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品德社会;课程性质;教材内容;课程灵魂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到了高年级,教材里出现了大量历史、地理等知识性内容。教师稍不留神,就会上成史地课,与课标大相径庭,这既有失学科的意义,更挖掘不出其人文思想内涵,那么,如何体现品德课的灵魂呢?

一、理解课程性质,寻求灵魂

新课标明确指出: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可见它是一门综合课程,课程性质决定了它的总目标,是要帮助儿童学习“过有道德的社会生活”。所以说,品德与社会是一门姓“德”的课程,思想性是其本质特征。品德乃是品德与社》的灵魂。

二、确定三维目标,抓住灵魂

目标是教学的灵魂,支配着教学的全过程,规定着教与学的方向。然而,目前有些教师只关注教学活动的设计,学习方式的转变,却常常忽略了对教学目标的研究。有的老师甚至先预设教程再“确定”目标,或从教参上一抄了事。因此,碰到知识性强的内容,教学时往往会“走偏”。

如教学万里长城时,两位教师分别预定了如下目标:

A教师:知道秦长城的修筑过程,修筑长城的艰辛及长城的作用,明长城的修筑过程及构筑方法。

B教师:了解秦长城、明长城的修筑过程,秦长城、明长城建筑的艰辛,知道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以及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自豪感,感受这是我国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

显然,A教师只关注知识目标,忽视了情感目标的预设,很容易把课上成历史课。

而B教师注意到了品德课的学科特征,对情感目标进行了适当的规划,从而抓住品德与社会的灵魂――品德性。

因此,教学知识性较强内容时,我们要兼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在确定知识性目标时,要更多关注其中的人文内涵。

三、解读教材内容,挖掘灵魂

现行的品德与社会教材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于一体,而“思想性”是其核心。许多学习主题的思想性是比较明显的。如四年级下册(苏教版)第一单元中的三个主题分别是:“在公共汽车上”“想想他们的难处”“伸出我的手”,单看标题便知道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处在劣境中,他们需要社会的帮助,初步形成对弱势人群怀有同情心和爱心,尊重并愿意尽力帮助他们的崇高思想。

但也有些课文呈现的主要是社会生活常识,我们在教学时就要特别注意挖掘其灵魂,思考这些社会生活常识对学生现在或将来的生活有什么影响,有多大影响,对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起到哪些作用等等。

如“办一张自己的报纸”一课,其主要引导学生通过报刊等传媒了解社会,调动学生广泛阅读的积极性。在解读教材的基础上,我们应当充分挖掘潜在的品德教育因素,如调动阅读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收集信息,感受获取信息的乐趣,并让他们在了解社会的同时,培养作为一个小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使其具有“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同时还可挖掘出“成功离不开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克服自我中心,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必须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的灵魂。

四、寻求生活通道,深化灵魂

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增加了知识的含量,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和体验。因此,教育的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观察社会、感受社会、研究社会。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开始,寻求一条走进学生生活的通道。

比如,学习《我的历史明星》一课,针对大多数学生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有了一定了解,以及崇拜偶像的心理特点,设计了“追历史明星”这一活动,引导学生“寻星”“知星”“猜星”“演星”“评星”,进而“学星”“争星”。从学生的视觉来追踪历史,这样可以使许多看似枯燥的历史知识生动起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受到历史的熏陶。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探究―体验”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1-092-01

品德与社会课应紧密结合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学生学习生活特点,让学生在社会化的场景中自我探究、亲身体验,由此悟出道德规范,提高思想境界,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新课改精神指引下,采用适应时展要求和教育形势需要的教学模式。本人在教学中,积极推行“探究――体验”教学,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探究道德认识,感知具体事例,体验道德情感,把客观存在的道德准则内化为主观的道德认识,形成正确的道德动机,提高行为能力,促使学生成长为品行皆优的人才。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下,我是如何在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中开展“探究――体验”教学的。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探究――体验”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特定的情境里,就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把外在的信息转化为个人的意识。在思品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 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对问题进行多向探究,体验各种场合下的道德行为准则,以提高道德认识。

1、创设情绪感染情境。教学中,教师要用良好的情绪感染学生,使学生充满自信地探究问题。我每节课都面带微笑地面对全体学生,并尽量用柔和亲切的话语进行教学,从而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使学生每一堂课都充满自信和热情,积极地思考问题,积极地参加每次讨论,踊跃地进行各种表演,充分体验不同事例中的人物感受。这样,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也很好。

2、利用音像渲染情境。音乐、影像能够提供不同的视听场境,产生不同的现场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音像设备,创设愉快、轻松而又贴近现实的教学情境,以使学生在逼真、和谐的气氛中主动参与探究,陶冶情操。

二、提供自主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探究――体验”

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把握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提供宽松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主动参与各种探究过程,并从体验中学到知识。

1、提供“联想体验”的思维空间。联想体验是学生由教材中的道德事物中某一特征联想起与之类似的一类道德事物而产生的情感反应。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寻找学生思想内化的情感基础和教材的情感融合点,让学生在某一形象出现后,通过对类似事物的重新加工整理,形成新的道德认识结构。

2、提供给模拟中探求的思维空间。模拟生活场景作为一种新奇的刺激容易唤起人的兴趣。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提供模拟生活场景的机会,使学生从中获得新感受,借以激发学习兴趣。

三、优化多变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探究――体验”

教学方法单一,就很难调动学生“探究――体验”的积极性。只有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热情,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1、问题探究法。这种教学方法以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为立足点,着眼于发掘学生个体潜能,够为学生创造大量的思辩机会,培养学生的悟理能力。教学中可分三个阶段:(1)提出问题。由教师设计或学生自行质疑,在他们内心产生矛盾从而激起求索欲望。(2)组织探究。以问题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手段,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或自学教材,或小组合作辨析,或实地考察体验等,从而达到内化知识、升华情感的目的。(3)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道德知识和分析方法解决问题,规范行为,以增强学习的目的性、规律性。

2、活动游戏法。指通过组织开展游戏、表演小品、扮演角色等方式,使学生在参与中探究知识,体验该做什么,该怎样做等。《走进商场》一课,为加深学生情感体验,我设计了一个《文明售货员》游戏,进行榜样示范;又设计了《不讲文明的顾客》进行反面教育。学生通过对正反教材的观察与思考,充分认识到只有人人做文明的社会公民,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四、拓展和谐的教学途径,诱导学生“探究――体验”

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要立足于时展的大背景,树立开放式的大教育观。

1、立足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效益。思品课应确保课堂教学的主渠道地位,通过明理、激情、导行等环节,从不同角度和层面渗透德育目标;艺术的激发学生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验情感中产生心理共振;生动、具体地指导行为,让学生乐于实践。

2、放眼其他方式的教育的渠道,优化教育功能。思品教学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应建立开放的教育格局,使学生“探究―体验”在课外得以深化,教学效果得以拓展、延伸。第一,在其他学科中渗透;第二,在活动中扩展;第三,在家庭教育中巩固。

五、感受广泛的尝试成功,推进学生“探究――体验”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参与 体验 感悟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1-0122-01

在现实社会中,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家庭教育逐渐地忽视个性品质的教育,而过分重视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对孩子上学后,要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成绩单”。但是我们作为教师,应重视品社课堂给孩子带来的终生影响。

一、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有意义的学习既符合学生自身的需要,能满足这种需要的学习,又是与学生的心理结构、生活历程相匹配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才能激发起儿童的生命活动,产生出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自身生活的直观性、本真性中去体验生活、理解生活;才可能将学习的结果转化为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智慧,并将不断改造和推进的经验建构成自己真正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生活。

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祖国有多大》一课时,设计了学生分组游戏:四人一组合作完成,每组一块中国政区图的泡沫玩具拼图,先让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记住每个省级行政区的大致位置及省府城市的名称,然后全部打乱顺序,合作拼图,比一比哪个小组拼得最快。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有实际意义,学生喜欢参加。同样,在活动中每一个学生受到教育,有分工,有合作,人人能参与社会的教学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分享成功的喜悦。同时,游戏活动又是孩子们自身的生活经历、生活经验,努力促使他们在自身的经验、体验中学习,学习效果当然非常理想。

二、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学生对社会的认知能力

教师应当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将教材中的材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活用教材,努力建立起课程、教学与学生生活之间的通道。并留意有效地利用一些网络课程资源,补充一些现实生活中“活”的教材,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不同于以前的思想品德,而是整合了品德、地理、历史、社会等学科的内容,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思想性、开放性、社会性,因而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所以我们要挖掘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以满足孩子们渴望了解社会的愿望。

我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两岸人民血浓于水》一课时,一开始,就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问学生谁能说出关于台湾的历史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因为学生已经是十多岁的孩子,他们对实时问题了解的也不少,这是他们展示自我的绝好时机,总想告诉大家自己的知识,这是孩子的天性。可是受年龄和知识水平的限制,他们也只能说出个大概或是提前预习得到的教材上的一点点东西。此时,正是我们引导他们深入了解的时候,我利用提前从网络上查得的资料,给学生做以补充,从三国开始,讲到隋唐,再到宋元明清时期、鸦片战争,一直讲到1949年退踞台湾岛,形成现在的分踞局面,学生听得津津有味。在此以后的品德与社会课中,我再也没有提前布置预习或查找与本节相关的网络资料,但是在上课的时候,总会有学生争先恐后的帮我把这节课要补充的内容填补的详细具体,学生学到的知识拓展了许多,我们在不经意间就教会了他们探索教材以外的知识。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4篇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文章提出了一些上好品德与社会课的方法和措施,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促进;品德形成;社会性发展

《课程标准》对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性质作了如下界定:“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的综合课程 。”充分体现知识探究,价值养成和能力发展的综合育人过程。

《品德与社会》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它表明了课程的人文性和方向性。

它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加强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必须在他们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的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激发与培养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应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精心设计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孩子在情景交融之中领悟教学要求,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以“主体互动—自主发展”作为课堂教学的模式,从而达到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就如何上好《品德与社会》课,促进儿童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谈谈我的看法:

1品德与社会课要以情感人

人的情感是具有感染性的,作为一名教师课堂中情感教育非常重要,情感可以感染所有的人,同样教师的情感可以感染学生,使学生的行为有所改变有所提高。因此,有经验的教师,在品德与社会课上,充分利用教材和自己的教学基本功,使自己的情感和教材与学生的情感相容,教师入境入情,带来学生的心动情发,去感染学生,产生情感共鸣,激起道德情感,加深学生对道德概念,使学生懂得在生活学习中应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如,我再给三年级上《真正的朋友》这一课时,我让一位同学讲《难忘的八个字》的故事后,好多学生都被那位老师对一位残疾学生挚爱之情感动,所以说“以情感人”是心灵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是教师走进学生心灵大门的活动,教师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这样学生才能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想说就说。这样的师生互动才能提高课堂质量,才能达到以情感人的教学效果。

2品德与社会课是要以生活中相关的生活情境和社会案例教育学生感化学生

一节成功的品德社会课,在设计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穿插相关的生活情境与社会案例,以此来渲染课堂气氛与学生达成共鸣,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产生情境体验。如在上《小心受骗》这一节课时,我让学生讲述了三鹿奶粉事件以假乱真欺骗无辜的婴儿,最终毁掉了企业,使几千职工下岗失业给社会好多家庭带来深重的灾难。还讲述身边亲人被那些不法分子用电话骗走了家里的钱的真人真事,就是他们的不小心,上了坏人的当,受了骗,才给家庭带来了金济负担。所以适宜的教学情境是一节成功的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因素之一。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和学科要求,运用各种手段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如领其情,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能力。

3品德与社会课教师还应该运用美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道德情操的陶冶

人们常说:“鸟美在羽毛,人美在灵魂。”我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着力刻画、揭示人的灵魂美——人的道德品质、精神境界、思想意识和志趣情操的美。我在上三年级《画画我自己》这一课时,让学生照着镜子夸自己,说说自己美在哪里,一位脸被烫伤的小女孩对着镜子说我的外表很丑,但我的心灵很美,所以老师、同学们都非常喜欢我。又如我给三年级上《我是一个小帮手》这一课时,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在家、在校都会帮家里、班上做些什么事?劳动后有什么体会?让学生在小组里讨论、交流。启发学生领悟劳动的来之不易,激发了孩子们对劳动者心灵美的敬佩之情。此外,我还经常运用艺术的手段,如唱歌、跳舞、绘画、听音乐等来熏陶孩子的心灵,强化道德意识,做到情理交融。孩子们边歌边舞,陶醉在美的旋律之中,积极的、健康的、高尚的、美好的道德情感就是在这样潜移默化的陶冶之下,逐渐在孩子身上形成的。所以,品德与社会课如果没有美育的渗透,是决不会取得成功的。

4在品德与社会课上要以孩子的生活为基础

因为孩子的品德和社会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知、体验和感悟。在儿童不断成长的历程中,他们通过与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段丰富和发展着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和知识。做一名教师,要从学生的“以学定教,顺学

而导”组织教学活动,处处树立榜样,以榜样为力量,以榜样为镜子,以榜样为旗帜。榜样是一种向上的力量,是一面镜子,是一面旗帜。教师各种各样的榜样,在不知不觉中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坐标,带动学生积极健康快乐成长。如何才能充分有效地发挥教师形象在品德与社会课上的作用,我认为,首先要做到列举的事例要生动感人。如学到《老师,亲爱的老师》一课时让大家讲讲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诲人不倦”;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故事。再说说我们眼中的老师的工作,演一演我是小老师。同时在介绍榜样人物的精神之后,总要联系班级实际表扬一个或几个先进同学,哪怕是点滴的闪光思想或微不足道的榜样行为,都抓住不放加以宣扬。这样容易使道德观念具体化,便于学生学习和模仿。最后,要做到讲述榜样人物动人的事迹与分析榜样人物闪光的思想结合起来。作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他们总是先模仿榜样人物的外部的行为表现,再体会其内心思想,先从机械式的模仿再到独创性的模仿。教师应让孩子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来构建孩子的道德。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行为上模仿,培养他们崇高的精神境界,激发他们的道德行为。使他们的生活学习行为同时得到提高。

总之,只要坚持立足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立足课内外结合,使《品德与社会》课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知、情、意、行的统一,严格把握《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目标,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提升教学手段,使《品德与社会》课达到新课程标准的目的和要求,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德育教学;高效授课

品德,是人与动物进行区别的重要依据,一个人若是没有品德,就无法在社会上生存立足,更无法谈及取得成就和荣誉了。在德国,人们建立了诚信制度,一个人若是在地铁中逃票,其逃票的记录就会被记录在案,而影响他去找工作。由此可见,品德对人们非常重要,于是品德教育也为人们所重视,而如何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就需要教育者研究和思考,接下来,笔者将对提高道德教育的效率进行解析。

1.把握好课堂,实施高效授课

课堂是传授知识的最佳场所,同时学生学习能力也在课堂之中展现,教育者只有抓住实施高效课堂的机会,才能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其获得知识的稳步提升。所以教育者一定要注意课堂教学方法,善于带动学生学习热情,切勿让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小学是学生智力与品德发展的重要阶段,教育者一定要以身作则,对学生强调形成良好品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进行自我道德修养。要教育好学生,教育者除了要拥有崇高的道德品质,同时还要对教学理念和课堂授课方法进行选择,以便提高德育教学实效。

2.教育者自身道德修养

身为教育者,必须完成对自我的道德修养,以便在学生道德观念形成之初对其进行规范。教育者应时常翻看关于品德修养的书籍,并且切时关注社会中体现人性品德的新闻事例,以便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在日常生活中,教育者应当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无形之中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从而有利于在课堂上现身说法进行德育教学。

3.教学理念和课堂授课方法的选择

教学理念无非就是在学生智力发展的同时,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以达到学生道德与智力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目的。对于课堂授课方法,不同的教师自然是见仁见智,各有异同,然而万变不离其宗,课堂授课方式虽多种多样,但是殊途同归,教育者要达到的教学目的都是实现高效课堂授课,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

(1)展开“品德与社会”教研活动。这个活动是属于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教师之间先通过交换教学思想与授课方法实现教学资源共享,然后经过商议与整合,讨论得出结论,并且把结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获得学生的反响,再进行总结和交流,找出更佳的教学方法,让教学组得到新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知识,从而提升整个教学组成员的教学水平。教育者们必须注重这个环节的流畅性,要及时做好教学总结,以便教学方面的问题能迅速解决,不至于让教学进程受阻。

(2)教学现场演绎情景,活跃课堂气氛。新时代的教学方式不可照搬旧时,教育者不能只站在讲台上简单地进行文字叙述,要让整个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从而实现学生的高效学习。那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上怎样使课堂气氛活跃呢?根据教育者多年的教育经验得出,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容易被带动的,而教育小学生当然要适时宜地寓教于乐,把他们带到教学内容设计的情景之中,让他们切身感受当事人对于人性品德的展现,从而实现教学融入情景,在情景促进教学的良性循环中,让学生在快乐学习中获得知识,以实现提高“品德与社会”德育教学实效的目标。

(3)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除了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外,教育者还应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小学生心智并未发育完全,所以更有利于教育者进行引导性教学。如何引导学生进行互相学习?这就需要教育者在学生之间树立一个或多个榜样,进行原则之内的奖励,从而带动其他小学生的向优心理,实现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进步。

4.德育效果的现实展现

德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就是完成对学生完整人格与高尚道德的塑造。所以教育者需要私下观察和了解学生的个人生活行为,再对教学内容的侧重的方向进行规划。在进行观察和了解的时候,教师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观念的绝对统一,让学生的情况在教师手中得到真实反映,这样就方便教师对学生行为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从而得出德育效果的现实展现。

综合而言,教育者要完成自我的道德修养,把握好课堂实施高效授课的机会,择优选取适合的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研,设置情景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间相互学习,观察德育效果的现实展现,找到授课侧重的方向,实现提高“品德与社会”德育教学实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游 雁.《品德与社会》教材的比较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2.

[2]徐晓燕.广元市利州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实施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2.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6篇

品德这门学科不仅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更能引领学生的行为,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在吴儒敏老师的讲座中有一幅画面,让我感到了当今学生冷酷的心,残酷的行为及其那种独有的“良好”心理素质。方一均在杀害老师之后的几天的表现令我们教师感到震惊,震惊之余,我们不得不思考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和可持续性。

由原来的〈〈思想品德〉〉到现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现了本门学科的特性――回归生活。生活离不开品德,品德离不开生活。品德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最终又为生活服务。教师要挖掘身边的资源有激情,用真情去教授〈〈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通过教师的激情让学生动真情,从而有满腔热情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去,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使小学生从小就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李长春同志曾指出:“对中国游客加强文明素质教育,努力改善中国人的国际形象。”这充分说明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有待提高,而提高中国人的文明素质我认为最重要的是从小抓起,从提高小学生的素质做起。通过本次培训与学习,使我更加认识到小学品德学科的重要性,加深了对小学〈〈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的理解。〈〈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更重要是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因此,在小学品德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注重:

1.提高认识,思想上重视《品德与社会》

1.1 与学生平等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例如:有的学生知道自己长大了,自己想做家务可是家长不允许。于是,有的学生就会产生这样的想法,“不是我不愿意做,而是大人不上我做,那我就不做吧!”面对这种想法,我就适时引导学生去讨论怎样去争取实践的机会。在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困难,要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逃避它们。

1.2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是否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儿童的一些正确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使学生对品德与社会教学产生怀疑。我们的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该怎么做?”,而是要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什么评价?”从而在生活中真正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建立自己的道德标准。因此,我认为我们的教学应该向生活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体验、实践,知行统一才能发挥品德与社会课程的重要作用。

2.结合实际,让道德教育工作有特点

我们国家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因此农村的小学品德与社会教育必须面向农村,紧密结合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

首先,要利用品德与社会课加强爱农村、爱劳动的教育。现在就有许多身在农村而不爱村、不爱劳动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普遍很好,他们学习的动力是考上大学,走出农门,离开家乡……这样的想法是偏面的。这种思想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家庭、社会、个人等各方面的因素存在。这时如果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仅仅停留在说教上显然是不行的。这就要我们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结合实际采取多种方法来教育学生树立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如在教《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首先用类比法引导学生说说参与劳动的不同感受,从而教育学生要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热爱农村。

3.课堂教学,要多方位多角度地展开

农村小学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往往均采用了单一的、古老的说教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 : 明理激情导行模式;通过直观演示、口头讲解、文字阅读、评价行为、激感等手段传递信息。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教材、动情明理、自省辨析,最后由教师评价提出行为要求。这种模式的特点是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道德知识或某一方面的行为方式。“问题--讨论”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 角色扮演模式;这种模式通过设置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使学生向生活“取样”,从中引出相应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这种模式比较适用于以行为训练为主的课和故事性较强的课文。大部分的中低年级学生特别喜欢这种模式,往往在课后还自发地围在一起继续“扮演角色”,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收到的效益较好。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7篇

【摘 要】《品德与社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之一,是对小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但是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的限制,我国仍然有一些地区对《品德与社会》课不重视,许多教师对这门课的教学态度也不正确,没有认识到这门课关系到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因此很多学校设置的课程内容可操作性不强、过于抽象。笔者通过调查和总结,在本文中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教学措施。

关键词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现状;对策

《品德与社会》是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帮助中小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格,以及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一门综合课程,它的主要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道德素质高尚的人。但是由于诸多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效果与预见设定的目标发生了偏离,因而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

一、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没有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由于这门课程没有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很多学校都把这门课程定位为考查课,而且不少农村的小学没有有效的手段对这门课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价,使得教学这门课程的教师无法参与奖励性绩效考核,打消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再加上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想要通过课堂教学达到预先设置的目标,难度特别大。在课堂上,教师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忽视了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或者是参加一些社会调查活动,而且小学生年龄较小,很难真正地掌握到理论层面的内容,所以上完课后,他们非但没有学到有用的知识,反而会产生厌倦的心理。

2.家长和学校没有及时更新观念

虽然国家倡导素质教育,但是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很多学校和家长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依然保留着,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农村小学,学校领导对《品德与社会》这门课不够重视,认为这门课与语数外相比就是副科,并且在最终的绩效评价上也忽视《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因此农村小学中重教学轻育人、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很普遍,很多的农村小学在评选优秀少先队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时,往往以成绩作为参考,而忽视学生平常的行为作风和思想表现。家长和学校都不重视,学生也就提不起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品德素质的提高就无从谈起。

3.缺乏相应的教学研究活动

农村小学的学生数量不多,教师也不多,再加上农村的生活条件相对较差,好多高素质的人才不愿意去,导致教师数量相对紧缺,很多小学不能安排专门的教师教授这门课,一般都是其他的任课教师来兼任,因此,不少品德与社会教师很难把所有的精力放在兼任的这门课上,因为这门课不是其主攻方向,所以他们对这门课程缺乏热情,既不研究教法,也不对教材进行专研。

二、加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建议

1.提高教师的任教能力

我们品德与社会教师要有进取心和上进心,意识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在进行教学时应该怀有一颗博爱之心,包容学生,并与学生以诚相待,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富有强烈的责任感。一位合格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五种能力:教学科研的能力、研究学生的能力、学习能力、适应现代化教学的能力、自我调控的能力。同时,我们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更新,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反思和学习,多动脑、勤动手,不仅要认真研究所从事的教学内容,还要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增加自身的知识含量,处理好课程的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之间的联系,把学生的品德教育作为课程教学的主线。

2.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配合,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学校和家长之间的联合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通过家长的反映,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变化和思想动态,因此,学校应该让老师走出校门,把家长请进校门,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有关品德和社会方面的专家进行讲座,为学生多提供一些生活中具有教育意义的实例。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家长对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家长给学生灌输正确的教育观念对学校的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3.从实际出发,加大教研工作的力度

小学生的年龄小,平时的活动范围就是在家庭和学校两者之间,他们缺乏社会活动的能力,因而让他们走出校门去进行一些社会实践活动的难度很大。鉴于目前《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发展情况,笔者认为,学校有必要组建专门的教师团队,进行教学相关方面的研究,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收集有意义的素材。同时也要加大对学生的研究,只有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之上,才能设计出符合他们实际需要又有利于教学的内容。

品德与社会范文第8篇

【关键词】品德;社会;体会

在课程新改革之后,《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是综合以往的历史、地理、品德等多门学科的综合性学科。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进传统的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一、丰富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灵活多变

为了避免将小学《品德与社会》课上成单一的说教课,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努力地尝试,从而发现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教法。

1.明理导行法

这种教学方法是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而来的,它适用于新课程改革后任何课型的《品德与社会》。主要形式是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教师通过演示、讲解、阅读、讨论等多种方式来授课,以利于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知识。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导者,应该通过预习课程、阅读书本内容、思考疑难点、分析教材内容,然后再在课堂上根据老师的讲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或者主动的向老师提出自己的问题由老师为自己解惑。这就是明理导行法,这种方法的优点就是学习效率高,可以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科知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选用这种方法的时候要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讨论法

这种教学方法着眼于学生个人的潜能和整个人格的发展,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思考辨析机会,培养学生“悟理――讲理――用理”的能力,适用于哲理性较强的课。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问题讨论法这种教学方法最有教学效率,也最受学生喜欢。

3.角色扮演法

这种教学方法就是类似于演戏。教师通过设置一定的情节,营造一定的课堂氛围,从生活中选择一些角色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扮演,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不同的角色带来不同的情绪和体验,培养学生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学会换位思考。我们知道在《品德与社会》这本教材中有很多的小故事小情节,这些小故事都是用来给学生阅读引发思考的。但是毕竟还是小学生,年龄有限,思想各方面还不够成熟,导致对课本中小故事的情节不一定能把握好其中的度。因此教师可以邀请几个学生将这段小故事表演出来,而通过一台生动形象、有血有肉的情景剧,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很好的理解小故事所要表达的内涵。这种教学方法是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生活经验的,如此才能设置适合的情境,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一样,增强学生的感知力,唤起学生内心的责任感。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教学方法适用于以训练为主的教学课堂,而大部分高年级的小学生会喜欢这种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在高年级的课堂上应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收到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畅所欲言,激活课堂

虽然说小学生的还处在智力发育阶段,年龄也相对较小,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也较少,但是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学习能力和好奇心都很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能刻意的去引导学生学习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对周围生活环境的好奇心,这时候的学生在课堂上一定会是非常活跃的,发言特别积极的。如在《美丽的生命》这堂课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更好的了解动植物,认可动植物不仅仅是有生命,而且它们的生命也是非常美丽的,我们人类一定要和它们做朋友,珍惜并且爱护它们。了解环境污染和破坏威胁动植物生存的情况。这时可让学生谈一谈身边看到的美丽生命和环境被污染破坏的情况。这时同学们的发言非常积极,大家争先恐后,抢着回答:“电厂冒的黑烟弥漫学校上空,污染空气,灰尘非常多,穿一天的衣服,领子就很黑了。”有的说:“居民排除的污水流入学校旁边的小河,河水散发着臭味,河里的鱼虾蟹等小动物被毒死很多”。有的说:“砍树、摘花、踏草既影响动物生存,又威胁植物生命,看到可难受了。”……此时老师再引导大家说一说,环境污染和破坏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威胁动植物的生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时,同学们又争抢着说了,有的说:“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珍惜、爱护小动物,使我们的家乡因有生命而美丽。”有的说:“我们要增强我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我做起。”有的说:“我们要努力读书,认真学习,将来学习法律,利用国家法律法规来保护环境,保护我们的家乡,保护地球母亲。”就这样,教师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积极发言,这堂课的教学也就取得了成功。

三、积极体验,延伸课堂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联系生活,将教学内容与生活联系一起,毕竟生活与学习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联系课内外的生活,可以将课堂教学转移到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当中,最大限度的挖掘可利用的资源,保证学生的积极性,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乐于体验生活,保证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有位著名的教育家说:“社会即学校,要在生活中找教育”。我们知道在学校内的课堂上,学生能学到的知识是有限的,书本上的内容也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将教学拓展到社会生活当中去,只有大胆的让学生走进生活,接触社会才能让学生有深刻的理解和感受。因此作为教师我们要鼓励学生走出去,鼓励学生大胆的去体验社会生活,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经验,进行自我思考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