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系统分析师论文

系统分析师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端软件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一、目前我国高端软件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关键阶段,发展软件产业对于提升我国的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指出,我国信息产业存在人才结构矛盾突出,高层次、复合型、领军型软件人才严重缺乏等问题。然而,目前高校软件人才培养的问题较为突出,主要体现在:(1)碎片化的教学体系无法培养系统性思维和架构设计能力;(2)单一的课堂教学模式无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与行业实践、科学研究脱节;(3)唯专业的课程体系缺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合作、项目管理等综合能力的相关课程;(4)应试化的外语教学造成学生阅读国外文献困难、理解国外专家授课困难、与外国专家学术交流困难。

二、国外高端软件人才培养经验

应对上述挑战,美国和印度的高校提出了金字塔型人才结构,重视培养具有综合能力、国际化视野的高端软件人才。

美国软件专业希望教师具有IT行业背景,有能力把经验、最新的信息和技术带给学生,强调数学、概率统计和离散数学(逻辑)。学生还会上一些支持性课程,比如自然科学、商学、演讲以及写作。鼓励学生辅修相关领域专业,比如商学、视觉艺术或者传媒学。

数学一直是印度人逻辑思考的原动力,依据定义、定理,一步步把题目推算出来的过程,与软件开发需要的分析和逻辑能力相一致。在软技能培养方面,强调工作态度、表达能力、团队精神等;要求学生演讲,增强与客户的沟通能力;用体态语言正确地进行表达,而这种能力在人机对话中十分重要;非常重视直觉的训练,因为计算机中许多问题是无法通过逻辑所能解决的。在国家层面上,既重视中高级软件人才的培养,也重视软件蓝领的培育,高中低人才合理搭配,形成了软件产业合理的人才结构。

三、高端软件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

我们认为,高端软件人才应具备:(1)系统分析和设计理论基础,掌握大系统需求分析、建模与仿真及软硬件协同设计技术;(2)应用系统设计能力,能够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软件的研发;(3)国际前沿技术学习能力和交流能力;(4)项目管理能力及自主业务提升能力。因此,从2007年起,我们设计和实施了高端软件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明确了本科生的培养定位,即:立足于研究型大学,瞄准国家软件行业需求,致力于培养系统架构师、系统分析师和数据分析师等高端软件人才。

1.建立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多元协同教学团队与组织架构

通过突破传统校企二元合作培养模式的瓶颈,将人才培养组织架构拓展为学校、企业、科研院所、国际资源多方协作,同时建立由专职教师引导、学生自我管理的学生自主创新实践基地,使人才培养组织架构呈现多元协同的格局。

组建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为核心的科研与教学互动的教学团队,包括国家千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内外兼职教授、全职外教、双师型教师及企业工程师,涵盖了基础理论教师、工程型教师、企业工程师等,协同修订教学计划和承担课程讲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奠定学生软件理论基础,在创新实践基地带领学生参与国家级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启发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潜力;带领学生参与企事业合作项目,锻炼学生软件开发实践能力。

多元协同的人才培养组织架构与多元化的教学团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上升空间和有力支撑。

2.强化大系统架构设计能力,打造一体化课程体系

高端软件人才要求具有对大系统的架构设计能力,但是我们早期的课程体系以孤立的课程为主体,立足于培养本科生应用软件开发能力,课程间相对孤立,较少体现软件架构设计和系统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面对技术的飞速发展,围绕高端软件人才的培养目标,我们建立了以包括系统分析、建模、设计、实现在内的软件全生命周期为中轴、融合多门课程知识点的一体化课程体系(见下图),强调基础理论和应用实践并重,训练学生自主研究和自主探索能力,培养学生面向大系统架构设计、软件开发以及领导管理的综合能力。

一体化课程体系示意图

其中核心课程包括:“计算引论”奠定了软件基础理论;“软件工程数学”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严格的逻辑推理能力;“软硬件协同设计”面向大系统架构分析、建模与设计;“软件开发规范与实践”以软件开发全生命周期为线索,以实际工程项目作为教学内容,融合系统分析、系统架构设计、实现与测试技术以及技术文档撰写等。同时,商务交流与沟通等人文课程,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管理与领导能力。

此外,教师结合承担的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可灵活设置科研创新实践课程、研讨课程;学生在创新实践过程中,可自主设计和讲授实践课程,如“移动计算”课程是学生们根据移动互联网最新技术发展,从实践需要出发,自主设计、自我管理和学习的课程。

对于软件人才而言,外语水平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能力。为了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学科视野,学院订制了英语课程教学计划,缩短时间跨度,在一年级强化英语应用能力;日语课由外教主讲;基础课程全部采用与国际同步的原版英文教材;连续八年举办暑期学校,邀请四位图灵奖获得者和欧洲科学院院士等国内外知名专家百余人次讲学;输送学生到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交流和访学,等等。

3.依托多个重点研究基地,搭建学生创新实践平台

依托高水平的人才队伍,先后建成了上海市高可信计算重点实验室、教育部软硬件协同设计与应用工程技术中心、上海市可信物联网产学研联合研发中心、国家可信嵌入式软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筹)四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为学生搭建了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大系统架构与开发能力、各类软技能等综合能力的良好平台,鼓励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每年有40%的本科生参与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主持完成国家和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69项。通过参加大学生ACM程序竞赛、数学建模竞赛等,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得到提升。

4.实施多元融合的运行机制,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

通过教考分离、月考、在线题库、学术论文、学科竞赛等实现多元化评价。以国家级科研项目为导向,将传统的学生学分构成从“单一课堂学习”拓展为“课堂学习、创新实践课程、创新项目研发、学术研究论文、学术讲座、学科竞赛”的综合评价方式,引导学生在理论知识、实践能力、科研创新意识、语言能力、交流能力等多层面上全面发展。

通过本科生导师制、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试点、项目驱动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等对学生进行多途径指导。我院鼓励承担科研项目的教师设立科研子课题,通过创新实践课程,引导学生参加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和各类竞赛,培养学生自主研究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迄今为止共有近200名学生申请并完成了创新实践课程所提供的软硬件项目研发。在这一过程中,多元化的教学团队通过本科生导师制、项目指导、拔尖人才个性化培养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指导,激发学生科研创新兴趣,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贯通“本―硕―博”各学段,探索分层分流培养机制。我院鼓励本科生尽早进入实验室和重点研究基地,从本科二年级开始实施跨年级、跨学段、跨专业自由选课机制,使得“本―硕―博”贯通培养。各学段之间课程相关联、目标一致,为学生们创造了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大系统架构与开发能力、科研创新与组织管理能力的机会。

四、高端软件人才协同创新培养模式的

实施成效

通过践行高端软件人才的协同创新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社会认可度大增。本科毕业生从早期主要进入企业从事程序编码等,逐渐转向承担系统设计和项目管理等工作;就业于微软、EMC2、IBM等知名IT企业的比例稳步提高;进入耶鲁大学、布朗大学、纽约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国际知名大学进一步学习的学生比例达到23%;本科生赢得ACM竞赛亚洲区4块金牌、3块银牌和5块铜牌,并进入世界总决赛。一批优秀本科毕业生脱颖而出,一大批本科毕业生成长为各大IT企业的项目经理和技术骨干。“软件工程”和“软件工程(嵌入式方向)”两个专业获得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支持,先后出版了《计算机图形学原理》等9本教材和3本译著。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二年制教改;软件技术专业;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6-0077-05

1二年制高职教育改革的背景

大学生“回炉”学习技术的事例,给我们启示:大学的学科型教育与社会就业的岗位要求之间存在严重脱节。高职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向以就业为导向转变,职业教育资源的配置应向以就业为导向的优势学校倾斜。

多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实行的是三年学制,由于在学习时间上与四年制本科教育的接近,使我国高职教育始终未能彻底摆脱学科型教学模式的束缚,成为本科教育的“压缩饼干”,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节,教材内容陈旧,没有突出职业性和实践性,课程体系仍然是“基础课一专业基础课一专业课”的“老三段”或变相的“老三段”。在教学计划中,除去入学教育、军训、社会实践、公益劳动等环节,与专业相关的实践学时远远低于理论学时,重心错位,学生的技术技能训练十分薄弱。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课程安排下,学生用了很多时间去“打基础”,学习了很多用处不大的理论知识,而实际工作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训练,使高职教育脱离生产实际和就业需要,造成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偏低。因此,课程改革已成为当前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核心任务,积极探索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以就业为导向的二年制高职课程体系和课程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强调毕业生“零距离”上岗,是这次改革的首要目标。就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课程必然更加鲜明地强调实用性与针对性,强调课程目标与某一具体岗位知识、技能等要求的匹配性,强调课程内容对学生就业的实用性。在这一思路下,课程内容必然被精简,原有课程的学科结构被彻底改变。以就业为导向,必然要求课程随时反映工作实践的要求,按照学生的就业取向进行课程设置。

本科教育的扩招引起高职类生源的素质的整体下降,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已无法适应实际需求,应设置多样化、多层次的课程类型,必须加强课程的有效性与实效性,实施实践教学。

2高职教育软件技术专业特点

我国软件人才结构呈“橄榄型”,即软件高端人才,包括系统分析师、项目技术主管等,以及低端人才,如软件编码程序员等都严重短缺。通俗说,软件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让大家成为“软件蓝领”、“软件灰领”、“软件白领”。高职教育的软件技术专业,目标应该定位在“软件蓝领”和部分的“软件灰领”。所谓“软件蓝领”一词实际上是从印度传来,指那些至少掌握一门开发语言或开发工具,所从事任务与软件工程中的需求分析、系统分析、概要设计无关的程序员。

目前中国软件企业以较快的速度增长,“软件蓝领”的需求在不断增长,虽然,大部分院校都设有计算机专业,每年的软件专业的毕业生数量也相当可观,但“软件蓝领”的需求仍然存在很多的缺口。其中原因不是毕业生源不足,而是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应用能力与企业的要求脱节,毕业生没能“零距离”上岗,导致企业招不到合适、能用的人员,软件专业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工作,而流向其它行业的现象。据统计,高职类的软件专业的毕业生,只有不足一半的毕业生从事软件或软件相关的工作。

目前,在软件的实现技术层面上,软件开发存在两大流行体系,以SUN公司技术为基础的JAVA技术体系及以微软技术为基础的.NET技术体系。两大系列并行发展,技术上相互吸收,同时也各有优势。本文作者所在的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三年制软件技术专业,为了使学生具有更宽的就业面,采取JAVA、.NET技术两条线路并重的双轨策略。在教学总结中,我们发现,在软件编程能力方面能够兼顾两种技术、两条线的实践能力都较强的学生是少数,大部分同学都选择在JAVA或.NET某一方面上进行应用能力重点突破,而且,也是在某一技术线上有特长的同学容易受企业的青睐,更容易找到较理想的工作。

从事软件开发,相应的技术更新很快,尤其是软件开发的工具与环境,版本不断地更新换代,采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开发的模式与方法也在不断变化,程序员需要不断地学习。高职教育的软件技术专业应该紧扣技术的发展,不局限于滞后的教材、陈旧的技术,应采用与企业人才要求相适应的实践教学模式。二年制的教改,更应明确定位,选择某一条明确的技术路线,突出学生所撑屋技术的及时性及特长性,做到学有所用,够用为度。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的第一届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选择.NET技术的应用线路,采用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学模式,采用“基于榜样的案例学习”的教学方法。本人是从企业开发一线走进高校的系统分析师,承担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部分专业课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深有感触。

3二制制软件技术专业的教改过程中的问题与思考

下面结合我的具体教学过程,谈谈在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的教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及采取的一些措施。

3.1高职类学生学习惯性与二年制改革

三年制高职类的课程安排大体上是:第一年是公共课及专业基础课,第二年是主要的专业课,第三年是实践应用及选修课。

公共课程的学习是大部分高职学生的弱项,专业基础课也难以给学生强烈的成就感,考入大学的第一年,学生对所选的专业常怀着美好的憧景,有较强的专业好奇性和求知欲。但一年级的课程设置使学生未能迅速地走上专业学习轨道,加上学生还没有掌握专业学习的规律性,部分学生没有适应大学的教育,形成与之相应的学习方法,学生容易感觉受挫。入学时,学生专业基础参差不齐,教师上课难度较大,如果对学生引导不好、教学措施不当,好的学生可能会自满,差的学生感觉摸不着方向,学习上很容易松懈,部分学生的很容易成了电子游戏的俘虏。调查表明,常常在一年级第二学期,玩游戏的学生人数最多,甚至有些学生表明,一年级是玩过来的。

二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逐渐上轨,对主要的专业课的学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及学习紧迫感,是学生专业学习进步最大的一年,学生的专业学习自觉性最好,受干扰最小,教师上课的专业发挥空间最大,最容易把教师的知识与经验传授给学生。

受就业的大环境影响,三年级学生的心理最为复杂,受到的干扰最大,正常的教学与学习秩序也受到一定影响。一场场招骋的洗礼,好的学生在专业上更上一层楼,脱颖而出,基础差的学生由于受挫而茫然。参与实际项目的实习,可以减少这种干扰,同时又获得全面的煅炼与应用能力的提升。

相对于三年制,二年制的改革在时间上就是减少了中间的重要一年,这就是说,实际上的专业学习时间至少减少了一半。因此,如何引导学生尽早地专业上轨,成为了二年制教改的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首先,在课程安排计划上要专业课前移,体现了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特色,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其次,采用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是降低学生学习难度,激发学生成就感和专业兴趣的有效方法。第三,要让学生感受到二年制的专业紧迫感,防止二年制的一年级向三年制的一年级看齐,学习心理上必须“早熟”。

3.2公共课与专业课的问题

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是:遵循实用、够用原则。二年制高职学生主要的出路是就业,在有限时间内要得到最佳效果,必须坚持此原则。生源素质差,学制短,如果仍然按照三年制学科体系要求,开设公共文化课程,不仅会使学生再次遭遇学习挫折,而且会造成与所学专业脱节,与就业导向培养目标背道而驰。

要体现高职教育的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所有课程的实施围绕专业开展,做到因材施教。许多学生虽然公共文化课比较差,但对专业课程特别是专业实践课程的学习欲望强烈。由于学制时间的缩短,公共课与专业课之间课程设置及安排的冲突问题十分尖锐。必须改革目前的公共文化课程,采用灵活的教学机制,不能挤占专业课,尤其是一年级的课程,专业课要前移,公共课与专业课在整个学制内交错。

3.3生源素质下降,使教育教学面临极大挑战

高职教育生源素质下降,是不争的事实。很多院校的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的生源是三校生,生源复杂。在现行的职高、中专的教育制度下,三校生的整体素质比普通高考生差,专业基础相差很大。由于学制缩短,教学时数大大减少,按照设置的课程体系,整齐划一的教学,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又没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针对好、中、差的学生采用面面照顾到的教学方法。要完成预定的培养目标,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具体做法是,惯彻合作精神,强调交流的重要性,重点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抓好的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及时地帮助他们树立“专业权威性”,在学生中制造一个个专业小核心,以学生带学生,形成专业学习的圈圈。

3.4尽快适应大学教育,提高学习能力

“讲课内容能否慢些?再讲细点”,“复习一下吧”“这个问题我没学过,就要我们做作业?”,这些是上一年级专业课时,常碰到的学生提问。经常并不是教师讲课的问题,而是部分学生没有适应大学的教学与学习方法。大学的教育方法,不同于中学阶段的那种内容较单一、举一反三式的教学模式。大学教学知识面广泛,应用场景多变,知识交错关联,内容广深,不可能在课堂上全面传授,教学重在引导,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和拓展能力。这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常常就是一个学期才能适应下来。

二年制的学生没有这样的缓冲时间,必须尽快适应,并在心理上稳定下来。教师在教学中,一定不能一味迁就学生,“替学生学习”,给予过于详细的帮助。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给学生必要帮助的同时,要给他任务,给他一定学习压力。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逐序渐进地布置新知识的学习任务,也可以在“案例式”教学中,通过案例引伸出新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查资料、文档、书籍,并整理、讨论解决。对学生的考评,应该有意识地导向学习能力的考核。

3.5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以实践架构理论

二年制高职课程变革必须整合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并用实践架构理论,以实践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

其一,由于学制缩短,教学时数大大减少,按照学科逻辑设置课程体系,很难满足就业岗位需求,也难以完成预定培养目标。 其二,高职学生的素质相对较差,从实践人手,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深刻的感性认识。其三,职业技能的获得,虽然能够通过理论学习了解应该怎么做和如何做得更好,但要真正形成技能,必须经过反复的实际训练,通过真正的实践活动才能形成。因此,我们提倡“用手去思考”。

实践教学必须有相应的培养计划、目标,分阶段、科学合理地开展,要有真实或模拟的项目背景,让学生了解实际工作的各个环节。以实践课程架构理论课程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首先,按照就业岗位的实践要求,把学生的专业学习划分成相应的实践学习阶段,确立每个阶段的培养目标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其次,根据上述分析,按照实践环节确立理论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学生实践到哪个阶段,就学习相应的理论。第三,教学方式可以是先实践后理论或实践与理论并进。第四,要有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能结合实践生产过程中的真实状况讲解理论

在教改实践中,我们精心准备了一个个教学案例、再现项目,以案例驱动的模式实施教学,以较为完整的实训项目,尤其是综合实训项目,来提高和评价学生的应用能力。邀请企业一线工程师对学生进行项目培训,教师直接带领学生参与企业的商业项目的开发。实践证明,参与项目的学生,应用能力及专业自信有质的飞跃,有达到“零距离”上岗要求的能力。

计算机系应大力开展与企业的横向合作,充分利用教师资源,承接商业开发项目,带领学生参与项目的开发,不但有效地煅炼学生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的项目经验与教学的结合,正是实践教学所要求。

3.6在强调就业功能的同时,引导升学、全面发展的功能

二年制高职教育强调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技能培养,其就业功能是主要的、显性的,采用的教学过程及内容,具有较强的岗位针对性。但升学功能、全面发展的功能不容回避,不应该把二年制高职再办成终结教育,必须给毕业生一个向上发展的机会与通道,其升学功能不该淹没在就业导向之中。

虽然从办学目标上看,这两者应兼顾,但具体落实到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选择上,却是个两难选择。要发挥就业功能,势必强调知识的够用、实用,强调技能训练,实践性教学要占相当比例,而要发挥升学功能,则必须考虑学生的文化知识水平、专业理论基础,若处理不当,则会办成新的应试教育,影响就业功能的正常发挥。

对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的38位学生进行调查,有6位学生参与国家的程序员、高级程序水平考试,有4位同学准备升本考试,有多们同学在学习.NET技术的同时,学习JAVA系列及其它软件技术。对于这些同学必须加以引导与鼓励,给予必要的帮助,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在教学上采用灵活的考试评价手段和学分制,扩大学生的学习选择权。

3.7规划教材内容滞后与新技术问题

规划教材内容滞后于专业技术的更新与发展,很难有反映新的软件应用技术、工具等内容,尤其是案例教学,应该是内容鲜活、技术主流、工具先进,与企业的要求相适应。

解决这此问题的关键是教师因素,教师首先要能判断和掌握新技术,有能力根据学生与专业状况,不局限于教材,及时更新与修正课程内容、选择案例。其次,要给教师充分的教学主动权,扩大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权与使用权。

例如:在二年制的软件技术专业第三学期可开设一门“.NET平台技术”,目的是向学生传授.NET最新的主流技术,教学的内容与教材经任课教师“准实时”调研、计划,教研室讨论确定。课程可以“企业级COM+服务”新技术、最近提倡的“设计模式”、微软最新的“企业级应用案例”为教学内容,选用RICA的《COM+服务》、《C#设计模式》、微软的MSDN中案例文档作为教材。

新技术常涉及较广的知识面,新技术的教材、文档没有规划教材通俗易懂、规范标准、适合学生阅读, 教师必须有处理教材的能力,如何将复杂知识、理论基础精简化、通俗化、可操作化是关键。我们知道,新技术的出现和采用应该是使问题的解决更简单,而不是复杂化。尊循这规律,抓住简单化的本质,把注意力放在实践上,避免纠C于难于理解的概念、术语,可以使用学生对新技术的掌握做到事半功倍。例如:《COM+服务》涉及的概含很多,描述也很复杂,但实现非常简洁。COM+服务是使用开发简单、快速、高效的技术,绝不是增加开发负担。抓住它简单化的本质:了解服务用途à设置或编程实现à理解技术概念,就可以使用教学难度和学习难度大大降低。新技术常常是概念复杂,实现简单,先实现后理解、由程序反推概念是一种好办法。

3.8技能针对性、岗位适应性、职业理想、职业道德

提高毕业生就业技能、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强调毕业生“零距离”上岗,是这次改革的首要目标。就业导向背景下的高职课程必然更加鲜明地强调实用性与针对性,强调课程目标与某一具体岗位知识、技能等要求的匹配性,强调课程内容对学生就业的实用性,从而对课程内容进行精简。技术的进步逼迫人们不断地创新与学习,以适应可能面临的岗位变迁。因此,不能因为强调就业技能而忽视宽厚的知识基础,不能因为强调零距离上岗而忽视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也不能为片面强调就业导向而忽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教育。

4二年制软件技术专业的教改方向

4.1以岗位能力为目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改革要具有岗位针对性,要能紧跟岗位技术的发展,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对软件技术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要的职业能力,以及构成这些能力的知识、技能、经验、态度等要素的详细分析,确定各专业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制定教学计划。

结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与学习状况,偏重于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针对学生就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做到有的放矢。加强实践课程比重, 提倡“基于案例设计式”的教学实施模式,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4.2二年制软件专业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为适应二年制高职实践教学的需要,要组织行业、企业的专家和校内“双师型”教师,根据实践教学环节,编写一批具有岗位针对性的实践教材,做到每个实践环节有实践教材,并且要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工具环境的更新而不断修订。

4.3实践师资队伍建设

要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实践教师队伍,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对课程与学生的适应性、未来工作岗位的技术方向性,能很好地把握。教师应该成为岗位技术的研究专家,在这基础上,扩大教师的教学自,扩大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权与使用权。

4.4处理好共公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能力与综合素质养培养的问题

由于二年制的时间限制,共公基础课教育、职业理想、职业道德、人文素养等综合素质养培养,不能忽视,但必须采用灵活有效的机制。

4.5掌握各岗位的人材需求动态,及时调整专业方向

二年制的时间周期短,这是它的优势也是它的劣势所在,课程针对性强是它的优势,但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窄是它的劣势。培养的学生必须有高就业率,才能算是成功的,因此,要求专业定位更准确,必须建立一种有效的专业方向调整的机制。

参考文献

[1] 李洛等. 以就业为导向确定高职高专培养模式[J]. 辽宁教育研究,2006,(1).

[2] 杨旭丽. 谈高职院校的发展取向[J]. 教育与职业,2005,(1).

[3] 匡瑛. 高等职业教育国际比较研究(博士论文)[D]. 华东师范大学,2005.

[4] 李晓明. 关于计算机人才需求的调研报告[J]. 计算机教育,2004,(8).

[5] 谈松华. 迈向学习型社会的职业技术教育[J]. 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4,(1).

作者简介:廖永红,广东轻院软件学院双师型教师,系统分析师(高工)。李洛,广东轻院软件学院教授。古凌岚,广东轻院软件学院副教授。

联系方式:广州市海珠区逸景路逸景东五径六号1007邮编:510300

电话:13316010782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无障碍;规划信息通道;《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广佛同城化

1、引言

国务院正式批复出台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下文称“纲要”)明确提出“强化广州、佛山的同城效应,携领珠江三角洲地区打造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联系紧密的城市群”。省委书记在广东省人大会议小组讨论强调,实施纲要的突破口是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珠三角一体化发展的突破口是广佛同城化。

全国两会结束后,两市正式签订广佛同城化框架协议,“广佛同城化”进入了一个真正以政府为主导的实质性推动阶段。城乡规划是城市建设的龙头,必须“先试先行”,起到高屋建瓴的带领作用,统筹大局、实现科学发展。

城乡规划的编制必须依靠大量的现有信息,比如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上层次规划、相关规划、地理信息及其他各门学科的研究成果。只有搜集了大量翔实可靠的基础材料及借鉴了相关成功案例的经验,城乡规划的编制才能在更高的平台上展望未来,为城市的发展指引方向。目前,广州与佛山的规划信息沟通不够顺畅,难免会阻碍“广佛同城化”相关规划的编制进程。若相关部门能为“同城化规划”的编制构建出“无障碍”的广佛规划信息通道,就能为编制城市规划打造良好的基础。

2、规划信息“共享难”的现状

2.1 相关研究成果共享难

相关研究成果共享困难主要体现在对已有规划的参考与借鉴及对硕、博论文等文献类资料的检索两大方面。

首先,在已有规划的借鉴与参考方面,如佛山编制的《佛山市户外广告规划》在基础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发现广州市也曾编制同类型的规划,但实际上要得到全本资料的难度较大,可能会导致佛山方面在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对广州户外广告设置方面的条款考虑相对欠缺,引起两市在塑造“无缝”对接的城市景观方面产生瑕疵,导致两市在审批管理措施方面有所不一,最终形成城市管理的“缝隙”。同样地,广州在编制各种规划的时候,提取佛山的规划资料也有渠道不畅顺的问题,与佛山的规划较难协调。由此扩展开来,广佛两地各项规划的编制基本都会存在类似的问题。

其次,在编制某些规划的时,需使用一些高校的研究成果,常因为经费有限,规划编制单位很难独立购买数据库,导致编制人员缺乏信息来源,处处遇到障碍,难以觅得资料。佛山目前仅在“佛山市图书馆”内少量的计算机能提供免费下载硕、博论文资料的功能,高端的研究资源相当匮乏和有限。这样的情况并不利于技术人员广泛地参考已有的系统性的研究成果,研究的范围也大大的缩减了。在这一方面,广州的规划编制单位本身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2.2 规划技术部门与高校研究部门互动缺

高校规划方向的学生往往难以从缺乏实践的学习中找到研究的方向,而恰恰在实际工作中更有可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研究方向”。高校的硕士生或博士生实际工作经验较少,找到的研究方向也有限。这样造成的后果是学生们的研究成果很难被在实际工作岗位的技术人员所应用,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出现这样的情形,归根结底是在于规划技术部门与高校之间交流及合作少,使得二者不能互相扶持、促进发展。

3、构建“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的策略

要规划信息共享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广州、佛山两市能打破沟通障碍,构建“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

3.1 加强网络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

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我们首先应该加强网络信息共享的平台建设。在已有规划资料的搜集方面,若是需要广州、佛山两地来回跑一趟,并且经过非常多的部门介绍及联系,这样会耗费许多资源和成本。广佛两地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率先领头合作创建一个网络共享平台,将本市已完成的规划成果资料都放在这个共享平台上,向两市的相关部门提供下载服务,从而创造最省时、便捷的资料提取方式。这种方式共享的不仅包括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的各类规划成果,还可以扩展至包括其余的政府部门(比如:国土局、公用事业局、环保局、水利局、地质局等等)的文件材料、简报、政策性文件等。

3.2 探索地区性图书馆的合作模式

在硕、博论文利用方面,广州的高校有着非常雄厚的基础,它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可利用资源。对于规划编制单位及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其硕、博论文下载的需求远远不如在校的研究生,动辄运用过百万的资金去购买论文库显得比较浪费。若是因为节约经费,仅仅购买单一的数据库,则可能导致缺乏交叉学科方面的研究,成果显得薄弱和片面。针对如此局面,广佛两市的规划单位可以与高校相互联合,探索地区性图书馆合作模式,走区域期刊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整体化建设道路。两市的规划单位可以根据使用需要和数量支付给高校一定数额的数据使用费,这样做不但能使规划相关单位畅游于海量的研究资料中,而且也能使高校的数据库提高使用效率和降低购买成本,从而达到双赢的结果。

3.3 联合培育适应实践需要的人才

在与高校的合作研究方面,两市的规划编制单位还可以进一步联手培育适应实践需要的人才,从而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来“反哺”实际规划管理工作。在平时的实际操作中,广佛两市的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搜集需要研究的课题,通过与高校合作的平台,提供给在校的研究生。这些学生当中,若是有人对其中的课题产生兴趣,又可以通过这个合作平台进一步与规划管理、技术人员作探讨,最终将其作为自己的研究论题并继续探讨下去。由此得出的研究成果,经过时间的积累,必定可以为现实的规划管理工作带来较大的益处,从而转化为生产的动能,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技术支持与安全保障

构建如此庞大的“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必须有各方面的技术支持作为保障。

4.1 创建大型综合目录

实现广佛已有规划的资源整合,创建大型综合目录;实行严密的登入与下载管理,确保规划信息的保密与安全;创建“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共享平台。

资源整合是创建“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的前提条件,创建目录是共享的重要手段和内容。为了在大范围内建设规划资源的共享,可以在小范围内先作尝试与探讨,在得到成功的经验时再作推广。大量的已有规划放到交流平台上,必须有严格的分类与安排,这样才能方便检索。当这些规划的数据库逐渐发展壮大后,可以加入搜索引擎,设计专门聘请专业的维护人员进行网络维护与管理。最终,要建立一个有效的共享机制,一个进行数据共享交换的工作平台,一个有利于信息数据顺畅交换的标准。

4.2 规划信息数据的保密与安全

规划信息数据使城市信息化建设基础数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和开放性,但同时它还是城市市政管理部门的专有信息资产,又具有一定的性与安全性。为同时满足这两类需求,数据交换平台需要对城市规划信息数据进行共享分类,建立共享分类标准,并以此确定参与数据共享交换部门以及其相应的功能角色。然后采用目前城市电子政务管理中通常使用的业务流技术建立数据共享交换的业务审批流程,用户通过提交数据共享交换申请,得到系统管理人员的审批后,即可按照特定的数据交互模式可获取相应的数据和数据操作功能[1]。

4.3 “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共享平台

“无障碍”广佛规划信息通道共享平台是指在收集广佛各类规划管理资料和数字化的基础上,结合先进的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分布式网络技术以及空间数据库管理技术,构建中心数据库管理模式的城市规划数据交换平台。

该平台重点实现高分辨率卫星影像数据,矢量地理地形图数据和规划设计资料、矢量地形地物以及文字标注的叠加显示功能。根据空间索引与定位技术,合理组织城市基础测绘资料、城市规划设计成果、城市规划管理资料各类数据,应用关系型数据库一体化存储空间图形和属性信息,在统一的城市坐标系下,实现资料的查询、叠加显示和统计分析功能。为广佛规划管理人员提供一个简单、高效的规划资料查询信息系统, 提高规划管理的高效性、科学性、动态性与前瞻性。

5、结语

“广佛同城化”的本质是打破区划壁垒的阻隔,让市场要素在广佛这个大区域市场里自由流动;城乡规划工作中的各个要素也必须在“大区域市场”内流动,为我们建设更高水平的“广佛城”作“排头兵”。

广佛两市城乡规划行业的信息要素资源整合的操作方法与合作机制是可以起到带头示范作用的。推而广之,广佛两市其他行业在吸取了规划行业这方面的经验后,可以继续深化这样的交流与合作,从而达到两市信息交流“无障碍”的效果。另外,“广佛规划信息通道”的建设不是搞小圈子的交流,它是一种区域性的试验模式,试验成功后,应将其扩展至整个珠江三角洲,甚至更广远的区域,这体现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先行先试的精神。

广佛同城化不单需要“硬环境”的相互对接,也需要“软环境”的相互融合。《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纲要》的出台是广佛两市提升城市建设质量的契机,我们规划行业在改革的大流中必须抓住机遇、深化改革;行业的体系建设工作任重而道远,它要求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不怕牺牲、不怕麻烦、齐心合力,以成就广佛共同的、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张海涛,张书亮,姜杰,顾燕. 城市GIS数据多级共享交换平台系统,地球信息科学,2007,(1):117-121。

作者简介: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Web3.0;运程教育;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TP3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10013203

作者简介:刘晓刚(1970-),男,硕士,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教授、计算机系统分析师,研究方向为软件理论、信息系统。

1建立基于Web3.0的远程教育系统意义

基于Web 3.0的远程教育系统可以提供传统系统所没有的强大能力,非常适合中国大规模的远程教育市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有利于实现远程教育的标准化

中国当前还没有制定关于远程教育的技术标准和文档标准,各网络学校的远程教育系统自成体系,资源格式不统一,无法实现有效交流。基于Web3.0的远程教育系统可以充分发挥Web 3.0的特点,统筹使用各地软、硬件资源,提供强大的网络教学能力和资源提供能力。如在中国的西部不发达地区,普遍存在着软、硬件建设滞后的现象,而且这个问题也不可能短期内得到解决。通过基于Web 3.0的远程教育系统,可以整合东、西部各地的软、硬件,统一提供强大的服务能力,有效避免资源的重复建设。

1.2实现高效资源共享

除了继续使用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之外,Web 3.0还采用社群化服务技术,这些技术可以大大提高资源的共享程度。如果知道了用户的朋友是谁,有哪些偏好,Web 3.0系统就可以自动帮助用户过滤数据、增加应用,提高数据的应用效率。另外一方面,Web 2.0的信息分享是单方向的,而Web 3.0的信息内容跨平台同步,任何一个网站平台的信息可以直接和其他网站平台的信息进行交流和补充,能通过第三方信息平台同时对多家网站信息进行整合使用。用户在互联网上拥有自己的数据,并能在不同的网站上使用;用户在各网站平台上的文章、留言和回馈信息等,被自动地聚集在一起,方便用户观看、回复,也可以方便教师集中评阅,这种双向数据共享的方式大大拓宽了信息交流的通道。

1.3实现智能化和个性化

当前的远程教育系统中,教学课程的提供者把设计好的课件存储在服务器中,等待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这样的远程教育缺乏对用户学习的指导性,没有充分体现出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会根据学习者情况智能化地调整学习策略。基于Web3.0的远程教育系统具有智能化识别功能,对于不同用户,系统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内容,通过内容筛选,基于用户行为、习惯和信息的聚合,自动提供给用户最合适的学习方案和学习资源;学生可以参与多个群组社团的学习,发表评论、撰写心得、上交作业、参加测评,系统专门为学生汇总这些信息,收集起来提供给老师检查评分。基于Web 3.0的远程教育最具吸引的特点之一是可以实现个性化教育,不但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时间等自主地安排学习进度、选择学习内容,而且智能化系统根据收集的数据主动分析学生的基础、能力、兴趣爱好等因素,自动为学员提出合适的学习方案和学习建议。

总体而言,Web 3.0不仅仅是一种技术上的革新,而是以统一的通讯协议,通过更加简洁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的互联网信息资讯定制的一种技术整合,它将会是互联网发展中由技术创新走向用户理念创新的重要一步。同时,基于Web 3.0的远程教育系统将会使网络学习无处不在,你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任何设备上学习,使用各种移动设备都能方便地接驳应用。只要付出了努力,学员就可以取得远程教育的好成绩。

2基于Web3.0远程教育系统设计

2.1数据预处理机制

因特网上分布的Web页面不仅数量巨大,而且是动态变化、无组织结构的,用户在Web上搜寻准确的信息非常困难。一般的方法是使用搜索引擎搜寻Web站点、下载网页并创建相关的词句索引,但这样收回的结果中包含了大量不相关的信息,同时还损失了语义的含义。Web 3.0的模型应该是基于搜索+开放式TAG(关键词标签)+智能匹配的新门户,Web 3.0时代的信息关联通过语义来实现,信息的可搜索性将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我们采用基于语义的资源爬虫和资源鉴别模块来收集信息,从而避免搜索引擎的问题。

(1)基于语义的资源爬虫。在数据预处理的过程中要构造一种基于语义的资源爬虫,爬虫是一个能够自动提取Web文档的程序,它支持更有效地信息检索和分析,可以较少返回无关网页。爬虫能从混杂的数据源中收集数据,创建语义数据仓库,并且使用知识配置文件去指定资源、关键字、搜索顺序,以及查询进程的进度表。搜索进程是基于语义、时间驱动的,代替了传统Web搜索进程中的问题激发和查询驱动[2]。资源爬虫算法的核心是构建资源优先值排序体系,我们采用资源相关度分析、网页内容分析、链接分析、参照物过滤、资源链接预测等多种方法进行资源相关度优先值的排序。如图1所示的爬虫模块部分,下面介绍该资源爬虫的工作原理。

首先是爬虫抓取未访问的Web网页进行处理,将初始的页面进行链接和内容分析。去除网页HTML标记和停用词,得到纯文本内容,并经过分词、词性标记处理,为后面的语义分析打下基础。完成预处理后,被访问页面中的链接结构以及内容资源相关实例词将被抽取并计量。

第二步由资源链接预测模块对链接信息进行资源预测,计算得到资源链接相关度;为了实现“智能化”,让系统能够理解并整合资源和用户档案,采用适当的工具构建标准化、正规化、可操作化的自适应资源本体,该本体能够进行统计规则的自适应学习,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由网页内容分析模块基于资源本体对网页内容信息进行资源相关度的计算。

第三步由资源相关度优先值计算模块将链接优先值和内容优先值统一起来,依据资源相关度优先值计算方法得到爬虫抓取的优先值序列。有了良好的优先值序列,爬虫的资源采集就能够顺利地进行。

(2)资源鉴别模块。数据预处理首先使用一个资源鉴别模块去定位与收集相关的数据资源,如图1所示。在资源鉴别模块的数据准备阶段,用数据分类器去分类收集不同文件类型的数据,剖析器和索引器用于数据收集过程中的分析数据、建造索引和词典库。在后面的阶段,通过本体开发和元数据提取收集列表、关键字建议、摘要和分类组成,并用这些数据去创建原始数据数据库。最后依靠高水平的语义数据收集,帮助用户快速准确地定位信息。

在对资源进行鉴别处理后,文档收集工作被基于语义的资源爬虫自动地执行。大多数的Web网页包含了其它网页的链接,爬虫几乎能从任何地方开始爬行。为了提高效率,确定爬虫要搜索提取的网页都是与资源相关的,爬虫被限制在从资源鉴别模块得来的特殊超链接资源中,处理不同类型的数据,收集所有的数据资源。为了提高爬行提取的效率,爬虫的工作是并行的。从网页收集的关键字都用作爬虫的初始种子去开始Web爬行。

为了使资源本体参照物具有自适应性,基于本体工程中本体学习的方法,在统计与规则下进行资源本体的自适应学习,达到更好的过滤效果。基于统计的本体学习模块,主要依据爬行过程中来自Web环境的反馈,统计来自资源命中的反馈数据,根据领域本体框架图对其进行权重学习和继承关系演化。

在预处理模块中,随着爬虫分析数据的不断产生,可以得到一系列资源相关度的分析数据,这些数据正好可以作为本体统计学习的训练数据集。其中包含一项重要的学习信息:概念词命中频率。将这一词频记录下来,用于对资源权重的学习。由此可以对资源本体参照物进行不断的学习进化,使得爬行更加科学有效。

网页中的链接标记往往包含该网页的资源特征信息,而链接周围的文本内容是资源锚记的集中体现。如果链接指向资源相关页面,那么该网页也具有一定的资源相关性。所以可以依据资源链接关系的分析,得到网页资源相关度的另一个计算维度,这是资源链接分析预测模块的主要功能。

2.2系统结构设计

如图2所示,系统使用的入口包括学生学习平台,教师教学平台,社会媒体平台。无论在何时何地,使用何种设备,只要连接了因特网,学生都可以通过登录学生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并自动接收学习的评价和学分,一次登录可以享用所有的系统资源;教师可以随时随地登录教师教学平台进行教学,批改所属学生的作业和测评试卷,并把成绩和评语自动推送给相应学生。在平台上还能看到该学生在所有论坛、留言板、SNS等处发表的评论和学习心得,教师通过这些内容可以给学生评定平时成绩,同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社会媒体平台提供给非注册用户使用,这里功能受到限制,主要帮助非注册用户了解远程教育和报名信息,以及广告。

在系统中有两个信息采集的通道:资源爬虫和用户提交。按照图1的数据预处理机制,爬虫首先从预处理中获得不同系列的关键字,然后按关键字到Web上爬行收集信息。一些远程教育的网站和论坛地址被人工收集并作为爬虫的种子来提高效率。对于特定的搜索字段,资源爬虫能够收集关于这些字段的全面信息,包括:专业信息,课程信息,课程学分,学生信息,课件素材案例,教学音、视频,作业和试题等。同时,在各种社会媒体平台中的学生活动产生了另一类与学生相关的信息,这类信息可以看作学生的课外作业并用于学生的平时成绩评定、兴趣鉴别、搜索主题的热点和讨论热点。

除了被爬行的数据,通过用户提交平台教师可以上传教学资源和信息,学生能够提交作业和问题。在用户提交平台中,要求采用统一的容易应用适应本体的预定义格式,能够传递课件、视频、文章和评论等。用户提交统一模块检查和调节用户的提交内容,使这些内容格式统一符合标准,便于适应本体的语义分析,然后存储于原始数据库。系统包含了高层和低层两套数据库,低层数据库存储爬虫收集和用户提交的原始数据,系统从低层数据库中通过适应本体提取更多的特定信息存储到高层数据库中。用户档案的元素如角色、兴趣等包含高效率鉴别相关数据的信息,还可以用于文档的过滤,是原始数据库里的重要内容。适应本体语义分析、检测并整理原始数据的各类信息,如从教学文章中得来的元数据,包括作者名、Email地址、联系方式等,还包括教师的个人网站地址和教学群组、学会、关联的学校,以及全国各地的远程教育学校地址等等,然后分类转存于各高层数据库中。有5个高层数据库,

(1)专业信息库:包含了远程教育的各个专业的基本信息,包括人才培养方案、各专业中的课程信息、各课程的学分等。由于远程教育的特殊性,只要求学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完成毕业论文,拿到要求的学分就可以毕业,课程的学习顺序可以不作要求。这是系统的基础数据库,只允许经授权的教学管理者修改,该数据库只做每年一次的常规更新。

(2)学生库:远程教育的学生众多,有必要建立专门的学生库。该库包含了学生的姓名、学号、性别、出生日期、专业名称、班级名、联系方式、家庭地址,还包括学习的成绩、所修学分、奖励和处分记录等。这个库也只允许经授权的教学管理者修改,除了每年一次的常规更新外,还有日常的学籍变动、学业记录等处理,如换专业、休学、学分奖励、处分记录等。

(3)网络课程库:包括各种格式的音、视频,课件等。为了控制播放的质量,提高播放的流畅度,要求统一音、视频格式,音频统一采用MP3或WMA压缩格式,视频统一采用RMVB或WMV格式。

(4)案例素材习题库:包括教学用的各种案例和素材,以及各门课程的习题。习题采用标准化的格式,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配有标准答案,可用作系统的平时作业、单元测试以及考试的自动出题。

(5)社会媒体库:社会媒体团体的用户可以在系统中分享他们的资源,召开会议、在线讨论、成立兴趣小组、进行项目合作等。一个用户只需要注册一次就可以访问系统的Blog、微博、SNS和论坛服务。社会媒体的相关文章、评论,团体、群组的相关讨论,特别是从各类远程教育网站收集来的相关文章和新闻报道,以及在各论坛、Blog、微博、SNS和其它媒体平台上收集的相关评论都存储进该数据库。该数据库不仅存储用户的扼要介绍,而且记录用户的行为。

从原始数据的内容中可以提取用户的兴趣点,如资源者个人档案中的研究兴趣描述,网站者的相关介绍,用户所属群组的文章、资源的细节、资源相关报道、介绍等。系统通过兴趣点产生器产生兴趣点的统计报告,管理者将根据这些报告跟踪热点资源并适时地调整热点,引导教师对热点资源的关注和投入。通过用户的兴趣信息还可以提取他们感兴趣的专业领域和研究倾向,这些信息除了提供给智能化服务,还有助于帮助系统构建本体。

采用语义方法能够产生远程教育资源的信誉反馈和汇总报告,帮助资源开发者制定开发计划和开发方向。产生这些报告后,通过用户本体兴趣匹配模块去匹配用户的兴趣,产生匹配报告并且发送给相应的用户平台,教师或学生将从这个平台中收到报告。系统也将发送报告给合适的社会媒体平台,去帮助用户获得最新的信息。

事件提醒产生器的功能是提醒重要学习事件。它在各种平台上列出将要发生的各种教学会议、视频直播和其它类型的活动,包含活动的主要题目、讲话者和时间段等。用户可以选择感兴趣的事件参加活动,如参加视频会议、在线讨论等。

3结语

根据我国当前远程教育的现状和困难,本文提出了建设基于Web3.0技术的远程教育系统,以提供更强的资源共享、智能化、个性化的能力。文章给出了新型远程教育系统的预处理工作机制和系统的结构,描述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和主要功能。未来的研究重点是平台的具体搭建和实现方法。

参考文献:

系统分析师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字:量化自我;未来学习;大数据

【中图分类号】G40-057【文献标识码】A【论文编号】1009―8097(2015)03―0018―05【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5.03.003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使人们对于数据越来越关注,期望通过数据推理出一般规律,而数据本身也不断改变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大数据、数据挖掘技术也随着数据量的不断翻番,成为研究的热点。技术更新周期的不断缩小,人们对学习的认识从移动学习延伸到泛在学习,更期待未来学习改变目前的教育现状,量化自我作为一种将在未来影响高等教育并且让人们更加了解自我的新型技术以及理念,在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以及学习。

一 量化自我的内涵及其教育意蕴解读

量化自我(Quantified Self)一词来源于美国《连线》杂志主编凯文・凯利(Kevin Kelly)和加里・沃尔夫(GaryWolf),用来借指那些不断探索自我身体,以求能更健康地生活的人们。

现阶段,消费者通过技术的运用紧密追踪与他们日常活动相关的数据,而量化自我描述的正是这一现象。例如水杯、手表、手环和项链等可穿戴设备的出现,是出于自动收集数据用以帮助人们管理健康、睡眠周期和饮食习惯的设计理念。受这些观点的影响,许多人现在依靠这些技术来改善自身的生活方式以便提升健康状况,在医学方面因量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康复有积极作用,而提倡实施量化健康教育。移动应用程序通过为消费者提供易于阅读的用户界面,从而方便消费者查看和分析个人的指标,移动应用程序不仅追踪用户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以及他们花费在这些事情上的时间,而且还关注他们的愿望是什么以及这些愿望何时能够实现。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是主体,是中心。学生的学习往往局限于课堂、书本,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课堂教学大多属于批量生产,但现实情况是:无论哪一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兴趣、能力、思维方式和目标志向等方面均存在不同差异,且这些差异还随着时间与地点的变化而变化。计算机以及网络的出现,可记录教师授课的内容以便反复观看,学生避免了做笔记听课走神等问题,可使得学习更加轻松愉快。

不管是行为主义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教学中不管采用的是以教为主、以学为主还是双主体的教学模式,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为学习服务,为人才培养服务。然而,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异,这也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常常忽略的特征,虽然在教学系统设计的过程中,会对学习者进行分析,但这种分析往往仅是考虑学习者整体的特征,无法实现个性化教学。

量化自我理念是对人们自身所产生的行为做数据化的分析,科学数据是科学共同体用于科学研究的一种普适语言,具有简洁、精确、易交流等特征。科学数据因其在不同学科之间具有可通约性而具有的共享性、精确性以及数据自身的生命周期性等特点,构成了科学数据的价值。

数据作为一种较直观的依据,很早就出现在教育中,比如在学习结束后测验所得的分数,是教师判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最常用的标准,也是现有教学制度中一个重要的教学评价指标,但是这一单一数值并不能作为学生学业的唯一评价标准,教师常常根据这一数值以及以往经验对学生做出不科学的判断,量化自我更关注学生的方方面面,包括日常的行为表现、身体机能以及个人素养等。但是这一类型的数据只是量化自我的冰山一角,利用量化自我技术将产生巨大的数据群,在这些数据中隐含重要的信息内容,这也正是大数据为人们所关注的重要方面,未来更全面的分析软件或许可以从海量的数据中挖掘出个体行为所表现出的深层含义。

二 量化自我大数据的生成及其对学习的技术支持

量化自我概念问世以来,业界围绕如何通过该技术的使用帮助实现自我提升这一想法已经形成。通过见面会和网络社区,艺术家、自助者以及大学的研究人员希望通过分析他们自身创造和收集的数据来改变自身和社会的其他成员。例如量化自我研究所(Quantified Self Institute)是荷兰汉斯大学应用科学系创建的,这一组织正带领国际和区域合作伙伴一起开展对自我追踪的不同方法的研究。该组织已准备就绪,将通过推荐有效的技术应用带领量化自我运动进入高等教育机构。

随着越来越多移动应用程序和可穿戴技术的使用,人们正以成倍增加的速度创建数据,量化自我运动通过有趣的方式集成这些数据流。例如通过量化自我可以在监控自身睡眠、运动、饮食以及其他重要模块后,创建更加健康的生活计划。新的移动应用程序Whistle甚至还可以使人们能够像追踪自己一样追踪自己的狗。可以想象,如果从学习分析数据里面搜集的考试成绩和阅读习惯的数据能与其他生活方式追踪的信息相结合的话,那么这些大数据将可能揭示环境变化是如何改进学习成果的。

量化自我不是单指对用户自身的各个健康指标进行量化,也可对用户表现行为进行数据化分析,眼动仪在数字化阅读中的使用,通过对瞳孔以及第一次到达目标区域时间等各项指标的测量,分析得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哪一种呈现方式的阅读材料能够达到最佳的阅读效果。新型设备如Memoto相机拍下的照片带有GPS标记,用户可以通过时间或者地点来管理它们并通过软件在线储存并分享,是一个能够别到用户领子或纽扣上的微型相机,旨在每半分钟自动捕捉一次信息,它使得人们可以追踪自身的生活。

智能杯项目(Vessyl)是由Justin Lee开发,它可以从“分子水平”上检测杯中的液体,也就是说它知道倒进去的是咖啡还是果汁、是哪个牌子的咖啡、咖啡因含量、脂肪、糖分、蛋白质含量等参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当你打开相应的iOS或安卓应用时,Vessyl就会告诉你关于杯中饮品的具体数据。智能水杯不仅可以知道你每天喝了多少水,还可以知道你每天喝了什么,当用户给自己制定一个作息规律,智能水杯可以提醒用户该喝水以及该喝多少什么样的水。

人们对通过追踪和测量自身行为和活动的分析表现出极大兴趣。学生们已经花费时间在正式的教室情景里收集与自身或研究课题相关的数据。根据人们的这种兴趣,量化自我技术以移动应用程序、可穿戴设备和基于云的服务等形式出现,这使得数据收集的过程变得更加容易。

量化自我这一技术还具有打造某些行业未来的潜力。例如在医疗领域,医生不仅能够使用传统的药物,还可以使用个体收集的数据,例如心率、血压和血糖水平等。该领域的进步可以让电脑在患者踏进医院之前就搜索出特定模式,帮助医生更准确地诊断或预测健康隐患。

大数据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提起,人们对自我进行量化的过程所产生的大量信息,就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几十亿的人群,每天通过手机产生的地理位置、视频、照片、声音等信息都是量化世界中的一部分。“自我量化者无疑也在贡献大数据”,《大数据》的作者Cukier说,“大数据与大小无关,它指的是如何用数据来产出新的东西。如我们正在随时随地地收集我们自己的呼吸以及心率数据――这是从前只有大的调查研究室才能做到的,而如今这样的数据正在爆发。”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运用技术让人们更了解自我。量化自我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在不断被人们认识的过程中,也被不断挖掘出其对学习的支持。档案袋作为传统的记录学生信息的载体,被很多教师所熟悉并使用。当使用购物网站时,网站会记录用户的浏览信息,并可以根据记录推送相关的产品,或推送此产品的其他用户浏览记录,这一个性化服务被用在了越来越多的网站。在教学中,虽然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出已久,个性化学习也在小范围内有可能实现,然而班级授课制作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仍将持续,教师无法因材施教,也无法给予不同特征的学生个性化的服务。量化自我的出现,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找出擅长的部分,教师也可根据这一类数据分析学生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及时推送相关信息给学生及其家长,哪些方面是学生突出优点,及时加以鼓励,以便平衡学生发展,并提供一定程度上的个性化服务。

学习者通过量化自我技术将学习中发生的过程信息,行为数据及在协作交流中形成的社会认知信息记录下来,并能完整而永久地保存在学习档案数据库中。资源平台分析学习者产生的信息数据,推送合适的资源,支持个性化学习。

在任何学习环境下,学生自发或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学习,效果更长久。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学习者自发行为的产生,也就是学习动机的发生不仅需要内部刺激的推动,外部刺激作为动机形成的诱因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数据的分析,发现学生所获得的进步,对其施加鼓励,可以使学习者获得满足感,有利于内部产生刺激,提高自信感以及对成功的渴望,内外部刺激共同作用,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产生,提高自主学习的效果。

不仅如此,一些学习系统和平台还能够借助这些学习者学习行为的“量化自我”,记录学习者在学习时的相关生理和心理数据。比如,学习者在观看某一内容时的眼动规律,这些数据不仅可以用来帮助课程设计者、系统分析师及平台开发者在后续修改课程、设计及平台时参考,而且,这些学习者学习时的生理、心理数据可以用于对学习者进行智能的、个性化辅导服务及学习支持,推送学习者感兴趣的课程与内容,提供处于学习者最近发展区的课程和材料,选择学习者喜欢和习惯的学习材料表征方式,从而实现个性化的、定制的、智能的和高效的学习。

三 未来学习的技术解读

量化自我的出现引发人们对现代教育的思考以及对未来学习的展望。教师教学的过程与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否可以直观化分析而非经验性判断,学生是否可以被教师所认识,能否认识自我,教学过程中的每一步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是否能够针对性调整,这将是未来学习与量化自我结合所产生的变化。

数据不仅参与到社会、科学、技术等领域的变革之中,其自身也发生着革命性变化。数据以其实用性成为其产生发展的基础,数据与技术的自然结合是其先天性体现。近代科学中数据基础性地位的确立,是数据与科学融合的结果。21世纪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大数据正在引发一场波及所有领域的革命,大数据已经从工具、依据性角色上升到自身蕴含有待开发的信息和知识的资源地位。

新技术的出现往往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运用于教育,使得教育的效果达到最优化,如电影电视以及幻灯片的出现都对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时至今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有很多技术的支持。

传统的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充当着教学媒体的作用,教师利用各种技术带来的便利,更具体形象化地为学习者呈现知识。量化自我的出现,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更主要的是要主动获取,主动去了解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学习世界、认识世界,塑造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过程。

量化自我是对数据的认识,每天人们各种行为所产生的大量数据,数据作为一种和文字相同的语言,量化自我技术让学习过程被重现。教师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出学习者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行为,并找出这一类行为产生的原因,而学习者则更了解自我的学习过程。这不仅有利于教师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也可使得学习者以产生的数据作为依据,进一步完善自我。通过长期的坚持,不断地进步,有利于激发学习者内心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其获得成功的喜悦,对自主学习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教学活动开始前,教师首先会对授课对象进行分析。而个体学习效果的不同取决于多种因素,如个体本身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分。智力因素通常是指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等,即认识能力的总和。它是人们在对事物的认识中表现出的心理特性,是认识活动的操作系统。而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它对人的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的作用。智力因素属于稳定的品质,非智力因素属于意志品质,是可控的因素,并且通过外部刺激的激发可令其发生改变。教育无法改变人的智力因素,但是可改变人的非智力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不同的个体因为众多因素的不同导致学习效果有差异,这些因素不仅有智力因素,还包括情感因素,因此教师必须尽可能准确地把握课堂活动中的这一特质,要清醒地意识到学生的外部行为并洞察其内在意图,并能够监控自己的思维和决策。很多教师对待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缺乏耐心,在学生做出不符合课堂的行为时,往往会给出斥责甚至惩罚,能力水平较低的学生对于教师的耐心和同情心依赖相比能力水平较高的学生更高。教师若无法察觉这一行为及内在意图,不仅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导致学生行为产生偏差。

学习者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自我提升的过程,同时也是发现问题的过程。学生通过定期的自我反省,不断完善自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定期的观察与测试等考核方式来判定教学效果,但是并不准确。所有的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但教师往往偏爱分数高的学生,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以及鼓励对于暂时没有掌握内容的学生比较重要。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表现所得的数据分析出学生做出某些行为时的心理反应,助教通过对实时课堂中学生行为的观察,及时将信息反馈给授课教师,授课教师对授课做出适当的调整,以此来达到类似个别辅导的效果。

量化自我未来的发展将会是人们通过携带类似纽扣等微小物品,学习者在没有感知的情况下产生并记录下相关信息,学习者可以选择清除某部分不愿意被知晓的信息,就如同人们定期清除短信或上网记录一样。而在学习过程中,在学习者知情的情况下,数据库记录学习的轨迹,教师收集有关学生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提高教学效果。

量化自我对教育教学的支持是无可厚非的,但当下任何新技术的应用总会遇到一些阻碍,除了考虑是否能够承担成本之外,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也是人们关注的重点。

1 用户隐私的保护

当前这项技术广泛使用的障碍主要是基于隐私方面的考虑。正如,现在很多人都对平常的问卷调查产生质疑,对于电话号码等一系列涉及隐私的信息不愿公布,量化自我的发展,或许可以像手机关机一样是能够选择性关闭对数据的监测。

2 设备所需成本过高

技术用于教学,成本是首要考虑的问题,相对较多的技术共同组成的量化自我技术,必然要求高费用的设备配备,家长显然无法全部承担这一开支,而学校更无法承担所有学生的设备成本。

大数据引发的革命使人类正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场大革命需要解决一系列基础性问题,如数据的本质、性质、类型和价值;大数据引发的诸如隐私、安全和版权等问题;数据的获取、挖掘和共享的技术难题;相关数据科学家的教育和培训等问题。人们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的持续探索和研究,必将导致新技术的诞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巨大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