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地质调查报告

地质调查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地质调查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建筑工程 地质勘查 基础设计 关系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rogress, we attach importance to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basic desig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nd basic design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lated content.

Keywords: building engineering geology exploration foundation design 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和加工环境的基本设计也是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传统观念和技术已经难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基本设计要求,并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创新和完善其道。在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设计工作,地质调查的合理应用的设计理念,充分证明,以提供更多的便利、丰富的设计技术。

1 、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建设项目,特别是在更复杂的区域地质环境的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基本设计方面,通过地质调查技术的应用,设计部门得到理想的设计结果。但是,总体而言,在中国地质调查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在工程实践中使用的实际时间也比较短,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问题和缺陷之间的地质调查和基础设计。

1.1 较差的地质勘察市场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特别是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地勘单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景,但也不得不面对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单位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国家或地区的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这直接导致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地质勘查市场的出现是不利于一个单元的发展,行业的整体发展也是不利的。

1.2 陈旧的基础设计理念和设计

与先进国家相比,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在中国建筑行业的设计技术落后的同时,设计部门一般对应的地质调查,以协助在这些因素的地质勘查合作机制或缺乏经验的部门。目前水平的基本设计不能达到当代建筑装饰工程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标准。目前,旧的基本设计概念和设计,在以下三个方面主要有:第一,整体概念的基本设计没有充分体现的发展和创新,降低基本设计的技术水平;第二,熟练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指标,尤其是使用稍低于实际能力的深度设计;第三,缺乏地质勘查工作,没有专门的软件应用,水文地质科学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应用。

1.3 较短的地质勘察和基础设计周期

地质调查局的建设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调查需要经过长期的实际勘探,以及收集样本进行实验,我们了解项目的位置,地下水和土壤层结构,以便为工程设计和权威的科学地质调查报告,并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设计师的方案。但由于建设项目工期的限制,初步设计阶段的时间比较短,只为下一步的研究和优化设计的地质勘察报告的单位,在地质调查和基本设计周期短的缺点和问题。

1.4 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缺乏有效的结合与互补

地质调查报告的影响和限制,现有的基础上设计和设计理念,使得在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误解的基本设计,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只有基本设计的水文资料和地质报道,在地质调查报告,专业和技术参数或技术咨询,但往往被忽视。同样,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提供的数据服务,主要是要注意调查报告的理论和专业,这本无可厚非,但往往造成导致低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设计师在阅读的技术壁垒或设计应用程序的障碍。地勘单位和设计的基本单元,使得两个函数的性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补,是很难得到充分发挥,上述的财务,人力和物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更多的浪费。

2、地基土的承载力与变形

2.1作为设计部门设计人员,不仅要会设计,还要会阅读和充分利用地勘报告,要能对报告中提供的内容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能提出质疑,不应只需要承载力值。即使需要地基土承载力戚地耐力)值,也不只是这一种值。《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FJ7―89)给承载力提出了三种值:①地基承载力基本值f0;②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③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基本值f0是由大量工程实践得出的经验值。《规范》各表列出的各种土类的值是依据现场荷载试验、标准贯人试验、轻便触探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数据,对相应的地基土承载力进行统计、分析面得出的。当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应按表中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而得到,即fk=Ⅱffo(IIf为回归修正系数)。当实际工程的基础宽度B>3m,基础埋深D>05m时,承载力值还要提高,即要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修正后才得设计值f。地勘报告中一般提供的是承载力标准值。设计人员在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标准值来设计,而要经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后得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设计。当前许多设计人员直接用标准值进行设计是不科学的。以下为地基承载力设计简图。

图1 地基承载力设计简图

2.2采用承载力设计值来设计,是为了确定建筑物基础底面和剖面尺寸,通过公式A=N/f――YGD计算来满足P≤【p】要求,这只考虑了满足地基强度条件要求。但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很少考虑变形条件要求,这也是造成地勘报告中不提供工程建议陛处理意见的后果。当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事故很大一部分不是强度条件不满足,而是变形条件不满足所造成的。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造成房屋裂缝、倾斜、局部倾斜,就是变形条件不满足所带来的危害。要使工程变形条件得到满足,地勘报告中必须提供建议性工程处理措施,以供设计人员参考,重要的工程甚至要作变形计算。提供的建议性措施,对建筑物上部结构而言应包括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对地基而言应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夯实等。而且不应只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描述上,要明确提出定量数值,以使设计人员重视和好用。

3、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的关系研究与分析

项目通过地质调查报告,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基本项目工地的地质和水文信息,并按照建设和抗震要求的建设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地基处理设计,有效保证的基本创造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国家和一些建筑工作在有条不紊地完成。因此,施工的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设计有辅助作用和意义。

3.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形基本平坦,表层为人工堆积土层,厚度1.20~2.80m,以下即为第四纪沉积土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fka=160kPa,Es=8.92MPa,粉质粘土②1层:fka=130kPa,Es=5.39MPa,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fka=200kPa,Es=15.29MPa,粉质粘土③1层:fka=160kPa,Es=8.25MPa,细砂④层:fka=2:20kPa,Es=28MPa,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④1层:fka=200kPa,Es=12.15MPa,粉质粘土⑤层:fka=200kPa,Es=11.24MPa,,细砂⑥层:fka=:260kPa,Es=33MPa,粉质粘土⑦层:fka=220kPa,Es=12.59MPa,,细砂⑧层:fka=:300kPa,Es=38MPa,,粉质粘土⑨层:fka=:220kPa,Es=13.10MPa,细砂⑩层:fka=330kPa,Es=42MPa,本层未钻穿;实测到一层稳定的地下水位,其类型为潜水,水位埋深为9.60~12.20m,标高为15.45~18.09m,历年最高水位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20.0m左右;地下潜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该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拟建场地内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天然沉积的饱和粉土、砂土层不会发生地震液化;拟建场地内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3.2、基础选型说明:

1)主楼部分

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主楼区域筏板厚1200mm,基底标高-9.70m,两层裙房及外扩地下车库部分筏板厚800mm,基底标高-9.30m,按±0.00的绝对标高为29.40m推算其基地标高约为20.0m左右,基础落在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粉质粘土②1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综合考虑取fka=140kPa,宽度修正系数取0.5,深度修正系数取1.6,修正深度按基础有效埋深取为覆土(4.60-0.90)+顶板底板厚折算土厚(0.70+0.80)x25/18=3.70+2.10=5.80m,故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140+0.5x20x(6-3)+1.6x19x(5.8-1.5)=300kPa,天然地基基本满足承载力的要求。独立柱下冲切不够处设下柱墩。

2)辅助用房:

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筏板厚800mm,基底标高-10.20m,按±0.00的绝对标高为28.80m推算其基地标高约为18.6.0m左右,基础落在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综合考虑取fka=140kPa,宽度修正系数取0.5,深度修正系数取1.6,修正深度9.90m,故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140+0.5x20x(6-3)+1.6x19x(9.9-1.5)=425kPa,天然地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独立柱下冲切不够处设下柱墩。

结束语

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在所有类型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还必须满足两个技术条件:(1)地基强度条件,这是确保地基稳定隋,不会发生剪切破坏或滑动的损害;(2)地面变形的条件下,沉降,不均匀沉降,倾斜,局部倾斜不超过允许变形的基础。地质调查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为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以确保必要的信息,以满足这两个条件。科学地质调查报告,不仅可以提高建筑设计质量,而且还节省工程量,降低了投资,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梦迪,刘敏溅谈地质勘察工作在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中的应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3):36-38.

【2】刘海青,李建刚.浅谈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中勘察报告的编写和质量控制叨.建筑科技探索,2007(5):19-21.

【3】王旭,李晓明,吴航建.国内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情况分析叨.山西建筑,2006(10):22-23.

【4】金淑华.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探讨[J].建设者,2008(4):30.32.

【5】马德文,胡浩天.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与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关系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6):16.18.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1.1水文地质学科涵义与研究对象

地下水即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与信息载体。地下水及赋存地下水的介质还具有一些另外的功能。水文地质学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是与地下水及其赋存介质的功能相联系的。

1.2水文地质学的定义

地下水这一名词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地下水是指赋存于地面以下岩土空隙中的水;包气带及饱水带中所有含于岩石空隙中的水均属之。狭义的地下水仅指赋存于饱水带岩土空隙中的水。

水文地质学(hydrogeology)是研究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学科。它研究在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兴利除害。

1.3水文地质学研究的范畴及任务

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主要研究地下水的分布、运动和形成规律,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地下水资源评价、开发及其合理利用,地下水对工程建设和矿山开采的不利影响及其防治等。在不同环境中,地下水的埋藏、分布、运动和组成成分均不相同。查明上述各方面状况,可为科学地利用或防治地下水提供根据。水文地质学对地下水的研究,着重自然历史和地质环境的影响,同主要用水文循环和水量平衡原理研究地下水的地下水水文学关系密切,只是研究的侧重点稍有不同。

1.4水文地质学及分支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建设的需要,水文地质学又分为区域水文地质学、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球化学、供水水文地质学、矿床水文地质学、土壤改良水文地质学等分支学科。近年来,水文地质学与地热、地震、环境地质等方面的研究相互渗透,又形成了若干新领域,如环境水文地质学、地下水资源管理、同位素水文地质学等。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到了举足轻重的地步,与环境生态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迅速增长。

水文地质学是从寻找和利用地下水源开始发展的,围绕实际应用,逐渐开展了理论研究,目前已形成了一系列分支。

1.4.1地下水动力学

地下水动力学是研究地下水的运动规律,探讨地下水量、水质和温度传输的计算方法,进行水文地质定量模拟。这是水文地质学的重要基础。

1.4.2水文地球化学

水文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另一个重要基础。研究各种元素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富集规律,利用这些规律探讨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地下水污染形成的机制和污染物在地下水中的迁移和变化、地下水与矿产形成和分布的关系,寻找金属矿床、放射性矿床、石油和天然气,研究矿水的形成和分布等。

1.4.3供水水文地质学

供水水文地质学是为了确定供水水源而寻找地下水,通过勘察,查明含水层的分布规律、埋藏条件,进行水质与水量评价。合理开发利用并保护地下水资源,按含水系统进行科学管理。

1.4.4矿床水文地质学

矿床水文地质学是研究采矿时地下水涌入矿坑的条件,预测矿坑涌水量以及其它与采矿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

1.4.5农业水文地质学

农业水文地质学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为农田提供灌溉水源进行水文地质研究;二是为沼泽地和盐碱地的土壤改良,防治次生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进行水文地质论证。

1.4.6水文地热学

地热是一种新的能源,如何利用由地下热水或热蒸汽携至地表的地热能,用来取暖、温室栽培或地热发电等,以及地下热水的形成、分布规律,以及勘察与开发方法等,是水文地热学的研究内容。

1.4.7区域水文地质学

区域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区域性分布和形成规律,以指导进一步水文地质勘察研究,为各种目的的经济区划提供水文地质依据。

1.4.8古水文地质学

古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质历史时期地下水的形成、埋藏分布、循环和化学成分的变化等。据此,可以分析古代地下水的起源与形成机制,阐明与地下水有关的各种矿产的形成、保存与破坏条件。

地下水的形成和分布与地质环境有密切联系。水文地质学以地质学为基础,同时又与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地史学、地貌学、第四纪地质学、地球化学等学科关系密切。工程地质学是与水文地质学是同时相应发展起来的,因此两者有不少内容相互交叉。

地下水积极参与水文循环,一个地区水循环的强度与频率,往往决定着地下水的补给状况。因此,水文地质学与水文学、气象学、气候学有密切关系,水文学的许多方法也可应用于水文地质学。地下水运动的研究,是以水力学、流体力学理论为基础的,并应用各种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

2 水文地质学演化历史与发展现状

2.1水文地质学发展简史

人们早在远古时代就已打井取水。中国已知最古老的水井是距今约57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古文化遗址水井。古波斯时期在德黑兰附近修建了坎儿井,最长达26公里,最深达150米。约公元前250年,在中国四川,为采地下卤水开凿了深达百米以上的自流井。中国汉代凿龙首渠,是一种井、渠结合的取水建筑物。在利用井泉的过程中,人们也探索了地下水的来源。法国帕利西、中国徐光启和法国马略特,先后指出了井泉水来源于大气降水或河水入渗。马略特还提出了含水层与隔水层的概念。

1855年,法国水力工程师达西,进行了水通过砂的渗透试验,得出线性渗透定律,即著名的达西定律,奠定了水文地质学的基础。1863年,法国裘布依以达西定律为基础,提出计算潜水流的假设和地下水流向井的稳定流公式。1885年。英国的张伯伦确定了自流井出现的地质条件。奥地利福希海默在1885年制出了流网图并开始应用映射法。

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地下水起源又提出了一些新的学说。奥地利修斯于1902年提出了初生说。美国莱恩、戈登和俄国安德鲁索夫在1908年分别提出在自然界中存在与沉积岩同时生成的沉积水。1912年,德国凯尔哈克提出地下水和泉的分类,总结了地下水的埋藏特征和排泄条件。美国迈因策尔于1928年提出了承压含水层的压缩性和弹性。他们为水文地质学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

泰斯于1935年利用地下水非稳定流与热传导的相似性,得出了地下水流向水井的非稳定流公式即泰斯公式,把地下水定量计算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20世纪中叶,苏联奥弗琴尼科夫和美国的怀特在水文地球化学方面作出了许多贡献。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时,在地下水的赋存、运动、补给、排泄、起源以至化学成分变化、水量评价等方面,均有了较为系统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水文地质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20世纪中叶以来,合理开发、科学管理与保护地下水资源的迫切性和有关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同时,人们对某些地下水运动过程有了新的认识。1946年起,雅可布和汉图什等论述了孔隙承压含水层的越流现象。英国博尔顿和美国的纽曼分别导出了潜水完整井非稳定流方程。

由于预测地下水运动过程的需要,促进了水文地质模拟技术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开展了实验室物理模拟,4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电网络模拟,到50—60年代在解决水文地质问题中得到应用。

由于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70~80年代,地下水数学模拟成为处理复杂水文地质问题的主要手段。同时,同位素方法在确定地下水平均贮留时间,追踪地下水流动等研究中得到应用。遥感技术及数学地质方法也被引进,用以解决水文地质问题。对于地下水中污染物的运移和开采地下水引起的环境变化,引起广泛的重视。20世纪60年代以来,加拿大的托特提出了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为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发展前景。

2.2国外水文地质学发展现状

水文地质学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它是基于地下水在地质单元内运移时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而发展起来的,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数量和质量随空间和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合理利用地下水或防治其危害的学科。水文地质学诞生于19世纪中期,在20世纪初,依据法国水文地质学理论原则(A.Hazen,C.Slichter,F.King,O.Mainzer等),美国水文地质科学家发展了实用水文地质学的应用。与此同时,德国和奥地利的水文地质学家(F.Forchheimer,A.Thiem,O.Smreker,J.Kozeny等)详细解释了水文地质,尤其是关于地下水流域和水力工程方面调查的方法。俄国人对水文地质学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W.Dokutchaev,A.F.Lebedev等)。水文地质学成为地质科学中一门比较完整、系统的独立学科,是在20世纪30—40年代。水文地质学已被公认为是地球科学的一个分支,是跨越于地质科学和水文学之问的一门独立科学。水文地质学在二战以后有了深入的发展,特别是在地下水动力学、水文地质编图、水文地质采矿、模型和同位素方法、水文地球化学和地下水监控这些领域。人类活动对包括地下水在内的自然环境的改造异常强烈,产生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当代水文地质学进入了生态环境水文地质学的新阶段。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国际水文地质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专业期刊的发展中就可以看出。1963年,《地下水》(Ground Water)和《水文学杂志》(Journal of Hydrology)创刊;1965年,开始出版《水资源研究》。此后,陆续创刊的欧美主流学术期刊有:1976年,《水资源进展》(Advances in Water Resources)和《污染水文学杂志》(Joumalof Contaminant Hydrology);1986年,《水文过程》(Hydrologic Processes);1993年,《水文地质学杂志》;1995年,《水文工程学杂志》(Joumalof Hydrologic Engineering)。期刊的数目大幅增加的同时,每种期刊上论文的数量和内容也显著增加。

国际水文地质大会是公认的比较权威的世界级水文地质会议,至今已经召开了39届(2011年在泰国举行)。其中2006年10月9日在我国北京举行的第34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是继1988年在广西桂林举办的第21届国际水文地质大会之后,再次在中国举办。此次大会又恰逢国际水文地质学家协会成立50周年庆典,是国际水文地质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此次会议以“地下水的现状与未来”为主题,围绕全球地下水问题与需求、中国地下水的现状与未来等开展交流与研讨,展示全球、亚洲和中国水文地质成果及新一轮国土资源大调查的水文地质工作进展。

在国际上,美国水文地质调查研究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在该领域长期居于国际领先地位,影响和引导了国际水文地质学的发展方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美国地质调查局启动了多个项目,开始对有害物质水文过程和地质隔离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其水文地质资料有90%向普通大众公布,实现了水文地质调查成果全国共享;在法国,各种公共管理部门、盆地基金机构和地质调查部门,通过各种媒介向公众宣传有关水资源的重要情况,回答提出的特殊技术问题。目的是让大家了解各种生产活动给自然资源带来的严重影响,提高对地下水和当前共同利益的认识,解释那些按公众意愿制定的政策和收费规定。在总体研究结果基础上对地下水变化情况进行监测和计算,以有利于管理机构的决策。日本的东京湾将地下温度场应用于研究地下水循环,而这是我国学者地下水循环研究中一直忽视的一个主要因素。在欧洲,生态水文学的研究已经形成一个网络,各国之间的联系及对比研究较多。冰岛是世界上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地热发电站装机容量总计200 MWe,排名世界第8位,87%的家庭使用地热取暖。由于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不同,国外目前研究矿山水文地质工作的比较少。

总之,目前水文地质在各个不同的领域都有发展,例如地下水文学、土壤力学、经济地质、石油采钻工程、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和生态学。这个领域由于以上所有领域研究人员的杰出贡献而丰富起来。目前,水文地质处于转折时期,由发现并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新资源转变为合理地管理它们,这对于人类和其它生物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3国内水文地质学发展现状

我国人民早在4000年前的龙山文化时期就已经凿井开发利用地下水了,但直到建国前,从事水文地质工作的人员极少,几乎没有设备,只零星地进行一些地下水调查工作。直到建国后,水文地质事业才得到了较大发展。

我国水文地质事业的发展经历了坎坷曲折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是我国水文地质事业创建、发展的重要年代,而后的“”,曾使正处在兴旺发达的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受到挫折。60年代前期,经过重新调整,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战线再次出现大好形势。可1966年开始的10年动乱再次使水文地质工作受到了损害,到70年代前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逐步有了好转,并组建了基建工程兵水文地质部队,加强了水文地质普查工作。直到1978年12月党的以后,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才走向了健康发展的道路,进入了振兴开拓的新时期。

解放前,在水文地质方面,地质人员最先介入的是城市供水水文地质勘查。上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由于需要开凿深井取用地下水。地质学家谢家荣,曾在《地理杂志》第二卷第一期上发表过《钟山地质与南京井水供给的关系》一文,这是我国早期的重要水文地质文献之一。同时。西安、兰州等城市也相继完成了部分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济南、福建等地完成了泉水水文地质调查等工作。

解放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事业开辟了广阔的前景。1956年3月,地质部召开了第一届全国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协作会议。50年代的中后期,地质部已在各地区建立了23个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职工已达11000人,包括地质、钻探、化验等各个兵种,并开始应用物探手段。在此期间基本完成了我国主要平原地区1:20万水文地质普查近100×104km2;编制了一些全国性水文地质图件;进行了30多个城市和工业基地的供水水文地质勘探;建立了40多个地下长期观测站;在近1000个矿区开展了水文地质工作,并在北京、山东、河北、福建等省市进行了矿泉水勘察。20世纪60年代前期,由于自然灾害和“”所造成的后果,使我国国民经济陷入严重困难境地,整个地质工作的发展,也同样受到严重影响。地质部门专业队伍经过调整,重新组建了个直属大队,分别承担北京市城市建设、上海地面沉降、长江三峡、湖北丹江口、黄河治理、西南铁路及岩溶研究等方面的任务。但1966年编制出版了黄淮海平原和松辽平原的水文地质图系,是我国第一批正式出版的跨省图系,在编图技术和编图方法等方面,都有所创新。20世纪70年代,我国水文地质在地热、农业水文地质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70年代后期,在一些重要城市开展了环境水文地质工作。各省广泛开展区域地下水资源的评价,比较普遍地应用了电子计算机,并推广数值法建立数学模型。工程地质向定量评价方向发展,逐步采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在岩、土体特性,区域稳定性的岩体力学研究等方面,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技术系统。物探、遥感及同位素技术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工作中得到了初步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期举办了若干次全国性的水文地质工作会议,且国际交流日益增多。

1978年,党的胜利召开,从此我国的水文地质事业发展迈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至1996年,我国以1/20万为主的区域水文地质普查工作全面完成。据不完全统计,从1978年以来,中国地质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地理学会等部门,先后组织召开了“地下水资源概念和评价方法”、“全国地下水资源评价学术会议”、“西北干旱地区地下水资源学术讨论会”、“全国水文专业会议”等会议。重点讨论了地下水资源的概念、分类、评价方法、开发利用及其它水文地质问题,并出版了相应的学术会议论文集。基岩山区裂隙水与岩溶水的开发利用,也日益受到重视。在全国性的岩溶水和裂隙水学术会议上,着重讨论了岩溶地区岩溶发育规律,岩溶水和裂隙水的运移机制及其评价方法。在环境地质方面,召开了全国性的环境水文地质经验交流会、水文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地质灾害研究与防治学术讨论会等。探讨了我国不同地区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方法,地质灾害的成因、特征及防治措施,出版了相应的学术会议论文集。此外,还召开了地下水人工补给、地面沉降学术研讨会。所有这些不仅反映了我国水文地质研究的新方向,同时也可看出水文地质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4福建省水文地质学发展现状

福建省的水文地质基础调查资料虽然较全面,但局限于当时的技术方法和条件,调查深度及广度有限,而且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及人类经济工程活动的不断加强,水文地质条件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新的情况未能及时查清。

环境地质调查资料相当欠缺。环境地质调查评价工作,滞后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如在生态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土地综合利用、土壤改良、地质环境的合理开发利用、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有的已开展工作、但还很不全面,有的则刚刚起步。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的技术与思路,基本上仍依托传统思路和技术为主,在跨学科聚集、综合和开发研究,在应用高新技术于调查上,同先进省区相比,存在一些差距。如以往水文地质工作重点放在地下水资源较丰富的地区,以找到多少地下水资源储量为荣,而忽视了贫水地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的重要性。

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成果的信息化、网络化、社会化程度低,不能满足政府和社会性公益成果的实用性、时效性需求,改变成果表达形式,改革服务方式并提供社会化服务已是一个重要问题。

3 福建省水文地质学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内容及主要成果

3.1背景材料

3.1.1上世纪60年代及以前完成的全省性水文地质方面的工作主要成果

(1)提交1/20万区域性地质—水文地质综合测量中间报告及普查报告和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察中间报告;

(2)各地市城镇供水、水文地质地质勘查报告(上世纪60年代及以前具体项目的工作):1960年1月,福建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童永福、程登科《福建省永安宁洋旧城幅综合水文地质测量普查报告书》等10余份城市水文地质测量普查报告。

3.1.2上世纪70年代

(1)1970年~1979年提交《福建省沿海地区1/20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等;

(2)提交完成了1/20万福州、福安、三沙、浮鹰岛、福清幅、泉州幅、南日岛、厦门、漳州、东山等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

(3)各地市城镇供水、水文地质地质勘查报告(上世纪70年代具体项目的工作):1974年1月,福建省地质局水文工程地质队《漳州幅、东山幅1/20万区域地质报告:地貌、第四系地质、水文地质部分》等10余份城市1/20万区域地质报告(包括水文地质调查部分)。

3.1.3上世纪80年代

(1)1980年一1989年,完成1/50万福建省水文地质图、福建省1/50万农业水文地质区划图说明书岛屿水文地质调查项目;

(2)分别完成了福建省多幅1/20万和1/5万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3)各地市城镇供水、水文地质地质勘查报告:1980年10月,福建省水文工程地质队童永福《福建省水文地质图1/50万》;1980年8月,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万益民、邓健如、赵维良等《广昌幅G-50-9 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完成《连城盆地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福建省第一水文队完成《漳州盆地水文地质勘探报告》;1985年9月,福建省第二水文工程地质队福州综合地质组李文曲、黄宏沣、赵钦铭等完成《福建省福州市福州盆地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等20余份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尚有单点供水简报672份。

3.1.4上世纪90年代

(1)1990年一1999年,提交了闽东、闽南沿海缺水地区供水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2)提交1/2.5万同安县新店埔园—刘五店规划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3)各地市城镇供水、水文地质地质勘查报告:1990年8月,福建省厦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公司林恢亮、陈强、郑英才等《福建省同安县新店埔园—刘五店规划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报告1/2.5万》等近30份水文地质调查报告,尚有单点供水简报495份。

3.1.5 2000年以来地市城镇供水、水文地质地质勘查

三明地区:2000年3月,闽西地质矿产开发公司林昌威、林昭丽、吴开化等《福建省大田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

龙岩地区:2000年8月,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研究院李文祥、郑艺贞、白振炎《福建省长汀县区域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等各地区均有展开;

厦门地质工程勘察院进行厦门地下热水调查。

3.2已进行和正在进行为社会服务方面的专门水文地质工作

福建省主要对地热、矿泉水等资源进行了专项保护和为社会服务工作,并专门发文。如:闽地发[1999]85号《关于委托地(市)、县地矿主管部门对部分地热、矿泉水采矿权进行审批、发证的通知》等。

3.2.1福建省矿泉水水源保护

至2004年统计,福建省经省或原地矿部全国储委评审鉴定和储量审批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水源地勘探报告235处,批准允许开采资源量(B级或C级)28990m3/d。矿泉水类型主要为偏硅酸型233处,其中偏硅酸锶复合型45处,碳酸偏硅酸型4处,到目前为止尚未发现锂、硒、溴、碘、锌等类型矿泉水。矿泉水点勘探报告211项,其中,单矿泉水点专项的勘探报告209项。

至2008年,我省现同时具有采矿许可证和注册登记证的矿泉水水源有40处,包括福州市6处、莆田市1处、泉州市7处、厦门市7处、漳州市7处、龙岩市3处、三明市4处、南平市2处、宁德市3处;仅有注册登记证的矿泉水水源7处;仅有采矿许可证的矿泉水水源6处。尚有10余处有开采未申报或正在申报等工作。

3.2.2福建省地热水资源保护

地热是一种宝贵的能源矿产,开发利用地热资源首先是从开发温泉起始的,根据志书记载,福建温泉利用已有1000多年历史,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福建省开始进入有计划的勘查开发。在此之前仅对温泉点进行零星记载和研究。1971年,福建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队开展了南靖汤坑的地热勘探工作。1982年,童永福等编制1:50万福建省地热区划图时,统计各类温泉点190余处(其中包括部分20℃的)。至2000年为止,福建省已查明的地下热水分布共196处。

由于趋利原因,近些年地热工作调查和水源地的勘查有了长足的开展,但进行系统研究的极少。

已在多个领域运用地热资源,如城镇地下热水集中供热、水产养殖与研究、农业利用与研究、温泉医疗保健、地震观测等。

3.3福建省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矿区水文地质工作始于上世纪50年代,主要是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水文工程地质依据。如:1960年4月,福建省地质局第一地质大队郭树春完成《福建邵武枫林硫铁矿区水文地质初步普查报告》;1959年3月。1962年3月,福建省地质局第五地质大队五〇七分队提交了《福建省龙岩马坑铁矿地质勘探中间报告》;1971年1月~1976年3月,福建省地质一团三中队提交了《福建省龙岩马坑铁矿详细勘探报告》;1979年12月,冶金工业部冶金地质会战指挥部第五地质勘探桂世芳完成《福建省德化县阳山铁矿西矿段矿床水文地质勘探报告》等,矿山多数已经或正在进行水文地质调查工作。

3.4福建省地下水水源地工作

全省已探明C级地下水可开采资源量1万m3/d以上的水源地有:龙岩盆地岩溶水水源地、连城城郊盆地岩溶水水源地、永安市大湖—虾蛤水源地、长汀盆地岩溶水水源地、东山岛松散岩类孔隙水水源地、平潭岛松散岩类孔隙水水源地。

4 水文地质学发展趋势及预测

对于地下水的区域研究,可以扩展到整个流域或完整水文地质单元来研究。进一步研究典型生态环境区域的地下水动力学特征,如荒漠、岩溶和黄土高原区域地下水运动规律,特别是浅层地下水变化的地表生态效应及深层地下水赋存规律,可为地下水合理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并且在已积累大量实际资料基础上,做好对资料的二次开发,编制相应成果,以供生产部门应用。在我国,由于地域面积较大,生态水文学研究也必需实行区际间的配合与协作,同时也必须与国际研究相同步,谋求更大范围内的合作。我国应加强地下水的监测,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在已有监测站网监测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地下水监测技术、方法和新的监测网站的建设,提高全国地下水动态变化监测水平和预测能力。

地下水资源评价方面,在地表水、地下水综合考虑的原则下,按照地下水系统进行评价。

地下水动力学与计算技术方面,要加强基本理论的研究,研究建立在各种复杂条件下的水文地质模型及其相对应的数学模型,研究建立水文地质数据库及相应的储存系统,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地下水评价、预测、预报等。

对裂隙介质、岩溶介质中地下水系统数值模拟的关键技术尚未解决,地下水水质模拟的可靠性问题有待深入分析,地下水系统不同模拟方法的结合应用具有更大的价值。

对环境水文地质问题的研究、人工补给的理论和方法的研究、遥感技术、同位素技术的应用、裂隙水和岩溶水的研究以及目前所存在的城市供水不足、地面沉降、海水入浸、水质污染等各种复杂的水文地质问题都是水文地质工作者当前或将来所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我国矿山研究得较多,油田的水文地质问题仅是泛泛而谈,未深入讨论,还涉及一些关于隧道、高速公路等的工程地质问题;且国内对工程中的水文地质问题和水岩相互作用造成的地质灾害问题研究较少。今后要加强矿山环境问题的研究工作,水文地质专业学者要与采矿人员合作。进行多学科多方法研究;水资源与矿产资源要综合开发利用,例如把水资源作为伴生的矿产资源,建立煤水双资源矿井。在涵养、保护地下水资源方面,需要加强与生态建设相协调的应用基础研究,挖掘潜力,节约用水、探索深层承压地下水如何科学利用,有关地下水形成、运动等基础性问题的科学研究也应成为重要的战略措施。

人类活动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亦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土壤水研究理论及检测技术尚需发展,尤其在溶质运移方面的研究欠缺很多。地热的研究基本上都属于区域现状的评价,目前基本无实际创新性成果,如地热弃水回灌技术、沉积盆地地热资源勘探技术、地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热储工程等的研究。其它特殊类型水,如矿泉水、凝结水、微咸水、咸水、卤水等亦需进一步研究。

纵观水文地质学的发展,初期实质上是找水水文地质学,到本世纪70年代,资源成为水文地质学的主要课题,现在与环境生态有关的水文地质问题迅速增多。从某种意义上讲,环境水文地质已成为水文地质学研究的核心课题。

5 福建省水文地质学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对策

5.1福建省水文地质学科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历史的原因,福建省在上世纪90年代后,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基本开始处于停滞状态,一方面,供水多依赖于地表水,仅局部地区是地下水为主(如福建龙岩地区),另一方面,国家投入减少,使得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研究也没有大的进展。2010年后,国家已经开始重视水文地质学科的发展。

工程引发的地下水问题。如:(1)矿山开采过程因为地下水造成矿山涌水、突水;(2)隧道掘进过程造成问题。龙厦铁路象山隧道;(3)地下水超采引起的地面沉降等。

岩溶塌陷:三明、龙岩等覆盖型岩溶区。

采空塌陷:主要发生于矿山地下开采范围大、持续历史长的区域。

地面沉降:东部沿海港湾河口平原区(福州温泉开采区)。

突发性、季节性特大雨造成地质灾害,地表水和地下水互相沟通、连成一体,水源地成为一项迫切要去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出现都会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国家也开始进行水文地质学科与相关学科结合的发展。

5.2水文地质学的发展趋势

由主要研究天然状态下的地下水,转向更重视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的地下水;由局限于饱水带的含水层,扩展到包气带及“隔水层”;由只研究地壳表层地下水,扩展到地球深层的水。

预计今后的水文地质研究,在下列方面将有突破:裂隙水与岩溶水运动机制和计算方法;地下水中污染物和温度运移机制和计算方法;粘性土的渗透机制;包气带水盐运移机制;水文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水文地质学,地下水数学模型;地球深层水文地质。

5.3福建省水文地质学科发展趋势

近年来,水文地质学科迎来了发展契机。2011年6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导则的实施对地下水工作者是一个新的开端,特别是对于一级项目的地下水评价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也使得社会发展环境中开始重视地下水的工作,地下水成为社会发展中环境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福建省在这个大环境下也从2011年开始进行了多流域、地区项目的地下水评价工作。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开始关注和参与地热开发租研究工作。一方面,民间投资者的热情,使得原有地热资源开发利用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实现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发展低碳经济。福建省在地热利用、开发已有逾百年的历史,开发利用地热特别是浅层地热资源不仅对于缓解我省能源紧张的形势,对实现节能减排的工作目标将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地热资源勘查开发利用水平;加强地热资源特别是浅层地热资源的规划工作,同时也能提供福建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民生资源。

5.4福建省水文地质学科发展的对策建设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组成部分,是生态与环境的重要要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水源之一。在我省大部特别是沿海平原和海岛地区,地下水在生活饮水、农田灌溉、工业生产、城市发展和维系良好生态与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一些地区由于过量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地下含水层被疏干,引发了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沙化;一些地区由于废污水过量排放和面源污染的不断加剧,造成地下水水质恶化,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已严重危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安全构成威胁,加强对地下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刻不容缓。

水资源属国家所有,加强水资源的合理分配、管理和保护事关国家经济安全与公共安全。根据地下水的资源与环境属性,经济社会发展以及生态与环境保护对地下水的要求,统筹考虑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公共资源的使用和保护准则,合理划分地下水功能区,协调地下水不同使用功能之间的关系,是政府加强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履行《水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依法管理地下水资源职责的客观要求。

地下水赋存于地质介质中,具有运动缓慢、补给周期长、循环更新慢、自我修复能力差、地下水系统遭到破坏后难以治理和修复等特点,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加以有效保护。以水文地质单元为基础、结合区域地下水主导功能划分地下水功能区,制订开发利用和保护目标及标准,为地下水合理开发、保护、治理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供水安全、生态与环境安全和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针对福建省的上述特点和福建省现状:最好按区域性(1:50万、1:20万、1:5万)、城镇供水(如龙岩市、永安市……)、农业供水(如连城)、工矿供水(洪宽工业区、永安造纸厂……)、专题性研究(如福建省地下水污染调查……)、地下水治理(如航站楼工程降水、铁矿采空区降水)、地方病、地下热水等。将有地下水可作为供水水源地区,以及沿海半岛、岛屿缺水地区,进行多手段、全方位地下水找水的工作;同时应对地下水水源地进行划分,利于不同层级的保护;将地下水作为福建省水源地的应急水源和储备资源。

1999年,福建省地表水资源总量1215.39×108m3,多年平均值为1201×108m3。全省水资源总量1216.11×108m3,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4.2%;人均水资源3665m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其空间分配不均。缺水地区主要为沿海岛屿、半岛岬角区及红土台地区。沿海四地市人口和工业产值占全省总量的70%,而水资源只占全省水资源的36%。特别是近年开发港湾岛屿为开发区、投资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缺水者主要为农灌用水和重点投资开发区用水。这就需要福建省应对沿海半岛、岛屿缺水地区进行多手段、全方位地下水找水的工作。

福建省地貌最大特点是平原分散,分水岭分割面积小,地下水的汇水面积普遍较小。地貌形态受构造控制,分水岭及主干河谷常以北东、北西及北北东方向为主,海岸线总体方向和主要干河呈交叉状分布。这就要求按流域进行系统性水文地质、环境污染等综合调查与研究。同时城市周边1/5万区域水文地质调查较欠缺,应尽快完善该部分的工作。

加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同时勘查新的地热水源区、评价不同地区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科学统一管理全省地下热水资源、研究开发新的地热资源形式等,提供一个成熟的技术流程、坚实的科学基础和可靠的工作示范。

5.5今后工作建议

(1)开展县市范围内的主要地下水供水地域调查,以应对极端气象条件下的工程取水目标。

(2)开展地下水分散供水的水文地质条件研究,解决广大分散居住生活工作人员的地下水水源地。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寒武-奥陶纪 沉积相 沉积环境 演化 贺兰山地区

中图分类号:P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14-02

寒武纪—奥陶纪,贺兰山地区频临华北陆表海西缘,与华北腹地一样,发育一套由陆源碎屑海岸—浅海陆棚—台地边缘浅滩—台地潮坪相—陆棚内缘斜坡相组成的陆表海沉积。岩石地层单位自下而上由辛集组、朱砂洞组、陶思沟组、胡鲁斯台组、阿不切亥组、马家沟组、米钵山组构成,各时期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反映了当时的构造古地理环境,其垂向叠加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地史演化特征。见图1。

1 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1.1 辛集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辛集组属滨海浅滩相沉积。

辛集期(沧浪铺晚期),海水沿华北陆块南缘进入贺兰山地区,直抵贺兰山中段苏峪口一带,沉积了一套滨海碎屑岩。从初期的冲刷海岸沉积开始,进而出现滨海浅滩高能环境下的砾-砂质鳞块岩、磷质砂岩、白云质砂岩等沉积,反映了一个海侵沉积序列。

1.2 朱砂洞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朱砂洞组属碳酸岩盐潮坪相沉积。

朱砂洞期(龙王庙期),海水继辛集期侵入贺兰山中段后,海侵范围有所扩大,由辛集期的浑水海岸变为清水潮坪,随着环境趋向稳定和气候炎热干燥,形成了一套白云岩、灰质白云岩。岩石组合特征表明,朱砂洞期气候热燥,蒸发量较大,沉积环境为海水不畅的半封闭海或局限海,除含叠层石外,其它生物很少。

1.3 陶思沟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陶思沟组属滨海浅滩相沉积。

陶思沟期(毛庄期),随着华北海侵范围的继续扩大,贺兰山中—北段等地均广泛为海水淹没,形成了一套滨海浅滩相沉积,岩石组合由陆源碎屑岩和少量碳酸盐岩组成,具有陆源碎屑海岸沉积特征。表明陶思沟期海水深度不大,水动力条件较强,古气候较为温暖。

1.4 胡鲁斯台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胡鲁斯台组属台地边缘浅滩相沉积。

胡鲁斯台期(徐庄期),海侵继续扩大,形成一套台地边缘浅滩相沉积,由页板岩和砾屑灰岩、鲕粒灰岩、生物碎屑灰岩、薄层微晶灰岩等碳酸盐岩组成,具有浅海陆棚相沉积特征。胡鲁斯台期沉积环境不稳定,在总的海侵沉积序列中,次级海侵、海退频繁,水动力条件较强,沉积物中近岸粗碎屑物质较少,碳酸盐岩和泥质岩均发育。三叶虫、腕足类化石丰富,古气候较为温暖,在初期和晚期曾有过短暂的炎热气候,沉积了紫红色页岩。

1.5 阿不切亥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阿不切亥组具台地边缘浅滩相—陆棚内缘斜坡相沉积特征。

阿不切亥期(张夏—两河口早期),海侵持续时间长,贺兰山地区沉积厚度较华北本部大,由深灰色中层—块状(白云石化)微晶鲕粒灰岩、深灰色薄层泥质条带微晶灰岩及少量竹叶状灰岩、砾屑灰岩组成。表明阿不切亥期早期(张夏期)海侵不断扩大,水动力逐渐增强,为搅动较强的台地边缘高能浅滩沉积环境。之后(崮山期)沉积环境动荡,次级海侵、海退频繁。中—晚期(长山—凤山期),水体变浅,水动力作用减弱,气候干热,属潮间—潮上低能环境沉积。岩石、生物地层之特征表明,从阿不切亥中期—晚期,岩石中鲕粒灰岩减少,灰岩、白云岩、竹叶状灰岩增多,生物上三叶虫、腕足类个体变小,并出现叠层石。说明阿不切亥中期—晚期处于海退环境,水动力条件逐渐变弱,海水由动荡变得相对稳定,气候由温暖变为干燥炎热。

1.6 马家沟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马家沟组为台地潮坪相沉积。

马家沟期(两河口晚期—大弯早期),海侵达继续扩大,沉积了以碳酸岩盐为主的马家沟组,属碳酸岩盐台地潮坪相沉积。

1.7 米钵山组沉积相及沉积环境

米钵山组属次深海大陆斜坡相沉积。

米钵山期(大弯晚期—庙坡期),海侵达到,范围扩大,华北海与祁连海连通,大体在大弯期末—牯牛潭期初始,直到宝塔期,贺兰山地区南北发生了明显的分化,贺兰山南段沉积的米钵山组属大陆斜坡下部的深海—次深海沉积。沉积地球化学证据表明,米钵山组的物源具有活动陆缘及岛弧性质,综合考虑贺兰山地区所处的区域构造背景,物源可能来自南部的北祁连地区;生物地层表明,大弯期末开始牙形石动物种群由华北型转向华南型,反映了海侵方向有了明显的变化,海水由南向北侵入,体现了两个不同地层分区之沉积特点。故在空间上构成南北深而中段浅的强烈坳陷盆地格局,见图2。

2 地质演化历史

贺兰山地区寒武纪—奥陶纪岩石地层单位的时空分布表明,贺兰山中—北段属华北区海侵范围,沧浪铺晚期—龙王庙期,海水沿华北陆块南缘进入贺兰山地区,直抵贺兰山中段苏峪口一带,沉积了一套滨海碎屑岩(辛集组)—碳酸岩盐(朱砂洞组)。反映了一个海侵沉积序列,从初期的冲刷海岸沉积开始,进而出现滨海浅滩高能环境下的砾-砂质鳞块岩、磷质砂岩、白云质砂岩等沉积,随着环境趋向稳定和气候干热,出现碳酸岩盐潮坪相沉积。龙王庙期末—毛庄期,随着华北区海侵范围逐步扩大,整个贺兰山中-北段及相邻地区均为海水淹没,形成了一套陆源碎屑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滨海浅滩相沉积(陶思沟组)。徐庄期海侵范围继续扩大,形成一套由页板岩和碳酸盐岩组成的台地边缘浅滩相沉积(胡鲁斯台组)。到张夏期海侵达到,祁连海与华北海连通,整个贺兰山地区为碳酸岩盐台地沉积。张夏期—凤山期,海侵持续时间长,形成了一套台地边缘浅滩相—陆棚内缘斜坡相沉积(阿不切亥组)。奥陶纪初期,海侵进一步扩大,海侵范围几乎含盖整个贺兰山地区,形成了以碳酸岩盐为主的台地相沉积(马家沟组)。大弯期末—庙坡期,贺兰山南段沉积环境有了明显变化,于马家沟组之上沉积了米钵山组,其厚度在2000 m以上,以碎屑岩、泥岩为主夹灰岩透镜体,属次深海大陆斜坡沉积。

3 结语

综上所述,贺兰山地区寒武-奥陶纪古地理环境为海洋,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陆表海沉积,持续时限达88Ma。在此期间海侵-海退频繁,构成了多旋回沉积特征。整个寒武纪时期基本以滨海-浅海为主,奥陶纪期间地壳缓慢下降,海侵逐渐扩大,奥陶纪中叶达到形成次深海。奥陶纪晚期受构造运动的影响,地壳隆起,海水退去结束了陆表海沉积,贺兰山地区进入风化剥蚀阶段。

参考文献

[1] 顾其昌.宁夏回族自治区岩石地层[M].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5-45.

[2]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250000吉兰泰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2007.

[3]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总站.1∶250000银川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2007.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美国大学毕业生薪水最高的10种专业(2006-2007年)

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 $56269

材料工程 Materials Engineering $54027

电气/电子与通信工程 $53096

Electrical/Electronics & Communications Engineering

计算机工程 Computer Engineering $53300

冶金工程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 $52240

机械工程 Mechanical Engineering $51808

系统工程 Systems Engineering $51473

工业/制造工程Industrial/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51469

航天/航空/宇航工程Aerospace/Aeronautical/Astronautical Engineering $51394

开采与矿业工程(含地质)Mining and Mineral Engineering$50882

其他15种常见专业大学毕业生薪水(2006-2007年)

计算机科学 Computer Science $50744

信息科学与系统 Information Sciences & Systems $47182

管理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45391

民用工程 Civil Enginerring $46084

物理 Physics $45120

会计 Accounting $44928

数学(含统计) Mathematics(Statstics)$44672

经济/金融 Economics/Finance $44588

商业管理Business Administration/Management $41155

化学Chemistry $39804

市场开发/市场管理 Marketing/Marketing Mgmt. $37191

历史 History $33071

生物/生命科学Biological Sciences/Life Sciences $32880

心理学 Psychology $30369

(注:以上的年薪值不包括分红、加班收入、福利。)

美国大学生就业数量最多的行业和职业

美国大学与雇主协会每年四季度各一次新毕业大学生和研究生的薪水调查报告,涉及80个学士专业,40个硕士专业、23个博士专业。秋季版的数据是整个学年的平均值。以下摘自该协会最新公布的2006年秋季薪水调查中,获学士学位的大学毕业生的部分数据。

聘用最多毕业生的10种行业及起薪

会计服务 Accounting Services $31691

教育服务 Educational Services$46389

工程服务 Engineering Services$49166

咨询服务 Consulting Services $47575

金融服务 Financial Services$43281

零售/批发 Retail/Wholesale Trade $36810

建筑/开发/合约 Building, Developing, General Contracting $45471

航天 Aerospace $53755

联邦政府 Government (Federal)$40774

商业银行 Banking (Commercial) $39663

就业数量最多的10种工作及起薪

初级管理人员Management(Entry-Level Mgmt.)$38408

销售 Sales $37622

教育 Teaching $31954

金融/财务分析 Financial/Treasury Analysis$46051

项目工程 Project Engineering$49759

咨询 Consulting$49991

会计 Accounting (Private) $43987

设计/建筑工程 Design/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47881

会计Accounting (Public) $44776

软件设计与开发 Software Design & Development$53330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础;投入;落实

长治市辖区煤矿地处沁水煤田中部东段,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系上统太原组、二叠系下统山西组,主要可采煤层有3#、15#煤层。全市地方监管矿井100座,有水患矿井39座。其中,受古空水威胁的35座,存在带压及局部带压开采矿井15座。

近年来,由于煤矿兼并重组和煤矿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区内煤矿开采和大量小煤矿整合关闭形成的采空区积水越来越严重。加之地方煤矿多数始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矿区开发历史较长,古空区、采空区小煤窑破坏区多,水害治理难度越来越大。

1 吸取教训,健全机构,落实责任

2008年“7.12”王庄矿井透水事故和2012年“4.12”善福矿透水事故发生后,防治水工作放到了与瓦斯治理同样重要的地位。

市煤炭局增设了防治水科,出台了《长治市煤矿防治水暂行规定》,配套出台了《实施细则》。明确矿长是水害防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对本单位的水害防治工作全面负责,组织落实重大水害防治安全技术措施;总工程师是矿井水害防治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对水害防治相关技术工作的日常管理。

(1)市政府文件要求,煤矿必须明确设置防治水专职副总工程师,协助总工程师专司防治水事宜,列为矿井“八长”管理,享受副矿级待遇。防治水副总工程师必须具备煤矿主体大专以上学历和中级工程技术职称,并作为煤矿复产复工否决条件。目前,全市复产复工矿井已全部配备到位。

(2)全市煤矿都设立了防治水机构,配备防治水专业技术人员。同时,重点产煤县市区煤炭局增设了防治水科,实行专职机构、专人负责。

2 加大科技投入,强化措施,提升素质

(1)为及时掌握矿井生产、建设区域内水文地质情况,要求所有煤矿必须委托有资质的部门采用物探等手段对矿井进行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查明今后3年生产建设区域的水文地质情况。同时,生产建设中强化钻探验证手段,没有完成的一律停产停建。

三元石窟煤业公司通过补充勘探,查清了井田内已关闭申庄煤矿工作面采空区域,并在30102运输顺槽掘进时严格执行“物探先行,钻探验证,探掘分离,不探不进”的规定,在该顺槽安全探放已关闭申庄煤矿采空区积水17万m3。

(2)为提高全员水患防治意识,对煤矿全员进行了多渠道防治水培训,并将探放水工列为特殊工种培训,取得特殊工种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聘请中国矿大、煤科院专家对煤矿防治水科长、探放水队长和技术员每年进行防治水专业培训,并组织人员到河北冀中能源集团等地考察学习。

在王庄煤业井下还建立了掘进面水害模拟现场。通过模拟透水现场真实场景,让工人在现场体会透水事故的前兆及危害情况。实景培训让煤矿职工的防治水意识以及防治水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有了很大提高。

(3)在煤矿企业提取的安全费用中,专项用于防治水的费用吨煤不得低于3元,并且主要用于防治水治理及设备更新。全市更新探放水设备149台,物探仪器29台。大大改善了装备,提高了效率。

(4)以王庄煤业为典型,积极推广的适合本区域的“一查(走访调查)、一震(三维地震)、两电(地面和井下瞬变电)、一钻(钻探)”综合防治水办法,取得了成效。

利用电子信息化技术,建立井下采空区模拟景象对井下防治水提前预报。

构建防治水信息化管理平台,将防治水科、探放水队、掘进队三个部门的防治水工作进行联网办公,实现了全矿防治水工作的远程监视、动态管理,使防治水管理更加快捷和科学。

建立数字化地质信息化系统平台,将矿井地形、地貌水文分布、地质地层、煤层储量、井下巷道布置,及煤层、采空区、陷落柱、异常区、保护煤柱(与地表村庄对应)、断层分布、掘进迎头的日常探水情况等相关信息以数字化方式动态管理。通过数字化地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所有防治水信息的快速共享。把电法造影技术应用在采空区探测中。实践证明,充电法探测积水采空区范围,勾勒积水区域的形态非常有效,可以为采空区积水量的计算提供科学依据。王庄煤业应用该技术,仅2013年就4次成功探测采空区积水并安全放水23.4万m3。

3 夯实基础,完善资料,专家会诊,一矿一策

按照省煤炭厅“摸清水”的要求,每年组织煤矿防治水专家进行专家会诊,形成“专家提措施,部门搞监督,企业抓落实”的防治水工作格局。

(1)襄垣县聘请中国矿大水文地质特约教授、212地质队水文地质专家、长治职业技术学院煤矿地质专家签订合作协议组成专家组,对全县煤矿定期进行现场会诊,并编印《襄垣县煤矿防治水工作会诊报告》;长治县专家会诊对全县煤矿防治水工作进行打分排队,对排名后3名煤矿派专人蹲点监督落实防治水整改措施,市局对重点矿井定期进行专家会诊并抽查验收工作。

(2)在采用地面物探技术编制《矿井水文地质补充勘探报告》基础上,要求煤矿企业编制《年度采掘区域采空区积水调查报告》,绘制《矿井水害分布图》,并经煤矿企业总工程师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审定,全部在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进行了备案,彻底查清年度采掘区域水害威胁因素。

(3)从基础工作着手,对周边小煤矿采空区,特别是兼并重组后井田内的小煤矿采空情况走访调查并形成调查报告,准确界定采空区范围和可疑区域。

在开拓布置回采工作面过程中,振义煤业发现被整合的区域内可能存在小窑采空区积水。由于移交的矿井资料水文地质情况不清,无法准确定位。通过多次到曾经在被关闭小矿工作过的老工人、老技术员家中走访调查,结合物探资料,确定了探放水设计。准确划定可疑区域,并成功放水8000m3,消除了安全隐患。

(4)加强承压开采矿井防治水管理。带压和局部带压开采矿井,必须编制《承压开采安全评价报告》和《承压开采安全措施》,划定安全开采区和突水危险区,经县市区煤炭管理部门组织专家严格把关,并要求认真落实。

4 加大巡查力度,严格执法,强化监管

对存在重大水害隐患的矿井严格监管,无条件执行停产停建整顿,制定措施消除隐患,并指定专人跟踪督促其认真进行整改。

要求每个检查组、每个检查人员、每次检查,必查现场探放水情况,并对照探放水设计进行检查,发现问题盯守整改。通过强化监管,促使煤矿企业做到了“自我检查、自我改进、自我完善”动态循环的现代安全管理新模式。

在隐患排查中发现,山西煤销集团赵屋煤业15#煤掘进区域顶板和煤壁有淋水和渗水现象。经了解,该出水点为已关闭赵屋煤矿3#煤井延伸到15#煤巷道积水,且与3#煤采空区积水相通。为此,采取立即撤出受威胁区域作业人员,组织瞬变电磁勘探,勘探查清3#煤层积水面积10.65万m3,预计积水量12.8万m3,经过排水四个月,共排水15.5万m3。

督促黄山煤业、槐安煤业等30余矿提前对上层煤采空区、本煤层采空区积水进行超前排放780万m3,成功的避免了多起水害事故的发生。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关键词:岩石地层、穿时、地层层序、沉积体系、沉积环境、磷块岩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华宁县老熊箐磷矿区大地构造位于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之昆明台褶束构造区,并位于扬子准地台滇东台褶带与华南褶皱系滇东南褶皱带的过渡区域。位于近南北向小江断裂构造带南段,行政区划分华宁县通红甸乡。

1区域地质背景

矿区位于小江断裂构造带南端,受小江断裂构造带的应力作用,近南北向主断裂构造发育,次为北东向后期断裂构造。矿区下寒武统地层为近南北走向,北部有郭家沟磷矿,南有火特磷矿(为沿抚仙湖东侧向南延伸的沉积磷矿带)。是我省科研、磷矿勘查开发的又一重要地带。

矿区出露最老地层为下震旦统澄江组(Z1c),之上依次为下震旦统南沱组(Z1n),上震旦统陡山沱组(Z2d)、震旦系—寒武系穿时岩石地层单位灯影组(Z∈d)及穿时岩石地层单位中谊村段(Z∈∧z),下寒武统筇竹寺组(∈1q)、沧浪铺租(∈1c)、龙王庙组(∈1l)及中寒武统陡坡寺组(∈2d)、双龙潭组(∈2s)。矿区中谊村段(Z∈∧z)地层划分见表1。

2矿区中谊村段(Z∈∧z)地层层序

据《云南省岩石地层》1996划分方案,本文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工作实际(矿区1:10000地质填图及地层剖面实测),将中谊村段划分为灯影组上部层位,震旦系—寒武系整合地质界线位于中谊村段中上部。这样中谊村段(Z∈∧z)及灯影组(Z∈d)均为穿时岩石地层单位,灯影组从下至上划分为灯影组第一段(Z∈d1)、灯影组第二段(Z∈d2)及中谊村段(Z∈∧z)。中谊村段(Z∈∧z)地层剖面层序结构特征见图1。

2.1中谊村段(Z∈∧z)地层层序

矿区中谊村段(Z∈∧z)总厚80.6m,与下伏灯影组第二段(Z∈d2)硅质岩、硅质粉砂岩、白云岩为整合过渡关系;与上覆下寒武统筇竹寺组(∈1q)页岩、含海绿石粉—细砂岩为整合过渡关系。岩性主要为磷块岩、含磷白云岩、硅质白云岩、硅质岩、硅质粉砂岩,以平行层理、平行纹层理及磷块岩、硅质岩、含磷白云岩为特征。从灯影组第二段—中谊村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毕朝春:男,(1964.12~),玉溪市通海县人,地质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

张兴国:男,(1964.10~),曲靖市会泽县人,地质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

施田仓: 男,(1980 .10~),玉溪市江川县人,地质工程师,长期从事地质勘查与找矿工作。

表1 华宁县老熊箐中谊村段(Z∈∧z)地层划分对比表

1:20万弥勒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975) 云南地质科学研究所(1984) 云南省岩石地层(1996)

—筇竹寺组,构成两个较完整的沉积旋回体系。其中中谊村段(Z∈∧z)为次深海相—浅海相—浅海海槽(台沟)相沉积环境。

(1)中谊村段下部:厚14.44m

岩性为深灰、灰绿色薄层状硅质岩,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含硅质结核、硅质团块状硅质白云岩,中厚层状泥质条纹状泥晶白云岩。发育平行层理、平行纹层理构造。由硅质岩—

硅质白云岩—泥晶白云岩,三者旋回互组成由薄变厚的基本层序结构,基本层序厚3—

5m。中谊村段与下伏灯影组第二段深灰、灰黑色薄层状硅质岩、硅质粉砂岩(饥饿段低速率沉积层)为整合接触关系。反映出次深海相沉积环境,为高水位体系域沉积层序。

(2)中谊村段中部:厚28.03m

岩性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含磷白云岩夹薄层硅质岩与厚层块状泥—粉晶硅质白云岩。由硅质岩—含磷白云岩—硅质白云岩,三者旋回互组成由薄变厚的基本层序结构,基本

层序厚4—6m,以含磷白云岩为主。含磷白云岩中,P2O5平均品位为5%±。反映出浅海相

沉积环境,为高水位体系域沉积层序。

(3)中谊村段上部:厚38.13m

岩性为A、深灰、褐灰、褐黄色中厚层状含铁锰质砂屑磷块岩,深灰、暗灰色条纹状含硅质白云岩磷块岩、硅质粉砂屑磷块岩。磷块岩最低品位P2O510%,最高为P2O5品位32.5%,平均品位P2O5为18—20%。B、灰—深灰色中厚层状含磷硅质白云岩,C、深灰、褐灰、褐黄色含磷硅质粉砂岩,d、灰、暗灰色薄层状硅质岩。以磷块岩、含磷硅质岩为特征,发育平行层理、平行纹层理。中谊村段与上覆下寒武统筇竹寺组(∈1q)灰绿、浅黄绿色薄层状页岩、粉砂质页岩、中厚层状含海绿石石英粉—细砂岩为整合接触关系。由A、B、C、d四者旋回互组成由厚变薄的基本层序结构。反映出浅海海槽(台沟)相沉积环境(具还原性特征),为海侵体系域沉积层序。

3中谊村段磷矿沉积特征

3.1磷矿床特征

矿区中谊村段以磷块岩沉积为主,次为含磷硅质粉砂岩、硅质岩夹含磷白云岩,从下至上分为两个可采磷块岩矿层(即下磷矿层和上磷矿层),见图1。P2O5平均品位18—20%,可达Ⅲ级品磷矿石工业要求,以上磷矿层为主。

矿区磷矿为沿云南抚仙湖东侧近南北向展布的沉积磷矿带南端,附近除新发现的矿区磷矿外,有郭家沟磷矿、火特磷矿等。矿床成因为浅海海槽(台沟)相沉积磷矿,以化学沉积、生物化学沉积为主,次为鮞状、碎屑状含铁锰质胶磷矿物理沉积。矿石矿物为胶磷矿,脉石矿物为二氧化硅、褐铁矿、软锰矿、白云石。

(1)下磷矿层:厚8—12m

下磷矿层厚8—12m,主要为硅质粉砂屑磷块岩、硅质磷块岩夹白云质粉砂屑磷块岩。胶磷矿主要为鮞状、蠕条状、斑点(斑块)状及粉砂粒状分布于硅质岩、硅质粉砂岩、白云岩粉砂岩中。最低品位P2O510%,最高品位为P2O526%,平均品位P2O518%±。可达Ⅲ级品磷矿石工业要求。

(2)上磷矿层:厚10—15m

上磷矿层厚10—15m,主要为含铁锰质粉—细砂屑磷块岩夹硅质粉砂屑磷块岩。胶磷矿为鮞状、团粒、团块状、细条状及粉砂粒状分布于含铁锰质粉—细砂岩、硅质粉砂岩中。最低品位P2O515%,最高品位P2O532.5%,平均品位为P2O520%±。可达Ⅲ级品磷矿石工业要求。

3.2磷矿床沉积特征

如前所述:矿区磷矿主要与铁锰质、硅质、白云岩、粉砂屑沉积在一起,为浅海海槽(台沟)相沉积环境,具还原性质特征。由于沉积水体相对较深,并处于还原条件,在此状态下形成以生物化学沉积为主(喜磷小壳生物遗体、排泄物),次为含磷胶体(络合物)沉积及物理机械碎屑物沉积(鮞粒、粉—细砂屑、铁锰质物),在海槽(台沟)有利场所达到了胶磷矿的富集,形成沉积磷块岩矿床。

参考文献

[1] 云南省地矿局. 1:20万弥勒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R],1975.

[2] 云南省地矿局. 云南省岩石地层[M],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6.

[3] 层序地层学译文集[M]. 贵州省地质矿产局科技情报室,1991.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出事油气田最终被确认为位于渤海湾中部的蓬莱19-3海上油气田。该油田是中国目前最大的海上油气田。事故发生的确切时间仍不能确认,但至少已发生十余天,相应的通报,则只被控制在十分有限的范围。

至本刊截稿时,有消息称海面溢油已基本被清理干净。同时,介入此事的国家海洋局人士对《财经》记者表示,关于此事件的调查已接近尾声,相关结果将于7月初公布。

事故难以界定

“蓬莱19-3”所归属的渤海油气田是中国第二大产油区,原油资源量76.7亿吨,天然气资源量1万亿立方米。其中,原油探明储量8.6亿吨,天然气272亿立方米。

该油田所处的位置距离山东龙口海岸约38海里处。据《南方周末》报道称,6月22日,有关部门在油田北部偏东方向发现一条长3公里、宽20米-30米的溢油带。6月23日,经吸油等多种措施处理,已无明显溢油。对于事故的原因,一则溢油评估需要综合油膜分析、计量平衡、水体浓度等多种方法,过程复杂,难以简单定论;二则评估结果事关对肇事者的责任追究,目前尚未有结论。

据一位海事部门的监管人员透露,这次事故所泄漏的原油并不是很多。

但渤海海域的特殊地质条件,给理论推测此次溢油原因带来了诸多干扰因素。一位石油勘探领域人士表示,在蓬莱19-3作业区域内,“原本就有大量油气苗存在”。所谓油气苗,是地下油气储量自然溢出的表现,也是判断地层之下存在油气储量的最佳表象。油气自然溢出也会影响到所在区域的海洋生态环境,直接表现为鱼类较少。

另外,郯庐断裂带直穿该海域,致使该区域的地质活动较为活跃,因而易引发油气苗短时间自然溢出增强。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该区域的油品以稠油为主,且无天然高压岩层。因此,此次溢油若非人工作业所致,则将会在短时间内停止。

油气苗与活跃的地质条件都是海洋石油生产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海上石油作业者一般会在开发时通过对地下岩层的精确研究,尽量减少对跟断层有沟通的岩层进行触动,避免人为因素加剧油气苗活动的可能。同时,石油生产会释放地下岩层内的压力。而随着地下压力的降低,周边油气苗自然溢出的动力也会减少。

目前,对“蓬莱19-3”溢油原因尚无定论。但从溢出量、分布区域的大小和密集程度,以及溢油的连续性三方面可判断是自然溢出还是人为导致。据上述勘探领域人士分析,中海油在渤海地区的开采深度为1000米至1800米,将这么厚的地层人为压裂而产生溢油,可能性较小。但不排除作业增强油气苗活动的可能性。

此外,作业井套管与水泥浇筑之间、浇注水泥与岩层之间是否有缝隙或破裂尚不知晓。但如是这些原因,控制、修复较为容易,且成本较低。

不公开的事故原因

在全国六大海洋油气沉积盆地中,富足的渤海海域的物探工作开展最早、钻井数目最多、已建成的固定生产平台占全国同类平台总数的90%以上。渤海湾已成为中国最热闹的海洋石油生产基地。

中国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徐长航告诉《财经》记者,由于渤海海域的石油开采已有40多年,大块的油田所剩很少,所以现在的开采主要集中在边际油田,“类似于边边角角”。

由于业内对渤海海域的开采情况已十分了解,因此,此处发生事故,业内颇感意外。但实际上,去年就发生过一起事故。2010年9月7日晚19时,伴随着9号热带风暴“玛瑙” 的来临,离海岸8海里-10海里的中石化胜利油田三号作业平台发生45度倾斜,导致两人不幸身亡。

“9・7”事故发生后,中石化对外表示:倾斜事故没有漏油情况发生。原因是首桩滑桩引发了平台倾斜。

但之后,事故的调查报告并未公之于众。业内人士对此事件亦讳莫如深。在中国石化胜利油田的官方网站上,找不到任何关于此次事故的信息。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专家用了三个“敏感”来形容此次事件的调查。这位专家告诉《财经》记者,他本人也没有直接拿到调查报告,而是通过其他关系才最终拿到了调查报告的正文,“通过胜利油田,反而拿不到”。

拿到调查报告的这位专家也声称“看不明白”。“到底谁是首发因素、谁是后发因素,报告里根本没写明白。”上述专家说,“报告里只能看到事故经过,但描述又很笼统。”如果三号作业平台倾斜除了环境因素,还有其他多种不确定因素导致,那么这些因素也将潜藏在渤海湾中的其他平台中。

可与之相比较的是,1979年11月25日发生的“渤海二号”事故。当时,石油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渤海二号”钻井船在渤海湾迁移井位拖航作业的途中翻沉,船上74名职工,除了两人获救,其他全部遇难。“渤海二号”事故分析报告显示,没有及时排出压载水或卸载、通风筒因强度不够而被打断,以及平台与沉淀舱没有贴紧,这三个因素的共同影响降低了平台抵抗风浪的能力,使本来能抗12级以上风力的“渤海二号”,却经不起八级至九级风的袭击。

“渤海二号”事故促使中国政府及船级社不断加强平台船舶设计的规范性和严密性,同时也完善了海洋平台应急排水系统的设计,也加快了《对外合作开采海洋石油资源条例》的出台,该条例1982年1月30日公布。

不透明难警示

由于“9・7”事故的不透明,对业内的警示和借鉴作用大打折扣。

“从学术的角度,我们就想知道事故的因果链。”一位业内专家感慨,“前车之失,不能成为后车之鉴。”他表示,国内的安全事故通报,如果后果不是很严重的话,对于事故的调查都会“轻描淡写”,“其实这是一个很错误的观念”。

他认为,从安全生产监管来说,未遂事故和重大事故的原因可能是完全相同的,而最终形成重大后果的原因可能是随机的。未遂事故从后果上来说是庆幸的,但不能因为庆幸就放过了。

而一位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业内人士对“蓬莱19-3”溢油事件最大的担心是,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判断溢油原因,“这将令中海油和作业者康菲陷入一个漫长的纠结过程。”

虽然此次溢油事件发生的资产归属中海油,但其作业方为美国康菲石油公司。作为一个国际石油公司,作业者康菲的担忧显然更多。因为若溢油判定为操作事故,则康菲不仅要承担经济损失,其行业名誉也会受影响,同时可能要直面来自中海油、甚至中国的“讨伐”。

这样的结果并非无先例。2010年4月,英国石油公司(BP)为作业者的钻井平台在美国墨西哥湾爆炸、倾覆,引发恶性漏油事件。为处理这一重大事故,BP至今已付出超过420亿美元。今年4月,BP终于对事故钻井平台的三家主承包商跨洋有限公司、哈里伯顿公司和卡梅伦国际提交了正式指控,要求三者赔付BP在该事故中的成本。

“海上大庆”风险

学术期刊《中国石油石化》曾发表“以美国海洋油气监管为镜”的文章,分析认为,墨西哥湾漏油事件的发生也与美国海洋管理体制有关。

处于主管地位的美国内政部矿产资源管理局,一方面负责审查监督近海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安全,另一方面又鼓励油气公司多生产,以便联邦政府收取更多的份额油。职能上的矛盾,以及与石油公司过往甚密,不可避免地干扰了其对石油开采的监管。

漏油事件发生后,美国内政部矿管局被分为三个相互独立的机构:海洋能源管理局、安全和环境执行局、自然资源收入办公室。由安全和环境执行局负责近海能源开发的安全和环保。

中国对于海洋石油的管理也由三个不同的机构各司其职。据国家安监总局海洋石油作业安全办公室(下称海油安办)副主任周彬介绍,中国海洋石油管理职责划分为,采油平台等生产设施由海油安办管理,统一发证检验;移动的作业设施则要在船级社入级,由交通部统一管理;有关海洋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则由国家海洋局负责。

由于海油安办只对使用作业设施的单位发安全生产许可证,具体的作业设施如钻井平台等,并无安全生产许可证件要求。发生“9・7”事故的作业三号平台即属于此类。因此,海油安办制定的《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海洋石油作业设施安全许可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对钻井平台等作业设施进行补充管理。

实际上,对于远在大海中的钻井平台,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实难到位,其日常生产过程,更多的是以石油企业内部自监为主。

然而,“所谓生产规则,每个公司都有,但是得不到落实,都是一张纸而已。”中海油能源经济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陈卫东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说。

在过去十年中,中国石油新增产量中约一半来自海洋,在2010年,该比例更高达80%以上。

鉴于中国300米水深以内的海域有153万平方米,目前只勘探了16万平方米,90%还没有勘探,中海油于2008年推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2000亿海洋开发计划”,未来10年-20年要在南海投资2000亿元,这相当于一个海上大庆。

地质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地质灾害 发育特征 成因 工作重点

1、地质灾害成生条件

1.1 降雨

铜鼓县位于江西省西北部,西与湖南省平江县、浏阳市接壤,全县总面积1548.98km2。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1817.59mm(1954—2001年),最大降雨量2848.5 mm(1998年),月最大降雨量788.9 mm(1998年6月),日最大降雨量288.8 mm(1995年6月23日)。年内降雨变幅大,其中4—6月降雨量居多,约占全年降雨量的47%。十一月至翌年元月为枯季,月降雨量少,约占全年降雨量的9%。

1.2 地形地貌

县域内的地貌成因类型大致分为构造侵蚀中山、构造侵蚀低山、构造剥蚀丘陵、构造侵蚀丹霞地貌、河谷堆积地貌,特征简述如下:

(1)构造侵蚀中山:分布在县内东南和西北部,由花岗闪长岩及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组成,呈北东向展布,山顶标高一般在1000—1400米,相对高差500—700米,自然坡角30—40度,山势挺拔陡峭,河谷深切呈“V”字形。

(2)构造侵蚀低山:广泛分布在金沙河流域和定江河流域东南部,由双桥山群浅变质岩组成,呈北东向展布,山顶标高600—800米,相对高差300—500米。谷地多呈“V”字形峡谷,坡角25—35度。山麓处地表风化残坡积层厚度可达15米,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易产生滑坡、泥石流。

(3)构造剥蚀丘陵:分布于县内南部和东部的大段、带溪地区,由花岗闪长岩组成,山顶标高300—500米,相对高差100—200米,丘顶浑圆,且不连续,山坡较缓,坡角15—28度。强风化带厚度约10米以上,在陡坎处易产生崩塌、滑坡。

(4)构造侵蚀丹霞地貌:分布于县城北东至三都、大段,常呈耸立的孤立山峰。白垩纪赣州群红层组成一系列的丹霞地形。山顶标高300—400米,相对高差60—100米。山腰基岩,产状较平缓,在人为工程活动诱发下易产生崩塌、滑坡。

(5)河谷堆积地貌:主要分布在县城附近、古桥、东源等地。由全新世冲积亚砂土、砂、砾石层组成河流阶地,标高200—220米,该类地貌地势平缓。

1.3 地层、岩浆岩

县内出露有前震旦系、白垩系及第四系。岩浆岩有晋宁期和加里东期花岗岩,详见表1。

1.4 构造

铜鼓县地处扬子陆块与华南造山带交接部位北侧。造山过程中的强烈挤压作用,使本区经历了多次褶皱变形,卷入地层以中元古代双桥山群地层为主,以三都红盆为界分为东西两区,东区褶皱一般呈近东西向展布,西区褶皱则呈北西西向延伸,同时形成东西向韧—脆性变形带。新华夏系构造在区内以大规模北东向、近东西向断裂及红色断陷盆地形态为特征,展布于境内东南部,白垩纪地层也被其切割。西部上升运动剧烈,侵蚀、剥蚀、搬运作用强烈,东部上升运动相对较小;南北山区上升显著,中部坳陷区相对缓慢。新构造运动在时间上具有阶段性或间歇性。

2、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总体特征

2.1 地质灾害类型、数量

铜鼓县境内发育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共三类。2002年调查的灾点数为548处,近年来因移民搬迁、治理已核销了一些灾点;至2011年统计,现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共342处,威胁人口3380人,威胁财产2596.4万元。其中滑坡隐患点229处;崩塌隐患点47处;泥石流隐患点3处;不稳定斜坡隐患点63处。

2.2 地质灾害发育、分布特征

县域内地质灾害隐患点在全县各乡、镇(场)均有分布,具点多面广的特点。在全县13个乡、镇、场中以排埠镇、棋坪镇、大段镇地质灾害发育最多,约占灾点总数的51.8%;其次为为温泉镇、港口乡、三都镇、高桥乡、带溪乡,约占灾点总数的46.9%;龙门林场、大围山林场、茶山林场、花山林场地质灾害稀少,约占灾点总数的1.3%。

3、地质灾害成因分析

从地质灾害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地形地貌及岩性、构造是决定地质灾害分布的主导因素,强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发因素。

3.1 地形地貌分析

铜鼓县东南部有九岭山脉,西偏北紧接幕阜山南支余脉的山枣岭;新开岭横贯县境中部,地势上大致由南西向北东倾斜。全境山地高丘约占总面积的87%,低丘、河谷约占13%。区域地貌控制着县域内地质灾害的总体分布。地质灾害主要发生在低山和丘陵区,详见表2。

3.2 地层岩性分析

据统计,花岗岩分布面积374.55km2,占全县面积的24.2%,灾点数占全县灾点总数的48.2%,分布密度达0.71个/km2;变质岩分布面积1067.7km2,构造发育,岩石极破碎,灾点占全县灾点总数的49.5%,灾点密度为0.25个/km2;中部白垩纪红色碎屑岩面积68.2km2,基岩多,强风化层较易软,如开挖坡体可能形成崩塌,的灾点占全县的2.3%,灾点密度为0.21个/km2。花岗岩分布区地质灾害最为发育,灾点多,其次是变质岩分布区,白垩系红层分布区地质灾害相对不发育,灾害点少。从灾害点的规模来看,花岗岩、红层分布区地质灾害发生的规模绝大多数是小规模的,而较大规模的地质灾害一般发生在变质岩地区。

3.3 构造特征分析

县域范围内的构造格局主要是以北东向、近东西向的断裂为主,其中一条通过县域范围内规模最大的、北东向断层,既控制了变质岩与白垩系红层岩性分界,又可能是对断裂带附近发生的多个规模较大的滑坡或滑坡群起着一定的影响作用。

3.4 降雨分析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降雨的大小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地质灾害的发生多集中于暴雨期或持续的强降雨期,与当地大气降水的强弱周期相吻合。

据铜鼓县1954—2001年降雨量资料,按年份计,多年最大降雨量发生在1998年(为2848.5mm),1998年所发生的灾点占全县灾点总的42.5%。按月份计,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每年汛期的5、6、7三个月,占灾害总数的95%。其中6月份灾体变形最多,约占51%;其次为7月份,约占33%;5月份约占11%,详见图1。因此认为,降雨是区内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区内各灾害发生时的前期累计降雨量和日降雨量的统计分析表明:滑坡与前期降雨量的大小存在正相关性,当累积连续降雨量在50—150mm,日降雨量在20 mm以上时,有小型的浅层滑坡开始发生;当累积连续降雨量在150mm以上,日降雨量在100 mm以上时,灾害的数量相应增多,较深层的中型规模的滑坡和碎岩土滑坡开始出现;当一次暴雨过程的累积降雨量在200—300 mm以上,日降雨量大于100mm时,灾害开始大量发生,并发生中型以上滑坡和泥石流。

3.5 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因素分析

县域内人类工程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

(1)山区的傍山切坡建房:当地居民在建房里大多依山切坡建房,切坡面陡立,切坡使斜坡临空而坡脚失去支撑,有利于滑坡的形成。加之切坡以上的山坡没有地表截排水,遇降雨时,雨水汇集下流使斜坡上的土体变形呈疏松状,内聚力减小,形成冲刷性滑坡。

(2)县境内省道及县、乡公路大多傍山切坡修建,切坡后没有支护,斜坡稳定性差,易诱发崩塌、滑坡。县境内有武吉高速、奉铜高速,由于建设过程中对切坡段采取了适当的支护措施,因此发生崩塌、滑坡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了。

(3)村民房后山坡上开垦的农田,在秋冬干旱季节,农田内表层泥土开裂形成裂缝,春季灌溉时,水顺裂缝渗流而下,促使滑坡发生。另外在山腰上修建无防渗设施的绕山水渠,渠水渗入坡体,加大孔隙水压力,软化土石,增大坡体容重,使坡体失稳。

4、地质灾害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当地政府对地质灾害采取工程治理措施和移民集中安置措施,同时随着当地经济建设的不断发展、人类工程活动的不断增强,县域内的地质灾害分布及调查、防治重点将会随之而进行相应的调整。具体表现为:一,分布于中低山区的地质灾害发生较密集区,由于人口稀少、分散居住,使得灾点呈稳定性差、危险性大但危害性小的特点,因此工程治理不如搬迁更为有效,近年来已搬迁很多这样的地质灾害危险点,使得这部分地段不再作为重点防治区。二是随着铜鼓县的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在铜鼓县附近的温泉镇、永宁镇一带将作为开发区而大兴土木,势必会带来新的地质灾害隐患,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三是随着路网的不断完善,穿越县域范围内的武宁、奉铜高速以及各级公路两侧的切坡将成为新的防治、监测范围。四是已获相关部门批准建设的铜鼓县地质公园,虽地处地质灾害少发区、一般防治区内,但由于在建设过程中对原生地形地貌可能形成的改造与破坏,这些地段的可能产生新的地质灾害隐患,由于是白垩系红层分布区,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坡体上部的残坡积、强风化层因切坡等形成崩塌。五是今后集中移民搬迁点的选址以及场地适宜性评价。

据以上分析,将今后铜鼓县地质灾害调查、防治、监测的重点放在以下区域:

(1)棋坪镇的香炉尖―港口镇的上沙;

(2)棋坪镇的幽居、炉湾、黄泥、游源~港口镇的赤洲、港口;

(3)排埠镇的华联、永丰、黄溪、三溪~永宁镇的丰田、西湖、上源、坪田、兴源、江头~温泉镇的石桥、光明、金星、风山、义田、坪段~铜鼓县地质公园~大段镇的凤竹、公益、龙泉源~带溪镇的东源、西村、新丰、铜鼓县境内武吉高速和奉铜高速沿线,

(4)省道、县道等傍山切坡的公路段两侧

大致计算上述面积约为350.86km2,占县域总面积1548.98km2的22.7%。其中包括了铜鼓县22个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中的19个点。

5、结语

铜鼓县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为崩塌、滑坡、泥石流,这与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等密切相关,对于自然因素的影响,主要采取以监测、预防为主,必要时避让的方式;对于人为因素,则尽量做到防患于未燃,最大限度地杜绝新的地质灾害的引发。

在编写过程中,引用了江西省地质调查院编制的《铜鼓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中的部分内容,在此谨向该项目组成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1]江西地质工程勘察院.江西省1/ 50 万环境地质调查报告[R].20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