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两学一做学习材料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角的表象,我设计了许多小游戏:说说角、找找角、比比角,其中我自认为最得意的是一个用手势表示角的方法――伸出右手的食指,与左手食指末端相抵,就形成了一个角。学生兴趣盎然地用手势比画着,有的同学甚至在自己的座位上站了起来。在对答如流的课堂交流中,在一浪高过一浪的课堂研讨中,我们基本上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看着孩子们喜形于色的面孔,我窃喜:“学习的积极性这么高,说明效果一定非常好,接下来的反馈练习,就瞧好吧!”可是,当练习时,问题出现了:当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角时,居然有80%的同学说有两个角。仔细问了问原因,才知道:他们把两条边各算成了一个角,合起来不就是两个角了吗?这岂不气死我也!什么原因造成的这种现象呢?

一、没有认真分析孩子的心理,只图表面上的“独特”

并不是所有的独出心裁都是有用的。用手势表示角固然新颖,可是,孩子们基本上被这个新颖的手势给“迷惑”住了,根本没有按照“先找顶点再找边”的方法来做,这样就严重地阻碍了他们对角的理解。

二、没有抓住孩子的特点,调动他们的多种感官去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强烈的刺激使孩子们对所学的内容感到好奇,而好奇又能激发求知欲,因此,教师要善于创设氛围,唤起学生的兴趣,拨动探求知识的心弦。例如,本节课我完全可以从周围的众多物体中找到角,先看一看,再摸一摸、比一比、做一做、画一画……这些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去了解新知识、理解新知识、掌握新知识的方法我不用,偏偏选用了自己认为新颖的办法,岂不是“自己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哎,真是自作自受!

三、没有用孩子的方式去表示孩子们心中的“角”

只能用两根食指才能表示角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孩子们的心中,如果他觉得伸出的胳膊和身体能组成角,那么他完全可以伸开他的胳膊:如果他觉得叉开的两腿能表示角,那么他完全可以叉开他的小腿;如果他觉得蹲下去的时候膝盖能表示角,那么他完全可以蹲下去一边玩一边摸着他的“角”;如果他觉得用两支铅笔表示的角更好看,那么这种方法也不是未尝不可的……狭隘的成人化的眼光,怎么能让孩子接受呢?这是一成不变的教法、僵化死板的教法呀!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一、优化材料,让幼儿在情景中体验

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它具有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和严谨性等特点。对于以具体形象性思维为主的幼儿来说,学习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往往是比较困难的。《纲要》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而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有赖于具体事物和对材料的操作。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有结构、有层次的学习材料。如学习材料太难,幼儿的学习往往不易成功;如过易,思维的强度不够,不利于幼儿创新意识的培养,幼儿缺乏愉悦的体验。因此,利用适宜的材料,让幼儿在模拟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有助于幼儿学习并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真正学会数学、会用数学。

例如:在《6以内各数的加法》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个到桃园里“摘桃子”的游戏。夏天到了,桃园里的桃子成熟了,小朋友帮农民伯伯摘桃子。我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数字卡,数字分别是1、2、3、4、5。小朋友们出发了,要乘汽车去,可是,驾驶员叔叔说只有数字“6”才能上车,怎么办呢?我让幼儿互相“找朋友”,你的数字和另外一个小朋友的数字合起来是“6”就能上车了。孩子们都认真地找到了自己的朋友。桃园到了,我再发给每个小朋友一张算式卡,让幼儿根据算式卡(如2+4=?)到桃园里去摘桃子。小朋友随着“摘果子”的音乐声,高高兴兴地跑到桃园里摘果子(如2+4=6,就摘取6只桃子),轻轻松松地完成了任务。这样反复进行几次游戏活动,巩固了幼儿对“6以内各数加法”的运算能力。

二、提供机会,让幼儿在实践中体验

1.玩一玩,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情感。前苏联教育学家克鲁普斯卡娅说:“游戏对于孩子来说,不仅是娱乐,还是一种学习,而且是一种最自然的、最有效的学习形式。”对于幼儿来说,游戏和学习是交织在一起的,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成长。因此,游戏为数学教育创设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在教学中,我把教学中的一些新授知识转化成游戏活动,适应和满足幼儿的天性。小班幼儿应该以直观的、带有情节的、幼儿能扮演角色的游戏为主。例如,小班数学活动《认识1和许多》中,我设计了“小鸡捉虫”的游戏,教师与幼儿分别扮演“鸡妈妈”和“许多小鸡”。“鸡妈妈”以游戏口吻要求小鸡:“今天天气真好,妈妈带你们到草地上去捉虫,每只小鸡捉1条虫子,然后交给妈妈。”在这一系列情节中渗透“1”和“许多”的数学概念。这样既让幼儿熟练地掌握了数学初步知识,又促进了幼儿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对于中、大班幼儿,应该以开展挑战性的、有更大发挥余地的游戏为主,如竞赛性游戏、操作性益智游戏等。

2.做一做,让幼儿在操作中体验成功。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智慧之花开在手指尖上。”可见操作活动对促进幼儿掌握初步数学知识的作用是很明显的。通过操作,幼儿可以获得大量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因此,多让幼儿动手操作,创造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强化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也是体验学习的一种方式。例如,在《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中,我先给幼儿布置任务,要求他们观察身边的物体分别是什么形状的?让幼儿收集一些不同形状的物体。通过收集不同形状的物体,使幼儿初步感知概念,扩大幼儿主动参与和亲身实践的空间,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活动中我把孩子们收集到的物体放在一起,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并按形状分开。幼儿操作后思考:“你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你发现了什么?”孩子们各抒己见,用自己生活化的语言叙述自己分的理由。然后让他们动手摸一摸、比一比、滚一滚每种物体,感知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接着,我再给每位幼儿提供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制作模板,使他们主动联系生活,自己动手制作,反复拆、拼、实验等,在“摆弄”中逐步建立清晰完整的表象。活动中,大家都兴趣盎然地参与,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力、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及数学情感都得到了和谐发展。

三、回归生活,让幼儿在应用中体验

《纲要》在科学领域明确要求:“引导幼儿对周围生活中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些都向我们透露:生活就是数学教育的源泉与归宿,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如果我们能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研究的对象,幼儿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

教材简析:本课的教学是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认识面积单位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并通过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迁移得到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为以后学习其他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知道了面积的含义,能选用面积单位估计和测量图形的面积。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合作交流来完成探究任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学生通过对比数据很容易观察发现“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但可能在理解“为什么长乘宽就是长方形的面积”的问题上遇到麻烦,还有可能将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与周长的计算相混淆。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过程,并总结出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

2、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能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能估计给定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

3、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计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4、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合作意识,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面积方式,并能正确运用。

教学难点:长方形、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教具、学具: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纸片若干、1平方分米、1平方米的硬纸板、透明方格纸,直尺、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1.创设情景。

今天,卢老师第一次为万盛实验校三年级(6)班的同学上课,特意为每位孩子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课件出示贺卡) 喜欢吗?什么形状的?(长方形)

课件接着出示学校图片,闪动有正方形的的地方。

孩子们,你又发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图形?(正方形)

现在请同学们猜想一下,这节课我们将要研究有关这两个图形的哪些知识?(面积)

2.复习引入。

什么是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上节课我们学了哪些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 能比划一下它们的大小吗?(指名学生比划)

运用面积单位能测量这张长方形贺卡的面积吗?怎么测量?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要测量篮球场的面积,正方形大花坛的面积,也用面积单位一个一个来摆,合适吗?如果有一种简单的计算方法,那该多好呀!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大家有兴趣吗?(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问题是放飞思维和想象的钥匙,好的问题必然使学生产生一种解决问题的冲动,这是创新的源泉,也是学生探究的动力。这里我通过巧妙创设情景,复习旧知,让学生猜测这节课将要研究的问题,既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它为学生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的计算方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1.推导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1)提出猜想。

根据你们自己的经验,大胆猜想一下,你们认为长方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联系?

(2)动手实验。(例2)

在同学们的课桌上有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学习材料,有每一小格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透明方格纸和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若干。同桌的两位同学为一个小组,请小组的同学互相探讨、合作交流,怎样才能测量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呢?然后再选用自己喜欢的学具,方式去量一量,算一算。

学生分组活动,然后汇报交流。

同学们可真聪明,想出这么多种方法测量长方形的面积,你认为哪种方法比较简便?(乘法)

课件动态演示。

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长方形的面积与它的长和宽可能有怎样的关系?

(3)验证猜想。

是不是所有的长方形面积都等于长乘宽呢?接下来请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合作验证一下。

每个小组都有一张纸片(学生),上面有一些大大小小的长方形,请你们从中任意选择两个图形,利用提供的学习材料,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学生题单如下图: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适时加以引导。

学生汇报。

孩子们,通过验证,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设计意图: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感兴趣的就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这一环节的教学,利用了面积、面积单位和乘法的知识的迁移,来引导学生测量长方形图片面积的大小,学生在计算和测量活动中,亲历计算、测量、比较计算与测量的过程。用“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的方式给每个学生表达的机会,营造了和谐、充实的交流空间。由实验猜想到验证猜想、概括方法,学生经历了从直观经验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巩固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引出正方形面积公式。

教科书78页的“做一做”。

让学生通过测量、计算发现:正方形是长和宽相等的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教学例3。

(1)学生尝试完成。

(2)交流方法。

你从题里发现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求这块玻璃的面积是多少?其实就是求什么?(求桌面的面积)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既及时巩固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掌握,又创造了探究发现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教学情景,活动设计巧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巩固应用,实践拓展

1.先估计贺卡的面积,再测量它的长和宽,并计算它的面积。

2.一个正方形草坪,边长为8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卢老师卧室的一个长方形像框,宽5分米,长比宽多1分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4.拓展练习:求出青年中心校宣传窗的的面积。

(设计意图:数学源于生活,同时又用于生活,设计了形式多样、富有童趣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同时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练习题设计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层次性、综合性和挑战性。)

四、课堂小结,畅谈收获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1 引导学生从学具操作中获得新知

在教学中,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恰当地进行动手操作,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从操作中获得新知,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投入到学习数学中去。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以儿童的兴趣为活动中心,教师的作用是建设、引导和帮助,创设儿童喜爱的学习环境。教学中把学具与兴趣这一心理因素有机的结合起来,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在小学阶段,学生的素质正处于最敏感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对学习成功渴望的强烈程度,直接导致了他们对教师新颖教学方式的期盼。精心设计学具的使用,充分利用学具新颖灵活富有创意的活动形式,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活创新思维,开发学习的潜能,尤其能培养学生探究数学学习方法的能力。利用学具,辅助教学,是积极进行课堂改革的体现。使学生过去的“要我学”,变成现在的“我要学”。能够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可以先让学生拿出1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3份、4份、5份、6份、7份,并记录每次分得的根数和剩下的根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从中发现,在平均分中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正好分完,一种不能分完。当不能分完时,余数总比除数小,进而理解和掌握有余数的除法。教学中多让学生拼一拼、摆一摆、量一量、做一做,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大课堂容量,更充分地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这样学生通过使用学具,既能发现新知,又品尝到了数学学习的乐趣。

2 运用学具教学,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在已有认识的基础上,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在教学中运用学具,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亲手做一遍。”让学生动手、动眼、动脑,使操作、观察、思维有机结合,把抽象难懂的道理,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梯形的面积”时,用梯形学具,按照课本中的说明和图解,进行演示,使学生清楚的看到,把两个梯形重叠旋转后,把红色的梯形的左边沿着白色的梯形的右边向上移动,使红色梯形的上底和白色梯形的下底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操作学生很快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在已有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基础上,学生很快得出梯形的面积等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从而得到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其对公式有了深刻的理解。

3 运用学具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着鲜明个性的人。他们有自己的躯体,自己的头脑,自己的愿望,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思想基础,自己的思维火花和行为规律。教师是学生能力的培养者,人生的塑造者,学习方式的组织者,不可能替代学生读书,替代学生感知,替代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替代学生明白一个道理和掌握一个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从而明白道理。通过自己的感悟,找出事物内在的联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用各种感官去感知数学的变化过程,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充分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体验教学;小学数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经验,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体验教学要求教师设计特定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去感受、去探索、去应用,从而发现知识、理解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用内心创造与体验的方法来学习数学,牢固掌握数学,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体验是学生自己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用活用好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教,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体验学习

体验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自由发挥和体验的学习方式,必须建立在一定氛围的课堂之上。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建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要以宽容、友爱、平等的心态对待每个学生,使他们身心舒展起来,然后提供学习材料,才能使其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当中来。要引导学生体验,教师必须给他们提供机会,凡是学生能操作的,都让学生去做。这样既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又可加深对操作对象的印象。例如,在一年级“长方体、正方体的初步认识”一课中,学生已初步实现了从“模型”到“图形”的转化,但不要到此为止,要继续对比“模型”到“图形”的观察。一个学生提出“正方体图形的侧面为什么看上去是斜的”(平行四边形),这就是富于思考的体验。在比较长方体和圆柱实物时,又一个学生说:“我试了一下,圆柱可以滚动,而长方体不能滚动。”这便是对具体事物进一步探索的结果,只有这样,学生才真正成为认识事物的主题。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教学做合一”的观点,在美国也流行“木匠教学法”,让学生找找、量量、拼拼……因为“你做了你才能学会”。皮亚杰指出:“传统教学的特点,就在于往往是口头讲解,而不是从实际操作开始数学教学。”“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数学。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比如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四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相信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而且掌握牢固。

三、创造体验机会,提供学生了解与交流的话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争取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他们去发表自己的见解,去倾听别人的想法,学会交流,从而增强其合作意识。例如在学习“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时,可以组织学生分小组学习,让他们用手中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摆,来探索三角形面积公式。他们有的剪,有的拼,相互讨论,几分钟后,就拿出自己小组解决问题的办法。交流时,台上学生讲,台下学生不时地争着补充修正。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交流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分享着竞争、成功与挫折的体验。

课堂交流是一种开放式的探索活动,它比教师讲和个人自学更能调动学生主动性、积极性,提高他们应用知识的兴趣。例如,学习“加碱应用题”后,我出了这样一道题:“小强离学校900米,小丽家离学校400米,小强与小丽家距离多少米?”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发言,个个不甘示弱,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他们根据居住位置得出了很多答案:如果两位同学住在相反的方向应是900+400=1300米;如果是两个学生住在同一方向应900-400=500米;还有地说:如果小强、小丽家和学校位置是三角形,那就很难求出两家相距米数,但相距米数比500米多,比1300米少…… 这样的讨论,对于养成学生的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四、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体验生活化数学

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过程应该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并在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的合作中,逐渐完善自己的理解。这样学生就需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身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排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并有机会分享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发展自己的数学思维。教学中,要让学生的探索成为可能,就要求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动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并精选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材料,以活动的、开放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交流等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在不知不觉的探究过程中,学生学会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未知的问题。这种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对知识产生更为浓厚的兴趣,也让学生更加乐于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背景下,体验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实施体验教学时,应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在体验中思索,在思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参考文献: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范文第6篇

关键词: 数学教学过程 数学活动经验 动手实践 对接生活 亲历探究

数学活动经验是一个组合性的整体概念,即指学生在参与有目的的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感性知识、情绪体验和应用意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必要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他们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认知结构,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数学素养,并对后续的学习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就如何帮助小学生构建数学活动经验谈谈做法。

一、动手实践,丰富学生表象

美国教育家波利亚指出:“学习任何东西,最有效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认知结构学习理论的代表人布鲁纳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对学习材料的亲自体验和发现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数学教学内容是抽象的,对于具体形象思维和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动手实践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具体的数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协调活动,同时相互交流,有助于强化感知和思维,对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非常有益。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及学生特点,合理组织开展操作活动,努力追求操作价值最大化。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做数学”,在体验中实现数学的“再创造”,感受数学的神奇魅力。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时候,我为学生创设了动手操作、合作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活动,让学生通过操作发现“只要沿着平行四边形的一条高,把平行四边形分成两部分,利用平移的方法就能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并引导学生逐步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这一公式。整个活动过程生动活泼,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做一做、猜一猜的过程中,既掌握了新知,又获得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同时也体会到了数学的趣味性,达到了乐学、会学的目的。

二、对接生活,转化数学经验

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关于数学的原始、初步经验。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时需要具有丰富的生活经验背景,让生活经验和数学经验“有效对接”,使得日常生活经验“数学化”。因此,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挖掘教学知识的生活内涵,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活动经验的过程,使学生充分积累“数学化”的活动经验。

学生在学习《年、月、日》时,掌握年、月、日的时长不像“分、秒”那样可以现场体验。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提取学生的生活经验,请学生用生活中经历的一些事情,描述一年、一月、一日有多长。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今年春节到明年春节是一年。”“今年5月7日是我的生日,再到明年的5月7日,我长大了一岁,也就是又过了一年。”“我爸爸这个月发工资到下个月再领工资的时间就是一个月。”“今天这时到明天这时就是一日。”等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年、月、日的经验构成了其进一步学习新知的数学现实。

数学教学要基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对这些生活经验进行“数学化”处理,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以生成新的数学活动经验。生活经验用于帮助经历、体验新知识的形成过程,不仅简单明了,而且生动形象,有利于学生的经验从一个水平上升到更高水平,实现经验的改造或重组。

三、亲历探究,积累活动经验

新课标指出,数学活动经验需要在做的过程中和思考的过程中积淀,是在数学学习活动中逐步积累的。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具体内容,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这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有余数的除法》一课时,教师先设计一个摆小棒的活动:每个学生用13根小棒摆自己喜欢的图案,要求重复摆这个图案,看看用这13根小棒最多可以摆几个这样的图案。这个活动给学生很大的自由发挥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摆三角形(摆了4个三角形,还剩1根小棒),有的学生摆正方形(摆了3个正方形,还剩1根小棒),有的学生摆五星(摆了2个五星,还剩3根小棒),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展示交流,通过让学生说说他摆小棒的过程,促使学生认识活动本身蕴涵的数学内容,使数学活动和数学模型之间建立了联系。接着,结合学生用13根小棒摆三角形的例子,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13÷3),学习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促使学生对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有余数除法的横竖式写法等知识体验深刻、理解到位并能正确掌握、主动建构。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范文第7篇

关键词:小学生 数学教学 学习兴趣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问题不得不引起广大教师的关注。教师如何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取大量真正理解的有效知识,同时,充分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情感、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都是教师要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针对学习兴趣培养提出相应建议。

一、创设情境,诱发学习动机

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 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以便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就能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唤起他们浓厚的兴趣和自行探究知识的强烈愿望。比如在分数导入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巧妙地将分数描绘为孩子们全家共同食用一张大饼,平均分成6 小块,爸爸吃了3 快,妈妈吃了2 块,问学生们自己吃了几块?很容易得出1 块;接着教师可以设问:你们吃的那一块是总数的多少?学生们回答:一共6 块,吃了1 块,就是总数的六分之一。教师通过形象地模拟生活实例,学生们再有自己看书预习的基础,一经点拨,就能懂得分数的具体定义了,这样学生学习这堂数学课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被提起来了,教学效果也会有所提高。

二、设置疑问,激发学习兴趣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 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尤其是低年级儿童,年龄小,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往往影响到课堂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学生对学习材料感兴趣。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一册的《求未知加数》时,我创设了“猜扑克牌”的游戏情境:第一次,我手拿两张扑克牌,让学生猜猜两张牌分别是几。学生兴趣很高,纷纷举手告诉老师他心中的答案。第二次,我告诉他们这两张牌的和是9,这下,举手的学生更多了,而且答案也更加的统一,出现了以下4 种情况:A(代表1)与8;2 与7,3与6,4 与5。第三次,我告诉他们其中的一张牌为2,这时,几乎是全班的小朋友都举手了,而且喊出了答案7。这个情境的设计,不但了解了学生,把握了教学起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兴趣参与学习。

在讲到三角形分类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用硬纸张剪出不同种类的三角形。教师通过遮住一个角,让他们判断时候什么三角形;当教师分别将钝角三角形和直角三角形的任意一个锐角遮住时,让学生回答是一个什么三角形。孩子们会带着这些不解仔细研究看书,通过几类三角形角度的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的学习,他们很快就会找到答案。可以发现疑问是打开数学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在引入时有动力作用,能让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增长,使思维活跃。

教师还可以通过游戏这一新奇的教学方式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可能意识到数学学习不能总是和一堆枯燥的公式、法则、定理打交道,要让书本的“死知识”通过一种全新的方式“活起来”。在学习奇数和偶数时,游戏前要准备好奖品,给他们先声明谁回答问题多、块、准,奖品就是谁的;教师通过座次让学生们报数,从0 到50,报完之后,教师通过提问,通过学生已有的基本乘除法知识,问他们谁报数能被2 整除请起立,然后,报数不能被2 整除的同学请起立。如果学生都能答对,借此给他们定义奇数、偶数,他们一下子就会牢记了;随后又问他们根据个人报数,分析奇数、偶数都有哪些特点,学生们会深入思考,从而既能拓宽其认知领域,又能培养探索精神和学习兴趣。

三、适时点拨,保证学生参与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小学生,是不成熟的学习主体。由于受年龄、经验、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因此,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主动性,重视让学生学会学习、发展学生学习能力的今天,我们也应重视并充分发挥教师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点拨者的作用。我们要在学生疑难处、意见分歧处,在知识、方法归纳概括时,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及时加以点拨指导。

如教学《笔算一位数乘两位数》,当学生探究出竖式计算的“原始”算法之后我没有直接引出简便算法,而是让学生利用探究出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接着再加以适时引导:“通过计算你发现什么”,“你觉得这样写怎么样”,“要是能简单一些就好了”,通过一个一个的设问、谈话,一步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目标:原始算法“烦”,需要“简化”。这时再通过动画演示“由繁到简”,使学生对简便写法的印象深刻。教师有效的引导,能确保学生探究活动的质量,使学生的探究活动更有意义,更为有效。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 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点体会成功的愉快。”这些“多一点”告诫教师一定要为学生创造时间、空间,保证学生的参与机会。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总是开展“说一说”、“摆一摆”、“做一做”、“比一比”、“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叠一叠”……对于一个问题也爱多问几个“谁还有不同意见或想法?”“谁还能补充?”“再仔细想想还可怎样做?” 等等,尽量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多创造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李月娥. 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J].华章,2011.6.

两学一做学习材料范文第8篇

一、找准起点,用好教材

教师组织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对于学生来说,学习起点的选择决定了其认知发展过程的长短,所以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们应该细心分析学生的生活经验,精心预测学生的“客观”水平,在教学过程中要用心倾听学生的真实想法,及时抓住学生的知识经验的变化状况,不断地调整自己的行为,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从而合理把握好每一“回合”的学习起点,让学生肯学、能学、乐学,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迁移和知识的有效建构。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内容不限于书本,教师应该把教材当做媒介,在合理把握好教材的广度与深度的前提下,合理开发媒体、网络资源来充实课堂,形成富有活力的学习材料,让教材依我所需,为我所用。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只能作为教课的依据,要教的好,使学生受益,还得靠老师的善于运用。”为此,我们在使用教材时应进行“二度”开发,增强学生探索的广度与深度,指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引领学生对知识进行再发现、再创造。

二、巧设情境,引发动机

创设教学情境,正是充分地利用珍贵的教育资源,在教师精心设计与合理安排下,凭借一个或一组数学问题的精彩引入,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给思维以方向和动力,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发生、发现的过程,感受数学源于生活,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积极投入到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一位老师在教学直角坐标系时,出示了一幅笛卡尔的肖像画和一幅蜘蛛织网图,问学生他们两者之间会有何联系(生活中的蜘蛛网学生都认识,但学生并不一定知道笛卡尔正是受到蜘蛛织网的启示才发明了直角坐标系的)引入新课,由此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秒的兴趣。

三、主动参与,注重体验

体验是知识的内化、经验的升华,是个性化的知识。学生要发展,就必须有体验的过程,而获得体验的最好方法就是主动参与。主动参与是指学生在主体交互中情感、思维和行为自觉地融入教学活动,主动加工那些对个人有意义的信息,实现认知与情感全面发展。

1.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当知识与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教师有必要根据教材开展适当的活动课。活动是载体,是实现目标的手段。学生通过“做一做,议一议,读一读”等形式,在做中学,学中做,顺利的掌握新知识,同时学生创造性的自我表现、独立性和积极性的情感体验也在活动中得以形成和发展。如:在教学解直角三角形这一章时,可把如何测量物体高度作为课题,带领学生在室外上了一节活动课,要求学生“测量校园内一棵树的高度”。课上,学生六人一组,先在校园内找好准备测量高度的树,经实地考察后记录实际情形,然后根据记录及小组内已经准备的测量工具分别设计出不同的测量方案进行测量。课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讨论的也很热烈,想到了许多老师都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在充足的活动体验后,真正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陶醉于学习之中。

2.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思维的发展是外部活动转化为内部活动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感性材料,学生有了问题才会有探究,只有主动探究才会有创造。问题情境是促进学生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推动力,是培养探究精神的重要措施,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主动学习,让学习过程成为一个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

3.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合作交流是学生之间面对面的生生互动学习活动,可以有效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师生、生生之间情感,获取新的知识,分享到合作成功的喜悦。以教学《三角形三边关系》为例,在课堂上一位老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请学生在课前准备的长度不等的小棒中任意选择三根围一围,看能否围成一个三角形?听到这个问题,学生很不屑,认为太简单了,很快就有很多同学举起了手,“老师我完成了”。“是不是所有同学都围成了一个三角形呢?”有部分同学不吱声,此时老师故意一脸诧异的问:“怎么你们选择的三根小棒围不成一个三角形呢?”围成的同学也很疑惑。于是,老师安排学生4人一组,共同探讨这个问题。在操作、思考、讨论中学生发现了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此环节学生的合作学习,使他们体会与他人交流的快乐,同时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

四、望闻问切,有效调控