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市场营销硕士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在全球化竞争格局中,众多跨国公司纷纷采用“外包”的经营战略,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最佳的生产制造配套企业。在此背景下,“贴牌”成为了中国广大制造型企业迅速成长的一个重要战略选择。许多制造型企业依靠给别的企业,特别是给跨国公司做“贴牌”而逐渐发展壮大,有的甚至在快速成长继而拥有了自己的品牌之后,为弥补自身产能不足又寻找其他加工企业为自己“贴牌”生产。
作为中国传统优势产业项目的服装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冲在了最前面。而温州——中国服装业重镇,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制造业中心转移的背景下,借鉴发达国家轻工制造业基地发展的经验,充分利用了温州区域发展国际轻工业制造的优势和条件,在轻工业制造上取得了长足发展。温州的服装企业更是利用加工优势、成本优势,着眼于先作OEM,很快的将精力转向了为国内外品牌服装做贴牌的生产经营中。
但是,随着全球化产业格局的不断调整,我国制造型企业、行业自身的资源能力和外部环境也在不断变化,贴牌模式对于我国制造型企业长远发展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露出来——温州服装企业更是首当其冲。贴牌模式中的委托商可以对制造型企业施以控制,既截断其下游渠道,又抑制其自身的研发热情,最终使制造型企业丧失掌握核心技术的能力和开拓自有品牌的动力。因此,贴牌模式在给温州服装企业带来大量好处之后,也让企业陷入了一个进退两难的困境之中。
就此看来,温州服装企业如何利用自身优势谋求长远发展成为当务之急。
2贴牌概述
2.1贴牌的含义及其类型
“贴牌”一词,其实是企业界对于“替人生产,然后贴上人家的牌子进行销售”活动的一种简称,它属于企业众多外包模式中的“委托型业务外包模式”。近年来,学术界对于这类活动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大致分为四种类型:OEM(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ing原始设备制造)模式、ODM(OriginalDesignManufacturing原始设计制造)模式、DMS(DesignManufacturingService设计制造服务)模式和EMS(EngineeringManufacturingService工程制造服务)模式[1]。其中OEM模式是学界和业界最为熟知、也是我国企业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贴牌模式。它是指一家厂商根据另一家厂商的要求,为其生产产品或产品配件,原始设备或者零部件和品牌都是外包商的,亦称为定牌生产或代工生产。
20世纪60年代,欧洲就已建立OEM性质的行业协会,1998年OEM生产贸易额已达3500亿欧元,占欧洲工业总产值的14%以上,OEM已成为欧洲现代工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亚洲,日本企业是最早采用国际OEM生产贸易形式的,印度通过OEM的方式成为世界最大的计算机软件出口国,我国台湾省则是全球PC机最大的OEM基地。美国耐克公司年销售收入高达20亿美元,自己却没有一家生产工厂。在牢牢控制品牌的基础上,耐克公司专注于研发、设计和营销工作,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格的OEM厂商组织生产,成为目前世界上OEM经营的成功典范。
2.2OEM理论的演进脉络
作为目前最主流的贴牌模式,OEM的实践发展得到了丰富的理论支持,其基础理论大致有三个:资源基础论、动态能力观和价值链理论。
OEM的基础理论之一:资源基础论
源于彭罗斯(Penrose)的资源基础论认为,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企业的扩张取决于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从资源基础论的观点出发,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而且这种资源和能力总是有限的,受到时空的约束。因此,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集中自己的优势资源于其擅长的环节,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而不应面面俱到、包罗万象。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企业发生了分化,一些企业成为专注于研发、市场运作和品牌推广的品牌厂商,另一些企业则集中于制造环节,成为品牌厂商的供应商,两者建立联盟伙伴关系共创双赢,已是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趋势[2]。
OEM的基础理论之二:动态能力观
作为市场机制的补充,企业组织同样也是一种价值创造机制(Moran),企业价值创造所依赖的平台是其拥有的各种能力所形成的能力体系。因而,企业被视为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一系列能力的集合体。动态能力观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存在于整个能力体系当中,而且,在动态复杂的国际市场环境中,建立在原有能力体系基础上的竞争优势经常会受到削弱,这就要求企业在动态管理中进行能力利用和能力构建,这两个过程要求企业挖掘优势,加强整合能力,并最终落实到“归核”战略上,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企业分化与OEM的进程[2]。
OEM的基础理论之三:价值链理论
波特认为,在一个企业众多的“价值活动”中,并不是每一个环节都创造价值。企业所创造的价值,实际上来自企业价值链上的某些特定的价值活动;这些真正创造价值的经营活动,就是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企业在竞争中的优势,尤其是能够长期保持的优势,是企业在这些战略价值环节上的优势,抓住了这些关键环节,也就抓住了整个价值链。并且,在全球价值链中,产品设计能力是价值创造的源泉,生产是价值实现的载体,市场行销是价值实现的最终形式。一般情况下,在价值链上的OEM双方结成合作伙伴关系,有利于价值创造与实现,能提高业务运作的效率和降低市场风险。在价值链上,供应商所制造的产品必须符合品牌厂商的要求,品牌厂商所销售的产品必须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这是一个前端市场与后端市场不同分工的产物,这也是在现代成熟产业中的市场细分、专业化分工所致;专业分工的结果是OEM双方各自发挥自身的特长,以最少的投入得到最大的产出[2]。
基于上述三个基础理论,OEM模式的发展得到了极大的支持。在温州,大多数品牌知名度不够高的企业,受制于创造品牌的资源基础太薄弱,凭借温州服装企业先进的设备优势,放弃自营品牌,改为全世界的品牌服装做贴牌加工。被业内称为“贴牌老大”的华士服饰公司,是温州创业最早的企业之一。在温州男装声势浩大的“造牌”背景下,华士公司较早引进了温州的第一条高技术水平的西服生产流水线,建立了国际标准的质量管理体系,并最早选择了“贴牌加工”这条路。华士服饰公司信守一个原则,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在2007年全国服装行业300强中,华士销售额排名第60位,利润排名第48位。华士公司创出的“贴牌加工效应”充分说明了:在市场竞争中,将自身的资源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也是企业品牌的最佳赢利点。回避品牌大战,像华士公司这样将赢利作为最佳经营目标的温州服装企业,很快在贴牌加工领域中赢得了大量回报。有统计资料表明,温州制造的西服,已占全国市场销量的80%,许多选择在中国加工产品的国际品牌,其西装、夹克、休闲装、西裤等品种,几乎全在温州制造。
3温州OEM服装企业现状分析
3.1温州服装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我国服装产业保持稳定增长态势,具有关资料统计,2003年中国服装出口额达519.16亿美元,贸易顺差506.12亿美元,竞争力系数为0.97,说明中国服装业具有充分的竟争优势。国内企业与海外公司合作的形式也越来越多,如品牌、特许经营、合作合资、OEM合作等,目前己有500多个国际品牌以属地生产形式进入中国市场。
温州服装为温州市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温州服装业现有企业近3000家,产值超300亿元,约占全国的1/10,其中年产5万套以上的西服企业200多家,分别在鹿城、瓯海、龙湾、瑞安、平阳、永嘉等地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各类专业生产基地。服装业在该市经济发展中已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产值占全市比重达15%,成为名副其实的传统支柱产业[3]。而其中绝大多数是没有自己品牌的贴牌加工企业。
温州服装企业在发展的初期都没有自己的品牌,几乎都是靠加工起家,贴牌生产的风险低,起步较容易,因此成为他们进入市场的捷径。进入了品牌时代,随着温州服装企业质量和加工能力的提高,低风险的贴牌加工被纳入许多企业发展的计划之中。目前为止,温州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化分工体系,在市场越来越被大品牌占据的现在,做贴牌加工也成为当地服装企业发展的一个大趋势。
依据温州OEM厂商参与OEM合作的程度不同,可分为以下三种合作形式:
第一种方式:OEM厂商具有良好的生产加工能力,但基本上不具备开发能力,根据委托方的要求(款式设计、加工标准、选配料、包装方式等)进行生产。合作过程比较简单,通常包括寻盘、报价、确认报价、打样和封样、签定合同生产、验货、出口等过程。在整个过程中,OEM厂商的工作仅限于制造加工,不需要了解市场动态和新产品开发的动态等,委托方承担着全部的市场开发和产品开发的双重任务。温州几乎所有小型服装企业都选择了这一合作形式。
第二种方式:OEM厂商配合委托方进行产品的部分开发工作,这种开发多集中于面辅料的选择采购、加工工艺的推荐及确认等,并按由委托方根据市场状况确认的定单进行生产。合作过程相对变得复杂,在第一种合作方式的前期增加了委托方提出产品开发思路或进行产品开发设计,以及承作方选择相应的布料并制作成衣实样两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承作方参加了委托方的研发工作,并关心新产品开发的动向。温州大中型服装企业大多运用这一合作方式,如丹顶鹤、乔顿、华土等有影响力的温州服装企业。
第三种方式:OEM厂商对市场、产品和委托方的要求进行充分的理解,并开发出一定的设计和产品,供委托方挑选。委托方一般会通过试样和推广过程,双方商议最后确定定单生产。合作包括:承作方进行产品开发并推荐给委托方一委托方选择并试样一承作方打样并报价一委托方召开定货会,收集信息一双方多次沟通确定大货样一委托方确定定单,双方签定合同生产等过程。期间,OEM厂商广泛地参与市场研究和新产品的开发。这种方式要求OEM厂商有一定的款式设计能力甚至是品牌运做能力,目前,温州“森马”集团正涉足这一领域。
在经过贴牌生产而使自身发展壮大后,温州也涌现了一批优秀的品牌企业。目前,全市有45个品牌达到国家质量最高等级标准“优等品”;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只(“报喜鸟”、“庄吉”);中国名牌产品4个(法派、庄吉、报喜鸟、美特斯邦威);浙江省著名商标20只;浙江省名牌产品16个;10家企业进入全国服装行业“双百强”;7家企业跻身全国民企500强;7家企业获2003年度国家免检产品证书;15家企业被评为2003年“温州轻工行业百强企业”。68家企业通过IS09000国家质量体系认证、9家企业通过IS0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3.2温州服装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随着生产经营全球化的加快,服装业发达国家将劳动密集型、科技含量低和批量比较大的生产环节向中国大陆转移,国内服装企业在资金、技术、人才、信息方面面临巨大的压力。对于温州而言,正面临着这一全球化带来的挑战,而且现在西部、东北在大开发,内地也在逐步发展劳动力密集型的轻工产业,那里有更低廉的劳动力价格、土地成本和生活成本。
目前,温州服装行业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类:
第一.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生活成本、商务成本、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都大大提高,这些都给服装的生产成本带来压力。温州原先最引以为豪的制造优势正逐步消失,直接带来的后果是竞争力的衰退。温州服装生产成本逐年提高,产业技术含量却没有及时跟进,大部分还是生产低档次的产品。
第二.设计能力、市场营销能力的欠缺是目前温州服装业面临的难题。温州服装的设计投入普遍少于广告投入。比如“报喜鸟”,其每年投入的设计费用只相当于广告投入的60%。虽然一批设计能力相对较强的企业,像夏梦、庄吉、法派等,会在设计和营销两头花大力气,设法不断提高品牌的附加值,成为营销型企业,但更多的本地服装企业可能因自身品牌越来越弱化,变成专门承接加工的生产型企业。
第三.温州的服装业,除设计能力不强,还面临专业人才缺乏、培训滞后等问题。“温州不缺老板,缺的是各个专业层次的经理”。人才缺乏,成为制约温州服装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第四.国外品牌向中国市场进军的脚步大大加快,温州的服装业缺乏竞争优势。国外品牌与中国服装企业的竞争将从设计、面料、工艺、品质、价格、服务、文化、店面、客户管理及广告等方面复合展开。一些具有传统优势的国家,其服装产业已历百年,设计开发、品牌价值、贸易信息等远远走在我们前面,占据着高端和大部分中端市场,近期内留给我们的主要是中、低端市场,产品附加值低,竞争也更加激烈。
第五.目前人民币兑美圆汇率已经突破1:7的整数关口,而且人民币在未来预期还有较大升值空间。这对于和海外委托商以美圆为结算货币的温州OEM服装企业来说,以往的价格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由于上述种种不利因素,温州3000多家服装企业(其中规模企业500家)2007年在洗牌的拐点上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以加工为主的服装企业,去年定单骤减,企业失去了主动权,陷入困境,而部分主攻销售的企业由于突破无力,又回到已经不堪重负的制造队伍,而众多企业小而全的局面依然存在,因为缺乏自身的差异化特色,难以突显竞争力。
3.3温州服装企业分类
根据俄林提出的生产要素禀赋理论,一国应生产密集使用本国禀赋较多、价格相对便宜的商品以供出口。将生产要素禀赋理论运用到温州服装行业来看,温州拥有的要素禀赋优势在于:加工技术能力、人力资本、服装设计水平、产业集群化带来的第一手行业信息等。
通过整合上述要素禀赋,可以将温州服装企业大体归为三类:A研发(服装设计水平)型、B制造(加工技术能力、人力资本)型和C市场(信息)型,各类型企业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要求各不相同。再依照之前的资源基础观、动态能力理论和价值链理论,我们认为,经营重点居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在“贴牌”与“创牌”的战略选择上是不尽相同的。
A类研发型。研发能力对于制造型企业的重要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不过,企业的研发能力不仅仅取决于企业的产品研发技术能力,还取决于企业响应市场变化的动态能力。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的研发技术能力和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对于企业拥有自有品牌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形成以下趋势:
A1:制造型企业的研发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拥有自有品牌。
A2:企业产品研发的技术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拥有自有品牌。
A3:企业响应市场变化的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拥有自有品牌。
腾旭公司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看中了品牌的价值,就着手朝着品牌打造的方向发展,专门请国际一流的设计团队为公司设计开发服装。该公司特地花了300万元专门聘请一位韩国服装设计师为他们设计产品。如今他们已经收获了品牌所带来的高额回报,公司仅仅在自有品牌出口这一项中,一年就能创造一个亿的产值。
B类制造型。有一定生产技术的企业专注于制造环节,并逐步扩大生产规模,在规模经济效应的作用下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当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时,企业将不会局限于满足自己已有的市场份额,而是设法向外部输出剩余的生产能力。因此,不论这类企业是否拥有自己的品牌,为了尽可能地消化掉生产能力,它们往往会选择做“贴牌”。因此我们认为,企业的生产能力对于选择做“贴牌”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形成以下趋势:
B1:制造型企业的生产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做“贴牌”。
B2: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越高,越倾向于做“贴牌”。
B3:企业的生产流程管理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做“贴牌”。
B4:企业的生产成本控制能力越强,越倾向于做“贴牌”。报喜鸟集团为争取国际名牌服装贴牌加工,先后用了三年时间,除了在生产技术工艺品质上按照国际品牌需要进行了一系列提升外,还在企业环境、员工福利等方面,按照国际环保等要求进行了改造,最终成为英国玛莎公司的唯一指定加工点。报喜鸟则将原来的自有品牌经营压缩到了很小的比例。像报喜鸟集团这样,为赢得国际品牌加工业务,把精力集中在装备技术改造上,把精力用在企业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上,使整体竞争素质不断得到提高。
C类市场型。制造型企业为了在市场中抢占一定的份额,需要培育强大的市场开拓能力。市场开拓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是否选择进入行业价值链的下游,是否进入市场流通领域拼杀。一般来说,市场开拓能力是影响品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企业可以通过主动建设销售渠道、寻求最佳的广告宣传途径来逐步开拓自己的品牌。因此,我们认为,企业市场开拓能力对于拥有自有品牌具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形成以下趋势:C:制造型企业的市场开拓能力越强,越倾向于拥有自有品牌。
森马和美特斯邦威是温州服装界里做市场营销的佼佼者,他们以休闲服饰为主,请当红明星做代言,营销网络遍布全国,并有者良好的品牌声誉,因此,他们主要从事自有品牌经营。
4调整温州OEM服装企业的经营思路
温州的OEM服装企业已经占了温州服装企业的半壁江山,这作为国际分工深化的产物,已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总体而言,OEM这种方式优点突出:一是经营风险低;二是进入门槛低,投入少、见效快;三是有利于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生产制造技术。当然,其不足之处也很明显,主要是生产的稳定性差,难以自主控制自己的命运,缺乏发展后劲,更重要的是获利较小。所以不管是属于哪一类型的温州服装企业都应该在权衡OEM利弊的基础上,调整企业的经营思路。
4.1走向ODM和OBM
一般认为,以往的OEM经营方式的代工企业只是乐于赚点加工费,居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代工企业如何从后台站到前台,跳出单纯代工的微利宿命,以及OEM的双方如何面对共同的客户,这是OEM发展的根本问题。从品牌视角看,则是从OEM向ODM直至OBM发展,做OEM与品牌战略兼容。服装企业同样可以照此思路发展。在温州由于产业发展时间早规模大,积累了一些优秀的服装设计人员,可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将生产能力与设计能力相结合,依托委托商的品牌运做能力将企业做大做强。
原始设计制造商ODM(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r)和原始品牌制造商OBM(OriginalBrandManufacturer)在国内外都是赫赫有名的大牌企业,比如GE、Nokia、Philip等等。应该承认,代工企业的品牌和设计能力同老牌的跨国公司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当然在合作过程中,代工企业得到了全方位的锻炼,既夯实了制造环节的软件与硬件基础,更了解了国际市场需求和国际经营惯例以及通往国际市场的渠道,为代工企业自建品牌开拓国际市场做好了铺垫。
从台湾宏基、中国格兰仕、韩国三星、美国IBM等公司的经验来看,做品牌与做OEM是相辅相成的。单纯做品牌或者OEM风险都较高,做品牌与OEM并行不悖则可分散风险。代工企业通过OEM战略联盟,可打破外包业务所造成的代工与消费市场之间的隔阂,了解市场,增加研发投入,积极学习和吸收先进技术,提高产品以及工艺的开发与设计能力。通过重新定位,代工企业从OEM地位升级到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乃至原始品牌制造商(OBM)。代工模式的发展趋势是走向了既做品牌又做OEM的两条腿走路战略,即使终生代工也要创建自己的代工品牌[4]。
在温州服装业普遍采取外包业务的激烈竞争环境下,自主品牌和代工同时并举可以分享产能和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完全集中于某种业务活动不会好于OEM、ODM和OBM模式同时并行的业务活动。保持自主品牌业务比之完全代工,优点在于企业能够亲自感受和接收到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市场信息,这有助于针对市场需求变化做出灵活的产品研发与设计调整。做OBM还可在市场上推出自主品牌产品,向寻求外包业务的企业发出具备产品研发与制造代工能力的信号,以便接到更多的代工订单,从而给代工企业学习、吸收和创新的新机遇。
4.2融入SCM
“未来的市场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英国著名物流专家科里思托佛对供应链战略给予如是评价。在供应链思想的指导下,欧美日的大企业纷纷变革传统的生产模式,把与供应链上的供应商建立联盟伙伴关系作为重要的经营战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外包协作已成为国际著名服装企业改革传统经营方式的战略手段,不仅大企业在利用,中小企业也在利用。外包协作俨然已成为一种迅速崛起的经营方式[4]。
在这一背景下,积极地承接外包业务,努力融入SCM已成为OEM厂商经营的新战略。如温州品牌“夏梦”与意大利品牌“杰尼亚”合作,前者成为后者的供应链伙伴,加速了“夏梦”的品牌国际化进程。再者,温州的“法派”与日本“伊腾忠”、温川的“华士”和美国“LEE”、温州的“报喜鸟”和意大利“玛佐托”的合作,不仅表明温州服装的技术水平己得到国际名牌的认可,更重要的是“温州制造”已融为国际知名品牌服装供应链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OEM厂商而言,争取成为名牌大公司的供应链成员,已是OEM经营的良性循环和资源积累的重要途径。他们力争从OEM业务中积累经验,向OEM伙伴学习,构建学习型组织。一般说来,成为名牌公司的OEM供应商,企业在持续获得采购订单的同时,还会得到名牌公司在新产品开发与设计、生产组织和质量管理等方面的指导和帮助,为其迅速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开拓新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为“夏梦”“法派”“华士”“报喜鸟”等温州服装业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他们在委托商上学到的东西对于他们发展原有的自有品牌有很大好处。众多OEM厂商可以在融入SCM经营中努力学习和提高,制造技能精进,使规模迅速壮大,实力不断增强,从而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成为行销全球的ODM或OBM。
4.3迎接虚拟化浪潮
虚拟经营是指企业突破组织的有形界限,虽有生产、行销、设计、财务等功能,但企业内部却没有完整地执行这些功能,而是借用外部力量、整合外部资源来实现上述功能[4]。
森马和美特斯邦威是较早进行虚拟化经营的服装企业,他们在品牌创立之初就没有自己的工厂,将全部加工方面的环节交由其他工厂完成,自己只进行款式设计和市场销售方面的增植环节。这样,他们的管理视野大大拓宽,资源运筹的外延也从企业内部伸展到外部,极大地拓展了企业资源优化配置的范畴,从而可以使各种优势互相集成,催生出更加强大的综合优势,促进企业的快速发展。
总体而言,虚拟经营基本上有五种形式:虚拟生产、虚拟共生、虚拟策略联盟、虚拟销售网络、虚拟行政部门。虚拟经营的最初形式,是外包加工的虚拟生产。对于温州C(市场)型企业来说,虚拟经营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它创造了品牌,企业却不拥有生产线。这使得企业不同产品的调整成本很低,可以很快地反映市场的变化,专注于设计、行销的规划,创造企业高弹性的竞争优势。当前的虚拟化浪潮风起云涌,企业的虚拟经营在创造自身优势的同时,也实实在在地创造了OEM市场的广阔空间。不管虚拟经济如何发展,OEM在制造环节极大地支撑着虚拟经济的发展却是永远“不虚”的。实质上,虚拟经济的发展演进也就是OEM的拓展与延伸。
5拓展温州OEM服装企业的经营渠道
5.1针对A型和C型企业
第一,完善市场销售体系,加强与下游批发商/零售商的合作
以前,很多服装企业对经销商采取寄卖和月结方式,结果不仅库存增加而且呆帐增多,造成严重亏损。目前,企业开始尝试品牌的销售运作方式,在各大城市寻求加盟商,卖断商品,协助他们开店,培训悄售技巧,成效显著。温州森马就是较为成功的一例,而且该企业还召开全国商会议,与385家商建立“共生共荣,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
同时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配送中心,完善企业的配送m络,提高对·零售商的配送服务质量。
第二,提高核心竞争力
随着市场的快速变化,供应链的运作重点逐渐转向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方面。服装业也是如此。品牌服装企业可以考虑将服装加工业务外包,将运作重点转移到品牌运作、服装设计和销售网络建设,形成自己的核心竟争力,构筑简洁供应链。如温州森马的虚拟化运作方式。
第三,加强与供应商的合作
构筑灵敏反应型供应链需要与上游供应商加强合作,通过“做大市场”这一利益共同点,及时沟通信息,协调生产计划,保证供应及时,物流通畅。
对于服装品牌经营企业将加工业务外包的情形,服装生产厂家也属于供应商,而且,是品牌经营企业最直接的上一级供应商,两者的利益关系更为紧密,因此,与服装加工企业的合作尤其重要。双方应该共享POS信息,建立起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对于面料供应商,服装企业不能只限于在新产品开发和质量控制等方面与供应商合作,并且需要针对面料环节较为薄弱的情况,提供一些深层次的合作项目,如资金支持、市场拓展等。
第四,建立强有力的信息技术支撑
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必须依靠信息技术的支撑作用。企业需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力度,如采用服装CAD系统进行设计和生产,建POS系统掌握销售信息,利用EDI传输报文等。在这些硬件基础上,通过专业的信息技术咨询,引进先进的管理软件,开发适合本企业运作实际的管理系统。
第五,对接国际知名销售集团
目前令大部分温州服装企业尴尬的是,温州服装全国大商场进不了,小商场进去划不来,因此如果温州有多家企业进行优势组合,再寻求和诸如ITAT集团(港资大型国际品牌服装、百货经营企业)的合作,专门开辟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将是一种有益的尝试。目前ITAT在全国布有600多个网络,大的网络有一二万平方米,对接ITAT是一条发展捷径。
温州服装企业之间也必须优势互补抱团突围,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介入大型销售集团,必须有长期的规划性,同时可以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乃至发展为上市企业。
5.2针对B型企业
作为一种长远战略目标,发展自有品牌是必须的。但是企业的发展是呈阶梯式的。目前,我国企业现在还没有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的资格,必须看到,OEM的市场确实存在,可以说,这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企业界有句老话:“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合作总比不合作好,少一个竞争对手就等于多一分竞争力量。通过与知名企业间的OEM合作,可以缓解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压力,培养企业的产品竞争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为企业自有品牌做踏板。
OEM是一种权宜之计,企业如果不具备自己做市场的有利条件,不妨先把OEM作为一种主要经营策略来对待,至少可以把它与“自己做市场”、“做自己的品牌”放在同等地位来并列实行之。企业不应该轻易放弃或拒绝OEM。一般说来,做市场要比做产品难度更大。如果一个企业在产品生产组织上己经相当专业,一个企业的技术开发模式己经习惯于产品的生产,并且己经形成了产品的生产优势,不妨发挥生产特长,暂时先将OEM作为一种经营战略来从事。通过OEM层次的提升来培养企业的竞争能力。
OEM模式向自有品牌的转变可以通过ODM这个中间衔接模式来完成。OEM竞争的要素是品质,成本,交货期;ODM是则是设计能力,品质,柔性。在OEM的实施过程中,培养企业的产品设计能力和市场能力等,使企业的软件环境和硬件环境达到。ODM生产的要求,以实现OEM向ODM的生产模式转化,为企业自有品牌作衔接.
成功的自有品牌企业要重点抓住研发和市场。可以说,创立自有品牌的成功的关键是企业对研发能力和市场能力的把控,因此,创立自有品牌成功的重要条件就是拥有超出竞争对手的研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对于温州中小服装企业来说,OEM正是一条可以借机提高产品设计和制造水平,获得市场营销能力的可选之路。
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建立自有品牌是许多温州服装企业获得持续生存发展的最终目标,但是由于各自的起点不同,在各种能力上具有差异,因此达成这一目标所要经历的途径也不尽相同。对于温州当前的众多服装制造企业而言,选择“贴牌”抑或“创牌”战略时,当然需要考虑外部宏观环境变化、产业链变迁所带来的威胁和机遇,但更为重要的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所积累的资源和能力。对“贴牌”战略的选择必须根据企业现有核心能力构成要素的状况来确定,同时还要清楚战略选择的动态性,需要紧密关注相关要素的变化。换句话说,那种简单地认为“贴牌”是一种过时的战略选择,温州服装企业应该摒弃“贴牌”,迅速树立自己品牌的看法是站不住脚的。
要注意的是,选择任何一种战略模式的企业都必须要对自身的综合能力加以培育,只有这样才能为其他各项能力的形成提供足够的、有力的支持,确保战略选择和战略转型的顺利实现,推进温州服装企业的持续成长。
事实上,以生产制造为基础,向行业价值链上下游延伸、创建自有品牌是温州服装企业持续成长的一个重要途径。一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发展产品研发方面的能力,进入行业链的上游,进而建设自己的品牌;另一方面,企业也可以立足于制造环节,大力培育自己的市场能力,向下游的市场环节延伸,深度开拓自己的品牌。正因如此,当前国际上的“贴牌”趋势已经开始从OEM、ODM向DMS和EMS的转化,并发展到了OBM(OwnBrandManufacturing)的崭新阶段,它要求制造型企业不仅进行深度的产品制造活动,还拥有并深度开拓自己的品牌。这种逐级转化的趋势对制造型企业的生产、技术、市场和组织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也推动着制造型企业的不断升级。
参考文献
1尹祚华.国内OEM企业的品牌战略研究.南开大学硕士论文.20050601
2姚钟华张涛著.OEM与加工贸易管理方略.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
3林万乐.温州市产业结构调整及优化的前瞻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0901
4裘戈锋.我国服装企业的经营战略研究.武汉大学硕士论文.20000501
5S.Illeris,[J].NewOEMandexportdivision,ACRNews,Vol.JunNo.Sup,2007(5)
6伊恩.本,吉尔.珀斯著;陈瑟译.外包制胜:利用外部资源提高竞争优势.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7吴卫刚.服装企业ISO9000质量管理.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8王革非编著.服装企业战略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
9郭燕编著.中小服装企业生产经营与管理.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10金勇兴著.温州企业集团发展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1谭月.中国企业品牌发展路径研究——以OEM为基础.同济大学硕士论文.20060101
12陈乃启.温州国际轻工业制造基地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0501
13于而立.温州地区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中南大学硕士论文.20000301
14胡永利.外贸服装加工企业生产过程管理及优化研究.华北电力大学硕士论文.20060510
关键词:通信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与实践
一、校本课程理论
(一)校本课程概念界定
目前,学者一般认为校本课程开发(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或Site-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缩写词为“SBCD”),是由菲吕马克(Furumark,A.M.)和麦克米伦(McMullen,I.)两位学者于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校本课程开发”国际研讨会上首先提出并阐述的。他们都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工作,该课程开发工作大部分依赖学校教职员以及学校的现有资源。之后,校本课程开发的说法逐渐流行开来。
本文认为,通信高职校本课程是指通信高职院校为满足其学生就业需要,而自行设计、“量身定做”的个性化课程。具有3个特性:(1)独特性,以校为本,人无我有。它是其他学校没有开发的新颖、独特的课程,其他学校也无法模仿和复制的课程;或者说即使其他学校有,校本课程要更优更强。学校的差异性和独特性,是校本课程的根本出发点。(2)综合实践性,以就业为导向,摆脱学科痕迹,体现多门学科的综合,满足职业要求,有很强的实用性。(3)先进性,高职校本课程以“船小好调头”的特点,能够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以较强的时代感,增强了学生的职业适应性,弥补了国家课程开发的滞后性。
(二)相关概念辨析
基础教育中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基于学生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而通信高职教育校本课程的价值追求不是“人本自然主义”取向 ,而是以“就业导向为本”的职业取向和基于学校自身发展的学校特色的构建。它不是可有可无的选修课,而是基于通信市场紧缺职业能力需求分析的必修课,是国家和省规定课程的有机补充。
通信高职教育校本课程,既不是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活动课”和“选修课”的改头换面,也不是将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删、改、增、并,“零打碎敲”式地对课程的改编、整合、补充与拓展,更不是尖子生培养的提高性课程。而是基于就业驱动、学校优势、社区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具有“独特性、综合实践性、先进性”的课程 ,它是学校积极主动应对通信市场需求变动而进行课程变革的产物。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方法
(一)CBE课程开发
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引进了加拿大 CBE的DACUM课程开发方法,这种方法是由经验丰富的优秀的企业人员、教师、课程专家等组成的专业委员会实施,首先采用职业分析法,进行职业分析、职责分析、任务分析,形成一个工作能力分析表和说明,然后由课程专家根据各项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融合,按难易程度及逻辑关系加以系统组织排列,形成若干个课程模块,最后把这些课程模块按一定方式组合成完整的专业课程体系。
(二)VOCSCUM课程开发
VOCSCUM是就业导向的职业能力系统化课程。VOCSCUM课程是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而言的,它包括宏观、中观、微观3个课程层面,宏观课程指一个专业的全部课程,其表现形式为培养方案或教学计划。中观课程指一个专业中内容相关的一组课程,重点指一个课程链路的课程集合,也称链路课程,有时一个链路课程可构成一个课程模块。微观课程指教师教授的一门课程,在学科课程中常称为科目课程。由于高等职业教育中采用的课程范型较多,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科目课程,因此,VOCSCUM课程中称微观课程为单元课程。单元课程可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VOCSCUM课程类型主要指单元课程的分类,单元课程可以分为三类,即专门技术课程、延展知识课程、通识课程;也可分成四类,即通用技术课程、专业任务课程、证书培训课程、通识课程。
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包括作为课程开发基础的行业分析,以及作为课程开发主体的专业设置、课程开发、课程评价等;课程开发又可分为专业课程解决方案开发、单元课程开发、教材开发等。综上,通过课程开发方法,把课程模式、课程设置原则变成可操作的形式和程序。本文把VOCSCUM课程开发绘制如图1所示。
在上述就业为导向的校本课程概念的指引下,综合运用CBE课程开发方法和VOCSCUM课程开发方法,结合通信行业和校本特点,笔者所在的通信高职尝试了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
三、通信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实践探索
能力素质模型构建与课程开发步骤如图2所示
(一)能力素质模型的构建
能力素质模型是指能够针对特定的组织、族群、角色来区分绩效的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能力素质架构和标准。电信员工能力素质模型架构由素质、能力和技能三大部分组成,其中素质指员工基本职业素质包括政治思想、职业道德和身体心理3个模块;能力指员工通用职业能力包括一般能力、从业能力、社会能力和实践能力4个模块。技能指员工专业职业技能,从通信市场营销专业方向而言,包括通信法律常识、业务处理能力、电话沟通能力、生产运行能力、营销创新能力5个模块。
围绕学生技能、能力和素质发展这条主线,以职业岗位的工作任务为中心,根据通信行业的职业岗位职责和岗位任职要求,通过能力素质的筛选,明确职业岗位的素质、能力、技能结构。在建立素质、能力、技能模型架构的基础上,分别对模型中涉及的每一项素质、能力、技能指标进行了层级分解和具体描述,以对不同的学生提出针对性的能力素质要求。层级描述可以作为判别学生该项能力素质高低的行为标准,具有明确的指引作用。
(二)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课程开发
我们在通信类高职学生能力素质模型的基础上,遵循高职教育教学规律,突出高职特色,开发出各个专业方向的素质、能力、技能分解表,针对关键职业岗位能力设计核心课程,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由行业专家、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等组成课程开发团队,针对新业务、新技术的应用进行相关课程的开发,特别注意综合实训课程和职业素质课程开发,提高学生对本专业领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态度、职业规范、职业习惯。根据行业标准和相关操作规程,正确把握基础性与先进性、系统性与适用性的关系,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制订专业教学计划,调整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将基本职业素质、通用职业能力和专业职业技能纳入教学内容,形成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职业技能鉴定为小结的教学模块,实施模块化教学。
(三)通信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式
通信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提高基本职业素质、通用职业能力、专业职业技能来适应就业岗位的需求。以通信市场营销专业方向的校本课程开发范式为例,具体素质能力、学习模块、单元课程及实现途径如表1所示。
学习领域课程模块内容、实现途径与实训教学、实际工作过程相联系,实现内容与过程一体化;利于学生将实训、工作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转换为专业职业技能、通用职业能力,提高基本职业素质。因此,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行动为主的自我建构过程,以完成工作化的学习任务为基础,能够在有目标的行动化学习中积累实践经验、获取理论知识。
四、结束与展望
以上仅是本文在通信高职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研究与实践的粗略总结,还需要众多学者研究者在这条道路上继续努力。以后的研究热点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室―实验室―车间(营业厅)一体化校企全面合作教学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2.“订单式”培养 ,针对企业“订单”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3.“学做一体”、“工学结合”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注重建设融理论实践、课堂工厂于一体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做中学 ,在学中做。
4.与“毕业生召回培训制度”配合的,针对生产过程中问题所进行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5.基于国家职业标准,以考取证书资格证书为形式的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参考文献:
[1]仲肇森.基于校本课程理论指导下的高职教育课程开发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10.
[2]程代来.交通高职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8.
[3]王海梅.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9.
[4]肖争鸣.高职院校校本课程建设与开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7,(23):132-133.
关键词:绿色营销;现状与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09-02
1 我国绿色营销存在的问题
1.1 尚未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
由于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还不太高,加之媒体宣传、引导滞后,了解并接受了绿色营销的至今仅是少数消费者,绝大多数消费者还不懂得绿色营销的意义,没有形成全社会性的绿色消费需求。消费者还没有作为一支独立的绿色力量登上环保舞台, 难以对企业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有理、有度的监督。
1.2 绝大多数企业仍未确立绿色营销理念
目前,绝大多数企业的生产经营仍是在一味追求近期和微观效益的理念下进行的,对环境保护和社会长远利益考虑得很少;不少企业绿色需求导所开拓的新的市场机会等缺乏应有认识;有的企业尽管意识到绿色营销可以开辟新的市场,但由于需要花费较大的成本、存在着一定的风险而不敢贸然行事;另一些企业由于长期亏损,更顾不上花较高的代价推行绿色营销。
1.3 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不相适应
绿色营销对我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提出了挑战,①我国企业普遍缺乏开发过硬的绿色产品的紧迫感,现有绿色产品的绿色含量有待提高;②产品的包装很少考虑所用材料的环保性;③企业缺少绿色会计和绿色审计制度,用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费用没有科学地计入成本而制定出绿色产品价格;④再其次,在销售渠道的选择上,还未从产品的绿色特征出发来考虑怎样简化分销环节,如何防止绿色产品在分销过程中的二次污染;⑤促销方式陈旧,特别是一些先行生产绿色产品的企业,还没有负担起绿色信息的传播者、宣传者的责任,缺乏引导绿色消费,开辟绿色市场的时代创意。
1.4 缺乏有效的政府监督、调控机制
我国制定的环境资源政策多数仍然是行政性、计划性政策, 经济政策只是作为行政管理和法律制度的辅助工具, 尤其严重的是缺乏产业政策和相关技术政策, 无法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 这对引导企业自觉实施绿色营销是极为不利的, 必须进行广泛的修改、补充、调整和完善。
1.5 绿色产品价格过高,绿色需求不足
每个层次的消费者都愿意消费绿色产品,也期望企业实施绿色营销战略,但是这种愿望在企业中得到实现时会使其产品成本上升,引起价格上涨,当价格超出了消费者的心理价位时,产品就不会被消费者接受。受制于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收入水平,消费者无力承担绿色成本的上涨,因此,绝大多数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便成为“空中楼阁”。
综上所述,我国的绿色营销现状还不容乐观,还未能形成良性循环的发展态势,国内绿色营销的发展态势整体表现不佳。
2 我国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对策探讨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各种基础相对薄弱的条件下,在绿色消费浪潮中,要想迅速培养发展绿色营销事业,需要企业的努力,也需要政府部门的宏观管理、监督指导以及政策和资金上的扶持。还需要消费者绿色消费观念的形成和消费行为的成熟,以及环保组织、媒体的参与监督和其他企业竞争者的良性参与,它们构成了影响企业绿色营销的五大力量(如图1所示),做好这五个方面,有利于推动企业的绿色营销活动,构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微观基础。
2.1 企业作为环境污染的主要制造者
作为实施绿色营销的主体,担负着重要责任,所以必须要做到:
(1)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绿色营销观念是绿色营销实践的指南。实施绿色营销,首先必须树立牢固的绿色营销观念,寓绿色意识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企业领导不仅自己要重视和关注环保问题,理顺企业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企业局部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经济利益与生态利益的关系,树立企业长远发展和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还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树立全体员工绿色营销意识,建立质量保证制度和生态监测制度, 使生态责任落实到岗位和个人,在企业中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道德标准,并将其具体落实到企业营销活动的各项工作之中。
(2)增强资金能力和技术能力。
资金和技术是实施绿色营销的两大物质基础,企业在政府给予足够支持的情况下,通过自身努力,加大对绿色的投资力度,并拓宽引资渠道来改变我国目前绿色营销活动中的“资金匮乏”局面,解决绿色营销发展中的资金问题。技术能力方面,我国环境科学研究成果有些已经达到国际水平,现在的关键是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新兴产业技术产业化,同时使科研产业化形成有效机制,科研与营销能够相互促进,绿色营销使企业通过新产品获取相比于一般产品的绿色超额利润,绿色超额利润又使企业有了更多的资金投入绿色产品的研发, 从而促进绿色营销的发展。
(3)开发绿色产品,提高企业竞争力。
产品策略是市场营销的首要策略,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必须以绿色产品为载体,为社会和消费者提供满足绿色需求的绿色产品。绿色产品设计应着眼于易回收、易修理、节省、耐用、无污染或低污染、不危害消费者身心健康等。绿色生产与制造应着眼于采用清洁技术和工艺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浪费、生产过程中严格控制“三废”排放等。绿色品牌塑造应结合环保标志进行。绿色包装应着眼于采用复用、毒性小、公害少、易分解、低耗材等类型的包装材料。绿色服务提供方面应着眼于服务过程节省资源和减少污染等。
(4)积极运用绿色营销策略。
包括:①制定绿色价格,按照“谁污染,谁治理”以及“环境资源有偿使用”等原则,把绿色行动保护环境费用计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②进行绿色促销,促销起着诱导需求、创造需求的作用。恰当的促销可树立企业的绿色形象,扩大企业的影响面,促进企业绿色产品的销售。③选择绿色营销渠道,提高绿色产品市场占有率,扩大绿色产品销售量。企业可通过创建绿色产品销售中心,建立绿色产品连锁店,设立一批绿色产品专柜、专营店或直销点,来拓展绿色产品的经营。在选择中间商时,考虑其信誉的同时还应考虑其经济实力与管理状况等综合情况。
2.2 政府扶持
政府在绿色营销管理中的作用是主导性的,它通过法律、行政、经济、教育等方面的措施,给企业创造市场环境条件,施加足够的环境压力,从而推动绿色营销的发展。①政府要对一些耗费资源多的,对环境影响大的产品征收资源税和环境税,以刺激资源的节约和环境替代性产品的生产,为实施绿色营销的发展积累资金。②政府要加大绿色投资力度。例如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性资金,可以直接用于重点生态建设工程和重大环境污染治理项目,或用于银行贴息间接支持这些重点项目,也可在政策性银行设立专项优惠贷款,用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良好企业的生产,以环境治理税或生态环境补偿税为主体,建立各级政府的环保基金,支持当地企业开展绿色营销。③可以广泛吸收社会资金参与绿色投资,鼓励私人投资、企业自筹资金以及外商投资等,拓宽投资渠道进而改变目前绿色产品投入不足的问题。④对绿色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污染治理及生态保护工程建设、环保投资项目等免征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调节税,对新办的环保高新技术企业自投产年度起免征所得税。
2.3 消费者要增强环保意识,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实施绿色营销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我们不仅要研究和推广绿色产品,更需要开发绿色市场,培育具有绿色消费意识的消费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开展环保教育,使每一个公民都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是现代人应尽的基本义务。企业作为实施绿色营销的主体之一,更需要在学习中建立新的经营理念。
2.4 充分发挥媒体与环保组织的作用,开展绿色宣传
加大广告宣传力度,绿色营销广告同其他广告比起来要强调企业产品的“绿色特性”, 宣传企业的绿色形象, 将绿色产品信息传递给广大消费者, 刺激消费需求。
环保组织作为环境爱护的领头人应该在倡导“ 绿色消费”,“ 绿色营销”方面给予充分的支持。制定相关的制度,呼吁企业的行为,并进行适当的监督。
综上所述, 绿色营销的实现有赖于政府、企业、消费者乃至全社会的全面参与和良性互动。首先, 由于环境和生态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个涉及民族、国家利益和宏观经济发展的大问题, 所以各级政府应该在绿色营销战略中起到先行官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师东菊,常金良,赵兴艳.我国绿色消费的发展现状及营销对策选择[J].消费导刊,2007,(1).
[2]颜弘,王锋.我国企业发展绿色营销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经营管理,2006,(7).
[3]庄晓钟.我国实施绿色营销管理措施浅析[J].经济管理论坛,2006.(7).
[4]杨春梅,陈立新.中国绿色营销的现状分析[J].现代管理科,2005,(2).
[5]杨沛.我国企业发展绿色营销浅论――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时代经贸,2007,(5).
[6]戈娟. 企业绿色营销策略研究[D]. 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5) .
[7]何汉艺. 企业绿色营销的经济学分析[D]. 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6,(4) .
[8]胡振华,王敏轶.绿色营销:促进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J].经济管理,2003 ,(1).
[9]张小平.推进我国企业绿色营销的对策[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 ,(1).
关键字:在华泰国企业;国际营销;营销策略;皮制品行业
一、绪论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加深,跨国公司获得空前发展。中国地理位置优越、政治、经济环境稳定、生产成本比较低,具有广阔的市场发展潜力,对跨国公司具有较大吸引力。泰国企业国际化战略逐步蔓延,越来越多的企业正谋求海外发展,由于两国的临近的地理位置,几百年的经济做基础,随着中国--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步伐加快,中国将成为泰国对外投资的理想地区。通过大量的文献整理,分析泰国企业在中国国际营销的现状和案例,找出对于泰国A企业进入中国市场后所面临营销问题及其成因:出口市场销售额增长缓慢,销售利润逐年下滑。从而考虑在中国市场的环境下,怎样调整营销策略使得企业得到更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从而使企业有更长远的发展。
二、文献理论综述
1963年美国每周商务杂志对跨国企业公司做了描述性定义:“跨国公司是指符合下列两个条件的公司。第一,它至少要在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国家设定生产点或是争取其他形态的直接投资;第二,具有名副其实的世界性预测能力,其经营者在市场开发、生产和研发等方面,能作出适用于世界各国的多种多样的基本决策。”
菲利普.R.凯特奥拉在《国际市场营销学》一书中对国际营销的定义,国际市场营销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的国家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换言之,国际营销是指一国的企业跨越了本国的国界,以其他国家和地区作为目标市场,对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定价、分销、促销活动,通过主动交换以满足需求、获取利润的行为和过程。黄英亮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机器人的研发与应用,集科技、娱乐一身的舞蹈机器人迅速得到人们的青睐。文章利用PEST分析法,通过政治、经济、社会、科技具体分析,发现高校舞蹈机器人表演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张璇在论文《奥运场馆鸟巢之赛后运营研究》中,从鸟巢赛后运营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了分析,以此对鸟巢的赛后运营提出建议。薛琳丽在论文《沈阳康师傅运动饮料营销战略研究》中,首先进行了外部环境分析,重点阐述了对饮料行业有重要影响的总体经济环境和消费者能力及消费意识的变化,并运用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分析行业的竞争环境,对比了卖方、买方、替代品、潜在进入者和行业内竞争对手等各方面对企业及行业的共同作用和影响。
李明翰在论文中,旅游景区景点营销,加强与游客之间的信息交流,通过与游客之间的信息沟通,掌握市场需求变化,更好地服务市场和发展企业。文章运用STP理论,进行市场细分、目标市场、市场定位分析,通过对市场的分析,确定产品的品牌定位,制定出该景区的市场营销策略。张晓兰(2003)指出,在市场营销组合产品策略中,大多数情况下,公司应该根据国外市场和顾客的要求对产品做出改进和调整。产品创新在国际营销中同样重要,这是一项代价昂贵但报酬客观的策略。在促销策略中,同样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公司在国内采用的广告合促销策略在国外市场都要做出适当调整,必要情况下,甚至完全更新。在跨国企业中,产品策略主要趋势是价格升级,这根跨国存在的运费、关税、多环保市值波动风险等因素的影响有关。在分销渠道方面,企业进入某一市场必须要适应地区的分销渠道,做到更有利于让这一市场的消费者接受企业产品。温敏慧(2012)分析泰国工艺品昆明市场的营销策略研究中指出,在泰国工艺品在昆明市场销售的问题中,提到泰国驻昆明总领事馆对销售工艺品的中小企业管理不完善,销售商市场信息不对称。因此很多销售商没有得到政府保护,使得信息不对称。二则,宣传不到位,市场地位薄弱。多数泰国工艺品销售对泰国工艺品的销售宣传比较保守,市面上很难见到相关泰国工艺品的宣传海报、产品介绍等公众信息。这也是泰国工艺品品种复杂多样,价格区间不稳定,市场需求不完善等。
三、研究方法与设计
本文采用案例、理论与经验研究相结合等多种研究方法。收集资料和数据的方法主要有四种,一是在公开的案例和书籍理论中取得;二是从年鉴、统计报表等公开资料中获得,主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网站和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网站收集最新数据;三是对相关网站的信息整理。四是通过对泰国A企业的实地考察,与公司负责人访谈和大量书籍报刊杂志,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来对A企业进行分析,以找出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中国市场环境下的威胁和机会,为制定合理的营销战略模式提供依据,分析内容是访谈记录和文献资料。
四、研究结果分析
(一)泰国企业在华情况
2003-2012年中国实际利用亚洲42个国家及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金额排名中,中国香港对中国内地投资位居第一,日本、新加坡分别位于第二、三位。泰国位居第11位,2003年到2012年,泰国对华投资的金额持续波动上升,从整体看直接投资活动较为频繁。泰国对华投资行业主要有:农产品,电子业,信息技术和电信,农林牧渔业,制造业,财产业,服务业,汽车业和汽车零配件行业等。
泰国企业在中国投资,大体上有以下几个方面:从泰国在中国投资行业的扩大而言,已由“三来一补”的加工业、农业,扩展到房地产、银行、商业、旅游服务业,以及能源、交通运输、通讯等基础设施,其中投资较多的是利用中国丰富资源和广阔市场,又是泰国较有优势的产业项目,主要有饲料、食品、塑胶、电力、交通机械等工业项目,家禽家畜和水产养殖业,房地产和土地开发等。其中,制造业对华投资比重最大,占总数的63.75%。其中,制造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占7.92%,比例最高。
(二) 泰国企业在华国际营销中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1.中泰两国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同,人们在意识形态、生活方式、道德标准、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从泰国方面说,对中国的国情不了解,营销策略具有盲目性;泰国企业对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不了解,遇到问题难以解决。
2.中国投资环境并非像泰国企业人想象的那么完美。他们有时只考虑到中国劳动力便宜,却忽视了其他提高成本的因素。
3.在全球经济疲软的今天,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被许多跨国企业视为最后的稻草。不幸的是,这个“淘金场”已经变成世界上竞争最激烈的竞技场。在中国市场上,有美国、欧洲、日本的高手云集,本土品牌厂商也毫不示弱地显示他们的锐意进取和精明手段。作为一个跨国企业,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市场,同行业的竞争给企业带来个很大压力,怎样保持市场增长,利润的获得。影响企业国际营销的因素有很多,对于宏观经济因素的变动,作为不可控的因素,大部分企业是无法干预的,但企业可以根据宏观环境的变动,适当调整企业营销策略,增强企业竞争力。接下来的笔者将分析A企业,通过宏观经济的分析,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五力分析,对市场的细分、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准确的定位制定营销组合策略应该注意的问题及问题的改善办法。
(三)A企业案例分析
Z集团是著名的鳄鱼养殖、研究、生产、旅游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本研究报告只对A企业进行研究,集团及其他分支机构不在本研究报告研究范围之内。研究报告PEST、SWOT、五力分析、结合访问分析如下:
中国皮革行业最惠国进口税率已按WTO承诺完成,与2010年进口关税相同。2012年皮革行业产品最惠国平均进口关税为12.14%。中国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区关税优惠条款幅度和范围继续加大,中国对已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国家地区的产品实施协定税率,其关税税率低于优惠税率。2012年,中国皮革行业产品的协定进口关税与上半年相比,除继续对秘鲁、中国台湾、智利、新西兰、巴基斯坦等自贸区的进口关税下调外,与哥斯达黎加又签订了自贸协定,对从哥斯达黎加进口的皮革产品关税有了较大优惠。其中,2012年中国对从亚太进口的皮革行业平均进口关税为10.32%,比最惠国平均进口关税低1.82个百分比,比上半年下调0.05个百分点。这为泰国企业皮革制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创造机遇。泰国皮革制品联合会主席刘英杰表示“目前泰国皮革工业经营者正遭受严重困扰,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价格随石油价格上涨20%―30%,还有皮革市场的激烈竞争,使泰国皮革业者无法调高产品价格。有许多皮革原料价格上涨幅度偏大。虽然2004年泰国皮革出口增长2%,但形势仍令人担忧。
中国已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经济大国,作为跨国企业,进入第二方国家的市场,近几年,欧洲的经济危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不少冲击,此时的中国式在世界范围内,受经济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近几年,中国的GDP持续上升,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多的跨国企业选择在中国建立子公司,把目标市场投放中国。随着人们生活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各样的皮包已经成为人们身边不可或缺的饰品。人们要求皮包产品不仅在实用性上有所加强,装饰性也要有所拓展。根据消费者品位的改变,箱包的材质更加多样化,真皮、PU、涤纶、帆布、棉麻等质地箱包引领时尚潮流。同时,在越来越标榜个性的时代,简约、复古、卡通等各类风格也从不同侧面迎合时尚人士张扬个性的需求。在皮制品中,有不少企业为了争抢有限的客户资源,同类型企业经常会打出价格战,相互压低价格,使得行业利润空间极大地被压榨。A企业的兄弟企业M,是作为全球最大的鳄鱼养殖基地,具有几十年丰富鳄鱼养殖企业M,为A企业皮革制品的原材料做坚强后盾。A企业聘请意大利和法国鞣革与制革专家驻厂,指导加工技术。作为一个时尚行业来说,设汁的元素非常重要。鳄鱼皮革制作工艺的提升,一直是全球皮革行业致力攻克的难题。
笔者认为,通过对A企业内外条件进行分析,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进而分析企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可以帮助企业把资源和行动聚集在自己的强项和有最多机会的地方;并让企业的战略变得明朗。总结如下:企业很重视产品的开发,对产品的种类,新产品的推出,专业人员对鳄鱼皮娴熟的加工技术,价格优势是A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其他企业无法比比拟的。张先生在平时赞助小学,关心下一代,还与红十字会联络,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这无形增加了企业的知名度。但在国际营销中,运输成本的上升,经营管理的问题,在陌生的城市如何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对于员工缺乏激励制度。同时,也面对机会和威胁。中泰两国同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关税的下调为可信赖的伙伴(中国)的经济往来带来了机会。但是,贸易技术壁垒、成本的上升都给投资者敲醒警钟。
A企业的购买者议价能力和供应商议价能力都不高,主要是因为A企业的鳄鱼制品原材料完全来自企业内部的养殖基地,这使得他们的价格比同行业的更加便宜,消费者的议价显然也就是不高。潜在进入者威胁不大,因为对鳄鱼的养殖,皮革切割要求比其他皮革更加严格,鳄鱼皮具行业入行门槛高,投入资金高,使得更多想要进入者更加谨慎。对于同行业竞争和替代品竞争对A企业威胁更大。同行业来说,高端奢侈品牌的品牌效应和中低端的仿真鳄鱼皮具的价格优惠都对A企业造成不小的影响。而替代品来说,由于现在市面是箱包材质的不同和赋予产品各种创新理念,使鳄鱼皮具造成一定威胁。
可以根据地理市场细分,消费者心理,产品用途和购买方式五个变量,分四部分分析。在地理方面,根据中国大陆市场的南北方进行划分。中国南方无论在环境气候还是人们生活习惯,消费观念与泰国市场都有相似之处。南方地区,A企业利用同属集团下的N公园作为A企业的一个销售途径。张先生经过实地考察,选择在中国海南三亚建立N公园的中国第一所分园。使企业之间相互盈利。在心理细分中,根据购买者的社会阶层,生活方式或个性特点,将消费者划分为不同的群体。在同一人文统计群体的人可能表现出差异极大的心理特性。根据产品特点,要求消费者具有拥有较高资源水平的群体。而具有较高资源水平的群体有四类:创新者、思考者、成就者和体验者。从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用途来看,一般分为自用和送礼两个用途,这里细分为:作为家居摆设,生活日用品,礼品赠送。从调查数据得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自然属性理念的提升消费者购买多为自用。 目前,消费者对于产品的购买方式主要有:特色商店,网上购买,零售店散货购买等。其中,消费者在网上购买的比重较大。
目标市场的选择是一个综合考虑的过程,首先要看市场需求或潜在需求投资能否收回,效益是否理想,最主要的是靠市场需求。一个有吸引力的市场应当是中小型出口企业首要考的。其次是对市场环境中机会与威胁的析,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诸多因素均要考虑。根据鳄鱼皮具行业客户类型、品牌倾向和产品类别将产品市场分成了高、中、低三档,分析和评价这些细分市场,为企业正确把握市场,找到有利的市场发展方向提供依据。这有利于A公司明确自身定位,提供符合定位市场的产品。
市场定位必须以消费者需求与消费行为,企业资源能力和竞争环境为依据。通过以上分析,并根据以上选择避强定位策略。泰国A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要加强宣传产品和服务的差异化程度,才能避开竞争对手的竞争。泰国鳄鱼产品与中国现有鳄鱼产品相比,属于高质量产品,高品质服务,适宜的价位。
A企业产品营销组合策略
在泰国鳄鱼产品市场以及其他鳄鱼相关产品市场上,大多数同类企业采取传统营销方式,而且在大多数鳄鱼相关产品主要针对生活质量较高的人群。因此,A企业抓住这一点,充分控制产品原材料的养殖阶段,保证产品的质量优势,加强对鳄鱼产品的宣传和服务,实现产品的差异化。针对A企业,主要是产品原材料的差异化和工艺差异化。为了提高企业的长期竞争力,可以在产品宽度上做考虑,考察开发新产品。A企业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的有:钱包,皮包,皮带,表带,手机套,高尔夫手提包、公文包、拉杆箱、皮鞋、手抓包、斜跨包、名片夹、皮凉鞋、烟盒、火机盒、电脑包、小挂饰、小配饰、方向盘套、锁匙包、锁匙扣、手镯等二十多种产品。
首先可以参考A企业在泰国的定价,由于销售地点的差异化,考虑到中国鳄鱼产品的供求条件,市场特征以及运输及税率差异产生的价格变化;同时我们也要参考中国市场的竞争对手的定价,减少定价风险,又使企业容易或得合理的收益。企业产品与同行业相比,有明显的价格优势。由于鳄鱼的生长周期比较长,对生长环境条件极为苛刻,皮料的选择,制作过程都考验着一个公司的综合能力。A企业的兄弟企业M本身就是以一个著名的鳄鱼养殖基地,掌握稀缺的鳄鱼皮料资源,为A企业提供最有力最快速的支持,保证消费者以最优的价格获得最佳的产品体验。但一定要考虑到价格具有一定空间的利润率能较好抵抗风险及抵御外币升值和退税率政策调整;其产品和企业形象在市场中的位置,使本企业与其他企业区分开来,使客户明显感觉和认识到这种差别,从而在客户心中占据特殊的位置。
第一,泰国A企业同属集团的N公园中国建立分园位于海南三亚。在一定程度上建立国外销售子公司或制造商。第二,泰国A企业与中国深圳市美鳄缘投资有限公司拥有全球最大的鳄鱼产业链的公司共同合作。第三,寻求海外分销商或商。营销渠道管理是保证所有的营销渠道有效运行的重要条件。要对分销商和营销渠道做全面的调查和评价,如子分销商支付能力,经营同业竞争产品情况,对公司产品重要程度,执行公司销售政策,不良记录等方面,及时更正对于营销不利的渠道。同时,也要随时考虑到分销商的利益,以保持他们销售产品的积极性。
主要通过广告促销、人员促销、营业推广、公共关系这四个形式进行促销。电视广告,报纸广告户外广告都属于广告促销。在电视广告方面,泰国A企业创建人张先生曾在中央电视台CCTV-4《城市一对一》节目中接受做企业专访。人员促销是企业人员与消费者或者其他沟通对象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具有以下特点:有很多人际接触,培养与沟通对象的关系,对客户做出快速反应,人员沟通的长期性投入等。人员沟通需要建立一定数量和质量的销售团队,并通过不断培训提高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公共关系是为提高或保护公司的形象或产品而设计的宣传方案和宣传活动,具有高可信度,间接影响的特点,主要形式有记者报道,研讨会,慈善捐助赞助,社区关系,政府关系等。企业创建人张先生也经常赞助是拉差畜牧场附近的一所小学。每年都给小学送些礼物,如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给优秀生发奖金。对农场的职工子女,他每年都在大会上表彰优秀学生,并发给奖金,鼓励先进,赢得职工赞扬。所以小学老师说:有农场董事长的资助和关心,学校教育发展有保障。
五、研究结论
首先,解决A企业市场增长缓慢的问题,需要一个明确的以市场细分为基础的目标市场定位,使得公司能有效的采用不同的产品去面对不同需求的消费者,以及树立正确的产品推广策略。A企业的定位是中高端市场,这需采用相应的产品线来适应不同的高中低三档产品。而不是采取所有产品面对同一目标市场进行的推广方式。把三类产品所针对的市场细分化,找到目标市场。
其次,针对不同的产品进行不同市场的定位,A企业需要明确树立新的竞争策略。针对高端市场,采用市场挑战的地位竞争策略;对于中端市场,采用领先地位的竞争策略。再者,A企业需要加强产品研发,已开发为主导来带动销售额的增长。
最后,解决A企业市场增长缓慢的问题,最终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市场营销组合来实现。这些市场策略组合包括:完善产品多样性,保持产品差异化;建立和培养完善的产品分销渠道;有效的人员推销,电视促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的建立;促进销售的组合价格策略。
参考文献:
[1]柴成(2011),,《现代营销》,第8期,页35一37.
[2]陈君、刘永宏、谢和书(2012),《市场营销策划》,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页89一149.
[3]范秀成,杜建刚译,卡尔.迈克丹尼尔和罗杰.盖兹著(2010),《市场调研精要》(第6版),电子工业出版社.
[4]李棋、梁璐(2010),《非常营销非常道》,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页159-162.
[5]孟宪忠(2010),,北京清华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论文。
[6]马述忠(2010),《国际企业管理》(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7]谷银行(2010),,《谷银行》,经济研究文章
[8]王慧(2010),,《消费导刊》,第2期,页82一83.
[9]肖栗(2010),《C公司箱包出口营销策略研究》,广州:华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研究报告。
[10]叶香菊(2012),,《中国工业报》(第B04版)。
[11]GaryArmstrong,&PhilKotler(2009).《MarketingManagement》(13thEdition).China :Renmin University Press,页25-46.
[12]Gary Armstrong,&Philip Kotler(2010).《Marketing:n Introduction》(Ninth Edition).Prentice Hall.页393-407.
1922年,一部叫《铁扇公主》的动画长片就宣告了中国动画的诞生,然而80多年过去了,中国的动画行业依旧未成熟。目前,中国动画片市场处于一个过度转型阶段,鱼龙混杂,大量低质、劣质动画片充斥市场,而真正意义上的优质作品却是凤毛麟角。从99年制作发行的中国动画大片《宝莲灯》中我们看到,虽然从影片本身来说,其可圈可点之处并不多,但是我们从其商业运作中却看到了商业动画市场的巨大潜力。全国能消费动画片的人约2亿,但这一市场产生的利润有八成被日美动画片揽去,全国电视台每年要播长达30万分钟的动画片,其中只有2-3万分钟是国产片的份额。
随着近些年中国动漫产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和动漫人对中国动漫产业的发展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讨和研究。关于中国动漫产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是从动漫理论方面,侧重于动漫产业在动漫创意、语言、美学、色彩、价值观、伦理道德等方面的研究;另一方面主要从动漫产业链角度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动漫产业发展的产业体制和营销环境进行剖析。本片论文是从市场营销学的角度对中国动漫产业进行研究,在这里主要是从第二个方面来综述目前关于中国动漫产业的文献。
目前,关于动漫产业的探讨较多集中在其运营模式和创意策划,以及动画市场、动画形象衍生、人才流失等方面上,而对于中国动漫整体产业链的开发与挖掘则不多见。
对中国动漫产业的重新崛起进行深入探索,对其产业链的运作方式和营销策略等几个方面作出较为深刻的分析与批评,,对中国动漫产业作出客观的、必要的价值定位和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上一个可能性确定,对动漫产业化与其制作、出版、营销等问题进行认真、广泛的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中国动漫产业正确、全面、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学术见解和研究心得,是我进行本次研究的目的。
在动漫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上,李秋香,李麦产的文章《传统文化创造性采借与中国动漫创新性发展》以及刘俊生的《论中国动漫民族话资源的利用》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第一,一个很明显的缺陷就是在中国动漫在创作过程中,创意不足与雷同问题上。动漫作品缺乏创新设计思路,所有的故事,如果从一部动画片可以看到,那从另一步动画片里也可以看到,不断的墨守成规,没有突破,没有新颖的东西,长久以往,造成了恶心循环。
第二,没有表现出一个核心的价值观。比如,在美国的动漫在故事中无一例外的宣扬着他们的个人英雄主义和美式梦想;日本的动漫中则是永不言败的大和精神。而我们的动漫中就是恰恰缺少了这种核心的价值观,这种能体现出我们中华民族的精、气、神的动漫。即使画面做的再精美,没有核心的价值观,就像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体,毫无生气。
从产业链角度对动漫产业进行研究的文章也比较多。国内学者在借鉴美日动漫产业链和总结国内动漫产业链的基础上,也给出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张黎明的硕士论文《中国动画产业发展研究》对中国动漫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且与国外动漫作品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的解决建议。从政策角度分析观念体制问题,从产业链角度提出新的思路和切入点,并从技术和运营角度提出新的解决办法,以弥补先行研究的不足。
在权威著作方面有浙江传媒学院陈少波老师编著的《中国动漫游戏产业论》一书。此书将探索的重点聚焦在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相关联的诸如产业定位分析、产业历史和现状描述、产业链打造、产业环境培育、产业品牌经营等方面。注重于实践性,所论均是从产业实际中提炼出来的当下中国动漫游戏产业发展所要破解的难题,理论与案例的分析结合恰当。
二、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关于动漫产业的探讨较多集中在其运营模式和创意策划,以及动画市场、动画形象衍生、人才流失等方面上,对局部的发展和而对于中国动漫整体产业链的开发与挖掘则不多见。
在中国动漫产业的两个研究方向上,两极化倾向有些明显,但也有学者已经开始着手,将两者进行结合,以取得更加具有实际价值的理论成果。另外,国内的研究侧重于对日美模式“山寨化”模仿,而自己创新的理论极少,对于动漫产业现状是总结多于创新,适应于中国动漫产业现状并且具有里程碑式的理论极少出现。未来的研究趋势应该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给出符合中国国情的给出独创的、新颖的、务实的理论。
对中国动漫产业的重新崛起进行深入探索,对其产业链的运作方式和营销策略等几个方面作出较为深刻的分析与批评,,对中国动漫产业作出客观的、必要的价值定位和对其未来发展方向上一个可能性确定,对动漫产业化与其制作、出版、营销等问题进行认真、广泛的思考,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为中国动漫产业正确、全面、健康的发展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学术见解和研究心得,是我进行本次研究的目的。
主要参考文献:
[1]谭玲,殷俊.动漫产业[M].第三版.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191
[2]陈少波.中国动漫游戏产业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123
[3]秦喜杰.中国动画片的产业经济学研究[M].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230
[4]岳馥旸.浅谈我国动漫产业[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01)
[5]孙宁,杨君顺.中国原创动漫产业思考[J].电影评价,2009,(01)
[6]2008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组主编.2008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报告[J].安徽美术出版社,
2008(12)
[7]顾绣敏.中国动漫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09)
[8]齐宝强,陈鸿,杨宏伟.对计算机应用中动漫人才的思考[J].才智,2009,(19)
[9]邓智平.广东动漫产业发展与趋势[J].科技管理研究,2008,(02)
[10]阮梦黎.中国动漫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思路[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9,(02)
[11]隋杨洋,毛佳.动漫产业:全球格局与中国发展[J].南方论从,2006,(02)
[12]刘轶,张琰.中国新时期动漫产业与动漫营销[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5,(11)
[13]孙宁,杨君顺.中国原创动漫产业思考[J].电影评价.2009,(01)
关键词:循环经济 企业 价值链 构建
所谓价值链,实质上指的是企业所制定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从概念形成到设计环节,按照流程加工成成品后提供给消费者,交由消费者做最后的处理。在企业全部价值增值中,各个环节都涵盖了经济活动。与传统的经济模式相比,循环经济具有诸多的优势特点,它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与环境间统一协调、持续良好地发展。循环经济视阀下所构建的电力企业价值链属于一项新的价值链构建模式,它不仅能够将企业的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同时还能够提高企业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对于现代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循环经济视阀下电力企业价值链构建模式
(一)一般电力企业价值链分析
笔者在对电力企业内部价值链进行分析时,从中得出:电力企业不仅担任着燃料、水以及发电设施的购买者角色,同时它还是开发电力产品的开发者,在所有电力能源企业价值链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从电力企业内部价值链的角度分析,购买燃料以及用水所花费的费用在电力企业整体成本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同时,用在设备维修、改造、检修人员的劳务费等各方面的费用也较多。基于此,电力企业应从自身情况出发,制定一套完善、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进一步降低燃料、设备等方面的成本消耗量;不断强化企业信息系统的建设力度,从而有效地监督与控制产品生产全过程,对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及反馈,以确保产品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对于一些重要的燃料费,不应使用传统能源,而应采用其他替代能源;对于机组,应采用新技术将其现有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从而进一步提高发电效率。
(二)电力企业价值链模型构建
首先是市场营销。电力企业应将市场需求作为导向,不断寻求各种有机物质能源市场;在市场经营过程中,应充分体现出循环化,以一种良好的服务态度促进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以及巩固良好的信誉;要将供电与发电的可靠性全面提高,以此提供良好的电能给社会。对于机组所使用的除灰设备,应采用新技术将其现有的技术设备进行更新改造,以确保生产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其次是采购。电力企业应进一步扩大煤的购买渠道,不断优化煤的整体质量结构,对每一环节的检查进行有效的管理;构建敏捷的反应机制,避免由于超时而导致卸煤费的增加。如果生产过程中需要购买一些新的设备,电力企业应与设备供货商之间进行良好的协商并签订长期供货合同,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确保质量和降低企业成本费用。再次是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管理。企业应培养全员良好的工作责任心,制定切实可行的薪酬分配制度、人才培养制度、考核评价制度以及管理措施,督促全员树立起良好的工作责任感,从而确保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所提升。最后是企业的基础设施。具体涵盖了计划、财会、质量管理等方面。
循环经济视阀下电力企业价值链构建原则
(一)适应性原则
企业自身具有的价值系统必须有较好的适应性,其不仅要稳定,同时还要在顾客价值不断变化的基础上进行全面调整,这样,企业价值链才会朝着动态和谐的状态发展。顾客的需求不是固定的,经常发生着变化,并且,其价值取向以及价值层次也会随之发生一定的变化。所以,企业在构建价值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自身具有的价值系统是否有较强的适应性,这是电力企业取得持续良好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全面性原则
通常情况下,企业管理人员将价值链的构建看作是企业内部部门与全员之间的价值形成过程,实质上,这一看法是不正确的。企业的经济活动行为属于开放式的,其与消费者、竞争对手之间都是紧密联系的。所以,企业价值链在构建中应以全面性的原则为核心,即价值链构建的内容应涵盖顾客、合作伙伴以及竞争对手,这样企业的顾客价值才会不断提高。
(三)顾客导向原则
企业所具有的价值系统实质上就是把握消费者的具体价值取向,只有充分了解和掌握消费者的价值,并将其融入至企业自身具有的价值中,消费者才会对企业自身具有的价值表示认可。不过,实现这一过程,还具有一定的困难性。电力企业在价值链构建过程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始终将消费者作为主要导向,并积极与消费者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第一时间掌握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并将自身具有的价值体现在消费者面前,以确保企业的价值受到众多消费者的认可。
(四)全过程原则
当前,市场竞争力日益激烈,使得各企业间的竞争日渐复杂化。企业在构建价值链过程中,除对企业内部各种要素间的价值链建设做充分考虑之外,还要进一步明确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企业与供货商之间,以及价值链与价值链之间的关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应将企业价值链构建当做是一个过程且这一过程应是完整的,不仅包含了企业自身的价值链,而且还包含了与企业有着密切联系的各个主体。对于企业而言,应以宏观角度为出发点,将价值链中的业务进行充分的设计及整改,同时,将与自身有关的各个主体有机结合起来,科学合理地安排企业的经济活动,从而使得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具有较高的竞争力。
循环经济视阀下电力企业价值链构建路径
(一)进一步强化企业内部节能管理工作
现阶段,企业应注重原材料的开采工作,以及加强对辅助材料和各种能源的节约管理力度,按照能源购买指标的不同,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价格。另外,企业应配备设备维修的专业人员,这是确保生产可靠性的基本保障,同时,企业还应开展相应的环境测量与评价、水资源论证等诸多的评价工作。
(二)建立一套完善的价值链治理结构
这里所说的价值链治理,实际上指的是配置价值链资源控制权的合约,当前的企业理论主要重视企业收入在扣除所有固定的合同支付的余额要求权与剩余劳动的要求权之间的一致性,可以将该原理融入至价值链组织中。价值链主要是在与其相匹配的诸多环节组成具有独特功能的产业组织基础上逐渐产生与发展起来的,如果价值链中各种资源的贡献有着不同,每一环节企业所拥有的权利有着不同,那么,其在价值链中的定位也会存在不同,其中有部分人员的任务是对每一环节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使其协调一致,确保价值链具有的功能作用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进而使得价值链形成了诸多类型的治理结构。当前,电力企业要想取得持续良好的发展,就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决策治理机制,因为,这一机制的建立在降低各项费用的同时,可以大大增强实际效率。所以,在循环经济视阀下的电力企业非常有必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价值链治理结构,以此不断地推动各个价值链企业的积极性。
(三)企业组织进行和谐的变革
企业组织在进行和谐变革过程中应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进行,应把握良好的时机,由内部子系统承担和谐变革任务,从而确保企业组织实现和谐发展的目标,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资源消耗量进一步降低,同时,还使得企业组织在适应企业价值链的前提下有效地运行下去,从而促进了企业整体和谐目标的实现。
(四)进一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及信息披露工作
在循环经济视阀下,经济增长方式由原来的粗放型逐渐的向着集约型的方向不断迈进,这一过程的转变,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量,有效节约了社会各种资源,促进了经济和谐发展。电力企业应采用各种新涌现出的竞争资源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在构建价值链过程中应全面融入循环经济的思想,并担负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关注企业利益与社会利益,所以,有必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社会责任及信息的披露工作。当前,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及信息的披露仍然属于分散披露的形式,企业投资者在需要使用社会责任信息时通常需要抽取大量的时间进行分类和查找,为了确保企业投资者能够第一时间内获取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就必须全面整改与完善企业社会责任及信息披露体系。应将员工的社会责任感与奉献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对其进行奉献教育,以使其认识到企业价值链不仅会为企业带来良好的价值,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社会的财富,只有这样,企业员工才会不断规范自身行为,尽力为企业价值链构建做出贡献。
(五)构建和谐企业文化
企业在价值链的构建过程中应对人的因素做充分的考虑,促进人员之间的和谐相处,只有这样,企业自身具有的价值才会真正实现和谐目标。与人员有着和谐密切联系的是企业的文化。所以,企业应构建和谐的文化,这是企业价值链构建的基础。通过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能够将全员的道德素质全面提高,不仅使得员工在物质方面创造出一定的价值,同时,还使得他们在精神层次上有所提升。
(六)制定价值链成本管理程序及措施
首先,正确识别企业价值链。应对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职责划分进行全面的了解,不过,现代企业所制定的成本结构中,生产前使用的成本与生产后使用的成本比重较以往有所提高。所以,对于电力企业而言,应对企业价值链有正确的识别,将成本管理融入至产品生产前与生产后的全过程之中,应对产品生产前的产品设计以及材料采购过程所花费的成本、产品生产后的营销等加以控制。
其次,价值链各环节部分都应包含成本分配。要想确保价值链各个环节部分的成本管理具有较高的效果以及效率,就需要将成本分配目标和成本分配对象进一步明确,从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成本分配标准,并将其融入至企业价值链的各环节中,进而对各项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进行有效的控制。
再次,对企业价值链进行分析。企业的价值链得到明确,且企业掌握了其成本动因,则成本所具有的优势就来自于企业控制成本动因程度的高低。通过对企业价值链的分析,能够进一步明确各个价值活动间的关联性、找出各个价值活动在整体成本中占有的比例以及其增长势头等内容。从企业内部价值链角度上看,应除去不增值的作业,以促进增值作业效率的全面提高,降低资源消耗量,从而将企业中关键的成本驱动因素进行全面的改进,使其完善,这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从企业外部价值链的角度上看,企业应根据自身具有的特点充分考虑在行业价值链中占有何种地位以及产业链中相关企业对自身成本管理造成的影响,采取有效的成本管理措施,以提高供应渠道与销售渠道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当前,在循环经济视阀下,企业应进一步强化学习力度,形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以此构建完善的价值链,不断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推动企业朝着健康的方向持续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志勤.价值链理念与存货管理[J].冶金财会,2011(2)
2.赵春雨.基于循环经济的企业价值链管理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2009
3.李彦.基于价值链的企业财务战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7
4.崔晶晶.基于价值链管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8
5.刘国娜.企业战略成本管理与应用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硕士论文,2007
6.谢建辉,薜秀荣,马力,郝文艺.浅谈基于价值链分析的动态预算管理[J].中国农业会计,2010(10)
7.吴洁.循环经济下企业环境成本核算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硕士论文,2008
[关键词] 少数民族文化 旅游市场 怀化
一、研究进展与研究意义
市场细分是市场营销领域的一个重要基础问题,研究比较深入,成果也丰富。就旅游市场而言,市场细分的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旅游市场需求差异性的认识。国外学者针对旅游细分市场的研究深入,Gladwell等(2004)探讨了55岁以上照顾家人者(caregivers),因需要照顾行动不便的家人,而具有的特殊休闲旅游方式;Reece等(2004)提出了影响老年家居者(senior households)和非老年家居者(non-senior households)旅游行为的房屋类型和距离两个因素;Lee等(2005)研究了韩国60岁以上老年市场对休闲旅游的态度。Scott等(2005)提出将生活形态(lifestyle)应用在旅游市场的细分方面。
我国旅游学界也比较注重市场细分的研究,从已有研究成果看,旅游规划工作比较注重依地理因素来进行市场细分,在旅游规划研究报告中表现明显,也可以从一些论文中看出。更多的研究是选定一个特殊的客源市场群体,进行旅游市场开发潜力的探究,从年龄方面着手是一个常见的研究模式,其中老年旅游市场和青少学生市场是研究的热点,成果非常多。还有从其他特殊视角审视细分市场的,例如:郭鲁芳等 (1999)、陈凯(2006)对残疾人旅游市场的研究,李永红(2004)对女性旅游市场的系统研究,周燕等(2004)对农民旅游市场开发进行了探讨。在旅游市场研究中,依据职业类型进行分析,也有相应的成果,代表性工作是吴必虎等(1997)就上海市民的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所进行的调查分析中,从年龄阶层和职业类型两个方面对上海市市民的出游力进行了深刻分析;专门针对一些职业类群进行市场特征方面研究的成果也有报道,例如杨学燕(2005)对农民职业群体旅游市场开发的研究;仲红梅(2005)对白领阶层旅游市场的消费偏好的研究;许春晓等(2006)对不同职业人群旅游需求的分异研究。此外学者从旅游产品角度对相应的细分市场进行了研究,如张晓燕等(2006)对自驾车旅游市场的研究,王莹(2006)对国内休闲度假旅游市场进行了调查。
客观上,人们对旅游具有一定的偏好,具有特定旅游偏好的人群,在旅游行为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探究意义大。以怀化市民为研究对象,采用大样本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抽取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偏好类群,进行细分市场研究成果,尚未见报道,这一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方法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南边区,2006年末全市人口为37万人,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42元,其中教育文化娱乐支出958元。在广泛阅读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国外研究经验及怀化居民的实际情况设计了调查问卷。调查问卷分为3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统计学特征和社会经济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为出游意向及偏好的测量;第三部分为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的测量,共包含21项因素。调查采用社会科学最常用的测量工具――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s)进行定序测量,按非常重要、重要、一般、不重要、最不重要5个等级设计成表格,让受访者根据对每一出游影响因素的重视程度在相应的等级下做出标记,最后按照非常重要=1分,重要=2分,一般=3分,不重要=4分,很不重要=5分赋值并计算。
基础资料采用在怀化随机抽样调查获得。调查时间为2007年11月10日~15日进行,调查采用区域控制方法在怀化地区共计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54份,有效率90.8%。
样本特征:男性41%,女性57%,女性略多于男性;中青年是主体,15岁~24岁占41.61%,25岁~44岁占44.97%,45岁~64占10.29%,65岁以上10.29%;文化程度偏高,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大专或本科(56.70%)、高中或中专(30.11%)、初中(8.13%)、研究生(3.30%)、小学以下(1.76%);职业方面,以学生(27.82%)、公务员(21.10%)、服务销售人员(17.27%)、专业技术人员(14.15%)为主体;家庭人均收入方面多为1000元~1999元(44.19%),其次是500元~1000元(10.23%)、2000元~2999元(14.42%)、3000以上(13.26%)、499以下(10.23%);家庭结构方面,三口之家(36.11%)、单身(20.60%)、两代同堂(12.73%)、三代同堂(12.27%)、两人世界(9.95%)、其他(8.33%)。
文章选取了偏好少数民族文化这一旅游细分市场进行市场属性特征及出游意向的分析,同时利用SPSS15.0软件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进行了因子分析,探讨了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选择目的地的主要影响因子。
三、数据分析
1.人口统计学特征
通过仔细比较可以看出,在性别方面,与总体样本并无显著差异;年龄方面,喜欢少数民族文化的市场集中于15岁~44岁的趋势更加明显,占了90%的比例;文化程度方面偏高于总体样本,大专、本科及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了约65%,高于总体样本60%的比例;职业方面集中在学生(29%)、公务员(22.68%)、专业技术人员(17.84%),三类所占比例均高于总体样本相应的比例;家庭人均收入方面与总体样本无明显差异;家庭结构方面,单身所占比例多于总体样本。
2.旅游行为及偏好
出游次数:去年外出旅游次数方面,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出游1次~2次的比例达75%,3次及以上的占25%,低于总体28%的水平。
旅游花费:相应的,次市场在去年旅游花费中少于1000元的比例占34%,高于总体30%的水平,同时花费4000以上的比例为14%,低于总体17%的水平。说明此类市场在出游力方面低于总体水平,有待进一步挖掘。
信息渠道:最喜爱的信息渠道依次为亲友介绍(27.87%)、网络(20.40%)、旅行社(14.66%),与总体排序并无差异。说明旅游地在营销方面,应充分利用此三类信息渠道。此市场尤其重视亲友宣传,高于总体样本中25%的比例。
出游动机:目前城市居民最主要的旅游动机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占近70%的比例;少数民族文化偏好者最主要的动机为休闲度假,其次为观光旅游,在猎奇、释放压力、进修学习方面的比例也高于总体样本。
交通工具:差异不明显,目前城市居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为火车和长途汽车,说明传统交通工具依然是居民出游的首选工具。但在单位车、出租车、公交车、自行车、摩托车上,此类市场的比例均稍高于总体样本。
住宿:喜欢星级宾馆的比例为27%,少于总体42%的比例。但在农家、小别墅上的比例均高于总体,说明此类市场在住宿方面要求有一定的特色,这也与其休闲度假、猎奇、释放压力的动机相符合。
3.目的地影响因素的因子分析
利用SPSS15.0软件包的因子分析方法对21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对21项影响因素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克朗巴哈(cronbach)信度系数为0.929,证明此21项影响因素具有较高的内在一致性。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各指标间必须具有相关性,否则各指标间没有共享信息,就不应当有公因子需要提取。KMO统计量(Kaiser-mever-olkin Measure of sampling adequacy)考察的是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当KMO>0.7时,做因子分析的效果较好。本文研究对目的地选择影响因素分别进行KMO统计量分析和巴特勒球形检验(Bartlett’s test),得出KMO值为0.941,巴特勒球形检验值=3773.462,在自由度210的条件下上显著性水平为0.000(表1),原有变量适合做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principal component method)提取公因子,并使用方差最大正交旋转法(Varimax rotation)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旋转,以使公因子有较满意的解释。按照常用的特征根(eignvalues)大于1的标准提取公因子。同时对缺失值的处理采用排除法(exclude case listwise),以缩小缺失值对公因子提取的影响。为了提高因子分析的效果,将因子载荷小于0.5的影响因素项舍去,最后有18项影响因素参与因子分析。
为了检验因子分析效果,对提取的公因子进行内在信度分析,克朗巴哈信度系数(Cronbach’s alpha)在0.838~0.941之间,说明提取的公因子比较可信。
公因子1在“景区安全”、“食品安全”、“治安状况”、“服务质量”、“交通安全”、“景区形象”、“个人兴趣”、“项目特色”、“游玩时间”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载荷,因此可以命名为“安全及形象”;公因子2在“通畅程度”、“游道标志”、“路面状况”、“直达车”、“朋友意见”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负荷,因此可以命名为“可进入性”;公因子3在“交通费用”、“门票价格”、“吃住费用”、“商品价格”上占有较大的因子负荷,因此命名为“旅游费用”(表2)。由于“结伴需求”、“交通时间”、“知名度”的因子载荷均小于0.5,此3个因素对旅游者选择目的地的影响较小,因此舍弃掉。
方差贡献率越大,则该公因子对旅游者目的地选择的影响程度越高,由此可知,“安全及形象”是此类市场最注重的影响因素。相应的旅游目的地在开发旅游产品及营销时应把安全及景区的特色形象放在首位。
四、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怀化市民问卷调查数据的统计研究,得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偏好型客源市场的基本特点如下:
第一,主体市场为15岁~44岁的中青年群体,主要职业集中在学生、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上,以单身居多。
第二,出游动机以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为主,猎奇、释放压力是高于总体的另一个表现;偏好住在农家、小别墅等有特色的居所;出游以火车、长途汽车为主,但在出租车、自行车、摩托车上有稍高于整体的趋势;喜欢从亲友和网络中间获取旅游信息。
第三,出游次数、旅游花费上低于总体水平。
第四,影响此类市场目的地选择的因素最重要的是安全及形象,在进入一个异质文化地区时,安全及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者最重视的因素。所以在文化差异营销方面要把握一个度,既要强调旅游地独具魅力的文化特质,又要保证游客有一种安全感,在游客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突出少数民族文化的异质性,避免过于强烈的文化冲击;其次目的地要重视交通状况,很多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极具吸引力,但交通不便是旅游业发展的瓶颈,打破这一瓶颈对是至关重要的;旅游花费是影响此市场目的地选择的另一重要因素,因此降低旅游产品的成本,以大众化的价格提供优质服务是旅游地赢得市场的关键。
值得特别指出,不同城市由于经济、文化、观念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的结论只能代表怀化此类地区城市居民的特征,是否适应国内其他类型城市有待进一步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Gladwell, Nancy, Bedini. In search of lost leisure: the impact of caregiving on leisure travel [J].Tourism Management, 2004, Vol. 25 Issue: Number 6 p685~693
[2]Reece, William S. Are Senior Leisure Travelers Different[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August 01, 2004, Vol.43 Issue:Number 1 p11~18
[3]Lee, Sun Hee. Understanding attitudes towards leisure travel and the constraints faced by senior Koreans[J].Journal of Vacation Marketing, July 2005, Vol. 11 Issue:Number,3 p249~263
[4]Scott, Noel. Lifestyle Segmentation in Tourism and Leisure[J]. Journal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Hospitality & Tourism; March 2005, Vol. 5 Issue:Number,2~3 p121~139
[5]郭鲁芳 史之英:试论残疾人旅游市场的开发[J].商业经济与管理,1999,(1):23~25
[6]李永红:上海女性旅游消费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7]吴必虎 方 芳 殷文娣 刘 波:上海市民近程出游力与目的地选择评价研究[J].人文地理,1997,(1):17~23
[8]杨学燕:我国农民旅游市场的开发探讨[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6(1):146~149
[9]仲红梅:上海白领旅游消费偏好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4
[10]许春晓 张 欢:城市居民城郊旅游需求的职业分异研究――以长沙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6,(9):75~78
[11]陈 凯 王 莹:残疾人旅游市场―和谐社会中不容忽视的旅游细分市场.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1),121~124
[12]周燕 李祝舜:我国农民旅游市场开发初探.旅游学刊,2004(4),23~27
初汉芳(1980- ),女,山东莱芜人,硕士,石家庄经济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摘 要:论文依据服务利润链模型,针对服务业特点, 提出了服务业提升顾客忠诚的策略: 一是提升内部服务质量, 创造满意和忠诚员工;二是提升外部服务质量, 培育忠诚顾客。所提策略与措施对我国服务业顾客忠诚提升具有一定借鉴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服务利润链;员工忠诚;顾客忠诚;内部服务质量;外部服务质量
一、引言
上世纪9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赖克赫尔德(Reichheld)和萨塞( Sasser) 对服务行业的大量企业进行了调查,得出了如下结论:顾客保留率与企业利润有较大的相关关系,基于此提出顾客忠诚度对利润的影响远超过市场份额。
资料显示,2013年我国服务业的产值超过26万亿元,且仍以每年8%左右的增长速度飞速发展。但是与世界先进服务业的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服务业水平在两个方面存在明显差距。一方面是总量,另一方面是比重。近几年,我国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始终在40%左右;低于与60%的世界平均水平[1]。由此可见,如何提升我国服务业的顾客忠诚度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基于此,本文拟以服务利润链模型为基础, 对此问题加以探讨。
二、服务利润链模型
服务利润链模型是美国学者James L.Heskett、W.Earl Sasser 和Leonard A.Schlesinger 于1994提出的,阐明了服务利润的决定因素。[2]
服务利润链理论提出:盈利水平、顾客满意度、顾客忠诚度、员工满意度、员工忠诚度、员工生产率之间存在固定的关系(如图1所示)。同时,顾客忠诚度的提高依赖于企业能力的增强;顾客满意决定着顾客忠诚,是顾客忠诚的必要条件,而顾客获得的价值又决定着顾客的满意度;顾客获得的价值最终由对企业忠诚的员工来创造,因此,顾客的忠诚又取决于员工的满意度[3]。
从本质上讲服务利润链坚持“以顾客为中心”,以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为目标,有利于企业营销效益的提高,是企业长期发展的一种途径。[4]。
图1 服务利润链
三、基于服务利润链的服务业顾客忠诚策略
所谓顾客忠诚是指顾客在较长一段时间内, 对于企业、品牌、产品、服务或人员保持的选择偏好和重复性购买行为。针对服务业特点, 服务业保持顾客忠诚应重点抓好以下内外两个方面的工作: 在服务利润链这一框架中,顾客和员工指的是“合适的顾客”和“合适的员工”,即“愿意对优质服务做出适当反应,愿意建立良好关系的顾客”,和“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相一致,在为实现企业目标努力的同时实现个人价值的员工”。基于服务利润链的忠诚度提升的关键,就在于从员工和顾客两方面入手,培育出“合适的员工”和“合适的顾客”[5]。
(一)提升内部服务质量, 培育满意和忠诚员工
1.设立“以服务顾客”为核心的培训体系,创造员工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员工对企业的需求是多层次的,在满足基础性需求的基础上,更注重自身成长与发展的空间,因此企业应根据提升顾客忠诚的战略要求、为员工提供差异化的职业生涯路径。在职业生涯实现过程中,要在关键节点给予培训支持,以系统地提升员工的个人能力,促进员工个人价值和企业目标的同步实现。这种共同成长的企业氛围,能够树立员工对企业的信心,使他们从心灵深处建立起对企业的忠诚。
2.畅通沟通渠道,培育独特的服务文化
企业内部畅通的沟通渠道是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环境与良好人际关系氛围的基础,有利于避免信息不对称引起的各种矛盾,有利于减少顾客期望与服务传达带来的差距,从而有利于树立企业的服务质量观念。企业应充分重视正式与非正式沟通渠道的建立,将“顾客忠诚”的理念通过各种渠道向外传递,同时从反馈中获取员工对企业营销管理制度、营销理念的态度与意见,增强企业与员工思想意识的同步性。常用的非正式沟通方式多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这种方式可降低员工的抵触情绪。
3.适当授权,提升员工的忠诚度
“毋代马走,使其尽力;毋代鸟飞,使其羽翼”,要真正做到对顾客需求做出灵活的回应并在服务失误时做出及时补救,就必须授权给服务员工。授权意味着让员工在更宽余的空间里为顾客提供卓越的服务。它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服务顾客,提高其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 而且可以提高员工工作的主动性, 增强他们的主人翁精神,同时也让员工的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展现。
4.建立动态的绩效评估与评价指标体系,提供较高的薪酬水平
科学的绩效考核机制与薪酬水平的高低是提高员工满意度的关键。首先,员工内在公平感的获得来源于企业绩效考核的制度公平;其次,绩效考核通过合理有效的绩效目标引导员工将个人目标与企业目标相匹配,将“顾客忠诚”作为核心的考核目标,构建有效的目标激励;第三,建立基于绩效考核的薪酬体系,设置统一的薪酬激励目标与考核目标,而非因人设薪、因事设薪,以此提升员工的满意度。
5.建立离职员工数据库,增强员工归属感
员工离职是企业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正常现象,但是过高的离职率会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企业必须正确对待离职员工,调查离职原因,建立离职档案,将离职人员作为企业的一种重要资源。首先,企业培养多年的离职员工,对企业经营策略、管理制度、行业规则、业务需求都很熟悉,从离职调查中获取员工对企业现有管理体制的意见与建议,促进企业管理能力的提高;其次从员工离职流向调查中,针对可能成为合作伙伴或者竞争对手的老员工采取不同的预防性措施,避免企业顾客群的同时流失;第三,人性化的离职管理会增强剩余员工对企业的心理归属感,这是提高员工忠诚度的有效手段;第四,从离职员工中删选企业的新聘员工,有效降低企业招聘成本。
(二)提升外部服务质量,培育忠诚顾客
1.构建高效的顾客服务感知回馈渠道
由于服务无形性的特点,企业需要一种能有效传递顾客满意度的回馈渠道,并据此增加对顾客的软性关怀以提升企业的服务水平,以积极主动的服务带动企业利润的增长。因此企业应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设立顾客关怀服务[6]。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顾客服务、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售后服务等。同时,企业在为顾客提供服务时, 注意提供更多的附加服务,提升顾客满意度。此外,服务企业在提升顾客满意度的同时, 也要注重自身产品和服务与顾客需求的动态对接,随顾客个性化需求的改变而改变,加强体验式服务比重,促使顾客对产品和服务认同感的增强,以顾客对产品的信赖带动顾客对企业的忠诚。
2.建立完善的顾客关系管理体系
良好的顾客关系管理既可以提升既有顾客的保留率, 还可使企业吸引回已流失的老顾客。数据显示,向新客户进行推销的花费是向现有客户推销所花费的6倍;向新客户推销产品的成功率是15%,然而向现有客户推销产品的成功率是50%;如果将每年的客户关系保持率增加5个百分点,则可将利润增长85%。企业需改变将客户关系管理定位为一套软件系统的错误理念,应构建全面完善的服务理念和服务体系,打造全员服务的企业文化,将全员服务的意识渗透入所有的经营环节。
3.强化“时间窗口”的管理和改善
“时间窗口”是服务企业的关键服务时间点,包括“真诚瞬间”和“关键时刻”。“真诚瞬间”是顾客同服务者之间接触的时候,能够打动顾客的敏感时刻。“关键时刻”是企业服务者向顾客展示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时间点,是顾客对企业服务质量作出最初判断的时间点。“时间窗口”能够成为企业的成功点,也可能成为失败点。对企业而言,一定要利用好“时间窗口”,抓住时机充分展示企业的产品和服务,树立企业形象。因此,企业应当强化对“时间窗口”的管理,让员工树立正确的“时间窗口”观念,从细节入手,抓住“真诚瞬间”打动顾客,为客户提供恰到好处的服务。企业还应该重视“关键时刻”,重视企业服务的展示,给顾客留下良好的印象,使顾客对企业的产品和服务重新认识,做出更好的评价。同时,管理者还要善于运用“时间窗口”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管理的效率。
4.建立服务补救应对和预警机制
顾客不满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实施服务补救, 重新赢得不满意的顾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学者认为,良好的补救措施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实践证明,以下几种补救措施能够有效提升顾客忠诚度:欢迎和鼓励投诉;为顾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抱怨渠道;快速确认服务失误,以积极态度改善顾客不良情绪;积极采取措施转移顾客抱怨焦点,控制事态蔓延,不良情绪的传染;持续关注调查结果,及时提供补救方式等。补求措施的目的是通过这种机制,将失误造成的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和顾客忠诚度的降低带来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
5.提高服务质量,提倡关怀服务
现代消费者的追求已经不再是“物美价廉”,而是更加追求“个性、健康与体验”。商品丰富、价格低廉和促销打折等服务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消费需求。顾客对服务和购物环境等因素愈加重视,企业应当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包括:微笑服务,学会倾听顾客的抱怨,和善于解决顾客的投诉;超值服务,注重顾客的价值需求,及时与顾客进行沟通,主动提供顾客所需的服务;关怀服务,对顾客进行人文关怀,让顾客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等等。
四、结论
全球化市场竞争需要员工忠诚和顾客满意,员工忠诚度与顾客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员工忠诚度能提高顾客满意度,并增加企业利润,利润增加提升员工忠诚,二者之间互为前提互相促进,我国服务业要提升发展水平,适应时代变革,就需着重从内部增强员工忠诚度、外部提升顾客满意度入手,树立客户资源的理念,开展关系营销, 力求才能在全球化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者单位:石家庄经济学院商学院)
此文为2013年河北省社科基金课题《河北省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选择与实施路径研究》之部分研究成果,编号HB13JJO29。
参考文献:
[1] 安静.知识密集型服务系统的服务价值共创实现模式研究[D].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10(5).
[2] Heskett J, Jones T, Loveman G, et a.l Putting the service profit chain towork[J].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1994,(2).
[3] 龙江先锋网.服务业增加值年增10% 中国服务经济时代2015年来临[EB/DO],http://,2012(8)
[4] 杨敏.我国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研究[J].学术问题研究,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