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饮料市场调查报告

饮料市场调查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饮料市场调查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饮料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Smithers Pira公司的市场调查报告显示,自2010年以来,全球PET包装市场一直保持稳定增长,2013年销售量达到1540万吨,估计2014年销售量将增至1600万吨,销售额约为481亿美元。预计未来5年,全球PET包装市场仍将继续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复合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4.6%,2019年销售量有望达到1990万吨,销售额有望达到600亿美元。

在各类PET包装中,PET瓶需求量的增长尤为迅速,这主要是因为其不易破裂,可重复密封,且质量轻,便于携带,非常适合旅途中使用。目前,PET瓶的应用日益广泛,并成为瓶装水、碳酸饮料、即饮茶和功能饮料等的流行包装。据统计,2013年全球用于各类饮料包装的PET瓶销售量为1250万吨,约占全球PET包装销售量(1540万吨)的81.2%。其中,瓶装水是PET包装最大的单一应用领域,2013年瓶装水用PET瓶销售量达到545万吨,比上年增长7.3%;碳酸饮料用PET瓶销售量达到517万吨,比上年增长1.8%。用于碳酸饮料包装的PET瓶销售量增长率较低,主要原因是PET瓶在其他应用领域的拓展速度更快,而且消费者更倾向于选购和饮用更健康的饮料。同时,PET瓶还向果汁、食品、家居清洁用品、药品等领域进军,并逐步取代其他传统包装形式。尽管一些包装生产商和品牌拥有者认为,未来5年轻质PET瓶仍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但也有一些人持反对观点,他们认为PET瓶的轻量化已经达到极限,这将制约PET瓶应用领域的进一步拓展。

总之,从PET包装的应用领域来看,饮料和食品行业占据绝对主导地位,2013年全球食品用PET包装销售量超过1350万吨;用于非食品行业的PET包装销售量约为80万吨,比上年增长4.4%;热成型PET包装销售量为104万吨,比上年增长4.7%。预计未来 5年,增长速度最快的应用领域将是瓶装水,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达到6.0%;其次是药品和其他饮品领域,复合年均增长率均在5.0%左右。

从区域来看,得益于地区经济的稳步增长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不断增加,亚太、拉丁美洲和中东欧等地区对PET包装的需求量增长迅速,并成为推动全球PET包装市场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尤其是亚太地区的表现尤为突出。2007年,亚太地区已经超过北美和西欧地区,成为全球最大的PET包装消费市场。2008~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亚太地区所受到的冲击远不及北美和西欧地区强烈,因此2009~2013年间亚太地区PET包装销售量的增长率远远高于北美和西欧地区。2014年,亚太地区PET包装销售量将占到全球PET包装销售量的31%;其次是北美地区,将占23%;紧随其后的是西欧地区,将占19%。

饮料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会议由部分从事化妆品功效评价的专家自发而起,在北京工商大学植物资源研究开发重点实验室召开。来自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卫生部门、质检部门、科研院所以及宝洁、强生和上海家化等著名企业的20名专家共聚一堂,就化妆品功效评价中的技术和法规等问题进行研讨。这是我国功效评价专家学者的首次聚首。

“如何对化妆品功效进行科学评价?”一直是化妆品行业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现代生物物理学、光学、电子学、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使功效评价仪器和手段不断革新、日新月异。会议主持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消费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董益阳博士认为,为促进我国化妆品行业的进步,对行业提供指导性的规范,从科研和技术方面为政府服务,联谊会成员有责任和义务本着沟通、协同、合作、共赢的态度,加入到联谊会的学术研讨活动中,创建中国的功效评价体系。他的意见得到了参会20位专家学者的认同。

此次联谊会首次在学术上突破学科领域界线,为业界跨学科技术交流开创了先河。与会专家畅所欲言,相互交流,增进了友谊,形成了共识,表示要积极推进化妆品功效评价工作的技术进步,为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科学支持。

北京工商大学化工学院副院长董银卯教授总结各方意见,宣读了全国化妆品功效评价联谊会倡议书。

北京工商大学孙宝国副校长代表东道主做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致词。他向各位专家介绍了学校的概况和专业发展,希望化妆品功效评价联谊会以此为契机,不断完善和发展,为推动行业进步做出贡献。

个人护理品销售整体堪忧

根据美国商务部的市场销售数据显示,在美国整体低迷的消费品市场映衬下,个人护理品独立傲雪。但2008年的美国市场调查报告显示,同比2007年,市场零售额下降了2.7%,仅为3432亿美元。业内有关人士评论这一结果如同“现实版的灾难片”。其中,汽车和汽油的销售额下降了0.7个百分点,但其他消费品情况更糟糕,同比上年下降了3.1%,这一数字降到了1990年以来的最低。

然而个人护理品和保健品的表现出人意表,调整后销售额达209.2亿美元,同比2007年竞增加了5.65%,全年平均增长率达4.0%,销售额为2470亿美元。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食品饮料类产品才是增长的主因,其增幅高达5.1%。尽管不能排除促销因素,但分析者认为圣诞节期间,多数美国消费者还是倾向于购买香水和护肤品来赠送亲友,作为礼物,此类商品的性价比还是相对较高的。可见这一轮经济危机严冬中,“口红效应”又一次显灵。人们放弃了大牌皮包、手表、首饰一类的奢侈品,转而购买相对便宜的小型奢侈品例如彩妆,护肤品,以此奖励辛苦了一年的自己。

除食品饮料类产品之外,分析者认为个人护理产品销售额的下滑,应归结于商家促销降低了产品售价。但是,对于快速消费品生产商和销售商们,这个结果实在不易消化。但是其他国家的情况并不比美国乐观,例如英国近日也公布了令人沮丧的月度个人护理品销售数据。

在英国,化妆品和个人护理品没能逃脱金融危机的诅咒。据英国零售组织(BRC)和KPMG的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12月,盥洗用品和化妆品销量连续6个月下降。

由于经济危机,市场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冷清,据BRC统计14年的市场调查数据记录显示,2008年创下了有史以来零售销量增幅的新低。不计入2008年新开业和刚停业的商家销售额,同比往年销售额,2008的销售额下降了3.3%,年度平均销售额下降了1.4%。分析者普遍认为,该数据必将影响2009年的个人护理品销售,但同时也看到,美国个人护理品市场相对较安全,从业者暂可安心避过经济危机的扫荡。

――颇具新意的2009年中国零售商大会:

让零售商真正成为内需“发动机”

曹进堂

由中国商业联合会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商务部、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香港贸易发展局、亚太零售商协会联盟秘书处等单位支持的2009年(第四届)中国零售商大会暨中国商业地产交流交易会即将于5月下旬在苏州举办。

“提振消费,温暖市场,助益民生”是本届大会的主题。大会的组织方将根据业内需求聚焦于零售企业的业绩发展和效率提升,就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专题探讨。

饮料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如果说大多数生产商心中有一个共同的想法,那么这个共同的想法便是:现在不是进行策略创新或者开展市场营销辅助活动的时候。事实上,根据尼尔森的市场调查报告,在以往的经济衰退期,那些坚持对创新进行投资或是在营销上做出努力的企业,一旦经济回缓,这些企业比起它们的竞争对手有着更好的市场表现。生产商致力于成本缩减方面的创新,但在这一过程中要特别留意消费者的反应,这一点对于成本缩减创新能否成功至关重要。

消费者非常精明,他们关注的商品有了任何改变,他们都能察觉到。而且他们现在越来越倾向于语言申诉,尤其是通过社区网络、博客和线上社群讨论区的方式。现在消费者关注的目光都转到了媒体“公众意见风潮”上―在视频网站YouTube、微型博客Twitter或是其他由消费者制造言论和信息的网站上,高知名度的品牌或是被赞美,或是被攻击,他们就是想让生产商对产品和包装做出一些改变,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实质性的利益。

四个指导性原则

尼尔森基于自己的100个客户进行了一次调查,这些客户在过去的5年里进行过成本削减方面的创新。调查表明,掌握以下四个重要原则,有助于生产商明智地做出成本削减决策,并为消费者所接受。

缩减包装规格:这是稍为带有风险的举动,对于品牌的重度使用者的影响尤为明显,如果在缩减包装尺寸的同时能够给消费者一些额外的利益,就可以将负面影响减轻。

扩大包装规格:这是最受消费者青睐的选择,但是也有陷阱,比如说新的定价超过了消费者的心理底线,或者消费者很难在大规格包装和产品价格提高之间建立关联性,认为这仅仅是生产商想赚更多的钱。

更换包装材料:这是一种提高毛利率的策略。然而,不能因为更换包装材料而牺牲产品的功能性、结构完整性以及品牌资产。

更改原料配方:这是一种高风险的举动,前提是不能降低产品质量认知和产品功效,损害消费者体验。

缩减包装规格

尼尔森基于40份成本缩减的实地调查以及59份包装调查进行了研究,发现仅仅依靠缩减包装规格或者包装量(比如,将原来的6件装改为4件装)是一项有风险的决策。随着时间的推移,数据表明,当生产商考虑在现有的产品线上增加一个较小尺寸的产品,从销售数据看,新的较小尺寸的产品所带来的购买频率不足以抵消先前那些不太有利的商品对于业务的影响。

也有一些例外,譬如,新增加的较小包装的产品具有如下特点:其一,采用了独特的分销渠道;其二,引进新的特许经销商;其三,与先前的大包装产品形成区隔,有着独特的使用方式。

缩减包装规格策略中最为重要的成功因素是,将这项策略和创新联系起来,而这种创新能够为消费者带来额外的积极利益及消费体验。更重要的是,创造这些利益的同时并不需要增加成本。譬如,推出一种可以重新封口的小包装,同时采用不同的包装图案以及不同的包装形态,把玻璃瓶改为塑料瓶,等等。这些变动将为产品体验加分,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感受价值,从而抵消掉缩减包装规格给消费者带来的不利影响。

除此之外,尼尔森的分析报告还表明,缩减包装规格策略比起价格提升策略,更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在保持原有价格的前提下,缩减包装规格策略在以下情形中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生产商是所在行业的领先者,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包装规格缩减要针对行业内的最小单品;

包装规格的缩减百分比小于12%;

缩减包装规格的产品具有很高的可扩展消费性。

扩大包装规格

消费者喜欢相对经济的大包装,生产商关注的是规模化经济以及工厂生产能力的高效利用,而大数额购买商品却延长了消费者的购物周期。经济的或者是加量不加价的包装尤其能够为消费者接受,因为他们看到了其中更高的性价比。

在运用扩大包装规格策略时,有几个绊脚石,包括单件产品定价过高,或是由于提供的商品数量过大,可以长期使用。在一个案例中,双倍增加厨房、浴室清洁剂的容量给消费者带来了更高的价值感知,但是此项交易并没有给厂家带来预期的利润。其中的一个原因是购买者在家居存储物的大小上面临着两难的选择,另一个原因则是消费者过去并不需要容量如此之大的清洁剂。其他例子表明,一件产品尽管具有功能上的优势,但消费者会关注产品的绝对价格。因此,能否坦率地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将影响着你的努力成果。

另一个要考虑因素的是零售货架。商品如何包装才适合在零售货架上摆放并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呢?此外,选择合适的分销、零售渠道也非常关键。比如,某些消费者可能对大包装商品缺乏兴趣,因为这样的包装和他们之前购买的商品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更换包装材料

富有创意地更换包装材料是很有潜在价值的,它不仅仅对于生产过程的成本削减有利,同时,对于带来积极善意的媒体评论也是有好处的。这样的改革创新包括采用一种花费更少的包装密封法,减少包装材料的使用数量,或是省略包装中的某个环节。这样的创新手法往往能给消费者带来一些新奇的感受,给生产商带来的风险或许较小,但与此同时其影响及效果也更加难以确定。

另一个相似的做法是使用不太昂贵的包装材料以取代先前比较昂贵的包装材料,将包装材料成本降下来,直接提升利润空间。然而,更换产品包装不能减弱消费者对于品牌资产的认知或是影响客户的产品体验。相关饮料测试结果表明,有的饮料生产商将饮料瓶由玻璃装改为塑料装,而先前消费者对于玻璃装饮料是广泛接受的,因此,这一改动或许会对饮料生产商的品牌资产产生长期的影响。

包装创新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它能够减少包装材料中某种材料的数量。譬如,百事公司的阿夸菲纳(Aquafina)矿泉水,它在新闻界为百事公司赢得了好评,原因是通过采用新的包装方式,百事公司使用的半升瓶子减少了20%的塑料用量。

更改原料配方

一方面是产品成本的提升,而一方面却要保持价格像以往一样低廉,这对于生产商而言或许是一种诱惑,让其产生缩减生产成本的念头,并由此降低了产品的质量。然而,尼尔森通过市场调查问卷询问消费者:“在当前低迷的经济环境中,你希望生产商做些什么?”生产的产品质量可以稍微降低一点,但是价格要和以前一样―这就是消费者对生产商的期望。

优越的产品性能是生产商在市场上长期生存下去并站稳脚跟的关键,它能给生产商带来忠诚度以及强劲的销售后劲。更改原料配方作为生产商对于经济低迷环境的直接反应,会让消费者与产品疏远起来,以后要想不增加更大的投资就把他们的心再次赢回来,是不可能的。就其本身而言,这种策略具有较高的风险。

但这并不意味着更改原料配方策略就应该完全被排斥,从而丝毫不考虑将它列为成本缩减战略之一的可能性,毕竟一些生产商采用这一策略取得了成功。在特定的市场形势下,生产商可以考虑更改原料配方,但要考虑到以下因素:

更改原料配方能否提高消费者体验,产生正面影响?

产品的风味曲线如何,是单一,还是复杂的?更改原料配方之后,能否丰富产品的风味曲线?

更改原料配方,能否以一种积极的方式表达出来?

首先,生产商要了解自己的产品,弄清楚消费者对于自己的产品口味感知是单一的还是复杂的。巧克力就是一种单一口味的产品,一旦更改了配方,很可能就会改变巧克力的主要口味。而冰冻披萨饼则是一个复杂口味的产品,它是由多种口味混合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味道,改变其中的一种成分,对于消费者体验或许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消费者寻求价值

最后是关于消费者。如今经济不景气,由于手头的金钱有限,人们都在考虑如何才能买到更具价值的商品。而价值并不仅仅是价格那么简单,一开始,它是由于某种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求,但要考虑到还有其他替代品能够满足这种需求。这就要求生产商必须确保产品的持续供应性,以及让产品能够随时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做出反应。

饮料市场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引言

海岛旅游作为使人融入自然的精致旅游,凭借其神秘而遥远的特性吸引了世界大量的游客。在海岛地区发展旅游业有利于克服其地形狭小、与外界隔绝和缺乏资源等不利因素;对振兴区域经济、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打破以渔业为主体产业的单一经济模式、使海岛地区经济走向可持续发展之路等方面也起到积极作用。

一、海岛旅游内涵

(一)海岛旅游的兴起

海岛旅游(Island Tourism),是滨海度假旅游的发展延伸。在欧美等发达国家,滨海度假和其他旅游地一样,进入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停滞甚至衰退期,这就促进了与大陆相离的海岛旅游。现在交通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快速客轮,豪华游艇以及空中交通,大大提高了海岛的可达性和舒适性,加快了海岛旅游的发展。

(二)海岛旅游的特点

1. 特殊的地理位置

海岛四面环海,是一个空间结构相对完整地理单元。在景观构成上,海岛与周围的碧水巧妙结合,成优美的山海风光。其特有的神秘与安静,独特的四面临水的地理位置以及3S优势,对旅游者形成极强的吸引力。

2.特殊的生物种属

海洋使岛屿和大陆隔离。这种隔离限制了与其他地方彼此之间物种的传播,所以海岛往往拥有特殊的生态资源,岛屿上常常具有某些地方特有或稀有种属,具有极高的欣赏价值和科研价值。

(三) 多样性的旅游体验

海岛旅游较之大陆旅游在旅游活动形式上更为丰富多彩,其参与性更为普遍。海滨、海面、海地、海空有着极其多样的旅游活动形式。日光浴、沙滩跑车、嬉水、游泳、冲浪、帆板、潜水、水上摩托、沙滩排球等活动普遍开展。

二、我国海岛旅游现状

我国在 70 年代末开始大规模开发海岛旅游,海南岛的观光度假旅游、上海横沙岛的度假旅游、浙江普陀岛的观光旅游以及我国沿海的一些小型岛屿都在积极地进行旅游开发建设。中国海岛旅游起步较晚,但资源丰富,发展势头强劲。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岛屿有6000多个,面积在500平方米以下的岛屿和岩礁数量巨大,约上万个,其中约94%的岛屿为无人居住岛屿。

黄、渤海旅游区,这两个海区岛屿众多,主要岛屿分布在渤海和辽东半岛东侧的黄海,这些岛屿形态各异,风光绮丽,大多具有旅游观赏价值。目前的开发利用多限于观光旅游,对于避暑、度假旅游的开发尚为数甚少,而且开发的深度不够,只局限于海水浴场。每当盛夏旅游旺季,往往人满为患,导致旅游质量降低。东海旅游区这里海岸曲折,岛屿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是中国东部最重要的海洋旅游地。南海旅游区是中国纬度最低、气候条件最好的一个旅游区,又是海域面积最辽阔的旅游区。两广和海南三省海域与港、澳相邻,靠近东南亚,有深圳、珠海、湛江、海南等经济特区,凭借有利的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政策的威力,能够把海南的一些海岛,发展成为高质量的避寒、度假旅游区。

三、我国海岛旅游所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海岛旅游管理不完善

1.旅游资源过度开发

过度开发,导致资源破坏,影响可持续发展,这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如夏威夷无节制的旅游发展,一方面使当地政府为本地居民提供学校、道路等公共设施和低廉房屋方面负担沉重,一方面造成生活上费用增加,交通拥挤和犯罪等问题,同时旅游景点的建设带来大量的新移民和城市文化的趋势,给当地的田园风光带来根本性的变化。

2.旅游管理机制的不健全

我国旅游管理体制虽然经过多年改革,但仍未走出政府配置资源的框架。旅游管理体制仍有较强的计划色彩,只顾旅游业“内在经济”的发展,而忽视了“外在经济”,形成了旅游经济微观规模的不经济,宏观结构不经济。例如,浙江海洋旅游区域有很多地方管理体制不合理,存在着旅游资源按行政区域划分,同一行政区域内,又分属不同部门,使原本丰富的资源被人分割,不能形成资源互补、协调发展、统一发展的局面。而各地区、各部门各自划地经营、一拥而上的结果则只会造成旅游业的高投入、低产出,旅游资源的浪费和破坏。

(二)我国海岛旅游产品的特色不足,重游率低

面对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海岛旅游却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就那我国大部分海岛旅游来说,只停留在一个泛泛的海边旅游观光,各地产品大同小异,没有对游客形成强大的吸引力。由于缺乏全局观念,在旅游开发中都是各自为政,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区域内海岛旅游项目的重复建设,其结果必将导致互相竞争,效率低下,重游率低。

尽管游客对海岛的印象不错,但是只有很少数人表示会选择重游,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海岛旅游项目并没有太大的特色,属观光类产品;二是海岛旅游成本太高;三是海岛旅游存在太多不可预知风险,如晕船、风浪以及岛上生活补给不足等。

(三)环境污染降影响我国海岛旅游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排放入海的污染物激增,大江大河携带的陆源污染物最终流入海洋,海上油田开发和船只携带石油等污染物泄漏,使海洋和海岛环境遭到严重污染。某些海岛珍稀生物资源滥捕和滥采情况十分严重;一些岛屿随意修建连岛大坝,造成水流阻隔,破坏了附近海域的生态。污染物累积和海域污染,使得海岛及周围环境恶化,生态系统功能丧失。

四、我国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我国海岛旅游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

对一个具有滨海、海岛、海域等海洋旅游资源的国家而言,如果由各地区行政管理部门自行对本辖区内的海洋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管理,势必会带来资源的盲目开发,无序管理,旅游项目重复建设、市场雷同、恶性竞争等诸多问题。只有建立统一的国家海洋旅游管理机构,从行业管理、部门协调、产业运行环境、资源开发保护等各方面对海洋旅游产业进行统筹规划,才能将资源优势变为效益优势,推动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我国的海岛开发也要学习马尔代夫的成功经验,未开发的岛屿应该由一个企业或个人独立租让,而在已开发的海岛上,可采取由当地政府牵头组建一个海岛管理单位,以协调和避免非整体性开发带来的问题。由一民企取得独立开发经营权,成立海岛景区管理处,统一管理和领导岛内各个项目投资商。统一规划、统一部署,既能对外树立良好形象,又能对内增强协调。

(二)实现我国海岛旅游产品的创新和可持续性发展

海岛旅游活动要层出不穷,新异的活动项目不断出现,所谓“新”、“异”,就是要用新颖的创意开发符合地区特色、体现海岛韵味的旅游产品,使游客在消费旅游产品过程中 真正回归自然、品味海岛的独特神韵。如休闲渔业,可进行海上垂钓,参与渔业生产、出海捕鱼;如让游客自己动手,制作加工个性化的海洋旅游纪念品,品尝亲手钓上的海鲜;如开发海上养殖园区旅游观光项目,开发海上旅游区,让游客有机会近距离接触海洋生物、了解海洋生物的特性和生活习性,丰富阅历;如开发荒岛探险活动和野外生存训练项目,以及海岛休闲度假项目。

(三)保护我国海岛旅游环境

正如一把双刃剑,旅游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随着大批客人涌入海洋旅游区既存在相互促进的正面效应――旅游开发美化了环境;也存在因旅游开发损坏、污染了环境。旅游业的发展必须在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的同时,注意环境的保护。

1.加强我国海岛旅游区用水、能源、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大陆运水、陆岛管道运水、水库储存,淡化水、雨水、地下水的多元供水体系,同时根据淡水资源规划旅游区规模和海岛旅游区的居民规模,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才能缓解海岛旅游区的淡水资源短缺与海岛旅游区的淡水资源短缺与海岛旅游发展的矛盾。海岛旅游区的能源问题方面,也可以建立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对于垃圾可以将区内各处垃圾集中分类处理,或回收再利用,或焚烧。

2.加强我国海岛旅游区对废弃物、污染物的管理

真正避免垃圾对环境产生破坏的方法就是防止垃圾的产生。防止污染意味着得改变进行旅游活动的方式,要杜绝垃圾,不是不容许使用某些材料,而是得改变原先的那种使用方式,如采用可以多次使用的饮料瓶等。

结论

我国海岛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很大,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海岛旅游业坚持保护与开发相结合的原则,大力开展传统海岛旅游项目,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以达到旅游兴岛、兴省和兴国的战略目标。总之,中国海岛旅游的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就是从根本上优化海洋旅游业的内外部环境,确保海洋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在新世纪我国海岛旅游一定会迎来旅游业的新时期。

参考文献

[1]刘家明.《国内外海岛旅游开发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 349-352

[2]许仪,陈智麟.《借鉴东南亚经验实现广东省海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旅游经理人文库,2005(2)

[3]柴寿升,王树德,姜琳.《论青岛海岛旅游开发的现状及对策》.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3(3):52-54

[4]夏林根.《新世纪旅游的热点远洋海岛旅游──上海、海口、三亚市场调查报告》.旅游科学,2001(2):18-21

[5]马晓龙,赵荣.《塞浦路斯旅游业发展对我国海岛旅游开发的启示》.世界地理研究,2003(9):92-97

[6]王忠.《规范海岛开发秩序,保护海岛生态环境》.海洋开发与管理,2003(5):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