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局平安单位申报材料

局平安单位申报材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局平安单位申报材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局平安单位申报材料范文第1篇

平安促发展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业务部门的大力指导、支持下,在全乡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乡的水利建设,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积极创新,以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866”涉水工程为重点,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为目的,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积极储备项目,取得了一定成绩。

一、自身建设有所加强

一直以来,我所高度重视加强自身建设发展工作。一是不断加强硬件建设,在乡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购置了办公用车、电脑、办公桌椅等硬件设备,办公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为我本文乡各项水利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提供了基本保障。二是不断加强软件建设。我所不断制定、完善各类规章制度,至2009年11月,已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人的良好工作局面。三是加强自身队伍建设。我所从抓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宗旨观念、组织纪律、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学习作风等多方面着手,增强干部、职工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宗旨意识,干部、职工的工作作风不断向好的方向转变,工作纪律得到进一步增强,到2009年,已初步形成一支工作作风扎实、能干事、干得好事的基层水务队伍。

二、水利设施建设有新突破

2009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乡各部门的大力配合下,我乡水利设施建设取得了新的成就。

三、工作思路有所创新

创新是新时期水务工作特别是基层水务工作的需要。2009年,我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加强自身建设,转变治水思路,创新工作理念,积极服务于雨碌乡农村建设,全面推动我乡水利工作上水平。我所在工作创新方面,一是自身建设有新发展。我所从软、硬件两方面着手,不断改善办公条件,并利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鼓励职工不断学习,加强了自身建设。二是自身管理有新转变。通过各类规章、制度的不断制定和完善,目前我所内部管理已初步实现由“人管人”过渡到制度管人的良好局面。

局平安单位申报材料范文第2篇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卫生强区”总体战略目标,以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素质为核心,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公共卫生保障水平和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卫生服务和基本卫生安全保障,推动我区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二、创建目标

年,卫生强镇(街)创建达到60%;年,达到85%以上,并按照嘉兴市卫生强镇(街)考核办法实行动态管理;年底以前通过省级卫生强区创建验收。

三、考核内容及责任分解

按照《省卫生强区、卫生强县考核办法(试行)》、《嘉兴区卫生强镇(街道)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创建省级卫生强区考核主要内容包括五大部分16个方面;具体为:(一)基本要求,包括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主要环境卫生、卫生投入等方面;(二)卫生事业发展水平,包括居民健康水平、医疗保障水平、公共卫生安全、卫生科技教育和信息化工作等方面;(三)卫生资源配置状况,包括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医疗卫生机构建设等方面;(四)综合保障水平,包括卫生规划及考核推进机制等方面;(五)卫生管理水平,包括卫生管理体制、卫生行政能力、主要卫生管理指标等方面。创建卫生强镇(街道)考核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25个方面,即:(一)政策保障;(二)机构建设;(三)工作指标,同时明确了一票否决的4项指标。(考核内容、指标要求及责任分解详见附件)。

四、实施步骤

(一)宣传动员阶段

一是积极做好宣传动员工作,提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对创建卫生强区重要性的认识,动员全社会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创建卫生强区工作,营造创建氛围;二是成立卫生强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细化实施方案和工作步骤,完善创强有关政策;三是召开全区创强工作动员大会,分解指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二)组织实施阶段

一是对照《省卫生强县考核标准(试行)》,分析我区卫生工作现状,查找薄弱环节,同时加强与上级有关部门联系沟通,组织到先进兄弟县区学习取经,及时发现并解决创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二是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工作措施,积极做好卫生创强各项工作;三是各镇(街道)、各有关部门落实专门人员收集、整理卫生创强材料,建立基础档案;四是组织开展卫生强镇(街道)创建工作和全区卫生创强工作督查。

(三)整改提高阶段

一是根据前阶段创建工作进程,对照省卫生强区(县)考核的五大部分16个方面,进一步查缺补漏,落实整改措施,全面提高卫生工作水平。二是完成16个方面评估验收指标的基础材料的搜集整理工作。三是对前阶段创建工作进行总结,撰写《自查自评报告》,并邀请有关方面人员对自查自评报告进行审议。四是接受市检查组初评,针对市检查组提出的问题落实整改。五是正式向省政府提出考核验收申请。

(四)申报评估阶段

一是完成创建申报材料,并做好创强工作各种档案资料的整理、归档工作。二是召开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会议,部署迎检工作.三是对全区迎检准备工作进行全面督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四是做好验收前的一切准备工作(汇报材料、创建计划、实施方案、相关文件、创建活动资料等的收集、整理工作;制作影像光盘、宣传画册、展板等)。五是接受省卫生强县(市、区)考核组对我区卫生强区创建工作的考核验收。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思想,增强对卫生强区创建重要性的认识

各单位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卫生强区创建作为推进“平安”、“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并及时解决卫生强区创建中的重大问题,形成齐抓共管、协调共进的领导机制和工作局面。要全面落实工作责任制,强化督查和考核,建立健全卫生强区、强镇(街道)工作考核推进机制,将卫生创强工作纳入镇(街道)年度综合目标考核,纳入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和综合考核评价,形成层层负责、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确保建设卫生强区的目标、政策、措施得到有效落实。要强化卫生强区的创建基础,推进卫生强镇(街道)创建。

(二)建立组织,切实加强对创建省级卫生强区的领导

建立创建省级卫生强区工作领导小组,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成员由区委办、区政府办、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发改局、教文体局、公安分局、民政局、财政局、人事劳动保障局、国土资源局、规划建设局、农经局、水利局、人口计生与卫生局、环保局、安监局、新居民局、农办、科协、残联、工商分局、质监分局、食品药品监管分局、各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区人口计生与卫生局,由人口计生与卫生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区创建省级卫生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创建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各镇(街道)政府(办事处)和各相关部门要明确分管领导,安排具体人员,落实相关创建任务和工作职责。

(三)加大投入,保障卫生创强工作的顺利实施

进一步强化财政投入,推进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全面落实新型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农民健康体检、社区卫生服务和医疗救助等各项卫生专项经费,逐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妇幼保健和社区卫生服务等公共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保障机制。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面推行绩效评价制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新增卫生投入主要用于农村卫生事业、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提供,确保卫生创强工作顺利实施。

局平安单位申报材料范文第3篇

一、理清思路,明确职责,推动管理工作长效开展

在市局的精心指导下,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文化市场管理执法局领导班子于去年八月份组建完成,迅速进入工作状态,明确了工作职责,完善了工作机制。在工作中,切实做到“四个坚持”:一是坚持群防群治。加强宣传教育,建立与工商、公安、城管等部门的协调联动机制,完善防控技术措施,提高技术装备水平。引导群众自觉参与文化市场管理和“扫黄打非”工作,努力为平安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舆论氛围。二是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行文化市场管理各项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文化市场经营单位管理制度,完善违法违规经营“黑名单”制度,严格执行行业准入、退出机制,严厉打击各种形式的违法违规活动。三是坚持属地管理。按照属地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保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真正把文化市场管理暨“扫黄打非”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坚持责任追究。未按规定落实监督管理责任造成严重后果、恶劣影响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肃追究有关分管领导、科室负责人的责任。

二、突出重点,强化监管,实现文化市场风正气清

牢固树立“大市场”、“大管理”、“大执法”的观念,理清工作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全面加强对区内1800余家文化经营场所的市场监管,深入推进文化执法工作开展。

(一)对网吧的监管。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一部分“网吧”经营户不自觉地加入到“无证经营”的行列。无证“黑网吧”时闭时开,逃避管理,中小学生等未成年人进入网吧屡禁不止,非网络游戏、不健康游戏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针对区内实际情况,执法局按照创城标准对区内254家网吧集中开展了专项治理行动,进一步规范了网吧各项管理制度。加强了对网吧经营户的培训工作,对达到要求的颁发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法律法规培训合格证。2011年全年共查处违规经营行为152起,扣押经营器材260余件,共计立案298起,并依条例给予了处罚。同时加大对网吧接纳未成年人违法经营行为的查处力度,组织了数十次校园周边地区文化市场拉网式集中执法行动,净化了校园周边文化环境。通过持续保持网吧高压监管态势,使得经营户自觉依照条例进行经营,为社会提供健康良好的互联网上网服务。

(二)对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场所的监管。经过摸底发现,区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场所的无证经营行为是合法经营的数倍。无证经营呈现出由地下转为公开,由小散经营向规模经营发展,由个体向家族化、团伙化演变的趋势,表现出更强的反复性和隐蔽性。执法局先后对辖区内28家文化娱乐场所、10家电玩城组织了4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处的隐患登记备案。积极与公安部门衔接,密切配合,对区内无照经营的黑电玩,特别是居民反映强烈的带赌博性质的电玩城进行了清理查处,累计立案131起,有效净化了文化市场。共发放《娱乐场所管理相关法规告示》120余份,积极会同公安、工商等部门,对3家违规经营的娱乐场所作出了责令停业整顿2个月的行政处罚,对无证经营的娱乐场所进行处罚取缔,并扣押了相关经营器材。通过扎实开展娱乐场所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有效规范了娱乐场所经营秩序。

(三)对出版市场、印刷复制企业和经营户的监管。针对部分印刷单位手续不全、违法盗印现象时有发生,干扰印刷市场正常发展的问题,一方面,按照“压缩总量、优化结构、加强监管、严格规范”的要求,坚持打击与防范、扶优与治劣相结合的原则,坚决取缔无证无照和证照不全的印刷厂点,严厉查处违法违规印刷行为;另一方面,积极帮助印刷企业建立健全承印验证、承印登记、印刷品保管、印刷品交付、印刷活动残次品销毁等五项制度,不断规范印刷行为,使其逐步实现行业自律管理,促进我区印刷业依法、健康、有序地发展。2011年,对121家印刷厂、134家复印打字社、212家图书经营户、31家电子出版物经营户和各物流中心开展了不间断、大强度、高频率地专项治理行动,全年共计出动稽查人员1876人次,检查图书报刊经营场所485家次、印刷复制企业29家次,取缔无证无照出版物经营门店22家,共收缴非法图书报刊43000余册,立案调查105起,对违规经营户依条例进行了处罚。查处物流中心大案要案2起,在天源物流、大唐物流依法扣押2万余本图书、1万余张光盘,并将相关责任人移交到公安部门。

(四)对音像市场的监管。目前区内共有40家手续齐全的音像制品经营场所,执法局多次开展音像门店专项稽查行动,先后出动执法人员204人次,取缔摊点13个,收缴盗版音像制品等违法物品2800余件。在实际工作中注意到,流动地摊成为困扰文化市场的一大顽症。据上一年执法局工作统计,流动地摊所出售的各种书刊、音像制品几乎全是盗版和非法文化制品,是贩黄的一个主要渠道。不法经营者流动于街头巷尾或出没于早、夜市,多数是无证经营,单枪匹马,往往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形成了一支无人管理的“老大难”队伍,是严重困扰文化市场管理的一大顽症。根据市文化执法局的统一部署,对于流动地摊采取不间断、高压式、高频率检查方法,严查市区早夜市兜售盗版光盘行为。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先后7次对市区夜市进行集中治理整顿,对市区苗庄夜市、兰田步行街夜市、前十夜市、解放路西段夜市进行了地毯式检查,对非法音像制品经营行为发现一处,取缔一处,共收缴盗版影音制品万余盘,早夜市贩卖盗版光盘现象得到有效控制,整治行动得到了市、区领导的一致肯定。

(五)对报刊报亭销售活动的监管。依法查处取缔各类非法报刊,关系到维护报刊出版发行正常秩序和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结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组织力量,高密度地反复清查报刊市场,严厉查处各类非法报刊,并深入追查其编辑、出版、印刷、销售等各个环节,深查深挖从事非法报刊经营的不法团伙和网络,严厉打击制售非法报刊行为,坚决取缔未经批准擅自设立的各类非法报刊编辑部、记者站,进一步规范报刊市场秩序。对自发形成的非法销售图书的摊点和集市,如烈士陵园图书集市进行了清查和取缔。

(六)对演出市场的监管。随着文化生活的丰富,现在举办各种类型的营业性演出活动较前一时期有明显增加。要全面加强营业性演出管理,严格规范营业性演出申报程序,明确申报条件,认真审查营业性演出申报材料。对未经许可擅自进行演出的明珠之夜费翔演唱会依条例进行封场,待演出团体补齐材料,审查合格后才予以批准许可。现在区内承接营业性演出的演艺公司已经能自觉向我局递交申报材料。2011年先后对王力宏携群星演唱会、明珠之夜费翔演唱会、“黑豹”摇滚夜演唱会、苏宁家电开业演出、金鹰家电圣诞活动演出进行了现场监场,确保演出内容积极健康。同时还加大了对市区、农村非法街头演出的监管力度,杜绝未经许可擅自进行表演的行为现象。

(七)集中开展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一是整治挂历、台历市场,对凯歌文化城、水田老庄里92家经营户无证经营挂历台历的违规经营行为进行了纠正和处罚。二是整治年画市场,对小商品市场三楼46家无证经营的经营户进行查处,并依处罚条例内容对其耐心说服。三是整治民营医院,开展了对辖区内8家民营医院非法出版宣传杂志的专项整治行动。四是开展打击私装卫星电视接收器专项整治。对私装“大锅盖”的各社区单位、各住户了通告,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安装、使用卫星电视接收设施的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信息安全、文化安全和社会稳定。五是整治文物和艺术品市场。加强对区古玩市场的管理巡查,切实加大文物美术品销售市场的监管力度,协同有关部门坚决打击倒卖文物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市场健康稳定。

三、加强学习,提升能力,树立执法队伍良好形象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开展“扫黄打非”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我们始终把执法队伍建设当做头等大事来抓,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专业精、作风硬的执法队伍。一是加强业务学习。多次召开会议,组织管理人员学习法律、法规知识,特别是《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和有关网络文化市场管理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了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规范了文化市场执法行为。二是规范办案程序。利用网上办公平台,规范案卷整理。按照法制部门要求,统一办案流程。正是因为有了规范的办案流程,在2011年行政执法案卷抽查中,我局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三是坚持依法行政。对全体执法人员开展廉政教育,在机制上不断完善,在措施上相应跟进,进一步完善了廉政风险防范机制。动员广大干部职工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全面提升,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为全区提供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

全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区委区政府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工作体制尚未完全理顺,人员、地点分散,执法职能尚未完全合并;二是人员严重不足,大量的工作尚待开展,执法装备还达不到要求;三是创新意识和执法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对特定工作对象的监管尚缺乏长效机制。今后,我们将进一步探索创新,真抓实干,切实解决好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四、科学谋划,开拓进取,确保完成各项工作目标

2012年,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强化制度建设,构建长效机制。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根据工作实际,科学制定《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内部规范》、《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重大案件紧急处置预案》和《执法机构行政管理规范》等文件,不断健全完善长效工作机制。

(二)强化市场监管,确保通过验收。去年,通过全体人员艰苦细致的工作,确保了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文化市场全部取得满分,并赢得加分,为荣获全国公共文明指数测评全国地级市第一名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将根据去年创城工作的思路和经验,继续做好区内文化市场管理和净化达标工作,确保文化市场环节全部达到全国文明城市验收工作标准。

(三)强化重点整治,规范经营秩序。建立全区文化市场经营场所数据库,科学高效地管理文化市场。下移工作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暗访和调研,准确掌握市场动态,及时处置违法经营;同时对文化市场经营户进行法律法规培训,使其做到守法经营。抓好重点整治,查处大案要案,一是查处非法演出,打击假唱、假演奏;二是查处非法无证经营行为;三是加强对动漫市场、手机音乐版权等新生文化产品衍生物的规范整治;四是打击娱乐场所的非法经营。

局平安单位申报材料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一个统筹、三大职能”布局,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创建和培育活动作为发展新时代“**经验”的重要举措和主要抓手,不断提升司法所和人民调解工作法治化、专业化、社会化、智能化水平,着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平安、法治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坚持以抓基层、打基础、利长远为导向,通过创建和培育“**式”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人民调解员,努力形成矛盾纠纷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矛盾不上交,企事业单位矛盾纠纷本单位内化解、行业矛盾纠纷本行业内解决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实现“五大目标”,即法治宣传面向群众,家家都有法律明白人,法治氛围更加浓厚;人民调解依靠群众,事事都有专业调解人,矛盾纠纷就地化解;矫正帮教发动群众,个个成为合格社会人,特殊人群顺利融入社会;法律服务为了群众,村村都有服务贴心人,法治获得感明显增强;基层司法行政队伍扎根群众,人人都是法治模范人,基层法治基础得到巩固。

三、主要任务和工作标准

(一)创建“**式”司法所

创建标准:1.坚持党的绝对领导,把政治建设放在首位,严格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基本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明显。

2.能够充分发挥职能优势,积极开展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基层法律服务、法制审核、法律援助、社区矫正、安置帮教以及基层维护稳定等工作。

3.坚持发展新时代“**经验”,指导本辖区内人民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行政调解工作,及时依法就地有效调处矛盾纠纷,基本实现所辖区域内“小事不出村(社区)、大事不出镇(街道)、矛盾不上交”。

4.积极指导打造专业化、品牌化的人民调解组织,指导创建个人调解工作室,聘请当地具有较高威信的专职人民调解员开展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5.所在镇(街)的村(社区)普遍建立人民调解组织,形成人民调解员、村(社区)调委会、镇(街)调委会三级联动,纠纷信息预警、预防、排查、化解四位一体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网络体系。

6.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宗教活动场所、进家庭”活动,加强法治文化建设,扎实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积极推进“互联网+法治宣传”行动,辖区内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氛围浓厚。

7.司法所外观标识统一,功能室标识标牌规范,服务机制健全,各项便民利民措施落实到位,投诉举报渠道畅通。

8.工作人员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办事公道,服务热情,工作扎实有效,群众认可度和满意率高。

(二)培育“**式”人民调解组织

培育标准:1.人民调解组织健全,达到有办公场所、牌子、印章、调解记录本、统计台帐“五有”标准,组织、人员、制度、场所、经费“五落实”和标牌、印章、标识、程序、制度、文书“六统一”。

2.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活动,参与“大调解”工作机制建设,调解矛盾纠纷和防止民间纠纷激化工作成效显著,工作区域内连续三年无因民间纠纷激化引发的刑事案件、个人极端事件、群体性械斗和群体性上访。

3.定期向所在地党委政府、系统行业主管单位和司法行政机关报告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情况,适时提出工作意见建议,为维护基层或系统行业单位和谐稳定作出突出贡献,组织认可度和人民群众满意度高。

4.大力协助所在地党委政府、系统行业主管单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自觉投入“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民主法治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作用发挥好、成效明显。

(三)培育“**式”人民调解员

培育标准:1.品行端正、爱岗敬业,热心服务、工作业绩突出,受到组织认可和人民群众普遍好评。

2.刻苦学习人民调解业务,有较高的法律、政策水平和调解能力,勇于开拓创新,对发展完善人民调解理论,丰富提升人民调解工作实践经验作出积极贡献。

3.及时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成效明显,能够有效防止矛盾纠纷隐患和苗头。

4.注重在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过程中开展政策和法治宣传教育,提高人民群众遇事找法、办事依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

四、方法步骤

“**式”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考评命名工作,需经本单位(人)自查自评、区局初评推荐、市局考评复核、省厅验收命名的程序,按照《省“**式”司法所考评标准》(见附件1)《省“**式”人民调解组织评分标准》(见附件2)《省“**式”人民调解员评分标准》(见附件3),采取百分制考评,经考评达到90分(含90分)以上的,可推荐命名。

(一)自查自评。各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分别对照相关《考评标准》,严格对表对标,开展自查自评,补齐弱项短板。

(二)初评推荐。区司法局充分听取所在地党委政府、系统行业主管单位以及有关部门的意见,逐一进行审核考评,对达到考评标准的向市司法局进行申报。申报材料包括:审批表(见附件4、5、6)、考核标准评分表和加分项的相关文件、资料。

(三)考评复核和验收命名。市司法局将通过实地抽查验收、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审核符合条件、公示无异议的汇总上报省司法厅审核验收、命名、授牌、颁证。

(四)动态管理。对已命名的“**式”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每两年组织一次复查,期间,若发现不符合创建和培育标准的,可逐级提请撤销命名。

五、工作要求

(一)着力创建培育。创建和培育一批“**式”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活动,是今年司法行政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司法所要把创建和培育活动作为加强司法所建设、夯实司法行政基础基础、提高基层依法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举措来抓,严格对表对标,补齐弱项短板,力争年内全部创成“**式”司法所,将辖区内5%以上的人民调解组织和1%以上的人民调解员培育创建成“**式”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区属各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要将创建培育活动作为严格履行工作职责、妥善化解本部门本单位矛盾纠纷的具体实践,力争年内区属各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全部培育创建成“**式”人民调解组织,每个专业性、行业性调解组织至少培育1名以上“**式”人民调解员。

局平安单位申报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水利行政审批改革实践探索

Abstract: This paper in Jiangshan City Water Conservancy Bureau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summary and views on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ystem reform and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status.

Keywords: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the reform of administrativ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water conservancy

中图分类号:TV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自2009年9月开始,我市启动实施行政机关内设机构审批职能归并改革工作,江山市水利局作为我市第一批改革的13个部门,按照职能整合、集中审批、充分授权、人员配备、配套制度、网络衔接等六个核心环节,将全局涉及水利、渔业行政审批事项的34项行政审批事项、8项非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局行政审批服务科集中办理,进驻率达100%。为了进一步深化水利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破解制约水利行政审批运行难题,建立高效顺畅的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对全市水利系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情况及行政审批运行现状进行了总结,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本做法

水利部门把行政审批职能归并改革作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造平安水利、资源水利、民生水利、生态水利、服务型水利的重要举措,积极进行行政审批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探索行政审批运作新模式,努力提高水利行政审批效率。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审批新机制。根据我市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科学划分和规范水利行政审批的职能权限,在职能归并改革中,将行政审批职能与行政监管职能相对分离,把原来分散在几个科室的行政审批职能整合归并到行政审批服务科。“批管分离”的行政审批运行方式打破了传统的多科室承担行政审批职能的格局,整合了内设机构设置,建立健全了审批与监管互相制约的新机制。

(二)创新审批管理模式。积极推行“一个窗口受理、一个科室审批、一个领导分管、一套制度保障”的“四个一”工作模式,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各项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制订了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AB岗工作制、责任追究制和内部管理等工作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并在日常工作中认真加以落实,实现了行政审批服务的规范化管理,有效推进了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三)优化审批工作流程。对进驻行政审批服务中心的审批项目,在科学合理界定科室间权责关系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了审批事项的操作流程,简化审批步骤,减少申报材料,缩短审批时间。在围绕“提速增效”的同时, 还对涉及需要多个科室联合审批的事项,改串联为并联,联合踏勘、实行联合审批,深化联办效果。同时,着力推进行政审批数字化建设,实现了网上表格下载。

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主要成效

(一)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机关内设机构审批职能整合,在坚持编制数、内设机构数、中层领导职数“三个不变”前提下,通过调整内部机构设置和职能,成立行政审批服务科,实现了审批与监管职能分离、机构分设、人员分工,重点解决了“多科多人管一事、审批与监管不分、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从而集中更多的人力、财力、注意力开展公共服务,为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种运作机制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快”,变分散审批为集中审批,变多头受理为一家受理,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真正实现了规范运作、高效服务,大大方便了群众。

(二)推动了管理方式的提升。水利局根据我市水利的实际,通过成建制进驻行政服务中心,实现了“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有效进行了审批、执法、监管权的分离,使政府的管理方式从“重审批、轻管理”转变为全过程监督、全过程跟踪服务,做到了审批、监管、执法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破除了审批过程中科室、分管领导之间的壁垒,消除了分散在部门内部不同科室间的办理环节,有效克服了层层把关、时限长、环节多、协调难等不良现象。

(三)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群众是否满意是衡量行政审批工作优劣的重要标尺。围绕服务于民这个中心,水利坚持“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创新服务举措,通过实行严格的限时承诺制,公开透明的办公环境、规范的办事程序、严格的考核管理、热情周到的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明显增强,行政审批效率明显提高,水利的良好形象进一步提升。

(四)促进了廉政建设。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便民服务,减少了内部不必要的流转环节,简化了办事程序,化解了内部扯皮问题,增加了审批透明度,实现了集中监管,形成科室内部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制约机制。同时,减少了审批人员与申请人的单方面接触机会,形成遏制权力“寻租”的隔离带。以制度管人、按流程办事、用制度规范审批,让审批权力在阳光下操作,保证了审批过程的透明、高效,促进了廉政建设。

三、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观念陈旧制约着改革动力。 转变政府职能,首先要转变行政观念,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直接涉及各个政府部门,直接涉及到各行政单位的职能和具体经办人手中的权力。传统的审批制度是传统体制下传统行政观念的体现,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力度和目标。因此,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内在动力就是观念问题,观念不转变,认识就不可能到位,这样就失去了改革的内在动力。

(二)重事前审批、轻事后监管现象仍然存在。将大量精力放在如何办理许可证和有关批文方面,但对于许可证发放之后,对取得许可的单位和个人是否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却监管不力,违法经营、违法建设、侵害群众利益和公共利益现象时有发生。

四、发展建议

(一)树立大局观念,增强改革的主动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涉及部门职能定位和权力格局的调整,涉及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的更新与变革。因此,要在工作中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消除对行政审批与行政监管相互分离只会带来管理成本增加等模糊认识,着眼水利事业改革发展大局,围绕“改善民生、发展民主、服务社会”主题,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做好行政审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站在全局的高度考虑和处理问题,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眼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统一思想,不折不扣地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推动改革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