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能源安全论文

能源安全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能源安全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摘要:能源安全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部门如何把金融业务运作与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金融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为此,文章通过对中国能源安全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实行绿色金融、强化节能减排、缓解能源供求压力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能源安全;绿色金融;产业结构

一、引言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先决条件,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爆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宣告了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结束。此后,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倍受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世界许多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学者们都对能源安全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经济学领域而言,能源经济学已成为一门专门以研究石油问题为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和探讨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和各国经济的影响。国际上研究能源经济学的学者们其研究也大多集中于分析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世界石油供求和各国经济的影响这一问题上。例如,NoureddineKrichene(2002)通过考察1918~1999年间的世界原油与天然气市场,并对1918~1973年和1973~1999年这两个时期的原油与天然气的供给与需求弹性进行了估算,发现1918~1973年这一时期的原油与天然气价格稳定,而1973年之后石油与天然气价格变得极不稳定,反映了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世界石油与天然气的市场结构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JamesD.Hamilton(2003)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证明了石油价格的变动与GDP增长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的特征;J.Bielecki(2002)从能源安全概念、石油市场演进、制度安全框架、目前石油安全状况、未来石油安全需要、增加能源安全战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认为尽管未来不会出现像1970年代那么大的全球能源危机,但某些能源安全的严重程度将继续值得关注,未来并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因而对于能源安全没有任何自满的余地,目前的石油紧急措施有必要扩大到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能源来源;DavidK.Backus和MarioJ.Crucini(2000)通过考察石油价格与贸易条件后发现在最近25年中石油价格的变动主要是由贸易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并且量的作用也是极不相同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致了能源需求的稳步上升。特别是20世纪90年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刺激了以电力、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需求急增。近年来,国内能源产供能力受多种因素制约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安全问题开始越来越受到众多国内学者的关注,如舒先林、阎高程(2004)、王树林(2001)、曹志峰(2004)等,他们都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开展了相应研究。然而,与国际上学者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探讨才刚刚起步,还有待于不断深入和系统化。诚然,国内外学者所做的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更好地开展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研究参考基础。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石油能源以及能源安全供给问题上,而有关能源生产和消费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得较少。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以国内外研究为基础,更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金融部门如何通过实施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把金融业务运作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减排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二、中国能源安全现状分析

所谓能源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保障能源的持续、稳定供给,即能源的供给安全;二是减少和降低能源生产与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环境安全。就中国能源安全现状而言,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持续扩大的能源需求所形成的供给压力不断加大,能源供给安全受到极大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能源消费高强度时期。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考察,中国城镇人口已由1978年占总人口的17.92%上升到2005年占总人口的42.9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开始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就业人口呈稳步上升趋势,从1985年城市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25.68%上升到2005年36.04%(引自2005BP世界能源统计)。从城市人口和城市就业人口两个方面的数据来看,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率在30%—70%为高速发展时期,因而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就工业化发展水平来考察,根据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模式,再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判断,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急剧地扩大了能源消费需求,而我国能源消费需求又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等三大行业部门。1995年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三大行业能源消费量为103388.70万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78.82%,2005年三大行业能源消费量为178139.50万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79.77%(见表1)。尽管1995—2005年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等三大行业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没有多大变化,2005年的比重只比1995年高出不到1%,但三大行业的能源消费需求量却增加了72.30%。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石油和电力能源消费需求呈急剧上升态势。就石油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石油产供能力短时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为满足国内石油需求只有通过扩大石油进口来实现。1993年之前,中国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而1993年之后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5年,中国石油净进口为1218.7万吨,而到2005年石油净进口达14275.1万吨[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5》、国际能源机构(IEA)及美国能源署(EIA)网站数据整理而得]。另据国家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进口原油14518万吨、成品油3638万吨,原油进口金额664.11亿美元,成品油进口金额155.52亿美元。随着石油进口的增加,中国石油进口对外依赖程度也随之提高,199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还只有1.9%,但到2003年却高达48.6%,并且石油对外依存度还在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石油消费与进口大国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总量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将持续较快地增加,能源供给压力加大,供求矛盾仍会长期存在,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对外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能源供给紧张格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有根本性改变。

(二)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大了对环境影响的压力

从能源资源禀赋状况来看,中国是煤多、气少、油贫。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资源储量相当丰富,且煤质较好。中国煤炭资源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探明可采储量的12.6%,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2004年中国煤炭资源采储比只有59年,而世界煤炭资源的平均储采比为164年。就石油资源而言,截至2004年底,中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248.44亿吨,累计探明可采储量67.91亿吨,而累计采出量已达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只有24.91亿吨。相比世界富油地区来说,中国石油资源是比较匮乏的,而且人均石油资源储量就更低了。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07年的数据显示:2006年底,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探明可采储量约为7427亿桶,约占世界的61.5%;欧洲(主要是俄罗斯)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约为1444亿桶,占世界的12%;非洲约为1172亿桶,占世界的9.7%;北美地区约为599亿桶,占世界的5.0%;亚太地区石油资源最少,约为405亿桶,占世界的3.5%,其中中国约为163亿桶,占世界的1.3%。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在短期内较难改变。由于中国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低,煤炭燃烧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性气体大分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种状况受我国能源结构制约还将持续下去,对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产业比重过大,单位GDP能耗高,能源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给紧张局面

从能源消耗强度来看,2004年,全世界能源消费强度(单位GDP产出能源消耗量)为2.5吨油当量/万美元GDP,而中国为8.4吨油当量/万美元GDP,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6倍,美国的4倍多,日英德法等国的近8倍。根据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的数据,目前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铁、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中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导致中国能效低下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技术的开发相对滞后,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等,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产业所占比重过大,而耗能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例如,2004年采掘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几大高耗能行业的产值就占当年GDP的57.68%。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能耗,节约能源资源,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首要任务之一。

三、实行绿色金融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对策

(一)实行绿色金融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所谓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一项政策,通过金融业务动作同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强化节能减排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能源安全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趋势下,金融部门实行绿色金融战略意义极其重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金融部门正确认识金融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辩证关系,提高对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增强绿色金融意识,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把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贯彻到具体的金融业务之中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克服过去那种只顾经济效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资源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提高金融部门加强环境风险管理与化解金融环境风险的能力;有利于金融部门通过金融业务运作把好信贷、证券融资关口,促使企业实行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金融部门通过运用信贷杠杆、证券融资等多种金融手段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导向作用;有利于金融部门利用自身的金融优势,通过金融业务运作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实行绿色金融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金融部门应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绿色金融意识与能源安全意识以及在金融业务中贯彻落实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性。

2、金融部门通过业务运作利用金融手段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凡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能源资源节约、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产业和节能减排技术项目,一律给予金融上的优先支持;而对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高能耗产业,金融部门一律不予支持,也不为其开办其他金融业务。

3、金融部门应加大对洁净煤技术开发与应用、节能技术改造、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及替代能源开发技术与应用推广、能源综合利用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资源能耗,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一)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及模式

1.石油贸易流向的概念

贸易流向是指贸易的地区分布和结构,通常表示为某地区贸易量在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从这个意义上讲,石油贸易流向就是某地区石油贸易量占石油贸易总量的份额,因我国是以石油进口为主的国家,研究石油贸易流向主要是研究某地区石油进口量占我国石油总进口量的比重。另外,贸易流向包括两个不可分的因素:贸易的方向以及贸易的规模,在讨论石油贸易流向问题时,必须兼顾量的差别。

2.石油贸易流向的基本模式

在目前油价较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贸易流向模式大致可分为三种,并有各自的特点。战略导向型,即国家根据自己长期发展战略的需要来选择贸易伙伴、地区及贸易量;经济导向型,即出于经济考虑,如考虑能源运输成本或本国产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选择贸易方式;地缘导向型,即在扩大贸易伙伴时,更多考虑地理位置临近或者有着地理运输优势的国家作为潜在或现实的贸易伙伴。

(二)国际石油贸易整体环境

宏观环境是研究问题的出发点,作为石油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石油贸易流向必须结合当前国际石油贸易的整体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全球经济的区域结构变化助推国际石油贸易;(2)石油金融市场对现货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3)世界石油地缘政治格局呈现多元化态势;(4)替代能源引发石油贸易格局演变。

(三)世界石油贸易流向未来趋势

当前,世界石油贸易流向在出现新的分化组合,多元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整体看来,欧佩克的统治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世界石油贸易逐渐向俄罗斯、非洲等非欧佩克国家偏移,正确分析世界石油贸易流向趋势可以避免无谓竞争,有利于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主要表现在:(1)欧佩克石油贸易份额将有所降低,但总份额及发展潜力仍很大;(2)俄罗斯是未来石油贸易流向的重点地区;(3)里海地区贸易量增长潜力与障碍并存;(4)拉美国家石油贸易前景广阔;(5)非洲是各国实现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的重点地区。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现状分析

(一)世界石油储量分布及发展趋势

1.现有储量分布

世界石油资源的分布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除在陆地上有大量分布以外,近年来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增长很快,现在海底石油的探明储量已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1/4以上。世界石油资源大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其分布规律为西半球多于东半球;在五大洲中,大洋洲最少,亚洲最多。世界原油分布极不均衡,仅中东地区就占55.58%的可采储量,美洲、非洲、东欧及前苏联、亚太地区,分别占24.78%、8.72%、7.45%、2.53%。

2.能源发展趋势及未来油气生产预测

从未来世界经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角度,从能源发展的资源基础和技术发展的可能性出发,预测油气生产和其他能源的发展结构,可以比较科学地反映客观规律。石油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正逐步下降,而天然气则是主要的替代能源,将成为21世纪的主力能源。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状况分析

1.贸易来源。中国近年来虽努力分散原油进口来源,大力实施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战略,但进口来源单一的状况并未得到有效改善。具体到国家来讲,2007年我国主要从沙特、俄罗斯、伊朗、安哥拉和阿曼五国进口原油,自每个国家进口的原油量,均超过了1000,合计为9069万吨,占当年原油进口总量的61%。其中,沙特、安哥拉和伊朗分别以16%、15%、13%位居前三位。

2.贸易方式。当前,参与国际石油贸易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现货、期货、长期合约及获取份额油等,我国的石油贸易方式主要集中在现货,期货很少参与,长约及份额油的获取都非常少:有关资料表明,我国石油贸易中,份额油只占进口石油的不足20%,现货采购达50%,长约油仅为50%(日本高达90%);我国缺乏充足的储运设施,期货市场刚刚开设燃料油期货,原油期货仍未启动。国际油价的定价权在期货,我国虽然是国际石油市场的“战略买家”,但仍无定价权。

3.运输状况。相较而言,海运石油的成本较低,管道运输相对可靠,铁路运输虽然运量有限,但是陆地线路对于国家能源安全具有一定的战略意义。我国目前的石油进口方式,主要以海运为主,采用管道运输的石油主要来自中亚,而来自俄罗斯的石油基本是通过铁路运输。

4.小结。综合以上分析,整体看来,我国非洲、南美地区的石油贸易份额逐渐增大,石油贸易流向进一步多元化,但进口来源仍较为集中,主要是中东和非洲,而与我国有着良好地缘关系的俄罗斯中亚地区的贸易份额则相对不足,甚至呈现缩减趋势。具体来讲,我国目前的石油贸易流向也存在一定风险:(1)运输风险。(2)中东作为贸易主流向有一定风险。(3)与美国可能产生较大冲突。

三、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及保障措施

(一)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策略

1.石油贸易来源多元化。从地理位置上看,我国北依俄罗斯,西临中亚,与我国接壤的东南亚地区也有很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获得充足的油气供应,有很强的地缘保证。同时,随着我国进一步健全运输管线建设,中东海湾地区的石油输送安全性也将大大提高,我国与中东地区的石油合作也将进一步加强。

2.石油贸易方式多元化。国际石油贸易主要有三种方式,即分成油、长期供货合同和现货期货贸易。为了提高我国石油贸易方式的合理性,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1)为了保证中国对石油资源获得的稳定性,进口原油的贸易方式应以长期合同为主,应占60%以上。(2)国家间贸易多样化。(3)大力发展石油期货贸易,参与石油金融市场,规避石油进口和价格风险,争夺石油的定价权。我国可在借鉴国际石油贸易市场多层次性、交易方式和交易主体多元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国内实货交易市场,有步骤地推进期货市场的建设,形成现货、远期、期货为重点的多层次、开放性的市场体系和交易方式的多元化。

3.构建“蜘蛛网”式战略运输线路。海运作为我国的主要石油运输方式,其运输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都不足以满足国家能源安全的需要。结合我国的地缘特征和世界石油储量分布,我国要保障石油运输线路安全,应以石油管线为主,大力构建“蛛网式”战略线路,有效解决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分依赖和我国周边陆路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具体讲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1)获得印度洋的入海口;(2)构建俄罗斯、中南亚陆地运输体系。

(二)我国石油贸易流向优化保障措施

1.提高国内供给能力,适当控制国内需求和适度进口。提高国内石油供给能力是未来解决石油供需缺口最基本的一步,建议我国优先加强国内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鼓励中国海上合资原油销往国内。在控制国内需求方面,应适当控制一次能源消费中石油比例增长的速度,大力发展可替代能源;利用税收作用,抑制石油消费。适度进口应是实现油气资源进口尽可能地满足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需要。

2.充分利用当前经济危机,提高石油贸易主动性。经济危机下,很多国家需要资金救市,我国庞大的外汇储备找到了有效的投资渠道。一是可以对政治友好国家进行经济援助,为石油贸易创造良好的国际关系;二是可以用外汇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开展油气资产交换,比如我近期实现的中俄“贷款换石油”交易,为保证本国能够拥有长期稳定的油源供应奠定了基础,并正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着国际石油交易的格局,使之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3.和谐发展国际关系,保障石油供应稳定性。发达国家与我国的石油竞争,最终要通过石油输出国来实现。我国应该继续发挥能源外交优势,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发挥中国经济崛起的优势,将石油合作纳入全方位的合作中,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性的各种对话和交流,特别是与国际能源机构和石油输出国组织的交流,深化原油资源合作,提高对资源的获取能力。

4.健全石油政策和法规体制,推进石油产业市场化。欧美等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在立法的基础上,通过政府制定政策、监管机构统一监管、企业商业化运作等途径,形成了普遍认同的石油管理体制,实现了规范的能源产业市场化运作,也为我国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市场化建设方面,引入竞争机制,取消上下游领域和南北海陆地域的限制,形成统一开放、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为石油企业开辟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四、结论

我国的石油贸易流向关系到我国能源安全,关系到我国国民经济平稳、快速的发展。研究的过程中,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1)由于石油本身的特殊性,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石油进口来源地,也应包括石油贸易方式和运输方式,石油贸易流向的优化也必须从这几方面展开。(2)石油贸易流向的研究必须紧跟世界能源安全的新观念。(3)“石油衍生品”市场地位空前提高。(4)我国石油贸易流向多元化应是贸易来源、贸易方式及运输路径的系统多元化,相关策略制定应该充分结合地缘特征,构建以俄罗斯—里海及东南亚地区为主的贸易多元化体系。

参考文献:

[1]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全球能源大

棋局[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

[2]蔡睿彦.中国对外贸易流向问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5年

硕士论文.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工业;节能;监管

1 工业能源监管的范围和分类

1.1 工业能源监管的范围

(1)能源市场监管。

主要包括能源行业的市场准入监管、能源价格监管、能源公用事业监管、能源基础设施的接入、互联和费率监管等。能源行业市场准入监管主要是指市场主体为了从事能源行业活动,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向能源监管机构申请执照或者许可的情形。

(2)能源安全监管

从能源生产的过程来看,主要包括能源生产安全监管(如煤矿生产安全监管)、能源运输安全监管(如电网可靠性监管)、能源供应安全监管(石油储备监管)等。从能源各行业来看,主要包括煤矿安全监管、电力可靠性监管、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管、核安全监管等。

(3)能源和能源效率监管

我国《节约能源法》第3条规定,节约能源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节能和能源效率监管是指能源监管机构依据国家的能源利用政策规划、能效标准和法规,对能源节约的情况和能源利用效率进行监管的活动。能效和节能监管主要是为了排除不当的能源利用和消费方式,避免能源利用的浪费现象,实现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能源效率监管一般包括以下内容:能效标准和用能限额监管;能效标识和认证监管;高能耗产品、设备淘汰监管;用能产品的进出口和价格监管等。从行业来分,能源效率监管主要包括工业节能、建筑节能、公共机构节能、交通运输节能和国家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监管等。

1.2 能源监管的分类

(1)经济性监管和社会性监管

根据能源监管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经济性的监管,是指在自然垄断和存在信息偏在的领域,主要为了防止发生资源配置低效率和确保利用者的公平利用,政府机关用法律权限,通过许可和认可等手段,对企业的进入和退出、价格、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投资、财务会计等有关行为加以管制。7。能源行业的市场准入监管、能源价格监管、费率监管、能源污染排放权交易的监管就属于这一类。二是社会性监管,是指以保障劳动者和消费者的安全、健康、卫生、环境保护、防止灾害为目的,对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伴随着提供它们而产生的各种活动制定一定标准,并禁止、限制特定行为的管制。能源安全监管、能源环境监管就属于这一类。

(2)自律性监管和他律性监管

根据监管主体的不同,能源监管可以分为自律性监管和他律性监管。他律性监管是指通过能源监管机构或者与其他部门合作对被监管者实施行业外的监管。自律性监管是指被监管者通过行业自律组织或者通过签订自我监管协议等形式进行的监管。为了提高被监管者守法的自觉性和自律性,自律性监管的方式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被监管者可以通过与监管者签订自我监管协议的方式来达到监管的目标,有利于被监管者参与到监管政策和监管目标的确定过程中来,增加发言权和决策权,也有利于缓解监管机构和被监管者之间的紧张关系,同时还能提高监管的可接受性和执行效率。当然,自律性监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比如私人利益的不当影响、阻碍竞争、透明度和可问责性的缺失等,需要进行合理的设计和严格管理。

2 工业节能监管工作的改进

2.1 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

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抑制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过快增长,强化节能、保、土地、安全等指标的约束,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同时调整能消费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发展技术先进、资源利用率高、环境损害小、有利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2.2 强化能耗电耗跟踪监测

加强跟踪监测全市企业等的能源消耗和电力消耗,根据统计的能源消耗和电力消耗数据,分析预测当前的节能降耗趋势。针对高耗能企业,做重点跟踪监测。同时应关注其他有能耗上升趋势的企业,联合企业进行能源控制,保证全市各耗能单位达到平均能耗标准,满足能源方针和目标,以便对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

2.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进一步做好替代煤炭能源的工作,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发展循环经济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在全社会大力开展低碳宣传,引导公众树立节能减排、低碳消费的理念,倡导公众选择低碳生活方式。通过经济、法律等途径引导和激励各类经济主体参与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能源的清洁发展。

2.4 加强节能监测,强化日常管理

按照国家《节能监测技术通则》技术标准对重点用能设备实施监测,对能源利用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价,充分掌握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利用状况。针对一些高能耗设备进行现场测试,用监测数据说话,督促企业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制定符合实际的用能管理制度,落实能源利用状况报送制度。同时对重点企业主要耗能产品能耗实行年度比照考核,不断传递压力,提升企业节能动力,加速提升企业能源管理水平。

2.5 顺应形势发展,监测向监察延伸

节能监测是政府实施节能技术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节能监督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政府监督高耗能企业能源利用状况的一项重要手段。依据《产品质量法》对社会产品进行质量监督。确切地说,节能监测是政府实施节能监督过程中委托专业监测机构,对社会能源利用状况进行检查、测试和评价以及对浪费能源的行为提出处理意见等活动。节能监测机构的监测活动是在政府主管部门的委托与领导之下进行的。

节能监察是贯彻实施节能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重要保障手段实施节能监察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下列五个方面。一是可以督促和帮助用人单位规范和完善内部各项节能管理制度,并保障各级节能政策的贯彻落实。二是可以督促用能单位严格执行节能法律法规,规范用能行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全社会形成遵法守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可以发现用能单位违反节能法律法规的问题,以必要的处罚措施,及时纠正违法行为,保护能源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四是发挥节能监察机构所具有的专业指导作用,通过运用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发现用能单位的不合理用能行为,指导帮助用能单位通过好的管理措施和技改项目达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率。五是为政府宏观决策发挥参谋作用,以促进全社会科学、和谐的健康发展。

工业节能监管与立法工作

参考文献:

[1].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f].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

[2]冯飞.中国能源市场化改革的重大问题[J].煤炭企业管理,2004。

[3]林伯强.危机下的能源需求和能源价格走势以及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金融研究2010.

[4]何晓萍.中国工业的节能潜力及影响因素[f].金融研究,2011.

[5]王柏松.中国新安全观及其安全战略选择研究[D].[学位论文],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石油储备;法律制度框架;形式合理性;图景透视

中图分类号:DF46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1-2397.2011.01.02

法律经济学的研究方兴未艾,我国能源立法的研究可以有多种视角,但成本――效益与制度变迁的向度是必不可少的。本文就是基于法律经济学维度对我国未来制定石油储备法的一种探讨与考量。当前,我国正在着手制定《能源法》,其基本框架已经成型。然而,石油储备法律制度的基本法――石油储备法还未提上立法者的议事议程。缺少以石油储备法为核心的石油储备法律制度,能源法律体系不完整。我国未来石油储备法的法律体系应如何构建?石油储备法的立法基础有哪些?这些都是本文关注的焦点。基于全球资源短缺和环境危机的背景以及当代语境,我国未来石油储备法的立法基础至少应包括:立法理念、法律渊源、法律制度、规则体系、法律文本等内容,以及相关的技术体系和实践载体。本文将重点探讨我国未来石油储备法的制度框架,其他问题将另行撰文探讨。

一、经济学语境下法律制度的另一种解读

(一)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制度内涵

新制度经济学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其不同于传统经济学的最大特点在于,将制度作为内生变量并研究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制度是人为设定的决定人们相互关系的制约性规则。人类从最原始的社会状态演变到最发达的状态都对自己施加了一些制约,以便给出一个与他人发生关系的结构。人们正是根据这些规则来明确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从而形成采取怎样的行动更为合算的合理预期。一方面,制度是多个遵循同一规则的交易的集合;另一方面,制度是经过交易多次重复形成的。因此,制度是在多人、多次重复的情境中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1]制度既可以指具体的制度安排,即某一特定类型活动和关系的行为准则,也可以指一个社会中各种制度安排的总和,即制度结构。诺斯在《制度、制度变迁和经济绩效》一书中指出,制度由一系列正式约束、社会认可的非正式约束及其实施机制所构成。正式约束又称正式制度,包括法律与宪法、政治规则、经济规则和契约等,它由公共权威机构制定或由有关各方共同制定,具有强制力。非正式约束又称非正式制度,主要包括价值观、道德规范、风俗习惯、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是对正式制度的补充、拓展、修正、说明和支持,它是得到社会认可的行为规范和内心行为标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某种意义上说,非正式制度比正式制度更为重要。制度的实施机制以国家为主体,依靠国家的强制力,保证正式约束和非正式约束的实施[1]5。事实上,在新制度经济学的视野里,法律规范本身就是一种制度。

那么,何为法律制度呢?按照吕振勇教授的界定,法律制度是指法律体系中已确立的、重要的和具有指导作用的基本规则的总称。每项具体制度都含有大量的、特殊的原则与规则:包括其规则的产生、终止、特征、作用、性质以及不同情况下产生的法律后果等。法律制度还包括不受实际成员变化影响的组织,这些组织对法律很重要,这些组织具有法定职权、法定权力。他还认为,具体到能源法律制度来说,能源法律制度是能源法的内核,是保障和约束能源发展各种要素的核心。能源发展必须具有良好的法律制度。能源各种法律规范,都是以确立的基本法律制度与基本原则为核心构成的[2]。在能源法中居于核心地位的石油储备法律制度,不是由一个法律条文或某一法律规范所组成,而是由众多法律规范构成的一个子系统。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使用石油储备法律制度总体框架对其进行界定。同时,石油储备法律制度总体框架内又包含多项具体制度,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操作性。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使用石油储备法律制度具体制度框架对其进行界定。对于这两种法律制度框架的进一步展开,将在后文详述。

(二)制度变迁及其原因

新制度经济学交替使用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这两个概念。制度变迁或制度创新不是指制度的任何一种变化,而是指用一种效率更高的制度取代原有制度或一种更有效的制度的生产过程,是制度主体解决制度短缺,从而扩大制度供给以获得潜在收益的行为。诺斯认为,制度决定了社会演进的方式,制度的变迁是理解历史变迁和国家兴衰的一把钥匙,即制度是“理解历史的关键”[3]。制度变迁有两个方面的动因:由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发展,一方面会使原来的制度安排变得无效、并非最佳或制度短缺,另一方面会改变可供选择的制度结构。制度变迁的根源在于制度决定者与制度接受者的矛盾,推动着制度从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均衡的矛盾运动。制度变迁的发生是由于制度非均衡的存在。制度均衡是人们对既定的制度及制度结构的满意或满足状态。“具体来说,促进制度变迁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外部性、规模经济、风险和交易费用的变化导致了收入的潜在增加,但这些收入在现行制度安排下又不能不内在化,而新的制度安排可能允许利益相关方获取这些潜在收入。”[4]制度变迁分为诱致性制度变迁与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制度变迁指的是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或者新制度安排的创造,它由一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的前提下,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它意味着现行制度结构中出现了制度的不均衡和失效的或欠妥的制度安排,通过制度创新,可获得原有制度结构中无法得到的利益。诱致性制度变迁具有自发性、局部性、不规范性的特点,制度化水平不高。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主体是国家,而不是一个人或团体。国家进行制度创新不是简单地由获利机会促使的,这类制度创新通过国家的强制力在短期内快速完成,可以降低变迁的成本,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的特点,制度化水平高。

二、立法资源配置的均衡化――石油储备法律制度框架的生成

“理念是法律的灵魂,规则是法律的细胞,制度是法律的躯干。法律没有躯干,灵魂无以安身,规则难以存在。”[5]从某种程度上说,制度是法律的最核心支柱。我国未来制定石油储备法,它的制度框架应该如何设计?制度框架中应内含哪些具体制度?如何实现制度框架与立法理念的内在契合,取决于这样一个逻辑前提,即我们为什么要制定石油储备法?石油储备法的制定可以为我们解决哪些问题?这正是石油储备法律制度框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正如钱弘道教授所言:“中国法律改革的目标就是要使法律制度和市场经济的供求之间从不均衡过渡到均衡,即我们要充分保证避免市场经济中法律服务严重短缺或过滥。这种均衡应当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个方面。法律改革的实质是重新配置公权力和私权利资源,是一种制度的重新安排。”[1]16当前,我国石油储备立法处于空白状态

,缺少以石油储备法为核心的石油储备法律制度,能源法律体系不完整。我们知道,石油储备更多源于社会的发展对物资紧缺的现实需要。“从公共服务理念及其发展看,公共利益支配下的政府在能源领域所应当提供的服务,并不局限于提供一种类似于物质帮助和具体到特定相对人的经济辅助,而是旨在提供公众整体生存能源安全环境,因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应对能源危机和其他灾害。但法学批判的理性精神要求我们必须深入思考这一制度的必要存在强度和合理化程度。”[6]法律规范作为保证石油储备最重要的一种正式制度,无疑应借助于立法工具与强制性的制度变迁,形成未来我国石油储备法律制度的框架结构。下面将对这种制度框架生成的内在原因进行简要的解析。

(一)外部环境的变化――石油储备法立法的必然选择

通观西方主要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无一不是将石油储备放在优先位置并予以高度重视。究其原因,除了防止供应中断外,还是参与国际能源事务的砝码。只有保有一定规模的石油储备,才有可能参与国际能源事务,并在国际能源合作的过程中维护自身利益,分享国际合作的好处,避免由于政治性石油供应中断而造成的石油危机。目前国际能源组织的成员国皆为经合组织的成员国。伴随着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的增加,中国已经成为经合组织以外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中国和国际能源机构(IEA)都认识到双方进行密切合作的重要意义。在这种背景下,1996年10月,中国国家计委和IEA签署了一份合作备忘录(Memorandum of Policy Understanding),开创了合作的篇章。但我国毕竟不是国际能源机构的成员国,尚未完全取得参与国际能源事务的资格,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尚未建立石油储备。随着对外依赖程度的提高,一旦发生石油供应中断,只能依靠自身力量缓解危机,并被动地接受西方主要国家对国际石油事务作出的安排。由于我国还没有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战略石油储备以及相关的需求限制措施,并且我国信息系统还不是很健全,要想加入国际能源组织,享受国际能源组织提供的石油安全保障,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当务之急,是建立我国的应急石油安全体系,为争取加入国际能源组织准备条件[7]。

(二)理念与制度的契合――石油安全战略的法律路径

法的理念是每个法律社会的基础,它不仅涉及人们

对于法的认识程度和价值追求,更寄托着人们对法治的无限向往。我国石油储备法的立法基础首先是确立它的立法理念。石油储备法承载三种社会价值:安全理念主要是通过石油储备保障石油供应,确保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经济理念则通过成本――效益作为一种分析工具,强调我国石油储备的主体多元化与适度渐进式发展;人本化理念则诠释了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我国石油储备立法的公众参与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这三种理念很好地兼顾、融合了经济可持续发展、石油储备的渐进式发展和政府石油储备的公共服务义务人性化三种目标,应成为我国未来石油储备立法的主导理念[8]。同时,完善的国家石油储备制度能够为国家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提供行之有效的方针,确保其具有抵御国际石油供应中断的能力。对石油输出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威慑力量,也就是说,采取石油禁运已难以达到预期的目的。储备所起到的威慑作用,可以使人为的供应冲击不至于发生或频繁发生。从这一方面来讲,对于石油输入国,完善的石油储备可以维护国家利益,防止敌对国或石油输出国利用石油禁运而侵害其国家利益,危及国民经济的安全。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引起的石油危机在西方世界造成极大恐慌,美国随后陷入了严重的经济衰退。痛定思痛,美国政府于1975年签署了《能源政策和储备法》,并根据此法正式建立战略石油储备制度。同样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石油危机,经济合作组织于1974年成立国际能源机构(IEA)。“成员国制定和执行应付石油供应重大应急计划,以便在紧急时期分享可能得到的石油”,是该组织规定的四大宗旨之一。后来,巴西、南非、印度等国家也根据本国的石油消费情况,建立了各自的石油储备制度。可以说,保障石油安全是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石油储备立法的最主要动因。

自20世纪70年代国际能源机构推动西方国家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石油储备体系。例如,美国的《能源政策与储备法》,日本的《石油储备法》、《石油公团法》,德国的《能源安全法》、《石油及石油制品储备法》等。石油储备是一项事关国家与产业安全的战略性工作,必须有法可依,没有法律保障就很难实施。中国现在迫切需要在“能源安全”和“石油储备”方面进行立法。石油作为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不仅关系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同时也与其军事、政治安全息息相关。石油储备已经成为发达国家调节市场供求、保持国民经济健康平稳发展,维护国家政治、经济、军事安全的重要手段,而且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的重要因素。然而,中国至今还没有调整能源安全方面的核心法规,也没有调整石油储备制度的法规以及法律体系,这势必影响我国的国民经济持续良好发展以及国家的安全和稳定。国家战略建设需要和立法出现脱节,是我国能源安全面临的一大问题,我国应该尽快建立石油储备法律制度,并不断完善能源领域的立法建设[9]。

三、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统一――石油储备法律制度框架的图景透视自韦伯提出法的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命题后,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就成了法律发展阶段与程度的衡量标准。韦伯认为,所谓形式合理性是指一种纯形式的、客观的、不包含价值判断的合理性 ,它表现为手段和程序的可计算性、形式的合逻辑性;所谓实质合理性,是指立足于某一信念、理想的合理性,为此目的可以牺牲一切[10]。对于未来石油储备法律制度的核心――石油储备法的立法而言,需要兼具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一方面,石油储备法的法典化能够统一、协调当前我国石油立法中与石油储备相关的单行法律规定,消除它们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促进建立统一协调、严密完备的能源法律体系。另一方面,石油储备法法典化,可以固化与塑造先进的立法理念,真正实现

形式合理性与实质合理性的统一,推动石油储备法律制度框架的展开。

(一)我国石油储备法律制度框架的总体展开

法律框架结构作为法律的表现形式,应当与基本法律制度相一致,并符合立法的逻辑要求。建立石油储备法律制度,首先就要制定一部石油储备法,据此规划石油储备立法体系,有利于规范整个石油市场,并逐步形成国家运用法律引导和规范石油储备发展的调控格局,进入法制轨道。

首先,建立石油储备法。尽管可能会在《能源法》中规定石油储备制度,但只能是原则性的规定,《能源法》无法替代石油储备法。石油储备法应主要调整石油储备活动中发生的国家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会间的法律关系以及对于未来我国石油储备法的指导思想、原则、目标、储备主体以及模式、储备规模、储备基地、管理机构以及石油储备的购买和动用、资金来源、监管等问题全面界定。

其次,进行专项立法。关于石油储备应急机制、石油储备主体(国家、企业)的专项立法,应以石油储备法为依据,主要调整石油储备领域的法律问题,构建完备的石油储备法律体系。主要包含:《石油储备应急法》、《石油战略储备法》、《石油储备企业法》等法律。国务院石油工业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还应制定管理石油储备的章程和办法,这部分的立法显得极为重要,因为它关系到下级部门对现实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的处理。

最后,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等规范,管理具体石油储备建设中的问题。地方政府可以在不违反上位法的条件下,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如对企业建立商业石油储备给予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建立商业石油储备,作为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有益补充。

(二)我国石油储备法律制度框架的具体展开

1石油储备规划与统筹制度。石油储备规划是石油储备战略的阶段性实施方案,是石油储备项目立项的基本依据。石油储备统筹则因为石油储备问题涉及政治、经济、外交、贸易的方方面面,石油储备主体、规模、方式、投放都将对石油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带来较大风险,因而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甚至会影响国家安全。因此,应通过适用诸如规划与统筹制度在内的指引性法律制度,使石油储备的法律主体明晰制度方向,明确行为预期与后果。随着我国石油进口数量的增加,我国的石油储备规模将不断增加。因此,如果单纯依靠政府投资,将给政府带来沉重的财政负担。这就要求我们在未来的石油储备立法中,以经济理念(成本――效益)建构我国的石油储备立法体系。要重视“经济人假设”,最根本的是要在保证国家利益的前提下,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这对于我国石油储备模式、储备规模、储备方式的确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石油规划与统筹制度实质上是政府运用“有形之手”干预石油储备中可能出现的无序状态的有效途径,进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能源市场失灵,使政府管理与市场调节有机地结合起来。

2石油储备信息统计和报告制度。国际能源机构和欧盟的大多数成员国制定的能源安全和石油储备的法律,大都含有对石油经营者定期报告石油生产、销售、进出口、库存统计数据的要求,报告对象或是国家统计部门,或是经济、能源主管部门,也有石油储备机构。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政府可以及时跟踪和监测石油供需形势、市场变化,对石油储备应保持多大规模、应急情况下的储备投放等进行决策。如果石油经营者未能如实或按期报告,政府将依法采取惩罚措施[11]。日本在《石油储备法》中规定,从事石油及其制品进口或经销的企业必须定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石油生产、销售、进出口、库存统计数据及其制品的储备量等情况。目前,我国的能源统计还不够完善,特别是石油统计数据还不完全,不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及时性。在建立我国国家石油储备的过程中,应建立石油信息报告制度,完善石油统计。结合我国具体实际,我国石油储备信息报告制度应当规定从事石油及其制品进口或经销的相关大型国有企业如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等定时向政府决策监管机构(能源局)报告石油及其制品的储备量情况和石油生产、销售、进出口、库存统计的数据。我国的石油储备信息报告制度可分为:例行报告和紧急报告。例行报告制度适用于平时每周报告一次;紧急报告制度适用于特定情形(如石油市场异常波动、政治、军事突发事件),要适时上报动态监测。由政府的决策监管机构(能源部)通过对信息的分析和跟踪,监测石油市场变化,从而对石油储备应保持多大规模、应急情况下的储备投放等进行决策[12]。

3石油储备安全预警制度。建立石油储备安全预警制度是防范资源风险、保障国家石油安全的重要措施。石油储备安全预警信息包括石油短缺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的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机关等。预警系统的建立包括组建监测队伍,建立监测网络,科学确立监测预警指标与预警值,统一开发预警信息管理平台,制定防范预案等事项。在石油储备安全系统中,必须定量界定石油安全的合理界限和石油安全供给的区域安全结构,科学界定石油储备动用的条件并予以评估。

4石油储备安全应急制度。能源战略储备制度是一个国家的应急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共危机管理和危机应对要求下的应急行政的一个分支[7]56。建立石油储备安全应急制度,可以应对石油供应短缺、供应中断、价格剧烈波动以及其他应急事件,其最终目的是维护基本石油供应与消费秩序。

四、余论

目前,我国《能源法》的制定正在进行中,石油储备法律制度是其重要立法内容。只有将保护生态系统整体的价值作为环境立法的惟一目的,才能体现当今生态社会生生不息的时代精神[13]。在保护生态系统整体价值的基础上,还要构建具体的法律制度,此点对于确保法律的实用性至关重要。因此,不管是暂时在《能源法》中规定石油储备法律制度,还是在未来单独制定石油储备法,石油储备法律制度的框架设计都是其重要内容。外在环境的变化以及内在利益的诉求,推动着制度从均衡到非均衡再到均衡的矛盾运动。石油储备法律制度框架的生成正是因应了这种制度变迁的机理。实现石油储备安全战略的法律路径,要求石油储备法律制度从总体与具体两种框架模式展开,亦即从石油储备法整个立法体系与具体法律制度的设计展开探讨。唯有如此,才能为我国能源安全与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 钱弘道.法律经济学的理论基础[J] 法学研究,2002,(4):3.

[2]吕振勇.能源法简论[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71-73.

[3]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刘守英,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4:3.

[4]道格拉斯•C•诺斯.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G]//科斯,阿尔钦,诺斯,等.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274-291.

[5] 朱最新.论重大行政决策进行合法性论证的必要性[J]党政干部论坛,2006,(3):29-31.

[6] 朱熹洋.政府能源储备的公法探析[J]行政法学研究,2007,(1):56-60.

[7] 王桂英.中国石油环境分析和石油安全战略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124-125.

[8] 马波.论《中国石油储备法》的立法理念[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3):6-8.

[9] 朱怀念,孔雪.中国石油储备法律制度的建立与能源安全[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07,(5):37-42.

[10] 董茂云.比较法律文化:法典法与判例法[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0:187-188.

[11]韩文秀,裴建军.建立国家石油储备的国际经验和启示[J]宏观经济研究, 2001,(12):54-58.

[12] 房伟.我国石油储备立法初探[C]//中国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2006:220-223.

[13] 黄明健.环境立法目的刍议[J],2007,(3):30-31.

The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of China’s Future Law of Petroleum Reserve

MA Bo

(Law School of Fuzhou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和平崛起 国民 海洋意识 海权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本质的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逐渐提升,现在已经稳居世界前列,在国际经济和政治舞台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正走在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作为唯一一个社会主义社会的大国,中国的发展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注意和警惕,他们精心炮制了“中国”,宣扬中国的崛起会给周边国家和全世界带来威胁的观点,中国的国际环境一度很被动。为了应对这种现实,为国内经济发展、社会改革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中国提出了“和平崛起”的观点并上升为国家战略。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想成为强国,必须首先成为“海洋强国”。中国想实现“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目标,对海洋的掌控至关重要。而中国是传统的大陆文化国家,几千年来国家和国民的海洋意识都不是很强。想要实现“和平崛起”战略,我们必须要先成为海洋强国。想成为海洋强国首先要发展国民的海洋意识。这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认识培养国民海洋意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何在“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下发展国民的海洋意识已成为我们强国之路的第一步。

1海洋意识与海洋文化

文化没有清晰的概念。但是不论文化的定义如何,其核心是价值观念。而海洋意识,实质上也是在海洋文化层面上讨论关于海洋的价值观,即对海洋及其价值的认识和追求这种价值的行为方式。笔者认为,海洋文化和大陆文化的最基本差异在于大陆文化更多是一种农牧文化,而海洋文化更多是商业文化。两种文化对民族特性、社会结构、经济基础、政治制度乃至意识形态都有不同的影响。相对于大陆意识,海洋意识具有以下特点:

1.1重商意识

即重视物品在流通和交换过程中带来的利益的理念。尽管产品交换伴随着人类文明史,但商业作为一个重要社会行业,则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才会产生。在古代大陆型社会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始终占据绝对优势,商业活动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也因此扼制了商业意识的发展。中国传统社会长期存在的“农为本商为末”观念即是此例。但在古代的地中海地区,地形的分割和当地物产的不足使海外贸易很早就成为社会的主业之一。

1.2冒险和进取精神

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从事的海上谋生活动远较陆居者艰险。尤其是远洋航海贩运,可以用九死一生来形容。又因远洋贩运所带来的巨额利润,更诱使航海者不惧途中和异域的未知风险,不断开拓航路和市场。他们对未知世界的探求欲望强烈,非陆居者所能比拟。

1.3开放性和多元性

海外通商和海外谋生是海洋型社会存在的基础,社会对人流和物流的开放是其存在的基本条件。海洋意识既崇尚不断从异域和异质文化中汲取物质和精神营养,也激励人们的海外迁徙活动和较少限制外来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视商品和人口的流动为常态,与“安土重迁”和“闭关锁国”的大陆型社会意识有较大的差异。

2海洋战略与“和平崛起”战略的关系

纵观几千年的中国的社会发展历史,大陆经济一直是中国国民经济主要的组成部分,而中国的文化也主要以农耕文化为代表。无论是统治者还是普通国民,大多认为只需要土地就可以养活老百姓、维护好统治。可以说数千年来,无论朝代如何更迭,中国一直实行的是以大陆经济为主要国民经济组成部分的“大陆战略”。而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也一直是世界上国民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但是,我们要承认的是,这种对陆地的重视、对海洋的忽视,不仅是中国历史上兴盛的根本原因,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根本原因。正是因为对海洋、对海洋力量的不重视,中国逐渐落后,从世界大国被淘汰。而近代的世界强国,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日本、俄罗斯等,他们的崛起都是依靠海洋。海洋给他们带来丰富的资源,他们利用海洋的资源发展自己,然后利用自己的海洋优势地位侵略其他国家,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持自己更大的发展。中国不会采取侵略别人的手段来发展自己,但是在21世纪的现实条件下,中国想要实现“和平崛起”的国家战略,实现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从“大陆战略”转向“海洋战略”已经成为必由之路。

从“大陆战略”向“海洋战略”转变,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海洋强国,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的必要的战略转型,这是中国成为世界大国的需要,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有深刻的内在必要性。

2.1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促使中国实行“海洋战略”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对外贸易持续增长。世界经济全球化是大势所趋,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和贸易交流肯定会越来越频繁。而在所有的对外贸易中,海洋贸易的比重最大,其比例远远高于航空贸易和陆地贸易。海洋贸易占主要地位是有深刻原因的:一是地球海洋面积要远大于陆地面积,这导致海洋贸易的比重要远大于陆地贸易;第二是海洋运输的成本要比航空贸易的成本小很多,这造成海洋贸易的比重要远高于航空贸易。海洋贸易对于对外贸易的重要性,以及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要求中国必须走向海洋。

2.2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促使中国实行“海洋战略”

中国现在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能源需求国。能源问题早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能源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安全涉及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能源的安全运输;另一个是能源的储备。能源的进口也属于对外贸易的一个部分,能源进口的运输的主要方式就是海运。另外一个是能源的储备,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世界上大部分陆地的资源都开采殆尽,想要发展,我们必须依靠海洋,从海洋中获取资源,从海洋中获得发展。因而发展“海洋战略”,成为海洋强国是解决能源问题,特别是能源安全问题的必要条件。

2.3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促使中国实行“海洋战略”

现在中国国民的海洋意识非常薄弱。中国人大多都知道中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有多大的海洋国土。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等国际法律和文件,中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和几千公里漫长的海岸线,中国还拥有太平洋底7.5万平方公里区域的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采权。海洋也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作为唯一一个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发展和强大引起了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警惕和反应,他们不仅炮制了“中国”,还从各个方面给中国掣肘,幻想延缓中国的发展和强大。中国的国际安全形势,特别是海洋国土的安全形势非常严峻。必须要承认的是,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的综合国力特别是海洋实力还不够强大。复杂的国际安全形势,促使中国必须转向“海洋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海洋强国。

3发展海洋文化,提高国民海洋意识

上面我们已经证明:实行“海洋战略”,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成为海洋强国,是中国发展的内在必要要求决定的,也是中国实现“和平崛起”战略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而想顺利成为海洋强国,让中国的老百姓认识和重视海洋,让老百姓认识到海洋是中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认识到海洋经济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发展海洋文化、提高国民海洋意识是实现上述的重要保证。现在中国老百姓的国民海洋意识是很差的。几千的陆地经济和农耕文化造成了这样的现状,想要提升国民的海洋意识,我们必须全方位、多角度和多层次的进行教育和普及。

3.1正确战略规划,加强政府导向,培育国民的海洋意识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经济将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想要获得进一步的发展,中国就必须要走向海洋,实行“海洋战略”,从基础做起,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海洋强国。国家已经提出要通过健全与海洋相关的法律、制定和完善具体的国家海洋战略、积极发展和强大自己的海洋军事和经济力量、对国家所属的海洋事务进行有效的管理来实现海洋强国的梦想。培育国民海洋意识是实现海洋强国梦的基础工作。

做好培养国民海洋意识的培育工作,首先要从国家层面上做好详细的战略规划,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做好政策导向。国家在某些事务上的立场、政策、观点和行为,会对该国国民在该事务上的意识和看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而,中国政府在海洋事务上的战略、各级政府在海洋意识教育上的政策导向也会对国民海洋意识的培养有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政府特性决定了民族海洋意识形成及发展趋势,政府的政策导向将引领民族海洋意识的发展,政府对海洋事业的关注和投入将成为国民海洋意识不断增强的加速器和动力源。我们首先从国家层面做好培育国民海洋意识的整体战略规划,为培育工作搭好平台的结果;而各级政府应该有意识的加强政策导向,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的宣传和教育来培养和提升普通老百姓的海洋意识。尤其是沿海地区,本来祖辈们对海洋的探索积累了很多经验,但是我们缺乏荷兰那种把自己的海洋意识,通过免费的体验教育(每天都有自愿者在船甲板上给孩子介绍20世纪,船员们的生活,在体验中了解历史了解自己的祖先,了解海洋)来一代代的传承。

3.2加强海洋高等教育,建立海洋事务综合人才的培养机制

海洋事务设计各个领域经济、军事、外交等等,因而需要的是大批的海洋综合人才。我们要建设成为海洋强国,培育普通国民的海洋意识是基础,可以认为是打地基,而培养海洋综合人才则是该地面上的建筑。没有建筑,只有地基是无法让人居住的。同样的道理,没有大批的海洋综合人才处理国家的海洋事务,国民的海洋意识培育的再好也没有用。

中国的海洋领土有300多万平方公里,还有7.5万平方公里的海底勘探权和开采权,加上几千公里海岸线,因此我们需要大批的海洋事务综合人才来管理和处理海洋事务。所以,为了能有个安全舒适的家居住,除了打好地基之外,我们还要花大力气盖好地面建筑。我们要加强海洋的高等教育,国家应该加大对海洋类高校和海洋类学科建设的支持与引导,打造属于我们自己的海洋综合人才培养的摇篮。同时,有了这些人才培育的基地,这种效应可以从上到下的传递,成为增长国民海洋意识的种子。

3.3展开多种形式的海洋知识渗透,让国民的生活充满海洋的气息

培养国民海洋意识,我们需要创造其形成与发展相适应的“海洋氛围”,展开多种形式的海洋知识渗透。主流媒体海洋理论的传播、对国家海洋战略的阐释;政府海洋制度的建设与海洋政策的实施、国内国际海事活动的组织与引导;民间海洋研究机构普遍设立与研究活动的广泛展开;多样化普及海洋知识的书刊的推广、丰富多彩海洋广告文化的培植;航海竞赛、海洋旅游、海洋探险等情景参与活动的推广等等,必将让国民的生活充满海的气息,在生活中养成海洋意识,在海洋意识中积极生活。

4.结语

“和平崛起”是中国的国家战略,是中国实现民族崛起和国家复兴的必由之路。而成为海洋强国,发展海洋经济是实现“和平崛起”国家战略的必由之路。要成为海洋强国,我们必须要从基础做起,积极培育国民的海洋意识,培养海洋综合人才。我们坚信,中国的崛起就在前方!

参考文献:

[1]叶世明.文化自觉与中国现实海洋文化价值取向的思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1):18.

[2]冯梁.论21世纪中华民族海洋意识的深刻内涵与地位作用[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1): 74.

[3]孙志辉.提高海洋意识繁荣海洋文化[J].求是, 2008(5):54.

[4]段桂霞.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海洋意识教育[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5.

[5]张德华,冯梁,颜家坤.中华民族海洋意识影响因素探析[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09(3):85.

[6]顾兴斌,张杨.论中国的海洋意识与和平崛起[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2):16.

[7]叶云飞.试论海洋类高校学生海洋文化素养的培育[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2006(4):97

[8]刘新华.海权优先:当代中国的地缘战略选择[J].社会科学,2008(07):56.

[9]胡启生.海洋秩序与民族国家:海洋政治地理视角中的民族国家构建分析[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1):85-102.

[10]殷克东,卫梦星,孟昭苏.世界主要海洋强国的发展战略与演变[J].经济师,2009(04)8.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中国能源安全和产业发展也受到上述热点问题困扰。中国严重依赖西亚北非地区的能源供应,动荡引发的油价高涨也使中国面临更严重的输入性通货膨胀。中国尽管未放弃核能发展,但明显放缓了步伐。

一、当前世界能源的总体状况

能源一直是关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的重要议题。当前,能源消费继续强劲增长,供需矛盾进一步恶化。化石能源在世界能源总体消费中占据主体地位。目前,世界大部分能源仍掌握在西方国家手中。其他能源尤其是新能源发展迅速,但要取得实质性进展尚需时日。国际油价难以回到低位,价格波动对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都造成严峻挑战。

【2016形势与政治课论文】

1、能源供需关系总体紧张

进入21世纪后的绝大部分时间里,能源供应趋紧。在这期间,尽管在世界范围内石油供需总体上保持平衡,供略大于求,但这一平衡十分脆弱。往往由于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局部战争、社会动乱、恐怖活动等原因,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某些季节或某一时间段、某些石油品种出现断档,致使某些国家和地区不时发生油荒、电荒等能源供应紧张局面。

总体看,能源生产能力增长缓慢,能源消费需求却快速上升。近2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新发现的油田越来越少,特别是特大油田。世界现有的四个超级油田中,墨西哥的坎塔雷尔、科威特的布尔干、中国的大庆油田产量早已开始下降,只有沙特阿拉伯的加瓦尔油田还保持高产。未来,俄罗斯位于西西伯利亚的重要油气田的产量也会下滑(

随着世界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新兴经济体经济迅速增长,石油需求和消费量不断上升,上升幅度超过了产量的增长。尽管2016年经济危机爆发使石油需求自1983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但2016年,石油消费再次转降为升。可见,石油供应的宽松是暂时的,供应紧张才是常态。

全面提速——

能源结构走向多元化

在当前国际金融风暴肆虐下,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外部需求大幅下降。这直接催生出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与管理体制上的新变化。

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核电首当其冲。2016年11月21日,中国第9座核电站——福建福清核电站一期工程开工;12月16日,总投资近700亿元的广东阳江核电站正式动工建设;12月26日,总投资260亿元的秦山核电站扩建项目方家山核电项目开工。

至此,世界上最大的核电规划正在中国渐次展开。据了解,我国2020年前将在核电方面投下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

其次,2016年12月15日,总投资近400亿元的“宁东大型煤电化基地”正式启动,意味着煤炭资源整合的“前奏”响起。

第三,甘肃河西走廊、苏北沿海和内蒙古等地正在规划建设几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目前,甘肃酒泉地区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已全面启动。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中国围绕油气领域的对外合作进展不断加快:中国到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管道开通;中俄之间也确定将修建从俄罗斯西伯利亚通往中国的油气管道。

据透露,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已得到国家核准,不日将全面实施。这一总投资达930亿元的庞大工程,将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是中国第一条引进境外天然气的大型管道工程,仅钢材就要400万吨,如考虑到沿线城市内管线改造与建设,共能拉动投资3000亿元。同时,库容达2680万立方米的石油储备二期工程也已规划完毕,成都千万吨级炼油厂不日也将开工建设。

张国宝表示,这些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是应对金融危机的实际举措,也说明中国的能源战略正在一步步实现。我们要加大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加大能源企业的整合重组,建设现代、高效、稳定的能源工业体系。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大地表示,当前形势为中国能源结构调整创造了一个好时机,将来中国的能源结构调整应该走多元化的道路。

节能降耗——

开源节流是治本之举

1月13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37、59美元。有人担心,低油价可能致使对新能源的投资放缓。

能源专家指出,不可再生能源的属性决定廉价时代将一去不返,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势在必行。

专家表示,对于中国这个耗能大国和人均资源小国来说,开源不节流,多元化的能源战略从长远来看也只是治标之举。能源危机、气候危机,21世纪越来越明显地影响世界社会和经济的两大事件,让世界各国幡然醒悟,解决能源问题和气候问题,治本之策还在于节能降耗。

据估计,中国节能的潜力有60%在工业部门。中国石油利用的经济效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用油设备的效率也低于国外,节油潜力很大。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电力在能源总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据了解,2016年,国家将继续对传统煤电项目实施“上大压小”,计划关停小火电机组1300万千瓦。相关数据显示,到2016年10月,小火电机组累计关停3210万千瓦,已实现“十一五”规划近2/3的目标。

深刻把握国际能源格局变化新形势

能源是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目前国际能源格局正在经历着一场深刻的变化。

一方面,现有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区域变化。从消费上看,能源消费重心正在从西方发达国家向亚太地区转移,尤其是很多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增长迅速。从生产上看,能源生产日益多元化,虽然欧佩克仍掌握着全球石油供给的主动权,但北海、非洲和墨西哥湾的石油勘探和开发也在加速进行中。即便如此,事实和研究结果仍表明国际石油生产的峰值时刻即将来临。

另一方面,新能源开发已展露黎明前的曙光,能源供给结构即将进入下一个能源替

代的发展周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油砂、重油、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风能、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等都取得不同程度的进展。其中,前一个变化来源于国际范围内区域经济增长中心的转移,而后一个变化则来源于现有主导能源供给保障程度的下降和环境保护的压力。 这样一种能源格局的变化导致各国在世界范围内对能源资源的争夺日趋激烈,同时也加快了能源领域的技术开发步伐。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作为新崛起的发展中大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能源需求进入高增长时期,而中国的能源供给结构长期以煤炭为主,不但从总量上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根据Bp公司的能源统计数据,与世界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较世界平均水平高出41、1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较世界平均水平分别低15、4和20、1个百分点。由于国内优质能源石油、天然气的供给保障能力低,目前我国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已经接近50%。同时,能源消费(主要是煤炭)是导致中国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空气中约70%的二氧化碳排放、90%的二氧化硫排放和67%的氮氧化物排放来自于燃煤。几乎所有的烟尘排放也来源于此,占到总悬浮颗粒无污染(TSp)的一半以上。

这种相对落后的能源消费结构、高度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和能源消费的高污染,不但导致我国资产价值体系溃损,生产和生活成本不断上涨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而且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中遇到更大的压力,长期来看,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也会产生制约作用。因此,千方百计解决国家能源安全这一具有长期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显得尤为紧迫。

在国际能源市场和国家能源供应保障体系中,能源企业的作用是第一位的。能源企业能不能把握住这一格局变化的历史性机遇,不但决定着企业的生死存亡,而且对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竞争力起着重要的影响。以Bp、埃克森、壳牌等为代表的国际大石油公司凭借着资源、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不但在过去的近百年中主导着国际能源市场的发展,而且近年来加快了进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步伐。

中国能源企业是国际市场的后来者,在资源获取、技术和管理等方面,与上述大公司相比都有不小的差距,如果再将企业资源投入新能源的开发有可能会更加力不从心。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一格局的变化对于中国能源企业而言不仅仅是风险,更潜伏着巨大机遇。庞大的国内需求为企业提高规模经济效益,提高管理能力和加快技术进步提供了空间,新能源的开发缩小了国内能源企业与国际大公司的差距,因为这一领域处于起步阶段,技术水平差距相对较小,为我国企业在未来竞争中转被动为主动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历史时刻,被动应对只能意味着放弃发展的主动权,成为跨国能源公司的附庸甚至被淘汰出局,国家的能源安全无从谈起,经济命脉也将落入他人之手。反过来,主动应对则意味着在竞争中牢牢把握发展的机遇,将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在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上,这样的竞争力才是有生命力的、可持续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能否主动、敏锐而准确地判断形势,进而作出正确的战略抉择,是抓住机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作为国有重要骨干企业和国家石油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提出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正是对所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和新要求的积极回应。这一战略决策提高了企业关注世界能源发展趋势,顺应全球石油石化行业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能力,有助于企业实现从传统石油公司向面向未来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型能源公司转变,有助于为更好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这一战略的巨大意义更具体地体现为:

首先,有利于提高中国石油集团的国际竞争力。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的战略,包含传统能源的支撑,能源供给结构变化,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供应能力的价值链开发,能源开发利用全球化和经营管理国际化等方面的内容。由此可见,这一战略以技术进步、管理能力的提高和价值链的构造为手段,既立足于现实,又面向未来,有助于中国石油集团克服劣势,全方位地参与国际竞争。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石油;供需形势;对外依存度;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TE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8-0076-02

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经济始终保持着快速而稳定的增长,1980年到2010年中国GDP年均增长率为9.82%(计算依据见表1),按照“十二五”规划重申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计划2020年GDP达到4万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保持在7%以上。

在经济迅速增长的背后,一系列压力与挑战也随之而来,其中石油能源保障就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中国的石油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只有近10吨,人均可采储量只近3吨,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国内石油供需形势不容乐观,亟待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发展战略。

2国内石油供需形势

从国内石油生产情况来看,未来的前景不容乐观。据《中国石油年鉴》分析与预测,中国石油产量增长率未来几年内会逐年下滑,2010年国内石油产量为2.02亿吨,2011年石油产量会比去年增长2.24%,2012年会比今年增长2.13%,而再之后的一些年度,石油产量会出现逐年递减趋势,预计2012-2020年,中国原油年产量约为1.8-2.0亿吨[1]。由于新增探明储量一直没有太大的进展,今后中国国内原油产量突破不会很大,按现探明剩余储量(近30亿吨)测算,中国石油只可再开采15年左右[2]。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然带动能源需求与消费的迅猛增长。世界石油消费主要分布在OPEC国家和地区,表现出极大的不均衡性[3]。石油消费量最多的国家依次为美国、中国、日本、俄罗斯、德国、印度和韩国[4],每个国家均有超过1亿吨的石油消费量,七国消费总量占世界总量的52.13%[5]。中国自2003年以来,一直是位居美国之后的第二大石油消费国[6]。相关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内中国原油需求的增长速度将为4%左右,同期国内石油产量却仅有2%左右的增长速度[7]。国内外能源机构为此纷纷对中国石油供需状况进行了中长期预测(如表2和3)。

从表2可以看出,预测2000年的石油供需缺口为4000万吨,而实际却超过5000万吨,实际状况比预计更加不乐观。2010年中国石油国内消费量超过4亿吨,国内供给仅2亿吨多一点,供需缺口超过2亿吨。

从表3可以看出,几大国际权威机构预计的中国未来石油需求增长速率与国内有关专家提出的4%左右的需求速率相吻合,可见中国今后石油需求态势之严峻。

虽说石油能源约束并非制约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绝对瓶颈,但中国目前面临的石油能源约束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8]。迅速增长的石油消费需求和国内原油产量的有限性,使中国原油供应很大一部分要依靠进口,连续的消费缺口使得中国日渐成为世界上越来越重要的石油进口国[9]。1993年以来,中国由石油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进口依存度在之后的年度内不断提高[10]。据中国商务部和中国海关统计,2005年之前的一些年度,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有增有减,从2005年开始至今,每年都有所增加,2003年到2010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分别为38.7%、45.1%、42.9%、47%、49.8%、50%、52%、53.7%[11]。

结合《2006中国能源发展报告》,得出中国石油过去20年的对外依存度图,如图1所示。

据《中国中长期能源战略》1999年预测,2010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存度约为40%,可实际却达到了53.7%,并无否定该报告预测准确度之意,旨在说明中国石油国内供需矛盾及其态势增长之[12]。据专家预计,2020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将升至60%,可能成为世界第一大油品进口国。尽管未来一些年内,在中国境内还会发现一些油田资源,但仍无法改变石油的供需缺口状况[13]。

3新时期国内石油发展战略

在石油短缺、自供需矛盾极大的情况下,要想进一步确保中国能源供给尤其是石油安全,通常有三种发展战略可供选择:

第一,合理并有效利用国际石油资源。利用国际石油资源的途径有两种:一是继续进口,从国外买油;二是实施“走出去”战略,到国外采油。前者使中国对境外石油的进口依赖继续保持,后者是一种直接获得境外石油资源的方式,它不仅可以保证国内的石油供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回避价格风险,因此近年来其地位日渐凸显[14]。而随着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和国际石油投资风险的提高,国际石油资源的获取难度在日益增大。同时,出于能源安全问题考虑,中国的能源战略应倾向于加强对蕴含石油资源的内陆地区和海洋的开发,以增加国内产量,降低进口量[15]。

第二,加紧国内现有主力油田的二次和三次开采,即利用现代石油开采技术,深层挖掘石油资源。但石油资源的不可再生和探明储量的有限性,很难使主力油田的多次开采战略长期维系,再加上新开采技术的成本攀高和产出率的日益下滑,老油田的成本收益分析指标及其不乐观[16]。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后,目前中国陆上主力油田相继进入高含水后期开发阶段,很多油田产量已明显呈递减趋势,而且在已探明可开发的新增和未动用储量中,可供开发的优质储量较少,越来越多的是岩性复杂的低渗透和稠油储量[17]。

第三,合力开发小油田。在中国境内,除主力油田之外的小油田零散地分布在许多地区,这些小油田产量虽小,但累计储量一样极为可观。为缓解主力油田承受的巨大的产能压力,同时降低中国石油供给对外依存度,对加强小油田的勘探开发提出了极为迫切的要求。由于小油田储量丰度、渗透率和产量都很低,而收益风险、开采难度和开发成本都很高,再加上石油资源不均衡的地域分布和石油技术水平差异,使得小油田的勘探开发在本质上就应该广泛开展合作,以分散风险。

参考文献:

[1]中国能源战略高层论坛.2010-2020年中国石油资源产能预测[R].第十三届中国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2010,5.

[2]J.Fred Weston. Mergers and Restructuring in the World Oil Industry [J].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Volume2001, (15):39-41.

[3]Pegado, Alexandre Pinto. The global impact of the oil price fluctuations [J].Analysis and study of Macro-Economic Dimension. Petroleum Science. 2000, VOL.3, NO.1:305-317.

[4]唐炼.世界能源供需现状与发展趋势[J].国际石油经济,2005,(1):42-43.

[5]Arlie M・Skov.The global resource frame of the middle 21century [J].International Oil Industry.2003, (3):94-97.

[6]M.J.Harden.Growth patterns studied in large oil companies [J].Oi1&GAS Journal/Sept.29.2003:155-163.

[7]崔忠余.K能源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7, (5):44-46.

[8]Sami Alpanda, Adrian Peralta-Alva. Oil Crisis, Energy-saving Technological [J].Change and Stock Market Collapse of the 70’.2003,(July7):61-63.

[9]Michael.C.Lynch.Forecasting oil supply: theory and practice [J].The 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02,(42):373-389.

[10]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统计分析[R].《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09》, 2009,(5):9-11.

[11]中国能源对外依存现状[R].《2006中国能源发展报告》, 2006, (10):11-12..

[12]田春荣.2003年中国石油进出口状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 2004, (3):19-22.

[13]卢怀宾.中国石油需求与供应前景[J].国际石油经济, 2004, (4):32-38.

[14]傅承德.21世纪中国石油发展战略[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 2000:202-214.

[15]吴磊.中国石油安全[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44-45.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8篇

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院长、油料能源植物高效转化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主任、国家林业局南方油料能源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是国家林业局生物质能核心专家。长期从事能源植物和生物柴油研究,先后主持、参与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近20 项,在国内外发表相关研究论文150余篇,先后有15 项成果分别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1~3等奖(其中《非耕地工业油料高产新品种培育及高值化利用技术》获2014 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为推动我国生物柴油科研和产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文/李昌珠

进入新世纪以来,植物油脂用途的拓展加速,被广泛用于油脂基能源产品(生物柴油、生物航空燃料油和生物油)、油脂基化工产品(表面活性剂、油漆、涂料)和油脂基材料产品。在植物油脂市场巨大需求拉动下,以生产工业油脂、芳香油或类似烷烃类原料为主的工业油料植物产业成为相对独立的门类迅速发展壮大。

1960 年,全球油脂产品产量为3000万吨,到2004年增至1.31亿吨。这一刚性增长趋势反映了油脂产品用途的拓展和需求量的增大,同时也警醒国际社会高度重视植物油料的生产。2000 年以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总量稳步增长,2011年达到2595 万吨,比2000 年增长44.3%,年均增长3.4%。2012 年我国消耗植物油脂达2700 万吨,其中72.2% 依赖进口维持供应。与此同时,作为国民经济命脉重要组成部分的石油工业,所需原油对外依存度也超过了60%。能源安全的形势异常严峻。开发新能源替代石油尤为迫切。2007年9月4日,国家发改委了《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称,到2020 年,以能源作物为主要原料的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生物液体燃料将达到替代石油1000万吨的能力。我国工业油料能源植物资源十分丰富、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其中木本油料植物有400种。可利用的、含油率在15%~60% 的有200 种。含油率高达50%~60% 的有50 种。已经广泛应用的有30种。其余大部分还没有利用。巨大的挖掘潜力与可再生生物质能源的属性,使得工业油料植物可望成为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替换性资源。

当前,我国食用植物油脂和工业用途油脂的消费总量约4200 万吨,但利用耕地自主生产能力只有大约800 万吨。3400 万吨的缺口需要耕地约4533 万公顷。由于人口众多,我国的耕地始终是稀缺资源。据有关部门分析,近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的预警区间为1.0 亿~1.1 亿公顷,而2011年我国粮食种植面积为1.11亿公顷,接近预警红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我国70% 的耕地必须种植粮食作物。不与口争粮,不与粮争地,是不可逾越的底线。工业油料植物大多具有野生性,耐旱、耐贫瘠,在山地、高原和丘陵等地域都能很好地生长。我国南方约有2000 万公顷的农林荒地荒山。利用这些非耕地种植油料植物,可以缓解耕地资源稀缺、实现生态重建和工业油脂资源规模化生产的有机结合。

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的一个共性难题。工业油料植物,如蓖麻、光皮树、油桐和山苍籽等,对重金属污染土地、废弃矿区和盐碱地有相当强的耐受力。目前,全国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达到1000万公顷以上。湖南是重金属污染最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因金属矿产开采等直接造成的林地污染及植被破坏有17万多公顷,受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威胁的耕地有106万公顷,受到较为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有20 多万公顷,受重金属污染影响的湿地等水域面积则更大。大规模培育工业油料植物,在提供能源产品解决能源危机的同时,也可以治理重金属污染、改善土壤质量。另一方面,工业油料高效转化油脂基化工产品、油脂基能源产品和油脂基材料产品,相对于用石油原料生产同类产品,具有毒性低、易生物降解、适应环境强等优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和颗粒物质释放,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我国的贫困人口基本分布在丘陵山区。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是森林资源不能高效转化为市场需要的商品。生物柴油、生物油和生物航空燃料油以及油脂化工产品大规模应用于燃料油市场后,原料油的需求将大量增加。这将大大促进工业油料植物种植基地发展及农林业产品结构优化调整,迫使工业油料植物原料生产进一步扩大规模、深化拓展,逐步形成工业油料植物农业、工业油料林业和生物质燃料油生产三位一体的生物液体燃料工业体系,使之成为广大农村地区振兴地方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高效农林业创出一条新路。不少从事传统农业生产的农民可以生产油脂工业品,从而为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农民和林区职工收入,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缓解由农村向城市移民的浪潮,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增强农村经济的活力。另外,工业油脂清洁高效加工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将促进油脂产品升级,引领包括生物柴油、生物油和固化剂等产品在内的工业油脂新兴产业及良种、技术、产品和加工装备产业的发展。

以上充分表明,工业油料植物产业不与粮食争地,能缓解能源危机、改善生态环境、生产高附加值产品、提高就业机会、带动新农村建设,具备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势在必为。

(未完待续)

知识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