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古代汉语论文

古代汉语论文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古代汉语论文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第1篇

(赤峰学院 文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2014年下半年我们对文学院“古代汉语”课程“双改”进行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通过对问卷调查的统计、归纳与分析,基本上了解了学生对古汉语课程的真实学习心态,总结了当前古汉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适应“双改”需求的全新的古汉语教学改革思路。

关键词 :古汉语;“双改”;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45-03

2012年赤峰学院全面启动了学分制改革和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简称“双改”)工作,制定了《赤峰学院关于深化“双改”工作的实施方案》,提出了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为了更好地掌握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教”与“学”的真实状况,找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古代汉语”课程“双改”提供可靠依据,进一步提高“古代汉语”教学水平和运用能力,“古代汉语”课程“双改”课题组进行了关于“古代汉语”“教”与“学”方面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2014年下半年,我们对赤峰学院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1级1、2班、2012级3、4班、2013级3、4班共6个班208名同学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着重针对赤峰学院文学院学生学习古汉语的兴趣、习惯、教法、自学、障碍、考研以及今后对古汉语的运用等几方面进行问卷调查,发出调查问卷表208份,收回200份,有效率96.9%,并抽查了部分学生进行了个别访谈。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对于“你对“古代汉语”这门课感兴趣吗?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调查结果如下表。

在“你对古汉语这门课感兴趣吗?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中,有9%的学生选择了很感兴趣,有53%的学生选择了比较感兴趣,这是令从事古汉语教学的老师们感到欣慰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选择“不太感兴趣”和“没兴趣”的占了32.5%和5.5%。我校文学院的很多学生,将来有可能成为中小学语文老师,如果这些“准”语文教师们对“古代汉语”这门重要的基础课都不感兴趣、没兴趣,那以后怎么可能教好中学文言文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将近40%的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不高呢·造成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有:学生对课程目标了解不够明确,不知道为什么学,学了之后又有什么用。认为“好像没多大用处”,“教学内容繁多、艰涩难懂”,“学习过程枯燥无味”,“教学方法陈旧老套,课堂气氛沉闷”等。这一调查结果使我们看到,当前“古代汉语”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存在问题的。与“古代汉语”教学内容关系最为直接的是教材,我校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多年来一直使用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教材,学生对这套教材的看法,可以从他们对“《古代汉语》教材的评价”这一问题的回答中得知。

对于“你对文学院使用的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教材的评价。”调查结果如下表。

在这一问题中,7.5%的学生选择了A项;71.5%的学生选择了B项,认为教材“通论、文选和常用词”结合的好,但很难自学;21%的学生选择了C.D.两项,认为教材内容脱实际,应换教材。选择B项“通论、文选和常用词有机结合,但自学较难”的同学很多,有些同学还在这一栏中注出“不认识繁体字,无法预习。”可见,教材上的繁体字是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不感兴趣的原因之一。有71.5%的学生认为自学较难,原因也是难在不认识繁体字,无法预习,这在课堂教学中也得到了印证。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做了《繁体字简化方法表》,将繁体字与简化字的对应规律、简化方法一一列出,发给学生,将所讲授的“文选”名家朗读材料拷给学生,方便了学生自学。需要注意的是,有21%的学生选择了“内容已经跟不上实际需要”和“换教材”,我们认为,这部分学生还不太了解教材内容,学习还不太入门,应激趣引导。因为郭锡良等编著的《古代汉语》教材是精品教材,曾获全国第三届优秀教育图书一等奖。另外一个原因可能与个别老师的讲授不够生动有关。

对于“您认为古汉语教师急需加强那些素质(多选)。”调查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知,选择A.E.的占4.5%,要求写出的内容基本上都是“要加强趣味性”。最应注意的是,学生最容易接受的是具有“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能力”和“带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教师,占38.5%。这就要求古汉语教师必须具备很强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而且必须要运用自如,这样才能与学生互动,才能解决实际问题。选择“专业理论水平”和“教学中与学生互动能力”的占18.5%,强调了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必须结合。从中可以看出,专业理论知识扎实与实践运用能力强的教师受学生欢迎。

对于“在‘古代汉语’课堂上,您希望教师采用的教学手段。”调查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学生对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要求越来越高,而选择传统方式(粉笔+黑板)进行教学的学生不多。这就要求我们要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

对于“你是否愿意选择古汉语方向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选题?”调查结果如下。

从调查数据统计来看,从大二就有明确意向愿意选择古汉语方向的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选题的学生仅有10.5%,比较少;有28.5%的学生表示勉强;有37.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有23.5%的学生没有明确的选择意向。这就提醒我们,在大二的古汉语教学过程中,应当随时注意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设置有意义的调查研究项目,指导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进行分析研究,为今后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的写作打好良好的基础。从此表我们也看到,古汉语这门课对学生来说,的确有一定难度,导致了写这方面毕业论文的学生很少。这种现象不容乐观,需要我们下大力气激趣、诱导,使其乐学,学以致用。

对于“你对古汉语教学实践的满意程度如何?”调查结果如下。

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 学生对课外古汉语教学实践“非常满意”和“满意”的有62%,可以看出有用有趣的课外教学实践活动,学生还是感兴趣的。同时也应看到有将近10%的学生动手能力差,还需强化引导,要求必须完成课外练习。还有将近1/3的学生不太满意,有可能是懒惰原因,还需深入细致调查。

对于“你认为古汉语最合理的考核方式是?”调查结果如下。

从学生的反馈情况看,选择“闭卷考试,主观性试题与客观性试题科学合理搭配”的占48.5%,将近一半,学生喜欢这种测试方式。选择“开卷与闭卷综合”的占35%,1/3多一点,这也是一种需要探索完善的考核方式。选择“开卷考试”和“其他形式”的只占16.5%,这种测试方式只有很少学生喜欢。

对于“如果您是古汉语老师,你会怎样激趣,讲授?你怎样和学生沟通?”这一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建议:(1)把古汉语与现代汉语语言现象联系起来,融会贯通。(2)通论与文选、常用词紧密结合,科学性与趣味性结合。这样,课能更生动些。(3)分成学习小组,探讨问题,互相交流,教师更正。(4)上课时多引入一些课外的又与所讲内容相关的东西。(5)要有幽默感,精讲要点,讲清讲透;让学生记上笔记,让学生预习、复习、做作业。(6)和学生做朋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互动与语言有关的实践活动。(7)希望为小论文或研究报告提供发表的园地或途径。这些建议对于我们更好地开展古汉语“双改”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总结

这次调查问卷组织严密,回答时间充裕,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说出了心里话,因此,基本达到了较好的预期目的。这些数据基本上可以作为今后我院古汉语“双改”的依据。通过分析可知,目前古汉语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急需作出策略调整,进行相关的教学改革。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课程目标不明确。通过调查和个别访谈,我们了解到学生对古汉语课程目标的认识有偏差,认为现代社会学好现代汉语就可以了,没必要学习古汉语。第二,造成古汉语课程难学的原因:一是认为古汉语没用;二是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必须学,但教材是繁体字,很难认,无法自学,导致学习积极性不高。第三,课程内容上受外语冲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学习重点本应是本专业课程,然而,学生们大量的课余时间却都用在了外语四、六级学习上。第四,教学模式上单一。个别教师一直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黑板+粉笔),课堂枯燥沉闷,影响了学生学习古汉语的积极性。第五,考核和评价还需完善、规范。

(二)教学“双改”思路

第一,强化培养目标,使学生“乐学”。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培养学生中学文言文的教学能力,培养学生在现代汉语交际中运用古汉语知识的能力。比如成语的理解和运用,离不开古汉语知识。第二,搭建学习平台,扫清自学障碍。整理印发《繁体字简化方法表》,使学生能“识繁写简”,能预习繁体字印刷的古汉语教材。第三,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使课堂生动活泼,幽默有趣,使学生“乐学”。第四,完善考核和评价体系。第五,构建探究性学习体系。以建设自治区精品课程(古代汉语在2011年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为契机,适应应用性人才培养的需要,以培养学生阅读古书、中学语文教学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以实践性教学为重点,构建一个探究性学习体系。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第2篇

比较是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发现规律的方法。德国著名教育学家希尔克认为,比较是“观察,分析,整理等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智力劳动”。比较法在语言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历史比较语言学就是利用比较研究法建立起来的。另一方面,通过对同一来源不同语言之间差异的研究,发展了关于语言演变的理论。历史比较语言学,还可用于把同一种语言的历史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进行历时比较,以找出它们之间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联系与区别,理清语言发展、变化的轨迹,揭示导致语言发展、变化的原因。比较研究法也为现代语言学所看重。西方现论语言学所刻意追求的是为普遍语法提供一个理论模型,从中能够推演出人类所有可能的具体语言的具体语法。这个普遍语法的理论模型包括为获得任何一种可能人类语言所遵循的有限的普遍语法原理和参数,一方面对什么是可能的人类语言限制具有充分的解释力,一方面又保证足以覆盖所有具体语言的特异性。“跨语研究”或“比较研究”就成为西方现论语言学一个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比较法在文学研究中也同样被广泛运用,最为突出的是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

目前高校本科学生的科研能力尤其文科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比较欠缺,在课程论文写作和毕业论文写作中,应付和抄袭现象十分普遍。研究能力包括思考能力、观察能力、归纳能力和比较能力等,其中比较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在这方面,学生还存在“不用比较”和“不精比较”的情况,即不能自觉运用比较法进行学习,或者虽然有时使用比较但是比较随意,未能完全发挥比较的作用。古代汉语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研究能力的任务。有鉴于此,本人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比较重视对学生比较能力的训练。

在古代汉语教学中对学生的比较能力进行训练,无需编制专门教材,现有教材中内容基本够用,只要注意利用即可。就郭锡良等主编的《古代汉语》来说,“字典词典”和“常用工具书”部分可以进行各种“检索法”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说文解字》、《康熙字典》和《新华字典》部首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词源》和《辞海》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助字类编》与《经传释词》之间的比较。“汉字的结构和发展”部分可以进行“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和楷书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古字”与“今字”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正体字”与“异体字”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比较。“古今词义的异同”部分可以进行更多的比较,例如“菜”的古今意义之间的比较。“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部分可以进行本义与引申义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直接引申与间接引申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链条式引申与辐射式引申之间的比较。“词类活用”部分可以进行活用与兼类之间的比较,可以进行使动与意动之间的比较。“古代汉语的词序”部分可以进行古今词序之间的比较,包括宾语位置、动量成分的顺序、名量成分的位置等方面的比较。“古代汉语的判断句”部分可以进行古今判断句表现形式方面的比较。“古代汉语被动表示法”部分可以进行各种被动式之间的比较。“副词”、“代词”、“介词、连词”、“语气词和词头、词尾”部分可以进行更多的比较训练,如“不”和“勿”的比较,“莫”与“或”的比较,“者”和“所”的比较,“也”跟“矣”的比较等。“古书的注解”部分可以进行各种注释体例之间的比较,各种注释术语之间的比较,各种注释方式之间的比较。“古代汉语的修辞方式”部分可以进行“并提”与“互文”之间的比较等。“古今语音的异同”可以进行更多的比较,比如古今声母、韵母和声调之间的比较,“三十六字母”内部不同字母之间的比较。“上古音简说”部分可以进行上古音与中古音之间的比较。“诗律”部分可以进行唐代古体诗和近体诗之间的比较。

对学生比较能力培养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何谓比较”、“比较什么”、“怎样比较”。何谓比较?比较是就两种或两种以上互有联系而又有一定区别的事物或事件辨别异同。比较什么?(1)首先要确定比较项,即“谁和谁比较”。“谁”和“谁”之间要有“可比性”。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事物,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任何联系的事物,因此,从理论上说,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可以比较的。但是实际上,用来比较的事物往往都是同类的,或者说是大同小异的。同一性是建立比较对象关系的基础,如果两个事物性质相差很远,就不应该进行比较。因此运用比较法的前提是要先确定各比较对象之间是否具有同一性。(2)要确定比较哪个方面。总起来看不外乎“相同处”和“不同处”,即从彼此相似的比较对象中找出不同点,从彼此相异的比较对象中找出共同点。但是有时侧重相同处,如教学“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时,就引导学生从无标记被动式和各种有标记被动式中找出其共同点(都具有“受事+及物动词”结构)。有时则侧重不同处,如教学“使动”和“意动”时,引导学生找出二者之间的差别(“使动”中有形容词、名词、动词和数词等的使动活用,“意动”中只有形容词和名词两类;“使动”的宾语所指会发生变化,“意动”表现的是心理作用,宾语所指不会发生变化;“使动”的主语可以为非生物,而“意动”的主语只能是人类)。有时兼顾相同处和不同处,如在教学“者”和“所”时,就既找出二者相同之处,也要找出不同之处。“怎样比较”?历时比较和共时比较。一般是古代汉语内部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古今汉语之间的纵向比较。如教学古代汉语的动量表示法时,就将其与现代汉语相比:古代汉语采用“数词+动词”式,现代汉语采用“动词+数词+量词”式,词序不同,而且古代汉语中不使用动量词。比较的步骤是首先对每一个比较对象进行分析、归纳,此后才能将其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无论比较相同点还是不同点,都要尽量做到全面、周到,不要只顾一点,不及其余,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比较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单纯罗列异同点的水平上,最终目的要通过对异同点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从中发现某些规律。学会用某种方式将比较过程呈现出来,呈现的手段可以是语言文字,也可以是公式(如动量表示法的“数词+动词”和“动词+数词+量词”,被动式中的“受事+及物动词”),还可以是图表(如“者”与“所”的比较,《说文解字》中“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之间的比较)。比较能力的训练、培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要改变只由教师表演独角戏的方法,而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或手段,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练习,提高能力。

比如在“古代汉语词序”的动量表示法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口述的方法。首先让学生到课本的文选中搜集跟“百战”组合相同的说法,然后将其译成现代汉语,再进行比较,最后指名对比较结果进行口述。学生表现比较积极,很快找出“三周”、“一说”、“三问”、“千虑”、“一得”、“百战”、“百胜”、“一举”等说法。经过比较,知道“百战”、“三周”、“一举”等均属于“数词+动词”结构,译成现代汉语分别“战百次”、“绕三圈”,古今表示动量的方法相比有两点不同:(1)词序不同,即在“百战”中,数词在前,动词在后,“战百次”中,数词在后,动词在前。(2)成分多少不同,即“百战”中只有数词和动词,而“战百次”中,除了数词和动词外,还有一个动量词。通过这次训练,学生既加深了对于古代汉语动量表示法的印象,又对课本中的文选也进行了浏览、熟悉,还锻炼了口语表达,一举三得。

再如在辅代词“‘者’和‘所’”的教学中,主要采用了填表方法。首先让学生阅读课本上的知识介绍,然后对这些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在此基础上,指出“者”和“所”的异同之处,并指名学生到黑板填表。明确:“者”和“所”的相同之处:它们都称代一定的人或事物,但是却不能独立作句子成分用,必须放在其他词和词组的后面或前面,构成“者”字结构和“所”字结构,使整个结构成为句子的一个成分。“者”和“所”的不同之处:(1)相关成分――“者”连接动词、形容词、名词、数词或短语(“庸者”、“可宝者”、“先破秦入咸阳者”、“天下能为兵法者”、“大者”、“古者”、“二者”);“所”连接动词或动词短语、介词(“所依”、“所爱其父母”、“所以拒子”)。(2)在短语中的位置――“者”在后,“所”在前。(3)语义角色――“者”表示受事、施事、当事(“庸者”、“可宝者”――受事;“先破秦入咸阳者”、“天下能为兵法者”――施事;“大者”、“古者”、“二者”――当事);“所”表示动作的受事、对象、内容、工具、方法、原因、途径、处所(“财物无所取”――受事;“民无所依”、“所与饮食者”――对象;“所不知”――内容;“彼兵者,所以除暴禁害也”――工具;“所以拒子”――方法;“所以乱也”――原因;“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途径;“所居”、“所长”、“吾剑之所从坠”――处所;“吾家所寡有者”――属事……)(4)整个结构的语法功能。“者”字结构除了充任句子的主语、宾语、谓语外,可以充任状语,“所”字结构除了充任句子的主语、宾语、谓语外,还可以充任定语。即: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较短时间内对复杂的学习内容较为清楚的认识。

又如在“毋……也”句式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和口述法。使用PPT展示下列句子: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隐公元年》)

毋从俱死也。(《史记・项羽本纪》)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论语・宪问》)

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左传・僖公二十六年》)

及门,公孙敢门焉,曰:“无入为也。”(《左传・襄公十五年》)

莒、鲁争郓,为日久矣。苟无大害于其社稷,可无亢也。(《左传・昭公元年》)

盟于清丘之社,曰:“有子,无相弃也!”(《左传・昭公十一年》)

司城为上卿,盟曰:“三族共政,无相害也!”(《《左传・哀公二十六年》)

范蠡进谏曰:“夫谋之廊庙,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许也。”(《国语・越语下》)

千丈之城,必郭迎之,主人利。不尽千丈者,勿迎也。(《墨子・号令》)

必亟去之,勿近也。(《孙子兵法・行军》)

若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孙子兵法・地形》)

要求学生阅读其中画线的部分,找出其共同的成分,并指出其表达作用。明确:画线句子均带否定“毋”(或“勿”、“无”)和句末语气词“也”,表示禁止(否定的祈使)语气。多媒体的使用节省了抄写例句的时间,效果也更好。

有时,多媒体的使用也会增强教学内容的形象性。在讲到《说文解字》中所收汉字总数以及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和形声字四类汉字的占比时,首先介绍学术界对《说文解字》所收汉字数量的调查结果(总数为9353个,其中象形字约265个,占比2.8%;指事字约130个,1.4%;会意字1255个,占比13%;形声字达7700多个,占比82%)。然后利用多媒体展示PPT饼图(即左图),这样就给学生留下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对学生进行比较能力训练要循序渐进,并且贯穿古代汉语教学的始终。实践证明,在古代汉语教学中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比较能力训练,除了能够培养学生的比较能力外,还能够增强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古代汉语成绩,收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德)弗郎茨・希尔克.比较教育学:比较教育学历史、理论和实践入门[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

[2]曹小云.“古代汉语”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3,(6).

[3]刘光明.古代汉语教学改革与学生能力培养[J].池州学院学报,2009,(1).

[4]陈富余.严复中西文化比较方法研究――以《穆勒名学》为例[D].硕士学位论文,苏州大学,2012.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对音;音韵;对比;朝鲜汉字音

一、朝鲜汉字的历史

自古,中韩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以汉字和汉文化作为载体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古代朝鲜由于没有自己的文字,借用汉字的意义和发音来书写韩国语言,即所谓的“借用汉字标记法”。汉字作为韩语书写的重要手段可追溯到公元前,中国的许多史书记载以及韩国的历史文献都可证明这一事实。早在汉朝在朝鲜半岛创立四郡开始,汉语便已传入朝鲜,这些从《三国史记》、《三国遗事》、《鸡林类事》等以及一些谚文材料、吏读材料、古代朝鲜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可以清晰看出。汉字一直作为古代朝鲜的正式文字使用。“借用汉字标记法”主要有三种方法:吏读、口诀、郷札。很多学者均认为早在上古时期,汉语便对韩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直至15世纪朝鲜,即1443年,由申叔周创制出了《训民正音》,作为朝鲜语的标准文字记录工具,但是汉字仍然是朝鲜公文的正式书写工具。

二、朝鲜汉字音的概念

在古代朝鲜与古代中国交流的过程中,特别是朝鲜在借用汉字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汉字及汉语语音的影响,在此过程中,便产生了不论是对于韩国还是对于中国音韵史都有着重要意义的语音资料——朝鲜汉字音。朝鲜汉字音,又叫“韩国汉字音”或者“高丽译音”,这三种称呼在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指的是包括韩国在内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部分地区在内的广大地域里正在使用的今儿曾经使用过的“汉字”的“读音”。

三、朝鲜汉字音国外研究概况

对于韩语中的汉字音研究,已经有一个半世纪之久,在这方面的先驱者并不是中国人和韩国人自己,而是瑞典著名的汉学家高本汉,他利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结合汉语音韵学已经取得的一些成果,来研究《切韵》音系,在研究过程中,他使用了现存的汉语各地方音和朝鲜汉字音等,构拟了《切韵》体系的声母和韵母系统。在此之前,研究者们一直专注于通过古代典籍来研究汉语音韵学,而高本汉的这一方法开拓了研究的新境界,拓展了研究思路,使得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重视对音材料的研究,特别是朝鲜汉字音,研究涉及朝鲜汉字音的来源、性质和演变等一系列问题。

与高本汉同时代的法国汉学家马伯乐,著有《唐代长安方言考》。马伯乐基本同意高本汉的观点,而且还进一步地对朝鲜汉字音的形成过程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日本著名学者有阪秀世提出,朝鲜汉字音的基础方言是10世纪宋代的开封音。河野六郎则提出朝鲜汉字音的基础方言应该是唐代长安音,并指出朝鲜汉字音有两个层次。

一些日本和韩国学者将朝鲜汉字音与日本汉字音进行比较研究,例如:河野六郎的《朝鲜汉字音日本吴音》、藤井茂利的《推古期遗文假名朝鲜汉字音》、高昌植的《韩日汉字语·音韵比较》等。

韩国和朝鲜国内也有很多学者研究朝鲜汉字音,例如辛荣泰、北朝鲜学者柳烈、韩国学者赵世用、李基文、崔爱玲、严冀相、金完镇、朴炳采、俞昌均、朴庆松等在朝鲜汉字音方面的研究都有着很重要的贡献。朝鲜、韩国学者构拟出中古和上古朝鲜语的语音体系,加深了朝鲜历史演变过程。

四、朝鲜汉字音国内研究概况

在朝鲜汉字音受重视之前,研究古汉语主要是围绕古代几部重要的韵书而展开,例如《切韵》、《广韵》等,由于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随着时间的推移,声音的变化无法直接从汉字上看出,因此仅依据基本韵书很难准确推出古代汉语的发音面貌。朝鲜汉字音作为古代汉语音系和古代汉语音系互协的产物,被中国和韩国音韵学家视为研究古代汉语和韩语的一扇窗户,逐渐得到重视。

起初学者们还是以语法和词汇为研究主要方面,很多学者都是针对这两本书中的语法及词汇现象进行讨论,例如:熙(1958)的《书后》,文章主要是对成书年代和版本问题的探讨,八十年代以后,谢晓安等《与语言研究》、李泰沫《四种版本语言研究》,康宴镇《研究—诸书之著成及其书中汉语语音语法之析论》、梁伍镇《语言研究》。谢晓安等合作撰写的《与语言研究》是一部对《老乞大》和《朴通事》二书的语法进行全面研究的专著。他们利用先前编好的《与索引》对二书的语法面貌进行了系统的描写和定量统计分析。

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逐渐发现了朝鲜汉字音对于研究古代汉语音系的重要性,著作和成果也逐渐增多。胡明扬的《和中所见的汉语、朝鲜语对音》依据对音材料整理出16世纪北方汉语的语音系统;姚俊的《朝鲜语语音研究》通过对三个版本的老乞大语音探讨,结合语音的组合特点,拟构出当时朝鲜语的音位音值,并在此基础上对《老乞大》所反映的16世纪到18世纪朝鲜语的语音变化进行描写;金基石发表了一系列文章,主要探讨了朝鲜对音文献里反映地近代汉语语音问题。金基石指出:在朝鲜李氏王朝刊行的《洪武正韵译训》、《四声通考》、《四声通解》、《翻译老乞大》和《翻译朴通事》等一系列汉朝对音韵书和教科书文献里,保存着朝鲜汉学家对汉语近代音尤其是入声字的真实描写和深刻论述。(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刘泽民.朝鲜对音文献入声资料的重新解读.[J].民族语文,2010,03

[2]孔桂花.从朝鲜译音文献看近代汉语的入声.[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10

[3]宋兆祥.中上古汉朝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

[4]高静.韩文历史与文化.[J].当代韩国,2006,04

[5]金基石.近代音的热点问题与汉朝对音文献的价值.[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2

[6]崔玲爱.有关15世纪前的汉音韩文资料.[J].民族语文,2003,05

[7]张辉女.汉字和汉语与朝鲜半岛语言的关系.[J].民族语文,2002,05

[8]李得春.近代朝鲜文献中的汉朝对音转写问题.[J].民族语文,2001,02

[9]金基石.朝鲜对音文献浅论.[J].民族语文,1999,05

[10]严冀相.韩国古代汉字为中国上古音说.[J].语言研究,1997,(01)

[11]蒋绍愚.近代汉语研究概况[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12]胡明扬.《老乞大谚解》和《朴事通谚解》中所见的汉语朝鲜语对音[J].中国语文,1963,03

现代著作

[1]黄同酥,汉语音韵学[M].北京:中华书局,2001

[2]李得春.韩文与中国音韵[M].牡丹江:黑龙江朝鲜民族出版社,1998

[3]胡明扬,语言学论文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4]陆志韦,陆志韦近代汉语音韵论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5]王力,汉语音韵学[M].北京:中华书局,1982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不胜感激 不甚感激 词义 x音

近年来,人们的交际用语中出现了“不甚感激”的说法,有些报纸、期刊中也出现了此种表述。如杂志《人民公交》中:“在病房里,再次见到好心驾驶的女孩一家人,内心不甚感激。”又如《中国眼镜科技杂志》中:“只是,在你写信时有个小小的要求,即用方格纸将来信誊抄清楚,编者不甚感激。”甚至在一些硕士、博士学位论文中也出现了此类表述,如:“请各位老师、同学斧正,不甚感激!”再如:“敬请评审专家和答辩专家不吝赐教,本人将不甚感激,并将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继续探索,为成都市商业银行的持续、健康发展尽力。”又如:“最后在此敬请学界的各位前辈同仁们对本文提出您宝贵的意见。笔者将不甚感激!”据上下文句意可知,以上文段中的“不甚感激”,均表达作者“非常感激”之意。“不甚感激”与“不胜感激”,一字之差,意义却完全相反,原因何在?我们认为其原因有两方面:一,词义的引申分化,导致了声调的变化,即四声别义;二,受方言影响,导致前后鼻音不分,造成了词语混用现象。

袁良贵在《“不胜感谢”与“不甚感谢”》一文中曾就此问题进行分析,他认为:“这里(不甚感谢)的‘甚’,应该写成‘胜’。胜,尽的意思。不胜感谢,是‘感谢不尽,十分感谢’的意思。”

“不胜感谢”确为“十分感谢”之义,然“胜”释为“尽”则有误,“不胜感激”换作“不尽感激”不通。

“胜”的原字为“佟保《说文》:“伲任也。从力,朕声。”《广韵》:“R蒸切,平蒸。蒸部。”本义为“能承担,禁得起”。如:

(1)身若不胜衣,言若不出口。(《韩诗外传卷七》)

(2)白雪花繁空扶地,绿丝条弱不胜莺。(《全唐词・白居易・三》)

(3)十五年前曾击马,数株初种不胜鸦。(王渔洋《同人集河楼下》)

(4)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例(1)~(4)中的“胜”均作“能承担,禁得起”解。“胜”后所接宾语“衣”“莺”“鸦”“簪”均为实物,与“不胜”一起表示“承受不住这些实物的重量”,准确地说,“胜”本义为“能承担,禁得起某物”。

一方面,由“能承担,禁得起”引申出“能力、力量超过、胜出”之义。如:

(5)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雍也》)

(6)澹台子羽有君子之容,而行不胜其貌。(《孔子家语卷・第五》)

(7)平生所娇儿,颜色白胜雪。(杜甫《北征》)

(8)公(袁可立)护名节,胜于功名。(黄道周《节寰袁公传》)

例(5)~(8)中,“质”与“文”、“容”与“行”、“颜”与“雪”、“名节”与“功名”在句法关系中地位平等,句中“胜”表示一方超过另一方,均可释为“超过、胜出”。在俗语“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中亦是如此。由“能力、力量超过、胜出”再进一步引申出“胜利”之义。《尔雅・释诂上》:“胜,克也。”《吕氏春秋》:“今夫塞者,勇力、时日、卜筮、祷祠无事焉,善者必胜。”《小五义》:“所有太岁坊的众人,不求取胜,只要保住自己兵刃削不了。”其中的“胜”均为“胜利”之义。

由本义“能承担,禁得起”引申为“能力、力量超过、胜出”义,再引申出“胜利”之义,均系词义的实义引申,引申过程中“胜”的词义发生变化,相应地,声调也发生变化,由平声变为去声,即汉语中的四声别义。

另一方面,“胜”由本义“能承担,禁得起”虚化为“能承担、禁得起某种感情”,与“不”连用,形成“不胜XX”,有两种用法:

其一,“不胜”后接情绪类词语,释为“感情激动、浓烈,以至于承受不住”。此类用法使用较多,逐渐发展为固定结构。《史记・卷六・世家三》:“臣窃不胜犬马心,昧死愿陛下诏有司,因盛夏吉时定皇子位。”《汉书卷七二・列传第四二》:“臣禹不胜拳拳,不敢不尽愚心。”以上二例中,“不胜犬马心”即“感情浓烈,承受不住像犬马那样恐惧的心情”,“不胜拳拳”即“感情浓烈,承受不住诚恳真挚的情感”。文学史料中还有诸多此类用例。如:

(9)王侯得收猎其众,申固其谋,党助众多,各不胜忿,必相殄灭。(《汉书卷九五・列传第六五》)

(10)元海大会,因使帝行酒,珉不胜悲愤,再拜上酒,因大号哭,贼恶之。(《晋书卷五・列传第二》)

(11)行台止心,瞻望城阙,不胜喜说凫藻之情,谨诣门拜表以闻。(《宋书卷五・本纪第五》)

(12)不胜忧惕。(《唐会要卷五十五》)

(13)可堪分袂又经秋,晚风斜日不胜愁。(《全唐词・张泌》)

(14)永陨海隅,弃骸绝域,不胜悲慕,逸豫大庆,悦以忘罪。(《三国志卷五七・吴书一二》)

例(9)~(14)中的“不胜”后所接词语“忿”“悲愤”“喜说凫藻之情”“忧惕”“愁”“悲慕”均为表情感情绪的词语。

其二,“不胜XX”后接动词或形容词,表示“感情激动、浓烈,承受不住而想要做某事”。如:

(15)臣不胜喜舞,谨具表通。(《三国志卷二・魏书二》)

(16)勒铭翠琰,不胜潸然。(《宋朝事实・卷三》)

(17)回望隐屏、天游之间,危梯飞阁悬其上,不胜神往。(《徐霞客游记・游武彝山日记》)

(18)不胜翘企,万里托命。(《三国志卷六・吴书一五》)

例(15)~(18)中,“不胜喜舞”为“感情激动,禁不住想要高兴地起舞”;“不胜潸然”为“感情激动,禁不住要流泪”;“喜舞”“潸然”“神往”“翘企”等均表示感情激动而出现的动作、情绪等。

“不胜XX”作为一种固定结构延续使用,此类结构在用例中可释为“很、非常XX”,“不胜感激”即为“非常感激”。而“甚”字,作副词,一表示程度,相当于“很”;二表示情态,相当于“诚”。“不甚感激”释为“不很感激”或“不诚感激”,均与所想表达之义恰好相反,属于误用。

对词义本身理解有误是造成误用的一个原因,受方言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胜”与“甚”,声母相同,韵母有所区别,“胜”韵母为后鼻音eng,“甚”韵母为前鼻音en,韵母非常相近。且在西南方言区、江淮方言区等部分方言区,前后鼻音不分,韵母en与?n、eng与??混用。据《汉字古今音表》,“胜”字,自上古、中古至近代、现代,其韵母发音一致,而在汉语方言中,出现分歧,在湘语中“胜”音[s?n],赣语中音[s?n],客语中音[s?n],韵母均发[?n]音,与“甚”韵母发音相同。这个词在日常交际用语当中使用频率较高,加之受方言发音影响,两词发音相近,出现误用情况便可理解。

关于读音,“胜”字释作“能承担,禁得起”时,延续了古代汉语读音,读为平声。1885年,在由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广播电视部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胜”音统读作shèng。1986年出版的《古汉语异读字》中,“胜”释为“能禁住,能忍受”,仍读作shēng,为平声;《古代汉语词典》中,“胜”释为“经得住,能承担”,读作shēng,为平声;《古汉语字典》中,“胜”释为“禁得起”,为平声。虽词义解释用语稍有差异,读音却一直未变。但自2003年出版的《古代汉语常用字字典》始,《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第7版中的“胜”作此义解时,均读作去声shèng,并注“旧读shēng”。

声调的变化与语言的发展变化以及人们的使用习惯密切相关,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教材对“胜”的读音仍延续古汉语保留的平声读法。“胜(伲”在释作“尽”与释作“禁得起”时音同为平声,且仅作此两种释义时读为平声。例如,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四《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谷与鱼鳖不可胜食也”,注释别指出“胜”,“尽”义,音shēng。既然作“尽”解时读作平声,那么作“禁得起”解释时也应与其保持一致,读作平声。但是无论是在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陈情表》中,还是在苏教版出版的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陈情表》中,对“不胜犬马怖惧之情”,均未在注释别指出“胜”字读音,默认读作去声。即同一版教材,“胜”的读音亦作两读,使人困惑。若延续古汉语字音,便与现行辞书有冲突,如此给学生学习、教师教学以及日常使用带来很大困扰。

其实,如若保留其平声读音,既尊重了语言发展的事实与规律,同时对识记也不会产生太大不便,不妨保留“胜”字在且仅在作“禁得起”“尽”解时的平声读音。

综上,“不甚感激”为错误用法,“不胜XX”已成为固定结构,可释为“非常XX”,不妨保留“胜”在且仅在作“禁得起”“尽”解时的平声读音。

参考文献:

[1]朱健.小乘客突然昏迷,公交车变身“救护车”[J].人民公交,2014,(9).

[2]晓生.明珠信箱[J].中国眼镜科技杂志,1993,(1).

[3]畎采.“船舶经营人”研究[D].上海:上海海事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4]文静.成都市商业银行内控制度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

[5]陈世伟.论共犯的二重性[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6.

[6]袁良贵.“不胜感谢”与“不甚感谢”[J].语文教学与研究,1983,(3).

[7][美]李珍华,周长楫.汉字古今音表[Z].北京:中华书局,1993.

[8]汉语大字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字典(第2版)[Z].武汉:崇文书局,成都:四川辞书出版社,2010.

[9]蒋彰明.古汉语异读字[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1986.

[10]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古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11]潘晓龙等.汉语辞书大系古汉语字典[Z].海口:南方出版社,2002.

[12]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编写组.古汉语常用字字典[Z].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3.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诗经;七月;注释;商榷

《诗经·七月》是高校语文教材首选的篇目,对其研究作注的研究者非常多,在某些词语的注释上更是众说纷纭。这就要求编教材者在选择词语注释的版本上要慎重,选择那些科学合理,简洁清晰、符合当时特定的语言环境的注释进入教材,而不是人云亦云,不加审视思考,沿袭前人的旧注。教材毕竟是在科学、准确方面起示范作用的,它不同于一般书籍。《诗经·豳风·七月》是《诗经·国风》中最长的一首诗,该诗反映了当地部落一年四季的劳动生活,涉及到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而自《诗经》问世以来,历朝历代研究者就开始了对其研究,汉代的毛亨、郑玄,唐代的孔颖达,宋代的朱熹,清代的戴震、段玉裁等,人皆尽晓,前人硕果累累,但对一些问题,仍然是莫衷一是,再加上《诗经》时代久远,当时的社会状况,风土人情,语言习惯,研究者缺乏了解,《诗经》的语言简略,不象后世的记事散文可以有上下文参考,这就造成了后人在选择

《诗经》的注释的版本上有失偏颇。笔者现将《新编高职语文》中《诗经·七月》注释不足之处指证如下:

1.采蘩祁祁

【原文】祁祁,众多,指采蘩的人多。

按:祁祁,应释为“缓慢的样子”,《尔雅﹒释训》:“祁祁,迟迟,徐也”。根据句义内容来看,前两句“春日迟迟,采蘩祁祁”,后两句“女心伤悲,殆及么子同归”在这春光明媚的季节里背着筐结伴沿着田间小路去采蘩,她们的劳动似乎很愉快,但手中采蘩的动作却很慢,这是为什么?紧接着引出下句“女人伤悲”,姑娘们心中有隐忧,即“殆及公子同归”,一想到这,心中不免忧伤,无心专注采蘩,动作自然缓慢下来。一个“祁祁”将上下句很自然的衔接起来。

在《诗经》中有变文协韵例,如《诗经﹒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文,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毛转》训“流”为“求”。陈奂《毛诗传疏》说:“流,求同部。本不训求,而诂训云耳者,流读音与求同。其字作流,其意为求,古人假借文法也,这里的假借就是指变文,如仍用求,则与上下文的“求”的语复,古人行文之忌,这里、“祁”与“迟迟”正是由于避免行文的重复,用同义词互相替换。如采用原文注释,则割裂了上下句的语意连贯性,欠妥。

2.亟其乘屋

【原文】乘:登、升。乘屋:指登上屋顶去修屋顶。

按:甲骨文,金文“乘”字都象一个人登木之形。“乘”的本意是“登”,但在“亟其乘屋”中“乘”当译为“覆盖”,而非“登”义,《说文》:“乘,覆也。”《孟子·滕文公上》引《诗》“亟其乘屋”赵岐注云:“及尔闲暇,亟而乘盖尔野外之屋。”赵注在“乘”后加“盖”字,是用盖解释“乘”。古人有这样一种注释体例:在串讲过程中,在被释词的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词,串讲的同时附带解释了词义。例如《孟子·滕文公上》:“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赵岐注:“舍者,止也。止不肯皆自取之其宫宅中而用之”。在“宫”字后加“宅”字,这是以“宅”释“宫”。《孟子·滕文公上》:“如必自为而后用之,是率天下而路也。”赵岐注:“是率导天下之人以羸路也。”在“率”字后加“导”字,这是以“导”释“率”。

3.昼尔于茅,宵尔索綯

【原文】于,往,茅:草名,采去茅,作动词。

按:“于”应释义“为”。这里指割取,“茅”释为“茅草”,名词。

古人行文,往往讲本对称美。如“天苍苍。野茫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谓对文,指在句式相同的两个或几个句子中,处于相同地位,相互对应的词语,在多数情况下,它们之间存在着同义,同类或反义的关系。如“天”“野”是反义,“苍苍”,“野茫茫”是同义。根据对文推敲,“昼”对“宵”,“于”对“索”,“茅”对“綯”。 “索”,动词,搓,那么“于”也相对应动词,释为“割取”(此注释在 陈建初的论文《<诗经>中“于”字用法辨析》中指出,“于”是动词,割取)。这里的“綯”是名词,解释为“绳索”,相对应的上句的“茅”也应为名词,解释为“茅草”。而《新编高职语文教材》将“于”释为“往”,“茅”释为“割取茅草”,名动作动词,破坏了与上句“宵尔索綯”中的“索”与“綯”释义的对称美,因此教材中采用王力《古代汉语》对此句的注释欠妥。

4.殆及公子同归

【原文】:归,回去。公子,国君之子。

按:“归”应释为“出嫁”,“公子”应释为国君的女儿。“同归”,即一同出嫁,可能指为国君的女儿当陪嫁者。《说文》:“归,女嫁也,从止从妇省堆声。”《汉语大词典》:“归,古代谓女子出嫁。”《易·渐》:“女归,吉。”孔颖达疏:“女人以夫为家,故谓嫁曰归也。” 《诗经·周南·桃夭》:“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归”有“回,返回”之义,如“归家”“归国”,但前提是从某地出来后才能谈及“返回”之义,没有“出”,哪来的“归”?试问,如果把“归”释为“回去”,言外之意是姑娘们是从公子的住所出来的,这还能存有“殆及公子同归”的恐惧吗?这样的释义与原句的语境不符。

再看“公子”,原文释义“国君之子”,这里的“子”在古文有两种含义“儿子与女儿”,并不是所有的“公子”都是指向男性,如《公羊传·庄公元年》:“群公子之舍则以卑矣。”何休注:“公子,谓女公子也。”在“殆及公子同归”这句中“公子”如果释为“国君的女儿”,那么“归”释为“随嫁到男方的婢仆当陪嫁者”,就能很好的理解“女心伤悲”的原因了。

5.一之月于貉

【原文】“hé,象狐狸的一种兽,这里用作动词,指获取貉。

按:貉,mà,古代祭名,《周礼·春官·肆师》:“凡四时之田猎,祭表貉则为位,”郑玄注:“貉,师祭也”。《尔雅·释天》:“貉又为貊马,是禷是祃。疏,祃《周礼》作貉,貉又为貊字,古今之异也。”《礼记·王制》:“祃之所征之地。”郑玄注:“祃,师祭也,为兵祷。”《宋文·礼志二十四》:“师出必祭,谓之祃”。《说文》:“北方豸种,从豸各声,孔子曰:貉之为言恶也。”莫白切。《唐韵》《集韵》,莫白切,音陌,白平的《古代汉语》:“貉,mà,祃,军队到达所征之地时,为了不冒犯当地的神灵所举行的一种祭祀。因为古代集体 打猎和行军相类,所以也举行这种祭祀。在这里我们所以看出,白平的《古代汉语》选文的注释完整准确,因此对“貉”的解释应采用此注释。

6.猗彼女桑,以伐远扬

【原文】猗,牵引,拉着。

按:“猗”应释为“茂盛”,伎…茂盛”。在《汉语大词典》关于“猗”的解释就有“茂盛”,伎…茂盛”之义。整句话的意思是,三月的时候,树木开始发芽抽条,这时要为树木整枝,取来斧子,把长得高而长的枝条砍了,使初生的桑枝长得茂盛些。根据农业常识,蚕一般要吃嫩桑叶,因此在桑树生长期要将为桑树整枝,将不需要的部分斩伐剪除,尤其是那些长得高而长的枝条,一定要被砍掉,俗称打梢,目的是让多长出嫩枝条来,以采摘更多的柔桑,这样看来,“猗”释为“茂盛,使茂盛“更为合理些。

参考文献:

[1]《辞源》[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

[2]白 平 《古代汉语》 [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1996

[3](东汉)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2006

[4]陈建初 《诗经“于”字用法辨析》[J],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86(3)

[5]胡奇光,方环海 《尔雅评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

[6]罗竹凤 《汉语大词典》[M],北京: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6

[7](清)阮元 《十三经注疏》 [M] 北京:中华书局,1980

[8](清)陈奂 《诗毛氏传疏》[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4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被动句式,异同,对比,分析

 

一、 引言

在语言交际过程中,当人们不知道动作的实施者,或不便说出动作的实施者时,往往采用被动式。因此,被动结构是任何自然语言中都是最高产的基本句式之一。

总的说来,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式都是有标记的语言表达式,但正如利奇所指出的那样:“对标记现象的研究集中在词法和词汇标记方面”。英语的被动句多用动词词尾的变化来表示,用的是“词法标记”形式。汉语的被动句采用的是辅助词,即不是“词法标记”形式,而是所谓的“词汇标记”形式。然而,汉语的“词汇标记”并非是绝对的,辅助词常常省略。这给英语学习和英汉互译造成一定程度的困难。

本文的目的是对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结构进行对比分析。首先,本文将对被动结构进行分类,在此基础上,对两种语言的异同进行分析。

二、 被动结构的分类

从表现形式上看,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结构分为有标记形式和无标记形式两大类。所谓有标记形式,是指一种特殊的显形手段用来表达特定的语义或功能。英语中的有标记形式比较单一,其结构形式为“助词+过去分词”。助词随主语的人称和数以及动作所发生的时间进行变化,而过去分词却是固定不变的。汉语中的有标记形式相对说来就比较多变。由于汉语不是一种音素文字,没有词尾变化,因此汉语的表现形式没有主谓一致的要求。因而,汉语的被动结构中没有用来体现词尾变化的助词。正因为如此,汉语中被动式的标记形式才不固定。除了介词“被”以外,还有很多助词都可以引导被动式。如:

(1)a. 叶子被风吹落了。

b. 书让人拿走了。

c. 叫他这么一激,我顿时火冒三丈。

d. 这孩子经多次倒卖,已经没有恐惧感了。

所谓无标记形式,是指不采用一种特殊的显形手段用来表达特定的语义或功能。无论英语还是汉语,被动结构的无标记形式都很丰富。除了常用的“夺格式”、“中动式”外,还有“动词+动名词”或介词短语形式。。例如:

(2)a. Thevase broke.

b. The clothwashes well.

(3)a. Theroom needs cleaning.

b. The house isunder repair.

(4)a. 船沉了。。

b. 樱桃好吃

(5)a. 门窗需要擦洗。

b. 房子在维修。

以上这些表达式,有人称为“准被动式”或“主动形式的被动式”。本文之所以将它们作为无标记形式,原因是它们与主动式在形式上没有区别。

三、英汉被动结构的异同

在上节被动结构的分类中,我们已经涉及到英汉的相同之处。本节我们主要从被动式的结构特征方面谈英汉两种语言的异同。

1. 相同之处

英汉两种语言中表示“拥有”、“缺乏”等动词,虽然都是两价动词,但都没有被动式。如:

(6)a. Ihave three books.

b. *Three brooks are had by me.

(7)a. She lacks money.

b. *Money is lacked.

(8)a. 我有三本书。

b. *三本书被我有。

(9)a. 她缺钱。

b.*钱被她缺。

此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动词+名词”构成的词组动词,若只是相当于一个不及物动词,不可用于被动式。例如英语的shake hands, see a doctor, kick the bucket 等,汉语的“开业”、“完工”、“晒太阳”、“照镜子”等。

(10)a.*Hands are being shaken bythem.

b.*A doctor is going to be seen by me.

c.*The bucket was kicked by John.

(11)a.*又一所商店被开业了。

b.*又一条道路被完工了。

c.*他被晒太阳。

2. 不同之处

英语中有些动词以被动式的形式出现,但并非表达被动意。例如:

(12)a. He was possessed of a brilliant intellect.

b. His friends are all learned.

这种形式被动意义主动的被动式现代汉语中没有,但古代汉语中,有些表示被动意的词或表达式在现代汉语中已不再表示被动。如:

(13) 才高见屈,遭时而然。。(摘自[论衡. 自纪篇])

该句的意思是:才高而不被重用,不过是生不逢时而已。“见”是被动意的表示词。今天“见”的这一句法功能已荡然无存。我们说:“让您见笑了”,绝不表示“您被笑了”。

英汉被动式的另一个不同之处表现在双宾语动词的被动式上。英语中的双宾语动词可以有两种形式的被动式,如:

(14)a.John was stolen twenty dollars.

b. Twenty dollars were stolen from John.

(15)a. The teacher was asked twoquestions.

b. Two questions were asked of the teacher.

汉语中只有类似(14a)、(15a)的被动式,即:约翰被偷了二十美元;老师被问了两个问题。汉语中究竟是间接宾语还是直接宾语作为被动式的主语,视具体动词而定。如双宾语动词“给”。汉语中“一本书被送给了张三”要比“张三被送了一本书”可接受程度高。

四、结语

英汉被动式比较是一个很大的讨论题目,围绕这个题目可以洒洒洋洋写出很大的篇幅。本文只是笔者大学英语教学实践的一点儿总结。正如前面所述,本文只是着眼于英汉被动式的表现形式的比较,没有做语用功能的探讨,更没有从理论语言学的角度对造成英汉被动结构不同之处的内部原因和历史原因作深入的讨论。笔者相信,利用比较语言学的原理和分析方法,讨论英汉两种语言的被动结构,还有很多文章可写。

参考文献:

[1] Geoffrey Leech.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Thirdedition [M] London, Pearson Education Ltd, 2003

[2] 王还. 英语和汉语的被动句.英汉对比研究论文集[C].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77-1989.

[3] 魏志成. 英汉语比较导论[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

[4] 康瑞琮. 古代汉语语法[M]. 沈阳: 辽宁人民出版社, 1981.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第7篇

论文摘要:中国古代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极具代表性的部分,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依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留学生汉语言专业需要而设置的课程。一般在留学生本科四年级讲授。“古代文学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留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如何介绍这部分中国文化的精髓,本着什么样的指导思想教学,如何创新教学的手段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一、明确中国古代文学史与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系 

我国现行的外国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汉语言技能课程、汉语言理论课程、中国人文知识课程、经济管理课程。汉语言技能课程包括综合汉语、汉语口语、汉语阅读、汉语听力、汉语写作、汉语翻译、商务汉语等;汉语言理论课程包括语言学概论、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字与文化、汉语语法精讲、现代修辞学引论等;中国人文知识课程包括中国概况、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中国文化概论、中国简史、跨文化交流导论等;经济管理课程包括进出口贸易实务、市场营销学、国际贸易等。通过讲授这些课程力求优化留学生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其中,中国古代文学课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文学知识,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概况,熟悉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样式、源流变化,以及有代表性的重要作家。要求学生了解、熟悉一定数量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并对古代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有初步认识。在内容安排上以时代先后为序,将中国古代文学分为诗歌(词曲)、散文和小说三大类,突出重要作家作品的介绍,力求突出重点,让学生形象而具体地掌握中国古代文学的基本知识。这门课程能使外国留学生较多地了解中国优秀的文学遗产,提高对中国古代文学的阅读能力,属于提高留学生整体汉语水平的课程,为留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文化课程奠定基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在进行汉语教授的同时,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切实提高学生素质,是对外汉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二、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古代文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授中国古代文学非常具有特殊性——外国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知之甚少,或者根本就是一窍不通,想要把精深而悠久的中国古典文化向他们展现开来,得到共鸣,非常困难。所以,当代对外汉语教学应借助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使用多媒体技术向外国学生教授中国古代文学,是切实的选择。 

多媒体技术能拓展课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乐趣和热情。因此,在进行教学活动的时候,应当尽可能地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来表现中国传统文化。教师应注意搜集和整理有关素材,向学生传播。比如周杰伦的《发如雪》、《台》,林俊杰的《江南》等意境古典、唱词含蓄优美的佳作、香港艺人黄霑创作的许多古韵词曲运用得炉火纯青的影视歌曲,教师还可以自己动手创作一些中国古代文学课件。 

但是,推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表现中国古代文学应注意适度原则。不能将多媒体的“白板”变成扩大的“黑板”,不能将古代文学课变成影视赏析课。多媒体技术手段只是教学的手段之一,不是教学的目的。一定不能俗用滥用、喧宾夺主。在影视作品的使用中,要注意改编的问题,教师要以文本为主体,处理好原著和改编的关系,切忌以改编代替原著,混淆视听。 

三、在古代文学的教学中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界对古代文学课的定位多是服务于语言的研究,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标在于培养留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古代文学课是为学习语言而设置的课型,将古代文学课边缘化、弱势化和冷漠化。其实,留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非常感兴趣。国外中文系的课程设置中,中国古代文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汉城大学为例,29个课目中与古文相关的课目就有11个。 

古代文学课是为了培养学生们讲授、阐释、鉴赏和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进而借助文学这一载体传播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专业基础课,它是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审美鉴赏进而吸收和理解中国文化,在传授文化知识之外,通过文学作品的内容辐射出中华优良传统的精神内核,通过作家的人格魅力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集德育、智育、美育等多重功能于一身,具有独特价值的课程。对留学生的古代文学教学正是出于这个目的。对教师来说,更重要的任务是如何突出现代思想,体现当代意义,将古代文学课程的讲授真正应用于当代留学生的生活。如何用当代意识去激活古代文学,将“死”的文本还原为活生生的生活,是古代文学教学所面临的问题,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问题。 

四、切实处理好文学史与作品选的比重问题 

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内容由文学发展史与作品选两大部分组成。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很好地衔接文学史与作品选的内容,如何具体分配它们在课堂教学中的时间比例,怎样更合理地采用与各自的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方法是教学的重中之重。不能只讲作品,不讲文学史,也不能只侧重文学史。目前此方面教材很少,笔者建议选择中国人民大学对外语言文化学院主持编写的“对外汉语教学· 中国文化系列”教材。该教材收录了从先秦至明清的文学作品二百多篇,涉及到散文、小说、诗歌、赋等多种体裁。每篇作品后面都有详尽的注释,以便于留学生理解。书中还对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情况进行了概述。该书适合中级以上汉语水平的外国留学生学习或自读,也是普通高校大学生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参考资料。 

总之,中国古代文学教学是一项非常复杂、具有很大难度的工作,它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灵活的现代意识,同时还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必须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将对外古代文学课传授好。 

 

参考文献: 

[1]涂文晖.论对外汉语高级阶段古代文学教学的特殊性[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2]杨冬梅,訾希坤.对外汉语专业古代文学课的教学研究[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古代汉语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宾语前置 上古汉语 分类 存在原因

\一、研究概述

在汉语的发展过程中,语音词汇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语法的变化比较小,而词序变化最小,汉语的宾语一般位于动词谓语之后,构成“主谓宾”的基本结构。但在上古时期的文献中,为了强调宾语,往往把宾语放在动词谓语的前面,我们把这类句子称作宾语前置句。从现代汉语的角度看,常有人称这一句型为特殊句型,但在上古汉语中,这种宾语前置却是一种常用的句式。

关于宾语前置句的研究,相对来说已经比较全面且深入,主要包括:宾语前置句的分类,溯源,发展变化,带“是”,“之”的宾语前置句的研究和单本文献中的宾语前置句研究。

由于宾语前置句的情况比较复杂,对其分类也有多种不同意见,以王力先生为代表的很多学者将“宾语前置句”分为四类①,有学者提出这种既按照句型分,又按照形式分的分类方法是不科学的,主张按照统一的标准来分类。有学者主张按条件有无分,如张东寅的《宾语前置溯源》;有学者主张按形式分,如李禾范的《宾语前置刍议》;有学者主张按句型分,如路广在《古汉语宾语前置句和焦点理论》中按句型将其分为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和陈述句中的宾语前置两大类。

关于宾语前置句的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俞敏为代表的认为宾语前置句是远古时代汉语语序的残留,目前多数学者赞同这一观点,但仍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汉语在产生之初就是SOV的形式,一种是从汉语自身发展的角度出发溯源,但研究成果还较少。

关于带“是”“之”的宾语前置句的研究主要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是”“之”是指示代词,复指前边的宾语,王力、郭锡良先生是其中代表;一种认为把“之”“是”看做是结构助词更有利于古代汉语的学习研究,持有这种观点的学者主要是陈焕良。还有学者认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有的应看成结构助词,有的应看成是复指代词,朱振家是其代表人物。

本文主要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再对宾语前置句作准确的分类,并从汉语自身的特点分析宾语前置句存在的原因。

二、宾语前置句的分类

只有先对宾语前置句有了科学统一的分类标准,我们才能继续进行深入研究,本文先对宾语前置句的分类作简单介绍。按照句型划分宾语前置句是科学的,但宾语前置句句型复杂灵活,而且在不同时期发展变化的进程是不平衡的,因此宾语前置的现象就古代汉语本身而言,也存在常例和特例,不可能将所有宾语前置句纳入到分类中,我们不妨在路广先生按句型分类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在分析宾语前置句时更加方便。

“句子按其语气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几种句型。这种句型内部还可以细分,如陈述句可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疑问句中还可以再细分为有疑而问和无疑而问(反问)两种,有疑而问又分为特指问,选择问,是非问。本文对宾语前置句的分类就是按照这种基本的句型划分的,我们发现宾语前置句仅出现于陈述句和疑问句中,而祈使句和感叹句则没有看到。”②

(一)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1.有疑而问

(1)疑问代词“谁”“何”“安”“奚”等作前置宾语。

①吾谁欺?欺天乎?(《论语・子罕》)

②既富矣,有何加焉?(《论语・子路》)

③梁客辛垣衍安在?(《战国策・赵策三》)

④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论语・子路》)

⑤臣实不才,又谁敢怨?(《左传・成公三年》)

⑥子归,何以报我?(《左传・成公三年》)

有时候动词前面有助动词,疑问代词宾语就放在助动词前面,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时,同样需要前置,如最后两个例子。

(2)普通名词或普通代词(主要包括人称代词予,尔,吾等)作宾语前置。

⑦予岂汝威?《尚书・盘庚中》

⑧岂不谷是为?《左传・僖公四年》

⑨其是之谓乎?《左传・襄公四年》

⑩其必令尹之子是与?《左传・襄公十七年》

在疑问句中作宾语而前置的往往是疑问代词,其实也不尽然,有些句子中前置的并不是疑问代词,而是普通名词或普通代词,有的在名词或代词后用“是”或“之”复指,有的不用,这种情况也是我们不按照先前的分类,只说疑问代词前置作宾语的原因之一。

2.无疑而问

疑问句中的反问句有的因为同时具有疑问和否定两种因素,而确定无疑的会宾语前置,如在卜辞的疑问句否定句中,代词宾语通常会放在动词之前,如:

{11}贞:方不我正?(郭若愚《殷契拾掇》1258(4))

{12}贞:帝不我(郭若愚,曾毅公,李学勤《殷墟文字缀合》125)

(二)陈述句中的宾语前置

1.肯定句的宾语前置

(1)肯定句中代词为前置宾语,其中较多的是指示代词“是”作前置宾语,也有的是“予”“之”“实”等。

{13}寡人是征……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

{14}维叶莫莫,是刈是获《诗经・葛覃》

{15}或之使《庄子・则阳》

(2)前置宾语不是代词的通常有两种形式。

第一种,惟(唯)+N+V(有的省V,有的不用“惟”字)

{16}予惟时命有申(《尚书・多士》)

{17}肆王惟德用《尚书・梓林》

不用“惟”字的有:

{18}呜呼!天明畏,弼我丕丕基!《尚书・大诰》

{19}天若亡之,必令尹之子是与,君何舍焉?《左传・哀公十七年》

第二种,惟(唯)+N+之/是+V(有的时候不用“惟”)

{20}牝鸡之晨,惟家之索。(《尚书・牧誓》)

{21}古之圣王,惟此之慎。(《国语・周语》)

{22}今商王受惟妇言是用。(《尚书・牧誓》)

{23}孤臣惟命是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有的不用“惟”:

{24}君命之辱。(《左传・成公十六年》)

{25}戎狄之与邻。(《左传・昭公十五年》)

{26}故败是求。(《左传・僖公十五年》)

有的如“惟利是图”,“惟命是从”,“惟你是问”等已凝结成四字格成语。

2.否定句宾语前置

(1)动词前有“不”“未”“毋”“无”“莫”否定词否定,前置宾语为代词的。

{27}居则曰,不无知也。(《论语・先进》)

{28}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29}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先进》)

{30}无我殄享(《尚书・康诰》)

{31}谏而不入,则莫之继也。(《左传・宣公二年》)

(2)否定句中的前置宾语不是代词的,这种情况非常少见。

{32}城濮之役,晋无楚备,以败于。(《左传・昭公五年》)

否定句的宾语前置限制条件不是非常严格,也经常出现例外的情况,如:

{33}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黍黎》)

三、宾语前置句存在的原因

宾语前置句是仅存在于先秦文献中的一种特殊的语法现象,这种特殊是相对现代汉语而言的,在上古汉语中这种语法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关于宾语前置句存在的原因,许多学者都做出了自己的猜想。

王力先生认为情况可能是这样的:“代词作为宾语的时候,正常的位置就在动词的前边(像法语一样)。”③

随着西方历史比较语言学传入中国,有些学者试图从和汉语有亲属关系的藏语中探索宾语前置的来源,认为宾语前置可能是远古时代汉语语序的残留,如刑公畹根据藏缅语族中汗多语言是SOV语序推断,远古汉语语序也应当如此。俞敏先生也认为原始汉语跟藏语都保留汉藏母语的特点,止词在前,动词在后,中心语在前,修饰语在后④。

目前关于汉藏语之间的关系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这不能说明宾语前置句来源于藏语,因为现存的古藏语文献资料跟汉语的文献资料相比比较晚,藏族只有第七八世纪的藏文资料,缅甸最早的文献是十二世纪的,汉藏语序之间的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深化。

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探索宾语前置句存在的原因,即从汉语本身特点出发研究宾语前置句的存在原因。宾语前置句的存在是和汉语的词汇发展特点和汉语语法特点分不开的。名词是先民创制最早最多的实词,同时在语言中使用最频繁,可以做主语、定语和宾语。随着语言的发展,名词的功能不断完善,可以做状语,还可以作动词,这就出现了句义不容易理解甚至产生歧义的语言现象,名词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它作前置宾语的可能性很小,而代词却不同。代词的产生相对来说较名词晚,它可以替代名词、词组和句子,却没有名词一样的语法功能,绝大多数不能作状语,不能活用,代词功能的单一性使得它作宾语前置的机会要大。

其次,因为汉语的主要语法手段是词序,人们为了突出表达的对象,加强表达的语气,所以变换基本次序,把宾语置于动词前。例如,

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左传・僖公四年》)

将虢是灭,何爱于虞?(《左传・僖公五年》)

将“方城”“汉水”“虢”提到动词的前边,发挥了强调对象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说话者情绪之激动,感情之强烈。再试将宾语后置,“楚国以方城为城,以汉水为池”,“将灭虢”,就体会不出那种情绪的激愤和爱国热情了。

从历史比较语言学和汉语本身的特点两个角度入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宾语前置句存在的原因,目前在宾语前置句溯源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充分,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

结论

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学术界对宾语前置句的研究成果,并对宾语前置句的分类及溯源做了简单介绍,下面我们做个小结。我们按照句型的标准对宾语前置句做了分类(请参照上图),其次对宾语前置存在的原因进行了探索,主要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一方面是用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方法对汉藏语系进行对比,这方面研究成果还不够全面,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另一方面从汉语本身特点进行溯源,主要是从词汇和汉语的语序特征两方面进行分析。从汉语本身角度出发对我们研究宾语前置存在的原因,了解宾语前置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关于这四类分法可参看王力《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部分(七)(八)(九)(十).中华书局,1992,第三版.

②这种分类方法参看了路广的《古汉语宾语前置和焦点理论》.载于南阳师范学报,2004(10).

③王力.汉语语法史.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4:198.

④俞敏.倒语探源[J].语言研究,1981(1).

参考文献:

[1]路广.古汉语宾语前置和焦点理论[J].南阳师范学报,2004(10).

[2]王力.古代汉语[M].中华书局,1992,第三版.

[3]李禾范.宾语前置刍议[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9(5).

[4]李海燕.古汉语宾语前置存在及其发展变化的原因[J].语言研究,2011(3).

[5]张东寅.宾语前置溯源[J].烟台大学学报,19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