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红色文化论文

红色文化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红色文化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 红色美术 国家意识 时代精神

“红色美术”是中国革命时期产生的、具有深厚时代精神和国家意识的文化艺术形式。无论是题材内容、表现技法,还是展览方式,都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表现了国家和人民的意志与诉求,表达了民族的巨大凝聚力和人民的使命感。“红色美术”因“红色”、“经典”、“美术”等属性,具有独特的阐释深度、强烈的情感力量和动人的艺术感染力,在当今的国家意识、时代精神,以及人文素养养成中具有特殊而重要的地位和功能。红色经典美术作品的传播,可从知识、方法、思想、情感、精神等层面,深刻惠及当代人的人文建构。

随着时代变迁,“红色美术”的创作活动显现出不同特点和风貌。文化部艺术司曾强调:“组织实施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是要充分发挥美术家们的聪明智慧和艺术才华,艺术地再现特定时代之下特定的文化精神以及本民族独特的精神气质,用艺术的方式来塑造国家和民族的形象。通过创作工程的实施,弘扬中国人民在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的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红色美术”的研究成果比较丰富,一部分以回忆录和资料汇编的形式出现,它们多运用叙述性的语言描写延安艺术的基本情况。如:《延安文艺回忆录》、《延安鲁艺风云录》、《延安岁月:延安时期革命美术活动回忆录》、《鲁艺史话》,以及古元的《我们是艺术工作者我们是抗日战士》、蔡若虹的《宏观世界的开辟――关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回忆及观感》、胡一川日记选》,等等。部分以资料汇编的形式出现在文集中,如《延安文艺丛书・文艺史料卷》、《延安文艺丛书・文艺理论卷》、《延安文艺运动纪盛》、《文艺思想指引下的延安文艺》。这些回忆录或文集为了解和研究“红色美术”的基本情况提供了丰富详细的文献资料,还为进一步深入系统地梳理和分析从而凝练出明确的观点准备了充足的文献资料。

除上述回忆录和资料文集外,相关研究论文和专著也有一些。黄可的《中国美术活动史话》的第七部分介绍了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术活动,其中对延安鲁艺和陕甘宁边及五个主要敌后抗日根据地的美术活动进行了分析,研究视域宏阔,有一定启发意义,但整体上看略显简单,资料也不够全面系统。陈瑞林的《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一书在第六章第二节认为《讲话》的发表标志着中国文艺包括中国美术教育的“革命化”、“大众化”、“民族化”文艺方向的确立。另外,还对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的发展演变状况进行了介绍,把鲁艺的组织状况概括为“延安模式”,认为战争时期形成的延安模式到20世纪50年代以后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建设,包括美术教育建设必须遵循的唯一正确的模式,这对我们了解陕甘宁边区的美术教育有所帮助。曲士培的《时期解放区高等教育》一书对抗战时期的高等教育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其中有一些部分涉及了艺术教育,尤其是第五章用了很大的篇幅对延安鲁艺的艺术教育进行了较系统的介绍和论述,遗憾的是没有涉及延安以外其他地区的艺术教育。李夏的《抗战时期延安木刻版画民族特色研究》,周爱民的《延安木刻艺术研究》从不同角度对延安的木刻艺术进行了分析论述。周爱民的《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及其美术教育》一文分析了延安鲁艺的创立缘起,且立足当时的木刻艺术论述了鲁艺美术教育的基本状况,但论文因篇幅所限资料不够翔实,论述难免笼统。郭露妍的硕士论文《中国现代版画早期教育研究》立足版画的视角论述了陕甘宁边区的木刻教育。潘耀昌的《中国近现代美术教育史》用了很小的篇幅涉及了陕甘宁边区鲁艺美术教育的大致情况,不够深入和系统。杨德忠的硕士论文《延安鲁艺美术教育研究》在全面收集鲁艺美术教育文献资料的基础之上,通过设备与师资、组织与制度、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学术争论与创作思想四个方面对鲁艺美术教育的具体状况进行了分析,为以后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资料参考,但文章关于鲁艺美术教育观念的论述不够充分,对鲁艺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力更是没有论述。

总体来说,前贤在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初步研究方面做了许多有益工作,这些论文对构建“红色美术”的整体轮廓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中国本土美术创作要想“走出去”,必须具备“中国元素”,体现“中国特点”,展示“中国符号”,包含“中国精神”。“红色美术”蕴含深厚的“国家意识”与“时代精神”,切实符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化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迅速提高,“红色美术”更闪现出价值与光芒,对“红色美术”的研究和弘扬依然成为一种热潮,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红色美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红色美术”当代价值的科学实现是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逐步实现的过程。“红色美术”有与物质文明相互作用的规律,与制度文明相互依存的规律,以及在指导下发展的规律。从它的发展看,有既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又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的规律,有既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规律,还有有指导实践而又被实践所证明的规律。

其次,对“红色美术”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结合数字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理念及国际趋势,发掘“从传统入手、呈文化底蕴、展时代精神”的当代“红色美术”创作题材发展方向,有利于使科研成果转化为实践经验。

再次,“红色美术”的开展有益于从“研究领域”向“应用科学”转化。将对“红色美术”作品展开“时代精神”和“国家意识”方面的研探,使其对当代美术创作产生良好借鉴。同时,还将探求其自身的传承性、可塑性与应用性。

最后,承传“红色美术”,有益于产、学、研结合。尝试将传统文艺理论与当代创作结合,使科研理论与实践交融,有利于传统与现代相通,促进产、学、研相结合健康可持续发展。

“红色美术”承担并完成时代赋予的艰巨任务,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历史证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必须首先具备繁荣文化的支撑。“没有中华文化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今社会,研究“红色美术”不仅有利于加深对“红色文化”本身的认识及把握,探索其变化规律、把握其内涵精髓、坚定其传承信念,还对当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的核心思想也涵盖人民性、爱国主义、民族复兴的价值建构及道德崇尚。“红色美术”切实符合先进文化的发展,有益于时代精神的构筑。当今社会,我们倡导“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在美术领域,要推广能够反映“国家意识”、“民族精神”的精品力作。例如:表现日新月异的现实生活,展现国家新面貌的作品,从而充分展示国家形象。这就鼓励艺术家要多创作红色题材的绘画作品,更多地展现“美术作品中的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谭天.历史题材美术创作的“国家”意识.中国美术馆,2006(9).

[2]黄可.中国美术活动史话.上海书画出版社,2006.

[3]宋建林,陈飞龙,主编.中国艺术理论发展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

[4]焦垣生,胡友笋.论“红色经典”的经典气质.人文杂志,2005(2).

[5]张新.浅谈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神州,2012(10).

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2篇

运用信息技术的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使他们爱思考、能思考。因此,我校教师就经常创设情境,以生动形象的场景,连同教师的语言作用于学生的心理,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

例如,在教学《古诗两首》时,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课前先用Flash做了一个动画,把幽静的小路、古朴的柴门、姹紫嫣红的花朵制成了大画面,用近镜头重点表现出来。三维立体动画、强烈的感官刺激迅速催生了学生新的思维:作者敲了很长时间的门主人为什么没来开门?院内可能是一副什么样的景象?有了这些疑问,学生就有释疑的愿望,找老师、进图书馆、上互联网,从而迈出了创新思维的第一步。

又如,在教学《我的战友》时,有教师播放了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场面,学生看着,仿佛置身于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看到熊熊烈焰在身上燃烧,可是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在火堆里一动不动……多么感人的场面!在这一形象感知的基础上,学生排除了思维障碍,对课文内容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

运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

广袤的网络环境为学生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平台,丰富的图片、文字资料,生动的音频、视频资料可供学生自主选择,便利了学生后续的整合、加工、利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第四届上饶市中小学生综合实践课题研究中,我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学生利用网络搜索与课题相关的素材。学生通过网络查阅其他学校相关课题,认真比较分析。然后根据我市是赣东北红色文化的发源地,且我市有全国有名的上饶集中营等红色资源,决定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红色文化”的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考虑到上饶集中营离我校有将近35公里的路程,且人数多、集体外出不安全等因素,于是课题组开展了网上参观上饶集中营及网上祭英烈等主题活动。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激发了学生探索的愿望,学生们通过电脑撰写小论文、制作小报、绘制海报等表达对先烈们的敬仰之情。最后课题组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该课题在展示过程中,荣获市一等奖。一位专家在点评我们的课题时这样说:“该课题充分发挥了现代教学的优势,将网络教学与学生自主探索相结合,从而展示了我市丰富的红色文化。这群学生创新能力很强……”

另外,对于每年的电脑制作比赛,我校都放手让学生进行创作,让学生在制作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实践证明,我校学生创新能力较强,在每年的电脑制作比赛中,都有不少人次获省市县级奖励。

运用信息技术的交互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计算机被称为“人类通用的智力工具”。用户可以通过编制软件等形式来提高自己的智力,实现人机对话。在课题研究中,课题组编制了大量实用、可操作性的益智型软件供学生进行练习。

例如,在教学小学数学《七巧板》时,我就用Flash软件编制了《七巧板》课件。学生可以随意点击任何一个图案,然后进行搭建、组合,组建成自己满意的图案、图形。形象各异,生动活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兴致勃勃。在实践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外,课题组还编制了一批益趣益智的教学性软件,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体验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的工具性,优化学生的创新能力

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先秦时期 礼玉六器 方色理论

礼玉,是古代先民在祭祀、朝觐、社交、军旅等相关礼仪活动中使用的玉器。先秦时期[1]是我国古代传统方色理论的形成时期,先民将方色思想与政治、经济联系起来形成独有的中国方色文化。

一、前言

方色理论运用于传统的祭祀制度,尤其是广泛应用于礼玉之上,不仅对于研究礼玉六器的功用具有重要作用,还能揭示六器的深层次含义。一些学者也在对礼玉六器与中国传统方色思想的研究中,不同程度地涉及这一问题。例如,冯时《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一文中指出,方色理论之于礼玉六器等各种礼器,是其思想在内容和形式上统一的体现[2];任爱君《试论古代草原宇宙观之五方色文化传承》一文中将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相比,指出中原地区“五方色观念”的起源与形成,与古代农耕社会的历法制度以及宇宙观念的具体发展存在联系[3];宋亦潇《礼玉“六器”的阴阳性别及与四神的关联》一文中认为“六器”有阴阳之分,指出其与四神阴阳说之间的关联性,并对它们与阴阳五行说的关系进行探讨[4];肖世孟也注意到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5],但没有做进一步介绍。

回顾前人研究成果,我们发现上述学者的研究很少将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结合起来。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再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以期厘清方色与六器的对应关系。

二、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配伍的阐释

中国传统的方色理论基本内涵表现为五色配伍五方,由于中国魍车氖笨展叵当硐治时间决定空间,因此方位被赋予颜色,也就意味着时间被赋予了颜色。下面,笔者将礼玉六器与方色理论及其衍生的相关问题来阐释“六器”之含义。

1.以苍璧礼天

玉璧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由研磨谷物的石环状石器演变而成,多为扁平状圆形,中央有穿孔。商周时期玉璧均为圆形,较前期较小。以苍璧礼天的原因据西周史墙盘铭言“青幽高祖,在微灵处”可知一二,“青幽”指天色[6],又因璧多作圆形,所以古人认为天是圆的、青色的。随着时间的发展,玉璧被当作是天地、王权的象征,苍璧礼天则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2.以黄琮礼地

距今5000年前玉琮就已出现,为内圆外方、中有直孔的柱状玉器,少量内外俱圆者。商周时期玉琮数量逐渐减少,形体偏小且多素面,一般作为礼器使用,是权力的重要象征。琮作为祭地之器,反映了古人“天圆地方”的朴素观念。《周礼・考工记》曰:“画缋之事:杂五色……土以黄,其象方。”又有《白虎通义・号篇》曰:“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可见,黄色是五行中央土之正色,土居中宫,能调节金、木、水、火之不足,以黄琮礼地便表达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

3.以青圭礼东方

玉圭由新石器时代石铲、石斧等发展而来,多为长条形,上尖下方。玉圭三代时多为天子、诸侯等有身份之人参加典礼时拿在手中的信物,真正的玉圭出现于商代,有平首和尖首之分。周代玉圭长条形为主,多素面。《礼记・月令》载:“孟春之月……乃择元辰,天子亲载耒耜,措之于参保介之御间,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躬耕帝藉。”天子亲执耒耜的现象一直持续到汉代,《后汉书・明帝记》记载“亲执壁,恭祀天地”,这体现了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张乾元先生《〈画缋〉考辨》一文中认为东方为木性,太阳始升于此,万物随之茂衍,在时为春,其色为青,又“云从龙”。按古代天干东方属甲乙木,以青圭礼东方表达了先民祈求东方行雨以保佑农业丰收的期望。

4.以赤璋礼南方

新石器时代晚期时已有玉璋,商早期流行,商中晚期逐渐减少。“半圭为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玉璋形式有多种,其中用以祭南方之神朱雀的为赤璋[7]。南方为火性,在时为夏,其色为赤[8]。红色代表南方。按古代天干南方属丙丁火,又《诗经》云“济济辟王,左右奉璋”,故以赤璋礼东方表示的是先民希望天下太平、稳定的美好期许。

5.以白琥礼西方

白琥表面刻有虎纹,有的钻孔或无孔。钻孔的称为虎形玉佩,可佩戴;无孔的称为玉虎,可作。又按其功用可分为白虎和虎符,其中用以祭祀西方之神白虎的玉器为白琥。西方为金性,太阳退降于此,在时为秋,其色为白。按古代天干西方属庚辛金,以白琥礼西方表达了先民对避邪、禳灾的期望及农业丰收的向往。

6.以玄璜礼北方

玉璜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河姆渡文化中,为弧形扁平状,两端有穿孔,可系绳佩戴。商周时期成为人们流行的佩戴物,尤以春秋战国时期兴盛。所谓半璧为璜,如果说璧象征天的话,璜则为一半的天,喻意权力、等级的削减[9]。北方为水性,在时为冬,其色为黑。按古代天干北方属壬癸水,严冬之时,以玄璜礼北方表达了先民祈求神灵庇佑的愿望。

三、结语

上文笔者通过对礼玉六器与方色配伍的阐释,大体上理清了“六器”与方色理论结合所形成的更为丰富的内涵。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仍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礼玉六器的功用及代表意义的论述上,希望以后的研究者能给出更为准确的理解。■

注释:

[1]本文所指的先秦时期取其狭义,主要指夏商周三代.

[2]冯时.自然之色与哲学之色―中国传统方色理论起源研究[J].考古学报,2016,(4):65.

[3]任爱君.试论古代草原宇宙观之五方色文化传承[J].论草原文化,呼和浩特: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9:54.

[4]宋亦潇.礼玉“六器”的阴阳性别及与四神的关联[J].民族艺术,2014,(3):76-77.

[5]肖世孟.先秦色彩研究[O].博士学位论文,武汉大学文学院,2011:54.

[6](美)汪涛.颜色与祭祀―中国古代文化中颜色涵义探幽[J]郅晓娜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7]集雅轩主.祭祀山川之礼玉:玉璋[J].陕西档案,2015,(2):6.

[8]张乾元.《画缋》考辨[J].美术观察,2003,(10):22.

[9]青林.浅述六器与中国玉礼文化[J].东南文化,2012,(5):11-13.

参考文献:

(1)(西周)周公旦著,徐正英,常佩雨译.周礼(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4:66.

(2)(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吴则虞点校[M].北京:中华书局,2007:69.

(3)(清)孙希旦撰,沈啸寰,王星贤注.礼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2007:97.

(4)(汉)许慎撰,(清)段玉裁注.说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265.

(5)杨伯达.论中国古代玉器艺术[J].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2):156.

(6)王仁湘.散说“弄璋”与“弄瓦”[N].光明日报,2016-07-08(5).

(7)王巍.中国考古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4:532.

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新疆;维吾尔族民间工艺;七坊街;文化建设

21 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经济和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现代商品中的文化含量、文化附加值在现代商品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商品的文化内涵、文化性格和文化特征,实质上构成了商品流通和布局的内在依据。同时,文化、科技在投入产出中的贡献率越来越大,智力优势正在取代传统的自然资源优势。现代市场的发展也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商品消费的心理元素和审美要求,产业运作中文化关系、道德关系,精神纽带与产业链接,物质纽带,利益关系有着不可或缺的相辅相成的重要互补作用。文化、精神、道德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成为直接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文化创意产业以“投资少、高附加值的产品,”成为一个朝阳产业,是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方向。文化创意产业已成为一些发达城市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我国东部地区城市纷纷建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利用原有资源,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聚合各种产业要素,形成首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长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滇海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川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中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等六大具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以北京为核心,已经形成文艺演出、影视制作、古玩艺术品交易等优势产业集群;长三角的上海、杭州、苏州、南京的工业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广告策划产业集群;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的广告、影视、印刷、动漫、会展业产业集群;中部以湖南长沙的电视广播产业已形成独特的创意产业链。我国的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基本处于集群发展的早期,在国际市场上的集群竞争力不强。[1]

乌鲁木齐七坊街成立于2009年4月28日,是对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的探索。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而特色文化街正是这种将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表现形式,使之相得益彰的独特经济和文化现象,它不仅为乌鲁木齐这座美丽的城市增加了一个独特的魅力,而且成为代表中国城市活力和特色的名片。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特色文化街是传统的商业街进化,是一种文化创意产业,尽管它的形式是商业街,其目的是为了促进企业的繁荣,但它最大的特点和核心价值,仍然是通过特色产业聚集、优化,通过注入和各种各样的文化元素,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文化性能和竞争力。这样说来,特色街群即是一座城市的吸引力所在。

乌鲁木齐本身就是一个拥有诸多具有特色的文化内容的城市,特别是维吾尔族民间工艺丰富多彩,魅力无穷,是祖国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的奇葩。对于七坊街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当然是少不了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特色的美术元素。民间艺术都来自市井和劳动人民,它与人们的生产、生或、风俗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以其通俗的形式、间接的造型、多方面的功能,满足老百姓在精神和物质上的需求,同时又较为容易被广大的劳动者掌握和运用。新疆维吾尔族民间艺术发源于新石器时代,历史上的民间艺术,不论是原始彩陶、石器,还是农耕时代的雕塑、绘画、工艺、建筑、服饰、音乐,歌舞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并且以其独特的少数民族特色。在维吾尔族民间艺术的历史,因为它源于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以家族式、部落式和师徒相授的方式为主要传承方式,加上长期以来的地域、文化、技术的封闭,使其保持了原来的艺术韵味,具有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维吾尔族的民间工匠技术精湛,我们在巴扎上欣赏到的各种手工艺品,充分显示出了他们的聪明才智。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主要包括:

首先是金属工艺。铜器制作,维吾尔族的铜制工艺一般以红铜为原料,经过冷砸成型,打制出铜容器、盛具、饮器和装饰品,在这些器物的表面雕刻出或单一或成组的图案花纹。而花纹的题材一般都是植物样式等。金银首饰,这些来自民间的艺人,通过娴熟的技艺创造出种类繁多,做工细腻的首饰;小刀,特别是英吉沙县的小刀,是维吾尔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有数百年的生产历史。它造型美观,刀体整齐光亮,刀口锋利,刀把上镶嵌着银、铜、玉、骨、宝石等,组成民族风格具有的图案,并配有精致的刀鞘,便于携带。

第二是纺织品工艺。有驰名中外的新疆地毯,是代表维吾尔族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它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深受维吾尔族喜爱的地毯图案有伊朗式、艾地亚勒式、阿拉尔式、恰其玛式、夏姆式阿那古丽等,花纹大都整齐、对称,线条粗犷,色彩对比强烈;有美丽的艾德来斯绸,艾德来斯绸是采用古老的扎经染色法工艺,按图案的要求,在经线上扎结进行染色的一种绸料,深受维吾尔族妇女喜欢。艾德来斯绸最常见的图案是巴旦木花、木板纹花和梳子花等图案;有维吾尔族民间印花布,它是维吾尔族典型的手工艺品。它的最大特色是把手工的、独创的印染技术和民族风格的图案融为一体,具有装饰趣味和浓重的乡土气息;有维吾尔族的传统花帽,维吾尔族不论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绣有各种花纹的花帽,因为它不仅具有防寒或防暑的功能,更重要的是作为生活礼仪中的需要;还有就是维吾尔族绣花枕头,它不仅是生活用品,而且也是一种工艺品。枕头上用刺绣、补纳、编织等手法绣有各种花卉、水果、禽鸟等图案,非常美丽。

第四是木器工艺,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维吾尔族木箱。维吾尔族每个家庭的居室内都有各式各样,大大小小的木箱,除有实用价值外,还具有一定的装饰作用。维吾尔族家庭木箱主要有镶嵌花、彩绘花、雕花木箱三种。纹样雕刻在本色木箱面上,显得朴实无华,古香古色。还有摇床,乐器,木质器皿等不同形式的木器。[2]

第五是陶器,新疆的陶器工艺已经有了几千年的历史。这些陶器造型古朴,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民族特点。质地厚重结实,充满了艺术魅力。

第六建筑装饰,维吾尔族无论是宗教建筑还是民居建筑的装饰都十分的讲究。造型上的装饰手法繁复,建筑上的装饰图案是维吾尔族建筑的最大特点,主要的装饰有彩绘,石膏雕花,砖雕、木雕、琉璃砖、木拼花、砖拼花等。

还有些其它工艺,如制作毡毯、马具、造纸等。这些工艺在历史长河中经过锤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在长期的创作过程中,维吾尔族形成了自己的审美意识,而这种审美意识通过工艺生产体现出来。从造型、图案和色彩中表现出来。

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其民间工艺不仅是伊斯兰教偶像禁忌的结果,也不仅是在生活中起到装饰功能,它体现的是维吾尔族长久以来对世界的认识和对大自然表现出的尊重和亲近,体现的是维吾尔族人们的生活面貌,以及独特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特点。

在制作工艺品的过程中,基本表现以伊斯兰教文化为核心的宗教情感。其造型即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另一方面也是伊斯兰文化之前本土文化的体现。

在工艺品上的图案以抽象的植物纹饰和几何纹饰为主,维吾尔族常用的植物纹饰主要有巴旦木、四瓣花、六瓣花、八瓣花、石榴花、无花果、大丽菊、波斯菊、麦穗、棉花、豆荚及藤、蔓、芽、蕾等植物,此外汉族常用的玫瑰、芍药、牡丹、葵花、梅花、荷华等也经过变化而大量使用,而火形纹、万字纹、古钱纹、回纹、阿拉伯字母等也穿插使用。还包括各种自然现象,和山水风景等,同时又有写实的表现,生活、生产用具,各种飞禽走兽,建筑样式。而图案结构则大致有自然形、几何形或自然几何结合形,纹样结构则有适合纹样、单独纹样、二方连续纹样及四方连续纹样等等。

在沙漠和绿洲环境中,对于生命的渴望和在生存环境中植物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的同时,维吾尔人对植物表现出极大地关注,并且转化为艺术所表现的对象之一。植物纹饰的产生和广泛使用,可追述到古代维吾尔祖先“由畏天而拜,由信天而敬”的原始朴素的自然观,和维吾尔族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自然观。

在维吾尔族民间工艺中,常用是色彩包括红色、绿色、蓝色、白色、黑色。这些颜色经过长期历史沉淀而成为人们崇尚的颜色,色彩的运用热烈而丰富,偏向使用纯度高的固有色,注重色相、冷暖、明暗的对比,在色彩的使用上适应各类建筑、纺织物、生活器皿等不同的装饰功能。

维吾尔族早期信仰过萨满教、拜火教、祆教和其它多种宗教有关。萨满教崇拜火神,红色为主。认为火神不仅会赐给人们以财富和幸福,还可镇压邪恶。维吾尔族崇尚红色有着悠久的历史。 公元七世纪开始,伊斯兰教在阿拉伯游牧民族产生和传播。在沙漠地区,绿色是生命和希望的象征,是穆斯林民族传统的颜色,被伊斯兰教视为一种神圣的颜色。维吾尔人喜好蓝色,也源于维吾尔族古人信仰萨满教。萨满教崇拜自然,当时,所有天地太阳,山脉和河流,闪电雷声等自然现象,人们都会崇拜。对蓝色天空的喜好也是属于对自然崇拜的一种而世代相传,逐渐演变为这种色彩喜好的民族心理。在新疆维吾尔族眼中除了是土地的象征,也象征着沙漠的颜色,它代表了新疆维吾尔族的生存环境。新疆维吾尔人对黄色的喜爱,也是起源于萨满教对自然的崇拜。新疆的维吾尔族崇尚白色,主要来自中世纪伊斯兰教的诞生地阿拉伯喜欢白色的习俗。阿拉伯地区天气炎热,太阳辐射强。阿拉伯人戴白色的头巾,穿着白色的长袍,住白色的石头建筑的房屋。这个习俗一代代沉淀在穆斯林民族的审美意识中。黑色,给人以庄重和素雅的感觉。新疆维吾尔族喜欢黑色,和喜欢白色一样,主要来自伊斯兰教的诞生地阿拉伯人崇尚黑色的习俗。

此外,新疆维吾尔族喜欢使用对比强烈,艳丽的颜色。这不仅是因为新疆维吾尔族人个性活泼、开朗、热情,同时新疆的环境大多是广阔的戈壁沙漠,自然颜色比较单调。新疆维吾尔族色彩文化广泛而丰富的,认识它,了解它是为了更好的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

我们将维吾尔族民间艺术放在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的环境下,结合维吾尔人的家庭生活、风俗习惯、,日常生产等,就能够了解到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反映了维吾尔族人特殊的生活方式和表现文化艺术的特殊方式。正是维吾尔族文化在人类不同文化中有的独特形式,体现了维吾尔族民间工艺的内涵和价值。

总之,新疆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是根据本民族的特点、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材料来源,经过岁月的淬炼演化形成的。民间工艺是新疆维吾尔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新疆维吾尔族信仰的物化形态和艺术表现形式,是民族情感和宗教文化的结晶。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及园区发展现状与问题 .[DB].http://

[2]维吾尔族的民间工艺.[DB].http://

[3]文化建设案例丛书编委会.文化建设案例 第一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徐清泉.维吾尔族建筑文化研究.[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

[5]刘茜,刘国防等.维吾尔族:历史与现状[M]新疆.新疆大学出版社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5篇

美术教育文化性课堂审美

一、美术教育观念的文化性

当下,新课程标准要求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初中美术教学是美术课程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要求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培养人文精神。首都师范大学尹少淳教授曾阐述:“美术作品就是要在广泛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因为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不可避免地受到所处环境的影响,所谓文化情境,实际上指的是一件美术作品被创作出来时,所依托的文化环境、条件及其特征。因此,美术课堂的学习内容应该视为一种文化的学习。当然,传统的美术教育观念依然影响很大。其表现在过于强调学科中心,过于关注美术专业知识与技能技法的训练。曾经在某中学的美术课堂上做过一次抽样调查:什么是美术课?学生们认为答案就是画画,持这种观点的学生占了被调查学生数的百分之九十多;学生们对美术作品的认识依然停留在古典主义绘画和超写实绘画中。虽然新课改已经进行了多年,但整个社会的认识、甚至美术教师的观念,依然停滞不前。

二、美术作品的文化性

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是在文化的大背景下创作的,而艺术作品也体现了文化的影响。初中7年级美术课本中有关介绍四川美院院长罗中立教授的作品《父亲》,这幅作品的成功完全是时代背景造就下的产物。作品描绘了后的改革开放,还处于动乱岁月中的国家。作者用一只圆珠笔来预示着改革春风已经到来了。作者饱含深情,用巨幅画的形式,借克洛斯超写实手法,刻画出一个勤劳、朴实、善良、贫穷而又敦厚的老农的特写形象。老人乌黑的面庞,因为微笑而堆积出一条条车轴似的皱纹;因为劳累而粗糙的手让人联想到曾创造了多少麦穗和稻谷?缺了牙的嘴,又进食多少粗糠腌菜?他身后是经过辛勤劳动换来的一片金色的丰收景象。因为这位老农的形象已经远远超出了生活原型,他早就不是罗中立笔下的大巴山农民,而代表的是中华大地上所有的农民。正是他们辛勤的劳动,才养育出世世代代的中华儿女,他是所有中国人心中精神上的父亲!

三、美术课堂的文化性

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教师不断尝试新的授课方式,很多课堂文化性逐渐很好的体现出来。例如,初中8年级课本中有介绍关于地方文化特色的章节。那么教师在设计课程内容时就应该考虑到各个环节如何加入文化性。以安徽省为例,任课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安徽地方特色文化来充实本章节内容。譬如可用传统的徽州黄梅戏、凤阳花鼓、阜阳剪纸、庐阳花布、传统的笔墨纸砚等来引出教学内容。提出问题也可以用地方历史人物和景点,例如:安徽的名人李鸿章、段祺瑞、曹操等,景点黄山、皖南的西递、宏村、金寨县的梅山水库、天堂寨等。笔者曾经听过一节关于地方人文性的省级美术优秀课,这位上课教师的导出就是一段黄梅戏。伴随着熟悉的乡音,大屏幕展开的是一幅幅生动的徽州沙画。画面带领观众以孩子般纯真的视角去观察徽州的古建筑。观者身临其境,仿佛看到了西递宏村的美景,看到了断桥残雪,看到了美丽的南湖秋色,看到了各种秀美的徽州建筑。这实际上就是该教师很好运用了观者对于地方特色文化的认同。

而在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文化性的补充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理解艺术作品。以欣赏课关于吴冠中先生的水墨画为例。吴冠中的作品虽然画面很简洁,颜色只有少量的黑色和大幅的留白,但是其作品的内涵和精华就是对中西文化的高度概括和提炼。这背后所体现的是画家本人的思想和主张。将中国写意元素和西方抽象元素融入画面,把自己内心的激情融入点、线、面、色彩和独特的构图中。他的作品带有鲜明的中国色彩和现代性。可能学生会在课后美术作业中关于技能技法的表现很一般,但是可以体会出吴冠中艺术创作的艺术语境和特点,从中受到启迪。这也是美术课堂文化性的成功之处,能让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中学生体会出作品的文化性。

在课程设计里渗入文化性,需要思想确立和不断尝试。例如初中7年级《生活中的色彩》一课中,通常我们对颜色的第一印象来自于西方的定义,即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而西方美术的革新也与颜色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印象派和后印象派。而在我们的生活中,一些地方的颜色特点来源于我们的生活习俗和文化特色。例如:陕北的黄土高原给与我们的颜色印象是质朴的。即使是扭秧歌时的大红大绿的着装也是那么的和谐。而中国传统文化讲究“寓意”,认为黄色代表着至高无上的荣耀,所以皇帝的衣服是黄色的。而紫色则代表着贵气。所以王侯将相着紫色服饰。同时黄色比较其他颜色,属于中间色。试想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调的中庸之道,其代表的是整个民族的基本性格。因此黄色代表着国人对于事物和未来的幻想,万物和谐,平稳,安宁。紫色象征着富贵、红色代表喜庆、白色和黑色代表着肃静。所以这才有了名师乐嘉的性格色彩测试,这反映了美术课堂确实需要文化性。

四、结论

中学美术课堂需要文化性。文化性的注入可以提升学生整体的认知层次。课堂文化性的培养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顺应了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使学生在保持对美术兴趣的同时,还能表达自我情感和创造想象能力。美术课程不知不觉渗入审美教育的现代意识,把握好文化传承和发展的关系,融合了现代科学的教育理念。在美术教育发展的道路上,文化性的地位已经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1]香港美术教育协会编.香港美术教育.

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6篇

湿地油画地域文化地域差异

作为黑龙江人文地理资源的一个体现,湿地文化已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湿地自然风景的表现具有地域文化的特点,存在着与其他地区文化特征的差异性。中国美术史上早已存在南、北方画派的画风文脉区别。无疑,所谓的“地域性”和“差异性”都不是浅层面的一些表象,还承载着人类文明进步的共同需求。笔者力求从地域差异的角度去探讨黑龙江湿地作为地域特色文化,在油画表现中呈现出的面貌与南方湿地风景在油画表现风格中存在的本质上的不同。

湿地一般分五大类: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黑龙江省的沼泽湿地是我国沼泽湿地分布最集中、最广泛的地区之一。扎龙湿地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中保留最完整、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是天然的物种库和基因库,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以芦苇湿地广泛分布最具特色。可以说,以黑龙江扎龙芦苇湿地作为典型元素,研究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湿地风景油画创作具有现实意义。

研究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湿地风景油画创作首先要理清湿地的色调对我们的视觉的影响,以及自然景物承载的光与色彩的地域性文化差别。

一、季节性的色彩变化

黑龙江芦苇沼泽湿地景物的固有色,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产生不同的变化。黑龙江省的沼泽湿地,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霜冻期较长。因此,黑龙江芦苇沼泽湿地颜色随着季节的交替而呈现出季节分明的色彩变化。春季和夏季黑龙江芦苇沼泽湿地整体颜色呈由浅到深的不同绿色,而秋季和冬季湿地颜色呈现出从黄绿色到土黄色的不同变化。在霜冻期,由于冰雪覆盖,整个湖区呈现银白色,这是与南方湿地终年存在绿色的最大不同。那么,根据黑龙江扎龙湿地整体存在的固有颜色的变化,创作者可以确定表现芦苇沼泽湿地风景的油画基本用色,分为绿色调和黄色调以及白色调等,是具象油画表现色彩的基本色调。

二、亮丽的色调

除了考虑景物固有的颜色,在绘画中创作者还要思考光源色对画面的影响,不断丰富其光色的变化内容,不仅使画面本身的色调和谐自然具有层次感,还能使单调的色形呈现出空间体积感,增强了画面的可塑性及欣赏性。

我们都知道,日出、日落方向的天空是红色的,就连被它照亮的云层底部和边缘也变成红色了。原因在于空气的分子、水汽和杂质,使得光线的短波部分大量散射,而红色、橙色的长波部分,却散射得不多,那么就不难理解光线在水里面会折射。由于无数个水珠存在,光线就要折射无数次,光线在折射过程中是有损耗的。就南北方的空气湿度来分析,南方湿度大,空气中水分子含量高,太阳光到达地面时会受到水分子的折射,所以南方的天气经常会给人烟雨蒙蒙的感觉,这也是南方的特色。在常人眼中这种微小的变化几乎没有区分,但在画家挑剔而又敏锐的观察中就不可能无动于衷,南方风景画家早已把这种朦胧含蓄之感通过自己的作品与世人交流了,并形成了整体的风格。已故绘画大师吴冠中是江浙人,不仅从色彩上表现江浙一带的风景特色,同时又在中国画当中吸取了许多抽象元素运用于油画当中,为我们中西文化融合拓展了思路,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广西画家张冬峰所表现的风景画,色彩细腻而甜美,温润之感沁人心脾,这就是南方画家所捕捉到的南方水乡景色的魅力。而北方则不然,气候干燥,光线感强烈,景色更像叙事诗一般的壮丽,以感情的豪迈气魄而动人心目。北方的色彩明快,对比强烈,优美简洁概括,别具视觉冲击力,呈现亮丽的色调,也是笔者所强调的黑龙江省与南方各省市地区地域性的光线上的差别。

三、蓝色的和谐

环境色是物体表面受到光照后,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围的物体上。环境色的存在和变化,加强了画面相互之间的色彩呼应和联系,能够微妙地表现出物体的质感。作为黑龙江湿地元素之一的扎龙芦苇沼泽湿地,地处黑龙江省西部的松嫩平原。从表现内容上有蓝天、白云、芦苇、各种水鸟、冰雪,还有季节变化所赋予的颜色等,虽然没有南方景色山水相依的婀娜多姿,但绝不会缺少坚毅、苍劲、豪迈的气魄。这里我们可以分析表现内容之间色彩的相互影响。天空作为必不可少的元素,其色彩对其他景物色彩的影响较大。我们知道,北方比南方各省区云量少,日照时数多,而且辐射强度大,用湛蓝形容北方的天空一点也不为过。而这种天空的颜色对芦苇湿地其他景物的色彩产生影响,也会带有蓝色的倾向,其他景物的色彩必然与天空的颜色相呼应,形成整体的色彩和谐,而不是孤立的色块存在。由于平原地区物象相互遮挡现象较少,光影关系直观、明确,表现内容时更应该注意色彩的层次性变化与分布。

通过以上分析与论述可知,扎龙芦苇沼泽湿地作为黑龙江湿地特有元素在油画表现中色彩的应用规律。首先,应抓住季节色彩的变化规律,以及自然光色的特点,表现具有强烈色彩对比关系的画面效果。其次,以此为出发点表现以黑龙江湿地为特色的北方地域文化,以色彩的独特性表现南北方地域文化的差异。最后,色彩可以抽象为具体的地域文化符号,体现不同地区、地域的文化差异。黑龙江湿地风景油画表现的风格就可以体现这种色彩,使其抽象为具体的符号呈现给观众,使观看者体会到符号的象征意义——地域文化。

(注:本文为大庆师范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10SK17)

参考文献:

[1]张亮.三江平原沼泽湿地岛状林植物区系特征及多样性分析.中国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2] 吴冠中.我负丹青:吴冠中自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3]《艺术上海——76名家作品展》座谈会纪要[Z].

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楚文化 荆州 旅游资源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一、引言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指由襄阳、荆州、宜昌、十堰、荆门、随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神农架林区8个市(州、林区)组成的生态文化旅游区域。荆州位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东南部,地处“两湖平原” (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腹地,东临武汉,南接湖南岳阳,西邻宜昌、“长江三峡”,北靠荆门、襄阳,是一个天然的旅游集散地。荆州作为楚文化的发源地,也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自古就有文化之邦的美誉。

目前,荆州尽管把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作为旅游开发的主题,但从整体来看,荆州文化旅游尚处于后发位置,只有集中精力,突出重点,方能后发制胜。因此,非常有必要结合荆州自身实际和圈内外旅游发展整体态势,对荆州文化旅游的主题形象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本文站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视角下,试分析“楚文化”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

二、荆州楚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荆州,是楚文化的发祥地。近几十年的考古调查和发掘显示,纪南城是春秋末年至战国晚期的楚国都城,先后有20位楚王在此建都,历时441年,也是楚国繁荣和鼎盛时期的首都。在荆州城区,楚文化遗产主要有纪南城遗址、熊家冢楚墓、荆州博物馆、海子湖、江渎宫、八岭山楚墓群、孙叔敖墓、樊姬冢;在石首,主要有石首市博物馆、范蠡墓等;在监利,主要有程集古镇、伍子胥故里。此外,除著名的熊家冢楚墓外,还有一大批楚人墓葬正在发现和考古发掘,如雨台山楚墓、九店楚墓、天星观楚墓、马山一号楚墓、包山楚墓、郭店一号楚墓等。

1. 纪南城遗址公园

楚纪南故城为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其城址位于今荆州城区5公里处,周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陆交通便利。楚纪南城为当时南方第一大都城,是楚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创造了闻名中外的长江流域楚文化。城东西长4.5公里,南北宽3.5公里,总面积约16平方公里。城墙周长15.5公里,为夯土筑成,坚实牢固。城内宫殿遗址遍布,附近还有纺织、冶炼等作坊及商业区遗址。1961年,国务院公布纪南城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楚纪南故城现已经列为旅游开发项目,整个项目的策划与规划由国家文物局指定的专门机构创意与编制,目标是建成国内最大的考古型遗址公园。

2.楚文化主题公园项目

楚文化主题公园,作为纪南城遗址公园的配套组合项目,选址在楚纪南城遗址公园东侧800米处,规划面积为2平方公里陆地和1平方公里水域。该项目是荆州“十一五”规划的重点项目――荆州市海子湖旅游区(楚文化主题公园、旅游休闲配套区、荆楚人家民俗区)的主要组成部分。

这个重新修建的历史区域将以再现楚纪南城建筑精华为主,包括城门、城堡、城墙、宫殿、牌坊、街市、旅馆、餐馆、港口、商业区、作坊区、军事区等设施。整个园区运行模式,将是由穿着楚国时代服饰的工作人员、演员和手艺人给游客现场表演生活、艺术的旅游社区。同时,开发多种互动项目供游人体验式旅游。

3. 熊家冢楚墓

“北有兵马俑,南有熊家冢”。熊家冢楚墓位于荆州市川店镇张场村,东南距纪南故城约26公里、距荆州城约34公里。据《江陵地名志》记述:“熊家冢,因埋葬熊姓祖先而得名”,是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川店~马山古墓群”中规格最高、布局最完整、代表性最强的大型墓地之一。该墓规模宏大,学者猜测墓主人是一位在楚国历史上具有较大影响的楚王。2005年11月29日,国家文物局正式批准对熊家家墓地车马坑和部分陪葬坑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经过省市文物部门多次勘探,熊家冢陵园由主冢(即熊家冢)、陪葬冢、车马坑、排葬坑、壕沟等组成,整个墓地的排列规整有序,遍布西山岗,属罕见的特大型楚墓。该墓发掘将会在海内外产生轰动性影响,全面激活荆州旅游市场。

4. 荆州博物馆

荆州博物馆始建于1958年,占地4.8万平方米,是一座集陈列展览、文物保护、田野考古、文物收藏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地方综合性博物馆,荣获全国地市级“十佳博物馆”之首的盛誉。博物馆现藏文物13万余件,其中有堪称举世之最的战国丝绸;有全国馆藏数量最多、最精的战国秦汉漆器;有堪与马王堆汉墓女尸相比肩的西汉古尸;以及在楚乐宫进行的《荆凤楚韵》楚乐舞主题表演等。

三、从荆州自有旅游资源看开发楚文化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

华中师范大学旅游景观设计院在其主持的课题《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荆州发展规划(2009-2020)》中,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对荆州市重点资源进行了赋分评价并列分等级,从质量上来分析荆州文化遗产的存量,结果显示:

荆州人文景观中等级最高、影响力最大的资源,主要集中在楚文化、三国文化和水文化旅游资源。尤其是楚文化,其历史科学价值和珍贵程度显然是其他文化资源所无法比拟的。楚文化旅游资源占据荆州旅游资源最高等级五级共四项中的三项。从总体上看,楚文化旅游资源以遗址遗迹为主,三国文化旅游资源除少量遗址遗迹外,大多与三国故事和传说紧密相连。

1.三国文化旅游优势不明显

荆州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相争的焦点,历史上关羽曾领兵镇守此地27年。据相关统计数字显示,三国时三家在荆州会兵时留下的文化影响力并不是一样重,而是侧重于刘备集团。

(1)全国范围上,从线路的划分和游客在线路的选择来看,湖北的三国文化旅游不占优势。

目前全国的三国文化旅游目的地划分为以下四个:一是旅游目的地主要在四川、陕西和甘肃的“蜀汉”线路群;二是旅游目的地主要在河南、河北、安徽、山东的“曹魏”线路群;三是旅游目的地在江苏、江西和浙江的“东吴”或“孙吴”线路群;四是主要旅游目的地在湖北的线路群。

(2)湖北范围内,荆州的三国旅游资源也不是很突出。

襄阳开发了“古隆中”旅游景点;成功申报了“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主打“诸葛亮文化”,并且通过举办诸葛亮文化节,进一步挖掘诸葛亮文化资源,打响诸葛亮文化品牌,提升襄阳文化软实力。此前,原襄樊市先后在1993年、2001年、2002年、2010年举办了四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并在2007年举办了“纪念诸葛亮出山1800年”大型庆典活动。

宜昌有大量三国文化遗存, 仅以与关公生前死后有关的遗存而论, 其下辖的当阳县即有古麦城、周仓墓、关陵、关公显圣处、显烈祠、跑马堤、扬旗崖等60 余处之多。

荆门是三国文化资源十分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三国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撑点之一。荆门三国旅游资源包括古长坂、荆襄古道、掇刀石、马良山、关公庙遗址、东吴连发弩机等。

2. 红色旅游竞争力弱

荆州的红色经典旅游区有两个,即湘鄂西革命旧址――洪湖瞿家湾和监利周老嘴镇。虽然,“一曲洪湖水,唱遍天下知”,瞿家湾、周老咀等革命旧址已列入国家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但与中国第七大淡水湖、湖北省第一大湖的洪湖湿地生态旅游风景区相比,洪湖的红色旅游资源明显逊色不少。

同时,红色旅游在湖北本省也有不少优秀的经典线路,但荆州开发红色旅游受资源和本身旅游业落后等限制,如景点少而散,开发滞后等,不能形成规模优势,竞争力弱。

3. 水文化开发落后,无法形成规模

荆州的水文化旅游资源主要包括洪湖湿地生态旅游区、石首天鹅洲湿地生态旅游区、松滋水旅游区等,江陵南星洲长江文化园、荆州万寿宝塔文化园、荆江大堤、荆江分洪工程南北闸区等也是荆州水文化的载体。

荆州水文化旅游资源不同程度地存在散、小的问题。缺乏统一的串联和包装,旅游产品老化,突出历史文化名城特色和优势不够,缺乏足够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品位。更由于资金和管理水平的限制,水文化资源开发严重滞后,与周围城市的水文化资源相比明显落后,无法形成规模而缺乏吸引力。如,与长江三峡这一位于湖北境内的水文化旅游著名景区相比,荆州发展水文化旅游,无论是在基础的物质资源上还是知名度上,都不存在优势。

四、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看开发楚文化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

湖北省委、省政府在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战略决策中,对旅游业发展提出的目标是,以“一江两山”为龙头,以长江三峡观光度假旅游区、武当山文化遗产旅游区、神农架原始生态旅游区、清江土苗族民俗风情旅游区、楚文化及三国文化旅游区、大洪山历史文化旅游区六大核心旅游区为支撑,把鄂西打造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从该旅游发展目标中显而易见,荆州的比较优势就是大力开发楚文化。只有把旅游发展定位于大力开发楚文化,荆州才算是找准了旅游业发展的坐标。

1. 开发楚文化旅游相对于鄂西北的优势

相对于襄阳、十堰、神农架和随州这四个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城市而言,荆州发展楚文化旅游有两大优势,一是荆州的楚文化旅游资源多,且知名度高,二是荆州旅游业处于刚起步阶段,可塑性强。襄阳、十堰、神农架和随州等地的楚文化旅游发展受自身资源限制,大都走的是山水风光旅游路线。荆州旅游起步晚,给荆州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一定困扰,同时,也使荆州在发展楚文化主题旅游上具有了可以大刀阔斧开发的可能。其他几个地区的文化旅游(诸葛亮文化、道教文化、神农炎帝文化等)经过多年的开发已各具特色,开发楚文化主题旅游会对已形成规模的原有旅游资源造成冲击。

2. 开发楚文化旅游相对于鄂西南的优势

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州,南接湖南,西北毗邻重庆,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文化积淀,使恩施自治州形成了人类起源文化、古老巴楚文化、民族制度文化、民族风情文化、革命红色文化、现代文明文化等多元文化类型。宜昌市凭借其瑰丽秀美的自然山水、奇特壮观的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的生物景观和蔚为大观的现代工程,现已形成多条旅游“精品线”、“特色线”,最具卖点的要数“长江三峡、三峡工程和屈原故里”三大世界级品牌。荆门的文化资源主要有屈家岭文化、荆门楚文化、象山文化、明显陵文化和名人文化。荆门楚文化主要位于境内钟祥市。钟祥曾经是楚国陪都,楚国在此开展一些重大政治、军事和文化活动。相较于荆门楚文化,荆州是楚国全盛时期的都城所在地,是楚文化的中心区域,境内共有11处17个楚文化旅游资源点,有封土堆的大型古墓葬1000多座,20代楚王的墓葬就在此列。荆州就像是一部记录楚文化发展变迁的活的史书。

3 .开发楚文化旅游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的联动优势

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总体上看,长江三峡、神农架、武当山等著名景区大都位于西部,地处东南部的荆州虽拥有世界级楚文化旅游资源,但目前尚缺乏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产品。开发楚文化旅游资源,不仅可以弥补东南部缺乏品牌旅游产品的不足,还可以带动圈内城市――荆门、襄阳与宜昌的楚文化资源开发,并与武汉城市圈对接,形成联动效应,实现资源共享、客源互流、市场共建、信息互通、文化互融、节庆互动、利益共享。

五、结论

上述以荆州开发楚文化旅游资源为出发点,通过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内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后,不难得出:荆州旅游业发展,应该而且非常有必要把开发楚文化旅游资源放在主体地位,突出“楚国故都”主题,深挖楚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楚文化旅游精品,方能实现以质取胜,实现荆州市“十二五”时期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重要支点和文化中心,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 韩晏清. 荆州与三国文化[J]. 决策与信息,2005,3

[2] 许可振,马哲军.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概览[M] . 北京:研究出版社,2010,10

[3] 谭白英. 楚文化与湖北旅游业发展[J]. 江汉论坛,2003,2

4] 李春明. 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J]. 世纪行,2008,10

红色文化论文范文第8篇

甘肃是中华民族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位于祖国西部地区,黄河纵穿南北,古丝绸之路横贯东西,境内分布着极为丰富的古代文化遗存和人文景观,还有众多的古城、关隘、石窟等文物古迹,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2处,全省A级旅游景区达到220家,其中5A级景区4家,4A级景区73家,著名的敦煌莫高窟是我国首批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文物古迹之一。

“十二五”期间,甘肃省的旅客接待人数和旅游综合收入都有了质的飞跃。这期间,甘肃省累计旅游接待人数52046.5万人次,比“十一五”增长266.4%,年均增长29.6%;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80.5亿元,比“十一五”增长316.6%,年均增长32.7%。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实现了“五年翻两番”,增速连续5年排在全国前5位。本论文将探讨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的甘肃省,通过何种传播策略逐步提升旅游形象的知名度和影响度。

一、媒介传播策略

媒介传播是指以印刷媒介、电子媒介、新媒介等传播媒介为载体进行传播的方式。旅游形象的媒介传播即指传播者(以城市政府为主)用各种传播媒介作为载体,通过各种媒介形式,采取各种媒介手段,使用各种媒介方法与城市的内外公众进行旅游形象相关信息的传递、接受和反馈活动的过程。甘肃旅游发展的媒介传播主要是运用新媒介载体,其中网络媒体、手机媒体和移动媒体是传播中常用的新媒体形式。

自2011年来,甘肃省共投入旅游宣传资金二亿多元,制作高质量的旅游形象广告片,在国内外重点媒介平台上投放。先后重点选择中央电视台、《读者》杂志、甘肃卫视、中国旅游报、甘肃日报、香港大公报、文汇报、北京首都机场航站楼、中川机场、铁路北京站、北京西客站、上海虹桥站、东航、国航机舱电视、广州高铁南站、韩国首尔地铁站、上海虹桥地铁站、天安门广场、香港铜锣湾、纽约时代广场LED屏幕等20个主要客源市场影响大、覆盖面广、性价比高的广告宣传平台进行长期连续宣传。其次加强省内联动宣传,开展全省各市州电视媒体互换互播旅游形象宣传片工作,积极推进省内各市州之间旅游宣传资源互换互播,建立起全省旅游联合宣传推广模式,加大省内各地新兴旅游目的地、重大旅游节会活动、重大旅游投资项目和旅游线路产品的宣传推广,协调各市州在本地电视台提供旅游宣传资源,在每天播出午间新闻、晚间新闻和晚间剧场的前后各提供30秒的广告时段,每天总计提供广告时长为3分钟。再次重视网络媒体宣传效应,在社交网站facebook及乐途旅游网、腾讯旅游网、艺龙旅行网、人民网旅游板块、乐视网、携程网开展甘肃旅游形象宣传,完善携程网旅游目的地系统,不断深化与优质媒体资源的合作。完善甘肃省旅游局官方网站,创新微信公众媒介,全省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旅游企业强化微信、微博、旅游QQ群等自有宣传平台建设。

在主动投放宣传广告的同时,利用媒介平台积极与公众互动,增强传播效果。通过调查研究游客出行的旅游信息收集习惯,利用网站、微信、微博、手机APP、二维码、数字终端平台等新兴媒体手段,以及在机场、车站、三星级以上旅游星级饭店设置智慧旅游宣传查询终端,向来甘肃省的旅游者提供旅游咨询服务。同时组织策划甘肃旅游精品宣传口号征集、甘肃旅游美文网络大赛、导游大赛、饭店服务技能大赛、旅游网上博览会等网络主题活动,进一步扩大了甘肃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节会宣传策略

Ritchie提出了大型活动(Mega-event)的定义:从长远或短期目的出发、一次性或重复举办的、延续时间较短、主要目的在于加强外界对于旅游目的地的认同、增加其引力、提高其经济收入的活动。要使其获得成功,主要依赖其独特性、地位、具有创造公众兴趣并吸引人们注意的时代意义。

“丝绸之路”是甘肃的特色旅游品牌,为实现“以节造势、以节聚客、以节促发展”的目的,通过打造特色品牌节会来提升甘肃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自2011年起,国家旅游局和甘肃省政府每年举办一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重点打造“精品丝路・绚丽甘肃”的整体旅游形象和对外开放的国际形象,拓展入境游市场。节会规模和影响度不断扩大,在7月20日落下帷幕的第六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中,更加突出国际性和实效性,共有700余名国内外嘉宾出席了开幕式,其中国外嘉宾超过300名,参会人数以及旅行商参会规模均创历届之最,全省各地推出了70余项重点旅游活动,涵盖了旅游展览、旅游合作交流、体育赛事、精品剧目演出、形象大使选拔等多种类型,全面展示了甘肃各地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了强有力的旅游宣传效应,节会期间全省共接待游客232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43亿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24.1%和26.5%。通过举办和参与节会的宣传策略,很好的提升了甘肃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三、区域旅游协作传播策略

甘肃省成立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通过强化区域旅游协作,传播甘肃旅游形象。甘肃联合陕西、宁夏、青海、新疆、四川、重庆、云南、广西、山东、山西、河南省旅游局(委)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旅游局,成立了“丝绸之路旅游推广联盟”,制作了联盟形象宣传片。与山西省旅游局、台湾观光协会签署加强旅游交流合作的协议,参加了中国长城旅游市场推广联盟、中国黄河旅游推广联盟、青藏铁路旅游推广联盟、中国世界遗产旅游推广联盟和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通过西北旅游协作区和川陕甘旅游协作会议,积极与兄弟省区加强区域合作力度,将优质的旅游资源整合起来,进行旅游推广宣传,共同打造精品旅游线路,促进甘肃旅游产业发展。

四、整合营销传播策略

整合营销传播主张把一切企业的营销和传播活动,如广告、促销、公关、新闻、直销、CI、包装、产品开发进行一元化的整合重组让消费者从不同的信息渠道获得对某一品牌的意志信息,以增强品牌诉求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甘肃省通过构建形象宣传、产品推介和客源招徕三位一体的现代旅游营销体系,努力实现旅游促销向旅游营销的转变。通过开展旅行社客源市场调查工作,制定出台了《甘肃省旅游局关于鼓励旅行社“引客入甘”旅游的补贴办法》,这项市场激励措施受到海内外旅行商的普遍欢迎。同时不断创新营销方式,通过印制“敦煌卡”、《丝绸之路自驾车旅游护照》和《境外留学生甘肃旅游优惠手册》吸引游客,并四次更新拍摄甘肃旅游宣传片,改进《甘肃旅游指南》和宣传画册,组稿刊发《人民画报・甘肃大景区特刊》,扩大宣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