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化多样性论文

文化多样性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1篇

民俗旅游文化的含义,也是如同文化一般,具有多样性。民俗文化的本真性是相对性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其真实性和还原性,注重于文化以后的发展方向和保持文化的传统性和连贯性以及自身的传承性。民俗旅游文化本真性主要是对某一地区的文化结合自身的旅游特色来宣传与弘扬和保持本地区文化自身的特性而言的。

二、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体现

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主要体现在不同人群对民俗文化的评判依据上。第一,当地的居民是依据自身的生活习性和生活地区的经济、文化以及思想的变动来体会到民俗文化的本真性;第二,专家是从一个区域民俗文化的保存自身的“本真性”来考察的,主要关注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变化的动态过程,依据文本和史料以及对实地的考察来评判;第三,就是旅游者们,主要从自己的习性来对旅游地区地民俗文化来进行感受,注重自我本身的感受。

三、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现在人们更加关注的是生活的质量,由于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得工作者的压力巨大,这也就需要换个环境来舒缓心情,此时外出旅游,尤其是对民俗风景文化的出游是很好的选择。对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的多维度思考,我个人认为应该集中在以下叫几个方面:

(一)民俗文化当中的旅游契机——从旅游当地的角度思考

旅游的风景必须和风俗文化相结合才会显得有人文的底蕴。把民俗文化与旅游进行有机的结合,这样一来既弘扬了文化业又促进了当地的旅游业的发展。第一,首先需要对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和编纂,把民俗文化归结成为一系列的旅游特色产物,形成具有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产业,把自然风光与民俗文化相连,把自然景色与人文知识有机的结合,例如把当地的节日和风俗人情与旅游的时节相连,做好宣传工作;第二,对有形的和无形的民俗文化进行保护,比如皮影戏、捏泥人、剪纸等等手工艺文化,还有昆曲、河北梆子、京剧等等这些无形的口传艺术形式以及其他的形式的民间艺术,形成艺术展示区,可以定期组织会展或者交流大会,来发扬民俗文化旅游当中的本真性。

(二)民俗文化旅游的广阔性---从民俗文化的多元性来考虑

文化是无界限的,同样的民俗文化也没有严格的空间限制,文化之博大精深的,需要我们积极宣传民俗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和的多元性。民俗旅游文化的本真性最重要的体现之一就是当地的民俗文化具有自身的特色,需要我们发扬民俗文化的自身优势结合旅游来发展,比如说各个少数民族自己的节日,维吾尔人的开斋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以及彝族的火把节等等,要把这些独居特色的民俗文化节日形成规模与市场来发展旅游,积极在开展旅游的同时弘扬和传播各种不同的优秀的民俗文化,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实地的旅游当中了解民俗文化的本真性以及加强不同优秀文化的传承。

(三)民俗文化旅游本真的思考角度多样性---从当地居民和专家以及旅游者的角度思考

我们之所以评定民俗文化是具有生命的活力的艺术,就基于民俗文化具有传承性和继承性以及创新适应时代的变迁能力。文化是人为创造出来的,民俗文化是一个地区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这也就注定了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评判的多样性。从当地居民来说,民俗文化就是自身文化的特性,明显区别与其他地区的风俗习惯;从专家的角度出发,就是一个地区带有区域色彩的文化,例如具有特色的服饰、节日、文字、各地的传说等等。带有明显的民俗特色的文化;对于旅游者来说,就是不同于自己日常所接触的风土人情,这三个角度虽说区别不是太明显,但是专家是专业的,带有学术研究的特性;当地居民是最有发言权的民俗文化的传承者和继承人,他们主要把民俗文化与时代相融合;而旅游者主要把民俗文化的本真性进行弘扬和传播。

四、结语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网站,视觉文化

 

一、引言

在知识表征的诸多样式中,网站视觉表征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总结诸多共性:首先,知识可视化的显著特点就是对传统上以纯文本加少量图片充斥的教学内容进行改进,采用表格、韦恩图、思维导图、知识地图等方法加以表征实现,能够充分调动阅读者视觉感官的积极性和认识上的直觉性,激发阅读者进行更深层次的解读和思考。其次,网站视觉表征在表征方法上更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既可以按照线性的方式组织材料,也可以用非线性的表达展开。再次,视觉表征运用新技术手段来丰富知识表征的样式,借鉴视觉文化的分析手法开发视觉表征的内容,用视觉表征的手法传播视觉文化,不仅能够实现技术手段和文化内涵的相互促进,而且还能在丰富知识表征手段的同时传承民族的文化精华和思想意识形态。

“视觉文化研究”是近几年在西方学术届颇受关注的一种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这一研究针对着现代和后现代时代的文化表征,以后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为主导框架网站设计论文,围绕着“视觉性”的问题,对现代世界的主体构建、文化表征的运作以及视觉实践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人类文化行为尤其是视觉文化中看与被看的辨证法。【1】正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教育技术网站进行对比分析,从界面和知识内容两个维度的解读中探索中外视觉文化的表现规律有何异同,教育和政治、经济的关系,认知与话语权是如何相互依存等等问题,进而促进我国教育技术学学科知识更好的表征、交流和传播,增强文化自觉意识与自主精神,真正实现以人为本。

二、国内外教育技术网站的视觉文化特征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酒店大堂;地域文化;空间形态

中图分类号:F590.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空间给予人最直接的是感官及视觉上的享受,现代高档酒店对此更为关注。利用空间创意去让顾客加强消费记忆,注入更多的地域文化,让顾客更多地体验当地文化及环境。

一、地域文化对度假酒店设计的重要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全球流的日益频繁,迅速的推进了全球一体化进程。它一方面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另一方面却破坏了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地区文化间的差异性开始被削弱甚至消失,导致了设计风格的雷同,失去了自身的可识别性。

地域文化就是在这样的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下逐步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越来越强烈的需求。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是一种从古到今的文化沉淀。它不仅包含那些人们在特定地域条件下积累的科学知识、艺术内涵及它们间的结合,还包含那些人们在不同的地域条件下认识到的不同的艺术理念及与其相对应的科学理论。

度假酒店设计既有商业的需求,又有社会的需求,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文化需求。度假酒店在功能上首先要符合国际标准,不同地方的度假酒店的室内空间还应该体现其特定的地域性特色,才能对度假的游客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增加酒店的生命力。

二、酒店大堂是度假酒店的核心区和第一印象

在酒店的公共空间中,大堂是度假酒店中的功能流线核心和枢纽,是给客人留下最初印象的场所。因其造型的灵活性和功能上的多样性和复合性,是度假酒店公共空间的象征和精髓所在,它确定了酒店的风格和气氛,,应给旅客已到达目的地的感觉。

度假酒店的大堂无论大小、风格各异,都在努力达成两方面的内容:舒适、轻松的空间氛围和令人难以忘怀的优美景致。

大堂是酒店的交通枢纽,是客人进出的必经之地,是客人办理手续的地方,也是客人进行交往的场所。习惯称谓的“大堂”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客人到达登记区及前台办公区;另一是大堂休息区,例如:大堂吧等。

可以说酒店大堂的室内设计是整个度假酒店室内设计的重中之重,地域文化特色也一定要在酒店大堂的室内设计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三、举例分析

(一)印尼巴厘岛的阿曼酒店

酒店大堂

休息空间

很好的展现了东南亚酒店的风格。通透的建筑空间、开放的木构架坡屋面、本地石材和木料、凸现地域文化的浮雕景墙、样式休闲的家私以及暖色的主基调,营造出安静、闲适,充满传统意味的空间环境。

而开放贯通的传统空间形式、出檐深远的屋面为室内提供了良好的遮荫、流畅、凉爽的清风,创造出很好的小气候环境,人体舒适感很好。避免采用空调系统,节约了能源。大多数热带地区的建筑多采取此类开敞的建筑格局,面积规模或大或小,但总体氛围和形式没有多大差异。

(二)三亚喜来登酒店

酒店大堂入口空间

酒店大堂

位于中国三亚亚龙湾的喜莱登酒店,气势恢宏的酒店大堂一直为人称赞。酒店落客区、接待区、休息区、大堂吧、室外屋顶无边水景沿轴线顺序递进,覆盖在一个巨大、层级跌落的坡屋面下,空间序列感极强。旅客进门伊始就可以感觉到南中国海的壮阔美景,兴奋之情油然而生,吸引旅客迫不及待的奔向海滩。尤其是在大堂吧外结合屋顶设计的狭长的无边水景,水、海、天融为一体,惹人流连驻足。大堂室内装饰材料以木饰面和乳白色涂料为主,色调柔和轻快。酒店大堂从屋顶构架到栏杆装饰采用了大量的实木作为建材。木构架形成了开阔轻盈的大堂空间,活跃了钢筋混凝土堆砌的沉重空间氛围;同时木材自然而富有纹理的质感,也与度假酒店整体自然清新的风格相协调。大堂门前长长的落水景观,都是同自然、开敞的酒店氛围相适应的。

四、总结——度假酒店的大堂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表达的几点思考

(一)自然景观和人文要素的提取

自然景观是游客度假意向的心理需求之一,而人文要素是地方和酒店特色彰显的自身需要,二者在酒店大堂空间内都要有所体现。对于自然景观的提取与运用,可以结合传统中国园林中的做法,如借景、障景、框景等等。同时结合不同垂直层次上的视觉变化,达到丰富多样的景观效果。而对于人文历史要素的提取,则可因地制宜,或应用在整体结构、或通过小处点缀,或通过特色活动空间的设置,都可以达到传神的目的。

(二)地域空间特色的营造

地域特色的空间形式是度假酒店常用的一种空间营造方法,最常见的处理方式是通过地方特色的原生态建筑材料、色彩的运用营造符合当地气质的建筑空间。但也可以借自然为主题,通过空间的曲折变换、高低大小空间感受的不同,让游客体会或新奇或变化多端或舒适自然的气质。

(三)关于地域符号的点缀作用

酒店大堂作为公共性空间,其设计必定要以使用群体的利益和看法为出发点,使营造的空间中的地域性为他们所感知和接受。散布在各处的小空间、小装饰构件往往最容易被游客注意,因而对整体气氛的烘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这种装饰必然是与功能和使用者的感受息息相关的,才不至于落人形式主义的俗套。

五、 结束语

酒店大堂空间的设计,作为一种大尺度公共建筑空间,在选址、功能、材料、建造等方面都比较复杂,在有地域化要求的时候更难于把握。在度假酒店大堂的设计处理过程中,加入地域文化的表达使酒店有可识别性是较为适用的一种设计策略。只有对当地自然、人文、原生态材质等多方面考虑,才能设计出合理适用同时又不失地域设计元素的建筑空间。

参考文献:

唐英 王葆华 浅析酒店室内设计中地域文化的表达[期刊论文]-科教导刊2009(32)

金卫钧;张耕;孙勃 三亚喜来登度假酒店[期刊论文]-建筑学报 2005(02)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湿地公园; 生态学原理; 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的生态系统, 是自然界最富有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随着城市的发展, 为更好地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把湿地恢复、 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地结合起来建成湿地公园是目前较好的处理方式。

1、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目标

1 . 1 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保护湿地生态环境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建设湿地公园, 首先就是要保护已有湿地, 维持湿地服务功能的正常发挥。其目标是加强湿地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 尽可能地恢复已受损的湿地生态系统。

1 . 2 充分体现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价值和科普教育功能。

湿地公园具有丰富的景观和文化价值, 也是重要的科学研究和教育场所, 这也是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区别。通过湿地公园的建设, 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 丰富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让参观者在不破坏保护地价值的情况下, 近距离观察野生生物, 并在游憩之余学习更多有关湿地的知识。

2、规划设计的原则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应根据可持续发展、生物生态学、景观学等理论与原理, 并遵循以下设计原则:

2. 1 湿地生态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是社会、 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湿地公园建设必须以保护优先, 在保护好湿地生态系统及环境的基础上开展湿地旅游, 达到保护与合理利用相协调, 实行可持续发展。

2. 2 维护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是管理、 规划及合理开发生物资源的基础。生态系统不是静止不变的, 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不是维持群落的种类成分永远不变, 而是维持湿地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并体现湿地生物多样性的特点, 具备系统自身反馈和演替的能力。

2. 3 突出生态主题

湿地公园的建设应突出生态主题、“原汁原味”,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体现“自然性”和“古朴性”原则。

2. 4 充分体现湿地的历史文化内涵

湿地是历史、文化的发源地, 包括战场遗址、最早的居民点或人类移居地、 重要历史研究地等, 如黄河流域是中华文化的发源地, 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湿地公园的建设, 应突出自身特点, 充分利用和体现湿地的历史与文化, 提升湿地公园的内涵和品位。

2. 5 充分利用场地条件, 经济、 环保

湿地公园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充分利用区域内的现有条件, 对区域内的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应充分利用现有物种, 按照生物学和景观学的原理合理设计, 以减少工程量, 做到经济、 环保。

2. 6 项目设置以人为本

湿地公园的项目设置应满足不同人群的兴趣和需要, 充分体现人类接触自然、 回归自然的参与式理念。以人为本, 既要考虑湿地公园的管理, 又要方便游客, 满足其需求, 为游客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湿地休闲环境。

3、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

3.1湿地生态核

湿地生态核是湿地公园的核心区域, 类似于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湿地生态核主要由大面积的阔水水域、 浅水滩涂、 生境岛屿等组成。该区域以保护为主, 严格限制游人规模, 开放对象主要为湿地科研工作者及观鸟爱好者。

3.2湿地景观区

湿地景观区是湿地公园展示湿地景观的主要区域之一, 是游人休闲观光的主要场所, 是具有城市公园性质的湿地主题园区, 人为活动集中。通过场馆等人工辅助设施, 向游人展示以淡水湖泊、 河流湿地为主的湿地景观类型。

该区域人为活动集中, 游人活动基本不受限制,体现动感欢乐气氛, 是具有城市公园性质的湿地主题园区。

3. 3 湿地休闲科普区

湿地休闲科普区是游客接受科普教育和休闲的主要场所, 通过园内典型湿地景观的保护或营造, 以及通过标本馆、湿地生态链主题馆、湿地功能展示馆( 区) 等进行湿 地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价值演示, 让游客较全面了解、认识湿地, 从而提高人们对湿地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该区域是开放区和生态敏感区间的过渡区域,以开展湿地科普教育为主, 区域内的人为活动应受一定的限制。

3. 4 湿地研究实验区

湿地研究实验区是进行湿地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场所。主要建设内容: 湿地生态研究室、 水( 涉) 禽繁殖场、 生态变化规律观测与研究基地等。该区域以开展湿地实验研究活动为主, 一般游客的活动受到限制。

3. 5 湿地公园服务接待区

服务接待区是公园旅游管理、 接待服务中心, 也可作为国际、 政府、 民间组织开展湿地科技合作、 科技交流、 教 育培训、 科学 研究的基金组 织和活动场所。

3. 6 湿地公园管理机制

湿地公园管理包括自身管理和政府、 社区共同管理。湿地公园建设涉及国土、 环保、 水利、 农业、 林业等多个政府部门和社区, 协调难度大, 在建设过程中易形成管理职责交叉等问题, 需要政府支持, 社区参与, 通力合作, 共同管理。共管是湿地资源保护及合理利用的一种有效途径, 建立有序的共管机制是湿地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规划设计注意的事项

开展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首先应对拟建的湿地公园范围进行翔实的本底调查, 如植被、动物、水文、气象、土壤、地质、周围环境、 社会经济、合作条件等,同时注意以下事项:

4.1水是湿地系统中最为活跃、最基本的因素,水位、水流、频率等决定湿地土壤、 沉积物和水分的物理与化学性质, 并进一步影响湿地植被、 动物和微生物等。因此, 湿地系统多样性或生境多样性, 首先取决于水情的多样性, 这主要包括水流的急与缓、 水面的阔与窄、 水的深与浅、 水位变幅的大与小, 以及水质的优与劣等, 这是湿地公园规 划设计的核心。要关注公园内水系换水周期和水位变幅的控制, 以及水情变化的季相控制。

4.2同一种湿地景观类型在公园内应相对集中,特别是动、 植物的引种布局等。

4.3对于城市湿地公园, 需要恢复或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的, 其建设的步骤或次序应先进行地貌适当改造, 再进行植被的恢复, 最后实施动物的引进。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水生植物没有恢复之前, 对于食

草鱼类的引进要谨慎, 必须确保生物安全, 并按照“食物链”原理进行配置、设计。

4.4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是一项前沿性工作, 目前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在湿地公园规划、 建设的过程中要成立专家咨询组, 充分尊重专家意见,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建设, 尽量避免走弯路。

【结语】

目前, 国内外湿地公园是以保护为主, 兼有科普教育和生态旅游功能, 湿地生态旅游的开发利用程度不断提高, 并由小规模向大规模、 单一类型向综合类型的方向发展, 湿地公园建设受社会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由于湿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决定了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复杂性, 并且湿地公园建设发展的时间较短, 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的理论正处于探索阶段, 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完善。

【参考资料】

[1] 严军. 基于生态理念的湿地公园规划与应用研究 (博士论文 )[ D] . 南京: 南京林业大学, 2008 . 1 3 ~ 16 .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园林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the garden city construction in the urban planning has highligh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ity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but for a long time, because the city planning in the limita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e garden city in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produced a serie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our country some garden c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 expounds the garden city planning in the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l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arden of city construction, how to go an a on the path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 keywords] garden city; Constructi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几年来,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我国各地市纷纷拉大城市框架,加强道路、广场和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但是不可盲目乐观,与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园林城市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

(一)水体污染问题突出

由于城市人口的急剧增长和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量的污水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而直接排入水体,致使水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全国有监测资料的1200多条河流中,850多条受到污染。全国范围内78%的河段不适宜作饮用水水源,50%的地下水受到污染。据估计,我国每年因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00亿元。

(二)城市大气质量严重恶化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石化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严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三)固体废物泛滥成灾、垃圾围城现象严重

人类的生活和生产产生了大量的固体废物。目前我国每年产生的工业固体废物为6.6亿吨,其中有害废物为3000万~4000万吨,累积量超过64亿吨,侵占5亿多平方米土地;每年的生活垃圾量为1亿吨并以每年7%~8%的速度增长。固体废物到处堆放,不仅有碍观瞻、侵占土地、传染疾病,而且在自身严重污染环境的同时加剧了水体、大气、土壤的污染。

(四)噪声扰民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噪声扰民的现象愈发突出。据44个国控网络城市监测,全国2/3以上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声超标的环境中,区域环境噪声效声级分布在51.5-65.8dB(A);道路交通噪声等效声级范围为68.0-76.3dB(A)。

二、园林景观艺术对城市建设起的作用

(一)园林景观艺术可以促进城市生态景观的多样性

园林景观不仅在对防风沙、涵养水源、吸附灰尘、杀菌灭菌、降低噪声、吸收有毒物体,调节气候和保护生态平衡、促进居民身心健康方面有一定的自然环保作用;而且在营造优美、舒适的环境方面也有着非凡的艺术效果。在营造的过程中经常涉及到绿地生态景观、山体景观、水体景观、湿地景观、道路廊道斑块等景观,是自然生态景观再现于城市景观当中,从而使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得到缓和。这样一来就更加有利于丰富城市景观的多样性。而景观的多样性包括了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地貌景观的多样性和生物景观的多样性。园林景观艺术提倡生态之园,丰富的植物群落中,较多的植物品种,乔木、灌木和地被植物错落有致,丰富的山体、水体等景观都是动物们喜爱的栖息、繁衍的地方。

(二)园林景观艺术有利于更好地宣扬城市文化,使得城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更能充分体现城市的个性。

园林艺术的主要理法是“巧于因借,精在体宜”。 借因才出果,精在如何体验本城市之异宜。首先是保护和发展山水形胜的特色。利用当地的地貌特点,因地制宜,合理地处理与生态自然景观的关系,营造出具有本地特色、历史人文的景观。园林组成因素诸如山水、建筑、山石、树木都不会说话,而是借助赋予自然景物中的文化以表达,运用景名、额题、景联和摩崖石刻等为表达手段,烘托景观的意境。而借景的创作要求以“臆绝灵奇”为最高境界,达到“灵奇”的高水平。由此可见,此造景理法无时不刻地将当地的生态景观环境融入到城市景观设计当中,与当地的地形、气候、生活习俗紧密地结合起来,这样就在无形当中将当地的文化、人文环境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当中,使得城市的文化得到更好的宣扬。其次是对当地植物与构筑物的采用,有利于更好地宣扬城市的文化,使得城市更加具有地方特色,充分体现城市的个性。如今有许多的国家、城市都与它们当地的树种有着密切的联系。往往该国家或城市的名称与该树种是连着的,比如荷兰的郁金香、中国的牡丹,漳州水仙、福州榕城、广东木棉,等等。

三、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我国城市建设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

国家需要建立完善的、统一的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才能确保在公平、合理、高效的原则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投入的制度化、规范化、市场化。”

(一)加强宣传教育 ,普及和提高公众的生态意识

实现城市生态化发展,首先必须宣传、普及生态意识,倡导生态价值观,使公众特别是领导决策层观念转变过来,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价值观。

(二)制定园林城市环境保护规划,实施符合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政策

园林城市环境保护应作为我国城市今后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把这种思想贯彻到政策、计划中去。改变以前不符合生态要求的政策、计划,制定城市各领域、各行业生态化发展的战略、步骤、目标等,并确定优先发展领域,制定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城市生态化发展步伐,使城市逐步走上生态化发展道路。

(三)加强环境生态立法

建立适应城市生态化发展的法规综合体系,使城市生态化发展法律化、制度化,是保证其战略、政策顺利实施的有效途径。这样城市生态化发展得到法律保证,有法可依,对不符合生态化发展的行为采取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保证计划的顺利实施。

[ 参考文献 ]

[1]刘敏.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规划初探[J].上海环境科学,2002,(2).

[2]钟晓青.从田园城市、园林城市到生态城市[J].生态科学,1996,(1).

[3]王秉洛.城市绿化——城市绿地系统——园林城市[A].风景园林学科的历史与发展论文集[C]. 2006.

[4]满益群.创建园林城市力争提前达标[N].张家界日报, 2007.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日语;毕业论文;多元化;改革

毕业论文作为检验大学生的学习成果以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手段之一,无论对于学生、老师,还是学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近年来,抄袭拼凑、、答辩走过场等问题导致毕业论文日益质量低下。再加上,由于毕业生面临就业压力,大多本科生的论文粗制滥造,毕业论文屡屡成为教育工作者讨论的议题,对其存废也充满争议。日语专业因为是从零起点起步,所学课程多为专业基础及商务实用类型的课程,而以往毕业论文常常容易出现既与职场需求脱钩,也与平时所学课程乖离的现象。笔者利用问卷调查了长江大学日语专业的毕业论文状况,发现引用率过高、语法错误、口语化表达、结构松散和缺乏独立见解等是论文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学术素质上的因素,也有教学和管理上的因素,更缘于大学教育与社会实践的严重脱节。

针对这种现象,有必要对日语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进行改革。改革本科毕业论文单一和流于形式的现状,尝试多元化的考核与评价方式成为必然。

根据当前经济形式发展、社会市场需求以及日语人才培养的要求,可以从毕业论文形式上进行改革,实现多元化的形式。具体来说,可以将毕业论文形式定为学术论文和非学术论文形式两种。学术论文主要针对毕业后考研的学生,培养学生的资料整合能力、知识构架能力,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非学术论文主要针对毕业后就业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创新性与多样性,从而实现教学改革与社会实际需求的有效对接,满足社会对各层次、多种类型人才的需求。

具体来说,非学术论文形式又可采取社会实践报告、翻译实践报告、跨文化案例分析等形式。社会实践报告通过对希望从事行业或感兴趣行业的社会调查,提交实践报告,重点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翻译实践报告,可参考其他院校翻译硕士毕业论文的经验,借鉴专业翻译公司的全程管理模式,使学生在大学校园内就能够熟悉、掌握职业翻译所应遵循的操作流程,为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创造了条件,使毕业论文成为毕业生连接职场与校园的一座桥梁。跨文化案例分析主要是指用跨文化的视角,结合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问题,以具体实例为解读线索,归纳总结中外文化差异现象。研究视角可选取中日国情、文化、历史、艺术、民间交流、贸易往来等各多个层面。要求毕业生必须以跨文化交际理论为纲,以案例分析为线索,解读所选主题。案例分析须涵盖背景介绍、研究角度、研究路径、案例分析、主题解读、结论等方面。

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采取其他毕业论文替代形式,对于在本科学习阶段获得与本专业相关的高级别、高水平学科竞赛国家级奖项、省部级奖项奖项者,在以第一作者身份在核心期刊公开发表与本专业学科相关的学术论文者等等,可以尝试以此来替代毕业论文的写作任务。从而达到鼓励学生向着多元化创新性人才方向发展的目的。

对日语专业本科论文的写作形式进行多元化改革,有利于饱受质疑的毕业论文抄袭、选题单一、狭窄、缺乏实效、与社会脱节、没有创新意识等弊端得到有效缓解,学术考核更为务实创新。有效地促进高校日语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质量的提高,对有针对性地修订教学大纲提出建设性意见。同时,激发学生个性潜能与专长展示,促进全面发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对进一步完善毕业论文教学管理和评估体系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伴随着毕业论文写作形式多元化改革,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即评价体系的制定与完善。无论是学术论文写作形式还是其他非学术论文形式,都必须严格过程监控,精简务实,加强质量管理。学术论文的写作可以参照多年来的评价标准和体系。非学术论文写作必须符合《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即能够考查学生综合能力,长度不少于5000个单词(翻译除外),要求文字通顺、思路清晰、内容充实,有一定的独立见解;除翻译作品外,一般使用日语撰写。评分时除了考虑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把独立见解和创新意识作为重要依据。

聚焦教学环节中的最后一环CCCC毕业论文,将其作为突破口,用论文改革倒逼教学改革,使学生不但能够通过毕业论文的写作提高外语写作能力和学术素养,而且要努力将毕业论文打造成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同时,针对论文指导工作也应进行改革,可以尝试让日本外教也参加论文指导,对部分学生实行中、日双教师指导制,努力使这部分论文首先成为能够代表日语专业教学水平的“精品”论文,为其他学生做出表率。随着毕业论文的改革,日语专业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也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7篇

九寨沟旅游在国家政策、各级政府、地方社区等的大力支持下飞速发展,带动了地区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增加了国家税收、提高了当地人的收入、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但是,旅游在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的自然环境、宗教信仰、社会结构、文化传统、生产生活等多方面带来了影响,值得思考,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基于初步的文献阅读,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兴趣,本文从民族文化旅游的角度试着分析九寨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短板。本文首先谈对“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的认识;然后就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相关研究进行概述;最后总结作为自然遗产地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族文化旅游概念

什么是民族文化旅游,中文文献中不同的学者用了 “民族村寨旅游”、“民族旅游”、“民族地区旅游”等相关概念来表述。罗永常(罗永常 2003)用了民族村寨旅游,认为以少数民族乡村社区为旅游目的地,以目的地的人文事象和自然风光为旅游吸引物,以体验异质文化,追求纯朴洁净,满足 “求新、求异、求乐、求知”心理动机的旅游活动称为民族文化旅游。李天翼(李天翼 2011)也用了民族村寨旅游,认为民族文化旅游是对民族村寨社区进行自然与文化参观访问的活动。他强调异文化体验是民族文化旅游的核心。2012年,李忠斌和文晓国(李忠斌,文晓国 2012)从理论上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提出对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的新认识。他们认为,民族文化旅游是不同的民族旅游者以某一民族聚居区域为旅游目的地,以该民族文化为内核,以经济、社会生活为主线,以全面了解该民族文化特质及生产、生活状况为目的一种参与、体验活动。在界定“民族旅游”的概念和内涵时,两位学者强调:民族文化旅游不应该理解为是主体民族对其他少数民族文化的旅游,这个概念偏窄并具有误导性;不能解释多民族国家内不同民族间或国与国之间不同民族间的旅游性;容易给人一种主题民族和其他民族是从属关系的错觉。

以上学者对民族文化旅游概念的表述中可以看出,民族文化旅游是一种以体验为主的旅游活动;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目的地的是当地的自然风光及与自身文化有差异的地方特色人文事象;体验地方的特色文化是整个旅游活动的核心。

从概念理解上来说,九寨沟的旅游就是一种民族文化旅游。九寨沟地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景区内因有九个藏族村寨而得名为“九寨沟”。景区内及周边主要生活的是安多藏族、白马藏族,同时还有汉族、羌族、回族等其他民族。旅游者在欣赏九寨沟独特自然风光的同时,体验当地特色的民族文化是旅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世界自然遗产地,九寨沟在近40年的旅游发展历程中,就景区管理、保护、科研、营销、信息化等诸多领域与国际接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走在其他自然遗产地或景区的前列,但从民族文化旅游的角度来看,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如何看待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

二、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概述

在以九寨沟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中,学者主要关注的问题包括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情况、旅游带来的文化变迁、当地人和游客对民族文化原真性感知和满意度调查等方面。

1、关于社区参与民族文化旅游的研究

田世政和杨桂华(田世政,杨桂华 2012)较全面细致地总结和分析了九寨沟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演进过程。把九寨沟30年发展历程中,社区参与旅游的经历分成了四个阶段:自发式参与(1984-1991)、合作式参与(1992-1998)、依附式参与(1999-2005)到融入式参与(2006至今)。他们分析到,在这个演进过程中,作为文化载体和景区主人的社区没有因景区成立而被迁移或隔离; 社区的资源权益以集体林权参与门票收益分配的形式得以实现;景区与社区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实现经营项目合作;就业机会同享;最后形成了“景社一体”的社区参与模式。在这种参与模式下,社区居民的总收入水平比以前提高,参与面得以扩大,受益更趋公平,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增强,下一代的教育程度明显提高,最终也促进了景区环境资源的保护。

但是,“景社一体”的社区参与模式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社区参与主要停留在经济参与层面,参与建议和决策的比例低;社区经济收益分配与景区发展不同步;社区经济参与缺乏有效保障机制,社区权益缺乏法律法规的保障(田世政,杨桂华 2012)。随着九寨沟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这种参与模式已表现出不能满足当前发展的需要(李刚 2012)。

尽管有不足之处,从管理学或经济学的角度,有学者认为九寨沟社区参与旅游的经验在实践上有创新、理论上有突破[2],是一种有效而成功的案例[3]。因此,结合九寨沟的经验,也给其他类似的遗产型景区发展提出了一些参考建议:留驻与外迁结合,社区外迁遵循引导与自愿原则; 将景区内社区的行政管辖权授予景区管理机构; 保障社区林权参与景区资源性收益分配; 培育社区企业参与景区特许经营权竞争; 推动社区参与景区管理与决策(田世政,杨桂华 2012)。

2、旅游者和当地人对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的认知

1998年,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的张捷(张捷 1998)教授,对九寨沟和江苏吴文化旅游资源进行了比较,基于游客态度调查结果分析指出,由于九寨沟自然风光优异品位吸引住了游客的大部分注意力及当地旅游发展忽视了对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尽管九寨沟藏族民俗风情比吴文化有特色,整体上游客认为九寨沟自然风景比藏族风情更为重要。而江苏无锡的吴文化虽然不如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有特色,而且与主流文化差异性小,但是江苏吴文化的历史传统及民俗等文化旅游资源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当然效果也就更明显。

十多年后,匡翼云(匡翼云 2011)也就国内游客对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满意度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得出的结论也是:旅游者对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整体满意度均值不高,为51.82;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作者分析原因可能是:1)九寨沟长期在对外营销的时候重自然风光宣传,而忽略了民族特色文化的宣传;2)景区利益相关者满足于当前以自然观光为主的游客的量,缺乏长远利益考虑,放松了对民族文化建设的投入,导致游客满意度低。

2004年,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刘婕等(刘婕 2004)就景区住房样式、语言、文字、饮食、服饰、宗教、经济等代表九寨沟文化多样性的7个方面对九寨沟的当地居民、管理者和游客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指出旅游对九寨沟的文化多样性影响很大。建议通过保护九寨沟藏文化的生存环境、鼓励当地居民参与旅游、建设民族风情区为途径保护九寨沟的文化多样性,从而实现九寨沟旅游的真正可持续发展。他们强调,九寨沟文化多样性保护应该采取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办法,把旅游开发对当地文化多样性的消极影响控制在最小的范围。

李娜等(李娜,许从宝,梁玥琳 2011)以九寨沟的树正寨为案列,用问卷和实地访谈的方式,分析了居民和游客对藏寨建筑景观特色变迁的感知,发现居民和游客对村寨建筑景观特色都没有清晰的认识。他们认为民居的变迁本身离不开作为主人的少数民族社区居民的主观认识和客观改造。建议民族旅游地传统文化的保护,首先认清民族文化的差异性和精华所在,并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规划和管理来增强居民的自我认同和主人意识,从而才能激发当地居民对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自觉性。

3、针对游客体验最多的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研究

卢天玲(卢天玲 2007)就当地人对九寨沟民族歌舞演艺的真实性感知进行了调查,发现在经济因素和文化认同两个关键因素的影响下,当地居民对歌舞表演真实性认知表现出明显的年龄差异。中青年受旅游经济的影响,将经济因素作为真实性评判的首要依据,而文化认同次之;老年人超越了利益关系,将他们对九寨沟传统文化的认同作为了判定表演真实性的标准。

杜娟(杜娟 2011)运用了人类学的文化自觉和“他者”构建理论,研究了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变迁。认为在外来文化力量的影响下,特定区域的人们不会被动、消极地接受一种文化,而是做出了主动的适应和调整,不断地与不同的文化相互交融、渗透,形成新的文化,在这个文化变迁的过程中,政治和经济因素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阳宁东(阳宁东 2012)也以九寨沟藏羌文艺演出为例,研究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演进的互动关系:认为旅游发展演进为民族文化的复制、再造、建构、消解等现象提供了平台;民族文化在旅游发展演进过程中重新生成,同时被价值化、功能转移,促进了地方旅游的发展和演进。在两者互动的过程中,民族文化实现了传承与变迁。

学者们从各自不同的学科背景,从不同的视角讨论和分析了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现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

三、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地,拥有优质的自然风光,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却任重而道远。随着旅游快速发展,九寨沟管理局协同景区社区居民,意识到了在外来文化冲击下和旅游经济利益的驱使下,本土文化正在发生着变化。但是,面对着大众观光型旅游带来的压力,大量的精力、才力和物力必须投入到景区管理、生态环境保护、旅游接待和旅游设施完善等方面,相对来说,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利用和保护传承方面投入较少,也缺乏经验和专业团队。这就导致了学者们分析的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相对滞后的局面。

总的来说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发展还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学科背景和切入点,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具体建议。归纳来说,九寨沟的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由于九寨沟旅游发展过程中重自然、轻人文,本土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深度挖掘和系统开发利用,导致旅游者对九寨沟目前的民族文化体验活动满意度不高。因此,学者提出深度挖掘本土民族文化资源及本土知识,对丰富和提升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内涵、有效解决景区生态环境压力,实现九寨沟旅游的真正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4]。二、虽然九寨沟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方面有自己成功的做法,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景区旅游的飞速发展,目前的参与模式表现出不能满足当前社区发展的需要;提高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程度和参与的形式多样化,都是目前需要解决的紧迫的问题。三、在推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同时如何权衡文化保护与开发利用问题,如何让旅游发展与文化保护良性互动,在发展的过程中实现文化的传承,是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四、面对旅游外来文化冲击和旅游经济利益的驱动,如何正确引导作为文化主体的社区居民意识到本土文化重要性,并主动担起传承和保护本土文化的责任,是实现九寨沟民族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长远课题。

参考文献:

杜娟 (2011). "论“文化自觉”与“他者”的构建—以九寨沟藏族歌舞的嬗变过程为例."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82-84.

匡翼云 (2011). "民族文化旅游国内游客满意度实证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4(2): 279-284.

李刚 (2012). 九寨沟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与社区参与互动模式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李娜,许从宝,梁玥琳 (2011). "旅游驱动的少数民族建筑景观变迁研究---以九寨沟为例." 华中建筑 11: 129-131.

李天翼 (2011). "镇山村“家庭主导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模式成因分析 " 安徽农业科学 39: 10539-10541.

李忠斌,文晓国 (2012). "对民族旅游概念的再认识." 广西民族研究(4): 177-184.

刘婕, 曾. 蔡红霞,郭海燕,李正洁,曾宗永 (2004). "九寨沟旅游开发对安多藏民族文化的影响." 资源科学 26: 57-64.

刘志扬,更登磋 (2012). "民族旅游及其麦当劳化:白马藏族村寨旅游的个案研究." 文化遗产 4: 53-61.

卢天玲 (2007). "社区居民对九寨沟民族歌舞表演的真实性认知." 旅游学刊22(10): 89-94.

罗永常 (2003).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贵州民族研究23: 102-107.

田世政,杨桂华 (2012). "社区参与的自然遗产型景区旅游发展模式—以九寨沟为案例的研究及建议." 经济管理34: 107-117.

阳宁东 (2012). "民族文化与旅游发展演进互动研究—以九寨沟旅游表演为例."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4: 141-144.

张捷 ( 1998). "区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研究—九寨沟藏族民俗文化与江苏吴文化民俗旅游资源比较研究之二." 人文地理13: 59-62.

c

[1]黎永泰:《关于九寨沟文化构成及文化开发的几点看法》九寨沟民俗文化研讨会论文,2006年5月。

[2]任啸:《自然保护区的社区参与管理模式探索—以九寨沟自然保护区为例》,《旅游科学》,2005(3)。

文化多样性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园林设计;城市园林;不足;建议

园林绿地是城市生态、环保、景观、文化、休憩和舒缓空间、减灾避险的重要保障。写作论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园林建设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城市园林建设能否适应城市的发展和要求,如何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将成为衡量“宜居”的重要尺度。

1城市园林建设的意义

1.1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美化环境。改善城市面貌城市园林绿化的首要任务是改善生态环境。随着工业的发展,大量有害气体释放到大气中,严重污染了空气。绿色植物能够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减弱噪音,调节城市温度,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因为城市绿化是物质文明的体现,也是城市精神文明的象征。城市的园林绿化布局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建筑精美,管理完善,运转有序,加上绿茵遍地,繁花似锦,四季葱翠。在这样景色美丽、生态环境和谐的城市里生活,人们的身心将更健康,精力更充沛,创造力更旺盛,必将促进社会文明,经济繁荣,使城市成为人们向往的地方。因此,城市园林的建设规模与建设质量同城市环境的改善密切关联。

1.2城市经济发展的基础现代园林与社会发展是相互影响的,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决定园林发展形式与内涵的同时,园林也变成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反过来促进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提高。目前我国许多地区都将园林绿化的发展作为改变城市面貌,改善投资环境的先期性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文化带动了园林建设的发展,优美的环境又带来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2我国园林设计存在的不足

2.1简单设计复杂化不少行道绿化和城市空地,实际上只需要简单设计.甚至栽上几排树。写作毕业论文简约有时更能体现身份,朴素本身就是理念。设计者冥思苦想追逐所谓“亮点”,表面文章做多了却显浮躁和好大喜功。当然,也并不是所有设计都要简单。

2.2寻求猎奇的世俗化、潮流化正如前些年北方园林江南化成风一样,近几年欧风、日风、洋风又光顾全国,当然这其中不乏成功的作品,但作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势必走向

世俗。

2.3设计标准的侈豪化大量使用花岗岩、大理石、不锈钢、玻璃幕、高级灯具、进口喷泉等昂贵材料,少园林之美,多暴富之嫌。

2.4广场设计的八股化低头是铺装(加草坪),平视见喷泉,仰脸看城雕,台阶加旗杆,中轴对称式,终点是政府。写作硕士论文干孔一面、大同小异。忽视了广场休闲、纳凉、交际等社会功能。草多树少,大而不当,堂皇有余,朴素不足。

2.5绿荫不足硬质化大树少、铺装多。铺装、池底、驳岸等混凝土化,阻隔地气,不透水、不环保。

2.6小区景观展示化居住小区有限的空间左一个“威尼斯水桥”,右一个“爱奥尼柱式”,形象张扬显示华贵,环境排场取悦参观者,却扰得居住者不安宁。

2.7集中绿地的架空化随着小区功能的叠加,一些设施进入地下。但是,把集中绿地全部架空,建车库、商场、俱乐部、游泳池,连同周边楼座也下挖几层。绿地变成了不接地气的大盆景,从长远看无法保证生态健全。

2.8构图理念的非哲理化平白无故地出锐角、加楔形、破轴线。片面理解“解构主义”,形象横眉冷对,尺度比例不当,秩序和思维混乱。

2.9置景手段的舞美化把影视置景和舞美处理搬到园林里来,其中有些艺术质量尚可,并为园林注入了一些现代意识和原生态概念。但是如果每每皆是竹篱茅舍,断垣残壁、寒窗瓦窑、鱼网井台,必将丢掉园林的本分。

3目前我国城市园林设计的应遵循的原则

园林不是简单随意的栽树种草,推山开湖,而是一种艺术。确切地说就是在一定的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的规律,创造出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并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它是一门综合的造型艺术,主要以活生生的植物为造型构图材料,而且它是一个“三维”的时空关系体,设计以“适用、经济、美观”为指导思想。

3.1科学规划、注重细节。做到宏观与微观统一的原则

“城市在园林设计时,首先要把握鲜明、准确的立意,确定科学的规划,把项目放到整个城市或区域环境中,结合现状对其性质、功能和形式准确定位;做好构景要素之间的协调、园林绿地与周边环境及整个城市绿地系统的协调;园林建筑和小品在形式、体量、尺度、色彩、质地上必须服从周围环境需要,与其他景物协调统一。园林布局要主次分明、承上启下、前后呼应、烘托对比,使景物相得益彰。规划确定之后,细部决定成败,园林尤为如此。匠心往往要透过细部传达。园林作为一种“强迫艺术”,随时在接受游人的品昧和评说,就要经得住推敲。景区往往要“不经意拈来”,细部却要“娓娓道出”,这些功底对设计者、施工者都至关重要。事实上,有许多城市正是运用了宏微结合的辨证方法而取得了实践上的成功,合肥市就是一个较突出的例子。合肥市城市园林绿化的方针是以面为主,写作医学论文点线面结合。宏观上以居民区、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面上的绿化为基础,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同时利用护城河建成城市公园,形成了环绕旧城区的绿色“围墙”,改善了旧城区的生态环境。微观上打破块状公园的概念,将城市综合公园解体渗透到城市的每个生活空间中,提高了基础绿化的艺术性;对组成环城公园的“包河……银河……稻香”等景区部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设计,使之四季有花四时有景,各具特色各领,充分体现了传统造园的艺术境界和文化内涵,成为真正的园林艺术而不只是简单的绿化造林。同时重点搞好城市的血脉——道路广场的园林绿化,建成若干条有静有景、优美舒适且富有安全感的园林路,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发挥多种功能,取得较好的综合效益。合肥市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这种宏观与微观完美结合,兼顾绿色环境质和量的风景园林才是现代城市园林发震的主流。

3.2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原则因地制宜就是要依据绿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造景,既经济节约,又做到横有起伏具韵律,纵有层次富变化,避免平直呆板。我国目前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财力有限,不能追求奢华,盲目照搬西方国家那种营造大规模园林绿地和森林进入城市的做法。我国现阶段城市园林设计主要任务是改善人居环境,协调城市生态系统,确保居民的身体健康,应以“林荫型”绿化为主导,加大道路、小区、游园及广场的遮荫效果,增加绿地的色彩,变“平面型绿化”为“立体型”绿化,扩展绿化的范围,发展垂直绿化、屋顶绿化、阳台绿化,构造城市空间的多层次绿化格局。

3.3植物造景为主的原则通过植物的多样性营造景观的多样性。植物配置要形成以乔木为主,乔、灌、藤、花草相结合的复层混交绿化模式。运用植物的生命美、色彩美、姿态美、风韵美、人格化、多样化的特性,平面绿化与立体绿化结合,彩叶树种与常绿树种配置,使绿地在四季的静态构图中,呈现季相的动态变化,达到三季有花,四季见绿,形成多样的生态环境,优良的植物立地条件,贴近自然的地形营造,良好的植物

群落,生态化的种植方式和多样性保护,适度的园林小品,完善的园林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完美的生态环境。

3.4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结合原则设计既要符合生态学原理,叉要遵循美学法则。通过科学配置植物,应用“巧于因借”等造园手法来体现园林诗情画意的文化品味。达到生态性与观赏性的统一,绿与美的统一,服务功能与艺术价值的统一。运用好比例、节奏、对比、谐调、对称、平衡、稳定、动势、直曲等形式美规律营造园林的意境美。布局构图宜自然,树木整型修剪规则美与树木天然美结合。

3.5以人为本原则绿地设计要满足市民的需求和多样化的审美情趣,绿地要体现可融人性和可参与性。发挥好园林给人蔽荫、欢愉启迪、陶冶性情、慰藉心灵的作用。

3.6地方特色原则要根据自身地区的自然环境、物候和地域特点出发,将城市历史文化融入园林设计。创造富有地方特色的城市园林。在满足当地地形地貌和生态群落基础上,写作职称论文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与当地生态条件和景观相适应的各种植被。

4结语

城市园林设计与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的设计基础是美学、建筑学、城市规划学、林学、植物学、环境生态科学、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学科知识。所以,在为城市居民营造一个舒服、美丽、安全的城市环境时应注重综合利用各学科理论来指导城市园林规划设计。

参考文献

[1]赵兵.宏观化与微观化—转型期中国城市园林设计的理念[J].城乡建设,2004(8).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