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效课堂汇报材料

高效课堂汇报材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动;直观;快捷;高效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2-0067

初中生物在八年级时就要结业考试,考试内容多、时间紧、任务重。生物这门课还面临着分值小,学生学习缺乏外动力,不允许布置课外作业等情况,处境很尴尬。所以,生物课的重心在课上,打造高效的生物课堂是关键。从今年开始,学校组织教师学习“生本教育”,生本教育是由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创办,是以学生为本,采用个人、小组和班级的多种方式的自主学习。结合以往笔者对多媒体技术的使用,笔者认为运用多媒体可以使“生本”课堂更加高效。现就笔者在生物教学中,对如何借多媒体技术实现生本课堂谈几点体会。

一、多媒体在“前置作业”

利用照相机,把自然界的生命现象搬回课堂,让“前置作业”生动起来。生物学研究的是生命现象,需要对各种生命进行观察,然而大多数学校的实验室生物品种少,尤其是动物。去野外采集生物体是很好的办法。但由于安全问题,带学生到野外很不现实。为了让学生亲近自然,又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学生可以在课下用照相机或手机,把在自然界或生活中观察到的生命现象拍下来或录下来。如八年级生物上册《动物行为的主要类型》一节,可利用我们农村学校的丰富资源,让学生寻找机会观察猫捉老鼠的过程,了解猫的取食行为和老鼠的防御行为;观察狗撒尿和对幼仔进行哺育,了解狗的领域行为和繁殖行为;观察蜜蜂采蜜,蚂蚁搬运食物,了解它们如何传递信息,如何分工合作;观察屋檐下的燕子筑巢、捕食和迁徙等,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行为。学生把这些相片或录像带回学校,放在教室的电脑上,用多媒体展示出来,供大家欣赏,帮助同学们理解动物的各种行为及意义,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素养。

二、多媒体在“生本”课堂

1.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使生物课堂宏观、形象

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就是教师和学生在花费最少的时间和精力的情况下达到最好的效果。生本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但是中学生物学中有些知识比较抽象,有些实验也无法在实验室完成,给学生自学带来困难。这时,只要教师设计好教学内容,借助多媒体,也能使生物课堂得到优化。生物学科的特点是细微、动态、抽象。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能够真实、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各种结构以及生理活动,显示生物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把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例如,在教授《开花和结果》这节课时,笔者下载了一个传粉受精的动态过程放在教室电脑上展示。花粉落到柱头,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直到胚珠内部。与卵细胞结合的过程详细具体、形象直观。

2.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让“班级展示环节”更直观

如《细胞结构》一节,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可是细胞形体微小。以往教师用洋葱做成临时装片,放到普通显微镜中调试好,让学生排着队上来看,学生观察的时间短,不能真正看清细胞的结构。所以,学生在画细胞结构图时都是照着书本描的,而不是自己的真实所见。这样的教学效率很低,学生也不太感兴趣。如果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各种临时装片,以小组为单位,每组派一个代表把装片放到数码显微镜,可以把观察到的图像拍摄下来,再用数据线连接到多媒体,学生就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的作品,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学生很有成就感。当然也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厚薄不均,结构模糊不清,为下次动手操作积累经验。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制作装片的技巧,还可以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细胞的存在,从而提升了教学效果。

3. 利用多媒体,让班级汇报环节更加快捷

班级汇报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环节,也是比较耗时的环节。利用多媒体可以节约时间,也让学生成果得以充分的展示。平时课上对前置作业的纸质部分,我们直接放到投影仪上,小组中的一位同学汇报,其他同学调整投影仪。在回答其他同学的提问时,配合回答者,操作投影仪的同学还会在纸上加入一些内容,让本组汇报更加完整。

4. 利用多媒体,让生物实验更加高效

生物新课标本着亲近自然、贴近生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原则,增加了许多实验的内容,如此多的实验,不可能都在课堂上完成。我们可以选择一些耗时长、难度大的实验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如“光合作用”一节,有四个实验,即使提前准备,也要2-3天的时间,如果把材料搬到课堂上,让学生动手尝试,至少需要四节课,即两个星期,严重影响教学进度。我们可以把这四个实验落实到各个学习小组,让他们在课外完成,然后拍下重要的图片,通过多媒体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并把他们做实验的心得体会与同学们分享,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课堂实验效率。

三、利用“智学网”让课堂延伸到课外

生本教育的理念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教师需向学生提供一个平台,可让学生在生物的世界自由探索。教师还可以把作业放在智学网上,既可以减少抄袭,又可以实现无纸化作业。教师还可以快速统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这样,学生在家也能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趣味性强,还能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培养多向思维。

生本教育理念是:人具有发展的无限可能性,教育应充分发挥人的潜能;人具有学习的天性,教育的功能在于顺应人的天性。所以,笔者在今后会继续以“生”为本,在认真分析生物学知识内容的基础上,着力于从学生的“学”出发,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生物学科的整合,使生本教育的理念落到实处,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自己也要学着做一位有魅力的教师,从而使课堂更加高效起来。

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点燃真诚的情感

有人说:“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心灵震撼另一个心灵。”在小组学习时,教师要真挚并努力地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千万不能忽视与预设不和谐的“杂音”,也许这些不起眼的生成会成为教学中的许多精彩。

记得上“小数除法”一课时,有一道练习题:“张老师带100元去为学校图书室买新词典,每本词典18.5元,她可以买回几本词典?”学生汇报时一致认为可以买回5本词典。突然有一个名叫华龙剑的学生站起来说,如果张老师向店老板讲一下价钱,或要求打折,我想张老师可能可以买回6本词典。顿时,教室里一片哗然,有的学生说,我买东西时也经常和老板讲价,也有的学生说,这样不可以。于是我针对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不一会儿,有学生回答:“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有一定道理,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买东西确实是可以打折的,但我们现在学习的是运用近似数去解决问题,所以我小组一致认为张老师只能买5本词典。”此刻,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突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们也给华龙剑一个掌声吧,因为他的想法与众不同!”

作为教师,我们要呵护学生那份脆弱的自尊,“353高效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同时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启迪创新的思维

“353高效课堂”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努力为学生提供汇报展示的平台。记得有一则材料:美术课上,教师让学生画太阳,有一名老师把画好的太阳往黑板上一挂,让学生照着画,结果全班45名学生只有一个太阳。另一名老师则先让学生自己画,待画后评价,这样45名学生便有了45个太阳。这则材料告诉我们:教师的教法不一样,课堂的生成也就不一样。“353高效课堂”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而正是这些不雷同的声音让我们的课堂充满了活力和挑战。

比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让学生动手折一折、剪一剪,做出一个轴对称图形来。当人人都很自豪地展示自己的成果时,有一位同学却举着被剪下的边角料说,他发现这剪下来的与剩下的材料都是轴对称图形。我从教多年,教这一内容从未遇到过学生敢这么“节外生枝”。试想,如果我对这些不屑一顾,草草地画上句号,会出现这些小发现、小精彩吗?我想这就是“353高效课堂”给我们的惊喜!

三、铸造智慧的教育

“353高效课堂”是让学生学会从书本中学习,因书本而智慧;学会从同伴身上借鉴,因同伴而完善;学会从自身实践中反思,因实践而成长,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随着高效课堂的深入,教学活动增多了,但老师们经常忽视学生的体验,总认为这样太浪费时间。记得我在教学“面积单位”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对“1平方米”这一面积单位有更深的认识,不是安排学生对着1平方米的模型进行测量来感知,而是让学生用刚学过的1平方分米卡片去测量教室地面有多大。同样是学生实践活动,但这种设计很快使学生体会到用这么小的面积单位去测量教室地面是不太合理的,“1平方米”就这样在学生的体验中呼之而出。我坚信学生通过这样学习,获得的知识是牢固的,能力的培养也是多方面的。

四、构建有力量的集体

每当开家长会时,总有家长反映,孩子在家很不听话,但是老师的话就是孩子心中的“圣旨”。老师的话真的那么“神”吗?我想这个“神力”一定是来自班集体。

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一、实施综合改革实验项目研究

今年,市教育学会、教育局成功申报和承担了河北省县域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项目,我们以“县域三级课程优化组合研究”为突破口,全面启动了 “教师专业化成长的管理与培训”、“教研组织和活动模式”、“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理论与实践”、“高中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幼儿教育存在问题及其对策”、“农村低龄住宿生学校生活与存在问题”等7个研究项目,同时,根据我市实际,又确定了“职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机制研究”。确定了40所实验校,组建了研究团队,实施了全程管理,现已制定了48个研究方案,举办实验启动论证会,开展了武安市实验区教育教学现状调查研究,为学校布局调整、教育质量提高等教育决策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

二、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开展了新课程改革培训,组织部分校长、教师先后到山东、上海等地学习考察。同时邀请全国教育专家、课改实验校校长进行了专题讲座;开展了国家课程计划的执行现状研究,了解了学校对国家课程执行情况,找出了问题症结,研究了相关政策,确保了国家课程开齐、开足和开好。同时,加强了校本课程的研究,重点开发《太极拳》、《书法》、《国学》等校本课程,开发了一套符合地域特色的系列化校本课程材料,先后在实验小学、实验中学、阳邑镇南西井中心小学等校召开了课改研讨会,分别召开初中、小学校长论坛,推进了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

三、强化了高效课堂教学的指导

针对课堂教学“高耗低效”、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深入了开展教师、教研教改、课堂教学“三大革命”,组织会员深入学校,倾听教学意见,展开教学对话,举办专题讲座,随堂听课评课,开展专题培训活动,及时发现、解决课堂教学的新问题,做好指导工作。先后编写“通案”3万余节,制作优质课堂教学录像120节,同时开展了“走进名师课堂随笔征文”活动,组织教师观摩名优教师课堂教学实录,通过“观一观、议一议、仿一仿、创一创”等过程,广泛开展反思和评议,与名师的课堂教学找差距,收到征文560多篇,促进了教师更新教学理念,初步改变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观念落后、方法陈旧、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以人为本;以学定教;数学课题

一、自主学习,把时间还给学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学就是教给学生能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获取知识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是教学的起点.教学的主体是学生,他们有着自己的潜在性和主动性的发展需要.教学过程中就应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立足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给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在教学活动中,尽量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学习时间,才能使学生获取更多的学习自,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内,或是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课本;或是根据“导学案”中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或是小组讨论交流,质疑问难;或是汇报展示,补充交流;或是独立完成,反馈巩固等.课堂上学生自学、思考、讨论、交流的时间占了大部分,教师讲得很少,一般10分钟左右,有的甚至只有4~5分钟,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达到35~40分钟之多.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上学期“圆的周长”这一课时,第一环节汇报展示课前自学的成果――什么是圆周率和圆周长?这一环节用了10分钟,第二环节小组合作课中自学,尝试推导出圆周长的计算公式,用了15分钟,第三环节复习检y、汇报总结,用了15分钟,这样,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变成了教师引导学生自学的过程.教师从“一线”退到“二线”,为学生自学、思考、讨论、答疑当好“参谋”,学生由被动地接受变为主动地建构,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体.教师少讲少评,放手让学生去学,不占用学生学的时间,整节课堂充满学生自主学习的氛围,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就是学生的舞台,真正把地课堂交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

二、以学定教,把空间还给学生

要以学定教,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准确了解三个问题:“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还想知道什么?学生自己能够解决什么?”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学情,才能有的放矢地以学定教,教学中,我们应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讨论、质疑问难,把学习的空间还给学生.

(一)精心设计“导学案”,让学习更有方向性

把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学,不能是盲目地、漫无目的地学,我们教师必须提供一些有效的材料,精心设计能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导学案”.“导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定为学生指明了学习的方向,因此,目标的设定要准确、精炼,指令性、探索性强,学习目标可以用问题式的,问题式的学习目标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自学,学生自学的目标更清晰.

例如,在教学六上“圆的认识”时,我设计了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索:1.我会画圆――是怎么画的?2.我会理解――是怎样理解的?(1)什么是圆心、半径、直径?分别用什么字母表示?3.我会发现――是怎样发现的?(1)圆的半径有多少条?直径呢?(2)同一圆内,所有的半径都相等吗?直径呢?(3)同一圆内,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能用字母来表示吗?(4)圆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多少条对称轴?(5)圆的位置由什么决定?圆的大小由什么决定?这样具有目标性、过程性、方法性的导学问题,导向性很强,学生学得轻松、高效.

(二)及时调整学案,让学习更具有效性

在教学中,有时候学生不一定按教师的预设去学习,学生实际自学的情况可能和教师预设的结果不一样,这时候,我们就要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以学定教,及时调整教学预案,让学习更加高效.例如,我在教学六年级下学期总复习“统计图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时,设问“三种统计图有什么异同点”,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知识点比较凌乱,因此我布置学生课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汇报时我惊喜地发现,学生用各种方式从统计图的特点、作用、选择背景等方面比较了三种统计图的不同点,还发现了不少的“秘密”.生1:我发现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都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生2:我发现折线统计图不仅能看出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生3:我发现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出各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这时,我发现学生对三种统计图的异同点都掌握得不错,所以,立即改变了教学策略,我没有再重复地讲统计图的特点、作用等有关知识,而是展示学生自主梳理的成果后引导学生总结梳理知识的方法,通过“你使用什么方式整理的”,总结出了整理复习的很多方法,有文字式、大括号式、图文结合式、表格式、树状图式等,经过教师的点拨,学生发现:用表格式的方法整理便于分类、便于系统整理,方便比较和沟通,今后可以根据复习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方式进行整理.这样,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为今后复习课的整理方法指明了方向.

(三)适时介入,让提炼的学法更具指导性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下学期总复习“统计图的整理与复习”一课时,为了解决“怎样读懂统计图”这一问题,我先让学生课中自学探究,然后,小组交流,引导学生学会读懂统计图,学生带着问题自学后,汇报自学情况.(出示某商场A、B两种品牌家电销售量统计图)

问题一:从上面统计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A品牌彩电的销售量呈下降趋势,B品牌彩电销售量呈上升趋势,我是从图上看出来的.

师:哦,你是说你从图中直接读取了信息,老师把你读图的方法记录下来.(板书:直接读)

生:我知道12月份A品牌彩电的销售量比B品牌彩电的销售量少22台.我是算出来的.

师:嗯,你是通过运算得知的信息,老师也把你的读图方法记下来.(板书:运算读)

问题二:通过这个统计图,你可以做哪些预测或推理?你想对销售经理说些什么?

生:我推测下个月A品牌彩电能销售20台,B牌彩电能销售65台.

师:根据统计图的信息做合理的推测,这一读图的方法我们把它称为推理读.(板书)

小结:直接读、运算读、推理读是我们解读统计图的三种好方法.(板书:读图方法)

崔峦先生讲过一句话:“教师的精彩不是真正的精彩,真正的精彩出在学生身上.”根据学情制订了明确的目标导向后,教师在课堂上把探究的空间还给学生,教师只要适时介入,顺学而导.通过精问巧导,促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的同时,适时提炼出学习方法,使学生知识情感自然连接,由知识到技能顺利过渡,不仅达到了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还为今后的学结了高效的学习方法.

三、体验评价,把机会还给学生

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 课前参与 有效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88-02

随着课改的深化,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这一课前参与环节越来越受到品德教师的重视。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学生课前参与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课前只会“网络搜索”,分享资料时“照本宣科”,活动“草草过场”。如何才能改变这一现状呢?本文试以浙教版五年级下册《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次教学为例,探讨优化学生课前准备的有效策略。

【案例呈现】

走进生活――寻找“我中有你”

1.从肯德基说起

(1)课件出示肯德基全家桶:同学们,这是什么?

(2)你知道肯德基创建和发展的历史吗?

(3)小结:肯德基目前在中国已经有4 900多家门店,在我国餐饮业遥遥领先。洋快餐在不知不觉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2.了解身边的外国品牌产品

(1)这样的改变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课前已经请大家去了解身边的外国产品,接下来请大家先分小组交流自己的调查成果。

(2)小组内交流身边的外国产品。

(3)各小组代表从食品、服装、电器、汽车、日用品等方面展开汇报。

(4)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了什么?

(5)用课件播放身边的外国产品,再次感受世界带给我们的精彩。

交流环节中,学生手拿调查表,交流着从网上搜来的香奈儿、LV(路易斯・威登)、大嘴猴、兰蔻、雅诗兰黛、西门子、法拉利、兰博基尼等一大堆知名国外品牌。课堂上虽然形成了你说我说大家说的场面,但效果并不理想。交流结束时,一名学生说了“感受到身边的外国产品很多”之后,课堂就陷入了一片沉寂,无论教师如何铺垫启发也无济于事。这样的教学显然是失败的。

【原因剖析】

资料不是学生自己搜集来的吗?为什么学生会没有感受、无话可说呢?沉思之余,我再次将目光聚焦于2011版《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这段文字惊醒了我:“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我们的学生生活在农村,家长大多是农民或在企业打工,文化程度不高,这些国外品牌离他们的生活太远了,不要说见过,有的可能连听也没听说过。没有亲身的体验,又怎能有真切的感悟和参与的激情呢?归根结底,本堂课错在教师没有深入领会课标要求,对学生课前准备这一环节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注。不管在搜集资料、整理资料,还是资料汇报的组织上,都未能扮演好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致使学生搜集的资料不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

【策略应对】

明白原因后,我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了细致的课前参与指导。

一、多管齐下,拓宽路径

现在网络普及率高,操作简单,能搜集到的材料也较为齐全。所以很多学生把网络作为搜集资料的唯一途径。其实单靠网络,不仅资源路径单一、信息雷同率高,而且搜集出来的资料往往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不一定适用。作为一名品德教师,要逐步教给学生课前参与的各种路径:除了网络查询,还可以通过文本、音像作品搜索,在书报、画册、影视作品中获取相关资料,也可以走社会途径,开展调查、访问、咨询、实地观察、亲身实践等活动。像本课教学,最适合的途径就是开展调查、访问、实地观察等活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外国产品:上超市找外国品牌的食品、生活用品,到电器店了解正在销售的国外品牌电器,上街调查国外品牌手机的使用情况,去停车场统计国外品牌汽车的拥有量等,也可以观察自己和邻居家中国外产品的使用情况。

二、分工合作,提高效率

随着学生社会生活范围的扩大,教材呈现的主题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这给学生的课前参与活动增加了难度。如果每个学生都各自为政,孤军作战,必然会出现资料搜集不系统、不全面、重复等现象。“寻找生活中的外国产品”是一个巨大的工程,靠个人力量完成会费时费力。让学生自由组合成调查小组,分别从食品、生活用品、电器、汽车、服装等方面寻找外国产品,不仅可以克服上述弊端,减轻学生的任务量,而且学生会因为有了与之共同活动的搭档而兴趣倍增,从而提高调查的质量和活动效率。

三、整合提炼,学会取舍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有时巧妇更难为“多米之炊”。许多时候,我们安排了课前参与活动,学生也进行了大量的准备。然而面对搜集到的信息,学生缺乏选择、处理的能力,往往会出现下述现象:抱着一大叠资料到课堂上来,但到了真正需要交流时,却不知道应该交流哪一些,只好照纸宣读,大大降低了交流的实效。怎样才能让搜集的资料精炼恰当,紧扣主题,发挥实效呢?教师除了明确告知课前参与活动的目标任务之外,还应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根据教材上每个单元的前言、每课的关键词、提示语和课文中的图文内容等来搜集和整理材料,树立课前参与是为教学服务的意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教材的关键词是“经济全球化”,以“经济”的视角让学生感受“全球一体化”现象,同时培养学生开放的国际意识。课前,我发现一名学生特别喜欢汽车,搜集了很多关于国外名车型及构造的资料,这显然偏离了本课的目标。在我的劝说下,他忍痛割爱,这些资料就在课余与大家一起分享了。

四、形式多样,全员参与

在课堂上,学生常用的交流形式是分组汇报,一人读,众人听,说者茫茫,听者寥寥。汇报的学生深感委屈,辛苦搜集的资料未能发挥作用;听的学生也很委屈,这种单向的信息灌输让他们的大脑皮层产生了保护性抑制,所以才会注意力不集中。为了改变这一弊端,我们要特别关注资料交流时的课堂互动。指导学生合理选择汇报形式,采用能激发大家兴趣的形式,有理有据展示自己的观点,使听的、看的有滋有味,让做的、讲的兴趣盎然。

在第二次执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时,我借助“小眼睛大发现新闻会”的形式,让学生展开汇报。新闻联播的音乐响起,瞬间抓住了每一位学生的心。各组“新闻发言人”纷纷上台自己的调查发现。汽车调查小组宣读了他们的活动成果――学校停车场停着的33辆汽车中竟有32辆是国外品牌,还设计了“看车标猜汽车品牌”的游戏。食品、日用品调查小组把实物带进了课堂。耳熟能详的产品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欲望。“哇,德芙巧克力、汉堡、三明治,太好吃了!”“舒肤佳、飘柔也是美国的产品啊!原来我们天天都在用洋产品!”男同学说起汽车品牌更是如数家珍。此时再追问“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们纷纷举起了手:“洋品牌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外产品”“国外产品走进了千家万户”……课堂预设水到渠成。

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范文第6篇

一、教师读书情况。

为了继续巩固并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学校精心挑选了李丙亭老师的《高效课堂22条》作为必读书目,同时还配备了一些教育专著、专业知识方面的书籍。加深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掌握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法同时加强理论修养。要求教师写出一万字以上的读书笔记。

正月十六下午的开学会以前老师及时交上了读书笔记,教务处及时进行了检查并写出了结果汇报:内容丰富翔实、书写工整,特别是感悟深刻,能够密切联系教学实际。正月十七日下午我们又进行了读书感悟交流汇报,老师讨论热烈,认为收获特别大。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我们找到了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比如预习强调不到位,展示活动不够规范,不能及时进行当堂检测,教师讲解过多,不能真正做到课堂的高效等。

2、我们还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1)、强化了观念:让学生学会的课才是好课;让学生学会的老师才是好老师;让学生在学会的过程中,形成学习能力。

2)、明确教研重点:由研教向研学方向转化(也就是由研究教师自我的教学艺术向研究怎么指导学生学生学习的方向转化),真正做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

3)成立“研学”课题组:研究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研究怎样指导学生的预习;研究怎样有效指导学生的展示与评价;研究学生在怎样的状态下学习效率高等。

4)、教师要做好课前调查:

有人统计:20%的知识是不用讲学生能自学会的;70%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10%是通过同学之间在课堂上展示,互相回答问题,老师强调点拨,反复训练才能会的。

老师要做好课前调查:明白哪些知识是学生自学完全可以掌握的;哪些知识是通过讨论才能学会的;哪些知识是需要展示、点拨、反复训练的,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学生自学可以掌握的,检查落实就可以了;学生讨论可以掌握的就要给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在交流互补中掌握;对需要展示、点拨才能掌握的,也就是学生的疑难点,一定要重点指导,要讲精讲透,需要反复训练的一定要训练到位。

5)、没有预习的课不上。

做好预习导航,给学生规定预习的时间,只有充分的预习,才有展示的精彩。

5)、强化当堂检测。这是检测课堂是否高效的的重要标准。

检测的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可以是“俩俩检测”;可以是小纸条检测;可以多媒体出示,甚至可以是口头提问,小组长提问等。教师要对学生掌握的效果了然于心。对学生没有掌握好的内容课下一定要做好补救,并反思原因。

6)明确了时间分配:坚持161原则。(一个单位是5分钟)

5分钟预习检测:用于检测学生的预习效果,重点是学生自学可以掌握住的知识。

30分钟课堂交流、展示,教师点拨。

5分钟课堂检测。

其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少于30分钟。(包括各种形式的自学)。教师讲解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主要指点拨、指导、强调,贯穿课堂始终。)

3、提升了教师的理论修养。从老师的发言来看,有理有据。

二、学生读书情况。

寒假前给每个学生发出了读书倡议、推荐了读书方法、提供了必读书目和参考书目,开学第一天进行了验收活动:

1、材料清单。

学生交上了1800多本读书笔记、1800多份《沐浴书香,快乐成长》的读书征文、5000多份手抄报、4000多张读书卡。同时还有践行《弟子规》活动周记。

教务处与政教处进行了联合检查,读书笔记大多同学内容丰富具体,书写认真。由笔记来看学生进行了较为丰厚的文学积累,提升了人格修养,开阔了视野,最可贵的是让学生养成了读书习惯,达到了预期目的。手抄报形式活泼,就是内容有些单调,太过于重视版面设计。教务处还对各班的读书笔记质量进行了量化打分并把结果反馈给各班。

2、结合假期的“读书征文”,每班进行了假期读书回报活动,已推选两名参加学校组织的“读书演讲活动”。

3、手抄报展示活动。优秀手抄报进行了展示评比。

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范文第7篇

英语教学模式的来源有三种方式:①经验式的教学。它是个人教学特色和教学经验的综合而形成的,是教学过程中自发生成的和对教学长期感性积累的提炼。②前瞻性的教学模式 。它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对未来英语教学模式蓝图的研发和设计。③综合式的教学模式。它是在某种先进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在感性积累和理性经验基础上的发展。“经验式”更多的是代表过去,“前瞻式”代表的是未来,“综合式”无疑是最具生命力的,但也受到个人风格、个人能力和具体教学情境的限制,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充分驾驭。

英语教学模式生命力的动力源泉是发展和创造。任何英语教学模式的创设,都存在着局限性。构成任何先进英语教学模式都渗透着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而这种理念恰恰正是英语教学模式的生命力之所在;任何有价值的英语教学模式都具有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为我们提供了广阔地再发展、再创造的空间。

“导入”作为模式,它只是一种思想,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它可以根据教师的个性特点、教学的具体情境和教学内容的要求生发出许多各具特色、生动活泼的变化。

“创设情境”作为模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创设出许多能够激活课堂活动的虚拟情境和实际情境。依据关键词复述课文作为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理解课文记忆单词能力。可见,英语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它能够启发我们的教学思维,为我们教学思想的创新提供必要的土壤,从而为有序、高效的课堂教学注入活力。

关于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密切配合,在和谐、愉快的情境中实现教与学的两个最重要的要素作用得到和谐而充分的发挥,高效地完成课堂任务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就为高效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善于思考、积极参与,并善于打破常规,生成新知识,使其能力不断发展。

本着在教学情境中掌握英语句型结构,启发学生在情境中运用语言材料归纳语法规则,进而在情境中探究解疑,培养言语交际能力和发展创造力,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分别尝试了如下教学模式:

1.形象记忆与对话练习相结合模式。①图片、卡片、小对话、歌诀、课堂任务比赛等激发兴趣。②帮助学生制作生词卡或相应的图片记忆单词。这两种方法都可以帮助学生克服记不住单词的现象。③把近几年的中考对话摘录起来,按项目制成学习卡,熟练背诵,辅助俩俩对话巩固练习。

有了以上基本功的学习,学生占有了一定的语言材料,有了那么一点基础,然后举例句讲语法做练习,在学习中由简到难,由少到多地一路学习下去,学习中有了点自信和满足感,学生就逐渐有了学习的兴趣,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以图片记忆单词,以歌诀形式记忆语法点使学生顺利通过英语入门关。

2.创设情境学语法。实践证明,无论记忆多少,掌握一定的语法规则能够提高语言实践的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因此创设情境学语法,即学了语言又学了语法,符合用英语来学英语的原则。具体过程为:积累材料——套用句型——点破规则——练习运用——系统归纳。课中难点与要点既多又集中,可采取分散难点,各个击破的方式。

(1)就某一词语的使用教师可以用一个实际现象,板书一个句子,重点词语下面划线,问答在师生之间展开,教师让学生小结。

(2)教师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编段对话。学生的兴趣一旦被触发,触景生情,见情思意。

(3)充分利用电教手段、直观教具,并常自戴假面具,变换各种人物角色,把许多具体事物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尽量做到可见、可触 、可尝、可闻,充分发挥学生多种感官的作用。

3.教师预设问题和学生自主问答相结合模式。 作为教师要想使学生的创造力得以充分发挥,就要在教学思路上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进行思考,一问多答或一答多问,而创造性活动便是从发现问题开始的。在小组内默读课文互相问答后,可要求一部分学生看书提问题,另一部分学生合书准备应答。再启发学生对全文的要点内容提问,立刻有小组抢答,这种模式促使更多的学生去思考、去创造。

4.交际运用性模式。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听、说、读、写的语言交际能力。语音、词汇、语法句型结构都是学习语言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材料。语言交际能力主要通过语言交际活动才能实现,因此使教学过程交际化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进行教改实验的时候,力求根据交际性原则,努力创造英语交际的氛围,充分利用幻灯、图片、简笔画、表演、对话造句、说话等方式,使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灵活地交际。因为只有贯彻交际性原则,课堂教学模式才会真正成为动态式。

5.利用关键词复述课文模式。先让学生自主找单词,翻译理解有单词的句子,学会拼读,然后就单词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大意;或者就自主问答中的关键词板书引导复述;或者就学生汇报的预习成果板书引导复述。然后尖子生上台演讲。这一模式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听说能力。最后辅以短文缺词填空,或英汉互译检查,教学效果很好。

6.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是我校引进的提高课堂效率的有效方法。这种方法注重学生的自学。教师需要经常把自学方法,学习的点滴技巧和学生交流,并逐步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和预习,使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自学。这种方法还提倡当堂训练。学生的学习技能都是在听说读写,反复语言训练的基础上形成的。重视训练就是重视教学的过程,就使学生学习的效果有了保证,就能起到当堂模仿迁移,迅速内化知识,有效提高教学的作用,而且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使他们有更多时间进入第二课堂,发展自己的学习兴趣,探索更多知识。

先学就是按音标拼读识记单词,并在课文中标注;或自读理解课文;或把课文内容做书面翻译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或找出涉及课文内容的主要句子改写复述课文;或找短语,语法要点并造句。以上都是先学的主要内容。怎样在先学和后教之间搭建一个平台呢?这就是课堂上老师要留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展示或者汇报自己学到了什么,以供师生交流、讨论,更多学生则分享到预习的收获,同时也鼓励更多学生学会预习,学会自学。听学生汇报时,老师把反复出现的问题,就当做自己后教的重点。

高效课堂汇报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 输出驱动假设 高效课堂 教学策略

1.引言

近几年,大学英语教学面临新的要求、新的挑战。一方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大学英语是一门重要的大学公共基础课,授课时间长,涉及面广,是高校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另一方面,高考英语变革,不同省份英语高考政策差异化,学生间的英语水平差距加大,尤其体现为城乡学生之间的英语水平差异。这些新变化增加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难度。所以,怎样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成为一个重大课题。

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为指导,从二语习得创新的视角出发,探索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2.文献综述

2.1输出驱动假设。

输出假设(Output Hypothesis)最初由Swain等人提出(1995,2005)。该假设认为,在输出活动中,由于需要将意思表达清楚,学生必须经历语言形式的构建、尝试和改进过程,由于表达遇到困难,学生更注意相关形式和规则,从而提高学习者语言的流利度,增强学习者对语言点的敏感性,帮助学习者验证关于语言的假设,有助于学习者反思和控制并内化语言。Swain(1995)提出输出的三个功能:一是注意或触发功能(noticing/triggering function),即学习者在输出目标语的时候,注意到自己表达能力不足,意识到自己的语言学习问题,从而可能会转向注意相关的输入。Schmidt(1990)指出输入过程中注意到形式才能促使习得,由此可见注意功能的重要性;二是验证假设功能(the hypothesis-testing function),指学习者通过语言输出检验自己对目标语的先前假设。学习者说和写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大部分是由于其关于目标语言的错误假设造成的;三是元语言(反思)功能,指学习者运用目标语分析或反思自己或者他人输出的目标语。如形式、结构等。正是此功能使得学习者能控制并内化此语言。

输出驱动假设(Output-driven Hypothesis)是文秋芳(2008,2013)在输出假设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其基本理念是:输出既是目标又是手段,是促进输入吸收的手段;以输出驱动既能够促进产出能力的提高,又能够改进吸收输入的效率。输出驱动假设并不否定输入的作用,这一假设是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社会发展需求和学科发展需求的。

2.2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是高效型课堂或高效性课堂的简称,其核心是以学生有无进步与发展作为衡量教学效益的唯一标准。具体而言,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使学生获得高效发展。

3.研究现状

在我国,输出驱动假设主要集中在口语、阅读、写作等实证研究方面。王雯秋(2013)以输出驱动假设理论为基础,提出“大学英语读写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调查结果显示,该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实现读写相长,从而提高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刘新荣(2011)采取多元优化输入与鼓励和强化输出,通过感悟能力训练来帮助英语学习者及时转变思维习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还有部分研究将目光放在比较几种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上,王哲希、王同顺(2009)比较了文本强化、注释和输出任务三种教学干预手段相对于一般的阅读活动,对词汇习得的普遍影响及不同词汇量水平的学习者的不同影响,结果发现,输出任务(即使用目标语翻译句子)对促进词汇习得有显著作用,而两种输入强化手段总体上没有促进作用。

目前,高效课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方面,众多一线教师结合实际教学,提出许多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讨教学方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大学课堂的高效性研究,他们基于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及大学英语课堂,进行了大量的实证研究和教学实践,为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质量带来了重要的启示。陈兴无(2013)阐述了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必要性,并从中学课改的延续性、国外课堂教学经验和学校教学实践、设施保障等方面论证了大学高效课堂的可行性;张金海(2010)探讨互动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提出口语展示、小组讨论、角色扮演、任务型教学、辩论赛等教学形式,得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彭昶虹(2010)根据教学实践,提出了大学英语课堂词汇教学策略,增强了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提高了学生学习词汇的信心、兴趣和记忆效率。

总之,国内对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但现有的研究很少应用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同时缺乏对具体教学策略进行评价、验证等的有效性研究,大多数研究还处于自发的经验总结,没有形成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高效课堂策略体系。

4.输出驱动理论指导下的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输入与输出是课堂教学的两个重要方面,输出驱动假设理论强调以“说、写、译”促“听、读”,有机结合输出与输入,提高学生吸收输入的效率,促进学生英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达到优化教学效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以下方面。

4.1输入为基础,优化语言输入内容。

在选择输入语料时,要考虑学生的水平、层次,因材施教。大学英语是高中英语的延续与发展,既要合理衔接,又要有一定的拓展和提高,一定限度地高于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同时,大学英语的输入内容应该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要有深度、有广度,体现思想性、丰富性、专业性。教材是教学的依据,教师要灵活处理教材,有所取舍,根据教学目标采取不同方法进行优化输入,确保输入的有效性。如使用视听结合、讲练结合等方法,力图把教学内容变成可理解的输入,使其难度保持在适合学生学习的外语水平,确保输入的有效性。

4.2输出为驱动,重视写作、口语教学。

写作和口语是典型的输出课程。从认知理论角度看,输出能够推动学习者对输入内容进行深入加工,更加积极、更加有效地学习。学生可以通过说和写,发展语言能力,满际需求。教师要在课堂上通过各种任务型活动,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输出机会。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设计多种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输出语言,充分调动学生说、写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通过口头汇报把阅读、写作和演讲结合起来,既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水平,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语料,学生在执行说、写任务前,一定要在任务驱动下完成输入,这些输入语料可以是阅读材料,也可以是视听材料。

4.3完善评估手段。

有别于传统的评估方法,输出驱动假设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评估重点要发生变化。首先,评估手段以口语表达和写作为主。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不可能写篇幅较长的作文,可以采用句子写作、总结段落大意、连词成句等活动。其次,评估重点是语言应用能力而不是语言知识。以往课堂评估主要以听写单词、词汇选择为主,形式单一,学生容易产生厌倦感。可以采取考查学生综合应用多种语言技能的形式,如读和写、读和说、听和写、听和说、读和译相结合等。例如,可以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听一段录音,写下关键词,再用这些关键词编故事、讲故事。最后,评估形式要确保评分的信度。教师一定要向学生明确评分标准,还可增加学生互评。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在一个小组进行口语表达时,其余小组充当评委,这样不仅确保了听众的有效参与,还能使评分更客观公正。

5.结语

学生是英语学习主动的操作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学生应该在英语学习中占主体地位,成为学习过程中的探索者、实践者和创造者,而不是语言知识的被灌输者。输出驱动教学策略便是激发学生主动输入,进而有效输出的有效途径,以输出为驱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自主性,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课堂教学充分互动,充满活力。

参考文献:

[1]Swain municative competence:Some roles of comprehensible input and comprehensible output in its development[A].In Gass S & Madden C(eds.).Input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C].Rowley,MA:Newbury House,1985.235-253.

[2]Swain,M.The output hypothesis:Theory and research[C].Handbookon 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Mahwah,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5.

[3]Schmidt,R.The role of consciousness in second language fluency[J].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1990(14):357-385.

[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陈兴无.大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必要性与可行性探索[J].中国教育学刊,2013(S2):80-81.

[6]刘新荣.输出驱动假设和口语输出中思维习惯的转变―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口语教学为例[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2):171-172.

[7]彭昶虹.大学英语词汇课堂教学策略初探[J].新课程研究,2010(6):52-53.

[8]任庆梅.大学英语有效课堂环境构建及评价的理论框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3(5):733-743.

[9]王雯秋.基于“输出驱动假设”的大学英语读写一体化教学改革探索[J].重庆与世界,2013(5):58-62.

[10]王哲希.输入强化和输出任务对阅读中词汇习得的影响[J].外国语文,2009(3):139-144.

[11]文秋芳.输出驱动假设与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改革[J].外语界,2008(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