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磁铁教案

电磁铁教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磁铁教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磁铁教案范文第1篇

现在的小学科学课替换了原来的自然课,但是比自然课增添了一些物理知识,而且在教学中已将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放在首要的地位。教学不再是“老师教学生学、老师做实验学生看”,而成为“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发现过程”的过程。所以如何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积极地探索,并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自觉提高全面的科学素质,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研究价值的课题。

《科学》教材所安排的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进行科学探究,促进学生的发展。小学《科学》真正从学生的生活入手,符合儿童的童心、童趣,为学生提供了很多的亲身经历的机会,促使他们去自主地参与、主动地探索,在参与和探索中有所收获。同时有机地把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同时也在活动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尊重事实、勇于探索和质疑的科学精神。在使用这一教材中,我们感觉这一教材在编排中充分考虑了学生在生活环境、经验背景、个性特点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学习内容、教学活动、设计制作、综合评价等多方面都给学生和教师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和创新空间。它并不象小学自然教材那样内容非常的固定,实验过程、方法非常的单调、一陈不变,而是相当的灵活,教师可依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进行调节,而学生也可以有更多的自行探索创新的空间,因此,我觉得这一教材具有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没有伟大的发现。”由此可见猜想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探索活动,一方面、正确的猜想会对学生是一种激励,学生会有一种成就感,会激励他在以后的活动中更加大胆地去猜想,去实践;再者即使是学生猜想不够正确或不够全面时,在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学生也会从中有所感悟,去不断地实践和探究,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光靠猜想还不行,要勇于去实践,实践是检验一切的真理。所以,我觉得教材设计的猜想活动这一环节非常好,它对学生进行好探究活动、学习好科学有很大的帮助。逐渐地猜想会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一种探索的动力。我觉得让学生无目的的去实践在学生头脑中不会留下很深刻的印象,而带着猜想去实践,学生的活动会更丰富、更充实、更有意义。

在教学中,科学合理运用教材同时,要把握学科特点和学生特点,达成教学目标。我们都知道,新的课程标准对于科学学科有着明确的要求,强调科学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新课程所追求的理想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主阵地,是师生学习、讨论、交流、合作的最佳场所,是焕发出生命活力的课堂。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科学教学富有生机、充满活力呢?大胆质疑激发探究热情质疑是创新的起点,许多科学发现都是从疑问开始的。科学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培养学生大胆质疑及提问能力尤显重要。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导学生生疑、质疑、释疑。教学生学会在本节所学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处提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留有余地,给学生适当的思考时间,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提问氛围,逐步培养学生敢想敢问的良好习惯。如,在教学“铁钉生锈了”时,我先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铁锈,再让学生比较没有生锈和生锈的铁制品的不同,学生经过讨论交流得出:“铁锈是一种新的物质”,我接着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呢?”,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提出了另外一些新的问题:“为什么商店里完好包装的铁钉没生锈?”“瓷盆为什么瓷掉了就会生锈?”……此时,学生的探究热情很高。通过这样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自然上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主动参与注重探究过程知识的获得固然重要,掌握知识如何获得的过程更为重要。这就要使我们的学生能主动地学习、主动地发展。科学课不仅仅是简单地向我们揭穿谜底,而是将引导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去研究、探索这些科学现象。初步体验科学家们的研究方法。所以,教师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探求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手段并内化为学习研究的能力。如教学“声音的产生”,我让每个同学先找出周围出现的各种声音,再让学生想办法使一只保鲜袋发出声音,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实践,想出了不少方法让那只保鲜袋发出声音,亦激发了学生想主动探求声音产生的原因在哪里?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到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科学现象经常就在我们身旁出现,如果能认真地思考、讨论,将会加深理解,活跃思维,师生将在这活跃的课堂气氛中感到欢愉,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注重实验培养探究能力科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加强科学实验教学,特别要加强探索性实验的训练,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在学生已有知识和初步具有实验技能的条件下,由教师提出课题,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现象,主动探索,然后得出科学规律。如在教学“电磁铁”时,我首先提出课题,让大家猜想一下什么是电磁铁?然后让学生和老师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一起做一个电磁铁,但这个电磁铁只能吸引一些小物体,你想用什么方法能让电磁铁的磁力大一些呢?学生们都积极思考,提出了这样一些猜想:与电池节数有关;与导线粗细有关;与绕线圈数有关等等。然后我适时让大家针对自己的猜想,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动手实验,并作好观察,记录好数据,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很显然采用探索性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自己探索,成为科学知识的主动探索者。使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课外拓展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认识自己身边处处都有科学现象,培养学生形成善于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知识和规律能力的习惯,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基础。

总之,《科学》这一教材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长期观察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他们持之以恒的精神,我想这对学生以后的成长会有很大的帮助。我们深有体会,学生进行一时地观察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但要长期坚持,很多孩子会中途放弃,最后会一无所获,我们的孩子确实需要在耐力与毅力的方面进行培养,我们现在使用的《科学》在这一方面就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课外活动都为学生提供了很好地锻炼机会,我觉得非常好,符合社会和时展的需要。在科学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这些情境中主体意识得以体现,创新意识得以唤醒,情感意识、科学态度等品德要素得以陶冶,实践能力得以锻造。既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又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课堂真正“活”了起来。

电磁铁教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学物理 教学方法 改革创新

新课标要求高效课堂注重学生学习效果,教学质量的提升,离不开教学方法的革新。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的总称。俗话说:教无定法,能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才是最好的方法。在近年的物理教学实践中,我的教学成绩能名列前茅,应归功于我对教学方法大刀阔斧的改革与灵活运用。现在谈几点自己的认识或看法:

1、切合实际选择教学方法,服务课堂

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在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各类教学方法的特性,并综合地考虑课型、学生、环境、和自身特点等各种要素,合理地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并能进行优化组合。

1.1 依据教学内容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不同单元、不同课时的知识内容与学习要求不同;即使是同一课时,不同板块的内容与要求也不一致。比如《分子运动理论》一课,第一板块“物体是由分子构成的”比较适合讲授法,在介绍分子的体积时,学生们闭上眼睛,在教师形象的描述中打开思维,进入惟妙惟肖的微观世界去想象分子的“小”;第二板块可以采用实验推理法,由宏观的扩散现象推出微观的分子运动情况;而第三板块则适合使用类比法。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1.2 根据学生实际特点选择教学方法

学生的实际特点直接制约着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如《电磁铁》一课,电磁铁的绕线方向看似非常简单的东西,但练习出错率非常高,经过个别谈话,发现部分学生尤其是女生的立体思维达不到要求,平面图形对他们根本起不到刺激作用。基于此现状,我选择了直观演示法,让学生亲自往卷成筒状的书上绕线制作出相应的“电磁铁”,来与平面图反复比较进行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立体感,教学质量大幅度提升。因此教师要能够科学而准确地研究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学方法。

1.3 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选择教学方法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只有适应了教师的素养条件,并能为教师充分把握和应用,才有可能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其功能和作用。如讲《乐音三要素》时,“音调高”极容易与生活中的“高声说话”的“高”相混淆,若能模仿女高音唱它一两句,相信学生将印象深刻。可是由于自己五音不全,不得已选择了录音机播放来增加学生的表象认识,也勉强达到目标,但肯定不如教师的亲自表演效果好。因此,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还应当根据自己的实际优势,扬长避短,选择与自己最相适应的教学方法。

2、灵活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活化课堂

教师选择教学方法的目的,是要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效地运用,而不能为了用方法而去选择方法。

(1)教师应当根据具体教学的实际,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和综合运用。如《内能和热量》一课的学习就需要直观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讨论法和尝试法等方法进行有机组合和综合运用。

(2)无论选择或采用哪种教学方法,要以启发式教学思想作为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新课程的实施已经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逐步地还课堂、还自主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主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新型课堂教师们已退出主要阵地,在幕后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学方法的运用也要体现这一思想。所以在学《滑动变阻器》时,引导学生分析体验改变材料、横截面积在实际使用时的不便,从而得出通过改变长度来改变电阻这一原理,既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还明白了这么做的必要性。又如在测量机械效率时,可先让学生体会减速、匀速、和加速拉动时测量结果的不同,然后再组织学生探讨得出正确的操作方法,使学生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3)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还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参与性。比如演示实验如果可见度比较低,可以放在实物投影仪下,使更多的同学看清实验现象,或者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可以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再如讲授法,如果由学生来讲就会收到和教师包办完全不同的质量等。

3、尝试创造新的教学方法,升华课堂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世界上本来没有路,走的人多了,自然就有了路”。同理,教学也本无方法,用的好了,就会用得多,自然也就成了方法。

电磁铁教案范文第3篇

一、课外访万家

去年8月25日,我和同事带着“课外访万家”的登记册,骑着摩托车一起畅游在乡间的道路上。

正值金秋时节,好一派迷人的景象。棉田里,白雪般的棉花让棉农心里也开了花。稻田里,轰隆隆的收割机不停地卷吸着金黄的稻谷。果园里,瓢大的蜜柚树很远之外就溢出了清甜的美味。

“前面向右转弯,第5家就到了。”张老师在车座后面提醒我。他曾经在达河村任小学校长多年,还记得大部分学生的家庭住址。经商量,我们决定第一个家访对象是二(2)班学生陈亦妍,这个小女生学习比较认真,成绩优良,但是胆量小,害怕挑战,我正好是她的数学老师。“陈爷爷在家呀,我们今天是来进行家访的”,一下车,还没等家长看清是谁,张老师就主动打了招呼,说明了来意。陈爷爷高兴地说:“太好了,快请屋里坐!”接着,我们就一边喝着清香的绿茶,一边聊起来。在面对面的交谈中,我们如实地向家长汇报了学生的在校表现及学校、班级工作情况,并期待家长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陈爷爷也迫不及待地说出了孙女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谈吐间,有时面带微笑,有时流露出忧虑的神情。通过交心谈心,我们把情况都如实地记录下来,待日后整理。

接下来,我们陆续到吴裕康、刘世玉、陈士杰、杨慧琳、胡雅娟等十几个学生家中家访,了解到了绝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爸爸妈妈都出去打工,只靠爷爷奶奶看护。孩子们有的经常帮家里做点家务,有的爱看电视,有的作业没人辅导,有的喜欢到田野里玩耍……看到孩子们天真无邪的笑脸,想到他们学习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我内心不禁一颤:乡下的孩子与城里孩子的差距真是太大了,他们太需要无尽的爱与关怀了。

一天的家访结束后,我们又伴着火红的夕阳,迎着金秋丰收的美景回家。

这一整天的家访,虽然感到腿脚有点酸疼,身心有点疲惫,但它让我真正走出三尺讲台,走进美丽乡村,走进了万千家庭,走进了每一个家长与学生的心灵。

二、课内比教学

曾记得,去年的金秋九月,丹桂飘香,秋风送爽,在开学工作的会议上,我们听到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全省上下将扎实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一时间,“比教学,访万家”在全校迅速蹿红,成了最热话题。“怎么比?怎么访?”“我们年纪大的不参加,行不行?”“我们年轻的跑不掉罗!”“呵呵!平时校长们随堂听我们的课,这回我们去听校长的课。”“比就比,怕什么?” ……老师的嘴上这么戏说,暗地里都摩拳擦掌,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是啊,面对富有生命的光辉事业,面对乘风破浪的教改大潮,作为传道、授业、解惑的师者,本身就应具有熟悉教育教学规律,轻松驾驭课堂教学的艺术能力。既然说,上好一堂课是老师们最基本的职业要求,那么,面对教学比武,何惧之有?既然说,教学比武课不是随随便便的家常便饭,那么,这顿饭要做得色香味俱全,岂可等闲视之?于是,我也在静静的思索中,开始筹划自己的比武大事。

曾记得,那次我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数学课《角的初步认识》。课前,我精心研究了教材教法,准备了辅助课件和学具等,并反复修改教学设计。自以为教学内容浅显,互动性强,一定会马到成功。可事与愿违,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我随意提了几个指令性不明的问题,致使学生像脱缰的野马、断线的风筝,答非所问,怎么也收不回来?整个课堂,我没有及时捕捉并修正新的信息,特别是来自孩子们的信息,没有有效地接受各种新的挑战,最终急得我慌不择路,失去了目标,只好草草收场,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课后,同事与我倾心交流,给我指点迷津。唉,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蓦地,我从那堂课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这教训很苦、很酸,它必将深深地镌刻在我的脑海,留在我教育生涯的印迹里,指引我向上向上,时刻激励总有一天一定会尝到最甜最甜的果实。

曾记得,我虚心听取了二十位老师的比武课,老师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每位老师都是激情满怀、踊跃参加。尤其是校长、领导都以普通老师的身份和心态积极认真的准备教案、制作课件,准备一展中老年教师“宝刀不老”的风采和新课程理念的学习成果。在比武中,尤其令我印象时刻的是,何持老师的科学课《电磁铁的磁力》令学生兴趣盎然;崔俊华老师的数学课《圆的认识》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黄荷翠老师的英语课We Love Animals激情四射;谢谦老师的美术课《相同与不同》生动有趣;刘芬老师的语文课《四季》让学生身临其境;魏登科老师的音乐课《中国民族弹拨乐器介绍》丰富多彩……

电磁铁教案范文第4篇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教育时间和空间限制,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学习兴趣、效率和能动性。多媒体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远程教育、服务教学的各式积件应运而生。先进的信息技术使教育资源共享得以深入,学习选择的自由度各显神通,因需学习、因材施教真正成为时尚。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和信息科学技术的整合和相互渗透,已成为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强大驱动力,加快了信息技术与课程再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1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物理教学再整合,教师必须把握课堂主题环节

1.1 信息技术导航,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情境创设的目的在于激疑,以什么样的载体来承载情境更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所具有的对图、文、声、像等多媒体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在物理课堂上将一些枯燥的、单调的言语引入转化为有声、可视、形象生动的视频引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如在“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影响因素”的引入环节中,可利用我国研制磁悬浮列车快慢运动的视频资料引入课题,达到激疑引趣的效果,使学生带着好奇与疑问学习这节内容。

1.2 信息技术导航,突破重难点,促进教学

信息技术在突破重难点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有限,再加上物理概念的抽象和过程的复杂性,造成学生的认知困难。信息技术具有直观、形象、动态性的特点,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帮助学生认识物理过程的变化特点和规律,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在“眼睛与光学仪器”一节中,关于近视眼与远视眼的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很多学生尽管能正确说出,但不能真正理解,容易混淆。针对这一难点,利用Flash软件动态演示以及借助自制教具“神奇的眼球”,帮助学生对近视眼与远视眼形成原因和矫正方法加以区别与理解,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促进学习重难点突破。

1.3 信息技术导航,优化学习环境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实际中较难解决的问题。这时可以通过仿真模拟手段,再现真实物理世界的某些方面,让学生在这样的背景中通过仿真操作来学习,优化学习环境。例如,学生可借助仿真物理实验室等仿真模拟平台以及教具“保险丝熔断演示仪”,利用电脑先模拟各种实验情形,锻炼学生的电路连接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及安全意识。

2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物理教学再整合,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技能

新课程标准倡导通过改变学习内容的呈现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互、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课程实施上注重探究性学习,提供学习方式多样化、科学化。信息技术可以将多种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和对教学内容有效地组织和整合,从而实现教学形式和方法的革新。

信息技术的出现,使知识的积累途径和学习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丰富的信息使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大大提高。因此,信息技术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有力工具,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同时,教师的教学方式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信息技术强大的互动功能、高效呈现功能,可以丰富传统的师生互动关系,使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广泛、更有针对性,从而促进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信息技术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是实现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过程和学习方式的重组方法。作为教育一线工作者,要积极地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再整合的实践、探索和研究。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整合是现代教育工作者必须具备的技能和扎实的根基。

3 巧妙运用PowerPoint、Flash制作服务高效课堂的课件

人们熟知,我听了,我忘了;我看了,我记住了;我做了,我学会了。人获取的信息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如单凭听觉,一般能记住15%;如单凭视觉,一般能记住25%;直接动手参与记住的更多;如视、听、动结合,记忆率可达85%。可见信息技术手段如果能在课堂上很好地运用,让学生各显神通,将会事半功倍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

3.1 巧用PowerPoint和Flash展示复杂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

新课程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复杂物理现象、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用语言、文字、图示很难把它们的概念讲清楚,很难想象出它们的具体情景,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却能变静为动、变难为易、变宏观微围观。如素材库中的“太空超重与失重”“加速度运动”“核外电子的运动”等巧妙地运用Flas展示,使枯燥的知识变静为动,形象而生动地将这些物理知识建构到学生的脑子里。

3.2 巧用信息技术PowerPoint、Flash将抽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剖析

抽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难以理解、难以掌握。以往教学中,只重概念、定理、定义、公式和规律的死记硬背,而忽略对概念的实质的理解,忽略对规律的探究过程和研究。而今信息技术的出现,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形象、直观,便于研究、便于理解。运用PowerPoint和Flash整合做成课件,将“加速度的概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动量守恒定理”等一一展示给学生,使这些抽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得以剖析。

3.3 巧用信息技术PowerPoint、Flash做微放大、大缩小的实验

微观世界看不见,摸不着,宠然大物又不能展示给学生,以往教学中只能挂图、语言、文字加以描述,学生很难得到正确完整的认识与印象,利用PowerPoint和Flash,将“理想气体分子运动模型”“气体扩散”“莫大的天体”做成课件,利用信息技术把微观世界加以放大,把庞然大物加以缩小,展示在学生眼前,许多情景不言而喻,复杂情景图文并茂,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充分证明“耳闻不如一见,一见不如实验”。

4 利用信息资源,扩大师生探究知识的正能量

信息技术与新课程物理学科的整合,不但可以深化新课程物理教学、加大学科信息容量,而且可以很好地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4.1 了解物理学科发展时事形势,把握教学动态

物理作为一门理科基础学科,大量的习题是必需的,但订购的习题集往往又存在题型陈旧、信息过时等不足,这对于学生知识更新、掌握中考习题走势是不利的。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这一信息资源,从网络中国中学教育教学网上的物理试题库中心、中国园丁网物理试题库、“人民教育出版社网站”试题集锦栏目和其他一些重点中学网站试题库下载最新的试卷、搜集物理相关试题,用来给学生作为测试题和平时训练。大量的实践证明:这些题目题型新颖、信息量大、信息准确,对于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着很大的支撑作用。

4.2 增进信息交流,切磋教学水平

网络的交互性以及高效性给物理教师互相学习交流提供了契机。教师可以利用网上邮局与有关专家进行交流,学习前沿的理论知识,获取名教师的经典教案;还可以参与网上的教师继续教育和参与一系列教育门户网站的国培教育,如在中国知名教育网可以与重点学校的名师专家探讨物理教育应培养怎样的人才,在中国园丁网、中国物理教育网、中国创新人才网的教育论坛可以与各地的同行探讨物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物理教学改革的新举措,通过网上信息进行交流切磋,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达到提升教师业务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