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畜牧文化论文

畜牧文化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畜牧文化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畜牧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江苏现代畜牧科技园;工学结合;实训

中图分类号:G710?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3-0120-02

实训基地的基本职能是完成实习实训教学与职业素质训练和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1]。建设实训基地,以学生顶岗实习的形式实现“工学结合”模式的人才培养,为学生创造真实的职业环境,有利于学校利用企业的资金、技术、管理、文化优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也便于企业利用学校的优势为其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科技园实训基地建设

科技园是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的重要产学研基地,资源丰富,重点发展水禽、生猪、宠物、农业观光旅游四大产业。科技园紧扣畜牧产业链、产学研结合育人才,获得了“省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江苏省水禽种质资源基因库公共服务平台”、“全国青少年农业科普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二、科技园基地的主要优势特点

1.学生实训。学生实训作为科技园最主要的功能,可以进行多学科的综合实训。主要采用专业、产业和就业互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科技园可接收校内动物科技学院、宠物科技学院、园林科技系、水产科技系、经济贸易系等其他二级院系的学生在园区进行工学实践。除此以外,还承担过校外友好学校——淮安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新疆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培训工作。

2.教学科研。园区积极开展水禽的基础研究,加强姜曲海瘦肉型猪新品系培育,苏姜猪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承担过市厅级以上各种科研项目,编写科普书籍,发表相关学术论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若干。利用教学科研这一突出优势,在2012年,科技园承办了国家级骨干教师企业顶岗培训项目。

3.资源保护和生产。基因库将濒危或具有特殊价值的地方水禽品种作为重点收集保存的对象;种猪场主要承担姜曲海猪的保护和姜曲海瘦肉型猪新品种的培育任务;丰达水禽育种场和宠物藏獒繁育中心主要负责水禽和犬的生产扩繁等,其他功能区各尽其能。

4.社会服务和示范推广。为更好地进行社会服务工作,在科技园内建立了设施齐全的新型农民培训中心,到目前为止,已举办农民培训班百余期。另外,在盐城、连云港、宿迁以及泰州周边等地建立了扩繁场。通过对养殖户的技术指导,这一举措极大地提高了养殖户的经济效益,为农民增收致富和提升我省畜牧业发展水平做出了贡献。

5.观光旅游。园区以绿色为主线,建有草原风情园、素质拓展中心、斗鸡馆、畜牧文化展览馆、长寿岛、瓜果长廊、休闲垂钓区、宠物表演场等功能各异的游览区,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到不错的畜牧文化风情。

三、六大专业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模式。它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校企合作为载体,把课堂学习和工作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人才培养模式[2]。在科技园,各专业的学生在各个领域直接参与到生产和实际工作中去。目前园区已接纳水禽、生猪、宠物类专业的学生在科技园进行实训。经过这几年的建设,个人觉得,科技园的基地建设已满足其他二级院系专业的学生的工学结合,比如水产类、风景园林类、旅游经济管理类等专业。在原有主干专业的基础上,可适当进行其他专业实训,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1.水禽类专业。动物科技学院学生主要在国家级水禽基因库和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进行水禽实训。在江苏丰达水禽育种场,学院联合江苏高邮鸭集团建立的“校中厂,厂中校”的经营管理方式,更好地帮助实施学生的工学结合。在这里,高邮鸭集团的技术管理人员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传授给学生,提高他们的养殖技术和经济效益理念。学生由生产一线的个人师傅带教,亲手实践育雏、育肥、照蛋、饲养加工等工作流程,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动手能力。

2.生猪类专业。动科院学生的另外一个平台在充分体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理论的现代化建设的国家级姜曲海种猪场。猪场平均每年接收400多名学生在猪场进行专业实训。在猪场学生顶岗实习一个月的时间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技术人员直接对学生进行现场指导,把理论知识贯穿在实践中,现场指导学生畜禽遗传资源保护、猪遗传育种与繁殖、动物营养、饲养管理、动物疾病防治的实践经验,手把手教学生养猪技术。

3.宠物类专业。宠物行业作为新兴崛起的产业,正以迅猛的速度发展着。江苏省宠物藏獒繁育中内饲养有德国牧羊犬、拉布拉多犬、哈士奇犬、泰迪犬等各类品种200余只,充分满足学生实训的开展实施。宠物训导、宠物美容、宠物饲养等专业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了有关犬的品种外形特征、性状表现、幼犬培育、疫病防治等现场专业实践学习。在科技园举办的江苏省首届文化旅游节中,宠物表演作为主导表演,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成果更是充分体现。

4.水产类专业。整个园区四面环水,水资源丰富。可供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在这里,水产科技系可以充分利用园区的河道,养殖各种鱼类,进行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鱼类的发育、生长、繁殖进行阶段观察和解剖研究,对水质资源、种群变动规律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进行研究。

5.旅游经济管理类专业。旅游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训主要针对经济贸易系的学生,配合利用园区已建设施,可以让学生进行跟旅游管理相关的实践学习,主要包括导游、酒店管理和餐饮管理等方面。科技园在对外营运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安排在各种岗位和环节中,将学校课堂上模拟情境学习运用到实践中来,学生可以在真实情境中体验、处理、解决遇到的问题。具体操作时,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分配下,轮岗负责不同的岗位,熟悉导游的接待工作、酒店宾馆的经营管理和服务工作。在经济营销方面,学生可对外营销宣传园区自有品牌,将科技园内部的绿色有机蔬菜、林下生态草鸡蛋和周博士黑猪肉对游客进行营销。这些工学结合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更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互惠互利。

四、关于工学结合有效实施的思考

科技园为学生提供了实际工作和提前适应社会环境的机会。学生在实训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诸多不确定因素,工学结合的实施不一定会取得预期的效果。目前科技园实训基地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1.学校方面。在学生顶岗实习前,学校应对学生做好安全教育和管理。让学生做好知识、技能、素质方面的准备。由于实训时间的限制,有些专业的实训时间是一个月,在这阶段的学习时间内,学生接纳新技能、新知识的时候还是有点类似“填鸭式”教育,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够立刻了解掌握并运用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距离达到上岗就能顶岗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所以针对实训内容的特点和目标,可以考虑延长实训的时间。另外,学校应充分利用企业现有资源,根据实训发展的需要,考虑聘任企业中的专业技术人员为学校的兼职老师,来提高实训的效果,事半功倍。

2.学生方面。学生作为实施工学结合的对象,在基地实习时具有“学生”和“企业员工”的双重身份,面对学习环境和方式的改变,学生的角色迅速转换格外重要。同时,在工学结合时,应端正学生态度,不怕脏不怕累,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变被动为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保持工作热情,使学生成为实训的主体,让他们成为参与者和直接受益者。必须注意的是,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一样,所以在教学时各位学生如有不理解的地方应主动及时地请教老师或师傅。

3.基地方面。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除应按照企业文化制度进行管理,树立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意识,基地还应配备经验丰富且技能水平高的技术管理人员进行指导教学,并按照实训基地的管理办法进行考核。基地作为“协办方”的角色,在工学结合的过程中,面对的最多的和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有时会因为部分学生的个人原因,不得不考虑到生产的效率、质量和经济效益等方面的现实制约因素。有时基地还需考虑空间、时间和能力等的限制因素,比如生产教学时,鸭鹅育雏和生产周期的时间不能跟实训时间同步等。此时,就需要基地和学校协调利益相关,与实际教学需要相互适应,以使工学结合顺利进行。同时,基地应适时地扩大其规模、完善其设施,使教学、生产有机结合,达到良性循环,资源利用最大化。

实训基地是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迅速成长的保障。工学结合的教育模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它实现了校内模拟环境和企业工作环境学习的结合,有利于培养具体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科技园这一实训基地平台的潜力还未全部开发,我们应不断改善科技园基地的建设与规范化管理,不断探索最佳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为各项工作顺利实施创造条件,逐渐提高学生实训的比例,把工学结合落到实处,提高实训的效果,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畜牧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变迁”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内外部因素的作用下,通过文化内部的整合而出现的有别于过去的文化形态,表现在技术、工艺、食物、服装等方面,包括价值观、习惯和社会关系。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则常用“社会变迁”来指代非物质文化的变化,其中包括价值观、习俗、制度和社会行为。本文所指的文化变迁侧重于指较为明显的变迁——受到外界压力的影响下产生的文化变迁。

基于以上观点,本文认为,旅游地文化变迁是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旅游者涌入一个文化背景不同的旅游地,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文化形态,在多种文化相遇、碰撞、交融和整合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势差的客观存在,使得客源地文化较多地“流向”目的地,长此以往潜移默化地影响旅游地文化,使得旅游地发展成为新的不同于以往的社会文化形态。文化变迁的核心是价值观的变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制约,不随人的意志而改变。文化变迁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同于暂时的文化变化,当暂时的文化变化逐步改变原有的文化形态,就产生了变迁。

二、旅游地文化变迁动因分析

在现代社会,旅游业发展所产生的不同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是导致旅游地文化变迁的最主要动因:

1.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接触的不对等性

一般情况下,旅游者与接待地居民的接触是短暂且有限的。旅游者在一个接待地的逗留时间是短暂的,与当地居民实际接触的时间有可能更少。而且在十分有限的时间里,他们所接触到的多为旅游接待人员,双方分别扮演的是服务与被服务的角色,旅游者难以通过旅游企业工作人员受到当地文化的影响。但是对于旅游地居民来说,他们接触的不是某个具体的游客而是旅游者群体,是长年累月地同文化反差很大的旅游者群体的直接或间接接触。所以说,尽管旅游文化传播和交流是双向的,但却是不平等的。旅游者给接待地带来的影响远比他们接受接待地的影响大的多。

2.文化传播、交流中主客双方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性

客观地说,区域间的文化传播无沦采取哪种传播形式,都是以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向较后进的地区传播为主导的。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区,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来自发达国家或地区游客所携带的强势文化的冲击,在文化交流融汇中更多地居于一种被动性的地位。比如,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与当地居民之间,一个在休闲,另一个则为这个有钱的休闲人忙碌;一个在台上表演,另一个则在台下欣赏、拍照、录像,双方形成一种明显的非对称性关系。由于经济上的不对称,使旅游活动变得不单单是旅游经历的买卖,还会给当地人带来金钱等观念的改变,从而使当地人改变自己去迎合游客,沦为“被旅游者”,影响到当地人的文化表述及文化认同,然后在不知不觉当中慢慢地发生文化变迁。

3.文化传播、交流中旅游地文化相融区间的扩展

任何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接触时,通常会有选择地接受和吸收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契合的内容,而排斥与本身文化价值观不相容的东西。但是,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旅游地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范围会较一般情况有很大的扩展。旅游地为了招徕游客,必须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违心地接受外来文化中某些与本土文化价值取向相悖的东西。有的学者将其称为“虚意接受”,即当地并不打算或不愿意接受外来文化的某些因素,特别是与本身文化价值观相抵触的部分,但出于经济利益方面的考虑,就会有意识地作出让步,甚至主动迎合旅游者的需要。接待地的“虚意接受”,最初往往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虚意接受”的东西便会逐渐扩散,潜移默化地使本土文化发生变迁。

三、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具体表现

文化的变迁是永恒的现象,有些在表面上,直接看得见,摸得着,而有些文化现象,是在深层发生变化的。一般说来,物质文化的变迁速度快于非物质文化,而从非物质文化的变迁看,一般说来总是制度首先变迁,其次是风俗、民德,最后才是价值观。

1.物质文化变迁。指那些外在化、具有明显的数量结构或物质形态的变化。直接由于旅游业发展而引起的生计方式、居住习俗、生活方式等的改变,都属于这一类变迁。例如,九寨沟以“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五绝闻名于世,其内原有居民以前主要以耕作、畜牧和传统的手工艺为生;1984年九寨沟对外开放,部分居民开始经营旅游业。至2002年,景区内居民都彻底停止了耕作和畜牧,基本都从事旅游经营或与旅游相关的工作。

2.非物质文化变迁。指因旅游活动产生但无法观察到其直观的物质形态的变化。由于旅游的发展而潜移默化地改变了旅游地居民价值观念、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识和生活方式,都属于非物质文化变迁的表现。例如,四川与云南交界的沪沽湖地区是摩梭人聚居地之一,其文化是植根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母系文化。改革开放后,摩梭人积极采取措施吸引游客,沪沽湖很快成为旅游胜地。外来不同文化形态人群与当地人的相互交流与融合对摩梭母系文化产生了冲击,使其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母系家庭小型化,妇女在家庭中的传统地位开始下降,出现固定专偶走婚,家庭管理实权开始由男性掌握等。

四、旅游地文化良性变迁的策略选择

众所周知,旅游业发展对旅游地文化变迁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能使文化良性变迁,从而在保持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不变的基础上,不断丰富其外在表现形式,扩充文化传承媒介的种类和数量,使传统文化得以永久延续。也可能使文化负态变迁,使其严重商品化、扭曲化,民族个性、民族精神被淡化,直到消失。但不管旅游地文化是向积极方向还是向消极方向变迁,文化变迁都是客观存在的,而唯有文化的合理变迁才能持续吸引旅游者的到访。综上分析,为了实现旅游地文化的合理变迁,促进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首先,加强旅游业的宏观管理。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在旅游业发展初期的规划、引导以及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工作,规范文化旅游产品市场的生产和消费行为。针对目前旅游市场上少数为谋求短期利益的生产者生产劣质文化产品、破坏传统文化、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要积极进行监管查处工作,在旅游文化社区内部建立起传统文化自我建设长效机制,增强旅游地合理开发、生产及创新的自觉性。只有强化政府的宏观引导和管理职能,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法规,加大对发生消极文化变迁现象的旅游社区的引导监管力度,才能保证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强化本土文化,提高文化自觉性。一个民族没有“自我”的概念,就会在失去“自我”中被他文化同化,文化自觉缺失的民族会在不知不觉中失去本民族的文化,这样,本民族文化的良性发展就无从谈起。当然,强化文化自觉,并不是主张文化中心主义,而排斥其他文化,关键在于与它文化接触、交流的时候,本民族成员如何实现文化自觉,取其精华,排其糟粕,真正做到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

因此,要强化本土文化中重要的价值观,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防止出现“客尊主卑”的思想和行为;并且要鼓励接待地居民加强自身修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文化鉴别能力,以自觉吸收外来文化中先进的东西,抵制腐朽的思想意识和生活方式。

再次,加强文化交流,实现文化补偿。人类文化多样性和区域性决定了文化交流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人类历史的前进,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于任何一种传统文化而言,拥有文化输出和文化接受的健全机制,方能获得文化补偿,赢得空间上的拓展和时间上的延展”。历史上中华各民族文化交融互动,如中原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交融,中原农耕文化与南方山地游耕文化交融。中国各民族文化内部交流、互动的同时,还广泛汲取世界文明成果,如印度佛教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外域文化。正是由于中华内部各族文化和域外文化相互借取,不同文化相互激荡,实现文化整合和创新,才缔造了有容乃大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因此,要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拓宽范围,疏通渠道,提高交流水平。加强民族文化发展的宣传工作,利用各种条件和机会来扩大民族文化精品的展现并吸收外来文化精华,促进民族文化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伟:《民族旅游地文化变迁与发展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章海棠:《旅游文化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王静:《民族旅游与民族文化的变迁》,《学术探索》2004年7月。

畜牧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内蒙古阿拉善盟在我国政府的大力引导和支持下,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旅游模式——“农牧家游”。但潜在的如交通和服务设施有限、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滞后等问题,对该地区的旅游发展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积极发展旅游新业态,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创新市场营销手段,提升旅游服务质量,全面推进旅游业的新发展。

关键词 :民族特色旅游;发展模式;“农牧家游”;阿拉善盟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5.014

1 阿拉善盟旅游发展概况

1.1 阿拉善盟旅游资源情况

阿拉善盟是一个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品质高雅、区位差异明显、文化内涵丰富、潜在优势深厚的旅游资源富集区,拥有一批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精品资源。

其中,以巴丹吉林为代表的沙漠地貌、西部梦幻峡谷、哈布茨盖怪石林、龙首山峡谷为主的地文景观;以贺兰山原始森林和额济纳胡杨林、梭梭林等沙生旱生植物与沙漠绿洲、荒漠草原为主的生物景观;以居延遗址与居延文化、曼德拉山岩画、贺兰山岩画、古寺(庙)遗迹等为主的遗址遗迹;以东风航天城、寺、策克口岸等为主的建筑与设施;以流经阿拉善盟的黄河、黑河、居延海和沙漠中星罗棋布的湖泊为代表的水域风光;以地方风俗、民族歌舞、民族服饰、饮食习俗、宗教活动、节庆活动等为主的地方民俗文化;以贺兰山紫蘑、苁蓉及其制品、阿拉善奇石、水晶玛瑙及其工艺品和民族手工艺品等为主的旅游商品,是我阿拉善盟的主要旅游资源。这些在国内外少有甚至是独有的旅游资源在观光旅游、科考旅游、探险旅游、生态旅游等方面具有极强的吸引力,是阿拉善盟营造21世纪中国西部最具特色旅游目的地和世界级沙漠探险基地的资源基础,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1.2 阿拉善盟旅游业发展现状

(1)旅游资源开发取得初步成效。在已开发的旅游景区点中,贺兰山南寺、北寺旅游区、腾格里沙漠月亮湖旅游区、东风航天城和额济纳金秋胡杨节等已取得比较好的效益。目前,该地区开发经营旅游景区(点)20多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9家。贺兰山广宗寺(南寺)、月亮湖旅游区分别被评为自治区十大历史名胜自然景区,通湖旅游区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2)旅游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旅游行业管理有所加强。各旗政府根据旅游发展的实际,建立了相应的旅游管理部门;各旅游景点相继成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旅游接待能力也进一步增强,其中旅行社16家,持证导游员62人,景区讲解员256人;各类宾馆(饭店)400多家,具备了日接待游客3万人次的旅游服务能力;农牧区旅游接待户139家,解决农牧民就业850人,旅游直接从业6 200人,间接从业人员3万余人。

(3)旅游宣传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各级政府、旅游管理部门根据自身的实际,重点加大了国内旅游客源市场的开发力度,客源稳步增长。2002—2013年,阿拉善盟旅游经济持续增长,发展迅猛。累计实现旅游总收入98.82亿元,年均增长34%;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 507万人次,年均增长19.5%,增速高于全区平均速度。

2 独具特色的“农牧家游”旅游发展模式

阿拉善盟依托景区资源特色,按照“把握特点、找准亮点、形成卖点”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深入挖掘景区文化旅游内涵,把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具有较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在众多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中,农牧区旅游模式成为一大亮点。

2.1 “农牧家游”旅游模式形成原因

(1)自然因素:阿拉善盟地处最西端,与宁夏、甘肃、蒙古国接壤,深居亚洲大陆腹地,高原地形、远离海洋、群山环抱的地形特点形成了沙漠戈壁、山地、低山丘陵、湖盆、起伏滩地等多样的地貌类型。在此因素之下形成了阿拉善地区的生产经营方式——高原畜牧业和农业相结合的生产模式。

(2)人文因素:在历史和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下,阿拉善地区形成了以蒙古族、汉族、回族、满族、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区。构成了以蒙古族、藏族为主的游牧文化,以汉族为主的农耕文化,以回族为主的商品贸易文化。其中,游牧经济和农耕经济相互补充、相互影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牧业并存的生产模式。

在自然与人文因素的影响下,阿拉善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农牧业相结合的产业经济、消费结构和生产方式。充分挖掘阿拉善独特的民族文化资源,突出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促进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推进旅游文化产业发展。而“农牧家游”这种旅游模式恰好将民族特色文化融入到旅游经营模式当中,形成了一种分布范围广、服务模式个性化、经营模式独特旅游模式。

2.2 “农牧家游”的经营方式

(1)政府通过对农牧民进行经济补贴、福利性贷款的方式鼓励农牧民放弃传统的第一产业,从事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第二、三产业。同时,政府统一出资在农牧民聚居区建设民族文化村,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族文化产业集群,由此来吸引外来游客。

(2)以家庭为单位,形成家庭产业链,其中汇集餐饮、娱乐、休闲等配套服务体系。这种家庭式的经营模式弥补了因劳动力缺乏、入不敷出等因素所带来的问题。由于家庭式经营大多将自己的居住房改建为商业用房,减少了经营者的经营成本,形成了一种良性的经营模式。

(3)“农牧家游”大多依附于旅游景区(点)而生存,依托旅游地所吸引的游客来保证自己的客源市场。在旅游旺季,景区无法满足游客需求的情况下,“农牧家游”则成为旅游区的补充,提供相应的住宿、饮食、休闲等服务来满足游客的需求,在这种模式下形成了互惠、互补的经营结构。

2.3 “农牧家游”旅游发展模式产生影响

(1)促进了当地农牧民的产业转移,增加了农牧民的收入,保障了因退牧还林还草而丧失土地的群体更好的进入市场。“农牧家游”这种经营模式,以其管理方式简单、运作资金较少、经济收益较大等特点成为这些不具有经营管理和工业生产技能的农牧民首选行业。这样既减轻了政府的抚养负担,也改善了农牧民群体的基本生活质量。

(2)通过这种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管理模式,有效的改善了阿盟地区因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而造成的旅游景区(点)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的现象。“农牧家游”作为旅游区服务设施的补充,在此过程中,也分散了游客对旅游区或某个单一“农牧家游”依赖,防止了旅游区对餐饮业的垄断。

(3)大力发展农牧区旅游,可以加快提升“农牧家游”旅游文化品位。“农牧家游”旅游发展模式,在经营过程中以民族特色为其核心竞争力,重点挖掘和硕特、土尔扈特文化历史,丰富蒙元文化内涵,通过开发一些民俗特色节庆、民俗礼仪、民间艺术表演和实景展示活动,增加游客参与性、体验性项目。这对阿拉善盟民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宣传发挥了重要作用。

3 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经过几年的发展,阿盟旅游景区(点)的基础设施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按照“吃住行游购娱”旅游六大要素的要求来衡量,各景区的基础设施和接待服务功能仍然不完善。有些景区依然停留在门票经济的传统观念上,旅游产品开发单一,复合型旅游产品开发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综合服务体系尚不完善,目的地旅游集散体系尚不健全,特色旅游产品供应不足,产业要素功能不完善,城市旅游公共服务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2)旅游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良性促进机制尚未完全建立,旅游业发展对于促进其它产业发展的活力未完全释放出来。旅游商品小散单一,独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商品匮乏,缺乏创新和主导产品,新产品开发滞后,是制约阿拉善旅游业快速发展的“短板”之一。阿拉善是特色文化的“富矿”,应加快我盟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将阿拉善文化和旅游产品相互融合,加大对文化与旅游产业的发展规划、投资项目、扶持政策和宣传推广等方面的协调指导,下工夫培育和打造文化旅游核心品牌,真正挖掘和体现特色文化内涵。

(3)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全盟目前取得国家导游证有62人,远远不能满足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求,供需之间存在很大缺口。专业旅游行业管理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网络营销人才、外语人才、旅游专业师资队伍更加缺乏。

4 促进旅游发展的对策

近年来,阿拉善盟旅游业按照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要求,结合实际,以打造独具阿拉善特色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为目标,以“苍天圣地阿拉善”为旅游文化品牌,全面推进旅游业的新发展。

4.1 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步伐,促进旅游产业提质增收

(1)加快重点旅游景区开发建设和改造步伐,培育精品旅游景区。对景区开发准入门槛、建设目标、奖惩措施以及退出机制等内容进行明确,推动旅游景区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

(2)加快提升旅游管理服务水平,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提高接待水平,切实增强游客满意度。加强旅游执法机构、队伍建设,制定完善相关服务标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行业发展水平。加大对景区、酒店、旅行社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提升旅游产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加强旅游人才培养与引进,探索柔性引才引智的办法。

(3)加快旅游资源整合步伐,深入挖掘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内涵,突出文化旅游产品鲜明特色,将主题性较强、地方特色明显的文化资源串联整合起来,推出具有阿拉善文化元素的精品旅游线路,打造宗教文化朝觐游、民族风情体验游、胡杨观赏摄影游、航天高科技游、巴丹吉林沙漠生态深度体验游等多条精品旅游线路。

4.2 加大旅游品牌的营销与推广

(1)转变旅游宣传营销理念,创新宣传营销方式。针对该地区客源地游客出游方式的散客化以及信息获取方式的网络化等新特点,利用新媒体及专业旅游门户网站等方式,拓宽旅游网络营销渠道,提高旅游企业整合营销参与度与网友关注度。

(2)大力推广品牌旅游节庆赛事活动。近年来,额济纳国际金秋胡杨旅游节、巴丹吉林沙漠文化旅游节、阿拉善玉·奇石旅游节三大品牌节庆活动初具规模。在这基础上,不断创造新的旅游热点和亮点,积极申办、举办中国·阿拉善沙漠挑战赛暨明星环保公益行、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阿拉善骆驼节、广宗寺丁香节、敖伦布拉格阿拉善神驼祭祀民俗文化节等一系列节会活动,增强阿拉善旅游节庆的吸引力。

(3)加强多方合作是阿拉善盟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途径。加强区域合作、行业合作、产业合作,在旅游资源共享、促销联动、线路组合、客源组织、产业互进等多个方面实现共赢,才能做大做强旅游业。

4.3 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阿拉善盟既是旅游资源的富集区,又是生态环境的脆弱区,更是我国生态环境的重要屏障,因而,更加需要开展适应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产业。

(1)转变观念、强化意识,提高对生态旅游的认识。必须转变旧有观念,不再为追求短期利益为目的而忽视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树立正确的资源观、产业观、价值观,建立起全新的观念体系。

(2)科学规划,有效开发,持续发展。首先,坚持规划先行并重视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在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资源环境保护观,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次,充分发挥民族地区旅游优势特色,把满足旅客的需要和发展地方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增强该地区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3)加快发展产业生态旅游,促进生态旅游产业化。民族地区大力发展产业生态旅游是实现生态旅游产业化的必由之路。它能够实现生态产业、生态科技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旅游价值,获得社会经济效益,促进了阿拉善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燕玲.基于旅游感知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农业旅游发展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8

2 唐胡浩.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可持续发展新模式——湖北恩施枫香坡侗族风情寨的社会学考察[J].宜春学院学报,2012(1)

3 赵承华. 乡村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农业经济,2012(1)

4 邓敏.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5 王金叶.新农村建设视角下的西部少数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J]. 旅游论坛, 2011(1)

畜牧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文化走廊;文化融合;“藏回”

基金项目:2015年度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藏回”的民族志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5BM2003。

所谓文化走廊,除了指文化地理上的空间类型外,还可以将其概念外延拓展为连接不同文化间的特殊通道。人类历史的漫长经历中,出现过众多促使彼此沟通连接的“公共地带”。相对于“文化区”的类型,人们习惯将这种具有文化共通性与渗透性的地域,称之为“通道”或者“走廊”。形成这样文化走廊的因素,与当地的自然风貌相关联,为了适应对环境的认识,在此相同的地理风貌产生了部群具有相似的存在方式,同时由此反映出特定族群的文化交往和传承。“参照世界的轴心理论来看,在全球的各区域性文明之间,由于有着大大小小的文化廊的存在,使得轴心不至于彼此隔绝和窒息,而是逐渐靠拢并最终连为一体。1”

西部高原被称为民族融合相对集中的文化交错区,在各类型的文化群族之间,形成了不同文化渗透与交融的文化走廊。文学人类学前辈徐新建教授将此划分为:有北部草原与大漠地带交融的河西走廊、南临百越族群间的岭南走廊、横断山区的横断走廊。而在海拔较高的青藏高原上,甚至范围可扩大到四省藏区,各民族处于类似的生态地理中,逐渐形成了相似的文化基因。活生生的文化生态呈现出民族间相互融合的实例:每当晨曦初现的时刻,八角街东侧清真大寺的诵经声隐隐响彻在煨桑的青烟中,与拿着念珠的佛教徒形成鲜明的对比,却丝毫不突兀,一切顺理成章。这里存在着一种与当地文化截然不同又合情合理的文化现象,这些生活在藏地的伊斯兰教徒,头顶白帽,信奉穆斯林,穿过文化走廊,逐渐在他者的文化土壤上新生出一种独有的文化类型,谓之“藏回”文化。

一、行走出来的文化交融

“藏回”称谓的来源与历史有关。正如拉萨大清真寺亚古阿訇所言,伊斯兰教入藏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由国外克什米尔、阿富汗等中东地区传入,一条是由内地甘肃、青海、陕西、四川等地传入。纵观“藏回”族群分布情况,可发现因地理位置、历史原因、地理因素、文化习俗、宗教教义、生活方式等不同,不同地域的“藏回”群体存在着极大的差异性,其宗教属性亦不同。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藏族民众由于长期与回族生活,归信伊斯兰教,其本身的民族属性为藏族,被周围的回族和其他穆斯林民族称为“藏回”。以拉萨部分“藏回”为例,最初穆斯林教徒与当地藏族妇女通婚,历经世代繁衍生息,他们的后代在选择民族行政定义时则选择回族。一种是回族出于生存的需要,学习掌握藏族文化并融入藏族生活,其民族行政身份定义为藏族,亦被其他民族称为“藏回”,这部分民众在“藏回”群体中所占比例较多,以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的“藏回”为代表。无论是“回入藏”或者“藏入回”,其共同特点都是对他族文化在心理上的认同,尤其是在宗教上都信仰异教,被研究者们定义为“特殊的亚族群”。2当然,由于地理特征与历史遗留等因素,也存在一些个例。

处于后藏地区的日喀则,地处克什米尔、印度、尼泊尔至拉萨的交通要道,其“中转性”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各族群间文化交流的活跃性。数百年来的文化交融促使本土藏族与外来伊斯兰民众进行了深度交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日喀则“藏回”。目前,日喀则共有 “藏回”13户,人数不足百人,较之其他地区“藏回”人数较少,以家族式群居方式集中居住在清真寺四周,形成了独立社区。在异族文化的包围下,该地“藏回”产生了强烈的本族文化保护意识,刻意强化本族文化观念,笃信伊斯兰教,坚持伊斯兰教的五项功修,即“五功”:念、礼、斋、课、朝,并严格遵循穆斯林的规范来要求自己的言行。在婚姻方面,日喀则“藏回”初入藏地时,与其他地区的“藏回”相同,迫于现实所需,他们曾娶当地藏族为妻,伴随着群体的壮大后逐渐实行族内婚。日喀则“藏回”较之拉萨、昌都等地的“藏回”人数较少,限于群体规模等因素,他们可以接受 “藏入回”,可以婚娶他族的配偶,但是前提条件是对方必须信仰伊斯兰教,即改变原有。这是“藏回”与他族通婚的根本条件,不容触碰。值得一提的是,“回族女子不外嫁”的民俗在“藏回”群体中依旧存在,“回入藏”现象几乎不存在。

作为行走中的族群,是有选择的空间迁移。文明作为融合与交流的产物,必定是在行走中互动和孕育,于是超越了文化上的边界。回族与藏族在相互交流中,其关系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出现认同与排他的必然结果。弗雷德里克・巴斯“族界理论”的提出使得学界的族群理论倾向主观论,他主编的《族群和族界:文化和差别的社会组织》一书中提出:族群不是一种文化承载和区分单位,而是一种社会组织。自我认定的归属与被别人认定的归属是民族最重要的区分特征。3经过长期的历史融合与发展,回族作为他者逐渐适应了青藏高原的地理环境,作为本土文化,强势的藏文化依靠地理优势及人口的优势逐渐渗透,生活在藏地的回族在吸收本土原生态文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融洽的民族关系。拉萨大清真寺亚古阿訇说:“在历史上,无论是民主改革之前还是民主改革之后,藏族与回族都没有发生过任何大的冲突,关系非常和谐,特别是在自由的宗教政策引导下,更不会出现宗教冲突之类的问题。”令笔者感受较深的是,被藏传佛教徒誉为“圣城”的中心地带,和谐存在有两种不同教派的寺庙,大昭寺与大清真寺相隔如此之近,这便足以证明藏族与回族之间有着很强的包容性,两种不同信仰的民众相处和谐稳定,持续发展。

行走中的文化,在其核心层面上已经丧失了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宗教特征,一部分“回入藏”的民众改信藏传佛教,其民族认同逐渐演变为藏族;另一部分“藏入回”则通过文化的协调与适应,兼容并蓄,虽然在民族属性上依旧具有伊斯兰的特征,但是已形成了别于其他回族的亚族群。这其中的一部分人,有人认为自己是回族,也认同自己的藏族的民族身份,上更是出F了双重性,既信奉伊斯兰又信仰藏传佛教,他们在不同的时空互递中,丰富着“藏回”的文化内涵。形成这种特殊文化特征的根本原因便是行走中的空间拓展。

二、文化接触与文化涵化

不同文化类型在接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涵化。长久以来,信奉伊斯兰的民众因为各种因素迁居到,其中有一大部分是清朝中央政府留驻机构和军队中的将士,因其数量有限、地位较高,不会对本土民众在社会资源的占有上有竞争,因此被政府与民众接纳。

在经济交往中,或者族群间的相互通婚,促进了两民族的文化涵化。内地的穆斯林来到后,主要从事屠宰、种植、买卖等行业。外籍的穆斯林则侧重流通,他们主要从事香料布匹等物资的流通及开甜茶馆等行业,特别是开甜茶馆的历史由来已久,如拉萨老字号的甜茶馆“伊比”“鲁藏”等。以拉萨为例,长久以来拉萨都是牧业经济为主,以消费促进发展,这些外来的穆斯林无疑满足了拉萨的经济增长需求。拉萨地处青藏高原,特殊的地理环境决定此地必定以牛羊肉为食,但是佛教教义主张众生平等,杀戮是教义不够准许的行为。穆斯林因其与饮食习惯多以屠宰牛羊为业。政府以官方批示的形式鼓励穆斯林经营此行当,从而促使穆斯林垄断此行业。譬如,在拉萨世世代代居住的“藏回”中就有“甲米”家族和“噶厦甲米”家族,他们专门从事为地方政府和达赖喇嘛提供肉食。经济需求导致两个民族深入接触,民族关系文化涵化逐渐深化。此外,藏回通婚更深层次使得文化涵化进一步深入。拉萨的回族聚集区在形成发展后,有“西郊屠宰厂”、“河坝林片区”、“北郊木材、货运场”三个片区,这样的形成与其最初从事的行业相关,空间片区的文化态势逐渐形成。

人作为一种物群分布于世界各地,依靠血缘关系形成可以区分开来的部落群族。研究走廊文化的徐新建教授说:“人们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求下才不再费力地四处奔波,而是稳定于各自生息的特定范围。偶尔,再越过界限来往于相互之间:寻求交流,扩展视野,或探险或商贸,或征战或和亲……久而久之,那些逐渐稳固并能促使彼此沟通的路径,便形成了世人公认的跨区走廊。”青藏高原及其东部地带,其独特的地理生态连接着不同的文化类型,只有借助文I梳理与实地考证的方式,纪录这些即将在城市化进程中遗忘的空间,呈现出“藏回”交融互息互存的立体画面。清晨早起煨桑的香气里,戴着白帽子的“藏回”,用鲜活的画面重现走廊文化的融合,叙说着民族交融的历程。

三、融合环境中的身份继承

有一种现象,越是远离本土,越是对原民族文化有着深刻的眷恋与牵扯。随着民族意识的觉醒,在异地异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必然存在一种对民族身份的认同和原生态文化的回归意识。

身份是“个人在某一社会制度中的地位,包括政治、法律以及阶层、职业上的地位”。4民族身份则是不同的人群自我认同和相互区分以确定其在社会(或民族构成)体系中位置的标志。5 行走中形成的走廊文化“藏回”的当局者,对本身身份的确定与认同是不容忽视的关键点。藏回的起源可追溯到元代,但是真正形成这一特殊的文化群体仅仅只有300年的历史。异族的外来者,回族为了适应所处的陌生环境,必定会自觉地进行文化的调试,以便自己能尽快融入藏族文化中,或者逐步形成自己所期盼的文化类型。

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生活着一批“藏回”,此地作为青藏藏区的腹地,经济生产以畜牧业为主。起先是汉藏通婚,但是村民依旧以藏族自居,自我认同为藏族。而当地生活的村民中也存在回族,随着藏回的通婚,因为“阿舅”是回族,则认为自己的民族身份为回族。当地回族有这样的说法“阿舅是骨头的主儿”。可见其基于母系的身份继承。有一点值得一提,社会学认为:“人们对待使用语言的选择时,面临着把感情看作‘文化象征’和在理性上看作‘交流工具’这样一种双重性,前者注重族群以往的演变历史和文化价值,后者注重族群成员在目前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价值和未来的发展机会。”6就对下一代的命名这件标志着标签身份延续的重要事件而言,藏回的命名方式“取其中”,为了与原本的民族传统相接近,出现了一些能体现回族文化特征的词语。诸如“马乃”等词语,他们坚持使用能彰显民族特征的姓名,在亲族的称谓上,即使受到本土藏族文化的影响,依旧存在“阿大”“阿嘛”等回族的称呼,当然“阿尕”这种藏回共用的称谓,则是藏回融合的证据。

除了生活生产中可以保留的蛛丝马迹,为了继承本民族的文化身份,宗教则是区别他族的重要身份符号。回族“大净”“小净”等作礼拜的常规习俗在藏区继续进行显然缺乏客观条件,在回族不够集中的藏区,诵古兰经,做礼拜有时会收到限制。依旧以上文的事例为代表,当生活在藏区的“藏回”如果条件准许,依旧会作礼拜,而不会进入藏传佛教的寺院。关于丧葬这种最具代表性的民间仪式,“藏回”会尽可能按照回族的习俗操办,以此来表现对回族身份的传承与认同。即使讲了一口流利的藏语,这仅仅是为生活所需的工具型的目的,但是在汉语中依旧会遗留下传统回族的语言习惯。

青海民族聚集相对其西南地区单一,虽然处在文化融合的地区,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非此即彼的生态文化空间所限,迫使弱势民族需要传承本民族身份,又要与他族和谐相处,“藏回”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起到了缓和民族矛盾的作用,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类型,在相互的交融中,保留本族文化特征,吸收他者的文化基因,从而起到沟通文化内涵的重要作用。

四、走廊文化中的民族认同

民族研究需要宏观的整体视野,作为西南文化板块,多民族共同生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除了可以继承本民族的民族属性外,需要与他族亲密接触,交叉融合,族群边界逐渐模糊,民族特征逐渐淡化。

以西南彝藏文化走廊的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的“藏回”为代表,在这里,他们与青海、等地的“藏回”不同,刻意的民族身份继承在此显得并不强烈。在这里,法定的回族说藏语、穿藏装、住着藏式的房子,吃着牦牛肉,伊斯兰禁食习俗并不十分严格,有些“藏回”在家里供奉藏传佛教的佛龛。而原本的藏族,部分受回族教义影响,开始不食用大肉。各种生活方式重叠在一起,藏回杂居,藏回通婚,相互交融往来的现象使得甚至超越了民族的界限。当然,以此为理由定性两个民族特征的模糊性和流变性显得太过于武断,民族身份认同的重要因素之一应该是当事者主观的选择。

有这样一种现象,在云南的“藏回”族群中,大部分人倾向在行政划分上将自己定义为藏族,即使保留着本民族固有的特征,这是因为由于对民族政策认识的偏差,考虑到民族优惠政策的因素。在云南民族干部的选拔中,人口较少的民族和藏族都能享受特殊优待的政策,这对关心后代前途的藏回长辈而言,无疑具有极大的诱惑力。这种主观上要求改变民族身份的现象,“为他们提供了解释其文化和社会行为的意义的空间,无论是选择藏族为其法定族属还是依法登记为回族,他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并没有因其身份证上法定的民族族属的不同而不同。7”

在以民间仪式为主要叙事方式的西南民族聚集区,“藏回”这一特殊族群在多民族混居的大环境下显得合情合理,其“藏回”的身份是以伊斯兰宗教意外的政治经济因素为基础,也是以西南藏彝走廊这种独特的文化地理空间为条件,表现出了多民族共同生活区域内在文化上的高度认同与同化,为“藏回”的存在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客^条件。主观因素是,当国家法定的民族标签不能够满足他们族群认可的需求时,当事者用“藏回”这一称呼来表达自己在多民族聚居地区的主观认同。这种现象,与刻意的文化身份继承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文化群组居住的文化空间相关。

自1982年5月先生提出板块与文化走廊的概念以后,对于走廊文化的深入研究此起彼伏。除了西北民族走廊、藏彝走廊、岭南走廊三大文化走廊之外,又有学者提出了“甘青宁穆斯林走廊”8等说法,将走廊文化概念外延不断拓展,地理意义上的走廊文化逐渐泛化为人文地理的概念。同一地理位置上的各民族生息繁衍,在继承与创造本土文化的过程中,伴随着他族文化的进入,异质特征不断被客观强化,从而呈现出异彩纷呈的多元文化。“藏回”作为藏区游牧文化圈出现的特殊事例,体现了民族文化间的交集与重叠、互补与互进,展现出走廊文化境遇内的民族融合现象。

[注释]

1叶舒宪:《河西走廊:西部神话与华夏源流》,云南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第1页。

2李红春:《鲜为人知的云南“藏回”》,《中国穆斯林》,2006年第1期。

3马广德:《试析回族清真寺“清真”嵌字联对“清真”的文化诠释》,第十五次全国回族学研讨会论文汇编,2005年。

4谭光广、冯利、陈朴:《文化学词典》,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403页。

5鲁顺元:《藏文化环境中回回民族身份的传承――以一个家族口述史为例》,《青海社会科学》,2011年第1期。

6李培林:《社会学与中国社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第3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