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糖尿病医生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梁晓春,49岁。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科主任。
出诊时间:每周二、三上午,每周四下午
地址: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
邮编:100730
个人简介:1978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1987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研究生院获医学硕士学位。毕业至今一直在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工作,于1993年和1997年先后破格晋升为副教授和教授,1998年批准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生2名、博士生5名,在读3名。1999年~2000年在美国德州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研究中草药治疗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医学科学院、首都发展基金等重点课题9项。90余篇,获优秀论文5篇。曾获卫生部、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成果奖9项(2003年、2005年获北京市科技成果三等奖2项,2005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成果三等奖1项)。作为主编、副主编和编委的书著12部。1997年获北京市高等教育委员会教学成果二等奖。1998年获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优秀科技工作者。2005年获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2006年获北京市首届中青年名中医。目前担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临床药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中药杂志》、《中成药》、《中华全科医师杂志》、《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北京中医》、《糖尿病新世界》等十多种杂志的编委。
专业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相关科室信息:北京协和医院中医科成立于1956年,曾聘请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施今墨,著名中医学家任应秋、陈慎吾、钱淇光、李重仁等为顾问。1975年聘请北京四大名医施今墨的入室弟子著名中医祝谌予作为中医科主任。几十年来全科以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和发展为主要方向,中西医结合开展医、教、研工作,培养了大批中西医结合的骨干人才。曾获得卫生部科技成果、北京市科技成果、北京市教学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科技成果及世界传统医学成果等多种奖项。数百篇,获优秀论文多篇,主编与参加编写的书籍40多部。多次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交流。科室成员在全国学会担任理事、常务委员、委员及国家级杂志担任编委的人数达15人以上。2002年被批准为北京市综合性医院示范中医科。
于康,38岁。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副主任医师。
出诊时间:每周五上午
地址:北京东城区王府井帅府园1号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
邮编:100730
个人简介:现任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副教授,副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营养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营养学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健康风险评估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首席营养专家、北京市健康教育协会常务理事、《中国临床营养杂志》编委、《食品安全与健康顾问》杂志编委、《糖尿病天地》杂志编委、《糖尿病新世界》杂志编委会顾问。
在中国核心医药期刊及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主编学术专著《临床营养治疗学》和《临床营养医师速查手册》。副主编学术专著《临床肠外与肠内营养》、《肠内营养》、《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诊疗手册》和《临床营养学》等。作为编委参加16部学术专著编写。主编科普丛书《作自己的营养医生》、《临床营养解决方案》、《营养与疾病防治241问》、《非典型肺炎营养防治90问》、《小食物大功效》、《糖尿病高血压高血糖饮食自疗法》、《代谢综合征的营养治疗》、《营养门诊》、《宝宝的第一口食谱》等45册。
【论文摘要】糖尿病是个慢性病,合并抑郁则重复杂,治疗困难。本文将探讨其合理治疗,以提高其临床疗效。
糖尿病患者极易并发精神障碍,原因:①心理、社会因素是这两大类疾病的共同主要因素之一。许多研究指出,糖尿病患者的人类似于神经症患者的许多特征,如内向、性格不稳、被动、依赖、幼稚等[1],很多糖尿病患者也经历了不同的应激生活事件。糖尿病中双激素学说也证实了这一点。②糖尿病为一种慢性疾病,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应激因素,给患者带来慢性心理应激,从而容易出现神经症性症状,比如患者患病后需要长期控制饮食,面对各种饮食的诱惑不能随心所欲进食,同时又害怕自己长期摄入不足造成“营养不良”,害怕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担心长期用药会给机体造成不良影响和太大的经济负担等。这些都是容易促发神经症性障碍的心理应激因素。③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糖波动,微血管病变,也会引起中枢神经、周围神经、植物神经病变,从而出现各种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失眠,严重且发病率最高的是抑郁。研究表明糖尿病伴抑郁患病率达29%[2],是正常人的3~5倍。且糖尿病性抑郁的患者有80%会复发。糖尿病伴发抑郁可使病程迁延趋于慢性化,且自杀率高达10%,大大高于普通人群10~30/10万人[3]。
1 糖尿病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
1.1 难以改变的抑郁心情:内心痛苦、情绪低落、沮丧忧伤、苦闷、兴趣减退、悲观失望、精神不振。
1.2 认知功能障碍。
1.3 自主功能紊乱。
1.4 肌紧张亢进状态。
1.5 焦虑、自杀。
1.6 许多与糖尿病及其合并症有关的痛苦、恐惧感、厌恶感:自我治疗的心理负担、生活受到限制所引起的苦恼、持续进行自我治疗疲惫感、认为自己没有充分进行自我治疗的负罪感等症状。
1.7 低血糖时恐惧感:因预感发生低血糖而焦虑。
2 糖尿病患者抑郁症诊断标准
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多采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中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方法简单,标准明确,有好的信度和效果,实用性强。
3 糖尿病抑郁症的治疗
3.1 心理治疗:对这类患者一般采取认知行为治疗或人际行为治疗,糖尿病专科医生要同情、理解患者,对患者经常予以肯定和鼓励,应根据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设定病情控制各项指标的不同阶段目标,切忌急于求成,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对治疗失去信心。
3.2 对重性抑郁及心理干预治疗无效的糖尿病患者,给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以及早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3.3 药物治疗期间要注意,抗抑郁药之间、抗抑郁药物与降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些抗抑郁药物可增加糖尿病药的血药浓度,导致低血糖发生。一些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止剂可改变吡格列酮及瑞格列奈的代谢,同时应用可引起低血糖的风险。氟西汀和氟伏沙明可阻碍格列美脲的代谢。除西酞普兰外,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止剂都能不同程度的增加罗格列酮、格列吡嗪的血药浓度。
3.4 抗抑郁药包括三环类抗抑郁剂、单胺氧化酶抑止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止剂及新型抗抑郁剂。前两者不良反应较大,对血糖有影响,临床较少应用。后者不良反应较小,常作为临床一线用药。如:氟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氟伏沙明、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米氮平等。
3.5 降糖药包括磺酰脲类、双胍类、葡萄糖转化酶抑止剂、列奈类、噻唑烷二酮类及胰岛素。按照ADA关于T2-DM治疗指南,临床常用的是: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磺酰脲类及胰岛素。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性抑郁症病情更加复杂,治疗更加困难。因此,需要医生周到细致,全面了解糖尿病及抑郁症的治疗新技术,才能更有效地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沈渔村.精神病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65~481.
【关键词】 糖尿病;出院;高血糖;护理干预
随访Ⅰ糖尿病和Ⅱ糖尿病患者421例,发现162糖尿病患者发生高血糖,其发生率较高,约占38.4%,高血糖的发生率与年龄、分型、依从性、所患的并发症的多少有关,高血糖的后果不仅加重糖尿病的病情,而且可导致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甚至造成死亡。现对我科2008年8月至2010年11月出院后随访的糖尿病患者421例中,对发生的162例高血糖患者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预防性护理干预。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Ⅰ型糖尿病38例,Ⅱ糖尿病患者124例,年龄6~86岁,病程6个月~28年。合并症:糖尿病足14例,视网膜病变31例,高血压29例,肾脏病变34例,脑血管病变19例,神经病变37例,感染性疾病8例。其中胰岛素治疗73例,单用磺脲类11例,磺脲类+双胍类46例,磺脲类=a-糖苷酶抑制剂32例。
1.2 监测毛细血管血糖值:11.2~24.3mmolL,平均比正常值高4.2~17.3 mmolL,出现高血糖症状,加降糖药或胰岛素微量泵降糖后症状缓解。
1.3 临床表现
58例患者无明显症状,104例患者不同程度出现自觉口渴、多饮、多尿较前明显、乏力、头晕、视物模糊、食欲下降、皮肤瘙痒等。
1.4 治疗与结果
162例患者均在随访时随机监测毛细血管血糖或出现症状时监测血糖时发现。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其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或静脉滴注短效普通胰岛素6~12u+0.9%NS100ML或胰岛素微量泵注射0.9%NS50ML+短效普通胰岛素20~50u,以10~25 ML小时静注,每小时监测微量血糖值。经调整或用药后血糖均下降,好转,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2 原因分析
2.1 药物因素
当糖尿病患者一定程度上控制血糖后,口服降糖药一般在附近的药店买,不清楚其生产厂家不同所造成的影响,再有的情况就是厂家、剂量相同但价格便宜与正规医院不同的冒牌产品,部分患者以为血糖平稳或正常一段时间后,没有经过咨询医生而自己减少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剂量。本组162例患者中占 78例。
2.2 饮食因素
饮食治疗是所有糖尿病治疗的基础,是糖尿病病程中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不可缺少的措施。糖尿病患者的饮食疗法强调控制总量,定时定量进餐,合理分配3或4餐的热量。但本组糖尿病患者不同程度地增加餐的总热量或吃甜食等,本组高血糖患者占46例。
2.3 运动因素
运动疗法的糖尿病治疗的手段之一。减少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错误是本组老年糖尿病的特点,主要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合并一种或多种合并症减少运动或难以运动引起的。本组发生高血糖患者占38例。
2.4 年龄因素和自我效能差
Ⅰ型糖尿病患者中,年龄6~14岁,Ⅱ糖尿病患者58~86例,可见,年龄偏小或偏大的两组年龄段的自我效能差较差[4]。
2.5 不重视血糖的自我监测和心理因素的影响
部分患者未能根据出院后的建议进行血糖监测,当监测的血糖正常一段时间后,认为没有必要经常监测血糖,加上自觉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故不重视血糖的自我监测的患者占了本组39例。糖尿病治疗过程复杂难以坚持 糖尿病治疗是系统的连续过程,多数患者认为难以坚持,但由于病程漫长,治疗复杂,还有长期的药费费用,让部分患者心理出现焦虑、忧郁等情绪。
3 护理干预
3.1 使用药物指导
建议患者到正规的医院就诊买药,减少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的剂量时必须咨询医生。怕麻烦和便宜药导致血糖升高在我们基层面向农村病人比较多见。
3.2 饮食指导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让患者及家属了解饮食的重要性和要求,熟悉食品交换法,并根据患者自身情况重新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每餐的时间、食量相对固定,饮食量和药量保持平衡,在进餐多或进甜食时,对进餐的总量要适当减少或增加药量。
3.3 运动指导
本组部分年老的糖尿病患者多数合并有一种或多种合并症,如心脑血管方面的并发症,经常会有意无意地减少运动,指导其合适运动强度的运动,并以有氧运动为主,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其中步行及做轻体力的家务是容易坚持的最好方法。以简单易行、容易重复、循序渐进、量力而行为原则。
3.4 加强自我管理效能和家庭成员支持
年龄偏小或偏大的两组年龄段的自我效能差较差,需加强自我管理的意识,认识糖尿病虽然是终生性疾病,但自我管理加强了,它可以平稳的控制血糖,从而大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优化生活方式。进行家庭干预,建立家庭支持系统 糖尿病患者控制疾病,离不开家庭支持[2]。让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监测中,使患者的家庭建立起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有力的支持系统
3.5 血糖的自我监测
血糖的监测是最常用、最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经常按每日6次或3次或隔日一次的空腹学糖或餐后血糖的监测。这样可及时了解自己的血糖情况,如发生高血糖或低血糖时可以尽早调整用药、饮食和运动等,让患者知道血糖监测的必要行。
3.6 心理干预及加强宣传
乐观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患者内环境的稳定。而焦虑会引起一些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从而拮抗胰岛素引起血糖升高[3]。通过心理干预,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加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学习和健康教育[1],预防糖尿病的并发症,并向患者如出现高血糖时的主要表现和如何处理。以减少其带来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 侯玉华.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社区护理干预探讨.国际护理杂志,2006,25(3):183-185.
[2] 孟昕.糖尿病教育的进展.中国实用护理学杂志,2007,23(6):27-2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性10例,女性4例;年龄61~79岁,平均69岁。均为2型糖尿病,糖尿病病史小于8年3例,8~15年7例,16~20年3例,20年以上1例,平均11年。合并高血压11例,冠心病8例,脑梗死5例,肾脏病变2例,周围神经病变3例,糖尿病足4例,肝脏损害4例,手术后1例。
1.2 病因
本组患者发病 应用药物情况:注射胰岛素与口服降糖药者10例,使用口服降糖药物4例。其中6例发病前正常用药但进食减少或未按时进食,3例发病前曾 量饮酒,1例注射胰岛素剂量增大,3例擅自增加降糖药物剂量。
1.3 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精神异常1例,嗜睡1例,深昏迷6例,抽搐4例,癫痫样发作2例。本组患者就诊时血糖为0.9~3.0mmol/L,平均2.1mmol/L,尿酮体(-),电解质正常,5例肾功能减退。均行头颅CT检查,其中6例为脑梗死,4例有脑萎缩,余未见异常。
1.4 诊断与治疗
确诊后立即给予50%葡萄糖注射液40~60ml静脉推注,然后视病情静脉滴注10%葡萄糖注射液或口服糖水,同时酌情注射胰高糖素,地塞米松及对症治疗至患者完全恢复正常。每0.5~1h复查1次微量血糖,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 结果
10例治疗5min~2h后意识清醒;2例血糖纠正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给予20%甘露醇250ml和氢化可的松100mg静脉滴注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后逐渐好转。1例出现偏瘫后肺部感染死亡。1例并发肾衰竭死亡。 3 讨论
3.1诊断与鉴别诊断
低血糖症一般以血浆葡萄糖浓度低于2.8mmol/L作为诊断标准。低血糖昏迷的诊断需除外脑血管意外、癫痫、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昏迷及肝性昏迷等。应及时进行快速血糖检测作出明确诊断。
3.2原因分析
老年糖尿病病人发生低血糖与机体反应,不合理用药及降糖药物不正常排泄有关,发生低血糖症的主要原因有:1.老年人糖尿病伴发症 ,磺脲类降糖药物半衰期长等;2.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病程长,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分泌不足;3.老年糖尿病患者对血糖识别能力差或服用β2肾上腺素能阻滞剂致低血糖症状被掩盖。4.服药不规律,擅自调整药物剂量。
3.3治疗体会
3.3.1对低血糖的治疗通常见效迅速,如果治疗反应差其原因可能是低血糖持续时间久或者合并其他原因所致昏迷。本组1例口服优降糖15mg夜晚昏迷。12小时后来院,考虑脑血管疾病,手指血糖0mmol/L。头颅CT有脑梗塞,经抢救始终昏迷,后并发感染死亡。
3.3.2对口服磺脲类药物的低血糖昏迷的,应注意有可能昏迷持续较长时间及反复发作。本组1例合并肾病的低血糖患者入院血糖1.2mmol/L,治疗后恢复到8.2mmol/L,48小时后又昏迷,查血糖1.3mmol/L。磺脲类药物半衰期长加上肾病患者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导致磺脲类药物半衰期更加延长所致。
儿童糖尿病现状不容乐观
如今,糖尿病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儿童也开始有了糖尿病。据了解,我国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现为0.19~1.26/10万人,并呈逐年递增趋势。1996年的一项调查显示,在世界范围内,我国是儿童1型糖尿病的低发病区,北京市儿童1型糖尿病的年发病率为0.96/10万人。高发病区主要集中在北欧,发病率高达3.6/10万人。到了2000年,我国的发病率增为1.04/10万人。与4年前相比,数量有所增加,但并不明显。
过去认为儿童糖尿病,主要是1型,2型糖尿病主要是成人。但是随着儿童肥胖发生率的增高,儿童2型糖尿病也在逐年增高。过去,由于糖尿病检测技术的限制,儿童患的到底是1型还是2型,很难区别,所以需要时间的考验。现在糖尿病的检测手段提高了,将临床与化验结合起来,可以很好地区分1型还是2型。
糖尿病在国际上的发展趋势是,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急剧增高,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化,2型糖尿病患儿也开始增多。这不得不使我们对儿童2型糖尿病格外的重视,因为在目前阶段,糖尿病是不可以治愈的,尤其是1型糖尿病,需要终生依赖胰岛素的治疗。但是如果糖尿病患儿配合得较好,把血糖控制在恰当的水平,他们也能同正常孩子一样学习、生活和工作。
家长对糖尿病的认识亟待提高
1.对胰岛素的误区
儿童糖尿病与成人糖尿病不同,比如1型糖尿病,是需要终身用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在发病初期,医生也主张先用胰岛素治疗。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家长对于胰岛素治疗,还是有一定的顾虑。
很多家长不愿意接受胰岛素治疗,认为胰岛素打了就会成瘾,也不愿意调整用量,一旦让自己的孩子增加用量时,他们会认为孩子的病越来越严重了,也越来越离不开胰岛素了。家长就会出现各种抵触心理。倪教授认为,1型糖尿病患儿,是必须终身用胰岛素治疗的。并且随着病情的延长,孩子体内的胰岛β细胞会逐渐损害掉,病情也会越来越严重。胰岛素的用量也会越来越多。增加胰岛素的用量,目的就是把血糖控制在理想的水平。加胰岛素不可怕,如果血糖明显地增高,这才最可怕。所以,广大家长必须解除这一顾虑。
2.对控制体重的误区
肥胖就是因为摄入量过多,消耗量较少,能量储存在皮下脂肪或脏器的周围,久而久之,就会发生2型糖尿病。在治疗肥胖的过程中,首先需要饮食治疗:控制饮食、平衡饮食,让入量与出量尽可能达到平衡。对于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儿的认识上,家长也存在一定的误区。
“家长总觉得控制孩子的饮食,就是让孩子饥饿,吃不饱。有些家长,尤其是一些老年人,特别疼爱自己的孙子孙女,不按医嘱,偷偷给他们吃,孩子要饮料也照样给,甚至还让他们吃糖。这些做法对孩子是极其不利的。你疼他一时,反而会害他一生。”倪教授说,通过饮食控制,孩子能得到所需的能量,只是把多余的能量逐渐地消耗掉,从而使患儿体重达到正常同龄儿童的标准。随着体重的减轻,他的血糖也能很好地得到控制。
糖尿病患儿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
如今的孩子,基本上没有多少时间运动。课程太多,有些孩子周末还要去补课。“我认为这些孩子太苦了,应该还孩子童年的快乐,学校应该配合。课间休息的时间,必须还给孩子。一天的最后一节课也必须是体育锻炼课,不能一味地追求学习的成绩。学习成绩再高,身体搞跨了有什么用啊?”倪教授对此忧心忡忡。对于2型糖尿病患儿,更应该有自己的活动时间。她举例说,三餐后必须要出来散散步。在这个问题上,家长也表示无奈。由于作业太繁重,孩子需要学的东西太多,根本没有孩子活动的时间。如今,整个社会大气候就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了不落后于别人,不管家庭的经济状况如何,都非要让孩子不断地学习而忽视锻炼。对此,倪教授的观点是,减轻孩子的负担,不能光看口号。要呼吁社会,包括学校、家庭,给孩子一定的活动时间。
应该说,对于糖尿病患儿来讲,他的血糖控制得好坏,与家长的监督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是一些得病时间较长,父母经济条件不好的孩子,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治疗。倪教授告诉记者,一般糖尿病患儿需要3个月复查一次,但是有些家长,不能准时地带孩子来复查。孩子得病时间长了,家长对孩子疾病的关心程度就慢慢下降。不来复查的后果是,孩子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不能把血糖调整到一个比较正常的水平。所以,家长带孩子按时复查,对孩子的健康非常有益。
倪教授特别指出,对于糖尿病儿童、青少年,社会不应该歧视。社会除了给白血病孩子关怀外,也应该给贫困的糖尿病儿童、青少年更多呵护。因为糖尿病儿童同样能够很好地生活,也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患儿过节健康提醒
六・一儿童节是孩子们的节日。对于糖尿病患儿,不管是1型还是2型,节日里心情要愉快,但在过节的同时,不要忘记自己的疾病。”
倪教授指出,节日期间,生活仍要有规律,早睡早起。饮食一定要控制,不要暴饮暴食,也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更不能吃过多的糖。还要注意卫生,不要引起消化道的感染,因为一感染,就会使血糖增高,容易引发酮症酸中毒,危及生命。对于2型糖尿病患儿,也不要忘记锻炼。对于糖尿病患儿来说,不管是平时还是过节,家长都要充分重视孩子的健康。因为血糖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孩子并发症发生的早晚以及严重的程度。
“对于我们医生来说,不管是成人还是儿童,血糖控制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孩子、家长、医生、社会共同努力与合作。”倪教授希望每一个患儿都能快乐地欢度自己的节日。
专家小传:
无锡市滨湖区蠡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省无锡市 214072
【摘 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 例于近一年期间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将其平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饮食、运动基础治疗,并配合常规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研究组加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2 组疗效。结果: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其临床疗效明显差于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的研究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且采用联合用药治疗不良反应轻微。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采用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不良反应轻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卡托普利;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硝苯地平;疗效
糖尿病是临床常见疾病,该病属于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好发于老年人,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患者生活质量较差。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如何有效的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降低病死率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问题[1]。本文中将临床常用药硝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观察其疗效,具体见以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80 例于近一年期间我院接收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TO)颁布的糖尿病与高血压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心功能不全、精神病史、严重肝肾功能异常、继发性高血压等患者。将80 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40 例患者中,女16 例,男24 例,年龄42-75 岁,人均年龄(56.6± 6.5)岁,高血压病程3-16 年,平均(8.5± 2.3)年,对照组40 例患者中,女18 例,男22 例,年龄43-76 岁,人均年龄(56.9 ±6.8)岁,高血压病程2-17 年,平均(8.6 ±2.1)年。两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大致相同(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适当运动、饮食合理,并配合使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等常规方法治疗。常规治疗后,将硝苯地平(石药集团欧意药业 国药准字132H11035)与卡托普利片(广州白云山制药总厂 国药准字H44021570)联合给予研究组治疗,硝苯地平:10mg/ 次,3 次/d,卡托普利片:12.5mg/ 次,3 次/d。两组均给予8 周的时间治疗。服药前每天测量1 次血压,统计每次测得的血压,取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血压。服药期间每周测量患者血压,并统计所测得血压值,取其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值。同时测量患者的尿糖值、血糖值。
1.3 疗效判定
显效: 尿糖呈阴性, 血糖控制满意,舒张压下降>15mmHg,或下降超过10mmHg 至正常血压水平;有效:血糖控制较满意,舒张压下降低于10mmHg,但下降后的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无效:血糖控制较差,舒张压未下降。本文中将显效、有效定义为临床有效。观察2 组患者用药不适症状及治疗后的临床疗效[2]。
1.4 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PASS15.0 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以卡方检验,当P<0.05 时,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治疗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其临床疗效明显差于采用联合用药治疗的研究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见表1。
2.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
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中,面红1 例,皮疹2 例,咳嗽2 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均逐渐好转,两组均未出现严重毒性反应。
3 结论
目前,临床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但临床诸多学者经研究指出,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引发高血压有密切联系。因此临床上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应以提高胰岛素抵抗、降压为治疗原则。硝苯地平属于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内流,进而扩张血压,并降低肺循环阻力,同时还能扩张冠状动脉,可有效治疗心绞痛,另外对收缩期高血压患者的疗效显著。卡托普利是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能有效改善心力衰竭,可降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活性,进而使体内肾流量增加,同时该药具有显著的降压作用,可平稳的控制血压。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有效的控制血压、血糖,同时二者联合使用可有效保护肾脏,并减轻靶器官损害,防止心血管事件发生,另外联合用药治疗,不良反应轻微,药价低廉,患者容易接受。本文中将联合用药给予研究组治疗,并对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其临床疗效明显差于联合用药治疗的研究组(P<0.05),具有统计意义,同时联合用药不良反应轻微,提示,联合用药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良反应轻微,疗效显著,与文献报道一致。
综上所述,硝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不良反应轻微,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多尿”是由“多饮”引起的吗?
多饮、多尿是糖尿病的症状之一。许多糖尿病患者认为喝得越多,尿得越多,尿糖就会越多,常常不敢多饮水。老董自从发现了糖尿病之后,他就这么想过。
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糖尿病患者的多尿症状是由高血糖引起的,而非饮水多的结果。机体处于高血糖状态时,需要增加尿量,把过高的糖分从尿中排出体外。尿量增多,又使机体水分大量丢失,从而引起口渴。也就是说,饮水多是由于血糖过高所引起,是机体自我保护的机制。
如果糖尿病患者喝水少,会造成血液浓缩,使血液中过多的糖分及含氮代谢废物无法及时排除,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在医学上称为“高渗”。严重者会产生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后果非常严重,死亡率高达50%以上。这就好比果脯,果脯是水果用糖腌制的,糖把水果中的水分吸出来之后,水果就成果脯了。如果您的五脏六腑“腌”在高血糖中,脏腑中的水分被血糖吸去之后就变成了“果脯”。这样能不危害生命吗?
水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素
由于水相对容易获取,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重要性,许多人把水当作可有可无的东西。其实,水同蛋白质、维生素一样,是人类机体赖以生存以维持最基本生命活动的营养物质。
人体中水的含量约相当于体重的60%,儿童更高。水是各种物质的溶媒,可促进物质代谢,还活跃地参与细胞的构成。水是细胞的一个依存环境,细胞从这个环境中获取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果水不足,会使机体平衡失调,可导致人体代谢障碍,使健康受损。曾经有个有趣的人体试验,不吃东西,但可以喝水,人可以维持生命7天;但如果不吃东西、不喝水,3天就会断送生命。可见水之于身体的重要性。
糖尿病患者更应多喝水
中医主张“水要喝够,汗要出透,便要排清,才能长寿”。 多饮水,对糖尿病患者还有以下几个好处:
1. 喝水有利于体内代谢毒物的排泄,可以预防泌尿系感染。
2. 增加血容量、改善血循环和微循环,降低血粘度,减少糖尿病并发症的形成。
3. 降低血浆渗透压、预防糖尿病性高渗昏迷和酮症酸中毒。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每日需水1500~2500毫升,糖尿病患者需要更多的水,每日至少饮水2000毫升以上。夏天比冬天要多,出汗越多,喝得应越多。
平时宜以白开水为主,可适量饮用淡茶水,不宜饮含糖饮料如可乐、雪碧等。在运动前、中、后,都要饮水,一次约150毫升左右。需要注意的,如果运动出汗多,未得到及时的水补充,或喝了大量含糖饮料,很容易导致非酮症高渗性昏迷。
许多人是在口渴的时候,才想到饮水。事实上当人体感到口渴时,体内的水环境已失去平衡,人体细胞已处于轻度脱水状态。因此,应常喝水,少饮多次,切忌一次饮水过多,以免破坏体内的水盐平衡。
专家简介:
李宏军,泌尿外科医学博士,男科学博士后,北京协和医院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院生殖医学伦理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计划生育学会委员,从事男科学临床工作20年,承担各级研究课题并获奖多项,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主编《前列腺炎》、《男性不育症》、《实用男科学》等多部专著。
年纪大毛病多,ED也赶来添乱
许多老年男性认为:我都这把年纪了(六七十岁了),不应该想这个事情,一提起性生活来本身就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而实际,在门诊经常遇到70~80岁的男性找医生帮忙,需要在这方面改善一下。晚年的性生活也有益于他们的幸福,包括夫妻感情和身心健康。通过一次性生活达到,可以让全身的血管扩张,促进代谢,有助于维持老年人的大脑、心脏、骨骼肌肉、关节、皮肤等组织器官的正常功能状态,对健康有益。
我们实际是一种海绵体的膨胀,相当于一个完整的血管系统,动脉能充进血,静脉又有效地关闭了,就像自行车带为什么能硬,既能打进气又不漏气。无法,无法满足性生活的过程,不能进行满意的,叫做功能障碍(ED),就是俗称的阳萎。功能障碍则破坏了系统的完整机制,主要表现为动脉充血不好,或者静脉关闭不好,使得无法坚硬。损害全身(包括海绵体)的血管系统,这正是糖尿病导致ED的真正根源。
怎么判断有没有ED呢?医生通过问诊可以判断你有没有ED,老百姓通俗怎么来判断?就看你想上床想办这种事情的时候行不行。如果男性偶尔在性生活过程中表现不佳,问题还不大,自我调整就可以了;一半的时候出问题了,可能就要重视一下了;如果每次性生活都不行,就是很严重的ED,必须给予足够重视。
ED影响生活质量,不仅有钱人才关注
ED给我们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大的影响,现在这个社会谁会为了吃一口好的就很满足很幸福了,显然吃的已经不是问题了,我们更关注的是生活质量问题。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合并E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都是不高的,其家庭生活、职业生涯、与伴侣的关系都是很低下的。
是否性健康只是那些有钱人的专利?显然不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全球每天发生的次数达到1亿,这其中有多少是来自有钱人的呢?显然是微不足道的,而占绝大多数的还是我们普通百姓。而那些期待有更好的性生活,甚至期待能够有性生活的人群中仍然是普通百姓占绝对优势。因此,关注大众的性健康,关注疾病状态下性健康状况的改变,并试图扭转疾病带给人们性生活的不良影响,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
ED频繁骚扰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
功能障碍是男性健康的晴雨表,要关注这个事情。很多男性出现这个问题往往不是功能本身的毛病,很可能是身体不在状态或者很可能是某些慢性疾病的前期征兆,例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他们可能成为彼此的病因,却更可能首先表现为ED,性生活不行了,到医院一查却引出了其他疾病。糖尿病患者ED的患病率为23%~75%、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伴发ED的比例在40%以上、高血压患者伴发ED的比例也很高、ED还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的先兆。
ED已经成为糖尿病的预警信号,并可能是老年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第一表现。国外资料显示,与总体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更易早发ED:50%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在发病的10年内发生ED;12%的患者是因为ED就诊时才发现糖尿病的。国内资料表明,我国糖尿病患者ED的患病率高达78%,但治疗率仅有18%左右;高达80%的糖尿病患者忽视了对ED的关注和治疗。许多男性糖尿病患者,在还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糖尿病的时候,可能首先表现出ED,而当他们到医院接受ED检查时,却可能意外地一下子发现糖尿病的存在,甚至可能已经病情很严重了。
从相反的角度看,糖尿病可以有很多并发症,而男人更加关注的是功能障碍。ED是许多慢性疾病的先兆,尤其对于糖尿病来说更是如此。糖尿病患者约有一半患有功能障碍,有报道甚至称多达70%。国外资料报道,现在我们也这么认为,糖尿病患者有一半左右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ED。另外那一半的人尽管暂时没有发生ED,也会在生命过程当中的某个时刻出现ED,而且显然比一般人群发生的频度是高的。有人提出,那些没有ED的糖尿病患者,在十年内可能大多数人都会表现出ED。
糖尿病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