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第1篇

Abstract: Grasping cultural construction of dormitory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asures to form a good style of study. In this paper,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o Information Management and Information System in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BIPT), it analyzes the current status and questions of cultural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y dormitory, and carries out specific measures to conduct dormitory culture and create a good style of study.

关键词: 宿舍文化;学风建设

Key words: dormitory culture;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tyle of study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3-0225-01

0引言

随着高校扩招及高校教育学分制改革的推进,大学没有固定的班级教室,大学中社团组织发展壮大等客观现实,使大学班级意识逐渐弱化,而宿舍作为学生第一社会、第二课堂,地位日益突出。如何在宿舍有效开展学风建设对学校培养人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进一步了解学生宿舍现状,加强宿舍文化建设,促建优良学风,发挥宿舍育人功能,经济管理学院信管专业于2010年4月到6月在专业不同年级的学生中,组织了抽样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30份,回收问卷218份,回收率达94.8%。

1学生宿舍现状分析

1.1 宿舍逗留时间长,但有效利用率低,时间大量浪费由于教室及图书馆资源有限,宿舍成为学生除上课外逗留时间最长的场所,信管专业受调查的218名在校学生中,只有29.38%的学生在宿舍逗留时间少于10小时(包括睡觉),逗留时间在10-16小时之间的学生占65.6%,而逗留时间在16小时以上的学生超过5%。除睡觉外,学生在宿舍的时间用于学习的只有36.96%。45.65%的学生在宿舍除了睡觉,就是上网娱乐。

1.2 宿舍交流频繁,相互影响较大宿舍是学生的第一个社会、第二个家,宿舍成员朝夕相处,交流频繁,相互影响较大。据调查,信管专业89%的学生认为宿舍其他人积极向上的行为会激励自己,87.3%的学生认为宿舍成员逃课、打游戏等消极行为会影响自己的行为。另外,73.2%的宿舍经常聊天,但交流的话题只有11.6%是关于学习。

1.3 对较差的宿舍环境满意度高信管专业学生宿舍优秀率不超过30%,而受调查学生中81.4%的学生对自己的宿舍环境满意,二者之间差距较大。

2目前宿舍学风建设弊端

2.1 阶段性强,持久性差一般来说,宿舍学风建设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不能贯穿学生几年的在校生活时间,活动结束后,又回复到原来的“寂静”。一般活动开展多在期末考试或四六级考试前,考试一结束,活动也戛然而止。

2.2 外部强制力多,内在驱动力少学校一直以来都在倡导宿舍风气建设,但学生并没有意识到良好的宿舍风气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既看不到眼前的利益(优秀宿舍,文明舍员等荣誉称号、物质奖励,或综合成绩加分,优先推优、入党等),更体会不到宿舍文化对个人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缺少内在驱动力。

2.3 重视统一性,忽视多样性一般宿舍学风建设多强调宿舍集体自习、复习等,忽视宿舍在学风建设中的其他功能,比如成立兴趣小组等,重视统一性,忽视多样性。

3公寓开展学风建设的途径

3.1 以宿舍文化活动为载体,积极开展“优良学风宿舍”的创建、评选活动通过建立和完善“优良学风宿舍”评选制度,营造良好的宿舍文化,帮助、引导、激励学生树立成长目标和奋斗方向。同时,也可以开展诸如宿舍成员平均学分绩、英语四六级通过率、奖学金获得率等竞赛、评比活动,营造一种积极向上、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

3.2 将宿舍学风建设情况纳入学生考核体系,体现在综合排名里参考其他高校做法,学生综合成绩包括学习成绩和德育成绩,德育成绩包括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如宿舍卫生、个人卫生、参加活动情况、任职情况、参加竞赛情况等,如果有奖励则可加分。具体:德育成绩规定100分,基础分70分,老师打,考核分20分,同学打,另10分为加分项,获得各种奖励均可加分,但最多只能加10分。如果受过处分,则要减分,如宿舍卫生不合格,可一次减2分,直到减完为止。

3.3 制定宿舍发展计划和学期目标,鼓励学生在宿舍内开展各种寓教于乐的学习活动学期初,宿舍长根据成员的建议和实际情况,拟定一份宿舍学习发展计划和学期目标,以宿舍带动学生学习,宿舍长负责进度和随时调整计划。通过“一帮一”、“一帮几”的方式,宿舍核心人物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提高整个宿舍的学习氛围和风气。学期末,同宿舍的学生可以组织学习经验交流、学习方法研讨等活动,互相取长补短,在日常生活中互相鼓励和促进,从而使学风教育进行得自然而然、顺理成章。另外宿舍长要定期汇报进度和开展情况,便于老师监督、指导。

3.4 发挥党团学组织作用,齐抓共管,促进学生宿舍学风建设

成立党员联系宿舍,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建立团学组织监督、检查制度,定期检查宿舍学风建设情况,包括宿舍卫生。为使制度不流于形式,党员以及团学组织要定期汇报工作开展情况,并将工作完成情况纳入个人考核体系。

3.5 丰富校园网络学习教育资源,增强校园网的吸引力大学校园的信息化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大学生的期望程度,校园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较弱。丰富校园网络学习教育资源如大量的学习软件、丰富的课程课件等,增强校园网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对引导大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正面导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够避免网络文化的负面作用,从而推动学校的学风建设。

参考文献:

[1]陈丽华等.基于我院宿舍文化调查问卷分析报告的思考和建议[J].传承,2010,(10):132-133.

[2]郑蓓等.高校学风建设中优秀宿舍文化的功能及创建[J].管理方略,2009,(6):38-39.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学校层面 教师专业发展

一个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教师的个人成长,只有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有所成就,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才有保障。随之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以的升。教师如何进行专业发展呢?从学校层面出发,在工作实践中,我校曾已做或正在做的这些事情,向大家做个介绍:

一、教师个人积极向上,参加部门组织技能评比

教师要想有所发展,专业上有所提高,就必须自己主动积极地参加各级各类组织进行的评比活动,无形之中就会走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只要教师参加专业上的技能评比,就会去学习一些专业书籍,提高阅读量,越翻越有长进,同时在教学技能上有所提高。特别是课堂教学、教学设计、评课稿、说课稿、出试题出卷、或撰写课题与论文。譬如教育博客比赛,读教育名著写心得体会,教学软件设计评比等,每进行一项任务,就会有一次的缓慢提高。如果都不参加的比赛的人,肯定是学校拖后腿的人。人不思上进,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教师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行相关的评比,从中得到提高,才像活水,新鲜好喝,才受到学生的爱戴。

教师个人如果在自己个人发展上,有所进步,还有一项工作就是评职称,或评优职,年度评优秀,为达这些目的,就不断的去创造条件,多些符合的条件,不断的加分,才能够评上理想的职称,或符合条件,只有条件越来越充足,评上的可有性就越大,可以逐级往上评,从初级到中级,从中级到副高,从副高到正高,还有各级别的特级,拔尖人才,还有教育名家,国家津贴,等各项荣誉。只有各项工作都努力,这样就会去学习,去获得很多的知识与技能,才立足于教坛之中。

以上这些目标的设立,目标的达成,所有各项内容不一定就能获取,但过程是学习的最好方式,不断的进步,是我们教师专业提升的良好形式。只有抓住这些身边的事与活动,教师专业的成长一蹴而就,这是主观能动的最显现的表达,主观性不去上进,不去学习,怎么可能让外界逼着学习呢?主观是内因。

二、组内进行有效研讨,个人能力融于团体之中

一个人的力量是单薄的,只有至于团体之中,才是团体的力量,人只联合起来,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集体的智慧可以锻造一个更优秀的人才。在一次集体备课中,一次公开课的试教中,教研组里每个组员的意见与建议,能让自己眼前一亮,甚至有时会让人豁然开朗,一下就想通了。包括导入的吸引性,课堂的总体性,难点突破的形式,重点的落实,每个组员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与思考,有时说不出哪个好些,但大家一提反而有更多的想法与思路。每一次公开课的打磨,总要修改好多遍才最后定局。研磨后的公开课,就会有一定的质量,做一节优秀的课,必须要好多人一起来想办法,集体的总量一定会大于个人单薄的能量。一节课的前前后后的研磨无形之中就站在巨人的肩膀之上,或者是众人簇拥之上,这样打磨的经历,是教师专业成长良好的素材与经验知识。

当一次数学组内下载了一个课件,蚂蚁在一个白纸上弯弯曲曲的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想法与理解。一些老师认为是最近的距离,一些老师认为是旅游路径。一些动物,一些教具,一些情景都会成为教学的一个事件与支点。只是看你怎么理解罢了,让大家讨论,肯定会有不同的理解与想法。在一次科学“月相”教学中,有老师提出用三个不同大小的球来做试验,有人用两个球做试验,灯光为太阳,后来大越来越有想法,最后是用乒乓球涂色,一半白,一半黑,自己的人头就是地球,前方黑板就是太阳光平行照射线,这样反而使自己看到的就是月相的结果。就突出“朔”“上弦月”“望”“满月”“下弦月”,学生更易理解与掌握。只有讨论了,后来演绎就越来越经典。只有站在教研组集体的力量之上,才会有更好的发挥与作用。

三、学校层面搭台唱戏,跟进联络各级各类骨干

对于学科的教师来说,一般是忙于自己的工作,难以有机会去出去与校外人员,那些骨干,专家联系,周末大家也都有自己的事情。教研会只是大家忙于应对这次的教研活动,要想加强联系,有些是同学,彼此没什么崇拜或敬重,基本是差不多,不知道自己这几年是否长进跟别人一样否,有时是井上之蛙,不知道人家的进步。

学校层面,其实是可以进行联袂,把这些校外骨干与校内的老师结对,通过校内的教研组与校外的市级先进教研组进行交流,以教研组的形式进行教研交流。譬如在全员赛课中,我校就跟附近的教研组进行互听互评,主科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分别每周两天,两周分别到他校听课、评课,效果比本校全员赛课好,大家也认同。这样有所变化,大家也新鲜,也肯努力。

跟校外的名教师、三坛、骨干进行交流,这些骨干总有自己在专业上的特长,与普通老师相比,肯定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只有“三类”骨干与教师对话,哪,我们的教师就有长足的进步,近墨者黑,近朱者赤,能对话,就会有思想,就会有想法。动力也会随之而来。

四、跳出围城观望世界,拜师学艺速提专业发展

教师只有跳出围城,审视哪些名师、三坛、骨干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自己应该从何处发展,从何处提高。很多名家,是通过课堂教学成名,很多是通过反思成“家”,更有很多的通过入职适应期,成熟胜任期,成功创造期。都是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全力以赴参加活动,扎扎实实工作。如果分析成功骨干教师的原因也是多元的,但必须是努力积极向上的,一个人要想成为教育家,需要静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而追逐功利的社会现实对教育家的成长极为不利。

研究名师,成名的教师,是引领我们教师努力的关键所在。独特的人格魅力。名师无一例外都拥有各自独特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在无形中影响了无数的人。精湛的专业知识。精湛即精深之意。和普通教师群体相比,名师的专业知识更加的系统化、精确化和深度化。扎实的教学功底。丰富的实践性知识。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只能从教学一线来。名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反思、对学生的研究、对专业知识的不断更新……综合成丰富的实践性知识。突出的科研能力。教学与研究是成就名师的“双翼”。“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浮。教学是研究不竭的源头活水,研究是教学富有生命与活力的有力保障。显赫的教学业绩。与同行是工作成就相比名师的业绩可谓显著。名师只有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深的学生、同行、家长和社会的拥戴才能成就名师之名。强烈的合作意识。崇高的精神力量。名师的成长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兢兢业业。

五、组建教研网络环境,形成良性循环激励机制

一位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校本培训,学校要形成良好的激励机制,要让这些能成骨干的教师一个良好的舞台,好的就让他能自由些的活动,调走也是一个窗口,只要是在我们学校里成长,这里就留下我们成长的模式,就会有更多的骨干教师成长起来。不能打压教师的成长,名师的成长,要从全方位来营造环境,把教师处于良好的教研与科研氛围之中。

不管是个人自我学习与反思,还是教研组的团体打造,还是学校层面的校际交流,团队的互动,还是专家的引领都需要一个环境,一个成长的环境。教师的成长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到教师自身发展潜质的制约。教师从任教前的准备、培养到任职后的不断研习和继续教育,外部环境对教师成长至关重要。良好的教师成长环境包括:高质量的教师教育;满足工作和生活基本需要的物质资源;民主参与式的学校管理;开放的学校氛围;合作的教师文化;公正、客观的教师评价系统。调控和优化教师发展的环境,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有利于教师成长的良好氛围,是实现教师成长和持续发展的外部保障。能从他们的成长故事中,感受温暖,汲取力量。

参考文献

[1]杨云生.夯实学校发展的根基:学科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M].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9.

[2]徐斌艳,吴刚.课程改革教师新思维

教师专业发展的多元途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2.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字:情绪不稳定 ;一般心理问} ;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陈某,女,汉族,40岁,已婚,目前家庭主妇,学历:专科。个人无重大躯体疾病史,无家族精神疾病史。家庭共三人,有一8岁的儿子。

(二)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从小生活在四口之家,有一弟弟。家庭条件较为富裕,父亲在银行上班,母亲家庭主妇。父母关系不好,目前也处于分居状态,父亲严厉,母亲较为软弱,且父母偏爱弟弟,重男轻女,忽视来访者,家庭缺乏温暖,所以来访者从小缺爱,自卑,但又好强,独立。

到上学时,来访者较为内向,朋友少,孤僻,但又好强,读到中专,来访者慢慢找到自信,更加独立和好强。工作后,单位上认识了现在的老公,当时觉得对她很好,上进勤奋,便结婚了。婚后近年来无工作在家带孩子,生活单调,将关注点全放在了孩子身上,老公平日上班对其缺乏关心,近期常为小矛盾吵架,觉得现在的家庭也不温暖。个人性格很敏感、极端。

(三)精神状态

感知觉正常,感到有一种无助感,伴有焦虑等不良情绪,且情绪不稳定,容易发怒。

(四)身体状态

身体健康,无躯体疾病。

(五)社会功能

能正常的生活和与人交流,但朋友少,极端,对喜欢的人是一个随和易相处的人,但不喜欢的就特凶,不搭理,爱恨分明。

(六)心理测验结果

SAS测试结果:标准分58,提示有轻度焦虑。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一)主诉

来访者目前表现为焦虑,情绪不稳定,爱打骂儿子心情低落且持续1个月,敏感、没有可以说心里话的朋友。

(二)个人陈述

我最近老是爱发脾气,每次看到儿子不做作业,我就想打骂他。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我觉得这样很不好。还有我对丈夫也不满,他平时忙工作,很少管家里,感觉他现在一点也不关心我和孩子了。我感觉家庭一点也不温暖,每天操心家里的琐碎事,也没有自己的时间,丈夫还这样不理解我,我觉得好难过,很焦虑。

三、观察和他人反映

(一)咨询师观察

求助者衣着整齐,神志清晰,说话有条理,回答问题清楚,情绪低落,偶尔会激动。自知力完整,求助愿望迫切,未见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

(二)朋友反映

案主的朋友反映,案主平时做家务,在家带孩子,平时特别在乎儿子,感觉她有点过于关注了。

四、评估与诊断

(一)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结果:一般心理问题

2.诊断依据:

(1)求助者经三级甲等医院检查,身体无器质性病变。

(2)根据郭念锋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人格相对稳定,可排除精神病。

(3)症状表现:生物症状:食欲正常,容易入睡;心理症状:情绪不稳定,觉得儿子问题严重,丈夫一点都不关心家庭,感到焦虑,被忽视;行为症状:最近常想打骂儿子。

(4)从病程上看不良情绪持续一个月,时间较短,社会功能完好,无泛化现象。

(二)鉴别诊断

1.与精神病相鉴别

根据郭念峰病与非病三原则,该求助者主客观世界统一,精神活动内在协调一致,个性相对稳定,排除精神病。

2.与神经症相鉴别

该求来访者的问题是由现实刺激引起的,内心冲突与现实处境相联系,有明显道德性质,属于常形冲突,可排除神经症和神经症性心理问题。

3.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严重心理问题一般由强大现实刺激引起,内心痛苦程度大,出现泛化。该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由无工作,生活单调,夫妻为小事情吵架,将所有的焦点放于孩子身上引起的,持续时间短,没出现泛化,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原因分析

1.生物学原因

求助者为女性,40岁。

2.社会学原因

(1)存在负性生活事件:目前无工作,做家务在家带孩子,丈夫不够理解,近期常吵架,所有将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2)性格孤僻,极端,朋友少,周围的人都没有支持的和可倾诉的,缺乏社会支持系统的帮助。

3.心理学原因

(1)存在错误认知:把儿子当成中心,过度关注,一点的毛病都能引起她的不满。

(2)个性特点:求助者自尊心强,内向敏感,看问题极端,偏执性人格特质。

(3) 缺乏情绪调节方法和合理的认知。

五、 咨询目标的制定

(一)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

帮助案主缓解情绪,多些个人兴趣,分散对家庭的过度关注,少对儿子发火,多看到儿子的优点。

(二)最终目标和长远目标

帮助案主认识到自己对儿子的苛责其实也是源于自己的错误认知-看问题过于极端,性格过于偏执,还有将对丈夫的不满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外在表现为情绪不稳定,容易对儿子发怒,内在根源是错误的认知。因此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合理情绪疗法是帮助求助者解决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属于认知行为疗法。其理论认为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进而改变情绪。认为外界事件为A,人们的不合理信念为B,情绪和行为为反应为C,因此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

许多学者对不合理信念B进行了归纳和简化,指出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况化以及糟糕之极是这些非合理信念的三个特征。

(二)咨询过程中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略,详见心理咨询书籍。

(三)咨询时间和费用

1.咨询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共5次,整个咨询需要约1个月的时间。

2.咨费用:学校免费提供家长咨询。

七、咨询过程

分为三个阶段:

(一)咨询关系的建立和诊断

(二)咨询的中间阶段

(三)巩固阶段

具体咨询如下:

第一次:20155年4 月288日 500分钟

1.目的:与来访者建立咨询关系,收集其一般资料,做出诊断。

2.方法:会谈法

3.过程:(1)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双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

(2)与来访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收集临床资料,探寻来访者的心理问题及改变意愿。

(3)在征求来访者意见后,对其进行SAS量表测验;将心理测验结果反馈给求助者,并作出初步问题分析。

第二次:20155年5 月5 日 500分钟

1.目标:

(1)建立更加牢固的咨询关系,制定咨询方案。

(2)明确来访者的ABC,帮助来访者领悟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使来访者者认识到她的情绪问题不是外界事件造成的而是她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只有改变自己的不合理信念才能摆脱或减少现有的焦虑情绪。

2.方法:

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诊断阶段)

3.过程:

(1)一起商定咨询方案

(2)咨询师向来访者解说合理情绪疗法关于情绪的ABC理论,找出相应的诱发性事件(A),以及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还有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使来访者能够接受这种理论及其对自己问题的解释。

第三次:20155年5 月100日 500分钟

1.目标:

深入寻找和确认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使其领悟自己的问题与不合理信念之间的关系。

2.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领悟阶段)

3.过程:

通过举例,启发、引导来访者领悟到A、B、C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他目前的情绪困扰是由于自身不合理的信念造成的。使其认识到通过改变不合理信念,只有改变了不合理信念,才能减轻和消除她的痛苦。并与来访者共同分析出其不合理观念。

与来访者列出不合理观念如下:

――把儿子当成一切的中心,觉得儿子问题极其严重,心情很糟糕,想打骂儿子(糟糕至极)

――对儿子要求多,看到一点不顺心的行为,就会生气(绝对化要求)

――觉得丈夫忙工作,不够关心她,不关心家庭。(过分化概括)

在与来访者的会谈中,发现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主要是“把一切关注点都放在儿子身上,过度的关注,将对丈夫和自己的不满情绪和状态发泄到儿子身上”,在这个阶段主要分析出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和一些不合理的思维方式。

4.布置家庭作业:进一步领悟ABC三者之间的关系,罗列出所有对生活中使自己感到烦恼的事情的看法,并认真思考其中的不合理之处。

第四次:20155年5 月155日 500分钟

1.目标:

(1)巩固和加强求助者对合理情绪疗法原理的领悟。

(2)运用“产婆术式”的辩论技术,使求助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代之以合理的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2.方法:

合理情绪疗法(修通阶段)产婆术

3.过程

(1)简单探讨上次咨询布置的家庭作业,加强其领悟。

(2)通过产婆术辩论纠正求助者不合理的信念。从求助者的信念出发进行推论,利用不合理信念产生的矛盾进行面质,使求助者承认其中的矛盾,学会用新的思维方式去考虑问题。

4.布置家庭作业:

(1)让求助者自己与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运用RET自助表。

(2)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行为技术中的自我管理程序,当求助者出现积极想法时自我鼓励,当自己开始重新努力找工作时及时对自己的表现进行正向强化。

咨询对话节选1:(“产婆术式”的辩论技术)

咨询师:你觉得儿子全是缺点,问题很严重?

来访者:是的,特别是不做作业,给我气的!

咨询师:这时候你很想打他?觉得他问题太严重了?

来访者:是滴,这是我心情糟糕透了。

咨询师:那排开这些,难道儿子就没有一点的优点吗?上次有布置家庭作业,让写写儿子的优点,您能谈谈么?

来访者:恩,好的。我儿子特别喜欢小动物,很有爱心。也很爱我。有一次,在路上走着,我让他走到边上,拉着妈妈的手,他就说:为啥?我说:“因为妈妈爱你,怕你遇到危险,妈妈要保护你。”结果我儿子就哭了,对我说:“妈妈,我爱你,我以后也要这样子保护你。”当时我的心都快融化了。

咨询师:说到儿子的优点时,我感觉你很开心,那你还认为儿子真的一点优点都没有吗?或者儿子的问题真是像你所描述的那样严重吗?

来访者:额,我好像明白了,我有点以偏概全,夸大自己的问题了,事情本来没我想象的那么糟糕,是我认为它变的糟糕至极了。

咨询师:是的,由于过分概括,你夸大了自己的问题,形成了自己的判定标准,使自己处于负性情绪中。

来访者:(思考)好像是这样,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糟糕。

咨询师:是的,只要改变了你的不合理信念,就可以从这些负性情绪中走出来了。

第五次:20155年5 月255日 500分钟

1.目的:帮助求助者在认知方式、思维过程以及情绪和行为表现等方面重新建立起新的反应

模式,减少以后生活中出现的情绪困扰和不良行为倾向。

2.方法:会谈法,合理情绪疗法

3.过程:帮助求助者进一步摆脱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维方式,使新的观念得以强化,从而是求助者在咨询结束之后仍能用学到的思维方式、合理信念等应对问题,以便更好的适应现实生活。

咨询对话节选2:

咨询师:上次你有意识到自己看待儿子的问题是过份概括,夸大的问题。那你还觉得自己在咨询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来访者:我觉得通过这几次咨询,我慢慢面对自己的问题,我觉得不仅仅是我自己太过极端了,还有自己也不够好,不够勇敢。咨询让我学会了面对自己。

咨询师:很高兴能听到你这样说,我相信你已意识到了自己的一些错误认知,和情绪产生的

原因,希望你在未来的生活中能继续保持这样的态度,勇敢面对自己!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自我评估

通过咨询、治疗和训练,我认识到了自己情绪波动的原因和认知上存在的偏差。现在能从更多角度去看待儿子和自己的问题。

(二)心理咨询师评估

通过回访和跟踪,发现咨询预期目标已基本达到,来访者放弃了以前的不合理信念,意识到自己将焦点过多的放在了儿子身上,将不满情绪发泄到儿子身上,现在懂得了调控自己的情绪,也意识到丈夫并非完全不关心家庭,也懂得去体谅对方,彼此关系得以缓和。此次的咨询目标设计合理,方案构建良好,咨询关系融洽,咨询方法恰当,咨询效果较为圆满。

(三)来访者周围人评估

根据来访者的朋友反映,来访者目前情绪稳定了,还常常帮助朋友分析题,也开始去上班了,平时也喜欢去做瑜伽,关注点不再全是儿子了。

(四)心理测验评估

经过心理测验,焦虑自评量表(SAS)得分低于50分,说明来访者心理问题已经基本得到了解决。

参考文献:

[1]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2]郭念锋主编.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心理咨询师(二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第4篇

三项管理:落实监管责任,实现专业监管

市场准入岗位责任管理。市场准入岗位责任管理是指以岗位尽职为基本要求,明确市场准入岗位的操作内容、方法、程序,落实市场准入业务工作责任,确保增强行政审批质效的管理规定。市场准入是防范银行风险的第一道关口,加强准入管理是保障银行机构稳健运行和银行体系安全的必要前提。依据银监会“建立规范、公正、透明的市场准入管理体系”的要求,市场准入工作应坚持以下指导思想:明确岗位职责,合理划分事权,规范尽职要求,加强内部监督,严格责任追究,做到公开程序、依法许可,实现发展与内控兼顾、效率与质量并重。制订《市场准入监管操作规程》和《市场准入监管岗位责任管理办法》,明确划分监管处长(分管局长)、分管副处长(分局副局长)及监管岗位人员的管理责任,界定各市场准入岗位的尽职要求,包括合规性要求、审慎性要求、程序性要求、时限要求、机构开业后经营管理状况评估要求、新业务风险跟踪识别与后评估要求、高管人员履职评价要求等。设立银监局市场准入专业考评办公室,每半年对各监管处室、各银监分局市场准入工作的合规性开展一次考察并进行市场准人监管岗位尽职调查,对市场准人工作基础薄弱、效率效能较低的处室,提出调整市场准入审批权限的建议。

非现场监管目标责任管理。非现场监管目标责任管理是指以数据指标的监测监控为基本线索,明确非现场监管的内容、方法、程序,突出工作目标考核,确保非现场监管过程和结果对整个监管工作发挥基础和指导作用的管理规定。管理思路是,制订《非现场监管工作指引》和《非现场监管目标责任管理办法》,建立统一规范的银行业非现场监管工作流程和监测分析框架,严格规范监管信息的采集加工、风险分析与评价、非现场监管分析报告、风险评价结论的反馈与使用等程序和要求,进而设定非现场监管工作目标,明确各级非现场监管员的职责,加强对非现场监管工作及任务完成情况的管理和考核,促使非现场监管人员及时、完整地收集监管报表等信息资料,定期进行监测分析、风险评估,及时识别、预警风险,跟进异常情况并向上级报告结果。

为保证非现场监管工作责任的落实,银监局非现场监管专业考评办公室根据《非现场监管目标责任管理办法》,每牛年对各处室非现场监管工作情况进行一次评价,年度工作结束后对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重点考评工作质量和效率。考评的主要内容包括:信息资料收集的及时性和全面性、分析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报告程序的合规性、监管建议或措施的可行性、非现场监管的有效性和监管信息档案的规范性、完整性。

现场检查项目责任管理。现场检查项目责任管理是指以单个现场检查项目为管理单元,明确现场检查方法、程序及各环节责任,实行项目全过程管理和主查人终身负责制的管理规定。现场检查是银行监管的必要手段,为进一步提高现场检查的独立性、权威性,应根据项目责任管理的要求修订完善现场检查操作规程,并制定《现场检查项目责任管理办法》,规范现场检查的程序和质量要求。加强现场检查计划和项目立项管理的归口管理,严格对自选项目立项的合理性及可行性进行审查。年度现场检查规划一经审定,即印发各监管处室、分局执行,并提前通知各银行业机构,增强检查透明度和计划性。认真执行现场检查项目主查人(兼任检查组组长)负责制,主查人应自始至终参加检查,对现场检查项目的方案制定、检查实施、证据收集、工作底稿编写、报告撰写、档案整理等实行全过程责任管理。检查前,主查人拟订检查实施方案,报经项目申请部门和局领导审核后组织实施;检查中,认真落实检查方案,严格履行检查程序;检查结束后,按规定撰写检查报告、提出对有关问题的行政处罚建议及监管工作建议;向项目申请部门、办公室及分管领导报告工作完成情况;向项目申请部门移交检查档案。

对项目完成情况、检查组及其成员履职情况进行两个层次的评价,一是每季度安排现场检查人员述职,由所在处室每季度对其在现场检查中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二是年末由银监局现场检查专业考评办公室参照后续现场检查及日常非现场监管规程对现场检查项目成果的跟踪监管情况进行检查;对全年所有现场检查项目实施方案、检查报告的质量和主查人履行职责的情况进行评价;评选出优秀项目和优秀主查人;对违规、违纪、失职的提出问责建议。

四项制度:规范监管行为,实现科学监管

银行业监管职责的顺利实施和充分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整套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的确立和良好执行。

管检交叉制度。建立该制度旨在强化监管自律约束、提高监管透明度,使监管处室日常监管(市场准入监管、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职能适时适度分开、既独立又协作,现场检查人员与非现场监管人员和市场准入监管人员交叉整合使用,并对重大或特定的现场检查项目,在全局范围内统一调配检查人员、主要由与相关监管处室无日常监管关系的检查组实施。通过一定程度的管检交叉活动,实现日常监管与现场检查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相互监督的有机结合。

查处分离制度。依照银监会《行政处罚办法》,明确查处过程中各有关部门的职权,规范对银行业务问题的查处行为,做到各有关部门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确保行政处罚公平、公正;对日常非现场监管中发现且需立案检查的问题,按规定程序立案后实施检查,查清事实并充分收集相关证据,主查人提出处理建议,监管处室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形成完整的卷宗资料,移交政策法规处审查,主查人对检查、取证过程及所移交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政策法规处对监管处室、检查组移交的检查、调查材料进行审查,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审核,提出相应的行政处罚意见,提交有关会议研定后实施,并对处罚意见审核、复议、执行过程及处罚的合法性负责。

跟踪问责制度。依据监管责任制及监管工作尽职要求,对监管过程及结果进行跟踪监督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实施责任追究。纪检监察部门定期对监管执法及职责履行情况进行执法监察,开展现场检查再监督,及时反映、纠正和防止现场检查中的监管宽容、不作为或乱作为问题,依规查处现场检查中的违法违纪行为。

绩效考核制度。该制度是指对照工作职责和目标任

务,按季度分级定性定量考核各监管处室、各银监分局的监管工作及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与季度绩效工资分配、监管人员晋职晋级等挂钩。设立银监局绩效考核领导小组及办公室,采取全方位考核方式,对工作人员季度或年度监管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量化考核。每季度末,依据年初与各监管处室、各分局负责人签订的年度工作目标责任书,参考市场准入、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三项专业季度考评情况,对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定量考核,分级评定各考核对象每季度考核等次;年末综合汇总四个季度考核结果相应确定全年考核等次,依据考核等次核发季度绩效工资和全年绩效工资,发挥考核和绩效工资激励作用。

五项保障:强化监管基础,实现持续监管

强化监管信息系统支持保障。根据银监会“1104”工程统一规划,充分利用现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加快建立银监局系统的监管信息管理体系。一是加强统计信息规范化管理,实现“数入一门,数出一门”。制定《监管统计信息管理办法》,建立监管统计信息的数据处理中心,在数据的采集、加工、上报、共享以及等环节上实行归口管理,减少数据处理层次和环节,提高数据报送、处理的效率和质量。明确要求被监管对象专设统一管理报表、数据报送的专业部门,按规范流程实现监管报表“点对点”集中报送。二是加快网络建设步伐,大力推广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系统。加快建设由银监局内联网、城市金融网、互联网接人工程组成的多层级、多通道的网络系统,实现“上联银监会,下接分局、办事处,内联被监管机构,外联国际互联网”的建网目标,为办公自动化及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奠定基础。三是加快信息监测和预警体系建设步伐,提高监管信息处理能力。建立以统计信息处为主导、各监管处室参与的银行业信息监测和预警中心,逐步实现统计数据收集校对、加工处理、编制报表的信息化处理。完善银行业机构风险监测指标和风险预警体系,加强对非现场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运用,及时向监管处室通报和提示预警信息,提高非现场监管信息质量。

强化监管人才队伍建设保障。确立银监局系统人才队伍建设基本思路,即:以岗位培训、岗位成才为主导方式,以岗位细分、明确规范、专业达标、定期考核为基本架构,明确人才培训培养目标,制订实施《监管人才培训培养规划》,建立长远、持续的监管人才培训培养机制。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制定监管人员个人成长规划。力争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在全局系统建立由精通相关专业的100名现场检查主查人和综合分析人员、熟悉相关专业的300名专项检查人员和分析人员、200名保障支持人员构成的监管人才库。按总体目标,对监管人员个人发展目标进行统一规划,通过业余自学、脱产学习、岗位培训等途径,不断提高专业人才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技能,并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打造职业化监管队伍。二是加强岗位培训工作。按照“立足岗位,选定专业,限期达标,组织评估,奖励兑现”的原则,制定全局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和分年度工作目标、计划,采取脱产进修、交流学习、专题讲座、专家辅导、专业培训、集中调研、担任主查等培训措施,分级分类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组织安排与自加压力相结合的培训活动。推进干部教育培训信息化和教学手段网络化,改进教育培训方法,完善教育培训登记制度,提高培训工作质量。三是强化教育培训激励。设立监管人员培训培养工作专家考评委员会,对各类培训教育项目和监管系列职务资格进行严格的考试考核。制订干部职工教育培训保障和奖励办法,对职工自学成才、参加培训及业余学历学位教育并取得成效的予以奖励。

强化监管资源系统管理保障。建立以省局为中心的省局、分局、监管办事处人员集中调度、资源统一整合的系统管理体制。一是加强监管工作的集中统一管理。省局负责组织、统筹全省银行业监管工作,部署辖内重大监管活动,统一安排大型现场检查,具体承担对省级及武汉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任务。银监分局负责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和风险处置:工作,按照“管法人”的要求,重点抓好法人机构监管。监管办事处负责当地银行业金融机构日常监管工作,重点是农村信用社和邮储机构。二是统一调度监管力量。统一调配、集中使用现有监管力量,从全系统抽调监管人员,集中开展现场检查、高风险机构的风险处置、大型课题研究、金融机构风险评价等重点:工作。三是加强系统资源集约管理。本着集约、高效原则,强化省局的系统综合管理职能,减轻分局日常行政管理工作压力。

强化监管文化体系建设保障。监管文化是指监管机构所倡导并在监管过程中逐步培育形成的监管思想和行业精神,是全体监管员工普遍认同的价值观、事业观和监管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成立湖北省银监局监管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以“科学监管、秉公执法、积极进取、从严治局”为基本要求构建监管文化体系。一是抓理念确立,增强科学监管意识。引导监管人员和被监管对象学习、贯彻并尽快确立“四四六三”银行监管理念,不断强化监管工作“五种意识”,即宏观意识、产业意识、专业意识、规范意识、责任意识,提高监管工作的针对性、敏锐性和有效性。二是抓活动开展,提高职业道德素质。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青年文明号”、“优秀青年”等争先创优活动,坚持每月举办一次专题讲座,组织员工每月读一本好书,营造努力学习、积极向上、爱岗敬业、拼搏进取的工作生活氛围。三是抓内部管理,激发团结奉献精神。坚持“一岗双责”,加强正面宣传教育,增强干部职工的事业自豪感和单位归属感。健全职代会和民主管理制度,推行局务公开,提高局务运作透明度,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强法规法纪和反腐倡廉教育,认真落实“约法三章”和“八不准”,建设廉洁敢管、雷厉风行、高效运转的局风局貌,增强银行监管事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大一女生;焦虑情绪;合理情绪疗法

一、一般资料

(一)人口学资料

胡某,女,18岁,汉族,身高163cm,体型苗条,甘肃天水人,我校大一新生。

(二)个人成长史

来访者胡某足月顺产,在家中排行第二,有一姐姐和一弟弟。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住在家里,除学习以外的一切事务均有父母和姐姐代劳,自理能力较差,学习刻苦,成绩比较优秀。没有患过重大的身体疾病及严重的心理障碍,家中无精神病遗传史。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

主诉:自入学以来,因不会照顾自己,看到宿舍同学很会照顾自己的生活学习,感动有压力,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容易烦躁,持续两个星期。

个人陈述:近两个多星期来一直很想家,失眠,食欲减退,上课出勤正常,一想到自己的起居饮食就容易走神。曾到医院检查过身体,确认无躯体疾病。看着同宿舍的同学每天开开心心地生活、学习,我觉得自己就像个傻子,都不知道自己每天要做什么。像这样下去,我觉得自己很难读完大学了。连照顾自己生活这样的小事都不会做,我还能做什么呢?真是越想越糟糕。也不愿意与她们交流。我现在真想回家复读,明年考一所离家近一点的学校,也许情况会好一些。内心很痛苦,前来咨询。

三、心理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的情况

咨询师观察:初次见面,胡某体态正常,衣着整齐,比较有礼貌,略有紧张,说话声音较小,言语表达流畅且有条理,无幻觉、妄想及智力障碍,自知力完整,希望通过心理咨询摆脱情绪困扰。

室友反映:胡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喜欢学习,上课都靠前坐,做事比较要强,最近容易烦躁。

四、初步印象、评估与诊断

针对胡某的情况,我选用了症状自评量表,即SCL-90,采用1-5分的五级记分制,以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其焦虑因子为221分,抑郁因子为21分,人际关系敏感因子为22,其他因子分为21分。

根据初诊接待了解到的资料和心理测评的结果,初步评定胡某是因不能适应大学生活而导致的焦虑情绪,属于一般心理问题的范畴。

(一)诊断结果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

(二)诊断依据

1、该来访者已去医院检查过,排除器质性病变的可能;

2、根据郭念峰区分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三原则,该来访者产生情绪困扰有明显的原因,情绪性质和强度与现实处境相符合,知、情、意统一,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良好的求治愿望;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性;

3、该来访者心理问题因现实负性事件引起,冲突属于常形,可排除神经症性问题;

4、该来访者焦虑情绪反应强度不甚强烈,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之下,没有影响逻辑思维等,无回避和泛化,没有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影响;从病程标准看,病程不到一个月,时间比较短,可排除严重心理问题。

(三)鉴别诊断

1、与抑郁症相鉴别:来访者虽有情绪不高,但不是主要症状,也没有兴趣缺乏、自罪自责、自杀意念等症,因此可排除抑郁症。

2、与焦虑性神经症相鉴别:焦虑性神经症症状主要表现为焦虑、而且伴有持久的痛苦不能解决,对社会功能造成严重的影响,出现泛化现象,持续时间较长,一般大于三个月或者半年。而该来访者虽然也有焦虑的症状,但并没有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没有泛化,时间只持续2周,其心理冲突是常形的,可以排除焦虑性神经症。

(四)该来访者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分析

1、生物原因:该来访者处于青年期,情绪容易波动;对所处状况感到无能为力,没有器质性病变。

2、社会原因:(1)负性生活事件的影响,从小学到高中一直住在家里,现在到大学了要自己照顾自己,不适应集体生活;(2)家庭教育者父母对来访者学习方面要求较高,没有培养其自理能力等;(3)父母及家人远在外省,没有老乡叙乡愁,与宿舍同学交流较少,缺乏可用的社会支持系统。

3、心理原因:(1)存在不合理的信念,认为照顾不好自己的生活就无法读完大学;(2)个性追求完美,自尊心强,性格内向;(3)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缺乏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4)被不良情绪困扰。

五、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评估及诊断结果,与来访者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一)近期目标:降低来访者的焦虑情绪,使来访者适应新的环境;帮助来访者分析、改善认知偏差,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改善人际交往。

(二)长远目标:提高来访者的心理素质,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完善,使其能够健康、愉快、有意义地生活。

六、咨询方案的制定

(一)咨询方法与原理

来访者为在校大学生,文化程度高,领悟能力强,与来访者商咨询方案,确定采用合理情绪疗法,以促进来访者摆脱因不合理信念产生的情绪困扰,建立合理的认知模式。

合理情绪疗法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利斯(A.Ellis)于20世界50年代创立的,其核心理论又称ABC理论。他认为,外界发生的事件为A,人们的认知为B,情绪和行为反应为C,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情,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和评价等认知内容,因此要改变情绪困扰不是致力于改变外界事件,而是应该改变认知,通过改变认识,进而改变情绪。

(二)双方责任、权利与义务

1、来访者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1)向咨询师提供与心理问题有关的真实资料

(2)积极主动地与咨询师一起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3)完成双方商定的作业

权利:(1)有权利了解咨询师的受训背景和职业资格

(2)有权利了解咨询的具体方法、过程和原理

(3)有权利选择或更换合适的咨询师

(4)有权利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5)对咨询方案的内容有知情权、协商权和选择权

义务:(1)遵守咨询机构的相关规定

(2)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3)尊重咨询师,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咨询师

2、咨询师的责任、权利与义务:

责任:(1)遵守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

(2)帮助来访者解决心理问题

(3)严格遵守保密原则,并说明保密例外

权利:(1)有权利了解与来访者心理问题有关的个人资料

(2)有权利选择合适的来访者

(3)本着对来访者负责的态度,有权提出转介或终止咨询

义务:(1)向来访者介绍自己的受训背景,出示营业执照和职业资格等有关证件

(2)遵守咨询机构的有关规定

(3)遵守和执行商定好的咨询方案各方面的内容

(4)尊重来访者,遵守预约时间,如有特殊情况提前告知来访者

(三)咨询时间和费用问题

时间:每周一次,每次50-60分钟,共5次咨询

费用: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服务,免费咨询

(四)其他问题

双方在咨询中应遵守约定,如有特殊情况,应提前告知对方。

七、咨询过程

咨询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共进行5次咨询。

第一阶段为诊断阶段,内容包括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通过摄入性会谈、观察了解、心理测验等收集来访者的相关信息,明确来访者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此问题的严重程度,最后做出明确的诊断,此为第一次咨询;

第二阶段为心理咨询阶段,内容包括商定咨询目标和咨询方案,根据合理情绪疗法帮助来访者明确其ABC,运用多种技术,使来访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此为第二至四次咨询;

第三阶段是巩固阶段,对咨询效果进行巩固和总结。本次心理咨询达到了预期目标,监督来访者把学到的理性观念应用到生活中,并结束心理咨询。此为第五次咨询。

具体咨询过程如下:

(一)第一次咨询(2013年11月7日)

目的: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心理诊断,了解求助者的问题困扰。

方法:摄入性会谈、心理测验

过程:填写咨询登记表,询问基本情况,通过倾听,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得到求助者的信任,使他能够尽情倾诉,并能积极配合咨询师,与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给来访者做SCL-90的心理测验,初步确定求助者的主要问题是因适应不良引起的情绪困扰,而这与他自身心理承受及不合理信念有关。

作业:让来访者记录自己何时有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以及它们出现时的想法和观念。

(二)第二次咨询(2013年11月14日)

目的:加深咨访关系,确定咨询目标和方案,帮助来访者寻找和明确引发其情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不合理信念。

方法:会谈法

过程:讨论作业。与来访者确定咨询目标和方案,向来访者介绍合理情绪疗法的原理和操作过程,根据来访者的家庭作业,帮助其分析、寻找引绪困扰和行为不适的具体表现(C)以及与这些反应相对应的诱发事件(A),并对两者之间的不合理信念(B)进行初步分析。对前两次咨询效果进行小结,并商讨下一次咨询的任务。

作业:举一个自己情绪不良的例子,并进行合理的自我分析报告,以书面的形式写出A、B、C各项。

咨询过程部分对话摘录如下:

咨询师:你觉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处于目前这种情绪状态中?

来访者:是因为我不能像其他舍友那样,照顾好自己的生活,觉得自己好没用啊,人家都能做好的事情,我怎么做不好呢。每天都想家,担心这样怎能顺利读完大学。

咨询师:你的痛苦我能理解,尤其是你第一次离开家,在外地上大学。这也是许多人生活中会遇到的事情,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你现在这样的情绪状况哦。

来访者:那是为什么呢?

咨询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句话的意思你能懂吗?

来访者:就是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物有不同的看法。

咨询师:对的,而且不同的看法可能会导致不同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后果。

来访者:……

咨询师:比如说,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面对成绩,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A同学可能想:这次没考好,真让人伤心,还是复习不够充分;B同学会想:我简直糟糕透了,连这个考试都没考好,真是无脸见人了。如果你是A学生,你有什么情绪和行为反应呢?

求助者:我会因考试失败而伤心难过,但因为是自己复习不充分,下次再遇到考试要多花时间复习,努力考个好成绩。

咨询师:很好。如果你是B学生,又将出现什么情绪和反应?

求助者:我想,除了难受还非常郁闷,甚至怀疑自己的智商。

咨询师:你看,都是同样一个诱发事件(A)考试不及格,但不同的想法(B),情绪和行为反应(C)却迥然不同。可见影响情绪行为C的是B因素(不同的信念)而不是A因素(事件本身),你认为是这样吗?

求助者:好象是。

咨询师:这就是合理情绪疗法的ABC理论,如果你想改变自己的情绪,可以改变自己的什么?

求助者:改变自己的想法。

………………

(三)第三次咨询(2013年11月21日)

目的:进一步明确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引导来访者逐渐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不是被动地由外界事件所决定,而是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想法来改变情绪,使来访者进一步对自己的问题以及所存在的问题与自身不合理信念关系的领悟。

方法:会谈法

过程:首先检查来访者的家庭作业,发现其能列举出自己不良情绪的成因和影响,有了一定的进步。对本次咨询效果进行小结,并商讨下一次咨询的任务。

作业:将自己平时产生不良情绪时出现的想法和观念写出来,分析其非理性并试着与之辩论。

(四)第四次咨询(2013年11月28)

目的:使来访者修正或放弃原有的非理性信念,并重建合理信念,从而使情绪症状得以减轻或消除。

方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

过程:检查来访者的家庭作业,发现她能列举出自己不良情绪产生时出现的非理性信念并能简单地与之辩论。接着咨询师按照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式辩论技术,对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展开进一步的辩论,根据来访者的回答一环扣一环,紧紧抓住来访者回答中的非理性内容,通过不断重复的辩论,使来访者感到为自己信念的辩护变得理屈词穷,最终使其明白什么是合理信念,什么是不合理信念,并帮助来访者学会以合理信念代替那些不合理的信念。

作业:要求来访者尝试着主动与舍友交流,积极参加班集体活动,对于自己不能搞定的事务,可以向家人或者舍友请教。

(五)第五次咨询(2013年12月5日)

目的:巩固咨询效果,并准备结束咨询。

方法:会谈法,心理测验

过程:检查家庭作业完成情况,并肯定来访者的进步之处;用SCL-90量表再做一次心理测验,对比咨询前的测验结果,发现症状有所改善;引导来访者对咨询过程的回顾和评估,使来访者对自己的问题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帮助来访者重新回顾理性信念,使其在咨询结束后仍能用学到的知识应对生活中遇到的其他问题。

作业:对这五次咨询做一个小结,把自己学到的新的理性信念运用到生活中去。

八、咨询效果评估

(一)来访者自我评估

来访者称不再因想家而心情不好,慢慢学会照顾自己,对于自己不能搞定的日常事务会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心情比以前轻松多了。

(二)来访者社会功能恢复情况

经过咨询来访者已能主动与舍友及同学们交流,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效率也提高了。

(三)来访者舍友对来访者的评估

来访者舍友称,来访者现在心情比以前好很多,能主动与大家一起玩乐,与大家的关系更融洽了,人也开朗了。

(作者单位:淮阴工学院)

参考文献:

[1][M]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年8月,第一版

个人成长分析报告范文第6篇

一、教材的选择与教学内容的组织

“目前,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没有统一的教材,不采取教学大纲和统一的教科书,学校和教师可以依据课程标准自主选择教材,并灵活运用教材。”[2]在教材的选择过程中,我们采用了一本教材为主,其他教材与教学辅导用书为辅,充分利用每本教材的优势。《大学生心理教育》是一门以学生为导向的课程,每个学期在基本内容稳定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做适当的调整是必需的,在教材内容的处理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教学原则。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目标尚未明确,从高校间到高校内部的各个老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分歧,主要集中表现为理论化与技能化之争。所谓理论化,即强调课程教学理论目标,主张课程要注重学生心理健康常识的传授,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素养,通过提高他们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认识能力,促进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所谓技能化,是指强调教学的实践性目标,主张课程教学应关注大学生应对各种心理问题的实际能力,注重具体方法对学生应对现实社会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的实践价值。教学目标对教学具有规定性,它决定着课程教学追求的方向。不同的课程目标界定将对课程教学过程产生导向性影响,最终对课程教学结果产生实质性差异。当前我国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界定的分歧,对课程教学及其质量的规格和统一产生了不利影响。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综合了以上的观点,认为心理教育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兼顾到课程的理论性,又要兼顾到课程的实用性。

理论与技能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课程组的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将心理学的理论与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教学的第一个模块就是心理健康常识模块,在进行心理训练之前也要先进行心理学背景知识的讲解,这样的内容既不缺乏理论的支持,又比较容易接近学生的实际,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在课程内容的设置方面,以教学大纲为主线,将课程内容分为模块进行教学,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情况将模块内容进行细化和调整。“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逐渐将该门课程设置为四个主要模块:心理健康知识模块、自我探索模块、心理调适模块、心理训练模块。”[3]

我们将整个课程的内容设置为四个单元:单元一包含的内容主要为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其中包括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心理测验与心理咨询等;单元二主要探讨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帮助大学生更加科学地、全面地认识自己,培养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品质;单元三主要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大学生成长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如人际交往、恋爱及性心理等比较常见的问题;单元四主要针对大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心理困扰,学会如何合理地进行心理调适,在生活中塑造积极向上的心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心理健康的常识、激励学生进行自我探索,进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调适与训练,四个部分有机结合,贯穿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在每个单元的后面都设置了心理训练课,这样不仅可以兼顾到传统授课方式的优势,而且可以通过团体心理训练的辅导,不仅有助于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获得直观的体验,而且在团体心理训练中可以促使学生提高心智,历练品质,同时教会他们一些实用性的心理方法,并帮助教师实现真正的互动教学。例如,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一章中,大纲中的四个环节分别是:人格简介与心理学的研究、评估自身人格特点、改进自身的不良人格特点的调适方法与课堂训练,各个环节密切结合,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真正受益。

二、课堂教学的组织

(一)课堂教学的组织原则

1.注重案例教学,突出课堂教学的实践性

“《大学生心理教育》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其实践性,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案例分析引出理论知识,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其更好地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指导自己全面发展。”[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每一次课程中,教师会精选一些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的案例,在课程的开始以案例的形式提出本节课程的问题,引入心理学的理论,在课程进行的中间环节,我们也会提出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请学生讨论如何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解决案例中涉及的问题。我们通过引入案例教学,使课程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贴近学生的实际,同时强化了课程内容的功能性与实用性。

2.注重体验式教学,突出实效性

《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教学过程应是认知、体验、分享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体验式教学过程。认知是体验的前提并渗透在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的始终。在体验式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设计一些培训能力的实际训练内容,多给学生自主体验和感悟的空间,让学生亲身参与活动,并用自己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去理解、去感受、去建构,从而生成自己对事物的独特的情感感受、领悟和意义。体验的结果是分享,学生把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的体验(感受、情感、理解、联想、领悟等)和别人分享,就会催生其他学生分享的情感和欲望,推动其他同学分享行为的产生,也即自我开放的行为产生,从而促进学生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和发展。这种体验式教学模式非常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

3.突出参与与互动性,注重启发、情感式教学

“情感与启发是体验式教学的基础,在《大学生心理教育》课堂教学中渗透入情感教育,对学生理解、消化心理学知识非常重要。”[5]一是互动参与的实践过程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通过展示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例,使他们感到真实可信,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二是具有感染性,通过参与、互动的情景设计,以情动情,以情育情。三是能创造愉悦的课堂环境,增强教学效果。

4.注重教学形式的科学性与创新性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鉴教育学与心理学的最新科研成果,科学地设计教学中讲授与课堂实践活动的比例,在教学环节中合理处理知识掌握与能力培养之间的关系,例如我们在讲授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一章的教学中,在课程教学中设置了介绍社会心理学的最近相关的研究成果,并采用课堂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人际交往技巧,既注重学生知识的扩展,也兼顾到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的形式

1.理论教学

理论教学是《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是让学生从理性层次认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了解心理学对人类心理的探索,进而更好地指导自己的活动。理论层面内容的导入采用较为灵活的案例导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的效果,避免理论教学与学生实际的脱节。“理论教学的内容包含心理学某领域的研究、心理调适的常用方法,根据课程大纲的要求设置内容的难度,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为导向。”[6]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对课程中所涉及到的理论内容进行了筛选,理论内容既要避免过于专业化,又要避免以心理学理论的庸俗化,所以在教学中涉及到的心理学理论,要求任课教师可以深入浅出的叙述相关的理论,力图做到科学性与趣味性兼顾。

2.建立学习型小组

布鲁纳认为:“学习者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重要的和最富于独特的个人特色的知识。”发现式学习是指不以定论的形式(如接受式学习那样)向学习者提示学习内容,而是学习者自主进行某种心理活动(重新安排、重新组织或转换给予的材料),然后将最后的结果纳入到自己的认知结构中。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从教师那里获取定论形式的知识,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则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探索、去发现知识的。发现式学习的目标,不只在具体知识的获取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发现能力的培养和新的学习的展开。我们采用发现式教学的模式,在班级人数少于60人的班级中,根据学生自由组合的原则建立了学习型小组,由任课教师提供讨论的主题,引导学生搜集素材,制作课件,并在每次课前进行展示的环节。该教学方法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活动过程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经典案例讨论

知识的内化有赖于知识与实践的结合,我们在实践教学中,对于课堂教学中学生关心的问题,选取经典案例,组织课堂讨论并把同学们分成小组,要求每个组员都发言,最后形成小组统一意见,然后由每组派一名同学,向全体同学阐述本组意见。如果课堂人员太多或场地不理想,也可退而求其次,采用书面作业形式,写出自己对该案例的看法由教师点评。

4.观看心理电影

教学过程的生动性与趣味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注重运用现代多媒体教育教学手段,在教学中,组织同学观看富有人生哲理或者与人的心理健康相关的电影,并对电影内容进行讨论,写出观后感,将学习到的心理学知识运用于影片的分析中。例如观看电影《阿甘正传》后,组织课堂讨论——怎样看待人生的挫折,通过电影中情节的回顾与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学习运用心理调适的知识。

5.团体活动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开展心理活动课。“团体心理咨询起源于欧美,最早尝试团体心理辅导模式的是美国内科医生普拉特(J.H.Pratt),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心理咨询方式在职业指导、心理问题矫治等领域广泛应用。”[7]由于严格的团体咨询有人数的限制,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对团体活动进行了改进。在课堂时空限制的条件下,通过课程当中设置课堂小讨论、角色扮演、心理剧等小活动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在每个学期的教学实践环节,安排学生进行团体测验,利用学校的测验系统,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团体测验,通过科学的方法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身,例如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职业人格类型测验等。

6.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

课堂教学是普及心理学知识的过程,教学过程中会引发同学们对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为了弥补课堂教学个性化的不足,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参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室的兼职咨询工作,引导学生将课堂不能解决的问题导入个体咨询,这种心理咨询,也会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使教学更具针对性。教师利用业余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讲座,进行团体辅导与训练,将第一课堂延伸到第二课堂之中,提高了心理教育的实效性。

三、教学效果评价的实效性

传统的知识传授性教学注重学生对概念与理论的掌握,忽视了学生知识的内化,即如何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转变,未能解决教师的“教”如何使学生行为发生符合预定目标的变化问题,以致教师关注的主要是教材的讲授,而不是讲解在学生身上引起的实际结果。“由于人的心理具有内隐性特性,导致《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的教学结果同样具有内隐的特性,这在客观上给我们对课程教学结果的评价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求新的评价理念与评价方式。”[8]《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开设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使大学生综合能力得到提高。由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动态的、可变的,不能用单一的闭卷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标准,因而评估可采用多种方式,所以在教学结果的评价方面,我们采用了较为灵活的考核方式,如学生平时的心理作业、自评或他评、期末的开卷测查等。在课程的评定中设置了平时成绩与考试成绩。平时成绩包含学生学习兴趣小组的活动成果的评定、个人成长分析报告的撰写等,着重分析学生掌握知识的内化程度。考试采用开卷形式,鼓励学生超越教材,强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的设置也多为半开放性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