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关键词】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旅游规划;主题策划;方法;模式

    O.引言

    主题公园始于1955年,诞生在美国。在我国经历了“人造微缩景观”、“人造景观”、“人工景观’、“主题公园”等阶段。国内主题公园诞生伊始,对于它的定义,学术界、舆论界就表现出极大的关注和兴趣。一直试图给出准确、统一的定义:保继刚认为主题公园是一种人造旅游资源,它着重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系列有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旅游者;魏小安等则认为主题公园就是以特有的文化内容为主题,以现代科技和文化手段为表现,以市场创新为导向的现代人工景区;董观志把主题公园称为旅游主体公园rI01urismPark),他认为旅游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

    民俗文化主题公园作为主题公园的一个分支,目前尚无明确的定义,但从众多学者对主题公园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可以用以下文字概括: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是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具有多种吸引物(包括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开展多种有吸引力的活动而为旅游者的消遣、娱乐而设计和经营的场所。

    1.研究目的及意义

    旅游规划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发现、认识区域的特色,而且要在开发实践中将其突出出来,形成鲜明的风格,具有一定的垄断性,有着强劲的生命力和竞争力,面对国内竞争日益激烈的民俗旅游市场.众多旅游景区的同质化现象越来越严重。旅游景区开发实践中,设置哪些旅游项目、规划什么旅游产品、如何将景区无序的空间通过旅游项目安排变成有序的空间、怎样进行游客游览线路的安排,这些问题都和景区的规划主题息息相关。

    在对景区进行规划设计时。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是成功开发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基础和重中之重。因为主题策划是成功策划的灵魂,只有将产品概念进一步提炼、升华成为形象化、情节化、甚至戏剧化的主题,才能对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2.主题策划方法

    2.1主题选择原则

    2.1.1与时俱进:民俗文化主题公园的主题应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和旅游需求,选择那些与时代息息相关的主题。并在主题选择上应有较大的扩展余地,使民俗文化主题公园具有较大的弹性,能延展开发相关联的旅游产品。

    2.1.2注重地方文脉:任何一个成功的旅游规划,都有明确的指导思想,以本土山川灵气和地方历史文化为根基,才能找到正确的旅游规划指导思想,山川灵气与人文历史文化精髓的结合体是主题思想确立的根本。

    2.1.3差异性:主题应具有鲜明的个性魅力,在能够满足现代旅游的时尚需求的基础上,还要与周围相类似的旅游景区形成区别,差异性竞争.满足游客和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

    2.1.4符合市场需求:旅游主题应具有个性、创意,并从旅游者的角度出发,反映旅游者的态度、爱好和动机,能贴近游客的求新、求奇、求特的心理需求,符合游客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的兴趣取向,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同时体现“人文关怀”原则。

    2.2构建主题框架

    董观志探讨了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的框架,时问、空间和文明是主题选择的基本轴线,三个轴线有机组合构成了旅游主题公园的主题选择框架。主题公园主题选择策略:

    2.2.1沿单一轴线方向的选择策略:

    2.2.2沿两个轴线构成的平面型选择策略: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 本文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了使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要发掘民俗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宣扬这些文化内涵。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下,民俗文化的纯净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使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对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及宣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IV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指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的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予以承认和确定。”[1]而各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反映。

民俗及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但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不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按古规,苗族的芦笙在每年春种秋收这一段农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贵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寨,倘若来了旅游团队,不论什么季节,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观赏到全套表演。[3]从中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并宣扬各种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下面就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加以说明。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比喻科举考中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且作为成语,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4]

桂花除了与中秋节相关,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纸中就有桂花的图样。[2]

2.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节”,重阳节与有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记载:九花者,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4]可见清代赏菊的盛况。至今,每逢金秋时分,我国一些地区仍有有展览。

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4]在这些记载中可略见古时重阳节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重阳节与的关系如此之密切,是与我国民众所创造出来的的文化密切相关的。被认为是辟邪之物,《续齐谐记》云:“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鸡犬羊牛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5]因传说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发展至后来,簪菊有了装饰的作用,而饮菊酒、食菊糕则与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联系起来。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列为百草上品,认为“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的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5]

除了与重阳节联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壮族的壮锦花纹图样就有等纹样。[2]现在,茶也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6]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贵吉祥。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锦也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四凤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傲雪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也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绣的花卉图案。[2]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民俗文化的冲击,就要在发掘这些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避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宣扬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比如,现在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诞树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国年轻人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秋节的桂花、重阳节的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却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如果报纸、电视等媒体适时宣扬桂花、等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公园适时组织桂花展、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2.避免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经营者们往往对旅游者持一种迎合的态度,旅游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艺术品、手工艺品,甚至某些建筑样式和风格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缺乏恰当的引导和可贵的守护精神”。[3]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动中,应让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在广州的茶楼喝茶应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宝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纸中应有石榴、桂花、梅花图样,而不是玫瑰花的图样;欣赏羌族的挑花和刺绣应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鹃花)的图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图案。而且,导游应讲解相应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游客不仅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认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会得以传承、繁荣。当然,在避免旅游活动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要尊重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来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是葬礼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时,遇到旅游地适逢展,或预计参观壮锦时会看到花纹图样等情况,都需要导游事先向游客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化,说明绝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见是否去参观,以表示对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断繁荣,就需要我们发掘出民俗文化的内涵,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这样,处于这种民俗文化氛围的当地人会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发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来的旅人则会欣赏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这种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遗产(第一辑)[C].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2008.81.

[2]吴忠军主编.中外民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123-124.

[4]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5]尹晓红.的雅称及其文化含义[J].汉字文化,2009,(6):80.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民俗文化;海洋性特征;海南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999(2016)03-0088-03

海南省是我国国土面积(陆地面积加海洋面积)第一大省,其中陆地面积3.54万km2、海洋面积200万km2,海洋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海南是我国移民海外历史最早的地区,500万海南籍海外华人分布在世界各地,已成为我国第三大侨乡。华侨文化的血缘、地缘亲情形成了海南独特的民俗文化。黎族是海南岛上最早的居民,汉族、黎族、苗族、回族是世居民族,各民族的民俗文化极为丰富。海南北部以琼州海峡与广东省为界,西临北部湾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越南相对,东濒南海与台湾省对望,东南和南部与菲律宾、文莱和马来西亚为邻。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海南的区位优势愈发明显。

一、海南民俗文化概说

海南有汉、黎、苗、回等30多个民族,古朴独特的民族风情使海南社会风俗显得更加异彩纷呈。历史上有多次移民海南的,尤以秦朝、西汉、隋唐、五代、元朝、清朝等时期为盛。各民族迁入海南,带来了儒、道、释三教合一的汉族文化,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的民俗与文化。各民族的民俗与文化相互碰撞、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形成了“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的多元的海南特色民俗文化。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海南的民俗与文化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如王天津等主编的《明珠海南的民俗与旅游》,邢植朝主编的《海南民俗》,焦勇勤、孙海兰合著的《海南民俗概论》,李明天等主编的《海南椰文化民俗三月三》,海南省民族研究所编著的《海南民族研究论集》,王养民、马姿燕合著的《黎族文化初探》,王建成主编的《首届黎族文化论坛文集》,王学萍主编的《中国黎族》等,研究内容包括生产、建筑、饮食、服饰、人生礼仪、、民间艺术、民间语言文学、民间文体娱乐等民俗与文化,但研究重点主要是海南陆地的民俗与文化,极少涉及海南的海洋性特征。

二、海洋民俗文化研究综述

海洋民俗文化是指人类受海洋影响而形成的敬畏海洋和利用海洋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及行为准则。具体而言,就是沿海的人们由于受海洋广阔、宽宏、潮汐、风暴、神秘、流通等特性的影响而衍生的人文特性和精神,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生产和生活等方面形成的行为准则、风俗习惯和处世方式[1]。山东、广东、福建、台湾、浙江、江苏、香港等地的海洋民俗文化研究成果丰硕,内容主要包括:(1)区域海洋民俗文化研究。刘芝凤认为,区域民俗源于该区域民众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相互磨合、影响及认同,闽台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位置形成了特殊的海洋民俗文化,两岸文化的共性较多,为海洋文化共建提供了丰富的对接项目和资源[2]。(2)移民与海洋文化关系研究。曾少聪研究发现,明清以后随着闽南人大批移居海外,在闽南侨乡形成了一些海洋性习俗,使得闽南文化兼具农耕文化与海洋文化的特征,如国内亲人将客死海外者的灵魂引渡回来的“引水魂”仪式[3]。(3)“海上丝绸之路”与海洋民俗文化相关性研究。杨国桢认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需要海洋文化的理论支撑[4]。(4)海洋民俗文化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的影响研究。徐晓望、徐思远认为,台湾从开始发展海洋经济就受到闽粤海洋文化的影响。漳潮的海盗文化是台湾开发的基础,而闽粤沿海以出口为导向的海洋经济移植是台湾经济能够迅速走在全国前列的根本原因[5]。(5)海洋民俗体育文化研究。黄玲指出,海洋民俗体育是海岛民众在海洋生产生活中开展的、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海洋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海洋民俗体育活动从娱乐性、随意性转向竞技性、正规性,由娱神、娱己向娱人转变,其活动内容、活动形式和传承方式都发生了改变,其保护和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急需采取相应的发展策略[6]。(6)海洋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开发与传承研究。毛海莹指出,海洋民俗文化反映了海岛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思想情感,表现了当地渔民的审美观念和艺术情趣。应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去解读海洋民俗的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内涵,传承与保护海洋民俗,凸显其生存智慧与文化内核[7]。(7)海洋文化比较研究。陈思从历史角度比较了闽台海洋文化发展,认为台湾的海洋文化虽然是闽南海洋文化的移植和延伸,其发展迅速[8]。安成浩从海洋史和海洋文化两个方面考察了中、日、韩三国的海洋文化研究动向,认为需要进一步拓展区域研究、比较研究、生态研究,打破一国史观的界限[9]。(8)海洋民俗文化著作相继出版。广东省珠江文化研究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南海民俗风情文化辨》等“中国南海文化研究”丛书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于2013年6月陆续出版,许桂香主编的《中国海洋风俗文化》等“话说中国海洋系列”丛书也由广东经济出版社于2013年7月出版。海南的海域面积达200万km2,但海南既不是海洋经济大省,也不是海洋文化强省。海南大学海洋学院由水产系演变而来,以海洋自然科学研究为主,海洋人文研究严重匮乏[10]。海南的海洋民俗与文化研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1)海洋民俗文化论文仅有9篇,研究成果不多。(2)海洋民俗文化专著仅有1部,专题研究严重不足。陈智勇的《海南海洋文化》从古代海南的海洋文化发展历程、海洋性生活习俗、生产习俗、海洋信仰、海洋文学、海洋文化、海路文化、海洋旅游文化等方面论述了海南的海洋民俗文化。综上,国内海洋民俗文化研究成果丰硕,但海南的海洋民俗文化研究严重滞后。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系统研究海南的海洋民俗文化,不仅有利于充实“海洋民俗学科”的内容,完善海洋国土研究中人文资源学科建设[11],而且有利于促进海南民俗文化的对外传播,增强国际旅游岛的文化软实力[12],助力“海洋强国”与“海上丝绸之路”建设。

三、海南民俗文化的海洋性特征

长期以来,海南坚持以农业为主,受中原儒家文化影响,海南的民俗文化“陆地性”特征明显。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与“海洋强省”战略的实施,海南的陆地旅游与海洋旅游协调发展,古朴的海洋民俗文化获得了新生,具有突出的“海洋性”特征。

(一)勇闯南海,耕海民俗文化特色鲜明

海南地处我国最南端,海域面积200万km2,耕海民俗文化源远流长,渗透在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1)海洋特色节庆。一是潭门南海的传统文化节内涵极为丰富。自宋朝、元朝开始,潭门、文昌等地的渔民就自编自用了南海航道《更路经》,并于2008年6月被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自古以来,潭门渔民就有开捕祭海的民俗,其文化内涵非常丰富。2015年8月1日,潭门第6届南海传统文化节暨首届赶海节隆重开幕,既有传统的祭海仪式,也有多项赶海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8万多名观众。二是传统节日与海洋习俗相融合。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在海南很多地方,农历五月初五既是端午节也是渔家的“平安节”。是日,博鳌渔民先去祭石,然后成群结队去海边“洗龙水”,祈求身体健康、平平安安。(2)黎族船型屋。黎族人普遍认为船型屋是为纪念渡海而来的祖先而建,因其外形酷似船篷而得名。船型屋的建造技艺已于2008年6月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东方市江边乡白查村保存了81间船型屋,被誉为是“黎族最后的精神家园”和少数民族传统民居的“活化石”,这些船型屋承载着黎族人诸多的传统文化和原始记忆[13]。(3)海洋特色饮食。一是黎族特有的风味美食“南杀”(黎家酸菜),腌制方法独特,无论是鱼类、肉类,还是野菜、野果类“南杀”,都有一股浓郁的气味,是黎族招待贵客的佳肴。二是回族的美食“酸汤鱼”,以三亚产的天然酸豆、酸杨桃等为配料,精心制作而成,味道极鲜。可见,海南少数民族在征服、利用海洋的过程中,饮食民俗也发生了重大改变。

(二)河海情深,民间海神信仰文化浓厚

海南岛上的各民族漂洋过海而来,以海谋生,海洋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同时,岛上有万泉河、南渡江、昌化江、宁远河、松涛水库、南丽湖等河流和湖泊,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使海南具有河海特色的民间信仰独树一帜。一方面海南天后圣母节、二月二“龙抬头”祭海大典、七月半“祭船公”等海洋神灵信仰文化浓厚;另一方面妈祖、水尾圣娘、108兄弟公等河海神灵雕塑或建筑遍布海南。其中,妈祖信俗于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妈祖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航海保护神,早在宋元时代,妈祖文化便随福建或广东商人传到海南,现在每逢妈祖诞辰(三月廿三)和忌日(九月初九),海口各天后宫都要举行妈祖祭典。

(三)内外交融,海洋民俗文化异彩纷呈

海南是个移民岛,岛内、外各民族交流频繁。一方面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汉族、苗族、回族亦是海南的世居民族,与彝、侗、瑶、壮等少数民族交往密切,为海南的区域特色民俗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海南与东南亚诸国交往频繁,为海南民俗的多样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14]。据统计,海外的琼籍华人华侨有320万之多,尤以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越南、美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较多。独具地方特色的海南“临高渔歌”,充满神秘色彩的海口“天后祀奉”,别具一格的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祭船公”,孕育渔民智慧的“南海航道更路经”,具有热带海岛特色的“椰子节”,初现活力的海南“赶海文化节”,延续至今的农历五月初五渔家“平安节”,规模越来越大的“二月二龙抬头”祭典仪式,蔚为壮观的端午节海边“洗龙水”,人气越来越旺的海南“欢乐节”等,为岛内、外民众的交往打造了平台,既促进了国内各民族的交往,也促进了与世界其他民族的交流,形成了海南多元一体的海洋民俗文化。

(四)内容与功能,由单一向复合化演变

民俗的形成与地理环境、天文历法、科技水平、等密切相关。随着经济发展、文化昌盛、科技繁荣和各民族交往频繁,民俗活动逐渐集信仰、经济、社交、教育、娱乐等多重功能于一体,成为节庆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5]。琼海至今仍然保存着一条商埠古道———溪仔古道,其西连溪仔码头,是嘉积的通商发源地。古时,很多大陆商船行经琼海的嘉积万泉河,为求妈祖保佑,便在河畔筹资修建了“南天圣娘庙”。1969年,因修建嘉积水电站使万泉河的海河通道被阻断,但码头右边的“南天圣娘庙”得以保存。现在该庙不仅是单纯的海上保护神形象,而且成为了附近居民求子、求财、求平安和求姻缘之地,妈祖信俗的内容及功能由单一向复合化演变。

四、结语

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向纵深发展,“海洋强省”“海洋强国”战略逐步实施,以及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交往进一步频繁,海南的海洋民俗文化研究严重滞后的现状将得到改观。加强海南民俗文化与海洋民俗文化的相关性研究,强化海南与其他省市和南海诸国的海洋民俗文化比较研究,有助于推进“海洋强国”与“一带一路”战略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戴胜德,黄伟宗.中国南海海洋文化传[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13.

[2]刘芝凤.闽台海洋民俗文化遗产资源分析与评述[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

[3]曾少聪.闽南的海外移民与海洋文化[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5).

[4]杨国桢.海洋丝绸之路与海洋文化研究[J].学术研究,2015(2).

[5]徐晓望,徐思远.论明清闽粤海洋文化与台湾海洋经济的形成[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

[6]黄玲.海洋民俗体育的内涵、流变及发展策略[J].中国体育科技,2009(3).

[7]毛海莹.文化生态学视角下的海洋民俗传承与保护:以浙江宁波象山县石浦渔港为例[J].文化遗产,2011(2).

[8]陈思.从历史角度比较闽台海洋文化的发展[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

[9]安成浩.中日韩海洋文化研究动向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14(2).

[10]陈智勇.海南海洋文化[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11]李传朝,宣正明.浅谈海南海洋民俗学科研究的重要性[EB/OL].[2015-10-14].

[12]朱兵艳,刘士祥,蒋秀娟,等.海南民俗文化汉英翻译研究:接受美学的视角[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

[13]吴平.东方白查村黎族船型屋探密[EB/OL].[2015-10-21].

[14]焦勇勤,孙海兰.海南民俗概说[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8.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疆,可持续发展,旅游业,民族地区

 

1.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理论,通俗地讲,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理论。该理论包括三个基本内涵:(1)满足需要,尤其是贫困人口的基本需要。(2)消除极限。在满足当代人或后代人的需要时,资源与生态环境有一个供养和承载能力的极限问题。(3)平等共事。即要求各代人之间和同代人之间实现资源的平等与公平分配、良好生态环境的平等与公平共享。

2.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实施一一旅游业逐渐成为拉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动力。虽然新疆的旅游资源丰富,但交通条件十分不完善,成为阻碍新疆特色旅游业发展的'瓶颈'。目前,在交通方面形成了航空,铁路,公路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辐射四周的立体交通枢纽。2009年,新修建的乌精铁路(乌鲁木齐西站-精河),精伊霍铁路竣工,并于2009年12月底开通试行通货了,从而打破了伊犁地区无铁路的历史。新疆是离海最远的一个省,面积占全国的1/6,新疆的文化景观有别于内地,使内地人们对新疆有一种神往的感觉。还有历史上的新疆,古称'西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新疆的特色瓜果也很出名,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瓜等都已经家喻户晓了。还有新疆的饮食文化,如维吾尔族的抓饭,烤肉,拉条子,大盘鸡都是新疆的特色饮食。这些都诱惑着不了解新疆的外地人。而新疆开发旅游业又为游客们提供了方便,因此,新疆要合理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旅游业的发展,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又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3.1对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

3.1.1人们对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淡薄

不少地区开发当地的旅游资源,只看眼前利益,而忽视了资源保护。近年来,随着新疆旅游业的兴起,尤其是民族地区的旅游业受到各地游客的亲睐,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不断得到开发。当地居民对风景名胜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不强,管理者对旅游景区在淡旺季缺乏相应的调控措施,使得景区旅游资源闲置。

3.1.2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当

由于旅游业被人们称为'无烟工业',并且一个旅游景区的开发,不仅能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而且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商业等。论文参考。当地政府看到旅游业发展的前景,就尽可能多地开发景区。论文参考。在这个开发过程中,如果保护不当或开发不合理,都会对当地资源造成不必要的破坏。由于新疆的地理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稍有不慎就会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结果。

3.2旅游景区开发过程中,资金短缺

任何项目的开发都离不开资金,尤其是新疆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的开发,更需要政府的资金支持。新疆地广人稀,资源丰富,有待开发的旅游资源和景点也很多。由于新疆经济发展相对内地比较缓慢,政府的资金有限。一些景区尽管风景优美,但是缺乏一些硬件设施而难以使游客方便抵达。比如景区的宾馆,饭店,交通等设施不足,造成旺季游客激增而为吃,住,行发愁的现象。这对旅游市场的开拓能力和发展前景有很大影响。

3.3旅游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和加强

新疆旅游业中高素质的从业人员缺乏,尤其是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经营人才以及服务人员。管理人才的缺乏给旅游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不能从宏观角度把握旅游区的特色和发展方向,不能突出不同景区的个性和文化底蕴,经营人才素质不高,很容易急功近利,忽视生态保护和使当地民族文化粗俗化。论文参考。服务人员多由当地的居民充当,文化素质不高,服务意识差。尤其是导游,缺乏不同民族成分的导游,尤其是外语导游。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新疆的旅游业也欢迎外国游客的到来。翻译人员仍是民族地区旅游业中缺乏的人力资源。

4.民族地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1加强民族地区对当地旅游资源的保护意识

当地政府应该对旅游资源的保护采取措施。通过提示性标语,报纸,传单,口头等形式对资源保护做宣传,让当地人民了解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以及旅游资源对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并对破坏环境资源的行为进行经济罚款,严重者将进行行政处罚。新疆是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必经之地,对现代开拓新疆旅游资源起着很好的宣传作用。

4.2对新疆民族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俗文化,尤其是不同的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更需要保护和传承。其中,新疆的烤羊肉串几乎遍布中国的各个省市,新疆的抓饭也很出名。在旅游景区,可以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展示给外地游客,游客对有民族特色的物品感兴趣就会买来留作纪念品,有利于民族地区的旅游开发。根据2010年初的国家援疆计划,国家将重视新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加大资金等方面的投入。新疆是具有民族特色的省份,因此,突出民俗、民风、民情,强化历史文化名城、丝绸之路重镇和民族风情的叠加优势,力争2010年将喀什、吐鲁番民俗文化旅游区打造成为新疆重要的民俗文化保护区,并按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标准,把两地建设成东西方文化交汇特色及民俗风情浓郁的世界级旅游目的地。

4.3政府支持民族地区的景区建设和发展

根据《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新党发(2001)20号)精神,对旅游业实行政策倾斜,确保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发展和宣传等专项资金每年递增15%,重点用于配套重点景区(景点)交通、通信、环保、卫生、供排水、供电等设施建设,改善景区(景点)旅游环境。新疆将紧紧围绕“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一目标,力争到2015年,新疆旅游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内旅游人数达5000万人次,年均增长16%;入境旅游人数达100万人次,年均增长10%;旅游业总收入达到700亿元人民币,年均增长20%。此外,国家旅游局将从2010年起到“十二五”末,每年投入2000万元,从政策、资金、人才、客源等方面支持新疆拓展旅游产业功能。

4.4重视素质教育,提高旅游人才的素质

通过教育培训,对民族地区的旅游公共管理人才的素养提高起一定的作用。同时,对服务人员和经营人才加强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培训,杜绝强买强卖,坑蒙拐骗,要以公平公正的价格出售给游客商品。同时,大力培养和吸引少数民族旅游人才,培养适当的少数民族双语翻译和外文翻译。给外国游客创造便利的旅游环境。最后,针对不同培训对象建立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采用不同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只有培养好不同层次的旅游人才,旅游业才有更好的发展前景,才能更好的带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瑛.中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公共管理研究[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8.

[2]新疆财经学院科研编[M]新疆社会经济问题论丛.2002.

[3]马林,孙丽坤著.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论[M]民族出版社,2005.

[4]新疆日报,新疆5年内将实现旅游业总收入700亿元 [J]2010年6月7日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高职,中国旅游文化,教学改革,实践途径

引言

根据教育部16号文件的指导精神和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下,应不断探索适用于市场发展和以人为本的精神,不断培养育学生的职业素养,同时本着终身教育的原则,让学生不仅在学校接受教育,而且在职场上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真正实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笔者在学习教育部16号文件,领会其精神,并结合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对课程所做的尝试进行探讨。

高职旅游的旅游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为旅游业的发展培养造就所需要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中国旅游文化》是旅游专业重点专业课程之一。因此,《中国旅游文化》课程的质量影响高职旅游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影响旅游人才的质量。

一、中国旅游文化课程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教学方法上存在问题。目前的中国旅游文化课主要是介绍各地山水、各历史时期的一些文化遗迹、风俗、民俗、民间艺术等内容,仅停留在介绍层面上,很少从深层次产生的原因、原理上上去探究,没有深挖其内涵,这样易造成学生学习的被动性,以及影响学生发挥其潜质与其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教学理念不明确。《中国旅游文化》课的内容涉及面广泛,包括了历史、建筑、文学、宗教、艺术等,即人类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物质的、精神的财富,以及创造文化的自然环境和时代背景,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如何进行课程定位,明确教学目标,是开展教学活动的立足点与出发点。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先明确这一课程与专业人才培养的关系,才能进行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过去《中国旅游文化》一直被认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有其科学依据。但是针对不同专业又要有区别得对待,在针对旅游管理专业中导游与旅行社方向的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实践能力中,中国旅游文化对其专业理论指导的作用非常明显和必要。因此,笔者在针对导游与旅行社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将课程定位为专业技能课。

二、教学改革实践的总体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调整教学计划,增加实训学时数

为了实现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的目标,也为了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明确课程定位,将《中国旅游文化》作为专业技能课,从整体调整实践教学体系,增加实训学习学时数,加强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的转换能力。以前《中国旅游文化》总学时数为54,其中实训学时数为18,现调整实训实时数为27。在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实训项目(如图所示),实训项目明确,针对的知识与能力目标定位准确,针对各章主要内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与实践的能力。

实训项目

实训基本内容

本实训涉及以下具体的知识点

实训要求

实训项目一:黄鹤楼(建筑文化专题1)

1、整理黄鹤棂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1、黄鹤楼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黄鹤楼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黄鹤楼建筑特征;

4、黄鹤楼为何种旅游资源;

5、黄鹤楼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二: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文化专题2)

1、整理课前查找备用的有关资料;

2、结合所学中国建筑文化知识,分析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分析总结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1、中国民居的主要建筑类型;

2、北京四合院/窑洞民居建筑特征、文化内涵;

3、中国民居建筑的文化思想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三:苏州古典园林例证分析---拙政园(园林文化专题)

1、介绍中国园林的分类法;

2、总结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技巧;

3、分析了解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

1、中国古典园林的主要分类;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点;

3、私家园林、江南古典园林之一的:苏州古典园林拙政园的艺术特征、文化内涵探析。

学习小组制作课件,完成小讲座,撰写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四:茶文化专题

(茶艺实证)  

1、对课前查找备用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能运用所学茶文化基本知识;

2、熟悉茶的主要分类,中国主要名茶的特点;

3、介绍一种名茶的茶艺;

4、分析总结茶文化之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茶的主要分类;

2、中国名茶的特点(茶品)举例;

3、一种茶艺具体演示程序;

4、茶艺与茶道的内涵与核心

1、学习、了解一种茶艺

2、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五:中国酒文化专题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渊源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4、中国名酒品鉴举例。

1、中国酒文化的历史与发展概况;

2、中国酒的主要分类;

3、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酒趣、酒器、酒德、酒礼、酒楼、酒旗、酒联、酒令、酒诗);

4、中国名酒鉴赏知识

1、分析总结中国酒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2、个人独立完成实训报告。(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六:民俗文化专题

1、端午节习俗由来简要介绍;

2、举例分析民间端午习俗的文化内涵;

3、寻找主要端午活动,举例分析主要活动内容;

4、演示并介绍:整理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图片、音乐所制作的小组或个人课件。

1、民俗文化的概念及主要分类;

2、端午习俗由来与主要民俗表现;

3、分析了解主要端午活动内容重点:旅游地端午民俗文化特点)。

完成实训报告。

实训项目七:旅游文学艺术专题

利用课件介绍你熟悉的(例如你家乡的)旅游文学艺术:

1、历代描写你家乡(或其某一景观)的诗词、游记文、旅游散文、传说轶闻、名胜楹联等;

2、具有代表性的传统艺术:如书画、雕塑、戏曲等

针对本专题实训,鼓励小组或个人制作课件、讲解演示

实训项目八:中国宗教建筑赏析——武当山(宗教文化专题)

1、整理武当山有关背景资料(课外查找备用),包括导游词

2、结合课程所学知识,分析探讨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其资源评价,尤其是历史文化价值如何?

3、分析了解武当山建筑特征、宗教文化内涵

1、武当山的主要建筑组成、模式;

2、武当山的主要历史渊源、历史文化价值;

3、武当山建筑特征;

4、武当山为何种旅游资源;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屯堡文化;文化生态旅游;九溪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5-0087-02

一、问题的提出

1980年加拿大学者Moulin,C提出“生态性旅游”的概念,1983年墨西哥生态学家Ceballos-Lascurain,H提出“生态旅游”这个术语,并于1987年对其正式定义[1]。生态旅游就是前往相对没有扰或污染的自然区域, 专门为了学习、赞美、欣赏这些地方的景色和野生动植物与存在的文化表现( 现在和过去) 的旅游[2]。国外对生态旅游的研究主要从地居民参与生态文化旅游开发的作用[3]、生态文化旅游对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影响[4]、利益引导居民保护生态文化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研究[5][6]。

国内学者则从生态文化旅游对当地居民的影响[7]、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利用存在的困难及解决途径[8][9]、生态文化的保护对策以及可持续发展[10][11]等四个方面展开讨论和研究。

当前,旅游市场正在从自然观光向文化、休闲、度假旅游转变,文化与旅游结合的需求越来越明显,各地把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方向。国发〔2012〕2号文件对贵州的五大定位之一是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为落实国发2号文件,深入贯彻贵州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黔党发〔2012〕15号文件提出将安顺建成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战略定位。因此,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安顺屯堡文化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开发进行深入研究是贯彻落实国发〔2012〕2号文件、黔党发〔2012〕15号文件的实践行动,促进区域生态文化与旅游高度融合,走出一条传承民族文化、弘扬生态文明,推进后发赶超的新路径。

二、九溪村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一)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安顺屯堡文化旅游是以一种特殊的地域文化现象,主要由屯堡屯耕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屯堡文化现象(文化生态环境)两大部分构成。屯耕环境是指与安顺屯堡文化现象相关联的屯堡社区居民生活和活动的自然生态环境。屯堡文化现象是指迄今在贵州省安顺市境内至今在妇女服饰上仍保存明代妆束的“屯堡人”集中居住的屯堡社区的一种生活方式。包括各种外显的屯堡文化事象(例如妇女服饰、屯堡建筑、地戏等)和一种内在的屯堡人文精神,由此构成了安顺屯堡文化生态旅游资源。

(二)九溪村基本情况

九溪地处型江河上游,距安顺城东27公里,隶属西秀区大西桥镇。位居屯堡社区的中心地带,东接高寨(属于平坝县),西连竹林、本寨、云山屯、雷屯,南邻下九溪,北与石坝、马场相连。九溪河从村寨旁边流过,河面宽80米左右,水深2~5米,河水常年流动,河面比较平缓。村东面有历史上称为“安顺合郡八景”之一的老青山,老青山原名青龙山,山间原建有寺庙普德寺(现只有遗址)。九溪村历史上是现在仍然是屯堡社区中最大的屯堡村寨,有“屯堡第一村寨”之称,历史上有“九溪是座城,只比安平(现平坝县城)少3人”之说。现全村面积12平方公里,人口户数1000余户,4000余人,是一个具有集镇化特征的村寨。是屯堡文化底蕴深、屯堡文化事象和屯堡民俗活动保存最多的屯堡村寨之一,因而也是屯堡社区生活方式特点最为典型的村寨,堪称屯堡文化活的博物馆。

三、九溪在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区中地位

九溪在屯堡文化生态旅游中占据着重要的战略地位,这是有以下几方面的因素决定的:一是九溪历来均是屯堡社区中最大的屯堡村寨,有“屯堡第一村寨”之称;二是具有深厚的屯堡文化底蕴、屯堡文化事象和屯堡民俗活动;三是在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发展中的地理区位相对优越,且旅游环境容量也较大。正因为如此,九溪村才被《贵州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评为民族村寨旅游的A级景点,九溪村丰富的文化生态起了国内一些研究屯堡文化的关注。国家旅游局前规划财务司司长魏小安在谈到安顺屯堡文化旅游开发时说:“九溪村最有说头,最有做头。”因此,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对安顺屯堡文化生态旅游开发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构想

(一)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战略

从长远来看,九溪村可以以其深厚的屯堡文化底蕴为以基础,以旅游开发和旅游业的发展为主导产业,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旅游城镇。一是以九溪河为基础,沿河两岸以江南水乡的建筑风格形成相应的建筑群落,再现或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打造六百年前屯堡先民将祖源地的建筑文化带到贵州的历史,形成一个江南水乡在贵州喀斯特山地上的成功移殖(也可算是圆了屯堡先民的一个梦)。二是以打造喀斯特山地上的江南水乡、建设新型的旅游城镇为目标,创造一种西部乡村城镇化和小城镇建设的新模式。三是随着新型的旅游城镇建设的发展,可邀请和促动屯堡人祖源地的城镇居民到九溪村长住,购房、置业,实现一种新型的“旅游移民”。四是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完成九溪村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和重新建构。五是以屯堡文化为特色,以新型的旅游社区文化的建构为社区发展的基础,以建设新型的旅游城镇为目标,构建新型的乡村社区发展模式。

(二)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统一规划,突出重点,循序渐进,分布实施,稳步前进。关照未来,适度超前。围绕九溪乡村田园、乡村建筑、乡村农耕文化和乡村民俗文化的特色,体现景观个性的不断提升。以生态环境为本底,将农村、农家和农俗融为一体,彰显乡村特色,弘扬农耕文化,使之成为与安顺旅游区相配套的屯堡乡村专项旅游产品,成为安顺具有特色的山水田园生态观光与屯堡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产品。

历史上的九溪林木葱郁、古木参天,由于历史的原因,森林植被已遭到巨大破坏,是九溪开展旅游的一大缺憾。无论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均应下大力气恢复和重建九溪的森林植被。可利用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和型江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政策,大力开展全民性的植树造林活动,并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聘请有关林业林学专家进行相关的林相策划,针对不同的地形地理环境状况和不同旅游项目的需要,设计种植不同的树种(包括花卉和药材),将森林植被和生态环境的治理重建与乡村旅游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

九溪村是一个具有六百年以上历史的村寨,基本上还保持着屯堡村寨建筑的风格,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具有城镇化特征的民居代替了传统的民居。并且这一趋势正在继续扩大。从发展的角度,这是一件好事,表明了村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但从屯堡文化旅游开发的角度,这些建筑却破坏了村寨建筑的整体风格,对九溪的旅游开发造成了很大的不利影响。虽然,从短期来看,要想制止村民修建或改建类似瓷砖房之类的民居住房并不现实,但也应通过宣传说服工作,让村民明白从旅游开发的角度和长期获利的角度,保持九溪村的整体屯堡建筑风格对九溪发展和村民受益的意义,使村民能自觉地保护和维护村寨的整体建筑风格;或通过村规民约的方式,有效地保护村寨的建筑风格。

(三)九溪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

屯堡乡村文化旅游必须沿着与生态旅游、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生态因素、环境因素是屯堡乡村旅游得以兴起的根基。屯堡乡村旅游开展所依托的资源,是世代伴随屯堡人生活,充满生气与兴旺景象的能将游人融于其中的环境、氛围和活动。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给我们指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即,只有贴近自然的才是永久属于人类的。生态旅游、文化旅游正是这一传统哲学思想在旅游业发展方向上的体现。

九溪文化生态旅游开发的战略定位已决定了九溪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的方向。九溪的文化生态旅游产品开发应是一个包括乡村社区生活旅游、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深度的屯堡文化体验、研究、寻亲度假旅游等等在内的包容性极大极强的综合性产品体系。

1、屯堡先祖祠堂:屯堡人有清明上大众(宗)坟的传统习惯,即一族一姓在同一天聚在一起给祖宗上坟,祭祀共同的先祖。(例如顾氏家族给顾成上坟,多时竟达数百人)。可在顾成墓附近选一址,建一屯堡先祖祠堂和一屯堡先祖坟莹,供奉屯堡先祖牌位(屯堡村民也可将自己历代祖先的牌位供奉于内),供屯堡村民清明祭祀。此举的目的有三:一是以此作为一种终极召唤,有利于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二是作为一个景点可供游客参观;三是还可以吸引部分屯堡人祖源地的游客清明前来参与祭祀。

2、屯堡民俗文化展演。九溪的屯堡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屯堡文化事象极为齐全。不仅可以向游客展示,还可以进行一些有组织的表演。表演活动方式可与天龙略有不同,特别是晚间表演活动,既可以是有组织的表演,也可以邀请游客参加村民自己的社区文化组织(例如地戏队、花灯队、秧歌队等)的正常活动(包括排练活动)的方式,展示九溪村民的民间组织及其活动所构成的一种屯堡社区生活方式。以九溪深厚的屯堡文化为背景,建“屯堡民俗文化博物馆”,向游客集中展示独特的安顺屯堡文化现象。

3、节庆节事活动。屯堡人的节庆节事活动繁多,保留着江南民俗文化的遗风。即使没有旅游开发,屯堡人仍然要举行这些活动,特别是九溪村举行这些活动已成惯例,且在所有的屯堡村寨中一直享有盛誉。通过对这些活动的组织,不仅能吸引外来游客,而且还能吸引其它屯堡社区居民和在外地工作的屯堡人前来参与和观看,使其既是一种特殊的游客,同时对外地游客又是一种特殊的旅游景观,构成一种特殊的关系。这些活动是屯堡人自身的活动,虽能形成旅游产品,但不要刻意去追求表演效果(与屯堡民俗文化表演不同。),应注重其本真和自然。此外,这些活动的举行,还有利于屯堡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以及屯堡社区凝聚力的增强。

4、休闲度假生态产品。针对常访长居的乡村生活体验和文化体验的游客,可在村内临河选一段民居,改造成住宿接待街,可名为“屯堡亲友一条街”,最终形成类似阳朔西街的一条街,供国外游客或祖源地游客长住。

5、生活化文化生态产品。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景点的不仅只有旅游产品吸引游客,而越来越多的能满足游客生活的要素起到决定性因素。因此,在九溪引进生活旅游的全新概念,创立“生活旅游”、“优游生活”的概念,打造吸引人不断回顾的休闲度假地。交融互动的开发模式:居住―山水营地、山村小巷。闲适的居民在这里居住和劳作,进行着创造性的生活,这样的生活本身就是吸引众多游客的魅力之源。行动―思考产生创造性力量。聚集人们智慧创造更好的未来,游客、原住民和研究机构一起参与景区建设。游玩―享受山水生活。生活延伸到村街小巷、延伸到人与人相遇,延伸到自然和游玩。交流―观光、科考、购物和会议等聚集人气,促进人之间的交流,得到身心的休养,度过健康而充实的每一天。

参考文献:

[1]钟永德,李晶博等. 国外生态旅游研究新进展[J].旅游论坛,2008(1):130-137.

[2]Ceballos-lascurain H.The Future of Ecotourism[J].Mexico Journal, 1987,(2)B13- 14.

[3]Elizabeth Boo.The Ecotourism Boom: Planning for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M] .Technical Paper Series, Washington DC: WWF, 1992.

[4]BOO E.Ecotourism:The Pot ent ials and Pitfalls[C].WWF,1900.

[5]黄金火,杨新军,马晓龙.国内外生态旅游研究的问题及进展[J].生态学杂志,2005, 24(2)B228- 232.

[6]邓冰,吴必虎.国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6,21(4)B84-88.

[7]张小周.生态旅游协作与管治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3-4.

[8]郭永英.西南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的开发与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8,20(5):108-113.

[9]王洪成.浅析我国生态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22(1):30-31.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7篇

――首届海岛文化艺术节项目书简要

综合思路

活动内容

本案优势

活动保证

综合思路

宗旨:

提升舟山文化艺术的综合实力,营造舟山市以海洋为鲜明特色的大文化氛围。

目标:

通过以文化艺术表现形式来建设海洋文化强市,增强文化竞争力的一次实践尝试;

达成一次以地域海洋文化为特色的各类艺术的综合大展现;

并且以文化精品形式全方位展示作为开放的海洋城市、中国渔都的国际化形象。

思路:

题意:“眼前的大海,心中的舟山”,前句为对舟山地域特色的展示,重点是真实;后句是对舟山的认知与描绘,要点是遐想。

活动亮点

组织市外作家、学者进行一次“认识舟山”海岛旅游资源考察和保护活动,将活动成果与个人观点以专刊征文发表。将认知舟山与扩大舟山的影响结合起来。同时推出大型系列纪录片《中国·舟山群岛》(另案)开拍活动。

成果回顾

舟山文化艺术成果回顾展(文联所属下各协会的成果展览),舟山文化艺术,特别是绘画、摄影等方面有相当的成就,舟山渔民画更是享誉国内外,通过一些对各类艺术的综合展示,彰显文化精品,展示人文舟山的魅力。

赛事活动

舟山地域特色的群众文化已经有广泛的基础,有一定的活动经验积累,条件具备且相当成熟。本次活动不仅将创作的艺术精品举办赛事活动,而且将民间艺术创作比赛在一个整体展示的平台里亮相,使活动更具有推广性和宣传性。

资源整合

整合每年一届沈家门渔港民间民俗大会和舟山海鲜美食文化节,或进行一次民间民俗文化踩街活动与海鲜美食一条街,以彰显舟山地域文化。

活动内容

时间:

此次文化活动宜在20__年春夏之交的5月进行,此次综合展示活动种类,

需要一定的时间跨度,为期一月。文秘站网-

地点:

以舟山本岛为活动中心,全域范围内进行

1.展示民间民俗文化与美食文化

将每年一届沈家门渔港民间民俗大会和海鲜美食文化节整合在此次活动中,形成统一的大文化氛围

2.“岛屿”文化资源考察

组织一批有思想和有责任心的市内外作家、学者进行一次海岛旅游资源考察和保护活动,活动结束后选择一家有影响的大报,或在浙江日报、舟山日报的专栏上和海中洲文学杂志专刊中以“眼前的大海,心中的舟山”的征文和约稿交卷(论文、随笔亦可)的形式,将走访体验与对旅游发展的建设性想法(包括批评)以百家答题和争鸣的方式推出。

3.《中国·舟山群岛》开拍活动

聘请导演和编创人员,组织编写和拍摄大型系列纪录片《中国·舟山群岛》脚本创作,以有人居住的每个岛屿的为每集单位,系统的介绍98个岛屿的环境地理、人文历史和未来发展。并用以人为本的立场上强调环境保护,探讨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4.舟山文化回顾展

举办“舟山艺术成果回顾展与舟山文化历史回顾展”,即“舟山文化双展”以文联所属下各协会的历年来成果展览展示舟山精品文化产品;以对舟山历史长河的回顾来凸现山海兼胜的优越地位和无处不在的人文景观。

5.全国海岛摄影和海岛纪录片大赛

与全国摄影协会和国外有影响的摄影团体合作,举办“看看舟山”(lookatzhoushan)或“春色舟山”(spingzhoushan)全国海岛摄影和海岛纪录片大赛,邀请国内外摄影家在舟山进行采风拍摄。在上海或北京举办展览,并邀请国内有影响的评委评出大奖。

6.民间民间艺术表演与作品展出

将渔民画、剪纸艺术、庙会、庙戏、龙王戏、谢洋戏、老大节、舟山锣鼓、跳蚤舞等各种渔歌、号子等综合起来,选择一条街进行表演和作品展出,如本活动整合沈家门渔港民间民俗大会,则效果更好。

7.“海之舞”艺术演出

集合一批市外音舞获奖节目,如“晒鱼鲞”、“海乡的秋天”、“小地方”、“对鱼”、“老人与海”、“织网舞”、“海之子”、“渔乡风情”等在街上或广场表演,与民间民间艺术表演一起,起到衔接和聚集游客的作用,烘托节日气氛。

8.海鲜美食一条街

美食街主要以舟山地方小吃和地方名菜,并展现与介绍海岛渔民传统节日、时令礼仪中的各种小吃、吃法(如自制米酒、酒糟带鱼,老酒浸黑枣等)、禁忌、以及食品与餐具的独特称谓,让游客真正领略到海岛吃的民间文化。

本案优势与活动保证

本活动以在主办方市委宣传部的督导下和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撑和协助下进行,有坚实的组织平台和协调安排,能保证活动顺利进行。

本活动在文化展示方面依托市文联所的各协会工作。具有广泛而深厚的专业程度,是保证这次文化活动艺术含金量的可靠保证。

在承办上,有策划的三合商务有限公司协助执行,三合商务公司,每年

民俗文化旅游论文范文第8篇

一、少数民族档案中的文化生态价值

1.少数民族档案蕴含的生态民俗文化。少数民族档案是历代少数民族的机关、社会组织、宗族及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反映少数民族经济、政治、军事、哲学、宗教、伦理、历史、文艺、天文、地理、医药和民情风俗等方面内容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原始记录②。它是挖掘少数民族特色文化的重要源泉,蕴含着丰富的地域特色和民俗文化。从生态学角度看,文化既是人类对所处环境的一种社会生态适应③。恰如丹尼尔·贝尔所说:“文化本来是为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态环境的一种努力④。”少数民族世世代代传承的民俗习惯,是其先祖为了适应和支配当时所处的特定环境的一种手段。可以说,少数民族档案中蕴含的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时的生态环境意识,是所处特定时代的少数民族居民为了生存需求适应特定环境而产生的。正是这些古朴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思想,使少数民族祖先能够在自己的土地上繁衍生息。

2.海南少数民族档案蕴含的传统生态知识

(1)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海南共有37个少数民族,其中黎、苗、回是世居民族。各民族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和,并从不同角度折射出各自民族先祖的原始生态意识。海南黎族大多是生活在深山老林之中,生活中接触最多、与生存密切相关的就是绿色植物,他们把许多绿色植物当作崇拜对象,逐渐形成了植物图腾信仰。植物图腾信仰使许多绿色植物物种免受砍伐、焚烧等“痛楚”,维持了黎族先祖居住地的生态平衡。黎族的植物图腾包括竹崇拜、木棉树崇拜、野芭蕉和蕃薯崇拜、葫芦瓜和南瓜崇拜、槟榔树、酸豆树、椰子树崇拜及榕树崇拜等。这些图腾崇拜在海南少数民族档案中都留下了自己独特的印痕。比如:在海南黎族文身“活态”档案和黎族织锦实物档案中都有榕树枝桠的图案,这些枝桠预示黎族人希望像榕树一样开支落叶,子孙满堂。原始的绿色图腾信仰,使原始先民更加尊重大自然,爱护大自然。这种原始的生态意识,促使原始先民与大自然共生共荣,获得了生存和发展。⑤

(2)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少数民族档案根扎在民族的土壤上,蕴含的民族文化从侧面上反映了海南少数民族先祖为了适应生态环境而形成的刀耕火种的农耕生活。在解放后发现的大量出土陶器、石器等实物档案带有水稻的图案,由此推断出海南黎族作为古代百越的后代,继承了百越的水稻农业生产。百越民族是最早将野生水稻改良,从事水稻农业生产的。再有,海南是台风多发地带,为了预防台风的破坏,黎族先民在房址的选择,房屋的形状上都进行了认真思考,例如:把屋子制造成为船型,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台风的破坏。现在海南黎族人民已经不再居住船型屋,船型屋的制作工艺只能在档案材料中看到了。以上这些海南少数民族先祖对所处生存环境的生态物质文化适应丰富了少数民族档案的内容,反过来,少数民族档案也成为承载海南少数民族先祖原始生态意识的物质载体。

(3)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无论是文字档案,文身“活态档案”,还是黎族织锦、陶器等实物档案都承载着大量的海南少数民族诸如婚丧嫁娶、饮食禁忌等方面的风俗习惯。这些习俗禁忌对人类行为的规范和限制,不同程度地保护了他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比如:黎族妇女怀孕的时候不吃蛇和猴子,认为吃了蛇肉和猴子肉后,会生出怪胎;认为狗是家门卫士和狩猎帮手,猫是家神,蛇是鬼神,鹩哥鸟要骑在牛头上是牛的灵魂,乌鸦是吃死人肉的凶魂,吃了它们的肉不吉利。⑥黎族原始居民在遵守这些风俗习俗的时候,也在不知不觉中保护了动物,维护了人与动物的和谐。

二、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热潮中对少数民族档案中生态价值的关注

海南地处亚热带,四季如春,由于四面环海,开发较晚,自然环境保护得较好。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海南的旅游产业迅速发展,在给经济带来繁荣的同时,海南的生态环境也遭到了一定的破坏。罗马俱乐部创始人佩切伊认为,人类通过生物圈入侵,榨取生物圈的结果,破坏了自己明天的生活基础。如果我们想自救的话,只有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那种文化革命,形成一种新的形式的文化,即“生态文化”。⑦也就是说,在治理环境、重建生态的过程中,除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外,还要遵循民俗文化中积淀的生态文化链条,反思我们对待自然的态度,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恢复生物圈的平衡。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中,要充分挖掘民俗文化之中的生态文化知识。海南少数民族档案是丰富的民俗文化的载体,因此,我们要变换视角,审视海南少数民族档案承载的优秀古朴的生态思想在现今时代的价值,重新构建海南少数民族档案中的生态价值观。

三、海南少数民族档案中的生态价值观的重新构建

1.海南少数民族档案中的生态价值意识。生态价值意识是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它倡导人们要摆正与大自然的关系,认清人类并不是大自然的主人,也不能盲目改造自然,而要与自然互相尊重,和谐相处。只有顺应自然发展规律,维护生态平衡,人类才能真正适应环境。海南少数民族档案承载的民俗文化信息,正是生态价值意识的体现。比如:海南黎族刀耕火种、吃饭煮菜,都离不开火,所以他们对火崇拜;黎族人崇拜龙,认为有“党(黎语:指的是龙)”就有水,有水天就不会干旱,不干旱庄稼就有好收成。海南黎族不管是对榕树、椰子、木棉、牛等的崇拜,还是对龙、火的崇拜,都蕴含着一定的生态文化价值。他们对这些树种和动物的敬畏,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这些动植物的存活几率,维护了生态平衡,保护了供后代子孙生存的生态环境。

2.海南少数民族档案中的生态伦理意识。生态伦理意识认为人类和非人类都是具有内在价值的生命主体,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生物圈中,是相互依存的共同体。海南少数民族档案中的生态伦理价值是指少数民族先祖对一切生物的敬畏。例如:海南黎族先祖为了适应他们生存的环境而产生的文化适应。海南黎族是越族的一支,他们从事的是采集、捕鱼、狩猎等生产活动,对自然的依赖很大,他们形成了对天、地、蛙类、牛、树木等生命的尊重、保护和延续等。这些古朴的生态伦理价值通过文字、符号、图案等记录在档案中世代传承。我们应该深度挖掘民族档案中的这些生态伦理价值,以便对现今的生态旅游建设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3.海南少数民族档案中的生态审美意识。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大自然(包括人类)是一个生命世界,天地万物都包含有活泼的生命和生意,这种生命和生意是最值得观赏的。⑧对一切生命的欣赏,势必会使人类尊重一切生命,限制人类滥杀动物,滥砍伐植物的行为。这就是最朴素的生态审美意识。海南少数民族档案之中记载着许多赞美动物、植物的神话故事,例如:海南黎族的《大力神》、《南瓜的故事》,苗族的《神农公》、《葫芦瓜的故事》,回族的《白马的故事》等都是海南少数民族祖先的原始生态审美意识的体现。

挖掘海南少数民族档案中的生态价值,重新唤起并构建海南全民的生态价值观,让他们有自己的主体意识,充分弘扬先祖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保护的生态意识,真正形成适应环境的生态文化,是我们建设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关键因素之一。

基金项目:海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海南黎族文身数字化档案的构建研究”,项目号:HNSK11-96。

参考文献:

①③周鸿.文明的生态学透视——绿色文化.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②庞铭辉.广西少数民族档案的文化旅游价值研究.中国知网优秀硕士博士论文库2010.

④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

⑤陈立浩于苏光.黎族图腾文化折射出原始生态意识.新东方2009(11).

⑥http:///data/news/2007/ 01/24668/海南省人民政府网站.

⑦A佩切伊. 21世纪的全球性课题和人类的选择.世界动态学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