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煤矿安全培训论文

煤矿安全培训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煤矿安全培训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煤矿安全培训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矿安全;安全事故;致灾因素

1、引言

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之一,我国煤矿大部分都是井下作业,井下生产环境的特殊性、生产条件的多变性、技术设备的局限性、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和监管体制不完善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近几年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频发。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关注煤矿安全,创建安全性矿井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煤矿安全生产也已经成为国民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煤矿安全事故产生的消极影响已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损失,每当矿难发生时都会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使得我国煤矿企业的形象受损,影响企业的信誉和后续发展。因此,对于煤矿安全事故的讨论和思考,如何有效减少和遏制煤矿事故的发生,已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

2、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2.1外部环境因素

我国煤矿的存储量大,分布范围广,但是煤矿生产自然条件恶劣,且复杂多变,大部分煤矿是井下作业,开采受到瓦斯、水、火、煤尘和顶板等多种威胁,井下温度高、通风不畅、照明不足,而且露天煤矿少,特厚每层少且埋藏深,大部分煤矿存在着煤层薄、倾角大且不稳定等不利因素,煤矿数量巨大,大中小三型煤矿并存,差异大,灾害治理和预防难度大,是世界各主要煤矿大国中自然条件最差和灾害最严重的。

2.2监管体制因素

企业是煤矿安全的第一责任主体,但是如何落实责任,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来组织生产就离不开政府的监管。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垂直型安全监管体制,但实际上是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为主的管理体制。这就使得煤监部门和地方政府有或多或少的联系,不利于监管工作的展开。而且一些地方的安全监管机构设置不规范,缺乏独立执法权和权威性,对一些受当地政府保护的不合格的非法没法煤矿只能听之任之,不闻不问。再加上大型国有煤矿企业负责人本身对于安全监管工作的责任心不强,各种责任制和规章制度没有真正落实下去,管理松懈,一味追求经济利润而忽视安全的重要性,这些都是诱发煤矿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

2.3人为因素

煤矿生产条件恶劣,许多大专院校的学生不愿去煤矿企业工作,这就造成了煤矿企业的井下一线工人大多数是农民工的现象,文化素质不高且之前都没经过专业的安全技能和生产培训,缺乏安全意识。就算是经过了安全培训,许多企业的安全教育不规范,只是走走过场,一旦形成这种不良风气,井下员工就会形成侥幸心理和“得过且过”的想法,最终造成了严重的思想麻痹,行为上脱离实际,从而引发严重安全事故。

2.4技术设备和资金投入因素

技术设备包括两方面,一是煤矿生产设备,另一个是安全防护设备。煤矿企业对于企业的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足,使得生产设备维护不够更新周期长,生产设备老化,安全性能下降,故障频发。大多数煤矿企业管理层不愿意或没有足够能力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地方政府的财政也不足以填补这个缺口,使得安全防护设备不齐全,不符合既定标准。

3、防治煤矿安全事故的建议

防治煤矿安全事故要从内因和外因两方面双管齐下。对于环境恶劣这个外因,我们所要做的就是需要改善井下员工的工作环境。合理布局采区,改革煤矿开采工艺,加强井下通风,制冷降温,从而创造适宜生产环境,提高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提升生产效率。

监管体制,员工素质和设备投入的三方面内因要从以下几点着手改善:一是完善监管体制,加强地方监管队伍的建设,健全安全监管机构设置,建立健全煤矿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责任制,签订煤矿安全生产责任状,明确各级部门和人员的安全责任。二是加强员工安全培训和安全教育,努力提高员工文化技术水平和安全生产意识,建立健全培训、考核制度,实行持证上岗的工作原则。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活动,使安全生产意识深入员工心中。三是加大安全设备的投入。安全是生产的前提,而先进的设备才能提高生产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煤矿企业要认识到这一点,加大对安全生产设备的投入,并按规定定期保养维修,及时淘汰更新,保障煤矿生产的安全。

4、结语

煤矿安全是一个长期的、需要持之以恒的基础工作,我国的煤矿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煤矿安全生产任重而道远。防治煤矿安全事故需牢牢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安全生产长效预防机制,提高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有效减少和遏制重大煤矿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政安全,促使煤矿企业和谐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雷雷.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及对策.山西煤炭,2013(05)

[2]张东,聂百胜,王龙康.我国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致灾因素分析.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3(05)

[3]张太发,张鸿艳,宋明娟.关于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几点思考.经济师.2013(06)

煤矿安全培训论文范文第2篇

一、初级认定指标

1、必备条件

1.1机构设置

1.1.1靖煤集团培训处是靖煤集团职工培训的职能管理部门和教学单位,经靖煤集团授权从事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有机构负责人任命书、授权证书等材料;

1.1.2制定有靖煤集团培训处章程;

1.1.3设有处办公室、教务科、财务劳人科、职教科、政工科、总务科、招生就业科等科室,负责培训策划、培训教学、教研、档案、财务管理、后勤服务等职能;

1.1.4财务收支单列。

1.2注册资金或开办费:靖煤集团培训处属非法人单位,办学规模符合培训条件,固定资产达1139.178万元;

1.3管理人员及办公场所:

1.3.1专职管理人员13人;

1.3.2有固定办公场所。

1.4教师:现有教职工74人,研究生学历6人、本科学历37人,专科31人;专职教师13人,兼职教师8人,其中6人经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考核合格取得专职教师资格证,13人经煤矿安全监察局培训考核合格取得专职教师资格证,专职教师中有3名取得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

1.5教学及生活设施:能够满足同期130人以上规模培训需要的专用教室及住宿、餐饮等生活设施,专用教室使用面积1200㎡,住宿面积2500㎡。

二、必备条件符合认定指标

2、培训教室

2.1面积(50分);

靖煤集团培训处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1万平方米,拥有一座面积5582平方米的综合教学大楼,拥有一座可同时容纳18个教学班,每学员面积不少于1.5㎡,每间教室合理摆放桌椅。面积充足,符合最大规模培训相适应的教室和研讨室得50分。

2.2配套设施(35分)

2.1.1设有微机室、多媒体教室和研讨教室3个。

2.1.2;每个教室中均配备了投影仪、投影屏幕、计算机、白(黑)板、音响等设备;

2.1.3配备桌椅适合成人使用,完好无损。同时综合教学大楼按按标准配备消防设施,消防设施经消防部门验收合格,确保所有教室无安全隐患,实现干净整洁、采光通风好的要求。

3、培训师资

3.1学历教育(60分)

3.1.1靖煤集团培训处现有专职教师13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专职教师6人,占专职教师总数的46.15%;

3.1.2专职教师队伍中有3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3.2专业结构(40分)

3.2.1专职教师专业结构合理,能满足法律法规、安全管理、安全技术、行业主体专业等方面的授课需要,每类专业授课教师都至少在1人以上,在开展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时,每个作业类别都有2名专科以上学历、相应专业的专职教师,从事实际操作教学的教师都具备相应专业技师以上等级证书。在教师培养上,我们下大力气加强内部教师培养,2010、2012年分别安排了16名中青年教师赴西安科技大学、兰州资源环境技术学院进修煤矿主体专业学习。

4、培训管理

4.1队伍

4.1.1靖煤集团培训处注重队伍建设,培训分管负责人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职称,并有3年以上安全培训管理或有相关工作经历;

4.1.2专职管理人员都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和助理级以上职称。

4.2制度

建立健全完善了《靖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培训处章程》、《靖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职工培训管理暂行办法》、《靖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培训管理办法》、《教学常规管理办法》、《外聘教师管理办法》、《短训班学员考勤办法》、《靖煤公司培训处岗位职责管理制度》、《教师评估制度》、《教师职责》、《班主任职责》、《实验室图书室管理职责》等涉及需求分析、教学管理、教师管理、学员管理、考核管理、教学质量控制、培训评估、档案管理、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方面的制度,真正做到以制度管人管事,促进培训工作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并取得良好的实际培训效果。

5、辅助设施

5.1实验设备

5.1.1靖煤集团培训处深刻认识到,要搞好培训必须加强辅助设施建设,在靖煤集团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多年建设,现有辅助设施能够满足所申请培训项目需要的实验演示设备。一是具有采掘实验演示设备:综采生产安全系统演示装置,掘进通风与安全演示装置,其它有关采掘方面的实物或模型示教板。二是具有通风实验演示设备:现代化矿井通风系统实验演示装置,智能型瓦斯、煤尘爆炸实验装置,矿井监测监控系统实验装置,灾变风流逆转实验装置,及安全检查随身携带仪器仪表等。三是具有机电实验演示设备:风电瓦斯闭锁,电气防隔爆示教演示,电气综合保护演示,提升运输安全保护演示。四是具有其他实验演示设备:自救器、创伤急救模拟人、其它有关安全培训教学模型或示教板。

5.1.2为了更好地发挥学员的动手和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在靖煤魏家地矿设置具有相应的实际操作场地和设备。

5.2计算机

5.2.1靖煤集团培训处建有独立的计算机室2个;

5.2.2现有教学用计算机60台;

5.2.3都配备宽带可上因特网.

5.3图书资料

5.3.1建有独立的阅览室1个,可容纳人数25人;

5.3.2给阅览室订阅涉及安全类的期刊、图书及报纸种类共有80多种;

5.3.3购置了一定数量的安全教育音像资料;

5.3.4我们注重图书资料及时更新,每年要订阅新的图书资料,近三年内订阅新的图书资料品种有40多种。

5.4安全展览展示

在魏家地矿我们靖煤建成了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事故、事故预防知识以及新技术、新装备等展览展示和多媒体展厅。

6、后勤服务

6.1住宿

6.1.1晶虹宾馆是我们集团近几年新建的集餐饮、住宿、会议学习等多功能场所,能够满足同期130人培训住宿需要的标准间,每间房间配好桌椅、台灯、电视、空调、电话等生活设施,建有卫生间,能让培训学员洗浴并确保安全。

6.2用餐

6.2.1在晶虹宾馆内建有培训学员食堂,可满足同期最大规模130人就餐;

6.2.2食堂有卫生许可证,做到饮食品种多样、清洁卫生安全,确保让培训学员吃得营养卫生,保证培训学习的体能需要。

6.3其他

6.3.1教学及生活场所清洁安全,绿化良好;

6.3.2我们安全保卫工作抓得紧,同时交通便利,能够就近就医,确保培训学员安全,顺利完成学习培训任务。

三、复审考核指标

1、师资

1.1管理

1.1.1靖煤集团培训处对专兼职教师实行选聘、考核、奖惩及淘汰制度,结合认定标准实行动态管理;

1.1.2教师队伍多年来保持稳定,经初步统计,3年内专职教师总变动率不超过10%。专职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40学时的继续教育,切实提高专职教师的知识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技能。

1.1.3我们不断加强日常教学管理,做到授课情况登记表、教学质量评估记录、学历及职称证书复印件、劳动关系证明等档案资料齐全.

1.2能力建设

1.2.1教师我们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多种形式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和授课水平,每年开展3次教案或课件评比,组织教师外出参观学习一次,切实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

1.2.2每年我们开展2次以上培训教学研讨活动

1.2.3要求专职教师每年不少于一周的现场调研,并撰写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1.3绩效

1.3.1我们要求专职教师年平均授课时间不少于72学时;

1.3.2每期培训班专职教师授课时间不少于总授课时间的30%;

1.3.3对兼职教师按照《外聘教师管理办法》实行管理,有明确的工作任务和内容,要求年平均授课时间不少于48学时。

2、培训教学研究

2.1培训教研

2.1.1为提高培训质量,我们切实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研究;

2.1.2做到每年设立一个研究项目,每年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分析不同培训对象的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包括培训目的、课程设置、授课教师、方式方法等内容的培训方案,落实到实际培训工作中,提高培训效果。

2.2成果

2.2.1在搞好日常培训工作的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培训科研活动,撰写培训论文,近三年来,我们共发表培训论文4篇

2.2.2动员煤矿主体专业岗位人员和各单位积极开发培训教材和音像制品,其中教材5种,音像制品3种。

3、培训组织实施

3.1教学管理

3.1.1通过扎实有效的组织实施增强了培训学员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培训效果。

3.1.2对每期培训班配备专职管理人员担任班主任,严格学员考勤,确保学员培训时间,按时完成培训任务。

3.1.3实行班主任跟班听课制度。

3.2教学管理

3.2.1制定培训教学计划,严格按大纲要求的时间和内容实施培训,为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教材、讲义和相关资料,合理选用讲授、研讨、角色扮演、案例、模拟等教学方法

3.2.2课堂讲授全部采用多媒体,

3.2质量控制

3.2.1严格制定教学计划,合理选用讲授、研讨、角色扮演、案例、模拟等教学方法;

3.2.2课堂讲授全部采用多媒体。

3.3质量控制

3.3.1严格按大纲要求的时间和内容实施培训;

3.3.2为学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教材、讲义和相关资料;

3.3.3每班培训人数做到不超过80人;

3.3.4每位教师每期班连续授课时间不超过1天,担任课程不超过两门;

3.3.5图书资料室、计算机室全部向学员开放,对学员进图书资料室、计算机室作有记录

3.3.6每次培训都组织学员参观安全展览展示。

3.4效果评估

3.4.1每期培训班对教师、课程设置、教材及后勤服务等进行评估;

3.4.2每期培训班进行书面总结,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认真整改

3.4.3每期培训班召开学员座谈会,听取学员意见和建议,改进和提高培训工作;

3.4.4通过座谈会或调查问卷等方式,每年至少听取2次学员及所在单位对培训质量与效果的意见,把学员及所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落实到今后的培训工作中,促进培训工作深入发展,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

4、培训业绩

4.1评价

4.1.1通过对培训工作的调查统计,学员对我培训机构课程设置、教师、授课内容、组织管理和后勤服务的满意率为97%;

4.1.2学员经培训,考核合格率为96%;

4.1.3学员所在单位对培训质量与效果较满意

4.1.4所在地安全监管部门或煤矿安监机构评价较好。

4.2培训数量

我培训机构根据计算,近三年来,每年平均培训各类学员XXX名。

5、规章制度执行

5.1制度

5.1.1靖煤集团培训处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在实际培训工作中严格执行各项制度,做好相关记录,正确的坚持下去,存在不足的及时改进,确保制度更加健全完善,执行制度更加有力有效,切实做到培训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培训工作的质量。

5.1.2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收费,确保收费合理,帐务清晰。

5.2.档案管理

5.2.1加强档案管理,做到教学档案一期一档,装订成册,分类编号,内容包括办班计划表、办班通知、学员名册、考勤表、课程表、教师讲义、教师评估表、考试成绩表、培训班总结等;

5.2.2做到学员档案一人一档,内容包括:学员登记表、身份证复印件、学历复印件、考试卷、实际能力考核表、补考记录等;建立档案室,配备专职档案员,充分发挥档案的作用。

煤矿安全培训论文范文第3篇

年,我矿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一系列有关职工教育培训的指示精神,坚持“三个并重”原则,紧紧围绕“两型三化”矿井建设和“四大”主题活动,虚心学习兄弟矿井“四五级联动”安全培训经验,借助培训体系贯标平台,不断完善措施,优化管理,真抓实干,注重效果,圆满地完成了全年各项培训任务,教育教学水平也随之提高。全年全矿“三项岗位人员”外培完成264期1564人,完成计划的105.6%;安全内培完成28期4147人,完成计划的117.9%;岗前培训完成9人;党员政治培训完成7期405人,完成计划的112.5%;继续教育完成3期106人,完成计划的100%;技能鉴定内部培训完成7期498人,完成计划的622%;管理认证培训完成1期60人,完成计划的150%。进而达到了全员培训率100%,培训合格率100%,学员满意率100%;“三项岗位人员”持证上岗率100%;教师持证上岗率100%,专职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学100%。年我矿保持了济宁市、集团公司职工教育和安全培训先进单位荣誉;首次获得煤监分局安全培训先进单位;“235”培训方式课题获集团公司企业管理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并获省企业管理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一、主要认识和体会

(一)改善条件、优化环境是搞好职工教育的关键环节。矿对培训基地按照“保四争三”的目标要求,不断增加投资,改善办学条件,新建了薄煤层炮采模拟试训基地,增加学员的感性认识,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相互结合,保证四级安全培训机构建设全面推进、高位达标。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是搞好职工教育的根本目的。在各项安全培训中,我们既遵循上级培训大纲要求,又突出我矿薄煤层炮采矿井特色,采取“235”方式与“6m”模式的全面结合,使各项安全技术培训适应了安全生产形势发展的需要,起到了为安全生产、提高效益擂鼓助威、保驾护航的目的。

(三)领导重视、认识提高是搞好职工教育的力量源泉。今年,根据人员调整的实际,矿充实了职工教育培训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职工教育中出现的问题,使职教工作成为矿井总体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我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力量源泉。

(四)健全机构、充实力量是搞好职工教育的组织保证。为保证职教工作的正常开展,重新聘任了20余名区队、科室业务技术骨干为安全技术培训兼职教师,使职教教师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学历达标,更加适应四、五级联动教学的需要。

(五)整章建制、严格考核是搞好职工教育的重要措施。矿重新修订了《煤矿职工安全技术培训管理规定》,不断学习借鉴兄弟单位的好经验、好做法,使各项安全培训“有章可循、有章必循、违章必究”。同时,按照制度规定的条款,以严治学,教考分离,实行动态的准军事化管理,学员的自治能力、执行能力、服从能力明显提高。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校容校貌焕然一新

今年以来,我矿按照“实际实用、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原则,我矿狠抓了职校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教育培训资源,使之逐步达到“模拟教学现场化、课堂教学电教化、考试考核立体化”的现代化办学要求。一是狠抓了职校现代化办学设备的购置,在原有的基础上,今年又投资7.5万元新增计算机14台,教职员工达到了“一人一室一机”;投资4.5万元扩建了计算机教室,为全面实现“机考”奠定了可靠基础,大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二是投资1.2万元建立了多媒体教室1口,实行集中控制,专职教师所有课程实现课件教学;投资1.8万元更换了学生桌椅60套,投资1万元更换了教师办公桌椅8套,投资10万元粉刷装修了全部校舍,校容校貌焕然一新。三是投资近200万元建设的薄煤层炮采实训基地和安全展室已初具规模。四是投资1.8万元购置了铁质书架22架,投资1万元购置铁质档案橱10组,图书阅览室、档案资料室明显改观。今年以来,校舍建设投资规模为建矿32年来的首次,为正规办学创造了齐全、规范、舒适、优雅的条件。

2.培训体系规范运作

今年以来,按照集团公司培训管理体系贯标要求,一是修改完善了本矿培训管理体系检查标准,认真组织了基层区队贯标运行情况内审,促进了基层区队业余规范化运作。二是教培中心利用自己设计的“每周一课”、“每日一题”备课记录、职工安全技术学习记录两个“一本通”,规范区队班组培训行为;利用办班资料“一清单”规范档案管理,使培训办班资料一目了然,防止了缺项漏查现象。三是认真开展教学教研,教培中心教师分工负责,每月下井或下现场2次,包保、督促、指导基层区队业余办学,认真开展论文评比、优质教案评选、学员评教、教师互评活动,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年,我矿组织教学课件评比2次,论文评比2次,对成绩优秀者分别给予了500、400、300、200元的奖励,教师教学教研积极性大大提高。四是在执行程序上,所有培训都按照“需求确认——设计策划——实施培训——培训效果评价——培训改进”程序,规范运作。如:今年初,通过岗位能力差距确认,发现部分电钳维修工、泵站司机对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掌握不熟练,动手能力较差的问题,就安排他们在机厂车间进行实物现场教学,解疑答难,学习效果明显提高。

3.“一个学习”先行一步

“一个学习”即党的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精神的学习。根据上级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工作部署,党委中心组政治学习每月不少于2次,起到表率作用;支部书记例会每月1次,起到引导作用;矿党校举办庆祝建党87周年党史党建知识有奖学习竞赛活动,673名党员参赛,起到普及作用;第三、四季度,我矿先行一步举办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员轮训班5期285人参加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我们以领会科学发展观内涵外延为主题,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美德文化教育、合格员工教育贯穿其中,并将本矿安全生产、经济任务完成情况及时通报,做到了把目标讲明、任务讲清、问题讲透、措施讲通。政治教育活动的正常进行,使基层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得到加强,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广大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得到巩固,为矿井改革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企业文化建设又有了新的突破。

4.“两项培训”超额完成

“两项培训”即“三项岗位人员”外培和全员安全换证培训。年,是我矿安全培训的“大年”。首先,落实了职工节后上岗安全培训,全矿2538人通过了岗前考试。其次,狠抓新工人安全知识强化培训,组织新工人安全脱产复训班4期,培训学员226人,为他们独立顶岗创造了条件。其三,为缓解工学矛盾,坚持有组织、有计划、长流水、不断线的培训方法,先后举办一般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班3期、培训学员136人,生产班组长换证培训班6期、培训学员321人,举办一般工种人员培训班10期、培训学员435人,共办理各种安全资格证件998件。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正规进行,促进了我矿质量标准化建设不断升级和安全生产作好周期的持续延长,矿杜绝了重伤以上人身和重大非人身事故,到12月31日连续安全生产980天;矿井质量标准化达标夺得煤业公司“五连冠”。

5.“三个推进”卓有成效

一是“四五级联动”培训初显成效。制定了《煤矿“四五级联动”培训实施办法》,按照典型示范、递次推进、培训一体、任务共担的原则,首先在采煤二区、掘进二区、机电工区进行了试点。教培中心发挥组织协调、监督考核职能,认真编制并实施内部培训计划和分解落实指令性培训计划;基层区队在选送人员参加各类内培、外委培训的同时,重点做好“每日一题”、“每周一课”、“每月一考”和以师带徒“手指口述”形式的培训;所有培训都遵守“生产需要什么样的人员,我们就进行什么样的培训”和“井下干什么、我们教什么、考什么”的培训思路,确保职工学练结合,学以致用。教培中心为12个井下生产区队设计了教师备课记录簿和职工学习记录簿两个“一本通”;创新了培训档案管理“一清单”。教培中心教师坚持每月2次的下井实习和生产区队的技术课督导,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持续攀升。二是技术比武开展正常。教培中心以“创建学习型企业、学习型区队班组和学习型职工”为抓手,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实现从单纯体力型向体力和智力结合型转变,以区队为单位组织了较小规模的电钳工、焊工、瓦斯检查工技术比武活动,选出技术能手13人。瓦斯检查工路庆斌在山东省青工技能大赛中,获得第4名的好成绩。三是继续教育步入正轨。为培养适应薄煤层炮采矿井专业技能人才,与职工大学联合办学举办的采矿、机电中专班,教学工作正常开展。今年年底106名生产区队班组长将完成学业,提高了生产骨干的学历水平。同时,紧跟集团公司“金蓝领”培训项目步伐,制定并实施了煤矿学历教育奖励办法,利用高、中级技能鉴定的途径,做到“培训—考核—使用—待遇”四位一体,鼓励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增强了企业发展后劲。年,全矿600余名职工参加技能培训和鉴定,创出历史之最;50余名职工获得学历奖励;60余名职工踊跃报考成人高考,职工学习的积极性空前提高。

6.“四个确保”顺利实现

煤矿安全培训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

一、河南省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现状

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安全生产问题引起了社会、政府及学术界的极大关注。但是频发的矿难,尤其是重特大事故却在拷问着全省的煤矿安全工作,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死亡数字表明,河南省煤矿的安全生产状况依然严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煤矿死亡人数和百万吨死亡率居高不下。据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2010年全省发生死亡3人以上的煤矿事故11起,死亡241人;其中重大及特大事故7起,死亡213人,占到死亡3人以上煤矿死亡总人数的88.4%。据省安监局统计,河南省十一五期间百万吨死亡率为1.01,目前我国煤炭百万吨死亡率降到0.5,而美国大约是0.03。数据表明,全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很严峻,跟国家平均水平还有差距,跟发达国家相比更是遥不可及,河南省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任重而道远。图1为2001―2010年河南省的煤矿死亡人数变化折线图。

(2)重特大事故频繁发生。2004年10月20日,郑煤集团(国有重点)大平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48人死亡,32人受伤;2005年10月3日,鹤煤集团(国有重点)第二煤矿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4人死亡,19人受伤(其中1人重伤);2007年4月16日,平顶山市宝丰县周庄镇王庄煤矿(乡镇有证)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井下31人死亡、9人受伤,救护队在抢险救灾过程中发生二次爆炸,造成15名救护队员受伤(其中重伤4人);2008年9月21日,郑州市登封市郑州广贤工贸有限公司新丰二矿(乡镇集体)发生特别重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7人死亡、7人受伤;2009年9月8日,平顶山市新华区四矿(乡镇有证)发生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6人死亡、14人受伤;2010年6月21日,平顶山市卫东区兴东二矿(乡镇无证)发生特别重大炸药燃烧事故,造成49人死亡、26人受伤(其中重伤9人)而该矿早在当年4月22日发生一起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12人死亡、4人受伤。虽然经过有效防范和全力救援,2010年河南省没有发生一次涉难5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但是重特大事故频发的现象还是没有得到改善。图2为2001―2010年河南省重特大事故发生统计图。

(3)经济损失严重。从相关数据分析,国有重点煤矿安全度最高,百万吨死亡率最低,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在总数中占比例不到20%,经济损失相对较少。但国有地方、乡镇集体、乡镇有证和乡镇无证等煤矿事故率更高,事故损事更为严重。表1是河南省近六年的国有重点煤矿事故损失统计。

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一些问题

通过对河南省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研究发现,煤矿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必然性,煤矿安全管理存在很多问题,有企业外部的问题,也有企业自身的问题。具体如下:

(1)煤矿企业安全投入少。近几年,通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安全投入虽有大幅度提高,矿井生产条件也有很大改善,但仍有部分小煤矿不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安全欠账多,严重影响安全生产。

(2)安全投入结构不合理。河南省煤矿安全资金投入到安全工程、安全设备等硬件方面总体上达到86.8%,而安全教育、安全管理等软件方面不足5%。安全投入资金分配不合理导致安全投入的效果微乎其微,使企业丧失了对安全生产投资的信心。

(3)煤矿从业人员素质低。许多矿井专业技术人员少,一般煤矿从业人员大多家庭贫困、文化水平低,自我规范能力差。而企业对员工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又大多流于形式,员工缺乏技术,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4)出了事故处罚力度不够,罚金偏低。现行的法律法规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罚太轻,处了事故负责人并未受到严厉的刑事责任的追究。由于对伤亡人员赔偿偏低,一些乡镇单位出了事故宁愿经济上受点处罚,也不愿增加安全生产的投入。例如平顶山市卫东区兴东二矿2010年共发生两次特大以上事故,如若第一次处罚严厉,就不会有人冒风险继续生产造成第二次矿难的发生。

(5)安全管理机制不顺畅,监管力度不够。河南省目前的安全管理机制多采用集中检查、事后处理,缺少规范化的管理程序。在管理上,政府部门职能不清,存在多头管理现象。一项工作,经常出现安检、质检、消防,卫生等部门都在管,使基层无所适从。另外,监管人员不足,素质不高,直接导致监管工作难以到位。

(6)管理者安全意识淡薄。企业的管理者急于收回投资成本,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往往忽视安全生产的投入,甚至冒着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风险进行生产。一些煤矿企业生产工艺落后,设备老化陈旧,存在严重的事故隐患。

(7)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滞后。有的企业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方面有严格的安全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员工对制度却视若无睹,违规作业屡见不鲜。究其原因不难得出企业安全文化基础不牢固是产生这种现象的关键所在。

三、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几点建议

(1)继续加大企业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投入,明确规范安全生产的投入结构比例,明确安全生产专项经费投入项目,实行安全专项经费稽查制度。政府部门要建立安全投入产出核算体系,建立企业安全投入信息网络,在此基础上进行安全投入评价,才能有的放矢的采取相应措施。

(2)提高乡镇煤矿管理者对煤矿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安全生产是煤矿工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关系着煤矿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也是关系国家和企业财产不受损失的头等大事。管理者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本质安全”的概念,强化责任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意识,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只有提高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认识,才能从根本上关注安全生产。

(3)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增加煤矿企业不安全行为的违法成本。各级安全生产执法部门要加大监察执法力度,对达不到安全生产标准又不投入资金、造成严重后果的企业,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刑事责任,同时予以经济处罚,并且处罚的金额要大于治理隐患所需的资金,以增加企业的违法成本。

(4)发挥员工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主观能动性。据统计,各类事故中人为因素占到70%以上。不难理解,人是安全生产中最重要的因素,只有抓住“人”这个关键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扭转煤矿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首先加强煤矿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教育,不断强化人的安全意识。其次,规范人的行为,加强安全检查,提高员工的自我保安意识和能力,正确使用各种专用的安全机器和设备,严格执行有关技术措施和规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减少事故的发生。

(5)加强煤矿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安全文化的建设主要体现在煤矿安全生产理念及规章制度的建立及安全文化宣传教育上的创新和发展。煤矿企业可以结合实际,以群众熟悉的形式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开展安全文化宣传、教育、培训、实践活动。

四、小结

安全生产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基石,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是人民安居乐业的基本保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要把安全生产与社会和谐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平衡发展,科学进步。

参考文献

[1]廖衍定.浅论煤炭安全生产管理[J].科技创新导报,2010(09):195-196.

[2]齐文宇等.国外煤矿安全管理的先进经验与启示[J].中州煤炭,2010(5):118-119.

[3]郭培浩等.中国煤炭经济现状浅释[J].商场现代化,2010(3):72-73.

[4]龙明艳.煤炭安全事故的反思和建议[J].科技创新,2009(11):208.

作者简介:

煤矿安全培训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提要兖矿职业教育自上世纪年代开始以来,逐渐发展成高等职业教育、中等技工学校教育、职工培训等多层次、多种形式的完整的教学培训体系,本文在分析了兖矿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职业教育所面i临的5个方面的问题,提出了作者对兖矿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理念,发展定位、管理体系运行模式的认识和见解,供决策者参考。

    充州矿区开发始于上世纪60年代末期,1976年7月成立充州矿务局,1996年3月整体改制为国有独资公司,1999年5月成立充矿集团。经过40多年开发建设,已发展为员工近10万,以煤炭、煤化工、煤电铝及机电成套装备制造为主业,跨地区、跨行业发展的国际化的特大型煤炭企业集团。职业教育也从70年代末成立充州煤炭建设指挥部技校开始起步,由原来的单一技工教育,发展到后来的职大、电大、函大等高等职业学历教育、高级技工教育、岗位技能培训和安全培训等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教育,至今已经形成由职工大学、党校、高级技工学校为主体的多层次的教育体系。职业教育培训也从以集团公司为主,深人到基层各单位。30多年来,充矿职业教育体系为充矿培养和培训了近10万名优秀员工,其中不少已成为中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骨干,为充矿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总结这30多年来集团职业教育培训事业的发展,可以用四句话、20个字来概括,即“形式多样,层次完备,体系庞大,功能齐全、成绩斐然。”

    1目前集团职业教育体系现状

    (1)目前集团公司拥有完备的职教学校2所:党校、山东工贸学院筹备处(包括职工大学、技工学校、环保安全培训中心)。其中,党校以干部培训为主,学历教育为辅;职工大学以学历教育为主,培训为辅;技工学校以职业技术和技工教育为主;环保安全培训中心全部为培训业务。教职工1200人左右,办学规模8410人,设备总价值1570.57万元。

    (2)独立设置的矿处培训单位17所:南屯矿教培中心、兴隆庄矿教培中心、鲍店矿教培中心、东滩矿教培中心、济二矿教培中心、济三矿教培中心、北宿矿教培中心、杨村矿教培中心、铁运处职教中心、唐村公司教培中心、三十七处教培中心、新陆公司教培中心、机电厂教培中心、水泥厂教培中心、焦化厂教培中心、济东新村教培中心、铁东社区教培中心。这17所矿处培训单位有独立的机构、场所、设备。教职工287人,办学规模4530人,设备总价值534.82万元。

    其中有一所国家一级煤矿安全培训基地一“中国煤炭工业环保安全培训中心”;一所国家二级地面安全培训基地;四所国家三级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即:南屯矿教培中心、兴隆庄矿教培中心、鲍店矿教培中心、东滩矿教培中心,四所国家四级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即:济二矿教培中心、济三矿教培中心、北宿矿教培中心、杨村矿教培中心。

    (3)未独立设置的矿处职业教育部门6个:物资部劳动人事科、开发公司人力资源部(教培中心)、地质公司教培中心、大陆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鲁南化肥厂人力资源处、华聚能源公司人力资源部(职教办)。这6个未独立设置的职业教育部门有专职教育人员20人,办学规模880人,设备总价值24.3万元。其培训计划列人集团公司总计划。

     2集团公司现行的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集团公司教育培训工作实行“一级决策”、“两级管理”的体制。一级决策:教育委员会是公司教育的一级决策机构,对教育培训的重大问题进行统一研究部署。两级管理:一级是公司教委和教育培训部,二级是公司所属各教育部门。

    3目前集团公司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困境

     3.1管理体制不顺,运行机制不畅

    集团公司从2002年进行了专业化改革,将集团教育体系划为物业公司管理,使得原先建立的“一级决策”、“两级管理”的体制难以实施,教育委员会名存实亡,职能缺失。集团公司教育培训部也挂靠在物业公司,难于在全集团公司实行统一管理。

   3.2集团公司职业教育定位不准,过分市场化导致职业教育失去应有的方向

    集团公司职业教育定位应该是为集团公司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保障。为此,应该承担起员工职业培训、文化素质水平的提高以及为集团公司输送所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和水平的初中高级技术工人的任务,这是企业自身发展所必须做好的一项工作,也是企业对员工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但从这几年的运行体制来看,集团公司职业教育没有把握好这个责任定位,过分强调教育要面向市场,而把集团公司职业教育全面向市场化推进,导致职业教育失去应有的方向。学校不去想如何设置专业、改进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以满足集团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而是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想着创收,用创收来维持职业教育的运行,千方百计的寻找生源、财源和安排学生的去向,以维持学校的生存,事实上已严重的影响了正常的职业教育工作,迷失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

   3.3职业教育经费不足,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极大困境

    由于职业教育定位不准,教育市场化理念的引导,导致集团投人的教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学设施得不到改善,教师工资待遇相对其他学校差距很大,甚至难以保障,这严重的影响了教师们的教学热情和积极性,教学质量下滑严重,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着极大的困境。

    3.4职业教育发展与集团人才发展规划要求脱节

      由于管理体制机制的原因,分管人力资源部门与分管卑  业教育部门不归同一领导管理,也不归属于同一管理部门,招  此之间没有沟通机制,使得职业教育发展与集团人才需求}r  划相脱离,技工学校和职工大学招生专业、招生规模、课程is  置以及培养方向难以与集团发展要求相统一,与社会需求性  难以适应,许多学生毕业后难以就业,矿区大量的毕业生在易  待业,严重影响了矿区的稳定和发展。

    3.5人才资源配里体制住化,导致从事职业教育人员数庞大、结构失衡

    全集团公司人才资源管理条块限制严重,人才资源配置体制僵化,流动不畅,职业教育领域大量行政人员及富余教归  闲置不能发挥作用,而一些紧缺的专业教师引进不进来,导彩从事职业教育人员数量庞大,结构失衡。

    这些问题的存在已严重地制约着充矿的发展,不利于伍进集团人才的成长和矿区子女就业,影响矿区的安全和稳定不利于科学发展。

    4新时期充矿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探讨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城镇化建设进程力「快,一方面带来了对煤炭等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加大,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我国长期存在着的人口众多,就业压力大的倾题,同时我国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未来“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实施高效低耗减排的低碳经济,并建设资源节约型私环境友好社会,对我国能源产业特别是煤炭行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他要求我国煤炭等能源产业,一要加快发展,保障能源供给;二要转变发展方式,节能减排,保护环境,实施低碳经济,三要优化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大力发展新能源等新型战略性产业。在煤炭行业特别要求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大基地、大集团建设,淘汰落后的中小煤矿,提高产业集中度。伴随着“十二五”煤炭产业布局和结构的调整,资源和市场争夺将进一步加剧,竞争激烈。面对这快速变化的形势和要求,充矿集团职业教育必须做进行相应的调整,加快管理体制机制和发展观念的转变,尽快建立适合集团快速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以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充矿目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本文对新时期充矿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和模式提出作者自己的一些观点作为探讨,以期得到决策者的关注。

    4.1职业教育理念

    贯彻“以人为本,教育为先”的思想,树立“教育兴企,教育立企”的理念,通过加强职业教育,提升员工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为员工发展提供机会,为企业发展提供所需的各类技术和管理人才,做好人才和知识的储备。

    4.2职业教育的定位

    突出充矿现代职业教育的特色,以现代采煤技术、现代机电加工制造、现代煤化工、电力、电铝、建筑、物流等专业为主,围绕着充矿集团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内为主,以外为辅,为充矿和社会培养大批具备良好职业道德,具有初中级以上知识和技能的技术工人,同时为在职员工提供各种继续教育服务,为集团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

    4.3发展思路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坚持职业教育为促进集团公司产业发展服务,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和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职业教育服务网络体系,认真实施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全面提高矿区劳动者的综合素质,为推动充矿集团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4.4集团公司职业教育体系管理运行模式

    鉴于目前充矿职业教育存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模式不适应集团发展的问题,本文作者认为,应结合集团公司管控体系建设与调整的契机,抓住当前充矿大发展的机会,调整和理顺好充矿现代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建立起功能完备、体系完整、管理运行顺畅、教学效果有保障的良好的现代职业教育管理运行模式。为此,本文作者提出以下模式供决策者参考。

    充矿现代职业教育管理运行模式见图1:

    几点需要说明的问题:①充矿职业教育应以满足集团发展为根本目的;②办学方式:以集团统筹为主、市场化为辅;③管理方式:集团统一管理,矿处分级负责;④教育资源分享方式:职业教育资源全集团共享,培养对象面向全集团公司所有员工及其子女,集团内各单位员工均享有职业再教育培训的权利,各单位用人均可跟集团职业教育机构签订委托培养协议,获得培训合格的技术工人;⑤招生及培养方式:高等职业学校面向社会招生,自主就业;高等技工学校实行“订单式”培养、以内为主,以外为辅,优先满足充矿集团发展对各类各级技工人才的需求。⑥教学质量评估:以人力资源、技能鉴定单位和用人单位评价考核为准。

    关于教学经费问题需要说明的是:充矿集团职业教育是支撑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经费来源应该主要由集团公司承担,集团公司每年应根据办学规模、教师数量以及招生人数,在保障教师工资水平的基础上,根据办学规模和需要增减办学经费。

煤矿安全培训论文范文第6篇

一、安全文化缘起及国外安全文化研究现状回顾

现代意义的安全文化最初由安全科技界专家提出来。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由此提出核电站“安全文化”概念。此后安全文化研究在自然科技界和人文社会科学界都得到了大力发展,安全文化建设也在其它企业生产和政府报告中得到了重要体现。

安全文化研究与建设主要起源于工业化国家,其特点是:

第一,安全文化研究首先在核工业领域重点推进。国际核安全咨询组1991年提出《安全文化》报告,安全文化概念得以定义并且得到世界多数行业专家教授的认同。1994年该机构又制定了评估安全文化的方法和指南。1998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发表《在核能活动中发展安全文化:帮助进步的实际建议》,提出了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二,安全文化研究在其他工业领域的迅速推广。美国蒙特纳州1993年颁布了一部《蒙特纳州安全文化法》,以法律的形式强调雇主和雇员合作以创造和实现工作场所的安全理念。目前国外在矿山安全、建筑安全乃至反恐怖安全领域都有较大推广。

第三,安全文化研究在高校得以大力发展,并且安全文化概念和内涵日益丰富。目前,国外许多矿山类、公共管理类、卫生健康类院校中均开设安全文化类课程;很多高校都设有安全文化研究专门机构,开展相关项目研究。

第四,从单纯研究技术解决安全问题到安全文化研究的理念突破。例如美国北卡大学提倡的安全理念已经从单纯的技术设计、成本核算、以产品状况解决冲突转到安全价值和关注安全的过程上来。这一转变,就是要从根本上解决安全问题,走预防为主之路,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的主体化。

二、国内安全文化研究与建设现状

(一)当前国内安全文化研究现状

主要表现为四个特点:

1.安全文化研究主体。改革开放前期,我国安全文化建设和研究主要是由劳动部及其下属协会机构进行。进入21世纪后,逐渐转移到高校和一些专职科研机构,掀起了中国安全文化研究。目前政府仍然在发挥它应有的推动者角色的作用,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果。

2.安全文化研究领域。从煤矿为主转向其他领域研究。我国安全文化研究首先源于国外的经验和成果,如1994年初国务院核应急办公室召开了核工业系统核安全文化研讨会,传播了国际核安全文化的理念。但不是在核工业领域首先应用探索,而主要放在矿山尤其是煤矿安全文化建设与研究方面,这与我国国情有关。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安全文化研究也逐步由矿业为主转向其他领域,如交通安全文化、建筑安全文化等,各种研讨会、论文论著和大型调查研究相继涌现。

3.安全文化研究学科。从单一或几类学科为主转向多学科既分又合的研究。起初,国内安全文化研究集中于矿山类安全问题,突出以安全工程和安全科技为主、安全文化研究为辅的模式。目前,国内除了单纯进行安全文化总论研讨外,纷纷走向各分科领域的安全文化研究。

4.安全文化研究方式。有关调研、文章著作和研讨会多头并举。近年来国家政府部门等有关机构多次牵头组织大型调查研究。论著方面:我国第一部安全文化研究著作《中国安全文化建设――研究与探索》于1994年底出版。分科著作、教材如《安全经济学》、《安全心理学》等陆续出版发行。论文方面更是层出不穷。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2003年还专门开设了“安全文化网站”、“安全第一网站”等。

(二)当前国内安全文化建设现状

总体看,当前国内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势头比安全文化研究势头强劲。但仔细考察,我国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重点是企业本身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而企业文化的形成其核心又是企业管理文化的强盛所致。在政府的推动下,首先是在企业生产管理层面强调得多,并且附带有一定的强制性经济惩罚措施,因此与后来学术界强调的“以人为本”、“以员工为主”强化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的主体建构论安全文化研究大有不同。当然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与学术界安全文化研究最终会形成良性互动而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得益彰。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特点:

1.安全文化建设主体层面:政府、企业、个体之间的互动构建。安全文化建设中,政府起主导作用,企业(组织)重在落实,个体在于内化安全文化理念或执行企业(组织)的安全文化建设任务。从政府角度看,安全文化建设是面向全社会。在企业(组织)方面,则把完善和建设安全文化落到实处,多从企业文化入手,在安全管理制度、安全岗位与职责、安全实施、安全培训、安全保障条件、安全文化氛围、安全文化活动等方面进行了多方面探索,有的企业还有很多创新。相比较而言,国有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要远远强于民营(私营)企业,有的民营(私营)企业根本谈不上安全文化建设,如大量使用农民工的煤矿几乎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意识强化训练是空白,这也是为什么民营(私营)煤矿矿难发生率要高于国有矿的重要原因所在。

2.安全文化建设制度层面:宏观上的安全法律法规与中观上的安全管理制度在逐步完善。宏观层面看,国家有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技术标准从建国以来都在不断完善,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较尚比较落后。例如我国的《安全生产法》2002年才正式颁布实施,而日本、欧美等国家早在工业化初期就已经完备,其安全保障制度也相当成熟。目前我国的安全法律法规具体包括:一是各类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包括应急预案);二是各类安全技术标准制度如煤矿开采技术规程、建筑施工规程等;三是安全保障制度如工伤保险制度、伤亡赔偿制度等,还有就是在相关的刑法、党纪条例等方面也都相应地对安全责任进行了规定。从组织层面看,主要是各级各类安全管理制度,主要体现在各类生产企业组织中,如“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技术员职责”等。就安全文化建设本身的制度而言,最主要的是有些政府部门尝试推行过“安全文化建设实施纲要”、“安全文化规划纲要”,一些国有企业制订了自己的“安全文化建设方案”、“安全文化建设细则”等。

3.安全文化建设活动层面:社会与企业组织的安全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在全社会层面,每年全国开展的“安全生产周”、“安全生产月”、“安全生产万里行”等活动以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三同时”等教育培训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在各地方政府、各企业组织内部,安全文化活动的开展也是丰富多彩的,如安全文化建设汇演、安全文化文学等等。安全文化活动媒介也是多管齐下,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等全面开花。安全文化活动在强化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理念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煤矿安全培训论文范文第7篇

集团公司安监局:

按照集团公司“关于安全工作调研的预备通知”要求,我矿召开了专题会议,对今年以来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回顾,认真总结在安全管理方面的经验体会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对下一步需进一步健全完善的内容认真进行了讨论研究,并提出了明年工作打谱。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2010年安全管理的主要措施

今年以来,我们在矿党委、矿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按照集团公司总体部署,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坚持以安全发展、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统领全局,以开展“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年”为抓手,抓住重点,突破关键,创新管理,狠抓落实,确保了全矿安全生产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截止到11月29日,全矿杜绝了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和1-3级非人身事故,地面单位实现了“三无两杜绝”和“四无”目标,工程质量达标验收保持了一级矿井质量标准。

(一)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今年以来,党和国家政府对安全工作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的文件、政策等,我矿根据上级和集团公司有关文件、会议精神要求,结合矿井实际,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岱庄煤矿2010安全奖惩考核办法》、《区队管理人员职责履行情况督查考核办法》、《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管理专业组安全管理职责及考核规定》、《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实施意见》、《“三违”认定标准》、《安全生产责任制》及《矿领导带班下井制度》等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逐步建立完善了“三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责任体系、业务保安责任体系、安全技术保障体系、监督检查考核体系、岗位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责任体系等“六大责任体系”,涵盖了35个部门、422个岗位,并按照“一岗双责,安全第一”的要求,分解落实到七个安全管理专业组,使每个员工、每个单位、每件事情、每项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标准,做到了细化、量化、具体化、标准化。在落实过程中,按照“问题在现场,根源在管理,责任在干部”的安全考核理念,严格执行走动式记录、点数管理、区域管理图、职责履行考核、24小时责任追究等制度,对出现的安全质量问题,严格按照责任追溯制,首先分析追究干部的管理责任,将小问题当作大问题来分析,把小事故当作大事故来处理,逐级追究问责,在安全管理上真正做到了思想认识到位,安全措施执行到位,安全责任落实到位,监督检查到位,责任追究到位,考核处罚到位。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责任及追究体系,真正实现了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的“四个凡事”要求,形成了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工作落实机制,确保了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到位。

(二)进一步加强安全责任落实。今年以来,我们以开展“安全基础管理年”为主线,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按照“一岗双责,安全第一”、“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的要求,把安全责任层层细化分解和落实,全矿上下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人人做出安全承诺,全员交纳安全抵押金,把安全压力层层传递到每个领域、每个部门、每个岗位,实现了全员参与、风险共担,安全压力纵到底、横到边的层层传递,形成了一级严一级,一级保一级,一级为一级负责,事事有人管,层层抓落实的安全生产大好局面。矿主要领导在早会、生产会、安全办公会、全矿工作会等各种会议上,首先强调安全、要求安全、落实安全,要求各级安全管理人员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始终把安全生产工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从讲政治、讲大局和对职工生命财产安全负责的高度抓责任制的落实、抓安全生产,扑下身子,真抓实干,深入现场解决实际问题,坚决做到了不安全不生产。同时,矿级领导以身作则,带头深入基层,盯靠现场,严格按照集团公司规定要求、规定时间下井带班,并亲自填写各类带班记录,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源头治理、超前预防上,指导和督促各单位规程措施的落实,确保了安全生产。矿属各单位对现场的安全管理重点及时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层层负责,做到了把安全工作抓严、抓细、抓实,确保了目标明确,责任到人,各负其责。在安全方面舍得投入,对各类安全奖励做到了及时足额发放,提高了干部职工抓安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标准和要求,严格落实安措计划,及时足额提取安全费用,做到了专款专用,确保了计划、财务、现场工程三统一。根据矿井实际需要,投资38.5万元在110kV变电站安装了零序故障诊断装置,对6kV配电网的零序回路进行全面监控,对零序故障进行录波记录,从而避免安全隐患,提高故障处理能力;投资38.9万元在2351皮带顺槽安装了皮带输煤喷雾降尘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粉尘浓度自动监测、自动喷雾、浓度超限报警、远距离粉尘在线实时监测等功能,提高了安全保障能力;投资50余万元,全面更新了矿井采掘、通风、机电、运输等实验教学器材,重新整合建立了集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运输机、液压泵站、采区供电、综掘机等为一体的实物教学基地,使得培训效果更加明显,增强了培训的直观性和实际性。

(三)进一步加强隐患排查治理。我们始终把隐患排查治理作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抓手,按照“查大隐患、防大事故”的理念,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两大重点,强化顶板、机电、运输等安全薄弱环节,实行了“六级六步六落实”制度,即:岗位每个作业循环排查一次、班组(车间)每班排查一次、队(厂)每天排查一次、安监处实时排查、专业口每周排查一次、矿井每月排查一次的“六级”和排查、记录、汇报、整改、反馈、追究的“六步”及项目、资金、措施、责任、时限、预案“六落实”,坚持“全员查隐患、对口抓整改、安监抓监督”,做到“谁排查、谁负责,谁监督,谁考核”,实现了隐患闭合治理,杜绝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二是狠抓薄弱人物排查。严格班前薄弱人物排查制度,尤其对单岗作业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进行排查,使用好测酒仪、血压计、体温表等仪器,同时强化动态排查,严禁薄弱人物上岗,消除了人的不安全行为。抓好了新工人的管理,严格执行了“一徒三师”和“三同时”制度,加强互保联保,见习期内,严禁单岗作业,确保了新工人上岗期间的安全。三是加强应急救援管理。按照上级和集团公司要求,矿于5月3日组织了避水灾应急撤人演习,5月19日组织了-580泵房防水密闭门关闭试验、-580水平泵房地面远程开泵试验、1160胶带水闸门关闭试验等现场处置方案的演练,6月19日组织了地面防汛抢险和消防灭火应急演练,10月29日组织了避火灾应急撤人演习和反风演习,并根据避灾演练情况,进一步补充完善了应急预案,提高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和全员应急避灾能力。进一步加强了现有矿井安全监测监控、井下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讯联络五大系统的管理,时时根据现场变化对井下三条“生命线”和避灾路线进行调整,定期对各类安全出口进行检查。加强了上下井人员清点制度落实,每旬至少组织一次上下井人员清点制度的监督检查,并严格按规定进行考核,确保了上下井人员清点制度落实到位。矿应急指挥办公室时时关注灾害性天气的预报预警信息,认真执行了“逢大暴雨天气停产撤人”和“调度员10项应急处置权”的规定,遇到险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首先撤出人员,提高了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今年以来,我们在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日常运行的基础上,认真总结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措施,不断改进,确保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健康深入发展。一是随着矿井生产战线的不断变化,以及新设备、新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原有的部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内容已经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为切实抓好危险源辨识更新升级的各项工作,按照部门职能分工,矿成立11个专业工作组,重点围绕“人、机、环、管”四个环节,对全矿各岗位、各环节、各系统可能导致事故的所有危险源,按照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重新进行了全面辨识,共辨识出危险源1808条,针对辨识出的危险源,编制了3769条管理标准和措施,在管理上做到了有的放矢。落实上重点实施了以“全面辨识、班前学习、上岗评估、事中控制、时时改进、定期考核”为主要内容的“六步预控法”,切实加强了危险源的管控。二是对重点工种研发制作了《危险源三维动漫演示教学系统》,对危险源可能产生的后果及其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通过动漫形式进行演示,生动地进行过程再现,形象直观、简单易懂、视觉冲击力强,增强了学习效果,提高了职工的风险管控能力,避免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三是狠抓了危险源知识的学习培训,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内容纳入到必知必会知识学习和机考,并由跟班队长和各级管理人员在“走动式管理”中,动态询问职工的岗位“危险源”、操作流程知识,提高了职工的危险源辨识能力。四是严格日常运行。严格按照体系程序要求,由安监处每班对有关内容进行录入、分析、排查、汇总、复查、通报,区队按时整改确认,确保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规范有效。五是严格考核奖惩。严格按照本质安全管理体系考核办法,逐条对照标准进行考核,一月一考核一通报,一季一综评一奖惩,奖优罚劣,评先树标,促进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工作的全面开展。六是扎实推进“安全作业自我岗位描述”,制定了《岱庄煤矿关于安全作业自我岗位描述的考核规定》,不定期举办各岗位工种“安全作业自我岗位描述”比武,并严格考核,确保了“安全作业自我岗位描述”的全面推进。

(五)进一步加强动态安全质量管理。今年以来,我们以实现安全质量全方位、动态化、流程化达标为目标,全矿上下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的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一是严格安全质量验收考核。严格按标准进行安全质量班日评估、旬检查、月验收和区队管理人员、班长安全职责履行考核,月度兑现奖惩,进一步促进了区队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今年以来在安全质量上共计奖励106.9875万元,罚款80.21万元。二是严格精细化管理。按照《工程质量精细化管理标准》和“一次做对”的理念,克服困难,精心组织,重点对薄弱环节进行高标准整治,做到了薄弱环节有突破,优势工程有巩固,从而提高了全矿整体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三是严格监督检查。每月(四季度每周一次)由矿主要领导组织一次全方位安全大检查,各专业每旬分别组织一次安全质量检查验收,重点加强薄弱时间、薄弱地点、边远采区和零星分散作业场所的安全质量管理。对现场存有隐患、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脏乱差的地点,坚决停止作业,直至区队提出书面申请,经矿验收合格后方可组织生产。坚持执行管理人员走动式管理、“区域图”和安监员“点·数”管理法等制度,进一步强化了规程措施在现场落实,确保了现场监督检查不留空档、不留缝隙、不留死角。四是在常规检查的基础上,坚持由矿分管领导带队,技术科、调度室、机电科、地测科、通防科和安监处等部门人员参加,每月至少组织10次中夜班“四不”突击检查,重点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规程措施、安全管理制度等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不断强化现场安全管理和责任落实,严格安全生产“十个不准”,确保了现场达到“两个时时、三个一样”,促进了矿井动态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稳步提高。今年以来,共组织65次中夜班突击检查。五是严格安全确认制度落实。对工作面安装撤出、巷道开门口、贯通等地点,施工前由矿分管领导组织技术、安监、机电、调度、施工区队等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对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确认,制定措施,严格落实,确保了安装撤出、巷道开门口、贯通等薄弱地点的安全施工。六是继续实施正向激励。凡迎接集团公司及以上的各类检查或作为经验推广单位,无“三违”、隐患的,每头、面、次奖励区队管理人员50-500元,奖励工资总额2000-5000元。同时,制定了《安全质量标准化考核实施意见》,实行奖罚对等措施,对季度实现安全生产,安全质量标准化集团公司综合验收96分以上,对安全生产口管理人员奖励500-4000元;集团公司达标验收专业达到第一名时,奖励专业有关人员1000-2000元,第二名奖励300-500元;各专业口分数列集团公司最后一名时对专业有关人员按奖励额同等处罚,进一步增强了各级管理人员和区队抓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压力感和责任感,促进了矿井安全质量的稳步提高。

(六)进一步加强专职安监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狠抓专职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不断充实力量,确保了现场监管、监控到位。一是强化素质提升。扎实开展了“安监队伍素质提升”及“学、考、赛、帮、树”活动,制定学习计划,人人建立学习记录本,充分利用班前班后会时间,组织安监员学习上级及集团公司和矿有关安全管理制度和应知应会业务知识。同时,由安监处值班人员进行班前提问,处领导和七五点安监员下井时现场提问安监员学习的有关内容,提问结果与工资挂钩。二是强化安监员职责履行落实。每天由处领导带队,七五点安监员参加,采取不定时间、不定地点、不定路线、不定班次的“四不定”方式对安监员进行督查,重点对薄弱时间、薄弱地点、薄弱环节等加强监督检查。三是加大对安监员的量化考核力度。年初一上手,结合安监处实际,重新修改完善了安监处内部量化考核和内部管理规定,并根据工作实际,不断进行补充完善,工作过程中,严格按规定进行量化考核。实施安监处和区队双向考核,根据区队测评情况,结合安监员平常工作表现进行排名奖惩,有效促进了安监员的职责落实。四是加强岗位练兵。每月开展一次安监员岗位技能比武活动,分井下实践和地面理论笔试,对取得前三名的分别进行奖励,并将三班综合成绩排名作为当月树优评差名次,形成了“比技术、练本领、提技能”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安监员技能素质的不断提高。五是开展“安监队伍大排查”活动。对安监员从思想认识上、职责落实上、工作能力上、工作作风上,围绕称职不称职、干好干不好、能干不能干、想干不想干等方面全面展开排查。采取安监员自查自纠和安监处综合排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对工作不负责任的安监员坚决予以清理出安监队伍,进一步增强了安监员立足岗位、抓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六是实施了程序化汇报、程序化调度、程序化评估及安监处七五点以上管理人员下井变检查为评估制度,进一步督促安监员现场检查全面、细致,严格按标准评估,促进了现场安全质量进一步提高。

(七)进一步加强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工作。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创新工作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奖励办法》、《群众性技术创新管理办法》等制度,调动了全矿职工的积极性。今年以来全矿共完成科技创新成果73项,技术革新成果187项,发表《条带煤柱复采沿空掘巷支护技术研究》等科技论文36篇。其中《膏体充填管道在线压力监测系统研究及开发》等6个科技项目在山东省经贸委进行了立项;《综采工作面临断层跨老巷旋转调斜对接开采技术研究》、《矸石置换条带煤柱的二元承载结构稳定原理与工程应用研究》2个科技项目获得了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复杂煤矿供电系统电能质量扰动机理研究及其柔性控制系统构建》科技项目获得了山东省煤炭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煤矿通风机降噪降温技术研究》等5项科技项目获得了山东省煤炭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煤矿用快速防火密闭门》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膏体充填支架、膏体充填系统故障监测及事故处置阀门等8项成果分别申报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大力实施了多种形式不规则工作面开采技术,实现安全精采细采,一是实施了厚薄煤层无煤柱对接开采技术。1341工作面沿济宁断层布置,煤层里薄外厚,使用两套设备生产,通过两次旋转、厚薄煤层两种架型无煤柱衔接连续开采技术,多回收煤炭资源1.9万吨,利用了外切眼作为撤面空间,实现了设备的快速安全置换。二是实施了工作面弧形开采技术。43下25工作面临断层布置成弧形,随着工作面的推进,支架由88架逐步减为78架,然后再逐步添加到140架,实现了工作面的连续安全回采。类似布置的面还有43下37、4317、43下20等工作面。三是在受块段形状限制的断层密集区、边界断层区,大胆采用大角度旋转连续回采方法,2344工作面采用异型运输机进行90度旋转回采,1343、1341等工作面采用两次旋转连续开采技术,减少了搬家撤面和煤柱损失,实现了安全快速回采。

二、明年工作打谱

明年安全工作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一系列工作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工作主题,以实现安全年为目标,以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为中心,以安全质量动态达标为抓手,突出安全质量、隐患排查、监督检查、素质提升、管理创新五大重点,积极突破,狠抓落实,确保安全奋斗目标的实现。

明年安全工作目标:井下杜绝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和1-3级非人身事故,地面单位实现“三无两杜绝”和“四无”目标,工程质量继续保持一级矿井质量标准,年度达到安全程度评估A级矿井标准和本质安全型煤矿标准。

围绕上述目标,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抓好安全责任落实,努力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明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要按照上级和集团公司有关要求,统筹考虑,把握关键,进一步充实完善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考核和落实到位,确保各项工作有检查、有督促、有考核、有落实。进一步健全完善“三级”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业务保安、技术保障、监督检查、工种岗位、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等“六大责任体系”建设,把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责任、技术责任和现场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区队、班组和井下各个岗位,消灭安全责任盲区。严格执行值班、跟班、调度汇报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狠抓副总及以上领导带班下井制度落实,带班领导要亲自主持召开大班前会,并认真填写相关记录,紧盯现场抓安全,确保现场问题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分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安全第一”的原则,强化各级安全责任落实,层层签定安全目标责任书,全员交纳风险抵押金,努力形成各负其责、各展所长、密切配合的安全工作局面。

(二)持续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利用多媒体教学、实物教学、微机考试等先进培训考核手段,从职工常规安全行为的养成、预防为主行为的训练、基本操作运行的安全技能要素及应急避灾安全行为的养成等方面,持续改进安全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积极探索以人为本、贴近实际、实效性强的安全教育培训模式,提高职工综合安全素质,夯实安全基础。以素质提升工程为主线,不断加强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利用各种激励政策,积极提高职工学历层次和技能等级。加大对职工必知必会培训的考核力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全员考试制度,真正把职工培养成想安全、会安全、能安全的本质型安全人。

(三)认真抓好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更新升级。随着矿井生产战线的不断变化,以及新设备、新工艺在生产中的应用,原有的部分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内容已经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危险源辨识作为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基础部分,必须进行相应的修改、完善,以便更好地指导现场安全生产工作。而危险源辨识是否全面和准确,能否有效实施风险预控,是实现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各单位、各部门必须从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视,提升境界,端正认识,按照矿上的统一要求和部署,结合实际,切实抓好危险源辨识更新升级的各项工作,确保矿井实现本质安全。要进一步深化《危险源三维动漫演示教学系统》,在综采机司机、综掘机司机等12个岗位工种危险源辨识三维动漫制作修改完成后,尽快向各工种深化,争取明年应用于培训实践,进一步提高职工的风险管控能力,实现全矿职工人人都是本质安全人的目标。

(四)全面深化安全作业自我岗位描述。重点由个人描述向团队描述拓展,由职工描述向管理干部描述拓展,由岗位知识描述向企业文化、五精管理等内容的内涵描述拓展,大力开展岗位描述竞赛,促进岗位描述升级。尤其注重由感性描述向理性描述转变,杜绝死记背现象。各单位要重点抓好性格内向、不愿开口、表达能力差,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边远区域流动作业人员等人员的岗位描述,要针对各自实际,采取化整为零、重点突破、专业指导、实物对照和加大提问密度和考核力度等多种方法,促进这部分人员描述水平快速提高。对各单位的岗位描述的进度、质量与现场落实结合情况,纳入月度安全考核,实行月检查、月考核,兑现奖惩,努力形成全员参与、人人争做岗位专家的深厚氛围。继续抓好岗位描述、危险源辨识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的现场提问、岗位技术比武活动,确保全员素质提升。

(五)切实加强安全质量过程管控。继续开展好矿主要领导组织的安全大检查,分管领导组织的专业安全大检查,安全督查小组中夜班突击检查和各职能部门参与的联合检查,坚持常规检查与动态检查相结合,综合检查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和突击检查相结合,突出抓好薄弱时间、薄弱地点、边远区域和零星分散作业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不留死角、不留空档,实现现场无缝隙、网格化安全管理。各级各单位要持续深化安全质量动态达标,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掌握标准,严格按标准进行施工和评估、验收,狠抓生产现场的兑标工作。要不断改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验收的方式方法,加大动态检查验收考核力度,以动态检查促动态达标,确保现场达到“两个时时,三个一样”。

(六)严格隐患排查治理。按照“查大隐患,防大事故”的理念,认真组织开展好隐患排查治理和岗位危险源辨识活动,要从技术管理、工作环境等方面,全面排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突出“一通三防”、防治水、顶板、提升运输、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发供电、地面安全等重点,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进行整改。对于排查出的隐患要按照项目、措施、时限、资金、预案、责任六落实原则,所有参加人员必须签字备查,对于排查治理责任不落实人员严格按照矿有关规定进行处罚,确保排查出的隐患治理、监控到位。在“一通三防”方面,严格落实“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12字方针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16字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要求,确保矿井通风系统合理、稳定、可靠。凡存在通风系统不完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使用不正常的,坚决停产整改,决不允许带隐患组织生产。在防治水方面,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原则,查清危害,制定并实施相应的防治措施,确保防治水安全。在顶板管理方面,加强采掘工作面安装撤出、巷道开门口、贯通、过断层、大断面、扩修等特殊环节和地点的施工管理,编制针对性的专项措施,明确专门的盯靠人员,确保现场监控到位。在机电运输方面,强化矿井井下电气设备防爆管理,在用机电设备要保持完好状态,确保运行安全可靠,杜绝失爆。强化矿井提升管理,确保升降人员安全。认真落实大型设备、上下山运人装置的定期检测检验和日常检查工作,保证各种保护装置和设施齐全、灵敏、可靠。认真组织好对主皮带运输集中控制及语音通信一体化系统实施,提高信息化水平。在地面安全方面,重点加强地面110KV变电站、主副井、提风机房、高压容器、易燃易爆品、矸石山、充填站、消防等方面的安全管理,安排专人重点巡查和盯靠,强化措施落实,确保安全稳定。

(七)强化专职安全监管队伍建设。严格按规定配齐配强专职安全监管人员,继续补充完善安监队伍的监督考核和激励措施,严抓安监人员的素质提升和廉政建设,不断加大量化考核和处罚力度,强化安监队伍的作用发挥和监管责任落实,为矿井生产安全顺利进行保驾护航,筑牢安全防线。对凡是查出井下睡觉的,脱离工作现场的,现场存有C级及以上事故隐患的,现场发生严重违章的,现场出现轻伤及以上人身事故的,现场发生三级及以上非人身事故的,局扇通风停头停面停风后5分钟不撤出人员,现场出现严重“三违”、事故隐患、生产事故等不及时汇报的、不如实汇报的,一律按规定加倍处罚,严重者清除出安监队伍。

三、安全工作建议

安全考核:

1、管理人员职责履行考核和先进安监处创建,自行停头停面停运加分必须以当天上报安监局为准,过后不算。

2、安全质量标准化奖惩不应排名,应设定一个基数,达到即奖,达不到即罚。

3、应再加大奖惩力度,提高奖励标准,真正体现安全重于一切、先于一切、压倒一切。

4、管理人员职责履行考核矿班子成员的罚款只要符合矿上的三违认定标准就算指标,考核时应予以认定。

5、对生产矿井单位进行职责履行和安监系统创建考核时,集团公司各处室的罚款与安全管理无直接关系的罚款建议不予考核。

6、考核时间建议改为次季度的第一个月的月初进行,避免一些指标数字跨月甚至跨年统计。

安全管理:

1、“三违”认定标准集团公司应统一下发,像隐患标准一样,便于操作。

2、对于一些罚款有异议后应请相关业务处室进行仲裁。

3、对安监机构的配置和安监人员的配备建议再作进一步明确。

4、相关的技术标准应进一步明确,比如皮带六大保护的安装位置。

安全制度:

1、周汇报建议去掉,日汇报格式与调度室进行统一。

2、应明确矿井停产放假期间是否带班。

3、矿领导带班下井调换时,建议副总与矿级领导之间能够相互调换。交接班记录本和带班档案内容应进行整合,越简单越好。

安全培训:

1、定期组织培训教师授课比赛,提高授课水平。

2、每个季度集团公司组织的考试,应由集团公司组织各处室综合考一次,不应多头频繁组织。

3、应知应会考试分数不应定的太高。

4、全员考试每月一次不易操作,应改为每季度一次,月度由区队自行组织。

5、“双述”纳入考核,应明确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