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被巡视单位汇报材料

被巡视单位汇报材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被巡视单位汇报材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被巡视单位汇报材料范文第1篇

各乡镇党委,各街道(管委会)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各直属党组(党委)、总支、支部,各人民团体:

按照区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安排,经纪委研究,决定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突出问题及对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漠然处之、空头承诺、推诿扯皮,以及办事不公、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查。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督查内容

1.2018年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回头看”的清查及整改情况;

2.对“”隐形变异的9类问题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3. 对群众关心的利益问题漠然处之、空头承诺、推诿扯皮,以及办事不公、侵害群众利益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情况;

4.巡视巡察反馈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的整改情况。

二、督查方式

主要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提问等方式进行。

三、督查时间

督查考核时间:2019年10月22日至10月25日(如有变动另行通知)。

四、督查考核组成员

被巡视单位汇报材料范文第2篇

(一) 门卫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缩影,是体现管理水平的标准之一,为强化门卫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二)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员工和保安人员。

二、管理办法

(一) 保安人员要严格遵守执行《保安工作条例》、《保安服务协议书》等规章制度,恪尽职守、文明执勤、礼貌待客。

(二) 保安人员要做到二十四小时轮留值勤,每两小时巡视巡逻全公司一次。发现违纪、偷窃等行为,要及时制止和向上级汇报并作好记录。发生治安事件和灾害事故,应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变措施,并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发现员工违纪违规行为,要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协助处理。

(三) 保安人员必须出门站岗值勤。

(四) 警卫室要保持干净和安静,物品放置应定位规范,不能在警卫室内吸烟。无关人员不得在警卫室逗留、闲聊、嬉笑、打闹、借故刁难、纠缠执勤人员。违者,视情节轻重,严肃处理。值勤人员态度粗暴,不文明不礼貌,故意刁难员工或外来人员,一经发现,将按照双方协议书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五) 严格执行员工出入制度。当班员工原则上不得离开公司(含工程建设工地),确需外出,应如实填写员工出入证或凭出车单出入。部门经理以下员工外出,须由所在部门经理审批;部门经理以上员工外出,须经总经理室审批手续者,保安不准放行。强行外出者,应立即上报人事行政部。外来人员因公务需进公司,经被访人同意,凭有效证件,准确填写会客单后,佩戴"来宾证"方可进公司;会客结束后,凭被访人签字的会客单,归还"来宾证"后,方能离开公司。外来人员一时没有联系上被访人,可在警卫室内的会客室或指定地方等候。严禁闲杂或与公司工作无关人员进入公司。

(六) 公司员工上班时间不得进行私人会客,特殊情况须经所属部门领导同意,但只能在警卫室内的会客进行。

(七) 衣冠不整、穿拖鞋、穿背心、短裤者,不得进入公司内。

(八) 严格执行物资管理规定,任何物资出入公司均需办理有关手续。凡协作单位、施工单位的非本公司物资,进入公司时,需在警卫室登记,末经登记的物资不得放行;凡购买、加工、借用的材料、半成品、工具等物资运出公司须持有财务部出具的出门证,经核对无误后方可放行;凡节假日、上班前、下班后,因工作急需外出加工的物资,须经部门经理以上领导签字同意后方可放行。

(九) 严格执行车辆出入制度,外来车辆进公司需严格检查,作好登记。摩托车、自行车(食堂购菜、送水车除外),一律不得入公司。本公司车辆外出须凭出车单,如无出车单,保安有权拒绝放行。副总经理以上领导除外。车内人员一律凭出门证(副总经理以上车辆除外),否则不予放行。

(十) 严禁代人打卡或仿造考勤或打完卡又借故离开公司。保安要作好违纪违规人员的登记,并及时向人事行政部上报。

(十一) 对违反本制度又不服从保安管理者,执勤人员有权强制执行,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由当事人负责。

三、附则

被巡视单位汇报材料范文第3篇

今年3月,我被组织任命为办公室副主任。主要分管秘书一科、督查科,侧重办公室行政事务。5个多月来,在主任的领导下,在同志们的配合支持下,我围绕办公室的工作特点和工作规律,努力适应新的岗位要求,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集中大家的智慧,凝聚大家的力量,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扎扎实实地开展了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下面,将我任职以来的学习、工作情况向大家作一简要述职,请予评议。

一、主要工作目标

1、根据集团公司整体部署,搞好调查研究,掌握上级政策和基层情况,抓好办公室拟办的有关信息刊物,为集团公司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2、起草集团公司行政方面的工作报告、领导讲话、文件等有关材料。

3、对集团公司文件、会议决定事项及领导指示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4、组织秘书人员的业务和政治学习,不断提高秘书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5、完成集团公司领导及办公室主任安排的其它工作任务。

二、工作措施和效果

一是加强文稿起草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文字质量。积极开展“传、帮、带”和岗位练兵活动,组织秘书班子完成了大量的写作任务。先后起草了“劳模会报告”、“重点工程建设动员报告”、“转变干部作风动员报告”、“向省委巡视组的汇报材料”、“全国煤炭行业人才工作会议经验材料”、“下半年安全工作报告”、“下半年工作会报告”、“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动员报告”、“全国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工作会议经验材料”、“集团公司现场办公汇报材料”等等。

二是落实督查督办职能,促进了集团公司政令畅通。紧紧围绕集团公司党政的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开展督查工作。重点突出了对集团公司职代会确定的15项重点工程的督查,坚持每月了解工程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通过《信息》及有关渠道,及时向领导进行了反馈。集团公司转变干部作风动员会后,根据党委安排,对各单位贯彻会议精神情况进行了督查。

三是认真参与调查研究,积极为领导决策服务。根据集团公司领导指示,先后组织了两次关于机关作风建设的座谈会,分机关部门和基层单位对改进机关作风进行了调研,对最终形成《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实施细则》起到了重要的作用。8月中旬,积极参与了安全生产调研,摸清了九矿七厂今年后几个月的生产预计完成情况、明年的生产准备情况,以及各单位十年生产规划的制定情况,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四是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协助领导处理日常事务。在集团公司的重大工作方面,积极协助范主任做好协调服务。先后参与了第七次党代会的会务组织工作、中央12家新闻采访的接待工作、周边农民封堵公路、铁路的处理工作、科技创新大会的筹备工作以及董事会秘书处的日常事务性工作,发挥了参谋和助手作用。

五是加强信息沟通工作,努力为领导、机关和基层提供服务。坚持加强信息建设,将集团公司领导的重要指示通过《信息》及时进行传达,对基层单位的工作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同时,通过相关的信息渠道,随时了解掌握方方面面的情况,特别是基层单位一些好的作法和经验,依托《信息》及时向领导反映,为领导把握全局、正确决策提供了依据。今年以来,《信息》已经编发23期。另外,还新编了《副处级以上领导干部通讯录》,为全集团公司提供了通讯联络方面的良好服务。

三、廉洁自律情况

我一贯对自己要求严格,能够认真遵守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和集团公司“五条禁令”。工作中守原则,讲公道,时刻提醒自己,“不该说的话坚决不说,不该办的事坚决不办”,没有吃拿卡要的行为,没有违反规定用公款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没有参与过任何形式的赌博活动。

四、自我评价

1、优点及不足。优点:(1)爱学习,肯钻研;(2)能吃苦,能奉献;(3)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强,对工作认真负责。不足:(1)管理经验相对不足;(2)用辩证法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还不强;(3)政策理论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

被巡视单位汇报材料范文第4篇

首诊负责制度

1、门诊首诊负责制度

(1)凡经挂号的病人,各科医务人员均需做到“谁首诊,谁负责”,不得相互推诿。

(2)首诊医师经检查、诊断,发现该病人为非本科疾病患者,应认真书写门诊病历,并耐心向患者介绍其病种及应去就诊的科室。

(3)对边缘性疾病患者,首诊医师应负责诊疗。必要时,可请有关科室会诊。

(4)对危重、体弱、残疾的病人,若需转科,由首诊医师与有关科室联系并做好转科的护送及交接病人的工作。

(5)需转院治疗的病人,经科主任同意,同时上报医务科同意后与转入医院联系或电话邀请会诊。

(6)若发现医师推诿病人而延误病情或导致对传染病的误诊漏诊者,必须追究首诊医师的责任。

2、急诊首诊负责制度

(1)一般急诊病人,参照门诊首诊负责制度执行,由急诊科护士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应诊。

(2)危重病人如非本科室范畴,首诊医师应首先对病人进行一般抢救,并立刻通知有关科室值班医师,在接诊医师到来后,向其介绍病情及抢救措施后方可离开。如提前离开,在

此期间发生问题,由首诊医师负责。

(3)如遇到复杂病例,需两个科室或多个科室协同抢救时,首诊医师应首先实行必要的抢救,并逐级上报医务科或总值班人员,以便立即调集各有关科室值班医师、护士等有关人

员参与抢救。当调集人员到达后,以其中职务或职称最高者负责组织抢救工作。对不服从安排的人员,按医院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三级医师查房制度

一、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查房制度

科主任、正副主任医师查房每周1—2次,应有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长、进修医师、实习医师和有关人员参加。

(1)查房内容包括审查和决定急、危重、疑难患者及新入院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计划,决定重大手术及特殊检查、新的治疗方法及参加全科会诊。

(2)抽查医嘱、病历、护理质量、发现缺陷、纠正错误、指导实践、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3)利用典型、特殊病历、进行教学查房,提高教学水平。

(4)对所查病人,应亲自询问诊疗情况和病情变化,了解生活和一般情况,并全面查体。

(5)听取各级医师、护士对诊疗护理工作及管理方面的意见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建议,以提高科室工作管理水平。

二、主治医师查房制度

(1)主治医师查房,每日一次,应有本院住院医师或进修医师、实习医师、责任护士参加,新入院病人24小时内查房完毕。

(2)对所分管病人分组进行系统查房,确定诊断及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检查错事、了解病情变化及疗效判定。

(3)对危重病人应每日进行巡视检查和重点查房,如有住院医师邀请应随叫随到,提出有效和切实可行的处理措施,必要时进行夜查房。

(4)对新入院病人,必须进行新入院病人讨论,对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好的病例,进行重点检查与讨论,查明原因。

(5)对急危重、疑难病例或特别病例,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安排主任医师查房。

(6)对常见病、多发病和其他典型病例进行每周一次的教学查房,结合实际,系统讲解,不断提高下级医师的业务水平。

(7)检查所管住院医师的病历,不符合病历书写要求的,都要予以纠正。同时还应检查诊疗进度及医嘱执行情况,治疗效果,发现问题,纠正错误,避免和杜绝医疗差错事故发生

(8)决定病人的出院、转科、转院问题,签发会诊、特殊检查申请单、审查特殊药品处方及病历首页并签字。

(9)注意听取医护人员和病人对医疗、护理、生活饮食、医院管理各方面的意见,协助护士长搞好病房管理。

3、住院医师查房制度

(1)住院医师查房每日查房一次,上、下午下班前各巡视一次,夜查房一次,危重病人和新入院病人及手术病人重点查房并增加巡视次数,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报告上级医

师。

(2)对新入院病人24小时内完成病历及病程记录,危重、疑难的新入院病例和特别病例,除及时完成病历书写外并向上级医师汇报。

(3)及时修改实习医师书写的各种医疗记录,审查和签发实习医师处方、化验检查、会诊申请单等医疗文件。

(4)向实习医师传授疾病诊断、体检方法、治疗原则、疗效判定、诊疗操作要点,手术步骤及分析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

(5)检查当日医嘱执行情况,病人饮食及生活情况,主动征求病人对医疗、护理和管理方面的意见。

(6)作好上级医师查房的各项准备工作,介绍病情或报告病例。

分级护理制度

一、住院病人由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护理等级并下达医嘱,分为Ⅰ、Ⅱ、Ⅲ级护理及特别护理四种。护理人员要在病人床头牌内加放护理等级(按省卫生厅《医疗护理文书规范》要求

)标记。

二、特别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病情危重、随时需要抢救和监护的病人。

2.病情复杂的大手术或新开展的大手术,如脏器移植等。

3.各种严重外伤、大面积烧伤。

(二)护理要求:

1.设专人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备齐急救药品,器材,随时准备抢救。

2.制定护理计划,设特别护理记录单。根据病情随时严密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并记录出入量。

3.认真、细致地做好各项基础护理,严防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三、一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重病、病危、各种大手术后及需要绝对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各种内出血或外伤、高烧、昏迷、肝肾功能衰竭、休克及极度衰弱者。

3.瘫痪、惊厥、子痫、早产婴、癌症治疗期。

(二)护理要求:

1.绝对卧床休息,解决生活的各种需要。

2.注意思想情绪上的变化,做好思想工作,给予周密细致的护理。

3.严密观察病情,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根据病情制定护理计划,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做好各项护理记录。

4.加强基础护理,定时做好口腔、皮肤的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

5.加强营养,鼓励病人进食,保持室内清洁整齐、空气新鲜。防止交叉感染。

四、二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病重期急性症状消失,特殊复杂手术及大手术后病情稳定及行骨牵引,卧石膏床仍需卧床休息,生活不能自理者。

2.年老体弱或慢性病不宜过多活动者。

3.一般手术后或轻型先兆子痫等。

(二)护理要求:

1.卧床休息,根据病人情况,可在床上做轻度活动。

2.注意观察病情变化,进行特殊治疗和用药后的反应及效果,每1~2小时巡视一次。

3.做好基础护理,协助翻身,加强口腔、皮肤护理,防止发生合并症。

4.给予生活上必要的照顾。如洗脸、擦身、送饭、递送便器等。

五、三级护理

(一)病情依据:

1.轻症、一般慢性病、手术前检查准备阶段、正常孕妇等。

2.各种疾病术后恢复期或即将出院的病人。

3.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

(二)护理要求:

1.可以下床活动,生活可以自理。

2.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二次,掌握病人的生活,思想情况。

3.督促病人遵守院规,保证休息,注意饮食,每日巡视二次。

4.对产妇进行妇幼卫生保健咨询指导。

5.进行卫生科学普及宣教工作,提高病人自我保健水平。

术前讨论制度

一、所有住院手术病例(急诊入院手术除外)均应进行术前讨论,特殊病例应报医务科备案或医务科派人参加讨论。

二、术前讨论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组织(主持),手术医师、护士及有关科室医务人员参加。重大疑难、新开展的手术、特殊情况可邀请家属或单位领导参加。

三、讨论内容:诊断和诊断依据;手术指征和手术禁忌症;术前准备,如特殊检查、血源等;重新开展手术应订出手术方案;术中可能发生的困难与意外,以及防范措施;麻醉选

择;术后护理,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手术人员、麻醉人员及有关人员的组织和安排。一般手术也要进行相应讨论。

四、术前讨论要做好记录,并随同病历归档。

疑难病例讨论制度

一、病人住院10天内未能明确诊断或病情未能得到有效控制,科室应及时组织讨论;对诊断不明或治疗无效且住院时间超过3天的患者,应及时向科主任汇报,并由科主任组织院内

有关专家进行讨论。

二、若经院内专家会诊后仍未能明确诊断的,须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邀请并组织院外专家进行会诊。

三、讨论前,主管医师应积极准备有关病历资料,明确提出讨论目的;讨论时,应详细做好讨论记录,并于讨论完成后,将相关内容在病历中记录。

死亡病例讨论制度

一、凡住院死亡病例,要求在死亡后1周内进行讨论;如为特殊病例,科室则应及时组织讨论;尸检病例待病理报告后讨论,但不得超过2周。

二、讨论由科主任主持,医、护及有关人员参加,如遇疑难问题,可请医务科派人参加。

三、主要讨论内容:诊断是否正确、有无延误诊断或漏诊;检查及治疗是否及时和适当;死亡原因或性质;从中应吸取的经验教训和今后工作中应注意的问题。

四、死亡讨论应记入病历,留档备案。

危重病人抢救制度

一、抢救工作应由经治(或值班)医师和护士长组织,重大抢救应由科主任或院领导参加组织,所有参加抢救人员要听指挥,严肃认真,分工协作。

二、抢救工作中遇有诊断、治疗、技术操作等方面的困难时,应及时请示,迅速予以解决。如需会诊者,应本着先科内、后科外的原则,及时组织会诊,院内大会诊应报医务科协

助组织,各类医务人员接到急会诊后应随请随到。一切抢救工作要作好记录,要求准确、清晰、扼要、完整、并准确记录执行时间。

三、医护人员要密切合作,医师的口头医嘱护士须复述一遍,无误后方可执行。

四、各种急救药物的安瓿、输血空袋等用后要集中放在一起,以便

查对。

五、抢救物品使用后要及时归还原处,清理补充,并保持整齐清洁。

六、新入院或突变的危重病人,应及时电话通知医务科或总值班,并填写病危通知单一式三份,分别交病人家属和医务科,另外一份贴在病历上。

七、危重病人抢救结果,应电话报告医务科和科主任。

手术分级分类管理审批制度

为了确保手术安全和手术质量,预防医疗事故发生,加强我院和各级医师的手术管理,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结合医院分级管理和基本现代化医院的要求,参照有关资料,制定本制度。

一、手术分类

主要根据手术过程的复杂性和对手术技术的要求,把手术分为:

(一)甲类手术:手术过程复杂,手术技术难度大的各种手术。

(二)乙类手术:手术过程较复杂,手术技术有一定难度的各种

重大手术。

(三)丙类手术:手术过程不复杂,手术技术难度不大的各种中等手术。

(四)丁类手术:手术过程简单,手术技术难度低的普通常见小手术。

注:微创(腔内)手术根据其技术的复杂性分别列入各分类手术中。

二、手术医师分级

根据其取得的卫生技术资格及其相应受聘职务,规定手术医师的分级。所有手术医师均应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

(一)住院医师

1、低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硕士生毕

业,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住院医师:从事住院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硕士生毕业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住院医师工作2年以上者。

(二)主治医师

1、低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内,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内者。

2、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主治医师工作3年以上,或临床博士生毕业2年以上者。

(三)副主任医师

1、低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内者。

2、高年资副主任医师:担任副主任医师工作3年以上者。

(四)主任医师

三、各级医师手术范围

(一)低年资住院医师: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并熟练掌握丁类手术。

(二)高年资住院医师:在熟练掌握丁类手术的基础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丙类手术。

(三)低年资主治医师:熟练掌握丙类手术,并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乙类手术。

(四)高年资主治医师:掌握乙类手术,有条件者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适当开展一些甲类手术。

(五)低年资副主任医师:熟练掌握乙类手术,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逐步开展甲类手术。

(六)高年资副主任医师:在主任医师指导下,开展甲类手术,亦可根据实际情况单独完成甲类手术、新开展的手术和科

研项目手术。(七)主任医师:熟练完成甲类手术,特别是完成新开展的手术或引进的新手术,或重大探索性科研项目手术。

四、手术审批权限

手术审批权限是指对各类手术的审批权限,是控制手术质量的关键。

(一)正常手术

1、甲类手术:由科主任审批,高年资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

发手术通知单,报医务科备案。特殊病例手术须填写《手术审批单》,科主任根据科内讨论情况,签署意见后报医务科,由业务副院长审批。

2、乙类手术:由科主任审批,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

3、丙类手术:由科主任审批,高年资主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

4、丁类手术由主治医师审批,并签发手术通知单。

5、开展重大的新手术以及探索性(科研性)手术项目,需提交专题报告至医院经专家委员会讨论后,由医院上报市卫生局经卫生厅指定的学术团体论证,并经医学伦理委员

会评审后方能在医院实施。对重大涉及生命安全和社会环境的项目还需按规定上报国家有关部门批复。

(二)特殊手术

凡属下列之一的可视为特殊手术:

1、被手术者系外宾、华侨、港、澳、台同胞的。

2、被手术者系特殊保健对象如高级干部、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人士及派负责人。

3、各种原因导致毁容或致残的。

4、可能引起司法纠纷的。

5、同一病人24小时内需再次手术的。

6、高风险手术。

7、应邀到外院会诊参加手术者或邀请外院医师来院参加手术者。异地行医必须按执业医师法有关规定执行。

8、器官切除及大器官移植。

以上手术,须科内讨论,科主任签字报医务科审批,由业务院长或院长审批,由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签发手术通知单。执业医师,异单位,异地行医手术,需按《执业医师法》及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的要求办理相关审批手续。外籍医师的执业手续按国家有关规定审批。

此外,在急诊或紧急情况下,为抢救病员生命,经治医师应当机立断,争分夺秒积极抢救,并及时向上级医师和总值班汇报,不得延误抢救时机。

五、管理要求

1、各科室和各级医师要严格执行“手术范围”,开展规定范围外的手术由所在科室根据其实际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书面报告,上报医院医务科审核,经分管院长签发并上报市卫生

局批准后执行。对连续两年发生两起以上医疗事故的人员降一级执行,直至取消手术资格,并报市卫生局备案;重新恢复手术级别,须经医院和市卫生局考核后裁定。

2、超范围手术需根据医护人员结构、技术水平、基础设施、设备条件、现场操作等综合考评合格后,经市卫生局审批同意方可进行。若遇紧急特殊情况,科室或医师超范围开展与

职、级不相称的手术,需应邀请上级医院会诊并电话报请市卫生局批准后进行,术毕一周内补办书面手续。科研性项目手术必须征得患者或家属同意。

3、超范围手术的审批程序:由科室提出申请,经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同意后,由医务科汇总材料,上报市卫生局批准。申请批准时需提供以下材料: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原

件和复印件;②医院相关科室、医护人员学历、职称、技术开展情况,设备、基础设施条件及日常技术质量考核情况;③近二年本科室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争议、医疗事

故发生情况统计;④开展新手术的可行性论证报告;⑤人员进修学习情况;⑥是否有上级指导医师;⑦其它需要提供的资料。

4、各科室、各级医师未按本规范执行的,一经查实,将追究科室负责人及相关人员的责任,对由此而造成医疗事故的,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

被巡视单位汇报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输电线路;维护

引言

输电线路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任务。随着厂、网的分开,其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将更加突出。但因其大多处于郊外、丘陵、山区等广阔地域,所处环境异常复杂,所以维护难度非常大。近几年,沿线附近的厂矿、建筑、林带、公路及其防护林的增多,造成输电线路的通道环境不断恶化,通道内的树木、房屋、线下施工以及人为的外力行为对输电线路的威胁也越来越严重。电力输电线路通道安全问题一直是一个难解之结。由于电能产、供、销一次完成的特殊性质,电力设施一旦遭到损坏,其影响的不仅仅是电网的安全运行和电力企业的利益,更严重的是它将给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分析原因、吸取经验,因地制宜的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好线路通道安全,是当前减少和杜绝输电线路运行障碍、提高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迫切需要。

1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现状

1.1输电线路所面临的通道问题

据统计,因线路通道内植树、建房、施工造成的线路跳闸是电网线路跳闸次数增加的主要原因,其已成为输电线路跳闸次数居高不下的症结。目前,输电线路所面临的通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1.1输电线路的运行隐患

输电线路的运行隐患主要是通道内及防护区周围的树木、房屋、各类施工以及人为的无意或蓄意破坏。这是全省乃至全国电力设施保护工作中所存在的共性问题。但因涉及部门及单位较广,仅仅靠供电企业能解决的问题是极其有限的。特别是涉及绿化、规划的问题则必须由政府出面协调才能解决。

1.1.2输电线路通道被侵占

输电线路通道内违章建房、建厂、堆物、取土等现象屡禁不止。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线路巡视人员在巡视线下厂区内设备时屡屡被拒之门外,维护人员在正常工作时被当地村民阻截干扰、扣留工具甚至于强行索要财物的情况也已发生多起,线路维护工作环境日趋恶化。

1.1.3新建和在建的输电线路遗留问题

新建和在建的输电线路普遍存在跨房、跨植被现象,给运行维护和检修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和困扰。由于基建前期协调工作特别困难,与当地村民的施工赔偿矛盾如不能得到彻底解决,就会使一些违章建筑和线下树木问题在线路投入运行前得不到及时处理,而新建的线路通道内建筑和新种植的树木又会不断出现,新旧问题交织在一起,给线路的运行和维护工作埋下多处安全隐患。

1.1.4《电力法》、《森林法》及树线间的矛盾

⑴多年来,国家对《森林法》的宣传相对较早、较多,使人们自觉执行《森林法》的意识不断得到加强,而对《电力法》的宣传力度则远远小于《森林法》。⑵高压线下及附近的树木、林带的管辖权不属于电力部门,所以只有在因树线矛盾造成大的停电事故后,电力部门才能够彻底砍伐或者修剪线路附近树木。否则,就算有再大的安全隐患,也很难引起树木管理者和树木所有者的重视。

1.2现阶段维护线路通道所采取的措施

经多次调研得知,目前输电线路在维护通道问题方面所采取的措施及方法较多,但其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主要有以下几点:

⑴向有关单位或个人发放宣传材料、宣传《电力法》、《电力设施保护条例》。⑵在沿线厂矿、居民区张贴电力设施保护警示标语、线路杆塔上装设安全警示牌。⑶对有妨碍线路通道安全行为的单位、个人下发《安全告知书》、签订《安全协议书》等形式。⑷发放《关于加强电力设施保护的通告》宣传册。⑸无奈之下对通道内树木高额赔付后进行砍伐等。

2输电线路维护实施所遇到的问题

2.1协调困难

从近几年的情况看,向输电线路沿线有关单位和个人发放线路通道内禁止植树、建房及反外力破坏宣传材料,还未遇到太多的障碍,而签订《安全告知书》、《安全协议书》却比较困难,经走访及调研发现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2.1.1因土地承包造成的协调难

现在农村的土地基本上都承包给农民个人了,而个别人种地的积极性并不太高,于是便将土地层层转包了。所以,当我们巡视人员发现线路通道内出现如种树、盖房、取土等外力隐患时,往往费尽周折,却找不到业主。即使找到了,经常也会以种种理由拒签《安全告知书》、《安全协议书》。

2.1.2因施工承包造成的协调难

对于在输电线路周围的施工,也普遍存在层层转包的现象。正在施工的单位基本上不是工程总承包。而且这些施工单位也会以各种理由拒绝签订《安全告知书》、《安全协议书》。或者是签了以后,却不进行整改,对于文件的相关内容置若罔闻。

2.1.3村民索取高额赔偿造成的协调难

一些村民为了一己之私不服协调,置人身与电网安全于不顾”,不管是先有线路后有树,还是先有树后有线路,他们都态度蛮横地百般阻挠电力部门砍伐线下树木,并漫天要价,谋求高额赔偿。少数“钉子村”、“钉子户”更是因为通道内树木砍伐问题不惜与电力通道维护人员发生激烈冲突,电力线路维护工作举步维艰。

林业部门的意见则是:要砍伐修剪树木,必须经村民同意,并办理采伐许可证后才能砍伐。《森林法》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的部门,不得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电力企业有时为了保证输电线路安全需要砍伐相当数量的树木,就必须报请当地林业部门上报批准之后由园林部门砍伐。尽管电力企业砍树心切,但园林部门有审批手续及时间安排,还需按规定支付修剪费,而且办证时又价格不菲,使电力企业不堪重负。

2.2人员短缺对输电线路运行维护的影响

2.2.1对线路巡视的影响

经查阅相关资料,按照平原地区定期性巡视检查项目规定,人员定额为每工作日2人巡视线路长度为 ;丘陵地区每工作日2人巡视线路长度为 ,按照22个工作日计算,一个月2人全部巡视平原地区总长度为 ;全部巡视丘陵地区总长度应为 。若按照全部是平原考虑,目前线路运行班有专职线路巡视人员12人,每月只能巡视 线路,占所辖实际线路长度的 ;若按照丘陵地区考虑,巡视人员全员足额巡视每月只能巡视 线路,占所辖实际线路长度的 ,不足线路总长度的一半。给线路通道维护造成了较大的困难。

2.2.2对协调联系的影响

线路巡视人员在巡视过程中一旦发现线路通道内有新增的施工、植树、建房等新隐患时,因为很多时候都找不到相关联系人(施工、建房人员只管干活,其他一概不知),所以只能在找到联系人的情况下进行口头的劝阻,否则就只能打电话向主管领导或班组汇报,由运行机动人员专门来进行联系和协商。而运行机动人员要做红外线测温工作、交叉跨越测量工作、接地电阻测试等工作,有限的人员往往使线路通道维护工作顾此失彼。联系难、协调难都是阻碍线路通道内隐患得以及时解决和处理的羁绊。

3对当前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的若干建议

3.1解决输电线路通道问题的建议

3.1.1成立线路通道维护联合工作体系

成立有各相关部门组成的专门的线路通道维护工作体系,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使输电线路的通道维护工作始终处于有序状态。

3.1.2加强与当地各级政府部门的沟通,寻求支持

进一步加强与各市、区(县)、乡(镇)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在出台城、镇绿化、规划等方案时,充分考虑到对电网安全运行的影响。对于涉及输电线路通道问题的相关工程建设项目,电力职能部门应主动请城市、县(区)建设主管部门牵头、组织对施工单位进行电力设施保护的宣传和学习,并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协议,对施工时可能造成的对输电线路的侵害进行事前控制。

3.1.3加强与新闻媒体的合作

与新闻媒介长期合作,利用典型事件和时机,广泛持久的宣传《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使全社会逐步形成共同爱护、共同保护电力设施的良好氛围。

3.1.4加强沟通与合作,拓宽护线新渠道

加强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建立电力线路安全运行绿色通道。

⑴建立警电联合护线机制,严厉打击涉电犯罪。

⑵构筑强有力的电力设施保护队伍:①借助线路所处地区各县电业局的地域、人力优势,实行线路通道和电力设施属地管理,并逐级签订承包责任书,实现方便、快捷的本地预防、本地维护、本地管理。②借助其他兄弟部门的地域优势,共同协调和管理通道维护工作。

⑶筹措建立沿线地区群众护线机制,设立举报、奖励制度。

⑷主动与各乡(镇)政府沟通,呼吁村民不在电力线路防护区内植树和建房。

3.2开拓思路,探索输电线路运行新方法

3.2.1从运行维护人员自身着手,提高整体护线水平

进一步提高运行巡视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培养和提高线路巡视人员对通道内异常情况的分析能力,对隐患发展的预见能力,有针对性地对所辖线路植被较多的地区加强巡视。对危及设备安全运行的通道内新增树木、交叉跨越、建筑的垂直或水平距离应及时、准确上报,及时掌握线路防护区内的外力隐患及相关动态,及早汇报、及早动手,将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3.2.2多层管理,提高线路维护效率

将部分区域较远的输电线路协商交付当地县级线路运行部门代为维护和管理,解决因路途较远和人员短缺造成的巡视和维护不便。

3.2.3以服务农民、服务农村为突破口开展通道维护

充分利用线路巡视过程中对《电力法》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宣传,把线路安全和植树活动的科普知识送到田间地头,以服务农民、服务农村的植树活动为切入点,来达到服务于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目的。使村民深切意识到线下植树和建房不但对电力部门的设备安全有影响,更关系到农民自身的生命安全,那是拿多少钱也换不来的。

3.2.4利用特殊时期开展通道维护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清除电力线路通道隐患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利用当地政府防汛用电等特殊时期,借助政府权威,由政府牵头发动相关部门齐抓共管,突击清除电力线路通道树障。

3.2.5提高线路通道维护的超前意识

积极寻求线路所在地相关部门的支持,与当地群众签订维护线路通道安全的管理协议,发现树障随时清理,就地解决,及时将树线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不等问题、矛盾扩大后再大动干戈,逐渐建立起清障工作的常态运行机制,从而实现电力线路通道的畅通无阻。

3.2.6持续做好线路通道维护的宣传

完善线路沿线通道保护的标志牌、警示牌,张贴、悬挂宣传标语,对有可能出现新增通道隐患的区域尤其要做好警示和必要的防护处理。

3.2.7做好对新架、在架新线路的通道维护宣传

在新施工线路架设初期,沿线大力宣传电力线下严禁植树、建房的法律、法规。从施工之初到线路投运,利用乡村公示栏、沿线装设标志牌等长周期的不间断宣传来加深村民对线下植树和建房危害性的认识。

3.3增加人员配置及新式工具的应用

3.3.1通道维护人员、车辆的及时补充

补充线路巡视及通道维护人员数量和车辆,保证线路巡视时班组随时有专职通道维护人员与车辆待命,以便及时处理线路通道内可能出现的各种隐患,提高通道维护的效率。

被巡视单位汇报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变电站;安全管理;问题;措施

电力行业作为特种行业,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加之目前普遍实行了无人值班变电站,安全管理工作面临着新挑战。本文从变电站安全管理内容,问题,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了阐述,供同行参考。

一、变电站安全运行管理的内容

变电站安全管理内容首先是目标的制定,制定目标是为了更好的体现电力安全运行。制定的目标要根据电网的实际情况以及设备的检修,操作计划等,要具有有操作性与指导性。为了保障变电站的安全问题,必须时常对安全管理目标的完成情况分析总结,对于其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解决。其次,变电站安全管理提倡的是安全生产,是保证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前提条件,这就需要制定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并且加以落实,明确安全责任,同时必须确保责任到位,用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及积极性。安全责任是企业的生命线,所以在安全生产中责任人必须对安全生产有全方面的认识,工作做到位。需要定期的对生产设备进行检查,并且指导安全生产工作,保证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把安全责任制落到实处,全面的执行相关安全制度。同时,还需要对各级人员尽心考核,以确保责任制的完成情况。另外,在变电站生产过程中往往有一些特殊情况,如当发生事故、重大异常、防汛抗台、火灾、人为破坏、重要保电任务、综合自动化设备通信中断等情况,这就需要针对这些情况制定出特殊的管理规范以及应急措施,以保变电站的安全生产,这也是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必备的措施。最后,消防管理工作也是保证变电站安全运行的关键之一,因此要加强做好消防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消防器具以及消防设施的完好情况,并保证足够的数量,进行相关记录。

二、变电站存在的安全隐患和问题

⒈变电站一次设备在设计、制造、安装以及检修等过程中的质量问题。电力设备在设计,制造过程中由于存在隐患,或者由于制造工艺的问题影响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由于电力设备在运行中,由于过负荷运行或者受到电场力的作用,或者受到来自于电网大的谐波的影响,这些因素都会引起电力设备加速老化,使电力设备产生缺陷,进而引起安全隐患;其次,安装上的设计由于设计疏忽了某些关键的问题,使得现场操作人员操作中存在很大的困难,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如某35kV变电站新增一台35kV站用变,由于采用了不合理的设计方案,使得现场操作人员操作站用变高压跌落保险时必须将操作拉杆跨越在35kV变压器上方进行操作,这是十分危险的,这是设计方案的不合理造成的安全隐患。另外,因为防误闭锁装置的问题造成不得不起用万能解锁钥匙,也给事故的发生客观上形成了条件;所以,不切实际的设计方案,最终会严重的对安全构成威胁;但是,即使有了好的设计方案,施工单位在施工中不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安装工艺,那同样对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是一个隐患;再次,检修人员对检修工艺要求把握不好,不能保证检修质量,甚至越修故障越多,不安全因素越多,那么将对安全将会构成最直接的隐患。

2.规章制度不健全及制度落实不到位导致发生安全隐患。各项规章制度不健全,会使值班运行人员在工作中无法可依,工作质量也就难以保证。因此,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规范操作标准和要求、保证运行和操作质量的必要措施。其次,即使建立和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有具体的标准、规范的操作规程,但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不严格要求,就无法保证工作质量,出现误操作就在所难免。不良的班组环境也是导致电气操作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因素。班组管理混乱,劳动纪律松懈,内部不团结,分配不公平,奖罚不合理,必然在职工的思想上产生一定的不满情绪。如果把这种不满情绪带到工作中,必然在电气操作和其他工作方面引起不良后果。

3.员工素质和技术水平的不足。首先,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不强、态度不认真是变电站安全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部分人员为了省事,对于巡视中发现的设备缺陷,不及时汇报处理,导致缺陷恶化,最终导致被迫停电甚至造成事故,这些体现出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问题。其次,电气操作中的误操作,除了大意外,不可忽视的是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上的差异。操作人员由于对设备的性能、结构、原理掌握和了解的程度不同,从而导致操作时对操作方法不熟悉,对操作中发生的问题无法解决。

4.一些外部环境因素对变电站的影响。例如:在变电站的附近总有一些违章的建筑物,直接影响了脉冲电网的正常运行;雨水季节时,非法占用围墙外的护坡,严重影响变电站的排水问题。另外变电站附近的一些建筑材料(锡箔纸、彩钢板),有时大风天气时被刮起后悬挂在运行设备上,容易造成电力短路事故发生,造成安全事故。其次,由于变电站内经常存放一些建设或改造的电力物资及材料,不少地区已发生不法人员试图侵入(未遂)变电站的偷盗案例:铰断脉冲电网,试图翻墙进入;拧开脉冲电网上的绝缘瓷瓶,试图翻门进入。以上情况对变电站的安保管理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对变电站设备来讲,存在电缆被铲断、一次设备被破坏、火灾等风险因素。同时,外包施工队伍施工中如出现问题,可能会给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带来不良的影响。最后要加强消防管理问题,配备一定数量的消防设施,制定切实可行的消防预案。以上几点都必须引起变电站安全管理的重视,以加强安全管理措施,保障变电站安全运行。

三、解决办法

首先,加强对运行设备的巡视、检查、维护和检修。在无人值班的变电站要增大巡视力度,对己存在缺陷的设备适当增加巡视次数,遇上恶劣的天气及特殊的日子,更要加强特殊巡视,设备的巡视过程中,必须做到细致、认真,按规程执行;值班人员在当值期间,要服从指挥,尽职尽责,齐心协力完成当班的运行、维护、倒闸操作和管理工作。对于发现异常,即及时向上级汇报,及时处理缺陷。其次,安防管理。提高无人值班变电站安保人员的业务素质,加强对安保人员的管理。同时,加强脉冲电网系统的维护管理。脉冲电网上悬挂的警示牌、闪烁的警灯,对企图强行闯入者是无声的警告,加之脉冲电网的高电压和闯入者触网后响亮的警报,可有效地保护变电站的安全。长期的变电站安防管理实践证明,在多起意图不明的欲强行侵入变电站的事件中!脉冲电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另外,加强外包施工队伍的安全管理,达到对施工安全的全过程管理。对于施工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运行部层面要做到三措一案的审查以及开工许可证办理,要做到现场安全工作检查到位。运维班层面为了落实施工全过程的现场安全管理,明确要求就是对无人变电站保安的管理培训,对施工手续及人员身份的检查。再次,提高人员的的思想素质。教育职工竖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培养起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和“三严”作风,树立起很强的事业心;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安全活动会,会上学习上级文件、事故通报,使职工树立“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理念,懂得本岗位的职责是什么,能自觉从思想上重视每一项工作,养成“严、细、实”的工作作风,为日后做好安全工作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最后,由于变电站的突发事件以及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几率大于其它企业,因此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管理工作,以便有效的防止一旦发生安全事故时出现错误判断、处置失当或惊慌失措、使小事故变成大事故、给设备和人员安全带来更大的危害的情况发生。

总之,安全生产是一个永远的主题,只有保证了安全生产,才能有经济效益。我们应以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态度投射到变电站运行管理工作当中,通过相互协作,共同齐抓共管的方式,才能确保变电站运行的正常工作,为企业的安全和效益带来更多的发展和稳定。

参考文献

[1]博桂林.浅谈变电运行管理[J].科技信息,2011(15).

[2]辛亮.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初探[J].科技资讯,2010(15).

[3]刘忠.浅谈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J].科技风,2009(9).

被巡视单位汇报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巡视,检测,养护,桥梁

Abstract: The bridge on the road of municipal public security relations with the life, property safety, responsibilit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our economy, widen the municipal road extension, need th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of municipal bridge especially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large bridges and special structure of bridge, therefore, management and maintenance become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Keywords: inspection, testing, maintenance, bridge

中图分类号:U615.1

近年来,全国各地桥梁多次发生坍塌现象,为此,必须加强桥梁设施的管理养护工作,强化桥梁管理和养护人员的责任心,建立良好的信息流通机制,使各管理环节丝丝相扣,切实提高桥梁设施管理养护水平和工作质量,确保桥梁在受控状态下安全运行。

一、市政桥梁管理养护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由于各种原因,其中包括客观的和人为的因素,路桥在投入使用后,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市政桥梁管理方面的问题

首先,大部分城市现用的路桥都是在早期修建的,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交通需求,而有关部门的重视程度又不够,最终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也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其次,对于路桥出现的病害等问题,养护部门不能提出相应的、科学的养护措施,路桥养护意识有待提高,使得路桥的问题更加恶化,为交通的安全运输埋下了安全隐患。再次,对于路桥的易损害部位,养护部门未能从根本上给予养护,只是以应付差事为目的草草了事,而没有从根本上意识到路桥养护的重要意义。最后,由于路桥的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质量就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为后期的养护埋下了隐患,这也是路桥出现损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再加上如果后期相关部门,未能进行及时的养护与维修,而造成缺陷的恶化,将会严重缩短路桥的使用寿命。

2市政桥梁养护自身存在问题

2.1 结构开裂

结构开裂是桥梁结构缺陷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造成裂缝的主要原因有由于强度不足,再加上荷载的作用,而导致裂缝的生成,以及由于桥梁施工时质量不过关等原因。一旦发现有裂缝,就会大大降低桥梁结构的刚度和强度,外界环境对其产生的影响也会更加明显一些,如空气和水分渗入裂缝,会使得桥梁结构的耐久性降低,导致裂缝的开裂程度更加严重,从而缩短桥梁的使用寿命,所以必须对桥梁的结构裂缝给予高度的重视,根据裂缝的生成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保证其正常使用。

2.2 砼强度不足

桥梁结构性能主要受到材料强度的影响,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混凝土的实际强度上,一旦发现混凝土有损坏,必须及时地进行分析,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为施工质量不达标,如果裂缝比较多,则说明混凝土的强度不足,这样将会使得桥梁的承载力大打折扣,并加剧了裂缝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结构的强度,而形成恶性循环,影响桥梁的使用。

2.3 蜂窝麻面

一般来说,蜂窝麻面主要出现在桥梁的表面,虽然不至于影响到桥梁的结构,但如果对这种长期暴露在外的缺陷任其发展,时间一长必然会影响桥梁的结构,致使钢筋腐蚀,如果继续恶化最终会影响桥梁的使用性能,进而缩短使用寿命。

2.4 支座磨损破裂

桥梁支座的用途在于将桥梁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墩台,以保证能够将荷载均匀地分给下墩台,而且帮助墩台适应来自不同的外界变化。如果支座被损坏,极有可能会引发桥梁的其它病害,其中后果最严重的就是造成桥梁变形或开裂。

二、市政桥梁管理养护具体步骤

1 巡视

1.1 巡视内容

1) 桥面系及附属结构物的外观情况;

a.桥面平整性、裂缝、局部坑槽、车辙、桥头跳车;

b、桥面泄水孔的堵塞、缺损;

c、人行道铺装、栏杆扶手、端柱等部位的污秽、破损、缺失、露筋、锈蚀等;

d.墩台、锥坡、翼墙、挡墙的局部开裂、破损、塌陷等。

2) 上下部结构异常变化、缺陷、变形、沉降、位移,伸缩装置的阻塞、破损、连接松动等情况。

3) 城市道路管理条例中规定的各类违章现象。

4) 检查在桥梁保护区内的施工作业情况。

5) 桥梁限载标志及交通标志设施等各类标志完好情况。

6) 其他较明显的损坏及不正常情况。

1.2巡视周期

根据所辖城市桥梁的重要性及分布情况,将巡视周期分为两种情况:Ⅰ等养护的桥梁巡检周期为1d,Ⅱ等养护的桥梁巡检周期为3d。

1.3巡视职责

1) 实行定岗位、定责任桥梁、定周期、定线路、动态巡视的原则。

2) 按照桥梁巡视周期填报巡视报表,准确记载巡查时发现的问题及巡视到达每座桥梁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3) 准确及时掌握所辖桥梁设施运行情况和病害情况,保证发现率达 98%以上;特别是恶劣天气、汛期(雨天)、冰冻(雪天)等特殊情况下发现率达100%。

4) 巡视过程中遇到桥梁设施特殊的变化和情况(可能危及行人、行车安全,社会影响较大的问题等),在准确填写报表做好记录前,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且进行跟踪巡视管理,直至处理完毕。

在巡视中,将各种类型桥梁进行分组,每组确定专门巡视员负责日常巡视,主要检查桥面系、限载牌、附属设施、桥下通道、保护区域等运营状况,并按要求填报当天的巡视日报,详细描述发现的病害并且拍照记录,注明照片编号。

巡视频率要满足规范要求,并及时录入桥梁管理系统,不能因主观原因而缺巡。不断提高巡视质量,及时发现桥梁常见病害。

2 检测

桥梁检测工作是保证桥梁设施安全运行的重中之重。按照 CJJ99-2003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规定,建立“一桥一档一管理”的模式进行桥梁管理,采取常规定期检测、结构定期检测、跟踪检测。

1)常规定期检测。常规定期检测由专职桥梁养护工程技术人员或实验经验丰富的桥梁工程技术人员负责,以目测为主,并配备如照相机、裂缝观测仪、探查工具及现场的辅助器材与设备等必要的量测仪器,进行实地检查,做好记录,发现问题,以书面报告的形式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常规定期检测每年一次,特殊结构桥梁和特大型桥梁每季度进行常规定期检测。可根据城市桥梁实际运行状况和结构类型、周边环境等适当增加检测次数。

桥梁常规定期检测后,分析评估桥梁技术状况,掌握设施完好状态。通过现场调查每座桥梁的结构状况和运行状况,采集每座桥梁的动态数据,然后结合各桥的基本静态数据,利用城市桥梁管理系统分别对各桥技术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确定每座桥梁的技术状态等级。针对各地相继发生桥梁垮塌事故,在检测中要进一步加强系杆拱桥、斜拉桥等特殊结构桥梁以及大型箱梁桥的检查。

2)结构定期检测。根据 CJJ 99-2003 城市桥梁养护技术规范4.3.1 规定:“结构定期检测应在规定的时间间隔进行,Ⅰ类养护的城市桥梁为1年~2年,关键部位可设仪器监控测试;Ⅱ类~Ⅴ类养护的城市桥梁间隔为6年~10年”。结构定期检测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单位实施,通过对桥梁的技术状况、缺陷和损伤进行全面、细致、深入地现场检查,查明缺陷或潜在缺陷和损伤的性质、所在部位、严重程度及发展趋势,分析产生缺陷、发生损伤的原因,以便正确评价缺陷和损伤对桥梁质量及承载能力产生的影响,对桥梁状况进行等级评定,提交书面检测报告,为桥梁加固和改造技术提供具体技术资料。

3) 定期观测。按照制定的“桥梁长期观测方案”对主桥墩沉降、桥面线形、跨中挠度、主塔变形、拱轴线等指标进行测量,监控桥梁变形情况。对 D类、C 类存在安全隐患的桥梁要实行跟踪观测。在具体实施上,一方面缩短检测周期,时刻关注病害的动态变化,对桥梁的危险部位实施严密监控,另一方面将隐患桥梁检测报告与日常观测结果相结合,大力延伸、跟进隐患处治后续工作,积极向上级反映此类桥梁存在的安全问题,为领导决策和后期开展的维修加固等工作提供了详实的科学依据。

4) 特殊检查。当桥梁遇几下几种情况还需做特殊检查:①桥梁在遭遇地震、洪水、超重车辆行驶、行船或重大漂浮物撞击后;②决定对单一的桥梁进行改造、加固前;③需要使用特殊仪器或需特别详细记录的检查,拟评定结构实际状况时;④桥梁结构定期检测难以判明损坏原因、程度及整座桥的技术状况时。特殊检查主要是进行结构验算、水文验算、用精密仪器对病害进行现场调查和实验分析。

3 养护

根据巡视、桥检对全市桥梁巡查、检测的信息,全面掌握桥梁设施的使用状况,认真分析,按照其运行特点和管养规律,分别确定加固、改扩建、大修、中修、保养、小修的桥梁养护维修计划。

加固、改扩建、大修、中修的桥梁由设计单位参考原图纸及桥梁检测报告进行设计,组织实施,恢复桥梁原有的技术水平和标准;保养、小修主要是指日常维护和小修作业。

在养护施工前必须确定组织机构,掌握工程的工程概况、主要工程量、与交通管理部门联系并办理有关手续;制作施工告示牌及安全设施;编制合理可行的施工进度计划及材料用量计划;解决施工用水、用电问题以及场地的占用。施工时向所有施工管理人员进行书面技术交底,做到施工方法明确;各种原材料、半成品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购买时必须有材质单,进场前必须出具相应的合格证书与试验报告,不符合要求的严禁使用;施工人员应严格按照施工程序规范操作。施工管理人员应深入施工现场,施工过程中要随时检测,把好质量关; 严格工序交验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并形成文件,经上级部门检查签认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及时收集、整理技术资料。

桥梁一般养护主要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和结构部件养护。

1)日常养护:对日常巡查中发现的桥梁问题,由巡视员填报,技术人员汇总,并进分析、分类,对其中诸如桥面铺装、人行道、栏杆、伸缩缝等桥面系普通病害转交施工人员下达任务书,按轻重缓急安排日常养护维修。

2)定期养护:①伸缩缝清理:每季度对桥梁伸缩缝进行清理,对有破损脱落的伸缩缝橡胶止水带进行维修或更换。②泄水孔疏通:每月对大型桥梁桥面和高架桥面泄水孔进行疏通,在汛期加大疏通频率。③每月3次对声屏障进行清洗检查。

3)结构部件养护:①支座养护:每年对桥梁支座进行一次检查养护,对钢构件锈蚀进行除锈油漆;②裂缝处理:对检查中发现的桥梁上下部结构裂缝进行封闭处理,对个别裂缝设置玻璃贴片用于裂缝监测;③对结构疑难病害或严重问题邀请有关设计院、专业检测单位等桥梁专家进行会诊、分析,确定解决方案。

4 档案资料

1)、信息化管理:开发建立桥梁电子数据库,将全部桥梁信息录入数据库,便于管理和查询。引进桥梁管理系统,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并实现对桥梁BCI值的评估以确定桥梁技术状态等级。

2)、建立巡查台帐:日常巡视记录有巡视日报表、月报表,定期检测记录有特殊桥梁定期检查表、桥梁测量记录、常规定期检测结果汇总表和报告等。

3)、建立养护台帐:有维修任务书,维修记录,维修质量检查评定记录等。

4)、建立影像资料:将重要的桥梁养护作业,如桥检车检测、施工,支座养护、更换,优质养护片创建等进行拍照、摄像,优质养护片创建已制作光盘。在巡视中也要求巡视员对发现的病害拍照记录,并在日报表中注明照片编号,便于查找对应,逐步建立桥梁影像资料。

5)、成立档案管理室:专门成立了档案资料管理室,并制定档案资料管理规定,建立档案管理数据库,将全部桥梁巡查、养护台帐资料、影像资料统一归档、存放,并由专人负责管理。

三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桥梁管养部门要加强日常巡视、检测,针对早期病害及时修补,强化对桥梁养护工程的管理,确保市政桥梁平稳运行,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保障。

参考文献:

1 蒋林,向燕.市政桥梁工程管养常见病的分析与探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08)

被巡视单位汇报材料范文第8篇

关键词:变电站; 红外线; 测温;实际应用;成效;管理规定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设备的安全直接关系着电网能否正常运行,工农业和居民生活用电是否稳定可靠。设备的安全除了其本身的质量问题以外,对设备安全造成的最大危害的就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发热而产生的缺陷。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对运行中的设备进行温度测试,只有红线测温技术才有良好的效果。红外测温技术在现在无人值守变电站巡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也有着很好的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伴随着用电规模的扩大,合理、正确使用红外测温来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对及时发现设备存在的缺陷,提高供电质量就显得至关重要。

一、红外测温原理与技术应用

任何物体由于其自身分子的运动,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热能,从而在物体表面形成一定的温度场,俗称“热像”。红外诊断技术正是通过吸收这种红外辐射能量,测出设备表面的温度及温度场的分布,从而判断设备发热情况。根据红外辐射的基本定律①可知:一个被测物体的表面辐射系数一定时,它的辐射功率与其绝对温度T的四次方成正比。因此,对物体表面温度的检测就变成为对其辐射功率的检测。物体的辐射功率是与它的材料、结构、尺寸、形状、表面性质、加热条件及周围的环境和其内部是否有故障、缺陷等诸多因素是密切相关的。当被测物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仅仅是产生了故障和缺陷,那么它的表面温度场分布将会发生相应变化;若被测物体的材料特性发生异常,其表面的温度也相应改变,因而应用红外进行温度的检测,可以为分析被测目标的现有状态提供极好的信息。这就是红外测温和红外诊断的基本原理。

基于这些原理发展而成的红外热成像技术是通过对电气设备表面温度及其分布的测试、分析和判断,准确地发现电气设备运行中的异常和缺陷,从而预知设备运行状况,提前安排设备检修日期,可以为设备良好运行做好侦察兵。利用红外热成像仪等诊断技术可实现变电设备运行状态时远距离、不停电、不接触、不取样、不解体的情况下,检测出设备故障引起的异常红外辐射和温度,有效的判断设备存在的外部缺陷和内部缺陷,从而实现故障隐患的提早发现并及时进行处理,给电力系统设备状态监测提供了一种先进手段。

二、变电站运用红外热成像仪的具体方法及实际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红外检测诊断分析方法一般有:表面温度判断法、同类比较法、图像特征判断法、相对温差判断法、档案分析法、实时分析法。①表面温度判断法:主要使用于电流致热型和电磁效应引起的发热设备。根据测得的设备温度值,对照DL/ T 664 - 2008 中关于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各种部件、材料和绝缘介质的温度和温升极限的有关规定,结合环境气候条件、负荷大小进行分析判断,来确定设备的热缺陷。这种方法能比较直观地判断出设备的故障,条件是设备的温升较高,所判断出的故障一般都要及时处理。②同类比较法:根据同组设备、同类设备之间对应部位的温差进行比较分析。这是一种根据不同类型的设备有着不同判断的方法,对于电压致热的设备,温升很小,但温差相差几度,就可以判断出设备已经存在缺陷。③图像特征判断法:主要适用于温升比较小的电压致热设备,如电压互感器、避雷器、套管等设备。根据同类设备的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的热图像,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要注意排除各种干扰因素对图像的影响,做到精确测温,使三相设备同时充满整个仪器的视场,以便进行分析判断。④相对温差判断法:相对温差(δ) 为2 个对应测点之间的温差与其中较热点的温升之比的百分数,用公式表示为:δ = ( t2 - t1) / ( t2 - t0) ×100 % 式中δ――相对温差;t2――发热点温度,℃;t1――正常相对应温度, ℃;t0――环境温度, ℃。理论及试验证明与相对接触电阻的相对偏差非常接近, δ判断法主要适用于电流致热型设备,特别是温升高于10 ℃的小负荷电流致热设备,可以降低小负荷缺陷的漏判率。⑤档案分析法:分析同一设备不同时期的检测温度场,找出设备致热的参数变化,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在几年的测温实践中,建立的档案对于分析变电站测温历史数据有着重大的意义,可以更准确的了解设备运行情况、设备的缺陷状态及掌握设备缺陷发展趋势。⑥实时分析法:在一段时间内适用红外热成像仪连续检测,观察设备热像和温度随负载、时间等因素的变化。这种方法适用于设备运行方式的改变、新投产的设备测温,能及时掌握设备在改变负荷后的运行情况及新投产的设备运行情况。

变电站的设备巡视是运行人员在当值期间都必须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巡视主要是查看变电站主要设备的运行情况,在过去多年测温方法主要有目测、手摸(零电位)和鼻闻等方式,其中又以目测为主。像广泛应用的利用试温蜡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设备温度的方法就属于目测的测温手段。虽然目测有着良好的效果,但这种方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对一些有发展性的缺陷较难准确发现,凡是在运行中易发热是其主要特征的设备缺陷,往往要到设备发热到一定的程度后才能被发现,但此时,设备一般已有一定程度的损坏,在这种情况下目测的方法就体现了它的滞后性,延误了消除缺陷的时间。其他方法也都有其不确定性的因素存在,况且用人体来触碰带电设备来检验其是否发热这一方法也并不可取。此时,红外热像仪就显示它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1)通过对设备表面温度分布的测量,可以分析设备内部热损耗部位和性质,从而判断该设备的健康状态。热点温度直观显示,热图像清晰,能储存和打印。

(2)具有定性成像与定量测量的双重功能,并有较高空间分辨率和温度分辨率,能够辨别很小的温差。实时热图像能够清晰显示在屏幕上,为建立热图像数据库提供了条件,实现了图像采集、储存、分析于一体的功能。

(3)用红外热成像仪检测设备,属于远距离非接触式的扫描巡检,可以保证人身设备的安全。

(4)红外热成像仪检测设备,如同用摄像机录像,能够快速的对大面积的设备进行检测,能够准确、直观的发现与运行电压、电流有关的设备缺陷,还可对缺陷的性质、位置、程度做出定性、定量的判断。

使用红外热像仪对设备进行测温作为无损、非接触检测设备的技术手段,在设备带电运行时,可以发现其它监测手段无法发现的热缺陷,减少故障导致的非计划停运时间,具有超前诊断的优越性等优点,已经在电力行业广泛使用。

三、红外热像仪在集控站的应用

我站现在拥有HM―300红外热像仪一台,在各受控站的日常维护和特殊巡视时能及时发现缺陷、保证电网的可靠安全运行。在日常的巡视中,我们应加强对负荷较重的设备和重要负荷设备易发热点的巡查测试。红外成像仪能很清楚地显示设备的温度场,对设备的整体发热情况作很直观的观察,对同一设备的不同点温度的异常也能很快发现,具有稳定、可靠、测温迅速、分辨率高、直观、不受电磁干扰以及信息采集、存储、处理和分析方便等优点。自2010年使用以来,多次发现设备温度缺陷,由于提前预知,大大降低了设备的损坏率。为我公司迎峰度夏和重大节假日期间保证供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下面结合我们的实践,对利用红外热像仪提高运行人员的巡视效果和缺陷分析能力作一下介绍。

(一)变压器

变压器工作中的正常状态应该是:(1)顶部是高温区,温度逐渐向下减弱;(2)套管升高座附近温度最高;(3)本体呈现一个明亮的红外热图像。而判断其是否出现过热故障则应根据以下几条:①检查套管端部接点;②比较三相套管表面温度是否均匀一致,以判断套管内部是否存在缺陷;③散热器表面温度是否均匀,以判断油路的堵塞情况。

2010年5月10日分使用HM-300型红外热电视成像系统对我站35kV新庄变电站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红外测温,发现新1#主变低压侧C相套管桩头(河南逐鹿生产,型号SZ9―5000/35)发热(发热成像见图1),从图中可以明显看见新1#主变低压侧C相套管桩头有一发热点,具体测试温度见表1。

图1 表1

由以上图表可得知新1#主变低压侧C相套管桩头发热最高温度119.1℃,根据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的规定:主变压器套管桩头(电器设备与金属部件的连接)的热点温度不得超过110 ℃(危急缺陷),显然新1#主变低压侧C相套管桩头的发热情况已经超过规定的允许值。

图2 表2

上图2为处理后新1#主变低压侧C相套管桩头最高温度45.05℃,在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的规定允许值范围内。

(二)隔离开关

隔离刀闸工作中的正常状态应该是:环境温度略高,三相均匀。判断其是否存在过热故障应注意:①检查两端顶帽接点是否过热;②检查由弹簧压接的刀口是否过热;③是否支柱瓷瓶劣化使支柱瓷瓶整体温度升高。2010年6月11日9时55分使用HM-300型红外热电视成像系统对我站35 kV佃庄变电站的高压电气设备进行红外测温,发现10KV佃酒1母刀闸B相动触头底座(永城生产,型号GW1-10)发热(发热成像见图3),从图中可以明显看见佃酒1母刀闸B相动触头底座有一发热点,具体测试温度见表4。

图3表3

由以上图表可得知佃酒1母刀闸B相动触头底座发热最高温度300℃,根据根据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的规定:隔离开关触头的最高温度不得超过130 ℃,显然佃酒1母刀闸B相动触头底座的发热情况已经超过符合规定的允许值。

图4 表4

经检查发现为刀闸接触部位弹簧压接不紧固,导致发热。上图表为处理后佃酒1母刀闸B相动触头底座最高温度18.1℃,根据DL/T664-2008《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的规定允许值范围内。

本次红外测温,发现重大设备隐患一起,通过及时处理,避免了一起重大设备事故的发生,为保证我局电网的安全运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红外诊断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带电监测手段。它不但可以通过带电监测发现缺陷,而且还能对故障进行定位,给检修带来很大方便。

图5 表5

检查发现阻波器整体发热,初步判定阻波器有段股现象,待观察处理。

综上所述,变电站的检测应遵循检修和预防前普查,高负荷、特殊运行环境情况下的特殊巡查相结合的原则,为设备状态检修提供有利的科学依据。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进行设备接头发热等外部陷检测已十分成熟,判据准确。但对于设备内部缺陷的诊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根据我们在现场大量的红外检测工作经验,我们建议在进行红外检测工作时必须依据红外导则的要求,灵活运用各种适合的分析诊断方法,同时结合具体设备的工况、内部结构进行综合分析诊断,必要时还需进行停电下的电气性能试验来辅助分析缺陷,特别对电压互感器、电流互感器、避雷器、耦合电容器等电压致热型设备,2 ℃左右的微小温差决不能忽视,这样才能准确分析、诊断出设备的内部热缺陷。

一年来使用红外热成像仪以来,于2010年5月19日,值班员在35KV工业园变电站巡视测温时发现华工2甲刀闸C相闸口发热290℃,电流273A(A相44℃,C相38℃),汇报调度,上报I类缺陷,及时调整了运行方式,随后检修工区更换处理后恢复正常。2010年6月11日,值班员在35KV佃庄变变电站巡视测温设备时发现佃酒1母刀闸B相动触头底座发热295℃,电流185A(A相80℃,C相85℃),迅速汇报调度,上报I类缺陷。因处理佃酒1母刀闸发热缺陷涉及全站停电,当时处于高温农忙麦收季节无法停电,调度已对佃酒线分支下令压负荷,运行部操作队、监控班严密加强对佃庄变佃酒线特殊巡测、监视缺陷发展情况。6月12日检修工区处理后恢复正常。2010年7月14日,值班员在35KV高龙变电站特殊巡视35KV 1海高2间隔时发现1海高2西刀闸开关侧B相线夹发热285℃,母线侧B相线夹发热83℃(A相48℃、C相50℃),电流142A,当值值班人员及时将其作为I类缺陷汇报调度,及时把负荷调整到了2海高线。

通过使用红外热成像仪对电力设备进行检测是切实可行、卓有成效的。设备运行中,红外检测往往可找到一些看似无关大局的小问题,当正常停电检修过程中分别给予解决,当逐个解决了这些小问题后,也就避免了大多数严重问题的发生,改善了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红外检测技术对运行中的旧设备,它可以找出其失效部件,最大限度地减少它对整个系统造成的损害,设备的寿命得以延长,灾难性故障可以避免,同时可以确定修理的具体部位,避免了整个系统的关闭;对运行中的新设备,虽然并不一定能找出任何严重问题,但可为运行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原始数据资料;对那些修理过的设备,它的检测可以确信它们的工作是否正常,从而进一步增加设备的工作效率、安全运行。特别是用红外测温时无需停电,可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极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使用红外热成像仪不仅能测出目标表面的温度,还能实时反映目标表面的温度分布,这对于早期发现缺陷,判断缺陷点位置,分析缺陷原因,都是非常有效的。同时由于红外测温是非接触测温,操作十分安全,再加上它的高灵敏度和强大的采集功能,在变电站日常运行管理工作中越来越显示出其应用的必要性。

四、依据在实际工作中红外测温成像仪的应用及发热缺陷处理结果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1.目标

设备发热管理应从设备选型、安装源头把关。在设备选型时严格控制,杜绝使用生产规模小,设备生产工艺粗糙、质量低下的产品。在设备容量选择时,对负荷情况充分考虑。在新设备安装时,严格按照安装标准、规范施工,严把质量关,从源头杜绝发热现象。

运行设备发热缺陷,检修单位应对设备发热缺陷进行分类,制定整体处理方案,提高检修工艺,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

2.红外测温

2.1测温的重要性:在电气设备事故中,由于绝缘物受热老化而引起的事故较多。因此,准确地掌握运行中的电气设备各部位的温度变化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尽早、尽快地发现设备过热,应尽可能地使用仪器仪表定期或不定期地测量运行中设备的温度,尤其是高温天气、高峰负荷时是测温的重点。

2.2测温环境和使用

2.2.1红外成像仪检测宜在傍晚和夜间进行,一般环境温度不宜低于5℃,空气湿度不宜大于85%,不宜在雨、雾、雪及风速超过0.5m/s的环境下进行检测。如果在超出以上条件进行红外检测时,必须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雷雨时禁止进行红外现场检测。

2.2.2测温各级人员应正确掌握红外测温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方法.

2.3测温周期

红外测温主要分计划普测和重点测温两种类型。

2.3.1计划普测每季度不少于一次。

2.3.2重点测温应根据电网运行方式和负荷变化安排测温时间,重点测温应掌握以下原则:

2.3.2.1长期大负荷的设备应增加测温次数进行重点测温。

2.3.2.2设备过负荷或设备负荷有明显增大时,根据需要安排测温。

2.3.2.3设备存在发热或其它异常情况需跟踪监视的,应增加测温次数进行重点测温。大修或试验后的设备必要时,也要进行测温。

2.3.2.4新建、改扩建设备在其带负荷后一个月内应进行一次测温。

2.3.2.5运行方式变化后,针对薄弱环节,对重要线路、重要设备进行重点测温。

2.3.2.6有设备停电工作前应进行一次测温,停电工作时及时处理。

2.4测温范围

红外测温的范围主要包括输电线路的导线连接处、变电设备各种引线接头,电流致热的隔离开关触头、断路器,电压致热的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避雷器和综合致热型的电流互感器、涡流损耗致热的铁构件、蓄电池、二次回路及控制箱等。

2.5诊断方法和判断依据

2.5.1表面温度判断法:根据测得的设备表面的温度值,对照附表1,凡温度超过标准的可根据设备超标的程度、设备负荷率的大小、设备的重要性及设备承受的机械应力的大小来确定设备缺陷的性质,对在小负荷率下温升超标或承受机械应力较大的设备要从严定性。

2.5.2热谱图分析法:根据同类设备在正常状态和异常状态下的热谱图差异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

2.6检测报告(测温记录)

2.6.1缺陷处理前应编写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2.6.1.1报告名称。

2.6.1.2检测现场的天气状况、环境温度、环境湿度。

2.6.1.3 被测设备的名称、部位、负荷、额定电流。

2.6.1.4被测设备的生产厂家、型号。

2.6.1.5被测设备的可见光图、故障部位的红外图谱、正常相的红外图谱。

2.6.1.6过热故障分析曲线图(按过热类别选点、线、面分析)。

2.6.1.7根据测试结果对过热缺陷所下结论。

2.6.1.8 在备注栏填写其他需要对过热缺陷补充说明的问题。

2.6.2缺陷处理后应编写检测报告,检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2.6.2.1报告名称。

2.6.2.2缺陷处理后的红外图谱、分析曲线图。

2.6.2.3缺陷处理后的可见光图。

2.6.2.4过热缺陷原因分析。

2.6.2.5对处理结果所下结论。

2.6.5 缺陷处理前后的检测报告格式。

3检修

检修应提高检修工艺水平,做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

3.1检修周期

3.1.1危急缺陷:24小时内处理

3.1.2紧急缺陷:原则上一个月内处理

3.1.3一般缺陷:原则上三个月内处理

3.2检修方案制定及实施

3.2.1要总结经验,对发热缺陷分类,如线夹发热情况,针对此类发热制定检修标准作业卡,刀闸触头发热情况,针对此类发热制定检修标准作业卡,严格按照标准作业卡、工艺规范要求检修。

3.2.2对设备停电检修时,处理电气设备一处发热时,应对此设备其它连接部位进行检查处理。

注释:①任何有一定温度的物体,都会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界辐射能量。所辐射能量的大小与该物体的热力学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参考文献:《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规范》DL/T664-2008

《电力设备典型缺陷红外热成像图集与分析》-河南省电力公司编

DL408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