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 要 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成分,又是整个期刊文化力的组成成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升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潜在动力。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是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深入研究和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及其作用力,对于科技期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 科技期刊文化力的概念和内涵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整个国家文化力的组成部分。期刊文化力也是整个文化力的组成部分,笔者曾专文进行过论述[1]。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部分,又是构成整个期刊文化力的重要成分。

编辑文化是社会大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编辑文化与其他文化系统一样,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编辑文化的表层结构是编辑物质文化,中层结构是编辑事业的体制,而其深层结构表现为观念形态等因素[2]。

“文化力”是与综合国力系统中的经济力、政治力等因素相对而言的,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它体现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发展状况和建设成果,蕴含着推动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精神力量和智力因素,核心是国民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创造力的充分发挥[3]。期刊文化力是文化力中的重要元素,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发展与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既包括这个国家或地区期刊文化的现实水平,同时也包括对经济、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文化形态等方面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期刊文化力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技期刊编辑的使命是创造和建设科技文化力,不断地推动科技文化事业向前发展。科技期刊编辑通过科技文化选择、科技文化积累、科技文化缔构和科技文化传播,将科技文化成果奉献给社会。这些科技文化成果被存储后,一方面,在社会上被广泛传播,变成现实的生产力;另一方面,存储下来的成果获得积累,可以为后人的知识创新提供基础,进而转化为促进和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历史进步[4]。

科学文化是有别于人文文化性质的文化,它使人类获得了一种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变革自然的力量,科学文化以其推动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加速着人类社会的前进步伐。作为科技载体的科技期刊,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的作用。深入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内涵,对于科技期刊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过程是作者的科技文化创造、编者的科技文化选择与读者的科技文化认同的过程,作者、编者、读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文化制约与文化互动的关系。科技期刊的文化责任在于,既能根据自身的读者定位、内容定位来满足当下人们不同层次、不同种类的文化需求,又能在提升人们的科技文化品位、塑造人们的科技文化品格的过程中致力于人类科技文化的传承创新等长远目标的实现。

2 科技期刊文化力是提升国民科技素质的潜在动力

科技期刊能够积极主动地引导人们形成开放性的科技文化视野,把我们的科技文化发展纳入到全球科技文化发展的大格局中,积极地推动国内外各种科技文化的对话和交流。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是形成了一种全球范围内的科技文化对话、交流和整合的机制,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使人类在一些基本的文化价值观念上取得共识,而同时使各民族保持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因此,科技文化的全球化实际上也是不同科技文化的交流和冲突的过程,是不同文化精神的矛盾运动的过程。只有当世界各国都积极地融会到这种文化整合包括科技文化整合中,才不会使全球的文化世界变成单一文化的天下[5]。

科技期刊可以引导人们在全球化的背景中形成自觉的现代化视野,积极推动适应中国现代市场经济的现代科技文化精神的生成[6]。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的发展和科学的启蒙,中国民众的文化精神和行为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理性、科学和创新的思想观念以及各种现代价值观念已经逐步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但是,必须看到,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条件下形成的许多阻碍现代化进程的文化观念还在社会生活和社会运行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全球化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有助于我们克服传统文化对于市场经济发展的阻碍,推动现代社会所必备的积极的文化精神的形成。只有积极参与全球化的科技文化对话,不仅要批判其他科技文化的弊端,同时也批判自己科技文化的缺陷,才能形成在全球化的科技文化格局中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中国科技文化,整个国民科技文化素质才能不断提高,而科技期刊在其中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3 科技期刊文化力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潜在推动力

先进的科技文化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落后的科技文化则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作为先进文化的中国科技期刊文化应以它先进的文化理念和文化传播优势主动担当起引导者的角色。对读者而言,其价值观念的改变、自身科技文化环境的净化、科技文化品位的提升都难以回避科技期刊文化力的引导作用。这种强大的引导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技文化,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大众型科技文化期刊还是小众型科技学术期刊,实现刊物的科技文化定位既是一个适应读者的过程,又是一个引导与提升读者的过程。

科技期刊文化具有很强的产业属性。科技期刊文化产业经营的范围广泛,它包括科技广告经营、网络经营以及其他相关科技产业的经营,可为拉动经济增长提供广阔的舞台。它必将成为经济建设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新的增长点。

在成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期刊严肃的文化使命与对市场利益的追求,是对立中的统一,是推动期刊发展的相辅相成的双重力量。在全球化的经济环境中,科技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市场资源。不论是经济搭台、文化唱戏,还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都说明文化与经济是一对可以双赢的统一体。

另外,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不仅可以驾驭显性物质资源,而且可以实现价值的创造,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7]。凝结于科技期刊编辑身心之上的文化力,包括他们的精神力、知识力、智慧力和创造力,是期刊社创造性增值的力量源泉,它能创造出新的价值和使用价值;科技期刊文化力可以在期刊社内部人际之间传递,还可以在行业之间和社会成员之间传递;借助于科技期刊文化的导向功能、开发功能和规范功能,使得人们的思想、文化和心理,逐步变得科学化、优良化。通过长期的、持之以恒的作用,将会展示出科技期刊文化力“水滴石穿”式的潜在力量。

参考文献

[1] 吴成福.漫谈期刊文化力[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48-49.

[2] 何龙.编辑文化论[J]. 编辑之友,2002(6):22-24.

[3] 彭国元.期刊文化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 张春明.编辑与文化力[J].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1999,22(4):394-398.

[5] 李小娟.论全球化时代学术期刊的文化视野[J]. 理论探讨,2001(3):97-98.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 多元文化视角下明清时期川渝地区回族经堂教育的研究 市场化视角下的回族舞蹈传播分析 传播学视角下的现代远程教育 现代风险社会视角下的传播研究 经堂的兴起与回族伊斯兰教门宦的形成 教育传播学视角下的“灭火教育” 中国经堂教育溯源 青海农村经堂教育的处境与出路探讨 现代回族女性的困境 浅谈回族“踏脚”的传播形式 回族的对外传播现状分析 生命教育视角下的现代语文教学 微博视角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 现代信息视角下的幼儿教育实践 文化认同视角下曲硐回族的搭救亡人习俗 现代企业理论视角下独立审计组织形式的选择 后殖民视角下的殖民传播 传播视角下的民族音乐 人文关怀视角下的新闻传播 计算主义视角下的科技传播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 > 艺术 > 组织传播视角下的现代回族经堂教育 组织传播视角下的现代回族经堂教育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杨燕玲")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随着信息全球化和传媒科技的进步,人与信息间的关系也更加紧密。但是,各种信息通过大众传媒袭来时,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存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就伊斯兰传统文化而言,这种精神信仰正在民族社区内部慢慢弱化,为了挽救这种危机,在民族社区内部催生出了许多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回族经堂教育,希冀通过这种传播形式,使更多的人重新建立或增强自己的伊斯兰信仰。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青海省西宁市某现代民间回族经堂进行研究,试图通过传播学理论了解它们如何通过这种经堂教育传播文化及它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关键词:伊斯兰教信仰;民间经堂;组织传播;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5)04-0016-02

在中国知网上检索“经堂教育”、“伊斯兰教”的文章类别,多为民族学、宗教学,表明学界目前通过传播学来研究现代回族经堂教育几乎是没有的。关于经堂教育的研究,通过文献检索得知,多以研究传统经堂教育的发展现状和变迁为主,如兰州大学丁士仁的《中国经堂教育溯源》,兰州大学马海龙的《改革开放以来回族传统经堂教育的变迁》。以组织传播理论,研究高校的传播活动或企业的传播活动的论文是常见的,如安徽大学周慧《组织传播视域下的高校新闻传播活动研究》。针对少数民族经堂教育的案例来做研究,我个人认为是可行的,因为目前兴起的民间现代回族经堂也属于一个组织系统,通过自己的传播方式营造良好的信仰环境,不断提升地区穆斯林的信仰意识。

本研究通过访谈法、田野调查的形式对青海省西宁市东关回族社区进行分析,采用组织传播学理论来解读传播内容,深度了解现代民间经堂教育传播模式,分析其传播中的社会功能、传播效果。期望此研究深入了解少数民族地区的信仰教育问题,也为整个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提供例证。

一、传统经堂教育的发展传播

传统的经堂教育指的是在清真寺中传播的一种宗教教育形式,只在清真寺这一特定场所进行,因为清真寺是穆斯林得以聚合在一起的地方,以清真寺为标志,逐渐形成了穆斯林的家园文化。经堂中的教师多以寺中的阿訇为主,或者由清真寺聘请相关的老师来讲经。伊斯兰教传统经堂教育兴起于明末清初时期,由陕西渭城人胡登洲一手创办[1]。他兴办经学,以培养伊斯兰教宗教人才为宗旨,当时的经堂教育即是传承伊斯兰教信仰的一种具体的方式,也是保护伊斯兰教在中国不断发展的历史产物。自胡登洲之后,各地穆斯林不断兴办经堂教育,从而还延伸出了很多的回族经堂教育学派,有山东学派、陕西学派、云南学派、河州学派等,推动了回族经堂教育的发展,也对信仰传承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从历史来看,经堂教育的产生实际上是由于当时明朝闭关锁国导致的,这使得中亚的伊斯兰传教者无法进入中国腹地,导致教职人员匮乏。而当时回族群体人数不断增加,其社会地位逐渐下降,如何在汉文化环境中保留自己的,成为当时穆斯林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美国人类学家克利福指出,“散居者意识是由受歧视与受排挤的经历而构成的”,而这种经历还包括共同的漂泊、苦难、调适和抵抗。这种相同的历史、文化与相同的背景和遭遇就成为回族人推动经堂教育的重要因素。明朝末年,经堂教育首先在陕西倡导推行,后来由河南、山东逐渐推广到全国,以后尤以甘、青、宁地区最为盛行[2]。也就是说,传统回族经堂教育产生的原因是为了避免因宗教知识贫乏而导致信仰危机才不断产生发展传播的。就现代不断发展起来的民间回族经堂来看,这种经堂教育的兴起主要是为了避免受到纷繁复杂的现代信息的侵扰,导致信仰弱化、传播正确信仰价值观及为一些迫切想要回归信仰的穆斯林提供一个重新学习和开始的场所。

二、现代民间回族经堂教育

青海省西宁市东关回族社区以东关清真大寺围寺逐渐形成,这里基本居住着西宁市世代回族群体,从地缘上讲这里也是伊斯兰教传统文化最富集的地区。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目前青海省西宁市回族人口约359138人,占全市人口的16.26%[3]。

不同于清真寺中的经堂教育,现在更多的民间穆斯林开始创建学习班来传播宗教知识。现代民间回族经堂较传统经堂而言,不再是专门培养宗教人员,他们来到这里除了学习宗教知识,更多的是希望得到心灵的安宁。这类经堂教育从招收的学员层次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况等方面都是不同的。从传播模式上来看,更加趋于现代教学模式。虽然民间回族经堂教育较之规模与专门的阿拉伯语学员来说有很大的差距,但是它特有的这种自发性对于更多的穆斯林群体来说,有利于信仰知识的传播。

1.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传播内容

通过对研究场域的观察得知,民间经堂学习是分阶段进行,以掌握的知识的好坏逐级考试升学,传播内容看似都不相同其实都包括宗教常识、圣训、信仰。所有班级大致分为初级字母班、古兰经学习班、词法、语法班。第一阶段主要学习阿拉伯语字母、圣训、信仰常识;第二阶段是古兰经分章节的诵读练习;第三阶段正式开始系统的学习阿拉伯语,包括词法、语法,单词的背诵,深入学习信仰知识、圣训集等。若按学时来算,系统完成全部课程并获得毕业资格需3年左右,相当于在一个非正式的教育系统中完成了初中学业过程。

2.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学员层次

从年龄看,目前已知的民间经堂中学员年龄跨度非常大,儿童、青年、中年、老年都在同一个班级进行学习。从学历来看,经堂中学员的学历程度几乎都呈现低学历趋势,年长者多是小学文化水平,中、青年多以初高中学历居多。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年龄偏小的学员,如儿童、青少年,基本是因辍学来到经堂接受教育的孩子。还有就是偶尔会在寒暑假期间,有在读大学生来经堂进行的学习。

3.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师资力量

在西宁市部分初具规模的民间经堂教育中,基本师资来自不同行业的志愿者,学历层次普遍为本科,这部分群体遵循伊斯兰教“敬主、爱人”的核心思想,志愿加入传播伊斯兰教信仰的行列,为目前民间经堂教育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的基础。

三、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特点

1.单步式传播

通过一段时间的深入观察、学习,笔者认为整个学习过程基本处于单步式的组织传播模式,以经堂教育作为重要传播场所,对于缺乏伊斯兰教知识及迫切需要获得精神信仰的人群以单纯性的灌输知识为主。这种一对一的传播能够迅速将信息传播给学员,因为学员在这个过程中基本上是处于准备接收老师所要传递的讯息的。在学习过程中较少存在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

2.传播具有象征性

在组织中,我们都利用自己或其他人所传播的信息来判断形势。因为我们对一致性的信号非常敏感,特别是对来自与我们密切相关的人所发出的信号[4]。作为经堂中的老师,他们会通过一切的言谈举止传递信息,从而表明什么是需要注意的东西,这种方式能使学员以特定方式看问题,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某些问题。例如从教师的穿着来看,女性教师都会带头巾,不露头发,穿长袖长裤的衣服,避免。这些细节就是一种象征,通过老师以身作则的方式,影响学员逐渐注意自己的着装。

3.促进纵向传播中的下行传播

对于经堂教育所要传播的信仰知识,都是自上而下通过教师传递给学员。主要的传播内容包括学习内容和所要完成的作业的说明,经堂教育的理念、目标以及社会作用。这种通过教师不断进行下行传播的方式能够促进学员不断了解伊斯兰信仰,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是一种以教育、灌输、说服为主要手段的传播活动。

四、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传播效果

民间经堂教育对于传播文化是有一定作用的,通过现代化的系统学习,不论从行为上还是思想上都得到了一定的认知。虽然这种单向传播较为单一、枯燥,但对内心深处是一种洗礼和净化的过程。

从认知层面看,单向的传播对于学历层次较低的学员能够不断加深记忆理解,通过重复讲解,在精神和情感上对个人的信仰有了一定的认识和坚守;从学员的心理层面来看,通过教师的语言、行为影响,使学员转变学习态度,从精神上劝导个体树立正确的信仰价值观;从行为来看,通过经堂学习后,从着装、生活习惯都有所不同,很多学员从最开始在信仰上的迷茫到最后逐渐认可自己、坚信自己内心的信仰,从而开始与以往不同的新生活。

五、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社会功能

民间经堂教育主要发挥着文化传承功能。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传承,作为的传承更需继承和发扬,伊斯兰教不仅仅是宗教,更是众多穆斯林信众的精神力量。而经堂是传授信仰知识的场所,也是通过学习宗教常识不断完善自我、传承文化的过程。知识的学习和回族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通过学习教律,规范自身行为变得更为重要。从点滴间积累、约束,将这种文化得以传递下去。

六、总 结

人类必将走向生命完结的一天,现世纠葛,在面临死亡的那一刻,心灵还是需要某些慰藉。现代民间经堂教育的兴起不单是为了完成它传播的社会使命,更是想得到心灵归属的个体的反思之所。但是,回族社区中的这类民间经堂还存在诸多问题,师资的储备、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模式与现代教育的适应等都需要政府及其他社会力量帮助。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存在薄弱、缺少科学而系统的规划、主旋律不够突出等问题。为此,高职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融入校企合作元素,系统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创建高职院校“绿色校园文化”,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建高职院校“和谐校企文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高职教育改革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推进,高职院校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以市场为导向,发挥校园文化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真正服务于人才培养需要,已成为我国高职教育发展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建设丰富多彩、积极向上、可持续发展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势在必行。

所谓校园文化是指以学校为载体,通过历代师生的传承和创造所积累的精神成果和蕴涵这种精神成果的物质成果的总称。依据校园文化的分类,通常可以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划分为校园物态文化、校园行为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个方面。

一、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具体形态,受到社会政治、经济和科学文化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深刻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时期显现出不同的特点。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种特征:

第一,文化载体现代化。一方面,校园文化设施正逐步现代化。表现在传统文化设施的基础上,如现代化的体育馆、实验室、图书馆等,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也改善了校园文化建设的硬件设施。另一方面,由于职业教育要求专业教育与市场紧密结合,学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与职业养成的同时必须紧密结合现代企业特征,这必然使得校园文化具有行业文化、企业文化和职业文化特点。

第二,学生活动逐步社会化、企业化。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高职院校办学模式、管理体制和服务社会化改革的深入进行,高职院校与整个社会之间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尤其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校企合作的不断深化,更加体现出与社会、企业紧密联系的特征。

第三,活动内容专业化。作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主体的师生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文化层次,他们对校园文化充满高品位、高境界的渴望。他们在教育教学和校园一切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总是不失时机地加强与专业紧密结合的内容教育,形成具有本专业特征的学术氛围,使教学、科研、校园文化活动融于一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化活动特征。

第四,价值追求多元化。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种文化的影响,精神价值追求呈现多元化,趋向市场化的特征,各种思想往往都能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中找到生存的土壤。

二、新时期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发展,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目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发展状况看,校园文化及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方面。主要表现在:

第一,校园文化基本建设弱化现象较突出。高职院校不同于一些名牌老牌高校,很多高职院校刚从技工学校或者中职学校升格转型,其发展历史较短,起步较晚,一方面,硬件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极大地限制了校园文化功能的发挥,而且也抑制了高职院校对合格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校园文化对高职院校建设的巨大影响作用尚未认清,单方面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忽视精神文化建设,从而发挥不出校园文化在高职教育中的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第二,缺少科学而系统的校园文化建设规划。通常情况下,高职院校决策层对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都有充分认识,真正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并纳入课程体系建设,提到一定高度进行科学系统规划的不多。对校园精神的培育和提炼,对新的教育发展理念没有进行认真的研讨。

第三,主旋律不够突出。在市场效益这一因素影响下,高等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人文精神培养的情况,体现在校园文化及建设方面就是校园文化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发挥不够,教风、学风和考风建设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学生社团发展良莠不齐,对不良文化的影响缺乏防范意识和抵抗力,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流行。

第四,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结合不够紧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本位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然而很多企业因招不到满意的人才而不得不采取补课措施,以致形成“企业文化”中的“补课”现象,这与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校园文化与培养目标相脱节的现象有关。目前,校园文化活动多以文艺体育活动为主,与课堂教学相联系的第二课堂活动和相关文化活动相对匮乏,导致校园文化建设创新和创特色意识不够,校园特色精神不突出。

三、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融入校企合作元素的措施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要坚持坚持“以人为本,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贴近高职院校建设发展实际,立足培养目标,吸取优秀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彰显办学特色,突出育人功能,从加快提升物质文化建设、规范优化制度文化建设、强化突出精神文化建设入手,努力构建既充满活力,又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体系”。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化”特点,决定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融入更多针对企业行业特点和岗位特征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校园文化应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第一,系统规划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方案。针对当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薄弱现象,应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一是使文化建设与学校的规模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专业学科建设等统筹兼顾,形成软体和硬体合理结合的学校发展规划。二是使校园文化建设与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进展相配合,制定校企文化建设的具体发展目标和可行措施,使校企文化建设的各项目标得以实现。三是把校园文化活动和校园精神纳入到学生的培养计划之中,使校园文化活动服务于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第二,创建高职院校“绿色校园文化”。其一,突出校园文化的主旋律。首先,应不断加强教职员工的思想建设,始终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题。其次,在第一课堂的教学活动中,结合企业文化,注重培育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和人文精神素养。最后,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增加校园文化的凝聚力和竞争力。其二,优化校园网络环境。新时期,保证校园网络文化的“绿色环保”,就要做到:一是建立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让大量具有良好德育功能的信息围绕在大学生周围;二是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建立网上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与学生进行交流、辅导;三是健全网络管理制度,推进网络工作健康发展。

第三,坚定不移地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方位开展健康向上的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活动。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然选择,也为校企文化互融提供了基本保障。高职院校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基础平台,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运作情况,学习企业文化的内涵、要求与特点,为他们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早日实现由大学生到企业员工和经营管理者的角色转换打下基础。一方面,积极开展各种文化艺术活动,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另一方面,紧密结合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一些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第四,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工作过程导向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是高职人才培养工作和专业建设的关键。而支撑课程体系改革顺利实现的根本,是不断完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依据企业行业实际需求、岗位规格标准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要求设计实践教学方案,把校内基地、校外基地、企业生产经营环境融合在一起。

第五,创建高职院校“和谐校企文化”。其一,注重校企文化自身三要素的协调发展。校企文化建设要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校企文化的健康发展。因为物质文化是体现高职院校办学条件,构建素质教育氛围的基本条件之一,既是学校的硬件建设,也是校园文化的一项基本建设;校企行为文化是校企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学校、企业合作过程中为规范学生行为而设立的各项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它所反映出来的是校企文化的底蕴;校企精神文化是校企文化的核心内容,是校企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只有学校和企业共同营造整体和谐发展的校企文化氛围,才能成功建设和谐校企文化。其二,加大诚信教育力度。针对当前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普遍缺乏诚实守信价值观念的紧迫情况,应积极开展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文化教育活动,使诚实守信的价值观念贯穿于校企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全过程。

总之,推进可持续发展高职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充分依靠经济社会中各种优质资源,如企业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行业政策和行业特色文化等,并把这些优秀文化予以整合和提炼,促进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张晖明,1956年7月出生,江苏南通市人。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复旦大学企业研究所所长、教授、现代企业理论与实践方向博士生导师;兼任比利时卢汶大学和日本关西大学客座教授:上海市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科学学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市企业联合会常务理事;上海联华超市、上海梅林正广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独立董事和顾问。主要研究领域为企业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技术进步科技体制创新、区域经济和城市经济管理问题。发表专著8部,论文近200篇。获省部以上科研奖励7项。

简单化的背后是功利主义盛行

新沪商:您一直关注创新领域,也参与到不少高新技术文化的决策中。最近您发现在对“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认识和实践中,存在着一种追逐时髦、不求甚解、急功近利的风气,而忽略了它本来的面目?

张晖明:是的。现在人们一说到“高新技术”、“先进制造业”、“产业升级”就夸夸其谈,而对于它们的真实内涵却少有人静下心来琢磨。

举个例子,很多人认为先进制造业就是造大飞机、造卫星、造太阳能光伏电池,这些没错。但我问你,瑞士手表是先进制造业吗?印象中好像不是吧。但是,瑞士手表有几百年的工艺传统,很时尚,很有收藏价值,还打上了一个国家的世界形象,在全球分工中占据了无可比敌的地位。它怎么不是先进制造业呢?

一说先进制造业,我们往往就将传统产业和先进产业对立起来。其实,先进制造业是在传统产业的基础上成长发展而来的。瑞士手表走了几百年,应该说它还是先进的。瑞士人在手表上镶嵌了一块钻石,就有了收藏价值,这就与当代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方式结合起来,说明它在与时俱进,一直保持着它的先进性。

又比如,什么是现代服务业?我们习惯上划分,一种是传统服务业。比如餐饮业,认为是传统服务业,档次较低。但哪个人哪天不吃饭?问题是,我不仅吃了饭填饱了肚子,我还在吃饭的场合享受了某种文化,而且去了以后还想去。当一个餐饮业要让人经常光顾时,不仅仅满足填充饥饿的功能,更多需要的是享受这种餐饮的文化。你说它先进不先进?我觉得它很先进。有人性化的服务,有人性化的环境,超越了物质生活的层面,上升到了对生活质量、对文化的体验,不是平面化、单纬度的生活享受,而是一个立体的享受,那就是先进的。

我们一般将金融划为现代服务业。其实,金融业是古老的行业,英国人从17世纪开始就有信托典当,这就是金融业。你能完全说金融业就是现代服务业?这样理解过于简单化了。诸如此类的简单化理解,容易造成我们对工作方案、对政策取向、对社会成员的误导。而这种简单化的背后,是功利主义盛行,现代经济素养和文化素养缺失的表现。

并非“买来”才是“高新化”

新沪商:在您看来,又该如何理解“高新技术”、“产业化”、“产业升级”这些热词?

张晖明:首先,什么是高新技术?它是相对我自己手中拥有的产业、技术、管理驾驭能力而言,比我高,比我新,就叫高新技术呢?还是在全球竞争格局下,与国外其他企业或者跨国公司相比,装备技术水平高低之间的落差比呢?这两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如果我认为,我不如别人,就应该“买来”,那就忽略了自己手中原来的技术。一旦别人先进,我就买来,那必然造成“买来主义”的依赖性思维方式和简单的照抄照搬,培养不出内生的自信,难以在学习积累的基础上注入自己的智慧,形成自己的创新。反之,如果我在自己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更多地注入针对适合中国市场、中国消费者、中国产业结构特点的创新元素,可能使得我手上掌控的物质要素的产出效率得到提高,那也是进步。这不也是“高新化”了吗?这样节约、低成本地实现了升级和发展。

但今天,我们很少去研究发展的成本,只说产出了多少GDP,但是从来没想过要拿到这个GDP我们投进了多少,买来了多少,不看发展的成本到底有多高,这与科学发展观是背离的。

技术进步是升级市场做透也是升级

新沪商:再说“产业升级”。我们一般认为技术装备进步了、产品更新换代了,就升级了。您是怎么理解“产业升级”?

张晖明:我们通常把升级理解为“硬升级”。比如手机,我们过去用大哥大,今天用3G,都不脱离具体形态,是使用价值的升级。这样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企业更多在比拼装备的技术含量,结果升级就变成了不断“买进”新的设备和技术。

但往往我们在没有把某个产品的市场做透的情况下,就“心无旁骛”地投入升级了。比如,把桑塔纳2000升级到桑塔纳3000,这叫做升级。但是,为什么今天“普桑”还很有市场呢?因为普桑的市场还没有做透。当然,不是说不要做新的产品,而是要处理好新和旧的关系,要处理好供给能力与市场需求之间是否能匹配。

上海的产业发展很大程度上在这个问题上要反思,就是有没有把产品的市场做透。本世纪初时,对上海产业发展阶段的判断认为,上海在全国是工业化比较早的城市,因此工业发展必然表现为在轻工业基础之上发展重工业。于是当时大家都冲着莺化工阶段去了,去做石化、汽车、钢铁,而没有把轻工业的市场做夫做透,结果原来的轻工业都做没了,老字号一度全军覆没。这给我的启发很大。升级是什么?技术更新是升级,而市场做透也是升级。市场占有率提高,客户对产品的依赖度提高,这是永远的市场。所以对于升级的理解不要只在装备技术含量、规模上去思考,应该在市场做透,规模做大和消费者信任度提高这些方面思考,这样升级的内涵才完整。

产业化不是简单的产品化

新沪商:再说产业化?

张晖明:“产业化”,是市场化、规模化。当然规模化是有一个过程的。首先是要市场化,科技创新要与生产生活方式相结合。你的创新技术最后要为消费者接受,消费者无论从物质意义或者心灵意义上对这个产品有了享受。如果没有这些,怎么能说是产业化?换句话说,要把高新技术转化为设计,转化为产品,转化为营销方案,转化为消费者行为的改变,这才是完整的对创新的理解,对产业化的理解。

我们现在说产业化,好像只是追求能不能做出一个产品,但是不管能不能用。企业说,我可以做出来,但做出来后这个新产品是否有市场?在有市场的情况下,又是否能完全跟上市场发展的节奏,从而做到把市场掌控在自己手里?这些涉及到商业模式能力,市场操控能力,特别对产业节奏的理解能力。所以产业化不是简单的产品化,还包含着市场化,规模化,和消费者购买行为之间的匹配。而我们现在考核企业创新能力就是新产品产出

率,这脱离了产业自身发展的规律,这往往会对企业产生误导,结果产业化变成为时髦而时髦,为产品而产品。

“为”与“不为”政府角色如何扮演

新沪商:在前不久召开的浦江创新论坛上,经济学家吴敬琏无不忧虑地指出,眼下在科技创新领域,由政府出面分钱、分物、分人的做法仍然相当普遍政府将“为”与“不为”的概念混淆了。在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张晖明:说到政府和企业在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关系,主体应该是企业,政府不能直接帮助企业去做决策。但正如吴老所说的,现在政府在帮助选项目,甚至选技术路径。我们通常对政府的概念是很抽象的。但是回到现实中,政府一定是某些具体的产业部门。到具体部门的时候,又涉及到具体当事人的利益。政府“不为”就是不要直接帮助企业选项目,选技术路径。项目来自哪里?来自市场。市场谁最先感知?“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定是企业。所以要尊重企业。

但现实是技术创新在某些领域某些时段,碰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巨大障碍。我们作为学者,开始理解并不深刻,但是接触了一些企业后,感触就很深了。有的企业说,你不要认为我这个技术好,我这个技术应用起来是很难的。因为一旦使用我的技术,就意味着把人家的技术颠覆了,就意味着把别人的前期投入全都泡汤了。这个时候就有某种力量出来阻碍创新技术的推广。政府发挥的作用,应该是在标准的认定上,应该考虑全社会在什么时候把这个技术标准采用了,而不是直接参与选择项目。

企业创新要有变失败为财富的机制

新沪商: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是现在企业界流行一句话:“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企业为何陷入创新的两难境地?

张晖明:我们的企业和国外的企业处于不同市场的“位势”上。我们的企业处于劣势,而发达国家的企业已经走在前面。第一,发达国家企业内再生产资金循环是围绕着成熟产品的投入产出,围绕着拓展市场的投入产出,围绕着研发的投入产出,西方企业在这几个循环之间已经产生了1+1大于2的效应。尤其研发与产出的良性循环,支持了企业长期的持续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研发投入的现金流有高额的回报,不仅表现在产品上,还表现在一些具有专利技术标准的收费能力和受益能力,所以研发中现金流的投放之后回报是倍加的。在培育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起步阶段,研发阶段的现金流是净投放,研发成果的回报至少在5年之后,而我们令天的企业忍受不了,但是国外的企业已经熬过了这一阶段,经受住了这个考验。它的研发已经是一个可以带来高回报的投入。

第二,研发项目选择的技术风险。技术选准了没有?当年日本人在模拟信号技术上做得不错,坚信这个产品有生命力。但美国人做数字信号技术,结果数字技术战胜了模拟信号技术,日本人全军覆没。这就涉及到研发着力点的选择、方向和路径问题。

第三,选了某个项目后执行中的干扰和各种不确定因素的风险。也许选了这个科研项目但最后不成功,这就意味着前期的投入全都白白流失了。从企业行为意义上说眼前的投入是白自流失的,但是如果有一个好的创新体制,这个白白流失恰恰是企业创新中不可回避的经历。因此需要研发团队的稳定性,审慎性,敏感性,通过自觉意识来积累失败的教训。有一些企业是专门使用经历过失败的人,希望将这些人把失败的经验和教训变为财富,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机制。

但是我们今天的企业没有这样的机制。第一,团队不稳定,经常发生跳槽的问题,这与激励机制有关系。第二,心气浮躁,这是文化积淀的问题,企业创新需要持续跟踪所形成的信念、文化、团队合作精神和对某些问题的经验性、敏锐性的累积能力。我们现在讨论核心竞争能力,它是一种“默会”知识,就是“不能言传的知识”。这是研发团队要形成一定的默契,甚至是领军人物使一个眼色,就能理解他的意图。

要做到这个境界,就要很热爱很投入事业,还要给员工合适的报酬,要有凝聚人心的企业文化。而我们今天对研发激励机制是不够的,往往是谁权力大谁就能力强。

“不断改悔”没有一成不变的理论

新沪商:现在一些高校出现了一种怪现象,认为做实际问题研究的是下里巴人,档次不够;而一些在SCI和NATURE上发表的高精尖论文,却又离现实问题太远 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

张晖明:一度确实有这样的说法,认为做产学研结合是低端的,不是国际前沿的。如果你是关注现实问题比较多的人,那就会被认为是下里巴人。这是没有处理好社会总体分工。一个社会创新的体系,有最前沿的国家队,也有注重实际应用的地方队。即使在国家队里也可以分成理论型和应用型。社会要有分工,有一批人做学术研究,高精尖,但是有一批人集中精力做国民经济主战场需要的项目。

但是今天的学术界有一种不好的倾向,为学术而学术,非常学究气。有报道说,中国的学者参与国际会议,有著名的“3S之说”:见了面“shake hands”(握手)和“have a smile”(微笑),然后坐下来就是“keep silence”(沉默),不说话了。我们的科研课题来自哪里?一定要来自实践,而不只是头脑里。今天我们看到很多的成果是文化的积累,是有学术意义的。但是一种学术如果不能对实践有解释力,有指导意义,那只是起到了对文化的传承,文化的延续的作用。

新沪商:对现实问题的关照是您的偏好,这与您个人经历有关吗?

张晖明:我在农村5年的经历对我影响很大。1973年我高中毕业后在农村待了5年。人心好像天然具有向善和向上的天性,当时我在农村生产队带着一帮年轻人做病虫害防治的时候,就开始琢磨为什么人家的地产量高我们的产量低,这也是一个初始的经济学的思考。到了1977年恢复高考时,我已经是农村基层的骨干,村里的党支部副书记了。

进了大学,我的老师蒋学模先生,做的是现实经济理论的研究,他总是说要“不断改悔”,今天用时髦话说是“与时俱进”,他对我的影响很大。今天我对经济问题的研究,对主流经济学的很多东西我们要学习,要理解,但是把这些理论用于中国的实际时却不能照抄照搬。所以我有一种强烈的将理论转化为应用,对实践产生干预指导的思维取向。现在我一边做专业研究,一边也积极地与创新第一线的企业对话,成为几家企业的独立董事,参与到企业治理中去。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临沂;太极拳;发展现状;对策

0 前言

人类社会发展到20世纪中叶,由于人口生育的下降和人类平均预期寿命的普遍延长,人口年龄结构开始发生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化。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类更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富有东方文化底蕴的健身!养生术成了许多人强身健体的首选,而太极拳集养生和健身为一体,符合时尚健身潮流,而且其锻炼方法十分丰富,适合不同体质和年龄特点的锻炼者选练,自然会引起一个较大群体浓厚的兴趣,从锻炼种类上看,日常流行的体育锻炼分休闲体育、修身体育和有氧锻炼三种,太极拳集三种体育锻炼于一身,打起来既能起到锻炼作用,还是一种享受,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因此,在群众中推广,普及太极拳将有利于全民健身运动的实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太极拳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以中文体育核心期刊、太极拳教材、太极拳专著、历年各体育院校博硕论文为主要参考文献,为文章的论述提供理论前提和依据。

1.2.2 专家访谈法

对武术传人、专家学者、民间拳师、社会大众等进行访谈,了解他们对太极拳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的看法。

1.2.3 数据统计法

对调查的有关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对统计的数据进行分析,以得出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本文的论证支持。

1.2.4 逻辑分析法

对太极拳相关概念的界定及其内涵进行逻辑推理,及对太极拳的发展现状、发展困境、制约因素进行归纳分析,为太极拳的发展策略的制定提供逻辑基础,从而获得本文的主要结论。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临沂太极拳发展现状

2.1.1 临沂太极拳参与者的基本情况

经过调查我们得知临沂太极拳参与者老年排第一,因为根据太极拳的运动特点与要求,首先太极拳运动负荷小,易掌握等特点。其次它可以调节人们心血管系统,再次就是根据它的运动要求,①静心用意,呼吸自然,即练拳都要求思想安静集中,专心引导动作,呼吸平稳,深匀自然,不可勉强憋气;②中正安舒,柔和缓慢,即身体保持舒松自然,不偏不倚,动作如行云流水,轻柔匀缓;③动作弧形,圆活完整,即动作要呈弧形式螺旋形,转换圆活不滞,同时以腰作轴,上下相随,周身组成一个整体;④连贯协调,虚实分明,即动作要连绵不断,衔接和顺,处处分清虚实,重心保持稳定;⑤轻灵沉着,刚柔相济,即每一动作都要轻灵沉着,不浮不僵,外柔内刚,发劲要完整,富有弹性,不可使用拙力。所以根据以上特点及要求负荷与老年人需求与选择,其次就是学生,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与太极拳比赛都有太极拳的身影,所以学生占了一定比例的参与人群。

2.1.2 临沂太极拳参与锻炼的地方、时间与方式

近年来,国家体育总局的领导和武术主管部门都把如何发展传统武术放到了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所以广场上、学校等地方到处可以见参与太极拳运动的爱好者。根据调查得知,临沂广场上参与者多为晨练和晚练,大多数是老年人参与。而在8点到下午5点这一时间内多为学生,因为他们在上课时间体育课程中武术课,而且大多数武术教学中都有太极拳教学内容,所以这一时间断多为学生参与太极拳。而他们参与形式多为集群性,经常由一个武术师傅或者武术教师带领参与者进行锻炼。所以临沂太极拳参与者参与地点多为广场、学校,切集群性锻炼为主。

2.1.3 临沂太极拳参与者练习内容

太极拳诞生于我国明末清初时期的民族传统体育,在传承和发展过程,由于各种原因,通过分化,整合,创新产生了不同门派,不同的门派太极拳在基本技法方面具有共同的特点,但在演练风格上又各自存在着差异。目前,国内流传的太极拳有多种,最普遍于大众的就是四十二式太极拳与二十四式太极拳两种。四十二式太极拳,内容过于繁多,动作相对复杂,不便于初学者学习与记忆,所以四十二式太极拳,临沂多为老年人参与锻炼,不受学生的喜欢。二十四式太极拳相对四十二式太极拳,内容简单,动作易学、便于初学者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参与者多为学生,由于它的简单化老年人参与居少。

2.2 当前太极拳发展面临的困境

首先,四十二式太极拳,内容过于繁多,动作相对复杂,不便于初学者学习与记忆,所以四十二式太极拳,临沂多为老年人参与锻炼不受学生的喜欢。二十四式太极拳相对四十二式太极拳,内容简单,动作易学、便于初学者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参与者多为学生,由于它的简单化老年人参与居少。其次,由于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参与者只局限于老年人选择,学生只是在学习中参与,并没有长时间参与太极拳锻炼当中,而年轻人又觉得太极拳锻炼负荷较小,所以年轻人参与者较少。

2.3 促进太极拳发展的对策

首先,增加比赛次数,人往往对于比赛的渴望与参与积极性比较强,临沂应多把太极拳纳入运动会或者组织专门的太极拳比赛,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进来,扩大参与人口;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太极拳爱好者之间的交流,提高太极拳技术水平;成立临沂太极拳协会;扩大太极拳的宣传,让群众知道太极拳的运动特点,知道太极拳运动的魅力所在。

3 结论与建议

3.1 临沂太极拳参与者老年排第一,其次就是学生,学生在体育课程中与太极拳比赛都有太极拳的身影,所以学生占了一定比例的参与人群。

3.2 临沂太极拳参与者参与地点多为广场、学校,切集群性锻炼为主。

3.3 四十二式太极拳,内容过于繁多,动作相对复杂,不便于初学者学习与记忆,所以二十四式太极拳,临沂多为老年人参与锻炼不受学生的喜欢。二十四式太极拳相对四十二式太极拳,内容简单,动作易学、便于初学者学习,二十四式太极拳参与者多为学生,由于它的简单化老年人参与居少。

【参考文献】

[1]邱王相,田学建.论太极拳的普遍和谐价值观[J].体育学刊,2005,12(3):70-72.

[2]王凯珍,赵立.社区体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7.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乐府文学文献研究》;乐府文学;乐府建置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3)04-0110-02

乐府是我国古代政府设立的掌管音乐的机构,初置于秦朝,汉武帝时规模得到扩大。其主要任务是制定乐府、培训乐工、采集民歌。乐府所唱的歌词在汉代叫作“歌诗”,后代则称为“乐府诗”,简称“乐府”。于是,“乐府”一词便由机关名称演变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魏晋以后也把文人模拟之作称为“乐府”。此后,对乐府研究的学者、专著越来越多,但将乐府文学与乐府文学文献结合起来研究却乏有其人。从中国过去2000年间的学术界来看,不独有刘向、刘歆父子校书秘阁是整理文献,郑玄遍注群经,也是整理文献的部分工作,司马迁写成130篇的大作《史记》、班固所著《汉书》等,也是整理文献的丰硕成果。用学术眼光去看待这些著作,无论是官家的还是私家的著述,只不过是史家们为后来的研究者整理的文献资料而已。官方修书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郑樵《通志・艺文》、马端临《文献通考》,私人著书如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等。直至明清时期,大部分学者重视史学,即如今所说的文献学。所以,研究文献决不能仅限于整理、校勘、编纂、注释,因为这些工作已经由过去的校雠学家担负了,而今天的学者则要担负起研究的任务。文献学的研究在20世纪中叶以后逐步热起来,但关于乐府文学文献研究的论文、专著则较少,致使这一领域的研究相对比较薄弱,有待于挖掘和研究的空间很大。

西北大学文学院孙尚勇博士研究乐府文学的专著《乐府文学文献研究》,是继王运熙《乐府诗述论》后这一领域迄今最为重要的一部著作。该著作在王运熙先生著作的基础上,在某些方面把此领域研究向前推进了一步。该专著内容主要关涉四个方面:学术史、音乐史、文学史、文献学,具体对20世纪乐府研究的学术史进程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其余各篇都在此基础上展开论述。该专著关涉音乐史的篇目有《乐府建置》、《鼓吹曲》、《郊庙歌》、《相和歌》、《横吹曲》五篇。在《乐府建置》篇中,主要论证了学术界争议颇多的乐府建置问题。该著作从历史逻辑和文献传承的角度对语涉乐府的材料进行了详细考辨,认为汉武帝时设立了乐府机关。在《鼓吹曲》篇中,首先考察了黄门作为皇帝近署与歌舞乐伎发生关系的必然性,指出黄门倡最初是由乐府机构暂调内侍的乐人,黄门鼓吹则主要服务于皇帝出行用作道路仪仗,二者有明显的区别。其次对黄门鼓吹在传世文献中的27条用例进行了细致区分。在《郊庙歌》篇中,指出歌辞的用韵与分解存在一定的关系,专著中也涉及绝句的形成和近体诗形成的一些理论问题。在《相和歌》篇中,认为歌唱方式的“相和”与“相和歌”不能等同,特定的曲调是相和歌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横吹曲》篇中,首先对《乐府诗集》的横吹曲辞序和汉横吹曲题解、汉横吹曲的编排结构进行了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矛盾。另外,该著作考察了《横吹曲》的记录情况。关涉文学史的有四篇,主要论述了建安、东晋诗歌与乐府的关系问题。著者认为,建安诗歌在整体和主流上偏离了汉乐府的精神,而且正是这种偏离开启了中国诗歌的新纪元。而作为汉乐府重要内容的《相和歌》,其对中国诗歌的影响是长期存在的。关涉音乐文学文献的有四篇,主要研究了《宋书・乐志》、《乐府古题要解》、《乐府诗集》的性质、体例及整理等问题。

《乐府文学文献研究》一书的学术价值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学术史意识、问题意识、文献意识、方法上的创新意识、规范与前瞻意识。

其一,学术史意识。准确了解和把握学术发展史是学术研究的必要步骤,它一方面可以保证研究者所进行的研究不是载之空言,另一方面也使研究者有可能成为过去和未来之间的重要中介。该著以《20世纪乐府研究述论》为首,比较全面地考察了20世纪乐府研究的学术史进程,为全书的所有讨论确立了一个起步点。其他各篇也同样体现了著者对学术史的极大关注,亦颇具启发性。比如该著中的《东晋相和题乐府的音乐文化背景》一文,引用曹道衡先生《论〈文选〉中乐府诗的几个问题》中从音韵学角度对题名曹植《怨诗行七解》年代的判定,以印证著者由音乐史角度得出的“《怨诗行・明月照高楼》一曲在东晋末南朝一直被用于演唱”的结论。

其二,问题意识。学术研究必然以解决一定的学术问题为目标,问题意识的有无往往成为某项成果是否能够取得突破并推动学术发展的关键。《乐府文学文献研究》一书,著者以问题的探讨为中心,每篇都针对一定的学术问题而发,并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展开论述。比如《黄门鼓吹考》一文,针对黄门鼓吹问题,著者的每一步工作都是力求解决某个小问题,进而对文章开头提出的问题做出回答。

其三,文献意识。该著作各篇均能以材料先行,深入分析考辨,进而提出结论。该著作关涉文献的文章有四篇,《〈宋书・乐志〉考辨》等三篇是对特定文献的研究,《〈乐府诗集〉点校拾遗》则深入到文献校勘学研究。同时,也涉及音乐文学文献整理的校勘原则问题。这些研究成果不仅有利于促进音乐文学文献校勘的规范化,还有利于《乐府诗集》一书的修订重印,更有益于中古音乐史、诗史研究。

其四,方法上的创新意识。《乐府文学文献研究》一书中,著者提出音乐研究和文学研究相互协作的新方法,设想会有珠联璧合之效。为此,著者在这方面也有很好的实践,该著涉及文献学和音乐学,其次亦涉及诗学、历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领域。解决中国文学史研究中的疑难问题是著者在该著作中贯穿始终的思考,比如,《汉唐郊庙乐舞考论》对郊庙歌辞用韵对近体律绝影响的考察、《建安诗歌与乐府关系新论》对建安诗歌诗学逻辑的探讨、《东晋相和题乐府诗的音乐文化背景》对陶渊明《怨诗》创作背景的追索等,都体现了著者对中国诗学有关重大问题的关注。

其五,规范与前瞻意识。学术研究最大的规范在于充分尊重已有成果并适当作出价值评判,《乐府文学文献研究》一书在对王运熙先生的相关研究作了扼要总结之后说:“尽管王运熙的一些结论在今天看来未必完全可靠,但他仍然堪称20世纪乐府研究领域最有个性和最富有代表力的学者。”学术研究最佳的前瞻意识在于在有所立论的基础上,为后来的研究留有余地并指明可能的方向。《乐府文学文献研究》一书在对20世纪乐府研究作全面述论之先提出了“对未来乐府研究作出展望”的设想,集中体现了著者的学科前瞻意识。

《乐府文学文献研究》一书可以称为一本优秀的学术著作,但书中也存在不足,这主要表现在校对失误和文献缺失两个方面。

第一,校对失误方面。如第395页倒数第1~2行“湖北崇文书重雕本”,“书”下脱“局”字。倒数第2、4行,两处的“皆是”均应作“皆无”。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多维视角 幼儿教师 艺

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6C-

0160-02

当前,工具理性在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中占支配地位,使得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在一定程度丧失了培养和发展人的价值。改变技艺化、规训化、成人化、分科化的幼儿教师艺术教育现状,不是技术与方法的问题,而是必须解决幼儿教师艺术教育观念的滞后问题,应从多维视角认识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塑造新的幼儿教师艺术教育文化。

一、从价值视角认识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

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具有什么价值,什么样的艺术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价值?这是幼儿教师艺术教育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从幼儿教师专业发展角度来看,艺术教育能使教师提升品位、净化心灵,积极处理人生问题,实现对艺术的美的感悟。但在当下艺术教育实施的具体过程中,舞蹈、书法、美术、音乐、戏剧等这些具有人文精神的艺术却被当做维护教师权威,维持幼儿常态教学的手段来传授。过于强调技能训练,过于注重竞赛成绩,把艺术教育等同于艺术技能教育,这些都是对艺术教育的概念和价值缺乏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具体体现。

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肯定不能缺少相应的技能传授和技巧训练,但应避免各种艺术技法的简单组合与随意堆砌,它必须摆脱那种学科隔离、目标单一的片面化做法,重新重视艺术教育的人文意韵、审美价值。但在培养幼儿教师艺术教育的现实中,具有专业学科出身背景的音乐教师却更多关注的是学生音唱的准确性、音拍节奏的到位性;临摹范画、模仿制作手工是否精巧完美、像不像成为了美术教师评价作品的标准;“修长的身体线条,精湛的技术技巧,综合的舞蹈表现力”这是舞蹈教师的教学计划中所设定的几个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这种艺术教育培养出来的准幼师或许在艺术技法方面得到了提高,但却以幼儿教师审美体验的丧失为代价。

“审美体验包含了人对生活、对艺术的各种感官,包含了人丰富的情感和精神,包含了人对艺术的通感,所以它不是靠单纯的技法训练所能获得的”。现今教师将幼儿教师艺术教育的价值重点,放在了对艺术技能的传授和训练上,而不注重审美体验的培养,就是抛弃了内在的艺术情感与人文性,忽略幼儿教师的实际感受与各种经验。很难想象没有审美体验的幼儿教师能教出具有创造能力和艺术想象的幼儿。这种技艺化为主的幼儿教师艺术技能价值目标给幼儿教师太多的框框和限制,也必将导致幼儿教师成为缺乏个性、程序化的幼儿教师。

二、从学习视角认识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学习。有效的幼儿教师艺术教育不是日常层面的上课或教学,而是以激发幼儿教师学习愿望、促进学习能力、唤醒学习潜能为目标的并对其艺术实践、反思、变革能力的有效培养。

当强调平面或立体的形象用点、线、面三要素进行概括;视觉形象用线条、固定的形式的搭配进行表达的方法被广泛使用于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时,完全忽略“师法自然、气韵生动、立意中得心源”, 如此“简单”的美,如此有程式规律的审美,使人不得不相信只要跟从一定的方法规则,美的真谛就可以被洞悉、被体悟。因而对幼儿教师艺术教育的要求不再是通过色彩、线条等反映幼儿教师自身的情感和感想,不再是让幼儿教师通过内省感悟美的意义及价值后的艺术体验,而是一味地灌输单一技能技巧、使其传承一脉香火。这就造成艺术教育对幼儿教师来讲,不再是艺术观、语言形式和视觉思维方式的形成方式,而只是一个机体反应的习性。例如,简笔画中的鱼就是那几种固定形态的鱼,而熊也就永远是憨态可掬的咧嘴大笑的熊。

其实,每个幼儿教师都是以一种个体的方式积累学习经验、实践学习方法,吸收价值观、形成习惯和进行批判反思,都有其自身生活实践印记下形成的特有的教学方式、教学风格,有效的艺术教育学习可以使幼儿教师在对艺术经验和自身理解的方式基础上加以个性化的塑造。若一名幼儿教师的画法、唱法、跳法固定成一种模式,其动作技能的反应也会成为习惯,一提笔、一运气都与之前的套路相同、方式一致,一旦想进行个性化的改变就需花掉一定或相当长的时间、精力。但若此单一方法再传授于幼儿时,艺术教育对幼儿来讲就不是培养具有批判意识、创造能力主体的有效途径,而是使其进行归顺和驯服的过程。

三、从幼儿视角认识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

对于幼儿教师为什么要进行艺术教育,我们往往总是认为这是幼儿教师成长的必需。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在学校里往往被以高傲的术语谈论,而很多人完全无视它在幼儿的现实世界是如何被呈现的。这与对幼儿的生活知识缺乏关注是紧密联系的。在幼儿的地方艺术意味着什么?怎样通过艺术表达可能对于他人的痛苦艰辛或是快乐愉悦?这些问题的答案超出了培养幼儿教师技能,却是特别需要幼儿教师去探索的过程。

实质上,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教师专业完善与自我成长,它是促进幼儿艺术学习与发展的需要,是幼儿教师职业存在的价值与依据。然而,在幼儿教师艺术教育的教学场域中,示范、讲解、反复纠正、先学谱后唱词,均是艺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也成为了幼儿教师今后教授幼儿的方法。幼儿教师艺术教育被局限于教幼儿唱唱、画画、跳跳,至于艺术的历史、评论、哲学、民族文化等内容几乎都被剔除在幼儿教师的艺术学习之外,教育内容设置的表浅与窄化,必将剥夺幼儿教师多维度学习艺术的机会。例如,民族文化内容的空缺,导致部分幼儿教师跳了无数的民族舞蹈后却不知为什么蒙古族会有耸肩,壮族会有凤凰掌、蚂拐舞等基本的艺术问题。不接触人类历史上优秀艺术作品的幼儿教师,是难以教幼儿感受艺术作品中丰富的人类思想感情的,也难以教幼儿学习和欣赏名师的优美形式及娴熟技巧。又如,在幼儿的手工教学活动中,幼儿教师通常是先临摹后点评,然而一幅作品的艺术效果不仅有造型、图案的有机组合所呈现出的特殊结构,还有作者蕴涵其中的独特意境。肢解地学习各部分结构不但造成幼儿对艺术作品整体感觉的把握,而且孤立部分也难以体现其原有的艺术价值。这种照搬科学教育、忽略艺术独特性的方式是用“肢解艺术的方式进行教学,把知识技能从它赖以生存的艺术情境中剥离出来,把艺术从它产生的各种文化环境中分离出来……这种脱离艺术整体情境所获得的技法上的掌握也只能是暂时的和肤浅的”。

幼儿教师艺术教育对于幼儿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幼儿教师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各种原理、方法促进幼儿的艺术学习而获得自我成长与完善,而且指向了幼儿教师艺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方向。幼儿教师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幼儿教师的帮助,使幼儿自己建造或构建他们的艺术世界,让他们通过自己与人、事、物及观念的直接经验进行探索,促进幼儿的主动学习。在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中如果不倾听幼儿真实的声音,不考虑幼儿的逻辑特性与学习需求,不管怎样的艺术教育,都不能使幼儿真正地受益。

四、从综合视角认识幼儿教师的艺术教育

艺术教育作为幼儿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幼儿教师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因而现行的幼儿教师艺术教育都开设有专们肩负着“涵养美感、陶冶心身、养成人格”之重任的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科目。然而,艺术自身的特点及幼儿园综合实践活动的特性表明:“要想达到预期的研究目标,取得实验的成功,就必须摒弃传统的学科观念和教学方式,拆除学科与学科之间的屏障,站在课程的高度,以音乐、美术等艺术性较强的学科为龙头,将各学科中与艺术有关的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充分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自身的特点”,让幼儿教师在综合艺术中学习艺术。

幼儿教师艺术教育的综合性体现在培养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设计等各个层面,绝不是艺术教育的学科知识与技能的量的简单叠加。它蕴涵的愉悦性、人文性、游戏性是分科艺术教学所不可比拟的。如《寻找七星瓢虫》是从美工角度切入,用创意手工的方式将小动物的形态特征展现出来。在整个艺术活动中,幼儿教师可用低沉、悲哀的音乐表现树妈妈被虫咬的痛苦与无奈;用绘画将生动可爱的瓢虫宝宝“真实”展现,以便幼儿目测与点数瓢虫宝宝背上的斑点;用欢乐明快的舞蹈表现树妈妈身上的蚜虫被七星瓢虫全部吃掉后开心愉悦的情景。

又如,有的幼儿教师面对幼儿的乱写乱画表现得“惊慌失措”,他们会对幼儿的画进行更正、指责和劝导,甚至会亲自示范什么是“正确”的画。因为单纯的美术教学活动中没有时间和机会倾听幼儿内心的声音。但在综合化的艺术实践教学中,艺术教育已与幼儿园其他领域的学习融为一体,我们不仅容许幼儿自由发展艺术,而且关注其艺术作品背后所呈现的与幼儿身心发展紧密相关的健康、生命力、强健、柔软、快乐、生动等意义。因而,在综合化的幼儿教师艺术实践教学中,美术、戏剧、音乐、舞蹈、媒体艺术之间的有意识强化及艺术学科与非艺术学科之间的融合,通过主题式或网络式或综合式或单元式的艺术活动设计,将艺术过程中的感知欣赏、体验创新、反思积累各环节与幼儿教师的其他能力沟通,使幼儿教师人文素养得以提高的同时发展其艺术能力。

【参考文献】

[1]易晓明.寻找失落的艺术精神――儿童艺术教育新论[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4

[2]张丽娜,李慧.生态学视野下艺术教育的功能与实践[J].美术大观,2009(6)

[3]王任梅,边霞.改革开放三十年儿童艺术教育研究历史回顾与发展趋势[J].教育导刊,2010(12)

[4]王任梅,边霞.我国儿童艺术教育的变革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对两个纲要的比较[J].学前教育研究,2012(2)

[5]陈蓉晖,刘霞.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生命化价值取向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

[6]邰凤琴,奴长流,潘利斌.享受艺术 润泽生命――“基于艺术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回溯[J].江苏教育研究,2010(12)

[7]李瑾瑜.论多维视野中的教师培训观[J].当代教育与文化,2009(3)

【基金项目】2012年度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B类项目(2012JGB311)

文化传承与创新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总体经济 互动中介 格雷欣法则 可持续发展

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在高收入国家,经济和文化有明显的收敛趋势,即经济与文化的融合。现代经济充满丰富的文化内容,文化也在以各种形式被企业所生产和交换以创造价值,这种趋势可被描述为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化市场已趋于全球化,音乐、书籍、工艺品、电影和其他文化产品已跨出国界,形成了巨大的国际贸易流,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委员会(UNCTAD,2005)统计,文化产品的全球市场价值大约为1.3万亿美元,文化产品的贸易额也从1994年的393亿美元上升到2002年的592亿美元,几乎翻了一番。自2000年,文化产业以每年7%的速度增长,大约占全球GDP的7%(世界银行,2003)。从1999年到2003年,世界文化产业的平均增长率明显超过冶金、航空、种植、机械、化工、采矿、食品等传统行业的增长率,也超过了一般服务业的增长率(花建等,2005)。

作为新的财富形态,文化产业创造了大量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形成日益扩大的文化市场,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文化产业还可以利用大量的文化智力资源,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增加可观的附加值,并在国际市场上传播自己的价值观,争取广泛的国际认同和合作(左学金,2004)。所以,在全球范围内,文化经济和文化贸易的发展正在改变着传统的经济形态,对世界市场格局、经济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培育创新能力、增强地区、国家和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发展文化经济和文化贸易,已成为各国竞相争抢的焦点。

文化产业与总体经济的互动

(一)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增长

文化增长也称为文化总量的增长,指一国综合文化国力的增长,包括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文化消费水平及其他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文化增长具双重属性,既是文化概念,又是经济概念,“既是关于文化经济总量的增长,也是关于经济增长方式的当代转变”(胡惠林、李康化,2003),深刻地反映了现代社会大生产条件下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增长是社会运动过程中的自我发育现象,是一定社会、一定国家在一定历史时期综合国力的体现,主要通过经济和文化总量增长体现。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增强综合国力,不仅要大力提升经济实力,还要提高和发展文化实力,要提高文化增长在整个国民经济增长中的速度和力度。

文化增长同经济增长密切相关。经济增长也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指国民财富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和增强。无论文化建设规模、文化消费水平,还是文化发展水准,都直接反映了经济总量增长及文化投入状况。因此,在一国文化水平和文化资源量不变的条件下,经济增长水平决定了文化投资总量和文化消费水平,经济总量增长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呈同步趋势,当一国(地区)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时,经济增长与文化产业便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文化增长与文化政策有一定关系。我国没把文化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仅把文化作为消耗国家资金的部门。加之文化产业属于第三产业,不是经济发展的重点,无论在产业结构还是在投资规模上,文化产业都远低于第一、二产业的增长。因此,国家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既影响了文化发展的速度和结构,也制约了文化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文化产业发展是文化增长的一部分。文化部门是以特殊的方式为社会创造财富的部门。在经济意义上,文化增长指以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为核心内容的文化产业所创造的经济价值在递升过程中所反映的数量关系。这种数量关系反映的是文化经济增长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所占的比例,以及由这种数量关系所揭示的文化经济发展趋势。

经济实践和经济理论都揭示了这样的现实:知识可以提高投资回报,反过来又可以增进知识积累。知识可通过溢出效应,在几乎不增加额外投资时反复利用,以缓解资缺对经济增长的压力。而文化经济无论作为技术样式的存在(数字艺术),还是作为知识形态的存在,都显示出其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特殊地位。文化附加值在产品价值中的增加,以及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总量比重的增加,都反映了并推动着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增长为主向内涵增长为主转化。

(二)文化产业与总体经济的互动中介

本文认为,经济贡献、文化观念、关联带动、人力提升是文化产业与总体经济相互作用的重要中介。文化产业正是通过上述中介与总体经济进行互动。同时,总体经济又通过经济的质量与数量对文化产业产生作用。其互动机制如图1所示。

其一,经济贡献。文化产业作为重要的产业门类,必然会有一定的经济贡献。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在微观上表现为单位产品的价值构成中,物质、能源消耗的比重减少而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比重增加;在宏观上表现为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和从事文化工作的劳动者在全社会从业人员中所占比例的提高。

其二,文化观念。具有特殊性质的文化产业能够传承、改变、重塑,甚至创造新的文化观念,而文化观念将直接刺激和引导个人、群体、社会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影响个人、群体、社会的兴趣偏好、消费观念、消费倾向,进而影响总体经济。“绝大多数商品交易在建立起某种社会关系前是不可能成交的,要想让对方接受自己的商品,首先要让人们接受自己的观念”(尹永波,2004)。

其三,关联带动。“关联带动”是指文化产业通过为其它产业提供文化附加值,并与其他产业的关联作用来影响总体经济。文化一旦成为充满活力的经济因素,便不可阻挡地通过纵向关联和横向关联两条路径,向一切可能的产业渗透,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壮大了自己,也大大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延伸和升级。

其四,人力提升。人是经济活动中核心的、最具能动性的要素,物质资料、科学技术、价值观念、管理调控等都需要通过人来实现。人力素质是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文化产业能够通过提升人力素质来影响总体经济。无论是生产还是消费,无论是投入还是产出,文化都是从精神的角度“生产”和“再生产”人。文化培训的投入,是为了再生产出具有新文化和掌握新科技的劳动力;文学艺术活动的消费,是为了通过鉴赏性的休息,解除疲劳,调节人体生理机制,以再生产出精神充沛的劳动力。文化消费是人自身的内含或扩大再生产的主要动力。文化产品能够作用于人的智力、观念、思想、能力,并能从整体、根本上引导、培育人力素质。通过提高全体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就为总体经济的发展,源源不断地提供高质量的劳动力和各类人才。因此,健康的文化产业不仅能够通过直接的经济行为作用于总体经济,还能够通过文化、教育行为作用于总体经济。

(三)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

文化产业从产业文化化与文化产业化两方面,通过经济贡献、文化观念、关联带动、人力提升等中介,支撑、带动、促进总体经济的成长。

第一,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许多西方国家,以文化产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已超过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发展已成为后工业社会即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美、日、英等国的文化产业已成为最大产业,一个国际传媒公司的产值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GDP。中国专家预计,2050年以后,文化产业将超过信息产业和自动化、机器人、计算机辅助组织管理而占产业结构的70%-80%(王哲平,2003)。文化产业需要的自然资源不多,主要依赖智慧创造,故而信息时代文化产业占据经济增长的大部分份额。

第二,文化产业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就业率。文化产业主要属于第三产业,除创意过程外,生产、销售过程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是太高,资本有机构成相对较低,具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特点,从而成为许多地区主要的就业产业。此外,还提供更多的临时就业机会。

第三,文化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产业内部及其与其他产业的联盟、融合或重组的趋势出现,促进产业整合。二是文化产业在特定地区形成高度的产业集聚。如文化创意产业最发达的地区集中在纽约、伦敦、东京等国际大都市,这些城市既是世界经济中心,也是区域乃至世界文化创意产业中心。三是文化产业以其强大的乘数效应带动其他产业发展。

第四,文化产业促进了产业结构升级。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国产业结构重心开始从工业化转移到信息化,与此相适应,产业竞争也从规模经济的制造工作转移到创意竞争的知识型现代服务业,经济增长方式开始依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和企业自主创新。以创新为基本特征的文化产业不仅可将现有的文化资源和创意资源转化为经济成就,提高产业经济的附加值,还会通过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再利用及激发来提升整个地区的经济结构,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文化产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独立的产业形式存在,并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二是通过产业渗透的方式对传统产业加以改造,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的形式拉长产业价值链。好的创意,可以大幅度提高企业知名度,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占有率,并使传统产业和产品焕发新的生机。

第五,文化产业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价值支撑。主要表现在:

一是文化的导向赋予经济发展以价值意义。经济制度的选择、经济战略的提出、经济政策的制定,无不受到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以及决策者文化水平的制约。文化给物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以思想、理论、舆论的引导,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和方式。二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极高的组织效能。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主体间相互沟通,保证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在一定的组织内有序开展。三是文化赋予经济发展以更强的竞争力。经济活动所包含的文化因子越厚重,其产品的文化含量及由此带来的附加值也就越高,在市场中实现的经济价值也就越大。日本汽车制造业每年贩卖新型车的收入达4万亿日元,其中有一半属于出售“文化符号”的收入,另一半才属于销售汽车的纯收入。同样在日本,如果印上一个“G”字,原本价值700日元的女式布制提包可以卖到7万日元,增值100倍(日下公人,1989)。因为“G”是表示有米开朗琪罗、罗西尼创造的意大利超级流行文化符号。四是传播价值观念,形成价值和形象认同,进而形成文化产品和非文化产品认同。以韩剧《大长今》为例,它不仅引发了国人的韩剧热,大大推动了韩国文化制品的出口,带来了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带动了韩国旅游、美容、餐饮、服装、化妆品等其他产业的发展,并使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对韩国怀有好感。

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文化市场的“格雷欣法则”

文化产品的生产和需求互相创造、彼此推动的机制,在低俗文化产品长期成为主流产品的情况下,会促使消费群体产生对低俗文化产品的偏好甚至痴迷,促使低俗文化产品消费群体不断扩大。消费者文化素质下滑的结果是:一方面,低俗文化产品的畅销和市场份额的畸形扩张,另一方面,优质文化产品的市场份额日益缩小。上述现象是文化市场的“格雷欣法则”,可称为“庸品排斥良品的趋势”,体现了文化生产中的“市场失灵”,意味着文化低、劣品的重复生产和占领市场。文化生产中的上述“市场失灵”,在实行文化生产自由放任的国家,表现得极其鲜明。其深层根源在于文化产品的内在矛盾:艺术、社会价值与商品价值的矛盾。表现为消费偏好与生产的偏离。文化生产中一些创作者往往会产生将商业价值追求超越和脱离艺术、社会价值创造的非理,这种现象表明,文化生产偏离了艺术、社会价值创造这一精神生产的本质,而从属于对商业价值的追逐;文化工作者陷入“市场陷阱”,将严肃的精神生产变成了一般的营利活动。文化生产由此出现“畸化”,偏离了正轨(刘诗白,2005)。

(二)文化生产与需求的两种循环

文化生产的良性循环模式:在优良文化、艺术品为主流产品的场合,文化良品影响和塑造消费群体健康的文化心态,引起对文化良品需求扩大,由此又促进文化良品生产扩大。这就是商品性文化经济中的生产与需求的良性循环,它意味着文化生产经济效益和艺术、社会效益的并进,这是文化生产健康发展的路径。

文化生产的不良循环模式:在文化次、劣品成为主流产品的场合,文化次、劣品影响和塑造消费群体畸形的文化心态与不良偏好,引起对文化次、劣品生产进一步扩大,形成次劣品的重复生产,这是商品性文化经济中的生产与需求的 不良循环,它意味着文化生产经济效益正增长而文化艺术、社会效益零增长或负增长,这种情况表明次劣品的大肆泛滥和文化生产偏离正轨。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在实行商品性文化生产中,应该自觉用生产与需求的互相创造和互相促进以及文化市场主流产品形成的规律,构建良性的文化与经济互动机制。

(三)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推动力

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指文化产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实现产业利益最大化以及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内涵是公平,既包括代际公平,也包括地区公平。任何文化产业的发展有横向纵向两条线索:横向线索反映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间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纵向线索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阶段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李康化、王一侬,2003)。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不损害后代利益和其他地区利益的前提下,利用市场机制适度开发各种文化资源,满足当代人对文化产品及文化服务的需求。如果说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生态伦理,那么文化产业的发展强调的就是全球社会伦理。可持续发展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文化发展则更注重人与人之间、身心之间、民族之间的和谐发展。

文化产业并不是一个自我维持、独立运转的封闭系统,它要不断获取信息、智能、技术、资金、自然资源等,避免过多消耗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而通过智能资源等的不断投入与优化整合,推动文化产业实现扩大再生产。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系统的一部分,更是整个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系统的一部分,国民经济系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构成了文化产业系统的外部环境。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各种生产要素、文化需求、文化市场发育程度、企业治理结构、政府政策和法律状况、文化传统等多种因素都对文化产业的发展产生影响。

首先,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提高文化产业竞争力具有基础性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该国文化需求状况。而一个国家公众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内容和需求程度,对该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其次,一个国家文化市场发育程度也与该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紧密相关。包括人力资源、资本、文化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的配置方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流通情况等。第三,竞争机制对提高文化竞争力尤为重要。文化产业只有在竞争中才能发展,离开了竞争也就没有竞争力可言。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文化企业必须不断推出新产品,提供新的服务。市场竞争是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动力。第四,政府行为和法律状况。一个国家政府行为和法律状况,是构成文化产业发展外部环境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国家政策的制定与否、支持与否对一个产业的初期形成和发展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和影响。政府管理体制、产业政策、税收政策、财政政策、投融资政策、行政效率,以及法制健全程度等,直接影响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第五,文化传统。与其他产业相比,一个国家文化传统与文化产业有着更为深厚的联系,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着更为深刻的影响。

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良好的产业内运行机制和良好的外部环境。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平等互利、和谐共生的产业经济关系,并与总体经济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M].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

2.尹永波.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力问题,领导干部关注的文化热点问题[M].中央党校出版社,2004

3.冯子标.分工、比较优势与文化产业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4(9)

4.苑浩.全球文化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及政策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6(1)

5.王哲平.“全球化”背景下世界文化产业发展的新趋向[J].天府新论,2003(4)

6.Cultural Industries in the Satin American Economy [EB/OL].省略/culture.

7.花建等著.文化产业竞争力[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5

8.天津社会科学院与天津旅游局联合课题组.天津旅游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和贡献度研究[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张晓明等.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R].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10.刘诗白.论现代文化生产[J].经济学家,2005(2)

11.李康化,王一侬.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化产业论坛第二届年会综述[J].社会科学,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