

聊天工具 qq 聊天室 bbs 其他工具

70% 40% 40% 8%

交流思想感情和相关信息是网聊的经常性话题,分别占到63%和53%,同时也有少量的胡扯和对骂现象,分别为17%和5%

看来上网聊天已成为现代大学生与人交流的重要方式,网络交友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调查显示半数以上大学生有6个以上的网友,而有两成被调查者有多达20以上的网友,可以称这些被调查者已经在网络这个虚拟社会建立了一个不简单的人际网络。大家似乎对交异性同龄网友情有独钟,而大龄网友只占4%,非常的稀少。总体上网聊的话题与实际生活中相似,但也存在胡扯与对骂等不文明现象,虽然它们所占比例较少,但反映的问题仍不可被忽视。

三,关于网游态度的调查

1上网与学习 耽误学习 促进学习 不促进学习但增加综合素质

6% 18% 81%

2 网络信息可信度 较高 一般 较底

11% 73% 16%

3 网络黑客 崇拜 明确反对 有机会也想尝试

29% 27% 44%

4 网恋 支持 反对 既不提倡也不反对

11% 13% 77%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家提供方便的同时,也可能在我们周围埋下隐患。以上数据表明,大部分大学生是赞成网游的,积极肯定上网对于提高综合素质的作用。或可欣慰的是,这些调查结果意味着网络信息的可信度有所提高,整治网络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这不意味着可以放松警惕,毕竟网络是存在风险的。

由于大部分大学生不反对网络黑客,这让人对于网络安全性不免产生担忧。众所周知,电脑一旦感染病毒就不能正常运行,里面的重要资料信息可能被盗取,如遇到病毒泛滥,整个感染的局部网络都有瘫痪的危险,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损失将无法估量。

另外,大学生对待网恋的态度比较成熟,只有11%的人相信网恋,多数人持观望态度。

一些看法与思考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信息时代这个大潮流下大学生的网络生活作了初步了解。这其中有意料之外的结果,也有情理之中的答案;有令人担忧的滞后,也有使人欣慰的进展。总体来说,网络生活之于大学生利大于弊,大学生对待网络生活的态度积极向上。网络还在继续的发展与完善,就像当代大学生还在不断的学习和进取。虽然他们都还不够成熟,但他们都在走向成熟。或许现在还看不到他们开出娇艳的花朵,但不久后一定能品尝到他们结出的饱满果实。

有人曾这样反驳那些害怕甚至敌视飞行的人,不是人人都会碰上空难,乘坐飞机比大多数运动更为安全,汽车和火车也并不是你想象的那么安全,而是常常只有空难才能荣登媒体的头条,于是说乘坐飞机其实很安全,那么我至少可以在这里肯定上网比乘飞机更加的安全!调查的结果应该也说服了不少网络者,此次的调查如果能增加大家对于网络的信心,也是我们所乐于看到的。

结语

此次大学生网络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到大学生对于网络的关注程度,喜好取向、欣赏程度,总体上勾勒出大学生的网络生活状况,发觉某些存在的问题,以便更好规范大学生网络生活。这次活动时间仓促,人手不足,样本带有局域性,且参照了相关数据资料,调查方面具有片面性,而评论难免具有推测性质,见谅。

2017年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范文二

人们多有这样的经历:一大盒礼品,拆开一看,大部分是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去商店买一支牙膏或一盒玩具,售货员会用一个小塑料袋包装;去快餐店吃快餐,服务员会递给你一份用塑料盒装的饭菜;去农贸市场,可以收集到一大堆塑料袋,蔬菜、水果、肉类、米面无一不用塑料袋装给你,甚至买一头蒜,也会用一只小塑料袋装起来。塑料制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许多方便,而且价钱也便宜。但是,你可曾想过,它在为人们提供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一场白色灾难 。

XX年2月10日上午,在我校团委,政教处的呼吁下,我们针对现阶段塑料袋使用的问题,开展了此次活动,宣传环保知识。

此次宣传活动我们在准备宣传材料期间进行了多方面的调查研究,利用网络、书刊等方式查阅各种环保知识宣传资料。现将我此次环保知识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总结及心得体会(针对白色污染 )进行分析。

一、我们的实践过程:

首先,我们来到宣传台,认真阅读了展示牌上的环保知识宣传,了解了关于泰兴市污染治理及成果。紧接着,我们通过浏览网页,了解了污水处理情况和流程,展望了泰兴市未来发展规划和积极构建全社会关注环保的人文环境、绿色环境。

二、分析:什么是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众所周知的新型名词。那么,到底什么是白色污染|呢?

白色污染主要指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各种塑料袋,农用地膜等给环境造成的污染。白色污染物的主要成分为: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聚丙烯(pp)、聚苯乙烯树脂(ps)。在这些污染物中,还加入了增塑剂,发泡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等。

三、分析:什么是造成白色污染的主要原因?

1、塑料垃圾没有得到妥善的管理和处置,垃圾没有实行分类收集,能回收回的不回收利用。

2、许多企业对于生 产过程中产生的白色垃圾没有科学地处理,放任自流。

3、我国现有的法律没有对塑料包装废弃物的处理,制定出过硬的相关法规。

4、尽管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镇的口号下,我们的县城变得整洁得多,但是总的来讲,人们的环保意识比较淡薄,滥用和随意乱倒塑料制品现象相当普遍。

四、分析:白色污染的危害有哪些?

(一)视觉危害:

散落在环境中的塑料废弃物对破坏了市容景观。如散落在自然环境、街头巷尾、江河湖泊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和漫天飞舞或悬挂枝头的超薄塑料袋,给人们的视觉带来不良刺激。

(二)潜在危害:

1、塑料地膜废弃物在土壤中大面积残留,长期积累,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导致农作物减产。

2、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塑料废弃物,被动物当作食物吞食后,会导致动物死亡。

3、进入生活垃圾中的塑料废弃物质量轻、体积大,很难处理。如果将它们填埋,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以分解。

4、部分的塑料含有毒性,如果用作餐具或食品包装的材料,这样对人体的健康不利。

5、使臭氧层变薄。 白色污染经过太阳光照射而把塑料中大量的毒物排入大气层,大气层上面是臭氧层,这样使臭氧层的气体逐渐变薄。

五、行动起来治理白色污染 :

通过这次环保知识宣传社会实践,我了解到:随着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为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使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已经构成了严重威胁。每当大风刮起,空中就弥漫着黄色的粉尘,有时在空中还飞舞着白色塑料袋,使人们出门十分狼狈。然而,解决环境问题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

我们泰兴市,虽然每天都有很多名环卫工人日日夜夜与白色污染作着斗争。但是,改变这种状况,光靠环卫工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提高我们大家的环保意识。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不是一个人造成的,保护环境应该是全社会的行为。因此,我们每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

同时,我也懂得了:我们就是社会的主人,改善地球环境,是我们这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该努力增强环保意识,节约资源。如果全球人人破坏,天天破坏,地球就会变成垃圾场;如果全球人人环保,天天环保,就能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让我们携起手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保护好地球我们共同的家园。在此,我建议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要时刻做到:

1、不乱扔垃圾及废弃物,将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内;

2、我们学校早已经设置了垃圾分类存放处 ,我们就要积极参与和宣传;

3、不要浪费,包括不浪费一张纸、一滴水、一分钱;

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无锡市青少年;网络应用;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06--035-04

随着互联网的出现,网络逐渐渗透到人们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中,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最近几年出现了“网络世代”(NetGeneration)、“数字原住民”(DigitalNative)、“G世代”(Google Generation)等词汇,用来形容那些出生在互联网诞生之后,对于信息技术非常熟悉,同时又十分依赖于这些新技术的年轻人。在我国,青少年网民(指年龄在25周岁以下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2.12亿,占总体网民人数的比例的46.3%;其中,12-18岁之间的网民最为集中,占青少年网民总数的比例达到近五成。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行为以及互联网本身作为一种新的学习工具、文化载体和社会交往媒介对青少年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已成为多学科共同研究和关注的重要课题。

一 相关研究综述

网络与青少年的研究是一个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领域。早在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刚刚出现之时,就有学者敏锐地意识到网络将会对青少年生活方式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并开展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

“美国在线”与Roper Starch调查公司合作从1998年开始通过电话对美国网络用户进行追踪调查,在1999年还专门针对9-17岁青少年的网络使用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的上网频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交流是青少年最喜欢的网上活动;在9-11岁的孩子中,网络游戏最受欢迎;对于网络的作用,有44%的青少年认为网络增加了他们对事物的兴趣,39%的人说网络增进了朋友间的友谊,39%的人说网络提高了其写作和语言水平,33%的人说网络帮助他们在学校表现得更好。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学者在2001年采用了问卷调查和个人日记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对加州一所公立学校261名中学生(7年纪和10年级)的网络应用活动进行了调查研究,研究者发现:有90%的青少年回家后会经常上网,其中有40%-65%的中学生几乎每天回家后都上网;有59%的7年级学生拥有2年的网龄;男女生之间在上网时间和网上活动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交流(尤其是借助于即时通讯的交流)是中学生上网的主要活动,且多任务同时工作是青少年网上行为的主要特性之一;另外,在被调查的中学生中,有5%的学生(大部分是男生)存在较为严重的网络游戏行为。

就国内而言,中国社会科学院曾连续公布了《2000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及影响的调查报告》和《2003年北京、上海、广州、成都、长沙、西宁、呼和浩特少年互联网采用、使用及其影响的调查报告》,第一个报告显示:有76.6%的青少年家里有电脑;上过网的青少年占37.7%;58.8%的青少年用户在家里上网,在学校上网的占10.8%;青少年用户大都通过向同伴或父母亲戚学习或依靠书籍自学来获得互联网知识的,只有不到17%的用户依靠课程和老师;约40%左右的青少年用户几乎不常使用电子邮件;青少年使用互联网的三个主要功能为:打游戏、聊天和电子邮件。2003年的数据表明,七个城市青少年的平均上网比例为63.3%(比2000年的37.7%有很大提高),但各城市间差异显著;在家上网的青少年用户比例最高,为78.6%。家庭是否拥有上网资源与上网吧呈负相关,即家庭拥有上网资源的青少年,越不经常使用网吧;青少年不采用互联网的原因中,“家里没有电脑”的比例为44.2%,其次是“学习太紧张,没有时间上网”(22.1%),“家长不让我上网”被列为第三位原因(18.8%);青少年选择互联网,比例最高的是“满流的需要”(65%),其次是满足学校学习功课的需要(50%)、满足有人做伴的需要(45%)和满足摆脱孤独的需要(41%)、满足娱乐的需要(40%)。

2002年,上海师范大学的研究者对上海市七所中学612名中学生的网络信息行为进行了调查研究,该研究表明:41%的中学生家里配备了电脑:中学生最主要的上网地点是学校,有19%选择了“家里”(学生的家庭上网条件并不理想,而蓬勃发展的校园网建设为学生上网提供了便利的机会);浏览网页、下载资料和收发电子邮件是中学生最频繁实施的网上行为;只有45%的中学生经常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网络资料,有13%的学生不使用搜索引擎,7%的学生甚至不知道什么是搜索引擎。

2006年北京大学研究者对北京市中小学生的“网络文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研究发现:互联网已成为当前北京中小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调查者平均家庭计算机拥有率已达到83.1%,其中82.5%的计算机能够上网,北京中小学生的家庭计算机拥有率及联网率远远超过国内平均水平,甚至已达到美国2003年的平均水平;北京中小学生去网吧的情况并不像有些媒体所宣传的那样严重,对于在家庭里拥有上机和上网条件的北京中小学生来说,网吧对于其吸引力并不大;学生们在家里使用计算机时,居前三位的最常做事情分别是:查资料、听音乐和玩游戏。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C)自2008年开始《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2011年4月的《2010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截止2010年12月中国的青少年网民(年龄在25岁以下)已占据了整体网民的半壁江山(46.3%),中国青少年互联网使用普及率达到60.1%。在家上网的青少年网民比例显著增加(86.5%),在学校上网的青少年网民也有所增加,达到42.9%。在网吧上网的比例小幅下降,为48.1%;另外,中小学生网民网络应用的娱乐化特点比较突出(中学生网民网络游戏使用率为76.4%);青少年网民在网络沟通交流上表现得更为活跃,有62%的青少年网民使用社交网站,74.1%的青少年网民使用博客;青少年网民对搜索引擎有较强的使用需求,使用率达84.7%(中学生为85.6%)。

江苏作为经济和教育大省,同时也是互联网发达地区,一直就非常重视青少年的网络应用问题。自2008年开始,江苏省通信管理局、江苏省互联网行业管理服务中心、江苏省互联网协会联合组织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以及《江苏省青少年互联网使用状况调查报告》的编撰工作。2008年的首次调查显示江苏青少年学生属于高互联网普及人群,但互联网依赖性并不高,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高度渗透到江苏青少年的生活和学习之中;2010年度的调查报告显示:全省7—18岁青少年互联网普及率达95%,是互联网普及率最高的群体;半数青少年在10岁之前已经开始接触互联网,青少年群体接触互联网正逐渐呈现低龄化的趋势;江苏省青少年网民对互联网的依赖性总体状况良好,大部分青少年能合36理安排上网时间,每周上网总时长主要是以3小时以内和3-10小时为主。但仍有部分青少年未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有3.2%的青少年每周上网总时长在30小时以上,有33.2%的青少年经常玩网络游戏,有8.5%的青少年玩网络游戏的时长在3小时以上。

二 研究设计与实施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如下:

(1)以无锡市的中学生为对象,研究青少年群体在网络应用行为方面有哪些基本特征?

(2)在网络应用行为方面,初中生和高中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男生和女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的学生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为无锡市初二(14-15岁)和高二(16-17岁)的青少年群体,研究者以方便抽样与分层抽样结合的方式,选取了无锡市2所初中、2所高中进行调查,其中一所为重点学校,另一所为普通学校,每个学校抽取2-3个班级不等,其中包括重点班和平行班。问卷发放时间为2011年3月,研究者到班级当成方法、填写,并当场回收,共收到有效问卷405份。问卷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信息技术(含网络)应用的总体状况、网络学习现状和网络娱乐与网络交往现状。

被调查者的基本信息如下:

(1)初二学生占56.3%,高二学生占43.7%。

(2)男生为55.1%,女生为44.9%。

(3)重点中学学生占56.3%,普通中学学生为43.7%。

(4)互联网的普及率己达到100%。

三 调查结果与分析

1.青少年网络应用的基本情况

(1)电脑拥有率及网络接入率

1)94.3%的中学生家里至少拥有1台电脑,有20.7%的学生家里有三台及以上的电脑。

2)87.7%的同学在家里有上网的条件(与CNNIC2011年的青少年数据86.5%相近);虽然50.6%的同学表示所在学校也可以上网,但在学校上网的比例只有9.1%(远远低于全国青少年42.9%的比例),去网吧上网的频率很低(4%)。与北京青少年的研究结果相似,中学生去网吧的情况并不严重。

3)青少年主要通过台式电脑(77.1%)、笔记本电脑(53.6%)和手机(39.3%)三大方式接入网络,还有个别同学拥有itouch、ipad、psp等可以连接网络的电子产品。大部分同学可以通过多种方式上网,由此可见被调查青少年的网络接入条件已十分完善和便利。

(2)青少年网络使用时间

从调查所在学期的上网情况来看,有30%的同学会经常上网(包含每天上网),有14.1%的同学极少上网;青少年每周的上网时间并不长,90%的学生每周上网不超过15个小时,63.2%的学生每周上网小于5个小时,平均每天不到1小时;但有4.7%的青少年每周的上网时间会超过25小时(其中有2.7%会超过35小时),存在上网过度的现象(与江苏省2010年的相关数据一致)。

(3)青少年网络活动

搜索引擎(71.2%,略低于全国青少年85.6%的数据)和社交网站(69.3)是青少年访问最多的网站,音乐网站(57%)和游戏类网站次之(49.4%),教育、学习类网站为21%;青少年上网经常从事的三项活动为信息搜索/查询信息、收听/下载音乐和看视频,如表1所示。

(4)青少对自身信息技术(包括网络使用)能力的自我评价

总体而言,有65%的青少年认为自己信息技术能力处于中等及偏上水平,有8.9%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信息技术高手,还有8.9%的同学认为自己的信息技术水平较差;多数学生对于word、excel、ppt等office基本操作都比较熟练,但中学生自认为最熟练的是网络搜索技能;青少年最熟悉的几大网络新事物分别为是SNS(例如开心网、人人网),视频分享网站(例如优酷、土豆),Wiki(例如百度百科),淘宝,微博以及web2.0,而对于和学习相关的一些网络新事物都相对不熟,例如脑图软件、m-learning、e-learning等等。

(5)信息技术对学习的作用和影响

在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方面,有26.6%的青少年比较消极(有3.2%会拒绝信息技术);关于信息技术对学习的作用方面,大部分的学生认为信息技术(包括网络)对于学校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8.2%认为非常有帮助),但有23.4%的同学认为没有什么帮助,另有11.3%认为说不清;信息技术(包括网络)对学习的主要作用体现在扩大知识面(84.7%)、开阔视野(81.3%)、提供学习辅导材料(67.3%)和解决学习中的一些疑难问题(65.4%)。

(6)对信息技术课程及教师信息技术技能的满意度

有20.3%的中学生对学校开始的信息技术课程表示不满意和非常不满意,并且认为所在学校有54.3%的教师的信息技术处于中等偏下和很差的水平。

2 性别与青少年网络应用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性别与青少年每周上网时间、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信息技术技能的自我评价几个方面都显著相关。

(1)性别与每周上网时间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女生的上网时间比男生要少。

(2)性别与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女生对待信息技术的态度比男生要消极。

(3)性别与信息技术技能的自我评价也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即女生对自身信息技术技能的自我评价要低于男生;就具体的信息技术技能而言,男女生在视频编辑、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维护技能方面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男生的技能要高于女生。

此外,在性别和网络活动的关系方面,性别与搜索/查询信息、网络学习、玩游戏及网络社区活动都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除网络游戏外,女生在网络搜索/查询信息、网络学习和网络社区活动的频率上都有高于男生。

3 年级与青少年网络应用

(1)高中生和初中生在家庭拥有电脑情况(初中生明显优于高中生)、第一次上网时间(初中生明显早于高中生)及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满意度(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满意度更高)方面在0.01水平上显著相关;但在信息技术技能水平的自我评价方面没有显著差异(初中生的整体评价甚至比高中生要高),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中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并没有随着年级的增长而提高。

(2)在具体的网络活动方面,年级因素和看新闻、收发电子邮件、网络社区活动三方面在0.01水平显著相关,高二学生的活动频率都远远高于初二学生。

4 学校性质与青少年网络应用

(1)与普通中学学生相比,重点中学学生家里拥有更多的电脑,家里能够上网的比率更高,第一次上网的时间更早(P

(2)在具体的网络活动方面,两类学校的学生也存在比较大的差异:重点中学学生在信息搜索/查询(P

四 研究结论

基于上述分析,可以初步得出如下的研究结论:

(1)无锡市青少年的网络接入条件和设备都已具备且非常便捷,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生活中不可分开的重要部分,但青少年网络应用的娱乐、社交特点较为突出,在网络音乐、网络视频、网络社交方面应用较广,可见互联网的娱乐性是目前吸引他们使用网络的重要动力之一。

(2)无锡市青少年(尤其是女生)对于搜索引擎的使用需求非常高,与全国青少年互联网应用的特性相一致,可见互联网已成为青少年群体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另外,在互联网的应用方面,男女生及初高中生不同群体之间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群体特征:男生更喜欢网络游戏,而女生更趋向于从事网络搜索/查询信息、网络学习和网络社区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在看新闻、收发电子邮件和网络社区活动方面会表现得更活跃。而且,重点中学和普通中学学生在网络应用行为特征方面也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普通中学学生更多地将网络用于游戏和聊天,而重点中学学生则更趋向于用网络来进行信息搜索/查询、网络学习和收发电子邮件,这种网络应用行为的差异是否是导致学习差异的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互联网  小学生健康   影响  措施

        在21世纪网络信息时代,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因特网的不断推广普及,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对人们社会生活都产生了很大程度的影响,也逐步深入到小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影响小学生健康与成长的问题不可忽视。根据cnnic 2011年1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2月,我国上网用户数已经达到4.57亿,其中青少年学生的比例占到了27.3%,即目前我国将近有1.25亿中小学生在使用互联网。由此可见,互联网对小学生的影响正在迅速增强。

        魅力无限的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它既有助于青少年拓宽视野,掌握丰富、最新的信息,但同时,也会传播一些不良信息,“诱使”他们沉溺于网络,荒废学业,从而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小学生利用好互联网,防范互联网对小学生健康造成的不良影响呢?

        一、胶南地区小学生上网的现状

        自互联网登陆胶南地区以来,经过近年来的迅速普及推广,广大青少年已经成为了网民的最强主力军,而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基本情况主要有:

        (1)根据胶南地区小学生上网情况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小学生上网较为频繁的人数比重占35%,偶尔上网的人数占57.5%,且上网人数和频率呈不断上升的趋势;

        (2)上网的时间段。据调查,小学生上网的时间一般为晚上或者周末,其他时间段较少,占32.5%,平日晚上上网的占18.23%,有空就上的占9.12%;

        (3)每次上网的时间,大部分在一个小时左右大约占64.1%,上网在两个小时左右的占19%,在寒暑假上网时间更长,有的甚至昼夜不下线;

        (4)互联网功能的使用情况。小学生上网玩游戏的人数占上网人数的56%,可见目前大多数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主要功能仅限于玩游戏,很少用于学习和获取知识;

        (5)家庭态度及学校教育。家长对小学生上网持“不管”态度的有15.38%。

        二、互联网对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1、正面影响

        (1)拓宽了思路和视野

        互联网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方便、快捷地为小学生提供各种信息,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和娱乐的心理需求,拓宽了知识面,开阔了视野,使思维更加活跃,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可以说,互联网为小学生开辟了另一个求知的广阔空间。

        (2)网络交往可促进小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由于互联网具有前所未有开放性,使得小学生能够打破时空限制,多渠道、多方面、多层次地获得丰富的信息、观念及生活方式,突破传统狭隘的人际交往局限,形成开放、独立、个性化的人格,这为小学生健康成长、后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和夯实的基础。

       2、负面影响

        (1)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研究发现,长时间对着电脑的青少年的视力比其他的青少年的视力要差。一些眼科专家认为,每天长时间的对着电脑可能会诱发各种相关的眼科疾病;而长时间的上网以及不正确的坐姿则会不利于小学生的身体发育以及骨骼发育。

        (2)容易造成网络综合症

        首先,互联网上的信息过多,有有利的,但是又不乏不良的信息,如果接触过多,不可避免的会对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有潜在的负面影响。其次,互联网使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脱离现实,迷失自我,许多青少年因此荒废了学业,得不偿失,甚至还扭曲了有些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再次,互联网导致青少年人际交往的障碍。最后,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

        三、防范互联网对小学生健康负面影响的措施

        1、加强引导,提高小学生的计算机的使用水平和安全上网的意识

        要引导小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使用网络,减少在网络游戏和聊天上浪费的时间,逐步加深对计算机使用的相关知识的学习,避免网瘾的产生;同时要提高小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水平,在网上了解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科技、文化以及变化成果,学会更高效的查阅信息,最终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抵制各种不良诱惑,做一个合格的网民。

        2、多多开展课余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是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的,学生的课余生活越是丰富,学生放在网络的时间就会越少。多开展文艺工作,多多鼓励学生参加文艺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感、团队精神和荣誉感,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通过这些课余活动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将他们的求知欲引向正确的轨道。同时,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爱国情操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使命感,逐步树立远大的政治理想,积极向上,加强其自控力。

        3、加强和家长之间的联系和沟通

        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就要时刻的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关注学生的动态,正确引导,不要采用暴力,应积极与孩子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使学生自己明白网络是一种学习的工具,上网要能够学到有用的东西,而不仅仅是用来打发无聊的时间。家长要和老师一起帮助学生,促使学生养成控制上网的好习惯,知道上网该干什么,又该有多长的时间。要做学生的支持者,鼓励他们加强自律意识,提高抵御不良诱惑的能力,使得网络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好助手。

        4、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俗话说,“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只有经历过挫折和磨难的人,才知道生活的艰辛,才会更加的珍惜生活,珍惜时间。所以适当的挫折可以使学生变得成熟,明白网络世界的不真实性,明白生活无法逃避,网络只是怯懦者的选择。要想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就只有勤奋工作,踏踏实实学习,踏踏实实做事。

参 考 文 献

[1]陈光磊.青少年网络心理[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

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网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张权利是互联网上的特有现象,例如华南虎事件、网上反、奥运会火炬传递中的网民表现、范跑跑及网民反应、深圳海事局林嘉祥涉嫌猥亵女童事件、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周久耕抽名烟戴名表事件、2009年元宵节央视大火及网民的反映、“躲猫猫”事件等。究其特点,一方面,这些事情和反应都不脱离日常生活与生活世界,另一方面又都具有主张权利的意味。我把网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张的权利,称为网民自然权利。

在中国网民已经达到3亿,超过美国人口或西欧北欧人口总和的情况下,研究网民的自然权利具有重要意义。权利与义务是对应的,网民的权利不充分,其义务就不会充分,网民成为“暴民”就不可避免。所以不是管制越严厉,效果越好。对网民的管制,一旦越过权利正当的边界,管了不该管、管不了、管不好的事,效果会适得其反。研究网民的自然权利,对于建立和谐社会,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需要大力加强。

网民自然权利,是网民基本权利殊性的组成部分(此外还有网民的政治权利,即网民的公民权利,不在讨论范围)。从自然权利角度看,网民权利与历史上的农民权利、市民权利一样,与所在现代性条件有内在联系。古典自然权利论是一种前现代条件下的自然权利观,强调权利是自然赋予的,所谓天赋、神授,它与农业靠天吃饭的生产生活方式是相互适应的。现代自然权利论是现代条件下的自然权利论,强调同质化的社会权利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这种自然权利的基础,或是霍布斯侧重的人的自然性,或是卢梭所侧重的人的社会性。但在同质化这一点上,都是与后来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方式相适应的。后现代自然权利论,强调网民自然权利的异质性,与后现代条件下分布式、自组织的网络生产方式相适应。

2008年3月,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委托专业调查公司,对中国网民的权利进行了第一次全面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网情报告》一书的“网民权利偏好调查报告”中。根据这一调查,网民的最突出的权利特征,表现在多元化和自组织上。有高达91.2%的上网者看中网上可以提供“更多选择”,这比不上网者的同样选择高出了一倍多。这里选择的多元化,不是社会主导价值的多元化,而是个人主体价值的多元化。主体价值就是这里所说的自然权利,它是表现在生活世界或日常生活中的个性化、多元化、感性化、互助化等异质性的价值追求。

网民的自然权利论的原理,可以从后现代自然权利的界定、现代性政治权利的局限和更高的自然权利三个方面展开。

首先,自然权利先于政治权利。

人在进入政治前,在原始的丛林中,就先在的具有非政治的权利。今天,人们在网民行为中观察到的那种异质性、个性化、互助、自治和感性的因素,在原始丛林中也完全可以观察到。举例来说,前现代人与后现代人都采用SOHO方式进行生产生活。在这里,每个人是异质的人,并不与他人交换权利,人只代表人自己,不存在权利的委托关系。网民今天一种看法,明天一种看法。过度阐释网民背后“代表”了谁,并不一定符合实际。

从积极的方面说,自然权利这种后现代权利,将民主建设和人们微观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了一起,为渐进改革提供了建设性的增量。网民在抽烟、喝酒等日常行为中监督官员,是好事而非坏事。

其次,自然权利有利于克服权利异化。

从网民自然权利角度看,卢梭的《社会契约论》表现出很大的时代局限。

第一,卢梭所说的权利将人类行为和自由意志简化为理性,否定了异质性。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如列奥・施特劳斯分析的, “表明了这样一种理性法则的特质”。这对于现代性是必要的,但已不适应后现代的现实。社会契约论的主张是,个人负有义务,让渡个人自由给社会,以换取在社会行动中获得自由的权利,从而使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取得统一。但后现代现实并非委托结构,当网民要求直接表达而非委托人来表达时,这种权利观就表现出局限来。

第二,在卢梭那里,以权利形式表现的个人自由,不是全部自由,只是其中的同质化的自由(人身和财产自由),否定了互助的有机论。列奥・施特劳斯认为,在卢梭看来,“我们的欲望就通过‘普遍化’,亦即通过被看作是同等地约束着全体社会成员的某种法则的内容,将它自己转化成为了一种理性的欲望”。一方面,与网民行为现实悖离之处在于,这种普遍权利观,堵住了个性化、多元化的权利实现出口。另一方面,社会契约论中使用契约,已暗含了权利与义务等价交换的原子论的概念。订立契约的前提,是个人与个人在权利上进行原子式的切分,明晰群己分界。这在社会网络(即社会资本,强调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潮流面前,显得过时。支付宝提出“让信任变得简单”,我概括为“让善变得简单”,这才是后现代降低缔约交易成本的方向。

在批判现代性上,可以说列奥・施特劳斯打中的卢梭的要害,在于“把正义与合法相等同”,把“神圣之物或自然之物”与“人间事物”相等同。我们与列奥・施特劳斯的不同仅在于,他要求退回古典(前现代),我们要进入后现代。

第三,更高的自然权利在于实现人的复归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从人的异化向人的复归转变,相当于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网民在日常生活中主张自然权利,包含着从生产世界向生活世界复归的积极因素。从以委托为核心的现代自然权利向后现代自然权利复归,我们称之为“更高的自然权利”。“更高”的意思是说,虽然网民权利看上去有原始丛林的特点,但它是在互联网先进生产力基础上产生的否定之否定的自然权利。

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市场营销 岗位 职业能力 就业

市场营销岗位职业能力是学生在营销岗位上应具备的专业能力。从现实看,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就业状况取决于学生的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把握,而职业知识和技能就源自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培养,岗位职业能力决定就业状况。

1 市场营销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1.1 岗位职业能力培养是应用型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向学生传授营销基本知识,更要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和决策能力,强化营销岗位能力的培养,注重职业性和技能性相结合,使教学内容与岗位需求相一致。从实践教学看,它能够使学生获得所需要的职业知识和技能并迅速适应环境的变化,增强自身竞争力。

1.2 严峻的就业形势需要营销专业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

用人单位普遍希望营销专业毕业生马上就能胜任工作,而现实情况是营销专业的学生除了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外,实践能力普遍欠缺。因此,确立以岗位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实践教学改革,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增加就业的机会。

2 市场营销专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基本要求

2.1 交往沟通能力

交往沟通能力一般是指能妥善处理营销活动中相关人员之间的关系,特别是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进而有利于企业营销活动的进行。交往沟通能力表现为:与相关人员友好相处,积极与人合作,办事不失原则,办事公正公平,诚实守信,善于处理人际交往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有较高的容忍力,胸怀宽阔,能有效地感知和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实现人际和谐,形成良好的人际环境,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2.2 市场调研能力

市场调研能力是营销专业学生必备的能力,包括:市场需求调查,目的在于掌握市场需求状况及变化趋势;购买者调查,目的是了解谁决策、谁购买、为谁买,购买者的购买动机和购物行为;价格调查,主要研究价格对商品需求的影响;分销调查,主要包括商品销售地区和销售网点的分布、潜在销售渠道分析等;市场竞争调查,目的是掌握竞争对手情况,使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促销调查,涉及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促销活动等。

2.3 营销策划能力

营销策划是对企业将要发生的营销行为进行超前规划和设计。营销策划包含创意、目标和可操作性三要素。没有独辟溪径、令人耳目一新的营销谋略不能称为营销策划,没有具体的营销目标,策划也落不到实处;而不能操作的方案,无论创意多么巧妙杰出,目标多么具体、富有鼓动性,也没有任何实际价值,这种所谓的策划只能是资源浪费的过程。

2.4 商务谈判能力

谈判是彼此间有利害关系的双方或多方为寻求一致而进行洽谈、协商的行为,是建立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目的是让双方或多方能满足各自的需要。为了使谈判富有成效,需要营销人员具有一定的谈判能力,在谈判过程中,要设法建立一种合作融洽的气氛;要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掌握整个谈判的结构;要按谈判的进程,掌握各阶段的谈判技巧;要研究谋求一致的策略,最终实现成交。

3 提升市场营销岗位职业能力的基本策略

3.1 以企业岗位调查为基础,明确营销专业定位与方向

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生的目标岗位分布很广,构成了很明显的目标岗位群。据统计,目标岗位大多集中于营销员、推销员、营业员、策划员、销售主管、部门经理等,其中营销员、推销员是最主要的岗位,分别占到了40%和33%。根据毕业生反馈的情况,就业岗位集中在初级层,部分综合素质较好、能力较强的毕业生经过2-5年的锻炼,可以进入中层,从而进入更高层次。初级层次岗位能力是培养适应企业生产、进入更高层次的基础,也是形成就业的前提和学校的主要培养任务,因此,初级层次岗位能力培养是学校实践教学的重心。

3.2 拓宽基础教学内容,突出实用的课程体系设置

营销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书写能力差、应用工具能力差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差等问题,调查报告、策划方案中的错别字、语句不通及格式混乱的现象不是少数。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有必要增加大学语文、应用写作、数学、计算机等基础公共课程的教学时数,从而构筑合理、扎实的基础公共课程体系,为增强学生的基础能力和发展后劲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在专业课的实施中,选择理论体系基本成熟,代表性强,覆盖面广的课程作为必修专业课程,如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市场调查与预测等。针对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性突出的特点,多设置一些技巧性、实用性课程,加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如营销策划、市场调研技术、案例分析、推销学、商务谈判等。在学时安排上,适当减少教师直接授课的学时,增加案例分析、讨论、模拟操作等实验学时。鼓励学生参加CMAT营销经理助理资格认证考试,实现理论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有效对接。

3.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岗位技能

根据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特点,可在以下课程教学和环节中强化学生的营销实践技能。市场调查与预测等课程:结合教学内容由学生提出若干调研专题,如大学生手机消费、上网情况、护肤品消费、饮料消费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市场调查技能和调查分析能力。市场营销学等课程:选用市场营销模拟教学软件,根据可选剧情,如手机、冰箱、护肤品等,模拟不同产业环境中多个企业生产不同的商品相互竞争,分析市场需求、竞争者动态,修正自己的战术,制定下一步策略。在电子商务实验中,通过体验式教学,使学生掌握B2C、B2B、C2C的交易模式、物流管理、网上银行、EDI中心的管理等基本操作流程和方法,提升岗位技能水平。营销策划:营销策划就是在创新思维的指导下,为企业的市场营销拟定具有现实可操作性的营销策划方案,提出开拓市场和营造市场的时间、地点、步骤及系统性的策略和措施,而且还必须具有特定资源约束条件下的高度可行性方案。推销学课程:由学生分别扮演推销员和顾客,进行情景教学,针对某种产品或服务进行推销活动。一次模拟结束后,互换角色,再进行一次模拟推销。商务谈判课程:结合商务谈判的开局、磋商及签约的程序和技巧,组织“模拟商务谈判”,也可结合模拟公司的实际,事先设计业务内容,然后组织学生模拟谈判。

3.4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有效实现与企业需要的对接

通过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有计划地将学生送到营销岗位一线,使学生直接接触职业岗位工作,这是实践课程实施的一条最根本途径。学生按有关规定到企业、实习单位进行综合营销实习,与企业对接,学生转变为经营者,为毕业后胜任岗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学生通过校外实战性的营销实习,将所学到的知识、技能运用到实际的营销工作中去,并从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启发,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为社会和企业培养合格的市场营销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新课标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1.在应试教育长期影响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1 评价的目的单一。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评价关注知识与技能目标,重视学习结果比较多,而对于学生学习过程中所体现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的变化评价不够重视,从而打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不利于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及学生的发展。

1.2 评价的主体单一。教学中的评价活动主要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而学生对学生,家长对学生,学生自我的评价较少。

1.3 评价的方式单一。评价方式主要是笔纸测验。课堂提问评价,关注的都是学习的终结性结果,而对于学习过程中能力情感的提高没有及时、恰当的评价。

1.4 评价层次较低。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基本知识的掌握,只是知识的简单再现,而对于思维、技能、品质、情感等这些真正促进学生发展的方面评价较少。

1.5 评价没有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评价时重视没学会、没掌握的内容,关注学习后的结果,而不重视学会的掌握的内容,以及学习过程中的自身提高、发展、变化的情况。

1.6 评价结果呈现形式单一。评价结果只有分数数量化形式,没有体现学生整体学习情况,没有体现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发展情况。

2.为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使学生通过评价能真正地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和水平,激发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教师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教学过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让评价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有力工具。我作了一些尝试

2.1 建立小组说做评价方式。目前世界各国的教育评价逐步成为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这也是教育过程逐步民主化,人性化发展进程的体现。传统的被评价者成为评价主体中的一员。

这种评价方式简单易行,主要是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来进行的。这种自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相互沟通协商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易于形成积极、友好、平等、民主的评价关系,这将有助于评价者在评价进程中有效地对被评价者的发展给予关注,使评价者接纳和认同评价结果,不断改善自身,获得发展。关注的是学习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

2.1 进行数学课堂学习自评。

古人云,“知人者智,知已者明”。客观、科学的评价,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的,更何况是思想还未成熟的中学生,要求他们事实求是,不凭印象或个情感主观臆断正确认识自己,有很大难度。而一旦他能够理性的评判自己的成败得失,就能有目的的完善自身行为,提高自身素质,进行学生数学课堂学习表现自评,可培养学生的正确认识自我的能力。

通过自评表,学生可把自己与自己,自己与他人多角度来比较,清楚明了的了解自身的优缺点,并可在学习生活中不断完善提高自己。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2.3 改变作业批改方式。

作业批改的目的是为了查疑补漏,及时纠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并不一定非要教师批阅作业,批阅形式应该是多样化的,只要能有效的促进学生学习,增加学生学习收获就达到了目的。我组织进行了作业组长负责批改的方式,具体操作如下:

《数学作业批改组长负责制试行办法》组长由学生选举和和教师指定相合,选择数学成绩比较好又认真负责的同学来担任,每位组长管理四个组员,组员与组长自由结合。组长工作任务:每天批改四位同学的作业;负责错题讲解及监督订正;帮助组员解决疑难问题;教师不定期抽查各组工作情况,并予以指导;组长作业由教师负责批改,教师指导组长后组长再批改组内成员作业;个别难以管理的同学由教师直接负责。

此项工作每周总结一次,总结出最认真负责的组长和最团结上进的组,而对于不负责的组长,组员提出工作意见,限期整改。

测试成绩分每组总分及提高分两项指标。选出总分最高组和提高最多组,学期末平时成绩中每组的平时情况将占一定分值。

这种作业批改形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团队精神,促使小组内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同时又让教师可以用更多的时间来钻研教材教法和辅导个别后进生。但在实施过程中要不断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指导、监督。

2.4 考试形式多样化。

传统考试测验就是教师命题,学生解答,教师批改评价。这一方式难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往往怕考试,厌恶考试。而考试是为了让教师和学生能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在教学过程中予以补充完善。为了既能达到考试的目的,又能消除传统考试的弊端,我让全班每位学生出一份试题,然后每人随机抽取一份做答,由出卷人评阅。这种考试形式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高,每人都跃跃欲试,想要考考别人。在出题的过程中,要查阅相关资料,解答许多问题,可以锻炼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批阅试卷时自己成为小老师,就变得比平时更认真仔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由被动的接受测试变为主动的参与测试,全班50名学生就有50份充满个性的试卷,这又要求每位学生都要全面复习才可能取得好成绩。对于一些有讨论价值的题目可以在班内交流探讨。一次枯燥紧张的考试变成一场人人积极投入的全班总动员。

2.5 记数学周记、日记。

通过数学日记或周记,学生可以对他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可以象和自己或老师谈心一样写出他们自己的情感、态度、困惑或感兴趣的地方。写数学日记和周记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中的重难点,学习中感到自豪的地方,学习中的失误,对自己学习的总体评价,对学习的改进计划,发现的问题等方面。刚开始学生写起来很困难,写得少而且象记流水账,随着书写次数增加,以及教师批阅点评,学生就能写出具有数学学科特点的生动丰富的内容。而数学日记和周记的书写可以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自我反思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培养数学学习兴趣,能使学生正视失败,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数学日记和周记还是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桥梁,有助于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相比较而言,数学周记比日记更实用,更便于操作。在书写数学日记、周记的过程中,教师的批阅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因此评语要及时、准确且具有激励性。

2.6 分层教学。

通过对学生分层次、对教学目标分层次、对教学方法分层次、对辅导分层次、对作业难易分层次,充分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了以人为本,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

2.7 书写论文和调查报告。

调查和实验提供了一种采用动手实践活动进行表现性评价的形式,通过学生的调查和实验,有助于实现数学课程中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目标,有助于学生将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用数学方法解决并分析现实问题,我带领学生开展的活动有《制作视力表》、《吸烟的危害》、《测量旗杆的高度》、《中学生对待过洋节的态度》、《中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校园卫生情况调查分析》,活动后学生自发提出倡议并在各班下发《吸烟有害健康》、《正确上网》、《爱护校园环境,人人有责》的倡议书。这些活动既锻炼了学生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关注并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而小论文《勾股定理证明》、《十字相乘法探秘》等的撰写,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感受科学家发现真理的艰辛历程。

2.8 以上这些目标多元、主体和方式多样的评价取得了明显成效。

2.8.1 提高了教师自身的评价意识。

在理论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素养,改变了过去只教授学生知识的传统观念,而转变为教会学生方法,提高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评价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为目的,而不只是对学生的学习结果单纯地作纵向比较。

2.8.2 促进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

⑴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去学习,改变了以往被动学习的局面,变被动为主动。⑵心理发展上逐渐学会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正确地对待自身的优缺点,既不妄自尊大,也不消极自悲。

上网情况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课外作业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高职英语教学改革提倡英语教学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向 “以学生为中心”,于是任务型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课堂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关课堂任务设计、活动形式及实施的讨论也如火如荼。但是,课堂以外的学生英语课外作业形式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作业形式主要以针对当天的教学内容书面练习、背单词等传统作业为主。虽然传统作业对培养学生记忆能力非常有效,但也存在着很多弊端,主要表现在:

1.缺乏个性化

所有学生作业整齐划一,无视学生的个性和基础的差异性,这样的作业很难吸引学生,而且基础好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抄袭作业和不做作业的现象也就不可避免了。

2.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传统作业多为书面形式,评价也是以对错为主。这种作业形式虽然方便了老师的检查,但缺忽视了对学生听、读、说的检查,影响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提高。而检查方式也直接影响学生与老师的情感互动,也无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任务型课外作业的设计原则

好的作业任务设计,不仅可以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培养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设计作业任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任务设计应该针对本课时或者本单元的教学内容

课时任务和单元任务要大小合适,能覆盖和体现本课时或本单元主要内容,能运用本课时或本单元相关知识和技能去完成任务,同时也要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形式丰富,避免单一化

任务型教学任务,要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生活中运用语言的能力,就是让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和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real--life tasks)(Nunan,1989)。现实世界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人们日常交际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我们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采用丰富多样的任务,使学生能够有机会全面地综合运用他们所学的语言。

3.针对全体,难易适中

布卢姆(B.S. Bloom, 1971)认为,教学既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又要最大限度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找到每个学生都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力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有效发展。因此任务要多层次,为不同程度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任务目标。任务难度要适中,过难的任务会导致中等及以下水平的学生丧失完成认为的信心,从而导致任务失败;而那些容易的不具备挑战性的任务会使部分好学生对任务不能产生足够兴趣,失去了任务教学的意义。

三、课外任务的类型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了多种形式的任务型作业,归纳为以下四种类型:

1. 调查分析型

任务的呈现形式以调查报告为主,并要在课堂上向全班同学汇报。调查分析型的任务可使学生充分利用英语的语言交际功能获取所需信息,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对已有信息进行分析、归纳、总结,以及发现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例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三册第6单元Sorry, But…一课,因为课文是作者对求职者应聘失败的原因分析以及建议,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让学生调查毕业班学生求职经历,分析其中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

又如《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4册第2单元I Was Deceived!是作者网恋被骗的经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让学生做一个关于大学生上网情况的调查。

2.解决问题型

此类任务实用性强,能使学生利用所学语言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但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缺乏语言环境,所以教师可将真实问题设计成“可以在课堂上展开的、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并有可能在真实生活中运用的”任务(鲁子问,2002)。但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也可以以课外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课外完成。

例如在《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3册第2单元学到列车时刻表时笔者设计问题情境,要求学生利用最新的列车时刻表找出去某地的最佳路线。学生在课堂上用英语分别汇报了最省时间、最省钱的路线,还列明了车次、出发车站、发车时刻和票价。

3.设计制作型

这种任务形式探索性、开放性、实践性强,不但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获取资料,筛选资料能力,而且发挥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性使用英语的能力。

1)制作使用说明

例如在学习《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一册第1单元College- A Transition Point in My Life一课时,学生同样也是初入大学的新生,对新环境、新同学不熟悉。这时可以让学生分组去了解学校体育馆、图书馆、食堂等公共场所的场馆构成、开放时间、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制作使用说明。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既运用了语言知识,也熟悉了校园环境,同时小组成员之间也加深了了解。

2)设计英文报纸

学生可以按兴趣分组,分别负责报纸中的体育、娱乐、等不同版面。为了扩展学生知识面,可以要求下次负责不同的版面内容。这种任务不受教学内容的限制,可以在学习过程中每隔一定时间布置一次。

4.表演展示型

这种任务形式能够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展示自己的舞台,同时也不受教材内容的拘泥。在具体操作时,可将课文进行改编后进行表演。例如在学习《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二册第2单元Billy一课时,课文具有丰富的故事情节,可以要求学生把课文改为剧本,分角色表演。任务的呈现形式可以是现场表演,或者学生自己拍成视频在课堂上展示。

四、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为学生搭好“脚手架”

即教师应在任务设计时就应该考虑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并给予必要的帮助。这种困难可能是语言知识或语言技能,也可能是学习策略或情感态度。所以,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激活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了解学生的认知需求,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或避免学生完成任务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2.要掌握好时间和频率

首先不要占用学生过多的课外时间。占用时间太多,即使任务难度不大,也会让学生产生厌烦心理。

其次,要为学生预留在课堂上展示和汇报的时间。对于大家一起辛苦完成的任务,如果没有展示的机会,会大大磋商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感觉非常失落,觉得自己的辛苦没有意义。

最后,任务布置不能过于频繁,以一个单元(约8课时)一次较为恰当。这样既能覆盖每单元一个话题,又不至于占用学生过多时间。

3.重视对任务完成情况的评价

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教师要及时给予评价,评价以鼓励为主,但也要指出学生那些方面有待提高,给他们指明努力的方向。另外,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以及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和从中体现出的合作精神。最后,每次任务的评价应该计入平时成绩纳入期末综合评价中。

五、课外作业任务化的意义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任务化的课外作业把任务型教学中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三个步骤中的前两步从课堂转移到课外,节约了课堂上的准备时间,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紧凑;同时,要求学生将在课外习得的语言知识应用于课堂,能够扩大语言信息量,丰富课堂内容。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务化的作业内容是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和兴趣的结合,并且在课堂上有展示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学习更加主动。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由于任务化的课外作业容量较大,适合采用小组合作形式进行。在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在运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养成从全局分析问题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六、结束语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形式。课外作业任务化将任务型教学全面融入到高职英语教学中,是一种值得尝试的作业形式。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有效解决学生的程度差异,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 Benjamin S. Bloom,(1981). All Our Children Learning [M]. McGraw-Hill.

[2] Nunan,(1989).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3] Willis, (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M].Longman.

[4]蒋柏明. 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原则探究[J].高校教育研究.

2008.

[5] 鲁子问. 任务型教学的课堂教学程序探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

[6] 舒莉娅. 高职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设计与反思[J].机械职业教育. 2010.

[7] 龚亚夫,罗少茜. 任务型语言教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