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新冠肺炎症状初发症状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规模化;羊场;疫病;要点
中图分类号:S8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6-0013-03
近年来,随着牛羊肉价格不断攀升,养羊利润空间加大,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规模化羊场数量也不断增多。湖北省饲养的主要品种有波尔山羊、南姜黄羊和黑山羊等。由于夏季炎热干燥、湿热多雨,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羊群易患上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为此,分析发病原因,制定科学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规模化养殖场迫在眉睫的任务。
1 发病原因
1.1 病原传播
以高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多数是由病毒、细菌等混合感染的,主要疾病有链球菌病、羊快疫、羊瘁疽、羊肠毒血症、破伤风、羔羊痢疾、羊痘、大肠杆菌病、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等。
1.2 气侯因素
夏季气温高且湿度大。一是易造成羊体散热困难,而引起热应激;二是有利于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繁殖,造成羊的各种疾病发生。
1.3 饲料原因
由于羊群饲料多而全、广而杂,如果采食不当会诱发疾病;各种添加剂的使用及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饲草也会造成疾病传播。
1.4 免疫和环境因素
规模化羊场防疫意识较强,但免疫程序不够完善也会引起发病;很多养殖场消毒防范不到位,散发病原会造成一只发病全场遭殃;在夏季炎热的天气放牧常发生低头拥挤、呼吸急喘、驱赶不散的“扎窝子”现象,这样也会引起发病。
1.5 技术和药物因素
规模化羊场虽然具备一定的养殖和管理技术,但也面临着知识的更新和学习,由于检测设备的限制,误诊现象也时有发生;另外疾病的预防和控制离不开药物,但确有一些假冒伪劣及不各格药品在市场上流通,加之某些从业人员欠缺鉴别能力,以及药品销售行业操作的不规范性,也易引发疾病。
2 预防措施
2.1 加强饲养管理
夏天羊的抗病力降低,容易得病。为提高羊的抗病力,要保证供给羊充足的营养物质,合理搭配日粮,每天早晚各喂精料一次,成年羊每只0.2~0.5kg。喂料要做到定时定量,防止营养物质过量或缺乏。严禁喂有毒、霉变以及受污染的饲料。要及时补给饮水。夏季放羊要早出晚归,中午让羊多休息,防止中暑。羊舍要钉上纱门纱窗,防止蚊蝇叮咬。
2.2 搞好环境卫生与消毒
夏天是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和传播的季节。为防止细菌、病毒的孽生和传播,对羊舍和羊的活动场地及用具,要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要清扫圈舍内的粪便及污物,并堆积发酵。羊舍和用具每周应用百毒杀消毒剂或威岛消毒剂消毒一次,羊舍和运动场地面每月用2%~4%的火碱溶液消毒2次。
2.3 科学免疫
免疫注射是预防和控制羊病的重要措施。目前用于预防羊的传染病的疫苗很多,应根据各种疫苗的特性和本地流行病学特点,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并合理安排免疫注射的次数和时间。成年羊每年春秋各注射一次羊快疫、羊猝疽、肠毒血症、羊黑疫四联苗和羊口蹄疫疫苗。怀孕母羊在产前30~20 d注射羔羊痢疾疫苗。在入夏之前要注射羊痘疫苗,6个月龄的羊要按时注射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
2.4 定期驱虫
羊的寄生虫病较多,发生也很普遍,对肉羊业的发展构成严重的危害。病羊轻则贫血消瘦、生长缓慢、生产力下降,重则引起死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每年要进行2~3次定期驱虫。常用的驱虫药物有很多,如驱线虫的左旋咪唑、敌百虫等,驱绦虫和吸虫的吡喹酮、阿苯哒唑,既可驱体内线虫又可驱体外寄生虫的伊维菌素、阿维菌素等。驱虫时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药物,一般多在清晨空腹投药。大群羊的体外寄生虫还可以通过药浴的方法,用于药浴的药物有二嗪农(螨净)、双甲脒、溴氰菊酯、巴胺磷等。
2.5 自繁自养
自繁自养可以防止羊群由于引进外来羊只而感染疾病。规模化羊场要制定“自繁自养”制度,以健康的种群为基础,进行自群繁殖,减少疾病的发生,尽量不要从外地购进种羊、羔羊或育成羊,严禁从疫区购进羊只和草料。
2.6 加强检疫
检疫是及时发现羊疫病传播的重要环节,通过相应的实验室和临床检查,检出潜在于羊群的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从而控制疫病的流行。检疫主要包括定期对羊及其产品进行特定疫病检查和对引进羊进行隔离检查等。为了做好检疫工作,必须有一定的检疫手续,羊只流行的各个环节均应做好层层检疫,环环相扣,相互制约,杜绝疾病的传入和发生。引种时应从非疫区引进,检疫并隔离1个月以上,确认健康,经驱虫消毒后方可混群饲养。
3 治疗原则与措施
疫病防治是规模化羊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随着现代肉羊集约化水平的提高和流通环节的增加,肉羊的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几率也在增加。因此,只有采取“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基本原则,建立综合性的疫病防治体系,加强对肉羊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才能为高速发展的肉羊业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夏秋季节是羊腐蹄病、红眼病、羔羊痢疾、羊布氏杆菌病、中暑、蓝舌病等病的高发期。笔者特总结出来仅供大家参考。
3.1 腐蹄病
症状:病羊跛行,食欲降低,喜卧,行走困难。用刀切割扩创后,蹄底的小孔中有污黑臭水流出,蹄间常有溃疡面,上覆盖着恶臭的坏死物,严重时,蹄壳腐烂变形,卧地不起,久卧压成褥疮,还能引起全身败血症。
治疗:病羊应及时修整蹄部,如蹄叉腐烂,可用5%~10%的浓碘酊或1%~2%的高锰酸钾溶液清洗创口,若是蹄底软组织腐烂,要彻底扩创清洗,然后在蹄底孔内用5%硫酸铜粉或5%水杨酸粉填塞包扎,外面再涂上松节油,借以防腐防酸,也可用磺胺或一些抗菌素软膏等。对急性病例,要控制败血症的发生,还应该注意用青、链霉素以及广谱抗菌素药物进行全身治疗。
预防:注意喂给适量矿物质,及时清除圈舍中的积粪尿。在圈进门处要放置 10%的硫酸铜溶液浸湿草袋,用于羊蹄消毒。
3.2 红眼病
夏季羊易染红眼病。此病又叫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羊红眼病是一种急性传染病,是一种多病原的疾病,目前一般认为主要由衣原体引起。其特征是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的炎症变化,畏光、伴有大量流泪,结膜炎及不同程度角膜浑浊或溃疡,布满云翳,一旦发生,传播迅速,多呈地方流行性,发病率较高,严重者引起失明、淘汰。
临床症状:潜伏期一般为3~7d,病畜一般无全身症状,很少发热,初期畏光、流泪、眼睑肿胀、疼痛,其后角膜凸起,角膜周围血管充血、舒张,结膜和瞬膜红肿,或在角膜上发生白色或灰色小点。严重者角膜增厚,并发生溃疡,形成角膜瘢痕及角膜翳。有时发生眼前房积脓或角膜破裂,晶状体可能脱落。多数病例起初一侧眼患病,后为双眼感染。病程一般为20~30 d。多数可自然痊愈,但往往招致角膜云翳、角膜白斑和失明。在由衣原体致病的羊,尚可见瞬膜和结膜上形成直径为1~10 mm的淋巴样滤泡。有的病羊发生眼房积脓,有的病羊发生关节炎、跛行。病羊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呼吸、脉搏均无明显变化,但眼球化脓的羊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精神沉郁,离群呆立。放牧羊群,病羊可因双目失明而觅食困难,行动不便,乱撞摔倒,长久饥饿而死。
治疗:用4%硼酸水冲洗患部眼,拭干后再用3%~5%弱蛋白银溶液滴人结合膜囊,或用用5%葡萄糖溶液点眼,每日2~3次。也可滴人青霉素溶液(每毫升含5 000 IU),或涂四环素眼膏。角膜混蚀时,涂1%~2%黄降汞软膏,每日3次。严重者,眼底(太阳穴)注射氯霉素、氢化可的松,交替使用,每日1 次。也可用2%普鲁卡因注射液配合青霉素钠80万IU,在羊病眼上侧、下侧及外侧各皮下注射2 mL,酌情减少,一般在3 d后即可康复。用黄连50 g、九里明100 g,水煎,用一部分药液先熏洗患处,用一部分药液灌服,每日2次。轻症者l~2日、重症3~5日即可痊愈。
3.3 羔羊痢疾
是由B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初生羔急性毒血症,该症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羔羊,其中2~3日龄羊发病最多。该病自然感染潜伏期1~2 d,开始精神萎顿,低头拱背,不食,随后发生腹泻、粪便恶臭、呈黄绿色或灰色,后期成为血便。病羔逐渐虚弱,卧地不起。如治疗不及时,常于1~2 d内死亡。该病以防疫为主,羔羊出生后12h内灌服土霉素0.12~0.15 g,每日1次,连服3 d;或给产羔母羊(产前2~3周)接种羔羊痢疾苗。病羊可用土霉素0.2~0.3 g,胃蛋白酶0.2~0.3 g,加水灌服;泻利停0.1~0.2 g,加水灌,每日3次。治疗时要强心、补液。
3.4 羊布氏杆菌病
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动物的生殖系统,引起母羊流产、不育,公羊发生炎等。该病母羊较公羊易感,病羊无明显症状,主要症状是怀孕羊流产,有的羊可发生关节炎、支气管炎、炎等。该病以预防为主,每年注射布氏杆菌羊型5号弱毒冻干菌苗。对被污染的用具和场地可使用10%~20%石灰乳进行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要深埋。
3.5 中暑
症状:病羊初期表现精神极度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步态不稳,摇晃不定,心跳亢进。脉搏快速而弱,呼吸次数增多,呼吸困难,体温升高,可视黏膜潮红,肌肉震颤,全身出汗;有的在发病后出现兴奋状态。后期常因虚脱而卧地不起,或突然倒地不动,呈昏迷状态,最后因心脏麻痹发生死亡。
预防:夏季要做好羊舍的防暑降温工作,严禁中午放牧,午间休息时到阴凉处或树阴下,要保证充足的饮水。
3.6 兰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