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活动课;应用;素质教育

一、初中数学活动课程提出的背景

对于数学教育,进入90年代,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纷纷提出了数学教育改革的报告、方针和方案,其改革的目标都瞄准了21世纪人的数学素质的教育。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国家教委在1992年公布的《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试行)中,首次将活动类课程纳入学校的正式课程计划之中,这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第一次将活动类课程与文化课程并列,纳入课程计划之中,使活动类课程的实施在法律上得到了保证。

二、初中数学活动课程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国内外教育观念的变化,特别是高、精、尖的科学技术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教育工作者逐步地认识到了原有的课程教育只是素质教育中的一部分。进入青年初期的初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速发展成熟时期,精力充沛,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这期间,学生的思想活跃,视野拓宽,个人的爱好、兴趣、好奇心都毫无掩饰地表现在课堂内外。在这个时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课程,正适应了学生心理需求,通过动手动脑,发展兴趣,使旺盛的求知欲得到了保护和发展。

三、初中数学活动课程实施以来的现状

自从国家教委在1992年将活动类课程纳入学校的正式课程计划之中以来,虽然在数学教材的每一章节的最后都安排有数学活动课,但并没有引起数学教师足够的重视。据我了解,其中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学校只追求升学率,对老师的考核以升学率为标准。

2.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从教师这方面来说,有的教师受本身能力的限制,不能把活动课上的非常有意义,使学生受益并感兴趣,因而尝试上了几节课后就放弃了。

3.数学教师本身不够重视。有的数学教师没有充分研究透彻活动课程,没有把握住新课改的精神,还拿老思想、老眼光看问题。

四、数学活动课程的类型、实施方案和效果

通过本课题组对初中数学活动课程的实践研究,我们总结出初中数学活动课程共分以下几种类型:1.动手操作型;2.实践探究性;3.数学应用型;4.创意设计型。下面,我对这几种类型的活动课做一一的分析,给出每种类型的活动课的特征以及实施方案和实践效果。

1.动手操作型

特征:学生通过做一做、折一折、画一画、拼一拼等具体操作活动,在做中学、学中做,做中思,思中来感悟数学,教、学、做、思合一,让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考。

实施方案:在给学生上这些活动课时,要让学生充分地动起来,不但动手,还要动脑,要让学生清楚其中蕴含的数学知识和数学道理,深刻体会数学的价值。

实践效果:动手操作类的实践课要求人人动手,人人参与,这种类型的实践课所要达到的效果是每个学生都能够乐在其中,并通过实践课能够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2.实践探究型

特征:在初中数学活动课中,这种类型的活动课较多,学生需要先实践,再探究,在实践中感悟,在探究中发现。实践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实践激起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在这类活动课中,学生的合作学习也能得到充分体现,并且这类活动课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非常有帮助。

实施方案:上这类活动课时,分小组来进行比较,组员之间分工合作,根据实践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讨论、探究、总结。

实践效果:对于这类活动课,学生还是非常喜欢的,因为这符合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这个年龄的孩子,充满好奇心和求知欲,愿意去尝试和探索,这类课给了学生尝试和探索的机会。所以上这类课的效果都非常好,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收获很多。

3.数学应用型

特征:这类活动课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把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生活事实,使学生直接接触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实施方案:这种类型的活动课,有的需要学生先收集一些生活中的数据,有的需要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上课时,老师和学生应该把活动课用到的数学知识彻底掌握,然后再来解决实际问题。解决问题时,教师要做好引导,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把问题解决出来,使学生体会到学数学的乐趣,并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实践效果:通过这类活动课,能够使学生对书中的数学知识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能把知识学活,对学生来讲,数学不再是枯燥的数字和图形,而是和其生活紧密联系的点点滴滴。

4.创意设计型

特征:这种类型的活动课通常需要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是要求学生来创意性地设计解决问题,这对学生来说非常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

实施方案:分小组来进行,组内充分讨论,互帮互助。通过讨论,各个小组拿出最优设计方案,然后各小组来比一比,评出最佳设计方案,并且每个小组需给出理由。

实践效果:这样来上创意设计型的活动课,所有同学都参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成长非常有利,符合国家素质教育的要求。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第2篇

一、督导评估的性质

本实施方案是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对公办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的综合督导评估,是政府对公办普通中小学校实施行政监督的主要“督学”形式。通过督导评估,督促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履行职责,加强管理,创设条件,办好每一所学校;督促指导各中小学校贯彻执行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遵循教育规律,优化学校管理,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社会、家长用正确的标准评价学校的办学水平,关心和支持学校工作。

二、督导评估的范围

本实施方案适用于利用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具体包括:普通小学、普通初中、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高中、普通完全中学。

三、督导评估的组织实施

在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和市教育局)的统一组织下。市(县)区两级作如下分工:普通高中(含完中)的督导评估由市负责,涉及县属普通高中,相关市(县)区配合;市(县)区属普通初中、小学分别由市(县)区负责。村级小学可由市(县)区授权和指导,由乡(镇)中心校督导评估。

四、评估的指标设置

督导评估包括以下六个方面的内容:

(一)办学方向;

(二)学校管理;

(三)办学条件;

(四)教育质量;

(五)附加内容;

分别制定普通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督导评估细则。

五、督导评估程序

建立以学校自评为主,教育督导部门、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督导评估在学校自评基础上进行。学校应对评估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自我评价,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的实际管理水平和管理层次。

督导评估坚持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除听取工作汇报外,注重实证性的考察,如现场观察、访谈、问卷、座谈、对学校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测算等。

(一)听汇报:校长及有关部门汇报学校工作;

(二)查档案资料:查阅人事、财产、财务档案及教师业务档案,学校章程、各种规划、计划、总结、活动记录、制度、学校报表、成绩统计表、教师档案、学生作业等;

(三)座谈:召开教师、学生、家长座谈会。学校提供学生、教职员工名册,由评估组随机抽出座谈人员;

(四)个别访谈:对有关领导干部、教职工、学生、家长及社区干部进行个别访谈;

(五)实地查看:查看校容校貌,教学设施、设备、器材、听课、看学生的学习、生活、训练及各种活动,查看图书室、实验室的图书和仪器的品种数量、使用情况、使用效益和保管、维护等方面的情况;

(六)问卷调查:根据评价内容,侧重某一方面制作问卷,对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家长进行测试。

(七)数据统计:制作相关的数据统计表册,评估中做好统计和测算工作。

评估前2个月由督导评估单位书面通知被评估学校,评估结束后1个月内将督导评估结果书面反馈给被评估学校写出整改方案并按规定时限将整改结果报教育督导部门,以备复查。

六、督导评估结果的处理

学校督导评估结果,采用等级和评语相结合的办法。总分包括基础分、附加分、发展项目分。评估指标中有三种计分方式,基础分(100分)按评价要素总体完成情况计分。附加分按评价要素的几个方面分别计分,每个方面只有一个分值,评估中按做到给分,没做到不给分,有不完善之处酌情扣分。发展项目分(30分)按项目的方案规划,实施效果,阶段总结,详实材料记载予以综合评价。评估结果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和待合格学校,其等级分数为:

优秀:不低于120分;

良好:不低于105分;

合格:不低于85分;

待合格:低于85分。

督导评估结果的使用按照《*市普通中小学校办学水平督导评估办法》执行。

附件:

1、*市公办普通小学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细则

2、*市公办普通初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细则

3、*市公办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督导评估细则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第3篇

现将《**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的通知》(豫教基〔**8〕138号)转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要求,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更新办学理念,改革课程结构、内容和实施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课程体系和考试评价制度,对持续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和综合竞争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根据教育部和省教育厅要求,今年秋季,我市所有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将全部启动实施新课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普通高中要将课程改革作为我市基础教育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确保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平稳顺利实施。

二、迅速行动,系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是决定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成败的基础性工程,各单位接通知后,要迅速组织广大教育行政干部、教育科研机构教育科研人员、全体普通高中教师,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理解内涵,把握精髓,确保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管理与教育教学人员人人能够准确了解并熟练掌握我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基本原则、课程结构、课程安排与学分学时分配办法,为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平稳顺利推进提供强大的人力保障。

三、结合实际,制订方案。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中的一次重大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将导致普通高中教育在教学理念、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评价和课程展现等方面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根据省厅要求,各县区要抓紧研究制定完善的配套政策与措施,结合本县区实际,创造一切必要条件,努力使所有普通高中都达到实施新课程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与要求,并严格审批所属普通高中课程实施方案。各普通高中要在严格落实省定课程设置框架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单位和本校学生实际,迅速制订有利于本校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我市普通高中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课程实施方案。同时,各普通高中还要全面把握国家课程标准要求,加强课程管理,扎实做好课程计划、自主开发课程、指导学生选课、组织教学实施、认定学生学分、综合素质评定等各项具体工作。

全市所有普通高中的课程实施方案均须于**8年8月15日前上报市教育局备案。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第4篇

一、总体目标

牢固树立素质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科学抓质量”的思想,以现代化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受教育者和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进一步落实新课程理念,积极探索“轻负担高质量”的教育教学模式,努力形成“让学生动起来,让教师专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校园乐起来”的良好氛围,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积极探索有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新机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发展。

二、具体举措

(一)严守底线,认真落实“六个严格”

规范的办学行为是落实“轻负担高质量”的前提和底线,省厅“减负”文件明确提出了“六个严格”的各项内容和要求,各校要制定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实施细则,确保课程开设、控制学生作业量、控制补课、规范考试管理、学生休息和锻炼时间、规范招生秩序等相关指标要求的落实执行到位。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重点是将无效的在校时间、无效的机械作业、无效的补课辅导、无效的课堂讲授等减下来。

(二)强化管理,切实健全“五项制度”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各校必须建立健全“教学活动安排公示、课业负担征求意见、学生健康通报、家校合作联动、加重学生课业负担责任追究”等五项制度,从制度上切实保证“轻负担高质量”要求的实现。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各校必须将学校课程表、作息时间表、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上报区教育局义务教育科,并将学校教学活动安排(课程安排表、作息时间表、作业量、课外文体活动安排表及教职工任课任职表等)在学校宣传窗或网站予以公示。每学期举行一次由各个层面学生和学生家长代表参加的学生课业负担征求意见会议,并建立备查记录。每学年向社区、家长通报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情况。着力推进家长会、家长学校建设,经常性地开展家访、教育开放等活动,分批分层对家长进行专题培训,转变家长的观念,进一步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与配合,争取与家长就“轻负担高质量”工作达成共识,建立常态有效的家校联动机制,不断强化学校、家庭、社会共同育人的责任。区教育局每学年与各校校长签署规范办学责任书,校长与教师签署“减负”责任书,并把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作为重要内容,严格进行检查考核,实行“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一票否决制。

(三)深化改革,全力实施“四大行动”

在建立“轻负担高质量”省级联系区、市级联系街道(学校)、区级联系校制度的基础上,全面实施“教学常规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特色学校建设、多元评价体系构建”等四大行动,全力推进区域“轻负担高质量”工作。

1.实施教学常规提升行动。制定出台《区教育局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常规提升行动的实施意见》,以优化教学管理、优化教研组建设、优化备课过程、优化课堂教学、优化作业设计与批改、优化质量测评等为基本内容,突出有效课堂和高效作业两大重点环节,探索开展作业效能研究,着力改进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评价方式,推进分层、走班制等教学改革,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力、实践力、创新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校长、教师、研训员三支队伍是实施“轻负担高质量”的关键所在,要提高校长学科教学的领导力、教师学科教学的执行力、研训员学科教学的指导力,督促建立学科教研基地,完善校本教研制度,促进学校关注和研究学生成长规律和学科发展现状。

2.实施学生综合素质提高行动。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启智,切实增强德育实效性,尤其是要加强学生的行规养成教育和感恩教育;深入实施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和阳光体育运动;深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坚持办好一年一度“四节”,广泛开展“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长知识、增智慧、促养成、树理想,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使之成为做强我区特色教育和抓好“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有效载体;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校要根据区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指导意见》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案》,对课程内容、实施方式、教师安排、资源建设、师资培训、课程评价、学业评价等方面工作进行整体规划,尤其要加强校本综合实践教材开发,将校本课程开发与特色建设相结合,将课堂教学和综合实践相结合,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实施特色学校建设行动。各校要根据《区义务教育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精神,本着“每所学校都是潜在的特色学校”的理念,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结合传统积淀,挖掘各方资源,重点在体育、艺术、科技、信息、学科教学、校本课程开发、教育理念、学校管理、文化建设等方面培植一批特色项目,按照“建设特色项目——形成办学特色——成为特色品牌学校”的发展轨迹,制定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方案,建立健全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上的保障机制,使特色项目成为学校常规课程和活动,使特色项目的课程教材和特色刊物成为体现学校特色发展的显性标志,使大多数学生参与到特色项目中,潜能得到开发,并培育出教有特长、热心学校特色教育的教师群体,实现“特色发展,文化育人”。区级层面要从学校办学思想、特色规划、过程实施、特色成效等方面对学校特色建设进行具体指导,实行项目师资、项目经费、配套政策等“三跟进”支持政策,引导学校实施特色品牌发展计划,并采取特色学校建设研究行动、特色学校建设推进行动、特色学校建设评估行动等多种方式,推进区域特色学校建设,逐步打造“一校一品牌,一校多特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内涵发展。

4.实施多元评价体系构建行动。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教师偏重知识传授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评价制度单一,分数成了评判学校、教师和学生好坏的主要依据。各校要致力于建立多元评价机制,从导向上引领“轻负担高质量”,积极为广大师生松绑,让教育回归本原。

(1)完善学业质量监控办法。积极推广实施“教育部中小学生学业质量分析反馈指导项目”;完善以发展性评价为原则、动态评价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初中学业质量评价体系和小学毕业班学业质量抽测制度;深化基于中考的学业质量评价研究,有效监控和科学指导教育教学;建立健全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坚决破除将学业成绩、考试分数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推行文化成绩、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多项指标相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

(2)完善办学绩效考核办法。重新修订《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绩效考核办法》,破除不同起点、相同指标的同一性评价,实行区别对待、分层评估、鼓励进步的差异性动态评价;破除学业质量权重过大的评价,实行注重全面的整体性评价。各校要对教师绩效考核办法进行重新修订,破除以考试成绩定优劣的奖惩性评价,实行以综合考量促提高的发展性评价;破除单一定量或定性的终结性评价,实行过程与结果并重的全程性评价。

(3)加大高中招生考试改革力度。要认真贯彻执行《关于调整初中部分学科教学内容及要求的意见》;进一步改革重点中学保送生推荐办法,保送生实行等额推荐,坚决杜绝“两次中考”现象的发生;扩大高长生招生范围,增加招收比例等。

三、保障机制

(一)学习宣传机制

各校要以《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省减负视频会议领导的讲话》和《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深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减负”文件和视频会议精神的通知》三个文件为指南,进一步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明确减负工作的各项要求和意义;进一步提高对“减负提质”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提高“减负提质”工作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学生家长和社会中充分营造“减负提质”的有利氛围;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通过墙报、橱窗、网站、家访、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把“减负提质”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告知学生和家长,向学生、家长宣传“减负提质”工作的重大意义;要坚持一手抓减负,一手抓提质,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充分认识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二)健全联动机制

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教育局各职能科室要明确任务,各司其职。政工科主要负责对教师从事有偿家教和在校外办学机构参与管理、教学等违规行为的监管,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准入、交流、退出机制和骨干教师队伍选拔管理机制,为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提供师资保证;义务教育科要加强对课程开设和控制在校时间等工作的监管,建立“轻负担高质量”学校试点机制,切实推进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学生科要加强对德育教育、社团建设、文体2+1等工作的指导和评价;监察室要加强“减负”投诉的查办与责任追究,确保“减负”措施落到实处;督导室主要负责对学校落实“减负”规定情况的督查,建立经常性的督查机制;区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对课程改革、教辅资料使用和教学常规落实等情况的业务指导和检查,精心开展“轻负担高质量”教学试点,积极培育挖掘“轻负担高质量”教学典型。各校要根据本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并制定相应的刚性规定和考核机制。要建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学校校长要对平衡学生课业负担负总责,分管校长要具体抓好“减负”工作的落实,把“轻负担高质量”的具体工作要求分解落实到各处室和全体教师当中去,切实抓紧抓实抓出成效。

(三)责任奖惩机制

对贯彻落实“轻负担高质量”的相关情况和成效列入学校办学水平评估、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办学绩效考核的基础性指标和校长个人考核中,对“轻负担高质量”工作取得良好成效的学校和个人在评优评先中予以倾斜。各校执行“减负”规定的情况要同学校的年度考核、评优评先等挂钩,教师落实“减负”工作要求的情况要同其年度考核、评优评先、职称晋级等挂钩,凡违背“六个严格”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区教育局和各中心学校凡接到实名投诉必须及时受理并进行核实,凡查实确有违背省教育厅“六个严格”规定的,一方面要责成行为方立即纠正,另一方面要根据行为性质和造成的后果影响,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属学校整体行为的,追究学校校长和分管负责人的直接责任,属个人行为的,追究个人责任。

(四)督查通报机制

切实加强对“减负”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减负”各项要求和相关制度的落实。区教育局将根据省厅“减负”通知要求,严格管理,全程监督。建立健全督学责任区制度,责任区督学每月对学校“减负”情况开展明察暗访和专项督查活动,督导室不定期对学校课业负担向学生及家长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每学期形成全区减负专项报告并进行通报。学生科每年向社会通报全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督导室、义务教育科、教师发展中心等科室要密切配合,加大对“减负”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的督查整改力度。区教育局设立减负监督电话,广泛接受社会监督。各校要进一步加强自查整改,切实落实减负各项要求。

(五)示范引领机制

义务教育科、区教师发展中心要加强全区“减负提质”工作的指导和推进,要大力总结在“落实六项严格、健全五项制度、推进四大行动”等工作中的经验和典型,并在全区推广;各校要不断反思、改进和总结“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推进情况,发现问题,推出举措,提炼经验,并及时上报义务教育科。全区上下要一手“减负”,一手抓“提质”,确实做到“减负”与“提质”并举,努力形成我区“轻负担高质量”教育模式。区教育局确定17所学校作为市、区级层面“轻负担高质量”重点联系学校(具体名单见附件1),上述学校要根据“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好工作实施方案及工作计划,寻求工作的切入点与突破口,着手开展实践,努力探索“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的基本规律与有效途径。重点联系学校要结合本校的“轻负担高质量”的实践,申报一项区级及以上的教育科研课题,进行切实有效地研究。区教师发展中心将对重点联系学校的“轻负担高质量”课题进行统一论证,并加强指导。区教育局将在重点联系校经验提炼的基础上,培育和推广“轻负担高质量”典型经验,通过专题培训、研讨、检查、评比等方式引领全区义务教育学校扎实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

四、实施步骤

(一)准备实施阶段(2011年2月—3月)

制订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推进“轻负担高质量”工作方案,宣传动员,各校做好实施准备。

(二)全面推进阶段(2011年4月—2012年6月)

1.开展区域推进“轻负担高质量”专题培训;

2.召开“轻负担高质量”工作研讨会;

3.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开展检查、评比;

4.开展“轻负担高质量”工作调研、检查、指导和评估。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初中 综合素质 综合素质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8-0013-02

2006年9月,延庆县教委根据本县初中实际制订了《延庆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办法》,并按照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组织开展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探索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制定保障、运行机制,方法策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2011年6月,为进一步推进延庆县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我们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文本分析、观察等方式,对延庆县推进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态度、方式、内容及结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思考,旨在完善制度和改进实施策略,有效提高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一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态度

综合素质评价是新课改和考试制度改革的需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延庆县作为国家级课改示范县,积极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力求提高延庆县教育质量,转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态度是人们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学业成就、合作与交流、运动与健康等方面的评价。态度决定成败,态度决定生命,态度决定高度,态度决定一切。我们对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了解到85.3%的教师、90.6%的领导、68.6%的学生和75%的家长都比较赞成和支持综合素质评价。各级领导重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宣传、培训,建立完善各项保障机制,各校的工作安排科学合理,评价主体认识到位。但还有少部分表示不太理解,对于这部分人群我们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高认识,确保此项工作科学、规范地实施。

二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方式

北京市教委就各项指标应采用哪些评价方法作出了明确的规定(见表)。通过问卷调查、访谈、日常工作观察及文本分析等了解到:有83.9%的教师会经常采用日常观察评价和68.3%的教师采用活动展示评价,59.5%的教师会选择监测评价,只有36.6%的教师会选择档案袋评价,还有一部分教师会选择才艺展示评价(41.0%)、社会实践评价(42.2%)、谈话评价(36.9%)等。教师们对评价方式有一定的认识,较多使用显性的评价方法,对于复杂、隐性不好操作的方法置之不理。基于以上调查结果,要求各校教师在市教委各项指标评价方法的明确规定下,结合本县、本校和学生实际情况,对每项评价指标选择合理的、多元的评价方式,促进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师教学方式,提高延庆教育教学质量。

各项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对照表

评价指标 主要评价方法和形式(工具)

思想道德 情境测验、日常观察记录、档案袋评价

学业成就 纸笔测验、情境测验、问卷调查、档案袋评价

身体健康 问卷调查、身体形态测量、身体机能测量、身体素质测量

心理健康 情境测验、调查问卷、日常观察记录、人物推选卡

个性发展 活动展示评价、作品集评价

三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内容要体现为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全面性指标评价内容应包含国家对于学生全面素质发展有重要意义的各个方面,全面但不意味“面面俱到”。还要结合本区县实际情况和可操作性,将每项内容从不同要素进行细化,反映其可操作,但要避免照搬评价项目。延庆县认为北京市确定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五个评价指标能够体现延庆县初中生全面素质发展的各个方面,为了使工作更具操作性,将其细化成56项评价要素。对综合素质评价内容全面性调查显示:78.1%的教师和89.7%的学生认为较全面、可操作,符合发展性原则,既关注了学生的知识和技能,也关注了学生的态度、情感与价值观,有利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对综合素质评价内容重要性的调查结果显示:80.3%的教师和78.1%的学生认为当前学校最重视的是“学业成就”评价,最不重视的是“个性发展”评价;67.3%的教师和40.8%的学生认为“思想道德”最重要,其他四个选项比例很低。在考试制度改革还未完善的今天,无论素质教育、新课改喊得如何响亮,还是扭转不了分数决定学生命运的理念,在评价工作中各校明显重视“学业成就”,针对其他四个方面的评价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挥。所以要加快考试制度的改革步伐,有效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观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 初中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

评价结果是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实际状况的关键环节,就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如何与中考挂钩等问题进行了思考。

1.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真实性

评价结果是否真实,直接影响评价效果和信度,制约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在综合素质评价实施中,加强对评价者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素养,促使评价结果真实可信。对结果真实性的调查结果显示:78.5%的教师和66.6%的学生都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综合素质的实际水平,还有33.4%的学生对此持保留态度。针对此结果我们进行了反思,认为评价内容、评价标准不够完善。

2.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中考挂钩

综合素质评价与中考挂钩,能促进评价工作的落实,引起教师、学生、社会的高度重视。调查也显示:59.1%的教师和60.1%的学生都赞成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中考录取学生的依据。如何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与中考选拔相结合。评价结果不失真变味,评价内容更加具体明确易操作,评价标准更加科学合理,各评价机构更加发挥其管理、督导、监控作用,评价制度更有力度和效度,评价者客观公正,平时行为与平时成绩相结合,提高评价的信度和效度,减少评价的主观性。

3.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呈现

通过对《北京市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试行)》分析,我们了解到,对不同的评价指标的评价结果分别以“等级”、“百分制”、“书面语言”描述表示。如思想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学业情感,体育锻炼习惯、个人健康技能的掌握,自我认识、人际关系、适应环境等指标的评价结果,用评价量表、调查问卷、测量器材搜集评价信息,通过分析评价信息形成毕业生评价结果,用“等级”表示;知识技能评价结果,用考试法搜集评价信息,将毕业考试成绩作为学生毕业综合评价结果,用“百分制”表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指标,用测量器材搜集评价信息,形成评价结果,用“百分制”表示;特长、有新意的劳动和活动成果等的评价结果,用文献资料法搜集评价信息,将学生三年来获奖、受表彰的事实进行汇总形成毕业评价结果,用“书面语言”描述表示。

班主任对学生三年来思想道德、学业成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个性发展达到的水平作出全面评价,特别要肯定学生的优势和发展潜能,并明确指出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于以上四方面的分析,更有效地推进初中综合素质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就应加大舆论宣传力度、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构建评价管理机制,促进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顺利实施,促使评价工作更加公平、公正,评价结果更加科学有效,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

第一,构建评价管理机制。为了保证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有效实施和顺利推进,应建立区(县)级评价领导机构、学校评价委员会、班级评价小组三级评价组织。区(县)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机构,由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学校校长、教研员、教师、家长等组成。其职责包括制订和审核评价的规章制度,指导各校评价工作,监控评价程序,接受和处理各界人士的咨询、申诉与举报,纠正评价中的错误,查处违规行为。校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委员会由校长、教师、家长等组成。其主要职责是:首先,落实县教委制订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方案,依据县实施方案制订本校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方案;确认各班成立的评价小组成员;监督各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实施情况,并确认各班的评价结果,及时给予反馈;接受学生与家长的咨询与申诉。学校评价委员会确定聘任综合素质评价者,每个班成立一个评价小组,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小组成员人数应为3~5人,不得少于3人。班级评价小组成员要在本班教学至少1年,要具备极强的责任心,工作认真,又具备良好的诚信意识。其职责是:依据学校评价委员会工作要求制订班级评价方案;组织好本班学生做好综合素质评价的电子平台填写,评价结果确认、反馈等工作,接受家长的咨询。

第二,进一步加强舆论宣传。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一项十分繁杂而又敏感的工作,事关重大。要采取电视、报纸、广播、座谈、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宣传,阐明综合素质的含义及评价工作的意义,尤其向家长说明综合素质评价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价值。通过公开透明的程序,创设良好的评价氛围,最大程度地消除各界的顾虑,争取得到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进一步完善评价制度。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是课程改革的重要部分,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手段,是升入高一级学校的重要依据。依据《北京市初中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科学、规范开展此项工作,建立健全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诚信制度、公示制度、监控制度和举报申诉制度,加强评价工作的管理和监督,及时反馈评价情况,确保评价工作正确有效。

参考文献

[1]马伟彬、苗培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改革的进展问题与建议[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9):76~79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第6篇

第一条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水移字[]50号)文件精神和有关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为加强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以下简称后扶项目)管理,发挥项目建设效益,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17号)省政府《关于印发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发[]38号)省移民局《关于印发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水移[]13号)省政府批准的。

第二条本方案适用于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范围内的扶持项目。

第三条后扶项目和资金管理由县政府负总责,县移民工作

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

第四条后扶项目管理原则

(一)移民自愿原则。后扶项目选择要充分尊重移民意愿,听取移民村群众意见基础上,按照民主程序,通过发放移民意愿调查表的方式进行确定。

(二)分级管理原则。根据后扶项目的投资规模和类别实行分级审查、审批、监督和评估。

(三)全过程管理原则。县移民工作管理办公室对后期扶持规划、年度计划、实施过程、资金使用、竣工验收与效益评估实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第二章后扶项目范围

第五条后扶项目范围

(一)人畜饮水、农村道路、农村用电、中低产田改造、农田水利、文教卫生等基础设施和公益项目;

(二)种植业、养殖业等生产开发项目(享受直补政策的移民除外)

(三)科技推广、职业素质教育等科普培训类项目。

第六条后扶项目安排原则上只限于移民安置村和影响村,严格控制跨村安排。确实需要跨村安排的项目,应征得相关移民村大多数移民群众的同意,并受该村村民委员会的书面委托方可进行项目安排。

第三章后扶项目前期工作

第七条县移民工作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后期扶持规划,每5年编制一次,经县政府批准后,报省政府组织审批。

第八条县移民工作管理办公室依据实施方案和后期扶持规划开展项目前期工作:

基础设施类项目,需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文件;

生产开发类项目,需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制定生产经营管理办法和确保移民直接受益的措施;

科技培训、职业素质教育等科普培训类项目,需编制实施方案。

第九条扶持资金在50万元及以上的后扶项目,以及扶持资金在3050万元的桥梁、防洪堤坝等涉及移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文件应由有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且防洪堤坝项目应符合水利部门防洪标准要求;其余后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和实施方案,可委托专业部门或有相应资格的人员编制。

第十条扶持资金在50万元及以上的扶持项目,以及扶持资金在3050万元的桥梁、防洪堤坝等重要基础设施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初步设计文件,由县政府初审后,报省水库移民主管部门审批,且防洪堤坝项目需同时报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其余后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和实施方案由县移民工作管理办公室负责审批,并报省水库移民主管部门备案。

扶持资金在50万元及以上的项目,须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评估。

第四章后扶项目计划管理

第十一条后扶项目计划管理包括年度计划编制、审批和实施。

第十二条后扶项目年度计划由县移民工作管理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经县政府初审后,于上年9月底前报省水库移民主管部门审批。

第十三条后扶项目资金可以整合使用,但不得超过扶持村5年扶持资金总额。

第十四条列入年度计划的项目,应是后期扶持规划中完成前期工作,并经审查批准的项目。

第十五条后扶项目年度计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文件不得越级、越权申报和审批。同时严禁把项目化整为零,降低前期工作标准。

不能以上报计划文件代替项目审批文件,凡是前期工作深度不够,基础上报材料不具备条件的项目不得列入年度计划。

第十六条后扶项目年度计划经批准方可组织实施,不得自行调整,确需调整的应由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五章后扶项目实施管理

第十七条后扶项目应明确项目法人,实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制和竣工验收制。

项目法人原则上由项目所在村村民委员会担任,对有困难组织实施的基础设施投入到企业的生产开发项目,科技培训项目,经所在村多数移民同意,由村民委员会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行业部门担任,并报县移民主管部门备案后方可实施。

第十八条项目法人应按照相关行业管理要求负责后扶项目实施管理。

县移民工作管理办公室对后扶项目实施进行全过程监督管理。

第十九条后扶资金在50万元及以上的基础设施、公益项目实行招投标制和监理制;后扶资金在3050万元的基础设施、公益项目实行监理制。其余后扶项目,参照相关行业要求实施管理。

第二十条后扶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县移民工作管理办公室组织项目法人和相关单位,按照相关行业管理要求进行竣工验收,并签署验收意见。验收合格后,本着谁受益谁承接的原则,及时做好项目后续管理交接,落实后续管理单位。

第二十一条县移民工作管理办公室会同发改、财政部门在每年年底前,将后扶项目年度完成情况报省水库移民管理局、省发展改革委和财政厅。

第二十二条县移民工作管理办公室应按照档案管理要求,建立健全后扶项目管理档案。

第二十三条后扶项目验收运行两年后,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或委托有关评估机构进行项目效益评估。

第六章后扶项目资金管理

第二十四条按照《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农财字[]2号执行。

第七章监督检查

第二十五条县移民、财政等部门应定期对移民后扶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对不按移民意愿安排后扶项目、擅自改变后扶项目、资金使用用途、标准以及截留、挪用后扶资金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进行处理。有违纪违法行为的移交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处理。

第二十六条后扶项目和资金使用要公开、透明,并接受广大移民和群众的监督。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第7篇

在学科教学和实践中所需要的专业精神、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是教师落实有效课堂教学、开展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专业素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教师发展为本,以提升教师学科素养为突破口,着力提高我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为了更好地落实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决定举行萧江二中教师学科素养评比活动,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加快教师成长的步伐,督促教师自觉学习,磨练内功,提升品位,使之成为具有新课程改革意识和行为的骨干教师,把教育教学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学校决定举行教师学科素养评比活动,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整体素质。

二、活动内容:

语文教师开展八年级教材的文本解读和主题演讲赛;数学老师开展八年级教材的文本解读和说题比赛;英语老师开展八年级教材文本解读和话题口语比赛;科学老师开展八年级教材文本解读和实验设计比赛;社会老师开展时政评析比赛。

三、活动目的:

通过学科素养比赛,以赛带训,以赛促学,为教师搭建一个专业成长、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的平台,总结推广成功的教育教学经验。

四、参加对象:

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和社会五门学科的所有任课教师。

五、活动方式:

活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1、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集中研讨培训,统一认识和比赛要求。

2、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文本解读比赛,每科选出7名成绩优秀的教师。

3、各学科选的7位教师进行所指定的学科技能比赛,优秀的推荐到县级比赛。

六、活动安排:

比赛的具体内容、时间、地点和要求,另行通知。

七、比赛评比办法:

1、各学科奖项设置: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2名,优秀奖3名。

2、总结表彰:比赛全部结束后,学校在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总结表彰、奖励。

八、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学校成立教师学科素养比赛领导小组:

组长:林永忠校长

副组长:黄瑜袁德若

成员:章青旺应素娟蔡文俊陈丽君

2、加强宣传指导

认真贯彻落实温州市中小学教师学科素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做好宣传发动,调动教师教学技能比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比赛活动的顺利进行。

素质教育实施方案范文第8篇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以实施教育强镇、落实十一五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重点,加快学校教育事业,教育综合水平上台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基本情况:工作目标任务:

按上级要求,学校拟于*年6月前筹资1.5万元建成小学科学实验室一个,并顺利通过上级检查验收。

实施步骤:

1、第一阶段:三月底以前制定实施方案、宣传、动员阶段,成立“普室”工作小组,何续、罗玉华、张栋安负责此项创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